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县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效果

重庆市大足县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效果

一、重庆市大足县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成效(论文文献综述)

王凡[1](2021)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群,在《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相继出台后,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产业相对集聚、综合实力较强的区域之一,在202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出新的战略定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是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调治理水平,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2个地区单元为研究区域,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方法,依据2010—2018年面板数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总水平进行了测度,在综合得分的基础上运用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均值、泰尔指数等方法测度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均等化程度,并根据空间莫兰指数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水平的空间格局,最后运用STATA15.0对均等化的影响因素分析阐释。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剖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距形成的原因,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综合水平有所上升,但区域差异依然较大。2010—2018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水平有所提高,整体均值从0.157上升到0.199,但是区域内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依旧较大,综合水平最高的地区和最差的地区之间的差异均值为0.8。(2)均等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区域不均等化程度依然严重。2010—2018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基尼系数有所下降,均值从0.3247下降到0.2595,均等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整体数值依旧大于0.2,区域内不均等化形势依然严重,区域内不均等化程度主要由重庆地区和四川地区两个地区的区域内差异所造成,重庆地区与四川地区整体水平差距较小,重庆地区内部之间的不均等化程度较之于四川地区更大。(3)整体呈现“经济发展核心地带水平高、四周边缘地带水平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具有显着空间集聚效应。2010—2018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整体呈现以重庆主城九区和成都市为核心,由高到低向四周发散的格局,并存在空间集聚效应,表现为以成都市和重庆主城九区为核心的空间梯度递减状况。(4)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农民市民化程度、财政能力和政府支出偏好对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水平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对综合水平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地区金融环境具有正向影响但是并不显着。最后依据实证结果,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主要还在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供给主体单一、供需失衡、财政能力悬殊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协调机制未完全建立等原因。综合以上分析,提出了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加多元供给主体;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完善财税体制,提高基层政府财政能力;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共建共享机制等对策建议。

欧小琼[2](2020)在《重庆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已成为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支持政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升级,改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现代化体系构建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城乡融合以及决胜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义。重庆是一个集大山区、大农村、大城市于一体的城市,在农业、农村的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来,重庆在农村产业融合方面,积极制定政策指导、财政支持政策,各区县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多元化融合模式的探索,也取得了相应成效。南川区、合川区、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津区成为产业融合先导区,潼南、永川、万州、梁平被评选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总体上说,当前重庆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部分区域和部分领域有很多亮点,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产业融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首先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进行梳理,通过剖析农村产业融合的背景和意义,对当前已有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把握这一问题研究的主要角度和动态趋势。结合产业融合、产业链和农业多功能等理论研究基础与相关概念辨析,从多角度来界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概念,为后文研究提供理论分析依据和支撑。然后分析了重庆市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环境、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基础,找出重庆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规模扩大、产业活力增强、融合模式多样等现状。接下来结合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相关政策要求和已有研究的梳理,根据客观性、层次性等原则进行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指标的选取,确定农业产业链延伸、多功能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四个二级指标,亿元农业产值农民合作社数量、农业商品率、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等15个三级评价指标。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的确定,形成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多角度的实证分析。