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橡胶粘合增进剂新癸酸钴RCo-1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邱利斌,苏超,顾征科[1](2021)在《国产新癸酸钴的应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对比国内外不同厂家生产的4种新癸酸钴产品使用性能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国产新癸酸钴A胶料的物理性能和分散性优于进口新癸酸钴胶料,粘合性能与进口新癸酸钴B胶料相当,优于进口新癸酸钴C胶料。国产新癸酸钴完全可以替代进口新癸酸钴用于钢丝帘布胶。
徐嘉辉[2](2021)在《高性能改性粘合树脂在绿色轮胎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橡胶因其强度高、低生热和高粘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绿色轮胎的带束层,而功能型粘合树脂作为应用于绿色轮胎带束层的主要助剂,保证了橡胶与骨架材料(聚酯帘线、钢丝、钢帘线和纤维等)之间的粘合,同时提高胶料的耐老化粘合性能、降低生热。因此,粘合树脂与天然橡胶的绿色配合是现代绿色轮胎发展的研究重点方向。首先研究了白炭黑、钴盐及防焦剂等组分对天然橡胶-镀铜钢丝帘线粘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钴盐的粘合体系会使胶料交联密度提高,显着提升钢丝的抽出粘合力和钢丝表面单位覆胶量。而白炭黑的加入使压缩生热量增大,粘合性能略有提升。加入间甲白钴体系胶料形成交联网络速度最快,间甲、间甲白、间甲/钴粘合体系老化后胶料的交联密度均升高,其中间甲钴体系粘合性能最优。论文研究了四种常用市售高性能改性粘合树脂对胶料粘合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固体颗粒状的树脂(AR1005和SL-3022)含有更多的羟基和次甲基的基团,使得固体颗粒树脂在摩尔数较少的情况下也具有更强的极性,能更好地迁移到粘合界面,形成更加稳定的粘合;而高粘度液体状的树脂(RFO-100和腰果油)与橡胶基体相容性更好,分子量较低,起到了增塑的作用,混炼胶自粘性更高,但是结构中双键含量较大,会与橡胶基体反应,粘合性能不如固体颗粒树脂。硫化诱导期对粘合反应的影响至关重要,树脂的迁移和橡胶向钢丝渗透也在这一阶段完成。防焦剂CTP能更好的延长焦烧期,获得更高的粘合性能,而防焦剂E能使胶料获得更高的硫化程度,提高胶料的定伸应力,增大硬度。随着防焦剂CTP用量增大,焦烧时间和t90逐渐延长,不加粘合体系的胶料交联密度有所升高,加入粘合体系的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交联密度明显高于不加粘合体系的胶料。加入0.75份CTP时交联密度相对最高。不同老化方式和条件对胶料交联密度和粘合性能的影响有所区别。热氧老化环境下,粘合性能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抽出钢丝表面覆胶量也逐渐减少;在湿热老化条件下,随着交联密度的升高粘合性能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盐水老化对胶料的粘合性能的恶化十分显着,且钢丝表面覆胶量极少。在探究粘合树脂与HMMM的作用规律实验中发现,当腰果油(或SL-3022):HMMM配比为1.8:2.7时硫化胶的钢丝抽出力达到最高,覆胶量较多。粘合树脂的形成使胶料的交联密度上升,钢丝抽出力和覆胶量提升,耐热氧老化性能提高。老化前后粘合强度随着粘合树脂和HMMM用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霍石磊[3](2020)在《基于间甲白钴的橡胶骨架粘合性能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橡胶钢丝帘线作为轮胎带束层的主要骨架材料,探究两者间的粘合性能影响因素对于橡胶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刚柔兼济,强韧兼备的橡胶钢丝帘线对于提升轮胎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子午线轮胎带束层部位的橡胶钢丝帘线。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基于粘合体系内HMMM(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与不同粘合助剂的作用规律和最佳配比;分析氧化锌和钴盐对于橡胶钢丝的粘合作用规律,总结实际生产的配料配比;分析热空气老化和湿气老化对于橡胶钢丝帘线试样的影响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粘合体系内HMMM与不同粘合助剂的作用规律:一、传统的间苯二酚与HMMM作用规律,在实验配方下,HMMM用量在4.5phr时粘合性能和效果最佳,且在“Flory凝胶理论”指导下分析实际生产的配比变化;二、间苯二酚-甲醛树脂SL3022与HMMM的作用规律,HMMM用量在3.0phr时试样的综合性能最佳,可以获得静、动态粘合性能较优异橡胶钢丝帘线试样;三、新型粘合助剂PN760与HMMM作用规律,HMMM用量在3.0phr时粘合性能和效果最佳。(2)氧化锌和钴盐对粘合性能的作用规律:一、氧化锌用量对橡胶钢丝的粘合性能影响,氧化锌用量5.0phr时,试样的综合物理性能和粘结特性表现最佳;二、橡胶与钢丝帘线专属粘合助剂钴盐对粘合性能的影响,癸酸钴的用量在1.0phr时,试样粘合性能最佳,在疲劳测试中粘合保持率较高。(3)热空气老化和湿气老化对粘合性能的影响规律:一、热老化温度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温度失效发生在橡胶基体,较高温度发生在粘合界面层;二、热老化时间影响,结果表明时间的增加钢丝帘线的抽出力呈递减趋势;三、湿气老化时间影响,结果表明粘合失效初期是由于硫化橡胶中C-C键和C-S键的断裂,后期是因为粘合界面层部分Cu-S键的断裂。