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酸性电解水浸种对黄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沈民越[1](2021)在《电解水处理对黄豆芽生长及保鲜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黄豆芽在我国的食用历史悠久,其本身营养价值高,生产条件简单,是民间广泛食用的传统蔬菜之一。为了保障黄豆芽生产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性,控制黄豆芽生产过程中和采后产品的微生物数量,必须要对其生产和产后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电解水具有杀菌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生物安全性高和成本低廉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医疗卫生领域。本研究从发掘电解水在芽苗菜生产领域中的用途这一角度出发,以黄豆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理化性质的电解水在黄豆芽生产和保鲜中的应用效果。考察了生产过程中黄豆种子的萌发指标和黄豆芽的营养指标、抗氧化指标,以及黄豆芽采后贮存时的相关品质指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酸性电解水处理有利于黄豆种子萌发,可以显着提高黄豆种子的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黄豆芽的生长发育,生物量最大促进18.1%;碱性电解水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p H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烈,最大的抑制率可达到24.19%。综合来看,p H为2.79、ACC浓度为25mg/L的酸性电解水浸种处理AEW 3对黄豆萌发的作用效果最佳。(2)电解水处理可以改变黄豆芽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和脯氨酸含量,其中与施加蒸馏水的对照相比,酸性电解水可以显着提高黄豆芽体内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最大提高率分别是39.25%、7.17%、23.09显着降低可溶性糖含量;而碱性电解水可以显着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对其他指标作用效果不显着。(3)电解水处理组的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对比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TW均有显着提高,同类型电解水不同p H之间无明显规律;对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与过氧化物酶(POD)活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显着正相关(P<0.05),抗坏血酸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显着正相关(P<0.01),MDA含量与POD酶活力(P<0.01)、DPPH清除率(P<0.05)呈显着正相关。(4)通过对电解水处理生产黄豆芽的理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含水量、DPPH清除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等指标可作为主要成分对豆芽的品质进行评价,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品质评价排名与使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得出的品质评价排名基本一致,前两名分别为AEW3和AEW2处理。另外,通过将黄豆芽的产量指标与营养指标、抗氧化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黄豆芽产量与抗坏血酸含量和DPPH清除能力相关性较高,其次是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酶活力。(5)各处理组的黄豆芽随贮藏时间延长品质有所下降,但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酸性电解水清洗可以降低黄豆芽的微生物总数,保持维生素C的含量水平;同时,酸性电解水可以抑制黄豆芽失水率和在一定时间内抑制褐变指数的上升。综合分析认为,酸性电解水处理AEW3(p H 3.01,ACC 15mg/L)最适用于黄豆芽保鲜。
高登国[2](2021)在《微酸性电解水对西瓜生长发育及连作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何瑞法[3](2020)在《微酸性电解水防治黄瓜靶斑病及应用技术》文中提出目前全国设施黄瓜面积生产规模较大,随着黄瓜新品种的增加。由于周年生产、多年连作,加之冬季设施环境低温、高湿、弱光,导致病害发生严重。长期依赖农药防病,导致环境和产品污染、病菌产生抗药性等问题,当前迫切需要对设施蔬菜病害无害化防治技术研究,微酸性电解水具有杀菌谱广、对产品和环境安全等优点。本实验通过筛选出对黄瓜生长以及伤害无影响的安全浓度范围(有效氯浓度),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靶斑病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不同浓度电解水对黄瓜靶斑病的防治效果,以及不同间隔期,施药时间,以及不同温湿度环境下对电解水防病效果的影响。得出如下结果:(1)对黄瓜生长以及伤害无影响的安全浓度范围为0~120ppm;其中0~180ppm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的株高茎粗,根冠比干物质积累没有影响;140、160、180ppm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的壮苗指数、卷叶指数、叶片伤害指数、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有一定的影响,当浓度大于140ppm时,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的叶片有伤害作用。(2)微酸性电解水对靶斑病菌生长和繁殖都有一定的影响;在0~180ppm范围内对菌落繁殖的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达到180ppm时,其抑制率为24.37%;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随微酸性电解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微酸性电解水浓度达到120ppm时孢子不在萌发。(3)防治黄瓜靶斑病的适宜浓度范围为80~120 ppm,喷施100ppm电解水其防效可达到70.3%;黄瓜植株接菌后12~24h喷施100ppm微酸性电解水防效最好,间隔期以每4d用100ppm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的靶斑病防效最好,其防效为80.2%。在适宜浓度下,可以根据不同温湿度环境增加或降低电解水的浓度范围,以此增加其对黄瓜靶斑病的防治效果。(4)100ppm电解水在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上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0ppm电解水在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上的防效分别可达到58.4%,59.4%
