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及其在沉积学中的应用

分形及其在沉积学中的应用

一、Fracta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edimentology(论文文献综述)

谢卫东[1](2020)在《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储层特征与页岩气保存条件》文中研究说明为厘清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气藏保存条件,本论文在查明研究区地层、构造背景的基础上,以文献调研、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为途径,以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和层序地层学方法为指导,以软件编程和信息可视化为手段,精细表征了研究区龙马溪组源岩—储层特征,重建了气藏形成、调整和散失过程,评价了源岩的生烃潜力和气藏的保存条件,圈定了页岩气勘探有利区,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龙马溪组为一套黑色岩系,富含笔石和腕足类化石;区内龙马溪页岩厚度主体介于100~500 m之间,向北东方向逐渐变厚;将页岩的矿物成分划分为脆性矿物和非脆性矿物,其中前者为主导,后者以黏土矿物为主;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具高氢低氧特征,生烃潜力较好;样品总有机碳含量(TOC)测试值介于1.69%~9.73%之间,且底部样品TOC值明显较高;热成熟度(Ro)测试值介于2.0%~2.84%之间,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页岩中广泛发育微、纳米尺度的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和微裂隙,孔径范围跨度大,孔隙形态多样,其中有机质孔和黏土矿物孔最为发育;孔隙类型以平行板状孔、细颈广体孔和墨水瓶孔为主;样品孔体积贡献率:宏孔>介孔>微孔,比表面积则主要由微孔贡献;TOC和黏土矿物对于孔体积和比表面积贡献良好,呈正相关关系;脆性矿物总体上不利于孔体积和比表面积的发育;宏孔分形维数(D3)>介孔(D2)>微孔(D1),表明孔径越大孔隙表面的复杂程度越高;TOC与D2呈负相关关系,与D3呈正相关关系,脆性矿物含量与三者皆呈正相关关系,而黏土矿物含量与三者总体上皆呈负相关关系。研究区龙马溪上覆沉积物总剥蚀厚度超过3000 m,其中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小于500 m,三叠系上覆地层超过2500 m;研究区龙马溪组沉积埋藏史主要包括6个阶段,其中早三叠世—侏罗纪末龙马溪组达到了最大埋深;热演化史分为3个阶段,其中早三叠世—早白垩世期间达到最高温度,约210℃;生烃演化分为4个阶段,其中石炭纪末—三叠纪末龙马溪组进入生油高峰,中侏罗世—早白垩世达到了生气高峰。页岩自身具备“低孔低渗”特征,封闭性能优良,封闭机理包括物性封闭、压力封闭和烃浓度封闭;研究区由南向北优质页岩厚度逐步增大;下伏宝塔组灰岩和龙马溪组上段粉砂质页岩岩性致密,封闭能力好,可有效阻止气体的垂向散失;区域上发育石牛栏组—韩家店组和嘉陵江组两套优质区域性盖层;构造上建武向斜和罗场向斜具备气体富集条件,区内大—中型断裂主要发育在长宁背斜核部和研究区东部龙马溪组剥蚀区和浅埋藏区。建武向斜核部区域龙马溪组压力系数最高,大于2.0%,向两侧逐步降低,长宁背斜核部区域多为剥蚀区;总体而言,研究区龙马溪组含气量均较高,一般大于1.8 cm3/g;末次生烃高峰后气藏的散失量计算结果显示散失比例介于19.00%~22.40%之间;长宁背斜核部范围多为龙马溪组剥蚀区和浅埋藏地区,是非经济区,向两翼逐渐过渡为Ⅱ类储层和Ⅰ类储层,罗场向斜和建武向斜条带保存条件最好,此外,研究区北东隅埋深超过4500 m,受开采技术条件的限制,暂将其划分为Ⅲ类储层,总体而言Ⅰ类储层和Ⅱ类储层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价值。长宁地区是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区页岩气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于我国页岩气藏选区和评价参数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该论文有图87幅,表18个,参考文献293篇。

