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媛媛[1](2020)在《软弱围岩浅埋偏压下连拱隧道双侧导洞法施工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隧道数量的日益增多,由于复杂地形条件,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的不同产生隧道偏压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减小地形偏压对结构受力的影响,成为许多学者研究方向。本文以湖南省安乡至慈利高速公路为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Midas GTS/NX,建立软弱围岩浅埋偏压下连拱隧道模型,根据双侧导洞法施工,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讨论偏压连拱隧道力学行为,并结合现场监控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讨论双连拱隧道围岩压力荷载计算分析方法,对隧道深、浅埋及软弱围岩偏压条件下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根据数值模拟基本理论,确定数值模拟所需基本数据参数,以最大限度符合实际施工情况。(2)通过对雷家台隧道的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处理,结合数值计算结果,对支护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价,为隧道施工和长期使用提供安全信息。(3)基于隧道动态施工数值模拟理论,对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的空间效应进行模拟分析,包括围岩的位移、围岩的应力、喷射混凝土应力、隧道锚杆的轴力、钢拱架轴向应力、二次衬砌应力以及中隔墙的动态受力变化现象。最后得出中隔墙、支护结构力学行为规律以及合理施工顺序。(4)设计了三种符合场地情况的穿越方案,建立了三种不同穿越方案的数值计算模型,分别对大偏压隧道超浅埋段采用按无偏压设计、按反压法设计、按大偏压设计三种穿越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分别对围岩应力、隧道周边位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张国栋[2](2019)在《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施工阶段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公路隧道数量急剧增长。受地形及占地等因素的影响,连拱隧道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期修建的连拱隧道大多以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为主,随着运营时间的延长,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暴露出严重的病害问题。随后,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逐步被应用到连拱隧道的设计与施工中。相比于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运营过程中的工作状态整体表现相对较好。由于该隧道形式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其力学机理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依托在建的金子尖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工程,基于文献查阅、现场调研、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及受力特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揭示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结构力学机理,并为运营阶段隧道结构病害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1、结合8座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病害检测数据,与查阅的整体式直中墙隧道和分离式隧道衬砌病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取了复合式曲中墙隧道衬砌病害的一般规律,并对其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中隔墙附近复杂的围岩-支护作用关系是导致连拱隧道中隔墙一侧病害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2、基于数值方法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中隔墙及支护结构受力、位移的变化规律,并且对比分析了复合式曲中墙与整体式直中墙连拱隧道施工阶段中隔墙及支护结构受力、位移变化规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偏压对复合式曲中隔墙及支护结构受力产生了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隧道产生向浅埋侧的整体位移,浅埋侧周边收敛增大,外拱腰与边墙相接的位置易产生纵向裂缝,同时偏压加剧了中隔墙向浅埋侧的偏转,墙顶和墙脚的相对位移增大,易引发病害的产生,地形偏压和施工造成的偏压使中隔墙偏压状况加剧,先开挖一侧中墙应力值大于后开挖一侧。(2)通过对复合式及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的对比分析发现,复合式中墙的墙体位移更小,以墙脚为例,复合式中隔墙墙脚竖向位移为整体式的30%,横向位移为整体式的20%,复合式中墙的墙身各部分的相对位移更小。整体式中墙的墙顶和墙脚处易产生病害,这与第二章的病害调查结果一致;复合式中墙相比整体式中墙承受的应力值相对较小,中隔墙最大应力为整体式的70%,支护结构为整体式的90%,但是复合式曲中墙的墙身中部及墙顶仍然是病害的高发区。(3)基于现场监测手段对金子尖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中隔墙、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隧道上覆偏压地层显着影响隧道结构受力性能,隧道整体产生了向浅埋侧的偏移,深埋侧隧道及同一侧中隔墙压力较浅埋一侧大,围岩压力、两层支护间压力、二衬应力均呈现类似特征;中隔墙墙身中部应力值较大、且墙体存在偏压状况,得到了中隔墙附近复杂的围岩-支护作用关系是导致连拱隧道中隔墙一侧病害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
