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承和弘扬传统居住文化 建设协调发展的人居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说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李维鑫[3](2021)在《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文中认为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与景观环境一直以来以一种互动关系共生于一个系统之中,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了不同的城市类型,其中山水城市模式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城市典范。中国古代营城往往离不开山水环境,视其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的城市研究却往往与古人营城所展示出来的山水人居环境思想有所偏差。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容易被忽视,过度人工化趋势明显,伴随着地域文化特色的逐步衰微,使得城市风貌特色逐步衰退,出现千城一面的城市趋同现象。桂林是我国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桂林城市的风景建设一直与城市建设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对山水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指导桂林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其城市与风景建设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城市规划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桂林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对城市特色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城景一体化理论为依据,以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基于城景交互的视角,将建国以后桂林的城市规划划分为城景决择期、城景协调期、城景创新期三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城市性质、城市结构、城市布局、建筑风貌、风景建设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各个时期城市发展与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发现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具有“街巷对景”、“建筑隐景”、“城市融景”、“人文点景”四个规律,总结出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同时,依据桂林的城景交互规律和模式,探讨桂林城市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未来发展构想,以期延续和强化桂林山水城市特征,为桂林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与桂林类似的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王锦[4](2021)在《当代乡村德治中的新乡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将德治纳入到乡村治理当中,以德治扬正气。脱胎于传统乡贤的新乡贤在继承乡村德治优秀传统的同时又融合新时代的特征,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和正向功能。由于乡村经济基础薄弱与人才流失、新乡贤群体管理与保障制度缺失、传统思想与乡村价值取向功利化、新乡贤群体的认同感不高等方面的原因,新乡贤在乡村德治中面临着乡村经济利益取向与德化约束的张力、乡村社会德化现状参差不齐、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结构设置梗阻、乡村社会治理的新乡贤参与制度与参与机制不完善,以及新乡贤自身形象、素质与能力所限等困顿。在全面脱贫之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德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必须解决新乡贤在乡村德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发展集体经济以创造乡村德治的坚实物质基础,通过完善乡村治理制度体系以健全新乡贤治理参与机制、强化新乡贤自身道德素养以在乡村德治过程中率先垂范,用“自治”、“法治”支撑“德治”并约束“德治”,建构新乡贤参与乡村德治的良好乡村治理生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美好愿景和目标。
李琦[5](2021)在《基因传承导向下寿县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化产品和文化容器,城市基因具有文化传播类似的特征,在文化的“基因”控制下的文化系统有效的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建设速度必然导致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转变,同时古城文脉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古城文化基因保护与城市发展不相融合。因此,城市基因作为物质环境与城市文化的载体,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本研究试图从生物遗传学中基因的概念和内涵出发,采取文献综述法、质性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来以文化基因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进程中的显隐形表达为研究对象,以寿县为实证区域,揭示文化基因的变异与寿县城市空间结构更迭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此为基础,探索显隐性文化基因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文化基因变异情况下的古城发展规律,建立有效的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体系,为持续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指导思路。首先,借助于传统调研法和文献综述法持续深入的就古城文化基因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且广泛的探索和分析,从中发掘文化基因传承和特色延续的契合要素及关键内容。其次,以寿县古城为案例进行各方面内容的解析,提取古城的普适性文化基因,构建多要素、多层面、多层级古城文化基因评价体系模型,筛选出寿县独有的文化基因,依据提取的文化基因构建寿县古城的文化基因图谱,在此基础上,探讨出寿县的文化基因保护更新策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寿县保护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满怀历史名城的千年底蕴,但需烙文化印记;坐拥山环水抱的空间格局,但需优闲径绿脉;城市格局逐渐清晰且合理,但需强时空织补;具有得天独厚的城市特质,但需塑空间意象;急需利用区位优势,保护山水资源,挖掘历史文脉,加强区域联系。(2)通过对文化基因的显隐性表象特征分析,发现城市空间、地貌特征、历史遗存、建筑形态、历史文脉、宗教信仰、社会生活、政策规划是古城保护更新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此为基础构建寿县的文化基因图谱并根据图谱探寻保护更新策略。(3)古城形成“多核心、散点状、轴线初显”的功能结构特征。(4)寿县城区以楚风汉韵为景,山水寿春映城垣。致力于构建山水楚都、文化慢城。保护更新策略为彰显城市文化底蕴,述古、观山;做足城市生态文章,亲水、融园;织补城市特色空间,塑心、享街;提质生活空间意象,筑基、乐居。构建“四横三纵三出口十节点”的空间体系格局。
任欢[6](2021)在《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研究 ——以岐山县庵里村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拥有的文化遗产众多,其中超过四十万为不可移动文物,其中一半以上现存于村落和乡镇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许多村落中人员流失非常严重,同时伴随的还有资源枯竭。随之,村落中的各类文化遗产也受到了影响,其中很多都受到破坏甚至是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探索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统村落中景观环境的优化,为传统村落景观规划的持续发展提供一条合理的路径,让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在的环境中仍可以比较好的保留下来。首先,传统村落是各类地域文化鲜活的承载体,他们可以直观地反映当地的特点。论文选址所处的岐山县地处关中,这里历史悠久,各类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在这里传统村落众多,村落的很多方面都充满了关中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选址、村落整体营建、整体格局、民居特点等方面。其次论文选取的庵里村中有资福宫、庵营古镇黄酒以及周家祠堂等文化遗产,有着相当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本文以探索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下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的价值与实践方法为基本方向。随后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庵里村整体村落布局与自然、人居、建设等方面的关系,同时结合如今已有的一些理论方法与实践成果,深入研究传统村落整体景观环境优化的各种设计策略与对应的方针政策。最后依靠这些成果来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景观设计方法,以期可以重新建立传统村落韵味。在实践过程中以保护当地文化遗产和发挥传统村落特色为要点,只有越过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的表象误区,才能对对当地的传统村落的景观环境进行完全适配的优化。
