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论文文献综述)
常炜[1](2021)在《国外消费者信心指数季节调整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一直为原始值。关于该指数序列是否存在季节性,以及在编制指数时是否应该对指数原始序列进行季节调整,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欧洲、日本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编制实践,并结合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实际特点,尝试利用X-12-ARIMA方法对指数原始序列进行季节调整。结果显示,在绝大多数月份中,未经调整的原始数据能够及时地反映消费者信心走势,但季节调整明显消减了春节因素对指数的影响,有助于数据使用者更加准确理解和解释消费者信心在春节前后的变动情况。
应晓妮[2](2021)在《美国三轮超低利率政策五种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低利率通过信贷途径、资产价格途径、风险偏好途径、汇率途径和通胀预期途径传导至实体经济,从而达到扩大内需、缓解经济危机的政策目标。本文通过对货币市场、金融市场和实体部门多项重要指标的分析,全面检验了美联储自2002年11月至2004年9月、2008年10月至2018年3月,以及2020年3月以来三轮超低利率政策的五种传导机制有效性,发现不同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因历次危机产生的原因、超低利率政策力度及持续时间、国际环境等不同而有显着的差异。信贷途径、资产价格途径和汇率途径表现出较强的传导性,风险偏好途径是否有效取决于预期资本回报率,通胀预期途径则在三轮政策周期中都无效。
邢琳雪,于海生[3](2021)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者信心冲击的统计测度》文中研究说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基于我国2020年1—7月31个省级数据,以及国家、各省级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实时数据,通过分析在此次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密不可分的五个主体,即民众、政府、医疗、媒体、疫情之间的关系,运用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与消费者信心指数间的关联关系,并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提出政策性建议。
王世文,沈阳[4](2020)在《消费者信心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关联效应研究——基于“有限理性”理论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费者信心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有限理性"理论,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消费者信心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联效应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消费者信心指数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具有显着预测作用,但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影响有限,可作为预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先行参考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对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影响显着,但需根据时间长短而定。最后,本文提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建议。
段喻琳[5](2020)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测算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据商务部外贸司,201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1.54万亿人民币,当年全年贸易总额与GDP的比值约为31.74%,由此可见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按照IMF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为2992亿美元,该项逆差位居全球第一位,其中大半为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可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是值得研究的议题。本文首先通过利用1998-2018年的相关数据构造的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MS指数、TC指数、RCA指数以及NRCA指数测度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并与部分旅游强国进行了比较。然后构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实证研究了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航空客运量、铁路客运量、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旅游外汇收入本身对我国旅游外汇收入(以该指标衡量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近几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MS指数在3%以下,TC指数在-0.7左右,RCA指数在0.6到0.8之间,NRCA指数在-3.6到-3.8之间,综合各项指数,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基本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目前处于比较劣势;(2)对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影响最大的还是旅游外汇收入本身,可以说旅游外汇收入有较强的自相关性;(3)民航客运量是除了旅游外汇收入本身外对旅游外汇收入影响最大的因素,且影响持续时间很长,始终保持较高的正值水平,对旅游服务贸易变动的贡献度很大,可达40%以上;(4)消费者信心指数对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也较大,短期影响总体而言是正向的,但是之后的趋势是负向的,且负向影响作用越来越大;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提高长期而言不利于我国旅游收入的提高,并且是其变化的重要因素;(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作用较小,有一个由负向影响迅速转为正向影响的过程,最终的趋势是正向影响作用越来越大,虽然增长较为缓慢,但是总体趋向于增加我国旅游外汇收入;从对我国旅游外汇收入的贡献度看,外商直接投资额对我国旅游外汇收入的重要程度不高。
