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柴油技术在国内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浩[1](2021)在《基于煤基合成柴油与活化热氛围调控的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燃油耗法规和污染物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具有缺油、少气、多煤的能源结构特点,根据我国的资源分布情况发展替代燃料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地域辽阔和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因此清洁替代燃料的开发及合成技术得到了各界的关注。同时,内燃机各种新型燃烧模式对燃料特性以及分子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燃油的理化性质难以与新型燃烧模式的需求相匹配。因此,根据新型燃烧模式的需求通过替代燃料灵活调整缸内活化热氛围、优化发动机燃烧过程至关重要,近年来通过油机协同技术实现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针对煤基合成柴油在压燃式发动机上的应用问题,基于燃料理化特性与燃烧模式协同配合的思想,探究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混合燃料活性控制燃烧以及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煤基合成柴油/汽油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对于压燃式发动机燃烧过程以及排放污染物的影响。配合进气参数和喷油参数等燃烧边界条件调整,探索通过燃料理化特性以及活化热氛围调整实现压燃式发动机高效清洁燃烧的潜力,确定与燃料特性以及燃烧模式相匹配的燃烧边界条件控制策略。同时利用光学可视化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的手段,探究燃料理化特性与燃烧边界条件对于混合气形成、燃烧过程、火焰发展及污染物生成历程的影响机理与作用机制。研究中以一台电控高压共轨四气门柴油机为基础,基于开放式ECU搭建了具有进气道喷射以及缸内直喷两套燃油喷射系统的热力学发动机试验测试平台。自行设计搭建二级模拟增压系统以及冷却EGR系统实现进气参数的灵活调节,基于电涡流测功机、燃烧分析仪、高响应的瞬态排放分析仪构建了发动机燃烧及排放测控系统,实现了压燃式发动机的燃烧与排放实时测试与分析。基于一台四冲程单缸立式水冷发动机和高速摄像机搭建了光学可视化测试平台,实现了压燃式发动机缸内火焰发展历程的采集和分析。基于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热力学发动机耦合煤基合成柴油化学反应机理搭建可实现煤基合成柴油/汽油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三维模拟仿真平台,为从化学反应动力学角度深入分析压燃式发动机燃烧过程创造了条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试验研究了燃用煤基合成柴油与国VI石化柴油对压燃式发动机燃烧过程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低芳烃含量的国VI石化柴油,煤基合成柴油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十六烷值过高,在压燃式发动机中燃用煤基合成柴油滞燃期缩短,预混合燃烧比例减小、预混合燃烧与扩散燃烧边界明显。由于扩散燃烧比例高,燃烧持续期延长,因此相对于燃用石化柴油,燃用煤基合成柴油能够降低发动机的NOx排放但其颗粒物质量排放有所增加。2、针对纯煤基合成柴油燃烧存在的预混合燃烧比例不足的问题,采用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混合燃料活性控制以及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的燃烧方式灵活调控缸内活化热氛围进而改善发动机性能,研究发现两种燃烧模式均有利于提高预混合燃烧比例、改善混合气形成,有利于降低颗粒物排放。其中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性控制与活化分层燃烧中通入EGR能够显着降低引入丁醇带来的高NOx排放,缓解NOx排放与颗粒物排放的trade-off关系。丁醇汽化潜热较大以及燃烧相位推迟等因素导致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性控制燃烧的热效率相对于纯煤基合成柴油燃烧较低。相对于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性控制燃烧模式,进气道喷射丁醇、缸内直喷煤基合成柴油的活化分层燃烧模式能够调整燃料缸内空间分布实现混合气反应活性的分层,从而更加灵活的调控缸内活化热氛围以达到更高的预混燃烧比例,因此活化分层燃烧过程中燃烧持续期更短、热效率水平与纯煤基合成柴油燃烧相当。但活化分层模式在进气和压缩冲程中残留在活塞环与缸套之间的丁醇燃料难以完全燃烧会产生较高的HC和CO排放。通过优化燃油喷射策略以及EGR率,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下丁醇比例为30%时的排放最优点相对于燃用纯煤基合成柴油的排放最优点NOx排放降低了49.5%,颗粒物排放降低了40.9%。3、利用基于光学发动机的可视化平台,对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混合燃料活性控制以及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下的火焰发展历程以及缸内温度场分布进行研究,发现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混合燃料活性控制以及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均能够有效降低压燃式发动机燃烧过程中的火焰面积和火焰自然发光度,缸内平均温度降低、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降低碳烟KL因子进而抑制碳烟生成,其中活性控制燃烧效果更好。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中进气道预喷的丁醇在压缩过程中开始低温反应先期形成了利于着火的自由基,能够加快煤基合成柴油的后期扩散燃烧速度。相对于活性控制燃烧仅在缸壁周围形成火焰团,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化分层燃烧过程在气缸中心区域和缸壁周围均形成了明显的火焰团。4、为提高缸内燃烧反应活性梯度实现燃烧放热规律的灵活调控,进一步提高热效率实现高效清洁燃烧,采用反应活性及汽化潜热更低的汽油作为进气道喷射燃料,基于双燃料喷射热力学发动机对煤基合成柴油/汽油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进气道预喷汽油的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中,缸内直喷高反应活性的煤基合成柴油代替石化柴油能够增大混合气反应活性梯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指示热效率,同时有助于降低压力升高率峰值进而拓展活化分层燃烧模式的负荷范围。煤基合成柴油/汽油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中需结合发动机工况选择最佳的直喷时刻和汽油比例,在保证压力升高率不超限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热效率。通过燃油喷射策略优化,相对于石化柴油/汽油活化分层燃烧模式,采用煤基合成柴油/汽油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使发动机指示热效率提高2%,同时压力升高率峰值和NOx排放分别降低了46.1%和20.1%。相对于纯煤基合成柴油直喷燃烧模式,煤基合成柴油/汽油活化分层燃烧模式的指示热效率提高了6.7%、颗粒物质量排放降低了19.8%而NOx排放变化不大。5、基于数值模拟分析平台,针对煤基合成柴油/汽油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下的燃料蒸发、雾化混合、燃烧过程及主要污染物生成历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基合成柴油/汽油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中提高汽油比例有利于减少扩散燃烧比例从而使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当汽油比例超过一定限度时可以从温度场分布中明显观察到汽油自燃的过程。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中在气缸中预混的汽油会提前进行低温反应为直喷燃料着火储备一定比例的活性自由基,有利于促进高温反应进行,抑制碳烟前驱物生成。提前喷油能够加速燃烧过程同时改善温度场分布的均匀性,早喷能够显着改善缸内油气混合情况从而抑制碳烟排放。
