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乐怡[1](2021)在《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渐提升的背景下,科技新城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以及全球竞争力重塑的平台和载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近年来,关于科技新城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分析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科技新城的定量测度、空间分布、形成机理、与企业共生绩效和区域空间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新城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确定“科技新城”这一研究对象,首先梳理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科技新城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运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三个案例阐述科技新城国内外模式,并总结了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新城定量测度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科技新城空间演化格局,探讨了科技新城空间演化特征和规律;再次,基于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两个地理维度,运用Log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随后,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了科技新城与企业的共生绩效;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两方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区域空间效应。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市场协作型,开发类型主要分为:地理交通型、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型。关于科技新城选择机理,在宏观层面,科技新城应注重政府主导功能,在微观层面,科技新城开发可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第二,科技新城在集聚上呈现以苏南、浙北和上海相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的区域特征,同时呈现由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演化特征。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的特征,且科技新城数量和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文从人民生活、科技企业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直接排序法计算指标结果,并进行排序。第三,针对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市级尺度下,工业基础、人口城镇化、交通设施和创新要素都对科技新城形成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另外,创新服务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在省级尺度下,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和企业家精神这些因素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和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第四,科技新城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绩效,科技新城的设立对经济集聚、人才吸引和产出提升均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其一,针对经济集聚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其二,针对人才吸引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形成人才吸引效应,促进要素的聚集发展,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其三,针对产出提升效应,科技新城能够助推企业产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产业间良性互动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新城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人才吸引效应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变大、后变小再逐渐稳定的一个动态过程,产出提升效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第五,科技新城能提升当地创新能力,却对临近地区具有负向效应;科技新城无法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却能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与设置的地理距离阈值有关,数据表明科技新城的建立对周围地区的创新提升具有负向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但科技新城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启示:第一,构建以政府和市场结合的科技新城资源配置模式,资源分配需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手段助力科技新城的建设,保护市场制度,促进科技新城的发展,并打造以科技新城为核心的创新源和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第二,构筑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的科技新城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新城与当地的产业联系,科技新城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物质基础,同时保证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第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新城的良性共生发展;第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刘洋[2](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杜海龙[3](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黄玲燕[4](2020)在《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正处在空间重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双重转型过程中。工业用地布局是否合理、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利用程度是否高效集约,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对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水平进行综合研究,为工业用地管理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依据。针对发展转型时期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快,传统调查评价时效性不高、客观性可靠性难保障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杭绍甬经济带为研究区,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图兴趣点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并探索2005-2018年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然后从宏观尺度上分析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并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综合绩效水平,同时进一步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绩效水平的差异性。通过建立全面客观调查评价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方法,在研究区加以应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遥感监测建设用地时空变化与POI动态反映利用类型信息的优势,以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POI为主要数据源,提取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与退出的变化信息。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法,通过中文分词、词向量化和TF-IDF特征提取,充分挖掘公司名称信息,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文本分类模型,筛选出表现最优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分类模型用于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产业结构的预测与分类,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2.8%,实现了不同类型工业用地的有效识别。同时,借助住宅小区、宾馆酒店、行政机构和公园广场等多种类型的POI,对工业用地退出后的更新类型进行追踪。研究初步建立了适合城市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体系,能够满足快速高效的工业用地调查与评价研究。(2)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扩张和产业结构分类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的格局:(1)工业用地由快速扩张阶段进入控制扩张阶段,2005-2009、2009-2014年分别新增工业用地16051.1公顷、26770.1公顷,2014-2018年下降至仅7040.4公顷。(2)2005-2018年,工业用地呈现显着的集聚发展,78.2%的新增工业用地落实在各类工业集聚区内。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2162.7公顷,居所有工业集聚区的首位。各省级工业集聚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差异较大,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和浙江余姚经济开发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位居前列。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的数量多、规模小,扩张规模较大的主要分布在萧山区、北仑区、镇海区和慈溪市等。(3)工业用地出让的产业结构方向在逐步改变,食品轻纺业和原材料加工业的比例下降,现代制造业的比例上升。高新技术工业的年均增长率普遍较高,是各城市的重点发展领域。