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震[1](2021)在《基于生态安全的清涧城市绿地布局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安全旨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格局主要处理生态系统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两者之间矛盾,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是保证区域生态安全底线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有效保障途径。黄土高原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地之一,区域内具有沟壑纵横与地形破碎的特点,面临着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清涧地处陕北黄土沟壑区,受到沟谷地形地貌、黄土土质疏松与差异性季节降水等因素影响,城市面临着严重水土流失、水源涵养能力较弱、滑坡与泥石流地质灾害等突出生态安全与环境问题,同时受到地形地貌约束,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内部公园绿地存在数量与指标等布局不合理问题。城市绿地一方面具有水源涵养、增强环境自我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生态功能,同时还可以为居民提供多层级、多样化的公园绿地游憩空间。城市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阵地,良好的绿地布局能有效发挥绿地生态约束与服务供给的双重目的。基于现有理论研究,通过解析清涧城市生态本底条件,明确清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干扰城市生态安全的特殊性来源基础上建构生态安全格局,并建立维持生态安全格局的绿地结构与绿地用地布局。从城市生态安全角度为清涧城市空间发展与绿地布局提供科学建议,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清涧城市进行前期基础研究。梳理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并基于生态安全及城市绿地布局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掌握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技术方法以及城市绿地布局研究趋势,作为建立研究思路与方法的重要基础。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摸清清涧生态本底条件,着重对清涧绿地现状布局进行分析。通过从生态安全的角度总结清涧绿地现状布局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作为具有维稳的生态保育绿地约束力不足;第二,防护绿地安全隔离作用不够;第三,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公园绿地供给性失衡。第二,针对研究区内生态安全问题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立足清涧生态本底条件,建构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与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基础上综合叠加地质灾害点得到清涧重要生态源地,在最小累计阻力面基础上提取清涧显性与隐性生态廊道。通过生态源地、生态安全等级斑块与廊道建立的基础上建构清涧生态安全格局。第三,从生态过程与安全格局入手,指导根植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清涧绿地结构。基于生态安全格局对城市建设基底进行评估,对建设用地中的冲突斑块、不同功能绿地潜在空间进行识别,在清涧绿地结构要素与模式确立基础上,通过“多斑镶嵌,生态为先”、“公园点缀,游憩供给”、“廊道链接,织线成网”、“要素整合、多元立体”的规划策略,形成三维立体化的绿地结构。第四,以生态安全格局与绿地结构为骨架,指导清涧城市绿地用地布局。采用“生态保育绿地维稳-防护绿地安全隔离-公园绿地游憩供给”由外到内的规划路径,首先对城市重要的生态保育与维稳绿地进行布局,保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完整性,构筑城市基本生态安全屏障;其次对城市重要的地质灾害点、河流水系以及城市道路等空间进行防护绿地布局,进一步保证城市的生态安全;最后结合居民需求,建构公园绿地布局模型,对城市片区性综合(山体)公园、内部点状公园绿地进行定点定量布局。
武海峰[2](2019)在《晋西南地区天然气管道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及防治效果分析》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开发建设项目诱发的人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日趋激烈,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开发建设项目诱发的水土流失进行预防和治理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系统阐述了水土流失预测与防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晋西南地区输气管道工程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要求,根据输气管道建设程序和流程,结合管道敷设地段的立地条件,对地貌扰动情况和不同施工工艺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划分了水土流失防治区域;在此基础上对长输管道工程开发建设过程中扰动土地的类型、时段进行分析,并进行了水土流失预测;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的原则,进行了水土保持措施综合设计;最后对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输气管道建设程序和流程,以及对地貌扰动情况和不同施工工艺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将水土流失防治划分为4个区域,即管道作业带区防治区、穿越工程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和道路工程防治区。(2)晋西南地区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扰动和损坏原地貌造成新增水土流失面积为128.51hm2,预测水土流失总量4.14万t,其中,原地貌预测水土流失量3.19万t,新增预测水土流失总量为0.95万t。新增预测的流失量中建设期为0.45万t,自然恢复期新增预测流失量为0.50万t。(3)针对输气管道建设期水土流失特点,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规定以及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确定本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水平年扰动土地整治率96%,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6%,土壤流失控制比为0.7,拦渣率为90%,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7%,林草覆盖率为25%。