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咳嗽辨证论治

心源性咳嗽辨证论治

一、心源性咳嗽的辨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朱金凤,洪玲玲,侯海慧,石薇薇[1](2021)在《慢性咳嗽的中医诊治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慢性咳嗽中医病因病机复杂,易诊断不清,治疗效果欠佳。外感六淫邪气深重或正虚邪气久留,均可转变为慢性咳嗽,尤需重视风邪留伏,治疗需根据六淫邪气不同和涉及相关脏腑的差异平衡扶正与祛邪;内伤久咳与肺脾肝肾密切相关,关键在于辨明病位后精准施治;慢性咳嗽外感邪气特征不是特别明显,可结合辨运气格局和六经病位;久咳病程长、常规治疗疗效差时,运用顾植山"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和陈无择三因司天方调节天人关系,恢复人体六经正常气化的功能,常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故重视整体观念和局部痰瘀阻滞需贯穿慢性咳嗽诊治过程,准确把握病因病机并精准用药,看似难治的慢性咳嗽可收奇效。

姜姝婷[2](2021)在《黄龙止咳颗粒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黄龙止咳颗粒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的控制病情和改善症状作用,观察黄龙止咳颗粒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方法。计划纳入患儿160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分别服用黄龙止咳颗粒、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顺尔宁),疗程4周。比较两组主要指标、次要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结果:1.基线可比性:共纳入160例受试儿童,试验组、对照组各80例。共有160例患儿进入全分析数据集(FAS),试验组、对照组各80例;由于合并用药、药物依从性、病例脱落等原因,最后147例患者进入符合方案数据集(PPS),试验组为72例,对照组为75例;全部患儿进入安全性数据集(SS),试验组、对照组各80例。进入FAS、PPS分析的全部患儿,两组基线人口学资料(身高、体重、年龄、性别、民族、病例来源)、一般临床情况(病史、病程、过敏/药敏史、变应原检测及合并疾病、合并用药等)比较,除性别PPS分析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具有可比性,且FAS、PPS分析结论一致。疗效性相关指标,两组疾病控制情况(活动受限、夜间症状、缓解药需求)、咳嗽严重程度、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和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FAS、PPS分析结论一致。2.有效性分析:治疗4周后,疾病总控制率试验组100.00%(PPS,下同),对照组98.67%,两组率差及可信区间为3.50%(-7.82%,14.82%)。考虑基线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总控制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0.10为非劣界值,试验组非劣于对照组,FAS和PPS的分析结论一致。两组在咳嗽严重度评分、肺功能检查(FEV1、FVC、FEV1/FVC)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PS、FAS分析结果一致。3.安全性分析:本研究共有2例不良事件,均发生在对照组,无严重不良事件,研究者判定其中1例为不良反应。两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实验室检查和功能检查相关指标上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生命体征基线值和治疗后测量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龙止咳颗粒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疾病总控制率非劣于对照药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可减轻咳嗽严重程度,改善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相关症状,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

李芷悦,李峰,史术峰,吴凤芝[3](2020)在《咳嗽从心论治》文中提出咳嗽久治不愈者,除从肝、脾、肺、肾治疗外,还可以从心论治。心咳可从"气、血、水"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病机,总的病机为"气虚血瘀,水气上逆,肺失宣肃",病位主要在心、肺、肾三脏。基于咳嗽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治疗原则应标本同治;以心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虚为本,以气滞、血瘀、痰饮为标;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痰饮而梳理气机,活血化瘀,化痰利水;本虚宜补,权衡心脏气、阳之不足,有无兼见肺、肾等脏之亏虚,补气温阳,纠正脏腑之偏衰。