(3)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类型识别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的格局:(1)工业用地退出持续推进,退出面积由2005-2009年的685.6公顷增加至2014-2018年的2851.9公顷。早期工业用地退出主要分布在各个城市的主城区,如杭州的江干区、下城区、拱墅区和上城区,宁波的三江口沿岸,以及绍兴的越城区和柯桥区,随着“腾龙换鸟”措施和“三改一拆”行动在浙江省的推进,工业用地退出逐渐蔓延至下辖县(市)区的老城区。(2)2005-2018年,住宅用地凭借其短期收益高、资金回笼快等优势,成为工业用地退出后最主要的更新路径,比例达36.4%;其次转换为交通运输用地和商服用地,比例分别为12.8%和12.1%。公园与绿地及林地、河流等生态用地的比例较小,分别仅为3.6%和6.3%。(4)结合2005-2018年工业用地信息提取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宏观尺度探究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建设用地“节流减量”供应计划的实施和存量建设用地挖潜行动的开展,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得到了有力控制,杭州、宁波的工业用地比例在2014-2018年呈下降态势。(2)经济绩效分析结果表明,杭绍甬经济带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在2005-2014年显着增加,但在2014-2018年有所下降,其中绍兴在这一时期的下降幅度达32%,这是由于绍兴大力推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削减污染物、淘汰落后产能、搬迁集聚等整治提升措施,降低了产能、减少了产出。2005-2018年,杭州滨江区、上城区和江干区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增加较为明显,这是由于近年来杭州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视频安防等电子信息产业,这些行业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污染少、土地利用强度低,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3)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地区万元工业总产值用电量呈下降趋势,节能降耗成效良好。(5)构建工业用地“经济-社会-生态-用地结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水平,并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的绩效水平差异,全面客观地反映当前工业用地利用状况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2018年,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参差不齐,一级综合绩效的工业用地比例较小,仅为13.3%,二级综合绩效水平的工业用地占28.5%,工业用地的绩效水平有待提高。(2)典型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发现,在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而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最低。在省级工业集聚区中,浙江嵊州经济开发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前进工业园、浙江余姚工业园区、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和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宁波望春工业园区最低。(3)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发现,电子信息业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表明这些行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和用地结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而造纸印刷业的绩效水平最低。(6)对比国际大都市,杭绍甬经济带的工业用地总量大、占比偏高,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多、小、散,工业用地绩效偏低、差异大,分行业绩效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实施工业用地减量化、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三个方面的提升对策与建议。
喻修远[5](2020)在《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府绩效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作为我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纽带,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经开区的绩效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是引领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环节,是推进经开区发展的重要抓手。梳理国内外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开发区概念的区分、影响开发区发展的因素以及开发区发展考核指标建设等方面来展开的,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绩效评估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对绩效管理制度发展的法制化趋势、政府绩效管理评价机制、绩效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的。可以看出,特定针对经开区绩效管理与创新发展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从绩效管理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同绩效管理相关的激励理论、绩效管理理论、成本收益理论,以及同经开区发展相关的增长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企业家政府理论,并建构了研究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与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从历史回溯,我国经开区先后经历了从西方化到本土化,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的发展历程,具体表现为1984-1993年管理模糊,摸索发展阶段,1994-1999年规范管理,良性发展阶段,2000-2012年政策支持,高速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内外作用,转型发展阶段,这些历史印痕深刻影响着经开区的创新发展。从政策层面来看,三十年间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发改委以及各省市等单位多次发文支持经开区发展,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支撑。基于湖南省数据,文章构建了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区域带动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地区GDP、实际开发面积、工业用地面积、拥有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数、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地区GDP占所在地级市GDP比重、上交税金总额七个二级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湖南省八家国家级经开区2018年绩效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长沙经开区、浏阳经开区、湘潭经开区、望城经开区、岳阳经开区、宁乡经开区、常德经开区、娄底经开区。同时,分别运用量表法、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H市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工作人员以及区内居民,自2015年H市经开区推行绩效管理以来,切实提升了公众满意度、管理能力和效率,促进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了经开区经济快速全面发展。但在绩效管理理念认知上、绩效考核评估形式上、绩效考核评估主体上、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上还存在不足,并同时面临着绩效管理理念认知欠缺、绩效考核主体参与度不够、绩效考核评估模式不完善、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效果差、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等现实难题。这主要是因为经开区职工对绩效管理不够重视、区内缺乏专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人员,缺乏绩效政策经验以及人员问题引发的绩效指标设计科学性不足。立足H市的实地调查,经开区绩效管理的创新发展路径关键在于提升绩效文化“软环境”,强化绩效管理的理论意识;构建省级层面宏观评价体系,树立标杆意识与竞争意识;优化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考评过程管理;建立多元化考评主体机制,科学全面开展考评工作;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畅通绩效评估申诉机制;实行跟踪反馈,明确不同主体的考评责任;加强绩效人员的素质培训,提升绩效管理过程的严谨性;扩大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范围,倒逼绩效管理良性循环八个方面。在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借鉴上,文章选取了发展较好的七个开发区,并总结其发展的模式、主要特点、成效以及对我国经开区的经验启示。德国工业区的适时转型揭示了政府的重要作用,并应制定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加拿大工业区打造资源洼地,启示我国经开区应依托政策资源优势,打造人才、信息、工业洼地。新加坡工业区合理宏观布局,对优化我国经开区的产业布局和竞争格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波兰经济开发区大力推动就业的举措指明了当局政府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印度尼西亚经济开发区发展工业、吸引投资,启示我国经开区将投资和工业作为发展的两架马车。美国硅谷通过扶持大批中介咨询服务机构,重视知识产权,推动产权转让,政府侧重规划,健全教育培训,启示我国经开区要适当扶持、引进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促进经开区内企业发展效率,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及其流动性,注重高新人才培养。台湾新竹科技产业园引进中介机构负责连接企业与政府,并针对高新企业和人才实施税收优惠,启示在我国经开区内可适当引进中介机构,继续扩大针对高新企业和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总体而言,本文对经开区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政策渊源做了清晰梳理,提出了一套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经开区绩效评价科学方法。同时,立足对H市经开区的个案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经开区绩效管理实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深层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创新发展路径。在总结国内外先进开发区发展的经验上,提炼出了对我国经开区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模式经验,从而为经开区的建设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了发展动力。
