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土保持型生态果业模式结构功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袁和第,信忠保,侯健,李宗善,杨磊[1](2021)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文中认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果显着。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是我国国家战略之一,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进行系统总结十分必要。对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和流域土地利用情况系统分析,整理和总结了黄土高原6个典型流域的治理模式,包括治沟造地、防蚀固沙、生态农业发展、三大体系、梯田开发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等6种模式。对比各治理模式发现,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以环境治理为手段,从而达到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的终极目的,措施技术体系构建上体现了从坡面到沟道、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特征;但不同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治理模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基于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两方面探讨了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提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形成机制框架,以期对当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梁锦桃[2](2020)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典型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范式》文中认为云南小江流域作为典型的断陷盆地,旱涝频繁,资源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低,石漠化程度剧烈等)突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低下会阻碍经济建设和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农民收入,使研究区的生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本研究选取云南小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保护技术为手段,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模式与技术,为断陷盆地的石漠化综合防治提供可参考的科学技术支持和示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82-2016年,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s,ESV)呈上升趋势,1982、2003和2016年的ESV分别为90.11亿元、105.65亿元和136.81亿元。1982-2016年,调节服务为小江流域的主体服务类型,占到总价值的一半,其次依次为支持、供给和文化服务。不同形貌类型的ESV按照从高到低依次为河谷区、中山区、槽谷区、平坝区、洼地区。研究期内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调节服务居主导地位。(2)生态石漠化治理模式主要依靠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技术。其中,经济林灌草的技术是治理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石漠化的有效技术手段,有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搭配种植经济林灌草既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创收,拓宽增收渠道,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工作当中去。可在中山区、河谷区采用“核桃+火棘+牧草”的配置方式,平坝区、台地槽谷区采用“经果林+作物+牧草”的配置模式,峰丛洼地区则以经果林为主。(3)针对断陷盆地的地貌分区,基于每个分区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模式。中山区主要以封山育林为主;槽谷区主要发展旱地经济作物;洼地区利用大型溶洞的奇观和便利的交通,积极发展旅游业;平坝区应利用有利的水土条件发展蔬果和养殖业;河谷区可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重点发展经济作物如塔拉。(4)通过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中山区、台地槽谷区、峰丛洼地区、平坝区、河谷区的综合效益分别为良、中、中、良、良。研究区生态系统不断恢复,推动了当地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效益。
袁和第[3](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艾雪[4](2019)在《基于能值分析的喀斯特槽谷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效益评价 ——以贵州省印江县朗溪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印江县朗溪镇是典型的槽谷型喀斯特小流域,槽谷流域面积为167 km2,其中,喀斯特面积为153.67 km2,石漠化现象严重,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根据《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年—2015年)》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在当地政府和相关科研机构的技术指导下,朗溪镇结合当地实际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开展培土增地举措、修建引水蓄流基础设施,并根据整改后的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以经果业、茶业、养殖业为主的生态产业。为了科学评价朗溪镇各生态产业的投入产出以及朗溪镇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综合效益,本研究以朗溪镇经果业子系统、养殖业子系统、生态茶业子系统和复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朗溪镇河西村、昔蒲村、三村村和甘龙村为代表性地区,以2007年(第一期石漠化综合治理第一年)和2015年(第一期石漠化综合治理最后一年)为研究年限,运用能值理论及方法分析研究区各生态产业以及石漠化治理工程实施前后生态经济系统投入和产出的变化情况,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筛选出能值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评价研究区生态治理效益,主要结论有:(1)朗溪镇经果业子系统2015年总投入能值为3.06E+19sej;产出能值为4.77E+19sej;系统可更新率为81.84%,能值产出率为3.05,环境负荷率为0.22。另外,以昔蒲村为代表的经果业经济效益高。表明朗溪镇经果业子系统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效率高、对生态环境的负荷小、产出量大,该产业是一个经济回报率高的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2)朗溪镇养殖业子系统2015年总投入能值为2.53E+18sej;产出能值为7.41E+18sej;系统可更新率为78.86%,能值产出率为3.02,环境负荷率为0.27。另外,以三村村为代表的养殖业单位经济效益高。表明朗溪镇养殖业子系统的运行主要依靠劳动力,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小,产出量大,该产业是一个经济效益高、但现代化水平较低的生态产业。(3)朗溪镇生态茶业子系统2015年总投入能值为1.67E+19sej;产出能值为2.70E+18sej;系统可更新率为84.43%,能值产出率为1.07,环境负荷率为0.18。另外,以甘龙村为代表的生态茶业经济效益高。表明朗溪镇生态茶业子系统的运行主要依靠劳动力,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极小,与其他地区茶园相比产出量较高,该产业是一个发展潜力大、生态效益高的可持续发展产业。(4)朗溪镇经果业、养殖业、生态茶业三个子系统中,结合能值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来看,经果业和生态茶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较高,有较高的可再生性、可持续性,最具有生产优势。养殖业虽然产出率较高,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小,但维持产业运行的经济投入较高,因此应合理控制养殖业规模,防止盲目扩大养殖规模给当地农户带来经济压力和风险。