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尿酸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刘鑫洋[1](2021)在《非布司他原料及其制剂的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在相关文献和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对非布司他原料药与自制片剂进行质量研究,以原研药为参比制剂,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为非布司他的内控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1.对自制的非布司他原料药进行了质量研究,并与对照品进行对比。2.考察非布司他溶解度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加入量,通过筛选溶出介质并确定了多条有区分力的溶出曲线,比较非布司他自制片剂与参比制剂在四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运用f2相似因子法评价。3.根据杂质谱研究确定了杂质研究对象,进行色谱条件的开发及优化,运用杂质对照品进行杂质定位并进行方法学验证。4.开发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片剂进行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测定,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对自制原料进行了引湿性检查、熔点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干燥失重、炽灼残渣及重金属检查,结果均符合药典规定。根据非布司他为pH依赖性药物,确定了四种溶出介质(pH6.0磷酸盐缓冲液、水-0.3SDS%溶液、pH4.5醋酸盐缓冲液-0.5SDS%、pH1.2盐酸盐溶液-0.7%SDS),自制片剂溶出度均一性测定结果符合规定,方法学验证均合格,自制非布司他片剂与参比制剂在四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f2值均大于50,表明自制片剂与参比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相似。确定了杂质研究对象,开发及优化色谱条件使各杂质能达到良好分离,说明该方法专属性良好,测定各杂质的量均符合限度规定,方法学验证合格,根据线性实验通过计算得到了各杂质的相对校正因子。建立了含量测定的方法,自制片剂与参比制剂的含量测定及含量均匀度测定均符合规定,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合格。[结论]研究表明自制片剂的处方科学,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质量可控,具有与参比制剂相似的特性。
董鲜祥[2](2021)在《Uox-/-大鼠组织器官尿酸分布及生物学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检测2月龄、11月龄的Uox-/-大鼠各组织器官、肠液中的尿酸含量,分析不同年龄段Uox-/-大鼠血生化指标,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防治的理想模型动物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方法]1.Uox-/-大鼠各组织器官中的尿酸分布规律研究:取雄性Uox-/-青年鼠(2月龄)和中年鼠(11月龄)各10只,取血和心、肝、脾、肺、肾等组织,测定血清和各组织器官中的尿酸含量,分析Uox-/-大鼠各组织器官尿酸分布规律;检测Uox-/-大鼠肠道组织和肠液中的尿酸含量,测定各段肠液的pH,分析肠道组织尿酸含量和肠液尿酸含量的相关性。通过酶标法检测大鼠血清和各组织器官中的尿酸酶活性;通过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大鼠十二指肠、回肠、肝、肾、脑组织中的尿酸相关的黄嘌呤脱氢酶(Xdh)、腺苷脱氨酶(Ada),编码尿酸重吸收的 URAT1(Slc22a12)、GLUT9(Slc2a9)、OAT10(Slc22a13)等转运体,尿酸分泌和排泄相关的 BCRP(Abcg2)、OAT1(Slc22a6)、OAT3(Slc22a8)、UAT(Lgals9,尿酸盐/阴离子交换体)及NPT(Slc17a1、Slc17a3,磷酸钠盐转运体)的mRNA表达水平。2.Uox-/-大鼠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检测大鼠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空腹血糖以及脂代谢各项指标,评价大鼠肝肾功能、糖脂代谢情况;通过HE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肝、脾、肺、肾组织变化,分析大鼠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1.Uox-/-大鼠各组织器官中的尿酸分布规律与野生型SD大鼠相似,但尿酸含量较野生型SD大鼠高,其中肾上腺、十二指肠、回肠、肝、脾、肾组织中的尿酸含量较高;肠道组织中的尿酸浓度从十二指肠到回肠,逐渐递减,结肠和直肠中的尿酸浓度最低;肠液中的尿酸分布规律与肠道组织中的尿酸分布规律相一致,大鼠各段肠液显弱酸性,pH值变化不大;Uox-/-大鼠体内无尿酸酶活性,大鼠肝组织中的尿酸合成相关酶Xdh和Ada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肾组织中尿酸分泌及重吸收转运体URAT1、OAT10、UAT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此外,青年鼠回肠组织中Abcg2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中年鼠回肠组织中UAT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肾组织中OAT3、NPT1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2.Uox-/-青年鼠和中年鼠肝功能指标均处于正常参考值范围,但与野生型SD大鼠相比,中年鼠血肌酐、尿素氮、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升高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降低趋势,HE染色结果中Uox-/-中年鼠肾组织、肺组织有轻微损伤。[结论]与野生型SD大鼠相比,Uox-/-大鼠体内血清尿酸水平较高,平均尿酸水平为62.77μg/ml,Uox-/-青年鼠各组织尿酸分布含量高低依次为肾上腺、十二指肠、肺、脾、回肠、肾等组织;Uox-/-中年鼠各组织尿酸分布含量高低依次为肾上腺、十二指肠、回肠、脾、肝、肾等组织;Uox-/-大鼠骨骼肌、脑组织中尿酸含量最低;Uox-/-大鼠肾组织中尿酸分泌及重吸收转运体UAT、URAT1、OAT10表达下调,回肠组织中尿酸排泄转运体Abcg2表达下调;尿酸水平的升高对各组织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其中肾组织损伤较为明显;Uox-/-中年鼠有糖脂代谢异常趋势。
