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压氧治疗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常宇飞[1](2021)在《高压氧预处理和后处理对低压低氧环境造成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实验拟探究高压氧预处理与后处理能否有效保护因低压低氧环境所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并探讨Nrf2,HO-1蛋白在其产生保护作用过程中的部分可能机制。方法:预处理组:采用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D组)10只(不接受高压氧或低压氧处理);高压氧对照组(HBO组)10只(只接受每天一次连续五天的高压氧预处理,不接受低压氧处理);低压低氧组(S组)10只(接受连续2天的低压低氧处理);高压氧预处理+低压低氧组(Pre HBO组)10只(接受每天一次连续五天的高压氧预处理,处理结束后第二天开始接受连续两天的低压低氧处理)。后处理组:采用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D组)10只(不接受高压氧或低压氧处理);高压氧对照组(HBO组)10只(只接受每天一次连续五天的高压氧预处理,不接受低压氧处理);低压低氧组(S组)10只(接受连续2天的低压低氧处理);高压氧后处理+低压低氧组(Post HBO组)10只(先接受连续两天的低压低氧处理,处理结束后接受每天一次连续五天的高压氧后处理)。预处理组与后处理组的高压氧条件为2.5ATA,氧浓度要超过80%,CO2浓度<0.05%;预处理组与后处理组的低压氧条件为350 mm Hg,6%-7%O2。低压低氧处理后第八天开始利用Morris水迷宫及Y迷宫评价大鼠认知功能。低压低氧处理后不同时间点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促炎因子IL-6、IL-1β、TNF-α含量,各组大鼠海马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低压低氧处理组大鼠处理后Y迷宫实验交替得分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高压氧预处理+低压低氧处理组大鼠和高压氧后处理+低压低氧处理组大鼠在Y迷宫实验中交替得分率均比低压低氧处理组大鼠明显升高。2、ELISA结果:实验动物经低压低氧处理后定时检测血清促炎因子,在不同时间点完成,明确IL-6、IL-1β、TNF-α含量,结果显示单纯低压低氧处理组高于高压氧预处理和后处理组。3、高压氧预处理和后处理组大鼠海马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单纯低压低氧处理组。4、单独高压氧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认知功能无显着差异。结论: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大鼠可能存在一定伤害性,使得其早期认知功能下降,而进行高压氧预处理和后处理,可以缓解其认知功能下降的程度。对其机制进行探讨,考虑经高压氧处理后促炎因子释放减少,引起适度氧化应激,提高海马组织内Nrf2蛋白的表达,从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胡霞[2](2021)在《基于1H-MRS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1H-MRS),探讨高压氧治疗(HBOT)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在机体代谢水平上,为高压氧的疗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根据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纳入符合标准的56例TBI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T组)和非高压氧治疗组(NHBOT组),每组各28例,HBOT组治疗方案为HBO+认知康复训练+基础治疗,NHBOT组治疗方案为认知康复训练+基础治疗,治疗时间共30天。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完成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以及1H-MRS扫描,分别记录各量表评分,选取海马为感兴趣区,分别记录患者损伤侧和损伤对侧海马区总N-乙酰天冬氨酸与总肌酸比值(t NAA/Cr)、总胆碱与总肌酸比值(t Cho/Cr)、总N-乙酰天冬氨酸与总胆碱+总肌酸之和比值(t NAA/Cho+Cr),将量表评分与海马各代谢物比值作为主要结局指标。从两组患者中随机选取10名患者,记录治疗前患者海马各代谢物比值,并招募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之相匹配的10名健康志愿者,观察TBI后认知障碍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之间海马代谢物比值的差异。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量表评分及海马代谢物比值进行统计分析;去除年龄、性别对患者海马区各代谢物比值的影响,运用偏相关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量表评分的差值与各代谢比值差值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探讨HBOT对TBI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结果:1.在量表评分方面,本研究发现,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MMSE、ADL评分均升高,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组间分析,HBOT组MMSE、ADL评分升高较NHBOT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Mo CA总分及各认知领域得分均升高,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组间分析,HBOT组在注意力、计算、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以及Mo CA总分方面均高于NHB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代谢物比值方面,本研究发现,与健康志愿者相比,TBI后认知障碍患者海马NAA/Cr比值下降(z=-2.647)、Cho/Cr比值升高(t=-3.228)、NAA/(Cho+Cr)比值下降(t=3.272),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NHBOT组和HBOT组患者损伤侧海马NAA/Cr、NAA/(Cho+Cr)比值均升高(P<0.001),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治疗后NHBOT组患者Cho/Cr虽有下降趋势,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BOT组患者Cho/Cr比值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组间分析,HBOT组NAA/Cr、NAA/(Cho+Cr)比值升高程度优于NHBOT组,Cho/Cr比值较NHBOT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相关性方面,去除性别、年龄对代谢物变化的影响,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量表评分的差值与海马代谢物比值的差值进行偏相关性分析,本研究发现,HBOT组治疗前后dMo CA总与dNAA/Cr呈正相关(r=0.472,P=0.042)、dMo CA总与dCho/Cr呈负相关(r=-0.490,P=0.031)、d延迟回忆与dNAA/(Cho+Cr)呈正相关(r=0.479,P=0.038)、d注意力与dNAA/(Cho+Cr)呈正相关(r=0.463,P=0.042)、dADL与dNAA/(Cho+Cr)呈正相关(r=0.468,P=0.042),而dMMSE与各代谢物比值差值均无相关性(P>0.05)。