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益生菌与肠道免疫紊乱相关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李赵敏[1](2021)在《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对肥胖小鼠脂代谢紊乱的缓解作用及机制》文中认为脂代谢作为机体中几种重要的代谢过程,参与了机体的能量供给以及主要以脂肪形式的能量储存,此外在机体中重要的生命过程中都有脂肪代谢过程的参与。脂质代谢紊乱会导致肥胖、肠道微生物环境失调等不良状态,诱发慢性肾衰(CRF)病人的心血管疾病,加重肾脏损伤等。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是对机体产生有益影响的微生物,基于此,本研究以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为研究对象,探究A6与脂代谢的相互作用,为益生菌类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选用4周龄雄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低剂量组、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高剂量组。A6高、低剂量组经高脂饲料诱导成模后从开始至试验结束期间每日分别按2.0×109cfu/kg·d、1.0×1010cfu/kg·d的剂量灌胃菌悬液,对正常组及模型组的小鼠用相同积极的生理盐水代替灌胃,灌胃持续时间为七周。试验期间通过测定血脂和炎症因子探究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对于小鼠血液指标的影响;通过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HE染色来研究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对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病理的影响;通过PCR技术探究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对小鼠基因表达的影响;最后通过16sr DNA技术来探究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动物试验结果显示,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对高脂食物诱导的小鼠脂代谢紊乱具有缓解作用。首先,对肝脏及附睾脂肪组织的形态、炎症反应均有改善作用。其次,明显降低小鼠体重,对血清生化检测发现,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的含量、以及低密度脂蛋白、IFN-γ、IL-6、TNF-α等在灌胃后显着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着升高。最后缓解肝脏损伤,同时使肠道菌群丰度和结构发生改变,显着提高脂代谢紊乱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乳酸乳球菌的含量,显着降低有害菌幽门螺杆菌的含量。
王伯韬[2](2021)在《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引发肥胖症的缓解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肥胖症是指机体受多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脂肪过度堆积或异常分布的一种慢性代谢型疾病。众所周知,肥胖率近年来迅速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超重和肥胖在过去40年里持续增长,并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后果。排除病理因素,能量代谢紊乱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长期高能量食物摄入和低能量消耗会导致脂肪堆积和白色脂肪组织增生,并且会引起肠道菌群的改变。已有研究表明,补充益生菌可以作为重塑肠道菌群的手段修复肠道菌群失调状态,发挥缓解肥胖的作用。前期研究表明,青春双歧杆菌能够调节免疫,在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类疾病中发挥缓解病症的作用。本文以青春双歧杆菌为出发点,通过动物实验、基因组学、色谱分析等手段对青春双歧杆菌缓解高脂饮食引发肥胖症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高脂饮食引发了肥胖症并损伤了小鼠血糖稳态,导致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升高;在能量代谢方面,高脂饮食导致小鼠的基础代谢率提高,产热增多,并激活了棕色脂肪中的产热基因,提高了肝脏中脂质合成和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导致脂质代谢活跃;在肠道菌群方面,高脂饮食增加了盲肠和结肠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提高了脱硫弧菌(能增强能量摄入)、Muribaculaceae(富含碳水化合物酶系)、Alistipes(与代谢类疾病相关)、Mucispirillum(与结肠炎相关)等细菌的丰度,降低了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普拉梭菌属、阿克曼氏菌等有益细菌的丰度;此外,分析肠道短链脂肪酸(SCFA)发现,高脂饮食增加了盲肠和结肠内容物中的SCFA水平,显着提高了小鼠盲肠内容物中的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浓度,并提高了结肠内容物中乙酸浓度。(2)基于高脂饮食引起肥胖并造成了肠道有益菌缺失的结果,采用5株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进行干预,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产生的影响差异显着。其中,长寿老人来源的青春双歧杆菌17_3在高脂饮食诱发肥胖进程中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新生儿来源的青春双歧杆菌M1和N4_N3增加了小鼠的体重、体重增加量和摄食量,青春双歧杆菌17_3降低了小鼠的体重增加量,减少了腹部白色脂肪,降低了空腹血糖水平,改善了血糖稳态。青春双歧杆菌2016_7_2显着降低了呼吸熵,17_3和Z25干预组呼吸熵呈下降趋势。此外,青春双歧杆菌17_3、2016_7_2、Z25还提高了小鼠的瘦素水平。在肠道菌群方面,补充青春双歧杆菌改变了高脂饮食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青春双歧杆菌17_3、N4_N3、2016_7_2降低了小鼠盲肠和结肠菌群的物种丰富度,Z25和17_3提高了盲肠菌群的均匀度。补充青春双歧杆菌提高了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属的丰度,降低了Odoribacter(产中短链脂肪酸)的丰度;M1提高了Muribaculaceae(产SCFA)的丰度,17_3显着提高了能够缓解肥胖,改善血糖的细菌阿克曼氏菌的丰度。在肠道SCFA的水平上,除青春双歧杆菌M1外,其他4株青春双歧杆菌均降低了盲肠中总SCFA的浓度,M1显着提高了盲肠中乙酸的浓度;在其他SCFA水平上,5株青春双歧杆菌干预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在结肠中,青春双歧杆菌17_3显着降低了丙酸和异丁酸的水平;M1降低了异戊酸浓度;17_3、N4_N3、2016_7_2降低了戊酸水平。(3)通过比较不同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脂质代谢、免疫调节、肠道菌群预测功能、回肠胆汁酸组成发现,在能量代谢方面,青春双歧杆菌17_3、Z25、2016_7_2能够特异性激活棕色脂肪中非颤栗性产热和脂质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显着上调了Ucp-1、Ppar-α、Ppar-γ、Pgc1-α、Hsl、Mgl等基因的表达;表明长寿老人来源的青春双歧杆菌能够通过特异性激活棕色脂肪的非颤栗性产热增加能量消耗,抑制高脂饮食引起的小鼠脂质过度积累。在免疫调节方面,补充青春双歧杆菌可以调节免疫,抑制组织炎症。青春双歧杆菌抑制了脾脏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Il-17f、Tnf-α基因的表达,增加了抑炎相关细胞因子Foxp3、Il-10、Il-4的基因表达;降低脑部促炎因子IL-17、IL-6的蛋白水平,降低下丘脑中Il-6、Tlr-4等促炎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抑炎因子IL-10的蛋白水平,增加抑炎因子Foxp3抑炎因子的基因表达量。肠道菌群预测功能结果表明,青春双歧杆菌17_3、Z25、2016_7_2增加了肠道菌群中参与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和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的基因丰度,高脂饮食对照组与青春双歧杆菌N4_N3干预组肠道菌群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通路的基因丰度显着提高。在胆汁酸组成方面,青春双歧杆菌17_3、Z25、2016_7_2提高了回肠中胆酸的比例,并激活了回肠中胆汁酸受体TGR5。青春双歧杆菌的基因组学分析显示,青春双歧杆菌基因组中均包含可移动遗传元件,有利于菌株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存竞争力。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注释结果表明,青春双歧杆菌Z25的碳水化合物酯酶和糖苷水解酶基因相对更丰富;比较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长寿老人来源的青春双歧杆菌基因组中特有的同源基因共8个,新生儿来源的青春双歧杆菌基因组中特有的同源基因共2个。(4)将青春双歧杆菌17_3与其它益生菌进行对比,比较了不同益生菌对肥胖小鼠的缓解作用,发现不同益生菌对肥胖小鼠的缓解作用差异很大,对小鼠的血糖、生化指标、肠道微生物以及SCFA等都产生了影响。在益生菌对肥胖小鼠的干预过程中,青春双歧杆菌17_3、短双歧杆菌2016_49_7和干酪乳杆菌1711有效地减少了肥胖小鼠的体重增加量,植物乳杆菌ZS2058、格氏乳杆菌C1_A31和短双歧杆菌2016_49_7显着降低了肥胖小鼠肾脏重量;青春双歧杆菌17_3、短双歧杆菌2016_49_7和干酪乳杆菌711降低了肥胖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水平,青春双歧杆菌17_3显着降低了血清中HDL-C和LDL-C水平,青春双歧杆菌17_3、Z25和干酪乳杆菌1711显着降低了肥胖小鼠空腹血糖,改善了血糖稳态。6株益生菌干预降低了盲肠菌群的物种多样性。植物乳杆菌ZS2058显着增加了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青春双歧杆菌Z25、17_3和植物乳杆菌ZS2058增加了盲肠和结肠中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3株乳杆菌显着增加了盲肠和结肠中Lactobacillus的丰度;青春双歧杆菌17_3、Z25干预组和低脂对照组提高了Ruminococcaceae UCG-014的相对丰度。此外,补充益生菌改变了肠道SCFA的水平,在盲肠中,青春双歧杆菌17_3、短双歧杆菌2016_49_7和干酪乳杆菌1711增加了盲肠内容物中的SCFA的水平,包括总SCFA。在结肠中,短双歧杆菌2016_49_7提高了结肠内容物中的6种SCFA的水平,包括总SCFA。干酪乳杆菌1711则显着提高了丙酸和戊酸的水平。
刘洋[3](2021)在《具有缓解肠易激综合征及溃疡性结肠炎功能的乳杆菌的筛选及功效评价》文中认为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当今社会较为常见的两种肠道疾病,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传统的膳食疗法与药物疗法在缓解这些疾病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副作用。通过乳杆菌对IBS及UC的诱发因素进行调控是治愈这些疾病的新思路。但在临床试验中并非所有乳杆菌均具有明显效果,这说明乳杆菌缓解IBS及UC的功效具有菌株特异性,并可能源于菌株的生理特性与功能基因差异。然而,影响益生菌缓解IBS及UC的关键生理特性与功能基因仍然是未知的。因此本研究选择了数株乳杆菌菌株,建立了小鼠IBS及UC模型,探究了乳杆菌缓解IBS及UC的潜在功效,并结合乳杆菌生理特性与功能基因对乳杆菌缓解IBS、UC的相关生理特性及功能基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探究了具有显着IBS、UC缓解效果的植物乳杆菌CCFM8610对IBS及UC患者的改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首先通过鼠柠檬酸杆菌辅以避水应激压力建立了小鼠IBS模型,并以8株乳杆菌进行膳食干预,考察了小鼠肠道炎症、内脏超敏及肠道菌群紊乱指标。结果表明,乳杆菌菌株对IBS的缓解功效具有显着的差异。植物乳杆菌CCFM8610能够显着恢复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抑制结肠IL-6、TNF-α及PAR-2的表达,抑制结肠肥大细胞的激活,恢复肠屏障功能,降低结肠扩张评分并改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组成。干酪乳杆菌CCFM30与干酪乳杆菌VM3能够通过上调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以促进炎症发展。以葡聚糖硫酸钠饮水方式建立小鼠UC模型,再次以8株乳杆菌进行膳食干预,考察了小鼠生理生化指标、肠道炎症指标及肠道菌群紊乱指标。结果表明8株乳杆菌菌株对UC的缓解功效差异显着。干酪乳杆菌M2S01、植物乳杆菌N13与植物乳杆菌CCFM8610能够恢复小鼠体重、疾病活动指数及结肠病理学损伤。植物乳杆菌CCFM8610与植物乳杆菌N13能够降低数个促炎细胞因子(如IL-6与TNF-α)的表达,而干酪乳杆菌M2S01则能显着提高抑炎细胞因子(IL-10与IL-22)的表达。而对于肠道菌群紊乱症状,植物乳杆菌CCFM8610与干酪乳杆菌M2S01能够恢复肠道菌群多样性。但仅植物乳杆菌CCFM8610对肠道菌群组成具有显着改善功效,其他菌株未见显着效果。在验证了乳杆菌的菌株特异性后,对8株乳杆菌的6种与IBS、UC缓解效果相关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以比较基因组学对乳杆菌的功能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的8株乳杆菌之间在生理特性上存在5个方面的显着差异,而植物乳杆菌CCFM8610相比于其他菌株在氨基酸转运和代谢等10个大类的功能基因数量上显着较多。以直系同源簇(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COGs)蛋白质数据库(www.cog.org)进行注释后发现,植物乳杆菌CCFM8610在14个COG上相比于其他乳杆菌具有显着差异,这可能是植物乳杆菌CCFM8610与其它菌株表现出不同健康功能的根本原因。以R语言构建矩阵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生理特性指标、功能基因指标及IBS和UC缓解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转化能力是与乳杆菌缓解IBS及UC有关联的生理特性。在功能基因中,乳杆菌的脂质转运和代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以及核苷酸转运和代谢相关基因与其缓解IBS、UC功效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进一步与14个差异COG对比后发现,COG1028相关基因是乳杆菌缓解IBS及UC的相关功能基因。COG1028隶属于脂质转运和代谢大类,被注释为短链醇脱氢酶家族,该类酶是乳杆菌转化CLA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而CLA在先前的报道中具有抗炎、调节肠道菌群及调节情绪等多种健康功效。这说明植物乳杆菌CCFM8610在COG1028功能基因上的显着优势使其具有了卓越的CLA转化能力,从而能够有效缓解IBS及UC。为了进一步验证植物乳杆菌CCFM8610对IBS及UC的缓解功效,招募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 with diarrhea,IBS-D)患者与UC患者,考察了植物乳杆菌CCFM8610对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肠道菌群紊乱症状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相比于安慰剂,植物乳杆菌CCFM8610能够显着缓解IBS-D患者的腹胀症状、提高患者的排便习惯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肠道菌群紊乱。此外,该菌株还能够抑制UC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从而降低UC的活动性。这些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CCFM8610是一株对IBS及UC具有显着缓解功效的乳杆菌菌株。
