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我国森林经营者发展趋势分析

21世纪我国森林经营者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21世纪森林经理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汪锦[1](2020)在《基于时空贝叶斯的植被覆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例》文中认为为探寻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该区域环境时空变化情况,本文基于2001年至2017年时间分辨率为月的时空序列数据,将考虑时空因素贯穿整个论文的分析中。采用了时空克里格进行气象数据的插值,利用时空贝叶斯非参数趋势模型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的植被及与其相关的环境变化指标的趋势进行了分析,而后通过随机偏微分方程(SPDE)模型结合拉普拉斯近似(INLA)算法进行了响应关系分析,并对研究区的NDVI和GPP进行时空建模。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时空克里格由于考虑了时空相关性,其对于平稳数据的插值精度高,其中和度量时空模型拟合时空变异函数效果较好;非参数时空趋势模型Type II交互模式由于包含时间结构能按时间尺度呈现趋势,对于研究对象的周期、最大值、最小值、能准确反映,并与实际情况相符,且效应值大小显示研究区各环境指标趋势以时空交互趋势为主。(2)响应关系方面,对于NDVI,净光合作用和气温对其正向影响较大,每增加一个标准差,NDVI分别增加0.48和0.382个标准差;夜间陆表温度、日夜陆表温差和0-10cm土壤含水量对其负向影响较大,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分别减少0.077、0.074和0.065个标准差;对于GPP,净光合作用、气温以及实际蒸散对其正向影响较大,每增加一个标准差,GPP分别增加0.692、0.165和0.143个标准差;陆表温差、区域潜在蒸散对其负向影响较大,每增加一个标准差,GPP分别减少0.073和0.033个标准差。(3)对于土地覆盖类型,相较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以及常绿针叶林的NDVI分别增加0.05和0.03,其余土地覆盖类型NDVI均减少,GPP与其响应关系不显着;对荒漠化气候类型来讲,湿润区的NDVI值高于其他区域;亚湿润干旱区3的气候类型与GPP的响应关系显着,该区域GPP相较于湿润区减少约21.4kg C/m2;NDVI和GPP都与10-40cm土壤含水量响应关系不显着,淋溶土和灰色森林土最适于植被生长,盐土、碱土和红砂土最不利于植被生长;灰色森林土、黑钙土和淋溶土对于NDVI和GPP的正向影响超过了降水;比起土壤劣势天然对植被覆盖增加的阻力,风速更为严重的加速了该地区的植被退化。(4)时空建模方面,对于NDVI和GPP,考虑气象指标的时空模型在纳入时空效应和土壤类型指标后模型精度大幅提高。此时降水对于NDVI和GPP的影响下降70%左右,风速降幅分别为62%和15%,海拔的影响分别增加了15倍和6倍,气温对NDVI和GPP的影响的影响增加30%左右,说明海拔通过时空效应影响NDVI的程度较大;海拔和气温对于NDVI和GPP的影响有一部分通过土壤类型的不同得到了体现,降水和风速通过时空交互效应对于NDVI和GPP的影响程度较大。(5)精度检验显示时空贝叶斯模型估算NDVI和GPP的R2分别为0.82和0.91,优于固定效应模型的0.62和0.67;能捕捉到平时容易被忽视的时空交互效应,同时能给出超过阈值的概率图,且模型对阈值设定较敏感,效果好;仅用3种易获取的数据包括气象数据、高程数据和土壤类型数据,在时空贝叶斯模型下就能达到较高精度,且时效性强,对于估算植被覆盖变化有参考意义。

孟楚[2](2016)在《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多功能经营方案编制关键技术》文中提出本文首先对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多功能经营状况进行评价,然后分析将乐县森林经营方案和将乐国有林场的“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五期森林经营方案的经营方针、经营内容(广度、深度和频度)等编制技术的变化情况,结合林业的发展方向,研究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的变化趋势。最后,以将乐国有林场为例研究南方集体林区参与式森林多功能经营方案编制关键技术。研究结果旨在为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多功能经营方案的编制提供技术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将乐国有林场森林多功能经营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多功能等级为优、良、中、差和极差的小班所占比例分别为4.32%、20.02%、60.73%、8.79%和6.14%。南方集体林区急需制定森林多功能经营方案,通过合理的经营措施提高森林质量,更好地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对森林多功能需求。(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的森林经营方针、经营内容等编制技术都发生了变化。森林经营方针由大而空的口号开始向体现以林农为主的森林经营者的意愿转变;广度开始由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营方式向涵盖森林多种功能经营方式转变;深度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主要是森林经营技术措施由面向森林经营类型向经营小班转变;对于一些森林经营水平较高的地区,编案的频度由10a转变为5a;编案主体由林业主管部门为主向以森林经营者为主转变,由领导专家决策向相关利益者参与民主决策的转变。(3)提出南方集体林区参与式森林多功能经营方案编制基本过程。强调在编案前的准备阶段、编案阶段和编案后的监测评价阶段都需要森林经营者、社区公众、相关部门和专家等相关利益者共同参与。(4)提出南方集体林区参与式森林多功能综合监测指标体系。森林多功能综合监测指标包括森林资源状况、森林环境状况、森林健康状况和林农收益状况4个方面。(5)对将乐国有林场用材林种区组织了14个森林多功能经营类型,以马尾松中径材复合经营类型和杉木大径材风景游憩经营类型为例,说明各森林多功能经营类型的主要经营技术措施。

冯仲科,徐伟恒,郑娜[3](2015)在《我国森林经理学科课程教学与科研方向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森林经理学是研究森林资源经营和管理的综合性学科。我国森林经理学科发展道路曲折,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学科面临被弱化的困境。因此,必须加强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提高创新能力。文中简要回顾了我国森林经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森林经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我国森林经理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和当前的重要科研方向。

徐国祯,刘萍[4](2012)在《从综合集成角度谈森林经理学科建设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以系统思维方式剖析了森林经理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确认森林经理学是一门综合性上层学科,并从当前森林经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用综合集成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森林经理的继承与发展、改革和创新.

