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生态环境的投影评价方法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柳清[1](2021)在《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当前依然存在的灰霾污染、城市热岛、城市雨岛、水污染等城市病使得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供给略显不足,单纯依靠生态环境功能区保护性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资源环境底线思维开发管控作为生态空间规划顶层设计来突出生态要素保护和关键性约束略显欠缺,在有限的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未来城市生态空间如何进行优化、规划和调控,以提升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有效供给水平、确保景观生态服务高效可持续供给,进而提高服务需求群体或服务需求区的实际受益情况是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目标和方向。本文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认知生态空间结构,从服务供给区(简称SPA)和服务关联区(简称SCA)2个层面识别并解析支撑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基本特征及关联性特征,并对其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依据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及其限制因素提取,探寻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路径与空间调控模式,一方面创新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另一方面为高效服务型生态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方法。论文核心研究内容包括:首先,现状解析。通过对当前生态空间的自然本底条件、面临的景观生态服务需求及现有生态空间规划主要规划内容和技术手段分析和归纳,综合判断当前生态空间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当前生态空间规划景观生态服务供需空间错配、生态空间优化及修复任务不明确、生态空间优化及修复规划技术方法欠缺、景观生态服务有效供给水平较低,本研究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进行生态空间结构识别及优化研究,为解决上述生态空间规划不足之处提供了新方向。其次,结构识别。由景观生态服务过程及生态空间结构内涵可知,景观生态服务过程分析涉及服务供给区和服务关联区,分别对应生态空间结构中不同关键性组成部分。借助Arcgis软件平台,基于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依据和识别方法与理论,综合运用表征模型、二元适宜性模型、加权适宜性模型及过程模型,针对不同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所支撑的不同服务过程,采取适宜的方法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各部分进行识别和提取,形成不同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基本特征进行解析,并基于生态空间结构关联性分类体系,对生态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进行解析。再次,绩效评价。通过定性分析发现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位置关系决定了区域单元所需承载的景观生态服务类型与服务需求区服务可得性,进而选取服务复合性指标和服务可得性指标,引入Hellwig模型,定量分析并验证生态空间结构各组成部分与服务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其次,基于生态空间结构各组成部分与服务绩效之间的关联性验证结果,构建由服务供给区和服务关联区组成的评价维度,基于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逻辑和评价基准,从自然属性和格局属性2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组合传统TOPSIS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矢量投影法与二次加权算法,建立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动态评价模型和静态评价模型,分别对不同服务类型下及综合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最后,优化调控。在自然地域分异理论、短板理论和复杂系统协同演化理论指导下,提出基于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进行优化分区;构建障碍度诊断模型定量识别各分区服务绩效主要限制因素,选择服务绩效限制因素入手,对其阻碍程度大小进行排序,依此确定各分区主要的优化路径及秩序;在此基础上,针对优化路径,分别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可实施的空间调控模式,并结合研究实际地形地貌特征和生态功能区规划成果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景观带,并与上述优化分区结果进行空间叠加,依照分区优化路径,确定不同优化分区在不同景观带内相应的空间调控模式组合及实施对象;最后制定空间调控模式实施保障性措施。论文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创新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提出了基于限制因素指引的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分区优化范式,形成了一种促进生态空间结构协同演化、服务绩效有序提升的优化秩序;在实践上,为以景观生态服务高效可持续供给为目标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提升规划编制实践工作提供规划技术支撑。
焦云腾[2](2021)在《河西走廊土地整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地矛盾愈加突出,而土地整治是缓解人地矛盾、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土地整治的力度,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部分土地整治项目及其工程建设内容安排针对性不强,不注重耕作层地力修复、土壤盐碱化治理和沙漠化防治等工程建设,土地整治效果有待提升。在满足传统的土地整治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土地整治模式,实现土地整治资金高效使用,提高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效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并比选出最优的土地整治模式,是提高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效果的关键。本文以瓜州县、玉门市、山丹县和民乐县的4个实证项目区为例,分别设计出了3种较为合理的土地整治模式(常规实施型、生态修复型和节水灌溉型),并在选取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对3种模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1)4个实证项目区的3种模式最佳投影值(即综合评价值),依次为常规实施型(1.8391、1.5915、1.9496和1.2712),生态修复型(3.5984、3.5014、3.6824和3.6835),节水灌溉型(1.0080、1.4226、1.5375和1.2066)。生态修复型为最优模式,常规实施型次之,节水灌溉型最差。(2)采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片面性,其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说明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进行土地整治模式的比选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为土地整治模式的比选提供了较为科学实用的新思路。(3)要切实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效果,就必须在模式设计中统筹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单纯地注重某一方面的效益或者工程建设内容,都可能会导致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效益不理想。同时,在选取评价指标时,也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生态这三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对于生态脆弱的河西走廊地区,在一定的资金投入水平下,实现土地整治资金高效使用,提高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效果,亟需改变长期以来惯用的常规实施型和节水灌溉型土地整治模式。随着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逐步实施以生态修复为主导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研究结果表明,模式设计合理,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为开展土地整治模式的比选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手段,并通过多模式设计比选为河西走廊找到了适合的土地整治模式,也为科学合理评价和高质量开展区域土地整治工作提供了思路。
