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钻孔应变观测与地震前兆研究

新疆钻孔应变观测与地震前兆研究

一、新疆地区钻孔应变观测及地震前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春生,颜龙,斯琴,高歌[1](2021)在《2020年1月16日库车MS5.6地震定点形变中短期异常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020年1月16日16时32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41.21°N,83.60°E)发生MS5.6地震,震源深度16 km。为了增强对地震异常的识别能力,提高该地区的震情跟踪水平,利用形态法梳理震中250 km范围内19项定点形变测项,共梳理出钻孔倾斜、水管倾斜仪、垂直摆、断层仪和洞体应变仪5项中短期异常,异常类型主要表现为年变畸变类异常,其中倾斜类的3项异常均出现在EW向与等震线长轴方向一致。

洪旭瑜,张清秀,陈彩虹,秦双龙[2](2021)在《福建地球物理台网数据跟踪分析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对福建地区不同观测手段仪器的数据进行跟踪分析,总结不同学科仪器观测曲线的变化趋势和观测效能,结果表明:(1)福建地区73.68%的形变观测曲线具有清晰年变动态;(2)重力仪映震效能好,同震响应与地震强度、震中距呈正相关关系;(3)地磁观测年变比较有规律且有一定周期性;(4)福建地区水温观测质量较高,水位受降雨影响不同台站年变幅度不同。

韩桂红,滕海涛,高歌[3](2021)在《天山中段两次地震前尼勒克分量式钻孔应变异常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钻孔应变短期地震预报提供新思路,通过对尼勒克分量式钻孔应变的曲线形态、自检因子、面应变和剪应变异常的梳理,发现天山中段霍城MS5.0、拜城MS5.4地震前尼勒克分量式钻孔应变四分量出现破年变异常。自检因子在霍城MS5.0地震前2个月出现"失洽"现象,异常形态表现为先下降后回返,地震时刻的相关系数基本达到最低值或在最低值附近。地震前剪应变、面应变曲线出现分叉现象,剪应变异常变化更显着。

于紫凝[4](2021)在《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震前异常提取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地震的小概率性,孕震机制的复杂性及地球深部观测的技术局限性,地震预测预报成为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研究的世界性难题。经过数十年的观测技术发展,我国已累积了丰富的形变、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学科的观测资料,为地震前兆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如何在大量观测资料中排除环境干扰等原因引起的异常,提取与地震相关的震前异常具有重大社会需求和深远的科学意义。地震是地下岩层受到集中应力超过强度极限突然破裂的过程。钻孔应变观测反映地壳应变变化,在地震前兆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钻孔应变观测的震前异常分析中还存在如下问题:(1)钻孔应变观测数据中,由于固体潮、气压等环境因素产生的应变响应影响,导致由地震引起的应变难以分辨;(2)钻孔应变观测异常提取大多采用时域、时频域的幅度阈值超限方法,容易将受到突发性干扰或噪声等偶然因素影响的幅度异常,误认为是地震异常;(3)异常分析大多采用单台站方式,即使是多台站,也仅是多台站结果印证,其实质仍是单台站分析,而不是多台站数据联合分析,多台站间的震前相关特征未能被充分利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环境因素对钻孔应变观测的影响,建立了钻孔应变观测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求解了各环境因素产生的应变响应;采用基于概率分布的异常分析方法,提取了单台站钻孔应变数据的震前负熵异常;构建了多台站的拓扑网络,通过分析多台站数据间的相关特征,计算了网络的度,提取了震前网络度异常;采用b值和地震检验模型,分别评价了震前负熵异常和网络度异常。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四元件钻孔应变仪的观测原理,利用数据自洽性,进行了应变观测的标定;计算潮汐因子,分析了应变固体潮对钻孔应变观测的影响;理论分析了气温、气压对于应变观测的影响;讨论了水位、降雨与应变观测的关系。(2)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环境因素的应变响应求解方法。根据钻孔应变观测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测量方程将环境影响从测量空间映射到状态空间,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通过迭代误差协方差矩阵,连续修正环境状态的估计,求解固体潮、气压和钻孔水位的应变响应,还原地壳应变信号;通过对比潮汐因子、胡克定律理论值和气压对地壳负荷效应理论值,验证各环境因素应变响应的合理性。(3)提出了单台站钻孔应变数据的震前负熵异常提取方法。地壳应变信号的概率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地壳应变的背景信号具有高斯性,利用高斯信号的零负熵特点,采用高阶累积量方式,提取单台站地壳应变信号的负熵异常。汶川和芦山地震分析显示,各台站负熵异常累计在震前以幂律形式加速增长,且异常累计速率与各台站的震中距呈现相反的变化关系;随机时间与随机地震实验也进一步说明震前负熵异常与地震相关性。(4)提出了多台站钻孔应变数据的震前网络度异常提取方法。为避免单台站异常的偶然性,建立了多台站应变观测的拓扑网络;采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筛选出多台站观测数据中的应变成分,以台站间应变成分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定义边;根据相关系数阈值获取网络各边的连通性;计算网络度并提取网络度异常。四川-云南地区的6台站网络度异常分析表明,13次目标地震中10次地震前出现了网络度异常的幂律增长,且异常累计速率与目标地震能级相关。(5)根据b值异常反映震源区应力状态,计算芦山地震前后的b值,对比分析了单台站的震前负熵异常;建立地震检验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检验法估计地震检验命中率和误检率,评价震前网络度异常,29次地震的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检测地震命中率远大于误检率,验证了网络度异常提取的有效性。