刘春红[3](2021)在《高尿酸诱导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干预效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主导因素,高尿酸(high uric acid,HUA)伴发的脂质代谢紊乱会严重影响痛风患者的预后。然而,高尿酸诱导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迄今犹未澄清。因此,本研究将探讨原发性痛风患者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其它参与代谢的因子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甘油三酯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高尿酸诱发的脂质代谢紊乱细胞模型和小鼠动物模型,探讨尿酸对甘油三酯合成和脂肪酸氧化分解过程的关键酶、转录因子以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IRS1)/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 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 Akt)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在这些过程中,IGF-1通过IRS1/PI3K/Akt信号通路所发挥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痛风、高尿酸血症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针对性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针对221例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检测的代谢相关指标,分析各项指标的主要特征、血清尿酸水平与其它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清IGF-1水平与其它指标之间的关系。利用尿酸刺激LO2细胞诱发脂质代谢紊乱的细胞模型,并建立高尿酸血症伴脂质代谢紊乱的小鼠动物模型,分析尿酸刺激对甘油三酯水平、酮体水平和脂肪代谢酶的影响,尿酸对细胞内脂质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及脂质代谢调控转录因子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尿酸诱导的脂质代谢紊乱LO2细胞模型和高尿酸血症伴脂质代谢紊乱的小鼠动物模型,探讨IGF-1通过IRS1/PI3K/Akt信号通路对相关代谢指标的干预效应。结果:(1)血清尿酸水平与甘油三酯正相关(r=0.305,P<0.001),与血清胰岛素、肌酐水平也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在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中血清尿酸与IGF-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之间则未显示存在相关性。(2)血清IGF-1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在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患者中IGF-1与甘油三酯水平之间无相关性;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年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161,P=0.017),经年龄分层后的相关分析显示,在≤38岁组人群中,血清IGF-1与甘油三酯水平之间呈负相关,而>38岁人群中二者则未显示存在相关性。(3)高浓度尿酸(15 mg/dL)刺激72 h,可使LO2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显着升高;高尿酸血症小鼠在1~4周末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逐渐升高,在第4周末达到最高水平。(4)高浓度尿酸(15 mg/dL)刺激72 h,可使LO2细胞上清酮体水平显着降低,这表明尿酸刺激导致脂肪酸分解过程受到抑制;高尿酸血症小鼠在1~4周末血清酮体浓度随高尿酸饮食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在第4周末降至最低。(5)高浓度尿酸(15 mg/dL)刺激72 h,可使LO2细胞脂肪合成相关酶——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ytyl-coA carboxylase,ACC)水平升高,而氧化分解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A,CPT1A)和酰基辅酶 A 脱氢酶 C-4 C-12 直链(acyl-CoA dehydrogenase C-4 to C-12 straight chain,ACADM)表达水平则降低,在4种脂肪代谢酶中,尿酸对FAS的影响最明显;高尿酸血症小鼠肝脏脂肪合成相关酶FAS、AC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加,而CPT1A、ACADM含量则显着减少,在所检测的4种脂肪代谢酶中,FAS含量的变化最为明显。(6)高浓度尿酸(15 mg/dL)刺激48 h,LO2细胞pIRS1(Ser312)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pAkt(Ser473)蛋白表达水平则显着降低,脂肪合成相关调控和转录因子SREBP1cmRNA、PPARγ 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与脂肪酸氧化分解代谢相关的PIK3R3mRNA、PPARαmRNA表达水平则显着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4周末肝组织IRS 1/PI3K/Akt通路信号分子以及脂肪代谢转录调控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与细胞学实验的结果相一致。