NHBOT组治疗前后dMMSE、dMo CA总、dADL与各代谢物比值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1.传统的认知康复训练可改善TBI后认知障碍,与前者相比,高压氧治疗联合认知康复训练能更显着的提高TBI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TBI后认知障碍患者海马物质代谢发生改变,高压氧治疗TBI后认知功能的改善可能与损伤侧海马区NAA/Cr的升高、Cho/Cr的下降以及NAA/(Cho+Cr)的升高有关,因此,NAA/Cr、Cho/Cr以及NAA/(Cho+Cr)的比值变化可能能作为TBI后认知功能恢复的潜在部分生物学指标,为验证高压氧疗效提供了物质代谢水平的证据。
谢艳卿,李福英[3](2021)在《持续质量改进对高压氧治疗患者携带违禁物品入舱发生率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高压氧治疗患者携带违禁物品入舱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9—10月在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2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1—12月在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2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携带违禁物品入舱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携带违禁物品入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高压氧治疗患者携带违禁物品入舱发生率,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
康福娟,张莉[4](2020)在《探讨急诊高压氧治疗陪舱护理风险以及预防》文中指出目的:探析急诊高压氧治疗陪舱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本文为降低急诊高压氧治疗中陪舱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我院既往高压氧治疗陪舱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分析,整理相关风险因素后于2019年5月进行了相关预防措施的制定与施行,并验证该措施的应用效果,抽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间在我院行急诊高压氧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就诊的45例患者被设为对照组,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就诊的45例患者则被设为观察组,比较组间陪舱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经统计学软件验证比较后发现,观察组陪舱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施行针对性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急诊高压氧治疗期间陪舱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袁亚南,苏义,张萍,郝倩[5](2020)在《高压氧舱内体位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分析》文中认为高压氧治疗中,舱内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存在较大隐患,患者多因保护措施不够、评估不足,舱内体位滑落等情况偶有发生。为从根本上解决好氧舱治疗期间体位安全问题,文章主要针对高压氧治疗患者的体位滑落意外事件进行根因分析,借鉴"航空乘机管理中安全带的常规设置与强制使用"的做法,在高压氧舱内常规设置并应用安全带,从预防技术手段与管理方法改进上对患者体位进行座位腹部固定、躁动上身固定、座位臂部固定以及平车安全固定等四种不同的体位安全约束管理,达到安全管理有效率100%。
张茜,王海霞,杨丽英,肖瑛,陈怡[6](2020)在《移动式单人空气加压舱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的感染控制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在实施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感染控制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情况,为今后类似公共卫生事件中实施高压氧治疗提供借鉴。方法组建病区高压氧治疗护理小组,设立专职感染控制护士岗位,明确感染控制护士职责,开展院内感染监测,对感染控制工作各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在专职感染控制护士针对性监督工作实施前后,观察医师、护士、患者的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执行次数/手卫生指征总数×100%)。在病区执行高压氧舱消毒制度后,每周定期对高压氧舱内外和病区多个位点采样进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检测。采用移动式单人空气加压舱对4例COVID-19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专职感染控制护士针对性监督工作实施后,医师、护士、患者的手卫生依从率均较实施前提高[82.94%(175/211)vs 73.27%(148/202)、94.70%(268/283)vs 89.39%(236/264)、78.41%(69/88)vs 46.64%(2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63 5、5.308 4、17.997 2,P均<0.05)。专用病房执行高压氧舱消毒制度后,高压氧舱、专用病房运转第1周、第2周时,病房门把手、高压氧舱内、高压氧舱外、转运床表面、病房物品表面SARS-CoV-2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与高压氧治疗前相比,高压氧治疗后4例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改善[(91.62±3.65)% vs(85.63±4.52)%],6 min步行距离增加[(346.3±43.6)m vs (272.2±61.9)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2 1、1.957 4,P=0.042、0.049),且患者均自述胸闷、气促等症状明显好转,复查CT提示肺部炎性病变均有不同程度消退。结论建立高压氧护理小组,设立感染控制护士,能促进和督导全科人员正确贯彻感染控制制度、落实感染控制措施,保证了病房内COVID-19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感染监测,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陈莉,何光辉[7](2020)在《高压氧陪舱安全管理策略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前言分析目前危重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高压氧治疗的安全管理机制,提出安全管理对策。经实施陪舱的安全管理,强化陪舱前、中、后安全管理,预防各种危险因素,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着下降,由高压氧引起的不良反应大量减少,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提高,陪舱的安全管理在确保高压氧治疗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压氧医学是一门新型学科,其独有的疗效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及认可。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缺血缺氧性脑病等[1],高