赵世秀[3](2021)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央提出了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积极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存在区域复杂性和差异性,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效应显着,农业占比高,城镇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到粮食安全,供、需双向改革,区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实现。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综合农业系统工程、协同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1)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模型。在界定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按时序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系统论等,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梳理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建立了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系统耦合度模型。(2)综合评价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分别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线性模型得出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2增长到2018年的6.21,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19增长到2018年的1,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经济收入、农机动力、劳动生产率、人的文化素养等主要因素对各系统影响明显。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客观权重,进而求得综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更高效、准确。(3)实证研究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动态发展关系。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VAR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采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动态影响关系和贡献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达到优秀协调水平,两者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互相影响关系,但耦合协调度显示,2004-2015年期间,农业机械化长期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2016-2018年,农业机械化出现加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时,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近乎实现同步协调发展,但此时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机化发展。VAR模型实证得出:2004-2018年间,农机化对城镇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8.76%,城镇化对农机化的平均贡献率为53.77%。基于CD生产函数测算的2004年-2018年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8.78%。通过农机贡献率值和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与劳动力资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环保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要素有关,其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最为明显。因此,为促进两系统优化协调发展,应在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层次的同时,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根据区情提出促进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使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至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应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人才三方面制定有效策略。政策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产业支撑和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与黑龙江垦区改革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管理政策体系,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优势,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发挥现代企业经管优势,促进农机智慧化升级发展,延展产业链推动农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城镇化集聚效应,加强城镇吸引力,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方面,鼓励研发和创新,提升农机化高科技水平;培养具备现代农机技术的职业农民和引进高质素农机智慧化专业人才,形成人力资源、资金运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协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于晴[4](2021)在《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及其驱动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的背景之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十四五”是我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让美丽乡村成为美丽中国底色的扎实一步。人居环境的改善既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又能增加人民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研究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性有利于了解黄山市人居环境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口扩张带来的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关系提供科学支持,为黄山市谋划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黄山样板”提供参考。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人居环境研究的文献进行大量阅读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的指标体系从自然适宜性方面对黄山市各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水平进行评价,并将其与黄山市人口分布密度相结合,探讨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对人口分布特征的影响。同时利用利用利用投影寻踪模型,通过对指标数据的处理,从社会经济方面,对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性水平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影响人居环境适宜性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不同的适宜区建设提出参考建议。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指数值介于10.46~95.92之间,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性空间分布不均衡,差别较大。总体来看,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性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围绕黄山市北部的黄山风景区以及黄山市南部的新安江谷地一带分布。具体来看,主要为黄山市北部的黄山区,包括的乡镇有太平湖镇、甘棠镇、耿城镇、汤口镇及新明乡等;黄山市东南部的徽州区及屯溪区,主要包含的乡镇有徽城镇、岩寺镇、屯光镇、新潭镇、奕棋镇等;以及黄山市西南部祁门县的祁山镇等。黄山市人居环境适宜性水平低值区的乡镇主要分布在黄山市边缘及山区深处,该区域呈现出受高水平区域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辐射较小及地形起伏度较大的特点。(2)从自然适宜性评价结果来看,黄山市人居环境适宜性面积以一般适宜性为主,其次为比较适宜区、临界适宜区、高度适宜区、不适宜区,分别占黄山市面积的30.90%、28.71%、21.13%、12.19%、7.07%。从人居环境社会经济驱动因素来看,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性高水平适宜区、较高水平适宜区、一般水平适宜区、较低水平适宜区和低水平适宜区的乡镇个数所占比例分别为8.91%、16.83%、34.65%、25.74%、13.86%。虽然适宜性水平高的乡镇占多数,但低水平适宜区的乡镇达到40个,占总乡镇个数的39.60%,超过总体的1/3,说明了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有待提高。(3)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空间分布和社会经济驱动因素评价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较高的乡镇,其生态环境的治理程度、社会建设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较高水平。对人居环境适宜性影响排名前5的指标分别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4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39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3778)、自来水入户率(0.3015)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0.2975)。(4)黄山市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对人口分布状况起关键性作用,人居环境指数和人口密度成正比。
