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衰老中的编程性细胞死亡(论文文献综述)
程振[1](2021)在《玉米叶早衰突变体les1生理特性及基因定位》文中指出叶片是玉米重要的光合器官,叶片早衰限制玉米产量发挥,造成减产。本研究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得到玉米叶早衰突变体les1。我通过对突变体les1表型观察以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解析les1早衰生理基础;结合遗传分析以及混池测序,对les1的突变位点进行初步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突变体les1从七叶期出现叶早衰表型,随生长发育叶片早衰表型加剧。突变体les1的籽粒重、千粒重、株高及茎秆周长均显着小于野生型玉米自交系B73,表明叶片早衰对突变体les1的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都产生了影响。2突变体les1的穗位叶(L)、其上二叶(L+2)、其下二叶(L-2)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气孔导度显着低于野生型,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显着高于野生型B73。突变体les1光合作用大幅减弱,可能导致其生物总量下降。3突变体les1的穗位叶(L)、其上二叶(L+2)、其下二叶(L-2)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含量均显着或极显着低于B73。结果表明:突变体les1叶片细胞中叶绿素的降解可能会与本身光合速率骤降有关。4突变体les1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着增高,与台盼蓝染色结果一致,表明叶突变体les1的叶片细胞膜受到损伤甚至死亡。5制作突变体les1和B73上下表皮切片,观察突变体les1和B73上下表皮气孔数目没有显着差别,B73气孔开放程度略高于突变体les1。6采集表型期突变体les1和B73叶片,测定激素、元素含量。发现突变体les1中脱落酸、乙烯、茉莉酸均显着高于B73。突变体les1中钾、镁元素均显着高于B73。7通过将les1与野生型玉米自交系B73测交得到F1代植株,随后自交构建F2群体,对les1进行遗传分析表明,早衰表型是由核单基因隐性突变导致。进一步利用混池测序及利用欧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ED)算法,将突变位点初步定位在二号染色体上。通过对候选区域基因的突变类型进行统计,其中有三个基因编码区发生了提前终止,包括:Zm Les1、Zm Les2、Zm Les3。
吕士凯[2](2021)在《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条锈病和白粉病均是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的病害。小麦杂种衰亡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过早衰老或过早死亡表型,是优良基因转移及品种改良的障碍。杂种衰亡可能是由植物响应病原菌胁迫相关基因进化出多效性的叠加导致的。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植物衰老和生物胁迫响应中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开展小麦抗病研究,挖掘抗病TaNAC基因并探究其抗病机制,对保证小麦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且有助于丰富对小麦抗病机制的理解。开展小麦杂种衰亡的遗传规律分析验证、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调控机制的多组学研究,有助于克隆杂种衰亡调控基因并解析其分子基础和调控机理,有助于消除杂种衰亡基因对育种选择造成的障碍,促进小麦育种事业的发展。同时开展小麦真菌胁迫响应、杂种衰亡及相关NAC转录因子调控的研究,明确三者的关系,有助于丰富对植物抗病基因功能与机制的理解,促进小麦聚合抗病基因杂交育种进程。本研究以兼抗白粉病与条锈病的普通小麦优异种质N9134为材料,在两种病菌胁迫下对TaNAC基因进行系统性克隆。按照从N9134得到和从小麦参考基因组提取两类,对TaNAC转录本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分析克隆得到TaNAC转录本的特征,研究它们结构变异与真菌胁迫的关系,进一步探究TaNAC基因可变剪切在小麦真菌胁迫响应中的调控规律。基于多种不同遗传群体,开展小麦杂种衰亡研究,分析并完善Ne基因的复等位基因、剂量效应等理论。创制杂种衰亡回交分离群体并结合开发的SNP标记,构建了冬小麦Ne1和Ne2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基于杂交测验和分子标记检测,系统分析Ne1和Ne2在我国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此外,基于背景一致的性状分离遗传群体(两种表型4种基因型),借助转录组(2+3)、蛋白组和代谢组测序技术,开展小麦杂种衰亡调控机制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TaNAC基因家族被重新鉴定为包括460个基因位点的559个转录本(IWGSC Ref Seq v1.1);发现N9134中约1/3(54/154)的TaNAC基因在苗期参与白粉菌和条锈菌胁迫的响应过程。从两种真菌胁迫的N9134中,获得186个TaNAC转录本(167个为克隆得到),其中180个为新转录本并上传到Gen Bank。发现真菌胁迫的N9134中,差异表达TaNAC基因转录的“非正常”编码转录本的比例更高(p=0.0098),TaNAC MTFs编码序列的比例相对参考基因中的比例更高(p=0.003);发现紧随NAM结构域、且相对保守的氨基酸基序(WV[L/V]CR)可能与TaNAC转录因子响应真菌胁迫有关。结果表明,小麦TaNAC基因可以通过形成不同结构变异转录本的方式响应真菌胁迫。发现并整理的响应条锈病和(或)白粉病胁迫的TaNAC及其结构变异转录本,为解析TaNAC参与小麦对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了丰富资源。2、选取由13个基因可变剪切形成的35个TaNAC转录本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可变剪切事件通过改变转录本的序列结构,进而改变其编码产物的结构、理化性质等,最终影响其亚细胞定位和转录调控活性等。通过分析TaNAC基因及其编码区的靶标taemi RNAs,发现具有可变剪切转录本的TaNAC基因与tae-mi RNA的结合位点均位于非可变剪切区域。综合上述结果推断,TaNAC基因可以通过可变剪切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参与小麦响应真菌胁迫的过程;靶定位点在TaNAC基因编码区的tae-mi RNA可以独立于可变剪切行使转录后调控功能。3、构建了冬小麦Ne1和Ne2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其中,Ne1位于5BL上的标记NWU5B4137(383.40 Mb)和NWU5B5114(388.01 Mb)之间(IWGSC Ref Seq v1.0),两标记相距0.50 c M;Ne2与2BS上的标记Lseq102(156.59 Mb)和TC67744(157.76Mb)共分离。系统遗传分析发现,N9134的Ne1不同于Spica和Ta4152-60的Ne1,周麦22的Ne2不同于Manitou、WL711和Pan555的Ne2;Ne基因的剂量效应也存在于中度和重度杂种衰亡系统,遗传背景也可能影响杂种衰亡的症状。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1364种小麦品种(系)中Ne1和Ne2的基因型频率,明确了二者在我国小麦主产区中呈现离散分布的特征及比例;发现我国现代小麦品种(系)Ne基因型频率的现状应该由地方品种(系)(贡献Ne1)和现代引进品种(系)(贡献Ne2)共同作用形成。根据本研究的材料及其系谱分析推断,冬小麦的Ne1可以直接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而Ne2可能起源于黑麦。