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胶囊耐晒黄G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王高飞[1](2021)在《基于巴比妥酸偶氮颜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偶氮颜料是一类重要的着色剂,广泛应用于油墨、涂料、塑料制品及文教用品的着色。常规的偶氮颜料是由芳香胺或杂芳胺经重氮化制得重氮盐再与乙酰乙酰苯胺、2-萘酚、吡唑啉酮及3-羟基-2-萘甲酸等偶合组分偶合制成,其结构中多数含有发色基团芳偶氮基。此外在分子设计上引入酰胺基,可增强分子间氢键,提高颜料的耐热、耐光及耐溶剂性等。近年来,通过延长分子共轭体系、引入不同取代基团或改变固体粉末颗粒形貌特征来改善颜料的应用性能备受关注。本文以企业提供的4-氨基苯甲醛和含多酰胺键的巴比妥酸为原料,制备得到颜色鲜艳,耐性良好的有机偶氮颜料,为企业开发产品提供技术储备。(1)以4-氨基苯甲醛和巴比妥酸为起始原料,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5-[(4-氨基苯基)亚甲基]-2,4,6(1H,3H,5H)-嘧啶三酮中间体。考察了反应溶剂体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中间体收率的影响;采用1H NMR、FT-IR、元素分析和TGA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78℃下反应5h,中间体收率达到89.7%,TGA检测其热分解温度大于 210℃。(2)以合成所得中间体5-[(4-氨基苯基)亚甲基]-2,4,6(1H,3H,5H)-嘧啶三酮为重氮组分,分别偶合乙酰乙酰苯胺(AAA)、邻甲氧基乙酰乙酰苯胺(AAOA)、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AABI)、2-羟基-3-萘甲酰基苯胺(色酚AS)、β-萘酚、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及3-羟基-2-萘甲酸,制备得到系列含巴比妥酸结构的新型偶氮颜料分子,并利用1H NMR、FT-IR、元素分析、UV-Vis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重氮化反应无机酸及用量、偶合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pH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氮化反应选用硫酸,且n(中间体):n(NaNO2):n(H2SO4)=1:3.5:30时,重氮化反应效率高;偶合组分为乙酰乙酰苯胺时,反应pH为4.5~6,15℃下搅拌0.8h,产物收率最高为86.9%;偶合组分为邻甲氧基乙酰乙酰苯胺时,所得颜料紫外光谱的λmax为392nm,εmax为3.0 × 104 L·mol-1·cm-1。用溶剂处理法对颜料粗品进行表面改性,偶合组分为乙酰乙酰苯胺、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β-萘酚等时,所得颜料经间硝基苯酚的水溶液改性处理,固体粉末颗粒形貌规整,颜色鲜亮;偶合组分为邻甲氧基乙酰乙酰苯胺时,所得颜料经DMF改性处理6h后,形貌为米粒状固体且颜色鲜艳。(3)以对硝基苯胺和巴比妥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用于制备双偶氮有机颜料的中间体,以该中间体作为重氮组分偶合乙酰乙酰苯胺合成了一种咖啡色双偶氮有机颜料,利用1H NMR、FT-IR、元素分析和UV-Vis对所得中间体及颜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第一步偶合产物硝基还原的条件,对颜料合成进行了条件优化。研究发现:对硝基苯偶氮巴比妥酸与硫化钠摩尔比为1:1.7,100 ℃下反应48h,收率84.6%;重氮化反应使用10mL浓硫酸溶解0.3g中间体最佳;偶合液pH在4.5~6,反应在8~10℃下反应0.8h,收率 88.5%。
董舜尧[2](2019)在《利用光致变色材料对有机颜料进行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致变色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材料、图像显示、可变光密度的滤光、光信息存储、摄影模板和光控开关等领域。现今对有机光致变色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螺吡喃、螺恶嗪、俘精酸酐、二芳基乙烯和其他相关有机杂环化合物上。微胶囊化技术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印染、涂料、油墨、阻燃剂、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本文研究了将光致变色材料与有机颜料结合,通过微胶囊化工艺,制备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有机颜料微胶囊的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六芳基二咪唑类和螺吡喃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合成和表征。六芳基二咪唑类光致变色材料通过咪唑环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制得,分别合成得到2,2’-二(4-甲氧基苯基)-4,4’,5,5’-四苯基-1,2’-二咪唑和2,2’-二(2-氯苯基)-4,4’,5,5’-四苯基-1,2’-二咪唑,即HABI1和HABI2,产率分别为89.8%和85.9%。螺吡喃类光致变色材料通过Fischer吲哚合成反应等分别合成得到1-(3-氯-2-羟丙基)-3’,3’-二甲基(2H-5-氯-苯丙螺吡喃-2’,2’’-吲哚)和1-(3-氯-2-羟丙基)-3’,3’-二甲基(2H-5-溴-3-硝基-苯丙螺吡喃-2’,2’’-吲哚),即SP1和SP2产率分别为48.0%和59.1%。用红外吸收光谱以及氢核磁共振波谱对四种光致变色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第二部分是选用金光红有机颜料为原料,分别用两种不同的乳液聚合方法:界面聚合法和原位聚合法来探索制备微胶囊的工艺条件。对于螺吡喃类化合物,主要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蜜胺树脂作为微胶囊的囊壁,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作为微胶囊的囊芯材料,以OP-10作为乳化剂,主要研究了乳化均质作用过程中的均质转速和乳化时间以及芯材壁材比对制备的微胶囊性能的影响。对于六芳基二咪唑化合物,主要采用界面聚合法,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乙烯三胺作为聚合单体,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乙酸丁酯为芯材,研究芯材种类、光致变色材料与有机颜料配比、乳化剂选择等对制备的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通过探索试验,最终确定了制备光致变色微胶囊的相对最优工艺条件。第三部分是根据所确定的微胶囊制备工艺,选用其他有机颜料酞菁蓝、酞菁绿、联苯胺黄作为原料,合成共计22种光致变色材料改性的有机颜料微胶囊,并对微胶囊的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和性能的测试。其中,包括测试有机颜料微胶囊的红外吸收光谱、囊芯含量、粒径分布和光致变色性能等。由实验结果得到,不同微胶囊化工艺得到的微胶囊的性能有很大差别。界面聚合法制得的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24.1μm,粒径分布较窄,囊芯含量为60.6%;而原位聚合法制得的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53.7μm,粒径分布较宽,囊芯含量为40.8%。