(5)在社会效益方面,朗溪镇复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人均能值量和能值密度得到了提高,表明朗溪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社会发达程度提高。在经济效益方面,朗溪镇复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增长幅度较小,能值货币价值实现了增长,表明朗溪镇各种特色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得到提高,但经济效益暂时没有较大提高。在生态效益方面,朗溪镇复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负荷率和能值投资率得到了提高,可持续发展指数出现小幅度的下降,表明朗溪镇部分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较大,农药化肥的施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但目前仍具有较高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成思敏,王继军,李茂森,李玥,乔梅[5](2018)在《陕北退耕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演变过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是通过改变农业资源利用的强度和方向来调控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运行路径。根据人类需求目标的差异,将耦合机制划分为单一线型耦合机制、多维链型耦合机制、网型耦合机制3种类型。结果表明:近80年来,纸坊沟流域农业产业—资源系统先后经历了单一线型耦合机制和多维链型耦合机制的调控,系统目标由单一生产粮食为主的经济效益转化为生态、经济效益并重,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态势发生重大变化。但是,目前农业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农业产业—资源系统中的碳汇功能也未转化为经济效益等。因而,需要构建新的良性耦合机制——网型耦合机制,进而实现区域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退耕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车将[6](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顾文[7](2014)在《基于CDM的县南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优化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县南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使得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业资源与产业稳定发展,但是农业资源的不充分利用以及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存在相悖态势,制约了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产生了较大的碳汇潜力。因此,优化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产业链网结构对于促进流域内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县南沟流域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相悖、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链网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在对流域退耕还林后资源与产业结构以及农业系统固碳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优化的关键点;以此为突破口,根据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可能的发展路径,设置系统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可能情境对系统进行优化;并运用耦合过程模型通过对优化后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的分析,进一步论证各个阶段的差异,确认“基于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县南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优化方案”能够实现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系统功能的最大化。主要结论如下:(1)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县南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使商品型生态农业得到发展,但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相悖态势仍然存在。退耕还林工程使流域耕地:林地:草地由1:0.65:3.71变为1:6.31:7.66;大量坡耕地转化为林草地与梯田;林草覆盖率的显着提高使得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林果业与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林果业与种植业、工副业成为流域经济来源的三大支柱,占总纯收入的96%。虽然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取得发展,但是农业资源的不充分利用与养殖业的发展滞后使得系统有待进一步优化。(2)碳汇生产因土地利用类型及区位差异而发生变化,县南沟流域总碳汇量在不断增加,碳汇潜力较大。2012年县南沟流域净碳汇量比1999年多4451.41t;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净碳汇量表现出林地>耕地>草地>园地>建设用地;退耕林地是主要的碳汇用地,林地碳汇比例由1999年的56.81%增加到2012年的87.11%,为进一步提高流域固碳能力,可将重点放到提高退耕林生长质量上;耕地是除林地外最大的碳汇用地,但其碳汇产品粮食籽粒和秸秆大部分被农户食用、出售、焚烧及饲草的方式消耗掉,参与下一步的大气循环。流域不同区位、不同退耕力度形成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差异,从而导致了碳汇的区位差异,总体表现出碳汇能力寨子湾>砖窑沟>畔坡山>崖窑>方家河>何塌村,沟口与沟头的村庄碳汇能力较强。(3)按照可能发展路径,设置了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的3个阶段5种情景,论证了县南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遵循“现状发展态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链网构建阶段→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耦合阶段”的发展路径,且在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耦合阶段土地利用结构发生较大改变。目前流域正处在政府完全管制阶段,因此林草资源搁置、浪费,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链网结构不完善,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而在政府逐步放开对林草资源的限制,并引导农民合理充分利用草地资源、作物秸秆后,养殖业的进入完善了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链网结构,使流域“种植业、林草资源→养殖业→农家肥→果业、大棚业”的链网结构运行更顺畅。这两个阶段流域的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为1:6.31:7.66,变化不大,主要是粮食用地和牧草地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而在退耕工程实施一定年限后,林地完全成林,农户可在清洁发展机制(CDM)下通过向市场提供林地碳汇获取收益,此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较大,为1:12.6:4.4左右。(4)山地苹果是贯穿县南沟流域的主导产业,同时阶段Ⅰ加强高效设施农业建设、阶段Ⅱ建设养殖业、阶段Ⅲ发展林产业。在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苹果都是流域发展的主导产业。阶段Ⅰ的重点是加强山地苹果的主导地位和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同时保护林草地资源,为将来发展畜牧业蓄积饲草。阶段Ⅱ的建设重点是养殖业,在B-1情境下全舍饲养羊2053只,在B-2情境下半舍饲半放牧养羊2503只。阶段Ⅲ的建设重点营造林产业,农户通过出售林地碳汇量促进经济增长获取收益。(5)优化方案提高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耦合效果,且随着系统结构的完善其耦合效果在增强。