本研究为图位克隆Ne1和Ne2打下了坚实基础,向更好地理解小麦杂种衰亡迈出了重要一步。4、利用衰亡表型且基因型为Ne1Ne2的样本与正常表型基因型分别为Ne1ne2ne2、ne1ne1Ne2、ne1ne1ne2ne2的样本,通过转录组(2+3)、蛋白质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发现杂种衰亡过程主要涉及植物与病原体的互作(ko04626)、植物激素信号转导(ko04075)、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ko04141)、氨基酸的生物合成(ko01230)、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ko00940)、α-亚麻酸代谢(ko00592)等KEGG途径。推断:植株防御系统失调引起在没有病菌侵染时防御反应仍被激活,产生最初的代谢产物(氨基酸);而Ne1和Ne2协同表达,导致前述产物代谢途径失调,使其持续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其作为反应底物或信号物质,激活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号介导的衰老和病程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继续产生并积累各种氨基酸,循环往复持续进行,导致Ne1Ne2基因型植株从一定发育阶段开始,表现细胞死亡加速的杂种衰亡性状;NAC转录因子参与这一过程的调控,且茉莉酸起关键信号转导作用。由防御系统失调引起的病程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既是杂种衰亡性状的启动因素,也是杂种衰亡表型的主要形式。
李亚东[3](2020)在《小麦叶片顺序和非顺序衰老转录组数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非顺序衰老小麦是灌浆后期旗叶早于倒二叶衰老的一类小麦。而顺序衰老小麦是按照叶片发育早晚的顺序从下向上渐次衰老的一类小麦。与顺序衰老小麦相比,非顺序衰老小麦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逆性。论文以顺序衰老小麦(NR9405)和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为材料,应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对两种衰老类型小麦旗叶在扬花后25d、30d和32d的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筛选花后25d和30d,30d和32d旗叶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和表达谱的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从转录水平揭示小麦叶片顺序和非顺序衰老的形成机制及其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主要取得如下结论:1.顺序衰老小麦NR9405花后30d与25d相比,差异表达基因共计6659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404个,下调表达基因3255个;花后32d与30d相比,差异表达基因共计4058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017个,下调表达基因1041个。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花后30d与25d相比,差异表达基因共计13609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7454个,下调表达基因6155个;花后32d与30d相比,差异表达基因共计6321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669个,下调表达基因3652个。数据表明,非顺序衰老小麦在衰老过程中涉及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更多,说明其基因调控模式更加复杂和精细。2.通过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两种衰老类型小麦上调基因显着富集的主要GO条目有:环境胁迫响应、脂肪酸α氧化、细胞死亡、DNA分解代谢、自噬、水解酶、转移酶、转运、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等。下调基因显着富集的GO条目有:光合作用、光的捕获、光合电子传递链、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叶绿体机体等。与顺序衰老过程相比,非顺序衰老过程中自噬、海藻糖生物合成过程、海藻糖磷酸酶、蔗糖合成酶等相关基因极显着上调表达,这有利于保持叶片水分,促进叶片碳和氮的转运,提高小麦籽粒产量。3.顺序衰老小麦NR9405旗叶花后30d与25d相比,差异表达上调基因显着富集KEGG路径总计48条,下调基因显着富集KEGG路径总计33条;花后32d与30d相比,差异表达上调基因显着富集KEGG路径总计37条,下调基因显着富集KEGG路径总计26条。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旗叶花后30d与25d相比,差异表达上调基因显着富集KEGG路径总计79条,下调基因显着富集KEGG路径总计41条;花后32d与30d相比,差异表达上调基因显着富集KEGG路径总计48条,下调基因显着富集KEGG路径总计47条。数据表明,非顺序衰老过程中,显着富集的生物学代谢路径更多,说明其受控的调控路径更复杂。4.两种衰老类型小麦差异表达上调基因显着富集KEGG路径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各种氨基酸代谢、物质转运和自噬路径上,说明在衰老过程中,小麦叶片进行着较旺盛碳氮代谢活动,特别是蛋白质的分解和氨基酸的转运过程与顺序衰老相比,非顺序衰老与氮代谢有关路径涉及的上调基因数量明显较多(非顺序衰老总计709个,顺序衰老总计393个),表明非顺序衰老过程中,叶片氮向籽粒转运活跃,这有利于提高籽粒品质。自噬路径在非顺序衰老小麦中显着上调富集,而且比顺序衰老小麦发生较早,参与的基因数更多,这也表明非顺序衰老有利于叶片碳氮向籽粒的转运。下调基因显着富集KEGG路径主要集中在光合作用蛋白、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光合生物中的碳固定、卟啉和叶绿素代谢等路径。5.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模块筛选两种衰老类型小麦的核心基因,结果表明:顺序衰老小麦NR9405在衰老过程中的核心基因总计12条,与氮代谢相关的基因有2个,主要功能为蛋白质的分解和甘氨酸的裂解。与碳代谢相关的基因有4个,主要功能是转移己糖基酶、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光系统II释放氧气复合物和叶绿体异淀粉酶复合物。与物质转运相关的基因1个,主要功能是膜转运。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在衰老过程中的核心基因总计16个,其中与氮代谢有关的基因4个,主要功能为转录调控、核糖体和翻译、半胱氨酸合酶和半胱氨酸生物合成。与碳代谢有关的基因有4个,主要功能为转移己糖基酶、叶绿素生物合成、碳水化合物代谢和养分库活性。与转运有关的基因有3个,主要功能为底物特异性跨膜转运蛋白、钾离子跨膜转运蛋白和质子运输ATP合酶。细胞对磷酸盐饥饿反应基因1个。
王俊杰[4](2017)在《扦插育苗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述极性、无限生长性、生长发育相关性、位置效应、分化有限可逆性、细胞全能性、栈糖渠模型等七个基本原理,提出定位多能性、细胞壁—液泡平衡膨压两个概念,全面阐明植物扦插育苗生理机制。进而结合实例,分析了嫩枝或带叶硬枝扦插需要适宜空气湿度的生理机制。最后指出,扦插育苗还需要考虑人工选择效应。