张帅[3](2019)在《隧道扩建技术研究 ——以渗流影响下的中梁山隧道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与交通的发展,隧道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既有隧道扩建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隧道扩建技术及渗流条件的影响研究还不系统,且相对较少。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成渝高速中梁山-宋家沟一号隧道为工程背景,借助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5.0,对渗流条件影响下的既有隧道扩建方式及不同的扩挖方式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与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本文所作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⑴结合已经建成的隧道扩建工程和正在规划的隧道扩建工程,将既有隧道扩建方式进行归纳分类,分为原位扩建、小净距扩建、原位扩建和小净距扩建组合式扩建、双连拱式隧道扩建四类。并对各种扩建与扩挖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⑵依托成渝高速中梁山-宋家沟一号隧道工程,对各种扩建方式进行了对比与分析,提出了“小净距扩建+原位扩建”的最合理的扩建方式。⑶采用数值方法,对渗流影响下的原位扩建不同扩挖方式(变形CRD法、三台阶法、层层剥皮法)进行分析,讨论了三种扩挖方式下的隧道围岩及支护的响应及渗流变化。⑷针对浅埋偏压条件下隧道的不同扩建方式,采用FLAC3D5.0对隧道的地表沉降、围岩应力及变形、渗流影响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扩建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性。⑸分析了隧道扩建过程中不同渗流条件下,隧道地表沉降、拱顶位移、塑性区等的差异;分析了注浆厚度及不同注浆效果对围岩孔隙水压的影响,提出了最佳的注浆厚度和注浆控制指标。
郭学达[4](2012)在《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动态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路连拱隧道(Multi-arch Road Tunnel)是随着公路建设规模日渐扩大而出现的较新型大跨度隧道形式。双连拱隧道开挖跨度大、围岩压力较大、易产生偏压、埋深浅、围岩多次扰动、施工工序多、结构复杂等特点,隧道开挖和支护相对于分离式隧道和小净距隧道要复杂。大多数岩土体材料具有蠕变的特性,根据新奥法的基本思想,隧道开挖后,围岩从变形到破坏有一个时间历程,包括开挖面向前推进时围岩应力逐步释放的时间效应和围岩介质的流变效应。经典的弹塑性变形理论,计算上对毛洞开挖后洞体变形的释放都看作瞬时完成来处理的,无法反映其时间效应,只有考虑围岩的流变特性,进行粘弹塑性力学分析,才能真实反映地层与支护结构间相互作用的特点,以确定合理的初期支护和二衬支护时机。本文以吉林省于木匠沟双连拱隧道为工程地质背景,采用基于有限差分法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主要探讨了开挖进尺或掌子面推进距离对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应力应变的影响,分析了隧道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数值分析结果如下:(1)利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内置蠕变模型,参考于木匠沟双连拱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对双连拱隧道进行位移反分析,得出了与论文相关的力学蠕变参数:Kelvin剪切模量、粘性系数和Maxwell剪切模量、粘性系数。(2)对双连拱隧道进行不同力学模型(弹塑性力学模型和粘弹塑性力学模型)不同施工方案施工过程模拟分析,分别记录了各个施工工序的应力、位移、支护结构的内力和不平衡力。同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相互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计算出的地表位移、拱顶竖向位移均比基于弹塑性计算出的位移大;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计算出的收敛变形较基于弹塑性计算出的位移小;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计算出的围岩内部位移变化曲线呈平行状,基于弹塑性力学模型计算出的围岩内部位移变化曲线相互交叉,但是二者靠近临空面的量测点位移均收敛于零。(3)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空间效应分析:采用相同施工方案不同力学模型、不同施工方案相同力学模型、不同施工方案不同力学模型,对开挖进尺或掌子面推进距离对量测断面拱顶竖向应力和位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三导洞施工方案,开挖进尺或掌子面推进距离对量测断面拱顶竖向应力和竖向位移影响范围约1.5倍单洞跨度。(4)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时间效应分析: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采用不同施工工序间隔时间,相同施工方案以及不同施工方案的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相同施工方案,施工工序间隔时间越长,拱顶竖向位移越大;三导洞施工法产生的拱顶竖向应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收敛于同一应力,中导洞—正洞台阶施工法产生的拱顶应力大小按照工序间隔时间排列依次为:间隔5天>间隔8天>间隔10天。
王震[5](2010)在《暗挖隧道结构荷载的力学机制与计算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小间距双洞隧道和双连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分步开挖,支护结构的荷载转换过程多,围岩应力变化和围岩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在计算围岩压力时直接应用单跨隧道的计算理论是不合理的。本文主要通过MIDAS/GTS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对比小间距双洞隧道和双连拱隧道与单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层位移、塑性区分布以及围岩压力的不同;并且对小间距双洞隧道之间的净距对其变形以及应力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研究成果有:1、小间距双洞隧道在净距较小时,其地层位移、塑性区分布以及围岩压力都是相互叠加的,两隧道中间的范围土体出现较大的塑性区,并且中间范围的土体应变值最大。2、对于小间距隧道,从数值结果的计算中可以看出,后开挖隧道会对先开挖隧道产生附加应力,净距越小,影响越明显。在单洞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数值计算结果,总结出小间距隧道在极浅埋、浅埋和深埋的不同净距条件下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3、双连拱隧道的围岩塑性区主要分布在拱腰、拱脚、中墙底部及中墙顶以上的雁形部,由于中隔墙的作用,双连拱塑性区的范围小于相同跨度的单跨隧道的情况。4、双连拱隧道的围岩压力大于按半跨单洞隧道计算的压力而又小于按整垮单洞隧道计算的结果,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目前常用地层压力理论和公式进行探索与系统分析,以及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假定中导洞法开挖隧道,考虑中导洞的开挖跨度,视围岩压力为均匀分布,总结出了双连拱隧道在极浅埋、浅埋和深埋条件下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
