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能冰箱缘何难以普及(论文文献综述)
朱昱坤[1](2021)在《中国传统科学与公民科学素质研究 ——以“阴阳五行”引争议为例》文中认为阴阳五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被作为一种公民应具备的科学素质出现在2016年由科技部、中宣部颁发的《基准》文件中,引发了一场争议性的热点事件。双方在争论中围绕对阴阳五行的理解、承认科学是否具有多元文化性以及中国传统“科学”融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等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了明显分歧。本文即聚焦于此展开讨论。首先,文章对阴阳五行的含义及其科学价值进行了探讨,并以此追溯了目前社会中唯西方的一元论科学观占主流现象的历史成因。其次,对比分析了西方科学哲学视野下科学观念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如何在研究实践中落实科学的文化多元性的理论取向,进而在多元维度下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科学”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在此基础上,面对目前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入分析了与我们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本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是如何关照本国传统文化。最终以日本的实践经验为今天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一些积极的启发。本论文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详细分析了阴阳五行写入《基准》引发争议问题的来龙去脉,包括争论双方观点的解读、阴阳五行的科学价值梳理并追溯了产生争议问题的历史原因,旨在说明长期以来我们理解传统知识与科学之间关系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则用历史的维度考察了西方科学哲学视野中科学观念的发展脉络,并揭示了目前西方学界对于非西方知识存在的合理性的研究取向,进而立足于今天的科学多元文化视角,对中国传统知识与西方科学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反思,以便更深刻的去认识科学多元文化观的价值与意义。第四章则通过介绍日本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重视弘扬传统的优秀经验,最后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本土化探索给出了积极建议。本文的研究表明,阴阳五行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一定时期内在古人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在当今世界倡导科学多元文化的潮流中,以阴阳五行为重要思想基础的中国传统“科学”也能够成为西方近代科学对于自然界本质有限认知的一种重要补充。其存在具有合理性与价值,理应作为一种科学素质被人们所了解和重视。事实上,对于西方科学知识、方法等的有限性的认知正是科学素质更为本质、核心的内涵。从这场争论的分析来看,在这一点上,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似乎有更多可做的工作。因此,我们认为今后需要加强科学的文化多元性的理论建设的同时,科普工作则也需要探索更多元的方式、途径把中国传统知识的科学性解读纳入到当前科学传播进程中。上述认识对于未来更好的建设我国本土特色的公民科学素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杨贤传[2](2021)在《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与扩散仿真研究》文中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已经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环境破坏40%应该直接归因于人类的非绿色消费,而工业污染又多数是由消费需求驱动的。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和“碳中和”呼之欲出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推动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绿色化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因此,厘清城市居民不同类型绿色购买行为的复杂驱动机理,并据此设计有效干预与引导策略,是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的题中要义。此外,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发现由驱动因素激活的积极绿色态度(动机)并没有有效转化为真实的绿色购买行为,出现了态度(动机)-行为偏差,相应地,如何修复这一偏差就成为了绿色消费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本研究基于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结果兼论如何修复这一偏差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以“问题提出-理论研究-质性研究-实证研究-扩散仿真-引导策略构建”为研究主线,选取城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市场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围绕行为驱动机理、绿色动机-行为偏差修复、行为扩散仿真等议题展开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绿色购买行为内涵重构和维度划分。作为绿色消费行为的核心维度,绿色购买行为被普遍认为是单维的,本文通过典型消费者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基于绿色购买活动的现实表现和演化进阶规律,以生态价值观和环境关心为标准,重新界定和发展了绿色购买行为的概念内涵,构建了一个更具涵盖性的进阶式三维度结构模型,即绝对绿色购买行为、条件绿色购买行为和随机绿色购买行为。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三类绿色购买行为均不程度存在,其中兼顾双重诉求的条件绿色购买行为分布最为广泛,后续实证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三维度划分的合理性。(2)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质性研究。运用质性分析方法萃取了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的关键驱动因素及主范畴间的典型关系结构,接着引入成熟的S-O-R理论和目标框架理论描绘了一个兼顾利己诉求和利他诉求的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即内部和外部刺激因素通过激活三维目标框架进而对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的驱动机理;社会心理情境因素和城市情境因素调节了三维目标框架——绿色购买行为之间的联结关系。(3)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的量化研究。开发或修订完研究量表后,对中东部和东北城市居民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收集到1345份有效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个人月收入、职业类型、组织性质、职位等级、城市等级和城市所属地理区域上存在显着差异。运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ping法和PRODCLIN2程序检验了28条总体中介效应和84条具体中介效应,从而全面呈现出了内外部驱动因素通过目标框架对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的复杂驱动机理,也更加有利于发现和解释绿色动机-行为偏差的具体成因。同时,本文采用阶层式回归,结合使用Process v3.3和Johnson-Neyman法(简写为J-N法)检验和探讨了社会心理情境因素和城市情境因素对功利目标动机(框架)、享乐目标动机(框架)、规范目标动机(框架)与绿色购买行为影响路径中的潜在调节作用。上述调节变量对三维目标动机与不同类型绿色购买行为关系中调节效应的显着性、强度和方向存在明显差异,这也有助于拓宽绿色动机-行为偏差的探索视角。(4)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条件绿色购买行为)扩散仿真分析。运用加权小世界网络理论构建了消费网络中个体间的条件绿色购买行为扩散模型,借助Matlab仿真平台进行仿真研究,探索了网络中情境因素干预下个体条件绿色购买行为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总的来看,“随机关系强度”网络、“弱关系”网络和“强关系”网络下,以势差优先模式确定条件绿色购买行为扩散中的发送方,与其它两种模式相比能带来更高的行为增长率或最低的行为降幅,且网络均衡性更优,多数情况下能够最快实现网络整体均衡。加入情境因素的最强影响后,条件绿色购买行为的扩散效率受到多元动机的共同影响,涨跌互现;在“弱关系”网络中,以势差优先模式确定发送方时,网络中全体节点的行为扩散表现明显好于强度优先模式和随机模式,同时,势差优先模式下的网络均衡性更优,而且更快实现整体网络均衡。相对于“强关系”网络,“弱关系”网络受到情境因素的干扰影响更大。(5)以“双重诉求”兼顾为核心的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进阶式”提升策略研究。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分别从个体心理因素驱动、媒体劝导、人际互动、双重诉动机激活、绿色购买行为分类引导、情境因素积极干预和购买者属性特征的精确靶向引导等七个方面出发,以系统性和全局性视角构建了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进阶式”提升策略体系。同时,在文献研读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整理了绿色动机-行为偏差的复杂成因,并提出了对应的修复策略。该论文共有图97幅,表112个,参考文献330篇。