刘羿[5](2012)在《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社会最新发展观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南与理论研究的热点。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地球生物圈的完整性、庇护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有着重要作用。全球森林的毁坏和减少的严峻事实,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着严重影响,直接危及人类21世纪生存环境和未来人类的生存。人们已经认识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及林业部门为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适应于不同管理层次和尺度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或森林经营方案,在我国既是一项传统的森林经理业务,又是当前森林经理的一个新课题。论其为传统的森林经理业务,我国始于20世纪30年代。近年来,我国确定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方向,提出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同时,随着林业分类经营、集体林权制度和森林采伐管理等相关改革的深入推进,产权主体日趋多元化,迫切需要从宏观尺度上,对森林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统筹考虑;在区域水平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多种效益的需求。为此,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对现阶段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作了明确的界定,赋予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以新的内容和要求。因此,当前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的编制及其研究,又是一项新的课题。在国际上也很重视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营方案是各国森林管理的主要法律手段,良好的森林经营方案能够保障森林的持续经营,各国法律无不予以高度重视。国际上,如加拿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采用了目前林业社会较为推崇的生态系统管理方法,被称为是“一个基于生态系统的森林经营规划”。当时认为对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所借鉴和启发。本文的目的是在研究国内外现有理论、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的理论与技术。科学编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为现实森林经营寻求可持续经营的途径、方法和技术。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多种效益的需求,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区域决策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研究地的龙泉市是全国森林经营示范县(市)和浙江省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县(市),开展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的同时,进行编制技术研究,在规划编制的方法、技术路线、规范要求等方面进行先行实践,力求为浙江省乃至南方集体林区开展同类工作提供示范与借鉴。本文以作者参与完成的国家林业局有关森林经营的多项研究课题为平台,以作者作为项目主要研究人员执笔完成的《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和《浙江省龙泉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等成果为前期基础,结合作者四年多来参与国家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工作的体会与经验,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过程中的理论与技术进行了系统探讨,对有关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在于:(1)系统阐明了森林经营及其理论的历史进展。为精准表达森林经营这一术语,根据林学学科或课程脉络,围绕森林经营与林学发展作相关的梳理;按照科学合理性的演进趋势,论述人类对森林及其森林经营的认识,既体现为人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认识上的深化,同时也符合科学哲学思想的演变。(2)建立了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分析框架。围绕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从哲学层面和森林生态系统层面,引导森林经营的理性思考,借鉴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分析框架。为论文研究和理论完善提供了基础。(3)丰富了森林资源管理与经营评价的内容。分析论述了研究地的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条件,森林经营管理现状和森林资源概况;研究并增加了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内容;总结了森林经营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4)探讨了森林经营决策与经营目标。针对森林经营周期长、功能多样、受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将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经营决策的宏观目标。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前提和重大举措的森林分类经营为基础,将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规模作为决策目标。进行森林经营决策分析的探索性研究。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体系。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5)开展了森林生态功能区划。按四个层次依次展开。第一层次即森林经营区划,从景观和整个区域层面谋划森林经营策略,协调不同的经营功能区;第二层次即森林功能区划,依据森林的某一主导功能或经营目标,以地域、地段为单元进行区划;第三层次即森林分类区划,根据森林的主导功能进行森林用途分类,应优先区划高保护价值森林区;第四个层次即森林经营管理类型组的分类,以加强生态保护和适度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森林分类区划成果和基础,以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标准作为补充,选取生态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两个层面的指标群进行分类。(6)组织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体系。理解并接受现实的森林生态系统,认可当前的森林景观格局,即维持森林资源及其经营现状,开展适应性经营或管理。结合森林经营管理经营类型组,以及森林群落类型,提出生态系统经营的3个基本途径,即保护、恢复和维持。(7)设计了森林择伐经营措施。为解决现实森林经营中的问题,树立可持续的森林经营观念,按照生态系统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要求,充分认识和研究针、阔混交林经营特征,设计相应的森林经营措施,使其既能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又能培育和收获木材,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处于最佳状态。(8)实证了森林经营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的规划可行性。围绕森林培育、森林采伐利用、非木质资源经营、森林游憩等项森林经营关键环节,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要求,提出贯彻和体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考虑的重点领域,对森林培育、利用等经营环节,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和提高林区基础设施,加强森林经营能力建设,发挥技术支撑体系的作用,建立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9)评价了项目实施的生态与社会影响。回顾了以往林业项目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主要实践与成效,进行了项目在人工造林方面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对研究地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影响。对项目实施中潜在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减缓措施。评价结论,项目可行。