(4)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后,工程扰动土地整治率达99.00%,水土流失治理度达97.02%、拦渣率达到96.00%、土壤侵蚀模数可以降至1250t/km2·a,水土流失控制比可达到0.80。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项目建设区面积128.51hm2,可绿化面积为72.13hm2,到设计水平年时,植物措施面积74.68hm2,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6.58%,植被覆盖率可达到58.11%。因此,本项目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基本能够满足《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要求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章俊[3](2019)在《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沅陵县自然经济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保持现状等数据进行收集和调查,构架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的基本数据库,并针对沅陵县自身的发展现状,进行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的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选择能够反映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的典型指标类型:自然地理、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水土流失四个方面构建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的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对沅陵县进行水土保持区划四级分区,并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分区划分和区划结果分析,最终得到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四级区划。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总目标(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的构成因素,确定了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的二级评价指标分别为:自然地理、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水土流失,从而确定了具代表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功能的11个三级指标分别为:地形地貌、降水、岩性土壤、森林覆盖率、林草地比例、垦殖率、坡耕地比例、人口密度、农村人均收入、人均耕地面积、轻度以上面积,构建了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的指标体系。(2)根据数据的标准化和主成分分析,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分为四类:第1主成分荷载集中在:森林覆盖率、林草地比例和垦殖率,反映生态环境优化因素;第2主成分荷载集中在:人均耕地面积,反映人民生活因素;第3主成分荷载集中在:地形地貌,反映地形地貌因素;第4主成分荷载集中在:轻度以上面积,反映水土流失因素。(3)根据权重的计算公式得到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11个指标:地形地貌、降水、岩性土壤、森林覆盖率、林草地比例、垦殖率、坡耕地比例、人口密度、农村人均收入、人均耕地面积、轻度以上面积的权重,分别为:9.28%、7.98%、8.78%、9.48%、10.06%、10.47%、8.94%、10.52%、8.56%、9.73%、6.20%。(4)根据综合得分公式和系统聚类分析,将沅陵县各乡镇分为7类,分别为:北溶乡、陈家滩乡、肖家桥乡和清浪乡是一类;沅陵镇、盘古乡和二酉苗族乡是一类;凉水井镇、马底驿乡、楠木铺乡和杜家坪乡是一类;官庄镇和五强溪镇是一类;麻溪铺镇、筲箕湾镇和荔溪乡是一类;七甲坪镇、大合坪乡和火场土家族乡是一类;借母溪乡和明溪口镇是一类。(5)根据空间叠置分析和区划的命名原则,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分为:X1222-1北部低山丘陵保土农田防护区,含有七甲坪、大合坪、火场土家族乡3个乡镇;X1222-2西北部中低山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含有借母溪、明溪口2个乡镇;X1222-3中部低山丘陵保水保土、防灾减灾区,含有清浪、北溶、陈家滩、肖家桥4个乡镇;X1222-4西南部丘陵保土农田防护、防灾减灾区,含有沅陵镇、盘古乡、二酉苗族乡3个乡镇;X1222-5东部低山丘陵保土生态维护区,含有官庄镇、五强溪2个乡镇;X1222-6东南部中低山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含有凉水井镇、马底驿乡、楠木铺乡、杜家坪乡4个乡镇;X1222-7南部中低山土壤保持区,含有筲箕湾镇、麻溪铺镇、荔溪乡3个乡镇,共7个分区。
陈唐冰莹[4](2019)在《兴山县水土流失现状测算与管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土流失已成为国内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兴山县地处山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水土流失危险程度较高,进行水土流失现状测算和管控研究有利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本文基于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模型)的理论基础,选取兴山县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地形(含坡度、坡长)、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等因子。在GIS、统计年鉴等技术和基础数据的支持下获取各因子数据:基于月降雨量计算降雨侵蚀力;采用EPIC模型计算土壤可蚀性因子;基于DEM数据和二维地表计算法获取地形因子;运用人机交互法解译遥感影像得到地类图层,对各地类进行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经验赋值。在In VEST软件中进行兴山县水土流失现状数据的测算。经过测算,兴山县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8671公顷,占兴山县土地总面积的21%,以轻度流失和中度流失为主,其中侵蚀强度较大的小流域主要分布于兴山县中西部区域。水土流失主要存在于耕地、园地等人为活动较频繁的地类,同时多集中于坡度15°~25°之间的区域。根据流失分布的空间、地类、坡度特征识别出了兴山县的重点问题,包括坡面流失、沟道侵蚀、地质灾害、面源污染和三峡库区消落带等。结合兴山县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状况、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等方面,共选取了14个指标构建了水土保持类型分区指标体系,使用标准差标准化法对指标因子的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采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成分并按其贡献率确定权重。