陈芹芹[5](2017)在《油菜中两个NAC转录因子调控活性氧累积及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作物的生长、产量与品质受环境中存在的许多不利因素的严重影响。面对这些挑战,植物进化出许多适应机制。作为植物体中较大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NAC转录因子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油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油料作物,但是目前关于油菜中NAC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功能了解还很少。在本文中,我们对油菜中的两个NAC转录因子基因在活性氧(ROS)累积及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功能与调控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我们从油菜中分离并克隆了BnaNAC56及BnaNACa基因,并发现BnaNAC56的表达受多种胁迫的诱导,如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茉莉酸(jasmonic acid,JA)、百草枯(methyl viologen,MV)以及腐生型真菌病原体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等;相反,BnaNAC56的表达受到冷害胁迫的诱导。亚细胞定位及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表明BnaNAC56定位于细胞核内而且是一个转录激活子。烟草叶片中瞬时表达BnaNAC56基因以后,发现其能够引起ROS累积以及类似超敏反应的细胞死亡现象。随后我们进行了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染色并测定了一系列与ROS及细胞死亡相关的生理指标,如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叶绿素以及H2O2等,这些结果均表明烟草叶片中出现ROS累积及细胞死亡现象。同时,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粘性末端标记法(TUNEL)以及DNA梯型分析试验也表明BnaNAC56的表达诱导DNA片段化。此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发现BnaNAC56以及对照GFP确实在烟草叶片中表达,说明烟草叶片出现的类似超敏反应的细胞死亡确实由BnaNAC56蛋白诱发。为了进一步确定BnaNAC56的功能,我们分离并制备了油菜原生质体,并利用PEG4000介导的方式分别转染BnaNAC56及GUS瞬时表达质粒,试验结果发现,与对照GUS相比,表达BanNAC56的油菜原生质体确实能够诱导ROS的累积以及细胞死亡。我们还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qRT-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试验,检测了与ROS、细胞死亡、防御反应相关的一些标志基因的表达,发现某些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被显着诱导,而且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Dual-LUC assay)也表明这些被诱导表达的标志基因确实能够被BnaNAC56激活。以上结果表明,BnaNAC56能够作为一个胁迫响应的转录激活子发挥功能并且在ROS累积及细胞死亡调控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类似地,我们开展了有关BnaNACa的功能研究。首先,我们将其在烟草叶片中瞬时过表达,发现烟草叶片中出现与BnaNAC56类似的现象,即ROS累积和类似超敏反应的细胞死亡。DAB染色结果显示烟草叶片表达BnaNACa的部位出现了明显的H2O2累积,而且H2O2含量的测定结果也显示随着BnaNACa表达时间的延长,H2O2的含量不断增加。此外,叶绿素、丙二醛、花青素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的测定结果均表明烟草中瞬时表达BnaNACa确实能够引起类似超敏反应的细胞死亡现象。但是BnaNACa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调控机制还不清楚,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研究首次鉴定了油菜中两个尚未报道的NAC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为全面解析调控机制等指明了方向。
王海丽[6](2017)在《CYP450蛋白ES2调控水稻叶片衰老及高温胁迫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Oryza sativa)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产量以及培育优质品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叶片作为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源器官,因而,调控叶片适时衰老将极大影响营养物质从叶片到种子的迁移过程。叶片衰老是在细胞、组织、器官等水平共同协调的复杂有序过程,对农作物产量以及品质影响极大。因此,研究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无疑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水稻籼稻品种蜀恢获得的早衰材料es2为研究对象,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分离得到基因ES2,并对其进行生理特征、生物信息学、基因功能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突变体es2在三周左右开始出现类病斑,病斑随着生长周期逐渐扩大,并伴随整个生长周期;在营养生长后期,突变体表现出早于野生型衰老的现象;农艺性状考察发现,突变体穗长变小、一级分枝与二级分枝数目减少。叶绿素含量分析表明突变体中叶绿素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而且在突变体叶片中出现死亡细胞。2.通过图位克隆发现,突变体中ES2基因第二个外显子缺失碱基135bp,导致45个氨基酸缺失,从而使蛋白功能发生变化。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ES2编码细胞色素P450家族蛋白,在其启动子区可能含有与胁迫相关的作用元件,推测其可能与逆境胁迫相关。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ES2在水稻各个组织均有表达,而在叶鞘中表达量较高。4.抗氧化酶活性分析发现在es2突变体中SOD、POD、CAT、APX活性均有变化,且检测到MDA含量上调,DAB染色显示在es2突变体叶片中有棕色斑点,这些均表明es2突变体中活性氧积累。活性氧的积累可能是造成es2突变体早衰的原因之一。5.通过对野生型与es2突变体中的叶绿素降解基因和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检测发现,PS1、SGR、Osh36和OsI85等基因的表达量在es2突变体中明显上调,因此,推测基因ES2可能通过上述基因的表达调控水稻衰老。6.通过高温处理野生型与突变体es2,发现突变体早于野生型出现卷曲、萎蔫表型,最终突变体存活率显着下降;ES2基因受高温诱导,热激蛋白基因在突变体中上调表达时间明显早于野生型,因此ES2参与高温胁迫反应。我们拟创制过表达ES2的转基因水稻和互作蛋白筛选等方法,进一步研究ES2参与的高温胁迫反应和叶片衰老分子机理。