(7)在LO2细胞和高尿酸血症小鼠4周末肝组织,IGF-1可逆转高尿酸所诱发的细胞内甘油三酯蓄积,IGF-1的这种效应可以被PI3K抑制剂LY294002所阻断。(8)在LO2细胞和高尿酸血症小鼠4周末肝组织,IGF-1可改善高尿酸所诱发的酮体水平显着下降,PI3K抑制剂LY294002对IGF-1这一效应并无影响。(9)在LO2细胞,IGF-1可逆转高尿酸所诱发的脂肪合成相关酶FAS和ACC表达水平上调,IGF-1对FAS表达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LY294002也能抑制IGF-1对FAS的影响作用,IGF-1对ACC表达的影响作用则不明显,LY294002未显示阻断IGF-1的效应;IGF-1可改善高尿酸所诱发的氧化分解酶CPT1A和ACADM表达水平下调,但LY294002未显示出干预IGF-1的效应。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高尿酸血症小鼠在第4周末肝脏组织中脂肪代谢酶的表达变化,其变化趋势与LO2细胞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10)LO2细胞学实验显示,IGF-1可逆转高尿酸刺激导致的SREBP1c mRNA、PPARy 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这种效应被LY294002所抑制;IGF-1也可缓解高尿酸所诱导的PPARα表达水平降低状态,但这一作用不受LY294002影响。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小鼠4周末肝组织SREBP1c mRNA、PPARγ mRNA、PPARα mRNA的表达水平,与LO2细胞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11)LO2细胞学实验显示,IGF-1逆转高尿酸对pIRS1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作用,LY294002则可阻断IGF-1的效应;IGF-1可缓解高尿酸刺激下的LO2细胞PIK3R3 mRNA的低表达状态,LY294002对IGF-1效应无影响。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小鼠第4周末肝组织提取RNA和蛋白进行相关的信号分子检测,其变化趋势与LO2细胞是一致的。结论:(1)男性痛风患者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痛风血脂异常中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最高;痛风患者血清尿酸与空腹血甘油三酯、胰岛素、肌酐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年龄负相关;而青年男性痛风患者血清IGF-1与甘油三酯水平呈负相关。虽然血清尿酸水平与其它指标的相关系数并不是很高,但毕竟血清尿酸水平与多个代谢指标具有相关关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与尿酸水平升高相关的代谢紊乱的复杂性,这会涉及到多种分子机制。(2)高尿酸可诱导甘油三酯代谢紊乱,这种效应呈浓度依赖性。在高浓度尿酸作用下,除了脂肪合成相关酶表达增多以外,酮体水平降低,脂肪酸氧化代谢相关酶CPT1A和ACADM的表达水平也出现下调。(3)高浓度尿酸刺激下,具有脂肪代谢调节功能的IRS1/PI3K/Akt信号通路系统多种信号分子表达发生变化,pIRS1(Ser312/307)的表达水平上调,而pAkt(Ser473)的表达水平则呈现出下调,与脂肪酸氧化代谢相关的PIK3R3/PPARα分子表达下调。(4)高尿酸诱导甘油三酯代谢紊乱过程中,IRS1/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了重要作用,IGF-1通过激活IRS1/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甘油三酯合成过程相关调控因子SREBP1c、PPARγ和脂肪合成酶表达,减少甘油三酯蓄积;也可作用于PIK3R3/PPARα,改善高尿酸所引发的脂肪酸氧化障碍,从而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状态;本研究结果加深了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合并脂质代谢紊乱发生机制的认识,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临床整体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章邱东[4](2020)在《外周血尿酸、尿酸/肌酐比值对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外周血尿酸、尿酸:肌酐比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ute exacerbation chroru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以及对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生活质量的评估,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ECOPD是否需要住院治疗及严重程度的标准及将纳入患者分为Ⅰ组(55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9例)、Ⅱ组(55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Ⅲ组(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和Ⅳ组(6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注:Ⅰ组即患者无需住院治疗,症状较轻;Ⅱ组为住院患者,无呼吸衰竭,呼吸20-30次/分,无意识改变,无辅助呼吸肌群参与,低氧血症可通过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改善;Ⅲ组有呼吸衰竭,呼吸>30次:分,伴有辅助呼吸肌群参与,无意识改变,低氧血症吸入28-35%氧浓度改善,PC02在50-60mmhg;Ⅳ组有呼吸衰竭,伴有意识改变,伴有辅助呼吸肌群参与,低氧血症需吸入>40%的氧浓度改善,且PCO2>60mmhg。另外选取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作为稳定组,其中包括男性27例和女性23例,同时还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包括男性22例和女性28例。