杨继[4](2020)在《中医药治疗成人感染后咳嗽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与病例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成人感染后咳嗽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循证依据;2.开展临床病例调查研究,归纳分析成人感染后咳嗽证候分布规律及用药特点,总结病机特征,为进一步开展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1.中医药治疗成人感染后咳嗽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 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 mbase)、循证医学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P ub Med)等为主要检索来源,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始至2019年9月。以主题词检索与自由词检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检索词为“中医药”、“中草药”、“感染后咳嗽”、“感冒后咳嗽”、“亚急性咳嗽”、“久咳”、“顽固性咳嗽”、“Traditional Chines e Medicine”、“Chinese Herbal Medicine”、“Post-infection Cough”、“PersistentCough”等,研究类型限定为临床研究。使用Cochrane 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2.成人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候特点调查研究调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呼吸科门诊及住院病房的感染后咳嗽患者,利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 Statistics 23.0进行频次分析、决策树分析、因子分析等。3.成人感染后咳嗽组方用药的数据挖掘研究收集第二部分病例中有处方资料的中药处方,将规范后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简称传承平台)。利用传承平台中的统计报表模块对纳入处方进行频次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模块中关联规则算法、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对纳入处方进行分析。结果:1.中医药治疗成人感染后咳嗽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最终共纳入22个RCT,共计2207例感染后咳嗽患者,其中观察组1118例,对照组108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可显着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咳嗽时间,降低咳嗽症状总积分、视觉模拟咳嗽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显着降低气道神经源性介质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免疫应答,在安全性方面,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2.成人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候特点调查研究感染后咳嗽证候调查共纳入病例233例,其中男性110例(47.21%),女性123例(52.79%),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17岁。2.1证候信息的描述性分析感染后咳嗽主要症状出现频次较高(由高至低)的依次是:咳嗽、痰少质粘、咳声重浊、干咳无痰、痰色白、痰色黄、喘息、痰多易咳、喉中痰鸣、泡沫痰多、痰黄白相兼、痰腥臭、咳声低怯、痰中带血丝,出现频率在10%以上;感染后咳嗽的伴随症状中出现频次较高(由高至低)的依次是:口干、小便短少色黄、渴欲饮冷、手足心热、心烦、鼻塞、口唇深红、面红色赤、昼重夜轻、咽痛、咽干、口唇色淡、声音嘶哑、失眠、形体消瘦、恶风寒、面白无华、大便秘结、发热、昼轻夜重、咽部阻塞感、胸闷,出现频在40%以上;舌脉上,感染后咳嗽患者舌质多为舌瘦薄、舌干少津、红舌、淡红舌(频率在40%以上),舌苔多为薄苔、黄苔、白苔(频率在40%以上),脉象多为数脉、浮脉、弦脉(频率在35%以上)。2.2中医证候分布本次调查共得到9个中医证候,其中风热犯肺证频数最高,共有53例,占总人数的22.75%,其次是风邪伏肺证41例(17.60%)、痰热郁肺证34例(14.59%)。本次调查共得到20个中医证素,总频数1232次,其中包括7个病位要素,总频次593次,13个病性要素,总频次639次。病位要素中出现频数最高的是肺,共出现376次,频率为63.41%,其次是脾、肝,分别是65次(10.96%)、39次(6.58%);病性要素中出现频数最高的是风,共出现130次,频率为(20.34%),其次是热、痰,分别为123次(19.25%)、66次(10.33%)。2.3相关性分析2.3.1中医证候与年龄相关性风热犯肺证、风邪伏肺证、痰热郁肺证等几乎是各个年龄段患者的主要证型,无明显变化趋势,皮尔逊卡方检验与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x2=10.757,相关系数0.197,P=0.6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年龄与中医证候之间不存在相关性。2.3.2中医证候与季节相关性春冬季节患病人数较多,占全年发病人数的87.55%。