本文通过对橡胶钢丝帘线粘合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分析HMMM与不同粘合助剂的作用规律,氧化锌、钴盐和湿热老化对粘合性能的作用规律,对于提高橡胶钢丝粘合性能和提升轮胎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张海盟,丁全勇,焦文秀,赵光芳,韩玉瑶[4](2020)在《国产新癸酸钴在轿车轮胎带束层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国产新癸酸钴在轿车轮胎带束层胶中的应用,并与进口新癸酸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国产新癸酸钴的理化性能与进口新癸酸钴基本一致,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企业标准要求;国产新癸酸钴作为橡胶-钢丝粘合增进剂应用于轿车轮胎带束层胶中,胶料的加工性能良好,硫化胶的物理性能、耐老化性能和粘合性能与采用进口新癸酸钴的硫化胶相当,成品轮胎的高速性能和耐久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王佳莉[5](2017)在《天然橡胶与钢丝帘线的粘合及微观结构研究》文中提出钴盐是普遍使用的橡胶-金属粘合体系的粘合促进剂,对于橡胶-金属的粘合有重要作用,同时钴盐在老化时会加速胶料的老化影响胶料的性能。为了能保留钴盐对橡胶与钢丝帘线的粘合性能的有利影响,同时又能消除钴盐对胶料本身性能的不利影响。本文以镀钴钢丝和天然橡胶为对象,深入、详细地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粘合性。以目前公认的橡胶与镀铜钢丝帘线的粘合机理为基础,根据实验结果,拓展了粘合机理,建立了粘合过程的基本模型,最终通过优化配方使非钴盐胶料镀钴钢丝帘线的粘合水平达到了工业水平。论文分成3个部分进行讨论:1.根据橡胶与钢丝帘线的粘合机理,从前期硫化延迟、增加CuxS生成量、界面结合力和增加噻唑环等四个方向进行探究来优化配方。前期硫化延迟包括,基础配方中添加CTP和BR用量对胶料粘合性能的影响;以硫黄种类、硫黄用量和硫黄分子大小来讨论增加CuxS生成量对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phr改性硫黄时可以使非钴盐胶料镀钴钢丝帘线的粘合力达到要求;胶料与钢丝界面结合力通过白炭黑用量及N330、氧化锌和硫黄配比两个方面探究,实验结果表明10phr白炭黑时粘合力最好;增加噻唑环,研究了TTA、M、DM等助剂的用量对粘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助剂的添加对于橡胶-钢丝的粘合都有所改善,但效果不显着。2.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硫黄对增加胶料与镀钴钢丝帘线的粘合力有较大的贡献,并提出改性硫黄增加界面粘合力的机理,这一机理通过SEM和DSC等手段进行了间接证明。由于改性硫黄中组分特殊的分子结构,导致硫黄在胶料中分散均匀,以及特殊组分可导致胶料与金属界面化学键的生成。这两个因素非常有利于胶料与钢丝帘线的粘合。3.提出了复合试剂N增加橡胶与金属粘合力的机理与模型。复合试剂N在胶料体系中与橡胶发生了反应,同时复合试剂N的自聚体形成的离子对也有利于胶料与钢丝的粘合。通过FTIR、GPC证明了硫黄与复合试剂N发生了反应,通过交联密度和RPA测试证明了复合试剂N在胶料中形成了网络结构。
岳鹏远[6](2017)在《复合钴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提升橡胶与钢丝帘线粘合效果的助剂——有机钴盐,是子午线轮胎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但其昂贵的价格,对胶料力学性能及耐老化性的负面影响,使得胶料配方中钴盐的使用量有减小的趋势。但是不能损失胶料与钢丝帘线的粘合力,故开发新型钴盐势在必行,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利用稀土元素的“协同催化”作用,在有机钴盐的合成中添加稀土元素,合成出了癸酸钴-稀土元素复合钴盐系列样品,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在全钢子午线轮胎的带束层胶料中进行了应用研究,并考察了胶料配方中促进剂用量对胶料与钢丝粘合效果的影响,还对复合钴盐的中试产品进行了应用评价。对合成的癸酸钴-稀土元素复合钴盐进行了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钴盐的初始分解温度低于传统的癸酸钴和硼酰化钴,分解速度最快时的温度相差不大。将其应用于全钢子午线轮胎带束层胶料中,胶料的焦烧时间较癸酸钴胶料短,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更好,钢丝帘线与胶料的初始粘合力及老化后的粘合力均提高。这表明复合钴盐促进粘合的效果优于癸酸钴。固定复合钴盐的用量,对不同复合钴盐在带束层胶料中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添加FH20-2复合钴盐的胶料与钢丝帘线的粘合力较其他几种复合钴盐胶料高,老化后的粘合保持率也较高,均优于癸酸钴。对FH20-2进行变量试验,当FH20-2用量为0.45份时,胶料与钢丝帘线的粘合力最好,高于添加0.9份癸酸钴和硼酰化钴的胶料,老化后的粘合力保持率也较高。胶料的拉伸强度高,耐老化性好,均优于0.9份的癸酸钴胶料。