冒卓影[7](2020)在《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乡村的产业模式逐渐从“传统一产”发展为“三产并存”,并伴随着乡土文化复兴,乡村养老、医疗和文旅等产业快速崛起。然而多数乡村住宅跟不上急速发展的节奏,无序的新建拆建和更新改造导致乡村整体风貌丧失、生态环境破坏、空间景观无序和能耗污染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乡村的居住环境、功能空间、景观形态和文化特色等亟待改造与提升。国内外住宅更新改造研究大都是从乡村规划、建筑环境、技术改造和节能提升等不同视角展开,分散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各层面系统综合的改造提升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及更新改造的研究多偏于个案,缺少对住宅发展史、演进动力机制等层面的综合研究。课题针对上述问题与不足,从共生视角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开展系统综合研究,期望实现乡村住宅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乡土文化,减少资源浪费,推动乡村住宅的传承和延续。运用共生理论及其和谐共存理念和方法,结合新陈代谢理论、建筑再循环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触媒理论与开放建筑“层级”理论,分析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进行解析,分析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乡村住宅的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及价值构成,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结合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从乡村整体环境、建筑“支撑主体”和功能生活空间三个层面探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与策略,并运用以上设计原则和策略,开展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尝试。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应遵循和谐并存的共生整体性原则,及其衍生的气候适应性原则、乡村文化性原则、生活整序性原则、传承创新性原则和集约紧凑性原则。环境层面,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遵从“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策略,重塑乡村格局,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织补”乡村环境,实现“新”与“旧”的共生;优化交通系统,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推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体与局部的共生。建筑层面,遵从“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优化乡村住宅,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协调新旧民居,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延续场所精神,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优化住宅结构,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提出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功能生活”层面,遵从开放空间营造策略,传承创新地方材料与技术,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提出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建构一体化住宅,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设备可持续更新,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此外,将上述原则与策略应用于广州增城正果镇黄何屋村精品民宿区实践设计中,促进乡村住宅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孟桂敏[8](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歙县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溪头镇蓝田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十三五”规划以来,乡村振兴是城乡发展战略上重大的转变,为我国新时代美丽乡村发展指明了思路。歙县作为皖南地区的典型地域,也是安徽省内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下,乡村振兴背景下歙县美丽乡村规划是解决歙县乡村现状问题、引导美丽乡村特色建设、保护当地乡村传统文化、构建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发展山区村庄产业经济,从而实现歙县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并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本论文在研究歙县美丽乡村规划时主要为以下内容:(1)结合文献研究,对研究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歙县美丽乡村规划的内涵由原来单一的环境整治规划,逐步转变为覆盖了产业、生态、环境、文化以及治理多方面全面规划。(2)结合实地调研,分析歙县乡村现状,并结合4种不同模式的已建的美丽乡村进行分析。(3)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生态坏境、人居环境、产业经济、民俗文化和多元共治5个方面构建歙县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用以歙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评价,得出S1(生态环境)>S3(产业经济)>S2(人居环境)>S4(民俗文化)>S5(多元共治)的结论。通过评价体系构建,指出当前歙县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一是资金、产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二是文化民俗缺乏保护和发扬,三是乡村空间肌理受损和功能滞后,四是建设执行存在偏差。同时总结了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难点。(4)基于此,提出歙县美丽乡村规划的思路、目标和原则,明确规划内容后,提出城乡一体化下的特色协同共生;保护自然生态,优化人居环境;以农为本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发扬特色文化及民风民俗,文化乡村化;分层次引导,实现乡村多元共治这5方面规划策略。(5)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对歙县发展美丽乡村提供的新的思路,以歙县蓝田村为例,分析内在动力,进行村庄联动整体布局、共同打造。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以及民俗文化这5个方面对蓝田村美丽乡村规划进行实践探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从而使乡村真正实现振兴。