排除活动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哮喘、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恶性肿瘤、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缺血性脑卒中、严重肝肾疾病、痛风、既往高尿酸血症、内分泌性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认知功能障碍导致不能配合进行检查的患者。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尿酸(uric acid,UA)、尿酸:肌酐比值(theratio uric acid over cretinine,UA.’Cr)、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expected value,FEV1 pred%)、圣乔呼吸问卷(St.George’a Repiriatory Questionnaire,SGRQ)、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上臂肌围(arm muscl e circumference,AMC)、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及营养风险筛查量表 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NRS-2002),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尿酸及尿酸/肌酐比值与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考察尿酸、尿酸/肌酐比值对AECOPD患者的临床预侧价值及二者与AE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结果:1.各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稳定组、Ⅰ、Ⅱ、Ⅲ及Ⅳ组患者的BMI均显着降低;与稳定组相比,Ⅰ、Ⅱ、Ⅲ及Ⅳ组患者的BMI均显着降低;与Ⅰ组相比,Ⅱ、Ⅲ及Ⅳ组患者的BMI均显着降低;与Ⅱ组相比,Ⅱ组和Ⅲ组患者的BMI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稳定组、Ⅰ、Ⅱ、Ⅲ及Ⅳ组患者的UA和UAyCr水平均显着升高;与稳定组相比,Ⅰ、Ⅱ、Ⅲ及Ⅳ组患者的UA和UA/Cr水平均显着升高;与Ⅰ组相比,Ⅱ、Ⅲ及Ⅳ组患者的UA和UA/Cr水平均显着升高;与Ⅱ级相比,C组和D组患者的UA和UA/Cr水平均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稳定组、Ⅰ、Ⅱ、Ⅲ及Ⅳ组患者的PaO2显着降低,而PaCO2显着升高;与稳定组组相比,Ⅰ、Ⅱ、Ⅲ及Ⅳ组患者的PaO2显着降低,而PaCO2显着升高;与Ⅰ组相比,Ⅱ、Ⅲ及Ⅳ组患者的PaO2显着降低,而PaCO2显着升高;与Ⅱ组相比,Ⅲ及Ⅳ组患者的PaO2显着降低,而PaCO2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相比,稳定组、Ⅰ、Ⅱ、Ⅲ及Ⅳ组患者的FEVi/FVC和FEV1%pred均显着降低;与稳定组相比,Ⅰ、Ⅱ、Ⅲ及Ⅳ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pred均显着降低;与Ⅰ组相比,Ⅱ、Ⅲ及Ⅳ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pred均显着降低;与Ⅱ组相比,Ⅲ组和Ⅳ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pred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A与PaCO2呈显着正相关,与PaO2、FEV1/FVC及FEV1%pred呈显着负相关(P<0.05);UA/Cr与PaCO2呈显着正相关,与PaO2、FEV1/FVC及FEV1%pred呈显着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与对照组相比,稳定组、Ⅰ、Ⅱ、Ⅲ及Ⅳ组患者的ALB、PAB、AMC和TSF均显着降低;与稳定组相比,Ⅰ、Ⅱ、Ⅲ及Ⅳ组患者的ALB、PAB、AMC和TSF均显着降低,;与Ⅰ组相比,Ⅱ、Ⅲ及Ⅳ组患者的ALB、PAB、AMC和TSF均显着降低;与Ⅱ组相比,Ⅲ组和Ⅳ组患者的ALB、PAB、AMC和TSF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与对照组相比,稳定组、Ⅰ、Ⅱ、Ⅲ及Ⅳ组患者的6MWT显着降低,SGRQ显着升高;与稳定组相比,Ⅰ、Ⅱ、Ⅲ及Ⅳ组患者的6MWT显着降低,SGRQ显着升高;与Ⅰ组相比,Ⅱ、Ⅲ及Ⅳ组患者的6MWT显着降低,SGRQ显着升高;与Ⅱ组相比,Ⅲ组和Ⅳ组患者的6MWT显着降低,SGRQ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ROC曲线结果显示:当UA≥264.32μmol/L时,判断AECOPD的灵敏度为79.70%,特异性为 81.30%,曲线下面积为 0.720,95%CI为 0.583-0.804;当UA/Cr≥4.78时,判断AECOPD的灵敏度为69.20%,特异性为74.90%,曲线下面积为 0.673,95%CI 为 0.629-0.793;9.与低UA组和低UA/Cr组相比,高UA组和高UA/Cr组患者的营养不良人数均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存在外周血尿酸和尿酸/肌酐比值异常,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估诊断价值,血尿酸和尿酸/肌酐比值异常与慢阻肺营养不良有关。
赵用[5](2020)在《基于《黄帝内经》痹病理论源流探究苓泽合剂防治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黄帝内经》及历代文献中有关痹病理论源流的整理,从《内经》痹病理论角度探讨痛风性关节炎合并痛风性肾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依据西医痛风的病程演变特点,探究其与《内经》中五体痹、五脏痹发生和传变规律的相关性,确立治疗痛风性肾病的机因证治,探寻方药苓泽合剂防治痛风性肾病的有效性的中医理论依据。其次,开展动物实验研究,观察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在尿蛋白、血尿酸、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尿激酶等肾损害指标的改善情况;观察大鼠模型肾脏组织形态的变化并计量肾系数,同时检测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在ABCG2、Glu T9和URAT1含量水平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苓泽合剂防治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制。旨在通过文献的理论研究与动物实验研究,为临床诊治痛风性肾病提供充分详实的中医理论依据,指导临床,促进全人类的健康。