任安菊[6](2010)在《连拱隧道开挖过程空间应力应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在建设高等级公路的过程中,在地形条件受限的地区和特殊的地质条件下,由于高速公路的展线和线型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为能够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常选择双连拱隧道方案,当前,我国已经建成很多双连拱隧道,但连拱隧道在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施工力学不明、方法单一等,尚缺乏系统可鉴的设计施工理论。论文以于木匠沟双连拱隧道工程为依托,对连拱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分析,讨论了双洞在不同开挖进深下,隧道围岩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布状况并给出围岩应力集中区的分布状况。所得结论对公路双连供隧道的建设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吴祥松,李海蕾,金玉[7](2009)在《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建设的应用与发展》文中指出从高速公路连拱隧道的现场施工监测、支护荷载、岩土工程反分析的应用、室内试验方法的作用、数值模拟方法等5个方面介绍了高速公路连拱隧道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连拱隧道支护强度不均匀,连拱隧道施工方法有待优化、围岩稳定性与动态施工控制有待加强,设计理论和方法不尽成熟,施工工艺繁琐、难度大,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赵小聪[8](2009)在《连拱隧道中隔墙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经过十几年的工程实践,连拱隧道己在我国公路工程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作为一种新颖的结构形式,连拱隧道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中隔墙是双连拱隧道结构受力的核心构件,受力十分复杂,是隧道应力集中部位(拉、压、弯、扭、剪力均有),其结构受力要在隧道整体结构中进行调整。而中隔墙的力学行为和它的位移沉降指标直接关系到连拱隧道的总体稳定性。研究方法与内容:(1)通过对国内外连拱隧道工程应用调查,分析不同断面形式和施工方法对中隔墙稳定性的影响。(2)理论计算分析选择实际隧道为原型,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及中隔墙内力和变形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不同施工工序条件下中隔墙应力变化规律、中隔墙稳定性以及两洞室开挖面合理间距。(3)现场监控量测试验依托工程为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安德门站~宁丹路站区间双连拱隧道,监测中隔墙内力以及变形情况。通过现场试验可以验证和完善理论分析所得的主要结论,同时可以反馈于理论计算及模型试验的测试结果的合理性。主要研究成果:(1)连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处于偏压状态,其竖向应力从上到下呈台阶式收敛,先施工洞室一侧变化较大,中隔墙底部最大竖向应力出现在中隔墙的正下方。(2)中隔墙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处于沉降状态;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出现在中隔墙顶部,中部最小,但水平位移值较小,对中隔墙的稳定性影响不大;由于扰动次数较多,三导洞法相对于中导洞—台阶法引起的位移较大。(3)随左洞掌子面的向前推进,掌子面后方的中墙产生整体向右的偏转,墙身中部向右侧鼓出,基部左墙趾向上抬起。当偏压明显时,应在墙体结构上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如降低墙体高度、加大下部结构尺寸或采取不对称结构,从而保证整体衬砌结构稳定与安全。(4)采用三导洞施工方法下,左洞施工对中墙应力影响范围为18m,右洞施工对中墙应力影响范围为24m,从而得出两掌子面合理间距为单洞2倍跨度。
肖林萍[9](2009)在《连拱隧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我国中西部山岭地区由于受地形和地质条件限制,许多越山公路选用了连拱隧道。连拱隧道由于跨度较大、结构复杂,其稳定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围岩变形规律及允许变形值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采用室内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现场监测与综合分析、有限元分析及数值拟合分析等方法,研究连拱隧道由于开挖影响而引起的围岩水平位移和拱顶沉降等变形规律,建立了围岩变形的预测模型,推导出围岩水平位移和拱顶沉降等预测公式,并将其应用到类似条件的连拱隧道的工程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及变形监测等工作中,直接指导连拱隧道工程建设。通过对连拱隧道变形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实验研究和有限元理论分析,得到围岩位移变化的基本规律:在隧道宽度一定的条件下,围岩类型是引起位移值变化的主要因素,Ⅱ类围岩比Ⅲ类围岩引起的位移量大;施工方法不同,围岩位移的大小和分布不同,中导洞法施工引起的位移量最小,三导洞法引起的位移量较大;施工过程引起的最大径向位移发生在拱顶部分,其次为腰部和边墙,中墙处位移最小,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应加强拱顶位移的监测与控制。在对连拱隧道大量监测数据及室内实验数据进行数值分析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元理论的动态位移分析方法,分析得到连拱隧道Ⅱ类、Ⅲ类围岩条件下拱顶沉降和水平位移的允许变形值;并且,对类似条件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的围岩位移进行了预测,结果令人满意。