刘广烈[2](2020)在《吉林油田木110井区扶杨油层沉积微相及其对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吉林油田木110井区位于我国吉林省松原境内,目前木110井区已进入高产液、高含水、剩余油高度分散的开发后期阶段,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地质精细研究,以便更好的指导下步油田的精细开发调整工作,为油田下步开采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利用岩心、测井及历史资料等,采用“平面井网封闭骨架对比”方法和“垂向分级控制逐级闭合对比”方法,建立木110井区扶杨油层精细等时统一的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取芯井的岩芯岩石学特征、古生物化石、测井相要素、单砂体特征、沉积背景、相带空间配置关系等综合分析,识别出研究区内2种相、5类亚相和15个微相,建立研究区测井相模式,并系统的研究了各沉积时间单元的沉积微相展布特征,进一步分析研究区内由杨大城子沉积时期的缓慢水进→扶余油层沉积时期早期缓慢水退到中晚期的快速水进的沉积演化规律。在精细等时的地层格架和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木110井区的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针对扶杨油层各沉积时期内的储层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及分析:层内非均质性研究主要包括夹层、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分布特征研究;层间非均质性研究主要包括砂岩密度、隔层特征研究;平面非均质性研究包括不同砂体几何形态、砂体连通性、砂体物性的特征及非均质性综合指数分布特征研究。研究表明木110井区扶杨油层沉积时期的储层非均质性主要表现为中等偏强、强非均质性。通过进一步对研究区平面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各项参数对比分析可知,研究区内沉积微相对储层非均质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赵迪斐[3](2020)在《川东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文中认为论文以川东地区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编录、室内实验、数据分析、综合对比、理论分析的研究思路,以优质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表征及优质孔隙结构储层的发育机理为核心科学问题,在系统调研、吸收前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丰富的研究区样品与地质资料,针对储层发育特征、尤其是纳米尺度孔隙结构特征展开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测试,针对表征难点设计一系列技术手段,以多种手段与综合技术体系精细量化表征了优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量化了孔隙系统的层段性差异,形成了多方法交叉表征技术体系,并通过储层对比提炼了优质孔隙结构类型储层的特殊性,阐明了页岩储层孔隙系统发育的多因素-多尺度-多级别影响因素,明确了不同层段孔隙系统的成因差异,形成了孔隙角度的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机理以及储层优选评价方法,将孔隙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地构造演化、古地理格局变化及海平面相对升降等因素的控制下,川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下部沉积于滞留海盆-深水陆棚相环境,向上过渡为半深水-浅水陆棚相环境,沉积了碳质页岩、硅质-碳质页岩等构成的页岩层系,形成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下部、中部与上部储层的物质组分与岩石结构层段性差异。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富笔石水平层理极为发育,储层具有显微―层控‖特征,向上沉积构造过渡为粉砂质纹层等。矿物组分主要由粘土矿物、脆性矿物、黄铁矿等构成,其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组合为主,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生物源硅质、蒙脱石、有机质富集,向上陆源碎屑影响增强;有机质以基质干酪根、笔石化石、固体沥青等类型赋存,属于I型干酪根,达到高-过成熟,高孔隙度与高含气性层段与高脆性矿物、高TOC层段相对叠合。通过“微区覆膜无喷金技术”以及三轴抛光消减沉积物天然非均质性影响,实现3nm微裂隙尺度的全尺度孔隙观测,综合合发育尺度、发育空间位置、成因、形貌特征等特征,从成因-物质组分-形貌角度出发,综合建立了包括四大类、二十余种子孔隙类型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基质孔隙多级描述性系统分类方案。在系统认知储层孔隙类型与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二氧化碳吸附-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图像数值化表征-纳米CT-低场核磁共振等多方法交叉综合测试,揭示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主要微观储集空间分布特征,以微孔-小孔最为发育,大孔-微裂隙次之,中孔具有相对较低但稳定的发育程度;同时,针对孔隙连通性以及有机-无机孔隙结构差异等表征难点,设计了基于饱水-饱油-离心条件下的NMR测试、自发渗吸-NMR联测等手段,并结合纳米CT建模,将储层微观储集空间划分为有效连通性不同的多级连通域,孔隙网络的三维分布特征和孔隙群簇对比反映有机质分布是孔隙网络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矿物孔隙对储层孔隙系统连通性具有一定贡献。在高分辨率图像与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应用图像大视域拼接与数值化处理技术,提取了近40万个孔隙的结构特征参数,获取了不同类型孔隙的非直观特征,实现了对不同类型孔隙的专门表征,突破了孔隙比例量化、孔隙形貌量化、孔隙定性-定量匹配等表征盲点,结果表明,储层孔隙整体形貌为近圆状,10nm30nm为孔隙数量峰值,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有机孔比例分别达到58%与62%,向上比例显着降低,层段性差异显着。结合定性-定量研究方法与创新手段,总结形成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的多方法量化表征技术体系,有助于加强对纳米孔隙的表征精度及针对性。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储层对比以及创新实验提炼优质储层孔隙结构的特殊性,总结优质孔隙系统的结构特点。物质组分、沉积构造、物质空间分布、应力、力学结构、造缝潜力等因素通过不同机理影响了孔隙系统的发育,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储层纳米吸附孔隙以有机孔隙为主;贵金属纳米粒子充注与储层对比显示非常规储层可以从孔隙网络连通性角度分为五个主要类型,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储层属于“核心渗流通道”型;综合选取物质组合、岩石结构、吸附孔隙特征、渗流孔隙特征、多尺度连通性等方面对孔隙系统进行分类表征,最优储层孔隙系统属于硅质-碳质页岩型,碳质页岩型次之。储层优质孔隙系统的发育受多因素-多尺度-多级别控制因素影响,闭塞滞留或深水慢速沉积为优质储层提供了适宜的物质基础,不同沉积环境使储层具有物质组分与岩石结构的层段性差异,在构造埋藏的控制下,储层经由有机质生烃作用、矿物转化作用等储层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以多种孔隙发育与保存机制,形成了优质储层以有机质纳米孔为主要储集空间、以高压裂造缝潜力或矿物孔隙为主要渗流通道的孔隙结构;五峰组部分层段与龙马溪组底部的碳质-硅质型页岩孔隙系统,是在富生物源硅质、富有机质、富蒙脱石、富水平层理的物质基础上,经由强度、类型不同的特殊成岩改造,形成的具有高吸附储集能力、高自封性能与高脆性的优质储层孔隙类型。论文系统揭示了川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基本地质特征与精细孔隙结构特征,实现了储层孔隙精细量化表征,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方法与多方法交叉量化技术体系,对不同品质孔隙系统的形成发育机理进行了专门研究,总结出了优质孔隙系统储层的形成发育机理以及孔隙角度的优选评价方法,为实现孔隙研究的深化、精细化、实用化提供科学方法与依据。该论文有图231幅,表66个,参考文献421篇。

李立尧[4](2019)在《相控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富水机理研究 ——以东胜煤田营盘壕井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害问题一直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含水层富水性及富水区域的研究与划分对水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盆地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形成于内陆湖盆环境,发育良好的河流及湖相三角洲沉积,砂体分布复杂,在空间上相互叠置,相变迅速,富水性极不均一。因此,研究煤系含水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剖析地下水赋存的地质控制机理,预测富水区分布,对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球物理学、沉积地质学和地质统计学等理论为指导,以钻井、岩心、测井和实验分析等资料为基础,应用旋回识别、预测误差滤波分析等方法对含煤地层进行精细划分;应用相标志识别等方法剖析了研究区直罗组的沉积特征,预测不同地层格架内的含水砂体的平面展布;以相分异原理为指导,研究不同相带下的含水层建筑结构模型;从沉积成因与成岩作用两方面总结了含水层富水性控制因素;结合随机与确定性建模的方法,建立三维构型地质模型,表征含水层的三维空间分布,建立相控非均质属性模型,预测地下水富集潜力区;从宏观、细观、微观、三维空间等多个角度剖析研究区含水层非均质性特征。具体认识如下:(1)应用岩性旋回特征结合预测误差滤波分析的方法,识别煤系隐藏的旋回特征,认为直罗组整体上由一个向上变“深”的长期旋回构成。直罗组内识别出3个中期旋回,分别对应着直罗组的上、中、下段。三个中期旋回共划分为6个短期旋回,即6个亚段。(2)在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识别出了 8种典型的岩石相类型,6种典型的岩石相组合。其中,直罗组下段为辫状河沉积体系,识别出辫状河河道、心滩、泛滥平原和河道漫溢四种沉积微相;直罗组中段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沙席、前缘沙坝、前缘沙滩等沉积微相;直罗组上段发育曲流河沉积体系,砂体平面发育连片性相对较差,通过单井相和测井相识别出河道、点坝、决口扇、天然堤、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3)引入砂体建筑结构模型的理念,提出了含水层构型识别、构建的方法,总结了研究区不同级次构型界面的特征。将研究区直罗组各亚段地层的构型界面由大到小分为5个等级。剖析了曲流河点坝侧向加积分布、三角前缘河口坝“上凸下平”透镜状分布、辫状河心滩砂体“砂包泥”分布的建筑结构模式。总结了孤立式、连通式、叠置式三种砂体的接触关系,以及砂体高程差、厚度差和测井曲线相似性三种砂体接触关系差异的识别标志。(4)通过铸体薄片分析认为直罗组砂岩孔隙主要包括粒间孔隙、粒内孔隙、铸模孔隙三类,以粒间孔隙为主,微裂隙不发育。结合岩心观察及薄片分析,直罗组砂岩储水空间主要是孔隙。直罗组砂岩的面孔率高,分选性和连通性较好。建立了井田直罗组岩电关系,评价直罗组砂岩含水层的孔隙性。(5)在研究区沉积砂体展布和微观储水空间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沉积成因和成岩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直罗组含水层富水机理。沉积环境及对应的沉积相影响着砂体的平面展布、纵向发育厚度、建筑结构模型、空间接触关系、孔隙性和水力联系。河道、点坝和心滩等沉积区域砂体发育较厚,砂质较纯,孔隙度较高,富水性较强;前三角洲、泛滥平原、河漫滩等沉积区域砂体发育较薄,泥质含量高,孔隙度较低,富水性相对较弱。成岩作用控制着含水层的孔隙发育情况与地下水赋存能力。研究区压实作用较弱,颗粒以点接触、点-线接触为主,溶蚀现象强烈。根据成岩作用影响程度定量分析,研究区成岩作用属于中-低强度压实、中-弱胶结、中等强度溶蚀砂岩。如此强度的成岩作用是导致直罗组砂岩孔隙较发育、富水性较好的重要因素之一。(6)在含水层结构模型研究、微观孔隙分析、岩石物性实验和砂岩含水层富水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相控含水层构型地质模型,用于表征含水层的三维空间分布形态,将沉积因素与岩石孔隙度相结合,建立了相控含水层非均质孔隙度模型,对地下水富集潜力区域进行了预测。从宏观、细观、微观、三维空间等多个角度剖析了研究区含水层非均质富水区域特征。根据矿井涌水分布及钻孔抽水试验数据,验证了富水区域预测结果。该预测方法为具有相似地质条件的研究区提供了借鉴意义。