其中,春季发病的患者,以风热犯肺证为主要中医证候,其次是风邪伏肺证,其余证候均处于均处于较低水平,入夏后,风热犯肺证、风邪伏肺证逐渐降低致一般水平,气阴两虚证、痰湿蕴肺证开始升高,在入秋后达到最高水平,此后开始下降,风燥伤肺证、寒痰伏肺证入秋开始缓慢升高,一直持续到冬季,入冬则以以痰热郁肺证为主要中医证候,其次是寒痰伏肺证、风寒恋肺证;而气火犯肺证一年四季持平,无明显变化趋势。皮尔逊卡方检验与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x2=271.264,相关系数3.72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发病季节与证候存在一定相关性。2.3.3中医证候与咳嗽病程相关性病程3/4周患者风热犯肺证数量较多,占总体人数的53.97%,其次是风邪伏肺证、风燥伤肺证、风寒恋肺证;随病程时间的增加,痰热郁肺证、寒痰伏肺证开始增多,至5/6周达到最高水平,此后开始下降,痰湿蕴肺证则持续上升,气阴两虚证在3/6周没有出现。病程7/8周,气阴两虚证数量较多,占总体人数的61.11%,气火犯肺证变化不明显。皮尔逊卡方检验与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x2=348.993,相关系数6.447,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病程与中医证候存在相关性。2.4决策树分析决策树分析共筛选出恶风寒、大便秘结、弦脉、流黄浊涕、咽痛、不欲饮食、声音嘶哑、泡沫痰多8个辨证关键指标,以及12条判断规则:(1)若“恶风寒=是”,则偏向于诊断“风热犯肺证”;(2)若“恶风寒=是”+“弦脉=是”,则偏向于诊断“风邪伏肺证”;(3)若“恶风寒=是”+“弦脉=是”+“不欲饮食=是”,则偏向于诊断“风寒恋肺证”;(4)若“恶风寒=是”+“弦脉=是”+“不欲饮食=否”,则偏向于诊断“风邪伏肺证”;(5)若“恶风寒=否”,则偏向于诊断“痰热郁肺证”;(6)若“恶风寒=否”+“大便秘结=是”,则偏向于诊断“痰热郁肺证”;(7)若“恶风寒=否”+“大便秘结=是”+“咽痛=是”,则偏向于诊断“气火犯肺证”;(8)若“恶风寒=否”+“大便秘结=否”,则偏向于诊断“气阴两虚证”;(9)若“恶风寒=否”+“大便秘结=否”+“流黄浊涕=是”,则偏向于诊断“风燥伤肺证”;(10)若“恶风寒=否”+“大便秘结=否”+“流黄浊涕=否”+“声音嘶哑=是”,则偏向于诊断“气阴两虚证”;(11)若“恶风寒=否”+“大便秘结=否”+“流黄浊涕=否”+“声音嘶哑=否”,则偏向于诊断“痰湿蕴肺证”;(12)若“恶风寒=否”+“大便秘结=否”+“流黄浊涕=否”+“声音嘶哑=否”+“泡沫痰多=是”,则偏向于诊断“寒痰伏肺证”。2.5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共得到8个公因子,其中F1:痰少质粘、痰色黄、口干、渴欲饮冷、口唇深红、大便秘结、心烦、小便短少色黄、发热、手足心热、面红色赤、舌红、黄苔、数脉;F2:干咳无痰、咽痛、咽干、流黄浊涕、声音嘶哑、口干、渴欲饮冷、小便短少色黄、发热、手足心热、舌瘦薄、舌干少津、薄苔、浮脉、数脉;F3:鼻塞、恶风寒、项背不舒、薄苔、浮脉;F4:痰少质粘、形体消瘦、舌淡红、舌瘦薄;F5:痰少质粘、薄苔、弦脉、紧脉;F6:昼重夜轻;F7:喷嚏;F8:咳嗽、咳声重浊;将得到的8个公因子的因子得分作为新变量,进行因子聚类分析,从而得到3个症候群,并结合专业知识加以分析。3个症候群依次命名为:风寒恋肺证、风热犯肺证、肺热阴虚证。3.成人感染后咳嗽组方用药的数据挖掘研究对233例病例中131张处方进行用药分析,结果显示,183味中药中,五味分布以苦味药物的使用频次最高,占35.96%,其次为辛味药,占31.02%,甘味药占26.84%,酸味药占3.40%,涩味与咸味药比较少,分别为1.49%、1.29%,药性分布以寒、温、平为主,其中寒性药物占44.36%,温性药物占37.71%,药物归经主要以肺、脾、胃、肝经为主,其次是心、大肠、肾、胆等经;高频药物以前胡、紫菀、桑白皮、白前、款冬花、地骨皮、川贝母、厚朴、半夏等为主,通过关联规则挖掘出紫菀、前胡、桑白皮、地骨皮、白前、款冬花6味核心药物,以及“白前-前胡”、“前胡-桑白皮”、“紫菀-款冬花”、“白前-桑白皮”等152组核心药对,和22组关联规则。通过改进的互信息法分析得出33个关联度较高的核心组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复杂系统熵层次聚类分析,凝炼出10个新方。结论:本研究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系统评价了中医药治疗成人感染后咳嗽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表明,中医药辨证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确切,能显着缩短咳嗽时间,降低气道神经源性介质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免疫应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同时,开展临床证候调查研究,运用多维统计分析方法,对天津地区成人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候特点进行了探索,总结了病机特征,结果显示,感染后咳嗽实为外感咳嗽迁移不愈,多因失治误治,或正虚邪恋,造成表邪虽解,余邪未尽。其中风热犯肺证是感染后咳嗽的主要证候,且随病程进展有一定变化趋势。本病病位在肺,与肝脾相关,久病及肾,多为实证、虚实夹杂证。最后,通过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临床上治疗感染后咳嗽的处方进行数据分析,共挖掘出蝉蜕、僵蚕、地龙、紫苏子、生石膏、金银花、连翘、黄芩、浙贝母、冬瓜子、桑白皮、鱼腥草、百部、前胡、瓜蒌、紫菀、莱菔子等25个核心药物,并生成了10个新方,这些药物及新方紧扣“余邪未尽,风邪伏肺”核心病机,同时把握兼夹之证,在治疗感染后咳嗽中可相互配伍,加减使用,为中医药辨证治疗成人感染后咳嗽提供了参考依据。