在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链网构建阶段和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耦合阶段,当农业生态系统达到均衡发展时,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经济系统演变速度分别为0.0913×El(t)和0.0999×El(t)。这两种情境下农业生态系统对农业经济系统演变速度的贡献度均较现状发展态势(0.0673×El(t))大,说明通过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链网构建和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耦合,农业产业的发展依赖农业资源的程度加大,提高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效果。(6)县南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应以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耦合为核心,根据不同区位的特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系统产业链网,同时根据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发展分阶段、明确重点建设内容,以实现商品型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李昕[8](2014)在《马家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家沟流域作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与同一区域的其他流域相似,为了水土保持的目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生态恢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当地的农业经济的发展由于自然状况和生态保护强烈需求的客观原因,一直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时至今日,流域内的生态恢复程度良好,积累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而发展缓慢的农业经济就出现了相对滞后的特征。从耦合研究的角度来讲,马家沟流域的农业资源与产业耦合水平不足,大量的自然资源积累未能支撑起农业产业的发展。为了找到区域内农业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提高流域的资源与产业耦合水平,给当地制定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合理的依据,本文从商品型生态农业理论与系统耦合的共同视角来解读区域发展现状,借鉴了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使用了耦合分析以及线性规划的方法,结合水土保持以及碳汇领域的研究成果,设定适宜于不同条件下的优化情景,最终给马家沟流域未来的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在对马家沟的研究中,本文得到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劳动力转移的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使得当地农业必须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道路。通过对农户数据的耦合分析,发现流域内的农业产业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处于磨合耦合的状态。建立能够从质量和数量上有效地利用当地农业资源的发展模式,是流域从磨合耦合态势进入高水平耦合态势的关键。(2)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规模化,但是政府补贴并不是建立规模化产业的充要条件,由于农业合作组织在既有背景下难以发挥作用,资源与产业的整合更应交由企业来完成。另外,借鉴日本的经验,水利化、水肥化应当先于农业机械化。(3)流域内的苹果业应放慢扩张速度,将工作重心转移至如何建立精细化管理的果园,以期提高流域内果园整体效益。而大棚业重点保持现有规模,以提高单产为进一步发展目标。由于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地传统的养羊业前景良好,因此应在流域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范围之内尽量扩大规模。碳汇生产作为可以考虑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有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但是前提是必须建立良好的碳汇交易机制和交易市场。在此之外,当地政府还应加大测土配方,精量播种等先进农业措施的普及,进一步提高单产,从而在保证粮食自给的前提下,给其他产业的发展腾挪出足够的空间。(4)根据区域可能的发展路径,设置了现状优化,以及开放林下草后的养羊业圈养,“舍饲+轮饲”,圈养+碳汇,“舍饲+轮饲”+碳汇五种优化情景。在各情景的优化之后,人均收入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分别较优化前提升了13.89%,29.12%,31.54%,19.1%,20%,同时林草覆盖率稳中有升,水土流失程度也有可观的下降,分别下降了12.64%,10.1%,10.22%,14.61%,14.87%。优化方案应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如果林下草适度开放和碳汇交易市场建立健全的条件充分具备的话,情景5的优化发展方案是最优的。
陈见影[9](2014)在《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总体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渭北旱塬位于黄土高原南部,在全国最新的水土保持区划中,划归晋陕甘高原沟壑区。渭北旱塬小流域干旱缺水,农业开垦历史悠久,环境破坏严重,灾害频发、水土流失比较强烈;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深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对于渭北旱塬生态环境恢复、保持已取得的治理成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专门研究渭北旱塬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果较少,尤其缺乏基于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及主体当地村民感知度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果。本论文选择有代表性的陕西渭北旱塬区淳化县的秦庄沟流域,从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出发,将满足当地村民生产和生活需求放在首位,注重小流域系统要素禀赋、注重当地居民参与和注重小尺度区域空间分异的新思路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可确保当地村民与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和协调,促进当地尽早摆脱贫困、满足生计需求和改善人居环境,有效解决水土保持中常常出现的措施维护难、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等问题,为黄土高原尤其是陕西渭北旱塬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通过9次野外实地调查,在采样分析、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资料统计等大量一手资料基础上完成的。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提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首次提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的科学概念;运用问题树分析方法,分析了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综合治理历程,界定了当前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其综合治理正处于以水土保持措施为主的小流域改良阶段;论述了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方式、对比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不同阶段主要治理措施和实施方式的差异,并分析研究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性的表现;在匹配性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现阶段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2.