艾楷棋[4](2020)在《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微酸性电解水既是广谱、高效、安全、环保、成本低廉的新型消毒剂,又是一种含有小分子水团的功能水,已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在农业领域其杀菌防病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而微酸性电解水能否像其他植源型农药一样对作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提高作物抗逆性,还有待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金棚8号’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试验材料,采用浸种和催芽两种方式,研究微酸性电解水梯度有效氯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设置有效氯浓度梯度处理共4个:SAEW20(20mg/L)、SAEW40(40mg/L)、SAEW60(60mg/L)、SAEW80(80mg/L),以自来水(CK)为对照,测量种子萌发指标、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研究微酸性电解水梯度有效氯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的影响,采用浇灌方式,以有效氯浓度梯度微酸性电解水配制营养液,设置4个处理:SAEW20(20mg/L)、SAEW40(40mg/L)、SAEW60(60mg/L)、SAEW80(80mg/L),以自来水配制的营养液(CK)为对照,筛选出适合番茄幼苗生长的有效氯浓度;筛选出两个处理SAEW60和SAEW80,在自来水配制的营养液(CK)对照下,研究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幼苗质膜稳定性,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有效氯浓度;采用经筛选的SAEW80处理(D80),以自来水正常浇灌(CK)和自来水浇灌后自然干(D)为对照,处理番茄幼苗后进行自然干旱,研究微酸性电解水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质膜稳定性,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SAEW40浸种可以使种子提早发芽,催芽处理则可以使发芽率提高9.16%,浸种处理使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6.06%、0.74%和1.48%,催芽处理则使以上三种酶活分别提高5.82%、1.15%和5.11%。两种处理方式种子活力分别提高17.36%和23.64%,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7.33%和18.91%,MDA含量分别降低3.35%和5.84%,此外催芽处理还使胚根长度和鲜重分别增加18.95%和10.38%,从整体上看,经SAEW40浸种后再继续用其催芽的番茄种子活力,发芽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的更多,种子的抗性更强,因此SAEW40催芽处理番茄种子的效果更好。2.SAEW80浇灌使番茄幼总鲜质量和总干质量分别提高29.10%和29.24%,壮苗指数和叶面积分别增加40.14%和22.24%;根系表面积,平均直径和总体积分别提高37.34%、16.84%和52.54%;SAEW60和SAEW80使Pn分别提高35.79%和30.14%,除SAEW80外,其他处理可以显着提高番茄幼苗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整体而言,SAEW80对番茄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3.SAEW80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持番茄幼苗质膜稳定性,使叶片和根系中的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分别降低6.56%和7.65%,MDA含量分别降低4.33%和12.81%;SAEW80可以显着提高叶片和根系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升高5.65%和12.18%,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升高7.82%和6.30%,脯氨酸含量分别升高13.04%和21.52%;SAEW80使叶片中CAT活性提高0.72%,根系中对S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4.40%和2.65%,表明SAEW80能提高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植株抗性。4.SAEW80处理过的番茄幼苗中度干旱胁迫叶片和根系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分别降低17.78%和19.93%,叶片中MDA含量降低21.83%,叶片和根系中H2O2含量分别降低22.77%和29.90%;重度干旱胁迫下,相较于未经处理的干旱组,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SOD活性分别提高10.30%和14.31%,CAT活性分别提高2.46%和8.18%,说明SAEW80处理番茄幼苗,缓解植株受到干旱胁迫带来的损伤,一定程度上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总之,SAEW40催芽处理更有利于提高种子的潜力,促进胚根生长,SAEW80则能促进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维持细胞质膜稳定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耐旱性。
薛晶晶[5](2020)在《油菜素内酯和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生理特性、营养成分及货架期的影响》文中提出芽苗菜营养丰富,通过喷施CaSO4等措施提高其品质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同时,由于芽苗菜中水分很多,采后芽苗菜的生理代谢活动旺盛,易腐烂变质,限制了其采后的贮藏及远距离的运输,因此采后芽苗菜的保鲜也是该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论文以内蒙扁粒黄芯小黑豆种子为试材,探究了油菜素内酯(BR)浸种和紫外线B(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生理特性、营养成分及货架期的影响,可为二者在小黑豆芽苗菜生产和采后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并扩宽了BR和UV-B照射在芽苗菜上的研究领域。具体结果如下:1.BR浸种浓度对小黑豆芽苗菜生理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本试验用0、0.01、0.2、0.5、1.0、1.5和2.0 mg L-1的BR浸种24 h。结果表明:低浓度BR浸种(0.01和0.2 mg L-1)与对照相比显着地提高了小黑豆芽苗菜的花青素(除0.01 mg L-1)、光合色素、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总酚(除0.01 mg L-1)和黄酮含量,却显着地减少了芽苗菜中可溶性糖的含量(P<0.05)。高浓度BR处理(0.5-2.0 mg L-1)显着提高了小黑豆芽苗菜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黄酮、花青素(除0.5 mg L-1)、总酚、游离氨基酸(除2.0 mg L-1)和可溶性糖含量。