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光透明网络中的波长变换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高文杰[1](2021)在《基于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通信量的爆炸式增长以及与之相关的巨大带宽需求,面向新兴多媒体业务与互联网业务,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经过了数十年研究与发展,始终是光传输网络的研究热点。密集波分复用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通信容量,提高传输效率,扩宽网络宽带业务。是未来实现全光网络通信的基础。全光网络是未来光传输网络的必然趋势。目前,市场对全光网络的需求与日俱增。全光波长转换作为全光网络的核心技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如何能够设计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切换速度更快、延迟更低的快速全光波长转换系统,是提升全光网络性能的标准指标。快速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的核心器件是光源以及波长转换器。因此在快速全光波长转换系统中,激光器以及波长转换器工作的稳定性和波长切换效率是系统设计的关键。因此,本文将对以下内容展开研究:(1)本文中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的研究,是根据目前学者对密集波分复用技术以及全光网络的研究进行调研并展开的。通过调研与分析,选取了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方案中的核心器件:快速可调谐激光器MG-Y调制激光器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1117S。(2)本文基于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的开发,是在现有的软、硬件开发技术的基础上,对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方案中的核心器件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包括了快速可调谐激光器的驱动稳定性、波长调谐稳定性,半导体光放大器的波长转换效率等。(3)本文基于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的实现,设计了一种并实现了纯光交叉增益调制波长变换处理板,并完成2路输入光信号的波长变换。通过本系统,能实现多路波长光数据收发、波长转换、波长路由等功能。
莘云龙[2](2020)在《基于偏振分集结构的OFDM信号全光波长变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不断增加的业务和带宽需求,构建基于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的全光网络(All-Optical Network,AON)成为光通信领域发展的必然目标。全光波长变换器是全光网络中的关键器件,它可以避免波长竞争和网络堵塞,提高WDM网络的智能性和生存性。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具有很强的抵抗色度色散(Chromatic Dispersion,CD)和偏振模色散(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PMD)能力,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光纤通信领域中。将OFDM技术与全光波长变换技术(All-Optical Wavelength Conversion,AOWC)结合起来,对于实现高速率、大容量的信息交换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本文对低成本、偏振不敏感的OFDM信号AOWC方案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理论和仿真研究了基于偏振分集结构中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四波混频效应实现OFDM信号光AOWC的方案。理论分析得到该方案下的波长变换器是偏振不敏感的,其波长可调范围大于平行泵浦方案和垂直泵浦方案。基于理论分析开展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号光的偏振角从-90°至90°变化时,转换光的功率变化小于0.5d B;偏振分集方案、平行泵浦方案和垂直泵浦方案的可调谐范围分别为0.14 THz,0.05 THz和0.08 THz,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另外仿真结果还表明输入光功率、外腔激光器线宽和半导体光放大器注入电流对系统性能有一定影响。二、在数值仿真的基础上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研究了该方案下波长变换器的性能,包括偏振敏感性,波长可调谐范围和QPSK/16-QAM调制格式下的系统性能表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8 nm的转换范围且是偏振不敏感的。在BER=2×10-2时,波长变换后16-QAM信号相比QPSK信号增加了8 d B的功率代价。三、理论和仿真研究了基于偏振分集结构中高非线性光纤的四波混频效应实现OFDM信号光AOWC的方案。首先理论研究了该方案的偏振敏感性,然后仿真研究了波长变换器的性能,包括偏振敏感性和不同信号调制格式下的功率代价。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号光的偏振角从-90°至90°变化时,转换信号EVM的变化小于1.5 d B。在系统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为1×10-3时,16-QAM和64-QAM信号波长变换前后的功率代价分别为1 d B和1.5 d B。此外,本文仿真研究了影响该方案的因素,包括输入光功率、HNLF长度和有效截面积。
吴宾[3](2019)在《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中继交换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速数据通信、导航定位、高分辨率图像采集和深空探测等技术的进步,星间、星地大容量信息传输的需求不断增长,多种类型星间与星地数据中继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原有的卫星微波通信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激光通信技术在中继卫星之间建立高速激光链路,从而形成激光-微波混合卫星网络,成为未来空间信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卫星转发器作为中继卫星的关键载荷,需要支持多通道、不同类型信号的中继和交换等功能。传统的卫星转发器越来越接近电子速率的极限,限制了信号交换与处理速率的进一步提高,而采用微波光子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卫星转发器的体积、重量和功耗,实现大带宽和超高速的交换和信号处理。同时,利用其并行处理的特性能够有效提高卫星转发器微波信号的处理能力,如多频本振分发、多通道信号低损伤变频和波束间交叉互连等功能。