考察促进剂DZ的用量对复合钴盐带束层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与钢丝帘线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DZ用量增多,胶料的焦烧时间缩短,硫化速度加快,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和拉伸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定伸应力先上升后趋于稳定,撕裂强度没有太大变化,胶料与钢丝帘线的初始粘合力提高。综合比较,当DZ用量为1.25份时,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与钢丝的粘合效果最好。将中试的三种复合钴盐(复合癸酸钴1#、2#,复合硼酰化钴1#)用于全钢子午线轮胎带束层胶料,用量为0.45份,与0.9份的癸酸钴、硼酰化钴胶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复合癸酸钴2#胶料与钢丝帘线的粘合力较好,硫化胶的拉伸、撕裂强度高,耐老化性好,老化后的粘合力保持率较高。复合硼酰化钴1#胶料与钢丝帘线的初始粘合力较硼酰化钴胶料的高,但是老化后的粘合力保持率较低。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能够得出,复合钴盐是一种非常值得继续深入探究的既环保,又能降低轮胎生产成本的高效产品,如果将来能对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新癸酸钴和硼酰化钴实现替代,将会是子午线轮胎上的一大创新成果。
王永伟,陆铭,王婷,马金峰,李花婷[7](2017)在《几种新癸酸钴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层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研究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自制的新癸酸钴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层胶中的应用效果,并与进口同类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制新癸酸钴的理化性能达到指标要求,其内在成分与进口产品基本一致;将其应用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层胶中,胶料的加工性能、粘合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良好,硫化特性和物理性能均与进口产品相当。
王永伟,陆铭,王婷,马金峰,李花婷[8](2016)在《几种新癸酸钴在子午线轮胎带束层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对比分析我院自制的3种新癸酸钴与美国Shepherd公司新癸酸钴的理化性能与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自制样品成分与美国样品基本吻合,各项技术指标均能达到行业标准要求。将4种样品应用于典型的卡车和公共汽车子午线轮胎带束层胶中,考察胶料的硫化特性、物理性能以及耐热老化、耐湿热老化和耐盐水老化性能得出,4种样品胶料的各项性能相当。自制新癸酸钴可以在带柬层胶中应用。
董学腾[9](2015)在《羟甲基化木质素补强NBR及增强橡胶与镀铜钢丝粘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质素作为一种环保的、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主要来源于制浆造纸黑液的提取物。本文针对甲醛改性制得的羟甲基化木质素与间苯二酚-甲醛-白炭黑粘合体系(间-甲-白粘合体系)有着相似的结构,采用羟甲基化木质素/丁腈橡胶(NBR)胶乳的共沉胶为原料,考察了羟甲基化木质素对NBR的补强作用以及增进NBR与镀铜钢丝的粘合效果;采用羟甲基化木质素代替间-甲-白粘合体系在钢丝编织胶管中的应用,研究发现添加羟甲基化木质素胶料的粘合强度可以与间-甲-白粘合体系的相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羟甲基化木质素/白炭黑的协同作用对胶管胶料粘合性能的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羟甲基化木质素对NBR的补强效果及其增进NBR与镀铜钢丝的粘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羟甲基化木质素对NBR橡胶具有良好的补强作用,100份的羟甲基化木质素填充NBR拉伸强度可达到18.4MPa;SEM分析表明羟甲基化木质素在橡胶基体中分散性良好,H抽出力和附胶照片显示,羟甲基化木质素能够增进NBR与镀铜钢丝的粘合,当羟甲基化木质素用量为100份时,可达到135N/根;随着羟甲基化木质素用量的增大,橡胶基体的模量逐渐增大,使得粘合的破坏由粘合界面处转变到橡胶相。对比羟甲基化木质素与间-甲-白粘合体系对钢丝编织胶管胶料的各项性能发现,羟甲基化木质素极性强,不仅与NBR相容性好,与镀铜钢丝表面也有着良好的亲和力;羟甲基化木质素具有类似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的高反应活性,增进了橡胶与钢丝的粘合;羟甲基化木质素粒子表面呈酸性,延长了胶料的硫化时间,有利于橡胶的硫化和粘合界面的形成过程同步进行。当羟甲基化木质素的填充量为3040份时,其粘合强度可以与间-甲-白粘合体系相当。探讨羟甲基化木质素/白炭黑并用对胶管胶料的粘合性能及各项性能的影响发现,羟甲基化木质素发生的固化反应增大了橡胶基体的模量,白炭黑延长了胶料的硫化时间,胶料与镀铜钢丝能够充分接触,这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地增进橡胶与镀铜钢丝的粘合。