陈洋[4](2021)在《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主要特点是肠黏膜炎症,临床反应严重且复发频繁。但长期使用传统药物(布尼奈德、5-氨基水杨酸和氢化可的松)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等副作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新的治疗方法如单克隆抗TNF-α、益生菌、益生元、不饱和脂肪酸等代替传统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干扰宿主免疫反应。尽管益生菌调节肠道屏障、缓解结肠炎的作用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但是关于益生菌缓解结肠炎的物质基础、量效关系、调节机制和临床效果的研究十分有限。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了产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研究了效果最佳的双歧杆菌缓解结肠炎的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并从肠道免疫和机械屏障方面探究其缓解结肠炎机制及量效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不同产CLA双歧杆菌缓解结肠炎的差异及CLA与缓解结肠炎效果之间的关系。利用DSS构建结肠炎小鼠模型,通过灌胃短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假小链双歧杆菌3个种共15株产CLA双歧杆菌,以小鼠病理特征为指标筛选有效的菌株,比较差异以分析缓解结肠炎和产CLA的关联性。结果显示,短双歧杆菌CCFM683、短双歧杆菌BJCP1M6、长双歧杆菌CCFM681、假小链双歧杆菌MY40C和假小链双歧杆菌CCFM680均可显着抑制肠炎小鼠的DAI指数升高,阻止结肠缩短,改善病理评分,缓解结肠炎;而其余10株产CLA双歧杆菌则无明显的改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结肠CLA浓度与缓解结肠炎的效果呈极显着正相关,表明CLA可能是这些菌缓解结肠炎的重要物质。其次,以短双歧杆菌CCFM683为例,探究了产CLA双歧杆菌缓解结肠炎的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通过死菌与活菌、基因敲除和回补菌研究了产CLA双歧杆菌缓解结肠炎的物质基础。结果发现,短双歧杆菌CCFM683死菌干预对结肠炎无缓解效果;产CLA的亚油酸异构酶基因敲除菌CCFM683Δbbi对结肠炎无显着改善,而该基因的回补菌CCFM683Δbbi:bbi与原始短双歧杆菌CCFM683相似,对结肠炎小鼠具有显着的缓解作用,表明CLA是短双歧杆菌CCFM683缓解结肠炎的关键物质。此外,PPAR-γ抑制剂作用于短双歧杆菌CCFM683干预的结肠炎小鼠后,缓解结肠炎效果显着降低,表明PPAR-γ是短双歧杆菌CCFM683缓解结肠炎的重要靶点。进一步通过细胞、分子和免疫等手段,从肠道免疫屏障和机械屏障探究了产CLA短双歧杆菌CCFM683缓解结肠炎机制。结果表明,短双歧杆菌CFM683通过产CLA上调PPAR-γ,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下调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从而调节肠道免疫屏障;同时激活GPR40-ERK-MEK信号通路,上调结肠紧密连接蛋白,调节凋亡关键蛋白Bad和Bcl-2,缓解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和改善结肠上皮屏障;此外,还可通过关键物质CLA促进杯状细胞分泌MUC2,保护肠道黏液层,阻止肠腔微生物向结肠上皮迁移。因此,短双歧杆菌CCFM683通过关键物质CLA激活受体GPR40,上调PPAR-γ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同时激活ERK-MEK信号通路,分别达到调节肠道免疫和机械屏障,而缓解结肠炎。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的关键物质CLA和短双歧杆菌CCFM683作用于结肠炎小鼠,研究其量效关系。结果表明,关键物质CL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改善肠道屏障缓解结肠炎。进一步研究短双歧杆菌CCFM683的量效,结果表明1010CFU/天和109 CFU/天的短双歧杆菌CCFM683干预对小鼠结肠炎均有显着缓解作用,而剂量低于108 CFU/天时,无显着缓解效果。此外,短双歧杆菌CCFM683灌胃剂量与结肠炎缓解效果显着正相关,呈现出明显的S型量效曲线,灌胃剂量超过108.65CFU/天时对结肠炎具有显着的缓解效果。
吴正可[5](2021)在《嗜酸乳杆菌对肉鸡的益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禽感染病原菌后往往伴随着免疫性能的下降和肠道健康的受损,被污染的家禽及其肉、蛋产品是病原菌重要的携带者,这不仅在全世界范围内给畜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通过营养调控措施减少养殖过程中病原菌感染、氧化应激等因素引起的肠道损伤,对于维持家禽肠道及整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乳酸菌作为肉鸡肠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肉鸡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性能,在动物肠道健康调控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本研究通过七个试验在体内和体外水平上探讨了嗜酸乳杆菌的益生作用及其缓解肉鸡肠道炎症反应的机制。试验一评估了十株益生菌体外对病原菌大肠杆菌O157(以下简称大肠杆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以下简称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并挑选出一株抑菌效果较好的嗜酸乳杆菌E继续探究其抑菌物质及其对肉鸡饲喂效果。嗜酸乳杆菌E代谢产物中乳酸含量随培养时间线性升高,且其浓度与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R2=0.9780)和沙门氏菌(R2=0.9714)的抑制能力呈线性相关。嗜酸乳杆菌E无溶血现象发生,抗生素敏感性良好,肉鸡饲喂结果发现嗜酸乳杆菌E显着提高了肉鸡1~14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并有提高肉鸡14日龄体重(BW,P=0.09)的趋势。血清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E降低了肉鸡21日龄血清中葡萄糖、总胆固醇、尿素氮(P>0.05)和甘油三酯(P<0.05)的含量。试验二研究了嗜酸乳杆菌E固态发酵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2×4因子试验设计,研究嗜酸乳杆菌E发酵饲料(制粒与不制粒)和添加水平(0,5%,10%,15%)及二者的交互作用,试验期为42d。试验结果表明,制粒与发酵对1~21日龄肉鸡BW、ADFI和饲料转化率(FCR)存在显着交互作用(P<0.05);10%的发酵饲料显着提高了肉鸡全期ADG和ADFI(P<0.05)。嗜酸乳杆菌E发酵饲料提高了肉鸡42日龄小肠总长度和总重量,并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与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比值和养分消化率(P<0.05),促进了肉鸡肠道发育。此外,发酵饲料下调了肉鸡空肠炎症因子IL-6、IL-8及i NOS m RNA的表达(P<0.05),并上调了空肠屏障功能蛋白Occludin和Claduin-1 m RNA的表达(P<0.05),提高了肉鸡肠道免疫功能和屏障功能。试验三研究了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试验采用3×2因子试验设计,研究嗜酸乳杆菌E(0,5×108CFU/kg和10×108CFU/kg)和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攻毒和不攻毒)及其交互作用。大肠杆菌感染降低了肉鸡第15~21日龄的ADG(P<0.05)、ADFI(P<0.05)和BW(P=0.083);嗜酸乳杆菌E显着提高了肉鸡1~14日龄和15~21日龄的ADG和ADFI(P<0.05),显着降低了大肠杆菌感染组肉鸡死亡率(P<0.05)。大肠杆菌感染降低了肉鸡外周血中CD3+(P<0.05)和CD8+(P>0.05)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嗜酸乳杆菌E干预显着增加了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P<0.05)。5×108CFU/kg和10×108CFU/kg水平的嗜酸乳杆菌E显着抑制了大肠杆菌感染肉鸡14日龄空肠NF-κB、TNF-α和IL-8 m RNA表达上调(P<0.05),并上调了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量;嗜酸乳杆菌E干预下调了大肠杆菌感染组肉鸡21日龄脾脏i NOS和空肠IL-8 m RNA表达(P<0.05)。肉鸡日粮中添加嗜酸乳杆菌E提高了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缓解了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试验四在试验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肠道发育和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感染显着增加了肉鸡14和21日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LPS(P<0.05)含量,并有降低肉鸡小肠总长度的趋势(P>0.05);同时,大肠杆菌感染下调了肉鸡14日龄空肠Occludin-1和Claudin-1 m RNA的表达。嗜酸乳杆菌干预则降低了大肠杆菌感染组肉鸡血清CRP、DAO和LPS的含量(P<0.05),并上调了肉鸡14日龄和21日龄空肠Occludin和Claudin-1 m RNA和21日龄回肠Occludin、ZO-1和Claudin-1m RNA的表达(P<0.05),缓解了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及其导致的肠道损伤。试验五研究了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大肠杆菌感染增加了肉鸡回肠中变形菌门和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大肠埃稀氏-志贺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致病菌的相对丰度,嗜酸乳杆菌E干预则显着降低了大肠杆菌感染组肉鸡回肠中幽门螺旋杆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大肠埃稀氏-志贺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相对丰度(P<0.05)。嗜酸乳杆菌E和大肠杆菌感染均增加了肉鸡21日龄回肠食糜微生物Ace指数和Chao指数(P<0.05),并降低了肉鸡回肠厚壁菌门的丰度,增加了蓝藻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丰度(P<0.05)。肠道中致病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大肠埃稀氏-志贺菌属与肠道炎症因子和肠道屏障功能m RNA表达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大肠杆菌感染增加了肉鸡回肠致病菌相关菌群的丰度,嗜酸乳杆菌E干预改善了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试验六基于Lab-free蛋白组学技术进一步解析嗜酸乳杆菌E缓解大肠杆菌感染肉鸡肠道损伤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感染上调了回肠中凝血、止血、伤口愈合、体液水平调节、应对损伤、细菌防御反应、细胞死亡、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并通过上调NOD样和PPAR信号通路等过程启动免疫应答;嗜酸乳杆菌E干预上调了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Pyrin-like、溶菌酶、组蛋白、核糖体蛋白等的表达,并通过降低肉鸡肠道内分子转录水平及相关基因沉默调控,阻断了病原菌在炎症反应中的信号传递,下调了大肠感染肉鸡回肠中凝血、止血、伤口愈合、体液水平调节、应对损伤、氧化还原过程和应激反应等不利生物学过程,缓解了大肠杆菌感染对肉鸡肠道的损伤。试验七通过Caco-2细胞模型研究了嗜酸乳杆菌E抑制大肠杆菌诱导肠道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表明,大肠杆菌通过识别TLR-4/My D88依赖型途径激活NF-κB信号通路显着上调了Caco-2细胞炎症因子IL-6、IL-8和TNF-αm RNA的表达(P<0.05),并显着上调了调控细胞凋亡过程关键蛋白Caspase-3、Capase8和P53-R m RNA的表达(P<0.05),诱导细胞坏死。嗜酸乳杆菌E及其上清液提前干预可降低大肠杆菌在Caco-2细胞上的黏附(P<0.05),缓解大肠杆菌感染Caco-2细胞的炎症反应,减少坏死细胞的数量并降低Caco-2单层细胞的通透性,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综上所述,嗜酸乳杆菌E对肉鸡具有促进生长和改善肠道健康的益生作用。大肠杆菌O157感染通过TLR-4/My D88依赖型途径激活NF-κB信号通路产生炎症反应,激发肠道细胞坏死性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嗜酸乳杆菌E提前干预从降低黏附、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和机械、免疫屏障促进肠道发育等途径缓解了大肠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及其导致的肠道损伤。
乔一腾[6](2021)在《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小鼠肠道生理功能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吸收器官和免疫器官,与健康息息相关。肠道微生态的稳定,肠道菌群结构的平衡,肠道屏障的完善,肠道免疫细胞的表达,是肠道维持正常运转,应对外界食源性刺激,保护人体健康的关键所在。大量研究表明,肠道功能的紊乱会引发多种疾病,而多种疾病的发生也会导致肠道功能的紊乱,两者互为因果关系。乳酸菌细菌素可以抑制致病菌侵入人体,并对同源相近的菌株在肠道内产生竞争性抑制,但口服产细菌素乳酸菌具体会对宿主肠道菌群结构和宿主免疫应答产生怎样的调节以及对疾病模型下造成的肠道功能紊乱如何恢复尚未有明确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筛选得到产细菌素的乳酸菌,并通过正常小鼠模型,便秘小鼠模型,单增李斯特菌侵袭小鼠模型,来探究产细菌素乳酸菌对不同疾病模型下肠道功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体外筛选得到两株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CCFM28和CCFM18,并通过MALDI-TOF和基因草图测序,分析两株菌抑菌特性及基因水平差异。通过打孔琼脂扩散法,筛选得到两株体外具有抑菌作用的乳酸片球菌CCFM28和CCFM18,由于其它乳杆菌可能成为乳酸片球菌在生态位上最显着的竞争对手,因此对分离获得的乳酸片球菌CCFM28和CCFM18菌株对嗜热乳杆菌(Lactobacillus thermophilus)、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4株指示菌株的抑菌能力进行了对比。通过氧化应激反应试验我们发现,乳酸片球菌CCFM28和CCFM18显着增加了指示菌株细胞内ROS水平和MDA水平,细胞膜透性增强。通过MALDI-TOF质谱成像(MSI)分析,研究了乳酸片球菌CCFM18和CCFM28菌株发生拮抗作用时细菌素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发现CCFM18不仅与指示菌相互作用时产生与CCFM28相同的pediocin PA-1,其与嗜热乳杆菌相互作用时还特异性产生penocin A和凝固蛋白,同时抑制了嗜热乳杆菌分泌acidocin 1B。对乳酸片球菌CCFM28和CCFM18进行了基因草图测序,发现乳酸片球菌CCFM28染色体上仅存在编码为片球菌素pediocin PA-1的生物合成基因,而乳酸片球菌CCFM18的基因组中存在编码片球菌素pediocin PA-1、青霉素penocin A和凝固素(coagulin)的基因簇。(2)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调节了正常小鼠血清中的免疫因子,并增加了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上调了肠道菌群中一些有益菌属相对丰度。每日分别灌胃正常小鼠两株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CCFM28和CCFM18以及一株不产细菌素的乳酸片球菌NT17-3,持续14天,发现产与不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小鼠体重、小肠推进率未产生显着影响。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几种免疫因子的表达量,发现产细菌乳酸片球菌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调节,其中IL-1β、TNF-α等促炎因子表达量下调,IL-10、IFN-α等抑炎因子表达量上调。通过对小鼠肠道菌群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产与不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增加了正常小鼠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在肠道菌群门水平上,降低了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乳酸片球菌CCFM28增加了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等益生菌的相对丰度,乳酸片球菌CCFM18增加了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相对丰度。