于强强[3](2015)在《石蜡类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壁材是以密胺树脂、脲醛树脂等材料为主,且微胶囊的芯材都是单一的相变材料。密胺树脂和脲醛树脂由于本身的结构问题会在使用的过程中释放出甲醛等有害气体;单一的相变材料,其相变温度范围较窄,这些缺点限制了相变材料的应用领域。本文选用无甲醛等有害气体释放的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的聚合物为壁材,以正十八烷和硬脂酸丁酯为相变材料,分别制备了正十八烷相变材料微胶囊、硬脂酸丁酯相变材料微胶囊以及以十八烷和硬脂酸丁酯为复合相变材料的复合相变材料微胶囊。本论文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以苯乙烯-共聚单体为壁材原料,正十八烷和硬脂酸丁酯为芯材的相变材料微胶囊,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DTA-TG)、激光粒度仪等测试仪器,研究了乳化剂、引发剂、共聚单体、单体与芯材配比等因素对制备的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对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将制备的微胶囊试用于棉织物的浸压和涂层整理,并对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相变调温功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聚合物P(St-co-MAA)作为壁材,正十八烷为芯材可以成功制备出相变材料微胶囊。优选的工艺条件为:采用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的配比为3:1、芯壁比为1:1、采用1.3%的偶氮二异丁腈、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在分散30min后微胶囊的形貌较好,粒径分布均匀。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0.867μm;熔融相变温度为30.73℃,相变焓值高达180J/g。(2)采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聚合物P(St-co-MAA)作为壁材,硬脂酸丁酯为芯材可以成功制备出相变材料微胶囊。优选的工艺条件为:采用1.6%的偶氮二异丁腈、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芯壁比为1:1时微胶囊的形貌较好,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1.36μm;熔融相变温度为21.5℃,相变焓值高达104.05J/g,结晶相变温度为15.67℃,相变焓值可达100.57J/g。(3)实验采用十八烷和硬脂酸丁酯两种类别不同的相变材料进行复合,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的聚合物P(St-co-MAA)为微胶囊的壁材,制备复合型相变材料微胶囊。优选的工艺条件为:采用1.8%的偶氮二异丁腈、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确定了芯壁比为1:1及两种相变材料的比例为4:6、5:5、6:4时微胶囊的形貌较好,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1.42μm;当十八烷与硬脂酸丁酯的比例为4:6、5:5、6:4时,微胶囊的热焓值分别为103J/g、91.4J/g和87.2J/g,热焓值很理想。(4)将自制的相变材料微胶囊应用浸轧法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当胶合剂用量为50%、焙烘时间为25min、轧余率为75%时,织物的透气性较好,熔融温度为26.71℃,相变热焓值为24.83J/g,热焓值相对理想。(5)将20%的相变材料微胶囊采用涂层整理法整理到棉织物上,赋予织物蓄热调温的功能,并测定整理后织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棉织物的熔融相变温度为26.03℃,相变热焓值为25.16J/g,热焓值相对理想。
刘玲[4](2012)在《双壁相变微胶囊聚丙烯腈纤维染色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聚酰胺类石蜡相变微胶囊(MEPCM),对其热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采用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丁酯为单体,对聚酰胺石蜡相变微胶囊进行二次包覆。研究了反应条件(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双壁微胶囊成形、粒径大小和产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微机差热天平对其表观形态、壁材组成、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采用湿法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为载体,相变微胶囊为功能添加剂制备蓄热调温聚丙烯腈纤维,考察微胶囊质量分数、微胶囊种类、表面活性剂种类、纺丝溶剂种类、含固量等工艺条件对纺丝液可纺性、蓄热调温纤维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的影响。采用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分散染料、酸性染料对蓄热调温纤维进行染色,分别考察其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对单壁微胶囊进行二次包覆时,随着丙烯酸丁酯含量、反应时间增加,双壁微胶囊粒径变大,成形变差。随着MEPCM质量分数的增加,纺丝液表观粘度下降,成纤蓄热调温能力增大,细度增大,体积密度减小,拉伸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在纺丝液配制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纤维力学性能,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使纤维断头率下降,可牵伸倍数提高。微胶囊类型不同可以搭配不同有机溶剂进行纺丝,相同工艺条件下,使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纺丝溶剂时,体系粘度下降,纤维力学性能变差,而NaSCN作为纺丝溶剂,不宜使用干燥的微胶囊作为功能添加剂。随着含固量、喷丝压力增大,纤维强力提高,断裂伸长率下降。与纺丝液中添加单壁相变微胶囊相比,双壁相变微胶囊蓄热调温纤维具有较优异的力学性能。对所制备的蓄热调温聚丙烯腈纤维进行染色,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对蓄热调温纤维染色的吸附等温线属于朗格缪尔模型,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阳离子红5GN对蓄热调温聚丙烯腈纤维的分配系数、标准亲和力、染色饱和值都有提高。经90℃高温染色后,纤维仍保留有较高的热焓值,说明其可以承受阳离子染料染色的加工条件。其他三种染料对蓄热调温纤维的吸附等温线属于能斯特模型。在相同的恒温染色条件下,随着微胶囊质量分数的增加,阳离子红5GN对蓄热调温纤维的染色速率常数增大,半染时间减小,平衡上染量和染色速率常数随染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染时间随染色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微胶囊的添加,可以改善纤维的染色性能,使染料在纤维内部的扩散与吸附更容易进行,可以进行低温染色。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制备具有较高蓄热调温能力及良好物理性能的纤维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李朝辉,湛雪辉,荀育军[5](2012)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脲醛树脂(UF)包覆耐晒黄G的研究》文中提出用界面聚合法(以PVP为囊壁)和原位聚合法(以UF为囊壁)制备了耐晒黄G微胶囊.实验结果表明:当以Na2SO4为分离剂,其水溶液加入速度为20 mL/min,囊材含量为15%,分散剂浓度为2.5%时,得到的PVP包覆的耐晒黄G微胶囊性能最好,其平均粒径小于4μm;而在酸性条件下,以NH4Cl代替有机酸做催化剂,控制酸化时间为4 h,反应终点pH为1.5,固化温度为70℃,固化时间为2 h时,得到的UF包覆的耐晒黄G微胶囊性能最好,其平均粒径达3.2μm.