黄何鑫[5](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长6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差异及其对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制约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致密砂岩油是中国最现实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之一,其中,三角洲砂体和重力流砂体是最主要的两种致密油储层。目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已经进行了大规模开发。深入分析这两类砂体区的储层特征差异及其对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制约是预测致密油甜点区的基础工作。本论文通过一系列实验手段,在两类主要砂体区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成岩演化、物性特征、孔喉结构特征、渗流特征以及分维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两类砂体区储层特征的差异性,明确了影响储层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原因,并探讨了不同孔隙组合类型对生产动态的影响。研究区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区和浊积扇砂体区在以孔喉为主要参数的微观特征方面具有显着差异。三角洲前缘砂体区的长石含量更高,浊积扇砂体区的石英、岩屑、填隙物含量更高,其中的刚性岩屑、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含量优势明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三角洲前缘的长石溶孔略多而浊积扇砂体区的粒间孔和微孔含量略多。相比较三角洲前缘砂体区,浊积扇砂体区的粒度分布更加分散,分选性更差,使得其孔隙度分布也更加分散,渗透率相对更低。早期胶结阶段,三角洲前缘砂体区减孔更多,而晚期胶结阶段,浊积扇砂体区减孔更多。物质组成和成岩演化差异造成了三角洲前缘砂体区的孔喉结构、喉道结构、渗流特征均好于浊积扇砂体区,相渗特征则略好于浊积扇砂体区。储层特征参数对流体的可动用能力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石英含量越低、岩屑、长石和填隙物含量越高、特别是粘土矿物含量越高、尤其是其中的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含量越高,以及较小的矿物颗粒粒度,导致孔喉表面的粗糙程度逐渐增大,连通性减弱,微观非均质性增强。较强的微观孔喉非均质性使得有效孔隙度、有效驱油孔隙度、最大有效油相渗透率降低,即流体可动用能力降低。进一步指出三角洲前缘砂体区的流体可动用能力要略优于浊积扇砂体区。同时认为,分形维数更多基于孔喉连通性、非均质程度,而气测渗透率则更多基于孔隙整体大小。大的孔喉表面更加粗糙,对总体孔喉表面粗糙程度贡献较大。但是由于大孔喉数量较少、孔径较大以及自身表面粗糙程度变化有限,因此样品的孔喉连通程度和非均质程度受小的喉道和孔隙影响更多。孔喉结构的好坏和孔喉表面自相似程度的强弱息息相关,粗糙程度的差异对流体可动用能力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研究基于物性交互图法、J函数法、拐点法和有效孔隙度分别计算了两类砂体区的储层动用下限。从生产角度来看,具有Ⅰ类孔隙组合的储层在整个生产周期的中前期可以呈现出较高的产油速率,但见水时间较早,注水开发中需要控制注水速度。具有Ⅱ类孔隙组合的储层最后综合效果最好。

刘溪[6](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文中指出中生代时期,鄂尔多斯盆地是在华北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的基础上残延演变而来的叠合盆地,在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盆地主体长期不均衡的整体升降和地层遭受强烈而不均匀的剥蚀,导致盆地中东部和边部的中生代地层残缺不全甚至剥蚀殆尽或被巨厚的新生代地层掩盖,给原盆恢复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相对于盆地西缘,盆地东南部中生代沉积边界的讨论,多停留于理论分析,缺少实际资料和数据的支撑。并且,中晚三叠世延长期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重要的油气产出层位,其原始沉积范围认识的欠缺,限制了盆地东南部油气勘探的发展。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残留地层的划分对比、沉积相分析及物源研究,利用第一手实测资料和分析化验数据,对中晚三叠世延长期盆地的东部、南部边界进行分析讨论,为恢复盆地原始沉积面貌和探索盆地东南部油气信息提供新的证据。通过典型野外剖面的实测及观察,查明了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的分布状态、岩性、厚度等,并将其进行对比,认为宁静地区、沁水地区中三叠世晚期铜川组与晚三叠世延长组、济源地区中三叠世椿树腰组与晚三叠世谭庄组、南召地区中三叠世太山庙组与晚三叠世太子山组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同期地层。全区地层呈现北薄南厚的特征,与构造背景一致。本文运用传统物源分析方法结论为邻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关联性较强,碎屑锆石U-Pb定年研究得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物源主要都来自阴山-大青山地区的变质基底与印支期花岗岩,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和济源地区中晚三叠世早中期物源主要来自阴山-大青山地区及华北板块中晚三叠世前沉积地层的再循环,晚期增加了华北板块南缘物源,南召、卢氏、洛南地区物源主要来自北秦岭和南秦岭,南召地区在晚期增加了华北南缘的物源。沉积学研究表明鄂尔多斯东、南部以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为主,局部发育曲流河和辫状河。本文研究认为邻区宁静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沁水地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和浅湖沉积,济源地区发育三角洲和湖相沉积,南召、卢氏、洛南地区以发育深湖沉积为特征,南召还有短暂的冲积扇沉积。无论是时间尺度上还是空间尺度上,从邻区向鄂尔多斯盆地内部沉积相的过渡变化均符合瓦尔特相律,地层厚度的变化也符合中晚三叠世华北板块构造演化背景。综合分析认为,中晚三叠世延长期鄂尔多斯盆地与其东南邻区应属于同一盆地,并未分隔。由于东部未发现边缘相,故而沉积边界不好界定,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推测可到石家庄一带。南部由于南召地区底部砾岩的发现以及周至柳叶河地区含砾石英砂岩的出现,推测边界至少可至商丹断裂附近。本文通过对南召地区凝灰岩Hf同位素研究,认为在234Ma左右,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正经历自东向西碰撞的过程,以南召-柞水地区为拐点,东部为碰撞后折返,西部勉略洋还在俯冲。在这个构造背景下,大华北盆地底形和沉积均有响应,最终完成中晚三叠世华北原始盆地沉积面貌的恢复。此外,在上述构造背景下,中晚三叠世时期,现今鄂尔多斯盆地、山西东南部地区以及河南西部地区为统一的大型内陆湖盆,发生了区域性沉降,并在湖盆中心形成了一套暗色油页岩层,即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有利的烃源岩层——延长组。这一层位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豫西地区也有丰富的油气显示。因此,这一层位也是这些东南邻区的重点勘探目标。