孙心乙[3](2020)在《辽西蒙古族营屯的演化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辽西蒙古族喀喇沁部为守护“扎萨克”(旗主)衙门府,在今辽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建有众多防御型营屯。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这些营屯在防御使命终结后,以一种渐变的方式实现了由“军屯”向“民屯”的过渡,营屯内的蒙古族民众也由“兵民一体”的屯戍转为定居式农耕。历经岁月淘洗,这些蒙古族营屯至今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演化:一些营屯由内至外已与当地汉族村落并无二致;而另一些却仍保留防御型营屯的某些特质,尤其营屯内的“海青格热”传统民居,已成为今日辽西乡村的一道风景,在吸引外界众多关注的同时,也吸附了较多的发展能量。近年来,一些海青格热民居保存较好的营屯,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为北方民居建筑多样性的宝贵样本。本研究以辽西蒙古族营屯和“海青格热”民居为对象,依托田野调查及文献梳理,运用现代生态学“生态位”理论、建筑学“场所”理论等,对蒙古族营屯的建筑特质、变迁演化、运行机制、更新策略等展开系统研究,扩充了蒙古族民居的研究范畴。全文设六个章节展开研究和论述,并运用典型个案分析方法,选取四个形制不同的营屯,分别对其差异性演化、运行机制调适及更新实践进行了解析,揭示了营屯演化和更新的规律与逻辑。提出,营屯所处“生态位”(自然的和社会的)的规定性是制约营屯演化最为重要的影响因子,其不仅导致营屯在演化形制上出现差异,呈现不均衡性,也制约营屯在当下的更新基础、能量吸附与发展幅度。研究揭示了蒙古族营屯更新面临的问题。由于缺少科学规划与专业指导,近年来一些营屯更新呈现出恣意无序、开发无度态势,对营屯可持续发展已经造成或正在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与毁坏。这些问题与乱象,亟待专业机构予以规划指导,从某种意义上看,建筑学“进场补位”已刻不容缓。研究开掘了营屯内隐的“场所”意义。营屯是辽西农耕蒙古族历史及文化的物化与载体,海青格热民居已成为当地蒙古族区别“我群”与“他群”的重要标识,具有“双遗产”属性与价值,对其实施保护与更新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研究落点在为营屯的更新“建模”并制定可行策略。蒙古族营屯更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生性需求强烈,及更新理论与更新策略欠缺。研究认为:营屯更新应根据具体营屯所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予以分级定位,将“场所”精神重建与生态化更新并置,以浓化民族传统、开掘聚落内涵为发展路向,实施或“借势发展”或“错位竞争”的发展策略。在具体实施中,可组构上、下、内、外互动的“多元行动方”动力框架,构建“多主体联动”的更新模式,以推动目标达成。本研究对具有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其他区域传统村落的更新也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郭延龙[4](2020)在《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文中指出技术人工物是通过技术实践活动而生成的存在物。1993年兰德尔·迪珀特(Randall Dipert)最早关注该主题,1998年前后荷兰技术哲学家克洛斯(Peter Kroes)和梅耶斯(Anthonie Meijers)将其发展为成熟的研究范式。现阶段,技术人工物的功能与伦理价值的失衡、价值与责任的复杂关系、多元化的伦理治理等问题涌现,迫切需要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问题进行系统地探究。本研究旨在通过技术现象学还原法、归纳与演绎法等方法,探析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背后的哲学基础、“物律”设计方式以及技术治理路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技术人工物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论述,并针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设计思路、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第二,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相关概念进行词源、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以唐·伊德(Don Ihde)“人-技术”关系理论、拉图尔(Latour)“人工物社会”思想和维贝克(P.Verbeek)“道德物化”的思想为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下一步的深入探究。第三,基于拉图尔“人工物社会”的思想,从技术人工物中历史唯物论的“人本”孕育、“非人”的新唯物论产生、“非人”的扩展三个阶段进行考察,系统地论证了“去中心化”情景下技术人工物,如何从“人本”至“非人”的拓展历程。同时,结合共享单车“去中心化”的具体案例进行诠释。第四,在维贝克“道德物化”的思想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技术人工物的道德意向性、道德自由和道德中介的作用,认为技术人工物的技术程度决定了道德物化程度。同时,结合智能穿戴服装的具体案例进行诠释。第五,基于以上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者的道德敏感性捕捉与识别、情感投射与移情、创造性想象与超越,运用仿生设计的情景模拟、虚拟与现实的情景模拟、设计价值的情感模拟,结合强制式调节设计、引诱式调节设计和劝导式调节设计的方式,探索技术人工物设计的“物律”方式。同时,以保姆机器人为例,诠释具体实践语境中的“物律”设计。第六,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责任与价值进行细分,对技术行动者、社会行动者和元层面行动者,进行“问责”与建构性技术评估。结合公众参与、共享式、社会契约的公平合作进行调节反馈,最终通过技术内在关系路径、混合式系统路径和价值敏感设计路径,进行不同程度的技术设计与治理。同时,以基因编辑婴儿案例进行反思,针对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诠释。最后,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研究,是从技术内在关系的路径切入,以“物准则”的视角探讨技术设计伦理的全过程。本研究提出了“设计即治理”的技术治理方式,用技术道德化的“前置式”设计方式,将“善”技术功能和物理结构“写入”至技术人工物中,以期待通过技术人工物的“物律”设计方式,为构建人类美好生活世界贡献力量。
韩翰[5](2020)在《基于客户导向的美的家电产品升级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电行业经过40年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且畅销海外市场。在此过程中,我国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有一定竞争力的家电企业,美的企业即是这些家电企业中的一员。美的主要家电产品品类市场销售份额均居行业领先地位。然而,与其他着名家电企业面临的问题相似,美的集团也面临着市场需求饱和、政策红利消失、新兴技术兴起、消费需求升级等问题,导致企业发展面临“天花板”。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美的集团长期依靠规模和价格优势获得竞争优势,而忽视了新时代客户消费需求已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唯有以客户为导向、以满足客户消费需求为目标,通过产品升级获得更能令客户满意的产品与服务才能推动美的集团重塑竞争优势,巩固并提高美的家电产品的市场地位。论文以美的家电产品升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剖析美的家电产品升级策略。具体来说,论文在梳理产品升级与客户导向相关理论与代表性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美的家电产品市场环境、行业地位和技术研发能力的分析,进而利用SWOT分析法对美的家电产品升级能力做详细评估,指出美的集团目前既有条件又有必要对其家电产品系列进行升级换代。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基于客户导向的产品升级策略,并提出实施产品升级策略的保障措施。经过深入分析,论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对美的家电产品升级的SWOT分析表明,美的集团有必要也有能力进行产品升级。