刘明明[6](2019)在《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股市价格的影响研究 ——基于美联储加息视角》文中认为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性不断增强,受到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动的影响也不断加深。美联储由于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扮演了“全球央行”的角色,其货币政策的调整无疑会改变全球范围内的资产定价基础,特别是会对股市价格造成冲击。但是,不同于中国货币政策对国内股市价格的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中国股市价格的影响会更加复杂。一方面美国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改变全球资产基础收益率直接影响到国内的股市价格,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汇率、利率、短期的资本流动、和心理预期等传导渠道的间接冲击国内的股市价格。考虑到美国已经基本完成新一轮的加息周期,通过研究美联储新一轮加息期间对国内股票市场造成的影响,有助于评估和预测美国未来货币政策变动对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冲击,也对中国国内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重要参考。本文通过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分五章对美联储加息期间美国货币政策变动对我国股市价格的溢出效应展开分析。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一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在开放经济背景下的国际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影响中国股市价格的几个代表性传导渠道,依次为汇率渠道、利率渠道、短期资本流动渠道以及心理预期渠道。其次,从现实上分析了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政策转而实施加息政策的原因,概括了新一轮美联储加息的过程和相应的经济背景,阐述了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发展和完善如国内股票市场的发展、汇率制度的改革历程、利率市场化的进展、沪港通和深港通制度、人民币加入SDR以及A股被纳入MSCI等作为美联储加息期间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可以影响中国股市价格的现实基础。再次,定量分析方面选取时间序列变量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沪深300指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7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短期资本流动、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作为美国货币政策变量、中国股市价格变量、汇率变量、利率变量、短期资本流动变量以及心理预期变量的代表,在实证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本文所需要使用的时间序列变量进行了 ADF单位根检验,然后使用平稳的时间序列建立了 VAR模型,并对VAR模型的平稳性进行了检验,最后结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来研究美联储加息对我国股市价格的影响。通过分析,本文认为美联储加息期间货币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的股票市场价格具有显着的溢出效应影响;美联储加息影响我国股市价格中发挥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汇率传导渠道、利率传导渠道、心理预期传导渠道、短期资本流动传导渠道;并且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短期内美联储此轮加息对中国股市价格的影响十分显着,长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逐渐消失。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即积极完善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管理水平;仍要加大力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审慎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加强对预期的管理。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方面充实了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效应分析,将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重点放在中国的股市价格上,研究新一轮美联储加息期间对我国股市价格的影响,另一方面扩展了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传导渠道,将心理预期传导渠道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传导渠道,从而可以更加全面地探究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股市价格的影响。
黎依堞[7](2019)在《消费者信心、股指收益与经济增长研究 ——基于混频数据模型》文中研究表明精准地掌握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能够促进一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减少波动性。消费者信心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影响消费、投资间接影响宏观经济波动,消费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自2012年已经连续6年超过50%,投资对宏观经济的贡献率亦高达32.1%;股票市场则通过消费、投资渠道作用于宏观经济。因此,本文基于混频数据模型(MIDAS),考察消费者信心、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分别构建消费者信心、消费、投资和出口单变量混频数据模型以及多变量混频数据模型考察较基准模型的优劣,MIDAS模型采用月数据与季数据的混合;单变量MIDAS模型中,比较了构建的混频数据模型全样本估计、样本内预测精度的差异,并利用MIDAS模型的特性对GDP增长率进行实时预报和短期预测;多变量MIDAS模型中,构建了包含以及没有消费者信心的两类模型,从预测精度以及实时预报值进行对比。实证结果表明,构建的单变量以及多变量MIDAS都有较基准模型的优势,消费者信心以及消费对GDP增长率的预测值偏高,而投资、出口的预测值则偏低;全样本估计精度优于样本内预测精度;在不同的步长值下,变量的预测效果存在差异,基本随着步长值的增长预测效果更差。消费者信心结合“三驾马车”构建多变量MIDAS模型的预测数据较为贴近实际,并且波幅减小,预测精度较单变量模型有所提升。引入GDP增长率自回归项的预测效果最佳,亦更具参考价值。其次,进一步引入股指收益并分别构建单变量混频数据模型以及多元混频数据模型,股指收益采用日数据,比较了消费者信心结合股指收益预测GDP增长率的效果。单变量MIDAS模型中,将各变量分别构建模型的样本内预测效果、实时预报以及短期预测进行对比;多变量MIDAS模型中,对比了引入股指收益导致的全样本估计、样本内预测以及样本内估计的预测精度变化,并考虑了GDP增长率自回归项对其进行实时预报。实证结果表明,股指收益构建的单变量MIDAS模型对GDP增长率的预测值偏高,其余变量预测方向无变化;同时预测区间的不一致导致全样本估计以及样本内预测精度出现差异。构建的五变量MIDAS模型的预测效果更趋稳定,较短的步长值和滞后阶数具有更优的拟合效果。混频数据模型的短期预测具有较为精准的效果,而在长期预测表现并不佳,且消费者信心、股指收益对于GDP增长率的影响较为显着。
