一、信息社会中城市设计的冲突与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陈硕[1](2020)在《基于群体智能的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中国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借鉴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高等教育空间与设施将成为城市中日益重要的角色,并将进一步突出以使用者为中心的空间营造。同时,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加剧了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在倡导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下,针对大学校园的设计、建造与管理,国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为核心的绿色校园设计导则,为大学校园的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然而,在我国寒冷地区,大学校园需要以更高的能源代价抵御严酷的自然气候,对于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粗放的利用模式亟待改善,设计重点需要从强调功能分区、整体形式逐步转向以人为本的空间品质提升。本文引入了群体智能的机制与研究方法。自然界中大量社会性生物个体通过协作,实现对外部环境的灵活适应以及对生存资源的高效利用,趋利避害,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种群的延续与进化,契合了寒地大学校园适应寒地环境、优化资源配置、自我空间完善的发展需求。基于生物学、社会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提取群体智能的作用机制作为指导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的理论依据,构建系统的设计框架。结合实证分析、动态群体智能仿真、社会网络分析、多目标优化等方法,提出寒地大学校园设计方法,为进一步提升寒地大学校园的适应性、集约性以及人本性提供设计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撑。研究从寒地大学校园的品质解析出发,在精神层面上,寒地大学校园的品质主要受到时代背景、教育理念与地域文化的影响,是校园物质空间营造的思想内核,研究重点关注寒地大学校园的物质层面品质,从校园设计的角度解构为场地品质、功能品质与空间品质,构成了基本的研究框架。基于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需求,提出了寒地大学校园品质应以提升校园环境质量、适应多元教学模式以及校园空间的人本回归为主要提升方向。进而结合现状调研,借鉴城市设计的系统设计理论框架,提出了校园场地的生态组织、校园功能的交叉共享以及校园空间的健康可持续为品质的提升目标。同时,研究从生物智能、人工智能与计算智能三个层面解析了群体智能的现象、机制以及方法与应用。将群体智能的应变、协作与进化机制引入到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中,提出了校园场地应变、功能协作以及空间迭代优化的设计框架。对寒地大学校园设计方法的探索围绕场地、功能和空间三个系统展开。首先,在群体应变机制的启发下,建立开放式的动态群体智能仿真模型,加载校园场地的地形、地势与景观条件,进行人群行为感应的协同仿真,实现场地路径的应变生成,并结合实证研究提出顺应地势、回应需求以及优化体验的校园场地协同设计方法。其次,以群体协作的视角,建构以社会网络为协作方式的寒地大学校园功能系统,基于对冬季寒地大学校园使用者行为模式的调研,使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建立寒地大学校园功能网络,对使用人群对寒地大学校园功能的差异化需求进行量化分析,进而提出功能节点的混合赋能、功能模块的优化配置以及功能网络的有机生长的设计方法。最后,将生物群体的进化机制引入到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的优化设计中,建构参数化多目标优化流程,加载进化算法,对寒地大学校园组团进行外部空间微气候优化迭代,得到建筑形态控制性指标优化取值范围,并结合项目实践和工程案例,提出了寒地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适候优化、建筑空间的节能优化和单一空间的共享优化设计方法。本文基于新时期我国寒地大学校园发展的需求与挑战,将群体智能机制与方法引入到寒地大学校园的品质提升研究中,探索了一系列研究方法在大学校园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的设计框架与设计方法,期望为寒地大学校园的品质提升提供新的理论平台与设计启发。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孔岑蔚[3](2020)在《博物馆城市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研究新视角》文中指出在当下城市千城一面、城市文化缺失的乱象之中,城市中具有“岁月价值”与“历史痕迹”的文化遗产不断被新的批量性建筑和功能规划所取代,当代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同质性”早已代替原有城市中的“历史性”与“纪念性”,已然成为了城市风貌的超真实状态。针对城市的现状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理念——“博物馆城市”作为回应。将城市理解为博物馆,意在通过博物馆的视角,将城市空间看作为一种可被参观与阅读的“博物馆属性场所”。城市不仅是恒定的物理功能空间,更是一个可被编辑的、具有“博物馆属性”的系统体系。将博物馆与城市相并置,强调的是“博物馆具有的城市文化性”和“城市空间所具有的博物馆性”二者之间的同构可能,形成由“城市”与“博物馆城市”的二元对立理解,走向一种“博物馆城市”的文化系统理解。作为文化遗产利用的有效手段,展示是基于保护的基础上对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是传承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将城市空间作为展示场所,通过博物馆属性的视角来保护、传播城市文化遗产,进而建构起另一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研究视角。城市中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构成了城市独有的城市文化,众多历史性城市为文章论点提供了合理论据。本研究通过对具有博物馆属性的城市类型分析,将其划分为“历史遗迹”、“城市整体历史风貌”、“众多博物馆机构”、“城市记忆与事件”和“艺术展览活动”五种博物馆城市类型,通过具体城市实例的研究,梳理文化遗产展示在城市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进而归纳城市中文化遗产展示的有效方法。文章试图提出博物馆城市的具体设计原则与策略。基于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目的,提出了“保护性”、“再利用性”、“可持续性”、“公共性”和“差异性”五个具体原则。在具体的设计策略层面,通过“宏观的城市形态”、“中观的城市空间”和“微观的文化展示”三个层面的构建面向,确立了与之相应的“旧城遗产意象”、“博物馆区块”、“城市空间叙事”三个具体设计策略。文章认为,博物馆城市理念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和城市公共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整体通过理论研究——实例研究——方法研究的系统论述,以期为当代城市研究提供有益参照。
祁文博[4](2020)在《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文明的发展常常会带来经济财富增加、人生存境遇的改善、社会的持续进步。但现代人环顾四周,在感受到现代化带来身心喜悦的同时,却不断受到各种风险的威胁。城市作为现代性文明最突出的展现,本应是人类自由发展的“诗意栖居”,但却不断遭遇城市风险的威胁。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人类应该选择何种方式去规避客观存在的城市风险?已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研究聚焦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治理,尝试通过复合且独特的视角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何为复杂现代性理论?复杂现代性理论与城市风险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城市风险呈现样态的生成之因是什么?怎样构建城市风险治理的展开路径?围绕这几个核心叩问,本研究通过建构“复杂现代性-城市风险-治理”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哲学思辨法展开研究,并结合当前风险治理实践,深度把握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治理问题。绪论部分就本文的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问题以及方法与框架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综述。