包括与北京、浙江、山东、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进行横向比较,2014-2018年间的动态分析,以及重庆市各区县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6年重庆市农村产业融合水平高于其他城市,经济效益最明显,但产业链延伸方面水平较低;2014年至2018年来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农业多功能发挥增长趋势明显,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2016年全市37个区县中,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总体评价得分最高的是璧山区,其次是武隆区和江津区,产业链延伸和社会效益方面水平靠前的区县集中在主城区,渝东南武陵山区的区县在经济效益方面较为评分较高,而主城区经济效益整体排名靠后,在农村产业融合综合水平上无明显片区聚集性特征。对实证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发现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及农村产业融合的主体培育方面不足;农业的休闲文化功能需要进一步拓展;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不够。随后选取山东新泰市、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四川省内江市三个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提炼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充分延伸农业产业链、深度挖掘农业潜力、完善利益联结等经验启示。最后总结前文研究为重庆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延伸农业内外部产业链、促进农业多功能发挥、强化政策支撑等建议。

王延坤[3](2019)在《基于森林康养理念的重庆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公园以大面积人工林或天然林为主体而建设的公园,其主要功能就是给人们提供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游憩境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老龄化问题愈加突出,森林康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重庆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地勘察、文献研究、实践研究等方法,对重庆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现状、资源禀赋与特色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对该森林公园进行了总体规划。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结合森林生态、森林美学、森林康养等理论将规划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和管理服务区等4个功能分区。生态保育区体现森林公园生态保护的核心作用;核心景观区形成公园特色;一般游憩区重点突出森林康养功能并突出公园的主题定位;管理服务区体现公园的服务功能。2.生态保育区以封山育林为主要功能进行严格保护;一般游憩区梳理出17处建设景点;核心景观区建设景点3处;管理服务区主要建设9处服务设施。3.一般游憩区规划中,除满足生态保护这一基础外,重点突出禅修养生、运动健身、药膳食疗等森林康养的主题活动。

毛丽佳[4](2019)在《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和界定跨省界地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地,本论文的研究以断裂点模型为研究工具,并对其参数应用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县域间的经济空间联系关系,由此计算出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有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进而对跨省界两两相邻的县域进行空间联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空间联系。同时,本论文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中药材、茶叶、畜牧养殖、矿产、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依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优势产业带、缺乏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和缺乏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为基础,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区位熵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的优势分布县域,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进行综合得分排序,进而基本确定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清洁能源、矿产升级转型、加工业、医药化工业和旅游业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空间关联为视角,针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地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跨省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对武陵山片区跨省界区域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许凡[5](2019)在《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提出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被社会大众普遍关心和重视的公共问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不仅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和支持,而且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普通公众不同,环保社会组织作为一种公益性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因其成员的相对稳定、组织结构的相对严密,成员角色与任务的相对明确,使其在参与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更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关环保社会组织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角色、地位、作用以及行动措施,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这其中,以美国环保问题专家们提出的“环境的公共财产理论、环境的公共信托理论、政治参与理论、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等最为典型。本文广泛借鉴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成果,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当前重庆市的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注意到当前重庆市已经存在一定数量的各种类型的环保社会组织,他们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已经不同程度的参与到了环境保护中,但是,当前重庆市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着“角色定位不够明晰、社会影响力较小,服务意识不够突出”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当前重庆市环保社会组织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受到来自自身经验的制约、独立性的制约、身份认知和定位制约、外部支持制约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同时,本文还对国内外环保社会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国内外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共性和差异,找出一般规律,理清“政府—环保社会组织—普通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探索政府主导、环保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形成有益补充的环境保护模式。在此之上,通过对重庆市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机制、方式、渠道、角色定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找到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之路。

