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2000年主要工作

中国科协2000年主要工作

一、中国科协2000年主要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薛诗雯[1](2021)在《《社会科教育》中的美国社会科教育 ——以“时间、连续与变迁主题轴”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社会科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历史为核心的社会学科综合课程,而历史教育集中体现在“时间、连续与变迁主题轴”中,“时间、连续与变迁主题轴”是社会科课程体系“十大主题轴”中的极为重要的,也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题轴。通过“时间、连续与变迁主题轴”,来考察美国社会科教育现状。本文所依据的资料主要为2010—2019年美国社会科权威杂志《社会科教育》。《社会科教育》是由全美社会科协会自主发行的学术期刊。刊文都是经由相应领域的专家或学科带头人精心筛选,每篇刊文的作者也都是在社会科教育研究领域中有相当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杂志刊文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教学实践方面都显示了美国社会科教育不断改革演进的实际状态。通过对2010年-2019年这十年的杂志刊文的梳理,笔者归纳了美国社会科教育在“时间、连续与变迁主题轴”中的三大具体表现:第一,建构时空观念;第二,培育国家意识;第三,培养全球观念与多元文化视野。并且每个方面配合1-2个实例进行解释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在论文论证分析过程中,将美国与中国、日本两国社会科教育进行比较,考察美国中小学社会科教育的特点。虽然中、日、美三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有不同,但在如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科作为培养全面发展、有责任感的公民的中小学人文素养学科综合课程,备受各国重视。通过三国社会科在课程演变、课程目标、教科书三方面的比较,笔者总结出了美国中小学社会科教育的三方面的特点:第一,以历史为核心;第二,关注国家意识与全球观念的培育;第三,开放性、实践性强。美国中小学社会科教育的经验值得我国中小学社会科教育借鉴。然而,由于国情不同,我们要选择性地借鉴这些经验。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科教育道路。

王俊霞[2](2020)在《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比较及效应测度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科技、文化、金融、军事等领域均独占鳌头。美国经济的遥遥领先,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技术的领先地位。美国不仅重视科学技术发明和创新,而且拥有最健全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学技术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而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移,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高效率的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快速推进,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加强,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阶段。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与美国等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我国技术创新与生产之间的衔接紧密程度还远远不足,先进技术在技术创新的源头与接收地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传播存在瓶颈,阻碍了技术创新的扩散,而这也是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借鉴美国的技术创新扩散状况,对中美技术创新扩散进行对比,分析我国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我国提升技术创新扩散成效,促使科技与生产紧密衔接,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对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及扩散机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创新扩散的测度模型及指标体系,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模式、影响因素、扩散效应进行了系统比较;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对比研究了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效应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就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扩散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共由8章构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是系统梳理了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及扩散机制。在对国内外有关技术创新扩散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论文的研究概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包括扩散源、扩散途径、扩散接受地以及扩散环境等四个组成部分的扩散系统,深入剖析了以人、物、资本、网络、中介机构等为载体的多种扩散途径;对技术创新扩散效应进行了界定,并归纳了影响创新扩散的环境因素。本部分内容是论文研究的基础理论部分,为后文实证分析与测度提供理论基础。二是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影响因素和成效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分别以中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及美国的大学、联邦实验室等为代表,分析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不同特点,并归纳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从政策环境、资源保障、中介服务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的不同因素;从专利申请量、科技成果转让、科技期刊论文等角度,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的成效。本部分的分析,有助于掌握中美两国在创新整体环境方面的全貌。三是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本部分构建了包括创新投入、科技成果、科技中介、信息技术服务、政策支持等5个方面12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分别从中国、美国及中美对比等三个角度,就技术创新扩散的不同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探讨分析了导致同类因素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四是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就中美之间主要是美国向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效应进行了测度。本部分选取了贸易与投资、中美差距、经济环境、科技环境、吸收能力、基础设施、政府政策等7个潜变量共18个观测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经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内生潜变量,基于22个省份1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研究。在选取指标时,特意考虑了美国与我国22个省份的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FDI、经济差距、技术差距等5个能够反映美国向中国技术扩散的指标。具体模型上则分别构造了单项因果关系的递归模型、存在间接反馈关系的非递归模型进行研究。本部分的研究,深入研究与剖析了美国向中国进行技术创新扩散效应,为最终提出有针对性政策建议提供基础。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视角的创新。对中美之间的技术扩散现有研究关注较少,本文从中美比较的视角,研究中国和美国的技术创新扩散。并收集全国22个省份与美国进出口贸易和来自美国的FDI的数据,再综合考虑影响技术创新扩散的其他因素,以表示技术进步率的全要素生产率为因变量,测度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的效应。(2)研究方法的创新。现有的国际技术扩散的研究多建立计量模型,本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划分为递归模型和非递归模型,对于美国向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进行测度,对模型中各个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路径分析,拓展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领域。(3)影响因素的考虑更为综合和全面。在主成分回归分析部分,构造了包括5个方面共12个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部分,基于中国作为扩散接受方的视角,构造包括7个外生潜变量,18个观测变量的自变量指标体系,研究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效应。(4)本研究对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更为系统。本文对中美的技术创新扩散从多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是基于国家层面通过对中国和美国扩散因素、成效以及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的优势和劣势,以发现中国在技术创新扩散方面的不足;其次,是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中美技术扩散的效应进行测度。