周闻达[7](2019)在《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演化及其控制因素》文中指出成岩矿物受不同地质时期物理化学条件的控制,其堆积模式往往差异很大,甚至生成新的矿物(胶结物),持续改造页岩无机孔隙结构,严重制约着页岩油气储集能力。而页岩油气的迁移和储集过程也和页岩孔隙结构变化过程在时间上密切相关,重现页岩无机孔隙结构的演化过程对于认识和理解页岩内油气运移、储集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龙马溪组页岩是我国重要的页岩气储集地层,其勘探开发水平代表着中国页岩气储层研究以及工业化生产的最高水平。历年来龙马溪组页岩基础研究所积累的资料丰富且涵盖面广,为孔隙结构特征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目前针对其页岩无机孔隙结构演化过程的研究尚不充足。本次研究旨在探究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在前人对龙马溪组页岩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以贵州省习水县鲁城村龙马溪组页岩剖面样品为研究对象,根据成岩作用的时间顺序将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演化过程的研究划分为(1)沉积阶段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矿物的分选;(2)早成岩阶段矿物堆积形成原生无机孔隙;(3)中成岩阶段胶结物改造原生无机孔隙及原生无机孔隙特征;(4)现阶段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特征与非均质性。应用现代测试技术、实验模拟以及多重分形等数学理论模拟演算,深入研究了龙马溪组页岩在各个成岩阶段的无机孔隙结构特征,进而揭示了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演化特点及其控制因素。经过近四年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在龙马溪组页岩矿物、主量元素组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矿物超声波剥离法得到龙马溪组页岩10份样品的单矿物分离。使用激光粒度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统计并观察分离矿物的粒径分布和形貌特征,表明龙马溪组页岩石英矿物粒径分布的不均匀系数小于2.1,属极高的分选程度;运用泥沙学公式定量计算了龙马溪组页岩在沉积阶段的水动力条件,认为龙马溪组页岩沉积阶段的水动力条件弱,且不同层位间水动力强度最大差异仅为12.5%,沉积时水动力强度基本一致。2、建立了一种基于不同含量、粒径大小比例的石英粉末与蒙脱石粉末堆积而成的页岩人工岩芯制作方法来模拟页岩无机孔隙结构的特征,尽可能降低试验中胶结物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干扰。根据此方法制作了24个人工岩芯,分别模拟了脆性矿物与黏土矿物粒径大小比值不同时,页岩早成岩阶段无机孔隙结构特征。试验结果显示,当脆性矿物粒径大于黏土矿物粒径时,页岩内黏土矿物围绕脆性矿物堆积排列;而当脆性矿物粒径小于黏土矿物时,脆性矿物在黏土矿物间起到支撑作用,黏土矿物的排列有较为明显的定向性。上述脆性矿物与黏土矿物排列方式的不同导致页岩渗透率出现跳跃式变化。随着脆性矿物含量的增加,渗透率以二次式的形式持续上升,孔隙度也随之上升;当脆性矿物和黏土矿物粒径比值上升时,渗透率呈反函数形式上升、孔隙度则随之下降。对比人工岩心和龙马溪组页岩内矿物堆积方式,并参考前人关于曲折度与页岩渗透率间关系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出一个页岩矿物含量、粒径与渗透率间的数学理论模型,定量预测了页岩脆性矿物和黏土矿物含量和粒径大小对不含胶结物的早成岩阶段无机孔隙结构渗透率的影响方式。3、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和电子探针等方法对龙马溪组页岩L3和L7样品的测试,初步确定了龙马溪组页岩胶结物主要由硅质(石英)和碳酸盐(铁白云石)组成。根据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到的铁白云石胶结物形貌特征以及对比龙马溪组页岩SQ1段和SQ2段样品的氮气吸附测试结果,得出龙马溪组页岩中铁白云石胶结物倾向于充填较大的微米级孔隙,而石英胶结物则倾向于充填黏土矿物间的纳米级孔隙。使用Land等1985的计算方法定量计算了铁白云石形成所需地层水量,揭示铁白云石胶结物形成时期稍早于石英胶结物。利用多重分形分析方法对石英和铁白云石胶结物对应的硅元素和钙元素分布图进行处理和计算。通过多重分形参数进一步定量表征了不同类型页岩胶结物的空间分布区间,发现铁白云石胶结物与石英胶结物的分布形态完全不同,同时铁白云石胶结物的存在也会影响后续形成的石英胶结物的分布模式。4、根据成岩阶段钾元素在页岩连通孔隙内随地层水迁移、参与蒙脱石的伊利石化过程并优先富集在靠近原生连通孔隙的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中的规律,使用电子探针技术揭示钾元素富集区域,即原生孔隙所在位置。龙马溪组SQ1段与SQ2段在中成岩阶段原生孔隙结构形态特征均具有连续分布范围在数十微米,孔径接近1微米的特征,且多重分形结果显示中成岩阶段龙马溪组页岩内原生孔隙结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石英胶结物与中成岩原生孔隙结构在空间分布上关系密切,是影响页岩孔隙度与渗透率的最主要因素。5、龙马溪组地层SQ1和SQ2段样品的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和氮气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在SQ1段主要由纳米级和微米级孔隙组成,而SQ2段则主要由纳米级孔隙组成。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受微米级矿物堆积以及百米级沉积环境的差异影响明显,毫米尺度上SQ2段样品具有明显的纹层,而SQ1段样品则呈块状构造;百米尺度上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沿地层走向上呈现均质性,而垂直地层方向则有明显的非均质性。6、研究表明,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经历了受沉积阶段矿物分选,确定脆性矿物和黏土矿物含量与粒径特征;早成岩阶段由脆性矿物和黏土矿物在粒径与含量的控制下堆积挤压形成较为疏松的孔隙结构;中成岩阶段地层温度压力上升,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因不同类型的胶结物充填而变得致密。本文通过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应用多种现代测试技术、人工岩芯实验模拟、钙元素及硅元素指示胶结物分布状态、钾元素指示原生孔隙等研究手段和多重分形计算,使用现有龙马溪组页岩样品定量揭示了沉积阶段矿物分选和水动力强度;脆性矿物和黏土矿物粒径和含量对页岩无机孔隙结构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胶结物和原生孔隙的形态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类型胶结物对原生孔隙的充填模式;现阶段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特征,揭示龙马溪组页岩在各地质时期无机孔隙结构演化过程与主要影响因素。该研究有助于石油地质学家更好地认识页岩孔隙结构的发育过程,为油气的运移与储集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彭诚[8](2019)在《松辽盆地科探井古环境古气候测井分析方法及其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测井提供了地下数千米地层原位、连续、高分辨率的多种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参数信息,是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档案。松辽盆地科学钻探井包括松科1井南孔、北孔与松科2井东孔,采集了全球最连续、最完整白垩纪陆相沉积地层的岩心与测井资料。为了更加准确、有效地利用测井资料提取古环境古气候信息,本文基于松辽盆地科探井测井、岩心与录井资料,探讨测井响应机理,提取古环境古气候敏感的测井指标,建立古环境古气候的测井分析方法。本文针对青山口组(湖泊沉积环境)与泉头组(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地层,分析不同沉积环境下地层组份含量变化对测井响应的影响。频谱与小波分析方法被用于识别测井曲线中的天文旋回信号,分析测井参数对天文驱动气候的敏感性。功率谱分解分析被用于了解测井垂向分辨率对不同厚度旋回信号的敏感性。本文选用长偏心率(405kyr)周期对测井曲线进行天文年代校准,估算沉积速率。地球化学测井被用于分析青山口组沉积时期的古环境演化。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厘清了天文驱动气候影响测井响应的机理。对于湖相沉积地层,地层电阻率受粘土矿物与有机质含量的控制,与古气候的相对应关系取决于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对于河流与三角洲沉积地层,粘土矿物是连接测井响应与古气候的重要桥梁。在这类地层中,受粘土矿物含量控制的测井参数可用于天文旋回分析。2)建立了测井旋回地层学的研究方法,建议通过测井响应主控因素分析与主控因素连续性分析来优选对古气候敏感的测井参数。3)论证了元素俘获能谱测井的Al/Ti曲线可作为古湖泊生产力的替代指标,Ca元素测井与TOC曲线的重叠分析可用于揭示湖泊古水深的变化。4)提出了利用阵列感应测井开展地层旋回信号的多分辨率扫描检测的方法。测井曲线的垂向分辨率对地层中不同厚度的天文旋回信号的敏感性不同,阵列感应测井提供了多种垂向分辨率的电阻率资料,联合用于地层天文旋回的分析能够提升探测的精度。5)松辽盆地泉头组地层的电性结构记录了偏心率、斜率和岁差旋回信号,说明其沉积过程受天文驱动气候控制,松科2井东孔泉头组的持续时间约为5.65Ma。该研究形成了一套分析陆相地层古环境古气候的测井方法,为松辽盆地白垩纪高分辨率古环境古气候的研究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