李小龙[9](2020)在《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本土实践探索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营建基因,这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然而,优秀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应有揭示,并因与地区规划实践的长期脱节而几近断裂,致使现代城市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挖掘和揭示渐遭遗忘的本土历史营建基因,使之具有恒久价值的部分传承于今、弘扬于世,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营建理论与方法体系、促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人居提质皆具重大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中国营城的地区性发展规律,聚焦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且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基层人居单元“县城”,以陕西关中地区的31座传统县城为对象,研究探索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以期为中国城市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继承与创新积累一定的地区成果。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文化基因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是特定地域环境作用影响下城市格局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结构组织、深层营建法则“多层次价值有机统一体”的概念认知,遵循从外在性状识别到内在结构组织揭示、深层遗传法则凝炼的基因研究逻辑链,搭建“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的层进式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新史学、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文献比较与实地调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依次围绕关中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作用影响下的县城营建基因要旨辨析、县城历史格局及其形式特征识别、县城本土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地域性营城观念与方法凝炼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基因生成与所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梳理提炼关中山水人文环境的地区特质,归纳总结关中县城的十种定址环境类型及其定址后的营建沿革特点,揭示了特有城址环境影响下关中县城长期致力于创造地域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其次,立足关中不同典型县城,探寻其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揭示了历史格局在“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凸显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和“城市格局的协同性”五个方面的本土形式特征;并提炼出县城历史格局演化进程中长期发挥关键结构支撑与基因遗传作用的“自然山水、历史胜迹、城市设施、关联网络”四类本土营建要素,阐释了不同要素的差异化人居内涵、子项构成、本土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整体格局建构中的交互关系。再次,回归空间因“人”的主体实践行为而生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地域特色营城经验的系统挖掘梳理和科学阐释,初步总结构建了以“生用保障、人文优先、山水关联、整体融合”四项观念意识和“以文相地、山川定位、因势赋形、内外成景、因时立形”五方面实践要点为核心的关中县城本土营建经验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尝试将“历史营建基因”的研究成果同现代地区实践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一体式人居空间格局”,“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五方面要点的关中县城规划设计传承策略构想。本文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适宜方法,全面挖掘和再现了“被遗忘的”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历史图景,创建了本土县城历史格局形态样本数据库;融合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了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在结构组织规律;基于历史经验科学化的成果和地区原创营城体系的视角,初步构建了关中本土县城营建经验体系框架及其现代规划设计传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侯为[10](2020)在《明清榆林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华民族的城市建设历程中,有着历史悠久的城市人居建设实践,也探索出丰富的原创性经验,而这些优秀的城市建设经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消失在当今时代发展的浪潮里,因此,寻求传统的营建经验,并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成为了城市规划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明清时期的榆林城,在军事防御的背景下,借助良好的山水条件与区位优势,由村庄逐步发展为西北地区重要的“九边重镇”之一,本文以明清榆林城市为例,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参考,在历史文献、历史相关地图的收集基础上,以明清时期榆林城市人居环境营建为核心,结合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系统研究以及定性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总结榆林城市的人居智慧与经验,以期为当今榆林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本土经验,保护城市历史格局,延续城市文化脉络,弘扬城市历史精神。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意义,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划定,并对国内外人居环境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从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国内人居环境相关研究以及榆林相关研究入手,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明清榆林城市历史发展与演进脉络部分,首先对榆林城市历史环境背景进行分析,并对榆林城市历史发展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上榆林城市空间形态过程进行归纳并探究其形成原因,最后,总结榆林城市演进的动因,归纳城市演进规律。第三部分:为文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从榆林城市选址、城市格局以及城市景观营建三个部分进行研究,深入探究三者之间的构成要素以及与自然山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三章论述了城市选址与山水环境、军事防御、道路交通与社会文化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从城市轴线、城市功能以及城市街巷三个方面探究榆林城市格局的特点以及规律;第五章分别从城市景观营建与山水格局、城市水系景观建设、城市八景建设以及人文景致四个部分进行分析,梳理出榆林景观营建的组织形式。第四部分:为第六章榆林人居环境营建经验总结与启示。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下,主要从城市选址、格局以及景观三方面对榆林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出多重因素结合下的城市择址、依形就势的城市布局模式以及文景交融的城市景观营建等三方面的经验,并结合近现代榆林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从山水格局的继承与发展中形成“四山环拱,两水穿城”的格局形式,再现大驼城的山水格局;文化轴线的延续与生长中,积极并合理的把榆林城市中轴线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有机串联起来,形成新的城市轴线;人文景观的持续与再生中,结合传统八景的布局特点,并与现代城市功能发生联系,形成新的榆林八景;最后在城市布局的传承与发展中,结合传统营建思想、传统肌理、地理特色以及当地城市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顺山就势的布局模式。以资为当代榆林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二、继承和弘扬传统居住文化 建设协调发展的人居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承和弘扬传统居住文化 建设协调发展的人居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3)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和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概念和相关理论 |