赵鹏艳,刘育盛,张瑶,白露[3](2019)在《2013—2018年中国科协专项资助全国代表调研课题状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全国和地方各级科协代表大会所做出的重大决定、重大决策、重大决议,都是代表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听取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经过认真思考、研究后,或形成提案,或提出意见建议,最终变为代表大会的意志的。中国科协通过开展调研课题资助,为代表大会代表履行职责提供必要支持。本文从被资助课题类型、代表所属单位、代表职务等方面,对2013-2018年中国科协专项资助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调研课题的状况进行分析。

张昊东[4](2019)在《科技社团改革研究——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为例》文中指出为了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和《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科协系统开展了深化改革工作。在改革中,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在联系科技工作者、科技奖励、科技期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等科技社团的改革进展,指出了中国科协所属科技社团深化改革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张家浩[5](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6](2018)在《关于开展中国老科协“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活动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科协发[201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中国老科协各分会,各直属企事业单位老科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根据《中国老科协2018年工作要点》,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按照中国科协"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工作部署,经中国老科协六届十四次会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中国老科协将开展"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活动,现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7](2018)在《关于开展中国老科协“传承 创新 发展”主题年活动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老科协发[201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中国老科协各分会,各直属企事业单位老科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根据《中国老科协2018年工作要点》,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按照中国科协"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工作部署,经中国老科协六届十四次会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中国老科协将开展"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活动,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8](2018)在《关于开展中国老科协“传承 创新 发展”主题年活动的通知》文中认为老科协发[201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中国老科协各分会,各直属企事业单位老科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根据《中国老科协2018年工作要点》,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按照中国科协"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工作部署,经中国老科协六届十四次会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中国老科协将开展"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活动,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9](2018)在《关于开展中国老科协“传承 创新 发展”主题年活动的通知》文中提出老科协发[201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中国老科协各分会,各直属企事业单位老科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根据《中国老科协2018年工作要点》,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按照中国科协"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工作部署,经中国老科协六届十四次会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中国老科协将开展"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活动,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主题年工作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重大战略部署为科技工作和群团组织发展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

罗莹[10](2017)在《全面贯彻落实“科技三会”精神 引领江西科协“三型组织”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科协的精心指导下,江西省科协坚持改革创新,主动作为、扎实履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2016年主要工作成绩(一)稳推改革,"三型组织"活力更加明显1.全省科协系统改革有序推进。根据中央和省委对群团改革的部署和要求,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省科协组织起草了《江西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和2个配套方案。经中国科协审核后,目前,已