而且高浓度处理下芽苗菜中黄酮、总酚、花青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低浓度处理下小黑豆芽苗菜中的含量。2.BR浸种时间对小黑豆芽苗菜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设2个BR浓度(0.2和1.5 mg L-1)和5个浸种时间(6、12、24、36和48 h)。结果表明:与高浓度BR(1.5 mg L-1)处理相比,低浓度BR(0.2 mg L-1)浸种显着的提高了小黑豆芽苗菜中黄酮(除24 h)和游离氨基酸(除6 h)含量(P<0.05)。并且,低浓度BR短时间处理(6和12 h)也显着提高了芽苗菜中总酚含量。然而,高浓度BR处理可使小黑豆芽苗菜获得较高的可溶性糖、总酚(除6和12 h)、维生素C、及花青素含量,并显着增强了芽苗菜PAL活性。综合分析表明,试验条件下,最佳浸种浓度为1.5 mg L-1,其最佳浸种的时间为24-36h。3.BR浸种时间对小黑豆芽苗菜货架期的影响。本试验以0.2和1.5 mg L-11 BR浸种小黑豆6、12、24、36和48 h。结果表明:贮藏5天后,与低浓度BR(0.2 mg L-1)处理相比,高浓度BR(1.5 mg L-1)浸种显着提高了小黑豆芽苗菜的总叶绿素(36-48 h)、花青素、总酚(除6 h)、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除12 h)含量,并显着提高了芽苗菜PAL活性(除24-36 h)(P<0.05)。然而,低浓度BR处理可使小黑豆芽苗菜具有较高含量的类胡萝卜素(除12和48 h)、黄酮(24-48 h)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4-36 h)。综合分析表明,为使小黑豆芽苗菜在货架期维持较高的营养品质,最佳BR浸种的浓度为1.5 mg L-1,其最佳浸种时间为24 h。4.BR浸种和采前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货架期的影响。本试验含四个处理:(1)蒸馏水浸种24 h(CK);(2)1.5 mg L-1 BR浸种24 h(BR);(3)蒸馏水浸种24 h+采前UV-B照射(UV-B);(4)1.5 mg L-1 BR浸种24 h+采前UV-B照射(BR+UV-B)。结果表明:BR、UV-B和BR+UV-B处理可改善小黑豆芽苗菜的贮藏特性。和贮藏5天后的对照相比,BR单独浸种可显着增加小黑豆芽苗菜中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并显着降低其中的丙二醛(MDA)含量(P<0.05)。此外,贮藏5天后,与BR单独处理相比,BR浸种和UV-B照射的复合处理显着提高了小黑豆芽苗菜中黄酮、游离氨基酸、光合色素的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PAL活性;与UV-B单独照射相比,复合处理显着增加了小黑豆芽苗菜的总酚含量和PAL活性并提高了其中的花青素含量,同时使芽苗菜中MDA含量显着降低。而且,复合处理显着增加了小黑豆芽苗菜的PSII最大量子效率(Fv/Fm)、PS II有效量子产额(Y(II))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同时显着减小了其中的初始荧光(F0)、非光化学淬灭(NPQ)、(Y(NO))和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PQ))。因此,综合分析表明,BR浸种和UV-B复合处理可以使小黑豆芽苗菜在货架期中同时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及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可用于小黑豆芽苗菜的采后保鲜。
薛晓莉,赵跃钢,杨文华,李志娟,张志立,吴娜,任强[6](2020)在《浅析电解水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电解水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消毒剂,通过具有电解槽的特殊设备来电解水和氯化钠而制得。从物理杀菌和化学杀菌2方面阐述了电解水的杀菌原理,并介绍了其在防治农作物病害、促进生长、提升品质、改良土壤、杀菌保鲜、降解农残等方面的效果。电解水具有制备简单、杀菌高效、无残留毒性、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值得在农业领域大力推广。
隋心意[7](2019)在《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灰霉病和灰叶斑病防治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其中番茄已成为设施种植中的主要作物。由于设施内环境温度较高、湿度较高、空间密闭,因此设施番茄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害的危害,影响其产量与品质。在防治病害过程中,过多使用化学药剂,导致病原菌产生抗性、环境污染及投资投工过大。微酸性电解水是一种具有高效、快捷、易分解、不产生抗药性等特点的杀菌剂,其应用已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微酸性电解水对植株的安全使用浓度及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尚不准确,在设施蔬菜领域并未大规模使用。本研究就微酸性电解水在防治番茄灰霉病和灰叶斑病方向进行了三部分试验,通过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施用安全浓度的筛选,对病原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及对两种病害防治效果的测定,确定了安全有效的浓度及使用方式,也为病害防治中化学农药的减施提供了依据。其主要结果如下:(1)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的生长及伤害作用。通过在番茄植株生长过程中喷施不同浓度电解水的试验结果中表明,从植株生长上来看,喷施100ppm有效氯浓度药剂处理对番茄植株干物质积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番茄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两项伤害指标表现出对番茄植株一定程度的药害效果;喷施2080ppm有效氯浓度的电解水对番茄植株干物质积累,株高,茎粗,根冠比等生长指标,光合作用及电导率、丙二醛等伤害指标并无明显影响。所以2080ppm可初步认定为番茄植株使用的安全浓度范围。(2)微酸性电解水对B.cinerea和S.solani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喷施不同浓度的电解水对B.cinerea和S.solani菌落扩展和孢子萌发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随药剂的有效氯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安全浓度范围下,80ppm的电解水对两种病原菌菌落的生长抑制率分别达到46.18%和34.97%,有效减缓了菌落扩展速度;80ppm电解水不仅抑制了孢子萌发,也推迟了萌发时间。(3)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灰霉病和灰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番茄离体叶片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喷施80ppm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灰霉病和灰叶斑病的治疗效果最好,分别达到66.12%和45.26%;在病害侵染的不同时期,80ppm浓度对两种病害的治疗效果要优于预防效果,病菌接种前喷施80ppm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两种病害的预防效果较差,在接种后48h内对两种病害的防治效果最优,番茄灰霉病在接种后24h喷药治疗效果最好,番茄灰叶斑在接种后2h喷药治疗效果最好;从番茄盆栽防效试验结果来看,不同的喷施间隔对两种病害的防效有显着影响,每2天喷施一次微酸性电解水对患有的番茄植株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可以达到63.82%和49.02%。综合结果得出:80ppm有效氯浓度是微酸性电解水防治番茄灰霉病和灰叶斑病的安全有效浓度,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参照室内试验结果,每两天喷施一次有效氯浓度为80ppm的微酸性电解水,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和灰叶斑病。