刘尚希,石英华,王志刚,王宏利,张鹏,武靖州,李靖,苏京春,盛中明[8](2019)在《2019年一季度宏观形势分析报告》文中认为一季度经济社会运行的各项指标表明,尽管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减弱,我国"六稳"政策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投资延续企稳回升的态势,制造业规模增速上扬,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报告结合一季度数据分析了我国基建投资、房地产、制造业、就业及消费、出口、GDP增速、价格、金融等形势,并结合形势分析提出值得关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同方全球人寿联合课题组[9](2018)在《2017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从2012年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和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每年从全国抽取大量样本进行调查并发布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2017年12月13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共同举办"2017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发布暨养老金融发展论坛"。在这次论坛上,发布了《2017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报告发起双方代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先生、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林先生,以及特邀嘉宾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冯占军先生共同揭晓了2017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现将调研报告全文刊载如下。
李映桥[10](2017)在《网络消费者信心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搜索相关研究的开展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与繁荣,它是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大数据研究。最开始搜索引擎中的数据被应用于流行病研究领域,随后,许多学者将这一技术应用到失业率、电影票房、商品销量等其他方面的分析和预测,这些研究充分证明了搜索引擎中的搜索数据与经济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文章将网络搜索数据看成是消费者需求在网络上的映射,构建出基于网络搜索数据的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Web-query-based 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简称WCCI),研究其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并试图论证该指数在即时性、预测准确性等方面的优点。多角度、多层次的实证分析可以证明,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可以作为众多经济景气指数的补充来判断宏观经济形势。为了论证网络消费者信心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性,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构建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是一个具有反映消费者消费趋向、预测经济运行功能的先行指标。在我国,这一指标由国家统计局负责监测和公布,指标的公布通常具有一个半月左右的时滞。而网络用户的需求以及意愿等信息可以通过对网络搜索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以反映,这些互联网络的使用者同时也是构成市场主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供需关注重点的变化在市场中表现为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及价格的波动,体现在互联网上则为搜索、浏览等行为的变化即搜索数据的变化。因此,搜索行为与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之间是有联系的。此外,与传统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数据获取途径相比,网络搜索技术可以通过获得数据总体的方式避免抽样调查的局限性,而且数据量更大,具有更容易获得的特点。我们引入即时变化的网络搜索数据构建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该指数能将网络消费者信心受外部因素冲击的影响情况实时地反映出来,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进行一些具有时效性问题的研究。在介绍了我国现有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编制、公布情况后,我们将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时滞性作为切入点,探索网络搜索数据对消费者信心指数进行补充的可行性。在所有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中,消费者在购买某些特殊类别的商品前会更倾向于使用网络搜寻信息辅助决策,而在构建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时,我们选取的各类别关键词基本涵盖了这些类别的商品或服务,因此数据来源具有广泛性,指标获取具有实时性。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构建完成后,我们主要论证了以下观点:不同行业类别的商品或需求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和响应程度不同,其动态波动情况和周期性变化特点各不相同,网络搜索数据与消费者信心和消费需求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是政府和学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调节通胀、稳定物价,而财政政策则用于扩大内需和治理萧条。信心是宏观经济政策传导到微观经济主体这一过程中十分关键的环节。信心水平的高低对于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好坏将产生一定影响。在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形势下,从网络消费者信心这一独特视角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效果或将为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及组合等提供新的思路。在我们的研究中,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对网络消费者信心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并探索变量的动态转移机制和波动情况,得出了如下结论:网络消费者信心和宏观经济政策及其作用效果的动态变化存在区制转移的特征,我国的网络消费者信心可以分为高信心水平区间和低信心水平区间,且区间的划分与经济政策的扩张和收缩是相对应的。