刘捷[6](2019)在《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区域集聚现象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收缩”现象及其在中国的特征,是近年来城市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国内学界对收缩城市的研究聚焦于城镇化中后期地区(东北地区、珠三角地区等)。也有研究发现,以“川渝黔连绵区”、“浙西南—闽西连绵区”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存在以“空心村”、“空心镇”等由人口迁移引发的局部收缩现象。然而,在欠发达的连绵地区中,空间战略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内,仍然存在显着的城市收缩现象,已有的研究对此尚缺乏准确的描述和判断。以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描述该区域内伴随城镇化进程中收缩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结构特征。选取成渝城市群141个区(市)县为研究样本,分析近十年(2008-2017)的常住人口数据,测度该区域的人口收缩程度,描绘其空间格局。研究发现:(1)根据官方人口统计数据,在近十年成渝城市群常住人口普遍增长,但人口外流趋势依旧显着的背景下,有30个区(市)县可以明确被诊断出现城市收缩现象,占总样本数量的21.1%。30个收缩城市共累计流失人口约106.11万人,人口流失规模最大的县(眉山市仁寿县)达13.58万人,人口流失规模最小的县(乐山市五通桥区)达0.06万人,人口流失规模中位数为2.4万人;(2)收缩城市平均人口增长率为-6.3%,其中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区县人口增长率为-10.55%,相比较而言,城市群内其余未收缩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8.1%;(3)输入各样本收缩指数进行全域空间自相关(Moran I)以及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分析测度,根据Moran I指数以及LISA聚类特征结果,均显示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并非离散或随机分布,而是呈明显的空间聚集;(4)考察收缩城市在空间分布上的区域集聚特征,最为显着的收缩区域集中在川南地区,有15个区县集中连片收缩;成徳资交界地区出现了5个区县的集聚收缩地区;渝东北地区出现了4个区县集中连片收缩;川渝黔交界地区出现了3个区县集中连片收缩现象。(5)根据《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的空间结构,判断收缩区域的区位类型,可划分为:城市群边缘收缩型、都市圈内部收缩型、城市带外围收缩型、城镇密集区中部收缩型、成渝发展主轴中部收缩型共五种类型。研究进一步发现,与上述收缩城市的区域性集聚相伴生的,是该区域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级别,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空间、人口与经济表征。基于此,构建“区域要素流动格局—收缩区域驱动因素”形成机制框架,对收缩城市集聚现象的形成机制判断如下:(1)从城市群资源要素流动角度,资源要素流动对空间的“关联”、“集聚”作用机制对收缩城市的区域集聚具有直接影响;(2)要素流动格局特征与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设施四个方面的驱动因素具有重要关联性;(3)要素流动作用机制与驱动要素的关系中,“关联”机制与“设施因素”、“生态因素”直接相关,“集聚”机制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直接相关;(4)聚焦至集聚收缩区域,其驱动因素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城市行政级别、产业布局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区域自然资源环境等因素紧密相关;(5)各集聚收缩区域的主要驱动因素各有不同,收到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收缩的程度也不同。川南地区城市收到上述绝大多数因素的叠加影响,出现了最为严重的集聚收缩现象;(6)区域发展规划政策影响下的区域空间结构,对于城市收缩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影响,在区域内的核心发展地区外围及城市群边缘存在明显的收缩现象即是例证。相反地,在区域发展规划确定的城市带和培育的城镇密集区内仍存在集聚收缩区域,这与节点城市支撑空间结构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表明区域发展规划对此应有及时判断和应对。

吴雨[7](2019)在《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虽只有38年的历史,但却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转型期。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无年不疫,频繁的疫灾冲击着当时疲敝的社会,在传染病的肆虐下,社会正在慢慢发生着变化。本文着眼于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的疫灾流行状况,结合其区域的特殊性分析致灾因子,并探讨疫灾影响下社会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在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方面,时间上,民国38年间,云贵川三省几乎年年有疫,四川省的疫灾频度达到了 100%。十年疫灾指数居高不下,疫灾广度在波动中上升,波及范围在1942年达到最大,疫灾县数呈现出显着的“双峰”状态,民国后期的疫灾程度明显重于前期。空间上,疫灾多发县沿四川盆地边缘呈半环状分布,疫灾重心虽在民国前中后期有一定的迁移,但均位于四川省内。霍乱、天花、伤寒、疟疾和鼠疫是本区的主要高发传染病,高发地除霍乱位于贵州省,鼠疫位于云南省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省,四川省是本区的疫灾热点区域。疫灾爆发流行是自然和社会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方面,云贵川地区整体海拔偏高,疫灾流行与海拔高程之间在0.01显着性水平下呈微弱负相关(r=-0.152),整体上海拔越高,疫灾频度越低,高发县集中在海拔500-2000米的相对平坦地带。年均温与疫灾年数成弱正相关(r=0.118),气温较高的情况下越容易有疫灾的流行,年均降水量虽没有通过相关性检验,但在耦合图中发现,年降水量在800-1200mm之间的地势低平区是高发县的集中地。河流作为当时主要的饮用水来源,通过缓冲区分析发现,距离河流越近,疫灾发生频率越高。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与地震一样对疫灾具有一定的诱发机制,自然疫源地也影响着疫灾的分布,是滇西南鼠疫高发的主要原因;社会因素方面,云贵川地区山地较多,人口密集,交通便利,交往频繁的相对平坦区是疫病高发的热点区,战争除对本地疾病爆发造成影响外,病菌还会随军队和难民的迁移而扩大影响范围,少数民族聚居区特有的风俗,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疫灾的流行。云贵川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业在抗战爆发后,因国民政府首都内迁,成为抗战大后方而得到快速发展。在短时间内,纷纷建立起了公共卫生行政、服务和防疫体系。快速的“畸形”发展使得各卫生机构几乎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思想上公共卫生意识渐开,政府受中央的支持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社会有识之士以科学的方法宣传防疫思想,普通民众在科学防疫观念的影响下,形成了禳灾解疫的风俗习惯。虽有这一段快速的发展期,其公共卫生水平与沿海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且这一繁荣景象在抗战胜利后,各方面支撑力量的回迁,卫生事业又陷入了濒于停滞的状态。