李海燕[6](2020)在《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的控规指标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内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期,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成熟,城市规划急需探索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创新和变革,即如何实现规划与市场的最佳分工;同时,精细化管控以及灵活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成为城市规划发展共识。因此,适应产业用地发展、区别于其他类型用地的控规控制指标优化研究,是当下规划精细化管控的必然趋势。就园区产业用地而言,其作为服务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建设空间,不同于一般城市建设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项目投资主体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园区建设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但是传统控规的控制指标是一个常规通用的内容体系,服务于各类建设用地,整体上重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这样普适的控制内容,对产业用地的控制稍显不足,对产业园区转型缺少持续的管控和引导。本文着眼于产业用地控规指标研究,结合对产业发展及用地特性的研究,综合分析产业用地控规指标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产业用地控规指标的适应性优化策略,以期提高控规对产业项目以及市场发展的适应能力。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缘起,引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适应性规划和弹性规划的理论以及应用的评述,并总结两种规划方法的异同点,第二个方面是对已有产业用地控规适应性探索研究进行归纳评述;第三章是将现行产业用地控规的内容与产业用地发展诉求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控规的规划控制要求与项目实践存在的不适应矛盾,并结合对英国简化规划区、美国区划制度改革的政策制度经验的分析研究,为产业用地控规适应性研究提出优化方向;第四章节是对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的实证分析,结合访谈资料,从园区发展阶段性问题以及控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来研究湖南省产业用地控规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通过对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性以及不确定性的影响机制的分析,对产业用地控制指标的内容以及控制方式进行思辨,结合产业园区建设目标,指出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优化思路;在第六章节中,提出控规指标分层控制的优化策略,以底线思维应对产业用地发展的不确定性,弱化地块控制,强调控制单元控制,为产业企业自组织特性的发挥以及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留有余地;第七章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产业用地未来发展。
程丰远[7](2020)在《徐州市鼓楼区园区绩效指标构建与评估》文中认为产业园区是生产要素、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和实体经济重要载体,在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中起着示范、带动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园区不断发展完善,成为国家、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发展竞争中的基础支撑。徐州市鼓楼区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鼓楼高新技术开发区。2017年,江苏省政府批复筹建江苏省徐州市鼓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对鼓楼区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需要园区承担更多转型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任。在此背景下,园区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路径,建立完善、科学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篇文章梳理了园区发展的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国内外园区绩效评价有关经验。介绍我国园区发展历程及总体发展现状,对鼓楼区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分析,通过与其他城区的比较分析,得出在鼓楼区园区发展面临的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本篇文章基于对鼓楼区及园区近三年工作目标的扎根分析,同时基于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构建评估体系,结合专家评估与问卷调研形式,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在指标权重设立中,运用AHP打分法对指标进行赋权。通过调查及查询统计年鉴等数据收集方式,对鼓楼区5个园区2017年至2019年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结合分析,掌握园区发展现状与不足,找出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根据实证研究发现,各园区因发展过程不同、侧重点不同,绩效水平也有所差距。通过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园区发展的引导。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明确园区未来发展战略定位。最后,基于园区发展的多元视角,从政府、园区及高校等科研院所多层面考虑,提出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提高园区发展效率,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陈伟杨[8](2020)在《论开发区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测度》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开发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经多个发展阶段,取得较为显着的成就,但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开发区系统的复杂性加剧了开发区发展的脆弱性,因此,探究一种能够科学量化开发区韧性的测度方法,对于客观、直观系统地反映不同开发区的韧性情况特征,提升开发区应对变化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适应性循环理论、开发区生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为指导,从综合视角论述了开发区韧性的概念,分析了开发区韧性的系统结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提出了开发区韧性的测度方法,并以湖南省15个国家级开发区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提升开发区韧性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开发区韧性的实质是开发区在面对发展进程中不确定的危机与扰动、积极进行自我适应与创新、减少发展的脆弱性,即开发区维持长期发展的能力以及该开发区对于遭受急性冲击而做出积极回应的能力。其大小与开发区其产业发展、资源禀赋、政策及制度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等密切相关,具有动态演化性、非均衡性、复合多元性、网络关联性等特征。(2)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特征,开发区韧性系统是由多个适应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由生态、设施、经济、社会四大类资源要素分别构成开发区韧性四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内部的组成要素通过多重多样的社会网络形成循环。当部分网络节点断开、功能受损时,各子系统可以自发地建立新的内外链接,确保系统整体在危机中实现动态自适应。(3)开发区韧性是由开发区抵御力、恢复力、再组织力、更新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合力,开发区韧性的大小必然受到四个子系统的影响,经济子系统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生态子系统与设施子系统是维系开发区企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必要基础和基本载体,而社会子系统则为开发区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当开发区在面对不确定性扰动时,其发展路径主要经历抵御-恢复-再组织-更新四个阶段,各子系统在危机之后不断转型升级,彼此联系增强,增长潜力继续维持,开发区韧性不断增强。(4)开发区韧性测度主要从抵御力、恢复力、再组织力、更新力4个方面进行,指标层包括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数,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单位面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园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内部经费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占园区财政总支出比等30个指标。并运用离差标准化法和熵值法测度开发区韧性结果。(5)进行开发区韧性评估案例研究。选取湖南省15个国家级开发区为案例,进行韧性测度。通过研究发现,韧性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产业园区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而中等韧性水平的开发区在全省四大板块均有分布,基本均衡,韧性水平较低的开发区主要均分布在湘南湘西地区。开发区韧性提升可从统筹园区韧性规划、分类指导、维持经济稳健属性、创新驱动等方面开展。