王鹏飞[2](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王杰超[3](2020)在《甘油酯化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柴油是一种重要的绿色能源与油脂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生物基增塑剂、润滑油等高附加值产品。近年来提出的甘油酯化法制备生物柴油工艺很好地避免了设备腐蚀、硫酸废水、降酸不彻底等问题,具有原料要求低、产品得率高等优点,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该方法尚且存在着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主要包括甘油沥青的处理、甘油废水蒸汽热量的回收、甘油酯化废水的处理、甘油酯化过程物料的结焦等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甘油沥青的处理”与“甘油废水蒸汽的热量回收”这两个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甘油沥青的资源化利用与甘油废水蒸气的分级冷凝两个方面的研究,以期开发出一条甘油沥青资源化利用的新工艺,同时设计出一条高效回收甘油废水蒸汽热量的新方案。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甘油沥青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过程中,首先对甘油沥青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油沥青中含有大量的甲酯、皂化物、甘油等成分。接着,采用硫酸酸化法研究了甘油沥青的酸化处理过程,以酸化油得率为优化指标,考察了硫酸用量、水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酸化反应的影响,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甘油沥青硫酸酸化反应的较优实验条件为硫酸用量15 wt%、水用量30 wt%、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5 h。然后,在上述条件下,进一步考察了硫酸水套用次数对甘油沥青酸化后回收酸化油、钾盐和甘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水连续套用六次过程中,套用次数对酸化油得率与品质几乎无影响,酸化油得率均超过84%,酸化油可进一步用于制备生物柴油过程,其生物柴油的得率约为60%;套用次数的增加有利于钾盐与甘油的回收;套用结束后的硫酸水经中和、抽滤、脱水、蒸馏可得到钾盐和回收甘油。最后,分析了硫酸水连续套用六次方法处理甘油沥青的潜在优势及其经济效益,其结果表明:按年处理1万吨甘油沥青计算,每年可节约硫酸约600吨、水约2200吨;同时,可回收酸化油8770吨、粗钾盐1440吨、回收甘油290吨,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约3580万元。(2)在甘油废水蒸汽的分级冷凝研究过程中,考察了一级冷凝温度对反应釜物料、一级冷凝回收物料和二级冷凝回收物料质量组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级冷凝温度的变化对釜液的质量、一级冷凝回收物料的质量和二级冷凝回收物料的质量无明显影响,且三者质量总和保持一致;一级冷凝回收物料以甘油与油脂为主,甘油含量约80%,油脂含量约10%,一级冷凝温度越高,其中的水含量越低,但甘油与油脂的含量基本不变;对于二级冷凝回收物料而言,其主要成分为水,含量约占99%,一级冷凝温度越高,则甘油含量越高,当一级冷凝温度达到160℃时,其甘油含量超过1%,较优的一级冷凝温度为150℃。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分级冷凝工艺与单级冷凝工艺用于甘油废水蒸汽热量回收过程。结果表明:采用分级冷凝工艺可显着降低能耗,在一级冷凝温度150℃条件下,实现热量回收的同时完成甘油回收,甘油则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与单级冷凝工艺相比,分级冷凝工艺应用于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制备过程,每年可节约3200吨蒸汽与100万吨冷却水,同时可副产约4700吨废水蒸汽,其经济效益可观。
张甫[4](2020)在《劣质重油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工业应用》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逐年攀升及进口原油中劣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环境保护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实现能源清洁生产和高效转化已成为我国炼化企业绿色、清洁发展亟需突破的难题。现阶段,在炼油工业中,悬浮床加工技术是最先进、最核心的技术,能够将劣质重油向清洁生产、提高轻质油产品收率和资源利用率方向转化。本论文研究是以国内自主研发的首套15万吨/年悬浮床加氢工业装置为背景,以煤焦油、减压渣油等劣质重油生产高附加值的石脑油、柴油等清洁能源产品为基础,根据PRO/II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基于劣质重油性质模拟全装置工艺流程,包括物料平衡的计算、能量平衡的计算等,重点研究悬浮床加氢技术工艺流程优化、主要操作条件优化、关键设备的选择及工艺计算,并分析了装置的能耗及可能发生的安全、环保等风险因素,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安全、环保、消防措施。同时根据装置的实际工业运行数据,对装置运行和设备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对比工艺参数和经济效益等,对悬浮床加氢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探讨。通过本论文研究能够为日后劣质重油悬浮床加氢技术工业放大工艺包设计及工程设计、长周期运行、装置规模化研究开发及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实际经验,更好的实现资源清洁生产、高效利用。
董璟琦[5](2019)在《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文中提出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Green and sustainable remediation,GSR)是保障土壤环境可持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针对我国污染场地可持续风险管理体系缺乏、土地安全利用规划决策机制不健全、修复二次污染突出等问题,采取模拟评估与实证分析等手段,在对我国场地管理现状和产业发展进行评估预测的基础上,基于费用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CBA)、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等方法,构建了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方法框架。(1)针对我国当前区域场地再开发规划与治理修复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了区域场地修复优先排序和再开发规划评估方法,并进行案例验证。结果表明,在早期规划阶段就采用将污染修复可行措施与未来土地利用类型相结合的分步修复再开发策略,可比传统修复模式显着提升土地修复再开发净效益。(2)采用LCA方法对场地修复工程的二次环境影响开展精细化的全过程定量评估,可为我国污染场地GSR管理中使用LCA方法提供评估程序和方法参数优化参考。对西部某典型铬盐污染场地修复工程LCA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修复工程实施导致的二次环境影响中人体健康损害占总影响的45.63%,生态系统损害占7.28%,气候变化和资源消耗分别占24.13%和22.96%。(3)构建了场地修复工程CBA程序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综合权衡健康风险、生态风险、资源环境损害和污染外部影响的场地修复CBA模型。开展某典型铬污染场地CBA案例验证。结果表明,场地修复工程实施的总成本约为1.05亿,修复后100年内获得的社会、环境、经济综合效益约2.4亿,净效益为1.35亿。(4)为评估不同修复工程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增加、修复活动二次污染损失以及场地污染导致的总社会损失,探索污染场地自然资源损害评估(Natural Resource Damage Assessment,NRDA)和GSR的一体化评估框架和方法。对某焦化污染场地案例验证结果表明,场地污染生态环境损害约28亿元,修复实际支出为18亿,修复工程实施导致的修复后土地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约1.1亿。场地修复社会成本除了实际修复支出外,还负担了场地污染生态环境损害与修复成本的差额,以及修复工程二次影响导致的土地服务价值损失。