徐娜,徐江民,蒋玲欢,饶玉春[7](2017)在《水稻叶片早衰成因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植物叶片衰老是叶片发育的最终阶段,也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机制。水稻(Oryza sativa)叶片的衰老对其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早衰。该文综述了水稻早衰及其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尤其对水稻叶片早衰的形成原因、发生过程、生理变化及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深入解析水稻早衰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水稻育种提供参考。
周宏胜[8](2015)在《梨花粉管液泡的提取及CPA和TPC1基因对花粉管生长的调控》文中认为花粉管发育是开花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离体生长的花粉管,从花粉萌发到花粉管停止生长在24 h内完成,花粉管发育的后期是一种植物器官的衰老过程,花粉管会停止生长并逐渐死亡。花粉管可以用于研究植物的生长、衰老和死亡机制。本研究利用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梨品种,也是完成梨全基因组测序的品种’场山酥梨’为试材,检测了梨花粉管发育过程中信号分子和细胞器的变化情况,结合表达谱技术等,从转录组水平上解析了梨花粉管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同时,基于梨基因组数据和表达谱数据,探讨了液泡Ca2+通道和阳离子/质子逆转运蛋白家族基因信息,在整体上分析了液泡离子转运体在花粉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特性,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花粉管发育后期(衰老过程)中胞内信号分子和细胞器的变化特性,发现在花粉管衰老过程中花粉管胞内钙离子浓度和ROS水平显着上升,胞内囊泡转运受到破坏。花粉管生长过程中液泡体积增大,数目减少。此外,部分衰老的花粉管液泡pH升高、液泡膜破坏、核DNA发生降解,最终导致衰老花粉管的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发生。2.利用RNA-seq技术对花粉管发育过程中四个阶段样本进行表达谱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4个阶段样本分别是成熟的花粉(Mature pollen grains;MP)、水合的花粉(Hydration pollen grains;HP)、正常生长的花粉管(Growing pollen tubes;PT)和生长停止的花粉管(Stopped-growth pollen tubes;SPT)。将测序所得的4个文库中的数据比对到梨基因组后共获得21,394个基因,GO功能分类为38个功能子类。MP-vs-HP,HP-vs-PT 和 PT-vs-SPT 间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的数目分别为305、502和2,208个。采用qRT-PCR方法对表达谱测序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数据的可靠性。同时还筛选出了多个和花粉管发育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发现有助于阐明梨花粉管发育后期胞内信号分子变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为将来梨花粉管发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有助于阐明花粉管发育后期生长停止和死亡的发生机制。3.从五种蔷薇科物种中筛选获得220个一价阳离子/质子逆转运蛋白(Cation/proton antiporter;CPA),其中梨(Pyrus bretschneideri)、苹果(Malus domestica)、中国梅(Prunus mume)、草莓(Fragaria vesca)和桃(Prunus persica)中CPA基因的数目分别为53、61、34、35和37个。在总结梨CPA基因的基本性质基础上,分析了其系统发育、基因结构、线性关系和基因表达等。基于转录组数据发现梨果实和花粉中表达的CPA基因数目分别为35和37个。进一步研究了梨CHX16基因的功能,证实了梨CHY16在花粉管生长和胞内pH稳态中的重要作用。4.双孔通道1(Two pore channel 1;TPC1)是液泡膜上重要的钙离子通道,根据梨基因组信息,筛选获得了梨TPC1基因,证实梨TPC1蛋白定位于液泡膜。通过反义寡核苷酸技术降低了梨TPC1基因在花粉管中的表达。当TPC1基因表达被抑制后,花粉对钠离子更加敏感,说明TPC1基因可能参与盐胁迫响应。
杨晶[9](2014)在《拟南芥植株衰老相关突变体的筛选与初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植物衰老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发的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衰老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由于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植物生理表型上显示出各种变化特征,在这些变化中最明显的就是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由于植株体内叶绿素降解,叶绿素水平下降,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相对含量增高,从而在植物叶片上显示出由绿变黄这一变化,称为黄化。这一变化过程往往发生在衰老的初期阶段,而且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植物衰老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因此有人认为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叶片衰老的标志。应用叶绿素荧光成像仪可以比较直观地观测到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变化,根据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可以推测叶片光合作用中的变化。本实验采用叶绿素荧光来作为拟南芥衰老突变体的筛选条件,以T-DNA插入突变体种子作为筛选材料,筛选出两个突变体材料,分别命名为f41和h1。经过鉴定,二者都是T-DNA插入突变体,并且经过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两个突变体都是单基因隐性突变体。h1在整个生长期都有明显的叶片黄化现象,在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方面与WT有显着差异。f41的叶绿素荧光表型与WT有显着差异,经过TAIL-PCR克隆基因之后,通过序列比对,发现该突变基因可能与铁、钴等二价金属离子的平衡和跨膜运输相关,经过分析发现T-DNA插入在它的第一个编码框的第一个外显子上,并且T-DNA插入方向和基因方向一致。经过对f41相关生理指标的检测,发现突变基因引起了生理指标的变化,通过与野生型相比较,结果显示该基因可能与衰老相关。
陈睿[10](2012)在《植物衰老机理研究进展探讨》文中提出指出了植物的衰老与自生基因和外界环境中光、温度、水分、营养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其调控机制公认的主要有自由基理论和细胞的程序死亡理论。分析了植物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探讨了建立操纵植物衰老的方法,在农业生产以及园林花卉、城市绿化、分子育种等众多实用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
二、植物衰老中的编程性细胞死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衰老中的编程性细胞死亡(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叶早衰突变体les1生理特性及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仪器 |