肖英,胡浩,黄超明,李毅[10](2013)在《钴盐粘合增进剂的生产与需求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简述钴盐粘合增进剂品种的发展,介绍新癸酸钴和硼酰化钴的制备工艺。概述世界和我国钴盐粘合增进剂的供需情况,2012年世界钴盐粘合增进剂需求量约1.8万t;根据我国子午线轮胎的产量测算,2012年我国钴盐粘合增进剂的产能已达到1万t,消费量超过6000 t。我国钴盐粘合增进剂企业应重视钴盐粘合增进剂产品的升级换代。
二、橡胶粘合增进剂新癸酸钴RCo-1的合成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橡胶粘合增进剂新癸酸钴RCo-1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国产新癸酸钴的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主要原材料 |
1.2 配方 |
1.3 主要设备和仪器 |
1.4 试样制备 |
1.5 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硫化特性 |
2.2 物理性能 |
2.3 粘合性能 |
2.4 耐屈挠性能 |
2.5 压缩疲劳温升 |
2.6 新癸酸钴分散性 |
3结论 |
(2)高性能改性粘合树脂在绿色轮胎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绿色轮胎的发展概况 |
1.2 橡胶与骨架材料的粘合 |
1.2.1 天然橡胶 |
1.2.2 橡胶骨架材料的发展 |
1.2.3 粘合体系 |
1.3 粘合机理 |
1.3.1 粘合界面层的形成机理 |
1.3.2 粘合树脂作用机理 |
1.4 影响粘合的因素 |
1.4.1 有机钴盐对粘合的影响 |
1.4.2 补强填充体系对粘合的影响 |
1.4.3 硫化体系对粘合的影响 |
1.4.4 老化对粘合的影响 |
1.4.5 粘合性能的其他影响因素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2.不同组分对天然橡胶-钢丝粘合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配方 |
2.2.3 实验设备 |
2.2.4 试样制备 |
2.2.5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组分对硫化特性的影响 |
2.3.2 不同组分对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2.3.3 不同组分对填料分散的影响 |
2.3.4 不同组分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
2.3.5 粘合组分对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不同粘合树脂对NR-钢丝粘合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配方 |
3.2.3 实验设备 |
3.2.4 试样制备 |
3.2.5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粘合树脂的结构分析 |
3.3.2 不同粘合树脂对自粘性能的影响 |
3.3.3 不同粘合树脂对门尼粘度的影响 |
3.3.4 不同粘合树脂对硫化特性的影响 |
3.3.5 不同粘合树脂对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6 不同粘合树脂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焦烧时间对天然橡胶-钢丝粘合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配方 |
4.2.3 实验设备 |
4.2.4 试样制备 |
4.2.5 性能测试 |
4.3 防焦剂种类对性能的影响 |
4.3.1 不同防焦剂种类对硫化特性的影响 |
4.3.2 不同防焦剂种类对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4.3.3 不同防焦剂种类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
4.4 防焦剂CTP用量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
4.4.1 防焦剂CTP用量对硫化特性的影响 |
4.4.2 防焦剂CTP用量对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4.4.3 防焦剂CTP用量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
4.4.4 不同老化条件下防焦剂CTP用量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粘合树脂与HMMM配比对NR-钢丝粘合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配方 |
5.2.3 实验设备 |
5.2.4 试样制备 |
5.2.5 性能测试 |
5.3 腰果油与HMMM配比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
5.3.1 腰果油与HMMM配比对门尼粘度的影响 |
5.3.2 腰果油与HMMM配比对硫化特性的影响 |
5.3.3 腰果油与HMMM配比对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5.3.4 腰果油与HMMM配比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
5.4 SL-3022与HMMM配比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
5.4.1 SL-3022与HMMM配比对硫化特性的影响 |