鉴于以往小流域治理研究中,资料相对缺乏,涉及治理要素相对一致,且已经形成传统治理经验模式这一现实,作者深入秦庄沟流域做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并对不同地类土壤及地表径流、井水(浅层地下水)、雨水、窖水等采样并进行分析,并通过水资源科学计算,得出了该小流域可利用和调控的水资源总量:通过调查、高分辨率数据解译、核实和校对以往的土地利用图,编制出了2011年基准年土地利用等图件,获取了准确的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规律等信息;对包括人口、交通、农业基础设施、水土保持措施、农户经济状况等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得出该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中水资源、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是影响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小流域素禀赋在微小尺度空间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并较详细研究分析了土地利用空间异质性的规律,找出了这些差异的原因。3.对小流域主体分析,得出当地村民参与是影响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对秦庄沟流域所有1897户农村居民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入户访谈、村干部访谈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座谈咨询等获得水土保持认知方面的详实资料;从工程、农业、生态、水资源利用、农业产业、人居环境和管理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面,设定了28个有较普遍意义的具体措施,对治理前和治理后村民的期望、感知度和满意情况,利用重要性--表现分析法IPA模型,首次对秦庄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村民感知度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当地村民对谷坊、梯田、淤地坝、林草等传统水土保持措施感知度很高并且非常认可,反映出以前林草措施在该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设计的科学性和良好效益性;对饮水安全、淤地坝肩道路、减灾防灾、人居环境和水资源利用等关乎民生的措施,感知度与期望有显着差异。通过利用IPA方法研究村民对小流域水保治理措施感知度,不仅为水土保持措施社会效益分析提供了依据,更为渭北旱塬区村民参与式综合治理的理论模式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4.以2011年为基准年,根据匹配性研究提出的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以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特征以及当地村民感知度分析结果为依据,在主要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功能和效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秦庄沟流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各种要素因子相互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方法(System Dynamic Model),编写了51个模型参量方程和11状态方程,首次设计了秦庄沟流域生态、经济和社会治理SD子模型和小流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治理SEE--SD模型(Society-Ecology-Economy System Dynamic Model);在Vensim软件支持下,运行小流域SEE-SD模型,优化调整各种参量,依据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和任务,提出了3个优化调整综合治理方案;并结合优选方案,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生活,集中坡改梯和提高植被覆盖重效益,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促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求质量的渭北旱塬小流域综合治理策略。5.基于秦庄沟流域系统要素禀赋及其空间差异分析,利用系统动力模型模拟优化调控的结果,并参考目前渭北旱塬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成果,提出了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生态农业模式、设施农业模式、优质果业模式、绿色农产品模式、杂果基地模式、满足生计需求模式、人居环境改善模式及村民参与治理模式等9种符合实际的治理模式;并在研究小流域自然和人文要素禀赋空间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不同综合治理模式的目标、适用具体区域或村组以及各种模式实施的问题和具体措施。
崔绍芳[10](2013)在《退耕还林工程驱动下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实现农业生态-经济、资源-产业系统之间协调统一的过程。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增加生态资源量改善了区域生态系统,同时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发展对退耕还林工程系统具有一定的反馈作用,二者相互耦合并融为一体,促进了区域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发展演变。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耦合关系的演变态势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的演变过程,既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效果的表现,也是对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的核心;对于揭示退耕还林工程驱动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及其本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选择典型区域安塞县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退耕还林工程与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互动关系,明确其表征的指标体系;分析评价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耦合态势的演变过程;判定商品型生态农业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经历的阶段,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动区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退耕还林工程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农业资源和产业系统的正的驱动过程——促进了农业资源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商品型生态农业迅速发展;局部负作用——造成了农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2009年安塞县农林牧用地中林草地比重较1998年增长了11.3%,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农业资源结构得到优化;农林牧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主导产业由退耕前的种植业、畜牧业转变为退耕后的棚栽业、林果业等,商品型生态农业快速发展;但也造成了农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2008年实际畜牧量仅占草地理论最适承载量的19.36%,产业与资源相关性降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的潜力实现率。反过来,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2)从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以及农业生态与经济系统两个层次建立耦合度模型,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的耦合态势及其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的耦合态势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协调化发展阶段(Ⅰ),过度退耕情况下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阶段(Ⅱ),过度退耕限制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阶段(Ⅲ),限制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速度以促进退耕还林系统快速发展阶段(Ⅳ);其中,阶段Ⅱ可能会短期出现,而阶段Ⅲ和阶段Ⅳ一般只是理论上的结果。