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方法成功地模拟了三导洞、双导洞和中导洞拓展法施工引起的Ⅱ类、Ⅲ类围岩位移变化情况,对位移的大小和分布规律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到:中导洞拓展法施工引起的围岩位移小且施工方法简单,该施工方法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新方法。这样,为目前我国在Ⅱ类围岩中修建连拱隧道采用的方法增加了比选方案。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和变形监测得到:连拱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出现4个较大变形量的集中区域,即边墙底部变形区、中墙底部变形区、中墙顶部变形区及左右两洞的边墙部位变形区。这4个集中变形区的围岩变形对整个隧道的稳定有着重大影响,必须加强监测并采取控制措施限制其变形量。设计并开发了连拱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变形预测软件(BTDMCS),并已应用于实际工程,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动态数据处理与变形预测,能够为连拱隧道安全施工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依据。
凡大林[10](2008)在《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我国修建了很多连拱隧道。连拱隧道线形流畅,占地面积少,空间利用率高避免了洞口路基或大桥分幅,与洞外线路连接方便;同时在适应地形条件、环境保护以及工程数量上都具有优越性。但连拱隧道又兼有埋深较浅、地质条件一般比较差等缺点,一般在浅埋的中短距离隧道设计中被较多地采用。在连拱隧道的开挖过程中,洞室围岩发生卸荷回弹和应力重分布,若围岩应力变化大或者岩体强度低以致不足以适应这种应力重分布,洞室围岩就会丧失其稳定性。因此,对围岩稳定性进行评价、尤其对连拱隧道进行围岩稳定性评价是高速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必须面临和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这一方面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依托安庆至景德镇高速公路安徽段前家山隧道和铜黄高速公路铜汤段上坡隧道,采用有限元方法,借助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ADINA,首先以前家山隧道为研究对象,对实际工程最常用的三种开挖方法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围岩和支护的受力变形规律,经比较后,得出了三导洞法是Ⅲ类围岩中修建连拱隧道的较好开挖方法的结论。根据此结论以上坡隧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三导施工方法的弹性数值模拟,对上坡隧道施工时围岩和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弹性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得到了施工过程中塑性区出现的位置并提出应对隧道断面进行优化设计以减少应力集中现象避免出现塑性区域的建议。最后建立了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对连拱隧道开挖时的空间效应、左右洞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所得结论可对公路双连拱隧道的建设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软弱围岩浅埋偏压下连拱隧道双侧导洞法施工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连拱隧道工程现状 |
1.2.2 相似模型试验研究及施工方法优化 |
1.2.3 理论与数值模拟及其结构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计算分析理论 |
2.1 连拱隧道设计荷载 |
2.1.1 连拱隧道深浅埋分界值 |
2.1.2 深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 |
2.1.3 浅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 |
2.1.4 偏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 |
2.1.5 本文连拱隧道围岩荷载计算方法 |
2.2 连拱隧道荷载结构法有限元模拟 |
2.2.1 荷载结构法的荷载分担比例 |
2.2.2 中墙内力分析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概况与监控量测分析 |
3.1 依托工程概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连拱隧道主洞掘进方法 |
3.2 监控量测 |
3.2.1 监控量测目的 |
3.2.2 隧道K112+665断面监测结果 |
3.2.3 连拱隧道实时监测收敛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拟 |
4.1 数值模拟理论 |
4.2 数值模拟 |
4.2.1 Midas GTS/NX简介 |
4.2.2 隧道数值模拟的原型 |
4.3 三维建模空间分析 |
4.3.1 模型的假设与简化 |
4.3.2 模拟开挖步骤 |
4.4 围岩位移的变化规律 |
4.4.1 随施工开挖步的位移规律 |
4.4.2 空间的沉降位移变化规律 |
4.4.3 围岩应力随施工步的变化规律 |
4.5 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 |
4.5.1 喷射混凝土应力 |
4.5.2 隧道锚杆轴力 |
4.5.3 隧道钢拱架轴向应力分析 |
4.5.4 二次衬砌应力受力状态 |
4.5.5 中隔墙受力状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偏压效应的影响 |
5.1 围岩分析 |
5.2 隧道支护内力分析 |
5.2.1 初喷支护 |
5.2.2 锚杆分析 |
5.2.3 钢拱架分析 |
5.2.4 二次衬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浅埋连拱隧道穿越方案设计优化 |
6.1 偏压隧道浅埋段设计 |
6.1.1 偏压隧道浅埋段施工原则 |
6.1.2 穿越方案设计 |
6.2 不同穿越方案施工力学效应比较分析 |
6.2.1 不同穿越方案围岩压力特征 |
6.2.2 不同穿越方案围岩位移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实践项目) |
(2)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施工阶段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衬砌结构病害统计及成因分析 |