张利伟[9](2019)在《三塘湖盆地西山窑组煤储层孔隙结构及其控制因素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三塘湖盆地西山窑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层序地层学方法对西山窑组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及聚煤规律分析。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西山窑组煤层煤岩煤化特征,探讨其成煤沼泽类型。结合多种互补的孔隙表征实验手段,对煤储层孔隙结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运用分形理论探讨煤储层孔隙结构的控制因素,确定煤组成成分和层序地层、环境演化对煤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及成果。1.综合三塘湖盆地内的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高精度地层划分对比,将其西山窑组地层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SQ2),根据地层叠置样式及岩相变化特征进一步在三级层序内部识别出低位体系域(LST)、湖扩体系域(EST)以及高位体系域(HST)。在构建的层序格架内部分析其古地理发育特征,识别出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等沉积相类型;盆缘到盆中心之间的滨浅湖-三角洲平原环境过渡区域是泥炭发育的最佳场所,可容纳空间变化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之间的平衡对煤层形成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湖扩体系域成煤厚度大范围广,而高位体系域时期则相对较薄连续性差。2.通过显微组分定量分析,工业分析以及元素测试,得出其煤组成成分含量。煤岩组分以镜质组为主,惰质组含量较少,壳质组含量不均一,多以角质体和孢子体为主。煤的反射率在0.54到0.89不等,煤类型为低-中阶烟煤。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煤中C元素的含量较高,H元素的含量很低。在EST时期无机矿物含量明显较高。相反HST、LST时期,无机矿物与灰分产率含量相对较低。FCad在EST时期含量较低,而在HST以及LST时期含量相对较高。C元素和H元素是煤中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其变化规律与灰分含量变化也呈相反的趋势。有机显微组分在EST时含量较低,而在LST和HST时期含量相对较高。3.根据吸附曲线分析三塘湖盆地的煤岩样品内部多存在裂缝形和楔形孔。此外部分煤样中包括一端封闭的圆筒状孔。在氮气分析中发现孔径越小则对于煤储层孔比表面积贡献越大。即微孔占据了绝大部分的>2nm孔隙的比表面积。孔径越大则对应孔体积增量越大。本次CO2分析测试中由DFT得到的超微孔的比表面远大于微孔和过渡孔部分的比表面积。在小于<2nm的部分,其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呈现相同的多峰特征。其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在孔径为0.50.7之间,占据孔径<2nm的孔隙总体积和比表面积的主要部分。分形维数D2较高的煤一般具有复杂的孔隙结构。而D1更多的表示煤样吸附孔表面的粗糙程度。4.镜质组含量、惰质组含量与BET比表面BJH孔体积呈负相关关系,而煤中无机矿物与BET比表面BJH孔体积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有机质的存在对于孔径为2nm100nm的部分影响不大。DFT体积和比表面随镜质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在低-中阶煤中有机质含有大量的吸附孔隙,且以超微孔为主。工业分析组分对于微孔过渡孔的相关性与超微孔呈现相反的趋势。其中固定碳含量与BET比表面积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与煤中DFT比表面积呈正相关关系。沉积环境控制了煤层的生成及其规模厚度,同时也影响了煤储层物质组成。因此沉积环境间接控制了煤储层的孔隙发育特征。在湖扩体系域时期,煤储层BET比表面积、BJH体积都相对较高,而超微孔比表面积则相对较低。相反在高位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域时期,BET比表面积、BJH体积相对较低,超微孔比表面积较大。

刘世杰[10](2019)在《翠华山甘湫池地震崩塌成因机理及动力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体崩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而强烈地震诱发的大规模崩塌灾害问题最为突出。秦岭北缘中段发育一条长约50km的呈东西向展布的花岗岩地震崩塌带。本文以该地震崩塌带中体积最大的崩塌体——翠华山甘湫池大型崩塌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分析甘湫池崩塌体的堆积形态特征;采用沉积学中的相分析方法,对崩塌堆积体进行分带并总结各分带特征;采用室内试验研究崩积块石的力学性质;通过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双三次插值法恢复崩塌前三维地形;概括甘湫池崩塌体的破坏模式;进行崩塌全过程离散元动力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甘湫池崩塌体的成因机理及动力学过程。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崩塌体的相对位置、堆积特征、发育阶段及形成时期将翠华山甘湫池崩塌体主要分为主崩塌体、北侧崩塌体和东侧崩塌体。主崩塌体的形成为公元前11000年到公元前10920年间的古地震事件诱发,北侧、东侧崩塌体形成于1556年华县8级大地震。力学试验结果表明,节理发育的岩样的力学强度显着较低,认为崩塌的发生主要受三组节理切割的影响,同坡向的节理、裂隙等软弱结构面的发育对崩塌的形成起控制性作用。特殊的地形地貌、不断抬升的构造背景、节理裂隙及高地震烈度环境是崩塌形成的必要条件。(2)采用沉积学中的相分析方法对甘湫池崩塌堆积体进行分析,将主崩塌体分为中央、边缘、抛掷、碎屑及残留相带;将北侧崩塌体分为中央、抛掷及边缘相带。抛掷和碎屑相带的发育展现了崩塌抛射启动,高速崩落的特点,边缘相带的发育表明了崩塌过程中碰撞、转向、堆积等复杂运动特征,残留相带的发育标志了后期重力作用下崩塌体存在二次改造过程。根据崩塌体的相带规律及发育现状,判定甘湫池主崩塌体已进崩塌体发育的后期阶段,北侧、东侧崩塌体处于初级阶段。(3)将甘湫池地震崩塌成因机理概括为在浅生时效构造卸荷、断层剪胀及震动放大三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震裂—拉剪—抛射”型破坏模式。根据数值计算结果,明确甘湫池崩塌体的破坏特征并不是瞬间即产生较大的抛射、崩落等大变形,而是率先在坡顶处沿卸荷裂隙拉裂形成深入贯通裂缝,并不断加深。潜在未贯通的结构面不断的震裂松弛并由内向外往坡面处扩展,节理不断屈服贯通,最终与坡面向下扩展的拉张裂缝合拢,形成深大贯通裂隙,继而在巨大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整个崩塌体抛射破坏。(4)提出一种针对实际情况可行的崩塌原始地形恢复方法,即以崩塌体周围地表形态要素为限制条件,通过非线性多项式法拟合插值点坐标,再采用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双三次插值恢复崩塌前原始地形;通过栅格减计算、坡度分析及瞬变电磁法对本文所提出的崩塌体原始地形恢复方法进行了合理性验证,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及可实施性。(5)甘湫池崩塌的动力学特征非常复杂,且从上部到下部,运动方向、运动方式均发生改变。通过三维离散元数值计算,将甘湫池主崩塌的全运动过程分为“抛射启动—撞击溃散—减速稳定—堆积堵塞”四个阶段;位移响应规律表明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崩塌体展现了复杂的抛射、转向、碰撞、反向等运动特征;速度响应规律表明崩塌体启动后不断震荡加速,经历猛烈撞击导致速度呈现断崖式下跌,直至稳定。