(2)美的集团以客户真实需求为起点引导家电产品升级的总体思路是找到并紧跟消费需求与消费场景变化,明确产品升级的趋势与重点,结合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制定各业务的产品升级可选择图,逐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实现产品升级与产品结构优化。(3)为确保美的家电产品升级策略顺利实施,论文提出从加强客户关系关系、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改进产品生产工艺、建立灵活的经营机制四方面提出保障措施。通过研究美的家电产品升级策略,为美的家电产品塑造竞争优势提供清晰的策略,对其他家电行业产品升级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赵静[6](2020)在《企业家群体形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家作为重要的市场微观主体,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开始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李克强总理早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就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希望通过双创行为来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公平正义。现实经济运行中我们所观察到的事实也的确印证了这样一种观点: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或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一批充满活力的企业及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群体。通过研究国内外企业家群体的时空分布,可以发现,从分布时间来看,企业家群体的出现是离散而非连续的;从分布空间来看,某一特定时期企业家群体在地域上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非均匀性。企业家群体的分布缘何呈现出这种时间上的非连续性和空间上的非均匀性?企业家群体形成的背后存在怎样的深层次原因?是否可以归纳和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适性的影响因素,以便对当代企业家群体的培育壮大提供有益参考?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分析内容共八章。第一章交代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全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梳理分析了企业家理论的相关文献。第三章、第四章基于国内外大量的文献研究和案例梳理,分析了企业家群体形成的时间非连续性和空间非均匀性特征及原因。并选取了不同时空背景下企业家群体崛起演进的典型阶段进行详细阐述,从宏观视角出发探讨了企业家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五章引入企业家行为理论,构建了个体企业家行为选择模型,分析了个体企业家创业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考察了微观层面企业家形成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个体企业家到群体企业家的形成机理。第六章构建了企业家群体形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七章从空间异质性视角出发,分别基于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构建了空间面板模型,深入考察了我国省域企业家群体分布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合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家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通过较为系统的分析,本文主要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通过对国内外历史上企业家群体崛起演进典型时期的分析,本文发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技术革命、市场变化、地理发现、政府政策和战争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对这种时间分布的非连续性特征进行诠释。同时,通过对特定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家群体崛起典型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不同区域企业家创业精神、地方政府政策、地区金融资源、区域地理位置和交通完善状况等因素可以对企业家群体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特征作出解释。此外,通过案例分析还得出了几个具有启发性的观点:企业家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制度环境和企业家创业活动之间的良性耦合非常重要;较高的社会流动性有助于企业家群体的产生和发展。第二,本文认为,个体企业家创业决策过程可以分为企业家捕捉市场机会和企业家实现市场机会两个阶段,并进一步细化为企业家识别市场机会、评价市场机会、掌握市场机会和应对不确定性四个重要环节。这一创业决策过程中企业家创业活动将受到企业家个人创业能力、外部市场环境、政府政策变化、信息供给状况四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区域内群体企业家的形成更多是基于创新——模仿的的“扩散模型”,领头企业家通过成功的创新活动产生了示范带动效应,随之引起了潜在企业家的跟随模仿,进而在区域内产生了扩散效应。第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家群体形成与企业家创业能力、外部市场环境、信息供给状况以及政府政策扶持等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外部市场环境和信息供给状况对我国企业家群体形成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相比之下,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作用效果较弱。这一结论暗示了未来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企业家的创业活动状况。第四,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省域企业家群体分布的空间溢出效应十分显着,企业家活动活跃的地区对邻近地区的企业家形成具有明显的溢出和带动效应。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企业家群体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均具有促进作用,但相对而言技术创新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力度较弱。第五,结合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家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本文提出了消除区域之间市场壁垒、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提升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效率、完善企业家创业扶持政策、加大欠发达地区互联网资源的投入、重视企业家接班人培养等几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国家或地区层面企业家群体的培养提供一些借鉴。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视角与立足点的创新。本文将企业家群体的时空分布特征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并首次提出了企业家群体时间分布的非连续性特征和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特征。二是创新性地构建了个体企业家的行为选择模型,探讨了个体企业家及群体企业家的形成机理。本文引入不确定性,以个体企业家创业行为选择为切入点,构建了企业家行为选择模型,考察了微观层面企业家创业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并拓展性分析了从个体企业家到群体企业家的传导机制。三是基于空间溢出视角分析了我国省域企业家群体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细化并分别构建了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并探讨了这两类空间权重矩阵下我国企业家群体分布的空间效应大小。四是首次将以互联网发展为代表的信息供给指标引入实证分析中,探讨了互联网发展对企业家群体形成是否会产生某些影响。