邴珊[8](2016)在《微酸性电解水对运输鸡笼消毒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门氏菌是世界公认引起人类及动物疫病,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病原微生物,多年来,沙门氏菌病已经被证明是最难被持续控制以及消灭的疾病之一,而在场与场之间来回的车辆及鸡笼是引起该该病传播的重要风险因素,若通过染有病原菌的鸡笼接触鸡只,可造成疫病感染乃至流行与传播,因此,对于运输鸡笼的消毒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目前化学消毒剂和药物的滥用,已导致消毒效果降低且耐药病原微生物大量产生,耐药率亦大幅上升;因此,研究采用新型环保型消毒剂微酸性电解水对运输鸡笼消毒的方法便变的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通过悬浮液杀菌试验研究了微酸性电解水对沙门氏菌菌悬液的杀灭作用,并探讨了消毒时间、有效氯浓度及有机物浓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讨论了有机物干扰下,消毒时间及有效氯浓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随后模拟试验研究了微酸性电解水在鸡粪作为有机物干扰下,对运输鸡笼表面鸡肠炎沙门氏菌的杀灭作用,并探讨了清洗时间,消毒时间及有效氯浓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最后,将微酸性电解水以不同消毒方式,应用在运输鸡笼及舍内鸡笼的消毒中,并对比了与其他常规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微酸性电解水对沙门氏菌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且随着有效氯浓度的增加,微酸性电解水对鸡肠炎沙门氏菌的杀灭效果显着升高。当有效氯浓度达到7 mg/L,3 min时可以完全杀灭鸡肠炎沙门氏菌。且随消毒时间增加,微酸性电解水对鸡肠炎沙门氏菌的杀灭效果亦逐渐增加;有机物极大限制微酸性电解水的杀菌效果,且随有机物浓度的增加,微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迅速降低;在1%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有机物干扰下,灭菌时间对微酸性电解水的杀菌效果的影响不显着(P>0.05,1%牛血清白蛋白干扰下,有效氯浓度对微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的影响仍显着(P<0.05),但其杀菌效果远远低于无有机物干扰时;有机物干扰可变相降低有效氯浓度。2.微酸性电解水在鸡粪干扰下,对沙门氏菌的杀灭效果随着三因素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趋势由明显到趋于平缓。在清洗时间10s,消毒时间30s,有效氯浓度70 mg/L时,其对沙门氏菌的最大杀灭对数值可达到3.26 log10CFU/cm2,杀灭效果明显。3.有效氯浓度为174 mg/L,、pH值为6.50~6.80的微酸性电解水强力喷洗消毒运输鸡笼5 min,对运输鸡笼表面杀菌率达到63.4%。微酸性电解水的杀菌率显着优于常规消毒剂及水(P<0.05)。但在鸡舍中,各类消毒剂及水对细菌的去除作用都未达到25%,微酸性电解水及其他消毒剂舍内喷雾消毒鸡笼效果不显着(P>0.05)。微酸性电解水作为廉价环保型消毒剂,在畜禽养殖领域将具有极大应用潜力。
朱莞琪[9](2016)在《酸性电解水处理改善柿子酒风味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柿子酒酿造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风味和颜色不佳仍停留在家庭制作或者小工厂加工的规模。因此,如何提高柿子资源的利用率,开发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的柿子产品是柿子加工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用电解水浸泡发酵柿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发酵后的不同柿子酒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研究电解水对柿子酒风味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柿子为原料,用酸性水、碱性水、纯净水浸泡,以安琪果酒酵母为发酵剂,经20天发酵制得柿子酒。柿子酒经过感官评价确定酸性水发酵柿子酒口感较好。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对柿子酒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别出49种化合物,其中主要香气物质为醇类和酯类物质。其中酸性水发酵柿子酒中挥发性香气物质总含量高于其他两种酒,为77961.0 μg/L。果酒的风味跟原料中的氨基酸关系密切。我们又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柿子酒中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发现用酸性水浸泡的柿子浆总氨基酸含量高达531.2 mg/L,在三种水浸泡的柿子浆中氨基酸含量最高。(2)为了研究发酵柿子酒较适宜的酸性水,我们以纯净水做对照,分别用强(pH3.2)、中(pH4.0)、弱(pH5.8)三种不同的酸性水浸泡柿浆,然后经过调酸(发酵前将pH值调到4.0)或不调酸发酵,最后获得柿子酒。经过GC-MS检测,共鉴定出47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强酸性电解水不调酸发酵柿子酒(STWN)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为1154507.5μg/L,含量最低的为纯净水发酵柿子酒(WPW)994846.7μg/L。其中强酸性电解水(ST)能有效地提取出柿子中的氨基酸,强酸性电解水不调酸浸泡柿子浆(STYN)氨基酸含量最高677.7 mg/L。比较发酵前调酸和不调酸两组柿子酒发现,不调酸发酵柿子酒的氨基酸含量较高,挥发性物质含量也较高。综上,本研究为了改善柿子酒风味,用电解水发酵柿子酒,发现强酸性电解水可以溶出更多氨基酸,可以有效改善柿子酒风味。