第一章是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理论检视,主要基于复杂现代性分析范式与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城市风险是复杂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复杂现代性在认知向度、制度架构、风险规避层面为认识、治理城市风险提供新的视角,二者互相建构。第二章是城市风险的呈现样态,城市生态失衡带来人的生存之困、城市权利失衡带来人的发展之困、城市意义迷失带来人的存在之困。第三章是现代城市风险的成因,科学与技术构成了城市风险生成的客观原因,资本逻辑在城市空间的强势运行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人本价值背离导致城市空间生产的异化,社会系统转型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所带来的政府、媒体、公众、抽象体系等次级系统的不合理运行。第四章是城市风险治理维度,城市伦理、城市制度与城市权利是现代城市风险治理最重要的三个维度,城市伦理规约、滋养、涵育城市制度,而完善合理的城市制度能够支撑、保障城市权利的实现,三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的,为构建复合型城市风险治理体系提供伦理指向、行动方向与价值指引。第五章是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在治理理念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深度植入城市伦理、城市制度以及城市权利之中,推进城市风险治理思想现代化;在治理结构上,从科技伦理转型、资本逻辑规塑与社会系统逻辑规约三个方面推进城市风险治理结构现代化;城市风险治理最终应实现共同体治理,通过不断减少空间区隔与结构固化、调整运行规则、实现文明自觉,在多重向度上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最后是研究结论,即在中国复杂现代性理论的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逻辑,在利用与规塑资本现代性的基础上,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在引领中国城市文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为世界城市发展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此外,针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作者将在分析框架、实践案例与主题内容三个方面予以完善,以期对城市风险治理研究完成更为深度的挖掘。
周波[5](2019)在《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世纪以来,信息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促使城市进入智慧城市发展阶段,我国城市也迎来转型提升的重大机遇。在历史挑战面前,城市家具智能化不足、文化匮乏、人性化缺失等发展现状已难以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户外活动需求,城市家具已经到了急需变革的发展阶段。未来城市是怎么样的形态?未来城市家具又是什么样?我们如何面对当下城市家具的境遇?面对严峻的现实,传统设计理念与思路已难以应对今天城市发生的变化,也无法应答明天城市家具发展的诉求,更无法响应未来城市家具变化的趋势。本文以未来城市愿景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家具设计为研究主题,通过对5G、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发展的状况及其对城市的影响;西方以及国内未来城市理论的总结;国内外智慧城市实践的归纳;中国城市2035年总体规划蓝图的研究综合分析并建构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愿景。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家具现状与发展趋势剖析,总结出未来城市家具分阶段的发展愿景,即到2050年,高级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家具和2035年的智能城市家具两个发展阶段。在城市家具愿景构建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当下的城市家具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具的概念并建构了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研究体系和理论模型,并论述其要素构成、内涵意义等内容。本文基于城市现代化的愿景,提出了城市家具现代化的概念,并指出城市家具现代化就是城市家具的智慧化。在设计理论体系的应用方面,本文主张在“人、事、物、技、文、场、境”等研究要素的系统框架内,以人车出行系统为限定条件,以未来城市街道空间为场所界面,研究城市家具与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以此形成智慧城市家具应用体系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针对近阶段和远期城市家具发展,分别提出了“智慧家具带”和“智慧微枢纽”的设计策略:近期“智慧街道”的营造须以共享单车为核心模块的“智慧家具带”建设为核心内容,远期通过“智慧微枢纽”这样的新型机器人城市家具来扮演“智慧街道”以及“智慧社区”的公共服务微型中心的角色。最后,本文分别以“技术智能”和“设计智慧”两个角度的实践案例来验证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的可行性。目前,此类智慧城市家具研究文献稀少,本文希望为该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李大伟[6](2019)在《当代公共空间界面语言的时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公共空间的界面语言为研究对象,将公共空间界面语言的时尚性作为具体研究内容。公共空间具有多重特性,在当代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具有一定的自明性,其界面是向公众传播和展示当代意识形态、审美趋势和价值诉求等观念的媒介,加之时尚本身的广延性以及与设计的关系,使得针对界面语言时尚性的研究突显出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文中主要探讨了当代公共空间界面语言的生成背景及发展脉络、作为设计语言的界面与时尚的逻辑关系、时尚性界面设计的演进逻辑以及界面语言时尚性的具体表征与分析等问题,通过研究得出当代时尚性界面语言的现状及生成背景,对现时的时尚性界面语言进行系统化梳理;同时,提炼时尚的相关理论对时尚性设计语言的生成及传播进行阐释,以求对设计实践产生参考价值。本文首先引出议题,对于研究目的、意义及现状进行论述,并详细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把界面的历史演进、当代界面语言的现状与生成背景、设计时尚的逻辑与规律、界面语言时尚性的具体表征作为主要研究目的,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提出本文研究的意义。其次,厘定本文中公共空间及界面的概念,即公共空间是当代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具有可进入性权利的场所,同时满足公众的社会性交流活动需求、反映城市精神与人文风貌的空间;界面被限定为指涉公共建筑空间外部的表皮和立面、内部的墙面、顶面和地面等围合面,概括来讲是作为“物”的公共空间建筑的外在显现,是呈现于观者的具体外观与式样;之后梳理了界面风格的历史演进,分析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当代建筑的发展特点,论证不同类型的建筑在演进过程中受到的技术影响以及对饰面的态度决定了界面的设计语言,为界面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历史背景;随后基于设计语义学理论拟出界面语言的构建:以界面的形态、色彩及材质作为语汇,形式法则、设计理念、操作手法等视为语法,二者共同构成了界面的语言;基于感官、文脉和意义多重视角提出对于界面语言的解读,对界面语言的理解和把握提供了指引路径;分析了当代界面语言的特征,认为60年代之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式微、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跨领域及学科思想的援引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设计风格异军突起,在当代社会的语境中冲突、调和,共同演绎出复杂多元的视觉景致。第三,论述了界面语言时尚性与设计趋势的关系,对于时尚性语言的生成和认知做具体定义;针对影响界面语言及时尚的重要因素进行阐释,以时代、文化、建筑及设计角度分析了当代界面语言的生成,构成了当代界面语言的生成背景和语境;同时厘定本文语境中时尚的概念,将其定义为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由某种艺术风格、价值理念和时代精神相融合、在某一特定历史时间段中被推崇、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的多形态单元;基于历时和载体两个角度展开对时尚之“时”及时尚之“尚”的研究,以此阐释了时尚的基本特性;此外将艺术风格、技术、意识形态作为影响时尚性的要因,归纳出意识形态与技术、界面设计风格的逻辑关系:意识形态影响风格的形成,技术贯穿二者并实现艺术表现。