(3)产与不产细菌素的乳酸片球菌对盐酸洛哌丁胺诱导的小鼠便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并可以对便秘造成的胃肠调节肽分泌紊乱和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产生恢复作用。每日给各处理组小鼠灌胃盐酸洛哌丁胺诱导小鼠产生便秘,治疗组每日灌胃产与不产细菌素的乳酸片球菌200μL,灌胃持续14天,发现对小肠推进率、首粒黑便时间等便秘相关症状均有所改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来测定小鼠血液中的胃肠调节肽表达水平,发现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可以提高兴奋性神经递质(P物质SP、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表达水平,降低抑制性神经递质(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肽VIP、内皮素ET)的表达水平。通过高通量Mi Seq测序,发现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有所改善,对便秘造成的肠道菌群紊乱起到了恢复作用,提高了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4)试验研究了产与不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体内单增李斯特菌侵袭的拮抗作用。通过对小鼠体重的测量,各脏器重量的测量以及脏器单增李斯特菌的选择性计数,我们发现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预防组可以缓解单增李斯特菌侵袭造成的体重下降、肝脾肿大,降低单增李斯特菌在各脏器中的检出率。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和肠道通透性检测后发现,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可以有效缓解单增李斯特菌侵袭造成的Claudin 1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下降,同时对血液中FITC检测发现,产细菌素菌株可以缓解单增李斯特菌造成的肠道通透性增加。血清中免疫因子检测发现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其产生了正向调节作用。同时,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单增李斯特菌侵袭造成的肠道菌群结构紊乱也起到了恢复的作用,降低了单增李斯特菌侵袭引起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增加,同时增加了乳球菌属和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
张丽鸿[7](2021)在《牦牛胃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及乳酸杆菌益生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动物胃肠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机体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动物胃肠道系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也极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牛种资源和主要畜种,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独特适应性等优良特性。这些独特的生理特性和其胃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为揭示牦牛胃肠道菌群组成特征,本研究分析了牦牛胃肠道细菌群落组成、结构与功能,分离及筛选出牦牛源乳酸杆菌,并结合全基因组学的方法分析其潜在益生特性,同时探讨牦牛源乳酸杆菌缓解肠道炎症的作用机制,为菌株在临床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组成研究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牦牛胃肠道不同区段内容物中细菌菌群组成、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胃内细菌菌群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及丰度指数Chao1显着高于肠道(p<0.05)。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较高,是胃肠道中的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胃内unidentified_Ruminococcacea和unidentified_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其他部位(p<0.05);unidentified_Enterobacteriaceae在空肠内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其他区段(p<0.05);拟杆菌属和拟普雷沃菌属在大肠段中的相对丰度较高(p<0.05)。胃内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高于肠道(p<0.05)。结果表明,牦牛胃肠道内不同区段细菌菌群组成、多样性及功能存在显着差异。2牦牛源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外益生特性研究选择传统放牧条件下牦牛胃肠道内容物为试验样本,分离筛选益生性能较好的候选菌株。本试验从牦牛胃肠道内分离到61株乳酸杆菌,筛选出15株作为候选菌株,通过耐酸耐胆盐、人工模拟胃肠液试验、黏附性试验、疏水性试验、抑菌试验、药敏试验、抗氧化试验、溶血试验、菌株安全性评价,综合筛选出2株益生特性好且安全性高的菌株;经革兰氏染色和16S r DNA鉴定为Lactobacillus reuteri YLR001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YLF016。结果表明,这两株菌对胃肠道环境具有极强的耐受能力和黏附能力,是益生特性优异的菌株。3牦牛源发酵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全基因组学分析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牦牛源罗伊氏乳酸杆菌YLR001和发酵乳杆菌YLF016基因组基本特征及潜在功能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发现,YLF016基因组含有1条染色体(长度为2094354 bp),含有2130个编码基因,58个t RNA基因和15个r RNA操纵子;YLR001基因组含有1条染色体(长度为2242943bp)和三个质粒,含有2463编码基因,77个转运RNA,以及18个r RNA操纵子和1个s RNA。这两株菌株具有与耐酸、耐胆盐、抗氧化以及黏附相关的基因。4牦牛源乳酸杆菌对LPS诱导小鼠肠道炎症的缓解作用为研究牦牛源乳酸杆菌缓解肠内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对肠道炎症的作用机制。通过腹腔注射LPS诱导小鼠肠道炎症模型,对比单一菌株和复合菌株对LPS诱导小鼠肠道炎症的预防效果,旨在探究牦牛源乳酸杆菌缓解肠道炎症的作用机制。评估小肠组织病理损伤情况,通过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空肠组织NF-κB和Nrf2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罗伊氏乳杆菌YLR001和发酵乳杆菌YLF016对LPS诱导的小鼠肠道炎症均具有防治效果,两种菌的复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显着降低空肠中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 RNA表达量;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牦牛源乳酸杆菌可抑制LPS刺激诱导的TLR4,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和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激活Nrf2信号通路的活性,提高抗氧化蛋白(HO-1和NQO1)的表达水平;同时增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和ZO-1)的表达。提示牦牛源乳酸杆菌可通过抑制TLR4-NF-κB活化来发挥抗炎作用;促进Nrf2的核易位,激活Keap1-Nrf2信号通路,增加抗氧化蛋白(HO-1和NQO1)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小鼠肠道炎症和黏膜损伤,且复合乳酸杆菌比单一菌株对缓解小鼠肠道炎症和黏膜损伤效果更显着。5复合乳酸杆菌缓解LPS诱导小鼠肠道炎症的代谢组学研究运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复合乳酸杆菌对小鼠肠道炎症相关代谢物的变化。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研究复合乳酸杆菌缓解小鼠肠道炎症的差异代谢物及潜在代谢通路。对于空白对照组和LPS造模组,PLS-DA模式识别结果显示两组样本明显分开,说明模型组中小鼠代谢物谱发生显着改变。在空白对照组(Con)和LPS造模组(LPS)中共筛选出71个差异性代谢物,其中上调代谢物有38个,下调的有33个。在LPS造模组(LPS)和乳酸杆菌预防组(PLPS)中共筛选出91个差异性代谢物,其中显着上调的58个,下调的有33个。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的富集分析,发现鞘脂类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及甘油磷脂通路可能是复合乳酸杆菌缓解LPS诱导小鼠肠道炎症的潜在靶标路径。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组成,揭示其胃肠道不同部位菌群特征和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菌株体外筛选和全基因组学分析,筛选出两株益生特性好且安全性高,具有较强抗逆性的发酵乳杆菌YLF016和罗伊氏乳杆菌YLR001,并深入阐明了牦牛源乳酸杆菌在缓解LPS诱导肠道炎症中的调控作用。从分子水平进一步揭示了牦牛源乳酸杆菌的益生机制,为后续益生菌制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邹仁英[8](2021)在《复合益生菌缓解抑郁的功效评价及机制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抑郁症是一种典型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快感缺失、睡眠质量降低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7年全球抑郁患者的数量超过3.5亿。药物治疗是目前主流的抗抑郁疗法,可对30%左右的患者产生良好治疗效果,但目前的抗抑郁药物仅用于治疗,不可用于预防;由于存在2~4周的起效迟滞期和易引发胃肠不适等缺点,造成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和消极观念增加。因此具有预防效果,能同时缓解抑郁和胃肠不适的辅助治疗产品具有极大市场价值。随着“微生物-肠-脑轴”的提出,人们意识到肠道菌群不仅能缓解胃肠疾病,其产生的生物活性分子亦可进入循环系统,参与脑部功能调控,因此靶向调节肠道菌群有望成为新的抗抑郁辅助疗法。精神益生菌是一类可参与情绪调控的益生菌,对抑郁症、焦虑、自闭症、慢性疲劳等疾病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评价了复合益生菌配方的抗抑郁功效,并从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角度探讨了益生菌发挥抗抑郁功效的潜在机制,试图建立精神益生菌、肠道菌群和抑郁之间的联系,旨在为精神益生菌的市场化及其缓解抑郁的机制探索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及试验结果如下:(1)优良抗抑郁复合益生菌配方的筛选及临床验证: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建立抑郁模型鼠来筛选抗抑郁复合益生菌配方,共测试了6个复合益生菌配方的功效,通过对行为学指标和理化指标分别进行PCA分析,筛选出最佳复合益生菌配方M3(CCFM1025+CCFM687+CCFM6432)。将M3的抗抑郁功效进行临床验证,开展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共回收安慰剂对照样本20例,复合益生菌干预样本17例。结果表明M3可降低抑郁量表(汉密尔顿量表、蒙哥马利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与此同时,M3可降低患者胃肠道症状量表评分,尤其是缓解便秘、腹泻两种肠功能障碍。通过分析血清理化指标,M3可以下调抑郁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水平。因此,M3在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对应性,且具有缓解抑郁及胃肠不适的潜力。(2)复合益生菌配方M3对抑郁的具体缓解作用:从抑郁发病的病理学角度探究复合益生菌M3对抑郁小鼠的HPA轴、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和BDNF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M3能够上调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Nr3c1的转录水平来缓解HPA轴亢进,进而缓解中枢系统的炎症反应。此外,M3可以提高前额叶、脑干两个脑区5-HT的水平;主要途径包括:(1)提高肠道和前额叶中色氨酸的水平,促进脑部5-HT的生物合成;(2)降低前额叶和脑干两个脑区的5-HT周转率(5-羟吲哚乙酸/5-HT)。与此同时,M3可上调海马CREB磷酸化和BDNF的水平,降低pro BDNF的水平,维持BDNF/pro BDNF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M3对抑郁伴随的便秘症状具有明显调节作用,可缩短抑郁实验鼠的排首粒黑便时间,提高小肠推进率和粪便含水量;并且提高结肠中5-HT的水平,以及下调结肠5-HT转运相关的Slc6a4基因的表达。因此,慢性应激可导致实验鼠出现抑郁和便秘表型,并且M3可通过调节HPA轴亢进、脑部5-HT水平、海马BDNF水平来缓解应激导致的抑郁;同时M3可通过提高结肠5-HT的水平来促进胃肠蠕动,从而缓解便秘。(3)从肠道菌群及菌群代谢产物的角度探究M3缓解抑郁的机制:通过16S V3-V4测序分析和GC-MS检测探究M3干预下抑郁实验鼠及抑郁患者的肠道菌群和SCFAs的变化。结果表明M3可以增加抑郁实验鼠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但对抑郁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明显影响。但是,M3可同时上调抑郁实验鼠和抑郁患者粪便中的乙酸和丁酸的水平,并且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粪杆菌属(Faecalibaculum)的丰度都与乙酸水平呈显着正相关,另枝菌属(Alistipes)的丰度与丁酸的水平呈显着正相关。为了验证SCFAs与抑郁的直接关系,采用SCFAs酰化淀粉在肠道内定点释放SCFAs干预抑郁实验鼠。结果表明采用SCFAs酰化淀粉干预,可显着提高实验鼠盲肠内相应SCFAs的水平;其中乙酸、丁酸和异丁酸能直接降低应激导致的抑郁、焦虑表型和HPA轴亢进。通过相关性分析,乙酸、丁酸与HPA轴亢进的生物标志物(皮质酮)呈显着负相关;乙酸、丁酸与结肠5-HT呈显着正相关。因此,M3能够通过上调肠道内产SCFAs菌群的丰度来提高肠道内SCFAs的水平,其中乙酸、丁酸可能是M3同时缓解抑郁及便秘的关键效应分子。