2.3 实验试剂 |
2.4 主要溶液配制 |
2.4.1 琼脂糖凝胶电泳缓冲液TAE配制 |
2.4.2 叶绿素丙酮无水乙醇有机溶剂 |
2.4.3 台盼蓝染色实验试剂 |
2.5 实验方法 |
2.5.1 玉米植株培养 |
2.5.2 灭菌方法 |
2.5.3 玉米叶片叶绿素提取方法 |
2.5.4 玉米基因组提取 |
2.5.5 台盼蓝染色 |
2.5.6 玉米光合速率测定方法 |
2.5.7 玉米叶片脯氨酸测定 |
2.5.8 玉米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2.5.9 植物元素及激素含量测定 |
2.5.10 遗传分析构群体构建 |
3 结果和分析 |
3.1 玉米叶片早衰突变体les1 的表型分析以及主要农业性状 |
3.2 突变体les1 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
3.3 突变体les1 生理指标的统计分析 |
3.4 突变体les1 和B73 叶片叶绿素含量统计 |
3.5 突变体les1 和B73 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测定 |
3.6 突变体les1 和B73 叶片台盼蓝染色结果观察 |
3.7 突变体les1 叶片早衰的机理研究 |
3.7.1 突变体les1 气孔的变化 |
3.7.2 突变体les1 和B73 激素含量测定 |
3.7.3 突变体les1 和B73 叶片元素含量测定 |
3.8 玉米叶早衰突变体les1 突变位点定位 |
3.8.1 玉米早衰突变体les1 遗传分析 |
3.8.2 BSA方法初步定位les1 突变位点 |
3.8.3 玉米叶早衰突变体les1 的候选区域基因GO注释 |
3.8.4 玉米叶早衰突变体les1 的候选区域基因KEGG注释 |
3.8.5 玉米叶早衰突变体les1 的候选基因预测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 |
1.1.1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 |
1.1.2 小麦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其他研究 |
1.2 植物NAC转录因子 |
1.2.1 植物NAC转录因子简介 |
1.2.2 植物激素参与的NAC转录因子调控 |
1.2.3 NAC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 |
1.2.4 小麦NAC转录因子(TaNAC)的研究现状 |
1.3 植物中的杂种衰亡 |
1.3.1 植物中杂种衰亡的简介 |
1.3.2 杂种衰亡的可能原因和调控机制 |
1.3.3 远缘杂交与基因互作 |
1.3.4 小麦中的杂种衰亡 |
1.4 分子标记开发及多组学研究方法 |
1.4.1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与分子标记开发 |
1.4.2 多组学研究方法 |
1.5 研究方案 |
1.5.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和方案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TaNAC TFs参与调节小麦对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物材料和处理 |
2.2.2 RNA提取与基因克隆 |
2.2.3 筛选真菌胁迫响应相关的TaNAC基因 |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2.2.5 普通小麦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重鉴定和序列分析 |
2.2.6 TaNAC转录因子的系统进化及蛋白序列特征分析 |
2.2.7 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理化性质等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基于IWGSC Ref Seq v1.1 对小麦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重鉴定 |
2.3.2 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并分析真菌胁迫响应的TaNAC基因 |
2.3.3 从真菌胁迫后的N9134 中克隆TaNAC基因并重命名新转录本 |
2.3.4 获得的TaNAC转录本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理化性质等分析 |
2.3.5 白粉菌和条锈菌侵染下小麦TaNAC基因的表达分析 |
2.3.6 真菌胁迫下N9134中TaNAC转录本的结构变体 |
2.3.7 真菌胁迫下差异表达TaNAC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分析 |
2.3.8 TaNAC膜结合转录因子(Membrane-bound TFs,MTFs)的比较分析 |
2.4 讨论 |
2.4.1 时空特异表达和可变剪切表明:TaNAC转录本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
2.4.2 小规模复制或删除事件有助于丰富TaNAC基因及其转录本序列结构变异的多样性 |
2.4.3 膜结合TaNAC通过形成不同结构变体的调控方式发挥不同的功能 |
2.5 小结 |
第三章 TaNAC基因基于可变剪切和miRNA的转录后调控参与真菌胁迫响应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和处理 |
3.2.2 RNA提取与基因克隆 |
3.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差异表达 |
3.2.4 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 |
3.2.5 转录调控活性分析 |
3.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一对TaNAC可变剪切结构变异转录本在白粉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3.3.2 克隆得到TaNAC可变剪切转录本的序列结构分析 |
3.3.3 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编码产物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分析 |
3.3.4 TaNAC可变剪切结构变异转录本编码产物的高级结构分析 |
3.3.5 比对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的亚细胞定位 |
3.3.6 比较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的转录调控活性 |
3.3.7 结合于小麦TaNAC基因编码区的mi RNA的预测分析 |
3.4 讨论 |
3.4.1 TaNAC基因可以通过可变剪切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参与胁迫响应 |
3.4.2 TaNAC基因可变剪切和mi RNA耦联的转录后调控 |
3.5 小结 |
第四章 小麦杂种衰亡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其在我国的分布与演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 |
4.2.2 等位性测验 |
4.2.3 表型调查和数据分析 |
4.2.4 取样和提取基因组DNA |
4.2.5 分子标记的筛选和开发 |
4.2.6 绘制遗传图谱 |
4.2.7 杂种衰亡相关小麦材料的系谱分析和基因型检测 |
4.2.8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分析验证本研究冬小麦群体中存在的杂种衰亡 |
4.3.2 中度和重度杂种衰亡系统中也存在Ne基因的剂量效应 |
4.3.3 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复等位基因确实分别存在不同 |