第四,论述了时尚与美、设计的关系,阐释了时尚中的审美逻辑,将人们对时尚的追崇视为当代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审美活动,以审美中的感性因素及审美基础为理论依托,强调了时尚审美的主观意欲性及差异性,即人的主观经验、文化资本等要素成为理解时尚性的标尺,由此得出并不存在统一时尚审美准则的论断;提出审美的当代转向,这对认识和理解有关当代时尚性设计及界面语言的种种现象提供了指引;随后指出时尚与设计风格的紧密关联,以创新曲线为依托论证时尚是一种设计的创新,并提出设计的CAS多层级框架:经典层面的设计强调功能、美观与实用;艺术层面的设计强调视觉、吸引力及风格;战略层面的设计强调变革、影响和贡献;时尚的设计是包含多个层级的,因此针对设计时尚属性的评价也应从多角度展开;基于社会学理论基础阐明了时尚设计的传播,将“模仿”视为时尚设计生成、传播、演变的主要动力,在此基础上提出时尚基于阶级的纵向传播和基于群体的横向传播,是时尚在空间维度上的游移,解释了时尚性设计的相关问题。第五,对当代界面语言的时尚性进行具体分析,基于大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当代国内外公共空间及实际案例,以其为样本从形式、色彩、材质三方面详细分析生成当代界面语言语汇的时尚特征,得出形式多样化、形态戏剧化、色彩中性化、材料综合化等语汇特征,为相关设计实践提供了参考价值;以审慎、全面的视角客观地对当代时尚的界面语法进行梳理,提出匀质单一与异质多样为生成当代界面语言的重要文法,论证了当代界面语言时尚性的另一特征:语义的多重化;分析并得出“冲突”是当代界面语言时尚性的内核,其中包括观念、思想、形式、材料等多方面的冲突,冲突引发的戏剧化张力是产生时尚性的重要内核;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创新点,补充了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并对研究展望做以叙述。
严湘琦[7](2019)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植入策略与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同时,也必须思考面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一方面,快速的城市化建设给人们提供了发达的交通系统、舒适的购物环境与高效的城市生活,但另一方面,城市人口不断聚集和扩大、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城市空间的秩序破坏以及城市文化特色的丧失也成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迅猛,“城市设计”也成为了20世纪以来我国学者不断讨论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已不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城市空间质量的整体提升才是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重点。面对城市发展的诸多空间问题与特征,传统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我国城市发展的需求,我们认为城市空间发展研究应从一个整体、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视角和方法来认知和理解城市空间问题,进而促进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本文研究遵循“现象解读——理论研究——概念提出——方法建构——实践检验——设计反馈”逻辑构成的论文整体框架结构,利用复杂系统研究、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关联等研究方法,并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方法的探索,对我国城市空间复杂适应系统进行分析预判;引用空间耗散结构理论阐释当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与内涵,从而构建了城市空间植入的理论模型,并探索在实践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首先,根据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现状与问题的解读,提出持续且生机勃勃的城市生活是城市系统发展的无穷驱动力,城市发展应尊重系统个体要素间的和谐统一关系,通过促进多样个体的和谐发展实现城市空间整体发展的持续力与生命力。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研究,认为城市空间系统具有生命体有机特征,传统城市设计方法不能有效解决城市发展高级复杂形态问题,对于城市空间系统问题的认识不足,解决方法孤立局限,本文提出应从复杂适应系统角度进行新的解读,树立城市空间系统整体观与有机观。其次,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针对城市生命体内在机制特征,引入生物学“植入”概念,通过城市空间植入的实施达到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性的调整,进而促进城市裂缝的自组织缝合修补。深入分析了城市空间植入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和原则。第三,根据城市空间植入的不同类型和特征,系统的总结了城市空间植入的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及主要的空间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凸显了系统性思维对于城市空间演进的作用和影响,最后尝试以实际案例为具体实践,研究探索城市植入的现实问题与基本规律,对将来城市植入式的开发与设计更新做出展望。总之,城市空间植入概念的提出是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思考城市空间系统演进的有效方式,顺应城市系统的动态演进过程与发展模式,强调植入的过程以及相应的反馈调整机制,提倡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式。城市空间植入以建立系统有序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城市发展为目标,实现回归人本的城市空间设计,倡导城市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的高度和谐。城市空间植入作为一种可能的精明发展方式,系统地对其进行研究并使其成为未来城市空间演进理论的有益补充,在当前城市化从数量到质量转化的背景下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孙佳[8](2018)在《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博物馆学是人们对多样性文化及其生存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的努力成果,旨在对社区内的文化遗产及自然环境进行原地的、整体的、活态的保护,通过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自我管理的方式保护社区文化遗产,构建社区文化认同,实现社区居民的文化自主权,进而促进社区发展。从新博物馆学兴起到鼎盛再到裂变,不过短短数十年历史,我国历史街区的新博物馆实践探索也不过经历数年,新博物馆学是否能够成为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想模式目前还难以定论,但起码提供了值得探索的方向。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新博物馆学的理论研究始终落后于实践探索,以至于至今仍未建立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导致新博物馆实践中问题重重。因此,本文将用两个章节的篇幅,在对新博物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全面把握新博物馆学理论的内涵与特征,为之后的实证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一章以社会结构分析法从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文化危机与生态危机,后工业时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生态的失衡与本土意识的觉醒,后殖民时代的到来与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兴起,遗产运动的勃兴和以“物”为中心的博物馆学的后现代转向等五个方面深度分析新博物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剖析新博物馆学的理论渊源,包括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社会文化史理论、文化生态理论、人类学理论、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理论、社区发展理论等。