聂小凤,钱春桃[10](2015)在《酸性电解水在茄子灰霉病防治和保鲜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明确酸性电解水在茄子灰霉病防治和果实保鲜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茄子离体叶片、田间茄子和茄子果实为材料,研究酸性电解水对茄子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茄子果实保鲜的影响。[结果]pH2.4的酸性电解水对田间茄子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为68.71%,可以部分替代农药;酸性电解水对茄子离体叶片灰霉病和田间茄子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相关程度高,利用酸性电解水对茄子离体叶片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可以快速检测酸性电解水对田间茄子灰霉病的防治效果;pH5.9的酸性电解水浸泡处理茄子果实,茄子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失重率和褐变指数较小,对茄子果实的外在、内在品质都产生积极影响。[结论]酸性电解水具有成本较低、操作简易、环境友好等优点,在蔬菜病害防治及蔬菜保鲜方面具有很好的利用和推广价值。
二、强酸性电解水浸种对黄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酸性电解水浸种对黄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电解水处理对黄豆芽生长及保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芽苗菜概述 |
1.2 豆类芽苗菜的营养优势 |
1.3 芽苗菜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减少芽苗菜表面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1.5 电解水的概念和分类 |
1.6 电解水的特性 |
1.7 电解水在芽苗菜生产领域的应用研究 |
1.7.1 电解水对于种子及芽苗菜消毒的研究 |
1.7.2 电解水对于种子萌发及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
1.7.3 电解水影响芽苗菜生长机理的研究 |
1.7.4 电解水调控营养研究 |
1.8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电解水浸种对黄豆萌发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备 |
2.2.3 试验方法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电解水浸种黄豆的吸水程度 |
2.3.2 电解水处理对黄豆萌发特性的影响 |
2.3.3 电解水处理对黄豆对生长及活力指数的影响 |
2.3.4 电解水处理对豆芽产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喷施电解水对黄豆芽营养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电解水处理对黄豆芽产量的影响 |
3.3.2 电解水处理对黄豆芽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3 电解水处理对黄豆芽抗氧化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4 不同电解水处理黄豆芽品质的综合评价分析 |
3.4 讨论 |
3.4.1 电解水处理对黄豆芽营养品质的影响 |
3.4.2 电解水处理对黄豆芽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4.3 电解水处理对黄豆芽综合品质的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电解水对黄豆芽保鲜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酸性电解水清洗对黄豆芽残留菌落数量的影响 |
4.3.2 酸性电解水处理对黄豆芽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4.3.3 酸性电解水处理对黄豆芽褐变度的影响 |
4.3.4 酸性电解水处理对黄豆芽失水率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微酸性电解水防治黄瓜靶斑病及应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黄瓜生产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1.2 电解水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试验处理与测定方法 |
2.2.1 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的生长及伤害作用 |
2.2.2 微酸性电解水对C.cassiicola的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2.2.3 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靶斑病的防治效果 |
2.2.4 电解水对黄瓜其它病害的防治效果 |
2.3 数据分析及作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的生长以及伤害作用 |
3.1.1 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
3.1.1.1 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
3.1.1.2 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植株干鲜重的影响 |
3.1.1.3 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壮苗指数的影响 |
3.1.1.4 不同浓度电解水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3.1.2 不同浓度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的伤害作用 |
3.1.2.1 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叶片卷叶指数的影响 |
3.1.2.2 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叶片叶伤害指数的影响 |
3.1.2.3 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叶片丙二醛含量的的影响 |
3.2 不同浓度微酸性电解水对C.cassiicola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3.2.1 微酸性电解水对C.cassiicola生长的影响 |
3.2.2 微酸性电解水对C.cassiicola繁殖的影响 |
3.3 微酸性电解水防治黄瓜靶斑病的应用技术 |
3.3.1 不同浓度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靶斑病的防治效果 |
3.3.2 不同施用时期对电解水防治黄瓜靶斑病的影响 |
3.3.3 不同施用间隔期对防治黄瓜靶斑病的影响 |
3.3.4 不同温湿度对电解水防治黄瓜靶斑病的影响 |
3.4 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其它常见病害的影响 |
3.4.1 不同浓度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
3.4.2 不同浓度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
4 讨论与结论 |
4.1 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的生长及伤害作用 |
4.2 微酸性电解水对黄瓜C.cassiicola的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4.3 不同浓度电解水对黄瓜靶斑病以及其它病害的防治效果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酸性电解水的特点 |