2.1 连拱隧道概况 |
2.2 连拱隧道现场调查概况 |
2.3 衬砌病害现场调查项目及方法 |
2.4 复合式曲中墙衬砌结构病害特征统计分析 |
2.4.1 衬砌裂缝 |
2.4.2 衬砌渗漏水 |
2.4.3 衬砌背后接触状况 |
2.5 整体式直中墙衬砌结构病害特征统计分析 |
2.5.1 衬砌裂缝 |
2.5.2 衬砌渗漏水 |
2.6 两种形式连拱隧道病害特征对比分析及成因分析 |
2.6.1 衬砌裂缝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
2.6.2 衬砌渗漏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
2.6.3 衬砌病害成因分析 |
2.7 小结 |
第3章 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施工阶段支护结构受力特性数值分析 |
3.1 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施工方法 |
3.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2.1 模型参数的选取 |
3.2.2 模拟施工工序 |
3.3 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特征断面的选取 |
3.3.1 中隔墙位移分析 |
3.3.2 中隔墙应力分析 |
3.3.3 支护结构位移分析 |
3.3.4 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3.4 复合式与整体式连拱隧道对比分析 |
3.4.1 中隔墙位移分析 |
3.4.2 中隔墙应力分析 |
3.4.3 支护结构位移分析 |
3.4.4 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现场监测的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力学特性研究 |
4.1 隧道工程概况 |
4.2 现场监测内容 |
4.3 监测方案 |
4.3.1 位移监测 |
4.3.2 压力监测 |
4.3.3 内力监测 |
4.4 监测结果及对比分析 |
4.4.1 位移监测结果及对比分析 |
4.4.2 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
4.4.3 中隔墙内力监测结果分析 |
4.4.4 二次衬砌应力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3)隧道扩建技术研究 ——以渗流影响下的中梁山隧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隧道扩建及渗流研究现状 |
1.2.1 隧道扩建研究现状 |
1.2.2 隧道渗流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隧道扩建方式及渗流研究 |
2.1 已有隧道扩建方式及特点 |
2.2 已有隧道扩挖方式及特点 |
2.3 隧道开挖堵排水技术研究 |
2.4 地下水裂隙岩体渗流研究 |
2.4.1 渗流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
2.4.2 渗流连续方程 |
2.4.3 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
2.4.4 稳定渗流状态能量方程 |
2.4.5 微分方程及其定解条件 |
2.5 渗透水压力分布规律 |
2.6 隧道涌水量预测 |
2.6.1 最大涌水量计算公式 |
2.6.2 递减涌水量 |
2.6.3 正常涌水量计算 |
2.6.4 山岭隧道涌水量预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渗流条件下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扩建方式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地质情况 |
3.2.1 气象、水文 |
3.2.2 地形地貌 |
3.2.3 地层岩性 |
3.2.4 地质构造 |
3.2.5 水文地质 |
3.2.6 地震效应评价 |
3.3 不良地质现象 |
3.3.1 突水、突泥 |
3.4 隧道涌水量预测 |
3.5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
3.6 依托隧道扩建方案研究 |
3.7 宋家沟隧道原位扩建形式及开挖方式研究 |
3.8 宋家沟隧道原位扩建断面设计介绍 |
3.8.1 隧道结构总体设计 |
3.8.2 锚杆支护设计 |
3.8.3 喷射砼设计 |
3.8.4 二次衬砌设计 |
3.9 数值计算资料介绍 |
3.9.1 计算模拟软件 |
3.9.2 FLAC3D计算求解过程 |
3.9.3 模型选择 |
3.9.4 屈服准则 |
3.9.5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9.6 计算参数选取 |
3.10 计算结果 |
3.10.1 地表监测分析 |
3.10.2 隧道变形监测 |
3.10.3 隧道围岩塑性区对比 |
3.10.4 隧道围岩竖向应力对比 |
3.10.5 隧道围岩水平应力对比 |
3.10.6 初期支护最小主应力 |
3.10.7 初期支护最大主应力对比分析 |
3.10.8 扩挖隧道围岩渗流分析 |
3.10.9 扩挖隧道围岩变形监测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固耦合作用下浅埋偏压隧道扩建与扩挖方式研究 |
4.1 浅埋偏压隧道的判定 |
4.2 偏压隧道形成原因 |
4.3 偏压隧道变形特点和受力形态 |
4.4 浅埋隧道破坏模式 |
4.5 浅埋偏压隧道扩建形式研究 |
4.6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7 计算结果 |
4.7.1 地表沉降监测分析 |
4.7.2 围岩竖向沉降分析 |
4.7.3 围岩水平位移分析 |
4.7.4 围岩塑性区分析 |
4.7.5 围岩竖向应力分析 |
4.7.6 围岩水平应力分析 |
4.7.7 初期支护最小主应力分析 |
4.7.8 初期支护最大主应力分析 |
4.7.9 扩挖隧道围岩渗流分析 |
4.7.10 扩建隧道围岩变形监测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隧道扩建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 |
5.1 有无渗流场的隧道扩建对比计算结果 |
5.1.1 地表沉降对比 |
5.1.2 拱顶沉降对比分析 |
5.1.3 围岩塑性区对比分析 |
5.2 注浆厚度对围岩孔隙水压的影响 |
5.2.1 模型孔隙水压监测 |
5.2.2 初始渗流场 |
5.2.3 注浆厚度对围岩孔隙水压的影响 |
5.3 注浆围岩渗透系数对围岩孔隙水压的影响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动态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双连拱隧道主要施工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
第2章 粘弹塑性岩土模型及其在 FLAC3D 中的实现 |
2.1 粘弹塑性本构模型 |