高兆蔚[6](2010)在《福建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与科学发展》文中认为森林资源科学经营管理,在世界林业先进和发达的国家,它是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的永恒主题,必经途径和成功典范。福建省要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的林业,必须立足于福建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回顾建国60年来的森林资源科学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提出今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发展目标方向,采取相应的一整套改革创新的措施,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一份贡献。

唐代生[7](2010)在《基于螺旋模型的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研究》文中提出森林资源管理历来是林业的核心问题。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的问题是实现区域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随着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全球信息化浪潮促使森林资源规划与设计必须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和技术上的提升。传统以手工为主的规划管理手段与信息反馈的落后,以及管理过程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分析的缺乏,已严重影响到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的科学性、适应性。以3S技术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直接影响到林业规划工作的效率、效益和效果,森林资源数字规划就是在全球信息化和现代林业发展新要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采用新技术和新的规划理论使特定区域内森林经营管理进入到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信息化时代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理论需要拓展为契机,以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为目标,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和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在系统分析CAS理论、数字规划原理、动态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理论的基础上,以螺旋模型为原型,以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诊断与评价、规划审批与实施、实施后调控与反馈的动态过程为主线,探讨区域森林资源规划各阶段的数字化方法。主要的工作集中在四个方面:(1)提出了区域森林资源规划动态螺旋模型。针对当代区域森林资源规划思想方法正发生着以动态规划为核心的深刻变革的客观现实,在分析森林资源规划理论发展历程基础上,引用软件工程中的螺旋模型,提出区域森林资源规划动态螺旋模型。该模型将森林资源规划过程简化为背景研究、方案编制、规划实施和调控反馈4个子过程,子过程环环相扣,迭代循环,论文以此模型为主线分别就每个子过程中的关键数字技术与方法开展研究。(2)探索了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概念框架、理论体系、技术方法。提出了基于螺旋模型的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概念框架,构建数字规划理论体系;系统地研究了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动态过程机理;引入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和遗传算法原理,实现森林收获调整模型的时间与空间动态预测。(3)将地学信息图谱的理论方法推广应用于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实践。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是一种典型地物地学信息图谱,论文从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的角度探讨了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建立过程。(4)探讨了顾及环境因素影响的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四维体系结构,研发针对小班经营管理的在线智能决策软件系统。系统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科技与网络环境对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的影响日益明显,结合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内涵,在霍尔三维结构体系基础上增加第四维一环境维,强调外部环境对数字规划的重要性。数字规划实施与审批在本质上是一个以GIS为基础平台的综合办公系统,涉及到MIS、GIS、OA、工作流、网络等多种技术及它们之间的集成。通过林业信息化工程软件系统的开发实例,以森林小班经营管理为纽带,通过工作流机制将人、财、物联系在一起,实现规划审批向在线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方向转变。论文由7章组成:(1)第1章为论文的引言,介绍论文的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国内外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概况,阐述开展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我国目前区域森林资源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介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第2章是关于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理论框架的探讨。从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角度,分析区域、森林、森林资源、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分析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区域森林资源动态规划思想,从系统工程、信息论、控制论、地球空间信息学、知识工程等方面探讨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的理论基础,提出描述动态规划过程的螺旋模型,系统阐述数字规划的概念、基本原理,包括其内涵、特点及其组成框架。为本文后续各章理论的形成、技术的实现及其在区域森林资源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是本文研究的起点。(3)第3章是关于数字规划实施的前提条件与表现形式方面探讨,对应于螺旋模型数字规划框架中的背景研究。分析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空间数据类型、数据来源和数据采集方法,为建立数字规划提供数据基础;将地学信息图谱的理论方法推广应用于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实践中,提出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的概念、分析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的设计及建立过程。(4)第4章开始进行实际性研究,对应于螺旋模型数字规划框架中的方案编制,探讨方案编制过程中关键技术之一的森林经营空间预测模型与经营决策。分析区域森林资源规划预测与决策的辨证关系,运用复杂适应性系统(CAS理论)理论分析森林资源系统的自适应性、空间性、动态性和多目标性,从区域森林资源管理角度剖析资源利用空间优化预测模型的特点,认为森林收获安排模型及森林收获安排问题是森林规划方案编制的核心问题。运用Pareto多目标遗传算法,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原则,选择木材收获量最大和期末蓄积最大为目标,实现森林收获调整多目标规划预测模型的求解过程,通过调整各分期采伐面积,解决收获安排问题。论文给出区域森林资源规划基础模型体系,提出基于工作流的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框架,为区域森林资源预测评价及规划决策服务。(5)第5章仍为实际性研究,对应于螺旋模型数字规划框架中的规划实施审批与反馈调控,探讨两个子过程中的关键数字技术。分析了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实施与审批的内涵与特点、实现方法,阐述林业电子政务框架下林业综合办公传输系统功能,提出基于工作流的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框架;展开森林资源调控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要素分析,提出GIS支持下的森林资源调控系统框架,分析我国现行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与信息反馈途径,讨论基于时态GIS的森林小班变化监测与信息更新方法。(6)第6章为实证,分别对应第2至第5章开展实证研究。首先阐述数字林场的概念、体系结构,接着以某林场为例,在构建面向数字规划的网络及数据库存环境的基础上,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原则,讨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过程中诊断图谱、征兆图谱和实施图谱的应用;探讨马尾松林多目标收获调整的求解过程,通过调整各分期采伐面积,解决收获安排问题;按工作流机制实现小班设计与预算的在线智能决策过程;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例,采用ArcSDE中间件技术,通过使用ArcInfo的版本化功能,实现小班数据的动态监测与更新管理。(7)第7章对论文的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高兆蔚,李宝银,陈国瑞,叶功富,林杰,陈平留,洪端芳[8](2010)在《福建省森林经理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认为该文回顾总结了建国后森林经理学科发展历程,评价森林经理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和海西现代林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森林经理学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当前林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森林经理学科发展方向、理论框架和森林经理工作急需在若干重大理论和实用技术问题上取得突破的建议,以推动我省森林经理学科发展。