任嘉敏[9](2020)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地理学界所关注的重要研究内容。绿色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延续,相关研究也从理论以及方法论层面为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人地系统耦合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绿色发展的根本指向即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共生发展。适时、客观的针对典型区域开展绿色发展相关研究,不仅能够深刻认知典型区域绿色发展核心特征、时空演变规律,也能为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矛盾,寻求绿色发展语境下的优化提升路径提供参考,理论及现实意义较强。老工业基地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特殊地域类型,发展与演化规律独特。现阶段,老工业基地正面临着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其复杂性、艰巨性也远超其它地区,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最典型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一批重要的基础性及战略性产业,关乎国家经济命脉。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北三省走上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路径,产业结构畸形化严重,为后来区域人地关系矛盾的爆发埋下伏笔。长期依赖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亟需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绿色发展思想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抓住现有发展机遇,缓解人地矛盾,提升区域绿色竞争力,实现经济振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研究区,基于绿色发展及相关理论,遵循地理学“过程—格局—机制”经典分析方法,从理论以及实证两个层面展开相关研究。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历程深入分析基础上,综合利用综合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方法,从绿色发展水平及绿色发展效率两个角度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揭示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最后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的对策及建议。全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共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绿色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一章与第二章。该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展开,首先从时代背景出发,论述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绿色发展的目的及意义。论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及CNKI数据库从地理学视角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也阅读了相关书籍和刊物等。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绿色发展测度方法、绿色发展时空演变、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及绿色发展制度6个方面。论文在对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水平、绿色发展效率等相关概念辨析基础上,结合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物质代谢理论、环境库兹涅茨理论、路径依赖理论,提出了包含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机制分析、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等内容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三章。一是,论文对建国后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演进脉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对各阶段区域发展特点进行概括。二是,分析不同阶段区域发展理念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情况。三是,借助物质流分析方法(MFA)对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代谢进行定量测度分析。为后续开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演化机制及优化提升对策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四章从绿色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效率的不同视角出发,刻画振兴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一方面在老工业基地核心特征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得分。另一方面,在绿色发展效率内涵基础上,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静态及动态效率。第五章则在前一章绿色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评价的基础上,从定量及定性两个角度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第四部分为论文的对策建议及结论,即本文的第六章、第七章。在前文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神经网络分析法及R/S分析法对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及差异演变做出预测,并提出优化提升的对策建议。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研究仍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老工业基地传统发展模式与绿色发展模式的对比,不难发现,老工业基地从发展动力到发展目标方面均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资源高效、产业绿色、高质增长、治理有效、绿色宜居构成了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在自然资本日益稀缺背景下,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区域内部物质代谢情况可以作为判断现阶段老工业基地人地关系的重要表征。此外,从水平及效率视角构建绿色发展判别模型能够较好的涵盖绿色发展系统属性以及系统运行两个方面,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根据各类影响因子作用方式及程度的不同,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机制可以概括为内生动力、外部推动以及引导调控三方面。三方面影响因子通过要素间不同比例组合也形成了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不同路径。2、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的形成与演变是建立在对特定时间背景下区域发展方式的不断反思和总结基础上。建国后,区域发展理念依次经历了经济建设为主及环保意识薄弱、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生态省建设及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发展四个阶段,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到深、层层深入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也一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的主旋律,逐渐摆脱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生产方式。物质流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对物质依赖程度较高,生物质和化石燃料是直接物质投入(DMI)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生产过程排放(DPO)主要由固体废弃物组成。DMI正处于环境影响总量下降阶段,但具有较为明显的波动性,而DPO处于由排放强度高峰向人均排放强度高峰过渡阶段。经济规模效应推动了 DMI、DPO增长,人口效应对二者增长先正向拉动后负向拉动,技术进步效应的提升抑制了两者增长,而清洁生产效应并未很好抑制DPO增长。3、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发现2006—2017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得分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产业转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的主要支撑。空间上,绿色发展水平及各准则层空间分异特征显着,以四大城市为核心的绿色空间格局愈发明显。马尔可夫链法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地市实现绿色发展等级的跨越式发展存在较大难度。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呈缩小态势,省域内差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内差异是造成绿色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别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以及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从静态及动态两个维度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算。绿色发展静态效率结果表明,2006—2017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相对较低,且最优地市数量有所下降。东北老工业基地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高效率类型地市数量有所下降,空间上以四大城市为核心的高绿色发展效率聚集区愈发明显。绿色发展动态效率结果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C)自2014年后保持正向增长,技术进步及资源配置能力提高是TFPC的主要推动力,大部分地市TFPC均表现出正向增长的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TFPC分布与静态效率分布有所不同,空间上位于辽宁省的各地市TFPC增长速度较快。综合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时空格局具有如下特点:四大城市处于绿色发展核心地位,空间上“集群”状分布较为明显,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较为滞后。4、采用障碍度模型及Tobit回归模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影响因子进行识别。障碍度分析表明,环境保护支出占GDP 比重、人均GDP、科学技术支出占GDP 比重、政府财政自给率、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Tobit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显着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而产业结构、政府调控以及命令型环境规制显着抑制了绿色发展效率增长。在此基础上,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梳理。内生动力因素包括区位条件、资源禀赋、路径依赖效应;外部推动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进步三方面;引导调控机制则分为宏观政策促进以及环境规制两方面。