林学军[6](2010)在《无机—有机复合颜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早期开发的有机颜料的遮盖力、耐光性、耐热性、耐溶剂性等比较差的缺点,本文采用无机不透明物质做“内核”、有机颜料为显色物来提高颜料的遮盖力,降低成本,并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固色剂、甲基丙烯酸甲酯做包覆材料进行固色和包覆制备复合颜料,以提高有机颜料耐水、耐溶剂、耐候及耐酸碱性等。本文采用蒙西红土作为颜料内核,利用其大比表面积和硅烷偶联剂(Kh570)优良的结合性,将有机颜料甲苯胺红P.R.3、耐晒黄10G(P.Y.3)及有机颜料蓝AR吸附于核的表层,以透光性良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固色包覆材料制备复合颜料红、黄、蓝。蒙西红土中含有一定量的Fe2O3和极少量有机物,为了使复合颜料的色光纯正,应对蒙西红土进行脱色增白处理。通过盐酸除铁、亚硫酸钠增白可使蒙西红土达到较高白度,消除红土本身颜色对复合颜料的影响。在蒙西红土20.00g、10%盐酸加量50mL、酸处理温度85℃、反应时间2.0h的条件下脱色处理,可以得到白度为76.8%的脱色白土。增白的适宜实验条件为:脱白白土20.00g、连二亚硫酸钠0.80g、柠檬酸0.50g、去离子水100mL、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45min。通过脱色增白处理可以得到比表面积为187.20m2/g、平均粒径为1092nm、白度为87.6%的增白白土。本文以有机颜料的利用率为考察目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得到复合颜料红和复合颜料蓝的适宜制备条件。复合颜料红的适宜制备条件为:增白白土3.00g,柠檬酸加量0.80g,改性温度70~80℃,改性2.0h后加入甲苯胺红(P.R.3)0.80g,在70℃下恒温0.5h。复合颜料蓝的适宜制备条件除柠檬酸加量为0.60g、有机颜料蓝用量为0.80g外,其他条件同复合颜料红。复合颜料固色和包覆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硅烷偶联剂加量0.25g,95%乙醇10mL,在70℃下搅拌1.0h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0.60g、引发剂0.0040g,95%乙醇10mL,反应2.0h,过滤并用95%乙醇洗涤滤饼,120℃干燥0.5h。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到复合颜料黄的适宜制备条件为:增白白土3.00g,柠檬酸加量0.60g,改性温度80℃,改性2.0h后加入耐晒黄10G 0.80g,在70℃下恒温0.5h;固色和包覆的条件为:硅烷偶联剂用量0.20g,95%乙醇10mL,在70℃下搅拌1.0h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0.80g、引发剂0.0030g、95%乙醇10mL,反应2.0h;过滤且用95%的乙醇洗涤滤饼,120℃干燥0.5h,得到有机颜料利用率为88.0%左右的复合颜料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4次平行实验,实验结果重现性好。由分光光度法测得制备三种复合颜料时,有机颜料利用率分别为98.4%,93.0%,88.0%。复合颜料在水中的固色率分别为99.15%,98.7%和99.6%。通过应用实验可知,制得的复合颜料的吸油能力比较低,在耐酸碱性能、耐光照性能、耐氧化性能、耐水耐油性能、耐摩擦(干磨和湿磨)牢度和抗氧化性能上均比有机颜料有较大的提高。这些性能的提高是由复合颜料特殊的核-壳结构提供的,即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颜料的应用性能比原有机颜料要好。达到了在基本不影响有机颜料本身色光的条件下,降低复合颜料的成本,提高颜料的应用性能之目的。采用IR、XRD、粒度分布和BET等手段测试可知:颜料分子并未进入无机内核的晶格,而是通过无机“内核”吸附及“外壳”的包裹把有机颜料固着于无机内核的表面。复合颜料的无机“内核”被有机的“外壳”包裹,形成无机-有机包裹型的复合颜料。大部分复合颜料颗粒中只包裹一个无机颜料内核,且复合颜料分散良好,没有发生团聚现象。
张奔[7](2010)在《分散染料微胶囊非条件配色及相关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品分散染料对PET等疏水织物的染色,鉴于大量助剂增溶,其染色废水污染程度大,处理成本高;由于不同染料间配伍性能的差异,配色也受到极大限制。若对分散染料进行微胶囊化,改变微胶囊化的条件,利用微胶囊的有效隔离和控制释放来调节分散染料的上染速率,可改善其配伍性能;此种基于非助剂增溶的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可消除由助剂导致的COD、BOD负荷和因助剂增溶引起的严重色度污染。本篇论文对分散染料微胶囊制备条件进行控制,利用分散染料微胶囊的有效隔离和控制释放,实施非助剂增溶的分散染料可控上染,促进分散染料由条件配色向非条件配色过程转变,旨在最终实现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的环境和资源节约的综合利用。本篇论文还从染色热力学及染色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助剂增溶纯分散染料与非助剂增溶微胶囊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的不同染色机理进行探讨及比较,获取与无助剂增溶条件下非条件配色染色理论相关的热力学参数(标准自由能Δμ°、标准染色热ΔH°、标准染色熵ΔS°)以及动力学参数(平衡吸附量C∞、上染速率常数k、半染时间t1/2、扩散系数D)等方面的信息。所得结论如下:(1)对配伍性能极不匹配的纯C.I.分散红73,C.I.分散橙29和C.I.分散蓝56微胶囊化,改变壁材种类和芯壁比以调节染料的释放速率,可明显改善染料的提升性能,赋予其较好相容性,并基本实现非助剂增溶的分散染料微胶囊超细涤纶织物非条件配色。经分散染料微胶囊非助剂增溶配色的超细涤纶染色样品可获得与助剂增溶条件下纯分散染料染色样品相当的摩擦、皂洗牢度及匀染性。(2)C.I.分散红73和C.I.分散蓝56两只染料微胶囊化前后上染吸附等温线均为Nernst型吸附。在110℃到130℃之间分配系数K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同一染料微胶囊化后的分配系数增大。微胶囊化前后的分散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均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微胶囊化后的分散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更大。助剂增溶纯分散染料的标准染色热ΔH°要比非助剂增溶分散染料微胶囊更大。分散染料上染后有序排列在纤维上是一个熵减的过程,助剂增溶的纯分散染料标准染色熵比非助剂增溶的微胶囊分散染料标准染色熵ΔS°值更大。(3)助剂增溶纯分散染料上染较快,可迅速达到染色平衡;而非助剂增溶的分散染料微胶囊上染缓慢,达到平衡的时间相应延长,微胶囊的缓释作用降低了初染率,增加了染料利用率。分散染料微胶囊化后染色速率常数k更低,半染时间t1/2相应延长,扩散系数D增加。C.I.分散红73和C.I.分散蓝56两只染料微胶囊化后,染料间扩散系数D的相对标准偏差由原来的0.6456减至0.2022,上染速率的差异也相应减小,配色时上染的同步性得到改进,配伍性能得以改善。分散染料微胶囊基于非助剂增溶的非条件配色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微胶囊化条件,利用微胶囊的控制释放可调节配伍性差的分散染料上染速率,使得在常规助剂增溶条件下不能配色的纯分散染料满足配色要求,并可获得与助剂增溶条件下纯分散染料染色样品相当的色牢度,染色后废水经简单处理即可直接排放或回用,具有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李娴[8](2008)在《不同结构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品分散染料对PET等疏水织物的染色,鉴于大量助剂增溶,其染色废水污染程度大,处理成本高。若对分散染料进行微胶囊化,利用微胶囊的有效隔离和控制释放替代分散染料染色中必不可少的助剂,可消除由助剂导致的COD、BOD负荷和因助剂增溶引起的严重色度污染。本篇论文以不旦芯壁比、不同壁材、不同分子结构的分散染料为芯材,部分醚化的蜜胺树脂预聚体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分散染料微胶囊。借助扫描电镜(SEM)、粒径分布仪观测并表征分散染料微胶囊的形貌结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通过分光光度法对分散染料微胶囊的包覆率和释放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微胶囊技术对涤纶超细纤维进行清洁染色,探讨不同分子结构分散染料微胶囊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商品分散染料进行对比;此外,对所制备的分散染料微胶囊也进行了染色动力学方面的研究。