因此,将微波光子技术应用于未来激光-微波混合网络的中继系统中,成为下一代高频段、多波束、大容量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交换中面临的系统结构、弹性带宽交换和星上波长变换、多通道频率变换、星地高速链路的并行传输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理论与实验研究,具体完成的创新性工作如下。(1)设计了卫星激光-微波混合交换系统结构,提出了基于业务分布的弹性带宽优化分配策略,在仿真的基础上搭建了基于波长选择开关的弹性带宽交换实验系统,验证了系统频谱资源灵活配置和弹性带宽交换的能力。该方案能有效提高网络的频谱利用率,适用于未来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中,不同粒度业务的灵活高效交换。(2)提出了一种基于光频梳的中继交换全光波长变换方案,分析了波长变换的原理和实现技术。对搭建实验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光频梳与波长选择开关配合,系统能实现“点到多点”的波长变换和频隙级的波长分配,各通道传输的基带数据误码率均低于10-9。该方案可降低各节点之间因波长冲突造成的业务阻塞,从而提高星间光链路的传输容量。(3)提出了基于抑制载波双边带和基于可重构单光频梳的星上并行多频段变频方案,分析了星上频率变换实现的原理,设计了适用于多波段宽带卫星的转发器系统结构。搭建了基于微波光子学的星上多频段变频实验系统,以Ka波段信号变频至其他卫星工作波段信号为例,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该变频方案输出不受波分复用通道限制,采用并行变频的方式,降低了星上负载的功耗和系统复杂度。(4)提出了一种星地高速链路数据并行传输技术。通过向并行信道添加同步信息,实现了四路微波信号的同步控制;基于自行设计的Virtex-6系列FPGA硬件平台,对该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接收端能恢复出5Gbps速率的原始基带数据,验证了四路并行数据的同步性。同时,设计并研制了基于RocketIO的空间光通信阵列高速光收发器,实现了 6.25Gbps的高速串行通信,其具有集成度高、调试灵活和扩展性强等特点。
黄新宁[4](2019)在《非线性光学参量效应在空间激光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空间探索范围的扩大以及对地观测手段的增加,各种飞行器获取和需要传输的信息容量急剧增加,空间激光通信因其传输带宽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无需申请频谱资源牌照等优势而成为近年来空间信息传输的研究热点。虽然已有多项空间激光通信在轨试验成功演示,但大气信道条件随机性对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劣化仍然是需要重点克服的技术难点。非线性光学参量效应能够产生新频率成分,且具有响应时间短、调制格式透明和数据速率透明等优点,是超高速激光数据全光处理的有效技术途径。本论文主要针对非线性光学参量效应在空间激光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分析了二阶、三阶非线性光学参量过程的物理实现。针对二阶参量差频效应(DFG)可实现跨波段波长转换这一特点,研究了其在实现空间中红外波段高速激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在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晶体(PPLN)中以较高效率产生DFG效应时的准相位匹配要求;针对三阶参量四波混频效应(FWM)的超快响应以及数据速率和调制格式透明物理特点,讨论了其在空间激光通信网络节点处的全光信息处理应用;重点针对FWM的相位匹配条件以及偏振敏感特性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了简并四波混频(D-FWM)和非简并四波混频(ND-FWM)条件下偏振不敏感的实现方案,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分析结果。本部分研究成果为后面实验系统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2、提出了基于DFG效应的跨波段、大范围光波长参量变换实现高速中红外(35μm)激光信号的产生与接收之技术思路,并成功搭建了高速中红外激光信号产生以及接收实验系统。中红外波段大气窗口在大气信道传输中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但受限于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等核心器件的成熟度,无法直接产生、且无法直接接收数十Gbps的高速中红外激光信号,使其在空间激光通信领域的实际应用性大打折扣。本文提出利用PPLN中的DFG效应在发射端将高速近红外波段信号搬移至中红外(1.55μm→3.6μm),经过大气传输后在接收端再利用DFG效应将中红外信号搬移至近红外(3.6μm→1.55μm)。实验中实现了10Gbps、OOK与DPSK兼容的高速中红外激光信号发射与接收,且中红外波长可在较宽范围内调谐。这一系统充分利用了近红外波段(1.55μm)的器件成熟度以及中红外波段优良的大气传输性能,能够极大改善大气信道条件随机变化对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3、提出了基于波长地址的空间激光通信网络全光交换技术思路。分析了空间激光通信网络的特点以及对节点处交换功能的要求,指出波长地址交换应用于空间网络节点极具优势;开展了基于FWM效应的空间节点波长地址交换实验研究,并对交换节点的通信制式/数据速率透明性、链路偏振无关性以及引入的信噪比损耗等重点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FWM效应可实现C波段(1535nm-1567nm)范围内、兼容OOK、BPSK、QPSK的波长地址全光交换,且交换节点对上述通信制式引入的接收灵敏度损耗均小于1dB,信号随机偏振变化的敏感性小于0.6dB;随后基于实验研究基础研制了波长变换原理样机,并对其核心器件进行了初步环境适应性测试,为该技术的后续工程化转化提供参考。4、提出了基于FWM效应实现空间激光通信网络节点处的全光信息处理。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了OOK和DPSK通信制式在空间激光通信网络节点处的放大-转发全光中继处理方式,中继节点引入的接收灵敏度损耗分别为OOK小于1.5dB和DPSK接近10dB,指出相位调制通信制式的节点处全光中继需采用全光再生中继方式,主要基于FWM的相位敏感放大过程实现;同时提出基于D-FWM过程的相位擦除效应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大气信道劣化条件下的降速率传输,实现了接收灵敏度损耗小于1dB的QPSK至BPSK制式转换,可有效保障空间激光网络的链路通畅性。