5.4.2 SL-3022与HMMM配比对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5.4.3 SL-3022与HMMM配比对填料分散的影响 |
5.4.4 SL-3022与HMMM配比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间甲白钴的橡胶骨架粘合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橡胶骨架材料的发展历程 |
1.1.1 国内外橡胶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
1.1.2 国内外橡胶骨架材料的发展历程 |
1.1.3 钢丝帘线基本概况 |
1.2 橡胶与钢丝帘线粘合基本概念、机理 |
1.2.1 橡胶与钢丝帘线粘合基本概念 |
1.2.2 橡胶粘合剂的分类 |
1.2.3 不同粘合力的粘合机理 |
1.2.4 橡胶-钢丝帘线粘合理论 |
1.3 粘合失效的研究现状 |
1.4 粘合性能影响因素 |
1.4.1 湿热老化对粘合的性能影响 |
1.4.2 橡胶的配方对粘合的性能影响 |
1.4.3 镀层对橡胶粘合的性能影响 |
1.4.4 循环的受力对橡胶的粘合性能影响 |
1.5 粘合强度表征测试方法 |
1.5.1 静态测量 |
1.5.2 动态测量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实验准备及性能测试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设备 |
2.2.1 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试样的制备的基本过程 |
2.3.1 混炼胶试样制备的基本流程 |
2.3.2 橡胶钢丝试样制备的基本流程 |
2.4 性能测试 |
2.4.1 硫化性能 |
2.4.2 撕裂性能 |
2.4.3 拉伸性能 |
2.4.4 硬度 |
2.4.5 试样动态疲劳性能 |
2.4.6 试样静态抽出力性能 |
2.4.7 表面观察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间甲白钴粘合体系的橡胶钢丝粘合性能探究 |
3.1 引言 |
3.2 间苯二酚与HMMMM的作用规律研究 |
3.2.1 间苯二酚理化性质简介 |
3.2.2 HMMM理化性质简介 |
3.2.3 实验配方 |
3.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间苯二酚-甲醛树脂SL3022与HMMM作用规律研究 |
3.3.1 间苯二酚-甲醛树脂SL3022理化性质简介 |
3.3.2 实验配方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PN760与HMMM作用规律研究 |
3.4.1 PN760理化性质简介 |
3.4.2 实验配方 |
3.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氧化锌和钴盐对橡胶钢丝的粘合性能影响 |
4.1 引言 |
4.2 氧化锌用量对橡胶钢丝粘合性能的影响 |
4.2.1 氧化锌理化性质简介 |
4.2.2 实验配方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钴盐用量对橡胶钢丝粘合性能的影响 |
4.3.1 癸酸钴理化性质简介 |
4.3.2 实验配方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湿热老化对橡胶钢丝粘合失效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原料、设备 |
5.2.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热老化温度影响因素 |
5.3.2 热老化时间影响因素 |
5.3.3 湿气老化时间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国产新癸酸钴在轿车轮胎带束层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主要原材料 |
1.2 配方 |
1.3 主要设备和仪器 |
1.4 混炼工艺 |
1.5 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理化性能 |
2.2 硫化特性 |
2.3 物理性能 |
2.4 粘合性能 |
2.5 成品性能 |
3 结论 |
(5)天然橡胶与钢丝帘线的粘合及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轮胎结构 |
1.2 镀铜钢丝与胶料的粘合性能 |
1.2.1 镀铜钢丝与橡胶的粘合体系 |
1.2.1.1 间甲白体系 |
1.2.1.2 三嗪体系 |
1.2.1.3 钴盐促进粘合体系 |
1.2.1.4 高硫/钴体系 |
1.2.1.5 其他体系 |
1.3 钴盐在橡胶中的应用 |
1.3.1 无机钴盐到有机钴盐的发展 |
1.3.2 有机钴盐在橡胶中的应用 |
1.3.3 硼酰化钴 |
1.3.4 新癸酸钴 |
1.3.5 含钴盐橡胶与不含钴盐橡胶性能对比 |
1.4 钴盐在橡胶中的作用机理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钴盐对天然胶的物理性能影响及配方优化 |
2.1 前言 |
2.2 实验所用材料及主要仪器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混炼胶的制备 |
2.2.4 混炼胶的硫化 |
2.2.5 力学性能测试 |
2.2.6 硫化性能测试 |
2.2.7 试验配方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钴盐对不同配方天然橡胶基本物理性能的影响 |
2.3.1.1 力学性能 |