5、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显示,2018—2023年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将呈波动上升态势。可以预见,“十四五”末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将较“十三五”时期有较为明显的提升。R/S分析表明,2018年后的未来12年内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演变趋势将与现在具有同样的演变趋势,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将会逐渐缩小。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最后从产业绿色转型与优化布局、培育内生增长动力、提升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撑能力、制度优化与政策设计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钱冲[10](2020)在《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用地结构变化与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高新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许多城市相继规划建设了高新区,逐渐成为展示城市风采的金名片,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近年来,高新区面临调整升级的压力,同时建设用地供应日趋紧张,因此转型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规模,更需要关注用地结构优化。高新区用地结构复杂多样且变化较快,土地利用具有强烈的辐射效应,用地结构的变化会反映到城市的功能中,用地效益又取决于城市功能的完备程度。因此从用地结构与用地效益角度研究高新区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结合规划及实际情况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快速发展、调整转型和成熟发展四个阶段。阐述杭州高新区不同阶段用地类型变化,着重分析用地结构变化规律、特征和存在问题。杭州高新区用地结构变化规律为:一是用地总面积不断增加,建设用地规模扩张速度较快。二是用地类型逐步丰富,居住用地、公共服务用地的占比逐年增加,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工业用地的占比先增后减,并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和商服用地规模较小。三是用地结构愈发均衡,功能单一利用模式优势不在,需要更加优化的用地结构。通过德尔菲法确定用地效益评价指标及权重,借鉴TOPSIS模型,采用指标评价法,对杭州高新区用地综合效益做出了评价。通过计算发现:2013-2018年高新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总体均呈增长趋势,略有波动;综合效益呈平稳上升趋势。经济效益增长最多,由0.441增长到0.829,高新区用地规模的扩大带来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社会效益逐年增加,社会效益由0.582增加到0.826,说明高新区发展态势比较好,生活质量提高。生态效益虽然增长最小,但是总体效益很高,高于同类区域用地标准效益。文章借鉴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经验,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总结杭州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合理配置存量土地资源,优化建设用地布局。二是完善用地结构,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三是推动存量土地二次开发,提高用地效益。四是强化功能用地适度混合,完善高新区城市功能。五是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篇章安排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研究的发展回顾 |
2.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
2.1.2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发展和后期实证研究 |
2.2 区域政策和创新研究的发展回顾 |
2.2.1 创新集群研究进展 |
2.2.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展 |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2.3 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研究的发展回顾 |
2.3.1 产城融合研究进展 |
2.3.2 开发区与高新区研究进展 |
2.3.3 科技新城研究进展 |
2.4 研究评述 |
3 科技新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3.1 科技新城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
3.1.1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
3.1.2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
3.1.3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
3.2 科技新城的开发类型和核心主体 |
3.2.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 |
3.2.2 科技新城核心主体 |
3.3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类型的选择机理 |
3.3.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依据 |
3.3.2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科技新城案例研究 |
4.1 国外模式借鉴:美国硅谷科技新城 |
4.1.1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优势条件 |
4.1.2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经验分析 |
4.2 国外模式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 |
4.2.1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条件 |
4.2.2 日本筑波科学城与硅谷比较 |
4.2.3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经验分析 |
4.3 国内模式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 |
4.3.1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布局 |
4.3.2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运行机制 |
4.3.3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优劣势分析 |
4.3.4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总结分析 |
4.4 国内外模式对比启示 |
4.4.1 国内外模式对比分析 |
4.4.2 国内外模式对比的相关启示 |
5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
5.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分析 |
5.1.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构建 |
5.1.2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分析 |
5.2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
5.2.1 核密度分析 |
5.2.2 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 |
5.2.3 数据来源 |
5.3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及和核密度特征 |
5.3.1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 |
5.3.2 科技新城集聚的核密度分析 |
5.4 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 |
5.5 科技新城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研究 |
6.1 地市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
6.1.1 理论假说 |
6.1.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6.1.3 结果分析 |
6.2 省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
6.2.1 理论假说 |
6.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2.3 描述性分析与平稳性检验 |
6.2.4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科技新城与企业共生绩效研究 |
7.1 研究设计 |
7.2 变量说明与指标选取 |
7.3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7.4 共生绩效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1 经济集聚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2 人才吸引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3 产出提升的时间效应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5.1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
7.5.2 反事实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8 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 |
8.1 理论假说的提出 |
8.2 模型、方法与数据 |
8.2.1 空间杜宾模型 |
8.2.2 变量说明 |
8.3 实证检验 |
8.3.1 整体回归结果 |
8.3.2 分区域回归结果 |
8.3.3 分城市群回归结果 |
8.3.4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个案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创新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概念解读 |
一、新时代 |
二、高新区 |
三、管理体制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二节 理论工具 |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治理理论 |
第三节 逻辑建构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比照 |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三、研究启示 |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因素分析 |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
一、功能优化 |
二、职能转变 |
三、权力重构 |
四、机构改革 |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