常海悦[5](2018)在《高性价比全光波长变换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光纤宽带用户数和宽带接入速率竞相攀升,使得全光网络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适应技术的发展潮流,满足用户新的业务需求,通过降低系统成本和复杂度,提高频谱效率,扩大网络容量来提高系统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光波长变换作为全光网络中的一种关键技术,通过引入离散多音频信号和双单边带调制技术来提高信号的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本文采用外部调制技术对全光波长变换系统的传输性能展开研究,围绕高性能的全光波长变换系统进行理论推导和系统仿真,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高阶边带抑制比对基于载波抑制平行泵浦结构偏振复用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系统的影响。通过将调制器的调制深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应高阶边带抑制比下的转换光能够实现偏振不敏感信号的无串扰直接接收,省略滤波器过滤残留边带的步骤,从而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及成本。(2)分析了单边带调制信号光对全光波长变换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离散多音频两种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系统性能在仿真方面进行了比较。从结构简单、频谱效率以及系统性能等方面考虑,离散多音频信号更适应于高性价比的全光波长变换系统。(3)将双单边带离散多音频技术融入到全光波长变换中实现了多路传输系统。首先从理论方面对双单边带调制信号的产生原理进行分析,并仿真分析了平行泵浦和垂直泵浦结构双单边带离散多音频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优化影响转换光效率的因素,利用其余转换光实现多播转换,在双泵浦全光波长变换系统基础上实现了基于全光波长多播技术的多路传输系统。通过理论与仿真分析,实现了一个低成本、低复杂度、高频谱效率的全光波长变换系统。
曹孝元[6](2012)在《光突发交换网络的多业务支持》文中研究表明最近几十年间,光网络领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因特网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数据业务的持续增长给现有的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业务多样化已成为未来互联网络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建设灵活可靠且能满足多种业务需求的新型光网络已是当今最紧迫的要求。光突发交换(OBS)网络是支持下一代光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具有控制数据分离、延迟预约和突发交换等特点,因其灵活交换能力和可实现性已经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重视,得到了充分的研究。然而随着光网络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为了让OBS真正成为未来光网络的支撑交换技术,就必须使OBS网络具有多业务支持的能力。为此,本论文以未来网络转型和业务发展为导向,重点研究了OBS网络对多种业务的支持能力,包括对可靠性业务、高带宽多播业务和动态业务的支持技术。具体可以总结如下:(1)针对可靠性业务传输要求,从降低网络丢包率和提高网络生存性两方面研究如何增强OBS网络对业务的可靠支持。为了降低OBS网络丢包率,论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偏置时间算法,为大尺寸的突发包分配更大的偏置时间,从而保证其在资源预约上的优先级,降低其丢包率,提高网络吞吐量。为了提高OBS网络的生存性,论文提出了基于突发包克隆的标记光突发交换(LOBS)网络1+l保护机制,采用源端复制和多路传输的方式提高业务成功接收概率。论文分别通过网络仿真和LOBS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验证了两个方案的可行性。(2)针对高带宽多播业务传输要求,从构造透明OBS网络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在OBS网络中实现高带宽多播业务的透明支持。论文分析了建设透明OBS网络的意义和关键技术。分析了WDM网络和OBS网络中的多播业务,并从控制层面和数据层面讨论了全光多播的常用策略和关键技术。分析了OBS网络中为了补偿传输和多播引起的功率损失而所需的全光放大的重要性,并分析了OBS网络由于突发包的特性而导致的EDFA瞬态效应及现有的瞬态抑制方案。论文基于多波长变换首次提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一种可以同时支持光层多播和全光突发放大的集成结构,能够得到多个克隆信号供多播使用,同时还有效的抑制了突发包放大过程中的EDFA瞬态效应,保证了业务的透明传输。针对提出的节点结构,论文还相应的提出了多播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在控制层面支持全光网络多播,并最小化网络中波长变换的次数。论文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节点结构和多播算法的性能。(3)针对构建灵活可靠光网络的需求和动态业务传输要求,论文首次引入并完善了基于主电路的LOBS网络(LOBS-HC) LOBS-HC网络结合了OCS和OBS的优势,在保证业务可靠带宽的同时还利用了统计复用的优点以实现灵活小粒度的交换。对于LOBS-HC网络,论文提出了基于单源优化和多源优化的波长分配算法,并将其与具有业务梳理能力的IP/WDM网络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LOBS-HC网络可以以更少的路由器资源消耗实现相近的波长资源消耗。另一方面,为了增强LOBS-HC对动态业务的支持能力,论文提出了动态业务下的HC分组算法,称为增量HC重组算法(IHCR)。算法以极少的业务流重组开销有效的支持了业务的动态变化,证明LOBS-HC不仅可以为业务提供灵活可靠的传输和交换,还能很好的同时支持静态和动态业务,为下一代光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周慧[7](2010)在《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通信网传输容量的增加,光纤通信技术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WDM和光交换融合起来实现全光网络,用来解决传输容量问题,使得光通信技术变得透明和便捷,而这要依赖波长变换技术。全光波长变换技术可以实现光标记交换技术中的波长路由和波长重利用,有效的解决光网络中有限波长信道的限制问题,以及增加网路动态管理的灵活性,减少网路的通道波长堵塞。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以其抗干扰能力强、频谱效率高、传输容量大等特点被公认为4G的核心技术。本文基于这样一种研究背景,对OFDM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一、理论研究了以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作为信号光的基于SOA的四波混频效应的波长变换新方案。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可以抵抗光通信中的色散效应,将OFDM引入全光波长变换系统,具有抗色散、抗干扰、频谱效率高等多方面的优势,能够实现信号的长距离传输。研究了基于SOA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四波混频效应的三种泵浦结构:单泵浦、垂直泵浦和平行泵浦的原理。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经SOA四波混频效应后,产生新的波长的信号光将携带OFDM信号;单泵浦模型对偏振敏感,平行泵浦和垂直泵浦模型对偏振不敏感,平行泵浦的波长变换效率最高。二、实验研究了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基于四波混频(FWM)效应的单泵浦、垂直泵浦和平行泵浦对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信号波长变换特性。信号光源经2.5Gb/s OFDM电信号直接调制后和泵浦光耦合,经光放大器后在SOA中实现波长变换。实验结果显示,经SOA四波混频效应后,产生新的波长的信号光将携带OFDM信号。实验还测量了波长变换后OFDM信号的误码特性曲线和星座图,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