对主成分综合得分进行了聚类分析生成初始分区,调整归并后最终将兴山县分为了6个水土保持类型区。从区域范围、自然环境特点、水土流失现状等角度对各类型区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水土保持管控规则。为了进一步明确未来水土保持工程的布局方向,对水土流失重点区域进行识别,包括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综合考虑水土流失强度、森林覆盖率等定量条件和生态功能红线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定性条件,进行重点预防区的识别。根据集中连片、多规合一等原则对初步分区调整归并,划分出大巴山余脉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占县域总面积的17.89%。分析预防区的流域范围、自然环境和水土流失特征,制定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管控措施。综合考虑水土流失强度、坡耕地占比等定量条件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大型尾矿库区、石漠化岩溶区等定性条件,进行重点治理区的识别。根据集中连片、预防区优先等原则对初步分区调整归并,划分出香溪河沿岸县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东部县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分别占总面积的21.01%、11.07%。分析两个治理区的流域范围、自然环境和水土流失特征,制定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恢复的综合治理措施。
王蕾[5](2019)在《基于价值当量的淮河流域县域水土保持功能定量评估》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新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对如何评估区域尺度(尤其是县域)水土保持功能问题提出了研究需求,“维护与提高水土保持功能”已成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水土保持功能不降低”也成为考核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底线目标和标准之一,进行水土保持功能评估研究具有现实需求和学术价值。为探索县域水土保持功能评估体系和方法,本研究以淮河流域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典型县(重点预防区商城县和重点治理区蒙阴县)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收集、实地调查、遥感调查等方法,尝试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当量因子法”,探索县域尺度水土保持功能的价值化评估方法。研究结果可望为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了解研究区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县域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体系本研究根据突出研究区(典型县)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注重土地利用主要地类、细化土地利用方式、考虑功能评估指标易获得性的原则,分区构建了淮河流域重点防治区水土保持功能评估体系:评估功能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考虑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态维护3个主导基础功能,1个综合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功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考虑土壤保持、蓄水保水、生态维护3个主导基础功能,1个综合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功能。评估单元都为: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县域尺度水土保持功能价值当量因子修正与计算方法本研究探索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定量评估基于价值当量法。在构建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体系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础当量表,经过县域土壤保持、植被指数、NPP、降水、水源涵养等参数调整后,建立水土保持功能价值当量表,结合县域1个标准单位水土保持功能价值量(V)以及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数值(A),计算水土保持功能价值。(3)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典型县水土保持功能价值初步评估2016年商城县1个标准单位水土保持功能价值量为6655.64元/hm2,土地利用结构数值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分别为62889hm2、5217hm2、115231hm2、13725hm2。经过县域土壤保持、植被指数、NPP、降水、水源涵养修正计算得到商城县水土保持功能总价值量为2.83×1010元。基础功能中水源涵养功能价值最高,占总价值量71.82%。水域发挥水土保持功能单位面积价值最高,主要发挥水源涵养功能,其次为林地、园地、耕地。实施了治理工程的梯田价值量比坡耕地高2782.83元/hm2。2016年蒙阴县1个标准单位水土保持功能价值量为5998.89元/hm2,土地利用结构数值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分别为58134hm2、41145hm2、296361hm2、7303hm2。经过县域土壤保持、植被指数、NPP、降水修正计算得到水土保持功能总价值量为4.89×109元。基础功能中土壤保持功能价值最高,占总价值量的16.65%。水域发挥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最高为80961.02元/hm2,其次为园地、林地、耕地。实施梯田工程的单位面积价值量比坡耕地高2319.72元/hm2。商城县与蒙阴县水土保持基础功能与社会经济功能价值评估结果大体符合国家对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区的功能要求。