研究方法与结果:1.理论研究1.1方法以理论研究为重点,结合文献学与文字学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历代文献中痹病相关资料,系统整理《黄帝内经》中有关痹病理论的相关论述;梳理中医“痛风”与“痹病”相关性的文献,探讨痹病理论体系中的五体痹、五脏痹及两者的相互关系;从痹病理论系统阐述中医“痛风”、五体痹及五脏痹与痛风性关节合并痛风性肾病在症状、病因病机、诊治方面的相关性,探求中医药防治痛风性关节炎及所致肾病的有效的治则治法与方药,为临床更好辨病辨证论证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1.2结果:(1)《内经》构建了较为系统完备的痹病理论体系,是中医痹病及中医“痛风”的因、机、证、治的理论渊薮。(2)中医“痛风”属于中医痹病的特殊类型,其四肢骨节走痛,疼痛剧烈,反复发作的发病特征,表现出现代医学痛风性关节炎诸多相似之处,可以相互融合,在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相互借鉴。(3)痛风性关节炎相当于痹病之肢体痹,以筋骨、足肘关节为主,病情发展影响肝、脾、肾等脏,属于五脏痹,尤其与肾痹密切相关。(4)痛风性肾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肾亏虚、湿热瘀互结,苓泽合剂根据此病机而设。2.实验研究2.1方法:将10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苯溴马隆片组(西药阳性对照)、痛风定胶囊组(中药阳性对照药)和苓泽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服,余下大鼠1-4天,每天灌胃给予15 g/(kg·d)酵母;5-22 d,给予15 g/(kg·d)酵母+100mg/(kg·d)腺嘌呤联合灌胃,共22 d。造模第7 d时,同时灌胃给予苓泽合剂66.6 g生药/kg、33.3g生药/kg、16.65g生药/kg、苯溴马隆组10 mg/kg及痛风定胶囊0.86 g/kg,给药体积均为20 m L/kg,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28 d;模型组于第22 d后灌胃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各组大鼠在给药后第28 d,收集24 h尿液,测定24 h尿量,检测24h尿蛋白水平以及血尿酸、肌酐及尿素氮、β2-微球蛋白、尿激酶、Cys C、NAG、URAT1、ABCG2及Glu T9等指标。同时观察大鼠模型肾脏的组织形态学变化。2.2结果:(1)肉眼观察实验大鼠各组肾脏形态,发现正常对照组实验大鼠的肾脏呈浅褐色,血液充盈良好,纵向切面观察,皮髓质部界限清楚。模型组实验大鼠肾脏体积明显增大,肾脏表面肉眼可见乳白色颗粒,密集分布;皮质部变薄,弹性变差,颜色发灰,变化明显;切面皮髓质充血、水肿,皮髓质交界异常清晰。各治疗组肾脏表面乳白色颗粒数量少于模型组,苓泽合剂高剂量组治疗效果好于苓泽合剂中、低剂量组。(2)模型组大鼠的肾组织HE染色显示肾小球部分萎缩,肾小管细胞在不同程度上弥漫性肿胀,尿酸钠晶体沉积在肾小管和肾间质中并且纤维组织增生,但苓泽合剂、苯溴马隆及痛风定胶囊各组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肾损伤。(3)模型组大鼠的24 h尿量及尿蛋白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与模型组相比,苓泽合剂各剂量组,苯溴马隆片组、痛风定胶囊组24 h尿量及尿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或P<0.001)(4)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酸、肌酐及尿素氮明显升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苓泽合剂高、中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片组可降低模型大鼠的尿酸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苓泽合剂各剂量组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内的肌酐水平,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01);苓泽合剂高、中剂量组、苯溴马隆片组及痛风定胶囊组可降低尿素氮的水平,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β2-微球蛋白、Cys C、NAG明显升高,尿激酶降低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苓泽合剂各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片组可增加模型大鼠的尿激酶含量,降低NAG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苓泽合剂高和中剂量组、痛风定胶囊组及苯溴马隆片组可降低Cys C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苓泽合剂各剂量组、痛风定胶囊组及苯溴马隆片组β2-微球蛋白表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6)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BCG2阳性细胞表达平均光密度明显降低,Glu T9阳性细胞表达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p<0.01)。与模型组相比,苓泽合剂可下调Glu T9表达,增加ABCG2含量,差异有显着性(p<0.01,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ABCG2表达降低,Glu T9及URAT1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苓泽合剂可增加ABCG2表达,降低Glu T9及URAT1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黄帝内经》构建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痹病理论体系,为中医痹病及中医“痛风”的因、机、证、治的理论渊薮。2.现代痛风病属于中医痹病的特殊类型,其发病特征,表现出现代医学痛风性关节炎诸多相似之处,可以相互融合,在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相互借鉴。3.依据《内经》痹病理论整理和研究发现,痛风性关节炎相当于痹病之肢体痹,以筋骨、足肘关节为主,可归属于五体痹;当病情发展可影响肝、脾、肾等脏时,可归属于五脏痹,尤其与肾痹密切相关。