秦抗洪[8](2019)在《高压氧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小血管病认知损害和抑郁症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CSVD)指的是脑内小血管病变所致临床、认知、影像和病理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它累及的主要血管是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及小静脉等,是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和功能丧失的首要病因[1]。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从轻度到痴呆等神经损伤,已成为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2]。CSVD不同类型的卒中患者易出现情感、行为和人格障碍等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症状[3],PSD显着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CSVD患者脑组织会出现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CMB)、脑白质疏松(white matter lesions,WML)、脑血管周围间隙增宽(enlarge perivascular space,EPVS)等病理改变,其诊断主要依据为神经影像学,但其影像学标志物的在CSVD运用中的正常参考范围尚无统一意见,关于CSVD的实验性诊断指标也缺乏特异性,运用于CSVD伴发的血管性认知损害评定的神经心理学预测量表也无统一规定,现阶段全球人们对CSVD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故容易被漏诊或误诊,且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从而延误治疗或者造成严重并发症以至于预后较差。但不可否认,随着人会的进步和老年人口比例和数量的不断增加,患有脑小血管病及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等的患者越来越多,给社会、家庭及患者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探究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也非常必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疗法对脑小血管病认知损害和抑郁症状改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脑小血管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抽签法将之分成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和rTMS辅助治疗的试验组。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总体认知功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总体抑郁症状,利用连线测验A(trail making test A,TMT-A)和连线测验B(trail making test B,TMT-B)、语言流畅性功能(language fluency function,VFT)、听觉词语学习功能(auditory word learning function,AVLT)分别评估其执行功能、语言流畅性、听觉词语学习功能。比较两组认知损害和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oCA量表、HAMD量表评分的相关指标,以及TMT-A、TMT-B、VFT、AVLT指标等无差异。试验组MoCA(t=-7.6129;P<0.05)、HAMD(t=-7.2894;P<0.05)、对照组(t=-0.1741;P〉0.05)、(t=-0.1658;P〉0.05),TMT-A、TMT-B、VFT、AVLT认知量表评分有显着改善(t=4.9;5.2;5.0;-4.9,P均<0.05),且与对照组有差异(t=-1.4;-3.9;5.1;3.5,P均<0.05)。结论:高压氧联合rTMS对脑小血管病认知损害及抑郁症状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和促进其症状恢复,尤其对其执行功能、语言流畅性、听觉词汇学习改善显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李珊,邹欣欣,张玮桐,孙海军[9](2019)在《基于网络数据库的高压氧舱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基于网络数据库的高压氧舱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某院收治的行高压氧治疗患者120例,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建立网络数据库,实施医嘱校对、执行过程、高压氧舱的陪护,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管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措施,管理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策略,比较两组风险发生率,并对两组护理指标及评估耗时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高压氧不良反应和护理差错情况,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护理指标为计量资料,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风险事件发生率、高压氧室情况、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如P<0.05则表示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管理组风险发生率为3.33%,对照组风险发生率为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患者基础护理质量(P<0.05)、技术操作质量(P<0.05)、分级护理质量(P<0.05)等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护士评估患者的耗时由(3.55±0.35)分钟缩短至(1.50±0.2)分钟;管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工作失误率(5.0%、18.33%)均低于对照组(0.