白文佳[6](2018)在《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建设的规划及管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乡结合部是区域“人-环境系统(HES)”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段之一,生态胁迫因子类型多、土地利用混杂、机制复杂和作用叠加耦合,对城乡生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对上述问题,国内外已有众多的基础研究和生态相关规划,但因为管控太过全面以致难以落到实处、部门协调不周以及无法有效应对城乡结合部动态发展的趋势等原因,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安全保护目标实现效果不佳。本研究以城乡规划学科的视角,提出了达成城乡结合部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综合安全目标的技术路线,即在对我国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格局特征、生态安全胁迫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挥城乡土地空间和功能互相借用的优势,探索构建多功能复合型的生态安全相关的基础设施网络以阻断城乡生态安全交互影响的策略和方法;创新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城乡用地的规划管控机制和办法;探索多学科视角下生态及环境技术整合途经,充分利用当代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优化城乡生态空间格局和土地利用配置,重塑区域生态安全空间网络。因此,本论文提出构建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所需的最核心和最低限度的保障空间——“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B-ESI)网络”的设想,解决城乡结合部生态空间建设的长期性、系统性与适应性、灵活性的矛盾;为保障最低限度的用于生态安全目的的土地刚性供给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格局优化和生态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建立基础框架。研究选取厦门市后溪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后溪城乡结合部的自然、文化、污染控制、防灾避难、安全水源等五大生态子系统进行设计,五大系统共同构成后溪流域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B-ESI)网络。本研究探讨在既有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机制下,结合现有的比较成熟的规划管理体制,创新城乡土地利用分类方法,优化相关土地利用指标和标准,并设计一系列有利于生态安全目标达成的定量和定性指标控制,最终通过法定规划的形式落实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的思路和方法。
林强,龚洁,杨舜成,林恩标[7](2016)在《福建省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与成果》文中研究说明《福建省水土保持规(20162030年)》是我省首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完成的省级水土保持规划。首次完成了全省的水土保持功能区划、依法划分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明确了未来水土保持发展的目标、任务、规模、布局及重点,形成了一批专题规划与研究成果,为促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土保持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省的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对全省规划的编制与成果的介绍,以期对全省规划的实施和应用提供借鉴。
季灵[8](2016)在《黎川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区划研究》文中提出黎川县位于武夷山西麓,区内地质灾害多发,是江西省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8个县之一。以往降雨是研究区内地质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越来越频繁,对地质灾害的诱发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几年,在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区内地质灾害呈现出多发高发态势。在黎川县境内开展区域性系统性的地质灾害研究,得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防止灾害造成的损失,为当地政府提供防灾减灾的科学依据,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黎川县开展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区划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黎川县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以及野外调查,查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地质灾害影响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统计分析法划分出研究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地质灾害易损性分区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最后综合以上内容得出研究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和气象预警区划,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与建议。与过去的研究相比,对各乡镇地质灾害的评价研究,有利于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各乡镇的具体实施;本文提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将气象预报与地质灾害预警相结合,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各部门联动的可操作性。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对黎川县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安田,费永俊[9](2016)在《我国省级水土保持法规修订情况及建议》文中认为自2011年3月1日新水土保持法实施,到2015年底全国共有26个省(区、市)修订出台了省级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或条例。显着特点有:禁止性规定比上位法更加严格,两区划分等内容更加具体、可操作,方案编制管理有创新与突破,易发区划分、监测管理等有新探索发展,水土流失调查等有更加明确的规定,自由裁量权等更加规范。建议地方在水土保持法规的修订中不仅要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同时还要在目标考核责任制、易发区划分、方案分类与变更量化、监测职能扩展、罚则细化规范等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切实提高地方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李武世[10](2015)在《水土保持法省级配套法规修订有关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已实施的部分省级水土保持法配套法规对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划分、限制或禁止的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农林生产活动水土保持管理、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监测及法律责任等方面深化和细化的情况,认为省级水土保持法配套法规应当细化的内容绝不能回避问题或含糊其辞,一些管理标准和要求全国应当统一;地方性法规不能成为上位法的转抄和模仿,应当有所创新和突破。