汤婧[8](2010)在《全光网络中的多播RWA算法及仿真实现》文中指出与传统光网络相比,全光网络可以实现光信号的端到端透明传输,因而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透明性,逐渐成为未来光网络的发展方向之一。同时,以HDTV为典型代表的各种高带宽业务的需求使得全光网络中的多播技术成为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全光网络中的分光器及波长变换器一般分布稀疏,因此全光网络中的多播问题同时受到波长连续性和光传输损耗的约束。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全光网络中的新型多播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本算法采用逐个加入目的节点的方法,使每次加入多播树的树枝满足尽可能多的剩余波长和尽可能少的跳数的要求。同时,为了加强算法的灵活性,在因网络资源有限无法构建单一多播树的情况下,尝试构建多播森林,以获取更高的多播连接建立的成功率。为了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本文使用OPNET仿真软件搭建了全新的多播路由与波长分配仿真平台。波长分配过程的包格式参考了RFC4875对于多播资源预留包格式的规定,并针对全光网络的特性做了相应扩展。仿真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新型RWA算法较好的改善了网络阻塞率。最后,对该全光网络多播RWA算法及多播仿真平台的实现做了总结,并提出了可以改进的方向。
延双毅[9](2009)在《超高速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其系统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宽带网络逐渐普及;各种占用大量网络资源的新型网络应用不断涌现,使得因特网网络流量几乎每两年翻一番。现有的光通信网络受制于电子器件“电子瓶颈”的限制,单波长传输速率商用最高可达40GBit/s。为了提高传输网络传输能力和核心节点信息处理能力,必须开展新型的超高速光通信网络研究。本论文针对超高速全光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影响网络性能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超短光脉冲产生、全光波长变换、超高速全光OTDM系统复用/解复用,以及光交换网络结构等。具体研究成果与创新如下:1、首次在线性腔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线性腔内内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作为增益介质和锁模器件,实现了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线性腔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该线性腔锁模光纤激光器谐振腔内无波长选择器件,腔型结构简单,输出锁模脉冲性能稳定。实验中实现了重复频率为10GHz,脉冲宽度为6.8ps的脉冲输出,输出脉冲的时域抖动为60fs。谐振腔腔长短,输出光脉冲性能稳定。通过调节外部注入脉冲,输出的锁模脉冲能够宽波长调节范围(1528nm-1565nm)、宽重复率范围(3GHz-10GHz)内进行调节。2、利用外部注入脉冲同向注入到锁模激光器环型腔,实现了重复频率为10GHz,脉冲宽度为6ps的直接脉冲输出。该锁模激光器输出脉冲能够实现中心波长1530nm到1565nm可调,重复频率从1GHz到15Ghz可调。从实验测试方面,详细分析了锁模激光器环型腔内部参数,以及外部注入光参数对于该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输出脉冲的影响。基于该环型腔,对外部脉冲进行时域复制,实现了重复频率为40GHz的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3、利用SOA内交叉增益调制和交叉相位调制效应,实现了速率为80Gbit/s极性保持的全光波长变换器。该波长变换器能够实现宽范围的波长变换,固定信号光中心波长为1550nm,实现了1530nm到1548nm可调范围的波长下变换以及1555nm到1565nm可调范围的波长上变换。变换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同,对于输入信号的偏振态不敏感。为了优化该波长变换器的波长变换效果,分析了波长变换输出性能与滤波器相对探索光中心波长的偏移之间的关系,以及输入信号功率对于波长变换效率的影响。4、基于SOA的四波混频效应,利用单只SOA实现了80Gbit/s到10Gbit/s全光解压缩实验。通过测试,该解压缩系统可以无误码运行,在系统误码率为10-9时,系统的功率代价最高为3.5dB。通过误码测试系统,分析了该解压缩系统输入信号光功率对于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接收信号功率进行优化,能够提高该系统的性能。5、利用维持-阻塞D触发器首次实现了40Gbit/s到10Gbit/s的解压缩实验。该解压缩方案性能稳定,解压缩各路信号误码性能一致。该解压缩方案在对信号解压缩的同时能够实现对归零码(RZ)到非归零码(NRZ)的变换。6、基于高速的全光波长变换器以及全光压缩/解压缩系统关键技术,搭建了一套三节点,速率为80Gbit/s的基于波长地址的超高速全光交换网络实验演示系统。该全光交换网络结合了超高速OTDM系统的大容量传输特性以及全光线路交换的透明传输特性,能够实现超高速的全光交换。
胡浩[10](2009)在《高速光传输与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传输与交换是通信领域两大永恒的主题,本论文在这两个领域内分别进行了高速光传输和全光信号处理两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次提出了利用大信号直调激光器和相位调制器级联,先进行啁啾管理,然后再进行啁啾压缩得到短脉冲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孤子压缩技术,最终得到了高稳定的84-fs时间抖动的1.6 ps短脉冲。分析了不同实验参数对40 GHz单片集成半导体锁模激光二极管(MLLD)线宽的影响,并首次通过实验得出了半导体锁模激光器线宽对DQPSK调制格式的影响。针对100 G以太网传输技术,分别进行了107 Gb/s RZ-DPSK信号在320公里光纤上的传输实验和107 Gb/s RZ-DQPSK信号在480公里光纤上的传输实验。此外,首次进行了1 Tb/s PM-RZ-DQPSK信号在480公里光纤上的传输实验。在基于周期性极化铌酸锂(PPLN)的全光信号处理技术中,我们利用PPLN波导中级联的倍频效应(SHG)和差频效应(DFG),进行了全光波长变换(AOWC)的研究,包括:首次实现偏振不敏感的320 Gb/s RZ-DQPSK全光波长变换,偏振不敏感320 Gb/s RZ-DQPSK全光波长变换的320公里传输实验,单信道535 Gb/s RZ-DQPSK及1.07 Tbit/s PM-RZ-DQPSK全光波长变换实验。