结果如下:(1)分散染料在微胶囊化时,壁材投料不同,染料分子结构不同,其微胶囊化分散染料的粒径、表面形态及包覆率亦随之改变:相同芯壁比时以Q3为壁材的分散染料微胶囊粒径较大,表面较致密,而以Q6为壁材的分散染料微胶囊的包覆率较大;微胶囊的平均粒径随芯壁比的减小而增大,包覆率随着芯壁比的减小而减小;亲水性较差,IOB值较低的分散染料微胶囊具有较大的平均粒径和较高的包覆率。(2)分散染料微胶囊的释放基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快速释放阶段,主要受分散染料微胶囊中染料含量的影响;第二阶段,保持匀速释放过程,基本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方程;第三阶段,释放平衡阶段。(3)不同芯壁比的分散染料微胶囊的缓释效果随着芯壁比的减小而增强,释放速率常数逐渐减小;不同壁材的分散染料微胶囊的释放,以Q6为壁材的微胶囊具有较高的释放速率常数;用于染色时,芯壁比为1:2的分散染料微胶囊由于具备较好缓释性能,较为适用。(4)分散染料微胶囊不仅可以提高涤纶超细纤维的高温匀染性、移染性,且染色无需添加助剂,染色后废水状况大为改善,可免除水洗而达到良好的染色牢度。鉴于偶氮、蒽醌、杂环三类不同分子结构间一定的差异,使用时须合理选择,以便得到较好的染色品质。(5)将偶氮、蒽醌、杂环三种不同分子结构类型的微胶囊分散染料对涤纶超细纤维织物进行无助剂高温高压染色,结合IOB值探讨扩散系数Dt、半染时间t1/2、速率常数k等相关染色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具有与织物相近或较大IOB值的微胶囊分散染料具有较高的Dt;Dt越大,平衡吸附量越高,t1/2越短,k越大。(6)通过研究C.I.分散红60、C.I.分散黄211、C.I.分散蓝183微胶囊上染涤纶超细纤维的吸附等温线,并与传统商品分散染料对比发现:不同结构分散染料微胶囊吸附等温线由于其微胶囊囊壁的存在,使其吸附等温线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葸醌结构的纯C.I.分散红60的吸附等温线表现出Langmuir型定位吸附等温线的特征;而偶氮结构的纯C.I.分散蓝183和杂环结构的纯C.I.分散黄211表现出Nernst型吸附。此外,蒽醌结构的C.I.分散红60微胶囊和偶氮结构的C.I.分散蓝183微胶囊上染涤纶超细纤维时表现为Langmuir型吸附,杂环结构的C.I.分散黄211微胶囊的吸附类型较复杂,非单一的Langmuir型吸附,而呈混合型。分散染料微胶囊对涤纶超细纤维进行无助剂染色研究表明:分散染料微胶囊理论上可以替代商品分散染料对涤纶超细纤维进行高温高压染色,且无需添加助剂,其染色后废水经简单处理,即可直接排放或回用,具有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效益。
郑利梅,刘润泽,柳冰,陶朱[9](2007)在《微胶囊技术应用于纺织染整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概述印染行业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染色工作者围绕清洁生产所做的努力。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微胶囊染料的研究动态、性能特点和使用效果,同时也展现了我们在瓜环与酸性金黄G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纪俊玲[10](2007)在《分散染料微胶囊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口膨胀,水的消耗急剧增加。众所周知,纺织工业中印染生产工序产生大量的染色废水对水质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纺织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不增加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解决环境问题。本论文以纯分散染料为芯材和蜜胺预聚体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分散染料微胶囊,借助差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粒径分布仪表征分散染料微胶囊的外观特征、耐热性能、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采用微胶囊技术对涤纶和尼龙进行分散染料清洁染色研究。采用分散染料微胶囊对锦纶织物进行无助剂染色;利用不同颜色的分散染料微胶囊对超细涤纶织物进行无助剂染色,探索染色废水经简单过滤后循环用于织物煮练和染色的可能性。通过测色配色仪评价织物色泽和染色均匀性;利用制备的微胶囊分散红60、微胶囊分散黄54和微胶囊分散蓝56对聚酯膜进行动力学研究。主要结果归纳如下:(1)以纯分散染料为芯材,蜜胺预聚体为壁材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研究制备微胶囊影响因素:芯壁比、剪切速率、溶液pn值、乳化剂用量和壁材滴加时间。制备分散染料微胶囊最佳剪切速率为不低于10000min-1,溶液的pH值宜为3-4,壁材滴加时间不低于2.5小时,乳化剂用量为(2-3)%。(2)实验以1:1芯壁比的C.I.分散蓝56微胶囊为对象,通过分散染料微胶囊对锦纶染色研究发现,分散染料微胶囊宜在较高温度下才能达到商品染料的色深,如在100℃下,分散染料微胶囊不仅可以提高锦纶染色的高温匀染性、移染性,而且微胶囊染色对pH值依存性较小,分散染料微胶囊完全可以替代商品染料对锦纶进行均匀染色,且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无需添加助剂,其染色后废水经简单处理,可实现循环再染色。此外,染色样品在不含胶囊的染浴中处理一段时间之后,即可免除水洗而达到良好的牢度。(3)利用1:3芯壁比的C.I.分散红60微胶囊、C.I.分散黄54微胶囊、C.I.分散蓝56微胶囊对涤纶在130℃下进行上染试验,三色上染曲线一致性较好;采用芯壁比为1:3的C.I.分散红60微胶囊、C.I.分散黄54微胶囊、C.I.分散蓝56微胶囊对涤纶拼色,采用芯壁比为1:1的C.I.分散红60微胶囊、C.I.分散黄54微胶囊、C.I.分散蓝56微胶囊对锦纶拼色,染制的色织物水洗牢度令人满意,说明C.I.分散红60微胶囊、C.I.分散黄54微胶囊、C.I.分散蓝56微胶囊可以作为三原色微胶囊染料对锦纶或涤纶进行拼色。(4)研究了C.I.分散红60微胶囊、C.I.分散黄54微胶囊、C.I.分散蓝56微胶囊三种微胶囊化分散染料在聚酯薄膜中的扩散行为,并与传统的商品分散染料及无助剂的纯分散染料在聚酯薄膜中的扩散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所有分散染料而言,随着温度的升高,扩散系数D均增加,但与商品分散染料相比,微胶囊分散染料的扩散系数及无助剂的纯分散染料的扩散系数均较小。由不同温度下的扩散系数计算出扩散活化能E,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使商品染料的扩散活化能有所降低。(5)分别以C.I.分散蓝291、C.I.分散紫93、C.I.分散橙288三种分散染料作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分散染料微胶囊,然后三种颜色微胶囊按一定比例相混合,复配成微胶囊分散黑。利用制备的分散染料微胶囊分别对超细纤维织物在常规高温染色设备中进行,研究其染色废水再循环用于染色和前处理,实验表明,染色废水经简单过滤后可以循环再利用;同时采用分散黑微胶囊与常规商品染料黑进行比较,色织物各项性能指标均优异,说明采用分散黑微胶囊替代商品染料黑进行高温高压超细纤维染色可以达到废水再循环利用。分散染料微胶囊对锦纶和涤纶进行无助剂染色研究揭示:分散染料微胶囊完全可以替代商品染料对涤纶、锦纶进行均匀染色,且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无需添加助剂,其染色后废水经简单处理,可实现循环再利用。此外,染色样品在不含胶囊的染浴中处理一段时间之后,即可免除水洗而达到良好的牢度,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效果。
二、微胶囊耐晒黄G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胶囊耐晒黄G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巴比妥酸偶氮颜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偶氮颜料种类及性能 |
1.2 系列偶氮颜料的结构、合成及性能评价 |
1.2.1 乙酰乙酰芳胺类偶氮颜料 |
1.2.2 联苯胺类偶氮颜料 |
1.2.3 苯并咪唑酮类偶氮颜料 |
1.2.4 β-萘酚类偶氮颜料 |
1.2.5 色酚AS类偶氮颜料 |
1.2.6 3-羟基-2-萘甲酸类偶氮色淀颜料 |
1.3 巴比妥酸在有机颜料合成中的应用 |