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安全的清涧城市绿地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
1.1.2 黄土高原发展诉求 |
1.1.3 清涧城市现实困境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生态安全 |
1.3.2 城市绿地 |
1.3.3 绿地布局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清涧绿地布局现状分析 |
2.1 清涧城市基本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人口概况 |
2.1.4 经济发展 |
2.2 清涧城市建设条件 |
2.2.1 城市建设历程 |
2.2.2 城市用地条件 |
2.2.3 城市功能布局 |
2.3 清涧城市生态本底 |
2.3.1 良好自然山水环境资源 |
2.3.2 严重水土流失生态问题 |
2.3.3 频繁山洪气象地质灾害 |
2.3.4 较弱土地水源涵养能力 |
2.4 清涧城市绿地现状 |
2.4.1 绿地现状布局 |
2.4.2 绿地现状构成 |
2.4.3 绿地综合指标 |
2.4.4 绿地空间特征 |
2.5 清涧城市绿地使用调查 |
2.5.1 行为偏好调查 |
2.5.2 满意程度调查 |
2.6 清涧城市绿地现状存在问题 |
2.6.1 生态保育绿地约束力不足 |
2.6.2 防护绿地安全隔离度不够 |
2.6.3 公园绿地游憩供给性失衡 |
2.7 本章小结 |
3 清涧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3.1 格局建构原则 |
3.1.1 系统完整性原则 |
3.1.2 地域适应性原则 |
3.1.3 问题导向性原则 |
3.2 生态源地识别 |
3.2.1 生态源地识别体系 |
3.2.2 数据来源与准备 |
3.2.3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
3.2.4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
3.2.5 重要生态源地 |
3.3 生态廊道建立 |
3.3.1 阻力面的建立 |
3.3.2 生态廊道提取 |
3.4 安全格局构建 |
3.4.1 生态安全等级 |
3.4.2 生态廊道分析 |
3.4.3 生态安全格局 |
3.5 本章小结 |
4 清涧城市绿地结构组织 |
4.1 绿地结构组织思路 |
4.1.1 安全为底线的约束防护 |
4.1.2 需求为导向的公园布点 |
4.1.3 连接为目标的廊道搭接 |
4.2 城市建设基底评估 |
4.2.1 建设基底生态安全等级 |
4.2.2 建设用地生态安全冲突 |
4.2.3 城市绿地空间初步识别 |
4.3 绿地结构要素确定 |
4.3.1 维稳防护为主的生态斑块 |
4.3.2 游憩休闲为主的公园绿地 |
4.3.3 链接连通为主的生态廊道 |
4.4 绿地结构模式分析 |
4.4.1 绿地典型性结构模式分析 |
4.4.2 清涧城市结构与形态分析 |
4.4.3 清涧城市绿地的结构模式 |
4.5 清涧绿地结构搭建 |
4.5.1 多斑镶嵌,生态为先 |
4.5.2 公园点缀,游憩供给 |
4.5.3 廊道链接,织线成网 |
4.5.4 要素整合,多元立体 |
4.6 本章小结 |
5 清涧城市绿地用地布局 |
5.1 绿地用地布局思路 |
5.1.1 绿地布局要素 |
5.1.2 绿地布局策略 |
5.2 适宜绿地指标体系 |
5.2.1 绿地基础指标 |
5.2.2 绿地适宜规模 |
5.2.3 绿地服务半径 |
5.2.4 城市人口预测 |
5.2.5 绿地总量预测 |
5.3 生态保育绿地维稳 |
5.3.1 重点水土保持地 |
5.3.2 重要水源涵养地 |
5.3.3 生态网络保护地 |
5.4 防护绿地安全隔离 |
5.4.1 地质灾害防护绿地 |
5.4.2 河流水系防护绿地 |
5.4.3 重要道路防护绿地 |
5.5 公园绿地游憩供给 |
5.5.1 布点模型建立 |
5.5.2 片区性综合(山体)公园布局 |
5.5.3 社区公园布局 |
5.5.4 游园布局 |
5.6 绿地布局整合校验 |
5.6.1 绿地总体布局 |
5.6.2 绿地总量校核 |
5.6.3 绿地指标校核 |
5.7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清涧生态安全格局 |
6.1.2 清涧绿地结构搭建 |
6.1.3 清涧内外绿地布局 |
6.2 研究展望 |
6.2.1 生态安全格局指导基底评估 |
6.2.2 三维立体化的绿地结构与要素 |
6.2.3 由外到内的绿地布局技术路径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清涧绿地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2)晋西南地区天然气管道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及防治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长输天然气管道现状 |
1.2.2 长距离输送天然气管道施工特点及难点 |
1.2.3 天然气管道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
1.2.4 天然气长距离管道输送工程的敷设类型和水工保护防治措施 |
1.2.5 长输天然气管道工程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
第二章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
2.1 项目概况 |
2.2 项目区基本情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质地震 |
2.2.4 气候气象 |
2.2.5 水文 |
2.2.6 土壤 |
2.2.7 植被 |
2.2.8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与水土流失量预测 |
3.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
3.1.1 项目建设区 |
3.1.2 影响区 |
3.1.3 防治责任范围界定结果 |
3.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
3.2.1 防治分区划分方法 |
3.2.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结果 |
3.3 水土流失现状 |
3.3.1 水土保持概况 |
3.4 水土流失量预测 |
3.4.1 预测范围 |
3.4.2 预测时段 |
3.4.3 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 |
3.4.4 水土流失量预测 |
3.4.5 水土流失量预测汇总 |
3.4.6 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分析 |
3.4.7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
3.4.8 综合分析及指导性意见 |
第四章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
4.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
4.1.1 总体防治目标 |
4.1.2 防治指标 |
4.2 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
4.3 分区防治措施布设 |
4.3.1 管道作业带防治区 |
4.3.2 穿越工程区 |