江涛[7](2015)在《人类学视野中的乡村教化(1949-2014) ——以伍村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从自发走向自觉,既是一部和大自然的生存斗争史,也可说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人类自我教化史。乡村是社会的细胞,乡村之文明、富庶、和谐,既为历代开明统治者所倡导,亦同时反映着广大乡村居民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如何开展乡村教化,时代不同,差异巨大,但对乡村教化之重视确是共同的。乡村教化的主旨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承继我国古代社会教化传统,总结当代乡村教化经验,是本研究的根本目的。本研究认为,在城乡壁垒依然存在,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当下,农村社会各种矛盾依然十分尖锐,离农弃农现象普遍,留守农民亦不像祖辈一样坚守对土地和家园的忠诚。由此,基于新农村建设的立场,开展乡村教化,重塑乡村质朴民风,培养有德行有文化的现代农民,则已凸显为时代的重大课题。本文选择地处东北腹地的伍村作为田野调查点,基于“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向上看”相结合的研究立场,借鉴人类学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历史文献梳理、访谈、观察、叙事等多种研究方法,再现建国以来,伍村六十多年社会教化嬗演的历史图景。以此为个案,总结当下乡村教化之不足,为进一步有效开展乡村教化提出应然思考。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交代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并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第一章),对伍村的经济、文化、历史等进行全景式扫描,为伍村教化图景的勾勒建立一个兹以参照的坐标体系。第三部分(第二、三、四、五章)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分田到户政策实施以后、农村税费制改革以后四个历史阶段的乡村教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研究。在此过程中,笔者以我国传统社会教化体系为参照,对古代社会的教化方式、教化载体予以现代性的解读和顺延,重点从乡村行政组织/乡村干部、乡村学校/乡村教师、乡村标杆人物、民间信仰、通俗文学艺术等维度对当代的伍村社会教化图景予以勾要提玄,尽力全面地揭示伍村社会教化的嬗演轨迹。第四部分(第六章),通过前文对伍村教化史的梳理,总结国家宏观政治、经济、文化等对乡村教化的影响,归纳不同时期、不同维度教化方式的“得”与“失”,发掘当前乡村教化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问题追以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具有本土特色、蕴含时代个性的乡村教化体系的原则和理路。本研究要旨:国家的宏观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乡村社会中的“小传统”文化,对乡村教化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自分田到户政策实施后,乡村教化呈现出了日渐式微的状态,其式微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化主体的“率性无为”、教化内容的“相对滞后”、教化方式的“运用不当”以及受教个体的“心不使焉”。而建构当下的乡村教化体系,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人本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和地域性原则,并通过明确乡村教化的承载主体,重塑乡村教化的价值取向,统整乡村教化的内容体系,开展“较强参与性”活动等路径来展开。
柴茜[8](2014)在《海尔集团网络营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传统的营销手段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网络营销已成为现在市场营销重要的组成部分,家电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正不断探索网络营销实践活动。本文以海尔集团为例,在研究网络营销理论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数据和模型,分析了国内家电网络营销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调研和工作实践,对海尔集团网络营销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结合海尔集团战略和市场发展需要,从网络营销结构、网络营销策略以及网络营销信息技术优化方面提出了对海尔集团网络营销改进与优化的思路和方法,也希望为其他类似企业的网络营销提供一定的参考。
吴珏[9](2014)在《语用身份观视角下的新闻标题主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学界耳熟能详的范畴和概念。尽管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们都在不遗余力地为客观性而奋斗着,媒介话语研究者们却发现,要在新闻报道中实现完全客观的报道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新闻报道中的主观性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而这种主观性也许与新闻作者的身份或立场息息相关。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题的设计同样充斥着标题制作者的主观性。新闻标题中的主观性可以由一些语用-语言层面的话语策略来实现,同时这种主观性的存在也具有深层的语用动因,其中之一就是新闻标题作者为满足交际需求而建构的不同身份。因此,日趋成熟的身份理论也可以运用到新闻话语的研究中去,可以为新闻学研究以及新闻标题主观性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引入身份研究的最新成果,考察新闻标题的主观性问题,以期探讨新闻标题中主观性话语的身份建构动因,展现新闻标题主观性的话语实现策略,考察新闻标题中的话语、交际者身份和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一些新闻标题的主观性根源于其作者的身份建构的实质。本研究将有助于新闻工作者制作出更有效的新闻标题,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新闻的信息传递和舆论导向的双重功能,同时也能帮助新闻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标题。基于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建构观(陈新仁,2013b),笔者假设,在新闻话语这个特殊的交际过程中,标题作者为了实现一定的交际目的和意图,会选择特定的身份,并为此在各种语言表达中进行选择,以顺应新闻交际中的不同语境因素。基于此,本研究尝试从三个观察视角和分析维度入手,来考察一些新闻标题中的主观性问题。首先,基于身份视角,本研究将探讨新闻标题作者所建构的多种身份,以此来解释新闻标题中主观性话语存在的原因;其次,本研究将从新闻话语分析的文本视角出发,确认新闻标题中能够建构标题作者多种身份,并体现其主观性的各种话语策略及语言表达;最后,本研究将聚焦于新闻话语的语境视角,主要关注影响新闻标题主观性及标题作者身份建构的两个语境因素:报纸属性和时代变迁。通过上述研究,笔者最终证明最初的假设,即一些新闻标题之所以具有主观性,乃是根源于作者的身份建构动机,新闻标题的主观性本质上就是作者身份建构的主观性。本研究以四家党委机关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湖南日报》以及四家都市报《现代快报》、《重庆晨报》、《新闻晨报》和《三湘都市报》中的8496条新闻标题为语料来源,采用文本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一些新闻标题的主观性进行多方位的考察。主要发现如下:第一,作者在报道消息时经常构建多种不同的身份,致使新闻标题具有(显性)主观性。新闻标题作者建构的身份主要包括机构身份和个人身份两大类,前者包括故事讲述者、信息传递者和舆论导向者,后者包括新闻标题作者被突显的各种自我维度,包括严格谨慎、善于思辨、好奇心强和亲近受众等方面。因此,一些新闻标题中之所以会存在各种(显性)主观性话语特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由标题作者的身份选择所致。新闻标题作者为了满足不同的交际需求、达到不同的交际效果,而建构不同的身份,并为此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述方式。所有这些都在新闻标题中留下了标题作者的“自我印记”,从而形成了新闻标题中的主观性特征。第二,新闻标题建构身份的主观性具体体现为各种话语策略的使用。新闻标题作者的不同身份可以通过各种主观性话语策略得以建构,这些话语策略又各自有着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能够体现不同角度的主观性。经统计,在2013年上半年一个构造周共56份报纸的4505条消息类新闻标题中,带有主观性特征的新闻标题共有1243条,占总数的27.59%。这些新闻标题的主观性可以通过四种策略得以体现,分别是焦点凸显策略、语用预设策略、转述策略和隐喻策略。其中,(1)转述策略有着四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分别是直接话语、间接话语、混合式话语,以及无标记转述话语。这些转述话语能够体现新闻标题作者的视角化主观性和体验主观性。(2)新闻标题中的语用预设可以分为事实预设、观念预设和情感预设三类,能够体现标题作者的体验主观性和认识主观性。(3)新闻标题中用来突出焦点信息的话语策略通常是利用一些焦点标记,包括焦点标记词“是”、疑问结构,以及被动结构。不同形式的焦点凸显策略能从不同方面体现标题作者的视角化主观性和体验主观性。(4)新闻标题中的隐喻渗透着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图和态度,不仅承载着隐喻表达式的概念意义,而且还有语言使用者的语用意义。