不同政策工具与网络消费者信心的关联性强弱也因工具性质的不同有所差异。网络消费者信心作用于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程度并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有规律地变化:这种影响随着信心的增强而增强,随着信心的减弱而减弱。网络消费者信心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关联性得到了论证。三、物价波动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网络消费者信心作为消费需求在互联网上的映射,可能与物价波动存在密切联系。在这部分研究中,我们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作为测度物价波动的量化指标,以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来度量网络消费者信心,识别和分析我国网络消费者信心和物价波动动态过程中的内生转移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性突变确实显着存在于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增长率和CPI增长率序列中,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增长率的波动性要强于后者。从长期发展的视角来看,CPI相比较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而言,更容易保持低速增长。而对于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来说,增长率与波动性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即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增长率越大则波动性可能越强,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增长率越小则波动性可能越弱。以我国的网络消费者信心和物价波动为研究对象,探索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增长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序列中可能存在的结构性突变,意图通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得到更精确的估计结果,进而证明网络消费者信心与物价波动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两个时间序列内生转移机制的识别过程,为我们论证网络消费者信心和物价波动相互作用情况提供了新的视角,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的高波动性和快速增长等特点有利于经济拐点的判断和通货膨胀情况的监控。四、经济增长也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济增长的主要构成因素即为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工业增加值(简称IP)可以较好地衡量投资所代表的经济增长水平,为了探索其与网络消费者信心的关系,我们利用动态条件相关多元模型(DCC-GARCH)、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两者的动态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通过统计特征分析、平稳性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等方法对两个序列进行了纵向比较,初步证实了网络消费者信心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可以格兰杰引起工业增加值的变化;而DCC-GARCH模型和SVAR模型则证明了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与工业增加值之间存在显着的动态相关关系,且相关关系波动性较大,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可以解释约20%的工业增加值波动。消费者通过网络搜索而获得的信息会影响他们的微观消费需求和购买决策,这种变化反映在宏观层面则为总需求的波动,总需求波动会影响总供给水平,进而使整个宏观经济产生波动;供给方面,经济增长会作用于生产行为,同时改变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人们的消费预期就会发生变化。网络消费者信心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分析动态相关系数波动和网络消费者信心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情况时,文章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角度进行了论证。作者认为,可能是宏观景气程度影响了动态相关系数的变化:当宏观经济比较景气时,消费增加对投资的“挤占效应”比较小或者被抵消,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而当经济比较低迷时,消费需求增加所导致的消费增加对于投资的“挤占效应”比较明显,经济增长放缓。这种假设在动态相关系数和宏观预警指数序列的对比中得到了证实。五、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对于把握宏观经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了相关因素的变化规律,才可以让经济主体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并让决策制定者提前制定调控政策,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作为一个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它所具有的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作用一直被学术界认可。根据支出法核算的GDP,主要由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等三个部分组成。在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中,GDP的增长率、累计值等相关数据都是按季度公布,通常有一个半月左右的时滞;与其他月度经济数据相比,频率差异和时滞差异可能会使各个经济主体对于当下宏观经济的总体状态和趋势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在构建过程中需要频率相同的时间序列来进行分析,不同频率的数据需要转换成相同频率的数据再进行建模。频率转换的过程中会有信息的损耗和丢失,如何利用不同频率的数据直接构建模型进行分析,最大程度上保留数据中的有效信息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网络搜索数据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利用高频的网络搜索数据研究其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是合理的。