贺天明[5](2021)在《基于水权理论的农业用水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以石河子灌区为例》文中指出目的:农业用水是我国的用水大户,节水是当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管理节水又是农业节水邻域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以促进节水为目的,从管理节水的各个环节出发,对农业用水管理技术做研究。方法:本文以促进农业节水为目的,以水权理论为基础,运用文学计量学、投影寻踪技术、博弈论及系统论思想,构建了深层次农业初始水权分配指标体系和模型,水费支出水平承受力模型,水价-水量节水博弈模型和新疆干旱区水权交易模式,并以石河子灌区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1)运用Cite Space V可视化工具,对农业节水管理邻域进行演进路径和前沿热点分析,研究发现:农业用水管理领域的内容逐渐深化,相关决策部门文件相连紧密;农业用水管理领域是一个以水权分配为核心,以“初始水权分配—农业水价改革—水权交易市场建设”为主线的研究邻域。其中初始水权分配和农业水价改革是抓手,基于水市场优化配置农业节余水量是目标,在当下水资源管理决策下,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是农业节水管理研究的热点区域。(2)通过水权分配计算结果表明:石河子灌区(143团北灌区、152团、石总场)3个区域深层次的初始分配量分别为4183.68万m3,4046.05万m3,6569.28万m3;从现状灌区实际用水量计算,若整个灌区严格执行定额管理灌溉,可比现状用水量节水约15.7%。(3)以完全成本水价测算为基础,得到灌区完全成本水价和农民承受力水价分别为0.3918元/m3和0.439元/m3,与现行水价0.25元/m3相比,灌区水价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完全成本水价下,亩均灌水量可比田间实际灌水量节约71.89m3/亩,约为15%,节水潜力很大,其他条件不变时,完全成本水价下的亩均用水量与定额管控下的灌水量趋于一致,约400m3/亩。(4)以2020年灌区计划减退过度开垦的土地为基准,计算得出:通过严格的定额管理灌溉和“退地减水”措施,整个灌区可从农业部门节余水量为5250.45万m3,转向工业部门水量为4 987.93万m3,转向生态部门水量为262.52万m3;通过水权交易方式,区域灌区农业节余水量可产生的工业效益值为3 502.43万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948.22万元,可产生的总体效益为5 460.65万元。结论:该文基于水权理论,以明晰灌区农业初始水权和农业用水价格为基础,政府水资源管理决策下灌区农业节水潜力为媒介,通过水权交易的途径将农业节余水量转移到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形成地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用水管理技术集成方案,以期为灌区“农业节水-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系统性水资源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李海文[6](2021)在《干热河谷脆弱区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铁路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十三五”收官之际,我国铁路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西南地区铁路发展也十分迅速,逐渐改变了原来“少、偏、低”的状况。然而,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面积气候干旱、土壤瘠薄且植被稀疏的干热河谷,环境极其恶劣。铁路的建设对干热河谷脆弱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而该地区自然灾害众多,又对铁路的顺利运行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在铁路的建设过程中既要确保后期运行的安全性,又要保障沿线干热河谷脆弱区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但是,目前对于边坡绿色防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护坡植被的合理搭配、普适性边坡防护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并没有针对干热河谷这种特殊地区形成一套适用于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效果评价的体系。所以,结合干热河谷脆弱区的地域特色,针对性地分析和评价该地区路基边坡绿色防护的效果,对于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修复铁路沿线干热河谷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西南干热河谷脆弱区为研究背景,通过剖析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工程的作用机理,考虑干热河谷脆弱区的环境特点,构建了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干热河谷脆弱区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效果评价递阶层次结构体系,同时以云理论为基础,利用云重心评判法(MCGC)和二维云模型建立了干热河谷脆弱区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效果评价模型,并在成昆铁路实际工程中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对干热河谷脆弱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候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并详细分析边坡绿色防护工程对路基的保护作用和环境的修复作用,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出发,并细化到土壤基质质量、植被群落质量、防护功能、力学功能、景观功能五个角度筛选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干热河谷脆弱区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效果评价递阶层次结构体系并划分了指标标准分级。然后,依据干热河谷脆弱区的独特性和指标属性的不同,利用IGAHP法计算指标的主观权重,基于指标的客观数据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客观权重,最后通过博弈论(GT)将主、客观权重加权组合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使权重的计算既考虑了主客观权重之间的冲突性和差异性,又突出了干热河谷脆弱区的特点,权重分配更加合理。最后,利用MCGC法通过对二级指标数字特征进行平行聚合和纵向向上聚合得到一级指标的数字特征,并利用MATLAB绘制隶属云图分析各一级指标对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将结构和功能作为二维云模型的两个基础变量,并计算出结构和功能的数字特征构成二维综合效果云评价路基边坡绿色防护的效果,同时借助MATLAB正向云发生器绘制二维云图初步反映干热河谷脆弱区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效果等级。鉴于二维云图的相似性和空间误差,引入贴近度计算二维综合效果云与标准效果云的贴近程度,准确地确定出评价结果。选取成昆铁路米攀段的一段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建立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其防护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昆铁路米攀段的该段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效果良好,这与工程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本文构建的体系和模型的适用性。同时也说明边坡绿色防护对保护路基的稳定性和恢复沿线干热河谷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政府监测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工程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东平[7](2021)在《基于投影寻踪的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开放性巨系统,水资源系统中相关问题的分析评价及决策涉及到系统的各个方面,科学合理地求解指标权重进而构建精准有效的评价模型是为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支撑的前置性条件,对于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当前水资源决策者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论文在对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问题的复杂性特点及权重合理求解的重要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中指标权重与指标样本值的关系问题,考虑到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问题所涉及指标数值的高维非线性属性,提出以投影寻踪方法为基础,构建基于投影寻踪的权重优化方法(PP-AHP)以及基于投影寻踪的动态赋权法(PP-DW),并将所求权重与减法集对势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构建基于投影寻踪权重优化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基于投影寻踪动态赋权法的水利工程方案选优模型,将上述两种模型应用于实际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问题中,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为进一步挖掘指标权重随水资源评价指标间的变化信息,提出了PP-AHP方法,该方法可在多目标、多层次以及多准则实际系统的复杂情形下对指标权重作进一步的优化和细化协调,所得权重结果既保留了贴近实际情况的优点,又避免了人为过度干预的缺点,更接近最优解,表明本文提出的PP-AHP方法是合理的,为权重的求解提供了一种新思路。(2)为合理评价区域水资源的承载状况,提出了基于PP-AHP权重优化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安徽省2005-2015年间的水资源承载状况综合评价案例中。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下安徽省2005-2015年间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等级与平均联系数模型及联系熵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及等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模型是合理的;本文模型的评价结果波动情况较联系熵方法和平均联系数模型更为平稳,也更符合在相关部门的治理下水资源承载力呈现稳中向好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本文模型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抗干扰能力更强,不易出现异常的波动和变化。(3)为进一步挖掘指标权重随评价指标样本而变化的信息,提出了PP-DW方法,该方法求得的是可随指标实际取值变化而自适应赋权的动态权重,该权重可以在不同方案间体现良好的甄别性,将动态权重作为决策及诊断主要影响因子的依据,在不同方案和不同指标中均体现出一定的优势,可有效减少静态权重的不合理所导致的决策失误,提高方案决策的合理性、可靠性以及准确性,为求解动态权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4)为挖掘水利工程方案选优问题中指标权重随评价指标样本而变化的信息,提出了基于PP-DW的水利工程方案选优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某灌区改建扩建优化规划方案进行选优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下各方案的综合排序结果与基于理想点法和加速遗传算法的改进投影寻踪方法(TOPSIS-PP)、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AGA-FAHP)、客观组合评价新方法(OCEM)三种评价方法下各方案的综合排序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本文模型的应用过程更为简便,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静态权重可能对方案决策产生的不利影响,还可以准确高效地识别出各指标对综合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程度大小,评价所得结果更加客观、稳定,且具有普适性。