痛风性关节炎随着病情发展演变到痛风性肾病阶段,与中医五体痹(肢体痹)和五脏痹发展演变规律相符合,可以依据《内经》痹病理论进行辨病辩证分析和论治。4.痛风性肾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肾亏虚、气化不利为其本,湿热浊瘀等邪毒内聚为其标。湿、热、浊、瘀、毒等实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更加阻碍三焦气机运行,影响肝、脾、肾等脏腑机能活动,进而促使疾病缠绵难愈。治疗当以利湿化浊、健脾益气为先机,既补中气,以固下元,达到补脾益肾同治。5.根据痛风性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拟方“苓泽合剂”防治痛风性肾病。苓泽合剂的主要组成有土茯苓、泽泻、苍术、黄柏、黄芪、当归、白芍、红花等,具有“清热化浊、利湿止痛、活血通络、兼补脾肾”之功,可达到治愈关节,改善肾脏损伤的目标。6.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苓泽合剂可以改善大鼠模型肾组织形态;降低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中肾系数、Scr,BUN,24h-蛋白尿、胱抑素C、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和β2-微球蛋白的水平,改善肾损害;增加模型大鼠的尿激酶水平,防治肾纤维病变;调控模型大鼠肾中URAT1、GLu T9和ABCG2等尿酸盐转运体的蛋白表达,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其对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达到防治痛风性肾病的目的与作用。7.本研究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证明了苓泽合剂能降低血尿酸、改善肾脏功能及预防肾脏纤维化,对痛风性肾病具有防治作用。这也为临床防治痛风性肾病提供有效的方药和充分的理论依据。8.依据《内经》痹病之因机证治理论,在痹病早期进行中医中药有效干预与防治,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有效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病痛,守护人类健康,造福社会。
陈仪婷[6](2020)在《帕金森病患者黑质异常铁沉积与临床分期及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利用定量磁敏感图(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评估脑内铁沉积分布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相关性。探讨帕金森病黑质内铁沉积和临床分期与血尿酸水平是否存在相关性,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08月至2020年0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原发性PD患者34例,其中Hoehn&Yahr分期(H-Y分期)<2.5期的早中期PD患者25例,大于2.5期的晚期PD患者9例,同时选取与P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23例,测定包括黑质在内7个感兴趣部位的双侧平均磁化率值。比较PD组和对照组、PD早中期组和PD晚期组脑内铁沉积差异,并比较PD患者分期与性别、年龄、病程、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血尿酸、铜蓝蛋白的相关性。对PD组双侧黑质平均磁化率值与UPDRS-Ⅲ评分、血尿酸水平行相关性分析,依据血尿酸水平将PD组分为PD1组(血尿酸≤260 μmol/L)、PD2 组(260 μmol/L<血尿酸<360 μmol/L)、PD3 组(血尿酸≥360 μmol/L),比较 3 组间脑内铁沉积差异。结果:PD组与对照组之间平均磁化率值在黑质(SN)、尾状核(CN)、齿状核(DN)、壳核(PUT)、红核(RN)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一点在黑质尤为明显(P<0.001)。黑质(SN)、苍白球(GP)、壳核(PUT)、红核(RN)在PD早中期组、晚期组、对照组三组间平均磁化率值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黑质(SN)、壳核(PUT)、红核(RN)的铁沉积在PD早中期即高于对照组(P<0.05),而苍白球(GP)则在PD晚期才出现明显异常的铁沉积增加(P<0.05)。PD晚期组病程、UPDRS总分、UPDRS-Ⅲ评分高于PD早中期组,PD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D晚期组血尿酸水平低于早中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PDRS-Ⅲ评分与黑质铁沉积呈正相关(r=0.384,P= 0.025),血尿酸水平则与黑质铁沉积无显着相关性(r=-0.117,P=0.510),PD2组黑质平均磁化率值低于PD1组和PD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与脑内铁沉积尤其是黑质铁沉积密切相关。晚期PD患者较早中期UPDRS总分、UPDRS-Ⅲ评分显着升高,更易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等非运动症状。PD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晚期进一步下降。血尿酸水平与黑质铁沉积无显着相关性,UPDRS-Ⅲ评分则与黑质铁沉积呈正相关,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260-360μmol/L对于控制PD运动障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崔彤[7](2020)在《高尿酸血症患者精浆中有机酸和生物硫醇含量测定及临床价值》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显着升高的趋势。大量研究表明,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着升高,且高尿酸血症男性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尿酸水平的升高会引起代谢紊乱及多种综合征,因此高尿酸血症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男性生殖健康。有研究显示,男性精液质量在全球范围内呈下降趋势,精浆作为男性体内特殊的体液,其组成成分变化对于男性生殖健康有重大影响,精浆中主要成分如有机酸和生物硫醇是从氧化还原角度来反映精液质量。国内外学者对有机酸和生物硫醇的研究多为人体血液,对于精浆内其含量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甚少。