2.3.1.2 焦烧和硫化时间 |
2.3.1.3 粘合性能 |
2.3.1.4 粘合机理讨论 |
2.3.2 对于优化橡胶配方的探索 |
2.3.2.1 前期硫化延迟 |
2.3.2.2 加大CuxS生成量 |
2.3.2.3 界面结合力 |
2.3.2.4 增加噻唑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硫黄对无钴橡胶粘合力及其他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用材料及仪器设备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混炼胶的制备 |
3.2.4 混炼胶的硫化 |
3.2.5 力学性能测试 |
3.2.6 硫化性能测试 |
3.2.7 交联密度测试 |
3.2.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2.9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3.2.10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 |
3.2.11 试验配方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粘合性能 |
3.3.2 机理分析 |
3.3.2.1 分散均匀性 |
3.3.2.2 改性硫黄组分证明 |
3.3.3 其他性能 |
3.3.3.1 硫化性能 |
3.3.3.2 交联密度 |
3.3.3.3 力学性能 |
3.3.3.4 动态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试剂N提高无钴橡胶粘合力机理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用材料及仪器设备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混炼胶的制备 |
4.2.4 混炼胶的硫化 |
4.2.5 力学性能测试 |
4.2.6 硫化性能测试 |
4.2.7 交联密度测试 |
4.2.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2.9 气相凝胶色谱(GPC) |
4.2.10 橡胶加工分析(RPA) |
4.2.11 试验配方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粘合性能 |
4.3.2 粘合机理 |
4.3.2.1 证明硫黄与复合试剂N反应 |
4.3.2.2 证明复合试剂N在橡胶中形成交联网络 |
4.3.3 其他性能 |
4.3.3.1 硫化特性 |
4.3.3.2 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复合钴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子午线轮胎发展概况 |
1.2 钴盐的合成及应用 |
1.2.1 钴盐的概况 |
1.2.2 钴盐的合成 |
1.2.3 钴盐的应用 |
1.3 稀土资源概况 |
1.3.1 稀土元素的简介 |
1.3.2 稀土元素的应用 |
1.4 橡胶与钢丝帘线粘合效果的影响因素 |
1.4.1 钢丝帘线镀层对粘合的影响 |
1.4.2 钢丝帘线加工工艺对粘合的影响 |
1.4.3 胶料配方及工艺对粘合的影响 |
1.4.4 外界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
1.5 橡胶与钢丝帘线的粘合技术 |
1.5.1 间甲白粘合体系 |
1.5.2 钴盐增进体系 |
1.5.3 间甲白和钴盐并用体系 |
1.6 橡胶与钢丝帘线粘合的理论基础 |
1.6.1 橡胶与镀铜钢丝粘合界面微观反应 |
1.6.2 间甲树脂在粘合中的作用机理 |
1.6.3 钴盐在粘合中的作用机理 |
1.7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复合钴盐的合成与分析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 |
2.2.2 主要设备与仪器 |
2.2.3 复合钴盐样品制备 |
2.2.4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常规钴盐的分子结构 |
2.3.2 复合癸酸钴盐的分子结构 |
2.3.3 复合硼酰化钴盐的分子结构 |
2.3.4 有机钴盐的热失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钴盐种类对带束层胶料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配方 |
3.2.4 试样制备 |
3.2.5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钴盐种类对混炼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
3.3.2 钴盐种类对混炼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3.3.3 钴盐种类对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4 钴盐种类对硫化胶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3.3.5 钴盐种类对硫化胶压缩疲劳性能的影响 |
3.3.6 钴盐种类对硫化胶与钢丝帘线粘合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钴盐FH20-2 用量对带束层胶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配方 |
4.2.4 试样制备 |