本文运用混频数据模型研究网络消费者信心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首先建立起包含GDP自身滞后期的向量自回归预测模型作为基准模型,而后分别建立两个不同多项式表达的混频预测模型,就这三个模型的残差、预测指标等参数做出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加入了高频的月度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后,模型的拟合程度及预测效果与传统自回归模型相比明显提高,混频数据抽样模型在研究网络消费者信心与经济增长关联性过程中的优越性得到体现。我们利用混频数据模型解决了高频数据转换成低频数据过程中的信息损失问题,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数据信息,从而证明了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对于预测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借助网络搜索数据,我们依据相关理论构建了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而后分别研究了该指数与物价波动、经济增长及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相关性。各个实证结果充分证明,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消费者的信心水平情况,它与各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关系,与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可以作为信心的代理变量,它有效地印证了信心在经济主体的各种经济行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总而言之,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基本可以作为一个反映我国宏观经济的补充指标,为宏观经济预警、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拐点的预判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二、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论文提纲范文)
(1)国外消费者信心指数季节调整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美欧日消费者信心指数季节调整实践 |
(一)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季节调整 |
(二)欧洲消费者信心指数季节调整 |
(三)日本消费者信心指数季节调整 |
三、美欧日季节调整方法比较 |
四、对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序列是否进行季节调整的思考 |
(一)数据来源 |
(二)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时间序列的季节特征 |
(三)对消费者信心指数序列进行间接法季节调整 |
(四)建模及对各分项指数的季节调整 |
1. 为保证季节调整效果,首先基于reg ARIMA模块对各个构成指数的时间序列进行预处理,识别可能存在的工作日效应和离群值效应。 |
2. 识别离群值效应。 |
3. reg ARIMA建模。 |
4. X-12-ARIMA模型检验。 |
5. 检验调整后各构成指数序列的稳定性(1)。 |
(五)季节调整后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测算 |
(六)调整前后指数对比 |
五、结论与建议 |
(2)美国三轮超低利率政策五种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
二、2002年11月至2004年9月超低利率政策传导效果 |
(一)政策实施背景及过程 |
(二)五种传导机制有效性检验 |
1. 信贷途径: |
2. 资产价格途径: |
3. 风险偏好途径: |
4. 汇率途径: |
5. 通胀途径: |
(三)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效果 |
1. GDP增速在超低利率实施后稳定上升,但更多受周期性因素影响。 |
2. 消费者信心指数恢复缓慢。 |
3. 经济景气指数有明显修复。 |
三、2008年10月至2018年3月超低利率政策传导效果 |
(一)政策实施背景及过程 |
(二)五种传导机制有效性检验 |
1. 信贷途径: |
2. 资产价格途径: |
3. 风险偏好途径: |
4. 汇率途径: |
5. 通胀途径: |
(三)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效果 |
1. 控制失业率和刺激GDP增长的作用不明显。 |
2. 消费者信心并未有效提振。 |
3. 短期刺激经济景气指数回升。 |
四、2020年3月以来超低利率政策传导效果 |
(一)政策实施背景及过程 |
(二)五种传导机制有效性检验 |
1. 信贷途径: |
2. 资产价格机制: |
3. 风险偏好途径: |
4. 汇率途径: |
5. 通胀途径: |
(二)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效果 |
1.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GDP增速恢复快于预期。 |
2.消费部门遭遇重挫,消费者信心恢复缓慢。 |
3.PMI指数急速下降后又迅速恢复。 |
五、传导机制有效性差异原因分析 |
六、结论与启示 |
(3)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者信心冲击的统计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的系统分析 |
2 研究假设及模型方法 |
2.1 研究假设 |
2.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
2.3 模型构建 |
3 实证分析 |
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3.2 模型拟合 |
3.3 实验结果与政策建议 |
4 结语 |
(4)消费者信心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关联效应研究——基于“有限理性”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二、消费者信心指数与CPI关联效应的理论分析 |
(一)CCI对CPI的影响 |
(二)CPI对CCI的影响 |
(三)基于“有限理性”理论分析 |
三、CCI与CPI关联效应的实证分析 |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二)模型建立 |
1. 数据预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
2. 平稳性检验。 |
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 最优滞后阶数判定。 |
(三)VAR模型的平稳性检验 |
1. 脉冲分析。 |
2. 方差分解。 |
四、结论与建议 |
(5)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测算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有关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概念及其测度的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有关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情况 |
第二节 旅游业入境旅游游客状况 |
第三节 旅游服务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旅游服务贸易逆差额过大 |
二、旅游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
三、旅游业服务质量较低、产品单一 |
第四章 相关理论框架 |