1999~2010年,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耦合关系先后经历了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协调化发展阶段和过度退耕情况下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阶段,目前处于过度退耕情况下农业经济系统发展速度下降时期,过度退耕和农业产业—资源局部相悖态势导致系统耦合协调程度减弱,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潜伏着一定危机。(3)在评价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的耦合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和产业-资源子系统两个层次的耦合协调度判定标准,初步确定了商品型生态农业3个阶段的定量判定标准:Ⅰ.基本结构建造阶段——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0<D1≤0.8,农业产业-资源子系统耦合协调度0<D2≤0.7;Ⅱ.完善农业系统循环阶段——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0.8<D1≤0.9,农业产业-资源子系统耦合协调度0.7<D2≤0.9;Ⅲ.系统“加环”阶段——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和产业-资源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0.9<D≤1.0。在此基础上,判定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经历的阶段及其现状特征,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着,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由1999年的0.2752增长到2010年的0.7195。1999-2009年,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先后经历了第Ⅰ阶段的生态系统结构建造时期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生态系统的改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2010年,开始向完善农业系统循环阶段(阶段Ⅱ)过渡;目前,农业产业-资源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明显滞后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未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农业产业与资源的局部相悖态势制约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4)基于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两种方法下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在建设过程中凸显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态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过度退耕的负面效应显现,农业后续产业链以及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缓慢等。为此提出了促进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首先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发展林草及其相关产业,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大力培育后续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链网结构;其次要有效保护耕地资源,防止过度退耕现象的进一步发展。
二、水土保持型生态果业模式结构功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土保持型生态果业模式结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流域概况 |
(1)陕西神木六道沟流域 |
(2)陕西延安羊圈沟流域 |
(3)陕西延安纸坊沟流域 |
(4)甘肃西峰南小河沟流域 |
(5)甘肃天水罗玉沟流域 |
(6)甘肃定西龙滩沟流域 |
2 研究方法 |
2.1 流域信息调查 |
2.2 土地利用及水保措施识别 |
2.3 面积计算 |
3 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及水保措施体系 |
3.1 流域土地利用组成情况 |
3.2 主导治理措施类型 |
3.3 治理措施的布设位置 |
4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
4.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
4.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
4.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4.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多元发展治理模式 |
4.5 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
4.6 半干旱半贫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
5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形成机制 |
5.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比较 |
5.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
5.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
(1)生态型小流域 |
(2)经济型小流域 |
(3)综合型小流域 |
5.2 自然条件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影响 |
5.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
5.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
5.3 社会经济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影响 |
5.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
5.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
5.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
6 结论 |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典型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断陷盆地生态环境问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1.3.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 |
1.3.3 传统的石漠化治理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的联系与区别 |
1.3.4 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6 技术路线与方法 |
1.6.1 技术路线 |
1.6.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背景 |
2.3 环境地质条件 |
2.3.1 地理地质 |
2.3.2 地质环境区划 |
2.4 气象 |
2.4.1 气温 |
2.4.2 日照时数 |
2.4.3 降水 |
2.4.4 蒸发 |
2.5 水文 |
2.6 土地利用现状及植被 |
2.7 社会经济状况 |
2.8 石漠化现状及其治理情况 |
第3章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小江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3.2.2 小江流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确定 |
3.2.3 云南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量估算 |
3.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数敏感性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格局的变化情况 |
3.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化 |
3.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 |
3.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项价值变化 |
3.3.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断陷盆地流域空间异质性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响应 |
3.4.2 石漠化治理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4章 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关键技术 |