周聪[5](2021)在《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预测预报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特别是短临地震预测至今难以突破。有望推进短临地震预测的一个领域是对地震前兆的研究。但目前对地震现象尤其是前兆现象认识不清,对什么样的前兆异常才是可重复性、可靠的短临前兆异常,至今仍没有明确答案。岩石力学实验以及数值模拟实验一直是研究地震及前兆机理的有效手段。虽然大量岩石力学实验表明,在粘滑失稳前断层会经历预滑或前兆性滑动过程,同时伴随着声发射事件的增加和电压等物理参数的变化,但实际中的观测结果很难与实验室的岩石力学实验和地震成核理论相一致。自2001年随着环太平洋俯冲带幕式慢滑移事件及其伴生的非火山震颤信号的发现,慢地震的研究成为一个令人注目的方向。而且被地震学家称之为“前驱波”、“形变波”、“应力波”等所谓的异常信号可能是由断层慢滑移产生的低频地震波。当考虑慢地震事件时,地震的发生至少有四种类型:(A)地震前震-地震主震型、(B)慢地震前震-地震主震型、(C)地震前震-慢地震主震型和(D)慢地震前震-慢地震主震型。对慢地震事件的忽视可能会造成对(B)事件的漏报和对(C)事件的虚报。因此对慢地震的研究以及疑似慢滑移信号的观测与分析对地震预测预报有重要的意义。通常认为由于地震学(由于超过200秒周期时噪声增大)和大地测量(由于来自小于Mw6.0事件的弱形变信号)的观测极限,在慢地震事件中存在持续时间从约200秒至1天的事件空区。由于完整的地震记录应该包含三分量的平动信号和三分量的旋转信号,若同时考虑地震计的平动响应和旋转(倾斜)响应时,其最低有效频率可以延伸至频带范围外,频带外的信号不能简单的丢弃。同时由于测震数据量巨大,传统靠人工一一识别异常的方式无法对异常的时空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随着地震检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微震事件检测中的应用,使得在连续波形资料中搜索和探索这类低频信号是否存在成为可能。由于野外记录到的异常信号可能是由于断层本身运动所产生的近场效应,也可能是断层的运动所激发的线性或非线性地震波的传播效应,因此本文利用弹簧块体模型以及新发展的晶体位错模型Frenkel-Kontorova(FK)模型来研究宏观断层的滑动演化过程,特别是慢滑移所需要的实验条件和影响因素。然后在考虑非线性和频散效应的条件下模拟了非线性地震波的传播演化规律,最后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对汶川地震前近半年测震资料中的低频脉冲信号做了详尽的空间分布统计,结合地震旋转运动场水平分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龙门山断裂带附近低频脉冲信号可能的产生、传播和接收模式,得到如下认识:(1)根据弹簧块体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统计了粘滑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和滑移振幅的演化特征: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Tslip及振幅Vmax都随着系统刚度k和加载速率VL的增大而减小,特别是在低加载速率时Tslip急剧减小,当加载速率达到10-6 m/s后变化很缓慢。推测当断层处于慢滑移阶段,加载速率微小的扰动可以产生较大的持续时间变化。结合岩石力学实验的结论,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Tslip与系统刚度k、加载速率VL和有效正应力σ成反比;脉冲振幅Vmax与系统刚度k、加载速率VL成反比,而与有效正应力σ成正比。(2)从FK模型的理论解可以得出滑移持续时间T与凹凸体间距b、泊松比v成正比,与有效正应力σ成反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破裂速度与初始应力条件密切相关。应力梯度带范围越大,破裂速度越大,当梯度带范围达到一定宽度时,其破裂速度可以超过剪切波速度。剪应力与正应力的比值是影响断层产生慢破裂、亚瑞雷破裂和超剪切破裂的重要因素。(3)将一维FK模型应用于汶川地震主破裂运动,计算获得的滑动量分布与实际震源破裂反演结果相符。从应变能量的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姑咱台钻孔应变脉冲异常的形成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当断层慢滑移运动约20分钟,能够在震源区附近产生与实际记录相符的10-8~10-7的应变变化。同时,通过设置较低的初始应力比∑S-/∑N,能模拟出类似P波的慢破裂运动,传播速度约为4km/day。(4)在一维非线性地震波数值模拟中,当同时考虑非线性项和频散项时,以孤立子作为震源子波能得到线性波的传播特征: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形态及振幅大小均不变,以略小于线性背景介质速度匀速前进。当岩石的非线性程度进一步增加时,非线性地震波能表现出弹塑性波的传播特征。弹塑性波在空间中不是以规则的球面扩散传播。当其传播到弹性区域,会导致在不同台站上无法找到同源的信号,也可能使得同一台站不同分量上观测不到同步信号。(5)地震计有平动响应,但还应该考虑倾斜响应(旋转效应)。当考虑地震计的倾斜响应时,其倾斜的频率响应函数是一个低通滤波,而平动信号的响应是一个带通滤波器。在两种滤波器的共同作用下,其频带外的低频信号是有可能被保留的。因此考虑旋转分量的测震数据可能会拓宽地震学的低频观测极限。(6)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统计了汶川地震前5个月内四川省出现的疑似脉冲异常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异常频次较高的台站主要沿断裂带走向以及断裂带的东侧分布,基本位于地表峰值旋转运动场的东西和南北分量能量都较强的区域。(7)龙门山断裂带内存在发生慢滑移事件的地质条件:流体、高孔隙压、高温、高泊松比等,慢滑移容易发生在脆-塑性转化带中a-b~0的范围。当该区域受到扰动激发低频慢地震时,在震源区介质非线性和频散性的作用下可能表现出弹塑性传播特征,单个慢破裂事件可以演化为一个波、两个波甚至多个波,以非球面扩散的形式传播,并且容易以倾斜(旋转)量的形式被测震仪或倾斜仪记录到。