进而依据雨果·戴瓦兰等学者的理论,将新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分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的萌芽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裂变与再生时期。通过爬梳国际新博物馆学在不同时期的理论发展轨迹及各国的实践探索,从发展中总结其规律和经验,为把握新博物馆学理论的内涵与特征奠定基础。第二章根据新博物馆学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各国新博物馆学实践,总结出新博物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强调“以人为本”“整体性保护”“集体记忆”“保护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与原则;保护社区文化遗产,服务社区发展等目标与任务;以及新博物馆的基本要素、类型及方法。在总结新博物馆特征时,运用比较方法,通过将其与传统博物馆在产生模式、核心旨归、价值取向、场所精神、教育方法、运行机制、文化政治等方面进行比较,提炼出新博物馆之于传统博物馆在功能与内涵上的转向和衍变。第三章总结西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经验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在理论面向、内容与方法上的耦合,从理论上明确新博物馆理念和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最后对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欧洲、美洲及亚洲代表性国家地区的经验加以总结,以期鉴照我国新博物馆理念下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第四章在对中国早期新博物馆实践探索的代际更迭加以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早期新博物馆实践的特点。之后在对我国两个典型历史街区新博物馆在街区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成效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实践中存在的矛盾与畸变,以及导致矛盾与畸变产生的深层原因,为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打下基础。第五章提出了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原则及策略,包括从终身教育、社区参与、重建集体记忆、整体保护、完善制度等方面,最终实现还权于民,维护历史街区场所精神,优化历史街区文化生态,实现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与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最后,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两种语境下对历史街区新博物馆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济民[9](2018)在《城市体验与体验型城市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消费文化的浸润和景观社会的兴起,都市人以城市为客体的体验成为都市人精神性存在的表征。都市生活与城市竞争不再局限于功能、物质层面,城市的酷与美、快与慢、静与动等特质组合的体验磁场,日益成为居民提升生活质量、游客提升满意度和城市导入流量资源、吸引人才资本、优化品牌形象进而实现超越崛起的重要因素。历史经验表明:城市的特质和体验是可以通过个性化设计、塑造、经营,进而被认可、被推崇的。适应都市人景观化生存方式,不断改进城市体验,形塑人的精神、心灵,是人本城市发展的方向;论文着眼于城市竞争与可持续发展,倾力营建体验型城市,促进城市系统性增值,也是众多城市谋求超越的重要建构维度。本研究主要在四个方面作了深化或创新:厘清了城市人与都市人的术语差异,凸显了都市人概念的研究价值。基于都市人的主客体二象性,将城市研究从以城市为客体,转向到人城并重,重点探讨了都市人及其现代性、都市人所处的场域与心灵图景、都市对人心灵空间的形塑。以体验为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梳理了体验的概念、产生的机制,并将体验哲学纳入都市人及城市研究的范畴,以期奠定城市伦理和评判价值。提出了基于IPEC(Image、Position、Event、Culture)范式的四维城市体验路径,从实证出发构建了城市体验的测度与比较模型。以城市意象(Image)、定位(Position)、事件(Event)、文化(culture)为体验维度,以城市空间、经济历史文化等体验界面和体验元素为数据,选择了我国40个地级市作为样本进行了定量研究。首次提出体验型城市的概念,探究了建设体验型城市及城市体验化的复合进路。即通过塑造人本城市、发展体验经济、增强城市粘性、提升城市识别度、营造城市记忆空间、保持城市多样性、挖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城市品牌,推动体验型城市的建构从初级阶段(City Of Experience)向高级阶段(City For Experience)飞跃。出于深化实证研究的需要,论文还提出了创设巴黎学的倡议。
李慧希[10](2016)在《基于地图术(Mapping)的景观建筑学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如何应对大规模城市重构和计算机革命所引发的信息社会到来是本论文研究的重要现实背景。鉴于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和景观都市主义的崛起,mapping成为当代文化、艺术和设计领域被广泛讨论和多方实践的主题。对于建筑学本身而言,mapping一方面能够成为建筑师理解当代的认知工具;另一方面能够成为联结景观、建筑、城市三者的媒介;同时,mapping试图拓展建筑学绘画(drawing)研究,提供新的介入手段和设计操作工具。论文主要从"mapping的相关历史背景探究”和’mapping的理论与思想探索”两大视角展开研究,旨在对当前西方在此命题上的历史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评判性的反思。论文采用了解释性历史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对mpping进行了全面的历史回顾,并通过符合当代的建筑学语境的多学科多义的复合式新式叙事图解和归纳法(国际经验总结)对mapping的概念和方法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可以说,本论文既是对mapping历史、理论和思想的疏理和研究,又指向如何在景观都市主义背景下将景观、城市与建筑学结合这一基本命题。在对mapping进行了跨学科的系统性理论研究和西方实践策略与实例深刻剖析的基础之上,作者以南京新街口核心地区为例,展开了该场所的非物质空间的mapping可视化再现实验,并对这种非物质空间影响因子的可视化实践进行了专题研究,旨在真正把握mapping作为一种实践策略和再现工具的思想价值和创新价值。最后,作者对中国建筑学科内的mapping研究和实践进行了论述和立足于建筑学图示化实践本身的反思,提出了可能还不够成熟的观点和建议,期望能都给中国的建筑学科本身带来新的触动和启发。
二、信息社会中城市设计的冲突与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社会中城市设计的冲突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群体智能的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社会下大学校园的角色转变 |
1.1.2 存量时代的大学校园优化与提升 |
1.1.3 寒地大学校园设计的制约与困境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关于寒地大学校园设计的研究成果与现状 |
1.3.2 关于群体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现状 |
1.3.3 国内外相关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群体智能理论研究与寒地大学校园品质解析 |
2.1 群体智能的核心作用 |
2.1.1 生物群体智能的交互机制 |
2.1.2 人工群体智能的仿真生形 |
2.1.3 计算群体智能的算法应用 |
2.2 寒地大学校园的品质体现 |
2.2.1 文化层面 |
2.2.2 物质层面 |
2.3 设计主导的寒地大学校园品质建构 |
2.3.1 校园场地品质 |
2.3.2 校园功能品质 |
2.3.3 校园空间品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群体智能的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方向及目标 |
3.1 寒地大学校园品质的提升方向 |
3.1.1 实现环境育人 |
3.1.2 满足多元教学模式 |
3.1.3 回归人本的校园空间 |
3.2 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目标 |
3.2.1 场地环境的生态组织 |
3.2.2 校园功能的交叉共享 |
3.2.3 校园空间的健康可持续 |
3.3 基于群体智能机制的品质提升途径 |
3.3.1 场地的环境应变 |
3.3.2 功能的网状协作 |
3.3.3 空间的迭代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群体应变机制的寒地大学校园场地品质提升 |