4.1 断陷盆地区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 |
4.2 断陷盆地区不同海拔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3 讨论 |
4.2.4 小结 |
4.3 断陷盆地区的共有技术与关键技术创新 |
第5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技术示范 |
5.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石漠化治理的耦合模式 |
5.1.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5.1.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5.2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5.2.1 岩溶中山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
5.2.2 溶丘台地槽谷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
5.2.3 岩溶峰丛洼地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
5.2.4 盆底沉积平坝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
5.2.5 小江岩溶河谷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
5.2.6 讨论 |
5.2.7 小结 |
5.3 示范点的选择与生态经济问题 |
5.4 小江流域示范点建设目标与任务 |
5.5 小江流域建设成果 |
第6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监测评价 |
6.1 评价方法 |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1 评价指标体系 |
6.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 生态监测与数据分析 |
6.3.1 石漠化监测 |
6.3.2 植物多样性监测 |
6.4 不同地貌类型石漠化治理模糊评价 |
6.5 小结 |
第7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模式优化与推广应用 |
7.1 模式存在问题与优化 |
7.2 模式推广的适宜性分析 |
7.2.1 模式推广适宜性 |
7.2.2 模式推广范围分析 |
7.3 推广的保障措施 |
7.3.1 技术措施 |
7.3.2 政策措施 |
7.3.3 其它措施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
8.1.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模式 |
8.1.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技术 |
8.1.4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评价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参与课题项目 |
获奖情况 |
学术论文 |
专利 |
致谢 |
(3)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
1.4.1 径流调控理论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3 系统科学理论 |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
1.8.1 “两山”理论 |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
2.1 研究区的选取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
3.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3 研究方法 |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4 数据收集说明 |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
3.5 技术路线 |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
6.4 本章小结 |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
7.1 样地概况 |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
(4)基于能值分析的喀斯特槽谷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效益评价 ——以贵州省印江县朗溪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治理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
1.2.2 能值理论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
1.2.3 能值理论在生态治理效益评价中的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 |
2 能值分析理论与研究方法 |
2.1 能值分析理论 |
2.2 能值分析步骤 |
2.3 研究方法 |
2.3.1 投入产出单要素能值计算 |
2.3.2 生态产业能值指标体系 |
2.3.3 生态产业经济效益分析指标 |
2.3.4 生态治理效益能值指标体系 |
3 研究区概况 |
3.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3.1.1 朗溪镇概况 |
3.1.2 各村概况 |
3.2 生态治理工程概况 |
3.2.1 培土增地工程 |
3.2.2 引水集流工程 |
3.2.3 生态治理产业 |
3.3 生态治理产业基本概况 |
3.3.1 经果业 |
3.3.2 养殖业 |
3.3.3 生态茶业 |
3.3.4 朗溪镇生态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
4 朗溪镇生态产业能值分析 |
4.1 经果业子系统能值分析 |
4.1.1 能值流分析 |
4.1.2 能值指标分析 |
4.2 养殖业子系统能值分析 |
4.2.1 能值流分析 |
4.2.2 能值指标分析 |
4.3 生态茶业子系统能值分析 |
4.3.1 能值流分析 |
4.3.2 能值指标分析 |
4.4 朗溪镇生态产业能值分析 |
5 朗溪镇生态治理效益评价 |
5.1 朗溪镇复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分析 |
5.1.1 能值投入分析 |
5.1.2 能值产出分析 |
5.2 朗溪镇生态治理效益分析 |
5.2.1 社会效益分析 |
5.2.2 生态效益分析 |
5.2.3 经济效益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陕北退耕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演变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
2 退耕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类型 |
2.1 单一线型耦合机制 |
2.2 多维链型耦合机制 |
2.3 网型耦合机制 |
3 陕北退耕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演变及作用效果 |
3.1 纸坊沟流域概况 |
3.2 纸坊沟流域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态势变化及耦合机制演变 |
3.2.1 纸坊沟流域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态势变化过程简述 |
3.2.2 纸坊沟流域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类型及发展 |
4 结论与讨论 |
(6)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l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
2.2 生态农业理论 |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
4.2.1 自然条件 |
4.2.2 社会经济条件 |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
5.1.5 模式设计程序 |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
5.2.4 结果 |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
5.3.4 结果 |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
8.3.6 产业政策 |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CDM的县南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优化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商品型生态农业研究 |
1.2.2 清洁发展机制研究 |
1.2.3 系统优化研究 |
1.2.4 系统耦合关系研究 |