李晓朋[8](2016)在《建国初期重庆地区突发性疫病的防治研究(1950~1953)》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疫病并未因新生人民政权的建立而消亡,依然如往昔般不约而至,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面对突发的疫病肆虐,广大民众由于应对的乏术,以及认知的偏差,只能也只得听天由命。但对于党和政府而言,建国初期肆虐的疫病不仅仅是单纯的防治工作,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因为在党和政府看来,肆虐的疫病附着非同一般的政治隐喻:肆虐的疫病是反动旧政权的隐喻,认为正是旧政权的不作为,才导致了今天疫病的大肆爆发;疫病的大规模爆发是广大老百姓落后的卫生习惯、迷信等的隐喻。因此,19501953年,中央卫生部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卫生会议,制定了新中国“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而此时,重庆地区亦发生了严重的疫灾,特别是疟疾、麻疹、白喉、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突发性疫病的肆虐,给重庆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于是,在此方针指示下,重庆市委市政府结合地方实际,在疫病突发时通过采取应急性抢救措施,整合与利用各级组织、资金、人员等政治资源,有效地控制了突发性疫病的蔓延;突发性疫病过后又通过开展日常性预防工作,将疫病防治与重庆地区的社会改造,尤其是移风易俗结合起来,发挥多方面的合力作用,把防疫与治愚相结合,化危机为机会,成功的遏制了疫病的肆虐,不仅减少了人口的大量死亡,而且为新生人民政权在重庆的巩固奠定下良好的民意基础。本文在逻辑结构上主要由导言、正文以及结语三大部分构成。导言部分:简述了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回顾了学术界的研究概况,同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部分:突发性疫病的流行概况。本部分从突发性疫病交相并发、发病频率高与强度大、疫情全年普发性与季节爆发性并存、流行范围广与区域分布不平衡等四个方面,对突发性疫病流行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危害进行了探究。第二部分:突发性疫病的应急性举措。本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这一部分从及时的组织与宣传动员、专业防疫人员的及时抽调与资金的紧急调配、疫病抢救与疫情调查并行展开、交通检疫与隔离等方面,论述了突发性疫病发生时采取的具体应急措施。第三部分:突发性疫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本部分是文章的难点。该部分从防疫经费的匮乏、卫生防疫人员的缺乏、事务主义的存在、黑恶势力的破坏和造谣等方面,论述了疫病在应急性应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边治边改与事后整改相结合的方法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四部分:突发性疫病应对后的预防。本部分是文章的重点。这一部分从日常防疫的角度出发,通过防疫组织机构的建立、防疫宣传工作的开展、现代防疫措施的实施、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动、公共卫生建设与推进等方面论述了突发性疫病应对过后采取的预防举措。第五部分:突发性疫病防治的成效。本部分阐述了疫病防治本身带来的具体效果和由疫病防治带来的间接成效。结语部分:阐述了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及主要观点,以及对当下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的启示。

曾晶[9](2015)在《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模式与经验研究》文中认为以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并取得实效为目标,对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发展的成效进行了梳理,探讨了产业发展的一些典型实践模式以及经验,为稳步推进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安丽桦[10](2015)在《重庆市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农业是兼顾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以及生态系统科学方法,建立起来的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当今世界发展生态农业是各国的必然趋势,包括重庆市在内的全国其他地区都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本文对重庆市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本文研究认为,重庆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前景,发展生态农业已经取得的成效主要有:重庆市生态农业自然环境的优势,重庆市农业功能区的细化,重庆市生态农业区县的建设。与此同时,重庆市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素质偏低,农业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项目工程投入不够,生态理念未建立。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动力机制未建立,生态农业没有活力;技术体系不完善;产业化水平不高。在对重庆市生态农业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重庆市应如何利用动力机制,有效引导、激励、调控经济发展行为;利用技术体系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产业化模式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节奏。

二、重庆市大足县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成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大足县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3.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界定
    3.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水平现状
    3.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研究
    4.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水平测度
    4.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
    4.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动态演变研究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研究
    5.1 影响因素选取
    5.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5.3 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与政策建议
    6.1 存在问题
    6.2 政策建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2)重庆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融合理论
        2.1.2 产业链理论
        2.1.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农业产业链
        2.2.2 农业产业化
        2.2.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第3章 重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3.1 重庆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环境基础
        3.1.1 政策环境
        3.1.2 产业基础
        3.1.3 设施基础
    3.2 重庆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3.2.1 融合主体规模扩大
        3.2.2 产业活力增强
        3.2.3 融合模式多元
    3.3 小结
第4章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构建思路和原则
        4.1.1 构建思路
        4.1.2 构建原则
        4.1.3 方法选取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指标选取
        4.2.2 指标解释
        4.2.3 模型建立
        4.2.4 指标权重
    4.3 小结
第5章 重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
    5.1 数据处理
        5.1.1 数据来源
        5.1.2 数据处理
    5.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
        5.2.1 水平评价
        5.2.2 结果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典型案例分析
    6.1 新泰市农业全产业链案例
        6.1.1 区域概况
        6.1.2 措施举措
        6.1.3 措施成效
    6.2 秦州区创新联结机制案例
        6.2.1 区域概况