洪定一[6](2013)在《2012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进展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我国石化行业2012年在高油价和经济减速条件下取得的一系列进展。一是石化产业全年运行缓中趋稳,产值、产量和效益均有增长,但增幅同比下落。二是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原油加工量和乙烯产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化学品生产总量可与美国比伯仲,合成树脂生产位列前茅,合成橡胶生产位列世界之首。三是产业转型与升级,现代煤化工顺利融入石油化工生产体系,石化介入生物质化工成功试产生物航空煤油,石化产品高端化升级取得新进展。四是石化技术进步,采用自主产权的技术建成一批工业化装置,包括柴油液相循环加氢装置、生产欧Ⅴ汽油的新一代S-Zorb装置、80万吨/年大乙烯装置、S-MTO装置、FCC再生烟气SCR脱硝装置等;自主开发的超重油轻质化技术、百万吨级芳烃联合装置技术、合成气制乙二醇成套技术已具备工业化条件,沸腾床重质渣油加氢等技术进入工业验证阶段,一批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在内的石化产品差异化生产技术正在加紧攻关。文章总结了高油价和低增速条件下中国特色石化运行模式所起的作用,包括炼油高油价下坚持降本增效,资源分配"保、压"得当;化工把控在役石化产能与调节产品结构,积极实施差异化战略来应对市场需求不振和同质化竞争。同时,也对2012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了2013年情况,进入2013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逐步向好,国际油价走势受美国经济数据提振保持高位振荡,我国宏观经济预计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国内化工市场需求总体回暖,我国炼油产业预计仍处于景气周期。对2013年我国石化行业总体运行提出了趋稳向好的较乐观展望,同时预期在加快汽柴油质量升级、石化产品高端化升级、推进化工原料的煤炭替代、创建"煤油化"一体化新模式、加速向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和建设世界一流石化建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新进展。
王连茂[7](2009)在《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化类能源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及其消费导致了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也诱致了木质能源产业的发育和发展。江西省因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适宜的社会经济条件而成为木质能源产业发育的理想之地。本文的研究将为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指导。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是本文研究的起点。在此基础上,以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为核心,首先分析了木质能源产业诞生的必然性,然后探讨了能源林基地建设和木质能源产品生产策略两方面的内容,并从产业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了能源林基地布局和木质能源产品生产布局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制度创新之于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案例研究则进一步论证了发展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的可行性。从论文研究的内容来看,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本文为开展研究所进行的准备工作,随后的第三章至第七章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八章是本文研究的简要总结。第一章前言部分是关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及范畴的界定等相关问题的说明,本章重点是国内外关于木质能源产业研究领域内的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评价。目前,国内外虽然有一些木质能源产业项目开始了示范和试点,甚至启动了商业化运营,但总体而言,产业结构及其形态尚未显露,因而涉及产业化的研究成果较少。第二章是本文开展研究的理论基础,木质能源成为替代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原因,是其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内在特征,因而循环经济模式就成为了木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而木质能源产业仍然属于幼稚产业范畴的判断,使得制度变迁理论和政府经济学原理成为研究木质能源产业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关于木质能源产业诞生的背景分析。本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起点,继而分析了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以石化类能源产品为主的消费是不可持续的。同时还探寻了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表明,石化类能源产品的大量消费正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及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从而可以认为,石化类能源产品的生产及消费属于环境非友好性的行为。正是石化类能源产品的不可持续性和环境非友好性催生了木质能源产业的诞生和发育,因而国内外木质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就是本章必不可少的内容了。第四章是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策略分析。从产业一体化的角度来看,能源林基地经营企业是木质能源产品生产商的原料供应商。为了实现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必须要求两者无论是在空间地域布局还是在原材料和产品产量方面都保持协调一致,而循环经济模式则是指导能源林经营和木质能源产品生产的指导思想,要求将其贯彻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考虑到木质能源产业到目前为止仍然属于幼稚产业的范畴,因而政府经济职能的有效发挥和经济制度的创新就成为了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发育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第五章的内容是第四章内容的展开,主要探讨能源林基地建设方面的内容。能源林基地的布局及其生产规模将直接影响木质能源产品的生产布局,所以本章在能源林基地建设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外能源林基地建设经验,提出了江西省能源林基地建设的生产组织形式。第六章主要探讨了江西省木质能源产品的发展策略。市场需求特征决定着产品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的选择,因而本章首先分析了木质能源产品市场需求情况,然后探讨了产品生产技术的选择。在揭示江西省能源产品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预测了该省木质能源产品市场的需求状况,并详细分析了影响需求的主要变量。在木质能源产品的供给方面,主要分析了木质能源产品生产技术的选择策略,提出了在木质能源产业化技术尚未成熟的条件下,需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出符合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发展需要的产业化技术及生产装备。第七章的案例研究,主要考虑到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以欧洲投资银行贷款的江西省生物质能源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为对象。在分析项目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江西省能源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及管理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该项目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同时对项目风险及其控制、项目活动的环境影响也进行了必要的探讨。