1.4.1 概念解析 |
1.4.2 相关理论 |
1.5 既往研究综述 |
1.5.1 城市与景观交互关系研究 |
1.5.2 我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3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4 小结 |
第2章 桂林城市环境特征研究 |
2.1 史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历史沿革 |
2.2 城市环境构成 |
2.2.1 山水环境 |
2.2.2 人文环境 |
2.3 城市环境特征 |
2.3.1 山水环境特征 |
2.3.2 人文环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桂林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
3.1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
3.1.1 分期依据 |
3.1.2 分期内容 |
3.2 建国以前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2.1 城市规划演进 |
3.2.2 城景交互特征 |
3.2.3 规划演进的影响因素 |
3.3 建国以后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3.1 城景决择期 |
3.3.2 城景协调期 |
3.3.3 城景创新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景决择期:工业导向和工业与风景并重的城市规划 |
4.1 工业主导的被动规划(1949-1958)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规划建设 |
4.2 工业与风景同步建设的探索规划(1959-1977) |
4.2.1 社会背景 |
4.2.2 规划建设 |
4.3 城景决择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4.3.1 城市建设特征 |
4.3.2 风景建设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景协调期: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5.1 理性主义思维下的保护规划(1978-1989) |
5.1.1 社会背景 |
5.1.2 规划实践 |
5.2 增长主义导向下的快速规划(1990-2006) |
5.2.1 社会背景 |
5.2.2 规划实践 |
5.3 城景协调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5.3.1 城市建设特征 |
5.3.2 风景建设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景创新期:转型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6.1 城市格局重构下的新规划(2007-2019) |
6.1.1 社会背景 |
6.1.2 规划实践 |
6.2 城景创新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6.2.1 城市建设特征 |
6.2.2 风景建设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模式及未来构想 |
7.1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 |
7.1.1 街巷对景 |
7.1.2 建筑隐景 |
7.1.3 城市融景 |
7.1.4 人文点景 |
7.2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模式 |
7.3 桂林城景交互的问题总结 |
7.3.1 产业发展较慢 |
7.3.2 绿地质量不高 |
7.3.3 城市特色衰微 |
7.3.4 新区活力不足 |
7.4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构想 |
7.4.1 产业转型 |
7.4.2 景观共享 |
7.4.3 文化保护 |
7.4.4 新旧协调 |
7.4.5 配套齐全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建国以后各时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8.1.2 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规律 |
8.1.3 具有桂林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 |
8.2 创新点 |
8.2.1 城市规划演进分期方法的创新 |
8.2.2 桂林城市规划演进研究时限的创新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当代乡村德治中的新乡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新乡贤的内涵界定 |
2.1 乡绅与乡贤 |
2.1.1 乡绅:一个封建的特殊利益阶层 |
2.1.2 乡贤:一个传统的乡村社会群体 |
2.2 乡贤与乡贤文化 |
2.2.1 乡贤文化是中国乡村文化中的特色内容 |
2.2.2 乡贤是中国乡贤文化的重要型构主体 |
2.3 传统乡贤与新乡贤 |
2.3.1 传统乡贤的构成与角色 |
2.3.2 新乡贤的构成与角色 |
2.3.3 新乡贤概念的历史演变及界定 |
3 当代乡村德治过程中的新乡贤“出场” |
3.1 当代乡村德治过程中新乡贤的历史“出场” |
3.1.1 新乡贤存在的历史空间及其演变 |
3.1.2 乡绅治理传统的时代性变革 |
3.1.3 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与人口向城市单向迁徙 |
3.1.4 乡村经济结构变迁与人的经济关系自由 |
3.1.5 农村家庭结构变化与乡村伦理秩序的失序 |
3.2 当代乡村德治过程中新乡贤的现实“出场” |
3.2.1 新乡贤发挥德治作用的乡村社会现实基础变化 |
3.2.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新乡贤发挥积极作用 |
3.2.3 实现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需要新乡贤积极参与 |
3.2.4 祛除乡村德化痼疾需要新乡贤率先垂范 |
4 当代乡村德治过程中的新乡贤“在场” |
4.1 新乡贤在乡村德治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
4.1.1 推进乡村文化发展、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1.2 涵养良好乡风文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
4.1.3 形成良好家风家训、弘扬中华孝道伦理 |
4.1.4 引领邻里正确交往、形成和睦乡村邻里关系 |
4.1.5 引领村民形成平等关系、制止宗族家族恶势力蔓延 |
4.2 新乡贤在乡村德治过程中的正向功能 |
4.2.1 新乡贤在乡村德治过程中的支持功能 |
4.2.2 新乡贤在乡村德治过程中的组织功能 |
4.2.3 新乡贤在乡村德治过程中的促进功能 |
4.2.4 新乡贤在乡村德治过程中的引领功能 |
4.3 新乡贤在乡村德治过程中功能作用的实现 |
4.3.1 通过参与乡村治理以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
4.3.2 通过支持乡村集体经济发展以提供德治所需物质基础 |
4.3.3 通过参与乡村文明建设以形成良好乡风乡俗 |
4.3.4 通过自身良好家风家规以获得民众认同 |
4.3.5 通过参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以优化村庄人居环境 |
5 乡村德治中新乡贤作用的困局与纾解 |
5.1 乡村德治中新乡贤作用的困局 |
5.1.1 乡村社会变革中经济利益取向与德化约束的张力 |
5.1.2 乡村社会德化现状参差不齐 |
5.1.3 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结构设置梗阻 |
5.1.4 乡村社会治理的新乡贤参与制度与参与机制不完善 |
5.1.5 新乡贤自身形象、素质与能力所限 |
5.2 乡村德治中新乡贤作用的困局成因 |
5.2.1 乡村薄弱的经济基础与人才的流失 |
5.2.2 新乡贤群体管理与保障制度的缺失 |
5.2.3 固守传统思想与乡村价值取向功利化 |
5.2.4 新乡贤群体的认同感不高 |
5.3 发挥新乡贤在乡村德治中作用的对策建议 |
5.3.1 在发展基层民主政治过程中拓展新乡贤德治参与空间 |
5.3.2 发展集体经济以创造乡村德治的物质基础 |
5.3.3 用“自治”支撑“德治”、用“法治”保障“德治”、健全新乡贤参与乡村德治的制度体系 |
5.3.4 健全新乡贤管理机制,明确与宗族家族势力、新经济体影响力的界限 |
5.3.5 提高新乡贤群体的自身素养、强化新乡贤自身德化示范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基因传承导向下寿县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建设的问题 |
1.1.2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时代需求 |
1.1.3 续“文脉"”提“气质”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体系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进展 |
2.1 古城文化基因的概念与内涵研究 |
2.1.1 文化基因的内涵 |
2.1.2 文化基因的作用和表现 |
2.1.3 古城文化基因传承的研究 |