1.2 微酸性电解水的杀菌作用及机理研究 |
1.3 微酸性电解水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微酸性电解水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
1.3.2 微酸性电解水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 |
1.3.3 微酸性电解水在畜牧养殖领域的应用 |
1.3.4 微酸性电解水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
1.3.5 微酸性电解水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1.4 微酸性电解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
1.5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6 外源物质提高植物抗旱性的研究 |
1.7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7.1 研究背景 |
1.7.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2.1.2 试验处理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ACC值的SAEW浸种对番茄种子萌发和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2 不同ACC值的SAEW催芽对番茄种子萌发和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3 不同ACC值的SAEW浸种对番茄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2.4 不同ACC值的SAEW催芽对番茄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2.5 不同ACC值的SAEW浸种对番茄种子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2.6 不同ACC值的SAEW催芽对番茄种子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2.7 不同ACC值的SAEW浸种对番茄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8 不同ACC值的SAEW催芽对番茄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3.1.2 试验处理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ACC值的SAEW浇灌对番茄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3.2.2 不同ACC值的SAEW浇灌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4.1.2 试验处理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ACC值的SAEW浇灌对番茄幼苗质膜稳定性的影响 |
4.2.2 不同ACC值的SAEW浇灌对番茄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4.2.3 不同ACC值的SAEW浇灌对番茄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微酸性电解水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5.1.2 试验处理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SAEW浇灌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质膜稳定性的影响 |
5.2.2 SAEW浇灌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O_2~-·和H_2O_2 含量的影响 |
5.2.3 SAEW浇灌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油菜素内酯和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生理特性、营养成分及货架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芽苗菜 |
1.1.1 芽苗菜简介 |
1.1.2 芽苗菜营养品质研究 |
1.1.3 黑豆芽苗菜研究 |
1.2 油菜素内酯研究现状 |
1.2.1 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
1.2.2 油菜素内酯对果蔬营养品质的影响 |
1.2.3 油菜素内酯对果蔬贮藏品质的影响 |
1.3 UV-B照射在果蔬保鲜领域的应用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BR浸种浓度对小黑豆芽苗菜生理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
前言 |
2.1 试验设计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仪器与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2.3.2 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2.3.3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
2.3.4 总酚含量的测定 |
2.3.5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3.6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2.3.7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3.8 黄酮含量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2.5 试验结果 |
2.5.1 BR浸种浓度对小黑豆芽苗菜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5.2 BR浸种浓度对小黑豆芽苗菜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
2.5.3 BR浸种浓度对小黑豆芽苗菜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2.5.4 BR浸种浓度对小黑豆芽苗菜黄酮、花青素、总酚含量的影响 |
2.6 讨论 |
2.7 小结 |
第三章 BR浸种时间对小黑豆芽苗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
前言 |
3.1 试验设计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仪器与试剂 |
3.3 试验方法 |
3.3.1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3.3.2 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3.3.3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 |
3.3.4 总酚含量的测定 |
3.3.5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3.3.6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3.3.7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3.3.8 黄酮含量的测定 |