        6.2.2 措施举措
        6.2.3 措施成效
    6.3 内江市“农业+”融合发展案例
        6.3.1 区域概况
        6.3.2 措施举措
        6.3.3 措施成效
    6.4 经验启示
        6.4.1 充分延伸农业产业链
        6.4.2 深度挖掘农业功能
        6.4.3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延伸农业内外部的产业链
        7.2.2 促进农业多种功能发挥
        7.2.3 完善利益连接机制
        7.2.4 加强产业融合政策支持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3)基于森林康养理念的重庆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 森林康养
        2.1.1 森林康养
        2.1.2 内涵解析
    2.2 森林公园规划理论
        2.2.1 森林景观资源
        2.2.2 森林生态
        2.2.3 森林美学
        2.2.4 规划设计
        2.2.5 景观设计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
        3.1.1 区位分析
        3.1.2 自然条件
    3.2 社会经济
        3.2.1 行政区划
        3.2.2 人口
        3.2.3 社会经济
        3.2.4 交通
    3.3 历史沿革
    3.4 现状调查
    3.5 森林风景资源调查
        3.5.1 生物景观资源
        3.5.2 地文景观资源
        3.5.3 水文景观资源
        3.5.4 天象景观资源
        3.5.5 人文景观资源
        3.5.6 可借景观资源
    3.6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与分析
        3.6.1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3.6.2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3.6.3 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3.6.4 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3.6.5 评价
第四章 规划研究
    4.1 规划依据
    4.2 范围与期限
    4.3 公园性质与定位
        4.3.1 公园性质
        4.3.2 主题定位
    4.4 规划指导思想
    4.5 规划原则
    4.6 功能分区
        4.6.1 核心景观区
        4.6.2 一般游憩区
        4.6.3 管理服务区
        4.6.4 生态保育区
    4.7 分区建设项目及景点规划
        4.7.1 核心景观区
        4.7.2 一般游憩区
        4.7.3 管理服务区
    4.8 植被景观规划
        4.8.1 植被现状
        4.8.2 主题风景林的营造
        4.8.3 风景林改造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1.2.2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1.2.3 关于省际边界经济联系的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本界定
        2.1.1 跨省界地区的基本界定
        2.1.2 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基本界定
        2.1.3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2.1.4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概念
    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2.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形成因素
        2.2.3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3 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演化
        2.3.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2.3.2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2.3.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
        2.3.4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2.4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4.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4.2 有利于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2.4.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2.4.4 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2.4.5 有利于促进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4.6 有利于跨省界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本章小结
第3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及其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3.1.1 地理区位概况
        3.1.2 自然资源情况
        3.1.3 民族文化资源
        3.1.4 资本现状
        3.1.5 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3.1.6 政策环境
    3.2 产业与产业结构特征
        3.2.1 产业结构现状
        3.2.2 产业结构特征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天然基础
        4.1.1 地缘关系的紧密性
        4.1.2 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
        4.1.4 经济发展的共通性
        4.1.5 社会发展的依存性
    4.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4.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
        4.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4.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空间作用的评价与结果——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4.3.2 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3.3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权重赋值
        4.3.4 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4.3.5 经济联系空间作用及其特征分析
    4.4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各县域功能定位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1 武陵山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及比较分析
    5.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1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渝东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2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3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4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铜仁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5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5.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5.3.1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5.3.2 地理标志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区域特色不明显