本文认为,该项目能够融洽地处理项目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第八章是本文研究的简要总结,总体而言,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因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适宜的社会经济条件而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仍需要产业技术的研发投入、制度创新和政府经济职能的有效发挥,才能为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的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提供必要而有效的保障。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①首次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揭示了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变动的内在关系,建立了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②首次从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了能源林基地建设与木质能源产品生产之间内在联系,提出了能源林基地布局与木质能源产品生产布局一体化的科学依据;③首次运用有关经济学理论,对江西省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制度保障和制度创新的内在要求和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强调了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之于木质能源产业化发展的特殊作用。
能源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8](2004)在《2020年中国能源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党的十六大已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能源是奔小康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生活水准低,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富裕,加上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要仰仗相当数量能源的投入,但是,我国又是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国家,客观条件不允许我们选择发达国家过去走过的靠拼资源、拼资
彭超[9](2019)在《文冠果生物柴油理化特性及车用排放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石油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愈演愈烈的石油危机,寻找石油替代燃料已成为科学家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燃油需求迅速增加,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原油供给进口依存度已经接近50%,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生物柴油是一种脂肪酸酯类化合物,通过动物脂肪油或植物油与醇类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与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无毒、可生物降解,对土壤和水的污染较小,属环境友好型绿色燃料,生物柴油是替代石油柴油的优质绿色能源。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符合当今倡导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对增强我国石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德国、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均在大力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目前我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生产主要以南方油料作物菜籽油、黄连木、木油、麻疯树籽油、绿玉树和餐饮业废油为原料,年生产能力万吨左右。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生态、能源树种,2006年被国家列为“十一五”和中长期重点发展的树种之一,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是我国北方惟一适宜发展的生物质能源树种,开发前景广阔。目前为止文冠果生物柴油正处于基础性研究发展阶段,鲜有文献可以借鉴。论文在对国内外生物柴油制取方法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概括了现有各制备技术存在的问题,针对文冠果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和水分含量高,且不饱和度较高的特点,提出了采用POMs催化剂一锅法制备生物柴油,阐明了文冠果生物柴油的制取流程和制取设备等。论文针对文冠果生物柴油的物理特性,分别从密度、粘度、凝点和倾点等四个方面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文冠果生物柴油的物理特性完全达到作为一种优良柴油替代品的要求;针对文冠果生物柴油的化学特性,分别从十六烷值、闪点和分子结构等三个方面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文冠果生物柴油的化学特性也完全达到作为优良柴油替代品的要求。论文搭建了文冠果生物柴油车用排放特性试验系统,制定了试验流程,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分别进行了B0、B20、B40、B60、B80、B100的不同混合比的生物柴油的车用排放试验,采集了负载变化时尾气中CO2、CO、NOX、HC以及O2排放的试验数据,分析了各尾气成分随发动机负载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不同混合比文冠果生物柴油各尾气排放物车用排放规律,优选了性能最佳的混合比,即B80混合比文冠果生物柴油的车用排放性能最佳。
齐文亮[10](2019)在《燃油雾化模型改进及其在燃烧和排放模拟中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成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所要面临的两大主题,而柴油机作为石油资源的消耗者和大气污染来源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CFD)的发展,数值模拟计算已被成功地应用于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的研究。本文基于GTEA(General Transportation Equation Analysis)程序建立的数值模型研究了柴油和生物柴油的雾化、燃烧和排放等过程,主要目的是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更好地理解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同时提高数值模型的计算精度。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针对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建立了一套由燃油喷射、液滴运动、液滴追踪、液滴破碎、液滴碰撞、液滴蒸发、液滴碰壁、湍流扩散等子模型组成的完整的燃油雾化模型。通过大量基础实验结果的对比发现,该雾化模型能够有效模拟计算不同工况下燃油雾化、蒸发和碰壁过程,更好地再现实验结果。(2)建立了考虑喷嘴内部湍流影响的液滴破碎模型。该液滴破碎模型包含多种影响液滴破碎的因素,分为初次雾化和二次雾化过程。将喷嘴内部湍流扰动量用湍流长度和时间尺度来表示,并以权重的形式加入初次破碎模型中,根据液滴的变形量采用TAB与KH-RT液滴破碎模型竞争的机制来计算液滴二次破碎。计算结果表明新液滴破碎模型的计算精度明显优于其他液滴破碎模型。(3)结合新的液滴破碎模型系统的进行了燃油雾化、蒸发和碰壁等问题的计算,同时对比研究了不同液滴破碎模型、液滴碰壁模型的计算精度,讨论了燃油雾化过程对后期燃油碰壁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燃油良好的雾化有利于燃油快速蒸发,雾化过程的准确计算是燃油碰壁问题研究的基础,同时研究发现喷嘴内部湍流运动影响燃油雾化的宏观形态和液滴碰壁特性。