2.1.1 一维粘弹性本构方程 |
2.1.2 粘弹塑性本构方程 |
2.2 粘弹塑性岩土体材料屈服条件 |
2.3 粘弹塑性本构模型在 FLAC3D 中的实现 |
2.3.1 FLAC3D 程序简介及其基本原理 |
2.3.2 FLAC3D 中蠕变模型——粘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3章 于木匠沟双连拱隧道数值模型与参数选取 |
3.1 于木匠沟双连拱隧道工程概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隧道设计概况及施工方案 |
3.1.3 施工现场监控量测记录 |
3.2 于木匠沟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型建立 |
3.3 岩土体材料参数的选取 |
3.3.1 依据规范选取材料参数 |
3.3.2 通过现场监控量测记录反分析材料参数 |
3.3.3 岩土体材料参数的确定 |
第4章 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数值分析 |
4.1 基于弹塑性模型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数值分析 |
4.1.1 弹塑性三维模型与边界条件 |
4.1.2 弹塑性材料参数 |
4.1.3 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数值分析 |
4.2 基于粘弹塑性模型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数值分析 |
4.2.1 粘弹塑性三维模型与边界条件 |
4.2.2 粘弹塑性材料参数 |
4.2.3 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粘弹塑性数值分析 |
4.3 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对比分析 |
4.3.1 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空间效应分析 |
4.3.2 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时间效应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暗挖隧道结构荷载的力学机制与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隧道开挖对土体沉降影响的研究 |
1.2.2 研究现状 |
1.2.3 理论分析 |
1.2.4 数值模拟 |
1.2.5 现场试验 |
1.2.6 室内相似模拟试验 |
1.3 双连拱隧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路线 |
2 暗挖地铁隧道的施工方法 |
2.1 单跨隧道施工方法 |
2.1.1 全断面开挖法施工 |
2.1.2 台阶法施工 |
2.1.3 分步开挖法 |
2.2 连拱隧道施工方法 |
2.2.1 中导洞施工法 |
2.2.2 三导洞施工法 |
2.2.3 双连拱隧道施工要点 |
3 单跨隧道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 |
3.1 地下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 |
3.1.1 荷载结构法 |
3.1.2 地层结构法 |
3.2 暗挖地铁隧道地层结构稳定的影响因素 |
3.3 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应力状态 |
3.4 单跨隧道施工数值模拟 |
3.4.1 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 |
3.4.2 模型与参数 |
3.4.3 计算位移 |
3.4.4 塑性区 |
3.4.5 结构内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小间距隧道施工数值模拟 |
4.1 计算模型与参数 |
4.2 小间距隧道施工 |
4.2.1 计算位移 |
4.2.2 塑性区 |
4.2.3 围岩压力分析 |
4.2.4 支护结构内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双连拱隧道施工数值模拟 |
5.1 力学模型与参数 |
5.2 双连拱隧道施工 |
5.2.1 隧道施工 |
5.2.3 计算位移 |
5.2.4 塑性区 |
5.2.5 围岩压力分析 |
5.2.6 支护结构内力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单跨与双跨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6.1 单跨隧道围岩压力理论计算 |
6.1.1 界定深浅埋的计算理论 |
6.1.2 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 |
6.1.3 深埋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 |
6.1.4 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的对比 |
6.2 小间距双洞隧道围岩压力与荷载模式分析 |
6.2.1 深埋小间距双洞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 |
6.2.2 浅埋小间距双洞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 |
6.2.3 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 |
6.2.4 小结 |
6.3 双连拱隧道围岩压力理论计算 |
6.3.1 双连拱隧道界定深浅埋的标准 |
6.3.2 双连拱隧道围岩压力的确定 |
6.3.3 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的对比 |
6.3.4 小结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连拱隧道开挖过程空间应力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连拱隧道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连拱隧道的特点 |
1.3 连拱隧道的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1.3.1 连拱隧道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2 有限元分析程序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研究方案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连拱隧道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 |
2.1 围岩参数的选取 |
2.2 弹塑性本构关系 |
2.3 屈服准则 |
第三章 于木匠沟隧道工程概况 |
3.1 于木匠沟隧道概况 |
3.1.1 工程地质条件 |
3.1.2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