4.3.3 弃渣场防治区 |
4.3.4 道路工程防治区 |
4.3.5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 |
第五章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分析 |
5.1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预测依据 |
5.2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纸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区划研究进展 |
1.4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的研究进展 |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主要研究内容 |
2.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2.3 分析方法 |
2.3.1 数据的标准化 |
2.3.2 主成分分析 |
2.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2.3.4 综合得分的确定 |
2.3.5 系统聚类分析 |
2.3.6 空间叠置分析 |
2.4 统计学分析 |
2.5 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方法 |
2.5.1 县域水土保持区划基本原则 |
2.5.2 县域水土保持区划划分方法 |
2.5.3 县域水土保持区划分区的命名 |
2.6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基本概况 |
3.2 自然条件概况 |
3.2.1 地形地貌概况 |
3.2.2 气象特征 |
3.2.3 水文水资源特征 |
3.2.4 土壤特征 |
3.2.5 植被特征 |
3.3 自然资源概况 |
3.3.1 矿产资源概况 |
3.3.2 动物资源概况 |
3.3.3 植物资源概况 |
3.3.4 旅游资源概况 |
3.4 社会经济概况 |
3.4.1 行政区划与人口 |
3.4.2 社会经济现状 |
3.4.3 土地利用现状 |
3.5 水土流失现状及其评价 |
3.5.1 水土流失概况 |
3.5.2 水土流失面积 |
3.5.3 水土流失变化趋势 |
3.5.4 水土流失成因 |
3.5.5 水土流失的危害 |
3.5.6 水土保持现状 |
3.6 县域空间发展结构 |
3.6.1 主体功能区划 |
3.6.2 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
3.6.3 农业空间布局 |
3.6.4 生态空间布局 |
4 水土保持区划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 |
4.1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及存在问题 |
4.1.1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
4.1.2 存在的问题 |
4.2 水土保持现状评价及存在问题 |
4.2.1 水土流失消长评价 |
4.2.2 水土保持现状评价 |
4.2.3 经验和存在问题 |
4.3 生态状况评价 |
4.4 地质灾害分区及防治评价 |
4.4.1 地质灾害分区 |
4.4.2 重点防治区 |
4.5 水土保持区划需求分析 |
4.5.1 土地利用规划对水土保持区划的需求分析 |
4.5.2 生态建设对水土保持区划的需求分析 |
4.5.3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土保持区划的需求分析 |
5 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 |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 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 |
6.1 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的基础 |
6.2 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的划分 |
6.2.1 数据的标准化 |
6.2.2 主成分分析 |
6.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4 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综合得分 |
6.2.5 系统聚类分析 |
6.2.6 空间叠置分析 |
6.3 区划结果与分析 |
6.3.1 区划结果 |
6.3.2 区划结果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兴山县水土流失现状测算与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研究现状 |
1.3.2 水土保持分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与方法 |
2.1 通用水土流失方程 |
2.1.1 降雨侵蚀力因子 |
2.1.2 土壤可蚀性因子 |
2.1.3 地形因子 |
2.1.4 植被覆盖因子 |
2.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
2.2 土地利用人机交互式解译 |
2.3 In VEST模型 |
2.4 区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4.1 指标选取原则 |
2.4.2 主成分分析法 |
2.5 聚类分析法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条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水土保持管控近况 |
3.2 数据来源 |
3.2.1 遥感影像数据 |
3.2.2 自然要素数据 |
3.2.3 社会经济数据 |
3.2.4 其他数据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解译 |
3.3.2 降雨侵蚀力因子(R)的获取 |
3.3.3 土壤可蚀性因子(K)的获取 |
3.3.4 地形因子(LS)的获取 |
3.3.5 植被覆盖因子(C)的获取 |
3.3.6 水土保持因子(P)的获取 |
第4章 基于InVEST模型的兴山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
4.1 基于InVEST模型的兴山县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现状 |
4.2 兴山县水土流失发生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
4.3 兴山县水土流失发生的坡度分级分析 |
4.4 兴山县水土流失重点问题识别 |
4.4.1 坡面流失 |
4.4.2 沟道侵蚀 |
4.4.3 地质灾害 |
4.4.4 面源污染 |
4.4.5 三峡库区消落带 |
第5章 兴山县水土流失分区管控研究 |
5.1 兴山县水土保持类型区的划分与管控 |
5.1.1 水土保持类型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
5.1.2 指标数据标准化 |
5.1.3 主成分综合得分的获取 |
5.1.4 初始分区 |
5.1.5 区划结果 |
5.1.6 各类型区特点及管控规则 |
5.2 兴山县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识别与管控 |
5.2.1 重点区域识别原则 |
5.2.2 重点预防区的识别 |
5.2.3 重点预防区管控措施 |
5.2.4 重点治理区的识别 |