1.3.1 巴比妥酸的合成 |
1.3.2 巴比妥酸在颜料中的应用 |
1.4 偶氮颜料合成反应 |
1.4.1 重氮化反应 |
1.4.2 偶合反应 |
1.5 偶氮颜料表面改性技术 |
1.5.1 研磨溶剂法 |
1.5.2 有机溶剂处理 |
1.5.3 酸溶与析出处理 |
1.6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2章 偶氮颜料中间体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偶氮颜料中间体1的合成 |
2.2.1 实验步骤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偶氮颜料中间体2的合成 |
2.3.1 实验步骤 |
2.3.2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偶氮颜料的合成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单偶氮颜料的合成 |
3.2.1 实验步骤 |
3.2.1.1 乙酰乙酰苯胺类偶氮颜料(化合物1)的合成 |
3.2.1.2 乙酰乙酰苯胺类偶氮颜料(化合物2)的合成 |
3.2.1.3 苯并咪唑酮类偶氮颜料(化合物3)的合成 |
3.2.1.4 色酚AS类偶氮颜料(化合物4)的合成 |
3.2.1.5 β-萘酚类偶氮颜料(化合物5)的合成 |
3.2.1.6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类偶氮颜料(化合物6)的合成 |
3.2.1.7 3-羟基-2-萘甲酸类偶氮色淀颜料(化合物7)的合成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化合物1结果与表征 |
3.2.2.2 化合物2结果与表征 |
3.2.2.3 化合物3结果与表征 |
3.2.2.4 化合物4结果与表征 |
3.2.2.5 化合物5结果与表征 |
3.2.2.6 化合物6结果与表征 |
3.2.2.7 化合物7结果与表征 |
3.2.2.8 单偶氮颜料耐性测试 |
3.3 双偶氮颜料的合成 |
3.3.1 实验步骤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和展望 |
4.1 本文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利用光致变色材料对有机颜料进行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引言 |
1.2 光致变色材料概述 |
1.2.1 光致变色现象 |
1.2.2 光致变色材料研究现状 |
1.2.3 光致变色材料的类型 |
1.2.4 光致变色材料的应用 |
1.3 六芳基二咪唑类化合物概述 |
1.3.1 六芳基二咪唑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
1.3.2 六芳基二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 |
1.4 螺吡喃类化合物概述 |
1.4.1 螺吡喃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
1.4.2 螺吡喃类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
1.5 微胶囊化技术概述 |
1.5.1 微胶囊的应用和主要功能 |
1.5.2 微胶囊化的工艺方法 |
1.5.3 功能化微胶囊的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结果与讨论 |
2.1 合成部分 |
2.1.1 六芳基二咪唑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合成 |
2.1.2 螺吡喃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合成 |
2.1.3 光致变色材料改性的有机颜料微胶囊的合成 |
2.2 光致变色材料的结构表征 |
2.2.1 六芳基二咪唑类光致变色材料的结构表征 |
2.2.2 螺吡喃类光致变色材料的结构表征 |
2.3 光致变色材料改性的有机颜料微胶囊的结构和光学性能检测 |
2.3.1 红外吸收光谱的测试 |
2.3.2 囊芯含量的测定 |
2.3.3 微胶囊粒径及粒径分布的测定 |
2.3.4 微胶囊变色性能的测试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六芳基二咪唑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合成 |
3.2.1 中间体的合成 |
3.2.2 六芳基二咪唑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合成 |
3.3 螺吡喃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合成 |
3.3.1 中间体的合成 |
3.3.2 螺吡喃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合成 |
3.4 光致变色改性的有机颜料微胶囊的制备 |
3.4.1 界面聚合法制备六芳基二咪唑类光致变色材料改性的有机颜料微胶囊 |
3.4.2 原位聚合法制备螺吡喃类光致变色材料改性的有机颜料微胶囊 |
3.4.3 光致变色材料改性的其他种类有机颜料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
3.5 光致变色有机颜料微胶囊的性能测试 |
3.5.1 红外吸收光谱的测试 |
3.5.2 囊芯含量的测定 |
3.5.3 微胶囊粒径及粒径分布的测定 |
3.5.4 微胶囊变色性能的测试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石蜡类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变材料 |
1.2 相变原理 |
1.1.1 相变材料的分类 |
1.1.2 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微胶囊技术 |
1.3.1 微胶囊技术在纺织品领域中的应用 |
1.3.2 微胶囊技术在染色和印花领域中的应用 |
1.3.3 微胶囊技术在纺织品整理领域中的应用 |
1.4 相变材料微胶囊 |
1.4.1 相变材料微胶囊芯材的选择 |
1.4.2 相变材料微胶囊壁材的选择 |
1.5 相变材料微胶囊制备方法 |
1.5.1 界面聚合法 |
1.5.2 原位聚合法 |
1.5.3 单/复凝聚法 |
1.5.4 喷雾干燥法 |
1.5.5 微乳液聚合法 |
1.6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应用 |
1.6.1 建筑节能方面 |
1.6.2 纺织服装方面 |
1.6.3 军事方面 |
1.6.4 其它方面 |
1.7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研究现状 |
1.7.1 国外研究现状 |
1.7.2 国内研究现状 |
1.8 蓄热调温纺织品的加工方法 |
1.8.1 浸轧法 |
1.8.2 微胶囊涂层法 |
1.8.3 中空纤维内部填充法 |
1.8.4 纺丝法 |
1.9 蓄热调温纺织品性能的评价 |
1.9.1 蓄热调温纺织品性能评价的方法 |
1.9.2 蓄热调温纺织品性能评价的指标 |
1.10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十八烷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微胶囊形貌的表征 |
2.3.2 微胶囊粒径的测试 |
2.3.3 微胶囊热效应的表征 |
2.3.4 微胶囊热稳定性的表征 |
2.3.5 微胶囊、微胶囊的芯材和壁材聚合物的红外表征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微胶囊制备工艺的确定 |
2.4.2 微胶囊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硬脂酸丁酯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微胶囊形貌的表征 |
3.3.2 微胶囊粒径的测试 |
3.3.3 微胶囊热效应的表征 |
3.3.4 微胶囊热稳定性的表征 |
3.3.5 微胶囊、微胶囊的芯材和壁材聚合物的红外表征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微胶囊制备工艺的确定 |
3.4.2 微胶囊结构与性能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
4.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微胶囊形貌的表征 |
4.3.2 微胶囊粒径的测试 |
4.3.3 微胶囊热效应的表征 |
4.3.4 微胶囊热稳定性的表征 |
4.3.5 微胶囊、微胶囊的芯材和壁材聚合物的红外表征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复合相变微胶囊制备工艺的确定 |