1.2.5 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与碳汇生产潜力分析 |
3.1 县南沟流域资源与产业结构 |
3.1.1 土地资源变化 |
3.1.2 农业产业结构变化 |
3.1.3 商品型生态农业产业-资源耦合中存在的问题 |
3.2 县南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固碳能力与碳汇生产潜力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思路与数据来源 |
3.2.3 固碳能力与碳汇生产潜力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优化 |
4.1 优化思路 |
4.2 优化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4.2.1 决策变量设置 |
4.2.2 目标函数 |
4.2.3 约束条件 |
4.3 经济系数与情境模式设置 |
4.3.1 经济系数 |
4.3.2 情境设置 |
4.4 优化结果与分析 |
4.4.1 各优化情境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
4.4.2 各优化情境主导产业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基于优化结构下的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
5.1 研究思路 |
5.2 研究方法 |
5.2.1 系统综合评价模型 |
5.2.2 耦合度模型 |
5.2.3 耦合过程模型 |
5.2.4 耦合过程扩展模型 |
5.3 数据处理 |
5.3.1 指标体系 |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态势分析 |
5.4.2 基本参数 k1~k4的确定与分析 |
5.4.3 优化情境下β_1、β_2的确定与耦合关系分析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县南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
6.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系统产业链网结构 |
6.2 结合区位特征,调整产业结构布局 |
6.3 分阶段建设,明确各阶段建设重点 |
6.4 提高林草资源质量,发展碳汇产业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马家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研究进展 |
1.3.2 生态农业及商品型生态农业的研究进展 |
1.3.3 经济系统模型优化的相关研究 |
1.3.4 对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二章 马家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流域内发展商品生态农业的自然条件 |
2.2 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
2.2.1 基本经济情况 |
2.2.2 流域内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2.3 流域内商品型生态农业现状分析 |
第三章 马家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耦合关系定量评价 |
3.1 数据来源及研究思路 |
3.2 指标选取 |
3.3 系统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的构建 |
3.4 评价结果分析 |
3.4.1 系统关联度分析 |
3.4.2 农业资源与产业系统耦合态势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马家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优化耦合条件分析及经验借鉴 |
4.1 内部条件分析 |
4.2 外部环境分析 |
4.3 日本农业发展经验借鉴 |
4.3.1 成功经验的借鉴 |
4.3.2 反面教训的探讨 |
4.4 小结 |
第五章 马家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优化的总体思路 |
5.1 稳定增长,精细化发展苹果业 |
5.2 控制规模,以技术投入发展大棚业 |
5.3 合理利用资源,加大力度扩张养羊业 |
5.4 创造有利条件,引进林业碳汇生产 |
5.5 提高单产,压缩规模发展粮食种植业 |
5.6 小结 |
第六章 马家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的定量优化 |
6.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6.1.1 线性规划 |
6.1.2 碳汇测算 |
6.1.3 数据来源 |
6.2 决策变量及约束条件 |
6.3 相关经济参数及不同情景下目标函数设置 |
6.4 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1.4 研究内容 |
1.1.5 研究方法 |
1.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 |
1.2.1 理论依据 |
1.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模式内涵 |
1.3 相关文献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3.3 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治理模式 |
1.3.4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植被 |
2.6 社会经济状况 |
第3章 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与综合治理发展历程分析 |
3.1 小流域治理与经济社会相互关系 |
3.1.1 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 |
3.1.2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发展 |
3.1.3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防灾减灾 |
3.1.4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当地村民生活 |
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研究 |
3.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的意义 |
3.2.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的界定 |
3.2.3 匹配性分析法 |
3.3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 |
3.3.1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基础 |
3.3.2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方法 |
3.3.3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
3.3.4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 |
3.3.5 小流域综合治理历程 |
3.3.6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阶段界定 |
3.4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表现 |
3.4.1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匹配性分析 |
3.4.2 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 |
3.4.3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匹配表现 |
第4章 秦庄沟流域要素禀赋分析 |
4.1 小流域要素禀赋 |
4.1.1 小流域要素禀赋的定义 |
4.1.2 要素禀赋的分类 |
4.1.3 要素禀赋的特征 |
4.1.4 要素禀赋指标体系 |
4.2 生态环境要素禀赋分析 |
4.2.1 土壤分析 |
4.2.2 水资源禀赋 |
4.2.3 水土流失 |
4.2.4 生态环境要素禀赋特征 |
4.3 土地利用 |
4.3.1 测定方法 |
4.3.2 土地利用现状 |
4.3.3 土地资源数量结构 |
4.3.4 土地利用禀赋特征 |
4.4 经济结构禀赋 |
4.4.1 人均土地面积、产业及产值 |
4.4.2 坡耕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4.4.3 灌溉农业 |
4.5 社会要素禀赋 |
4.5.1 社会要素禀赋测度 |
4.5.2 生活要素禀赋 |
4.5.3 村容要素禀赋 |
4.5.4 社会要素禀赋特征 |
4.6 小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研究 |
4.6.1 小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内涵 |
4.6.2 秦庄沟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 |
4.6.3 小流域综合治理框架分析 |
第5章 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主体感知度分析 |
5.1 综合治理与主体关系分析 |
5.1.1 小流域主体 |
5.1.2 综合治理与主体的关系 |