4.2.5 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复合钴盐FH20-2 用量对混炼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
4.3.2 复合钴盐FH20-2 用量对混炼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4.3.3 复合钴盐FH20-2 用量对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4.3.4 复合钴盐FH20-2 用量对硫化胶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
4.3.5 复合钴盐FH20-2 用量对硫化胶疲劳性能的影响 |
4.3.6 复合钴盐FH20-2 用量对硫化胶与钢丝帘线粘合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促进剂DZ用量对带束层胶性能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材料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配方 |
5.2.4 试样制备 |
5.2.5 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促进剂DZ用量对混炼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
5.3.2 促进剂DZ用量对混炼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5.3.3 促进剂DZ用量对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5.3.4 促进剂DZ用量对硫化胶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5.3.5 促进剂DZ用量对硫化胶压缩疲劳性能的影响 |
5.3.6 促进剂DZ用量对硫化胶与钢丝帘线粘合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复合钴盐中试产品在带束层胶中的应用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原材料 |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2.3 实验配方 |
6.2.4 试样制备 |
6.2.5 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复合钴盐中试产品的混炼胶的门尼粘度 |
6.3.2 复合钴盐中试产品的混炼胶的硫化特性 |
6.3.3 复合钴盐中试产品的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6.3.4 复合钴盐中试产品的硫化胶的耐老化性能 |
6.3.5 复合钴盐中试产品的硫化胶的压缩疲劳性能 |
6.3.6 复合钴盐中试产品的硫化胶与钢丝帘线的粘合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几种新癸酸钴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层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主要原材料 |
1.2 试验配方 |
1.3 主要设备和仪器 |
1.4 混炼工艺 |
1.5 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新癸酸钴的制备 |
2.1.1 理化分析 |
2.1.2 红外光谱分析 |
2.2 新癸酸钴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层胶中的性能评价 |
2.2.1 硫化特性 |
2.2.2 物理性能 |
2.2.3 粘合性能 |
3 结论 |
(9)羟甲基化木质素补强NBR及增强橡胶与镀铜钢丝粘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橡胶粘合剂的分类 |
1.3 用于橡胶与金属的粘合方法 |
1.3.1 硬质橡胶法 |
1.3.2 镀黄铜法 |
1.3.3 酚醛树脂法 |
1.3.4 卤化橡胶法 |
1.4 粘合机理 |
1.4.1 吸附理论 |
1.4.2 机械理论 |
1.4.3 化学键理论 |
1.4.4 扩散理论 |
1.4.5 静电理论 |
1.5 橡胶与金属粘合的直接粘合法 |
1.5.1 橡胶与镀铜钢丝粘合的机理 |
1.5.2 间-甲-白直接粘合体系 |
1.5.3 有机钴盐增粘体系 |
1.5.4 三嗪体系 |
1.6 木质素的结构 |
1.6.1 木质素的结构单元 |
1.6.2 木质素结构单元之间的键型 |
1.6.3 木质素的结构模型 |
1.7 木质素作为补强剂在橡胶中的应用 |
1.7.1 木质素的羟甲基化改性 |
1.7.2 木质素的Mannich改性 |
1.8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8.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3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羟甲基化木质素在NBR中的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试样制备 |
2.2.4 测试与分析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羟甲基化木质素用量对混炼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
2.3.2 羟甲基化木质素用量对混炼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2.3.3 羟甲基化木质素用量对硫化胶表观交联密度的影响 |