利用中途谱反转技术(即光相位共轭)实现了160 Gb/s RZ-DQPSK信号在110公里普通单模光纤上的无色散补偿传输。此外,利用基于PPLN的波长变换,分别实现了40 Gb/s RZ-OOK信号的1×4的WDM广播和1×3的WDM组播。通过80 Gb/s RZ-DQPSK信号和40 Gb/s RZ-OOK信号同时波长变换的实验,证明了基于PPLN的波长变换对数据信号的透明性。在基于PPLN的光开关实验中,在牺牲转换效率的前提下,当控制光脉冲宽度为1.4 ps时,在新产生的波长上得到了1.46 ps的开关窗口。此外,基于偏振不敏感PPLN子系统,实现了“一控三”的多波长光控光开关。在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全光信号处理技术中,利用SOA中的交叉增益调制和交叉相位调制,完成了40 Gb/s的全光串并转换实验;基于SOA中的四波混频效应,实现了107 Gb/s RZ-DQPSK信号全光波长变换,并利用中途谱反转技术,实现了107 Gb/s RZ-DQPSK信号在108公里单模光纤上的传输。在基于高非线性光纤(HNLF)的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中,我们利用参量放大的原理,实现了53.5 Gb/s DPSK信号的参量波长变换,在对DPSK信号的波长变换过程中,同时实现了幅度再生功能。
二、全光透明网络中的波长变换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光透明网络中的波长变换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波分复用技术 |
1.1.2 全光波长转换技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半导体光放大器与连续波可调谐激光器 |
2.1 半导体光放大器 |
2.1.1 半导体光放大器工作原理 |
2.1.2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主要特性 |
2.1.3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主要应用 |
2.2 连续波可调谐激光器 |
2.2.1 可调谐激光器分类 |
2.2.2 可调谐DBR激光器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调谐激光器与SOA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
3.1 可调谐激光器系统总体设计 |
3.1.1 可调谐激光器驱动控制模块设计 |
3.1.2 可调谐激光器温度控制模块设计 |
3.2 SOA控制模块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系统开发与实现 |
4.1 基于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系统的开发 |
4.1.1 SOA控制板 |
4.1.2 可调谐激光器控制板 |
4.1.3 全光波长交换功能测试 |
4.2 基于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系统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基于偏振分集结构的OFDM信号全光波长变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全光波长变换技术与OFDM技术 |
2.1 全光波长变换技术在WDM网络中的应用 |
2.2 基于光门的全光波长变换技术 |
2.2.1 基于SOA-XGM的全光波长变换技术 |
2.2.2 基于SOA-XPM的全光波长变换技术 |
2.2.3 基于NOLM的全光波长变换技术 |
2.3 基于波混频的全光波长变换技术 |
2.3.1 基于FWM效应的全光波长变换技术 |
2.3.2 基于和频差频(SFG/DFG)效应的全光波长变换技术 |
2.4 OFDM技术 |
2.4.1 OFDM技术的发展史 |
2.4.2 OFDM基本原理 |
2.4.3 直接检测光OFDM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偏振分集结构的SOA-FWM实现OFDM信号AOWC的研究 |
3.1 理论研究 |
3.2 仿真平台 |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影响系统性能因素分析 |
3.4.1 输入光功率 |
3.4.2 外腔激光器线宽 |
3.4.3 SOA注入电流 |
3.5 实验研究 |
3.5.1 实验平台 |
3.5.2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偏振分集结构的HNLF-FWM实现OFDM信号AOWC的研究 |
4.1 理论研究 |
4.1.1 系统结构 |
4.1.2 理论分析 |
4.2 仿真平台 |
4.3 仿真结果及讨论 |
4.3.1 最佳的输入光功率 |
4.3.2 偏振敏感性 |
4.3.3 系统的功率代价 |
4.3.4 调制阶数对系统的影响 |
4.3.5 HNLF长度 |
4.3.6 HNLF有效截面积 |
4.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中继交换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缩略表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2 卫星微波光子技术理论基础 |
2.1 微波信号光调制技术 |
2.1.1 光调制技术分类 |
2.1.2 基于DD-MZM的外调制技术 |
2.2 微波信号光域频率变换技术 |
2.2.1 基于级联IM的频率变换方案 |
2.2.2 基于双驱动MZM的频率变换方案 |
2.2.3 基于双平行MZM的频率变换方案 |
2.3 卫星微波光子链路非线性失真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3 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交换系统结构与链路性能优化研究 |
3.1 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与交换节点总体结构 |
3.1.1 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 |
3.1.2 混合交换节点 |
3.2 卫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与链路非线性失真抑制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卫星激光-微波网络弹性带宽交换与全光波长变换技术研究 |
4.1 卫星激光-微波混合链路弹性带宽交换方案 |
4.1.1 基于业务分布的弹性带宽优化分配策略 |
4.1.2 频谱分配策略性能对比 |
4.1.3 基于WSS的弹性带宽交换实验和结果分析 |
4.2 基于OFC的卫星全光波长变换方案 |
4.2.1 波长变换技术 |
4.2.2 全光波长变换原理与系统结构 |
4.2.3 系统实验与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频光本振的卫星多频段频率变换技术研究 |
5.1 多频段卫星中继转发器的结构与功能 |
5.2 基于DSB-SC的卫星微波频率变换系统 |
5.2.1 Ka波段信号的产生 |
5.2.2 变频方案与系统结构 |
5.2.3 实验结果 |
5.3 基于可重构OFC的卫星多频段频率变换系统 |
5.3.1 OFC的产生 |
5.3.2 变频方案与系统结构 |
5.3.3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星地高速链路并行传输系统和高速光收发器的设计与研制 |
6.1 星地高速链路并行传输与同步控制技术研究 |