2.1.4 古城文化基因的特征 |
2.2 旧城更新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3 古城保护相关研究 |
2.3.1 古城保护理论研究 |
2.3.2 古城保护工作实践研究 |
2.3.3 相关研究总结 |
2.4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寿县古城文化基因的现状研究 |
3.1 寿县古城文化基因的现状调查 |
3.1.1 寿县古城文化基因的现状公众调查问卷 |
3.1.2 古城保护调查结果分析及问题总结 |
3.1.3 古城更新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及问题总结 |
3.2 寿县古城文化基因的现状解析 |
3.2.1 “山水城”城市格局保存完整 |
3.2.2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的城镇格局初步形成 |
3.2.3 历史遗存丰富历史空间全景可读 |
3.2.4 营造技艺天人合一 |
3.2.5 政治因素凸显历史地位重要 |
3.2.6 非遗丰富历史名人众多 |
3.3 古城文化基因的传承模式 |
3.3.1 文化基因传承导向的古城特色空间建构 |
3.3.2 古城文化基因传承与古城保护更新的契合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寿县古城文化基因的提取识别 |
4.1 文化基因梳理的原则和流程 |
4.1.1 古城文化基因梳理的原则 |
4.1.2 古城文化基因的分类 |
4.1.3 古城文化基因筛选流程 |
4.2 古城文化基因要素提取 |
4.2.1 文化基因识别与提取研究 |
4.2.2 质性调查获取文化基因要素 |
4.2.3 文化基因的提取 |
4.3 基于文化传承的寿县文化基因评价体系建构 |
4.3.1 建构寿县古城文化基因评价模型 |
4.3.2 文化基因图谱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因传承导向下寿县古城保护更新策略 |
5.1 寿县文化基因现状评估 |
5.1.1 显性文化基因 |
5.1.2 隐性文化基因 |
5.1.3 现状问题总结 |
5.2 寿县古城保护更新路径 |
5.2.1 保护更新历程 |
5.2.2 文化基因保护更新路径 |
5.2.3 文化基因保护更新目标及定位 |
5.3 寿县古城的显性文化基因保护更新策略 |
5.3.1 形态格局控制与延续 |
5.3.2 特色地貌场所再现与植入 |
5.3.3 典型地标雕琢与烘托 |
5.3.4 多层次多手段保护与利用历史遗存 |
5.4 寿县古城的隐性文化基因保护更新策略 |
5.4.1 融古通今打造宜居新城 |
5.4.2 挖掘保护全域历史文化资源 |
5.4.3 复兴活化突出自身优势 |
5.4.4 完善规划体系,加强制度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1.1 文化基因传承实质是保护和延续文化基因 |
6.1.2 文化基因传承是古城特色保护的重要手段 |
6.1.3 文化基因传承需要优化现行规划体系保障 |
6.1.4 文化基因传承需要多方借鉴多种尝试 |
6.2 创新点 |
6.2.1 研究视角创新:引入文化基因概念探讨古城保护更新策略 |
6.2.2 更新模式创新:通过显隐形的文化基因塑造打造特色古城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寿县历史文化名城发展认知公众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研究 ——以岐山县庵里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历史文化村落景观环境设计规划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文化遗产 |
2.1.2 传统村落 |
2.1.3 景观优化 |
2.2 理论基础及阐述 |
2.2.1 美丽乡村 |
2.2.2 乡村振兴 |
2.2.3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
2.2.4 乡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方案 |
2.2.5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
2.3 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传统村落案例收集及分析 |
2.3.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案例 |
2.3.2 国内传统村落景观规划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3 庵里村现状及发展概况 |
3.1 庵里村现状概况 |
3.1.1 庵里村区域位置 |
3.1.2 庵里村气候概况 |
3.1.3 庵里村地貌概况 |
3.1.4 庵里村产业概况 |
3.1.5 庵里村基础设施现状概况 |
3.2 庵里村土地使用现状 |
3.2.1 村落空间格局现状 |
3.2.2 庵里村生态环境现状 |
3.2.3 庵里村道路现状 |
3.3 庵里村建筑现状及景观小品风貌特征 |
3.3.1 庵里村民宅建筑现状 |
3.3.2 庵里村历史建筑现状 |
3.3.3 庵里村内各类风貌景观小品现状 |
3.4 庵里村人文环境构成及分析 |
3.4.1 庵里村人文历史环境构成 |
3.4.2 庵里村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
3.4.3 庵里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
3.5 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庵里村景观规划现存问题 |
3.5.1 景观规划缺乏村落特色 |
3.5.2 规划缺乏整体性 |
3.5.3 建筑形式单一、风貌杂乱 |
3.5.4 村落道路系统不完善 |
3.5.5 古建筑价值未充分发挥 |
3.6 调研总结 |
4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
4.1 文化遗产村落保护的目标及存在的问题 |
4.1.1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目标 |
4.1.2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村落景观优化模式及分析 |
4.2.1 传统村落特点 |
4.2.2 传统村落模式 |
4.3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景观优化原则 |
4.3.1 整体保护原则 |
4.3.2 以人文本原则 |
4.3.3 地域性原则 |
4.3.4 可持续原则 |
4.3.5 突出重点原则 |
4.4 庵里村景观环境优化措施 |
4.4.1 强化规划意识、树立历史文化标杆村落 |
4.4.2 群众参与村落景观规划过程 |
4.4.3 明确景观规划的深度及定位 |
4.4.4 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的设计手法结合 |
4.4.5 在保护优先原则下适度推进村落旅游业 |
4.5 庵里村景观环境优化方法 |
4.5.1 村落建筑立面设计方法 |
4.5.2 村落道路景观规划方法 |
4.5.3 村落广场景观设计方法 |
4.5.4 村落生态景观规划方法 |
4.5.5 文化小品景观设计方法 |
5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下庵里村景观优化规划实践 |
5.1 庵里村景观规划理念 |
5.1.1 强化保护意识 |
5.1.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5.1.3 可持续发展理念 |
5.2 庵里村总体规划及规划定位 |
5.2.1 规划目标 |
5.2.2 总体规划设计 |
5.3 庵里村景观环境优化实践 |
5.3.1 核心区整体规划设计 |
5.3.2 “庵里古街”再现 |
5.3.3 村落建筑立面改造规划 |
5.3.4 村落道路规划 |
5.3.5 村落广场景观规划 |
5.3.6 村落生态景观规划 |
5.3.7 村落文化景观小品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二:图片索引 |
附录三:表格索引 |
(7)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
1.1.2 乡村住宅面临挑战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范围界定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广州都市边缘 |
1.3.2 乡村住宅 |
1.3.3 更新改造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研究与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1.3 小结 |
2.2 共生理论 |
2.2.1 共生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
2.2.2 共生理论与住宅更新改造 |
2.3 新陈代谢理论 |
2.3.1 新陈代谢理论释义 |
2.3.2 运用新陈代谢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4 建筑再循环理论 |
2.4.1 建筑再循环理论的发展与共生 |
2.4.2 基于建筑再循环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5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5.1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乡村住宅设计 |
2.5.2 应用环境行为学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6 触媒理论 |
2.6.1 触媒理论释义 |