5.2.5 重点治理区管控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价值当量的淮河流域县域水土保持功能定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依据及目的 |
1.1.1 研究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分区沿革 |
1.2.2 水土保持功能区划发展 |
1.2.3 水土保持功能评估现状 |
1.2.4 水土保持功能评估方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分区 |
2.1.2 重点预防区商城县概况 |
2.1.3 重点治理区蒙阴县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基础资料收集 |
2.4.2 实地调查 |
2.4.3 遥感数据提取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
3.1.1 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体系确定原则 |
3.1.2 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体系构建结果 |
3.2 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计算 |
3.2.1 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指标计算 |
3.2.2 水土保持功能价值当量因子修正 |
3.3 重点防治区典型县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 |
3.3.1 重点预防区商城县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 |
3.3.2 重点治理区蒙阴县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 |
3.3.3 商城县与蒙阴县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结果 |
4 讨论 |
4.1 重点防治区县域尺度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体系 |
4.2 1 个标准单位水土保持功能价值量对总价值量的影响分析 |
4.3 与其他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
4.4 不同NPP参数计算模型对比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 |
附录 Ⅱ 典型县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
附录 Ⅱ-1 商城县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
附录 Ⅱ-2 蒙阴县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
附录 Ⅲ 实地调查照片 |
附录 Ⅳ 商城县、蒙阴县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标志 |
附录 Ⅴ 实地调查商城县、蒙阴县生产价值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建设的规划及管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城市(群)生态安全的关注 |
1.1.2 对城乡结合部、郊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
1.2 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城乡结合部和生态安全相关概念界定 |
1.2.3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的概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城乡结合部的生态安全威胁 |
2.1.1 生态基础设施薄弱且生态保障能力差 |
2.1.2 土地利用混杂且多种生态胁迫叠加耦合 |
2.1.3 土地利用快速变化且管理权责关系复杂 |
2.2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相关政策和规划研究与实践 |
2.2.1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相关政策 |
2.2.2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相关规划与实践 |
2.3 当前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相关规划实践的困境 |
2.3.1 缺乏有效的规划管控工具和管理依据 |
2.3.2 忽略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实际需要 |
2.3.3 生态安全相关规划体系众多且难于协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建设理念和方法 |
3.1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的建设理念 |
3.1.1 城乡结合部B-ESI概念定义 |
3.1.2 城乡结合部B-ESI与既有概念的关系 |
3.2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的模型构成与建设目标 |
3.2.1 城乡结合部B-ESI理论模型构成 |
3.2.2 城乡结合部B-ESI建设的目标 |
3.3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建设的潜力 |
3.3.1 土地空间与基础设施互补共享 |
3.3.2 机构改革助推B-ESI的潜力 |
3.4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建设的规划设计方法 |
3.4.1 城乡结合部B-ESI建设的技术路线 |
3.4.2 城乡结合部B-ESI规划的核心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规划建设的方法策略—以后溪流域为例 |
4.1 厦门市后溪流域概况 |
4.1.1 厦门地区气候特征 |
4.1.2 后溪流域基本概况 |
4.1.3 后溪流域的生态安全风险 |
4.1.4 周边发展及新城建设的机遇 |
4.2 后溪镇B-ESI的要素识别与空间网络概念设计 |
4.2.1 自然生态系统 |
4.2.2 文化生态景观系统 |
4.2.3 污染控制系统 |
4.2.4 防灾避难系统 |
4.2.5 安全水源系统 |
4.2.6 复合型的城乡结合部B-ESI构成 |
4.3 后溪镇B-ESI网络的规划管控变革 |
4.3.1 与现行用地分类结合的土地细分方式 |
4.3.2 针对B-ESI空间要素的控制指标标准 |
4.3.3 与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调整 |
4.4 后溪镇B-ESI单元详细设计引导及控制管理 |
4.4.1 例A: 石兜-坂头水库重点水源地保护空间 |
4.4.2 例B: 郊野生态河道空间 |
4.4.3 例C: 城市生态河道公园空间 |
4.4.4 例D: 城内村局部设计引导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福建省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与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规划的编制 |
1.1 编制任务来源 |
1.2 规划编制的主要思路及编制过程 |
1.2.1 主要思路 |
1.2.2 编制过程 |
1.3 规划编制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