第一节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指标 |
第二节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五章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测算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测算 |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 |
二、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 |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
四、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 |
五、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总评 |
第二节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一、变量的选取以及数据说明 |
二、数据平稳性检验 |
三、建立VAR模型 |
四、模型稳定性检验 |
五、格兰杰因果检验 |
六、脉冲响应 |
七、VAR模型估计 |
八、方差分解 |
第六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不足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股市价格的影响研究 ——基于美联储加息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是否存在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
1.2.2 关于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渠道 |
1.2.3 关于货币政策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货币政策影响股市价格的理论基础 |
2.1 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国际传导机制 |
2.1.1 蒙代尔—弗莱明—多恩布什模型 |
2.1.2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Redux模型 |
2.2 货币政策影响股市价格的国际传导渠道 |
2.2.1 汇率渠道 |
2.2.2 利率渠道 |
2.2.3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渠道 |
2.2.4 心理预期渠道 |
2.3 小结 |
3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股市价格影响的现实分析 |
3.1 美联储加息的原因和过程 |
3.1.1 美联储加息的背景原因分析 |
3.1.2 美联储加息的过程 |
3.2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股市价格溢出效应的现实分析 |
3.2.1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股市价格的溢出效应 |
3.2.2 美联储加息影响中国股市价格的传导渠道 |
3.3 小结 |
4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股市价格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 变量选取与样本说明 |
4.1.1 变量选取 |
4.1.2 样本说明 |
4.2 实证研究方法说明 |
4.3 实证检验 |
4.3.1 平稳性检验 |
4.3.2 VAR模型滞后阶数和稳定性检验 |
4.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3.4 脉冲响应分析 |
4.3.5 方差分解 |
4.4 实证结论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积极完善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制度建设 |
5.2.2 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管理水平 |
5.2.3 仍要加大力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5.2.4 逐步审慎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 |
5.2.5 加强对预期的管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消费者信心、股指收益与经济增长研究 ——基于混频数据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结构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消费者信心与经济增长 |
2.2 股指收益与经济增长 |
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混频数据模型 |
3.1 MIDAS回归模型 |
3.1.1 基础MIDAS模型 |
3.1.2 MIDAS回归模型的扩展 |
3.2 理论预测模型 |
3.2.1 单变量MIDAS预测模型 |
3.2.2 多变量MIDAS预测模型 |
第四章 消费者信心与经济增长 |
4.1 理论阐述、数据与模型 |
4.1.1 理论阐述 |
4.1.2 数据与模型 |
4.2 单变量MIDAS(m,K)模型的实时预报和短期预测 |
4.2.1 MIDAS(m,K)模型的估计与样本内预测效果比较 |
4.2.2 MIDAS(m,K,h)模型的样本内预测效果比较与样本外预测 |
4.2.3 MIDAS(m,k,h)-AR(1)模型的样本内预测效果比较与实时预报 |
4.3 多元MIDAS模型的实时预报与短期预测 |
4.3.1 M(n)-MIDAS(m,K)模型的估计与样本内预测效果比较 |
4.3.2 M(n)-MIDAS(m,K,h)模型的样本内预测比较与实时预报 |
4.3.3 M(n)-MIDAS(m,k,h)-AR(p)模型的样本内预测和实时预报 |
第五章 股指收益与经济增长 |
5.1 理论阐述、数据与模型 |
5.1.1 理论阐述 |
5.1.2 数据与模型 |
5.2 单变量MIDAS(m,K)模型的实时预报与短期预测 |
5.2.1 MIDAS(m,K)模型的估计与样本内预测效果比较 |
5.2.2 MIDAS(m,K)模型的样本内预测效果比较与实时预报 |
5.2.3 MIDAS(m,k,h)-AR(p)模型的样本内预测效果比较与实时预报 |
5.3 多元MIDAS模型的实时预报与短期预测 |
5.3.1 M(n)-MIDAS(m,K)模型的估计与样本内预测效果比较 |
5.3.2 M(n)-MIDAS(m,K,h)模型的样本内预测与实时预报 |
5.3.3 M(n)-MIDAS(m,k,h)-AR(1)模型的样本内预测和实时预报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2019年一季度宏观形势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建形势分析 |
(一) 基建投资延续企稳回升态势 |
(二) 基建投资后续可持续性面临一定压力 |
(三) 专项债进度有望进一步加快 |
(四) 短期PPP承压, 但利好中长期发展 |
(五) 政策建议 |
二、房地产形势分析 |
(一) 住宅销售额逆势增长支撑商品房销售额增长 |
(二) 前期土地购置费会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构成一定支撑 |
(三) 土地供应同比下降, 土地市场有所降温 |
(四) 资金面改善、利率下行助力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增速回升 |
(五) 总体判断:房地产市场风险值得关注 |
(六) 政策建议 |
三、制造业运行分析 |
(一) 制造业运行整体情况 |