5.2 小流域综合治理村民感知度分析的必要性及意义 |
5.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村民感知度分析的必要性 |
5.2.2 村民感知度分析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 |
5.3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研究方法 |
5.3.1 感知度测评系统 |
5.3.2 感知度测评系统的确定 |
5.3.3 信度分析、样本数及T检验 |
5.3.4 确定指标 |
5.3.5 感知度调查问卷设计 |
5.3.6 村民感知度测评数据获取与搜集 |
5.4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分析 |
5.4.1 信度及样本特征 |
5.4.2 村民对以往小流域综合治理总体感知度 |
5.4.3 小流域综合治理要素的村民感知度 |
5.4.4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的IPA分析 |
5.4.5 IPA分析法得出的结论 |
第6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SEE--SD模型与方案优化调控 |
6.1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
6.1.1 系统动力学及相关概念 |
6.1.2 建模原则 |
6.1.3 建模步骤 |
6.2 小流域综合治理运用SEE--SD模型的必要性 |
6.3 小流域综合治理SEE--SD模型建模步骤 |
6.4 SEE--SD模型构建 |
6.4.1 SEE--SD模型逻辑结构 |
6.4.2 积量流量图 |
6.5 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SEE--SD模型 |
6.5.1 SEE--SD模型 |
6.5.2 生态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模拟 |
6.6 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优化调控 |
6.6.1 生态治理优化调控 |
6.6.2 经济治理优化调控 |
6.6.3 社会治理优化调控 |
6.7 SEE--SD模型综合调控结果 |
6.8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 |
第7章 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7.1 建立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分类原则及方法 |
7.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分类 |
7.2.1 各村的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 |
7.2.2 分类的结果 |
7.3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 |
7.3.1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指导思想和原则 |
7.3.2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适宜区 |
7.3.3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 |
7.4 生态农业模式 |
7.4.1 生态农业模式概述 |
7.4.2 生态农业模式目标 |
7.4.3 生态农业模式 |
7.5 经济治理具体模式 |
7.5.1 设施农业模式 |
7.5.2 优质果业模式 |
7.5.3 绿色农产品模式 |
7.5.4 杂果基地模式 |
7.6 满足生计需求模式 |
7.6.1 安全饮水 |
7.6.2 道路交通 |
7.6.3 防灾减灾 |
7.7 人居环境改善模式 |
7.7.1 垃圾处理 |
7.7.2 污染处理措施 |
7.8 村民参与治理模式 |
7.8.1 参与式 |
7.8.2 村民参与治理模式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
8.3 研究中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退耕还林工程驱动下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1 生态农业的发展 |
1.2.2 商品型生态农业的产生与研究进展 |
1.2.3 农业系统评价研究进展 |
1.2.4 简评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资料来源 |
第三章 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的互动关系及其表征 |
3.1 安塞县退耕还林工程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影响 |
3.1.1 退耕还林工程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驱动过程 |
3.1.2 退耕还林工程对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 |
3.2 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发展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反馈作用 |
3.3 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的表征 |
3.3.1 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评价指标的选择 |
3.3.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四章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耦合态势演变过程评价 |
4.1 研究方法——系统耦合度模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计算结果 |
4.2.2 系统耦合关系演化阶段及态势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结果的再评价 |
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方法 |
5.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2.1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态势演变过程的再论证 |
5.2.2 退耕还林以来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的阶段性判定与分析 |
5.2.3 讨论 |
第六章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6.1 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商品型生态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策略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水土保持型生态果业模式结构功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J]. 袁和第,信忠保,侯健,李宗善,杨磊. 生态学报, 2021(16)
-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典型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范式[D]. 梁锦桃.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3]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能值分析的喀斯特槽谷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效益评价 ——以贵州省印江县朗溪镇为例[D]. 艾雪.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5]陕北退耕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演变过程分析[J]. 成思敏,王继军,李茂森,李玥,乔梅.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3)
- [6]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7]基于CDM的县南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优化结构研究[D]. 顾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4(01)
- [8]马家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及优化研究[D]. 李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9]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 陈见影.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1)
- [10]退耕还林工程驱动下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D]. 崔绍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