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策略体现了标题作者的视角化主观性、体验主观性和认识主观性。这些主观性话语策略可以帮助新闻标题作者建构不同类型的身份。例如,转述策略能建构标题作者舆论导向者的机构身份;语用预设策略能建构标题作者信息传递者的机构身份;焦点凸显策略能突显标题作者好奇心强的自我维度;隐喻策略又能使标题作者善于思辨的自我维度得以彰显。最后,新闻标题中的主观性特征会因报纸属性和时代变迁等语境因素而异,证明了一些新闻标题的主观性根源于作者身份构建动机的假设。第一,报纸属性的制约作用。由于受到党报政治属性的影响,党报中的主观性新闻标题比例偏低,所使用的主观性话语策略也较为单一。这是因为党报的标题作者主要是以客观的故事讲述者身份出现。而都市报的经济属性和市场压力则要求都市报的新闻标题作者突显其个性特征,突出不同方面的自我维度,努力做到求新求异、吸引眼球。因此,都市报中的主观性新闻标题数量较多,所使用的主观性话语策略也比较多样。第二,时代变迁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变化,党报和都市报中的主观性新闻标题也随之增多,所使用的主观性话语策略也逐渐多样,所建构的标题作者身份种类也日趋丰富。在不同语境因素的影响下,新闻标题作者所建构的身份也产生了变化,从而导致新闻标题中主观性特征在表现程度和方式上的差异。本研究尝试构建了新闻标题主观性的分析框架,探究了新闻交际话语中的主观性特征,突显了新闻标题中主观性话语的语用属性,从而深化了语言主观性的相关研究,充实和拓展了新闻叙事主观性的研究,丰富了新闻标题的相关研究,也扩大了身份理论的应用空间。在实际应用方面,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新闻的双重功能,而且还有助于增强新闻读者对新闻话语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标题作者身份及主观性话语策略的判定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另外,本研究对语境因素的考虑并不全面,除报纸属性和时代变迁之外的其他语境因素也会对新闻标题主观性及标题作者身份建构产生影响。希望后续研究能在这些方面得到改进。
危洋洋[10](2014)在《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现象十分显着。本文以新时期以来产生的新词语为研究对象,分析新词语消退的特点与原因。文章主体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基于语料库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整理相应年代的新词语词典与年编对语料进行收集,然后利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相关语料库和语感三方面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筛选,确定新时期以来消退的新词语的范围,构建新时期以来汉语消退新词语的语料库。在语料库的基础之上对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的整体走势进行概括,描绘出新词语消退的大趋势,然后对消退的新词语进行分时段的研究。第二章,分析消退的新词语的特点,即哪类新词语更容易消退,其中是否有规律可循。本文主要从语音、语义、修辞、语法四方面对消退的新词语进行特点的分析。在语音特点上,消退的新词语主要是简缩语和音译造词;在语义特点上,消退的新词语主要受同义关系和语义环境的影响;在修辞特点上,使用比喻、仿拟、谐音等方式创造的新词语更容易消退;在语法特点上主要是通过语言类推机制批量构造的新词群容易消退。第三章,对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原因进行挖掘。本文把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原因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社会因素、语用心理因素、网络传媒因素和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旧事物的消失、新事物的普及、喜新厌旧的心理、从众心理等等因素。正是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才促使了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现象。
二、节能冰箱缘何难以普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节能冰箱缘何难以普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传统科学与公民科学素质研究 ——以“阴阳五行”引争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问题意识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准》引争议:焦点及其历史成因 |
2.1 争论:“阴阳五行”写入《基准》引热议 |
2.1.1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出台背景 |
2.1.2 争议事件回顾 |
2.2 追因:“阴阳五行”引争论诱因分析 |
2.2.1 反对方:科学要满足逻辑化、实证化、定量化 |
2.2.2 支持方:西方科学不是唯一途径,阴阳五行自有立足点 |
2.2.3 争论原因分析 |
2.3 溯源:旧说之评述与争议历史根源浅析 |
2.3.1 “阴阳五行”之评述 |
2.3.2 争议的历史根源浅析 |
第3章 当代西方科学观念的多元转向与思考 |
3.1 科学划界:各种划界标准及其变迁 |
3.1.1 逻辑主义的绝对标准及影响 |
3.1.2 科学划界标准的转变 |
3.2 科学文化观的多元转向:理论与实践表现 |
3.2.1 理论:“地方性知识”研究的兴起 |
3.2.2 实践:非西方科学的研究现状 |
3.3 中西科学关系:多元视角下的再反思 |
第4章 日本:多元科学观下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发 |
4.1 日本公民科学基准建设情况 |
4.1.1 日本国民科学素质基准制定过程 |
4.1.2 《综合报告书》的整体认识 |
4.2 日本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建设的优秀理念 |
4.2.1 日本基准建设重视融入本国的文化传统 |
4.2.2 科学技术的整体性理念:多领域知识的“融合” |
4.2.3 面向未来:落实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
4.3 日本公民科学素质的本土化探索经验对中国的启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与扩散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绿色消费行为的相关研究 |
2.2 绿色购买行为内涵研究与结构发展 |
2.3 常用理论基础及模型 |
2.4 绿色动机-行为偏差的相关研究 |
2.5 研究简评 |
2.6 本章小结 |
3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构建 |
3.1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因素选择与界定 |
3.2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及其驱动因素的量表修订开发与数据收集 |
4.1 研究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
4.2 正式调研与样本结构 |
4.3 正式量表的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实证分析 |
5.1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及其驱动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
5.2 城市居民目标框架、绿色购买行为及其驱动因素的相关分析 |
5.3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的差异性检验 |
5.4 内外部刺激因素对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效果分析 |
5.5 目标框架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
5.6 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
5.7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修正 |
5.8 本章小结 |
6 情境因素干预下的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扩散仿真 |
6.1 基于关系强度的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选择 |
6.2 城市居民条件绿色购买行为扩散的仿真建模 |
6.3 情境因素干预下的仿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促进我国城市居民扩大绿色购买行为的策略建议 |
7.1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引导建议 |
7.2 做好绿色动机-行为偏差的识别与修复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辽西蒙古族营屯的演化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民居与村落研究范式的转变 |
1.2.2 传统村落更新的研究成果和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范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畴 |