汪戎锦[9](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缺血性脑卒中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危害着全世界人类的健康,并以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凝结的血栓或栓子阻塞在脑动脉中使大脑供血受限从而引起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不足。刺五加叶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因其化学成分以及药效作用与刺五加根相似,被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治疗。本实验室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筛选并制备了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并采用药效学研究证明了刺五加叶具有抗氧化、抑制细胞损伤以及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然而,刺五加叶的化学成分复杂,在体内作用于多个靶点,致使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目前缺乏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刺五加叶的开发及应用。代谢组学作为一种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能够对内源性小分子的整体变化进行系统分析,逐渐成为揭示病机复杂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多成分、多靶点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因此,本研究围绕脂质异常、神经损伤以及菌群失调等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病理环节,采用基于质谱技术的多样本(血清、粪便、尿液、脑组织)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阐明其科学内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清脂质组学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首先对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进行基于UPLC方法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含有有机酸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糖苷。其次,建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并给予刺五加叶治疗四周。由于脂质异常、神经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四个主要方面,本文围绕以上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首先,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脂质组学方法,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大鼠血清脂质的代谢紊乱,以及刺五加叶的调节作用。利用UPLC-Q-TOF/MS采集刺五加叶给药四周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清样本的脂质代谢轮廓,结合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包括多元统计学分析、潜在脂质标记物鉴定以及通路分析在内的数据处理。共鉴定出27种脂质组学生物标记物,包括PC,PE,SM和TG类脂质,分布在各种脂质代谢途径中,包括甘油磷脂、亚油酸、α-亚麻酸、甘油脂、鞘脂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能够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脂质代谢紊乱。其次,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的神经损伤过程,采用UPLC-TQ/MS对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10种神经递质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能够导致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等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释放,产生神经毒性,还能够增加γ-氨基丁酸(GABA)、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以及牛磺酸(Tau)的含量,并降低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Gly)以及神经炎症调节剂乙酰胆碱(Ach)的含量。而给予刺五加叶治疗后,能够使以上神经递质在脑组织和血清中的水平均向正常水平调节,说明其能够通过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递质含量发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最后,通过MDA和SOD的定量分析,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氧化应激程度,通过TNF-α,IL-6和IL-10的定量分析,检测炎症反应程度。结果表明,刺五加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从而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对机体的损伤。从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神经损伤、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反应等方面揭示了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2.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微生物-肠-脑轴双向通讯系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预后相互关联,这种关联作用近年来逐渐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结合基于UPLC-TQ/MS的粪便胆汁酸靶向代谢组学方法,以及16S r RNA粪便菌群测序,研究了刺五加叶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微生物-肠-脑轴的平衡作用。首先,利用UPLC-Q-TOF/MS采集刺五加叶治疗四周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样本的代谢轮廓,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筛选具有显着差异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并进行通路分析,共鉴定出40个潜在的差异性生物标记物,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胆汁酸的生物合成途径、鞘脂代谢通路等。以上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具有显着的变化,而刺五加叶可以调节其含量以恢复正常状态。其次,基于UPLC-TQ/MS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13种胆汁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大鼠粪便胆汁酸发生代谢紊乱,刺五加叶能够调节多种胆汁酸的含量,使其更加趋近于正常水平。最后,16S r RNA菌群测序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可导致大鼠肠道内病原体富集,益生菌水平大幅降低,而刺五加叶能够使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病原体含量降低,同时增加益生菌水平。上述结果揭示了刺五加叶具有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微生物-肠-脑轴的调节作用,为阐明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3.刺五加叶通过对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验证选择能够被刺五加叶调节的益生菌给药缺血性脑卒中大鼠,验证给药刺五加叶后,益生菌水平的升高是发挥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培养罗伊氏乳酸杆菌以及丁酸梭菌并制备菌液,分别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以上两种菌液。经四周给药后,检测大鼠粪便的菌群组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益生菌给药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中菌群组成与含量产生较大变化,并与对照组大鼠粪便菌群组成更为相似。其次,采用基于UPLC-TQ/MS的定量方法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经益生菌给药后,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给予两种益生菌后,具有神经毒性的神经递质含量降低,而具有神经调节作用的神经递质含量显着升高,更加趋近于健康大鼠。最后,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多种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的含量和脑组织中MDA、SOD、COX-2、MAO的含量。结果表明,当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大鼠体内IL-1β、IL-6、TNF-α、MDA、COX-2和MAO含量显着升高,而IL-10和SOD含量显着降低。给予两种益生菌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以上指标的含量均能够被调节至正常水平,推测两种益生菌均能够通过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验证了刺五加叶能够通过影响微生物-肠-脑轴的代谢,增加体内益生菌丰度,调节卒中引起的神经损伤、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损伤,从而起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4.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尿液样本能够准确、灵敏地反映机体的代谢变化,为代谢组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生物样本。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验证。采用UPLC-Q-TOF/MS采集大鼠尿液样本的代谢轮廓,结合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筛选并鉴定潜在生物标记物,构建基因-酶-生物标记物代谢网络。本研究共筛选出42种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进程中具有显着变化的潜在生物标记物,经刺五加叶治疗后,38种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变化能够被显着调节,涉及体内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途径、色氨酸代谢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和嘧啶代谢途径等多种代谢途径的调节作用。最后,选择3种与以上通路相关的关键酶COX-2,NOS和MAO作为刺五加叶治疗的靶点酶,进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大鼠经刺五加叶治疗后血清和脑组织中三种酶的含量与假手术组大鼠相似,证明了刺五加叶可以通过调节以上三种酶的含量发挥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本实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并为刺五加叶的潜在治疗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5.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液代谢组学研究高效化学同位素标记(CIL)衍生化结合液质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是使用靶向特定官能团的试剂标记生物样本,使所有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代谢物生成相应的衍生代谢物,在提高总体代谢组学覆盖率的同时,将同位素引入标记代谢物中,使重同位素试剂衍生的代谢产物作为轻同位素试剂衍生代谢物产物的内标,从而提高代谢产物的定性及定量精度。本研究采用基于CIL LC-MS的刺五加叶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分别对胺/酚类亚代谢组和羧酸类亚代谢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能够通过体内多种通路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代谢紊乱,与传统尿液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相比,CIL LC-MS法筛选出了更多潜在生物标记物,并覆盖更多体内代谢通路,得到了覆盖率更广、定量更精准的代谢组学结果。同时,在每条通路中匹配到更多的具有显着差异的代谢产物,明确通路中上游化合物及下游产物的显着变化及机制,使针对各通路的研究更加全面。最终,从神经保护、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炎症损伤、拮抗氧化应激的角度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阐述。进而为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更加全面的科学依据。综上所述,本论文采用基于大鼠血清、粪便、尿液以及脑组织多种生物样本的代谢组学方法,进行刺五加叶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将尿液和粪便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与血清脂质、脑组织神经递质以及粪便胆汁酸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相结合,明确刺五加叶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多种代谢通路的调节作用,对脂质紊乱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其次,通过对大鼠粪便的菌群分析和验证实验,阐述刺五加叶可能通过调节微生物-肠-脑轴双向通讯系统发挥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推测刺五加叶增加肠道益生菌含量是其发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并采用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结合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体内胺/酚类亚代谢组及羧酸类亚代谢组进行全面分析,从神经保护、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炎症损伤、拮抗氧化应激的角度系统阐述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结合先进的分析技术手段,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为阐明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药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路线。