第一节 转型目标 |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
第二节 转型策略 |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
第三节 转型保障 |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4)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研究 |
1.3.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
1.3.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工业集聚区概况 |
2.2 基础数据介绍 |
2.2.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 |
2.2.2 地图兴趣点数据 |
2.2.3 工业普查数据 |
2.2.4 其他数据 |
3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研究 |
3.1 工业用地扩张及其产业结构识别 |
3.1.1 工业用地扩张监测 |
3.1.2 工业用地产业结构识别 |
3.2 工业用地退出及其更新类型识别 |
3.2.1 工业用地退出监测 |
3.2.2 工业用地更新类型识别 |
3.3 讨论与小结 |
4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
4.1 工业用地扩张格局 |
4.1.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
4.1.2 扩张规模特征 |
4.1.3 工业集聚区视角下的空间分布特征 |
4.1.4 产业结构特征 |
4.2 工业用地退出及更新格局 |
4.2.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
4.2.2 退出规模特征 |
4.2.3 空间分布特征 |
4.2.4 更新路径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工业用地扩张时空特征 |
4.3.2 工业用地扩张结构特征 |
4.3.3 工业用地退出时空特征 |
4.3.4 工业用地退出后更新路径 |
5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
5.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概述 |
5.2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 |
5.2.1 评价思路与数据介绍 |
5.2.2 四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3 指标现状值测算与理想值确定 |
5.2.4 数据标准化 |
5.2.5 指标权重确定 |
5.2.6 绩效评价模型确定 |
5.2.7 工业集聚区的绩效比较 |
5.2.8 分行业的绩效比较 |
5.3 四维指标测算结果分析 |
5.3.1 经济指标测算结果 |
5.3.2 用地结构指标测算结果 |
5.3.3 社会指标测算结果 |
5.3.4 生态指标测算结果 |
5.4 地块尺度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4.1 单一绩效结果分析 |
5.4.2 综合绩效结果分析 |
5.5 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 |
5.5.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
5.5.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
5.6 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 |
5.6.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
5.6.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
5.7 讨论与小结 |
5.7.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 |
5.7.2 地块尺度工业用地绩效现状 |
5.7.3 研究进展与不足 |
6 提升对策与建议 |
6.1 工业用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6.1.1 工业用地总量大 |
6.1.2 工业集聚区多、散、小 |
6.1.3 工业用地亩均产出绩效偏低 |
6.1.4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差异大 |
6.1.5 分行业绩效不平衡 |
6.2 提升对策与建议 |
6.2.1 推进工业用地减量化 |
6.2.2 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 |
6.2.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
6.3 讨论与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 |
7.1.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 |
7.1.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 |
7.1.4 提升对策与建议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5)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
2.1 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念及类型界定 |
2.2 绩效管理内涵及构成要素 |
2.3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激励理论 |
2.3.2 绩效管理理论 |
2.3.3 成本收益理论 |
2.4 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理论机制分析 |
2.4.1 绩效管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2.4.2 绩效管理对公共服务的作用机制 |
2.4.3 绩效管理对社会管理的作用机制 |
2.5 经开区相关理论基础 |
2.5.1 增长极定理 |
2.5.2 制度变迁理论 |
2.5.3 企业家政府理论 |
2.6 本文的理论构成体系 |
第3章 基于绩效管理视角的我国经开区发展进程 |
3.1 我国经开区绩效发展的实践历程 |
3.1.1 从西方化到本土化:经开区生成的内在逻辑 |
3.1.2 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经开区发展的时期分野 |
3.2 我国经开区的绩效管理政策梳理 |
3.2.1 国家层面的经开区相关政策梳理 |
3.2.2 湖南省相关政策梳理 |
3.3 我国经开区绩效管理模式 |
3.3.1 管委会主导的单一政府型 |
3.3.2 管委会与开发总公司协同 |
3.3.3 开发总公司为主 |
第4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研究设计 |
4.1 总体设计与思路 |
4.2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运用 |
4.2.1 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的契合性 |
4.2.2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中的运用步骤 |
4.2.3 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运用与经开区绩效管理创新研究 |
4.3 问卷调查的实施 |
4.3.1 样本的选择 |
4.3.2 初测问卷的编制 |
4.3.3 正式问卷的编制 |
4.3.4 问卷发放 |
4.3.5 信度与效度 |
4.4 访谈的实施 |
4.4.1 访谈方法 |
4.4.2 访谈对象 |
4.4.3 访谈提纲设计 |
4.4.4 访谈资料处理 |
4.5 量表的编制 |
4.5.1 量表编制方法 |
4.5.2 量表编制原则 |
4.5.3 量表的修订 |
4.5.4 量表内容 |
4.5.5 量表发放与回收 |
4.5.6 数据整理与录入 |
第5章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湖南省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 |
5.1 模型建构 |
5.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1.2 确立最优指标集 |
5.1.3 指标集的差序列运算 |
5.1.4 计算灰色关联度,进行绩效排序 |
5.2 指标体系建立 |
5.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4 灰色关联度计算及绩效排序 |
第6章 湖南省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调查结果分析 |
6.1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基本情况 |
6.1.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
6.1.2 科学设计考核方案 |
6.1.3 以制度推进绩效管理规范化 |
6.1.4 评估导向上民众本位 |
6.1.5 评估对象上全面覆盖 |
6.1.6 评估体系上科学分类 |
6.1.7 结果运用上刚性有效 |
6.2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问卷调查分析 |
6.2.1 经开区问卷调查的样本选取与抽样方法 |
6.2.2 领导量表调查情况分析 |
6.2.3 中低层工作人员问卷样本情况分析 |
6.2.4 居民问卷样本情况分析 |
6.2.5 工作人员访谈情况分析 |
6.3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成效与问题 |
6.3.1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实施的成效 |
6.3.2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 |
6.4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6.4.1 面临的主要形势及问题 |
6.4.2 原因分析 |
第7章 国内外先进开发区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7.1 适时推进转型:德国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
7.2 打造资源洼地:加拿大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
7.3 优化宏观布局:新加坡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
7.4 政府推动就业:波兰经济开发区发展经验借鉴 |
7.5 工业与投资并行:印度尼西亚经济特区发展经验借鉴 |
7.6 立足高新产业:美国硅谷发展经验借鉴 |
7.7 坚持技术推动:台湾新竹科技产业园发展经验借鉴 |
7.8 国内外先进开发区发展经验借鉴总结 |
第8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创新发展路径 |
8.1 深化经开区绩效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激发经开区内在活力 |
8.1.1 推进经开区绩效管理制度改革 |
8.1.2 深化经开区“放管服”改革 |
8.2 落实考评主体多元化机制,科学全面开展绩效考评工作 |
8.2.1 切实引入公众作为经开区重要的考评主体之一 |
8.2.2 重视绩效评估中第三方机构的重要作用 |
8.2.3 加强绩效人员的素质培训,提升绩效管理过程的严谨性 |
8.2.4 实行跟踪反馈,明确不同主体的考评责任 |
8.3 构建宏观评价体系,树立地区间标杆意识与竞争意识 |
8.3.1 树立标杆意识 |
8.3.2 优化考核指标体系 |
8.3.3 强化竞先效应 |
8.4 重视考核结果与绩效环境建设,倒逼绩效管理良性循环 |
8.4.1 实现绩效考核结果的多重挂钩 |
8.4.2 健全绩效评估的监督机制与申诉机制 |
8.4.3 提升绩效文化“软环境”,实现绩效管理全员化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的结论 |
9.2 未来展望:多重困境与路径选择 |
9.2.1 方向问题:目标定位与时代需求的双向耦合 |
9.2.2 管理问题:治理自主权与监管有效性的双向平衡 |