李建桥[6](2021)在《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地震前兆观测时间序列数据量越来越大,现有的基于Web的可视化方案由于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大,导致系统响应时间变长,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交互体验。基于采样和过滤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案虽然可以大大缩小数据规模,缩短数据传输时间,但会丢失高频数据背后的信息。面对如此海量的地震观测数据,如何高效地存储并对满足用户需求的数据进行快速地可视化分析,已经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研究目前主流的以My SQL为代表的关系型数据库、以Open TSDB为代表的分布式文件系统以及以HBase为代表的No SQL数据库等三种存储方案基础上,采用HBase数据库,提出了一种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存储方案,以解决海量地震前兆数据读写效率低下的问题。接着,针对现有的基于Web的可视化方案存在的一些不足,同时考虑到目前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Cloudberry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此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在大数据平台下,针对大数据的存储与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趋势,因此接着又提出一种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存储方案。针对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存储海量地震前兆观测数据方面存在读写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特点、应用场景以及查询数据的实时性、快速性等方面的需求,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保存在HBase数据库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Base的存储方案具有较优异的可扩展性与并发性,在读取操作和写入操作方面也都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充分证明了本方案的有效性。(2)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Cloudberry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实时可视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大大缩短了各数据分片的传输时间,改善了用户交互体验,很好地满足了地震业务中长期大范围观测数据可视化的需要。针对目前包括Cloudberry在内的渐进式可视化方案中,平均聚合函数(AVG)的正确性往往得不到保证的问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计数(COUNT)和求和(SUM)聚合函数可累加性的AVG转换规则技术解决方案,以保证AVG结果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与非渐进式可视化方案相比,基于Cloudberry的渐进式可视化方案可以在不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情况下立即看到结果。并且与P5渐进式可视化方案相比,Cloudberry每批次的响应时间更短,并且随着数据量的增加,Cloudberry总能将每批的响应时间保持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Cloudberry渐进式可视化方案缩短了用户的响应时间,避免了长时间的等待,提高了用户的交互体验。(3)提出了一种大数据环境下的渐进式可视化方案,以满足大数据场景下的需求。由于Cloudberry目前不支持大数据环境下的HBase数据库,虽然可以通过Elasticsearch从HBase中读数据,但此方案明显涉及到了网络中大规模的数据迁移,耗时且浪费计算资源。因此,本文模仿Cloudberry提出了一种大数据环境下的渐进式可视化方案,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在“地震大数据可视化及机器学习平台”项目上。应用结果表明,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具有快速性、灵活性等特点,对海量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可视化具有广泛而实用的价值。