2.6.2 基于触媒理论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 |
2.7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 |
2.7.1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内涵与特点 |
2.7.2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
3.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历程、问题与挑战 |
3.1.1 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 |
3.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现状综述 |
3.1.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 |
3.1.4 乡村住宅面临的机遇 |
3.1.5 乡村住宅面临的挑战 |
3.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 |
3.2.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 |
3.2.2 乡村住宅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 |
3.2.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价值构成 |
3.2.4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 |
3.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
3.3.1 共生整体性原则 |
3.3.2 气候适应性原则 |
3.3.3 乡村文化性原则 |
3.3.4 生活整序性原则 |
3.3.5 传承创新性原则 |
3.3.6 集约紧凑性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 |
4.1.1 传承创新核心思想 |
4.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本质 |
4.1.3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三要素 |
4.1.4 解决共性矛盾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思路 |
4.1.5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定位与价值取向 |
4.2 “乡村织补”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整体环境建构策略 |
4.2.1 乡村格局重塑规划设计策略,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 |
4.2.2 乡村环境“织补”设计策略,实现“新”与“旧”的共生 |
4.2.3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 |
4.2.4 局部与整体共生设计策略,实现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 |
4.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 |
4.3.1 乡村住宅建筑优化设计策略,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 |
4.3.2 新旧民居协调设计策略,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 |
4.3.3 延续场所精神的创新设计策略,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 |
4.3.4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 |
4.3.5 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 |
4.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策略 |
4.4.1 地方材料与技术传承创新设计策略,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 |
4.4.2 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 |
4.4.3 建构一体化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 |
4.4.4 设施可持续更新设计策略,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设计 |
5.1 项目概述 |
5.1.1 实践案例概况 |
5.1.2 项目定位分析 |
5.1.3 项目现状调研 |
5.1.4 居民意愿需求 |
5.1.5 更新改造设计重点 |
5.2 “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设计 |
5.2.1 乡村格局重塑设计,“织补”乡村肌理 |
5.2.2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
5.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设计 |
5.3.1 乡村住宅优化设计,协调新旧民居 |
5.3.2 场所精神延续设计,弘扬乡土文化 |
5.3.3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推广绿色节能住宅 |
5.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设计 |
5.4.1 地方材料和技术延续设计,实现文化融合创新 |
5.4.2 居住空间弹性化设计,提升居住质量 |
5.4.3 住宅一体化设计,设备可持续更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歙县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溪头镇蓝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美丽乡村规划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辨析 |
2.1.1 美丽乡村内涵 |
2.1.2 乡村振兴战略内涵 |
2.1.3 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关系 |
2.1.4 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内涵解读 |
2.2 美丽乡村规划的相关理论 |
2.2.1 乡村地理学 |
2.2.2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
2.2.3 生态学理论 |
2.2.4 产业集群理论 |
2.2.5 定量分析理论 |
2.2.6 城乡统筹理论 |
2.2.7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歙县美丽乡村发展概况研究 |
3.1 歙县基本概况 |
3.1.1 地形地貌局限性 |
3.1.2 生态坏境优越性 |
3.1.3 旅游资源丰富性 |
3.1.4 徽州文化地域性 |
3.2 歙县美丽乡村已建模式研究 |
3.2.1 文化传承型——许村村 |
3.2.2 特色产业型——卖花渔村 |
3.2.3 旅游发展型——漳潭村 |
3.2.4 生态宜居型——竹岭村 |
3.3 本章小结 |
4 乡村振兴背景下歙县美丽乡村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内容 |
4.1.1 评价维度 |
4.1.2 评价原则 |
4.1.3 评价标准 |
4.1.4 评价主体 |
4.1.5 评价方法 |
4.2 评价指标的确立 |
4.2.1 生态环境指标 |
4.2.2 人居环境指标 |
4.2.3 产业经济指标 |
4.2.4 民俗文化指标 |
4.2.5 多元共治指标 |
4.3 评价体系计算过程 |
4.3.1 构造判断矩阵 |
4.3.2 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3 —致性检验 |
4.3.4 求判断矩阵 |
4.4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 |
4.4.1 标准划分 |
4.4.2 结果分析 |
4.5 乡村振兴背景下歙县美丽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5.1 资金、产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 |
4.5.2 民俗文化缺乏保护和发扬 |
4.5.3 乡村空间肌理受损和功能滞后 |
4.5.4 建设执行存在偏差 |
4.6 乡村振兴背景下歙县美丽乡村规划难点与挑战 |
4.6.1 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
4.6.2 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 |
4.6.3 文脉延续与乡村更新的协调 |
4.6.4 发展规模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
4.7 本章小结 |
5 乡村振兴背景下歙县美丽乡村规划策略探析 |
5.1 歙县美丽乡村规划要点 |
5.1.1 规划思路 |
5.1.2 规划目标 |
5.1.3 规划原则 |
5.2 歙县美丽乡村规划内容 |
5.2.1 宏观层面 |
5.2.2 中观层面 |
5.2.3 微观层面 |
5.2.4 行动保障 |
5.3 歙县美丽乡村规划发展策略 |
5.3.1 城乡一体化下的特色协同共生 |
5.3.2 保护自然生态,优化人居环境 |