陈端吕,李际平,邓立斌[9](2009)在《森林经理的博弈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经理工作实施需要良好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森林经理目标、经营对象和指导原则都体现着博弈的实质,应该引入博弈理论实现资源条件与外部环境良好协调。提出了森林经理工作实施过程存在国家、区域、企业(个体)三者博弈的规律,应当从生态、社会效益的目标评估与外部经济内部化等方面实施博弈思维转型,以完善森林经理的调查、规划与效益评价体系。

盛炜彤,何英[10](2009)在《林业科学学科的研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一、引言本报告是在综合林业科学学科主要二级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差距、存在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对策与建议。所论述的林业科学学科主要学科(领域)包括森林生态学、森林土壤学、森林植物学、林木育种学、林木遗传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其他学科、森林培育学、经济林

二、我国21世纪森林经理发展趋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21世纪森林经理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时空贝叶斯的植被覆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覆盖遥感监测指标的选取
        1.2.2 时间序列数据重建研究进展
        1.2.3 时空插值分析方法
        1.2.4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1.2.5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
        1.2.6 时空数据分析方法
        1.2.7 响应关系模型的研究进展
        1.2.8 时间序列预测研究进展
    1.3 拟解决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类型
        2.1.6 水资源
        2.1.7 社会经济状况
    2.2 数据来源
        2.2.1 植被覆盖
        2.2.2 陆表温度
        2.2.3 蒸散
        2.2.4 土壤含水量
        2.2.5 气象数据
        2.2.6 空间数据
3 数据预处理与分析方法
    3.1 序列数据整合构建
    3.2 时空克里格插值
        3.2.1 时空平稳性
        3.2.2 时空平稳性检验
        3.2.3 构造变异函数
        3.2.4 理论时空变异函数模型的拟合方法
    3.3 隐高斯模型
    3.4 INLA算法
    3.5 非参数动态趋势分析法
        3.5.1 时空模型
        3.5.2 时空效应
        3.5.3 时空交互效应
    3.6 时空贝叶斯建模
        3.6.1 时空贝叶斯模型
        3.6.2 随机偏微分方程
    3.7 模型评判准则DIC
4 区域气象数据时空克里格插值分析
    4.1 时间序列分解
        4.1.1 降水
        4.1.2 风速
        4.1.3 气温
    4.2 随机项平稳性检验
        4.2.1 降水
        4.2.2 风速
        4.2.3 气温
    4.3 随机项时空变异函数拟合
        4.3.1 降水
        4.3.2 风速
        4.3.3 气温
    4.4 精度验证
    4.5 小结
5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环境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5.1 时空趋势模型比较与选择
    5.2 年际及月际变化特征分析
        5.2.1 月际变化特征
        5.2.2 年际变化特征
        5.2.3 年内月际变化特征
    5.3 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5.3.1 植被覆盖
        5.3.2 气象指标
        5.3.3 陆表温度
        5.3.4 土壤含水量
        5.3.5 蒸散指标
    5.4 时空交互效应分析
        5.4.1 NDVI时空交互效应
        5.4.2 GPP时空交互效应
        5.4.3 降水时空交互效应
        5.4.4 气温时空交互效应
        5.4.5 风速时空交互效应
        5.4.6 陆表温度时空交互效应
        5.4.7 土壤含水量时空交互效应
        5.4.8 蒸散时空交互效应
    5.5 小结
6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覆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
    6.1 相关性分析
        6.1.1 植被覆盖
        6.1.2 气象指标
        6.1.3 陆表温度
        6.1.4 土壤含水量
        6.1.5 蒸散指标
    6.2 模型比较与选择
    6.3 NDVI与各指标的响应关系分析
        6.3.1 气象指标
        6.3.2 陆表温度
        6.3.3 土壤含水量
        6.3.4 蒸散指标
        6.3.5 土壤类型
        6.3.6 土地覆盖类型
        6.3.7 荒漠化气候类型
        6.3.8 其他
    6.4 GPP与各指标的响应关系分析
        6.4.1 气象指标
        6.4.2 陆表温度
        6.4.3 土壤含水量
        6.4.4 蒸散指标
        6.4.5 土壤类型
        6.4.6 荒漠化气候类型
        6.4.7 其他
    6.5 小结
7 植被覆盖对环境变化响应的时空建模
    7.1 时空模型构建
    7.2 模型比较与选择
    7.3 植被覆盖时空建模结果
        7.3.1 NDVI时空建模结果
        7.3.2 GPP时空建模结果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据预处理代码
附录B 时空克里格插值误差
附录C 时空克里格插值结果
附录D 气象站点数据Adf检验结果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多功能经营方案编制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相关研究
        1.1.1 国外森林经营方案研究现状
        1.1.2 国内集体林森林经营方案研究现状
        1.1.3 森林多功能研究现状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趋势
        1.2.1 存在的问题
        1.2.2 研究趋势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土壤
        2.1.3 森林资源状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资料收集与数据来源
    2.5 技术路线
3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多功能经营状况评价研究
    3.1 森林多功能需求分析
        3.1.1 问卷的设计原则
        3.1.2 问卷的设计内容
        3.1.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量化
        3.2.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3 评价指标量化处理
    3.3 评价模型的构建
    3.4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多功能经营状况评价
    3.5 小结
4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变化情况及趋势分析
    4.1 将乐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变化研究
        4.1.1 经营方针
        4.1.2 广度
        4.1.3 深度
        4.1.4 频度
    4.2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发展趋势
        4.2.1 经营方针
        4.2.2 编案主体
        4.2.3 广度
        4.2.4 深度
        4.2.5 频度
    4.3 小结
5 南方集体林区参与式森林多功能经营方案编制主要技术
    5.1 相关利益者分析
        5.1.1 利益界定标准
        5.1.2 相关利益者分类
    5.2 编案流程设计
    5.3 编案准备阶段
        5.3.1 成立编案领导小组和编案小组
        5.3.2 宣传、培训及准备工作
        5.3.3 面向相关利益者的必要信息收集处理
    5.4 编案阶段
        5.4.1 参与式编案方式
        5.4.2 森林多功能经营模式
    5.5 编案后的监测评价阶段
        5.5.1 参与式森林多功能综合监测指标体系
        5.5.2 多样化的公告方式方法
    5.6 小结
6 案例研究—将乐国有林场2016-2020年森林多功能经营技术体系
    6.1 森林经营者为主、多方参与提出森林经营方针
    6.2 森林多功能监测指标体系和参与式监测方法
    6.3 森林多功能经营类型的组织
    6.4 森林多功能经营技术措施
        6.4.1 复合经营模式
        6.4.2 马尾松中径材复合经营类型的主要经营技术措施
        6.4.3 杉木大径材风景游憩经营类型的主要经营技术措施
    6.5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问卷调查