4.1 寒地大学校园场地的应变机制 |
4.1.1 场地环境的力场分布 |
4.1.2 使用群体的行为属性 |
4.1.3 场地形态的应变机制 |
4.2 寒地大学校园场地的仿真生成 |
4.2.1 群体系统设定 |
4.2.2 交互路径生成 |
4.2.3 仿真系统拓展 |
4.3 寒地大学校园场地的协同设计 |
4.3.1 协同自然条件的生态组织 |
4.3.2 协同使用需求的密度控制 |
4.3.3 协同多元体验的景观植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群体协作机制的寒地大学校园功能品质提升 |
5.1 寒地大学校园功能要素协作机制 |
5.1.1 以实现社会功能为协作目标 |
5.1.2 以底层使用需求为协作动力 |
5.1.3 以构建社会网络为协作方式 |
5.2 寒地大学校园功能网络关系建构 |
5.2.1 功能单元与行为数据提取 |
5.2.2 功能系统的社会网络生成 |
5.2.3 功能系统网络的关系特征 |
5.3 寒地大学校园功能网络的活化设计 |
5.3.1 功能节点的混合赋能 |
5.3.2 功能模块的优化配置 |
5.3.3 功能网络的有机生长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群体进化机制的寒地大学校园空间品质提升 |
6.1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的进化机制 |
6.1.1 形态基因的提取 |
6.1.2 多目标系统建构 |
6.1.3 校园空间的设计迭代 |
6.2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的多目标优化 |
6.2.1 优化目标与校园形态参数 |
6.2.2 多目标优化设计流程 |
6.2.3 优化结果分析 |
6.3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的优化设计 |
6.3.1 外部空间的适候优化 |
6.3.2 建筑空间的节能优化 |
6.3.3 单一空间的共享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博物馆城市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研究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提出 |
1.1.1 城市千城一面的困境 |
1.1.2 城市文化展示的困境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 研究综述 |
1.3.1 “城市作为博物馆”的相关研究 |
1.3.2 文化遗产展示研究 |
1.3.3 当前已有的城市概念 |
1.3.4 研究现状不足与可突破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2 博物馆城市的理论构建 |
2.1 “博物馆”与“城市”的再解读 |
2.1.1 城市的再解读 |
2.1.2 作为一种“概念”的博物馆 |
2.2 从“博物馆”与“城市”到“博物馆城市”的思维转变 |
2.2.1 从“历史”到“未来”的视野转变 |
2.2.2 从“局部”到“系统”的视角转变 |
2.2.3 从“加和”到“涌现”的生成转变 |
2.2.4 “博物馆”与“城市”的“概念同构” |
2.3 城市的“博物馆性” |
2.3.1 博物馆性 |
2.3.2 可参观性 |
2.3.3 空间叙事性 |
2.4 博物馆城市的两个核心构成 |
2.4.1 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内容 |
2.4.2 城市空间展示作为城市文化保护与传播的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博物馆城市的类型特征——世界案例观察 |
3.1 以历史遗迹为特征 |
3.1.1 城市历史遗迹 |
3.1.2 废墟视角下的城市历史遗迹 |
3.1.3 以罗马为例 |
3.2 以城市历史风貌为特征 |
3.2.1 城市风貌作为文化遗产 |
3.2.2 以爱丁堡为例 |
3.3 以众多博物馆机构为特征 |
3.3.1 作为城市“文化设施”与“文化资产”的博物馆机构 |
3.3.2 城市中已有的博物馆类型 |
3.3.3 以巴黎为例 |
3.4 以城市记忆与事件为特征 |
3.4.1 城市历史记忆 |
3.4.2 以柏林为例 |
3.5 以艺术展览活动为特征 |
3.5.1 文化艺术活动与城市文化 |
3.5.2 以威尼斯为例 |
3.6 本章小结 |
4 “博物馆城市”的设计原则与策略构想 |
4.1 博物馆城市的设计原则 |
4.1.1 保护性原则 |
4.1.2 再利用原则 |
4.1.3 可持续原则 |
4.1.4 公共性原则 |
4.1.5 差异性原则 |
4.2 博物馆城市的设计策略 |
4.2.1 “旧城遗产意象”作为博物馆城市的整体形象控制 |
4.2.2 “博物馆区块”作为博物馆城市的空间特征 |
4.2.3 “城市空间叙事”作为城市文化的传播与展示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5 “博物馆城市”之于中国当前城市化建设的价值 |
5.1 城市形象的重塑 |
5.1.1 视角转变——城市形象存在于历史之中 |
5.1.2 整体性的城市设计机制 |
5.1.3 中国城市形象的塑造可能 |
5.2 城市文化的重现 |
5.2.1 城市作为故事场 |
5.2.2 从城市文化入手讲好中国故事 |
5.2.3 展示城市记忆、留住乡愁 |
5.3 公众教育的重识 |
5.3.1 城市作为教育场 |
5.3.2 城市美育的重拾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1.1 提出了一种看待城市的“博物馆视角” |
6.1.2 探讨了博物馆城市可发掘的类型路径 |
6.1.3 建构了博物馆城市的具体设计原则与策略 |
6.2 后续研究可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4)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评价 |
一、国外关于风险的研究概况 |
二、国内关于风险、城市风险治理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问题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理论检视 |
第一节 复杂现代性的风险追问 |
一、现代性与现代性批判 |
二、反思现代性及其理论价值 |
三、复杂现代性及其理论价值 |
第二节 现代城市发展的风险追问 |
一、城市风险的历史演变 |
二、现代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 |
一、城市风险与复杂现代性相互建构 |
二、复杂现代性的城市风险生成逻辑 |
三、复杂现代性的城市风险多维面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 |
第一节 生态失衡与生存之困 |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生态风险 |
二、城市生态失衡:城市生态风险的当代呈现 |
三、生态失衡风险与人的生存之困 |
第二节 城市权利失衡与社会风险 |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权利观 |
二、城市权利失衡:城市社会风险的当代呈现 |
三、城市权利失衡与制度规约乏力 |
第三节 城市意义迷失与文化风险 |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文化风险 |
二、城市意义迷失:城市文化风险的当代呈现 |
三、城市文化危机生成之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成因 |
第一节 城市风险的科技逻辑成因 |
一、高科技时代的全面到来 |
二、技术成因 |
三、科学成因 |
第二节 城市风险的资本逻辑成因 |
一、空间的资本化生产 |
二、空间的结构性失衡 |
三、资本逻辑的强势发展 |
第三节 城市风险的社会系统成因 |
一、政府成因与“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
二、媒体的传播机制与放大效应 |
三、公众风险意识淡薄与社会参与乏力 |
四、抽象体系失信与专家系统的利益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维度 |
第一节 城市伦理:城市风险治理的道德维度 |
一、城市伦理何以重要? |
二、城市伦理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伦理的实现与发展 |
第二节 城市制度:城市风险治理的行动维度 |
一、城市制度何以重要? |
二、城市制度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制度建构的原则与方向 |
第三节 城市权利:城市风险治理的价值维度 |
一、城市权利何以重要? |
二、城市权利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权利生产的实现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体系 |
第一节 城市风险治理思想现代化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要性 |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三重逻辑 |
第二节 城市风险治理结构现代化 |
一、科技伦理转型 |
二、资本逻辑规塑与城市制度 |
三、社会系统逻辑规塑与城市权利 |
第三节 城市命运共同体与风险治理 |
一、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