二、中国科协2000年主要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协2000年主要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科教育》中的美国社会科教育 ——以“时间、连续与变迁主题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主旨与意义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会科
        (二)美国社会科
    三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美国相关研究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 创新之处与局限
第一章 美国社会科及其课程标准
    第一节 美国社会科及其课程标准的发展
        一 美国社会科的产生
        二 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的发展
    第二节 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2010年)
        一 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2010年)的主要内容
        二 十大主题轴
        三 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2010年)的特点
    第三节 美国社会科C3框架(2013年)
        一 C3框架的主要内容
        二 C3框架与社会科国家课程标准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 《社会科教育》中美国社会科教育的具体表现
    第一节 美国社会科权威杂志——《社会科教育》
    第二节 《社会科教育》在“时间、连续与变迁主题轴”中的具体表现
        一 建构时空观念
        二 培育国家意识
        三 培养全球观念与多元文化视野
第三章 关于美国社会科教育中“时间、连续与变迁主题轴”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关于“一战”时期的历史
    第二节 人权、国家意识、全球观念与多元文化视野的培养
        一 人权
        二 国家意识
        三 全球观念与多元文化视野
    第三节 “做中学”的教学原则——以“国家历史日”为例
        一 国家历史日主题及主题的选择
        二 差异教学
        三 探究型课堂的“做中学”
第四章 美、中、日三国比较看美国社会科教育特点
    第一节 美、中、日三国社会科教育比较
        一 社会科课程演变的比较
        二 社会科课程目标的比较
        三 社会科教科书的比较
    第二节 美国社会科教育的特点
        一 以历史为核心
        二 关注国家意识与全球观念的培育
        三 开放性、实践性强
    第三节 美国社会科教育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社会科教育》杂志关于建构时空观念刊文概览
附录B:《社会科教育》杂志关于培育国家意识刊文概览
附录C:《社会科教育》杂志关于培养全球观念与多元文化视野刊文概览
附录D:《世界文化与地理》(World Cultures and Geography)目录
附录E:《历史与社会》目录
附录F:《中学社会》目录
致谢