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正常人群、高尿酸血症患者精浆中有机酸和生物硫醇的含量并讨论其临床意义。论文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目的:探讨正常人群、高尿酸血症患者两组间男性精浆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精浆中柠檬酸(citric acid)、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乳酸(lactic acid)、尿酸(uric acid)水平,分析两组间水平变化原因,同时考察不同温度下六种有机酸的降解速率,正常人群精浆中六种有机酸与精液参数的关系,高尿酸血症患者精浆尿酸与血尿酸的相关性。结果:⑴HUA组的抗坏血酸、酒石酸、乳酸和尿酸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柠檬酸、琥珀酸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同一精浆样品,在30℃下放置时,精浆样品的降解速率最快,4℃条件下降解速率适中,-20℃保存时相对稳定;⑶正常人群6种有机酸的含量与其相应的精液量、精子浓度和精子活力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⑷高尿酸血症患者精浆尿酸与血清尿酸之间没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129,P=0.243。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精浆中有机酸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变化,提示高尿酸血症患者体内氧化还原功能受损。2.目的:探讨正常人群、高尿酸血症患者两组间男性精浆硫醇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精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半胱氨酸(cysteine,Cys)、半胱氨酰甘氨酸(cysteinylglycine,CysGly)、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分析两组间水平变化原因。结果:HUA组四种生物硫醇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Cys、Hcy、GSH的水平升高,CysGly的水平降低。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精浆中生物硫醇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变化,提示高尿酸血症患者体内氧化还原功能受损。
刘永杰[8](2020)在《黄芩苷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及其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目前,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主要采用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醇、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和抗炎药物地塞米松等,这些药物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副作用较大、不适合长时间服用、临床顺应性较低、且无肾脏保护作用。黄芩苷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广泛的药理作用和较低的毒性,具有开发为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药物潜能。因此本文首先研究体外黄芩苷对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的抑制作用;后在动物模型上研究了黄芩苷对高尿酸血酸症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同时建立尿酸钠晶体(monosodium urate crystal,MSU)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炎症损伤模型,并对黄芩苷抗尿酸钠晶体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作用进行研究。(1)采用体外紫外吸收动力学的方法探究了黄芩苷对XOD抑制作用,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黄芩苷对XOD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黄芩苷能一定程度抑制XOD的活性,且对XOD是混合性抑制作用;分子对接表明,黄芩苷能与XOD的活性中心结合,阻止底物次黄嘌呤或黄嘌呤进入活性中心,从而抑制XOD的活性。(2)采用酵母膏联合氧嗪酸钾制备小鼠高尿酸血症肾病模型,探究了黄芩苷对高尿酸血症肾病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各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小鼠血清尿酸水平(P<0.05或P<0.01)、尿素氮、肌酐水平(P<0.05,P<0.01);能显着降低小鼠肝脏的XOD活性(P<0.01);黄芩苷中、高剂量能显着降低小鼠肝脏系数(P<0.05,P<0.01);黄芩苷各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小鼠肾脏和脾脏系数(P<0.05,P<0.01);黄芩苷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减少肾脏表面白色斑点面积;黄芩苷各剂量组均能减少肾皮质区的炎症反应、肾小管紊乱、肾小球肿大、肾小管空腔的蛋白样内容物、肾细胞坏死以及肾脏纤维化。(3)采用NRK-52e细胞为研究对象,以细胞形态、上清液乳酸脱氢酶、NO、TNF-α、IL-1β的含量为评判指标,建立了MSU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模型,探究了黄芩苷对尿酸钠晶体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高剂量组能显着抑制乳酸脱氢酶的释放(P<0.05);组能显着减少NO的分泌(P<0.05,P<0.01);能显着抑制TNF-α、IL-1β的含量(P<0.05或P<0.01);黄芩苷各剂量组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中ROS的水平。