综上所述,论文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的权重优化方法及基于投影寻踪的动态赋权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和水利工程方案选优模型,模型评价结果客观合理,符合实际情况,两种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为水资源系统中相关问题的定量评价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也可为决策者作出合理决策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李忠良[8](2021)在《内蒙古草原文化遗址区域生态风险演变及预估》文中指出内蒙古草原作为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极易因为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协同干扰而退化。草原文化遗址作为全面认识游牧民族文明的载体,其区域生态环境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遭受严重破坏,面临严重威胁。因此,亟待建立健全草原文化遗址地区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评估遗址地区历史时期的生态风险,预估未来时期不同排放情景下的生态风险,探究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草原文化遗址地区多种风险源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本文以NDVI表征草原文化遗址地区的生态环境,定量归因分析影响NDVI的自然要素(降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和人类活动(LUCC)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区域生态环境与气候和LUCC的作用关系。基于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理论,结合“3S”(Remote sensing、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技术,构建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级综合模糊数学模型对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1990-2015年的生态环境进行风险评价,分析风险变化原因,针对区域风险差异提出相应的管控建议和应对措施。结合全球气候模式预估不同排放情景下2020-2045年遗址地区的生态风险,探究其未来风险变化的原因,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1982-2016年的NDVI在季节和年尺度上均表现出显着升高趋势。在年尺度上定量分离气候要素与LUCC对遗址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发现降水和最低温是影响NDVI的主导气候因子,LUCC通过改变下垫面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主导人文因子。在年尺度上,降水对NDVI起决定性作用;在季节尺度上,不同的气候要素都有其最适宜植被生长的区间,植被的生长受到降水和温度的共同控制而发生变化。(2)1990-2015年间,遗址地区均存在生态风险。成吉思汗陵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生态风险增加,元上都遗址地区生态风险下降。成吉思汗陵遗址地区由于气候暖干化、土壤含水量降低以及降水集中度增大导致生态风险的发生和加剧,当地旅游业、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元上都遗址地区由于暖干化气候改变蒸散发,同时过度放牧和草地开垦等加速了草原局部退化。甘珠尔庙遗址地区气候暖干化趋势加剧了植被对水分的依赖程度,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过度放牧、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破坏了草原生态环境。2000年后内蒙古实施生态恢复措施,成吉思汗陵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局部区域的生态风险降低,但总体生态风险依旧较高。元上都遗址地区的恢复措施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气温升高延长了植被生长季,降低了低温冻害的发生频率,生态风险在二者的协同作用下降低。(3)基于CDF-t对CMIP5的14个气候模式进行统计降尺度,分析未来不同RCP情景下3个遗址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在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的降水在2020-2045年的变化率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三个遗址地区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在三个情景下的增温速率均超过0.5℃/10a。依据构建的区域生态风险预估指标体系和建立的评价模型,预估遗址地区未来时期不同RCP情景下的生态风险,三个遗址地区在未来不同情景下均为重度风险。其原因在于未来三个地区降水集中度变大,温度升幅超过0.5℃,由此引发的极端事件和土壤干燥加速的协同作用加剧了局部气候变暖,使得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持续加强。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草原文化遗址地区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模型,结合气候模式实现了对区域未来长期生态风险的预估,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区域生态风险的成因认识、评估和预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邵亚琴[9](2020)在《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在满足我国能源战略需求的同时,给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众多生态问题,如土地损毁、地下水位下降、大气污染等,生态扰动表现方式和演变机制各不相同,累积效应显着,严重影响区域能源保障和生态屏障作用的发挥,实现煤电基地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和合理评价,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补偿监管提供依据,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基地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109),针对我国绿色开发能源战略的需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紧扣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电基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动态监测技术,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时空状况进行了扰动规律分析与监测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环境系统循环驱动机制。研究归纳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了煤电基地煤矿、火电厂及煤炭城市三大扰动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演变趋势,分阶段讨论了煤电基地时空发展的特点,揭示了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周期性发展规律。针对煤电基地生命周期各阶段扰动源发展状态及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特征,构建了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系统循环驱动机制,分别从扰动源子循环和生态环境单元子循环两个角度进行了生态环境系统演化分析。(2)搭建多源异构数据“获取-处理-融合-分析”技术框架和体系。基于空间信息技术获取的空间数据及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等,提出了基于邻域信息约束的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后处理方法、多源多尺度DEM融合方法和“暗像元法”与“深蓝算法”相结合的气溶胶厚度反演等方法,通过影像参数反演、数据融合、统计分析、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分析草原区煤电基地内土地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参数的扰动规律和变化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3)实现煤电基地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土壤侵蚀和大气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的特点构建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煤电开发驱动指数进行煤电开发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驱动力分析;综合运用GIS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演变和局部效应进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针对煤电基地土壤侵蚀的特点,建立土壤侵蚀风-水复合模型sA并实现总模数的估算,利用经验模型验证了其适用性;通过遥感反演获取了研究区域内SO2、NO2的柱状浓度和气溶胶厚度AOD,并利用地面观测站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电基地开发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均以露天矿区、电厂区及锡林浩特市城区为扰动热点,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扰动程度逐渐加强。(4)在典型扰动源-露天矿尺度下进行生态环境扰动规律及生态修复效益分析。根据露天矿土地单元扰动机理,归纳了7种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式,建立了扰动重心加权模型,通过不同阶段加权重心的转移距离和转移方向,验证了CE-PDST驱动规律。针对露天矿首采区已经形成的四种扰动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研究其在转移过程中植被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建立排土场NDVI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人为修复因子之间的驱动关系,提出了提高排土场土地复垦效益的有效建议。