1.3.3 基本概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辽西蒙古族营屯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 辽西蒙古族相关研究 |
2.1.1 辽西地区农耕蒙古族文化变迁研究 |
2.1.2 辽西蒙古族文化的现代重构研究 |
2.1.3 辽西蒙古族聚落与民居相关研究成果与现状 |
2.2 聚落及其建筑内涵研究 |
2.2.1 场所理论 |
2.2.2 建筑叙事研究 |
2.3 生态位理论与村落生态化更新研究 |
2.3.1 生态位理论及其拓展研究 |
2.3.2 “社区总体营造”理念与探索 |
2.3.3 村落生态化更新理念及其旨向 |
2.3.4 建筑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
2.4 现代视域下村落运行系统的相关研究 |
2.4.1 村落运行的自组织研究 |
2.4.2 村落更新的复杂系统运行特点研究 |
2.5 小结 |
3 蒙古族营屯的建构属性与机制转化 |
3.1 营屯的防御属性建构与运行机制 |
3.1.1 喀喇沁左翼“扎萨克”衙门的护卫机制 |
3.1.2 营屯的他组织运行特点 |
3.1.3 营屯运行中的自组织和他组织机制比较 |
3.1.4 营屯运行研究视角的构建 |
3.2 营屯形制与防御型特质 |
3.2.1 以旗王府为中心的防御型营屯设置 |
3.2.2 “五营环卫”的营屯布局 |
3.2.3 “兵民一体”的屯戍特质 |
3.3 营屯的空间图式与防御功能表达 |
3.3.1 营屯的空间图式 |
3.3.2 作为营屯界域的“马蔺道” |
3.3.3 防御功能在民居建筑中的落点与表达 |
3.4 防御使命的终结与营屯的衰落 |
3.4.1 旗王府的焚毁与营屯防御使命的终结 |
3.4.2 他组织运行机制的抽空与营屯的衰落 |
3.4.3 由防御型“军屯”向“民屯”的演化 |
3.5 本章小结 |
4 营屯的建筑特点与“场所”意义 |
4.1 营屯演化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子 |
4.1.1 营屯演化的形制差异 |
4.1.2 由“军屯”到“民屯”的运行机制调适 |
4.1.3 海青格热民居的自主营造 |
4.1.4 营屯的俗常生活 |
4.2 营屯民居建筑的形制特点及其建筑的叙事性 |
4.2.1 海青格热与满族民居比较 |
4.2.2 海青格热与汉族囤顶民居比较 |
4.2.3 海青格热与汉族平顶式民居比较 |
4.2.4 营屯的建筑叙事 |
4.3 营屯的场所意义 |
4.3.1 关于海青格热的族群记忆 |
4.3.2 营屯的“场所”特征与内涵认同 |
4.3.3 建筑构件的符号展演与象征意味 |
4.3.4 场所精神对营屯建筑演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营屯更新的路向探索与典型案例分析 |
5.1 营屯更新的生态位基础及其制约性 |
5.1.1 营屯更新的生态位基础评估 |
5.1.2 营屯文化结构质素辨析 |
5.1.3 营屯物质要素更新的途径 |
5.1.4 生态位法则对营屯更新的制约性 |
5.2 形制差异的营屯更新案例剖析 |
5.2.1 生态文化村——白音爱里 |
5.2.2 宗教旅游村——官大海 |
5.2.3 原生态改造村——东哨镇十家子村 |
5.2.4 整体移民村——南山村 |
5.2.5 经验与问题 |
5.3 营屯更新中的矛盾与调适 |
5.3.1 建筑质量与居住品质 |
5.3.2 传统建筑技艺与现代建筑材料 |
5.3.3 消费观念与居住品位 |
5.3.4 整体更新与个性需求 |
5.4 营屯更新的适应性路径 |
5.4.1 建筑适应性的社会边界 |
5.4.2 建筑适应性的空间尺度 |
5.4.3 营屯更新的适应性镜像 |
5.4.4 营屯更新的适应性路径 |
5.5 本章小结 |
6 复杂系统运行下营屯更新的模式建构与实施策略 |
6.1 复杂系统运行下的营屯更新动力与路向 |
6.1.1 营屯更新的复杂系统运行特点 |
6.1.2 基于自组织的内源演替与内生性需求 |
6.1.3 基于他组织的能量注入与伴生性“人为”接合 |
6.1.4 “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营屯更新的路向选择 |
6.2 营屯更新中的系统运行张力与多向度动力 |
6.2.1 文化政治场域中的建筑:权力操作与资源分配 |
6.2.2 营屯更新的“多声部”语境辨析 |
6.2.3 多向度驱动力与“生态宜居”理念磨合 |
6.2.4 纠偏与调控:营屯更新的幅度与限度 |
6.3 新语境下营屯更新的“多主体建模”构想 |
6.3.1 多元主体的功能定位 |
6.3.2 建筑学的“进场补位”及其作为 |
6.3.3 营屯更新中的“多主体”互动与协同 |
6.3.4 营屯更新的“多主体建模”构想 |
6.4 营屯更新的策略实施与目标旨向 |
6.4.1 基于生态位法则的“借势发展”与“错位竞争” |
6.4.2 “双遗产”特质开掘与更新潜能激活 |
6.4.3 文化意义再生与多元价值创化 |
6.4.4 场所重建:营屯更新的目标旨向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启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技术人工物的功用与伦理价值失衡 |
1.1.2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价值和责任复杂性 |
1.1.3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伦理治理问题多元化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技术人工物研究综述 |
1.3.2 技术哲学伦理转向研究综述 |
1.3.3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相关概念 |
2.1.1 技术人工物的概念界定 |
2.1.2 设计伦理的概念界定 |
2.2 技术人工物的属性和类型 |
2.2.1 技术人工物的属性 |
2.2.2 技术人工物的类型 |
2.3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理论依据 |
2.3.1 唐·伊德“人-技术”关系理论 |
2.3.2 拉图尔“人工物社会”思想 |
2.3.3 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去中心化” |
3.1 技术人工物设计中的“人本”孕育 |
3.1.1 “人-机器”的身体解放 |
3.1.2 从“视觉”扩展到“知觉”的身体经验 |
3.1.3 “人本”技术情景的成熟 |
3.2 技术人工物中“非人”的产生 |
3.2.1 “人”与“非人”的认知 |
3.2.2 “去中心化”的行为 |
3.2.3 “非人本”的存在 |
3.3 技术人工物设计中“非人”的扩展 |
3.3.1 “非人”行动者的扩充 |
3.3.2 “时间”与“空间”的鸿沟 |
3.3.3 多元“他者”的共生 |
3.4 “去中心化”案例诠释:共享单车 |
3.4.1 “去中心化”的技术设计模式 |
3.4.2 共享式的“非人”行动者 |
3.4.3 复杂的“去中心化”连带责任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技德” |
4.1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意向性 |
4.1.1 “能力”层级的意向性 |
4.1.2 “指向性”层级的意向性 |
4.1.3 “多元稳定”的意向性 |
4.2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自由 |
4.2.1 道德主体的自由 |
4.2.2 技术权力的自由 |
4.2.3 物准则的自由 |
4.3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中介 |
4.3.1 道德中介的“放大”与“缩小”作用 |
4.3.2 道德中介的“居间调节”作用 |
4.3.3 道德中介的“异化”作用 |
4.4 “技德”案例诠释:智能穿戴服装 |
4.4.1 走向设计伦理驱动的“第三阶段” |
4.4.2 “道德化”的技术设计过程 |
4.4.3 弥合生命器官的“不在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物律” |
5.1 设计者的道德想象 |
5.1.1 道德敏感性捕捉与识别 |
5.1.2 情感投射与移情 |
5.1.3 创造性想象与超越 |
5.2 设计与使用的情景模拟 |
5.2.1 仿生设计的情景模拟 |
5.2.2 虚拟与现实的情景模拟 |
5.2.3 设计价值的情景模拟 |
5.3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调节设计 |
5.3.1 强制式调节设计 |
5.3.2 引诱式调节设计 |
5.3.3 劝导式调节设计 |
5.4 “物律”案例诠释:保姆机器人 |
5.4.1 创造性的道德想象 |
5.4.2 情感化的交互设计 |
5.4.3 “物律”式的生活调节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技术治理” |
6.1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责任与价值 |
6.1.1 技术人工物的责任与价值范围 |
6.1.2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责任分配 |
6.1.3 技术人工物塑造的“美好生活” |
6.2 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
6.2.1 技术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
6.2.2 社会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
6.2.3 元层面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
6.3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调节反馈 |
6.3.1 公众参与式的责任消解 |
6.3.2 多元行动者的共享 |
6.3.3 社会契约的公平合作 |
6.4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技术治理路径 |