        5.3.3 缺乏具备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5.3.4 缺少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5.3.5 城市体系发育尚未成熟,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5.3.6 缺乏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社会管理边缘化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及评价体系研究
    6.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6.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
        6.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6.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6.2.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6.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6.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评价
        6.3.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因素
    6.4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6.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6.4.2 选取指标
        6.4.3 对区位熵模型的改进
        6.4.4 特色产业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7.1 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7.3 旅游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7.4 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
    本章小结
第8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8.1 打造跨省界连片特色现代农业小镇,实现特色农业协调发展
    8.2 突出地理标志产品民族特色,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8.3 立足优势资源特征培育优势工业产业带
    8.4 以共有的民族人文资源助推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8.5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中心城市
    8.6 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域协调合作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9.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2.1 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研究
        1.2.2 环境管理的角色分配与公众参与研究
        1.2.3 环保社会组织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创新之处
    1.4 概念的界定
2 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理论与法律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
        2.1.2 环境的公共财产理论
        2.1.3 环境的公共信托理论
        2.1.4 政治参与理论
        2.1.5 理论基础述评
    2.2 法律基础
        2.2.1 从1979 年开始,40 年以来中国国家环境政策体系
        2.2.2 近些年来,国家颁布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中涉及公众及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条款的主要内容
3 重庆市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3.1 重庆市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
        3.1.1 生态文明建设及体制改革持续推进
        3.1.2 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3.1.3 环境保护管理水平显着提升
        3.1.4 改革环境监管体制进展顺利
        3.1.5 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2 重庆市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
        3.2.1 重庆市主要的环保社会组织
        3.2.2 重庆市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要活动
4 重庆市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重庆市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角色定位不明晰
        4.1.2 社会影响力较小
        4.1.3 资金来源保障不足
        4.1.4 自身专业性问题
    4.2 重庆市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立法和机制制约
        4.2.2 身份认知和定位制约
        4.2.3 自身能力制约
        4.2.4 独立性制约
5 国内外的环境保护实践探索
    5.1 国内外政府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
        5.1.1 国外政府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
        5.1.2 国内政府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
        5.1.3 国内外政府机构环境保护工作带给我们的启示
    5.2 国内外环保社会组织的现状
        5.2.1 国外环保社会组织的现状
        5.2.2 国内环保社会组织的现状
    5.3 国内外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5.3.1 国外环保社会组织(以美国为例)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5.3.2 国内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要方式和渠道
        5.3.3 国内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典型案例(怒江大坝事件)
    5.4 国内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启示
        5.4.1 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准确定位自己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角色
        5.4.2 改善环保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5.4.3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当支持和帮助环保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
6 促进重庆市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6.1 进一步完善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制机制
    6.2 加大对环保社会组织的宣传力度
    6.3 采取措施鼓励环保社会组织更多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6.4 帮助环保社会组织应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
    6.5 环保社会组织应加强与政府、企业、公众的交流互动
7 结语
    7.1 后续的研究方向