利用多孔监测井的多期监测数据分析了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过程中潜水位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回归趋势分析确定了露天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半径和静水位,为确定受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的居民搬迁范围和研究基于影响半径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地表植被变化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依据。(5)通过生态效益响应因子识别,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2015》,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MEICE),从煤电基地尺度、功能区单元和最适宜格网单元等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和分析了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探寻区域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2005-2015年,煤电基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恶化趋势明显,形成以露天矿区及电厂区、市区和居民点中心的阶梯状缓冲区,印证了露天矿开采及电厂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扰动的累积效应;2010-2015年,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电厂控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及省道S307沿线绿化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了生态修复与监管对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性。针对本文探索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扰动规律及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基于GMR模型对研究区域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模拟,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搭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的多源动态监测平台基本架构,并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修复CE-PDST-“5W+2H+E”循环管理模式,为煤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论文有图91幅,表65个,参考文献221篇。
赖芳[10](2020)在《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气候变化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加剧的双重压力下,全球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水资源危机等资源环境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地质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可以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角度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生态环境,从而科学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大渡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四川盆地西缘山地过渡地带,它是长江、黄河的上游及成都平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该流域跨越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上游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下游位于扬子陆块。大渡河流域属于我国五大生态脆弱区的西南山地区,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地质灾害易发频发,是气候和生物响应的敏感地带,是进行脆弱性分布以及控制其分布因素研究的天然实验区。科学认知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川西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专家学者对大渡河流域的研究主要存在于河流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从地质学角度解释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更为缺乏。本研究以大渡河中下游沿岸作为研究区,首先对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概念及其内涵进一步阐述,基于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数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建立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区地质环境中的主要地质因素,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因素的关联规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探索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地质因素。本研究为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根据研究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参考已有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选取高程、坡度、植被盖度、土壤可侵蚀K值、经济等9个因子建立了研究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投影寻踪模型和GIS技术对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得到重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和潜在脆弱五个等级的分区。按照重要性、对应性、可行性的原则,从地质建造和地质构造两方面着手,选取岩性和断层两类因素,确立了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五个维度,采用相关标准和自然断点法等方法筛选出26个地质因子。引入粗糙集模型做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进行脆弱性等级分区与地质因子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与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m/km2),距断层距离(m),断层走向具有关联性。并且发现这些地质因子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
二、区域生态环境的投影评价方法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生态环境的投影评价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1.4 地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空间尺度界定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理论方法与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生态服务 |
2.1.2 景观生态过程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 |
2.1.3 生态空间与生态空间结构 |
2.2 基于景观生态服务分类的生态空间类型划分 |
2.2.1 景观生态服务类型划分依据 |
2.2.2 景观生态服务分类 |
2.2.3 生态空间类型划分 |
2.3 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依据与方法 |
2.3.1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 |
2.3.2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关联性分类体系 |
2.3.3 景观生态服务过程与生态空间结构关系 |
2.3.4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方法与理论模型 |
2.4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框架 |
2.4.1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逻辑 |
2.4.2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基准 |
2.4.3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数学理论模型 |
2.5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内涵及优化范式 |
2.5.1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内涵 |
2.5.2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现状解析 |
3.1 济南市生态空间数据库的搭建 |
3.1.1 数据类型及来源 |
3.1.2 基础数据预处理方法 |
3.2 济南市生态空间自然本底要素空间特征概况 |
3.2.1 地形要素空间特征 |
3.2.2 气候要素空间特征 |
3.2.3 水文要素空间特征 |
3.2.4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要素空间特征 |
3.2.5 自然文化要素空间特征 |
3.3 济南市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需求分析 |
3.3.1 气体调节与气候调节服务需求 |
3.3.2 水文调节服务需求 |
3.3.3 土壤保持服务需求 |
3.3.4 生境服务需求 |
3.3.5 生态文化服务需求 |
3.4 现有生态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与解析 |
4.1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原则 |
4.1.1 总体原则 |
4.1.2 个别原则 |
4.2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3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部分基本特征 |