(3)我国森林经理学科课程教学与科研方向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森林经理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2森林经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
    2.2学科界线不清晰、外延多、内涵发展不足
    2.3理论与手段滞后,科学研究不系统,创新能力不足
3森林经理学科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4新时期森林经理的若干重要科研方向
    4.1理论问题
        4.1.1全球森林环境变化效应
        4.1.2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系统优化与林地规划
        4.1.3区域森林资源调查与林种规划
        4.1.4林场精准智慧经营模式
    4.2应用技术问题
        4.2.1林业数表与生长模型
        4.2.2一、二、三类调查观测技术
        4.2.3遥感摄影测量林业适应性技术
        4. 2. 4 3D GIS森林表达技术
        4.2.5森林GNSS与信息服务
        4.2.6森林经营调控模型与作业问题
    4.3主要装备与信息化平台
        4.3.1立木无损精测与条码技术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
        4.3.2云计算与物联网、非线性、大数据
        4.3.3集成测树仪研制与应用
        4.3.4RS摄影测树系统
        4.3.5手机测树系统
        4.3.6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平台
5结论

(5)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与依据
        1.1.1 选题来源
        1.1.2 主要依据
    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1 可持续发展
        1.2.2 森林可持续经营
        1.2.3 论文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 内 容与方 法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路线
第二章 森林经营研究的状况
    2.1 森林经营及其演变
        2.1.1 森林经营与林学
        2.1.2 类似于森林经理学科的森林经营学
        2.1.3 类似于森林培育学科的森林经营学
        2.1.4 国外的相关概念
    2.2 森林经营理论及其演进
        2.2.1 古典林业
        2.2.2 经典林业
        2.2.3 现代林业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3.1 森林生态系统复杂性
        3.1.1 复杂性的实证分析
        3.1.2 复杂性研究的主要旨趣
    3.2 森林经营的理性思考
        3.2.1 森林问题
        3.2.2 人与自然
        3.2.3 实践转向
    3.3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框架
        3.3.1 森林经营的转向
        3.3.2 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
        3.3.3 森林经营的主要实践
    3.4 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框架
        3.4.1 有关规范要求
        3.4.2 本文构建的研究框架
        3.4.3 关于县级或县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
    4.1 研究地概况
        4.1.1 自然地理条件
        4.1.2 社会经济条件
        4.1.3 森林经营管理
    4.2 森林资源
        4.2.1 森林资源现状
        4.2.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4.2.3 森林资源特点
        4.2.4 立地分类与评价
    4.3 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
        4.3.1 生物量与碳储量现状
        4.3.2 单位面积生物量与碳储量
        4.3.3 生物量与碳储量动态
    4.4 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
        4.4.1 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量
        4.4.2 森林资源资产年生产值
    4.5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效益
        4.5.1 涵养水源
        4.5.2 固土保肥
        4.5.3 固碳释氧
        4.5.4 净化大气
        4.5.5 积累营养物质
    4.6 经营评价
        4.6.1 主要成效
        4.6.2 主要问题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森林经营决策与经营目标
    5.1 森林经营决策
        5.1.1 决策的层次与阶段
        5.1.2 决策基础
        5.1.3 决策目标的确定
        5.1.4 备选方案的设定
        5.1.5 方案的比选
        5.1.6 方案的确定
        5.1.7 方案的评估
    5.2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经营目标
        5.2.1 规划指导思想
        5.2.2 规划原则
        5.2.3 经营目标
    5.3 问题与对策
        5.3.1 主要问题
        5.3.2 对策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区划
    6.1 森林经营管理分区
        6.1.1 研究地的区划定位
        6.1.2 分区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
        6.1.3 森林经营管理分区方案
    6.2 森林功能区划
        6.2.1 生态功能区
        6.2.2 社会功能区
        6.2.3 经济功能区
    6.3 森林分类区划
        6.3.1 界定原则
        6.3.2 技术标准
        6.3.3 区划界定的任务
        6.3.4 重点公益林概况
        6.3.5 商品林概况
    6.4 高保护价值森林
        6.4.1 概念
        6.4.2 作用与应用
    6.5 森林经营管理分类
        6.5.1 森林经营管理类型
        6.5.2 分区与分类施策要点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森林经营体系
    7.1 森林经营分类系统
        7.1.1 经营分类的层次
        7.1.2 层次之间的关系
    7.2 森林自然分类系统
        7.2.1 森林自然分类的依据
        7.2.2 研究地森林类型
    7.3 森林群落的演替及其特征
        7.3.1 常绿阔叶林
        7.3.2 针、阔叶树混交林
        7.3.3 针叶林
        7.3.4 毛竹林
    7.4 森林经营的基本途径
        7.4.1 保护
        7.4.2 恢复
        7.4.3 维持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森林择伐经营措施设计
    8.1 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8.1.1 经营设计目标
        8.1.2 经营设计原则
    8.2 择伐与择伐林
        8.2.1 择伐
        8.2.2 择伐林
        8.2.3 择伐方式
    8.3 现实森林群落与经营
        8.3.1 森林群落类型与特征
        8.3.2 现实林分经营
        8.3.3 有关研究
    8.4 原因分析
        8.4.1 传统经营与生态干扰
        8.4.2 生态耗竭与生态滞留
    8.5 经营模型与措施
        8.5.1 松阔混交林的经营模型
        8.5.2 经营措施与建议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森林培育与森林利用规划
    9.1 森林培育
        9.1.1 造林更新
        9.1.2 幼林抚育
        9.1.3 抚育间伐
        9.1.4 林分改造
        9.1.5 封山育林
        9.1.6 种苗
    9.2 森林采伐利用
        9.2.1 基本原则
        9.2.2 主要依据
        9.2.3 主要内容
        9.2.4 采伐作业管理
    9.3 非木质资源经营
        9.3.1 毛竹林
        9.3.2 油茶林
        9.3.3 茶叶林
        9.3.4 食用菌
    9.4 森林游憩
        9.4.1 资源状况
        9.4.2 发展思路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森林保护与森林管理规划
    10.1 林地生产力维持与森林健康维护
        10.1.1 林地生产力维持
        10.1.2 森林防火
        10.1.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10.2 生物多样性保护
        10.2.1 就地保护
        10.2.2 森林经营过程保护
    10.3 基础设施建设
        10.3.1 林道建设
        10.3.2 信息化建设
    10.4 经营能力建设
        10.4.1 机构建设
        10.4.2 管理队伍建设
        10.4.3 林农技能建设
    10.5 保障措施
        10.5.1 法制政策保障
        10.5.2 经济政策保障
        10.5.3 技术保障
        10.5.4 管理与监督保障
    10.6 本章小结183
第十一章 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价
    11.1 评价总则
        11.1.1 项目背景
        11.1.2 项目由来
        11.1.3 主要实践与成效
        11.1.4 比较与借鉴
        11.1.5 评价基础
        11.1.6 评价原则
    11.2 项目概要
        11.2.1 项目目标
        11.2.2 主要内容
        11.2.3 项目布局
    11.3 影响评价与减缓措施
        11.3.1 评价方法
        11.3.2 正面生态影响分析
        11.3.3 负面影响及减缓措施
        11.3.4 风险与防范
        11.3.5 社会效益与风险分析
    11.4 评价结论
    11.5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主要研究结论
        12.1.1 主要创新点
        12.1.2 存在的问题
    12.2 展望
        12.2.1 应用展望
        12.2.2 需要研究的问题
    1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详细中文摘要
详细英文摘要