陈顺云,宋春燕,闫玮,刘琼颖,刘培洵,卓燕群,张智河[7](2021)在《2020年1月19日伽师MS6.4地震前后的基岩温度变化》文中指出2020年1月19日发生的伽师MS6.4地震正好位于基岩温度观测区内,且西克尔观测台距离微观震中仅约1.3km,这为分析地震前后的地温变化提供了机会。结果显示:1)在伽师MS6.4震前及同震均观测到了清晰的地温变化。同震响应的出现,意味着震前的这些变化与地震有关,可能属于前兆信号。2)时间上,伽师地震前的基岩温度先是在稳定背景上出现异常变化,变化达到峰值后回落,一段时间后才发生地震。临近地震时,基岩温度呈现明显的加速上升变化。这种临震前的加速特征可能与地震亚失稳或成核过程有关。3)空间上,震前变化出现在发震断层或附近,而在距离发震断层较远的测点基本没有观测到明显的异常信息,预示着短临前兆更倾向于"近场"信息;从深度上看,只有局部深度的位置能观测到震前变化,前兆观测在深度上存在较明显的不确定性,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开展多深度联合观测,避免漏掉关键的前兆信息。4)结合2014年11月22日康定MS6.3地震的观测记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伽师地震类似,康定MS6.3地震前发震断层或附近基岩温度测点的观测结果也出现了明显变化,这意味着伽师地震前的温度变化并不是孤例。总之,从地震前后的基岩温度变化看,前兆信息具有近场、构造相关及对应力变化敏感的特征。

关冬晓,李晓东,雷晴[8](2021)在《手持式钻孔应变仪井下传感器现场检测装置的设计和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在WIN CE控制平台下设计的一种钻孔应变仪井下传感器现场检测装置。设计采用了基于32位ARM工控触屏板以及嵌入式Windows CE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平台,集成了485通信接口和多通道高精度模拟信号的数据采集单元,实现对钻孔应变仪井下传感器(应变传感器、气压、水位、水温传感器)部分的控制、调零、故障检测等功能,完成了基于触控界面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优化了检测步骤,提高工作效率。实际测试和台站应用表明,本装置具有方便,轻巧,操作简单等特点,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满足地震台站对钻孔应变仪井下传感器的实际检测要求。

全建军,赖见深,陈珊桦,郑永通,陈美梅,林慧卿[9](2021)在《小陶地震台钻孔体应变仪观测质量与映震能力分析全文替换》文中认为对小陶台钻孔体应变仪前兆数据开展研究、统计,分析观测曲线的同震地震波,归纳出2016—2020年体应变的国内国际同震地震波形特点,并画出地震能力线,量化评估小陶台钻孔体应变仪映震能力,得到小陶钻孔体应变仪对不同震级地震的响应范围。通过数据分析来看,小陶台钻孔体应变仪数据质量较高,映震效果较好。