4.3.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4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部分关联性特征 |
4.4.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 |
5.1 结构与服务绩效之间关联性验证 |
5.1.1 关联性验证方法 |
5.1.2 关联性验证结果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 |
5.2.2 评价指标内涵及量化方法 |
5.3 评价模型构建 |
5.3.1 动态评价模型 |
5.3.2 静态评价模型 |
5.4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解析 |
5.4.1 不同服务类型下服务绩效解析 |
5.4.2 综合服务类型下服务绩效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调控 |
6.1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原则 |
6.1.1 服务供给多样性与协同性原则 |
6.1.2 局部差异性与整体共轭性原则 |
6.1.3 前瞻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
6.2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分区 |
6.2.1 二级优化分区结构及类型 |
6.2.2 二级优化分区方法及技术流程 |
6.2.3 二级优化分区划定结果 |
6.3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路径提取 |
6.3.1 优化路径提取方法及技术路线 |
6.3.2 服务绩效限制因素锚定结果 |
6.3.3 不同优化分区优化路径提取结果 |
6.4 优化路径空间调控模式及实施策略 |
6.4.1 优化路径空间调控模式 |
6.4.2 空间调控模式实施方法 |
6.4.3 空间调控模式实施保障性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河西走廊土地整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条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实证项目区概况 |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 数据来源 |
3.2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模式设计与评价方法 |
4.1 土地整治实证模式设计 |
4.1.1 设计思路 |
4.1.2 设计原则 |
4.1.3 土地整治模式设计内容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评价方法 |
4.3.1 投影寻踪模型 |
4.3.2 模拟退火算法 |
4.3.3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评价步骤 |
第五章 评价结果与比选分析 |
5.1 评价结果 |
5.2 比选分析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3)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1 黑龙江垦区概况及特点 |
2.1.1 黑龙江垦区概况 |
2.1.2 黑龙江垦区特点 |
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分析 |
2.2.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2.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
2.2.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
2.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3.1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
2.3.2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 |
2.3.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2.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 |
2.4.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互动经验借鉴 |
2.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过程 |
2.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系统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
3.1 评价模型 |
3.1.1 DPSIR概念模型 |
3.1.2 DPSIR模型逻辑关系分析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2.3 评价指标体系 |
3.3 权重的计算方法 |
3.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
3.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
3.3.3 综合权重计算 |
3.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评价 |
3.4.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4.2 计算权重 |
3.4.3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状态评价 |
3.5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
3.5.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5.2 计算权重 |
3.5.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及影响关系分析 |
4.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 |
4.1.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测算 |
4.1.2 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实证 |
4.2.1 计量模型说明 |
4.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 |
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测评 |
4.3.1 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理论基础 |
4.3.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 |
5.1 制度机制改革策略 |
5.1.1 完善城乡一体化各项管理制度 |
5.1.2 改革优化相关主体职能 |
5.1.3 深化农垦改革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
5.2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
5.2.1 发展垦区特色新型城镇化策略 |
5.2.2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 |
5.2.3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
5.3 科技人才策略 |
5.3.1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
5.3.2 加快农机化技术创新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4)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及其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框架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1.1 人居环境研究 |
2.1.2 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人居环境研究 |
2.2.2 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评述 |
3 黄山市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黄山市地理位置 |
3.1.2 黄山市自然条件 |
3.1.3 黄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3.1.4 黄山市生态环境状况 |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 黄山市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 |
3.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2 评价指标内涵 |
3.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4 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 |
3.3.5 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
3.3.6 结果 |
4 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性因素分析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评价指标内涵 |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数据处理 |
4.4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改进的投影寻踪模型构建 |
4.4.1 粒子群优化算法原理 |
4.4.2 投影寻踪模型的构建 |
4.5 结果分析 |
4.5.1 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综合得分分析 |
4.5.2 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性影响因素分析 |
5 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建设建议 |
5.1 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建设整体意见 |
5.2 不同适宜区乡镇人居环境建设意见 |
6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概述 |
6.2 展望 |
6.2.1 创新点 |
6.2.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 |
(5)基于水权理论的农业用水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以石河子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权及水权分配 |
1.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1.2.3 水权交易市场建设 |
1.3 农业节水管理的演进路径与前沿热点—基于Cite Space V软件分析 |
1.3.1 发文量分析 |
1.3.2 演进路径分析 |
1.3.3 前沿热点分析 |