5.3.3 以农为本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 |
5.3.4 发扬特色文化及民风民俗,文化乡村化 |
5.3.5 分层次引导,实现乡村多元共治 |
5.4 本章小结 |
6 乡村振兴背景下溪头镇蓝田村美丽乡村规划实践 |
6.1 蓝田村基本概况 |
6.1.1 区位条件 |
6.1.2 现状条件 |
6.2 蓝田村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6.2.1 评价结果 |
6.2.2 结果分析 |
6.3 蓝田村规划设计思路 |
6.3.1 规划理念 |
6.3.2 总体目标 |
6.3.3 主题定位 |
6.4 蓝田村规划内容 |
6.4.1 空间布局规划 |
6.4.2 产业发展规划 |
6.4.3 生态环境规划 |
6.4.4 人居环境规划 |
6.4.5 民俗文化规划 |
7 结语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
1.2.1 城市空间格局 |
1.2.2 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 |
1.2.3 关中地区县城 |
1.3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历史营建基因的认识与挖掘不足 |
1.3.2 基因载体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严重 |
1.3.3 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保护存在局限 |
1.3.4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脱离历史营建基因 |
1.3.5 城市特色与文化认同感日渐衰微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与结构理论研究 |
1.4.2 城市空间组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1.4.3 中国城市空间营建传统的发掘与阐释研究 |
1.4.4 研究进展综述 |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层进式框架与内容 |
1.5.3 研究的时空范围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关中的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影响下县城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1 城市营建与地区环境交互影响的理论认识 |
2.1.1 基于“时段理论”的地区环境影响认识 |
2.1.2 城市营建与地区山水人文环境交互影响的基本逻辑 |
2.2 关中的自然山水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2.1 地形地貌:“中部平原-两岸台塬-南北山地”式整体格局 |
2.2.2 河流水系:贯联全域的渭河“叶脉”状干支流结构 |
2.2.3 塬隰地势:“高平与低湿”密集交织的用地形势 |
2.2.4 山川形胜:以秦岭名山为标识的风景名胜体系 |
2.2.5 关中自然山水环境格局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 关中的历史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1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脉络简述 |
2.3.2 西周至隋唐“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3 唐末至民国“后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4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脉络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4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与定址后的营建沿革 |
2.4.1 关中县城的历史形成原因概况 |
2.4.2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特征与类型 |
2.4.3 关中县城定址后的历史营建沿革特点 |
2.5 地区山水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关中县城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融合地域山水人文环境的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形式及特征 |
3.1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与分析方法 |
3.1.1 “典型个案研究—多案例比较归纳”式研究思路 |
3.1.2 “脉络梳理—信息提炼—格局识别—特征分析”式案例研究主线 |
3.1.3 “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历史格局适宜性挖掘方法 |
3.1.4 历史格局形态的量化分析方法 |
3.2 渭河平原区典型案例研究 |
3.2.1 武功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2.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2.3 武功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3 西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3.1 扶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3.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3.3 扶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4 东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4.1 富平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4.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4.3 富平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5 渭北黄土台塬向北山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5.1 澄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5.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5.3 澄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6 北山山区典型案例研究 |
3.6.1 永寿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6.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6.3 永寿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7 秦岭北麓典型案例研究 |
3.7.1 华阴城市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7.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7.3 华阴城市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8 从不同案例看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共性特征 |
3.8.1 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
3.8.2 内外环境的关联性 |
3.8.3 人文结构的凸显性 |
3.8.4 新老秩序的承续性 |
3.8.5 城市格局的协同性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
4.1 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本土关键营建要素类型 |
4.1.1 基于典型案例格局解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2 基于历史方志城图分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3 基于古城空间意象调查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4 关中县城历史格局本土营建要素的关键类型总结 |
4.2 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天然界域和坐标 |
4.2.1 自然山水的人居内涵 |
4.2.2 自然界域:人对所在环境的感知范围和格局营建的总体视野 |
4.2.3 山川形胜:自然界域中的精选天然参照物 |
4.2.4 自然山水的空间作用层次 |
4.3 历史胜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历史坐标 |
4.3.1 历史胜迹的人居内涵 |
4.3.2 既设类胜迹与伴生类胜迹 |
4.3.3 历史胜迹的空间作用层次 |
4.4 城市设施: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人文坐标 |
4.4.1 城市设施的人居内涵 |
4.4.2 城市边界:内外领域的分界线 |
4.4.3 节点空间:领域的标识和凝聚之处 |
4.4.4 标志建筑:领域乃至总体格局的中心 |