刘红宏[10](2021)在《肠道菌群及循环代谢产物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其不良预后的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与肠道菌群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参与合成的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已被证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且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后标记物。然而,肠道微生物组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具体特征以及与心血管疾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仍有待系统研究。方法:在第一部分的基线期,针对201名受试者进行多组学分析(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的V3-V4区测序和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发现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和血清代谢谱均随着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发生了显着变化。在第二部分,将来自健康对照和冠心病患者的粪便混合物定殖到无菌C57BL/6 J小鼠中,饲以高脂饮食喂养12周。系统评估了冠心病相关菌群对胆汁酸代谢和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流式细胞术探索了系统性和肠道免疫应答的变化。第三部分的研究中继续入组冠心病患者、扩充队列,针对319名受试者粪便样本进行了宏基因组测序,并展开了纵向随访。通过建立随机生存森林模型寻找与心血管不良结局相关的微生物预后标记物。针对ApoE-/-小鼠进行粪菌移植实验,探究紊乱失衡的冠心病相关菌群对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炎症表型的促进作用。最后,将与预后相关的菌株定植到无菌ApoE-/-小鼠中,观察其对血小板功能和血栓表型的影响。结果:在第一部分针对201名受试者的分析中,我们确定了与冠心病严重表型呈现正相关或负相关的29种代谢物模块,以及在冠心病不同亚组中特征性富集的细菌共丰度簇(Co-abundance group,CAG)。具有显着丰度变化的肠菌如Roseburia,Ruminococcaceae和Clostridium Ⅳ通过调节胆汁酸,芳香类化合物的代谢活性进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基于这些特征性变化的细菌和代谢产物所构建的疾病分类器具有能够在另一独立小型验证队列中准确区分诊断冠心病不同亚组的鉴别能力。第二部分的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相较于健康对照,接受冠心病菌群定植的受体小鼠显示出增强的血管僵硬度。冠心病组受体小鼠表现为Clostridium symbiosum和Eggerthella丰度增加,使得小鼠血清和粪便中以石胆酸和酮衍生物为主的次级胆汁酸比例上调,并引起了循环胆固醇水平升高。并且,冠心病微生物定植促进小鼠小肠固有层以Th17/Treg失衡为主的异常免疫应答和肠屏障通透性恶化。第三部分的研究通过进行肠道菌群宏基因组数据分析,在菌株水平证明了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组成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明确了冠心病患者微生物的长期定植加剧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斑块不稳定。紊乱的冠心病相关微生物产生更高水平的内毒素,作用于主动脉TLR4-CD14信号途径,引起血管和系统性免疫炎症反应的激活。表现为主动脉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和CD4+T淋巴细胞活化,脾脏中以Th1/Th2比率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免疫失衡。该部分的研究重点评估了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微生物特征,并且验证了不良预后相关肠菌标志物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具有促进血栓形成和刺激血小板活化的潜能。结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冠心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组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有贡献,肠道菌群中的关键成员及其代谢物可能成为预测冠心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本论文为了解宿主-肠道菌群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中的相互作用以及日后开展个体化的精准二级预防诊疗提供了思路。
二、益生菌与肠道免疫紊乱相关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益生菌与肠道免疫紊乱相关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对肥胖小鼠脂代谢紊乱的缓解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a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脂代谢紊乱概述 |
1.1.1 脂代谢紊乱的概念及危害 |
1.1.2 脂代谢紊乱的原因 |
1.1.3 脂代谢紊乱的近况 |
1.1.4 脂代谢紊乱的治疗 |
1.2 脂代谢紊乱与肠道菌群 |
1.2.1 肠道菌群的简介 |
1.2.2 肠道菌群紊乱诱导脂代谢紊乱 |
1.3 益生菌对脂代谢紊乱的缓解作用 |
1.3.1 什么是益生菌 |
1.3.2 外源性益生菌对脂代谢紊乱的缓解作用 |
1.3.3 益生菌对肠道炎症的缓解 |
1.3.4 活菌型益生菌的对缓解脂代谢紊乱存在的问题 |
1.3.5 灭活益生菌缓解脂代谢紊乱的优势 |
1.4 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 |
1.4.1 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 的功能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 对脂代谢紊乱小鼠表型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菌株及处理 |
2.2.2 试验动物 |
2.2.3 试验主要仪器试剂 |
2.2.4 建立动物模型 |
2.2.5 试验分组与灌胃 |
2.2.6 血清样品收集 |
2.2.7 脂肪组织收集处理 |
2.2.8 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HE染色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 对小鼠体重增重的影响 |
2.3.2 A6 对小鼠附睾组织脂肪积累的影响 |
2.3.3 A6 对小鼠脂肪组织脂肪积累的影响 |
2.3.4 A6 对小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
2.3.5 A6 对小鼠血清四项指标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小鼠脂代谢紊乱模型的建立 |
2.4.2 A6 对脂代谢紊乱小鼠体重增加的改善作用 |
2.4.3 A6 对脂代谢紊乱小鼠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形态的改善作用 |
2.4.4 A6 对脂代谢紊乱小鼠血清炎症的的改善作用 |
2.4.5 A6 对脂代谢紊乱小鼠血脂的改善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 对小鼠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引物的合成 |
3.2.2 样本组织总RNA提取 |
3.2.3 RNA质量检测 |
3.2.4 逆转录合成c DNA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RNA电泳图 |
3.3.2 各样品Real-Time PCR检测结果及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 对脂代谢紊乱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主要材料 |
4.2.2 试验主要仪器 |
4.2.3 试验中使用主要试剂的配置 |
4.2.4 高通量测序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 对微生物β多样性的影响 |
4.3.2 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 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引发肥胖症的缓解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肥胖症现状 |
1.2 肥胖症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2.1 肠道菌群与肥胖症 |
1.2.2 膳食与肠道菌群 |
1.2.3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对肥胖症的缓解作用 |
1.2.4 炎症与肠道菌群 |
1.3 重塑肠道菌群对肥胖症的影响 |
1.3.1 益生菌与益生元 |
1.3.2 发酵食品 |
1.3.3 膳食植物 |
1.3.4 粪菌移植 |
1.4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立题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脂饮食对小鼠能量代谢和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2 实验动物饲料 |
2.2.3 实验动物 |
2.2.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物实验设计 |
2.3.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
2.3.3 生化指标测定 |
2.3.4 .基础代谢率测定 |
2.3.5 组织RNA提取与基因表达量分析 |
2.3.6 肠道微生物提取与测序分析 |
2.3.7 肠道内容物中 SCFA 提取与检测 |
2.3.8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高脂饮食引起肥胖并破坏了血糖稳态 |
2.4.2 高脂饮食对能量消耗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2.4.3 高脂饮食和低脂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2.4.4 高脂饮食对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进程中的干预作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3 实验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株活化与灌胃剂制备 |
3.3.2 动物实验设计 |
3.3.3 生化指标测定 |
3.3.4 基础代谢率测定 |
3.3.5 酶联免疫法检测激素表达 |
3.3.6 肠道微生物提取与测序分析 |
3.3.7 肠道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提取与检测 |
3.3.8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青春双歧杆菌干预对高脂饮食小鼠体重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2 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基础代谢率的影响 |
3.4.3 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激素的影响 |
3.4.4 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4.5 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春双歧杆菌对肥胖症干预作用的机制探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组织RNA提取与基因表达量分析 |
4.3.2 酶联免疫法检测蛋白表达 |
4.3.3 胆汁酸提取与检测 |
4.3.4 肠道菌群功能预测 |
4.3.5 细菌基因组测序、组装与基因注释 |
4.3.6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
4.4.2 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 |
4.4.3 肠道菌群的功能预测 |
4.4.4 青春双歧杆菌对回肠胆汁酸组成的影响 |
4.4.5 青春双歧杆菌基因组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春双歧杆菌17_3及其它益生菌对肥胖小鼠的缓解作用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2.3 实验动物 |
5.3 实验方法 |
5.3.1 菌株活化与灌胃剂制备 |
5.3.2 动物实验设计 |
5.3.3 生化指标测定 |
5.3.4 肠道微生物提取与测序分析 |
5.3.5 肠道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提取与检测 |
5.3.6 统计分析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青春双歧杆菌17_3 及其它益生菌对肥胖小鼠体重的影响 |
5.4.2 青春双歧杆菌17_3 及其它益生菌对肥胖小鼠生化指标和组织重量的影响 |
5.4.3 青春双歧杆菌17_3 及其它益生菌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5.4.4 青春双歧杆菌17_3 及其它益生菌对肥胖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具有缓解肠易激综合征及溃疡性结肠炎功能的乳杆菌的筛选及功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肠易激综合征与溃疡性结肠炎概述 |
1.1.1 肠易激综合征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现状 |
1.1.2 肠易激综合征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生理学特征 |
1.1.3 肠易激综合征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传统治疗方法及缺陷 |
1.2 乳杆菌缓解肠易激综合征及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力 |
1.2.1 乳杆菌对肠道炎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 |
1.2.2 乳杆菌对内脏超敏症状的缓解作用及机制 |
1.2.3 乳杆菌对肠道菌群紊乱症状的缓解作用及机制 |
1.3 乳杆菌的生理特性、功能基因及其肠道生理调节功能间的关系 |
1.4 论文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乳杆菌缓解小鼠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乳杆菌的培养及灌胃剂的制备 |
2.3.2 鼠柠檬酸杆菌的培养及灌胃剂的制备 |
2.3.3 动物实验设计 |
2.3.4 内脏敏感性测定 |
2.3.5 粪便、血液及组织样品的收集 |
2.3.6 结肠组织病理学评估 |
2.3.7 血液、结肠样品的生化指标分析 |
2.3.8 结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及蛋白酶激活受体2 表达水平分析 |
2.3.9 粪便DNA的提取、测序与分析 |
2.3.10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乳杆菌对肠易激综合征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的影响 |
2.4.2 乳杆菌对肠易激综合征小鼠结肠促炎细胞因子及抗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2.4.3 乳杆菌对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
2.4.4 乳杆菌对肠易激综合征小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 |
2.4.5 乳杆菌对肠易激综合征小鼠结肠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PAR-2 及血清皮质酮水平的影响 |
2.4.6 乳杆菌对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乳杆菌缓解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评价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乳杆菌的培养及灌胃剂的制备 |
3.3.2 动物实验设计 |
3.3.3 体重、粪便性状、粪便潜血及疾病活动指数的测定 |
3.3.4 粪便及组织样品的收集 |
3.3.5 结肠组织病理学评估 |
3.3.6 结肠样品的生化指标分析 |
3.3.7 结肠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分析 |
3.3.8 粪便DNA的提取、测序与分析 |
3.3.9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乳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重、DAI指数及结肠长度的影响 |
3.4.2 乳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3 乳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3.4.4 乳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 |
3.4.5 乳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乳杆菌的生理特性、功能基因对其缓解肠易激综合征与溃疡性结肠炎功效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乳杆菌的培养 |
4.3.2 乳杆菌的胃肠道耐受能力测定 |
4.3.3 乳杆菌的肠细胞粘附能力测定 |
4.3.4 乳杆菌的生长代时测定 |
4.3.5 乳杆菌的胞外多糖生产能力测定 |
4.3.6 乳杆菌的乙酸生产能力测定 |
4.3.7 乳杆菌的共轭亚油酸转化能力测定 |
4.3.8 乳杆菌的基因草图测定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4.3.9 乳杆菌生理特性、功能基因与其IBS、UC缓解功效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10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乳杆菌的胃肠道耐受能力 |
4.4.2 乳杆菌的肠细胞粘附能力 |
4.4.3 乳杆菌的生长代时 |
4.4.4 乳杆菌的胞外多糖生产能力 |
4.4.5 乳杆菌的乙酸生产能力 |
4.4.6 乳杆菌的共轭亚油酸转化能力 |
4.4.7 乳杆菌生理特性与其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缓解功效间的相关性分析 |
4.4.8 乳杆菌功能基因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4.4.9 乳杆菌功能基因与其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缓解功效间的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植物乳杆菌CCFM8610对肠易激综合征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改善作用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肠易激综合征实验方法 |