(2)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比较及效应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2.1 由创新、技术创新到技术创新扩散
        1.2.2 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及发展
        1.2.3 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的研究
        1.2.4 技术创新扩散维度研究
        1.2.5 国际技术创新扩散问题
        1.2.6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图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技术创新扩散机理研究
    2.1 研究概念的界定
        2.1.1 创新与技术创新
        2.1.2 技术创新扩散与扩散效应
        2.1.3 技术创新扩散与技术扩散
        2.1.4 技术创新扩散与技术转移
        2.1.5 国际技术创新扩散
    2.2 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构成
    2.3 技术创新扩散的主体
        2.3.1 扩散源分析
        2.3.2 接收方分析
    2.4 技术创新扩散途径
        2.4.1 以人为载体的扩散
        2.4.2 以物为载体的扩散
        2.4.3 以资本为载体的扩散
        2.4.4 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的扩散
        2.4.5 以中介机构为载体的扩散
    2.5 技术创新扩散的效应
        2.5.1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的表现
        2.5.2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分类
        2.5.3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分析
    2.6 技术创新扩散的环境因素
        2.6.1 宏观经济因素
        2.6.2 创新的技术环境
        2.6.3 政府创新政策
第三章 技术创新扩散模型与测度方法
    3.1 技术创新扩散的经典模型
        3.1.1 S曲线扩散模型及其扩展模型
        3.1.2 引力模型
        3.1.3 最大熵模型
        3.1.4 时间和空间结合模型
    3.2 技术创新扩散的测度
        3.2.1 技术创新扩散水平的测度
        3.2.2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的测度
    3.3 本文拟采用的扩散模型及指标体系
        3.3.1 模型的确定
        3.3.2 测度指标体系
第四章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模式比较分析
    4.1 美国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4.1.1 美国大学的技术扩散模式
        4.1.2 美国联邦实验室技术扩散模式
        4.1.3 美国国家技术转移中心(NTTC)的技术扩散模式
    4.2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4.2.1 中国大学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4.2.2 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4.3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比较
        4.3.1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特点
        4.3.2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特点
        4.3.3 美国技术扩散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和成效的统计分析
    5.1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和成效分析
        5.1.1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5.1.2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成效分析
    5.2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和成效分析
        5.2.1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5.2.2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的成效分析
    5.3 中美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和成效的对比分析
        5.3.1 中国技术创新环境改善较快,美国环境更加完善
        5.3.2 从数据来看,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成效明显
        5.3.3 美国技术扩散体制完善,扩散成效稳中有升
        5.3.4 美国的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扩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3.5 美国在R&D人员和成果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
第六章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分析
    6.1 主成分回归
        6.1.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理论
        6.1.2 主成分回归
    6.2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中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6.2.1 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6.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2.3 主成分回归的结果
    6.3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美国技术创新扩散因素分析
        6.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6.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3.3 主成分回归的结果
    6.4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6.4.1 基于2005-2017 年数据的中国技术创新扩散主成分回归分析
        6.4.2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6.4.3 中美两国对比分析结果原因解析
第七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的测度
    7.1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可能性理论分析
        7.1.1 技术差距理论
        7.1.2 中美技术扩散可能性分析
    7.2 模型设计与指标体系构建
        7.2.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
        7.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7.3 模型1:单项因果关系的递归模型
        7.3.1 研究假设
        7.3.2 模型的构建
        7.3.3 数据分析
        7.3.4 全要素生产的测算
        7.3.5 模型的检验
        7.3.6 结构方程模型的PLS结果分析
    7.4 模型2:存在间接反馈关系的非递归模型
        7.4.1 模型的构建
        7.4.2 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7.4.3 模型的实证结果
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环境和态势有差异,但有趋同趋势
        8.1.2 美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扩散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8.1.3 分散型科技管理体制是技术扩散高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8.1.4 社会资金投入在技术创新扩散中更具配置作用
        8.1.5 中国技术创新活跃,部分科技成果技术含量低,扩散困难
        8.1.6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体系有待完善
    8.2 政策建议
        8.2.1 充分利用现有科技管理体制的优势,优化技术扩散环境
        8.2.2 优化技术扩散环境
        8.2.3 政府应成为技术扩散的重要推动者
        8.2.4 加强对于公共科研机构技术转移的绩效考核机制
        8.2.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2013—2018年中国科协专项资助全国代表调研课题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科协代表调研课题资助的组织实施情况
    (一)关于申报方式
    (二)关于课题评审和经费资助
    (三)关于调研题目选择和调研方式
二、中国科协代表调研课题选题及承办主体分析
    (一)2013年资助地方科协代表结合自身工作领域和专业特长进行调研
    (二)2014年资助全国学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领域和专业特长进行调研
    (三)2015年主要资助符合科协性质、宗旨和任务的调研课题
    (四)2016—2018年以命题的形式开展代表课题专项资助
        1.2016年资助课题情况
        2.2017年资助课题情况
        3.2018年资助课题情况
三、相关建议

(4)科技社团改革研究——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背景
二、工青妇等群团的改革进展
三、外国科技社团的运行经验
    (一)科技奖励
    (二)科技评估
    (三)职业资格认证
    (四)技术标准制定
    (五)决策咨询
    (六)科技期刊
四、中国科协所属科技社团改革进展
    (一)学会党建
    (二)会员发展
    (四)科普工作保持良好态势
    (五)人才奖励
五、中国科协所属科技社团在改革中的不足
    (一)学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十分明显
    (二)智库、学术、科普三轮“大小不一”
    (三)国际化程度较低
    (四)信息化工作欠缺
六、政策建议

(5)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1.2 研究对象
        1.2.1 中国工业遗产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1.3.1 国外综述
        1.3.2 国内综述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1.7.1 研究创新之处
        1.7.2 研究未尽事宜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2.1 体系结构总述
        2.1.1 体系建立依据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2.2.1 信息采集标准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2.3.1 信息采集标准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2.4.1 信息采集标准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3 信息模型标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3.1.1 信息采集标准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本人学术成果
鸣谢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1)封面
        (2)基本信息
        (3)生产工业流程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5)重要设备遗产
        (6)测绘图
        (7)照片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6)关于开展中国老科协“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活动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认识主题年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准确把握“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工作总体要求
三、主要工作任务
四、时间安排