二、城市命运共同体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 |
三、城市家具自我更新的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历史 |
三、问题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认知 |
第一节 智慧城市研究 |
一、智慧城市界定 |
二、智慧城市沿革 |
三、智慧城市内涵 |
四、未来城市概述 |
第二节 城市家具研究 |
一、城市家具界定 |
二、城市家具概述 |
三、城市家具现状 |
第二章 新技术与未来智慧城市 |
第一节 5G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5G基本概述 |
二、5G与物联网 |
三、5G与智慧城市 |
第二节 人工智能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人工智能基本概况 |
二、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 |
三、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 |
第三节 城市大脑是城市级人工智能应用 |
一、城市大脑发展概况 |
二、城市大脑的交通应用 |
三、城市大脑的开创意义 |
第四节 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智能机器人技术概述 |
二、智能机器人的智慧城市应用 |
三、智能机器人的城市家具应用 |
第三章 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一节 未来城市理论研究 |
一、未来城市理论启蒙 |
二、未来城市理论发展 |
三、未来城市理论高潮 |
四、国内未来城市理论 |
五、未来城市最新研究 |
第二节 智慧城市实践研究 |
一、IBM的智慧城市实践 |
二、新加坡和韩国的智慧城市实践 |
三、国内智慧城市实践 |
第三节 未来城市愿景 |
一、未来城市研究思辨 |
二、我国智慧城市问题 |
三、国家城市发展规划 |
四、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四章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一节 城市家具新气象 |
一、智能城市家具概念分析 |
二、智能城市家具分类研究 |
三、智能城市家具案例赏析 |
第二节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一、城市家具的生存现状 |
二、未来城市与未来城市家具 |
三、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城市家具愿景 |
一、机器人城市家具愿景 |
二、“无人”城市家具愿景 |
三、“共享”城市家具愿景 |
第五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系统 |
第一节 “人”--行为主体研究 |
一、“人”的系统定位 |
二、人类学与设计人类学 |
三、受众人群的身心因素 |
四、社会弱势群体研究 |
第二节 “事”--人车出行系统 |
一、人车出行系统概述 |
二、人车出行系统分类 |
三、人车出行系统分析 |
四、未来人车出行愿景 |
第三节 “场”--城市街道空间 |
一、街道空间基本概述 |
二、街道空间分类研究 |
三、街道空间要素分析 |
四、未来街道空间形态 |
第四节 “物”--智慧城市家具 |
一、智慧城市家具概念界定 |
二、城市家具现代化理念剖析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理论模型 |
第五节 造“境”--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研究 |
一、造“境”--未来城市美学研究 |
二、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模型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策略研究 |
四、共享单车“智慧家具带”设计策略 |
五、智能集约化“智慧路灯杆”设计策略 |
六、无人共享化“智慧微枢纽”设计策略 |
第六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实践 |
第一节 智能自行车城市级分布式能源共享系统 |
一、公共自行车面临的困境 |
二、新型跨界系统破解困局 |
三、系统构成与要素建构 |
四、新型跨界系统研究展望 |
第二节 地埋式垃圾箱系统研究 |
一、需求分析与切入点 |
二、垃圾收运系统简析 |
三、基础调研与设计要素 |
四、具体方案设计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索引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6)当代公共空间界面语言的时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关于选题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1.3 研究基础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公共空间界面语言的相关研究 |
1.3.2 时尚相关研究 |
1.3.3 其他相关研究 |
1.3.4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当代公共空间的界面语言 |
2.1 公共空间的概念及本质 |
2.1.1 公共空间概念的厘定 |
2.1.2 公共空间的本质 |
2.1.3 公共空间的多样性 |
2.1.4 公共空间的转向 |
2.2 界面的概念及意义 |
2.2.1 界面概念的厘定 |
2.2.2 界面的构成及范围 |
2.2.3 界面意义的再述 |
2.3 界面风格的历史演进 |
2.3.1 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 |
2.3.2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
2.3.3 从后现代主义到当代 |
2.4 界面语言的构成及解读 |
2.4.1 界面的设计语言 |
2.4.2 界面语言的构成要素 |
2.4.3 当代界面语言的特征 |
2.4.4 界面语言的解读视角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界面语言与时尚的认知语境 |
3.1 界面语言时尚性的阐释与认知 |
3.1.1 界面与时尚的多重关系 |
3.1.2 时尚性界面语言的建构 |
3.1.3 界面语言时尚性的认知 |
3.2 当代界面语言的生成之境 |
3.2.1 基于时代角度的分析 |
3.2.2 基于文化角度的分析 |
3.2.3 基于建筑角度的分析 |
3.2.4 基于设计角度的分析 |
3.3 对时尚的再认识 |
3.3.1 时尚概念的厘清 |
3.3.2 时尚的产生 |
3.3.3 时尚的本质 |
3.3.4 时尚之“时”——历时性分析 |
3.3.5 时尚之“尚”——载体的再认识 |
3.4 影响界面语言时尚性的因素 |
3.4.1 意识形态因素 |
3.4.2 风格因素 |
3.4.3 技术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时尚与美、设计的逻辑关系 |
4.1 时尚与审美 |
4.1.1 时尚与审美的逻辑 |
4.1.2 时尚的审美基础 |
4.1.3 当代的审美转向 |
4.2 时尚与设计 |
4.2.1 时尚与设计的关系 |
4.2.2 时尚中的设计创新 |
4.3 时尚设计的传播路径 |
4.3.1 传播动力 |
4.3.2 时尚设计的纵向传播 |
4.3.3 时尚设计的横向传播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界面语言的时尚性分析 |
5.1 形态语汇的时尚性 |
5.1.1 当代界面形态的形变 |
5.1.2 时尚性形态语汇分析 |
5.2 色彩语汇的时尚性 |
5.2.1 界面语言与色彩时尚 |
5.2.2 时尚性色彩语汇分析 |
5.3 材料语汇的时尚性 |
5.3.1 界面中的材料美学 |
5.3.2 时尚性材料语汇分析 |
5.4 语法的时尚性 |
5.4.1 当代界面语言的语法 |
5.4.2 均质单一的语法 |
5.4.3 异质多样的语法 |
5.4.4 其它类型的语法 |
5.5 本章结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研究结论 |
6.1.2 论文的创新点 |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6.2.1 研究的局限性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材料采样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实践情况 |
(7)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植入策略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现象缘起 |
1.1.2 理论缘起 |
1.2 城市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综述 |
1.2.1 城市本质综述 |
1.2.2 城市生命体理论综述 |
1.2.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1.2.4 城市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构 |
1.3 城市植入研究现状 |
1.3.1 城市空间演进与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
