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级教师是怎样炼成的?(论文文献综述)
束定芳[1](2021)在《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的“上海经验”》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基础外语教育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除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地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所具备的众多天然优势外,国家给予上海的特殊教育改革政策,上海地方政府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政策创新、经费投入和有效管理,上海教研系统所构建的一套高效有序的教研管理体系、一支高素质的教研员和名师队伍、一套日臻成熟的教师培训机制、一批外语特色学校的示范效应等等都是上海基础外语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支撑。近年来,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通过理论研究、教材编写、教师培训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了与政府机构、教研部门、国内外专家和一线教师之间的联系和良性互动,逐渐形成了上海基础外语教育教、学、研的新生态。
王琦[2](2021)在《一位高中体育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妺[3](2021)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吴海琪[4](2021)在《导向深度学习的部编本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辛慧敏[5](2021)在《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生活研究 ——以T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张文月[6](2021)在《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以聊城市x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于晓彤[7](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名着导读”编写特点与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海口市3所中学为例》文中认为
韩颖歌[8](2021)在《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和发展的教育叙事研究 ——以E小学Z老师为研究个案》文中指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境中,通过对自身实践经验的反思和总结,提炼出来的可以发挥实际教育效力的,并逐渐积累而成并运用于教育教学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对教师的教学起着实质性的主导作用,而且具有动态性和情境的不确定性。关注和重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是新课改的客观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本研究基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已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扎根于研究现场,以一位优秀小学教师Z老师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Z老师真实的日常教学情境,运用访谈法、观察法等方式搜集并记录内隐于Z老师教学行为背后的实践性知识,并以教育叙事的形式呈现,以此折射出Z老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来源及更新路径等,以期为其他一线教师提供有益借鉴。本文由绪论、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和发展的个案分析、Z老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启示等三部分构成。首先,进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文献梳理并整理实践性知识内容构成的理论依据,为本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其次,以Z老师职业发展阶段为节点,采用教育叙事的方式呈现Z老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并从职前和职后两个维度探寻Z老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来源,入职前包括家庭生活环境、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和师范学习经历,入职后包括行动中反思、同事间学习共同体和教师的在职培训。接下来探析Z老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更新路径,包括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实践经验和构建学习共同体。最后,通过对Z老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和发展的研究过程,给予其他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若干启示。通过对Z老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和发展历程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教师个体对生活史的梳理有助于追溯以日常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历史;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进行的审视和分析的反思性实践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的改进和创新,从而丰富其实践性知识;在职教师的培训采用以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形式的参与式培训更能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教师需注重同事间生活史、教学经验的分享和互动,形成教师间良性的对话关系更有利于实践性知识的更新和优化。
陈耀婷[9](2021)在《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教育智慧的研究》文中认为教育智慧,从教育日常来说,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从教育哲学的层面来说,教育智慧是教育者基于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基础上表现出的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既在动态中生成又在动态中发展,由此,教育智慧具有教师的个性风格特征,是教师个人对教育教学生活实践的体悟与感受。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王崧舟的教育智慧则具有生命灵动的个体创造性特征,带给学生不是终结性的体验,而是生命的无限感悟。本研究主要是基于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个案的研究视角,对王崧舟教育智慧的形成及呈现内容进行研究。本研究首先是从王崧舟的个人专业发展历程中把握其教育智慧的形成背景,明晰教育智慧不是与生就具有的,而是在专业成长发展历程中动态生成的。基于王崧舟提出倡导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本研究将“诗意语文”作为王崧舟教育智慧形成的基点。