1. 规模增速略有上扬 |
2. 景气指数在2019年一季度末重回荣枯线之上 |
3. 制造业运行情况在内部的分化 |
(二) 制造业的价格与效益指标分析 |
1. 主要工业价格指数下滑影响企业营收实现能力 |
2. 制造业利润增速大幅下滑 |
3. 成本刚性下私营企业的困境更加显着 |
(三) 制造业稳投资的需求显现 |
(四) 结论及相关建议 |
1. 增值税减税政策要落到实处 |
2. 减税降费应重点降低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成本 |
3. 财政应在促进高新产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
4. 发挥财政在稳投资中的作用 |
四、就业、消费形势分析 |
(一)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人数下降, 就业边际转弱 |
(二) 城镇调查失业率略有下降, 但仍居于高位 |
(三)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走势有所背离, 主要原因是居民杠杆率增长较快 |
(四) 代表“消费升级”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所下降 |
(五) 财税政策将对就业质量、就业状态产生积极影响 |
(六) 财税政策促进消费扩大并改善消费环境 |
五、出口形势分析 |
(一) 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弱化 |
(二) 外资的基本面影响我国出口增速 |
(三) 受价格周期影响出口增速趋稳 |
(四) 汇率变化对于出口贸易增速影响较小 |
(五) 政策不确定性抑制出口贸易的长期发展 |
(六) 总体判断:出口增速减弱, “稳就业”“稳增长”承压, 但对“稳外资”产生正向引力 |
(七) 多措并举, 稳外贸, 稳外资, 防风险 |
六、GDP增速分析与预测 |
(一) 保守分析 |
(二) 中性分析 |
(三) 乐观分析 |
七、价格走势分析 |
(一) 消费者价格指数温和上涨 |
(二) 生产者价格指数低位运行 |
1. PPI变化与国际油价呈较强关联性 |
2. PPI走低引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滑 |
3. 上中游行业PPI环比增速在2019年一季度出现回暖迹象 |
(三) 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上行趋势 |
(四) 需关注减税及环保政策对未来价格运行的影响 |
八、金融形势分析 |
(一) 货币数量增速符合预期, 但债务累积速度偏快 |
(二) 外储和外汇占款走势背离, 货币乘数异常上行 |
(三) 市场利率持续下行, 有助于缓解到期债务和促进投资 |
(四) 金融杠杆率有所上升, 表外资产小幅增长 |
(五)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有助于放大积极财政政策效应 |
九、一季度宏观形势分析与建议 |
(一) 对当前宏观形势的整体判断 |
1. 经济增长趋稳 |
2. 经济结构趋优 |
3. 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
(二) 值得关注的问题 |
1. 经济增长尚不稳固 |
2. 稳就业尚存隐忧 |
3. 中长期预期仍有待改善 |
(三) 几点思考与建议 |
1. 防止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中打折扣 |
2. 防风险要有新思路、新举措 |
3. 有针对性地改善市场主体、地方政府的中长期预期 |
(9)2017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摘要:核心发现 |
1.1 退休愿景与预期:新生活方式凸显, 对未来信心回升 |
1.2 退休准备:2017年退休准备指数回升 |
1.3 退休规划:个人和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努力均须加强 |
1.4 专题研究:居民需要具有资产保值、疾病保障与护理功能的养老金融产品 |
2 项目背景及概况 |
2.1 项目背景 |
2.1.1 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上升 |
2.1.2 老龄化发展不平衡 |
2.1.3 高风险老年家庭增加, 养老需求激增 |
2.1.4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入不敷出, 基金运行压力逐年加大 |
2.2 项目概况 |
2.2.1 项目的提出 |
2.2.2 调查对象、内容及目标 |
2.2.3 问卷的设计 |
2.2.4 施测过程 |
3 中国居民的退休生活愿景和预期 |
3.1 退休生活愿景 |
3.1.1 退休生活的联想:总体乐观, 财健并重, 半退休者发挥余热 |
3.1.2 退休愿景:旅游+陪伴+爱好, 健康情况影响“体力活” |
3.1.3 对退休年龄和退休后寿命的预期较为乐观 |
3.2 退休生活信心 |
3.2.1 退休生活信心总体较足 |
3.2.2 经济向好, 居民对退休生活的信心正在回升 |
3.2.3 退休前与退休后相比信心过高, 风险事件难预期 |
3.3 退休生活预期 |
3.3.1 经济状态回稳促使居民对经济发展和自身收入的预期回升 |
3.3.2 对退休生活收入与状态的预期较乐观 |
3.3.3 收入和健康状况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
3.3.4 对今后几代人的生活保持乐观 |
4 中国居民的退休准备 |
4.1 居民退休准备指数 |
4.1.1 2017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有所回升 |
4.1.2 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排名上升 |
4.1.3 个别省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有较大变动 |
4.2 退休准备指数的影响因素 |
4.2.1 经济发达程度越高, 居民退休准备越完善 |
4.2.2 机关和事业单位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较高 |
4.2.3 年龄、性别、收入是影响退休准备的重要因素 |
4.2.4 婚姻状况、子女等家庭因素共同影响退休准备 |
5 中国居民的退休规划 |
5.1 退休收入来源 |
5.2 个人责任:着眼长远, 提前准备 |
5.3 政府责任:主动引导, 回应期待 |
5.4 企业责任:提供资源, 多样发展 |
6 专题研究 |
6.1 养老金融产品 |
6.1.1 疾病保障、年金回报、长期护理产品受到欢迎 |
6.1.2 个人养老产品中医疗保险服务增值服务最受期待 |
6.2 健康评价 |
6.2.1 健康水平的评价与关注程度 |
6.2.2 对健康状况的关心程度 |
6.2.3 工作和生活中的健康活动 |
6.2.4 对生活方式直接影响未来健康的认可度 |
6.3 长期护理保险 |
6.3.1 人口老龄化增加了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 |
6.3.2 长期护理保险的支付意愿 |
6.3.3 阻碍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因素 |
6.4 金融素养 |
6.4.1 较高的金融素养有利于提高居民的退休准备 |
6.4.2 大力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 |
6.5 智慧养老 |
6.5.1 智慧养老的概念 |
6.5.2 发展智慧养老的建议 |
6.6 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 |
6.6.1 税延型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
6.6.2 税延型养老保险对提升居民退休准备的作用 |
7 建议 |
7.1 居民自身应作出的努力 |
7.2 政府可作出的改善 |
7.3 雇主可作出的改善 |
7.4 金融机构在产品与服务方面可作出的改善 |
8 附录:统计分析方法说明 |