5.3.2 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方法 |
5.3.3 数据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肠易激综合征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2 溃疡性结肠炎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炎症性肠病概述 |
1.1.1 炎症性肠病的分类及典型症状 |
1.1.2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 |
1.1.3 炎症性肠病的干预及治疗 |
1.1.4 炎症性肠病与肠道屏障 |
1.2 益生菌对肠道屏障的调节作用 |
1.2.1 益生菌调节肠道机械屏障缓解结肠炎 |
1.2.2 益生菌调节肠道免疫屏障缓解结肠炎 |
1.2.3 益生菌调节肠道生物屏障缓解结肠炎 |
1.3 共轭亚油酸及产共轭亚油酸乳酸菌对炎症性肠病的作用 |
1.3.1 共轭亚油酸对炎症性肠病的调节作用 |
1.3.2 产共轭亚油酸乳酸菌对炎症性肠病的调节作用 |
1.4 立题背景及依据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的缓解作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双歧杆菌菌液制备 |
2.3.2 动物实验设计 |
2.3.3 体重、DAI指数和结肠长度的测定 |
2.3.4 H&E染色及病理评分 |
2.3.5 结肠组织PAS染色 |
2.3.6 结肠组织阿利新蓝染色 |
2.3.7 Hoechst细胞凋亡染色 |
2.3.8 结肠组织免疫组化染色实验 |
2.3.9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
2.3.10 脂肪酸测定 |
2.3.11 16S rDNA扩增子测序 |
2.3.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小鼠病理指标的影响 |
2.4.2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小鼠结肠病理症状的影响 |
2.4.3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小鼠结肠黏液层的影响 |
2.4.4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层的影响 |
2.4.5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小鼠血液、肝脏、结内脂肪酸的影响 |
2.4.6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小鼠免疫指标的影响 |
2.4.7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短双歧杆菌CCFM683缓解结肠炎的关键物质及作用靶点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短双歧杆菌CCFM683的死菌和活菌制备 |
3.3.2 短双歧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敲除及回补菌株制备 |
3.3.3 动物实验设计 |
3.3.4 体外产CLA能力研究 |
3.3.5 体重、DAI指数和结肠长度的测定 |
3.3.6 H&E染色及病理评分 |
3.3.7 脂肪酸测定 |
3.3.8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短双歧杆菌CCFM683的死菌和活菌对结肠炎小鼠的影响 |
3.4.2 短双歧杆菌CCFM683的亚油酸异构酶基因敲除和回补菌株对结肠炎小鼠的影响 |
3.4.3 PPAR-γ抑制剂对结肠炎小鼠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短双歧杆菌CCFM683缓解结肠炎的机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菌株培养 |
4.3.2 动物实验设计 |
4.3.3 结肠组织免疫荧光染色 |
4.3.4 结肠组织PAS染色 |
4.3.5 结肠组织荧光原位杂交 |
4.3.6 结肠组织透射电镜分析 |
4.3.7 结肠组织Tunnel染色 |
4.3.8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
4.3.9 蛋白质印迹实验 |
4.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短双歧杆菌CCFM683对结肠炎小鼠机械屏障的调节机制 |
4.4.2 短双歧杆菌CCFM683对结肠炎小鼠免疫屏障的调节机制 |
4.4.3 短双歧杆菌CCFM683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4.4.4 短双歧杆菌CCFM683对GPR40-ERK-MEK信号通路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短双歧杆菌CCFM683缓解结肠炎量效关系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菌株培养 |
5.3.2 动物实验设计 |
5.3.3 体重、结肠长度和DAI指数的测定 |
5.3.4 H&E染色及病理评分 |
5.3.5 PAS染色 |
5.3.6 阿利新蓝染色 |
5.3.7 Hoechst细胞凋亡染色 |
5.3.8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
5.3.9 脂肪酸测定 |
5.3.10 16S rDNA扩增子测序 |
5.3.11 数据统计及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共轭亚油酸缓解结肠炎的量效关系 |
5.4.2 短双歧杆菌CCFM683缓解结肠炎量效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嗜酸乳杆菌对肉鸡的益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肉鸡肠道屏障功能研究 |
1.1.1 肠道机械屏障 |
1.1.2 肠道化学屏障 |
1.1.3 肠道微生物屏障 |
1.1.4 肠道免疫屏障 |
1.2 肉鸡肠道微生物区系 |
1.2.1 肉鸡肠道微生物菌群发育规律 |
1.2.2 肉鸡不同肠段菌群结构差异 |
1.3 肠道微生物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
1.3.1 肠道微生物对肠道发育及稳态的影响 |
1.3.2 肠道微生物对肠道免疫的影响 |
1.3.3 肠道微生物对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
1.4 乳酸菌对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 |
1.4.1 调控肠道菌群 |
1.4.2 影响肠道屏障功能 |
1.4.3 缓解肠道氧化应激 |
1.5 乳酸菌调节肉鸡肠道健康机制 |
1.5.1 代谢产物 |
1.5.2 表面活性成分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饲用益生菌筛选及其体外抑菌功能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菌株 |
2.1.2 试验培养基及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株活化及培养 |
2.2.2 双层琼脂斑点法测定益生菌抑菌能力 |
2.2.3 扩散法测定益生菌培养液抑菌能力 |
2.2.4 嗜酸乳杆菌E抑菌物质确定 |
2.2.5 有机酸含量及抑菌能力关系 |
2.2.6 抗生素敏感试验和细胞溶血试验 |
2.2.7 嗜酸乳杆菌E肉鸡饲喂效果 |
2.2.8 数据处理 |
2.3 试验结果 |
2.3.1 琼脂斑点法益生菌抑菌活性 |
2.3.2 琼脂扩散法益生菌抑菌活性 |
2.3.3 p H值对嗜酸乳杆菌E无菌上清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2.3.4 嗜酸乳杆菌E胞外蛋白和多糖抑菌活性 |
2.3.5 有机酸含量对嗜酸乳杆菌E p H值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
2.3.6 嗜酸乳杆菌E抗生素敏感性及溶血性 |
2.3.7 嗜酸乳杆菌E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8 嗜酸乳杆菌E对肉鸡血清指标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嗜酸乳杆菌E抑菌物质及机理 |
2.4.2 嗜酸乳杆菌E的益生潜能 |
2.5 小结 |
第三章 嗜酸乳杆菌E发酵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和试验地点 |
3.1.2 饲养管理 |
3.1.3 试验设计和日粮 |
3.1.4 生产性能 |
3.1.5 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 |
3.1.6 屠宰性能 |
3.1.7 免疫器官指数 |
3.1.8 肠道组织形态 |
3.1.9 小肠发育 |
3.1.10 空肠总RNA提取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1.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日粮乳酸菌活菌计数 |
3.2.2 生产性能 |
3.2.3 屠宰性能 |
3.2.4 免疫器官指数 |
3.2.5 小肠发育 |
3.2.6 肠道形态 |
3.2.7 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 |
3.2.8 空肠细胞因子m RNA表达量 |
3.2.9 空肠肠道屏障功能蛋白m RNA表达量 |
3.3 讨论 |
3.3.1 嗜酸乳杆菌E发酵饲料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3.2 发酵饲料对肉鸡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3.3.3 发酵饲料对肉鸡肠道发育的影响 |
3.3.4 发酵饲料对肉鸡空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和试验地点 |
4.1.2 饲养管理 |
4.1.3 试验设计及日粮 |
4.1.4 攻毒模型 |
4.1.5 生长性能 |
4.1.6 血清免疫指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
4.1.7 肠道和脾脏RNA提取及基因表达量分析 |
4.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试验结果 |
4.2.1 肉鸡生长性能及死亡率 |
4.2.2 血清免疫球蛋白 |
4.2.3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 |
4.2.4 脾脏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 |
4.2.5 肉鸡14 日龄空肠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 |
4.2.6 肉鸡21 日龄空肠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 |
4.3 讨论 |
4.3.1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2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细胞免疫的影响 |
4.3.3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体液免疫的影响 |
4.3.4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细胞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肠道发育和屏障功能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动物和试验地点 |
5.1.2 饲养管理 |
5.1.3 试验设计及日粮 |
5.1.4 攻毒模型 |
5.1.5 血清内毒素 |
5.1.6 肠道组织形态 |
5.1.7 小肠长度 |
5.1.8 肠道RNA提取及基因表达量分析 |
5.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试验结果 |
5.2.1 肉鸡血清内毒素含量 |
5.2.2 肉鸡小肠发育 |
5.2.3 肉鸡空肠肠组织形态 |
5.2.4 肉鸡回肠组织形态 |
5.2.5 肉鸡空肠肠道屏障功能蛋白m RNA表达量 |
5.2.6 肉鸡回肠肠道屏障功能蛋白m RNA表达量 |
5.3 讨论 |
5.3.1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小肠发育的影响 |
5.3.2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6.1 试验材料 |
6.1.1 试验动物及地点 |
6.1.2 饲养管理 |
6.1.3 试验设计及日粮 |
6.1.4 样品采集 |
6.1.5 试剂耗材 |
6.2 试验方法 |
6.2.1 肉鸡回肠内容物DNA提取、检测及测定 |
6.2.2 PCR扩增及文库构建 |
6.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6.4 结果 |
6.4.1 测序基本数据和信息 |
6.4.2 稀释曲线与Rank-abundance曲线分析 |
6.4.3 Alpha多样性分析 |
6.4.4 Beta多样性分析 |
6.4.5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菌群门水平多样性分析 |
6.4.6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菌群属水平多样性分析 |
6.4.7 LEf Se多级别物种差异分析 |
6.4.8 肉鸡回肠微生物与生产性能和肠道免疫Spearman关联分析 |
6.4.9 PICRUSt1 功能预测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嗜酸乳杆菌E缓解肉鸡肠道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7.1 试验材料 |
7.1.1 试验动物及试验地点 |
7.1.2 饲养管理 |
7.1.3 试验设计及日粮 |
7.1.4 样品采集 |
7.1.5 试剂耗材 |
7.2 试验方法 |
7.2.1 蛋白提取与浓度测定 |
7.2.2 肉鸡回肠蛋白液内酶解 |
7.2.3 质谱分析 |
7.2.4 质谱数据检索 |
7.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7.3 试验结果 |
7.3.1 不同处理肉鸡回肠表达蛋白功能注释定性分析 |
7.4 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差异蛋白GO注释和KEGG分析 |
7.4.1 大肠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肉鸡回肠差异蛋白Heatmap图与互作关系 |
7.5 嗜酸乳杆菌E干预肉鸡回肠差异蛋白GO注释和KEGG分析 |
7.5.1 嗜酸乳杆菌E干预与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差异蛋白与互作关系 |
7.5.2 嗜酸乳杆菌E干预与大肠杆菌感染回肠差异表达蛋白GO注释 |
7.6 讨论 |
7.6.1 大肠杆菌感染致肉鸡肠道损伤的蛋白组分析 |
7.6.2 嗜酸乳杆菌E缓解大肠杆菌感染肉鸡肠道损伤的蛋白组分析 |
7.7 小结 |
第八章 嗜酸乳杆菌E调控大肠杆菌诱导Caco-2 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菌株和细胞 |
8.1.2 大肠杆菌O157 毒素基因鉴定 |
8.1.3 细胞复苏与培养 |
8.1.4 大肠杆菌感染诱导Caco-2 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建立 |
8.1.5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Caco-2 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
8.1.6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Caco-2 细胞粘附性的影响 |
8.1.7 嗜酸乳杆菌E和大肠杆菌对Caco-2 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影响 |
8.1.8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Caco-2 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
8.1.9 数据统计 |
8.2 结果 |
8.2.1 大肠杆菌O157 毒素基因鉴定 |
8.2.2 不同感染复数对Caco-2 细胞毒性和细胞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 |
8.2.3 不同感染时间对Caco-2 细胞毒性和细胞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 |
8.2.4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诱导Caco-2 细胞炎症反应的缓解作用 |
8.2.5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Caco-2细胞屏障功能及细胞凋亡的调控 |
8.2.6 嗜酸乳杆菌E及其上清液对大肠杆菌Caco-2 细胞粘附性的影响 |
8.2.7 嗜酸乳杆菌E和大肠杆菌对Caco-2 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