二、Fracta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edimentolog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racta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edimentology(论文提纲范文)

(1)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储层特征与页岩气保存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案
    1.5 论文工作量
2 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特征
    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3 龙马溪组源岩—储层特征
    3.1 龙马溪组空间展布特征
    3.2 岩石学特征
    3.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4 孔隙结构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龙马溪组页岩“三史”恢复
    4.1 剥蚀厚度恢复
    4.2 埋藏史恢复
    4.3 热演化史恢复
    4.4 生烃史恢复
    4.5 “三史”配置关系
    4.6 本章小结
5 龙马溪组页岩气藏勘探潜力评价
    5.1 页岩气保存条件评价
    5.2 龙马溪组页岩气藏末次生烃高峰后的散失量计算
    5.3 龙马溪气藏有利区圈定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吉林油田木110井区扶杨油层沉积微相及其对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技术路线
    0.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1.1 构造特征
    1.2 沉积背景
    1.3 区块开发概况
第二章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2.1 地层划分原则及方案
        2.1.1 地层划分原则
        2.1.2 标准井的选取及分层方案
    2.2 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2.2.1 测井曲线的优选
        2.2.2 小层对比方法
        2.2.3 等时地层格架特征分析
第三章 沉积微相研究
    3.1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分析
        3.1.1 三角洲相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3.1.2 曲河流相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3.1.3 测井相模式建立
    3.2 扶杨油层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3.2.1 木301-5井杨大城子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3.2.2 木301-5井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3.3 扶杨油层连井沉积微相分析
        3.3.1 杨大城子油层连井沉积微相分析
        3.3.2 扶余油层连井沉积微相分析
    3.4 扶杨油层平面沉积微相研究
        3.4.1 杨大城子油层平面沉积微相研究
        3.4.2 扶余油层平面沉积微相研究
    3.5 扶杨油层沉积演化分析
        3.5.1 杨大城子油层沉积演化规律分析
        3.5.2 扶余油层沉积演化规律分析
第四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4.1 层内非均质性研究
        4.1.1 层内夹层分布特征
        4.1.2 层内非均质性参数分布特征
    4.2 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4.2.1 砂岩密度分布特征
        4.2.2 层间隔层分布特征
    4.3 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4.3.1 砂体的几何形态
        4.3.2 储层砂体物性分析
        4.3.3 非均质性综合指数定量表征
第五章 沉积微相对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
    5.1 沉积微相对层内非均质性作用
    5.2 沉积微相对层间非均质性作用
    5.3 沉积微相对平面非均质性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川东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及演化
    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背景
    2.4 层序地层特征
    2.5 页岩发育特征
    2.6 小结
3 页岩储层物质成分特征
    3.1 储层宏观特征
    3.2 储层矿物组成特征
    3.3 储层有机地化特征
    3.4 储层岩石综合分类
    3.5 小结
4 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类型与物性特征
    4.1 储层微观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4.2 微观储集空间的系统分类
    4.3 储层物性与含气性
    4.4 章节小结
5 储层微观储集空间定量表征
    5.1 基于高压压汞的大孔-中孔及全孔径孔隙结构表征
    5.2 基于低温氮气吸附与二氧化碳吸附的吸附孔隙表征
    5.3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孔隙结构表征
    5.4 基于图像处理的微观储集空间定量表征
    5.5 基于纳米CT的储集空间与连通性量化表征
    5.6 孔隙网络与连通性表征
    5.7 微观储集空间量化表征体系
    5.8 储集空间量化与气体行为
    5.9 小结
6 孔隙系统对比与结构特殊性
    6.1 优质储层孔隙结构特殊性的意义
    6.2 孔隙小尺度控制因素
    6.3 储层孔隙系统对比研究
    6.4 孔隙系统评价
    6.5 优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殊性
    6.6 结论
7.孔隙控因角度的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机理
    7.1 优质储层孔隙发育影响因素
    7.2 孔隙发育与保存机制
    7.3 孔隙角度的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机理
    7.4 依据孔隙发育控因的页岩储层优选
    7.5 结论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相控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富水机理研究 ——以东胜煤田营盘壕井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层序地层划分方法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3.3 研究区直罗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3.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3.5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4 直罗组沉积相特征及相控砂体展布
    4.1 区域沉积构造演化与物源分析
    4.2 沉积相标志
    4.3 直罗组沉积体系划分与沉积相
    4.4 相控砂体平面展布
5 含水层建筑结构模型及接触模式研究
    5.1 构型概念
    5.2 构型界面的识别与划分
    5.3 基于构型细分小层的沉积微相展布
    5.4 不同沉积成因砂体构型模式及接触关系分析
    5.5 含水砂体的不同接触模式
    5.6 砂体接触模式差异的识别标志
6 含水层储水空间与隔水层特征
    6.1 含水层特征
    6.2 隔水层特征
7 研究区直罗组孔隙型含水层富水机理研究
    7.1 沉积影响含水层内砂体分布及岩石类型
    7.2 成岩作用影响含水层内孔隙发育程度
8 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非均质富水区域研究
    8.1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步骤
    8.2 地层格架建模
    8.3 相控含水层构型三维地质建模
    8.4 相控的含水层非均质富水区域模型
    8.5 相控非均质富水区域划分及验证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5)鄂尔多斯盆地长6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差异及其对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制约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题目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成岩作用
        1.2.2 孔隙度演化
        1.2.3 微观孔隙结构
        1.2.4 可动流体特征
        1.2.5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2.4 沉积特征
    2.5 石油地质特征
第三章 储层基本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3.1.2 碎屑成分及其特征
        3.1.3 填隙物成分及其特征
        3.1.4 碎屑结构及其特征
    3.2 储层成岩作用
        3.2.1 成岩作用类型
        3.2.2 成岩阶段划分
    3.3 储层物性特征
        3.3.1 储层物性参数特征
        3.3.2 储层物性的分布及其特征
    3.4 储层孔隙度演化
        3.4.1 孔隙度演化定量分析
        3.4.2 孔隙度的演化及其特征
        3.4.3 孔隙度演化差异性原因分析
第四章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4.1 孔隙及喉道特征
        4.1.1 孔隙类型