3.3.9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3.4 数据分析 |
3.5 试验结果 |
3.5.1 BR浸种时间对小黑豆芽苗菜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5.2 BR浸种时间对小黑豆芽苗菜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
3.5.3 BR浸种时间对小黑豆芽苗菜黄酮、总酚、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3.5.4 BR浸种时间对小黑豆芽苗菜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3.5.5 BR浸种时间对小黑豆芽苗菜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影响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BR浸种时间对小黑豆芽苗菜货架期的影响 |
前言 |
4.1 试验设计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4.3.2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 |
4.3.3 黄酮含量的测定 |
4.3.4 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4.3.5 总酚含量的测定 |
4.3.6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4.3.7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4.3.8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4.3.9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4 数据分析 |
4.5 试验结果 |
4.5.1 BR浸种时间对小黑豆芽苗菜货架期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4.5.2 BR浸种时间对小黑豆芽苗菜货架期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 |
4.5.3 BR浸种时间对小黑豆芽苗菜货架期黄酮、花青素、总酚含量的影响.. |
4.5.4 BR浸种时间对小黑豆芽苗菜货架期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4.5.5 BR浸种时间对小黑豆芽苗菜货架期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影响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BR浸种和采前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货架期的影响 |
前言 |
5.1 试验设计 |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5.3 试验方法 |
5.3.1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5.3.2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5.3.3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 |
5.3.4 黄酮含量的测定 |
5.3.5 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5.3.6 总酚含量的测定 |
5.3.7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5.3.8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5.3.9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5.3.10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5.3.11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5.4 数据分析 |
5.5 试验结果 |
5.5.1 BR浸种和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5.5.2 BR浸种和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5.5.3 BR浸种和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
5.5.4 BR浸种和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黄酮含量的影响 |
5.5.5 BR浸种和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5.5.6 BR浸种和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总酚含量的影响 |
5.5.7 BR浸种和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5.5.8 BR浸种和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5.5.9 BR浸种和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5.5.10 BR浸种和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
5.5.11 BR浸种和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5.5.12 测定指标之间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
5.6 讨论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6)浅析电解水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解水的制备原理 |
2 电解水的杀菌机理 |
3 电解水的优势 |
4 电解水在农业中的应用 |
4.1 防治农作物病害 |
4.2 促进生长与提高品质 |
4.3 土壤改良 |
4.4 果蔬杀菌与保鲜 |
4.5 降解残留农药 |
5 电解水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及建议 |
(7)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灰霉病和灰叶斑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设施番茄生产现状 |
1.2 番茄常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办法 |
1.3 农药的使用及污染、残留现状 |
1.4 电解水的杀菌原理及其应用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试验处理与测定方法 |
2.2.1 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的生长及伤害作用 |
2.2.2 微酸性电解水对B.cinerea和 S.solani的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2.2.3 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灰霉病和灰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