8.2.8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Caco-2 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
8.3 讨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全文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点 |
9.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小鼠肠道生理功能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字符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细菌素研究现状 |
1.1.1 细菌素的分类 |
1.1.2 细菌素作用机理 |
1.1.3 细菌素在体内的作用形式 |
1.2 乳酸片球菌细菌素研究现状 |
1.2.1 乳酸片球菌素的分子结构 |
1.2.2 乳酸片球菌素作用机制 |
1.2.3 乳酸片菌素应用现状 |
1.3 乳酸菌细菌素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
1.3.1 肠道菌群与宿主健康 |
1.3.2 肠道屏障与宿主健康 |
1.3.3 肠道免疫与宿主健康 |
1.3.4 乳酸菌细菌素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
1.3.5 乳酸菌细菌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3.6 乳酸菌细菌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1.3.7 乳酸菌细菌素对致病菌侵袭的影响 |
1.4 立题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抑菌特性分析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菌株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用菌株制备 |
2.3.2 抑菌圈法筛选抑菌特性乳酸菌 |
2.3.3 乳酸片球菌所产抑菌物质初步鉴定 |
2.3.4 抑菌圈法测定乳酸片球菌抑菌谱 |
2.3.5 液体培养中抗菌活性的测定 |
2.3.6 活性氧水平测定 |
2.3.7 抗氧化酶测定 |
2.3.8 成对微生物竞争试验 |
2.3.9 MALDI可视化质谱 |
2.3.10 乳酸片球菌基因草图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抑菌圈法筛选抑菌特性菌株 |
2.4.2 乳酸片球菌抑菌谱分析 |
2.4.3 乳酸片球菌抑菌物质初步鉴定 |
2.4.4 乳酸片球菌液体培养的抗菌活性 |
2.4.5 乳酸片球菌对指示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2.4.6 不同乳酸片球菌内及与指示菌间的相互作用 |
2.4.7 乳酸片球菌细菌素基因簇的鉴定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正常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菌株与动物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试验用菌株的制备 |
3.3.2 动物实验设计 |
3.3.3 小鼠小肠推进率测定 |
3.3.4 小鼠血清免疫因子测定 |
3.3.5 小鼠粪便菌群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3.4.2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
3.4.3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小鼠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 |
3.4.4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便秘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和设备 |
4.2.1 菌株与动物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试验菌株制备 |
4.3.2 动物实验设计 |
4.3.3 便秘小鼠胃肠蠕动相关指标的检测 |
4.3.4 便秘小鼠胃肠调节肽的影响 |
4.3.5 便秘小鼠肠道菌群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便秘小鼠首粒黑便时间的影响 |
4.4.2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便秘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
4.4.3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便秘小鼠血清中胃肠调节肽的影响 |
4.4.4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设备 |
5.2.1 试验菌株与动物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设备 |
5.2.4 主要试剂的配置 |
5.3 试验方法 |
5.3.1 试验菌株的制备 |
5.3.2 动物实验设计 |
5.3.3 单增感染小鼠的存活率 |
5.3.4 单增感染小鼠的体重与脏器指数分析 |
5.3.5 单增感染小鼠的肠道通透性的测定 |
5.3.6 单增感染小鼠肠道与肝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 |
5.3.7 单增感染小鼠体内菌株检测与计数 |
5.3.8 单增感染小鼠血清免疫因子的测定 |
5.3.9 单增感染小鼠粪便菌群的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单增感染小鼠体重的影响 |
5.4.2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单增感染小鼠各脏器指标的影响 |
5.4.3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单增感染小鼠肠道病理的影响 |
5.4.4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单增感染小鼠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
5.4.5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单增感染小鼠肠道屏障的影响 |
5.4.6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单增李斯特菌在体内扩散的影响 |
5.4.7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单增感染小鼠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 |
5.4.8 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单增感染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牦牛胃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及乳酸杆菌益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牦牛概述 |
1.1 牦牛的生物学特征 |
1.2 牦牛的胃肠道生理特性 |
1.3 我国牦牛产业发展现状 |
2 胃肠道微生物概述 |
2.1 胃肠道微生物的特征 |
2.2 胃肠道微生物的功能 |
2.2.1 营养代谢的作用 |
2.2.2 免疫调节的作用 |
2.3 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2.3.1 宿主基因型 |
2.3.2 年龄因素 |
2.3.3 饮食因素 |
2.3.4 抗生素 |
2.3.5 微生态制剂 |
2.3.6 其他因素 |
2.4 胃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
2.4.1 传统培养的方法 |
2.4.2 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 |
2.4.3 指纹图谱技术 |
2.4.4 定量PCR |
2.4.5 高通量测序技术 |
3 乳酸杆菌调节肠道菌群稳态的机制 |
3.1 分泌抗菌物质或与肠道病原菌竞争性结合 |
3.2 乳酸杆菌产生代谢产物调节肠道菌群稳态 |
3.3 乳酸杆菌刺激免疫系统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
3.4 乳酸杆菌维持肠道屏障功能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组成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样品采集 |
2.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
2.2.2 Illumina Miseq测序 |
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测序数据分析 |
3.2 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Alpha多样性 |
3.3 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Beta多样性 |
3.4 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组成 |
3.4.1 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在门水平上的组成及结构 |
3.4.2 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在属水平上的组成及结构 |
3.5 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功能预测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牦牛源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外益生特性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乳酸杆菌的分离纯化 |
2.2.2 革兰氏染色镜检 |
2.2.3 乳酸杆菌16S rDNA鉴定 |
2.2.4 抗逆性试验 |
2.2.5 抑菌试验 |
2.2.6 抗氧化试验 |
2.2.7 药物敏感性试验 |
2.2.8 黏附性试验 |
2.2.9 溶血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 |
3.2 乳酸杆菌抗逆性试验 |
3.3 乳酸杆菌的抑菌能力 |
3.4 乳酸杆菌抗氧化能力 |
3.5 乳酸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3.6 黏附性测定 |
3.6.1 表面疏水性试验 |
3.6.2 肠上皮细胞黏附试验 |
3.7 溶血试验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牦牛源发酵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全基因组学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乳酸杆菌DNA提取及检测 |
2.2.2 文库构建 |
2.2.3 数据质控及序列组装 |
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系统进化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数据概况 |
3.2 基因组基本特征 |
3.3 基因组组分分析 |
3.3.1 编码基因 |
3.3.2 非编码RNA |
3.3.3 基因岛(GIs) |
3.3.4 前噬菌体(Prophage)预测 |
3.3.5 CRISPR预测分析 |
3.4 基因功能注释 |
3.4.1 GO数据库注释结果 |
3.4.2 KEGG注释结果 |
3.4.3 COG注释结果 |
3.4.4 CAZy数据库注释结果 |
3.4.5 毒力基因预测结果 |
3.5 系统进化分析 |
4 讨论 |
4.1 糖代谢相关基因 |
4.2 抗逆性相关基因 |
4.3 黏附性相关基因 |
4.4 抗菌相关基因 |
4.5 潜在毒力因子及抗生素耐药基因 |
5 小结 |
第五章 牦牛源乳酸杆菌对LPS诱导小鼠肠道炎症的缓解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动物及处理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和处理 |
2.2.2 临床症状观察 |
2.2.3 血清抗氧化指标测定 |
2.2.4 肠道组织病理学分析 |
2.2.5 RT-qPCR检测基因表达水平 |
2.2.6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鼠临床症状观察 |
3.2 体重变化 |
3.3 空肠组织病理分析 |
3.4 乳酸杆菌对小鼠空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
3.5 乳酸杆菌对小鼠空肠组织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
3.6 乳酸杆菌对小鼠髓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3.7 肠道组织炎症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变化 |
3.8 乳酸杆菌的抗氧化功能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章 复合乳酸杆菌缓解LPS诱导小鼠肠道炎症的代谢组学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QC样本的制备 |
2.2.3 LC-MS/MS分析条件 |
2.2.4 质谱条件 |
2.3 数据处理 |
2.4 差异代谢物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系统稳定性评价 |
3.1.1 QC样本总离子色谱图 |
3.1.2 总体样本比较分析 |
3.2 肠道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2.1 PLS-DA分析 |
3.2.2 OPLS-DA分析 |
3.2.3 单变量统计分析 |
3.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4 VIP值分析 |
3.5 差异性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
3.6 KEGG通路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复合益生菌缓解抑郁的功效评价及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抑郁症的研究现状 |
1.1.1 抑郁症的概述 |
1.1.2 抑郁症的经典发病机制及现有抗抑郁疗法 |
1.2 肠道微生物与抑郁症 |
1.2.1 肠道微生物 |
1.2.2 肠道菌群失衡参与抑郁症的形成 |
1.3 精神益生菌对抑郁症的缓解作用 |
1.3.1 精神益生菌的筛选方法 |
1.3.2 精神益生菌缓解抑郁症的机制 |
1.3.3 精神益生菌在动物及临床研究的现状 |
1.4 立题背景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具有缓解抑郁功能的复合益生菌配方的筛选及临床验证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及设备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动物及临床试验开展方法 |
2.3.1 复合益生菌配方的组合 |
2.3.2 动物试验用菌制备 |
2.3.3 临床试验用菌制备 |
2.3.4 动物试验方案设计 |
2.3.5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
2.4 动物试验及临床试验指标测定分析方法 |
2.4.1 行为学指标测定 |
2.4.2 L-Trp/5-HTP/5-HT/5-HIAA的测定 |
2.4.3 血清皮质酮、ACTH和炎症水平的测定 |
2.4.4 海马BDNF的测定 |
2.4.5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复合益生菌对小鼠抑郁样、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
2.5.2 复合益生菌对小鼠神经生理学指标的影响 |
2.5.3 复合益生菌对抑郁量表评分的影响 |
2.5.4 复合益生菌对抑郁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
2.5.5 复合益生菌对抑郁患者血清理化指标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益生菌对抑郁及其伴随的便秘的缓解作用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及设备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试验用菌制备 |
3.3.2 动物试验方案设计 |
3.3.3 抑郁行为学指标测定 |
3.3.4 便秘表观指标的评价 |
3.3.5 实时定量PCR测定基因转录水平 |
3.3.6 酶联免疫法测定蛋白的表达水平 |
3.3.7 免疫组化测定海马ProBDNF/CREB/pCREB蛋白的表达 |
3.3.8 免疫荧光测定海马BDNF蛋白的表达 |
3.3.9 高效液相测定L-Trp/5-HT/5-HIAA的含量 |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3.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复合益生菌对抑郁和焦虑样表型的影响 |