胡亚轩,Akito Araya,汪翠枝,刘文义[10](2020)在《地震地形变观测系统的组成、发展及应用》文中指出简要介绍地震地形变观测系统的组成及地形变观测技术的发展,指出不同观测技术的时空特点,光纤和长基线应变仪等新技术的优点以及不同地形变观测技术进行联合观测的可行性和方法优势。通过对日本岐阜县安装的1 500 m臂长应变仪与GNSS地球观测网(GEONET)中的连续观测站获取的应变进行比对的实例分析,得出从连续观测站获取的水平应变去趋势后与应变仪得到的连续应变结果基本一致,地震会引起应变异常,应变仪对环境因素的影响更敏感。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发展优势观测技术,进行观测技术和研究方法的融合、提高监测密度,增强时空分辨率,提升地震前兆特征识别能力,更好地为科学防震减灾服务。

二、新疆地区钻孔应变观测及地震前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地区钻孔应变观测及地震前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1月16日库车MS5.6地震定点形变中短期异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观测仪器概况
2 异常资料分析
    2.1 库车钻孔倾斜
    2.2 库尔勒水管仪、垂直摆
    2.3 库尔勒跨断层仪
    2.4 库尔勒洞体应变
3 异常特征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2)福建地球物理台网数据跟踪分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福建数据跟踪分析概况
    1.1 福建地球物理台网概况
    1.2 分析产出情况
2 动态数据跟踪分析
    2.1 形变观测分析
    2.2 重力观测分析
    2.3 地磁观测分析
    2.4 地下流体观测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天山中段两次地震前尼勒克分量式钻孔应变异常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基本情况
2 异常特征分析
    2.1 曲线形态异常分析
    2.2 自检因子异常分析
    2.3 面应变和剪应变异常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4)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震前异常提取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钻孔应变观测发展现状
    1.3 钻孔应变观测震前异常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组织结构
        1.4.1 存在问题与本文研究思路
        1.4.2 全文组织结构
第2章 钻孔应变观测系统
    2.1 钻孔应变观测的基本原理
        2.1.1 应力与应变
        2.1.2 钻孔应变观测基本原理
    2.2 四元件钻孔应变观测系统的标定
        2.2.1 四元件钻孔应变观测的自洽性
        2.2.2 相对实地标定
        2.2.3 绝对实地标定
        2.2.4 钻孔应变观测系统的耦合
    2.3 钻孔应变观测的环境影响因素
        2.3.1 应变固体潮
        2.3.2 气温和气压
        2.3.3 水位和降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环境因素的应变响应求解方法
    3.1 钻孔应变数据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
    3.2 基于卡尔曼滤波求解环境因素的应变响应
        3.2.1 卡尔曼滤波的基本原理
        3.2.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环境因素的应变响应求解
    3.3 固体潮的应变响应分析
    3.4 气压的应变响应分析
        3.4.1 气压变化对钻孔应变数据的动态影响
        3.4.2 气压响应系数分析
    3.5 水位的应变响应分析
    3.6 降雨的应变响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台站钻孔应变数据的震前负熵异常提取方法
    4.1 钻孔应变数据背景信号的概率分布特征分析
    4.2 基于负熵的钻孔应变数据异常提取
        4.2.1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负熵计算
        4.2.2 钻孔应变数据的负熵异常提取
    4.3 震例分析
        4.3.1 2008年汶川Ms8.0地震
        4.3.2 2013年芦山Ms7.0地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台站钻孔应变数据的震前网络度异常提取方法
    5.1 基于多通道奇异谱分析的钻孔应变成分识别
        5.1.1 奇异谱分析与多通道奇异谱分析
        5.1.2 多台站钻孔应变成分的识别
    5.2 多台站钻孔应变数据的拓扑网络建立
        5.2.1 钻孔应变拓扑网络的建立
        5.2.2 拓扑网络的动态特性
    5.3 多台站钻孔应变数据网络度异常的提取与分析
        5.3.1 钻孔应变网络度的演变与异常提取
        5.3.2 多震例的网络异常提取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钻孔应变数据震前异常的评价方法研究
    6.1 震前负熵异常的评价方法研究
        6.1.1 基于古登堡与里克特震级-频度关系的b值计算
        6.1.2 b值演变与负熵异常的对比分析
        6.1.3 岩石层震前异常的物理浅析
    6.2 震前网络度异常的评价方法研究
        6.2.1 基于异常成丛性的地震检验模型
        6.2.2 震前网络度异常的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6.2.3 模型检验效率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
    7.1 工作总结和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5)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地震慢滑移事件
        1.2.2 地震粘滑特征信号检测
        1.2.3 地震模型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地震慢滑移信号的波形特征与典型震例
    2.1 典型慢粘滑脉冲信号的表现特征
    2.2 典型震例
        2.2.1 张北M_s6.2地震异常扰动
        2.2.2 中俄蒙交界M_s7.9地震异常扰动
        2.2.3 塔吉克斯坦M_s7.4地震异常扰动