        4.1.2 孔隙组合类型
        4.1.3 喉道类型
    4.2 基于常规压汞的孔隙结构表征
        4.2.1 常规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
        4.2.2 孔隙结构参数特征
    4.3 基于恒速压汞的孔喉结构表征
        4.3.1 恒速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
        4.3.2 孔喉结构参数特征
    4.4 物性与孔喉结构的相关关系
        4.4.1 物性与孔喉大小的相关关系
        4.4.2 物性与孔喉连通性的相关关系
        4.4.3 物性与孔喉非均质性的相关关系
第五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5.1 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5.1.1 低场核磁共振评价
        5.1.2 低场核磁共振参数特征
    5.2 油水相渗特征
        5.2.1 油水相渗曲线特征
        5.2.2 油水相渗参数特征
第六章 孔隙组合特征
    6.1 分形理论
    6.2 常规压汞分形
    6.3 恒速压汞分形
    6.4 复杂性的组合关系
    6.5 孔隙组合的影响因素
    6.6 孔隙组合特征
第七章 孔隙组合对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制约
    7.1 孔隙组合对可动流体的影响
    7.2 孔隙组合对渗流能力的影响
    7.3 孔隙组合的微观驱替模型特征评价
    7.4 孔隙组合对产能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成果及特色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2.3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次级盆地概况
    2.4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及地层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中-晚三叠世地层分布特征
        3.1.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分布
        3.1.2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南部邻区中晚三叠世残留地层分布
    3.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划分
        3.2.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3.2.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邻区
    3.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对比
        3.3.1 古生物对比
        3.3.2 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对比
        3.3.3 延长组及同期地层平面分布特征
第四章 物源分析
    4.1 周缘古陆特征
    4.2 古流向分析
    4.3 岩石学分析
        4.3.1 轻矿物分析
        4.3.2 重矿物分析
    4.4 地球化学分析
        4.4.1 主量元素分析
        4.4.2 微量元素分析
        4.4.3 稀土元素分析
    4.5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4.5.1 锆石分析方法
        4.5.2 锆石样品描述
        4.5.3 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4.5.4 周缘构造热事件及岩体
        4.5.5 物源区限定
        4.5.6 小结
第五章 沉积相特征
    5.1 岩石类型及颜色特征
        5.1.1 砾岩
        5.1.2 砂岩
        5.1.3 泥岩
        5.1.4 凝灰岩
        5.1.5 碳酸岩
    5.2 沉积结构
    5.3 沉积构造
        5.3.1 层理构造
        5.3.2 层面构造
        5.3.3 变形构造
    5.4 古生物标志
    5.5 沉积相类型
        5.5.1 冲积扇沉积
        5.5.2 辫状河沉积
        5.5.3 曲流河沉积
        5.5.4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5.5.5 曲流河三角洲
        5.5.6 湖相
    5.6 单剖面沉积相分析
    5.7 沉积相剖面对比
第六章 原型盆地探讨
    6.1 原始盆地沉积边界
        6.1.1 东部边界
        6.1.2 南部边界
    6.2 中晚三叠世构造背景探讨
        6.2.1 原位微区Lu-Hf同位素分析方法
        6.2.2 分析结果
        6.2.3 构造背景分析
        6.2.4 构造背景下的沉积响应
    6.3 中晚三叠世原始盆地沉积面貌
    6.4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邻区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附表1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7)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演化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课题来源
    1.3 页岩孔隙结构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6 技术路线
    1.7 完成工作量
    1.8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1.8.1 研究成果
        1.8.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特征
    2.3 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环境特征
第三章 研究对象、实验方法和龙马溪组页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
    3.0 龙马溪组页岩野外研究剖面及样品特征
    3.1 X射线衍射分析
    3.2 矿物粒径统计
    3.3 总有机碳测试
    3.4 页岩主量元素测试
    3.5 页岩孔隙度-渗透率测试
    3.6 高分辨率CT测试
    3.7 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
    3.8 电子探针测试
    3.9 C/O同位素测试
    3.10 阴极发光测试
    3.11 氮气吸附测试
        3.11.1 测试模型的选择
        3.11.2 氮气吸附模型调试与测试样品选择
    3.12 图像多重分形分析
        3.12.1 图像二值化
        3.12.2 多重分形参数计算
    3.13 矿物组成
    3.14 总有机碳含量
    3.15 主量元素特征
    3.16 小结
第四章 沉积阶段龙马溪组页岩水动力条件
    4.1 超声剥离页岩矿物方法
    4.2 龙马溪组页岩矿物形态
    4.3 矿物粒径
    4.4 龙马溪组页岩不同层位水动力条件
        4.4.1 水动力强度和矿物粒径间的关系
        4.4.2 龙马溪组页岩沉积时水动力强度
    4.5 小结
第五章 早成岩阶段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特征
    5.1 早成岩阶段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研究方法
        5.1.1 人工岩芯制作
        5.1.2 人工岩芯理论孔隙度
    5.2 实验结果
        5.2.1 脆性矿物含量对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
        5.2.2 矿物粒径对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
        5.2.3 页岩人工岩芯孔隙结构CT测试结果
    5.3 页岩人工岩芯中矿物排列特征
    5.4 早成岩阶段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理论模型
        5.4.1 脆性矿物含量对早成岩阶段页岩渗透率的控制作用
        5.4.2 矿物粒径对早成岩阶段页岩渗透率的控制作用
    5.5 孔隙度与矿物含量和粒径的关系
    5.6 小结
第六章 中成岩阶段龙马溪组页岩胶结物特征
    6.1 实验结果
        6.1.1 元素分布
        6.1.2 C/O同位素组成
        6.1.3 场发射扫描电镜与能谱结果
        6.1.4 阴极发光结果
        6.1.5 矿物空间分布特征
        6.1.6 氮气吸附结果
    6.2 龙马溪组页岩胶结物类型
        6.2.1 铁白云石胶结物
        6.2.2 石英胶结物
    6.3 龙马溪组页岩胶结物形成期次
    6.4 龙马溪组页岩胶结物分布特征
    6.5 胶结物对页岩无机孔隙结构的影响
        6.5.1 铁白云石胶结物对无机孔隙结构的影响
        6.5.2 石英胶结物对无机孔隙结构的影响
    6.6 小结
第七章 中成岩阶段连通无机孔隙结构特征
    7.1 实验结果
        7.1.1 电子探针结果
        7.1.2 场发射扫描电镜和能谱结果
        7.1.3 龙马溪组页岩中成岩阶段连通孔隙空间分布特征
    7.2 中成岩阶段龙马溪组页岩连通无机孔隙特征
        7.2.1 中成岩阶段原生连通无机孔隙特征
        7.2.2 中成岩阶段黏土矿物转化对原生孔隙的影响
    7.3 小结
第八章 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特征
    8.1 实验结果
        8.1.1 岩石薄片结果
        8.1.2 场发射扫描电镜结果
        8.1.3 孔隙度-渗透率测定结果
    8.2 龙马溪组页岩现阶段无机孔隙结构特征
    8.3 龙马溪组页岩现阶段无机孔隙结构均质性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8)松辽盆地科探井古环境古气候测井分析方法及其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的发展