(4)将GTEA程序与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程序(CHEMKIN)耦合起来,并将Shell/CTC燃烧模型加入GTEA程序中。采用基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并行策略有效的解决了燃烧过程化学反应计算量过大的问题。应用GTEA程序成功的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点火延迟和火焰浮起长度的变化,并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新的液滴破碎模型研究了喷嘴内部湍流运动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喷嘴内部湍流运动可以有效减少火焰浮起长度。(5)应用建立的碳烟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碳烟排放过程,讨论了火焰浮起长度与碳烟排放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燃油雾化过程对碳烟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喷嘴内部湍流运动会减少碳烟的生成量。此外,对不同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数值模拟程序更够准确预测缸内压力、放热率变化规律,以及碳氢(HC)、一氧化碳(CO)、碳烟(Soot)和氮氧化物(NOx)排放。(6)在GTEA程序上添加了特定生物柴油物性,计算了生物柴油雾化、燃烧、排放等过程,同时研究了以生物柴油为燃料的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主要讨论了燃油物性对生物柴油雾化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生物柴油的点火和火焰浮起长度的特征,讨论了生物柴油排放的特点。研究发现喷嘴直径的变化可以减少生物柴油贯穿距、点火延迟和火焰浮起长度,但不能有效的减少生物柴油NOx的排放。
二、生物柴油技术在国内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柴油技术在国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煤基合成柴油与活化热氛围调控的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内燃机新型燃烧模式的研究进展 |
1.2.1 均质压燃技术(HCCI) |
1.2.2 预混合压燃技术(PCCI) |
1.2.3 基于双燃料喷射的反应活性控制压燃技术(RCCI) |
1.3 内燃机替代燃料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醇类燃料发展现状 |
1.3.2 煤基合成燃料(CTL)发展现状 |
1.4 发动机光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光学发动机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2 光学测试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论文的基本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基本思路和方案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研究平台建立及测试分析方法 |
2.1 热力学试验平台及测控系统 |
2.1.1 试验台架 |
2.1.2 试验发动机 |
2.1.3 缸压采集及燃烧数据分析 |
2.1.4 污染物排放测试系统 |
2.2 光学可视化平台及测试方法 |
2.2.1 光学发动机及其测试平台 |
2.2.2 高速摄像及图像处理方法 |
2.2.3 双色法及亮温标定 |
2.3 数值模拟仿真平台 |
2.3.1 三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
2.3.2 网格划分和求解器设置 |
2.3.3 计算模型选择 |
2.3.4 化学反应机理介绍及模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缸内直喷煤基合成柴油及其丁醇混合燃料对燃烧及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
3.1 煤基合成柴油与石化柴油燃烧过程及污染物排放对比分析 |
3.1.1 试验方案 |
3.1.2 燃烧过程对比分析 |
3.1.3 污染物排放对比分析 |
3.2 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性控制燃烧热力学研究 |
3.2.1 燃烧过程对比分析 |
3.2.2 污染物排放对比分析 |
3.2.3 燃油喷射策略的影响 |
3.2.4 EGR的影响 |
3.3 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性控制燃烧可视化研究 |
3.3.1 试验方案及试验燃料 |
3.3.2 丁醇比例对火焰发展及碳烟生成历程的影响 |
3.3.3 喷油定时对火焰发展及碳烟生成历程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基合成柴油/丁醇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
4.1 进气道喷射丁醇比例及EGR对活化分层燃烧的影响 |
4.1.1 试验方案 |
4.1.2 燃烧过程对比分析 |
4.1.3 污染物排放对比分析 |
4.2 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化分层燃烧边界条件优化 |
4.3 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化分层燃烧可视化研究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进气道喷射丁醇比例对火焰发展及碳烟生成历程的影响 |
4.3.3 直喷时刻对火焰发展及碳烟生成历程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燃料喷射模式直喷燃料特性及燃烧边界条件调控实现高效清洁燃烧试验研究 |
5.1 煤基合成柴油/汽油与石化柴油/汽油活化分层燃烧模式对比 |
5.1.1 试验方案 |
5.1.2 直喷燃料特性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分析 |
5.1.3 直喷燃料特性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规律分析 |
5.2 喷油策略对煤基合成柴油/汽油活化分层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5.2.1 低负荷下直喷时刻对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5.2.2 高负荷下直喷时刻对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5.2.3 喷射策略优化研究 |
5.3 EGR对煤基合成柴油/汽油活化分层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5.3.1 试验方案 |
5.3.2 燃烧过程的影响 |
5.3.3 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基合成柴油/汽油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机理研究 |
6.1 汽油比例对煤基合成柴油/汽油活化分层燃烧的影响 |
6.1.1 汽油比例对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的影响 |
6.1.2 汽油比例对污染物生成历程的影响 |
6.2 直喷时刻对煤基合成柴油/汽油活化分层燃烧的影响 |
6.2.1 直喷时刻对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的影响 |
6.2.2 直喷时刻对污染物生成历程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甘油酯化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生物柴油的概况 |
1.3 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
1.3.1 均相酸碱催化法 |
1.3.2 固体酸碱催化法 |
1.3.3 超临界法 |
1.3.4 酶催化法 |
1.4 甘油酯化反应的研究现状 |
1.5 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回收利用的研究现状 |
1.6 分级冷凝的研究现状 |
1.7 本研究团队关于甘油酯化法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的研究现状 |
1.8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分析方法 |
2.3.1 甘油含量的分析 |