        7.1.1 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范围和作用研究
        7.1.2 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模式研究
        7.1.3 如何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研究
    7.2 本研究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区域集聚现象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收缩”现象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1.1.2 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
        1.1.3 成渝城市群是中国城镇化重要载体,其收缩问题具有特殊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收缩城市
        1.3.2 形成机制
        1.3.3 成渝城市群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贡献
        1.4.3 技术路线
        1.4.4 拟解决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1.2 差异化城市理论
        2.1.3 适应循环理论
        2.1.4 人口流动理论
    2.2 定义与界定
        2.2.1 城市收缩的定义
        2.2.2 城市收缩的界定
    2.3 收缩区域的识别
    2.4 收缩区域的空间特征
    2.5 形成机制
    2.6 评价与模拟
    2.7 策略与措施
    2.8 研究评述
第3章 成渝城市群收缩地区分布测度识别
    3.1 成渝城市群概况
        3.1.1 成渝地区发展沿革简述
        3.1.2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解读
    3.2 测度方法厘整
        3.2.1 测度要素
        3.2.2 测度体系
    3.3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分布格局
        3.3.1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3.2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3.3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测度
    3.4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区域集聚区域识别与区位类型划分
        3.4.1 收缩城市集聚区域识别
        3.4.2 收缩城市区位类型划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形成机制分析
    4.1 形成机制框架构建
        4.1.1 城市群要素流动特征分析
        4.1.2 收缩集聚区域驱动要素识别
        4.1.3 形成机制构建方法
    4.2 成渝城市群资源要素流动格局演变分析
        4.2.1 关联网络格局演变
        4.2.2 流向特征格局演变
        4.2.3 小结
    4.3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驱动要素分析
        4.3.1 宏观区域层面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4.3.2 生态因素对收缩城市形成的作用影响
        4.3.3 经济因素对收缩城市形成的作用影响
        4.3.4 社会因素对收缩城市形成的作用影响
        4.3.5 设施因素对收缩城市形成的作用影响
    4.4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集聚区域驱动要素回归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收缩地区的调查分析—以乐山市为例
    5.1 乐山市概况与收缩格局
        5.1.1 乐山市概况
        5.1.2 乐山市收缩格局
    5.2 乐山市收缩地区空间表象
        5.2.1 城市空地问题
        5.2.2 建筑闲置问题
        5.2.3 相关社会问题
        5.2.4 小结
    5.3 乐山市收缩机制分析
        5.3.1 劳动力人口外流
        5.3.2 发展条件弱势
        5.3.3 产业转型阵痛
        5.3.4 小节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7章 参考文献
第8章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标与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的区域概况
    2.1 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
        2.1.2 气候
        2.1.3 河流
    2.2 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与交通
        2.2.2 政权与战争
        2.2.3 政区与沿革
3 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疫灾流行的时空分布
    3.1 数据来源及相关概念
        3.1.1 数据来源
        3.1.2 相关概念
    3.2 疫灾流行的时间分布
        3.2.1 季节变化
        3.2.2 年际变化
        3.2.3 长期趋势
    3.3 疫灾流行的空间差异
        3.3.1 疫灾总体空间分布
        3.3.2 单个疫种空间分布
    3.4 本章小结
4 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疫灾流行的影响因素
    4.1 自然环境因素
        4.1.1 地形
        4.1.2 河流
        4.1.3 气候
        4.1.4 自然灾害
        4.1.5 自然疫源地
    4.2 社会环境因素
        4.2.1 人口
        4.2.2 交通
        4.2.3 战乱
        4.2.4 风俗
    4.3 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
    5.1 公共卫生行政体系
        5.1.1 卫生行政机构
        5.1.2 卫生行政制度
    5.2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5.2.1 公立卫生部门
        5.2.2 私立医疗机构
    5.3 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5.3.1 设立防疫机构
        5.3.2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5.4 本章小结
6 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疫灾影响下的公共卫生意识变迁
    6.1 政府防疫制度的完善
        6.1.1 专门的防疫制度
        6.1.2 卫生经费的增加
        6.1.3 清洁卫生法规
        6.1.4 交通防疫法规
        6.1.5 学校卫生法规
    6.2 社会精英防疫思想的变迁
        6.2.1 防控传染源的思想
        6.2.2 防控传播途径的思想
        6.2.3 防控易感人群的思想
    6.3 普通民众防疫观念的变迁
        6.3.1 迷信防疫习俗
        6.3.2 节日防疫习俗
        6.3.3 相沿成俗的防疫措施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建国初期重庆地区突发性疫病的防治研究(1950~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历史学研究的盲点(1980年以前的疫病史研究)
        2.疫病社会史研究的兴起(1980至2003年的疫病史研究)
        3.疫病社会史研究的发展(2003年以后的疫病史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1.重庆地区
        2.疫病及突发性疫病
        3.关于时间点的选定
一、突发性疫病的流行概况
    (一)突发性疫病流行的特征
        1.突发性疫病交相并发
        2.发病频率高、强度大
        3.疫情全年普发性与季节爆发性并存
        4.流行范围广与区域分布不平衡
    (二)突发性疫病的危害
        1.危害生命
        2.引起民众的恐慌
        3.影响生产与生活
二、突发性疫病的应急性举措
    (一)及时的组织与宣传动员
        1.基层组织动员与应急性防疫机构的组建
        2.宣教工作的开展与动员
    (二)专业防疫人员的及时抽调与资金的紧急调配