4.4.2 复合相变材料微胶囊结构与性能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相变材料微胶囊在棉织物整理中的应用研究 |
5.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仪器 |
5.2 整理方法 |
5.2.1 浸轧法 |
5.2.2 干法涂层法 |
5.3 测试与表征 |
5.3.1 棉织物整理后的形貌表征 |
5.3.2 棉织物整理后热效应的表征 |
5.3.3 棉织物整理后的透气性表征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浸轧法整理工艺的确定 |
5.4.2 浸轧法整理后棉织物的性能表征 |
5.4.3 干法涂层整理工艺 |
5.4.4 干法涂层整理后棉织物的性能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双壁相变微胶囊聚丙烯腈纤维染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变微胶囊简介 |
1.1.1 相变微胶囊概述 |
1.1.2 相变微胶囊的研究 |
1.1.2.1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1.2.2 单壁相变微胶囊的研究动态 |
1.1.2.3 双壁相变微胶囊的研究动态 |
1.1.2.4 相变微胶囊性能评价 |
1.2 乳液聚合简介 |
1.2.1 乳液聚合概述 |
1.2.2 乳液聚合机理和过程 |
1.2.3 乳液聚合动力学 |
1.2.4 乳液聚合应用 |
1.3 蓄热调温纤维简介 |
1.3.1 蓄热调温纤维的定义 |
1.3.2 蓄热调温纤维的研究 |
1.3.2.1 蓄热调温纤维的制备方法 |
1.3.2.2 蓄热调温纤维的性能评价 |
1.3.3 蓄热调温纤维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
1.4 蓄热调温纤维染色性能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单壁相变微胶囊的热性能研究 |
2.1 实验 |
2.1.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2 制备条件 |
2.2 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芯材对微胶囊热性能的影响 |
2.3.2 壁材对微胶囊热性能的影响 |
2.3.3 粒径对微胶囊热性能的影响 |
2.3.4 循环次数对微胶囊蓄热性能的影响 |
2.3.5 相变微胶囊的热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壁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 |
3.1.1 实验原理 |
3.1.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1.3 实验过程 |
3.1.3.1 单体及引发剂的精制 |
3.1.3.2 二次包覆 |
3.1.4 实验设计 |
3.2 测试 |
3.2.1 双壁微胶囊的破损率 |
3.2.2 双壁微胶囊的粒径测试 |
3.2.3 双壁微胶囊的产率测试 |
3.2.4 双壁微胶囊的红外光谱测试 |
3.2.5 双壁微胶囊的DSC测试 |
3.2.6 双壁微胶囊的TG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制备条件对微胶囊的影响 |
3.3.2 反应时间对微胶囊的影响 |
3.3.3 双壁微胶囊的形貌表征 |
3.3.4 双壁微胶囊的红外谱图表征 |
3.3.5 双壁微胶囊的蓄热性能表征 |
3.3.6 双壁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能表征 |
3.3.7 双壁微胶囊的壁厚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蓄热调温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实验 |
4.1.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4.1.2 纺丝 |
4.2 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相变微胶囊的耐溶剂性能 |
4.3.2 相变微胶囊质量分数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4.3.2.1 对纺丝液粘度的影响 |
4.3.2.2 对纤维物理性能的影响 |
4.3.3 相变微胶囊类型及纺丝溶剂类型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4.3.3.1 对纺丝液粘度的影响 |
4.3.3.2 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4.3.3.3 对纤维热学性能影响 |
4.3.4 表面活性剂对纤维制备的影响 |
4.3.4.1 对纤维可纺性的影响 |
4.3.4.2 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5 含固量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6 喷丝压力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4.3.7 双壁相变微胶囊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蓄热调温纤维染色性能研究 |
5.1 实验 |
5.1.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5.2 测试 |
5.2.1 最大吸收波长及标准工作曲线绘制 |
5.2.2 上染百分率测试 |
5.2.3 染色热力学研究 |
5.2.3.1 染色工艺条件 |
5.2.3.2 吸附等温线 |
5.2.3.3 染色热力学参数 |
5.2.4 染色动力学研究 |
5.2.4.1 染色处方 |
5.2.4.2 染色工艺 |
5.2.4.3 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最大吸收波长及标准工作曲线 |
5.3.2 不同染色方法对PAN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
5.3.3 阳离子染料对蓄热调温PAN纤维的染色热力学 |
5.3.3.1 阳离子染料对蓄热调温PAN纤维吸附等温线 |
5.3.3.2 阳离子染料对蓄热调温PAN纤维亲和力 |
5.3.3.3 阳离子染料对蓄热调温PAN纤维的染色饱和值 |
5.3.4 阳离子染料对蓄热调温PAN纤维的染色动力学研究 |
5.3.4.1 阳离子染料对蓄热调温PAN纤维上染曲线 |
5.3.4.2 染色前后蓄热调温纤维热性能 |
5.3.5 添加双壁微胶囊的蓄热调温PAN纤维的染色性能 |
5.3.6 不同染料对蓄热调温PAN纤维的染色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无机—有机复合颜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颜料的定义和分类 |
1.1.1 颜料的定义 |
1.1.2 颜料的分类 |
1.1.3 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的区别 |
1.2 颜料发展概况 |
1.3 颜料的特点和应用 |
1.4 复合颜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颜料包核法 |
1.4.2 颜料包覆法 |
1.4.3 包核法技术的改进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1 实验设计 |
1.6.2 分析测试及性能考察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主要的原材料 |
2.1.1 内核材料 |
2.1.2 实验用颜料 |
2.1.3 固色剂和包覆剂 |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蒙西红土脱色增白的实验路线 |
2.4 颜料复合的实验路线 |
2.5 蒙西红土的处理 |
2.6 颜料复合实验 |
2.7 复合颜料性能测试 |
2.7.1 有机颜料利用率的测定 |
2.7.2 复合颜料固色率的测定 |
2.8 印花涂料色浆的制备 |
2.9 改性土及复合颜料的表征手段 |
2.9.1 红外光谱分析(IR) |
2.9.2 粒径分析 |
2.9.3 BET 法比表面积分析 |
2.9.4 X 射线衍射光谱(XRD)测试 |
2.9.5 白度分析 |
第三章 复合颜料内核用蒙西红土的处理结果及讨论 |
3.1 蒙西红土除砂提纯 |
3.2 蒙西红土脱色增白效果的影响因素 |
3.2.1 蒙西红土脱色条件的研究 |
3.2.2 蒙西红土增白条件的研究 |
第四章 复合颜料制备实验结果及讨论 |
4.1 复合颜料制备实验路线的选定 |
4.2 复合颜料红和复合颜料蓝适宜制备工艺条件的确定 |
4.2.1 粘土有机化适宜条件的确定 |
4.2.2 硅烷偶联剂加入量的选择 |