(10)网络消费者信心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网络搜索与经济行为 |
1.2.2 宏观经济政策与消费及信心的文献综述 |
1.2.3 消费者信心与宏观经济相关性文献回顾 |
1.2.4 混频数据相关应用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和结构安排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论文主要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框架及模型介绍 |
2.1 消费的相关理论回顾 |
2.1.1 不同学派的收入假说 |
2.1.2 理性预期与效用理论 |
2.1.3 网络消费者信心 |
2.2 网络消费者信心与物价波动关联性的相关理论分析 |
2.2.1 基于货币数量论的理论分析 |
2.2.2 基于凯恩斯与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分析 |
2.2.3 基于总供给总需求理论的分析 |
2.3 网络消费者信心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理论分析 |
2.3.1 基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理论分析 |
2.3.2 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 |
2.3.3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分析 |
2.4 单方程模型 |
2.4.1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MSAR) |
2.4.2 动态多元相关条件异方差模型(DCC-GARCH) |
2.5 向量自回归模型 |
2.5.1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 |
2.5.2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 |
2.6 混频数据抽样模型(MIDAS) |
2.6.1 MIDAS模型的权重函数分类 |
2.6.2 h步向前预测的MIDAS(m,K,h)-AR(p)模型 |
第3章 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构建 |
3.1 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内涵 |
3.1.1 现有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调查内容与调查方式 |
3.1.2 消费者信心的经济意义及影响因素 |
3.1.3 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定义与度量 |
3.2 网络搜索数据的筛选、处理和优化 |
3.2.1 网络搜索数据的预处理 |
3.2.2 关键词的选取及优化 |
3.3 行业搜索指数的合成 |
3.3.1 主成分分析法 |
3.3.2 行业搜索指数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经济政策对网络消费者信心的影响研究 |
4.1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4.1.1 经济政策代理变量描述 |
4.1.2 平稳性检验及协整检验 |
4.2 网络消费者信心与财政政策关系研究 |
4.2.1 数据分析和模型选择 |
4.2.2 模型结果分析 |
4.2.3 脉冲响应结果 |
4.3 网络消费者信心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 |
4.3.1 数据分析和模型选择 |
4.3.2 模型结果分析 |
4.3.3 脉冲响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消费者信心与物价波动的关联性研究 |
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5.2 网络消费者信心与物价波动的变化路径 |
5.3 网络消费者信心与物价波动相关性的实证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网络消费者信心与工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检验 |
6.1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6.2 平稳性分析及协整检验 |
6.2.1 平稳性分析 |
6.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
6.3 DCC-GARCH模型的构建和识别 |
6.4 SVAR模型的构建和识别 |
6.4.1 样本选择 |
6.4.2 构建模型 |
6.4.3 实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网络消费者信心与经济增长关联性测度 |
7.1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7.2 网络消费者信心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 |
7.2.1 传统AR模型的GDP预测 |
7.2.2 基于混频回归模型的GDP预测 |
7.2.3 U-MIDAS(3,18)-AR(1)模型 |
7.3 AR(1)、MIDAS与U-MIDAS模型结果的比较与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外消费者信心指数季节调整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常炜. 调研世界, 2021(12)
- [2]美国三轮超低利率政策五种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J]. 应晓妮. 西南金融, 2021(05)
- [3]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者信心冲击的统计测度[J]. 邢琳雪,于海生.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4]消费者信心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关联效应研究——基于“有限理性”理论的分析[J]. 王世文,沈阳.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0(03)
- [5]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测算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 段喻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股市价格的影响研究 ——基于美联储加息视角[D]. 刘明明.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7)
- [7]消费者信心、股指收益与经济增长研究 ——基于混频数据模型[D]. 黎依堞. 青岛大学, 2019(02)
- [8]2019年一季度宏观形势分析报告[J]. 刘尚希,石英华,王志刚,王宏利,张鹏,武靖州,李靖,苏京春,盛中明. 财政科学, 2019(05)
- [9]2017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J].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同方全球人寿联合课题组.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18(01)
- [10]网络消费者信心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研究[D]. 李映桥. 吉林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