6.4.1 技术内在关系的治理路径 |
6.4.2 混合式系统的治理路径 |
6.4.3 价值敏感设计的治理路径 |
6.5 “技术治理”案例诠释:基因编辑婴儿 |
6.5.1 科学价值与公共责任的失衡 |
6.5.2 多元行动者技术监督的缺失 |
6.5.3 技术治理路径的不完善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基于客户导向的美的家电产品升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产品升级相关研究动态 |
1.3.2 客户导向相关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产品升级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1 产品升级的基本内涵 |
2.1.2 产品升级的影响因素 |
2.1.3 产品升级的策略选择 |
2.1.4 产品升级的实现路径 |
2.2 客户导向相关概念与理论 |
2.2.1 客户导向的基本内涵 |
2.2.2 客户导向的意义与适用性 |
2.2.3 价值共创理论 |
2.3 客户导向影响产品升级的理论分析 |
第三章 美的家电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
3.1 美的集团及家电产品概况 |
3.1.1 美的集团概况 |
3.1.2 美的家电产品概况 |
3.2 美的家电产品竞争环境分析 |
3.2.1 家电行业发展概况 |
3.2.2 家电竞争对手分析 |
3.2.3 美的集团行业地位 |
3.3 美的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
3.3.1 技术研发投入 |
3.3.2 技术研发产出 |
3.4 美的家电产品升级的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遇分析 |
3.4.4 挑战分析 |
3.4.5 SWOT分析表 |
第四章 美的家电产品升级策略 |
4.1 美的家电产品升级的总体思路 |
4.1.1 目标客户及其需求分析 |
4.1.2 产品升级思路 |
4.2 美的家电产品升级的主要内容 |
4.2.1 明确家电产品升级方向 |
4.2.2 开展充分的客户调研与回访 |
4.2.3 创新产品升级的流程与方法 |
4.2.4 形成多部门联动的产品升级体制 |
4.2.5 打造客户深度共创平台 |
4.3 美的家电产品升级的绩效评估 |
4.3.1 产品附加值提高 |
4.3.2 市场地位提升 |
第五章 美的家电产品升级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
5.1.1 培养客户共创思维 |
5.1.2 搭建顾企互动平台 |
5.1.3 维护顾企关系质量 |
5.2 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
5.2.1 全球化布局研发资源 |
5.2.2 坚持双渠道获取新技术 |
5.2.3 做好研发人才的培养和激励 |
5.2.4 充分利用社会研发资源 |
5.3 持续改进产品生产工艺 |
5.3.1 提升家电产品的可制造性 |
5.3.2 精益生产 |
5.3.3 打造智能化工厂 |
5.4 建立灵活的经营机制 |
5.4.1 品牌形象重塑 |
5.4.2 实施差异化市场营销模式 |
5.4.3 促进市场销售渠道多样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企业家群体形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结构安排 |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关于企业家理论的文献综述 |
2.1 企业家的内涵、素质、职能 |
2.2 企业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3 企业家产生的影响因素 |
2.3.1 与企业家自身特质相关的影响因素 |
2.3.2 与企业家外部环境相关的影响因素 |
2.4 研究述评 |
第3章 企业家群体的时间分布特征研究 |
3.1 国外历史上的企业家群体 |
3.1.1 工业革命时期的企业家群体 |
3.1.2 “一战”前的企业家群体 |
3.1.3 “二战”后的企业家群体 |
3.2 中国历史上的企业家群体 |
3.2.1 明清时期的企业家群体 |
3.2.2 辛亥革命后的企业家群体 |
3.2.3 改革开放后的企业家群体 |
3.3 企业家群体形成的时间非连续性及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家群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4.1 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时期的德国、日本与中国 |
4.2 改革开放以来的温州、台州与芜湖 |
4.3 企业家群体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及原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行为选择模型的企业家个体及群体形成机理 |
5.1 企业家行为理论 |
5.1.1 企业家行为选择相关文献 |
5.1.2 不确定性与企业家行为 |
5.1.3 互联网、信息供给与企业家行为 |
5.2 个体企业家创业行为选择模型 |
5.2.1 企业家捕捉市场机会过程 |
5.2.2 企业家实现市场机会过程 |
5.2.3 验证企业家创业行为选择模型的案例分析 |
5.3 企业家群体形成的路径分析:创新——模仿过程 |
5.3.1 领头企业家的创新及示范效应 |
5.3.2 潜在企业家的模仿及扩散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企业家群体形成原因的实证检验 |
6.1 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 |
6.1.1 理论分析 |
6.1.2 模型构建 |
6.2 指标选取和变量描述 |
6.2.1 指标选取 |
6.2.2 变量描述 |
6.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6.3.1 模型设定 |
6.3.2 平稳性单位根检验 |
6.3.3 协整检验 |
6.3.4 误差修正模型VECM检验 |
6.4 结论与政策含义 |
第7章 中国企业家群体形成原因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区域市场环境的视角 |
7.1 空间计量方法简述 |
7.1.1 空间相关性与异质性 |
7.1.2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
7.1.3 空间相关性的测度 |
7.1.4 空间计量模型的种类 |
7.2 我国企业家群体分布的空间相关性 |
7.2.1 我国企业家群体分布的总体特征 |
7.2.2 我国企业家群体分布的空间格局 |
7.2.3 我国企业家群体分布的空间相关性 |
7.3 我国企业家群体分布的空间效应计量 |
7.3.1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
7.3.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7.3.3 计量结果分析 |
7.4 结论和政策意义 |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人类学视野中的乡村教化(1949-2014) ——以伍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社会整体迈进之需 |
(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群体发展之求 |
(三)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呼唤 |
(四)一个“离农”者的“为农”情怀 |
二、文献综述 |
(一)对乡村教化及其相关的概念的研究 |
(二)对“教化”方式及载体的研究 |
(三)对“教化”发展脉络及其阶段划分的研究 |
(四)对乡村教育历史人类学的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
三、研究主题与核心概念 |
(一)研究主题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三)相关概念的辨析 |
四、研究设计 |
(一)田野地点的选择:缘何是伍村 |
(二)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三)调查过程 |
(四)研究伦理及策略 |
(五)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立体呈现:一个地处东北腹地的村庄 |
一、L县的自然和社会概况 |
(一)L县的地理环境 |
(二)L县的历史沿革 |
(三)L县的“四张名片” |
二、地处L县的伍村 |
(一)村名和村史 |
(二)姓氏与宗族 |
(三)地图上的伍村 |
(四)致富之路 |
(五)风土人情 |
(六)空间布局 |
第二章 勃兴:建国初期的伍村社会教化(1949-1965) |
一、村小的建立 |
(一)“全村最有文化的地方”:学校教师的构成 |
(二)“伍村有希望了”:多维主体的受益 |
二、迟来的“扫盲” |
(一)“学校唱主角”:作为教化主体的教师 |
(二)“真有用”和“凑热闹”:受教对象的两种心理 |
三、村内的“精英” |
(一)“肚里有墨”:村干部的榜样教化 |
(二)“脑袋好使”:技术员的榜样教化 |
(三)“活儿好能干”:“打头的”榜样教化 |
四、民俗文学的教化:标语和年画 |
(一)“说的都是理”:对联之蕴 |
(二)“舒坦好几年”:年画之趣 |
五、个性化的“宗教” |
(一)“宗教”与“个性”之辨 |
(二)“因果报应”:民间信仰的正效应 |
(三)“鬼神主宰”:民间信仰的负能量 |
六、小结 |
第三章 偏颇:“文革”期间的伍村社会教化(1966-1976) |
一、扭曲性的批判 |
(一)火烧家谱:破除封建宗法制度 |
(二)划清界限:颠覆传统家庭关系 |
(三)拆毁庙宇:抑制民间社会信仰 |
二、强制性的灌输 |
(一)学习毛主席语录 |
(二)观看革命样板戏 |
三、知青带来的教化“新风尚” |