2.3.2 钾离子含量的分析 |
2.3.3 聚合甘油含量的分析 |
2.3.4 水含量的分析 |
2.3.5 酸值的分析 |
2.3.6 氢氧化钾含量的分析 |
2.3.7 含皂量的分析 |
2.3.8 甲酯含量的分析 |
第三章 甘油沥青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甘油沥青组成的分析 |
3.1.2 甘油沥青硫酸酸化反应实验装置 |
3.1.3 甘油沥青硫酸酸化反应 |
3.1.4 甘油沥青酸化反应后油脂、钾盐和硫酸水的分离 |
3.1.5 甘油沥青硫酸酸化正交实验 |
3.1.6 硫酸水的套用实验 |
3.1.7 套用硫酸水的回收处理实验 |
3.1.8 回收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实验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甘油沥青原料的组成 |
3.2.2 甘油沥青硫酸酸化正交实验结果 |
3.2.3 硫酸水套用次数对酸化油得率的影响 |
3.2.4 硫酸水套用次数对酸化反应后保温分层的影响 |
3.2.5 硫酸水套用次数对钾盐得率的影响 |
3.2.6 硫酸水套用次数对回收钾盐组成的影响 |
3.2.7 硫酸水套用次数对回收硫酸水中甘油及聚合甘油含量的影响 |
3.2.8 硫酸水套用次数对酸化油酸值的影响 |
3.2.9 回收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
3.2.10 硫酸水套用处理对节约硫酸和水用量的影响 |
3.2.11 硫酸水套用处理甘油沥青的经济效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油酯化反应过程中甘油废水蒸汽的分级冷凝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甘油酯化反应实验装置 |
4.1.2 甘油酯化反应过程中甘油废水蒸汽的分级冷凝实验装置 |
4.1.3 甘油酯化反应 |
4.1.4 甘油酯化反应过程中甘油废水蒸汽的单级冷凝实验 |
4.1.5 甘油酯化反应过程中甘油废水蒸汽的分级冷凝实验 |
4.1.6 甘油-水体系气液相组成的估算 |
4.1.7 回收甘油和新鲜甘油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对比实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分级冷凝工艺对甘油酯化反应降酸过程的影响 |
4.2.2 一级冷凝温度对甘油酯化反应物料质量分布的影响 |
4.2.3 一级冷凝温度对一级冷凝回收物料组成的影响 |
4.2.4 一级冷凝温度对二级冷凝回收物料组成的影响 |
4.2.5 分级冷凝实验结果与Aspen Plus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4.2.6 回收甘油与新鲜甘油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效果对比 |
4.2.7 分级冷凝工艺的优势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介 |
2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劣质重油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固定床加氢技术 |
1.1.2 移动床加氢技术 |
1.1.3 沸腾床加氢技术 |
1.1.4 悬浮床加氢技术 |
1.2 国内外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现状 |
1.2.1 国外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 |
1.2.2 国内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 |
1.3 本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反应机理及加氢过程影响因素 |
2.1 反应机理 |
2.1.1 芳烃加氢饱和 |
2.1.2 加氢裂化 |
2.1.3 加氢脱硫 |
2.1.4 加氢脱氮 |
2.1.5 加氢脱氧 |
2.1.6 加氢脱金属 |
2.2 加氢过程的影响因素 |
2.2.1 反应压力的影响 |
2.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2.3 空速的影响 |
2.2.4 氢油比 |
3 工艺技术方案研究 |
3.1 原料性质、规模及产品方案 |
3.1.1 原料性质 |
3.1.2 生产规模 |
3.1.3 产品方案及性质 |
3.2 流程简述 |
3.3 主要操作条件 |
3.4 物料平衡 |
3.5 工艺流程模拟计算 |
3.5.1 工艺流程模拟的目的 |
3.5.2 工艺流程模拟软件简介 |
3.5.3 工艺流程模拟计算 |
3.6 工艺流程优化研究 |
3.6.1 分离系统的优化 |
3.6.2 循环氢脱硫系统的优化 |
3.7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及工艺计算 |
3.7.1 设备选材原则 |
3.7.2 主要静止设备 |
3.7.3 主要转动设备 |
3.7.4 主要设备规格表 |
3.8 能耗分析 |
3.9 环境保护 |
3.9.1 废水的来源及治理措施 |
3.9.2 废气的来源及治理措施 |
3.9.3 固体废物的来源及治理措施 |
3.9.4 噪声的来源及治理措施 |
3.10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3.10.1 物料危害分析 |
3.10.2 主要安全卫生措施 |
3.10.3 消防 |
4 工业应用研究及前景分析 |
4.1 MCT装置工业应用研究 |
4.1.1 MCT装置加工煤焦油等劣质重油 |
4.1.2 MCT装置加工生物原料油 |
4.2 应用前景分析 |
4.2.1 煤焦油高效转化低碳芳烃、高档溶剂油 |
4.2.2 重质渣油高效转化优质汽柴油 |
4.2.3 动植物油脂高效转化生物柴油 |
4.2.4 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战略思想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可持续修复框架进展 |
1.1.2 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技术 |
1.1.3 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实践 |
1.1.4 当前场地修复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进展 |
1.2.1 区域尺度绿色可持续评估与决策机制 |
1.2.2 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的可行技术体系 |
1.2.3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1.2.4 我国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的实践方向 |
1.3 研究问题、目的与主要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目的 |
1.3.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本研究技术路线 |
1.4.3 本研究数据来源 |
2 我国场地管理评估与修复产业预测 |
2.1 场地环境管理评估 |
2.1.1 评估背景 |
2.1.2 评估方法 |
2.1.3 评估结果 |
2.2 场地修复产业分析 |
2.2.1 产业发展现状与预测分析 |
2.2.2 产业发展驱动与限制因素 |
2.2.3 产业健康发展建议 |
2.3 小结 |
3 区域场地修复可持续评估 |
3.1 研究背景 |
3.1.1 国际经验总结 |
3.1.2 国内需求分析 |
3.2 评估方法 |
3.2.1 评估目标和对象 |
3.2.2 评估程序 |
3.2.3 评估方法 |
3.2.4 数据获取 |
3.3 评估案例 |
3.3.1 案例背景 |
3.3.2 区域场地修复初步优先度排序 |
3.3.3 区域场地修复开发规划评估 |
3.3.4 地块C详细修复与再开发方案评估 |
3.4 小结 |
4 场地修复生命周期评估 |
4.1 评估方法 |
4.1.1 确定目标和范围 |
4.1.2 清单分析 |
4.1.3 生命周期影响评估 |
4.1.4 结果表征 |
4.1.5 不确定性分析 |
4.2 评估案例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材料与方法 |
4.2.3 环境影响分析 |
4.2.4 案例评估结果 |
4.3 小结 |
5 场地修复费用效益分析 |
5.1 研究背景 |
5.1.1 场地修复CBA研究进展 |
5.1.2 场地修复CBA应用情况 |
5.2 CBA方法构建 |
5.2.1 CBA框架 |
5.2.2 CBA程序 |
5.2.3 CBA方法 |
5.3 CBA案例分析 |
5.3.1 案例概况 |
5.3.2 目标和边界 |
5.3.3 评估指标 |
5.3.4 计算过程 |
5.3.5 案例评估结果 |
5.4 小结 |
6 绿色修复与场地环境损害评估 |
6.1 评估方法构建 |
6.1.1 资源等值分析方法 |
6.1.2 场地生态服务价值 |
6.1.3 修复二次影响评估 |
6.1.4 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