(6)福建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与科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福建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状况评价与可比性分析
    1.1 森林资源经营现状评价
        1.1.1 森林覆盖率指标
        1.1.2 活立木总蓄积量指标
        1.1.3 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指标
        1.1.4 杉木面积与蓄积量
        1.1.5 毛竹林面积与立竹株数指标
        1.1.6 清查期的林木年均生长量与消耗量指标
    1.2 福建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可比性分析
        1.2.1 森林覆盖率指标的可比性分析
        1.2.2 活立木蓄积量、林分蓄积量指标评价分析
        1.2.3 森林质量指标发展趋势分析
        1.2.4 毛竹林、杉木林动态变化
        1.2.5 林木总生长量与消耗量动态变化
2 福建省60年来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与存在问题
    2.1 主要成效与经验
        2.1.1 建立健全了林业各级森林经营管理机构与专业技术队伍, 为实践森林经理调查与森林经营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2 开展全省性的林业区划工作, 合理地调整林种结构与林业生产力的时空布局
        2.1.3 构建了全省三级森林资源地方连续清查体系, 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变化趋势
        2.1.4 在全省范围内编制与实施森林经营规划方案, 努力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2.1.5 进行森林资产评估与资产化管理工作
        2.1.6 编制森林分类经营规划, 开展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
        2.1.7 加强森林采伐和林地规划利用管理, 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和合理利用林地制度
        2.1.8 重视计算机软件开发与3S技术应用, 实现森林经营管理科学化与制度化
        2.1.9 全面进行了重点林区林业局国营林场 (林业采育场) 建场规划设计和木材生产作业设计工作
    2.2 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2.2.1 全省森林经营管理缺乏整体性、全局性的统筹谋划发展
        2.2.2 森林资源总量有限, 生态公益林的布局与功能区划, 还无法满足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2.2.3 超限额采伐和未经批准征占用林地问题比较严重
        2.2.4 林业基础建设比较薄弱, 人才断层凸显
3 今后福建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发展方向与创新措施
    3.1 发展目标与方向
    3.2 技术体系总体框架
    3.3 继续做好森林经营规划与编案的实施工作
    3.4 要进一步加大科技进步和实用技术的支撑力度。
    3.5 要重视森林经理人才培养, 继续做好林业数表修订编制工作

(7)基于螺旋模型的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ζ1.1 立题的背景
    ζ1.2 立题的意义
        1.2.1 区域森林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
        1.2.2 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ζ1.3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ζ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探索目标
    ζ1.5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第2章 基于螺旋模型的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理论框架的探讨
    ζ2.1 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的概念框架
        2.1.1 几个基本概念
        2.1.1.1 区域
        2.1.1.2 森林
        2.1.1.3 森林资源
        2.1.1.4 规划
        2.1.1.5 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
        2.1.2 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的作用
    ζ2.2 动态规划过程的螺旋模型
        2.2.1 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理论发展
        2.2.2 森林资源动态规划思想内涵
        2.2.3 动态规划过程的螺旋模型
    ζ2.3 基于动态螺旋模型的数字规划原理
        2.3.1 数字规划内涵
        2.3.2 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理论基础
    ζ2.4 基于螺旋模型的数字规划框架
    ζ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空间数据与信息图谱研究
    ζ3.1 数据、信息与数字化
    ζ3.2 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空间数据及其来源
    ζ3.3 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空间数据的采集
        3.3.1 基于地面测量方法的空间数据采集
        3.3.2 基于GPS的空间数据采集
        3.3.3 基于遥感的空间数据采集
        3.3.4 基于摄影测量的空间数据采集
    ζ3.4 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
        3.4.1 地学信息图谱概念
        3.4.2 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概念与类型
        3.4.3 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的设计及建立
        3.4.4 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模型
    ζ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数字规划的森林经营预测与决策
    ζ4.1 森林经营与经营预测模型概述
        4.1.1 森林经营的基本概念
        4.1.2 森林经营预测与决策的辩证关系
        4.1.3 森林经营预测模型及其特点
    ζ4.2 森林经营空间预测模型
        4.2.1 森林非空间优化经营预测模型及其局限性
        4.2.2 森林景观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经营预测模型
        4.2.3 森林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经营模型发展方向
    ζ4.3 森林收获调整多目标规划预测模型