(一)“新奇”: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教化 |
(二)“意外收获”:知青家长的慰问演出 |
四、村小里的两难之择 |
(一)学生:“念”还是“不念” |
(二)老师:“做老师”还是“当干部” |
五、小结 |
第四章 复苏到式微:分田到户后的伍村社会教化(1982-2003) |
一、群众性活动中的教化 |
(一)村内组织的各类活动 |
(二)“上头”安排的节目 |
二、大众传媒的教化 |
(一)电视里的“喜乐人生” |
(二)VCD里传出的“负能量” |
三、村小的“教化参与”和“教化退出” |
(一)“能出人、能出地”:乡村学校的教化参与 |
(二)“教好书、种好地”:乡村教师的教化退出 |
四、新兴的榜样 |
(一)“产粮大户”:农业生产领域人物的教化 |
(二)“大学生”:教育阶层流动功能的教化 |
(三)“家训”:榜样谱系关系背后的玄机 |
五、回归的信仰 |
(一)回归:难断的文化情结 |
(二)索取:民间信仰的旨归 |
六、小结 |
第五章 平静到萌动:税费改革后的伍村社会教化(2004-2014) |
一、无奈与无为:乡村治理模式改变后的教化 |
(一)无奈:乡村干部教化权力的虚置 |
(二)无为:乡村干部教化意识的缺失 |
二、“儒”、“商”争锋的标杆:两种价值观念的碰撞 |
(一)“有个稳定的班上”:“儒”标杆的教化价值观 |
(二)“上班哪如当老板”:“商”标杆的教化价值观 |
三、两个教化阵地的“失控” |
(一)“好人谁去那”:公共空间的教化荒芜 |
(二)“没啥可看的”:大众传媒的教化偏差 |
四、“孤岛化”且“终被撤并”的村小 |
(一)“孤岛化”:乡村学校教化的没落 |
(二)“被撤并”:“局内人”眼中的学校布局调整 |
五、教化视角下的信仰复兴 |
(一)“没啥坏处”:民间信仰的教化价值 |
(二)“有点事干”:民间信仰的一种功能 |
六、“内发型”的乡村教化 |
(一)秧歌队:传统公共活动的探索 |
(二)广场舞:新的乡村教化生长点 |
(三)两个婚礼引起的舆论:仪式化活动的教化 |
七、小结 |
第六章 反思与回应 |
一、反思:乡村教化嬗演的理性之思 |
(一)政治、经济、文化之于乡村教化的影响 |
(二)不同维度教化的“得”与“失” |
(三)分田到户后乡村教化的式微归因 |
二、回应:乡村教化体系的勾玄要廓 |
(一)乡村教化的应然价值取向 |
(二)乡村教化体系的建构原则 |
(三)乡村教化实施的具体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海尔集团网络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网络营销相关理论与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 家电企业网络营销现状及分析 |
2.1 国内家电企业线上市场宏观环境PEST分析 |
2.2 家电企业网络营销现状 |
2.3 国内家电网络营销存在问题 |
3 海尔集团网络营销现状及分析 |
3.1 海尔集团网络营销整体框架 |
3.2 搜索引擎营销 |
3.3 企业网络平台营销 |
3.4 社交网络营销 |
3.5 海尔集团网络营销SWOT分析 |
4 海尔集团网络营销改进与优化 |
4.1 网络平台优化 |
4.2 网络营销手段优化 |
4.3 网络营销策略优化 |
4.4 网络营销信息技术优化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语用身份观视角下的新闻标题主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新闻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
1.1.2 新闻标题的主观性 |
1.1.3 身份研究的重要性及其与新闻话语研究的相关性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标 |
1.3.1 理论目标 |
1.3.2 应用目标 |
1.4 全文概览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术语界定 |
2.1.1 “主观性”及相关术语 |
2.1.2 “身份”及相关术语 |
2.2 新闻话语的主观性研究 |
2.2.1 新闻主观性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
2.2.2 语言学视角下的新闻话语主观性研究 |
2.2.3 新闻标题的主观性研究 |
2.3 新闻话语的身份研究 |
2.3.1 媒介身份研究 |
2.3.2 新闻话语交际中的身份研究 |
2.3.3 新闻标题中的身份研究 |
2.4 相关研究评述 |
2.4.1 取得的成绩 |
2.4.2 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话语与身份建构 |
3.1.1 身份的话语建构 |
3.1.2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建构 |
3.2 Van Dijk的新闻话语分析框架 |
3.3 新闻标题主观性的具体分析框架 |
3.3.1 研究维度一:新闻标题主观性的身份建构动因 |
3.3.2 研究维度二:新闻标题主观性的实现策略及语言表达 |
3.3.3 研究维度三:新闻标题主观性的语境制约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
4.2 语料收集 |
4.2.1 语料来源 |
4.2.2 语料收集方法 |
4.3 语料分析 |
4.3.1 分析对象 |
4.3.2 分析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闻标题主观性的身份建构动因 |
5.1 作者的机构身份及其主观性 |
5.1.1 新闻媒体的机构性功能 |
5.1.2 新闻标题作者的机构身份 |
5.2 作者的个人身份及其主观性 |
5.2.1 新闻叙事人的角色 |
5.2.2 新闻标题作者的个人身份 |
5.3 新闻标题作者多种身份的冲突与融合 |
5.3.1 新闻标题作者的身份冲突 |
5.3.2 新闻标题作者的身份融合 |
5.4 新闻标题作者身份类型的总体分布 |
5.4.1 新闻标题作者的身份类型概览 |
5.4.2 新闻标题作者的身份类型分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闻标题主观性的话语策略及语言表征 |
6.1 新闻标题主观性的策略取向及语言表征 |
6.1.1 焦点凸显策略 |
6.1.2 语用预设策略 |
6.1.3 转述策略 |
6.1.4 隐喻策略 |
6.2 新闻标题主观性话语策略的总体分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闻标题主观性的语境制约 |
7.1 报纸属性对新闻标题主观性的影响 |
7.1.1 两种属性报纸中新闻标题主观性话语策略的整体使用情况 |
7.1.2 两种属性报纸中新闻标题主观性话语策略的具体使用情况 |
7.1.3 报纸属性对新闻标题主观性的影响:基于身份视角的阐释 |
7.2 时代变迁对新闻标题主观性的影响 |
7.2.1 《人民日报》标题主观性的历时变迁 |
7.2.2 《现代快报》标题主观性的历时变迁 |
7.2.3 时代变迁对新闻标题主观性的影响:基于身份视角的阐释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10)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关于词语消退的界定 |
第三节 语料库的构建 |
一、语料来源 |
二、筛选过程 |
第四节 定量分析 |
一、新词语消退现象整体走势的概述 |
二、新词语消退现象的分时段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消退的新词语的特点 |
第一节 语音特点 |
一、简缩语 |
二、音译造词 |
第二节 语义特点 |
一、语义背景的消失 |
二、同义替换 |
三、同音同形异义词 |
第三节 修辞特点 |
一、仿拟造词 |
二、谐音造词 |
三、比喻造词 |
四、夸张造词 |
第四节 语法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会因素 |
一、旧事物的消失 |
二、新事物的普及 |
三、社会热点的消退 |
第二节 语用心理因素 |
一、喜新厌旧的心理 |
二、从众心理 |
三、避俗求雅心理 |
第三节 网络传媒因素 |
第四节 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节能冰箱缘何难以普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传统科学与公民科学素质研究 ——以“阴阳五行”引争议为例[D]. 朱昱坤.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与扩散仿真研究[D]. 杨贤传.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辽西蒙古族营屯的演化与更新研究[D]. 孙心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4]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D]. 郭延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基于客户导向的美的家电产品升级策略研究[D]. 韩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6]企业家群体形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研究[D]. 赵静.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
- [7]人类学视野中的乡村教化(1949-2014) ——以伍村为个案[D]. 江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2)
- [8]海尔集团网络营销研究[D]. 柴茜. 云南大学, 2014(07)
- [9]语用身份观视角下的新闻标题主观性研究[D]. 吴珏. 南京大学, 2014(05)
- [10]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D]. 危洋洋. 黑龙江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