6.2 评估案例情况 |
6.2.1 场地历史概况 |
6.2.2 场地污染情况 |
6.2.3 场地修复比选 |
6.2.4 场地修复方案 |
6.3 案例结果与分析 |
6.3.1 场地环境损害评估结果 |
6.3.2 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二次环境影响 |
6.3.3 绿色修复对损害评估总额的影响 |
6.4 小结 |
7 我国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推进策略 |
7.1 借鉴国际阶段发展经验 |
7.1.1 发达国家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的教训深刻 |
7.1.2 绿色可持续风险管控与修复是必由之路 |
7.1.3 未来大数据和智能化引领土壤环境管理 |
7.2 把握土壤污染防治需求与机遇 |
7.2.1 是落实土壤污染防治系列政策的重要支撑 |
7.2.2 是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体系现代化重要基础 |
7.2.3 是修复产业创新发展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
7.3 构建我国绿色可持续修复管理体系 |
7.3.1 场地尺度修复工程的绿色可持续是核心 |
7.3.2 区域尺度可持续再开发决策优化是关键 |
7.3.3 宏观层面可持续修复管理政策体系是保障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6)2012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2012年我国石化行业取得的重要进展 |
1.1 高油价和低增速条件下中国特色石化运行模式取得成效 |
1.1.1 高油价下石化降本增效措施有力, 资源分配“保、压”得当 |
1.1.2 动态把控在役石化产能与调节产品结构能力增强 |
1.1.3 生产经营业绩总体向好 |
1.2 世界一流石化建设取得进展 |
1.2.1 原油加工保持世界第二 |
1.2.2 化学品生产总量可与美国比伯仲[22] |
1.2.3 乙烯生产保持世界第二 |
1.2.4 合成树脂生产位列前茅 |
1.2.5 合成橡胶生产位列世界首位 |
1.3 产业转型与升级取得新进展 |
1.3.1 传统石油化工产业向能源化工产业的转型取得新进展 |
1.3.2 石化产品升级取得新进展 |
1.4 石化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 |
1.4.1 炼油技术进步 |
1.4.2 乙烯技术进步 |
1.4.3 开发自主产权大芳烃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
1.4.4 石化产品差异化生产技术取得新进步 |
1.4.5 支撑石化产业“可持续、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取得进展 |
2 问题与思考 |
2.1 炼油提高成品油档次迫在眉睫 |
2.2 石化产业应继续得到社会的重视 |
3 2013年石化行业展望 |
3.1 2013年国际石化产业一瞥 |
3.2 2013年我国石化产业展望 |
(7)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文献述评 |
1.3.1 能源植物资源研究 |
1.3.2 生物质能源产业研究 |
1.3.3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 |
1.3.4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文献评价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及范畴的界定 |
1.4.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2.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说明 |
2.1.1 能源的内涵及其种类 |
2.1.2 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内涵及其种类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1 循环经济内涵的界定 |
2.2.2 循环经济模式的理论基础 |
2.3 制度变迁原理 |
2.3.1 制度的内涵 |
2.3.2 制度变迁原理 |
2.4 政府经济学原理 |
2.4.1 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2.4.2 政府行使经济职能的理论基础 |
2.4.3 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的主要理论 |
2.4.4 市场机制的缺陷与中国政府角色 |
3.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背景 |
3.1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 |
3.1.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
3.1.2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
3.1.3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
3.2 温室气体排放与能源结构变动 |
3.2.1 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 |
3.2.2 中国的能源结构与温室气体排放 |
3.3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趋势 |
3.3.1 国外的发展 |
3.3.2 中国的现状与趋势 |
4.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策略 |
4.1 循环经济模式是木质能源产业化的指导思想 |
4.1.1 循环经济是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4.1.2 循环经济模式的生产技术要求 |
4.1.3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
4.2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布局设想 |
4.2.1 林木生物能源原料林基地布局 |
4.2.2 林木生物能源产品生产布局 |
4.3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一体化策略 |
4.3.1 林木生物能源产业结构分析 |
4.3.2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一体化设想 |
4.4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
4.4.1 国外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政策安排 |
4.4.2 中国政府的生物质能源产业政策 |
4.4.3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的制度创新 |
5.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的基础 |
5.1 江西省自然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5.1.1 自然地理概况 |
5.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5.2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开发现状 |
5.3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的资源基础 |
5.3.1 国外能源林基地的研究 |
5.3.2 江西省能源林基地建设条件分析 |
5.3.3 江西省能源林基地经营组织模式 |
6.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品生产策略 |
6.1 江西省能源产品结构变动分析 |
6.1.1 江西省能源产品生产现状 |
6.1.2 江西省能源产品消费现状 |
6.1.3 能源产品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
6.2 江西省木质能源产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国外生物质能源产品市场需求的创造 |
6.2.2 江西省木质能源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
6.3 江西省木质能源产品生产技术策略 |
6.3.1 国外木质能源转化技术概况 |
6.3.2 生物柴油生产技术选择 |
6.3.3 木质燃料发电技术选择 |
7.案例研究 |
7.1 项目概要 |
7.2 项目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
7.2.1 自然地理条件 |
7.2.2 交通通讯概况 |
7.2.3 社会经济状况 |