3.4.2 复合益生菌对HPA轴亢进及中枢炎症反应的影响 |
3.4.3 复合益生菌对海马CREB-BDNF通路的影响 |
3.4.4 复合益生菌对前额叶和脑干中5-HT的合成和代谢的影响 |
3.4.5 复合益生菌对抑郁伴随的便秘症状的缓解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调节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角度解析复合益生菌M3 缓解抑郁的机制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及设备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小鼠及人粪便肠道菌群16S V3-V4 测序分析 |
4.3.2 小鼠盲肠内容物及人粪便SCFAs的测定 |
4.3.3 探究SCFAs对抑郁影响的动物试验设计 |
4.3.4 短链脂肪酸酰化淀粉的制备 |
4.3.5 抑郁相关指标的测定 |
4.3.6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复合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4.4.2 复合益生菌对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4.4.3 短链脂肪酸酰化淀粉探究SCFAs对抑郁的直接影响 |
4.4.4 M3 通过影响SCFAs的生成来调节抑郁和便秘的机制猜想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2: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阴性对照图 |
(9)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缺血性脑卒中 |
1.1.1 缺血性脑卒中概述 |
1.1.2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及主要病理环节 |
1.1.3 缺血性脑卒中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1.4 缺血性脑卒中常用药物 |
1.2 刺五加叶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1.2.1 刺五加叶概述 |
1.2.2 刺五加叶主要化学成分 |
1.2.3 刺五加叶主要药理作用 |
1.3 代谢组学 |
1.3.1 代谢组学概述 |
1.3.2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
1.3.3 脂质组学研究方法 |
1.3.4 代谢组学在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的应用 |
1.3.5 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代谢组学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清脂质组学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2.1.2 刺五加叶主要活性组分的制备及成分分析 |
2.1.3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2.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1.5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1.6 血清脂质代谢轮廓采集 |
2.1.7 数据分析 |
2.1.8 基于UPLC-TQ/MS的神经递质定量分析 |
2.1.9 基于UPLC-TQ/MS的神经递质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刺五加叶主要活性组分成分分析 |
2.2.2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2.3 血清脂质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2.2.4 血清脂质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2.2.5 血清脂质组学通路分析 |
2.2.6 神经递质定量研究 |
2.2.7 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研究 |
2.3 小结 |
第3 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3.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3.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3.1.4 粪便代谢轮廓采集 |
3.1.5 数据分析 |
3.1.6 基于UPLC-TQ/MS的大鼠粪便胆汁酸定量分析 |
3.1.7 粪便菌群的16S r RNA测序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3.2.2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3.2.3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路分析 |
3.2.4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大鼠粪便胆汁酸的定量研究 |
3.2.5 刺五加叶对大鼠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刺五加叶通过对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验证 |
4.1 实验部分 |
4.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4.1.2 菌群培养及菌液制备 |
4.1.3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4.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4.1.5 粪便菌群的16S r RNA测序 |
4.1.6 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测定 |
4.1.7 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等生化指标检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
4.2.2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
4.2.3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5.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5.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5.1.4 尿液代谢轮廓采集 |
5.1.5 数据分析 |
5.1.6 ELISA法对通路分析进行验证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5.2.2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5.2.3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路分析 |
5.2.4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体内代谢通路的影响验证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6.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6.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6.1.4 尿液样本同位素标记衍生化 |
6.1.5 尿液代谢轮廓采集 |
6.1.6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6.2.2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6.2.3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结果的科学解释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肠道菌群及循环代谢产物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其不良预后的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
第一部分 冠心病患者肠道微生物及血清代谢组特征 |
引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方案设计和人口信息学采集 |
1.1 冠心病各亚型的定义 |
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测量 |
1.3 临床数据收集 |
1.4 临床数据的统计分析 |
2. 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2.1 样品前处理及液相色谱-质谱串联分析 |
2.2 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分析 |
2.3 代谢组数据降维聚类方法 |
3. 16SrRNA基因测序及分析流程 |
3.1 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V3-V4区域测序 |
3.2 测序数据分析 |
3.3 使用SparCC生成微生物共丰度簇 |
4. Spearman多组学相关性分析 |
5. 使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特征选择 |
二、实验结果 |
1. 受试者临床基本信息 |
2. 探索不同严重程度冠心病患者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特征的变化 |
3. 冠心病各亚型患者之间肠道菌群的结构及组成变化 |
4. 通过多组学分析揭示冠心病患者中肠道菌群与血清代谢物关系 |
5. 基于前期发现的微生物及相关代谢产物在另一独立队列中验证其诊断效能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二部分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影响无菌小鼠代谢稳态和血管功能 |
引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1. 动物和饮食 |
2. 粪便的收集和移植方法 |
3. 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脂质检测 |
4.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相关实验(ELISA) |
5. 使用UPLC-MS/MS方法定量分析胆汁酸代谢物水平 |
5.1 代谢物提取 |
5.2 标准溶液配制 |
5.3 上机检测 |
5.4 标准曲线 |
5.5 方法检出限及定量限 |
6. 宏基因组学数据分析 |
6.1 微生物DNA提取和宏基因组测序 |
6.2 De novo非冗余宏基因组基因目录构建 |
6.3 功能和物种分类注释 |
6.4 多样性分析 |
7. 总RNA的提取和定量逆转录PCR (RT-qPCR)分析 |
8. 转录组测序 |
9. 小鼠脾脏细胞和肠道固有层淋巴细胞(LPLs)悬液制备 |
9.1 小鼠脾脏细胞悬液制备 |
9.2 小鼠小肠固有层淋巴细胞提取 |
9.3 细胞计数 |
10. 流式细胞术 |
10.1 流式细胞术样品染色及制备 |
10.2 流式细胞仪标本检测 |
11.脉搏波传导速度测量 |
12. 免疫组化和活性氧的检测 |
13. 统计分析 |
二、实验结果 |
1. 冠心病相关微生物移植引起小鼠胆固醇代谢紊乱 |
2. 冠心病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移植导致小鼠动脉僵硬和血管功能障碍 |
3. 冠心病患者的微生物移植导致无菌小鼠胆汁酸代谢紊乱 |
4. 冠心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具有继发性胆汁酸生物转化潜能 |
5. 冠心病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可促进系统性和肠道免疫激活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三部分 探索与不良心血管疾病预后相关的肠菌标记物 |
引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1. 人群研究 |
1.1 基线队列 |
1.2 随访和不良心血管结局定义 |
2. 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分析 |
2.1 DNA提取和文库构建 |
2.2 元基因组测序和数据质量控制 |
2.3 元基因组组装和分箱 |
2.4 PcoA多样性分析 |
2.5 使用SparCC生成MAG的共丰度组CAG(co-abundance groups) |
2.6 De novo进行非冗余宏基因组目录构建和基因丰度计算 |
2.7 功能注释 |
2.8 微生物KEGG代谢功能模块与冠心病表型进行关联分析 |
2.9 寻找驱动微生物KEGG代谢模块功能的driver CAG (Leave-one outanlysis) |
2.10 随机生存森林分析 |
3. 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
3.1 血清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处理 |
3.2 靶向色氨酸代谢通路定量分析 |
4. 伪无菌SPF ApoE-/-小鼠实验 |
4.1 抗生素处理建立伪无菌动物模型和造模饮食 |
4.2 粪菌移植 |
4.3 受体小鼠和供体受试者粪便16S rRNA测序 |
4.4 小鼠生化指标、LPS和炎性因子检测 |
4.5 小鼠主动脉和结肠组织免疫组化分析(IHC) |
4.6 小鼠结肠Western Blotting |
4.7 小鼠主动脉转录组分析 |
5. 无菌ApoE-/-小鼠模型建立和实验 |
5.1 悉生ApoE-/-小鼠培育 |
5.2 流式细胞术单细胞悬液制备 |
5.3 流式细胞术策略 |
6. 单菌定植和血栓表型实验 |
6.1 B. thetaiotaomicron单菌灌胃无菌小鼠的干预研究 |
6.2 颈动脉FeCl_3损伤血栓模型 |
6.3 血小板悬液的制备 |
6.4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血小板活化 |
6.5 血小板粘附实验 |
7. 统计分析 |
二、实验结果 |
1. 基线期PUMCH-CAD队列的临床特征 |
2. 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组成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3. 综合血清代谢组学、肠道微生物组与冠心病严重性指标之间的多重相关性分析 |
4. 冠心病相关微生物定植能够通过LPS-TLR4介导的炎症途径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
5. 肠道微生物预后标记物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联 |
6. 心血管预后标志物B.thetaiotaomicron具有增强血栓形成的潜力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束语 |
文献综述 肠道菌群干预治疗为代谢综合征疾病提供新的机遇 |
代谢综合征定义 |
代谢综合征相关的肠道菌群研究 |
靶向新型益生菌的干预措施 |
益生元一来源和应用 |
个性化的益生菌和益生元 |
粪便菌群移植纠正代谢紊乱 |
未来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益生菌与肠道免疫紊乱相关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 [1]灭活动物双歧杆菌A6对肥胖小鼠脂代谢紊乱的缓解作用及机制[D]. 李赵敏. 西藏农牧学院, 2021(08)
- [2]青春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引发肥胖症的缓解作用与机制研究[D]. 王伯韬. 江南大学, 2021(01)
- [3]具有缓解肠易激综合征及溃疡性结肠炎功能的乳杆菌的筛选及功效评价[D]. 刘洋. 江南大学, 2021(01)
- [4]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陈洋. 江南大学, 2021(01)
- [5]嗜酸乳杆菌对肉鸡的益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吴正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6]产细菌素乳酸片球菌对小鼠肠道生理功能的作用研究[D]. 乔一腾. 江南大学, 2021(01)
- [7]牦牛胃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及乳酸杆菌益生特性研究[D]. 张丽鸿.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8]复合益生菌缓解抑郁的功效评价及机制探究[D]. 邹仁英. 江南大学, 2021(01)
- [9]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D]. 汪戎锦. 吉林大学, 2021(01)
- [10]肠道菌群及循环代谢产物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其不良预后的相关机制研究[D]. 刘红宏.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