4.3.4 构建冬小麦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高密度遗传图谱 |
4.3.5 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在中国各麦区离散的分布特征 |
4.3.6 N9134 和周麦22 中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来源 |
4.4 讨论 |
4.4.1 F_1 与亲本的千粒重百分比更适合为杂种衰亡分级标准之一 |
4.4.2 遗传背景应该是杂种衰亡表型差异的另一个影响因素 |
4.4.3 普通小麦的Ne1 和Ne2 可能分别直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和黑麦 |
4.4.4 N9134 的Ne1 和周麦22 的Ne2 可能是杂种衰亡调控新基因 |
4.4.5 引进品种直接影响中国现代品种杂种衰亡基因频率(尤其Ne2) |
4.4.6 导致杂种衰亡的基因位点也可以对小麦育种起积极作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小麦杂种衰亡调控机制的多组学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多组学分析的植物材料 |
5.2.2 基于BSA的转录组测序(BSR) |
5.2.3 基于PacBio三代平台的全长转录组测序 |
5.2.4 iTRAQ定量蛋白质组测序 |
5.2.5 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 |
5.2.6 多组学联合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麦杂种衰亡的BSR分析 |
5.3.2 小麦杂种衰亡的全长转录组分析 |
5.3.3 小麦杂种衰亡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5.3.4 小麦杂种衰亡的代谢组学分析 |
5.3.5 基于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多组学联合分析 |
5.4 讨论 |
5.4.1 各组学分析结果及多组学联合分析结果的问题与不足 |
5.4.2 小麦中杂种衰亡、真菌病害抗性、TaNAC转录因子三者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文 |
附录B 附表 |
附录C 附图 |
致谢 |
博士毕业有感 |
作者简介 |
(3)小麦叶片顺序和非顺序衰老转录组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植物叶片衰老 |
1.2.1 植物叶片衰老的内源因素 |
1.2.2 植物叶片衰老的外源因素 |
1.2.3 植物衰老基因 |
1.3 顺序型衰老小麦和非顺序衰老小麦研究 |
1.4 RNA-Seq技术 |
1.5 基因功能注释 |
1.6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第二章 小麦叶片非顺序和顺序衰老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 |
2.1 植物材料 |
2.2 数据分析 |
2.2.1 测序数据处理及比较分析 |
2.2.2 差异基因分析 |
2.2.3 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
2.2.4 差异基因RT-q PCR验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测序结果评估 |
2.3.2 差异基因的分析 |
2.3.3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2.3.4 差异表达基因KEGG路径富集分析 |
2.3.5 差异表达基因的RT-q PCR验证 |
2.4 讨论 |
第三章 非顺序和顺序衰老小麦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WGCNA构建两种衰老类型小麦在衰老过程中共表达网络 |
3.2.2 基因网络模块可视化及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两种衰老类型小麦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
3.3.2 顺序衰老小麦的核心基因 |
3.3.3 非顺序衰老小麦核心基因的筛选 |
3.4 讨论 |
3.4.1 小麦衰老与转运相关基因的关系 |
3.4.2 小麦衰老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关系 |
3.4.3 小麦衰老和其他相关基因的关系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扦插育苗的理论基础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扦插有关的基本原理 |
1.1 陆生植物体极性原理 |
1.2 植物体无限生长原理 |
1.3 植物生长发育相关原理 |
1.4 植物细胞分化的位置效应原理 |
1.5 细胞分化的有限可逆性原理 |
1.6 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 |
1.7 栈糖渠模型 |
1.8 细胞壁—液泡平衡膨压原理 |
2 扦插育苗机制分析 |
3 扦插育苗水分生理分析 |
4 结束语 |
(5)油菜中两个NAC转录因子调控活性氧累积及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活性氧的种类及产生 |
1.2 活性氧的损伤效应及清除 |
1.3 活性氧的功能 |
1.4 活性氧的信号转导途径 |
1.5 活性氧与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 |
1.6 NAC转录因子的研究概况 |
1.6.1 NAC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 |
1.6.2 NAC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 |
1.6.2.1 转录水平调控 |
1.6.2.2 转录后水平调控 |
1.6.2.3 翻译后调控 |
1.6.2.4 转录调节活性的调控 |
1.6.3 NAC转录因子的多功能性 |
1.6.3.1 NAC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
1.6.3.2 NAC转录因子在防御反应中的作用 |
1.6.3.3 NAC转录因子与叶片衰老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及载体 |
2.1.3 试验试剂 |
2.1.4 培养基 |
2.1.5 常用溶液配方 |
2.1.6 设备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种子萌发及生长条件 |
2.2.2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
2.2.3 亚细胞定位 |
2.2.4 烟草中瞬时表达及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
2.2.5 TUNEL检测 |
2.2.6 油菜原生质体中瞬时表达及分析 |
2.2.7 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 |
2.2.8 转基因株系的构建 |
第三章 油菜BnaNAC56转录因子调控ROS累积并诱导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解析 |
3.1 转录因子BnaNAC56的结构及进化关系 |
3.2 BnaNAC56作为转录激活子发挥作用 |
3.3 BnaNAC56的瞬时表达引起ROS累积 |
3.4 BnaNAC56的瞬时表达能够引发类似超敏反应的细胞死亡 |
3.5 BnaNAC56能够诱导油菜原生质体细胞死亡并且在衰老叶片中差异表达 |
3.6 BnaNAC56调控与ROS、细胞死亡及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四章 油菜BnaNACa转录因子调控ROS累积及细胞死亡的功能初步解析 |
4.1 过表达BnaNACa促进ROS累积和细胞死亡 |