6.1.1 高速链路并行传输系统设计 |
6.1.2 高速并行信道同步控制方案 |
6.1.3 实验结果 |
6.2 基于RocketIO的空间光通信高速光收发器的设计与研制 |
6.2.1 GTX高速串行收发器 |
6.2.2 基于RocketIO的自定义传输协议设计 |
6.2.3 硬件设计与性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非线性光学参量效应在空间激光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特点 |
1.2 空间激光通信的组成 |
1.3 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 |
1.4 非线性光学参量效应 |
1.5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非线性光学参量效应理论分析 |
2.1 二阶参量效应的理论研究 |
2.2 三阶参量效应的理论研究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基于二阶参量效应的高速中红外空间激光通信系统 |
3.1 中红外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概述 |
3.2 高速中红外空间激光通信方案 |
3.3 高速中红外激光信号产生方法 |
3.4 高速中红外激光信号接收方法 |
3.5高速中红外空间激光通信实验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空间激光网络中波长地址交换 |
4.1 空间激光网络概述 |
4.2 一体化空间全光网络 |
4.3 基于波长地址的全光交换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空间信息网络全光处理技术 |
5.1 全光中继技术研究 |
5.2 全光制式转换技术研究 |
5.3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 |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高性价比全光波长变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全光波长变换的关键技术 |
2.1 全光波长变换技术 |
2.1.1 基于DFG/SFG效应的全光波长变换 |
2.1.2 基于FWM效应的全光波长变换 |
2.2 全光波长多播技术 |
2.3 外部调制方式 |
2.3.1 单边带调制 |
2.3.2 载波抑制调制 |
2.3.3 双单边带调制 |
2.4 离散多音频调制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载波抑制平行泵浦结构的全光波长变换系统 |
3.1 高阶边带抑制比对AOWC系统的影响 |
3.1.1 载波抑制泵浦光的理论模型分析 |
3.1.2 载波抑制泵浦光AOWC系统的理论模型分析 |
3.1.3 高阶边带抑制比与调制深度关系的分析 |
3.2 高阶边带抑制比对AOWC系统影响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双单边带AOWC的多路传输系统 |
4.1 单边带信号的AOWC系统模拟仿真 |
4.2 双单边带信号源的产生原理 |
4.3 基于平行泵浦Twin-SSB-DMT信号的AOWC系统 |
4.3.1 系统基本原理 |
4.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4 基于平行泵浦Twin-SSB-DMT信号的多路传输系统 |
4.4.1 系统基本原理 |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基于垂直泵浦Twin-SSB-DMT信号的AOWC系统 |
4.5.1 系统基本原理 |
4.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6 基于垂直泵浦Twin-SSB-DMT信号的多路传输系统 |
4.6.1 系统基本原理 |
4.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
致谢 |
(6)光突发交换网络的多业务支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网络发展 |
1.2 光交换技术 |
1.2.1 光电路交换(OCS)和光分组交换(OPS) |
1.2.2 光突发交换(OBS) |
1.3 业务驱动的OBS网络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OBS网络中的业务可靠传输 |
2.1 OBS网络可靠性分析 |
2.2 OBS网络自适应偏置时间机制 |
2.2.1 突发组帧对传输特性的影响 |
2.2.2 基于偏置时间的QoS机制 |
2.2.3 自适应偏置时间算法 |
2.3 LOBS网络1+1保护 |
2.3.1 LOBS网络的生存性 |
2.3.2 LOBS实验平台 |
2.3.3 LOBS网络1+1保护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OBS网络中多播业务的透明支持 |
3.1 OBS网络透明化 |
3.2 OBS网络多播 |
3.2.1 光网络多播实现 |
3.2.2 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的多播支持 |
3.2.3 OBS突发放大 |
3.3 OBS多播和突发放大的集成透明支持 |
3.3.1 节点结构设计 |
3.3.2 实验验证 |
3.3.3 支持多播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 |
3.3.4 多播算法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LOBS-HC网络及动态业务支持 |
4.1 LOBS-HC网络 |
4.2 LOBS-HC中波长分配算法 |
4.2.1 单源优化算法SSO |
4.2.2 多源优化算法MSO |
4.2.3 LOBS-HC与IP/WDM网络的比较 |
4.3 动态业务下的HC分组 |
4.3.1 WDM网络中的业务梳理 |
4.3.2 增量HC分组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索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情况 |
(7)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 论文提出的意义 |
1.3 本文内容及框架 |
第2章 全光波长变换技术 |
2.1 全光波长变换在全光网中的意义 |
2.2 光-电-光波长变换技术 |
2.3 全光波长波长变换的几种重要方法 |
2.4 基于光调制原理的波长变换技术 |
2.4.1 基于SOA的交叉增益调制(XGM)全光波长变换 |
2.4.2 基于SOA的交叉相位调制(XPM)全光波长变换 |
2.4.3 基于光的交叉吸收调制(XAM)效应的全光波长变换技术 |
2.5 基于光混频原理的波长变换技术 |
2.5.1 基于差频效应的波长变换技术 |
2.5.2 基于SOA的四波混频(FWM)的波长变换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OFDM相关理论 |
3.1 OFDM系统发展历史 |
3.2 OFDM基本原理 |
3.2.1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
3.2.2 OFDM理论推导 |
3.2.3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3.3 OFDM的频谱利用率 |
3.3.1 单载波与OFDM技术 |
3.3.2 FDM与OFDM比较 |