陈有焕[5](2020)在《咳嗽病中医辅助辨证诊断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拟设计一种适用于中医咳嗽病的辅助辨证诊断模型,并验证其与专家诊断的吻合度,以应用于中医咳嗽病的临床教学、辅助辨证诊断系统的开发,辅助临床医师辨证诊断。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辅助辨证诊断模型的构建,模型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咳嗽》(ZYYXH/T4-2008)、五版《中医内科学》[44]咳嗽部分为基础,然后检索“知网”、“万方”、“维普”、“读秀”等数据库中有关咳嗽病证型、临床表现的文献,筛选后统计咳嗽病证候要素(以下简称证素)及临床表现的出现频次,并计算证素及临床表现的出现比例,得出频率较高的证素及临床表现。参考《中医临床常见症状术语规范》[11对临床表现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参考《中医病机辨证学》[2]、《证素辨证学》[43]并结合机素共振理论构建各证的诊断表达式。第二部分收集咳嗽病的临床病例102例,分析模型诊断与人工初诊、专家诊断的吻合率。结果:1.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咳嗽》(ZYYXH/T4-2008)、五版《中医内科学》的基础上构建了可以直接应用于软件开发的咳嗽病辅助辨证诊断模型。2.病例验证统计数据显示咳嗽出现频率最高的证素有痰湿、热、外风,频率最低为燥、阳虚、肾虚、瘀。3.对于单一证素的诊断:模型与专家的精确吻合度平均84.05%,模糊吻合度平均98.22%,人工与专家:精确吻合度平均67.74%,模糊吻合度平均90.37%,各证素模型与人工诊断吻合度McNemar检验显示除了寒的精确吻合,阴虚、气虚的模糊吻合,肝火、阳虚、肾虚、瘀的精确及模糊吻合外,其他结果均显示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在这些情况下模型诊断要比人工诊断吻合度高。4.兼夹证型的诊断:模型与专家:精确吻合度42.16%,总体吻合度20.59%,模糊吻合度82.35%,人工初诊与专家:精确吻合度21.57%,总体吻合度2.94%,模糊吻合度35.29%,模型与人工诊断吻合McNemar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经验证,本模型诊断与专家诊断吻合度总体优于人工初诊,结合其明确的逻辑内涵,可直接应用于软件开发,有实际应用价值。2.得益于其明确的逻辑内涵,本模型在低年资中医师或西医师的教学培训方面有一定意义,是继续研究的目标。