诗意语文是以精神为旨归、以感性为路径、以儿童为主体、以民族为根系、以生活为场域的语文,思考的是人与语文的关系。也正是基于教育者自身具有独特的学识能力、思维品质等内在的思想积淀和外在的行为投射,由此才形成系统的整合性的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又以启迪学生智慧的思想观点和行动策略表现出来。所以,语文课堂是王崧舟教育智慧的主要实践场域,本研究将从王崧舟的一个个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探析其教育智慧的存在及呈现样态,其教育智慧表现在面对确定因素时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在面对不确定因素时更是可以做到机智应对复杂情况,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语言,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感悟以及心灵的成长,从而让内隐性的教育智慧通过外显性的教育行为变得为人们可具体感知的教育智慧。本研究也将从王崧舟的语文课外学习引导中探索其教育智慧的具体表现,其智慧的教育行为主要表现为在国学阅读中传承经典文化,在地方文化中开发课程资源,在《爱上语文》中打破对“语文”认识的思维定势,为学生开辟一个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也为学生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发展空间。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教育智慧的形成及表现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研究在分析思考王崧舟教育智慧的过程中,认为王崧舟的教育智慧对当下语文教师的启发首先是语文教师在追求教育智慧的道路上要保有一份教育爱,因为爱是其成长过程中的源动力;其次要积淀学识涵养以促进教育智慧的生成;其三是要注重自身所在的语文学科领域的发展,在实践中思考与钻研语文以形成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教育智慧,力求发展成为一名智慧型的语文教师。
刘慧[10](2021)在《部编本八年级名着导读教学研究 ——以大庆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名着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时代的人对于生命进行反思而创作的历久弥新的文学作品。文学名着能在人类中引发共鸣,它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永放光芒。阅读名着能够增长人类的智慧,传递人类的文明。对于学生而言,阅读名着能够陶冶情操,滋润心灵,提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选编方面对名着导读部分进行了调整,使其呈现了地位提升、数量增多、难度增加的新特点。而大庆实行五四学制,学生学龄与阅读难度不匹配,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笔者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广泛地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大庆市当前的名着导读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名着导读教学随意化;其次,名着导读推荐的读书方法并未有效落实;再次,学业压力大,挤占学生的阅读时间;第四,导读课形式内容仍旧比较单一,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不够;第五,学生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最后,阅读资源良莠不齐,缺少指导。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课程准备阶段:教育部门要组织开展名着导读教学的教研和培训工作;要推动学生读书,教师自己要先读起来;教师筛选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课程实施阶段:重视读书方法,落实一书一法;及时进行方法巩固训练;丰富导读课的内容和形式;以听读作为书面阅读的补充;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读书顺序,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课后评价阶段:调整名着导读试题的设置。教材编者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有明确的学习成果评价的方式和标准;最后以《海底两万里》为例设计课程,在实际的名着导读教学中落实快速阅读的读书方法。
二、特级教师是怎样炼成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级教师是怎样炼成的?(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的“上海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上海基础外语教育全国领先的标志 |
3. 上海基础外语教育何以领先 |
3.1 创新教育教学政策 |
3.2 创新课程体系,编制特色教材 |
3.2.1 自主编制学科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 |
3.2.2 开展多语种教学,布局多语种人才培养 |
3.2.3 启动国际融合课程试点,培养国际化人才 |
4. 规范化、高水平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
5. 构建严密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体系 |
5.1 教师培训 |
5.2 名师与“双名计划” |
6. 创建外语教育特色,推动优质外语教育资源辐射 |
6.1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上外附中) |
6.2 甘泉外国语学校 |
7. 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构建基础外语教育新生态 |
8. 结语 |
(8)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和发展的教育叙事研究 ——以E小学Z老师为研究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是新课改的客观要求 |
2.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
3.研究者的个人旨趣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史梳理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研究述评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知识 |
2.教师知识 |
3.教师实践性知识 |
(六)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4.研究对象的选取 |
5.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和发展的个案分析 |
(一)Z老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
1.准备与入职阶段 |
(1)家族影响,心系教师 |
(2)小学启蒙,结缘语文 |
(3)成绩优异,考取中师 |
(4)一波三折,终成教师 |
(5)入职焦虑,自我否定 |
(6)面对困境,勤学善问 |
2.适应与发展阶段 |
(1)参加课赛,快速成长 |
(2)参与教研,屡获佳绩 |
(3)重视过程,弱化分数 |
(4)不惧生成,关注学生 |
(5)因材施教,唤醒学生 |
3.成熟与稳定阶段 |
(1)风格稳定,适时调整 |
(2)解读课标,融会贯通 |
(3)认真钻研,教法提升 |
(4)对待学生,积极期待 |
(5)班级管理,凸显智慧 |
(6)尊重个体,关注成长 |
(二)他人眼中的Z老师 |
1.同事眼中的Z老师:“该校的一面旗帜” |
2.学生眼中的Z老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