        4.3.1 CAS与森林收获调整
        4.3.2 森林收获调整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4.3.3 森林收获调整建模原则及多目标确定
        4.3.4 多目标的求解方法
    ζ4.4 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与预测模型体系
    ζ4.5 数字规划中基于工作流的在线智能空间决策
        4.5.1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4.5.2 基于工作流的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ζ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规划中的实施审批与反馈调控技术
    ζ5.1 数字规划实施与审批的内涵与特点
        5.1.1 数字规划实施与审批的内涵
        5.1.2 数字规划实施与审批的特点
    ζ5.2 森林资源规划综合办公传输系统功能框架
        5.2.1 森林资源规划综合办公传输系统基本功能
        5.2.2 林业电子政务框架下的林业综合办公传输系统功能
    ζ5.3 区域森林资源调控系统的理论分析
    ζ5.4 区域森林资源调控系统分析
        5.4.1 森林资源系统调控要素分析
        5.4.2 区域森林资源调控系统分析
    ζ5.5 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与信息反馈
    ζ5.6 基于时态GIS的森林小班变化监测与信息更新
        5.6.1 时态GIS概念及应用原理
        5.6.2 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5.6.3 森林小班数据的更新
        5.6.4 时空数据模型
    ζ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应用实例
    ζ6.1 数字规划的一个重要区域层次-数字林场
        6.1.1 数字林场概念
        6.1.2 数字林场体系结构
    ζ6.2 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应用实例
        6.2.1 网络及数据库环境设计
        6.2.1.1 网络与计算机环境设计
        6.2.1.2 数据库设计
        6.2.2 背景研究
        6.2.2.1 某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6.2.2.2 森林资源系统征兆图谱
        6.2.2.3 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系统诊断图谱
        6.2.2.4 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系统实施图谱实例——森林立地质量预测模型与预测分 布图
        6.2.3 森林收获调整多目标规划预测模型求解
        6.2.3.1 求解过程
        6.2.3.1.1 调整期的确定
        6.2.3.1.2 期末龄级结构的确定
        6.2.3.1.3 每公顷蓄积量的预测
        6.2.3.1.4 遗传优化求解过程
        6.2.4 森林经营规划在线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6.2.4.1 森林小班经营规划活动的内容与特点
        6.2.4.2 森林经营活动的决策模型
        6.2.4.3 系统的功能实现
        6.2.5 基于时态GIS的小班变化监测
    ζ6.3 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应用效果评价与前景
    ζ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研究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福建省森林经理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经理学科发展概述
    1.1 国外森林经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2 国内森林经理学科发展的现状
        1.2.1 森林经理理论方面
        1.2.2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方面
        1.2.3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方面
        1.2.4 森林生长模拟方法和技术方面
        1.2.5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方面
    1.3 福建省森林经理学科发展历程
2 森林经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福建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森林经理学科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2.1 森林经理工作是维护林业科学决策的基础
        2.2.2 森林经理工作是规划森林空间、时间布局, 组织林业合理布局的手段
        2.2.3 森林经理工作是科学指导森林经营和各种生产活动的措施
        2.2.4 森林经理工作是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和管理利用森林的保障
3 福建省森林经理工作主要成效
    3.1 建立健全了各级森林经营管理机构和技术队伍, 为实践森林经理工作, 打下了基础
    3.2 组织开展了林业区划工作, 合理调整林种结构与林业生产力布局
    3.3 构建了全省三级森林资源地方清查体系, 及时准确地掌握现状与动态变化趋势
    3.4 全省性编制与实施森林经营规划与方案, 努力提高森林集约经营水平
    3.5 进行森林资产评估与资产化管理工作
    3.6 编制森林分类经营规划, 开展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
    3.7 加强森林采伐利用管理, 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
    3.8 重视计算机软件开发与3S技术应用, 实现森林经营管理科学化、制度化
4 当前我省森林经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重微观、轻宏观。
    4.2 森林经营重经济效益, 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重视不够。
    4.3 基础工作薄弱, 教材比较陈旧, 长期没有形成完整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战略战术体系和业务技术体系。
    4.4 人才断层严重, 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更加匮乏。
    4.5 林业数表已经过时。
5 福建省森林经理学科发展展望与对策措施
    5.1 发展目标
    5.2 技术体系总体框架设置
    5.3 若干建议
        5.3.1 要加大科技进步和实用技术的支撑力度。
        5.3.2 抓紧森林经理学科教材编写工作, 形成完整的、符合国情、省情实际, 具有自身特色的森林经理学理论体系。
        5.3.3 要做好森林经营规划与方案编制和实施的技术示范和样板工作。
        5.3.4 要做好森林经理人才后备培养工作。
        5.3.5 要组织一批森林经理技术人员, 对各类林业数表, 进行科学性、适用性的实践检验工作。