1.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权理论及研究区概况 |
2.1 水权理论 |
2.1.1 水权解释 |
2.1.2 初始水权分配理论 |
2.1.3 系统论 |
2.2 石河子灌区概况 |
第三章 深层次农业用水初始水权分配研究 |
3.1 深层次农业初始水权分配指标体系构建 |
3.1.1 分配原则 |
3.1.2 指标选取及说明 |
3.2 遗传算法投影寻踪模型 |
3.3 结果分析 |
3.3.1 分配水量分析 |
3.3.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节水潜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水价承受力和节水潜力评估 |
4.1 完全成本农业水价核算 |
4.2 农户水价承受力分析 |
4.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下节水潜力分析 |
4.3.1 水价-水量节水博弈模型 |
4.3.2 石河子灌区节水潜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权交易模式构建及转让效益分析 |
5.1 干旱绿洲区水权交易模式设计 |
5.2 “退地减水”措施下区域可交易的农业节余水量 |
5.3 水权交易效益分析 |
5.3.1 经济效益分析 |
5.3.2 生态效益分析 |
5.4 石河子灌区农业用水管理技术集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干热河谷脆弱区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本理论 |
2.1 边坡防护工程基本理论 |
2.1.1 工程防护 |
2.1.2 绿色防护 |
2.2 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效果评价体系理论依据 |
2.2.1 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工程作用机理 |
2.2.2 土壤学理论 |
2.2.3 生态学理论 |
2.2.4 景观美学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评价方法比选 |
2.3.1 赋权方法对比分析 |
2.3.2 综合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南干热河谷脆弱区概况 |
3.1 干热河谷脆弱区的形成 |
3.1.1 自然因素 |
3.1.2 人为因素 |
3.2 干热河谷脆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
3.2.1 干热河谷脆弱区的地理位置及分布 |
3.2.2 干热河谷脆弱区的地形地貌 |
3.2.3 干热河谷脆弱区的土壤 |
3.2.4 干热河谷脆弱区的气候 |
3.2.5 干热河谷脆弱区的水文 |
3.2.6 干热河谷脆弱区的植被 |
3.3 本章小结 |
4 干热河谷脆弱区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4.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评价指标说明 |
4.3.1 土壤基质质量指标说明 |
4.3.2 植被群落质量指标说明 |
4.3.3 防护功能指标说明 |
4.3.4 力学功能指标说明 |
4.3.5 景观功能指标说明 |
4.4 评价指标标准分级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干热河谷脆弱区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效果评价模型 |
5.1 综合赋权模型 |
5.1.1 改进的群体层次分析法(IGAHP) |
5.1.2 遗传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 |
5.1.3 基于GT的综合赋权模型 |
5.2 综合评价模型 |
5.2.1 MCGC模型 |
5.2.2 二维云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6 工程实例分析 |
6.1 工程项目概况 |
6.1.1 工程项目背景 |
6.1.2 研究区概况 |
6.1.3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6.1.4 定性指标量化处理 |
6.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2.1 IGAHP权重求解 |
6.2.2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权重求解 |
6.2.3 GT加权的综合权重求解 |
6.3 结构和功能准则下属指标层分析 |
6.3.1 云模型化生成标准评价等级数字特征 |
6.3.2 指标数字特征聚合 |
6.3.3 绘制指标层隶属云图 |
6.4 基于二维云模型的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效果综合评价 |
6.4.1 确定二维综合效果云数字特征 |
6.4.2 绘制二维综合效果云图 |
6.4.3 计算贴近度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于投影寻踪的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问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系统及其分析评价的研究进展 |
1.2.2 投影寻踪方法在水资源问题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投影寻踪权重优化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
2.1 概述 |
2.2 基本原理 |
2.2.1 层次分析法方法概述 |
2.2.2 投影寻踪方法概述 |
2.2.3 减法集对势方法概述 |
2.3 模型建立步骤 |
2.4 实例验证 |
2.4.1 安徽省区域概况 |
2.4.2 模型计算 |
2.5 结果分析 |
2.5.1 权重分析 |
2.5.2 评价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投影寻踪动态赋权法及在水利工程方案选优中的应用 |
3.1 概述 |
3.1.1 水利工程方案选优概述 |
3.1.2 动态赋权方法概述 |
3.2 基于投影寻踪的动态赋权法(PP-DW)构建过程 |
3.3 实例验证 |
3.3.1 模型计算 |
3.3.2 动态权重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
3.4 评价结果分析 |
3.4.1 PP-DW方法可行性分析 |
3.4.2 PP-DW方法有效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
2)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
(8)内蒙古草原文化遗址区域生态风险演变及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内蒙古草原文化遗址区域概况 |
2.2 研究模型和方法 |
2.3 区域生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 |
2.4 数据资料介绍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草原文化遗址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3.1 草原文化遗址区域NDVI变化特征分析 |
3.2 NDVI变化定量归因分析 |
3.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遗址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3.4 区域气候对遗址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生态风险评价 |
4.1 评价指标及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 |
4.2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量化 |
4.3 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
4.4 指标的权重确定及评价模型选择 |
4.5 模糊综合评价在遗址地区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4.6 不同草原文化遗址区域生态风险差异分析 |
4.7 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不同等级风险管控建议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RCP情景下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生态风险预估 |
5.1 未来生态风险预估指标构建及模型选择 |
5.2 CMIP5 统计降尺度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
5.3 不同RCP情景下区域气候变化预估 |
5.4 不同RCP情景下区域生态风险预估 |
5.5 不同RCP情景下生态风险等级成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风险应对措施 |
6.3 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
6.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博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Issues) |
1.2 研究的科学意义与项目依托(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oject Support) |
1.3 研究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Research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
1.5 研究区域(Study Area) |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Research Ideas and Technical Routes) |
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演化机理 |
2.1 相关术语(Relative Terms) |
2.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扰动源时空演变(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Eco-environment Disturbance Source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3 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演化PDST循环驱动机制(PDST Cyclic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environment Evolu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PDCA and Life Cycle) |
2.4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SA-PDST驱动模型(The SA-PDST Driving Model of Eco-environment System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5 煤电基地开发扰动下的草原区生态环境变化(Prairie Eco-environment Changes Disturbed by Development in Coal-Electricity Base) |