        1.专业防疫人员的及时抽调
        2.应急性防疫经费的紧急调配
    (三)疫病抢救与疫情调查并行展开
    (四)疫区隔离与交通检疫
三、突发性疫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与整改
    (一)突发性疫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
        1.防疫经费的匮乏
        2.卫生防疫人员的缺乏
        3.事务主义的存在
        4.黑恶势力的破坏和造谣
    (二)突发性疫病应对中存在问题的整改
        1.改革卫生财政制度增加防疫经费财政支出
        2.培训卫生人员充实基层防疫力量
        3.开展学习运动加强思想改造
        4.肃清反革命分子的基础上稳定社会秩序
四、突发性疫病应对后的预防
    (一)日常性防疫组织机构的建立
    (二)日常性防疫宣传工作的开展
        1.宣传网络的构建
        2.宣传工作的开展
    (三)现代防疫措施的实施
        1.开展预防性疫病注射工作
        2.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四)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动
    (五)公共卫生建设与推进
        1.厕所、垃圾管理
        2.饮水管理
        3.相关卫生行业的整顿
五、突发性疫病防治的成效
    (一)突发性疫病防治取得的具体成果
        1.发病率与死亡率显着下降
        2.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身体素质得到改善
        3.防疫机构不断健全,防疫体系初步形成
        4.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卫生意识不断提高
    (二)突发性疫病防治取得的现实效果
        1.增强了政治认同感,树立了中共新形象
        2.卫生与爱国相结合,提升了民众的爱国意识
        3.卫生与生产相结合,促进了生产发展
        4.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新风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9)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模式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初步成效[1]
2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发展的一些典型模式
    2. 1 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开县
    2. 2 补助奖励政策模式———酉阳县
    2. 3 支柱产业带动模式———南岸区
    2. 4 信息化建设提速模式———大足县
    2. 5 基础设施改善模式———黔江区
    2. 6 信贷助推模式———荣昌县
    2. 7 “产业党组织”模式———江津区、合川区
    2. 8 城郊经济示范模式———璧山县
3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发展推进的经验小结
    3. 1 产业特色是基础
    3. 2 政府重视是前提
    3. 3 农民参与是关键
    3. 4 利益机制是纽带
    3. 5 市场环境是条件
    3. 6 政策机制是保障
    3. 7 渐进推进是策略

(10)重庆市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综述
    2.1 生态农业相关理论
        2.1.1 生态系统原理
        2.1.2 生态农业的设计与规划原理
        2.1.3 生态位理论
    2.2 生态农业的理论
        2.2.1 生态农业的概念
        2.2.2 生态农业的特征
        2.2.3 生态农业发展的原则
第三章 重庆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基本情况
        3.1.1 重庆市生态农业自然环境
        3.1.2 重庆市农业功能区的划分
        3.1.3 重庆市生态农业区县的建设
第四章 重庆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制约因素
        4.1.1 劳动力人口素质偏低
        4.1.2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然突出
        4.1.3 畜禽养殖污染矛盾突出
        4.1.4 农业废弃物利用不充分
        4.1.5 项目工程投入不足
        4.1.6 生态农业理念深入不够,不能形成共力
    4.2 原因分析
        4.2.1 动力机制尚未建立
        4.2.2 重庆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仍不完善
        4.2.3 重庆市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第五章 重庆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建立
    5.1 生态农业要素分析
        5.1.1 各组成要素
        5.1.2 各个要素的行为关系
    5.2 重庆市生态农业动力机制的构建
        5.2.1 强化重庆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撑
        5.2.2 健全农户参与机制
第六章 重庆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
    6.1 技术体系的特征
    6.2 重庆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建立
        6.2.1 加强农业科研与技术开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6.2.2 降低农业科技风险,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
        6.2.3 建设信息化新农村
        6.2.4 提高农民技术文化素养
第七章 重庆市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7.1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原则
    7.2 发展重庆生态农业产业化措施
第八章 结束语
    8.1 本文得出的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重庆市大足县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成效(论文参考文献)

  • [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 王凡.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重庆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与发展研究[D]. 欧小琼.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2)
  • [3]基于森林康养理念的重庆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研究[D]. 王延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4]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毛丽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5]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许凡. 重庆大学, 2019(01)
  • [6]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区域集聚现象及形成机制研究[D]. 刘捷.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7]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D]. 吴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建国初期重庆地区突发性疫病的防治研究(1950~1953)[D]. 李晓朋. 西南大学, 2016(02)
  • [9]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模式与经验研究[J]. 曾晶.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10]重庆市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安丽桦.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重庆市大足县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