2.3 数据分析及作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的生长及伤害作用 |
3.1.1 不同浓度电解水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
3.1.2 不同浓度电解水对番茄植株壮苗指数的影响 |
3.1.3 不同浓度电解水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 |
3.1.4 不同浓度电解水对番茄叶片伤害指标的影响 |
3.2 微酸性电解水对B.cinerea和 S.solani的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3.2.1 不同浓度电解水对B.cinerea和 S.solani菌落扩展的影响 |
3.2.2 不同浓度电解水对B.cinerea和 S.solani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 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灰霉病和灰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
3.3.1 不同浓度电解水对番茄病害防治效果的影响 |
3.3.2 不同作用时间对电解水防治番茄两种病害的影响 |
3.3.3 不同施药间隔期对两种病害防治效果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的生长及伤害作用 |
4.2 微酸性电解水对B.cinerea和 S.solani的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4.3 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灰霉病和灰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微酸性电解水对运输鸡笼消毒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微酸性电解水的制备及特点 |
1.1.1 微酸性电解水的制备 |
1.1.2 微酸性电解水的特点 |
1.1.3 电解水的杀菌机理及特性研究 |
1.2 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 |
1.2.1 电解水机的研究进展 |
1.2.2 电解水的应用概况 |
1.3 畜禽场消毒现状 |
1.3.1 畜禽场常用消毒方式 |
1.3.2 畜禽场常用消毒剂及问题 |
1.3.3 运输鸡笼的消毒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菌种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材料 |
2.4 微酸性电解水的制备 |
2.5 菌悬液制备及试剂配制 |
2.6 各试剂及琼脂配置 |
2.7 涂布平板法 |
2.8 菌悬液试验 |
2.8.1 灭菌步骤 |
2.8.2 菌悬液杀灭试验 |
2.9 模拟消毒试验 |
2.9.1 污染试验 |
2.9.2 消毒处理 |
2.9.3 不同消毒时间对鸡笼的模拟消毒效果 |
2.9.4 不同清洗时间对鸡笼的模拟消毒效果 |
2.9.5 不同有效氯浓度对鸡笼的模拟消毒效果 |
2.10 现场消毒试验 |
2.10.1 消毒剂制备 |
2.10.2 消毒方法 |
3 结果 |
3.1 菌悬液杀灭试验 |
3.1.1 不同杀菌时间下SAEW对鸡肠炎沙门氏菌的杀灭试验 |
3.1.2 不同有效氯浓度下SAEW对鸡肠炎沙门氏菌的杀灭试验 |
3.1.3 不同有机物浓度干扰下SAEW对鸡肠炎沙门氏菌系列杀灭试验 |
3.2 模拟消毒试验 |
3.2.1 不同消毒时间对鸡笼的模拟消毒效果 |
3.2.2 不同清洗时间对鸡笼的模拟消毒效果 |
3.2.3 不同有效氯浓度对鸡笼的模拟消毒效果 |
3.3 现场消毒试验 |
3.3.1 舍外大功率喷冲法对鸡笼的消毒效果 |
3.3.2 舍内喷雾对鸡笼的消毒效果 |
4 讨论 |
4.1 菌悬液杀菌试验 |
4.1.1 灭菌时间及有效氯浓度对鸡肠炎沙门氏菌的杀灭效果 |
4.1.2 有机物干扰下,微酸性电解水对鸡肠炎沙门氏菌的杀灭效果 |
4.2 微酸性电解水对运输鸡笼的模拟试验 |
4.3 微酸性电解水对舍外运输鸡笼及舍内鸡笼的喷雾消毒试验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酸性电解水处理改善柿子酒风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1.1 柿子的种类、产量及栽培现状 |
1.1.1 柿子的种类及产量 |
1.1.2 柿子的栽培现状 |
1.1.3 柿子的营养价值 |
1.1.4 柿子加工现状 |
1.2 电生功能水介绍 |
1.2.1 酸性电解水的应用 |
1.2.2 碱性电解水的应用 |
1.3 果酒分类、营养价值及我国果酒产业现状 |
1.3.1 果酒分类 |
1.3.2 果酒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 |
1.3.3 我国果酒产业现状 |
1.3.4 柿子酒加工现状 |
1.4 氨基酸与与挥发性物质 |
1.5 主要思路和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
技术路线图 |
2 电解水对柿子酒风味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电解水和柿子酒的参数 |
2.3.2 柿子酒的感官评价 |
2.3.3 挥发性化合物分析 |
2.3.4 氨基酸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酸性水对柿子酒风味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酸性水理化指标 |
3.3.2 挥发性物质分析 |
3.3.3 氨基酸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酸性电解水在茄子灰霉病防治和保鲜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四、强酸性电解水浸种对黄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电解水处理对黄豆芽生长及保鲜的影响[D]. 沈民越.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微酸性电解水对西瓜生长发育及连作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 高登国. 宁夏大学, 2021
- [3]微酸性电解水防治黄瓜靶斑病及应用技术[D]. 何瑞法.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4]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D]. 艾楷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5]油菜素内酯和UV-B照射对小黑豆芽苗菜生理特性、营养成分及货架期的影响[D]. 薛晶晶. 河北大学, 2020(08)
- [6]浅析电解水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J]. 薛晓莉,赵跃钢,杨文华,李志娟,张志立,吴娜,任强. 蔬菜, 2020(04)
- [7]微酸性电解水对番茄灰霉病和灰叶斑病防治作用的研究[D]. 隋心意.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8)
- [8]微酸性电解水对运输鸡笼消毒效果研究[D]. 邴珊.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4)
- [9]酸性电解水处理改善柿子酒风味研究[D]. 朱莞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0)
- [10]酸性电解水在茄子灰霉病防治和保鲜上的应用[J]. 聂小凤,钱春桃.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