3.1.3 隧道设计概况 |
3.2 施工方案 |
第四章 模拟参数确定方法 |
4.1 参数确定方法 |
4.1.1 实测法 |
4.1.2 类比法 |
4.1.3 反分析法 |
4.2 反分析法参照对象和计算方法的比选 |
4.2.1 反分析法的分类 |
4.2.2 反分析法参照对象和计算方法比选 |
4.3 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反分析 |
4.3.1 围岩物理力学反分析基本思想 |
4.3.2 围岩参数的确定 |
4.3.3 模型建立 |
4.3.4 实现步骤 |
4.3.5 隧道地表沉降与反分析计算结果 |
第五章 连拱隧道数值模拟分析 |
5.2 方案一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5.2.1 方案一围岩应力与位移分析 |
5.2.2 隧道周边围岩位移分析 |
5.2.3 地表位移分析 |
5.3 方案二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1 方案而二围岩应力分析 |
5.3.2 方案二围岩位移分析 |
5.3.3 方案二地表沉降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7)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建设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连拱隧道工程建设研究进展 |
1.1 现场施工监测 |
1.2 连拱隧道支护荷载 |
1.3 岩土工程位移反分析 |
1.4 模型试验进展 |
1.5 数值试验进展 |
2 中国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2.1 支护强度不均匀 |
2.2 连拱隧道施工方法有待优化、围岩稳定性与动态施工控制有待加强 |
2.3 设计理论和方法不尽成熟 |
2.4 施工工艺繁琐, 难度大 |
3 结论 |
(8)连拱隧道中隔墙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隔墙断面的选型研究 |
1.2.2 中隔墙结构力学行为研究 |
1.2.3 双连拱隧道相似模型试验研究及施工方法优化分析 |
1.2.4 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
1.2.5 双连拱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及围岩稳定性分析 |
1.3 存在的问题 |
1.3.1 施工方法和步骤 |
1.3.2 支护结构参数 |
1.3.3 结构防排水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连拱隧道结构类型对中隔墙稳定性的影响 |
2.1 中隔墙稳定性判断 |
2.2 结构类型确定的影响因素 |
2.2.1 隧道埋深 |
2.2.2 围岩压力 |
2.2.3 防排水要求 |
2.2.4 满足工程地质条件和隧道结构受力的要求 |
2.3 中隔墙断面形式 |
2.4 连拱隧道整体支护结构 |
2.4.1 支护结构承载能力计算原则 |
2.4.2 Ⅲ级围岩支护结构承载能力分析 |
2.4.3 Ⅳ级围岩支护结构承载能力分析 |
2.4.4 Ⅴ级围岩支护结构承载能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隔墙数值模拟 |
3.1 隧道开挖模拟的基本方法 |
3.1.1 反转应力释放法 |
3.1.2 地应力自动释放法 |
3.2 隧道施工过程及支护加固措施的模拟 |
3.2.1 锚杆的模拟 |
3.2.2 钢拱架的力学模拟 |
3.2.3 喷射混凝土力学模拟 |
3.2.4 模筑混凝土的力学模拟 |
3.2.5 注浆超前小导管的力学模拟 |
3.3 弹塑性有限元基本理论 |
3.3.1 弹塑性增量本构关系 |
3.3.2 弹塑性问题的增量有限元理论 |
3.4 FLAC3D 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
3.5 模型的建立 |
3.5.1 数值模拟原型工程概况 |
3.5.2 模型 |
3.5.3 隧道施工方法 |
3.6 数值计算分析 |
3.6.1 中隔墙力学特性及变形特征分析 |
3.6.2 中墙力学行为与隧道整体结构稳定性研究 |
3.6.3 顶部回填与中隔墙稳定性分析 |
3.6.4 两洞室掌子面不同施工间距对中隔墙应力的空间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现场监测中隔墙内力及稳定性 |
4.1 现场量测的中隔墙内力公式建立 |
4.2 现场监测中隔墙力学特性分析 |
4.3 施工工序与中墙内力之间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连拱隧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连拱隧道围岩变形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连拱隧道变形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及围岩稳定性研究 |
1.2.2 连拱隧道变形施工过程数值分析 |
1.2.3 连拱隧道变形现场监测 |
1.2.4 国内外隧道施工围岩位移控制标准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连拱隧道围岩变形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及位移变化规律研究 |
1.3.2 连拱隧道围岩位移监测及数值处理分析研究 |
1.3.3 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引起的围岩位移动态有限元数值分析 |
1.3.4 连拱隧道围岩变形预测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4.1 室内相似材料模拟实验 |
1.4.2 现场监测及数据处理分析 |
1.4.3 有限元及数值拟合分析 |
第2章 连拱隧道变形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 |
2.1 小金口连拱隧道工程概况 |
2.1.1 地质特征及围岩性质 |
2.1.2 设计背景概况 |
2.2 实验相似关系 |
2.2.1 相似定理 |
2.2.2 相似关系确定 |
2.2.3 相似材料 |
2.3 连拱隧道变形相似材料模拟实验 |
2.3.1 实验装置 |
2.3.2 实验步骤 |
2.3.3 实验测量系统 |
2.3.4 实验过程 |
2.3.5 实验系列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洞室周边径向位移分析 |
2.4.2 Ⅱ、Ⅲ类围岩拱顶沉降分析 |
2.4.3 Ⅱ、Ⅲ类围岩水平位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连拱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分析 |
3.1 现场变形监测的意义 |
3.2 变形监测的内容、方法与测控布置 |
3.2.1 变形监测内容 |
3.2.2 变形监测断面和测点的布控及监测方法 |
3.2.3 变形监测实验段的选择与测量方案 |
3.3 现场变形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分析 |