(9)森林经理的博弈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经理与博弈
    1.1 森林经理与博弈的关系
        (1) 局中人。
        (2) 策略集。
        (3) 支付函数。
        (4) 行为目标。
        (5) 均衡。
    1.2 森林经理的博弈学实质
        1.2.1 森林经理目标和指导原则的博弈实质。
        1.2.2 森林经理经营对象的博弈实质。
2 森林经理的博弈解析
    2.1 森林经理中的博弈规律解析
        2.1.1 国家与区域博弈。
        2.1.2 区域之间博弈。
        2.1.3 区域与企业 (个体) 博弈。
    2. 2 森林经理的博弈思维转型
        2.2.1 实施生态、社会效益目标评估。
        2.2.2 实施外部经济内部化机制。
    2.3 森林经理的博弈学反思
        2.3.1 调查体系的反思。
        2.3.2 规划体系的反思。
        2.3.3 评价体系的反思。
3 结语

四、我国21世纪森林经理发展趋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时空贝叶斯的植被覆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例[D]. 汪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2]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多功能经营方案编制关键技术[D]. 孟楚.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9)
  • [3]我国森林经理学科课程教学与科研方向的若干思考[J]. 冯仲科,徐伟恒,郑娜. 世界林业研究, 2015(03)
  • [4]从综合集成角度谈森林经理学科建设与发展[A]. 徐国祯,刘萍. 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
  • [5]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D]. 刘羿.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6]福建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与科学发展[J]. 高兆蔚. 林业勘察设计, 2010(01)
  • [7]基于螺旋模型的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研究[D]. 唐代生. 武汉大学, 2010(10)
  • [8]福建省森林经理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高兆蔚,李宝银,陈国瑞,叶功富,林杰,陈平留,洪端芳. 海峡科学, 2010(01)
  • [9]森林经理的博弈解析[J]. 陈端吕,李际平,邓立斌.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2)
  • [10]林业科学学科的研究与展望[A]. 盛炜彤,何英. 2008-2009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2009

标签:;  ;  ;  

21世纪我国森林经营者发展趋势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