4.2.3 包覆条件的选择 |
4.3 复合颜料蓝适宜制备条件的验证 |
4.4 复合颜料黄适宜制备条件的确定 |
第五章 复合颜料应用性能研究 |
5.1 复合颜料应用性能测试结果及讨论 |
5.1.1 复合颜料的吸油量 |
5.1.2 复合颜料耐酸耐碱性 |
5.1.3 复合颜料热致变色性能 |
5.1.4 复合颜料热挥发性能 |
5.2 复合颜料在涂料印花中的应用性能 |
5.2.1 耐光照色牢度(光致变色)的测定 |
5.2.2 耐摩擦牢度的测定 |
5.2.3 耐有机试剂牢度的测定 |
5.2.4 抗氧化牢度测试 |
第六章 颜料内核及复合颜料的表征 |
6.1 XRD 分析 |
6.2 IR 分析 |
6.3 BET 分析 |
6.4 粒度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分散染料微胶囊非条件配色及相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商品分散染料的染色及条件配色 |
1.1.1 商品分散染料染色特征 |
1.1.2 商品分散染料的配伍性 |
1.1.3 商品分散染料的条件配色及其研究现状 |
1.1.4 商品分散染料染色热力学 |
1.1.5 商品分散染料染色动力学 |
1.1.6 环境友好分散染料染色新技术 |
1.2 分散染料微胶囊 |
1.2.1 分散染料微胶囊发展概况 |
1.2.2 分散染料微胶囊无助剂染色过程 |
1.2.3 分散染料微胶囊清洁染色 |
1.3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设计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非条件配色分散染料微胶囊筛选及其无助剂染色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用于非条件配色分散染料的筛选 |
2.3.2 不同胶囊化条件下微胶囊染料的上染曲线 |
2.3.3 微胶囊化前后染料提升力的对比 |
2.3.4 微胶囊化前后分散染料配色效果对比 |
2.3.5 微胶囊化前后分散染料染色性能对比 |
2.4 结论 |
第三章 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热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内容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标准工作曲线 |
3.3.2 C.I.分散红73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参数 |
3.3.3 C.I.分散蓝56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参数 |
3.4 结论 |
第四章 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细涤纶织物纤维半径 |
4.3.2 C.I.分散红73染色动力学 |
4.3.3 C.I.分散蓝56染色动力学 |
4.3.4 微胶囊化前后染色动力学参数对比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不同结构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涤纶超细纤维 |
1.1.1 涤纶超细纤维的结构及服用特性 |
1.1.2 涤纶超细纤维的染色特征及存在问题 |
1.1.3 涤纶超细纤维的发展现状 |
1.2 超细涤纶纤维用分散染料 |
1.2.1 分散染料结构 |
1.2.2 分散染料染色现状 |
1.3 分散染料微胶囊 |
1.3.1 分散染料微胶囊研究现状 |
1.3.2 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 |
1.4 微胶囊缓释性能研究 |
1.4.1 微胶囊缓释性能研究现状 |
1.4.2 囊心释放的理想化模式 |
1.4.3 囊心的物理特性对释放速率的影响 |
1.4.4 囊心释放速率影响因素 |
1.5 分散染料染色动力学 |
1.5.1 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纤维 |
1.5.2 分散染料在PET薄膜上的扩散 |
1.5.3 扩散系数 |
1.6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 |
1.6.1 设计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分子结构分散染料微胶囊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分散染料微胶囊表观形貌 |
2.3.2 分散染料微胶囊粒径及分布 |
2.3.3 分散染料微胶囊包覆率 |
2.4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结构分散染料微胶囊释放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分散染料微胶囊释放性能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芯壁比对分散染料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 |
3.3.2 不同壁材对分散染料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 |
3.3.3 不同染料分子结构对分散染料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结构分散染料微胶囊涤纶超细纤维染色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内容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上染曲线 |
4.3.2 提升力曲线 |
4.3.3 移染性 |
4.3.4 匀染性 |
4.3.5 色牢度 |
4.3.6 染色废水COD_(Cr)值 |
4.4 结论 |
第五章 不同结构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内容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分子结构分散染料标准曲线 |
5.3.2 扩散系数 |
5.3.3 平衡吸附量、染色速率常数及半染时间 |
5.3.4 吸附等温线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微胶囊技术应用于纺织染整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胶囊及其技术应用 |
2 本课题组初步的工作 |
3 结论与展望 |
(10)分散染料微胶囊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胶囊性能和特点 |
1.1.1 微胶囊外观 |
1.1.2 微胶囊性能特点 |
1.1.2.1 隔离性 |
1.1.2.2 缓释性 |
1.1.2.3 压敏性 |
1.1.2.4 热敏性 |
1.1.2.5 发泡性 |
1.1.3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1.3.1 化学法 |
1.1.3.2 物理化学法 |
1.1.3.3 物理方法 |
1.1.4 微胶囊壁材种类 |
1.1.4.1 微胶囊壁材的种类 |
1.1.4.2 微胶囊壁性能 |
1.1.5 微胶囊释放研究现状 |
1.1.5.1 壁材对微胶囊芯材释放的影响因素 |
1.1.5.2 芯材物理性质对释放速率的影响 |
1.1.6 微胶囊表征 |
1.1.6.1 微胶囊结构表征 |
1.1.6.2 微胶囊性能表征 |
1.2 微胶囊化染料 |
1.2.1 微胶囊化染料外观特征 |
1.2.2 微胶囊化染料释放机理 |
1.2.3 染料微胶囊的应用 |
1.2.3.1 微胶囊变色染料的应用 |
1.2.3.2 染料微胶囊染色与印花 |
1.3 分散染料微胶囊 |
1.3.1 分散染料微胶囊研究现状 |
1.3.2 商品分散染料染色及分散染料微胶囊无助剂染色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原理及免水洗原理 |
1.4.3 研究方法 |
1.4.3.1 分散染料微胶囊原位聚合法制备工艺研究 |
1.4.3.2 分散染料微胶囊锦纶染色工艺研究 |
1.4.3.3 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动力学研究 |
1.4.3.4 三原色分散染料微胶囊拼色 |
1.4.3.5 分散黑微胶囊制备及其染色废水再循环利用研究 |
第二章 分散染料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和试剂 |
2.1.2 分散染料微胶囊制备原理 |
2.1.3 系统调节剂MS作用原理 |
2.1.4 微胶囊制备步骤 |
2.1.5 测试方法 |
2.1.5.1 目测法 |
2.1.5.2 粒度分布的测定 |
2.1.5.3 微胶囊外貌 |
2.1.5.4 热分析 |
2.1.5.5 分散染料微胶囊中的染料含量 |
2.1.5.6 分散染料微胶囊纯涤纶染色 |