3.3.1 现场变形监测数据的采集 |
3.3.2 现场变形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 |
3.3.3 隧道围岩位移—时间关系的数值拟合分析方法 |
3.4 小金口连拱隧道围岩位移及规律研究 |
3.4.1 小金口连拱隧道围岩拱顶沉降分析 |
3.4.2 小金口连拱隧道围岩水平位移分析 |
3.4.3 围岩内径向位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围岩位移有限元数值分析 |
4.1 隧道开挖过程有限元数值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 |
4.1.1 反转应力释放法和地应力自动释放法 |
4.1.2 施加虚拟支撑力逐步释放法 |
4.1.3 有限元法数值计算的基本过程 |
4.2 三导洞法开挖过程动态位移数值分析 |
4.2.1 位移场分析 |
4.2.2 围岩拱顶沉降及水平位移分析 |
4.3 中导洞法施工过程动态位移数值分析 |
4.3.1 数值模拟网格的划分 |
4.3.2 位移场分析 |
4.4 隧道围岩变形区有限元数值分析 |
4.4.1 变形区有限元数值分析理论简介 |
4.4.2 隧道周边围岩变形区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围岩变形预测方法 |
5.1 隧道围岩变形计算的一些基本理论 |
5.1.1 围岩位移计算方法 |
5.1.2 围岩变形范围的确定方法 |
5.2 连拱隧道围岩变形的预测方法 |
5.2.1 连拱隧道拱顶沉降的预测方法 |
5.2.2 连拱隧道水平位移的预测方法 |
5.3 连拱隧道围岩位移预测实例和精度分析 |
5.3.1 邵怀高速公路和宜水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围岩位移预测和验证 |
5.3.2 部分其它隧道实际验证 |
5.3.3 预测精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连拱隧道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
1.3 连拱隧道施工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公路连拱隧道施工分析研究现状 |
1.3.2 我国公路连拱隧道的施工研究状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有限元模拟分析基本原理 |
2.1 双连拱隧道工程弹性问题及弹塑性问题有限元法分析思路 |
2.1.1 隧道工程弹性问题有限元方法分析思路 |
2.1.2 隧道工程弹塑性问题有限元方法分析思路 |
2.2 有限元在岩体支护结构中的应用 |
2.3 岩土材料的屈服准则和分析方法 |
2.3.1 应力不变量 |
2.3.2 摩尔-库仑(Mohr-Coulomb)屈服准则 |
2.3.3 岩土类材料屈服与破坏特征 |
2.4 初始地应力以及围岩开挖卸载的处理 |
2.4.1 开挖卸荷的基本思想 |
2.4.2 卸荷方法的具体实现 |
2.5 开挖与支护过程在ADINA中的实现 |
2.6 小结 |
第三章 双连拱隧道不同开挖方法的数值模拟 |
3.1 双连拱隧道常用开挖方法介绍 |
3.1.1 三导洞法 |
3.1.2 中导正洞台阶法 |
3.1.3 中导正洞全断面法 |
3.2 前家山隧道工程情况 |
3.2.1 前家山隧道工程概况 |
3.2.2 工程地质情况 |
3.2.3 不良地质现象 |
3.3 三种开挖方法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 |
3.4 围岩的位移场分析 |
3.5 围岩应力场分析 |
3.5.1 三导洞法应力场分析 |
3.5.2 中导正洞台阶法应力场分析 |
3.5.3 中导正洞全断面法应力场分析 |
3.6 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 |
3.7 支护结构分析 |
3.8 施工方法的优选 |
3.9 上坡隧道三导洞法平面弹性分析 |
3.9.1 上坡隧道的工程概况 |
3.9.2 模型的建立 |
3.10 小结 |
第四章 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平面弹塑性分析 |
4.1 计算区域的选取及约束条件计算模型参数的选取 |
4.2 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
4.3 围岩应力场分析 |
4.4 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4.4.1 喷层和中隔墙的应力分析 |
4.4.2 二次衬砌的施工过程模拟 |
4.5 隧道施工过程的塑性区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双连拱隧道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 |
5.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 施工工序的简化 |
5.3 计算结果分析 |
5.3.1 位移场分析 |
5.3.2 应力场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四、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软弱围岩浅埋偏压下连拱隧道双侧导洞法施工方案研究[D]. 曹媛媛.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2]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施工阶段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研究[D]. 张国栋.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6)
- [3]隧道扩建技术研究 ——以渗流影响下的中梁山隧道为例[D]. 张帅.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4]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动态力学特性研究[D]. 郭学达. 吉林大学, 2012(10)
- [5]暗挖隧道结构荷载的力学机制与计算方法[D]. 王震.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9)
- [6]连拱隧道开挖过程空间应力应变研究[D]. 任安菊. 吉林大学, 2010(09)
- [7]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建设的应用与发展[J]. 吴祥松,李海蕾,金玉. 嘉兴学院学报, 2009(03)
- [8]连拱隧道中隔墙稳定性研究[D]. 赵小聪. 西安科技大学, 2009(07)
- [9]连拱隧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D]. 肖林萍.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3)
- [10]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D]. 凡大林. 合肥工业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