4.2 BnaNACa在衰老的油菜叶片中表达量明显上调 |
第五章 讨论与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CYP450蛋白ES2调控水稻叶片衰老及高温胁迫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衰老概述 |
1.1.1 植物衰老的生理变化特征 |
1.1.2 影响植物衰老的因素 |
1.1.3 植物衰老假说 |
1.2 高温胁迫 |
1.2.1 高温胁迫概述 |
1.2.2 植物受到高温胁迫生理变化特征 |
1.3 细胞色素P450 |
1.3.1 细胞色素P450生理生化特征 |
1.3.2 CYP450生物学功能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突变体es2的表型及生理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的种植 |
2.2.2 突变体es2的表型以及农艺性状考察 |
2.2.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2.4 突变体的细胞死亡检测 |
2.3 结果分析 |
2.3.1 突变体es2形态特征分析 |
2.3.2 野生型与突变体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
2.3.3 突变体细胞死亡检测分析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ES2基因的图位克隆 |
3.1 实验材料 |
3.1.1 材料 |
3.1.2 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DNA提取 |
3.2.2 PCR分析 |
3.2.3 RNA提取 |
3.2.4 cDNA合成 |
3.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3.2.6 ES2基因定位以及候选基因的测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ES2基因的初定位 |
3.3.2 ES2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的鉴定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ES2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ES2蛋白结构分析 |
4.3.2 ES2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 |
4.3.3 ES2系统进化分析 |
4.3.4 基因ES2启动子生物信息分析 |
4.3.5 ES2基因组织谱表达分析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ES2基因功能分析 |
5.1 实验材料 |
5.1.1 材料 |
5.1.2 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5.2.2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5.2.3 组织染色 |
5.2.4 荧光定量分析 |
5.2.5 高温处理野生型与es2突变体 |
5.2.6 ES2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抗氧化酶活性分析 |
5.3.2 组织化学分析H_2O_2的积累 |
5.3.3 野生型与突变体es2中丙二醛含量差异分析 |
5.3.4 野生型与突变体中衰老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5.3.5 ES2相关的基因在野生型与突变体es2中差异表达分析 |
5.3.6 突变体es2的耐热性分析 |
5.3.7 ES2基因的过表达载体构建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7)水稻叶片早衰成因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叶片的早衰 |
1.1 早衰的发生过程 |
1.1.1 起始阶段:叶片衰老诱导 |
1.1.2 衰退阶段:大分子降解 |
1.1.3 终末阶段:细胞死亡 |
1.2 早衰发生的可能原因 |
1.3 早衰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1 激素途径相关基因 |
1.3.2 生理学相关基因 |
1.3.3 细胞学相关基因 |
2 防治水稻叶片早 |
衰的措施 |
2.1 合理选择品种,因地 |
制宜 |
2.2 改良土壤 |
2.3 水肥管理 |
2.4 病虫害防治 |
3 展望 |
(8)梨花粉管液泡的提取及CPA和TPC1基因对花粉管生长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衰老和死亡的研究 |
1.1.1 植物衰老概述 |
1.1.2 植物细胞死亡的研究进展 |
1.2 花粉管生长发育转录组分析 |
1.2.1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 |
1.2.2 花粉转录组研究进展 |
1.3 液泡离子转运蛋白和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
1.3.1 液泡钙转运蛋白和通道 |
1.3.2 液泡Na~+/K~+转运蛋白和通道 |
1.3.3 液泡阴离子转运蛋白和通道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梨花粉管发育过程中信号分子及细胞器的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花粉培养与活力的检测 |
2.1.3 梨花粉管液泡的提取 |
2.1.4 花粉管活性氧(ROS)的检测 |
2.1.5 梨花粉管钙离子含量的测定 |
2.1.6 液泡pH的测定 |
2.1.7 FM4-64标记梨花粉管囊泡 |
2.1.8 梨花粉管液泡超微结构的观察 |
2.1.9 梨花粉管核DNA降解的观察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粉管体外生长过程中的发育特性 |
2.2.2 花粉管液泡的提取和纯化 |
2.2.3 花粉管发育过程中液泡体积和数量的变化 |
2.2.4 花粉管胞质Ca~(2+)含量变化及Ca~(2+)含量对花粉管的影响 |
2.2.5 花粉管胞质活性氧含量变化及活性氧对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2.2.6 花粉管胞内囊泡的分布 |
2.2.7 花粉管内细胞核降解情况 |
2.2.8 花粉管内液泡pH的变化 |
2.2.9 花粉管内液泡结构的变化 |
2.3 讨论 |
第三章 梨花粉管发育过程表达谱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花粉离体培养与活力的测定 |
3.1.3 RNA提取 |
3.1.4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3.1.5 测序实验 |
3.1.6 数据分析 |
3.1.7 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差异基因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四个阶段花粉状态的确定 |
3.2.2 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3.2.3 '砀山酥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测序结果统计 |
3.2.4 梨花粉管生长过程中基因表达情况及差异基因的筛选 |
3.2.5 所有基因和差异表达的基因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
3.2.6 差异基因表达模式聚类分析 |
3.2.7 荧光定量PCR验证表达谱测序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梨基因组的阳离子/质子逆转运蛋白的分析与功能验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花粉的培养 |
4.1.3 基因的筛选 |