1.3.1 注重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
1.3.2 注重贯彻水土保持法的新规定 |
1.3.3 加强领导,注重发挥规划专家组作用 |
1.3.4 注重与相关规划协调 |
1.3.5 注重吸纳相关部门意见 |
1.3.6 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解决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
2 规划的主要编制成果 |
2.1 完成了全省的水土保持区划 |
2.1.1 区划定位 |
2.1.2 区划成果 |
2.2 依法划分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 |
2.2.1“两区”与原来“三区”的区别 |
2.2.2“两区”划分成果 |
2.2.2. 1 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
2.2.2. 2 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
2.2.2. 3 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
2.3 明确了今后15年水土保持发展的目标、布局及重点 |
2.3.1 目标、任务、规模 |
2.3.1. 1 目标、任务 |
2.3.1. 2 规模 |
2.3.2布局 |
2.3.3 水土保持重点项目 |
2.3.3. 1 重点预防项目 |
2.3.3. 2 重点治理项目 |
2.4 形成了一批专项规划与研究成果 |
(8)黎川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质环境条件 |
2.1 地理位置概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 |
2.6 岩土体类型及特征 |
2.7 水文地质 |
2.8 土壤植被 |
2.9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章 地质灾害特征 |
3.1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 |
3.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3.3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
第4章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
4.1 地形地貌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
4.2 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
4.3 地层岩性与岩土体结构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
4.4 降雨与地下水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
4.5 地下水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
4.6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
4.7 植被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
第5章 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价 |
5.1 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及分区评价 |
5.2 地质灾害易损性分区评估 |
5.3 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分及评价 |
5.4 各乡镇地质灾害 |
第6章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
6.1 地质环境保护 |
6.2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及评价 |
6.3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 |
6.4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省级水土保持法规修订情况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省级水土保持法规修订的进展 |
2 省级水土保持法规修订的特点与成效 |
2.1 禁止性规定比上位法更加严格 |
2.2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两区划分内容更加具体和可操作 |
2.3 生产建设项目方案编制管理有创新与突破 |
2.4 易发区划分、监测管理、雨水利用等有新探索发展 |
2.5 水土流失调查、水土保持设施和清洁小流域建设等有更加明确的规定 |
2.6 自由裁量权等得到严格规范 |
3 对地方水土保持法规修订的对策建议 |
(10)水土保持法省级配套法规修订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新水土保持法配套法规修订情况 |
2省级配套法规深化、细化内容分析 |
2.1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 |
2.2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划分 |
2.3取土、采石、挖砂管理与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划定 |
2.4限制和禁止的生产建设活动 |
2.5水土保持方案管理问题 |
2.6农林生产活动的水土保持管理 |
2.7水土流失预防治理措施 |
2.8水土保持监测、监督 |
2.9法律责任的细化 |
3几点认识 |
四、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安全的清涧城市绿地布局研究[D]. 王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晋西南地区天然气管道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及防治效果分析[D]. 武海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3]沅陵县水土保持区划研究[D]. 章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4]兴山县水土流失现状测算与管控研究[D]. 陈唐冰莹. 湖北大学, 2019(05)
- [5]基于价值当量的淮河流域县域水土保持功能定量评估[D]. 王蕾. 山东农业大学, 2019(12)
- [6]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建设的规划及管控[D]. 白文佳. 天津大学, 2018(07)
- [7]福建省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与成果[J]. 林强,龚洁,杨舜成,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04)
- [8]黎川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区划研究[D]. 季灵. 南京大学, 2016(05)
- [9]我国省级水土保持法规修订情况及建议[J]. 张安田,费永俊. 中国水土保持, 2016(04)
- [10]水土保持法省级配套法规修订有关问题的探讨[J]. 李武世. 中国水土保持,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