林杰承,欧江琴[6](2019)在《“五藏六腑皆令人咳”理论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素问·咳论》曰:"五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总结了咳嗽的病因病机,体现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学术特点,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运用此理论,丰富了其内涵与价值。笔者查阅近10年来有关文献,总结各医家对此理论的研究及临床观察,阐述当前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梳理、挖掘经典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价值。

毛雅玮[7](2019)在《中医辨治心咳》文中提出心咳属五脏咳之一,既有心病特点又属咳嗽范畴,与现代医学中的心源性咳嗽、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相似,本文分别从脏腑、经络、营卫气血及情志方面阐述该病病因病机,从虚、实、情志等方面阐述古今治疗经验,希望为该病的诊疗提供借鉴。

陈秋旻,伍德娜,苏伟明,刘尊居,陈秋月[8](2018)在《止咳散加减在顽固性咳嗽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止咳散加减在治疗顽固性咳嗽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医院中医科、肺科门诊收治的顽固性患者11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止咳治疗;研究组62例患者采用止咳散加减治疗,以治疗14d为观察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咳嗽消失时间、服药治疗时间,同时以半年的随访期调查统计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1)在治疗14d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36%(P <0.05);(2)研究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8.15±1.31)d、药物治疗时间(14.16±2.09)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5.78±2.04)d和(21.43±5.27)d(P <0.05);(3)在治疗后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50%,(P <0.05)。结论:顽固性咳嗽患者采用止咳散加减治疗具有显着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患者的咳嗽时间和药物治疗时间,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刘淑芸[9](2016)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本研究通过《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结合常规西医治疗UACS的疗效观察,探讨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疗效,为进一步提高治疗UACS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确定邪客少阳证患者实际有意义10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完成研究。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包括:依巴斯汀片10mg 1次/d,复方甘草口服溶液10 m L 3次/d;7天为1个疗程,观察1-2个疗程。治疗组经中医辨证为少阳证,在上述西医治疗基础上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基本药物组成:柴胡12g,黄芩15g,党参12g,半夏15g,甘草6g,杏仁15g,桔梗15g,前胡15 g,蜜麻黄5-8g,五味子6-10g。每天1剂,水煎3次,分三次服,7天为1个疗程,观察1-2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天、7天、14天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疗程结束后2周随访与疗程结束时临床情况对比,治疗前、后的肝功能(AST、ALT),肾功能(BUN、Cr)情况,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⑴临床疗效:治疗后第3天,治疗组有效率72.5%%,对照组有效率58.8%%;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有效率86.2%,对照组78.4%;治疗后第14天,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0.19%,对照组为82.3%;三个时间段两组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症状积分: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均值对比显示,治疗组(P<0.01),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不如治疗组明显。⑶疗程结束后2周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80.3%,与疗程结束时临床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值>0.05,没有统计学意义。⑷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天即有显着效果,愈显率(痊愈率+显效率)分别是治疗组41.1%、对照组13.7%,两组差距达到27.4%;治疗后第7天,愈显率分别是治疗组72.5%、对照组47.0%,两组差距达到25.5%;治疗后第14天,愈显率分别是治疗组78.4%、对照组64.7%,愈显率差值为13.7%;三个时间段愈显率经卡方检验,P值都<0.01,但差距在依次递减。说明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不仅高于单纯西药治疗,还可缩短病程时间。⑸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经t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结果提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⑴对于上气道综合征,中医辨证属少阳证患者,用小柴胡汤加减配合常规西医治疗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⑵小柴胡汤加减配合常规西医治疗UACS,临床症状改善优于西药治疗;⑶小柴胡汤加减配合常规西医治疗UACS,治疗时间缩短,疗效稳定。⑷该治疗方案对肝功、肾功无影响,安全性好。

李成辉,邱翠琼[10](2014)在《咳嗽的中医辨治步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咳嗽在各家均有论述,内科学教材所述实际运用欠缺,结合现代医学对咳嗽的理解,和认可的中医理论与常用药物,按定性、虚实、寒热表里、兼夹证进行分步辩证论治,有助于清晰了解咳嗽的实质,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疗效,给中医初学者提供简易可行的诊治方法。

二、心源性咳嗽的辨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源性咳嗽的辨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咳嗽的中医诊治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外感咳,察风邪
2 内伤咳,明脏腑
3 审运气,辨六经
    3.1 运气学说论治久咳
    3.2 六经论治咳嗽
    3.3 运用顾植山“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论治慢性咳嗽
4 理痰瘀,重整体
5 典型病案

(2)黄龙止咳颗粒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黄龙止咳颗粒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1 试验目的
    2 试验设计
        2.1 总体设计
        2.2 诊断标准
        2.3 受试者的选择与退出
        2.4 治疗方案
        2.5 有效性评价
        2.6 安全性评价
        2.7 质量控制
        2.8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入组情况与数据集的划分
        3.2 基线可比性分析
        3.3 有效性评价
        3.4 安全性评价
        3.5 小结
讨论
    1 关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认识
    2 黄龙止咳颗粒的前期基础
        2.1 黄龙止咳颗粒的组方依据和适应症特点
        2.2 前期研究结果
    3 试验结果分析
    4 关于本试验相关问题的讨论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咳嗽从心论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心咳病因病机
    1.1 心咳以心为本,肺为标
    1.2 内外之寒相合而致心咳
    1.3 心咳可见“气、血、水”见证
    1.4 水气上冲而作咳
2 辨证要点
3 心咳从“气、血、水”论治
    3.1 表寒里饮证
    3.2 气虚瘀阻证
    3.3 水瘀互结证
    3.4 阳虚水泛证
4 讨论