4.5 关联网络:不同要素间的组构秩序与实体性连接 |
4.5.1 关联网络的人居内涵 |
4.5.2 交通骨架:不同要素间的实体性连接 |
4.5.3 秩序基线:不同要素间具有特定意义的组构秩序 |
4.6 四类要素在城市历史格局营建中的交互作用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观念与方法 |
5.1 中国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体系的基本认识 |
5.2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的基本观念意识 |
5.2.1 生用保障意识 |
5.2.2 人文优先意识 |
5.2.3 山水关联意识 |
5.2.4 整体融合意识 |
5.3 以文相地:山水人文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考量与选择 |
5.3.1 所在环境的体察与在地“四望” |
5.3.2 所在环境的山水人文“寻胜” |
5.3.3 城市建设用地的“人文+风景”评价与选择 |
5.4 山川定位:结合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格局秩序定基 |
5.4.1 朝对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轴线骨架定向 |
5.4.2 关联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标志建筑定位 |
5.4.3 巧营城内空间强化内外关联性秩序的在地体验 |
5.5 因势赋形:因循场地环境形势的城市格局形态建构 |
5.5.1 适应城址场地条件的城内格局形态建构 |
5.5.2 融合郊野环境资源的城郊一体格局建构 |
5.6 内外成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艺术构架的整体营建 |
5.6.1 “规划—建筑—风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营建方略 |
5.6.2 回归人尺度的城市艺术构架经营与景观序列塑造 |
5.7 因时立形: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动态接续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构想 |
6.1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实传承条件辨析 |
6.1.1 貌似“无物可传”的现实境况 |
6.1.2 实具“富矿可采”的实践前景 |
6.2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1 “要素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2 “格局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3 “法则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3 融合现代规划设计的“历史营建基因”传承策略 |
6.3.1 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 |
6.3.2 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 |
6.3.3 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 |
6.3.4 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相得益彰的人居格局 |
6.3.5 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明清榆林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城市发展现状与反思 |
1.1.2 学术界对于传统文化研究的热点 |
1.1.3 榆林城市发展的特色及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划定 |
1.3.1 时间范围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4.2 国内人居环境经验相关研究 |
1.4.3 明清榆林相关研究 |
1.4.4 研究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实地调研法 |
1.5.2 文献查阅法 |
1.5.3 系统研究法 |
1.5.4 分析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榆林城市历史发展与演进脉络 |
2.1 榆林城市历史环境背景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2 社会经济环境 |
2.1.3 历史人文环境 |
2.2 榆林城市历史发展概述 |
2.2.1 战国至元榆林城市发展——缓慢发展阶段 |
2.2.2 明朝时期榆林城市发展——快速发展阶段 |
2.2.3 清朝时期榆林城市发展——城市繁荣阶段 |
2.3 榆林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及动力机制 |
2.3.1 初建时期——明代初期(1376年-1472年) |
2.3.2 拓展时期——明代中后期(1486年—1515年) |
2.3.3 收缩时期——清代时期(1863年) |
2.4 榆林城市历史演进规律 |
2.4.1 动因分析 |
2.4.2 规律总结 |
2.5 小结 |
3 榆林城市选址分析 |
3.1 山水环境因素 |
3.1.1 三山环抱,两水绕流的山水格局 |
3.1.2 河谷之中,狭口之间的地形环境 |
3.1.3 伴泉而生,因水而兴的水源条件 |
3.2 军事防御因素 |
3.2.1 由点至面,明北防御体系之演变 |
3.2.2 设垒为网,明北防御城堡之布局 |
3.3 道路交通因素 |
3.3.1 延绥襟喉,三秦要区的联系要道 |
3.3.2 边陲衡要,全陕藩篱的交通枢纽 |
3.4 社会文化因素 |
3.4.1 降水气候,农牧文化分界之缘由 |
3.4.2 陲边重镇,农牧文化博弈之必然 |
3.5 小结 |
4 榆林城市格局分析 |
4.1 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城市轴线 |
4.1.1 榆林城市中轴线的构成 |
4.1.2 榆林城市中轴线的演变 |
4.1.3 榆林城市中轴线的形成原因 |
4.2 上下半城,因势而为的城市功能 |
4.2.1 军事防御功能 |
4.2.2 行政功能 |
4.2.3 宗教文化功能 |
4.2.4 科教功能 |
4.2.5 商业服务功能 |
4.2.6 居住功能 |
4.2.7 榆林城市功能演变规律总结 |
4.3 耦合地形,上曲下直的城市街巷 |
4.3.1 榆林城市街巷演变规律 |
4.3.2 榆林街巷空间整体特点 |
4.3.3 榆林街巷空间组织形式主要类型 |
4.3.4 榆林街巷空间道路形态主要类型 |
4.3.5 榆林街巷的功能与人群活动关系 |
4.4 小结 |
5 榆林城市景观营建分析 |
5.1 榆林城市景观营建与山水格局 |
5.1.1 城市景观格局的尺度控制 |
5.1.2 重要建筑与山水环境关系 |
5.2 榆林城市水系景观建设 |
5.2.1 榆林城市水系的构成 |
5.2.2 因地制宜,街流清泉的水渠建设 |
5.2.3 积水成潭,引水成园的园林建设 |
5.3 榆林城市八景建设 |
5.3.1 榆林八景的形成 |
5.3.2 榆林八景的特点 |
5.4 文人与景致 |
5.5 小结 |
6 榆林人居环境营建经验总结与启示 |
6.1 榆林人居环境营建经验总结 |
6.1.1 多重因素结合的城市择址 |
6.1.2 依形就势的城市布局模式 |
6.1.3 文景交融的城市景观营建 |
6.2 从近现代城市规划看榆林城市营建的问题 |
6.2.1 近现代榆林城市规划历史梳理 |
6.2.2 近现代榆林城市营建的问题 |
6.3 榆林人居环境营建经验启示 |
6.3.1 传统山水格局的继承与创造 |
6.3.2 文化传承轴线的延续与生长 |
6.3.3 人文景观空间的持续与再生 |
6.3.4 顺山就势布局的传承与发展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四、继承和弘扬传统居住文化 建设协调发展的人居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D]. 李维鑫.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4]当代乡村德治中的新乡贤作用研究[D]. 王锦. 浙江大学, 2021(01)
- [5]基因传承导向下寿县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D]. 李琦.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6]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研究 ——以岐山县庵里村为例[D]. 任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冒卓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8]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歙县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溪头镇蓝田村为例[D]. 孟桂敏.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9]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D].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10]明清榆林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经验研究[D]. 侯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