9.2.3 发展问题:注重区域协调平衡及推行分类指导政策 |
9.2.4 环境问题:侧重国家统一规划与公民环境的融合 |
9.3 本文的不足以及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经开区绩效管理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 C:经开区绩效管理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 D:经开区绩效管理领导调查量表 |
(6)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的控规指标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灵活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将成为规划共识 |
1.1.2 转型升级背景下产业园区控规发展新需求 |
1.1.3 产业用地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特殊性 |
1.1.4 园区产业用地控规编制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产业园区 |
1.3.2 产业用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综述 |
2.1 适应性研究理论基础 |
2.1.1 适应性规划 |
(1)适应性规划的内涵 |
(2)适应性规划应用研究 |
2.1.2 弹性规划 |
(1)弹性规划的概念与辨析 |
(2)弹性规划应用研究 |
2.1.3 适应性规划与弹性规划的异同点 |
2.2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研究综述 |
2.2.1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控制方式适应性探索 |
2.2.2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控制内容适应性探索 |
2.2.3 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现行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 |
3.1 产业用地控规现状 |
3.1.1 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的基本内容 |
3.1.2 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的指标体系 |
3.1.3 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的控制方式 |
3.2 现状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
3.2.1 控制方式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1)控制方式的规定性和引导性认识不充分 |
(2)对产业用地的控制方法和深度把握不足 |
(3)产业用地地块划分的刚性控制缺乏弹性 |
3.2.2 指标内容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1)指标内容对产业引导缺乏针对性 |
(2)控制体系的指标赋值缺乏科学性 |
3.3 国外开发控制经验对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研究的启示 |
3.3.1 许可式规划制度下的英国简化规划区 |
(1)简化规划区的制度目标 |
(2)简化规划区的政策内容 |
3.3.2 通则式规划制度下的美国区划制度改革 |
(1)区划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
(2)区划制度改革的本质 |
3.3.3 制度经验对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的启示 |
(1)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
(2)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要符合产业项目的特性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湖南省产业园区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管理现状 |
4.1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概况 |
4.1.1 园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区域贡献度较高。 |
4.1.2 园区分布整体均衡,长株潭地区分布集中。 |
4.1.3 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主导产业雷同。 |
4.1.4 园区管控及建设面积超标,土地供应紧张。 |
4.1.5 园区建设以工业用地扩张为主,接近七成。 |
4.1.6 半数工业用地产出较低,产业粗放式发展。 |
4.2 产业园区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现状诉求 |
4.2.1 园区控规成果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缺乏衔接 |
4.2.2 控规编制过程中缺乏产业发展相关规划指导 |
4.2.3 趋于范式的指标控制方式难以适应产业发展 |
4.2.4 产业地块规定性控制的指标内容缺乏灵活性 |
4.2.5 控制指标体系赋值方式缺乏科学依据和指导 |
4.3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机制分析 |
5.1 产业发展及用地特性 |
5.1.1 产业具有空间集聚性 |
5.1.2 产业用地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
5.1.3 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要求 |
5.2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的适应性思辨 |
5.2.1 产业用地规定性与引导性指标再认识 |
5.2.2 产业用地控制指标内容再认识 |
5.3 提高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优化思路 |
第六章 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策略 |
6.1 产业用地指标内容的构建 |
6.1.1 构建垂直分层的控制模式 |
6.1.2 产业用地控制指标的选取 |
(1)土地使用控制 |
(2)开发强度控制 |
(3)配套设施控制 |
(4)行为活动控制 |
6.1.3 分层控制的产业用地控规指标内容的构建 |
6.2 产业用地指标内容的弹性控制方式 |
6.2.1 用地边界的弹性划分 |
(1)考虑园区现状建设的特定用地单元划分 |
(2)体现产业用地适应性的规划地块划分 |
6.2.2 不同层级道路的弹性控制 |
6.2.3 近远期协调的分阶段指标弹性控制 |
(1)转型升级产业用地 |
(2)近期建设产业用地 |
(3)中期发展产业用地 |
(4)远期发展产业用地 |
6.3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论文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湖南省产业园区发展历程一览表 |
附录2 :湖南省国家级产业园统计一览表 |
附录3 :湖南省省级产业园统计一览表 |
附录4 :湖南省129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名录 |
附录5 :湖南省产业园区管控面积与核准面积系数一览表 |
附录6 :湖南省产业园区实际已建设面积与批准面积统计表 |
附录7 :湖南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划管理调研访谈记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徐州市鼓楼区园区绩效指标构建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文献综述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基本情况 |
3.2 鼓楼区园区发展基本情况 |
3.3 鼓楼区园区发展现状 |
3.4 目前鼓楼区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鼓楼区产业园区综合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
4.1 鼓楼区产业园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 基于扎根理论分析鼓楼区园区发展目标 |
4.3 评价体系指标的确立 |
4.4 本章小结 |
5 产业园区综合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
5.1 综合和绩效评价的战略意义 |
5.2 鼓楼区产业园区绩效评价 |
5.3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5.4 鼓楼区园区发展情况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政策建议 |
6.1 政府层面对策 |
6.2 园区层面对策 |
6.3 高校等科研院所层面对策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论开发区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开发区风险研究 |
1.3.2 开发区脆弱性研究 |
1.3.3 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1.3.4 区域韧性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2 开发区韧性的理论基础 |
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2 适应性循环理论 |
2.3 开发区生命周期理论 |
2.4 创新理论 |
2.5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
3 开发区韧性的概念及特征 |
3.1 开发区韧性的概念 |
3.1.1 开发区 |
3.1.2 韧性 |
3.1.3 开发区韧性 |
3.2 开发区韧性的系统结构 |
3.2.1 生态子系统 |
3.2.2 设施子系统 |
3.2.3 经济子系统 |
3.2.4 社会子系统 |
3.3 开发区韧性的特征 |
3.3.1 动态演化性 |
3.3.2 非均衡性 |
3.3.3 复合多元性 |
3.3.4 网络关联性 |
4 开发区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
4.1 开发区韧性的影响因素 |
4.1.1 资源禀赋因素 |
4.1.2 配套设施因素 |
4.1.3 产业发展因素 |
4.1.4 制度文化因素 |
4.1.5 层级规划因素 |
4.1.6 区域政策因素 |
4.2 开发区韧性的形成机制 |
5 开发区韧性的测度 |
5.1 测度指标体系设计 |
5.1.1 测度框架 |
5.1.2 指标选取原则 |
5.1.3 指标体系构成 |
5.2 指标体系的含义及量化 |
5.2.1 抵御力指标 |
5.2.2 恢复力指标 |
5.2.3 再组织力指标 |
5.2.4 更新力指标 |
5.3 数据处理与权重确定 |
5.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 韧性指数的计算 |
6 开发区韧性测度案例研究 |
6.1 案例选取 |
6.2 数据收集 |
6.3 测度结果分析 |
6.4 对策与建议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
1.2.2 绿色发展测度方法 |
1.2.3 绿色发展时空演变 |
1.2.4 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 |
1.2.5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1.2.6 绿色发展制度 |
1.2.7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案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案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老工业基地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 |
2.1.4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