(4)中医药治疗成人感染后咳嗽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与病例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药治疗成人感染后咳嗽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5 文献质量评价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文献特征
        2.2 纳入研究文献方法学质量
        2.3 疗效评估结果
        2.4 发表偏倚
    讨论
第二部分 成人感染后咳嗽中医证侯特点调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医诊断标准
        1.6 证候要素判断标准
        1.7 调查方法
        1.8 数据录入和统计方法
    2 调查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基于有监督方法(传统辨证)的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2.3 基于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的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候特点
    讨论
第三部分 成人感染后咳嗽组方用药的数据挖掘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规范药物名称
        2.2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中药性味归经
        3.2 药物频次分布
        3.3 关联规则分析
        3.4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成人感染后咳嗽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咳嗽病中医辅助辨证诊断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综述
    1. 中医辅助诊断研究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中医辅助诊断的发展历程
        1.3 中医辅助诊疗面临的挑战
    2. 中医辨证理论部分
        2.1 证素辨证
        2.2 病治异同
        2.3 病证结合
        2.4 机素共振与线索叠加
    3. 中医对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
        3.1 咳嗽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要点
        3.2 咳嗽常见证素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1 构建辨证诊断模型
        1.2 验证辨证诊断模型
    2.研究结果
        2.1 文献统计结果
        2.2 咳嗽病辅助辨证诊断模型内容
        2.3 咳嗽辅助诊断模型验证
第三部分 讨论
    1. 辅助诊断模型确定过程
        1.1 “咳嗽”证素的确定
        1.2 证素表达方式的确定
    2. 对诊断模型的修改
    3. 关于本研究与关联规则、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的对比
    4. 结果分析
    5. 不吻合病例举例
    6. 创新、不足与展望
        6.1 创新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五藏六腑皆令人咳”理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研究
    1.1 五脏咳
        1.1.1 肝咳
        1.1.2 心咳
        1.1.3 脾咳
        1.1.4 肺咳
        1.1.5 肾咳
    1.2 六腑咳
        1.2.1 胆咳
        1.2.2 胃咳
        1.2.3 大肠咳
        1.2.4 膀胱咳
        1.2.5 三焦咳
2 临床观察
    2.1 五脏咳
        2.1.1 肝咳
        2.1.2 心咳
        2.1.3 脾咳
        2.1.4 肺咳
        2.1.5 肾咳
    2.2 六腑咳
        2.2.1 胆咳
        2.2.2 胃咳
        2.2.3 膀胱咳
3 讨 论

(7)中医辨治心咳(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病因病机
2 治法

(8)止咳散加减在顽固性咳嗽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治疗方法
    1.3 治疗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与用药时间比较
    2.3 患者的复发情况比较
3 讨论

(9)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 UACS 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估量表
致谢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治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10)咳嗽的中医辨治步骤(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诊治步骤
    2.1 定位
    2.2 虚实
    2.3 寒热表里
    2.4 痰液
    2.5 兼夹证
3 结语

四、心源性咳嗽的辨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咳嗽的中医诊治策略分析[J]. 朱金凤,洪玲玲,侯海慧,石薇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08)
  • [2]黄龙止咳颗粒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研究[D]. 姜姝婷.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咳嗽从心论治[J]. 李芷悦,李峰,史术峰,吴凤芝.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6)
  • [4]中医药治疗成人感染后咳嗽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与病例调查研究[D]. 杨继.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咳嗽病中医辅助辨证诊断模型研究[D]. 陈有焕.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五藏六腑皆令人咳”理论研究进展[J]. 林杰承,欧江琴.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9(04)
  • [7]中医辨治心咳[J]. 毛雅玮.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59)
  • [8]止咳散加减在顽固性咳嗽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 陈秋旻,伍德娜,苏伟明,刘尊居,陈秋月. 中医临床研究, 2018(28)
  • [9]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刘淑芸. 西南医科大学, 2016(05)
  • [10]咳嗽的中医辨治步骤[J]. 李成辉,邱翠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10)

标签:;  ;  ;  ;  ;  

心源性咳嗽辨证论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