        2.2.4 汶川M_s8.0地震低频脉冲异常扰动
        2.2.5 汶川余震低频脉冲异常扰动
    2.3 小结
第3章 岩石力学实验中的摩擦实验
    3.1 引言
    3.2 摩擦的稳定性影响因素
        3.2.1 温度的影响
        3.2.2 孔隙水的影响
        3.2.3 滑动面性质的影响
        3.2.4 围压的影响
        3.2.5 加载速率的影响
        3.2.6 刚度的影响
        3.2.7 岩石岩性的影响
        3.2.8 时间尺度的影响
    3.3 滑动成核的类型以及影响因素
        3.3.1 滑动成核的演化特征
        3.3.2 滑动成核的类型
        3.3.3 影响成核类型的主要因素
    3.4 摩擦实验小结
第4章 基于弹簧块体模型的断层粘滑运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断层动力学模型描述
    4.3 不同因素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4.3.1 不同有效正应力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4.3.2 不同加载点速度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4.3.3 不同系统刚度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4.1 与岩石力学实验的对比
        4.4.2 考虑参考摩擦系数磨损的模拟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Frenkel-Kontorova模型的断层失稳滑动
    5.1 引言
    5.2 FK模型描述
    5.3 FK模型的解
        5.3.1 均匀滑动解
        5.3.2 非均匀滑动解
    5.4 理论和实际资料分析
        5.4.1 初始应力条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5.4.2 应力梯度大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5.4.3 利用FK模型描述汶川地震主破裂过程
        5.4.4 汶川地震震前疑似慢滑移信号分析
    5.5 讨论
        5.5.1 经验性参数A的物理意义
        5.5.2 基于FK模型的断层运动特征
    5.6 小结
第6章 考虑非线性和频散效应的地震波传播特征
    6.1 引言
    6.2 非线性波动方程及FCT有限差分算法
        6.2.1 非线性波动方程离散化处理
        6.2.2 FCT有限差分法的应用
        6.2.3 FCT模拟结果
    6.3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6.3.1 采用雷克子波震源的传播特征
        6.3.2 采用孤立子震源的传播特征
    6.4 讨论
        6.4.1 孤立子震源的物理意义
        6.4.2 岩石中弹塑性波的传播现象
    6.5 小结
第7章 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的地震脉冲信号检测与应用
    7.1 研究背景
    7.2 深度学习基本原理及测试
        7.2.1 自动编码器的原理
        7.2.2 Softmax分类器
        7.2.3 图像识别测试
    7.3 地震波形数据处理
        7.3.1 地震数据来源
        7.3.2 连续小波变换及不同尺度采样
        7.3.3 地震数据样本标定软件设计
    7.4 深度神经网络识别
        7.4.1 数据样本标定
        7.4.2 构建深度自编码神经网络框架
        7.4.3 识别率统计
    7.5 汶川地震前疑似脉冲异常时空分布特征
    7.6 小结
第8章 探讨地震低频脉冲信号的形成机理—以汶川地震为例
    8.1 测震数据中低频脉冲信号的有效性
        8.1.1 测震数据频带外的信号是否有效?
        8.1.2 为什么水平分量的低频脉冲信号多?
        8.1.3 数据有效性还存在的问题
    8.2 慢滑移运动产生脉冲信号的传播机理和空间分布特征
        8.2.1 基于FK模型的慢滑移运动特征
        8.2.2 基于线性/非线性弹性波方程的倾斜信号运动特征
        8.2.2.1 平移运动与旋转运动
        8.2.2.2 水平方向旋转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8.3 低频脉冲信号动力学特征揭示的构造意义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和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技术
    2.1 大数据存储
    2.2 大数据可视化
    2.3 Web端相关技术
    2.4 服务端相关技术
    2.5 Hadoop集群相关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的存储方案设计
    3.1 问题的提出
    3.2 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特征
    3.3 地震前兆时间序列数据存储方案
    3.4 实验验证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loudberry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
    4.1 问题的提出
    4.2 基于Cloudberry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设计
    4.3 基于Cloudberry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系统
    4.4 实验验证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
    5.1 问题的提出
    5.2 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设计
    5.3 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系统
    5.4 系统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2020年1月19日伽师MS6.4地震前后的基岩温度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基本背景
    1.1 南天山西段的基岩温度观测
    1.2 伽师MS6.4地震
2 结果与分析
    2.1 震前变化
    2.2 同震变化
3 讨论
    3.1 与康定地震的对比分析
    3.2 测点分布差异
    3.3 物理机制
    3.4 同震响应的意义
4 结论