2.1.5 绿色发展与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物质代谢理论 |
2.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2.5 路径依赖理论 |
2.3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分析框架及理论辨析 |
2.3.1 总体分析框架 |
2.3.2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 |
2.3.3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 |
2.3.4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思路 |
2.3.5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机制分析逻辑思路 |
2.3.6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 |
第3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历程 |
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演化的历史脉络 |
3.1.1 经济建设为主及环保意识薄弱阶段(1949—1977年) |
3.1.2 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阶段(1978—1999年) |
3.1.3 生态省建设及循环经济发展阶段(2000—2011年) |
3.1.4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
3.2 不同阶段产业结构演变 |
3.2.1 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阶段(1949—1977年) |
3.2.2 调整与改造阶段(1978—1999年) |
3.2.3 巩固升级阶段(2000—2011年) |
3.2.4 深度调整阶段(2012年—至今) |
3.3 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代谢变化分析 |
3.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3.2 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输入、输出变化分析 |
3.3.3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演变 |
3.3.4 DMI和DPO减量化因素分解研究 |
3.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优势分析 |
3.4.1 面临的挑战 |
3.4.2 绿色发展的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与效率评价 |
4.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测算模型 |
4.1.1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绿色发展水平测算模型 |
4.1.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模型 |
4.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4.2.1 指标体系构建与内涵释义 |
4.2.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时序演化特征 |
4.2.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演化特征 |
4.2.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差异 |
4.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4.3.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4.3.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静态效率对比分析 |
4.3.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动态变化分析 |
4.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时空特征总结 |
4.4.1 四大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与效率较高且占主导地位 |
4.4.2 绿色发展空间格局“集群”分布特征较为明显 |
4.4.3 衰退型资源型城市滞后于其它地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机制分析 |
5.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识别 |
5.1.1 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影响因子检测模型 |
5.1.3 影响因子判断 |
5.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 |
5.2.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内生动力机制 |
5.2.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外部推动机制 |
5.2.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引导调控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优化提升对策 |
6.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预测 |
6.1.1 基于神经网络的绿色发展水平预测 |
6.1.2 基于R/S分析的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演变趋势分析 |
6.2 区域绿色转型与优化布局 |
6.2.1 传统工业绿色发展 |
6.2.2 绿色新兴产业布局 |
6.3 培育内生增长动力 |
6.3.1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
6.3.2 提升绿色创新能力 |
6.3.3 建立绿色导向机制 |
6.4 提升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撑能力 |
6.4.1 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 |
6.4.2 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 |
6.5 制度优化与政策设计 |
6.5.1 制定绿色发展路线图 |
6.5.2 差异化的绿色发展战略 |
6.5.3 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
6.5.4 健全绿色发展监测和评估体系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用地结构变化与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基础概念和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土地利用结构 |
2.1.2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
2.1.3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
2.1.4 城市建设用地效益 |
2.2 用地效益评价的经典模型 |
2.2.1 TOPSIS模型 |
2.2.2 DEA模型 |
2.3 基础理论 |
2.3.1 土地区位理论 |
2.3.2 人地关系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4 集聚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发展概况与发展瓶颈 |
3.1 杭州高新区发展历程与概况 |
3.1.1 杭州高新区地理区位 |
3.1.2 杭州高新区发展历程 |
3.1.3 杭州高新区发展概况 |
3.2 杭州高新区发展制约因素 |
3.2.1 发展空间不足,土地供应紧张 |
3.2.2 土地规划不合理 |
3.2.3 部分土地利用效率低 |
3.3 本章小结 |
4 杭州高新区建设用地结构变化 |
4.1 数据来源与类型 |
4.2 杭州高新区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分析 |
4.2.1 杭州高新区用地结构现状分析 |
4.2.2 工业用地的变化 |
4.2.3 居住用地的变化 |
4.2.4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的变化 |
4.2.5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的变化 |
4.2.6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化 |
4.3 杭州高新区用地结构特征 |
4.4 杭州高新区用地结构存在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5 杭州高新区用地效益评价 |
5.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5.1.1 构建评价指标原则 |
5.1.2 指标体系构建 |
5.2 指标权重测算 |
5.3 杭州高新区用地效益评价 |
5.3.1 用地效益评价模型 |
5.3.2 指标值的无量纲化 |
5.3.3 目标值的确定 |
5.3.4 杭州高新区用地效益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杭州高新区用地结构变化 |
6.1.2 杭州高新区用地效益评价研究 |
6.1.3 杭州高新区用地结构与用地效益的关系 |
6.2 对策建议 |
6.2.1 合理配置存量土地资源,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
6.2.2 完善用地结构,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
6.2.3 推动存量土地二次开发,提高用地效益 |
6.2.4 强化功能用地适度混合,完善高新区城市功能 |
6.2.5 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2013—2018年杭州高新区用地效益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D]. 徐乐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2]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4]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D]. 黄玲燕. 浙江大学, 2020(01)
- [5]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D]. 喻修远. 湘潭大学, 2020(02)
- [6]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的控规指标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为例[D]. 李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徐州市鼓楼区园区绩效指标构建与评估[D]. 程丰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论开发区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测度[D]. 陈伟杨. 湖南师范大学, 2020
- [9]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D]. 任嘉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10]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用地结构变化与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钱冲.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