7.3 项目区木质能源林建设 |
7.3.1 能源林基地建设布局 |
7.3.2 能源林建设进度 |
7.3.3 能源林营造技术 |
7.3.4 项目区能源林建设风险分析 |
7.4 项目区能源林建设的保障条件 |
7.4.1 合理的组织架构是顺利开展能源林建设的前提条件 |
7.4.2 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能源林建设的基本保障 |
7.4.3 科技推广与培训是能源林建设的技术保障 |
7.4.4 科学监测与客观评价是能源林建设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
7.4.5 充足的资金是能源林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
7.5 项目产品市场前景与需求 |
7.5.1 项目产品供给潜力 |
7.5.2 项目产品需求预测 |
7.5.3 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
7.6 能源林建设的效益分析 |
7.6.1 能源林建设的经济效益 |
7.6.2 能源林建设的生态效益 |
7.6.3 能源林建设的社会效益 |
7.7 项目区能源林建设的可行性 |
8.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及继续研究的方向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历 |
致谢 |
(9)文冠果生物柴油理化特性及车用排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生物柴油应用现状 |
1.2.1 国际生物柴油应用现状 |
1.2.2 国内生物柴油应用现状 |
1.3 文冠果生物柴油研究意义 |
1.3.1 文冠果概述 |
1.3.2 文冠果生物柴油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冠果生物柴油的制取 |
2.1 生物柴油的制取方法 |
2.1.1 物理法 |
2.1.2 化学法 |
2.1.3 物理化学法 |
2.1.4 生物法 |
2.2 文冠果生物柴油制取流程 |
2.3 文冠果生物柴油制取设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冠果生物柴油理化特性分析 |
3.1 文冠果生物柴油物理特性 |
3.1.1 密度 |
3.1.2 运动粘度 |
3.1.3 凝点 |
3.1.4 倾点 |
3.2 文冠果生物柴油化学特性 |
3.2.1 十六烷值 |
3.2.2 闪点 |
3.2.3 分子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冠果生物柴油车用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
4.1 车用排放试验系统构建 |
4.1.1 试验用车 |
4.1.2 测功机 |
4.1.3 尾气分析仪 |
4.2 试验过程 |
4.3 试验数据 |
4.4 试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
4.4.1 CO排放影响分析 |
4.4.2 CO_2排放影响分析 |
4.4.3 HC排放分析 |
4.4.4 NO_X排放影响分析 |
4.4.5 O_2排放影响分析 |
4.4.6 综合分析与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燃油雾化模型改进及其在燃烧和排放模拟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值模拟进展 |
1.2.1 燃油雾化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2 火焰浮起长度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3 碳烟和NO_x排放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4 生物柴油雾化和燃烧研究进展 |
1.2.5 数值模拟程序研究进展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GTEA程序的数值计算模型 |
2.1 气相控制方程及其离散过程 |
2.1.1 气相控制方程 |
2.1.2 气相控制方程源项 |
2.1.3 有限体积法离散 |
2.1.4 SIMPLE算法 |
2.2 动网格模型 |
2.3 液滴追踪计算 |
2.3.1 固定网格下液滴追踪 |
2.3.2 动态网格下液滴追踪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燃油雾化及碰壁过程研究 |
3.1 燃油雾化模型与GTEA程序耦合 |
3.2 液滴运动方程 |
3.2.1 动态曳力模型 |
3.2.2 湍流扩散模型 |
3.3 液滴碰撞模型 |
3.4 液滴破碎过程计算 |
3.4.1 TAB液滴破碎模型 |
3.4.2 CAB液滴破碎模型 |
3.4.3 KH-RT液滴破碎模型 |
3.4.4 Hybrid液滴破碎模型 |
3.4.5 燃油雾化过程研究 |
3.5 液滴蒸发过程计算 |
3.5.1 液滴蒸发模型 |
3.5.2 液滴蒸发过程研究 |
3.6 液滴碰壁过程计算 |
3.6.1 OA液滴碰壁模型 |
3.6.2 BG液滴碰壁模型 |
3.6.3 ZJ液滴碰壁模型 |
3.6.4 液滴碰壁过程研究 |
3.7 柴油机缸内燃油分布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点火延迟及火焰浮起长度研究 |
4.1 燃油燃烧模型与GTEA程序耦合 |
4.2 湍流燃烧模型 |
4.2.1 Shell自燃模型 |
4.2.2 特征时间燃烧模型 |
4.2.3 火焰浮起长度研究 |
4.3 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
4.3.1 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 |
4.3.2 并行计算方法 |
4.3.3 点火延迟与火焰浮起长度关系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烟排放及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研究 |
5.1 碳烟排放模型与GTEA程序耦合 |
5.2 碳烟排放过程计算 |
5.2.1 两步碳烟模型 |
5.2.2 碳烟排放过程研究 |
5.3 NO_X详细反应机理模型 |
5.4 柴油机工作过程计算影响因素研究 |
5.4.1 破碎模型的影响 |
5.4.2 碰壁模型的影响 |
5.4.3 时间步长的影响 |
5.4.4 初始温度的影响 |
5.5 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计算 |
5.5.1 PCCI柴油机工作过程计算 |
5.5.2 单缸柴油机工作过程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物柴油雾化和燃烧特性研究 |
6.1 生物柴油物性 |
6.2 生物柴油雾化过程研究 |
6.2.1 生物柴油雾化过程研究 |
6.2.2 生物柴油蒸发过程研究 |
6.3 生物柴油燃烧特性研究 |
6.4 生物柴油为燃料的柴油机工作过程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生物柴油技术在国内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煤基合成柴油与活化热氛围调控的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研究[D]. 张浩. 吉林大学, 2021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3]甘油酯化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 王杰超.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4]劣质重油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工业应用[D]. 张甫. 郑州大学, 2020(02)
- [5]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D]. 董璟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6]2012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进展及展望[J]. 洪定一. 化工进展, 2013(03)
- [7]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D]. 王连茂.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8]2020年中国能源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能源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
- [9]文冠果生物柴油理化特性及车用排放特性研究[D]. 彭超. 吉林大学, 2019(03)
- [10]燃油雾化模型改进及其在燃烧和排放模拟中应用的研究[D]. 齐文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