2.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3 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处理及融合 |
3.1 多源异构数据的类型(Types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
3.2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平台(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
3.3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
3.4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
3.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 |
4.1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格局分析(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Land Use Types) |
4.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Dete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
4.3 草原区煤电基地土壤风-水复合侵蚀估算(Soil Water-Wind Compound Erosion Estima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4 煤电基地大气数据监测与分析(Atmospher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5 煤矿尺度生态环境扰动规律研究及修复效益分析 |
5.1 胜利一号露天矿土地单元转移模式(Land Unit Transfer Mode of Shengli No.1 Open-pit Mine) |
5.2 露天矿首采区扰动土地类型转移(Disturbed Land Types Transfer in the First Mining of Open-pit Mine) |
5.3 NDVI扰动规律及排土场复垦效益分析(Analysis of NDVI Disturbance Law and Reclamation Benefit of Dump) |
5.4 潜水位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生态的扰动分析(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Phreatic Water Level and Disturbance Analysis of Surface Ecology) |
5.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6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6.1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6.2 多时空尺度生态评价单元的划分(Division of Multipl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Ecological Evaluation Unit) |
6.3 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流程(Evaluation Criter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chnical Process) |
6.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Eco-environment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
6.5 基于GWR模型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演变情景模拟(Ecological Evolution Scenario Simulation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GWR Model) |
6.6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Elastic Regul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Development) |
6.7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Research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
7.2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
7.3 研究展望(Prospects)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锡林郭勒盟植被代码表 |
附录2 胜利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
1.3.2 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4 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5 区域研究现状 |
1.3.6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地理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1.1 气候条件 |
2.1.2 水文特征 |
2.1.3 植被状况 |
2.1.4 地貌特征 |
2.1.5 经济与人口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构造特征 |
2.2.3 地层岩性 |
第3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变化评价及分布特征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 |
3.1.2 地质环境概念及本研究理念 |
3.2 投影寻踪模型 |
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
3.3.1 评价指标体系 |
3.3.2 综合量化模型 |
3.3.3 脆弱性程度分级 |
3.3.4 脆弱性变化趋势 |
3.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4.1 2000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4.2 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5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5.1 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 |
3.5.2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区 |
3.5.3 有关分析 |
3.5.4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生态建设建议 |
第4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1.1 岩性影响土壤、植被的形成 |
4.1.2 构造运动塑造地形地貌、影响气候 |
4.1.3 人地互动影响生态环境 |
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
4.2.1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原则 |
4.2.2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
4.3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维度确定 |
4.3.1 地层岩性因素维度 |
4.3.2 断层因素维度 |
4.3.3 有关分析 |
4.4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信息获取 |
4.4.1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来源 |
4.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处理与分级 |
第5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5.1 粗糙集模型 |
5.1.1 粗糙集理论相关知识 |
5.1.2 知识约简与依赖 |
5.1.3 粗糙集信息系统 |
5.1.4 粗糙集决策表 |
5.1.5 粗糙集模型 |
5.2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环境指标耦合模型构建 |
5.3 构建耦合信息决策表 |
5.4 耦合决策分析 |
5.5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影响因素耦合关联结果分析 |
5.5.1 耦合关联结果 |
5.5.2 耦合关联规则及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及分析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1 综合信息决策表 |
附录2 区别对象属性集合p(x,y) |
四、区域生态环境的投影评价方法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D]. 柳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河西走廊土地整治模式研究[D]. 焦云腾.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 [3]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赵世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4]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及其驱动因素分析[D]. 于晴.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5]基于水权理论的农业用水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以石河子灌区为例[D]. 贺天明.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6]干热河谷脆弱区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效果评价研究[D]. 李海文.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7]基于投影寻踪的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研究[D]. 刘东平.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8]内蒙古草原文化遗址区域生态风险演变及预估[D]. 李忠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9]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D]. 邵亚琴.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10]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D]. 赖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