2.1.5.7 分散染料微胶囊纯涤纶染色染料利用率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pH值的影响对微胶囊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
2.2.2 不同芯壁比对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
2.2.3 乳化剪切速率对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
2.2.4 反应搅拌速率对粒径及分布影响 |
2.2.5 系统调节剂MS用量对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
2.2.6 蜜胺初缩体滴加时间(分为单、双层)对微胶囊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
2.2.7 分散染料微胶囊的分散染料含量及染色染料利用率 |
2.2.8 分散染料微胶囊的热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散染料微胶囊对锦纶织物无助剂染色 |
3.1 锦纶的结构和性能 |
3.1.1 锦纶的化学结构 |
3.1.2 锦纶的超分子结构 |
3.1.3 锦纶的性能 |
3.1.3.1 热性能 |
3.1.3.2 吸湿性 |
3.1.3.3 化学性能 |
3.1.3.4 锦纶的染色性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微胶囊化分散染料无助剂染色和免水洗原理 |
3.2.3 锦纶染色工艺步骤 |
3.2.3.1 商品分散染料(CDD)染色工艺 |
3.2.3.2 微胶囊化分散染料(MDD)染色工艺 |
3.2.4 测试方法 |
3.2.4.1 微胶囊化分散染料含量的测定 |
3.2.4.2 织物的K/S的测定 |
3.2.4.3 固着率 |
3.2.4.4 染色均匀性 |
3.2.4.5 分散染料提升性的测试 |
3.2.4.6 移染性 |
3.2.4.7 织物上甲醛含量 |
3.2.4.8 染色织物牢度测试 |
3.2.4.9 CODcr测定 |
3.2.4.10 端羧基和端氨基(Amino end group)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染色温度下分散染料微胶囊的缓释性 |
3.3.2 染浴pH值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
3.3.3 染色的提升性 |
3.3.4 分散染料移染性比较 |
3.3.5 微胶囊化分散染料染色废水再循环利用 |
3.3.6 微胶囊化分散染料对不同锦纶织物的无助剂染色比较 |
3.3.6.1 锦纶66(Nylon66)和锦纶6(Nylon6)端氨基和端羧基值 |
3.3.6.2 锦纶微胶囊化分散染料无助剂染色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原色分散染料微胶囊制备及其染色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和试剂 |
4.1.2 实验步骤 |
4.1.3 测试方法 |
4.1.3.1 粒度分布的测定 |
4.1.3.2 电镜扫描粒径及外貌 |
4.1.3.3 热分析 |
4.1.3.4 分散染料微胶囊中的染料含量 |
4.1.3.5 分散染料微胶囊对纯涤纶织物的染色提升性 |
4.1.3.6 染色上染曲线 |
4.1.3.7 三原色分散染料微胶囊对锦纶66拼色染色 |
4.1.3.8 三原色分散染料微胶囊对涤纶拼色染色 |
4.1.3.9 染色织物皂洗色牢度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三色分散染料微胶囊粒径大小和分布 |
4.2.1.1 C.I.分散红60分散染料微胶囊 |
4.2.1.2 C.I.分散黄54微胶囊 |
4.2.1.3 C.I.分散蓝56分散染料微胶囊 |
4.2.2 三色分散染料微胶囊外观 |
4.2.3 三色分散染料微胶囊热分析 |
4.2.4 三色分散染料微胶囊中染料的含量 |
4.2.5 三原色微胶囊对纯涤纶的提升力 |
4.2.6 三原色微胶囊对纯涤纶的上染曲线 |
4.2.7 三原色微胶囊的拼色 |
4.2.7.1 拼色图(对纯涤纶) |
4.2.7.2 拼色图(对锦纶66)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原色分散染料微胶囊动力学研究 |
5.1 扩散实验方法 |
5.1.1 分散染料在染色体系中的扩散方式 |
5.1.2 扩散系数的测定原理 |
5.1.3 扩散活化能 |
5.2 实验 |
5.2.1 染料与薄膜 |
5.2.2 染色实验处方 |
5.2.3 实验步骤 |
5.2.4 染色浓度测定 |
5.2.4.1 标准曲线的制作 |
5.2.4.2 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标准曲线 |
5.3.2 扩散实验结果 |
5.3.2.1 135℃不同分散染料在PET薄膜上浓度与膜层厚度关系 |
5.3.2.2 130℃不同分散染料在PET薄膜上浓度与膜层厚度关系 |
5.3.2.3 120℃不同分散染料在PET薄膜上浓度与膜层厚度关系 |
5.3.2.4 110℃不同分散染料在PET薄膜上浓度与膜层厚度关系 |
5.3.2.5 100℃不同分散染料在PET薄膜上浓度与膜层厚度关系 |
5.3.3 扩散系数 |
5.3.4 扩散活化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散染料微胶囊黑制备及其染色废水再循环利用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仪器和试剂 |
6.1.2 实验步骤 |
6.1.3 纯涤纶前处理 |
6.1.4 无助剂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 |
6.1.5 商品分散染料黑染色 |
6.1.6 染色废水回用流程 |
6.1.7 分散染料微胶囊中染料含量 |
6.1.8 微胶囊染色废水表征 |
6.1.9 染色织物色差 |
6.1.10 染色织物牢度测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分散染料微胶囊染料含量 |
6.2.2 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废水再染色 |
6.2.2.1 C.I.分散蓝291微胶囊染色废水循环染色 |
6.2.2.2 C.I.分散紫93微胶囊染色废水循环染色 |
6.2.2.3 C.I.分散橙288微胶囊染色废水循环染色 |
6.2.2.4 分散黑微胶囊染色废水循环染色 |
6.2.2.5 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废水循环染色织物牢度 |
6.2.3 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废水前处理 |
6.2.4 分散黑微胶囊与商品染料黑染色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专业名词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微胶囊耐晒黄G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巴比妥酸偶氮颜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王高飞.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2]利用光致变色材料对有机颜料进行改性研究[D]. 董舜尧. 东华大学, 2019(03)
- [3]石蜡类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D]. 于强强. 北京服装学院, 2015(03)
- [4]双壁相变微胶囊聚丙烯腈纤维染色性能研究[D]. 刘玲. 大连工业大学, 2012(08)
- [5]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脲醛树脂(UF)包覆耐晒黄G的研究[J]. 李朝辉,湛雪辉,荀育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2(01)
- [6]无机—有机复合颜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林学军.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0(02)
- [7]分散染料微胶囊非条件配色及相关机理研究[D]. 张奔. 东华大学, 2010(04)
- [8]不同结构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性能研究[D]. 李娴. 东华大学, 2008(05)
- [9]微胶囊技术应用于纺织染整研究进展[J]. 郑利梅,刘润泽,柳冰,陶朱. 广州化工, 2007(05)
- [10]分散染料微胶囊制备及应用研究[D]. 纪俊玲.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