(7)关于开展中国老科协“传承 创新 发展”主题年活动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认识主题年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准确把握“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工作总体要求
三、主要工作任务
    1.组织开展“我与科协”、“我与老科协”征文暨“我为科协献一策”征集建议活动。
    2.组织开展实物征集活动。
    3.助力农村中学科技馆建设。
    4.开展智能手机知识培训。
    5.加强老科协报告团建设。
    6.结对帮扶大学生村官。
四、时间安排
附件中国老科协“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工作要点

(8)关于开展中国老科协“传承 创新 发展”主题年活动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认识主题年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准确把握“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工作总体要求
三、主要工作任务
四、时间安排
附件
    中国老科协“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工作要点

(9)关于开展中国老科协“传承 创新 发展”主题年活动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认识主题年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准确把握“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工作总体要求
三、主要工作任务
四、时间安排
附件 中国老科协“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工作要点

(10)全面贯彻落实“科技三会”精神 引领江西科协“三型组织”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6年主要工作成绩
    (一) 稳推改革, “三型组织”活力更加明显
        1. 全省科协系统改革有序推进。
        2. 工作思路更加贴近中心大局。
        3. 工作政策环境更加优化。
        4. 学会改革不断深入。
        5. 互联网+成效明显。
    (二) 广搭平台,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举措更加有力
        1. 专利信息推送工程获全国A类第五、B类第一。向500家园区内企业推送专利信息。目前, 已为1000多家企业安装了专利信息应用平台 (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左右) 。江西派路特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找到适合的专利信息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2. 院士工作站建设位居中部地区前列。
        3.“银会合作”在全国处上游位置, 出台的相关政策得到中国科协领导的肯定。
        4. 引进国家级创新资源达新高。
        5. 服务“双创”成绩斐然。
        6. 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市落户赣州市。
        7. 多项决策咨询成果获省领导批示。
        8. 学术交流影响进一步扩大。
    (三) 注重创新, 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体系更加完善
        1.《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工作扎实推进。
        2. 现代科普阵地建设有新突破。
        3. 科普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4. 科普活动活力更加凸显。
    (四) 强化服务, 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氛围更加浓厚
        1. 高层次人才“孵化器”日趋形成。
        2. 服务中青年人才成长发力更加精准。
        3. 海外科技人才栖息平台建设获中国科协表彰。
二、2017年工作思路和主要工作要点
    (一) 工作思路
        1. 当好党管人才助手, 更高举起“五面红旗”。
        2. 发挥科协特色和优势, 实施助力创新驱动“四大工程”。
        3. 突出问题导向, 实现深化改革“三大转变”。
        4. 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 突出科协特色“二大方向”。
        5. 贯彻好中央和省委群团意见, 强化实现“一个目标”。
    (二) 主要工作要点
        1. 坚持问题导向, 在深化改革上有新突破。
        2. 主动融入大局, 在助力创新驱动发展中有新作为。
        3. 完善治理方式, 在学会能力建设上有新提升。
        4. 着眼于素质提升, 在科普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有新进展。
        5. 加强跟踪服务, 在育才引才上有新成效。
        6. 加强组织建设, 在提升服务水平上有新加强。

四、中国科协2000年主要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科教育》中的美国社会科教育 ——以“时间、连续与变迁主题轴”为中心[D]. 薛诗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比较及效应测度研究[D]. 王俊霞. 河北大学, 2020(09)
  • [3]2013—2018年中国科协专项资助全国代表调研课题状况分析[J]. 赵鹏艳,刘育盛,张瑶,白露. 学会, 2019(09)
  • [4]科技社团改革研究——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为例[J]. 张昊东. 今日科苑, 2019(06)
  • [5]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6]关于开展中国老科协“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年活动的通知[J].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今日科苑, 2018(09)
  • [7]关于开展中国老科协“传承 创新 发展”主题年活动的通知[J].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今日科苑, 2018(08)
  • [8]关于开展中国老科协“传承 创新 发展”主题年活动的通知[J].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今日科苑, 2018(07)
  • [9]关于开展中国老科协“传承 创新 发展”主题年活动的通知[J].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今日科苑, 2018(06)
  • [10]全面贯彻落实“科技三会”精神 引领江西科协“三型组织”建设[J]. 罗莹. 科协论坛, 2017(01)

标签:;  ;  ;  ;  

中国科协2000年主要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