3.家人眼中的Z老师:“家庭工作两不误” |
(三)Z老师实践性知识的来源 |
1.入职前实践性知识的来源 |
(1)家庭生活背景 |
(2)小学语文学习经历 |
(3)师范学习经历 |
2.入职后实践性知识的来源 |
(1)行动中反思 |
(2)同事间学习共同体 |
(3)教师在职培训 |
(四)Z老师实践性知识的更新路径 |
1.日常教学实践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基础 |
2.反思教学实践经验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关键 |
3.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重要举措 |
三、Z老师实践性知识形成与发展的启示 |
(一)梳理个人生活史有助于追溯教师的教育特点 |
(二)反思性实践教学有助于树立教师的自觉意识 |
(三)采用参与式培训有助于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 |
(四)加强教师间合作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Z老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访谈提纲(第一次) |
附录 2:Z老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访谈提纲(第二次) |
附录 3: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4 |
附录 5:田野观察日记节选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教育智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已有的研究及启示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教育智慧的界定 |
二、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专业发展历程 |
(一) “崭露头角”阶段 |
(二) “孤独沉潜”阶段 |
(三) “一鸣惊人”阶段 |
(四) “开创流派”阶段 |
(五) “迈向本真”阶段 |
三、王崧舟教育智慧的形成基点——诗意语文 |
(一)诗意语文聚焦于母语的诗性品质 |
(二)诗意语文立足于文本的审美解读 |
(三)诗意语文倾向于教学的陶冶功效 |
四、王崧舟的教育智慧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呈现 |
(一)有效确立课堂的教学内容,挖掘文本的精神文化意蕴 |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透析静态文字中的动态生命 |
(三)巧妙使用教学语言,营造情境以激活学生的想象 |
(四)注意调控课堂教学节奏,机智应对课堂复杂情境 |
五、王崧舟的教育智慧在语文课外学习引导中的呈现 |
(一)在国学阅读中传承经典文化 |
(二)在地方文化中开发课程资源 |
(三)在《爱上语文》中打破对“语文”认识的思维定势 |
六、对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教育智慧的思考 |
(一)在追求教育智慧的道路上保有一份教育爱 |
(二)积淀学识涵养以促进教育智慧的生成 |
(三)思考钻研语文以生成语文的教育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10)部编本八年级名着导读教学研究 ——以大庆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部编版名着导读教学研究现状 |
(一)部编版名着导读设计意图研究 |
(二)人教版名着阅读的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研究 |
(三)部编版与其他版本教材比照研究 |
(四)以某地区或学校为例的名着阅读教学研究 |
(五)以某本名着为例的教学研究 |
(六)以相关理论为先导的名着阅读教学研究 |
第一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选编特点 |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选文特点 |
(一)必读名着数量增加 |
(二)必读名着难度加大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编排特点 |
(一)“读书方法指导”成为新增内容 |
(二)设计专题探究环节 |
(三)名着导读成为固定必修的教学内容 |
(四)必读名着与选读名着相结合 |
第二章 大庆地区八年级部编版名着导读教学和阅读现状研究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维度 |
二、样本的选择和问卷发放过程 |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
(一)教师卷反馈的问题及分析 |
(二)学生卷反馈的问题及分析 |
(三)不同类别学校横向对比分析 |
第三章 大庆地区八年级部编版名着导读教学改进策略 |
一、课程准备阶段 |
(一)组织教研和培训 |
(二)以教师自读推动学生阅读 |
(三)筛选优质阅读资源 |
二、课程实施阶段 |
(一)重视读书方法,落实一书一法 |
(二)及时进行方法巩固训练 |
(三)丰富导读课的内容和形式 |
(四)以听读作为书面阅读的补充 |
(五)适当调整读书顺序 |
三、课后评价阶段 |
(一)调整名着导读试题设置 |
(二)明确学习成果评价方式 |
第四章 以读书方法指导为重点的名着导读教学设计——以《海底两万里》为例 |
一、设计依据 |
二、课前准备 |
三、课程设计 |
(一)阅读起始课 |
(二)阶段展示推进课 |
(三)总结提升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部编本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二 部编本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特级教师是怎样炼成的?(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的“上海经验”[J]. 束定芳.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1(06)
- [2]一位高中体育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 王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李妺. 长春师范大学, 2021
- [4]导向深度学习的部编本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研究[D]. 吴海琪.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5]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生活研究 ——以T学校为例[D]. 辛慧敏. 鲁东大学, 2021
- [6]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以聊城市x小学为例[D]. 张文月.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7]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名着导读”编写特点与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海口市3所中学为例[D]. 于晓彤.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8]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和发展的教育叙事研究 ——以E小学Z老师为研究个案[D]. 韩颖歌. 大理大学, 2021(08)
- [9]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教育智慧的研究[D]. 陈耀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10]部编本八年级名着导读教学研究 ——以大庆地区为例[D]. 刘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