4.1.4 梨CPA蛋白亚细胞定位 |
4.1.5 CPA家族基因结构、蛋白序列与进化关系分析 |
4.1.6 CPA家族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和线性分析 |
4.1.7 CPA基因表达情况分析 |
4.1.8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PbrCHX16基因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五种蔷薇科果树CPA基因的筛选 |
4.2.2 梨CPA蛋白的基本性质 |
4.2.3 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Motif分析 |
4.2.4 CPA基因的染色体分布和复制事件 |
4.2.5 梨CPA基因在花粉和果实中的表达情况 |
4.2.6 PbrCHX16在花粉管生长中的作用 |
4.3 讨论 |
第五章 液泡TPC1通道蛋白的分析及功能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花粉的培养 |
5.1.3 梨TPC1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
5.1.4 梨TPC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5.1.5 拟南芥植物形态的观察和拟南芥花粉管苯胺蓝染色 |
5.1.6 NaCl处理拟南芥雌蕊 |
5.1.7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TPC1基因 |
5.1.8 抗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梨TPC1基因的筛选 |
5.2.2 梨TPC1蛋白和其他物种TPC1蛋白的比较分析 |
5.2.3 梨TPC1通道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5.2.4 拟南芥TPC1突变体的鉴定 |
5.2.5 拟南芥野生型和TPC1突变体的表型 |
5.2.6 拟南芥TPC1突变体在NaCl处理下的表型 |
5.2.7 NaCl对梨花粉管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
5.2.8 NaCl处理下TPC1基因和一些抗盐基因的表达情况 |
5.3 讨论 |
综合讨论 |
全文结论 |
全文创新点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和待发表文章 |
致谢 |
(9)拟南芥植株衰老相关突变体的筛选与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植物衰老 |
1.1.1 植物衰老的本质 |
1.1.2 植物衰老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
1.2 影响植物衰老的因素 |
1.2.1 器官对衰老的影响 |
1.2.2 遗传因子对衰老的影响 |
1.2.3 光照对衰老的影响 |
1.2.4 Ca~(2+)对衰老的影响 |
1.2.5 温度对衰老的影响 |
1.2.6 NO 对衰老的影响 |
1.2.7 生长素对衰老的影响 |
1.2.8 乙烯对衰老的影响 |
1.2.9 JA 对衰老的影响 |
1.2.10 ABA 对衰老的影响 |
1.2.11 CK 对衰老的影响 |
1.2.12 GA 对衰老的影响 |
1.3 衰老过程中基因表达与调控 |
1.4 衰老的研究方法 |
1.4.1 植物衰老的研究方法 |
1.4.2 叶绿素荧光仪在植物衰老研究中的应用 |
1.5 立题依据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试剂及药品 |
2.4 培养基及常用溶液的配制 |
2.4.1 MS 培养基的配制 |
2.4.2 常用溶液的配制 |
2.5 实验方法 |
2.5.1 拟南芥的种植 |
2.5.2 拟南芥基因组 DNA 的提取方法 |
2.5.3 拟南芥杂交 |
2.5.4 T-DNA 插入鉴定 |
2.5.5 DNA 琼脂糖凝胶的配制 |
2.5.6 TAIL-PCR 技术 |
2.5.7 目的基因的回收与纯化 |
2.5.8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5.9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5.10 拟南芥生理指标的测定 |
2.5.11 拟南芥总 RNA 的提取 |
2.5.12 RNA 反转录成 cDNA |
2.5.13 ACTIN2 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突变体的筛选 |
3.1.1 突变体筛选条件的确定 |
3.1.2 筛选方法 |
3.1.3 筛选结果 |
3.2 f41 和 h1 的荧光表型分析 |
3.3 疑似突变体 f41 和 h1 的表型分析 |
3.3.1 f41 的表型分析 |
3.3.2 h1 的表型分析 |
3.4 f41 和 h1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3.5 f41、h1 和 WT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3.6 通过 TAIL-PCR 方法克隆拟南芥 f41 的基因 |
3.6.1 f41 的 T-DNA 插入鉴定 |
3.6.2 f41 用 TAIL-PCR 方法克隆基因 |
3.6.3 产物测序及序列比对 |
3.7 f41 和 h1 的遗传学分析 |
4 讨论 |
4.1 筛选体系的分析 |
4.2 突变体的初步分析 |
4.2.1 突变体 f41 的初步分析 |
4.2.2 突变体 h1 的初步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植物衰老机理研究进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植物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
2.1 蛋白质显着下降 |
2.2 核酸的变化 |
2.3 光合速率下降 |
2.4 呼吸速率下降 |
3 影响植物体衰老的条件 |
3.1 光照 |
3.2 温度 |
3.3 水分 |
3.4 营养 |
3.5 与植物衰老相关的基因 |
3.6 植物激素 |
4 植物衰老的调节机制 |
4.1 自由基与衰老 |
4.2 细胞的程序死亡理论 |
5 结语 |
四、植物衰老中的编程性细胞死亡(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叶早衰突变体les1生理特性及基因定位[D]. 程振.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2]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D]. 吕士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小麦叶片顺序和非顺序衰老转录组数据分析[D]. 李亚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扦插育苗的理论基础与分析[J]. 王俊杰. 甘肃林业科技, 2017(03)
- [5]油菜中两个NAC转录因子调控活性氧累积及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解析[D]. 陈芹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6]CYP450蛋白ES2调控水稻叶片衰老及高温胁迫响应机制研究[D]. 王海丽. 杭州师范大学, 2017(06)
- [7]水稻叶片早衰成因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 徐娜,徐江民,蒋玲欢,饶玉春. 植物学报, 2017(01)
- [8]梨花粉管液泡的提取及CPA和TPC1基因对花粉管生长的调控[D]. 周宏胜.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9]拟南芥植株衰老相关突变体的筛选与初步分析[D]. 杨晶. 河南大学, 2014(03)
- [10]植物衰老机理研究进展探讨[J]. 陈睿. 绿色科技,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