3.4 OFDM技术的优缺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承载OFDM信号的FWM实现波长变换 性能的理论研究 |
4.1 直接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系统 |
4.2 理论模型分析 |
4.2.1 单泵浦结构的波长变换原理 |
4.2.2 垂直双泵浦结构 |
4.2.3 平行双泵浦结构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承载OFDM信号的FWM实现波长变换 性能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平台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1 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比较 |
5.2.2 星座图的比较 |
5.2.3 功率代价的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全光网络中的多播RWA算法及仿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光网络概述 |
1.1.1 透明光网络与传统光网络 |
1.1.2 全光网络中的技术 |
1.1.3 全光网络的特点 |
1.2 多播技术发展概述 |
1.2.1 IP多播 |
1.2.2 全光网络中的多播 |
1.2.3 多播连接的实现方法 |
1.2.4 全光网络中多播节点结构 |
1.3 路由与波长分配 |
1.4 全光网络多播RWA算法的实现 |
1.4.1 集中式实现 |
1.4.2 分布式实现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全光网络中的多播RWA算法 |
2.1 全光网络多播RWA算法需考虑的问题 |
2.1.1 节点的波长变换能力 |
2.1.2 MI节点和MC节点 |
2.1.3 传输损耗 |
2.2 多约束条件下基于K条最短路径的贪婪算法 |
2.2.1 已有其他算法 |
2.2.2 算法特点 |
2.2.3 算法描述 |
第三章 全光网络多播RWA算法仿真实现 |
3.1 RSVP-TE的多播扩展 |
3.1.1 RSVP-TE P2MP技术 |
3.1.2 P2MP工作原理 |
3.2 全光网络多播包格式的定义 |
3.2.1.Path包格式 |
3.2.2 Resv包格式 |
3.2.3 Path Err包格式 |
3.2.4 P2MP中的其他包格式 |
3.3 仿真软件的选用 |
3.3.1 网络仿真软件的调研 |
3.3.2 OPNET Modeler简介 |
3.3.3 OPNET Modeler程序的调试 |
3.4 P2MP技术在OPNET仿真平台的实现 |
3.4.1 进程模块介绍 |
3.4.1.1 基于OPNET的核心处理流程 |
3.4.1.2 网络拓扑的获取 |
3.4.1.3 主要消息的处理流程 |
3.4.2 节点模块介绍 |
3.4.3 网络模块介绍 |
第四章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1 参数设置 |
4.2 结果统计 |
4.3 仿真结果 |
4.3.1 阻塞率 |
4.3.2 W(R)门限值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
4.3.3 与成员优先算法的比较 |
4.3.4 不同K值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
4.3.5 改变分光器和波长变换器数目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
4.4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论文的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写对照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超高速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其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大容量信息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电时分复用技术 |
1.2.2 波分复用系统 |
1.2.3 光时分复用系统 |
1.3 全光交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光路交换技术 |
1.3.2 光分组交换技术 |
1.3.3 光突发交换技术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5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半导体光放大器特性及理论分析 |
2.1 半导体光放大器 |
2.1.1 体结构型SOA的基本结构 |
2.1.2 量子阱半导体光放大器 |
2.1.3 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 |
2.2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辐射过程 |
2.2.1 受激辐射 |
2.2.2 自发辐射 |
2.2.3 吸收过程 |
2.2.4 速率方程 |
2.3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载流子动态特性 |
2.3.1 空间频率烧孔效应 |
2.3.2 载流子加热 |
2.3.3 带间恢复 |
2.3.4 相位动态特性 |
2.3.5 增益饱和 |
2.4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模型仿真 |
2.4.1 宽带稳态模型 |
2.4.2 宽带稳态模型仿真结果 |
2.4.3 动态模型 |
2.4.4 动态模型仿真结果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
3.1 脉冲要求 |
3.1.1 脉冲宽度与光谱宽度 |
3.1.2 频率啁啾 |
3.1.3 时域抖动 |
3.1.4 边模抑制比 |
3.1.5 波长可调性 |
3.1.6 消光比和时间基座抑制率 |
3.2 基于SOA锁模激光器脉冲产生方式 |
3.3 基于SOA线性腔锁模激光器脉冲产生实验研究 |
3.3.1 激光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3.3.2 脉冲输出结果及其相关讨论 |
3.3.3 波长可调节和重复率可调节 |
3.4 基于SOA环性腔锁模激光器脉冲产生实验研究 |
3.4.1 激光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3.4.2 激光器的脉冲输出特性。 |
3.4.3 激光器各种参数对脉冲输出的影响。 |
3.5 40GHz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环型腔主动锁模激光器 |
3.6 激光器波长变换和输出波形调节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全光波长变换研究 |
4.1 概述 |
4.2 基于SOA的波长变换技术 |
4.2.1 四波混频效应 |
4.2.2 交叉增益调制 |
4.2.3 交叉相位调制 |
4.2.4 交叉偏振调制 |
4.3 基于SOA和OBPF全光波长变换技术实验研究 |
4.3.1 基于SOA和OBPF的全光波长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4.3.2 基于SOA和OBPF的全光波长变换器的实验研究 |
4.3.3 滤波器对全光波长变换器的性能影响 |