1.3.2 城市复杂适应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1.3.3 我国城市空间植入研究现状 |
1.4 我国城市空间演进困惑及思考 |
1.4.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的缺失 |
1.4.2 城市空间演进研究的局限 |
1.4.3 城市空间生产机制单一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意义与创新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当代城市空间系统演进特征及问题 |
2.1 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孤岛化特征 |
2.1.1 土地经济主导下的城市空间系统演进 |
2.1.2 城市空间孤岛现象 |
2.1.3 城市发展存量规划 |
2.1.4 城市精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
2.1.5 城市发展公众参与 |
2.2 互联网影响下的信息化特征 |
2.2.1 城市公共空间媒体化 |
2.2.2 城市空间系统扁平化 |
2.2.3 城市空间碎片化 |
2.2.4 城市空间功能复合化 |
2.3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广普化特征 |
2.3.1 城市空间同质化及地域特色的消失 |
2.3.2 城市空间广普化 |
2.4 城市空间系统的最优化目标 |
2.4.1 新常态下城市规模扩张 |
2.4.2 城市规模经济学分析 |
2.4.3 城市系统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
2.4.4 城市“最佳生态位” |
2.5 当代我国城市空间演进转型 |
2.5.1 城市空间系统演进 |
2.5.2 我国城市空间生产演化途径 |
2.5.3 城市空间演进目标转型 |
2.5.4 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 |
第3章 城市空间植入理论构建 |
3.1 城市空间植入概念的提出 |
3.1.1 城市植入概念引入 |
3.1.2 城市植入的定义 |
3.1.3 城市空间植入意义及重要性 |
3.2 城市植入的相关理论溯源 |
3.2.1 城市设计理论 |
3.2.2 城市系统论 |
3.2.3 可持续发展论 |
3.3 城市植入范围界定 |
3.3.1 城市植入尺度界定 |
3.3.2 城市植入空间界定 |
3.4 城市植入在城市空间复杂适应系统中的可行性 |
3.4.1 城市发展目标的转变 |
3.4.2 公民意识觉醒促进城市公共生活的复兴 |
3.4.3 信息化背景下城市 “流 ”的效应放大 |
3.4.4 时间维度的叠加 |
3.4.5 多层次参与体系的构建 |
3.5 城市植入作用机制 |
3.5.1 城市空间系统耗散结构 |
3.5.2 突变因子扰动 |
3.5.3 空间非平衡态构建 |
3.5.4 冗余恢复 |
3.5.5 系统涌现 |
3.6 城市植入的实施途径 |
3.6.1 政府指导和法规完善 |
3.6.2 公众自组织参与 |
3.6.3 市场引导管控运营 |
第4章 城市植入的设计方法 |
4.1 城市植入设计原则 |
4.1.1 整体性原则 |
4.1.2 识别性原则 |
4.1.3 流动开放性原则 |
4.1.4 适应激活性原则 |
4.2 城市空间植入的设计策略 |
4.2.1 场域策略 |
4.2.2 聚集策略 |
4.2.3 路径策略 |
4.2.4 微积策略 |
4.3 空间植入模式 |
4.3.1 集聚式植入空间模式 |
4.3.2 关联式植入空间模式 |
4.3.3 扩散式植入空间模式 |
第5章 城市植入理论指导下的设计实践 |
5.1 集聚式植入实践 ——滨江新区城市设计 |
5.1.1 项目概况 |
5.1.2 空间识别 |
5.1.3 植入策略 |
5.1.4 植入后反馈 |
5.2 扩散式植入实践 ——常德船码头 |
5.2.1 项目概况 |
5.2.2 空间识别 |
5.2.3 植入策略 |
5.2.4 植入后反馈 |
5.3 关联式植入实践 ——凤凰县小溪沟 |
5.3.1 项目概况 |
5.3.2 空间识别 |
5.3.3 植入策略 |
5.3.4 植入后反馈 |
5.4 集聚式植入实践 ——五柳大院 |
5.4.1 项目概况 |
5.4.2 空间识别 |
5.4.3 植入策略 |
5.4.4 植入后反馈 |
第6章 驱动城市持续演进的城市植入设计流程 |
6.1 以人为本的城市植入价值归宿 |
6.2 产业社会主导的城市植入内容选择 |
6.3 空间质量导向下的城市植入设计方法 |
6.3.1 以人为主的设计方式 |
6.3.2 系统统筹的协调方式 |
6.3.3 空间特色价值体现 |
6.4 前植入后反馈的设计过程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
(8)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沦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新博物馆学的源流及其发展 |
第一节 新博物馆学的源流 |
一、新博物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二、新博物馆学的理论建构 |
第二节 新博物馆学的发展历程 |
一、新博物馆学的萌芽 |
二、新博物馆学的形成 |
三、新博物馆学的发展 |
四、新博物馆学的裂变与再生 |
第二章 新博物馆学的内容及其特征 |
第一节 新博物馆学的基本理念 |
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与社会发展 |
二、力主对社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 |
三、关注社区生活和社区记忆 |
四、注重对多元文化的保护 |
五、强调博物馆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新博物馆的要素、类型与方法 |
一、新博物馆的基本要素 |
二、新博物馆的类型 |
三、新博物馆的方法 |
第三节 新博物馆学实践的特征 |
一、“底层性”的产生方式 |
二、“人本性”的核心旨归 |
三、“地方性”的叙事视角 |
四、“活态性”的记忆场所 |
五、“建构性”的教育方法 |
六、“民主性”的文化政治 |
七、“开放性”的运行机制 |
第三章 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 理论耦合与国际经验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与趋势 |
一、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
二、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耦合 |
一、新博物馆学人本思想与后现代城市主义人文转向的耦合 |
二、新博物馆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内容与方法的耦合 |
第三节 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 |
一、欧洲经验 |
二、美洲经验 |
三、亚洲经验 |
四、启示与借鉴 |
第四章 新博物馆学理念下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实践与矛盾畸变 |
第一节 中国新博物馆学实践的代际更迭及其特点 |
一、中国新博物馆学实践的代际更迭 |
二、中国新博物馆学实践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历史街区新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一、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二、黄山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第三节 中国历史街区新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矛盾与畸变 |
一、核心的偏移: 从遗产保护的工具到发展经济的手段 |
二、主客体的错位: 居民“文化自治”与政府“文化代理”的悖论 |
三、规范的失序: 专门立法的缺失和管理制度的混乱 |
四、结构体系的失衡: 价值系统的变异与动力的缺失 |
五、活态文化的缺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长期被忽视 |
第五章 新博物馆学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 策略探讨与前景展望 |
第一节 新博物馆学视域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
一、教育为先,提升社区居民文化自觉 |
二、还权于民,丰富社区参与途径 |
三、重建记忆,维护历史街区场所精神 |
四、整体保护,优化历史街区文化生态 |
五、完善制度,规范新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 |
第二节 新博物馆学视域下历史街区的发展前景 |
一、发挥历史街区新博物馆的教育作用,提升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二、继续推进历史街区新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 |
余论 |
一、历史街区新博物馆面临的机遇与困境 |
二、历史街区新博物馆的巩固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城市体验与体验型城市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标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文本阅读与城市阅读研究综述 |