        1.2.2 测井古环境古气候替代指标
        1.2.3 天文旋回分析方法
        1.2.4 松辽盆地古环境古气候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松辽盆地地质背景与科探井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构造背景
    2.3 地层特征
    2.4 科探井概况
        2.4.1 钻孔情况
        2.4.2 测井情况
第三章 测井旋回地层学分析方法
    3.1 米兰科维奇旋回基本理论
    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2.1 数据预处理
        3.2.2 频谱与小波分析
        3.2.3 相关特征分析
        3.2.4 滤波与调谐
        3.2.5 天文目标曲线
    3.3 Fischer图解
    3.4 岩心深度误差对天文旋回分析的影响
        3.4.1 松科2井东孔岩心空间归位结果分析
        3.4.2 深度误差对频谱分析的影响
    3.5 分形分析
        3.5.1 曲线分形分析方法
        3.5.2 沉积速率对测井曲线分形特征的影响
        3.5.3 测井曲线分形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松辽盆地白垩纪地层古环境古气候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4.1 测井响应特征
    4.2 古环境古气候变化的测井响应机理
        4.2.1 自然伽马与伽马能谱测井
        4.2.2 电阻率测井
        4.2.3 孔隙度测井
        4.2.4 元素俘获能谱测井
    4.3 测井天文旋回分析的研究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古环境古气候测井替代指标
    5.1 古环境测井替代指标
        5.1.1 古湖泊生产力测井替代指标分析
        5.1.2 水体环境测井替代指标分析
        5.1.3 古水深测井替代指标分析
    5.2 天文驱动古气候测井替代性指标
        5.2.1 多分辨率电阻率测井天文旋回分析
        5.2.2 测井垂向分辨率对天文旋回检测的影响
        5.2.3 泉头组天文年代学与沉积过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三塘湖盆地西山窑组煤储层孔隙结构及其控制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成煤环境地质研究进展
        1.2.2 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展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4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
        2.1.1 区域构造地质
        2.1.2 构造演化史
    2.2 区域地层
第三章 煤系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
    3.1 层序地层划分
        3.1.1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3.1.2 体系域界面的识别标志
        3.1.3 层序划分
    3.2 沉积环境演化及聚煤特征
        3.2.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2.2 沉积相空间配置及聚煤特征
    3.3 聚煤规律
第四章 煤岩学及煤化学特征
    4.1 实验样品采集
    4.2 煤储层岩石学特征
        4.2.1 宏观煤岩特征
        4.2.2 显微组分组成及分布特征
    4.3 煤化学特征
    4.4 层序地层对煤层组成的影响
第五章 煤多尺度孔隙结构表征
    5.1 煤孔隙类型及其特征
        5.1.1 煤孔隙类型划分方案
        5.1.2 煤储层孔隙类型特征
    5.2 低温氮气吸附法孔隙结构分析
        5.2.1 实验仪器及原理
        5.2.2 吸附特征分析
    5.3 低温CO2 吸附孔隙结构分析
        5.3.1 实验仪器及原理
        5.3.2 吸附特征分析
    5.4 煤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
第六章 煤孔隙结构控制因素
    6.1 煤岩组成与孔隙结构的关系
        6.1.1 孔隙结构参数相关性分析
        6.1.2 煤分形维数相关性
    6.2 煤化学组成与孔隙结构的关系
        6.2.1 孔隙结构参数相关性分析
        6.2.2 煤分形维数相关性
    6.3 层序地层对孔隙结构的控制作用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翠华山甘湫池地震崩塌成因机理及动力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崩塌研究现状
        1.2.2 翠华山崩塌研究现状
        1.2.3 原始地形恢复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条件
        2.2.1 区域地质构造
        2.2.2 地震
    2.3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质构造
        2.3.3 地层岩性
        2.3.4 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章 甘湫池崩塌体特征研究
    3.1 崩塌体边界特征
    3.2 崩塌后壁基本特征
        3.2.1 主崩塌后壁
        3.2.2 北侧崩塌后壁
        3.2.3 东侧崩塌后壁
    3.3 崩塌堆积体基本特征
        3.3.1 主崩塌堆积体
        3.3.2 北侧崩塌堆积体
        3.3.3 东侧崩塌堆积体
        3.3.4 崩塌体发育阶段划分
    3.4 崩塌堰塞区基本特征
        3.4.1 甘湫池
        3.4.2 盘下炭谷堰塞区
    3.5 崩塌岩体的力学特征
        3.5.1 弹性波速试验
        3.5.2 单轴抗压试验
        3.5.3 变角板剪切试验
    3.6 小结
第四章 崩塌成因机理及演化过程
    4.1 崩塌形成年代
    4.2 崩塌形成条件
        4.2.1 地形地貌
        4.2.2 构造背景
        4.2.3 节理裂隙发育
        4.2.4 地震高烈度环境
    4.3 崩塌体震裂成因机理
        4.3.1 浅生时效构造卸荷
        4.3.2 断层剪胀作用
        4.3.3 地震放大效应
    4.4 崩塌体运动及演化过程
        4.4.1 抛射启动阶段
        4.4.2 碰撞溃散阶段
        4.4.3 堆积改造阶段
        4.4.4 二次崩塌阶段
    4.5 结论
第五章 崩塌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
    5.1 离散元基本原理
    5.2 崩塌前地形重建
        5.2.1 形态特征限制条件
        5.2.2 多项式函数拟合剖面线
        5.2.3 双三次插值法恢复三维地形
        5.2.4 地形恢复结果的合理性验证
    5.3 数值模型建立
        5.3.1 边界条件
        5.3.2 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
        5.3.3 地震动力荷载
    5.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4.1 震裂累积性破坏机理分析
        5.4.2 运动全过程分析
        5.4.3 位移响应规律分析
        5.4.4 速度响应规律分析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Fracta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edimentology(论文参考文献)

  • [1]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储层特征与页岩气保存条件[D]. 谢卫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2]吉林油田木110井区扶杨油层沉积微相及其对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D]. 刘广烈.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川东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D]. 赵迪斐.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相控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富水机理研究 ——以东胜煤田营盘壕井田为例[D]. 李立尧.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2)
  • [5]鄂尔多斯盆地长6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差异及其对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制约机理研究[D]. 黄何鑫. 西北大学, 2019(01)
  • [6]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D]. 刘溪. 西北大学, 2019(01)
  • [7]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演化及其控制因素[D]. 周闻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8]松辽盆地科探井古环境古气候测井分析方法及其关键问题研究[D]. 彭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9]三塘湖盆地西山窑组煤储层孔隙结构及其控制因素分析[D]. 张利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10]翠华山甘湫池地震崩塌成因机理及动力学特征研究[D]. 刘世杰. 长安大学, 2019(01)

标签:;  ;  ;  ;  

分形及其在沉积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