4.3.4 全光波长变换器的性能分析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超高速OTDM全光压缩/解压缩通信系统 |
5.1 概述 |
5.2 OTDM关键技术介绍及其解决方案 |
5.2.1 超短脉冲产生技术 |
5.2.2 全光复用/解复用技术 |
5.2.3 其它关键技术 |
5.3 基于SOA的80Gbit/s全光解压缩实验系统 |
5.3.1 四波混频方案概述 |
5.3.2 高速信号产生 |
5.3.3 信号解压缩 |
5.3.4 码型变换器 |
5.3.5 80GBit/s全光压缩/解压缩系统 |
5.3.6 输入信号光功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3.7 小结 |
5.4 基于维持-阻塞D触发器的40Gbit/s解压缩系统 |
5.4.1 基于维持-阻塞D触发器解压缩原理图 |
5.4.2 基于维持-阻塞D触发器40Gbit/s解压缩系统 |
5.4.3 小结 |
5.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波长变换光路交换网络的系统实现 |
6.1 概述 |
6.2 基于波长全光交换网的构思 |
6.3 基于波长全光交换网的系统实现 |
6.3.1 全光交换模块 |
6.3.2 光波长路由交换网络的特点和原则 |
6.4 基于波长全光交换网的系统实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7.2 不足和展望 |
专利申请及文章发表情况 |
致谢 |
(10)高速光传输与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 |
1.2 高速大容量光传输技术 |
1.2.1 电时分复用技术 |
1.2.2 光时分复用技术 |
1.2.3 波分复用技术 |
1.3 全光信号处理技术 |
1.3.1 波长变换技术 |
1.3.2 光开关技术 |
1.3.3 全光再生技术 |
1.3.4 全光串并转换技术 |
1.3.5 光组播技术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二章 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短脉冲源的研究 |
2.1 基于直调激光器与相位调制器级联的短脉冲源 |
2.1.1 理论分析 |
2.1.2 实验装置与结果 |
2.2 低抖动ps 短脉冲产生 |
2.3 单片集成半导体锁模激光器 |
2.3.1 半导体锁模激光器简介与特性 |
2.3.2 半导体锁模激光器线宽对DQPSK 调制格式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光传输技术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100 G 以太网传输技术的研究 |
3.2.1 107Gb/s RZ-DPSK 信号在320 公里光纤上的传输实验 |
3.2.2 107Gb/s RZ-DQPSK 信号在480 公里光纤上的传输实验 |
3.3 单通道1-Tb/s PM-RZ-DQPSK 在480 公里光纤上的传输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周期性极化铌酸锂(PPLN)的全光信号处理技术 |
4.1 PPLN 波导中非线性效应的理论分析 |
4.1.1 PPLN 波导中的准相位匹配 |
4.1.2 基于PPLN 波导中的倍频与差频效应的波长变换 |
4.1.3 基于PPLN 波导的光开关 |
4.2 基于PPLN 波导的超快光开关 |
4.3 基于PPLN 波导的多波长光开关 |
4.4 偏振不敏感的320 Gb/s RZ-DQPSK 全光波长变换 |
4.4.1 偏振不敏感的PPLN 子系统工作原理 |
4.4.2 偏振不敏感的PPLN 子系统的特性 |
4.4.3 系统实验 |
4.5 单信道1 Tbit/s PM-RZ-DQPSK 全光波长变换 |
4.6 传输速率、调制格式及调制电平透明的全光波长变换 |
4.7 320 Gb/s RZ-DQPSK 全光波长变换的320 公里传输实验 |
4.8 160 Gb/s RZ-DQPSK 信号在110 公里光纤上的无色散补偿传输 |
4.9 基于PPLN 波导中SHG+DFG 的40 Gb/s RZ-OOK 可调波长变换 |
4.10 基于PPLN 波导的多波长广播(Broadcast) |
4.11 基于PPLN 波导的波分复用组播(Multicast)技术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全光信号处理技术 |
5.1 SOA 中非线性效应的理论分析 |
5.1.1 基于XGM 与XPM 效应的波长变换 |
5.1.2 基于FWM 效应的波长变换 |
5.2 基于SOA 中XPM 效应的40 Gb/s 全光串并转换 |
5.2.1 工作原理 |
5.2.2 系统实验及结果 |
5.3 基于SOA 中FWM 效应的全光波长变换 |
5.3.1 基于SOA 中FWM 效应波长变换的特性 |
5.3.2 基于SOA 中FWM 效应的107 Gb |
5.4 基于SOA 中光相位共轭的107 Gb/s RZ-DQPSK 信号传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高非线性光纤的全光信号处理 |
6.1 光纤中非线性效应的理论分析 |
6.1.1 光纤中的克尔效应 |
6.1.2 四波混频效应 |
6.1.3 光纤参量放大器 |
6.2 基于HNLF 的53.5 Gb/s DPSK 信号参量波长变换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对照表 |
单位对照表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全光透明网络中的波长变换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研究与实现[D]. 高文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基于偏振分集结构的OFDM信号全光波长变换研究[D]. 莘云龙.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中继交换关键技术研究[D]. 吴宾.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4]非线性光学参量效应在空间激光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研究[D]. 黄新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9(05)
- [5]高性价比全光波长变换的研究[D]. 常海悦.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6]光突发交换网络的多业务支持[D]. 曹孝元.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1)
- [7]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性能的研究[D]. 周慧. 湖南大学, 2010(04)
- [8]全光网络中的多播RWA算法及仿真实现[D]. 汤婧.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9]超高速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其系统实现[D]. 延双毅.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09(11)
- [10]高速光传输与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D]. 胡浩. 天津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