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网络数据库的高压氧舱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高压氧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赵宇琳[10](2019)在《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课题纳入桂林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住院的108例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54例,采用高压氧+常规康复治疗,1次/日,5次/周,2周/1疗程,2疗程;对照组54例,采用常压吸氧+常规康复治疗,1次/日,5次/周,2周/1疗程,2疗程。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及改良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法(Barthel指数法),统计治疗总有效率,对以上显示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疗法对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具体作用以及应用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的ADL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2疗程后的ADL评分又均显着高于治疗1疗程后(P<0.05);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的上肢、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2疗程后的上肢、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又均显着高于治疗1疗程后(P<0.05);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肢、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的NIHSS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2疗程后的NIHSS评分又均显着低于治疗1疗程后(P<0.05);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的MMSE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2疗程后的MMSE评分又均显着高于治疗1疗程后(P<0.05);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的躯体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活力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2疗程后的躯体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活力评分又均显着高于治疗1疗程后(P<0.05);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活力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6.观察组患者中痊愈35例,有效1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8%(51/52);对照组患者中痊愈28例,有效1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35%(42/51)。观察组51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ADL(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是预防和减轻致残的关键。具有推广和借鉴价值。
二、高压氧治疗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氧治疗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压氧预处理和后处理对低压低氧环境造成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高压氧预处理和后处理对低压低氧环境造成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预处理实验结果 |
2.2 后处理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高压氧预处理和后处理对低压低氧环境造成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1.2 主要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预处理实验结果 |
2.2 后处理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基于1H-MRS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设计详情 |
2.1 研究设计类型 |
2.2 研究时间及地点 |
2.3 研究对象的招募 |
2.4 研究样本量计算 |
3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标准 |
3.4 中止及脱落标准 |
3.5 未完成整体试验患者的处理办法 |
4 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
4.1 治疗前的随机分组 |
4.2 治疗方案 |
5 研究方法 |
5.1 行为与认知神经学量表评价 |
5.2 常规MRI和~1H-MRS检查 |
6 质量控制 |
6.1 患者一般资料的质量控制 |
6.2 量表评估的质量控制 |
6.3 常规MRI及~1H-MRS检查的质量控制 |
6.4 治疗方案安全性的质量控制 |
7 结局指标 |
7.1 一般资料 |
7.2 量表评定指标 |
7.3 ~1H-MRS采集数据指标 |
8 统计分析 |
9 生物医学伦理审查 |
10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人口学资料以及临床资料结果 |
1.2 中止及脱落病例分析 |
2 量表评分结果 |
2.1 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MoCA以及ADL评分基线比较 |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MSE、MoCA以及ADL评分变化 |
3 ~1H-MRS各代谢物比值结果 |
3.1 健康对照组与TBI后认知障碍患者海马代谢物比较 |
3.2 治疗前两组患者海马代谢物比值基线比较 |
3.3 治疗后两组患者损伤侧海马代谢物比值组内、组间比较 |
3.4 治疗后两组患者损伤对侧海马代谢物比值组内、组间比较 |
4 量表评分与~1H-MRS各代谢物比值的相关性分析 |
4.1 HBOT组量表评分与~1H-MRS各代谢物比值的相关性分析 |
4.2 NHBOT 组量表评分与~1H-MRS 各代谢物比值的相关性分析 |
5 安全性评价结果 |
讨论 |
1 TBI后认知障碍的病理机制及特点 |
1.1 TBI后认知障碍的病理机制 |
1.2 TBI后认知障碍的特点 |
2 海马与TBI后认知障碍的联系 |
3 TBI后认知障碍海马物质代谢特征 |
3.1 TBI后认知障碍海马NAA/Cr、Cho/Cr的变化 |
3.2 TBI后认知障碍海马NAA/(Cho+Cr)的变化 |
4 HBOT对 TBI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分析 |
5 HBOT对 TBI后认知障碍海马物质代谢的影响 |
6 结语 |
7 不足与展望 |
7.1 不足之处分析 |