1.2.2 用户体验研究综述 |
1.2.3 城市设计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理论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3.4 研究创新点 |
2 都市人 |
2.1 从城市到都市 |
2.1.1 城市与都市 |
2.1.2 都市:现代化的城市 |
2.2 城市人与都市人 |
2.2.1 城市与城市人 |
2.2.2 都市人 |
2.2.3 同为主体与客体的都市人 |
2.3 都市人所处的场域与心灵图景 |
2.3.1 社会发展的都市化倾向与后现代流动空间 |
2.3.2 景观社会与日常审美生活化 |
2.3.3 欲望、享乐与当代都市人 |
2.4 城市的语境呈现及对都市人心灵空间的形塑 |
2.4.1 城市建筑的语境呈现 |
2.4.2 城市对都市人心灵空间的形塑 |
3 体验 |
3.1 “体验”的概念 |
3.1.1 “体验”的词语史 |
3.1.2 “体验”的概念史 |
3.2 体验的产生机制和类型 |
3.2.1 体验的产生 |
3.2.2 体验的极致 |
3.2.3 体验的分类 |
3.3 体验哲学 |
3.3.1 体验哲学的提出 |
3.3.2 体验哲学即生命哲学 |
3.3.3 以体验为哲学基础的城市研究 |
4 体验城市和城市体验 |
4.1 体验城市 |
4.1.1 体验城市的四种面向 |
4.1.2 体验城市诸种路径 |
4.2 城市体验 |
4.2.1 城市体验的特性 |
4.2.2 城市体验的共性 |
4.2.3 城市体验的测度与比较 |
4.3 城市声誉悖论 |
4.3.1 遗产中的遗憾 |
4.3.2 悖论不悖 |
5 城市体验四维模式 |
5.1 城市意象对城市体验的影响 |
5.1.1 城市意象与城市体验 |
5.1.2 城市意象导向下的城市体验感知 |
5.2 城市定位对城市体验的影响 |
5.2.1 城市定位 |
5.2.2 城市定位与城市体验的关系 |
5.2.3 不同城市定位下的城市体验营造 |
5.3 城市事件 |
5.3.1 城市事件的多元性 |
5.3.2 城市事件的功能性 |
5.3.3 城市事件的体验性 |
5.4 城市文化 |
5.4.1 城市文化的形成、个性与传播 |
5.4.2 城市文化与都市人 |
5.4.3 城市人本体验与文化回归 |
6 构建体验型城市 |
6.1 体验型城市及城市体验化 |
6.2 使命 |
6.3 构建体验型城市的路径与策略 |
6.3.1 城市意象维度策略 |
6.3.2 城市定位维度策略 |
6.3.3 城市事件维度策略 |
6.3.4 城市文化维度策略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城市体验可行性评价 |
7.3 城市体验局限性评价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地图术(Mapping)的景观建筑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概述及其不足 |
1.2.1 国内外的研究概述 |
1.2.2 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1 跨学科的系统性研究 |
1.4.2 期望填补国内业界的研究空白 |
1.4.3 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物质空间的可视化再现 |
1.5 研究的框架 |
1.5.1 论文的核心内容 |
1.5.2 论文的总体框架 |
第一篇 相关历史研究 |
第2章 Mapping的历史探究 |
2.1 地图发展的历史回顾 |
2.1.1 古代 |
2.1.2 近代 |
2.1.3 现代 |
2.2 地图学的研究 |
2.2.1 Mapping的概念和定位 |
2.2.2 地图学的研究体系和结构 |
2.3 地图之内的Mapping意义 |
第3章 Mapping在近当代建筑学中的意义与转向 |
3.1 时代的背景 |
3.1.1 工业生产和经济市场对城市空间的决定性因素 |
3.1.2 作为政治、社会和文化集合体的城市空间 |
3.1.3 信息的革命 |
3.2 空间和时间的再现——思想层面的场地认知转向 |
3.2.1 空间的革命和话语权的变更 |
3.2.2 图底关系的反思 |
3.2.3 文脉的启示——历史地理学的想象 |
3.3 技术和方法的革新 |
3.3.1 测量技术的变革 |
3.3.2 观看视角的扩展 |
3.3.3 投影的技巧 |
3.3.4 传播和应用图像方式的改变 |
3.4 Mapping在地图之外的意义 |
第二篇 Mapping的理论与思想探索 |
第4章 空间的追问与重申——认知的地图 |
4.1 从物质空间到非物质空间(有形城市到无形城市)——现代主义的危机 |
4.1.1 空间的转向 |
4.1.2 建筑学的回应——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向 |
4.2 非欧几里德空间——阈限的几何 |
4.2.1 欧几里德构建下的世界 |
4.2.2 复杂性与几何学的反思 |
4.2.3 非欧几里德的构建 |
4.3 认知地图的“群体意向” |
4.3.1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 |
4.3.2 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ping) |
4.3.3 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认知地图” |
4.4 人文和社会的图绘象征 |
4.4.1 人文学科的后现代空间图绘 |
4.4.2 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图绘象征 |
小结 |
第5章 数据和信息的集合体——空间的地图 |
5.1 空间环境的“信息核” |
5.1.1 科学而客观的环境分析 |
5.1.2 信息的可视化图绘 |
5.1.3 大数据的信息革命、大数据和云的时代 |
5.1.4 创造性的数据可视化mapping |
5.2 虚拟的地图——未来的图景 |
5.2.1 矩阵——网格的延续 |
5.2.2 数据和信息的景观——基于数字化和Mapping的城市设计 |
5.3 游戏的平台 |
小结 |
第6章 抽象的世界——艺术的地图 |
6.1 观念艺术的发轫——概念和意义的Mapping |
6.1.1 绘画(Painting)和Mapping的汇集 |
6.1.2 再现土地的作品和绘画 |
6.2 体验和感受的圈绘 |
6.2.1 身体介入大地景观 |
6.2.2 “漂移”(Drift)——移动和行走的艺术 |
6.3 另一种“架上绘画”——地球表面的景观 |
6.3.1 视角的转换 |
6.3.2 地图和绘画(Map-drawing)的合成品 |
6.3.3 航拍照片和地图绘制(Map-drawing)——麦克莱恩和詹姆斯·科纳的实践 |
6.3.4 创造性的Mapping |
6.3.5 Mapping的意境 |
6.4 影像的艺术世界 |
6.4.1 运动中的景观——另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 |
6.4.2 电影和数码影像——时空的微缩剧场 |
6.4.3 鸟瞰影像记录——换一种景观的视角 |
小结 |
第三篇 Mapping的实践与反思 |
第7章 城市空间及环境的非物质影响因子专题研究——新街口核心地区调研分析 |
7.1 过程 |
7.2 成果 |
7.2.1 传统的mapping——物质空间分析 |
7.2.2 当代的mapping——非物质空间的可视化设计 |
第8章 结语 |
8.1 对当代中国建筑学科内mapping实践的思考 |
8.2 对当代中国建筑学科内的mapping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论文涉及相关人物介绍 |
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信息社会中城市设计的冲突与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群体智能的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研究[D]. 陈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博物馆城市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研究新视角[D]. 孔岑蔚.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4]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D]. 祁文博. 苏州大学, 2020(06)
- [5]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D]. 周波.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1)
- [6]当代公共空间界面语言的时尚性研究[D]. 李大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7]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植入策略与模式研究[D]. 严湘琦. 湖南大学, 2019(01)
- [8]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孙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7)
- [9]城市体验与体验型城市构建研究[D]. 王济民. 武汉大学, 2018(03)
- [10]基于地图术(Mapping)的景观建筑学理论研究[D]. 李慧希. 东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