(8)手持式钻孔应变仪井下传感器现场检测装置的设计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新疆钻孔应变台网的基本情况
2 钻孔应变台网运维中常见故障及检测方法
3 手持式钻孔应变仪井下传感器现场检测装置的设计
    3.1 井下检测装置的硬件设计
    3.2 井下检测装置的软件设计
4 样机测试
5 应用实例
6 结 语

(9)小陶地震台钻孔体应变仪观测质量与映震能力分析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井孔概况及仪器安装
    1.1 井孔概况
2 钻孔体应变仪观测资料质量分析
    2.1 资料完整性分析
    2.2 资料稳定性分析
    2.3 观测资料可靠性分析
3 地震波记录及同震变化分析
    3.1 地震波记录情况
    3.2 同震变化分析
4 同震响应分析
    4.1 方法原理
    4.2 资料选取原则
    4.3 记震能力线
    4.4 最大振幅和震级相关性
5 结论

四、新疆地区钻孔应变观测及地震前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1月16日库车MS5.6地震定点形变中短期异常分析[J]. 郭春生,颜龙,斯琴,高歌. 内陆地震, 2021(03)
  • [2]福建地球物理台网数据跟踪分析探讨[J]. 洪旭瑜,张清秀,陈彩虹,秦双龙. 防灾减灾学报, 2021(03)
  • [3]天山中段两次地震前尼勒克分量式钻孔应变异常特征分析[J]. 韩桂红,滕海涛,高歌. 内陆地震, 2021(02)
  • [4]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震前异常提取与评价方法研究[D]. 于紫凝. 吉林大学, 2021
  • [5]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D]. 周聪.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
  • [6]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法研究[D]. 李建桥. 防灾科技学院, 2021(01)
  • [7]2020年1月19日伽师MS6.4地震前后的基岩温度变化[J]. 陈顺云,宋春燕,闫玮,刘琼颖,刘培洵,卓燕群,张智河. 地震地质, 2021(02)
  • [8]手持式钻孔应变仪井下传感器现场检测装置的设计和应用[J]. 关冬晓,李晓东,雷晴. 高原地震, 2021(01)
  • [9]小陶地震台钻孔体应变仪观测质量与映震能力分析全文替换[J]. 全建军,赖见深,陈珊桦,郑永通,陈美梅,林慧卿. 华南地震, 2021(01)
  • [10]地震地形变观测系统的组成、发展及应用[J]. 胡亚轩,Akito Araya,汪翠枝,刘文义. 地震科学进展, 2020(10)

标签:;  ;  ;  ;  ;  

新疆钻孔应变观测与地震前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