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持续质量改进对高压氧治疗患者携带违禁物品入舱发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临床评价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探讨急诊高压氧治疗陪舱护理风险以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安全隐患分析 |
1.2.1.1 患者心理方面的障碍。 |
1.2.1.2 患者发生病情变化。 |
1.2.1.3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 |
1.2.1.4 治疗设备发生安全隐患。 |
1.3 评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研究对象急诊高压氧治疗期间陪舱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差异比较 |
2.2 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5)高压氧舱内体位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体位安全固定技术改进 |
2 体位安全分级评估 |
3 体位安全过程管理 |
4 讨论 |
4.1 体位固定技术创新点 |
4.2 体位固定风险管理创新点 |
4.3 体位固定安全目标管理创新点 |
4.4 安全带的常规设置与应用是氧舱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
4.5 安全带的常规设置与应用可作为高压氧舱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 |
(6)移动式单人空气加压舱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的感染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高压氧舱结构功能 |
1.2 护理对策与方法 |
1.2.1 建立高压氧治疗护理小组,设立专职感染控制护士岗位 |
1.2.2 制定消毒制度 |
1.2.3 依托感染控制护士,加强督查 |
1.3 观察指标 |
1.4 病例介绍及高压氧治疗效果判断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医师、护士、患者手卫生依从率比较 |
2.2 高压氧舱、专用病房运转2周SARS-CoV-2核酸定期检测结果 |
2.3 4例COVID-19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 |
3 讨 论 |
3.1 COVID-19隔离病房设备的感染控制现状 |
3.2 建立高压氧治疗护理小组有利于专科护士的高效整合 |
3.3 专职感染控制护士发挥积极有效的监督指导作用 |
3.4 加强高压氧治疗过程的感染控制确保了临床安全 |
(7)高压氧陪舱安全管理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不良安全事件发生原因分析 |
1.1 对策 |
1.1.1 入舱前 |
1.1.2 入舱后 |
1.1.3 出舱后 |
1.2 评价标准 |
2. 结果 |
3.讨论 |
(8)高压氧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小血管病认知损害和抑郁症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基于网络数据库的高压氧舱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观察指标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管理组和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
2.2 管理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指标比较 |
2.3 管理组和对照组患者高压氧舱情况的比较 |
2.4 管理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3.1 高压氧治疗现状 |
3.2 高压氧护理风险管理 |
3.3 高压氧护理管理工作建议 |
(10)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研究分组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评价标准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
2.6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
3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认知 |
3.2 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脑卒中运动障碍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疗效 |
3.3 高压氧治疗脑卒中运动障碍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疗效 |
3.4 高压氧治疗时机与国内外研究报道 |
3.5 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促进脑卒中运动障碍恢复的临床疗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促进脑卒中运动障碍恢复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高压氧治疗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压氧预处理和后处理对低压低氧环境造成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研究[D]. 常宇飞.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基于1H-MRS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D]. 胡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持续质量改进对高压氧治疗患者携带违禁物品入舱发生率的影响[J]. 谢艳卿,李福英. 医疗装备, 2021(01)
- [4]探讨急诊高压氧治疗陪舱护理风险以及预防[J]. 康福娟,张莉. 兵团医学, 2020(03)
- [5]高压氧舱内体位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分析[J]. 袁亚南,苏义,张萍,郝倩. 东南国防医药, 2020(05)
- [6]移动式单人空气加压舱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的感染控制对策[J]. 张茜,王海霞,杨丽英,肖瑛,陈怡.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20(06)
- [7]高压氧陪舱安全管理策略探讨[J]. 陈莉,何光辉. 新疆医学, 2020(02)
- [8]高压氧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小血管病认知损害和抑郁症状的影响[D]. 秦抗洪.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9]基于网络数据库的高压氧舱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J]. 李珊,邹欣欣,张玮桐,孙海军. 中国病案, 2019(06)
- [10]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影响的临床观察[D]. 赵宇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