2.3.4 羟甲基化木质素/NBR硫化胶的SEM分析 |
2.3.5 羟甲基化木质素用量对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6 羟甲基化木质素用量对硫化胶H抽出力的影响 |
2.3.7 羟甲基化木质素/NBR硫化胶的附胶照片 |
2.3.8 羟甲基化木质素用量对混炼胶Payne的影响 |
2.3.9 羟甲基化木质素用量对硫化胶耐磨性能的影响 |
2.3.10 羟甲基化木质素用量对硫化胶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
2.3.11 羟甲基化木质素用量对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12 羟甲基化木质素/NBR硫化胶的DMA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羟甲基化木质素对钢丝编织胶管胶料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试样制备 |
3.2.4 测试与分析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羟甲基化木质素对胶管胶料门尼粘度的影响 |
3.3.2 羟甲基化木质素对胶管胶料硫化特性的影响 |
3.3.3 羟甲基化木质素对胶管胶料交联密度的影响 |
3.3.4 羟甲基化木质素/胶管硫化胶的SEM分析 |
3.3.5 羟甲基化木质素对胶管胶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6 羟甲基化木质素对胶管胶料H抽出力的影响 |
3.3.7 羟甲基化木质素/胶管胶料的附胶照片 |
3.3.8 羟甲基化木质素对胶管胶料Payne效应的影响 |
3.3.9 羟甲基化木质素对胶管胶料耐磨性能的影响 |
3.3.10 羟甲基化木质素对胶管胶料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
3.3.11 羟甲基化木质素对胶管胶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2 羟甲基化木质素/胶管胶料的DMA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羟甲基化木质素/白炭黑并用对胶管胶料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试样制备 |
4.2.4 测试与分析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羟甲基化木质素/白炭黑并用比对胶料门尼粘度的影响 |
4.3.2 羟甲基化木质素/白炭黑并用比对胶料硫化特性的影响 |
4.3.3 羟甲基化木质素/白炭黑并用比对表观交联密度的影响 |
4.3.4 羟甲基化木质素/白炭黑并用比的硫化胶的SEM分析 |
4.3.5 羟甲基化木质素/白炭黑并用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6 羟甲基化木质素/白炭黑并用比对H抽出力的影响 |
4.3.7 羟甲基化木质素/白炭黑并用比的硫化胶附胶照片 |
4.3.8 羟甲基化木质素/白炭黑并用比对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9 羟甲基化木质素/白炭黑并用硫化胶的DMA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钴盐粘合增进剂的生产与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钴盐粘合增进剂生产工艺概况 |
2 世界钴盐粘合增进剂的供需情况 |
2.1 生产情况 |
2.2 需求情况 |
3 我国钴盐粘合增进剂的供需情况 |
3.1 生产情况 |
3.2 需求情况 |
4 发展建议 |
四、橡胶粘合增进剂新癸酸钴RCo-1的合成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产新癸酸钴的应用性能研究[J]. 邱利斌,苏超,顾征科. 橡胶科技, 2021(09)
- [2]高性能改性粘合树脂在绿色轮胎中的应用研究[D]. 徐嘉辉.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间甲白钴的橡胶骨架粘合性能影响因素研究[D]. 霍石磊.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国产新癸酸钴在轿车轮胎带束层胶中的应用[J]. 张海盟,丁全勇,焦文秀,赵光芳,韩玉瑶. 橡胶科技, 2020(02)
- [5]天然橡胶与钢丝帘线的粘合及微观结构研究[D]. 王佳莉. 青岛科技大学, 2017(01)
- [6]复合钴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研究[D]. 岳鹏远. 青岛科技大学, 2017(01)
- [7]几种新癸酸钴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层胶中的应用[J]. 王永伟,陆铭,王婷,马金峰,李花婷. 轮胎工业, 2017(01)
- [8]几种新癸酸钴在子午线轮胎带束层胶中的应用[A]. 王永伟,陆铭,王婷,马金峰,李花婷. “科迈杯”第12届全国橡胶助剂生产和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9]羟甲基化木质素补强NBR及增强橡胶与镀铜钢丝粘合的研究[D]. 董学腾.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3)
- [10]钴盐粘合增进剂的生产与需求分析[J]. 肖英,胡浩,黄超明,李毅. 橡胶科技,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