综上所述,黄芩苷能抑制XOD的活性,抑制尿酸生成,降低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并能显着改善小鼠肾功能,降低小鼠肾脏在外观和病理层面的损伤。黄芩苷通过减少乳酸脱氢酶、NO、TNF-α、IL-1β的分泌,抑制细胞凋亡、降低细胞ROS水平,从而抑制尿酸钠晶体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卞晓坤[9](2020)在《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质量标志物的研究》文中提出桂枝茯苓胶囊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和白芍5味中药组成,是东汉张仲景的经典名方桂枝茯苓汤的现代剂型,具有化瘀、消症、活血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痛经、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等妇科疾病。本论文从质量标志物的角度出发,以桂枝、桃仁为研究对象,对药材生产过程中质量标志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同时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制剂中桂枝和桃仁质量标志物对正常大鼠及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体内的吸收、代谢、药动学、组织分布和排泄方面的影响,以期为药材和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及体内分析奠定物质基础。一、文献研究系统地综述了桂枝和桃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研究进展,为设计实验方案、研究“体外-体内”质量标志物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二、桂枝和桃仁药材生产过程中质量标志物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桂枝药材生产过程中质量标志物的影响因素研究1.采收期对桂枝药材质量标志物的影响及评价质量标志物的含量会随着药用植物的生长过程发生动态变化,比较了 4月初至10月底共21个采收时间下桂枝中质量标志物的含量。发现不同采收时间会影响桂枝药材质量标志物的含量。以质量标志物香豆素、桂皮醛、肉桂酸、肉桂醇和邻甲氧基肉桂醛的含量为指标确定桂枝的最佳采收期。结果显示,以8~10月份采收的桂枝质量标志物含量较高。2.干燥对桂枝药材质量标志物的影响及评价分别比较晒干、阴干及3种现代加工干燥方法对桂枝的质量的影响,通过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不同干燥处理方法后质量标志物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微波干燥使有效成分损失最多,阴干、晒干、低温热风干燥有利于桂枝有效成分的保留。结果显示:以干燥时间、化学成分含量、外观性状、气味等为评价指标,确定热风干燥50℃为桂枝药材较为适宜的现代干燥加工方法。3.不同产地对桂枝药材质量标志物的影响研究以广东、广西产地32批桂枝药材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不同产地桂枝药材多种成分的薄层鉴别的方法,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市售桂枝药材显示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广东基地桂枝药材薄层图谱展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建立桂枝UPLC特征图谱,利用特征图谱对不同产地桂枝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发现所有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广东肇庆基地各批样品间有较好的一致性,而不同产地市售桂枝药材显示出了一定的差异性。采用一测多评法(QAMS)建立桂枝中5种苯丙素类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桂枝药材质量标志物的含量进行评价,发现不同产地所有样品桂皮醛含量均高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限量1.0%,发现除桂皮醛外,其余每个成分含量在桂枝药材中的差异较大,且其含量普遍较低。不同产地市售样品含量波动较大,广东肇庆基地样品较为稳定。(二)桃仁药材生产过程中质量标志物的影响因素研究1.不同基原桃仁药材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技术手段以探讨同一药材不同基原桃仁和山桃仁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不同产地多个样品测定结果显示:桃仁和山桃仁之间的化学成分在种类上未发现不同,但在相对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十二烷酸、十四烷酸、十六碳烯酸、棕榈酸、十七烷酸、亚油酸、油酸、二十烷酸、扁桃酸酰胺-β-龙胆二糖苷、扁桃酸-β-D-吡喃葡萄糖苷、苄基-β-龙胆二糖苷、苦杏仁苷、野黑樱苷、Prupersin B这些成分间存在显着差异,此差异主要体现在药材成分的含量上,桃仁中十二烷酸等饱和脂肪酸及扁桃酸酰胺-β-龙胆二糖苷、扁桃酸-β-D-吡喃葡萄糖苷、野黑樱苷、Prupersin B含量显着高于山桃仁;而十六碳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及苄基-β-龙胆二糖苷、苦杏仁苷在山桃仁中的含量显着高于桃仁。2.采收期对山桃仁药材质量标志物的影响及评价收集7~9月份不同采收时间的山桃仁样品6份,发现不同采收时间会影响山桃仁药材质量标志物的含量,以山桃仁饱满度及质量标志物苦杏仁苷的含量为指标确定山桃仁的最佳采收期,结果显示7月中旬采收的山桃仁样品中该成分含量较高,且种仁饱满度较好。3.不同产地对山桃仁药材质量标志物的影响研究以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产地32批山桃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不同产地山桃仁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发现不同产地山桃仁样品薄层斑点相似,但斑点颜色深浅稍有差异,其中山西基地山桃仁薄层图谱展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建立了山桃仁UPLC特征图谱,利用特征图谱对不同产地山桃仁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并利用UPLC-Q-TOF/MS对峰进行指认。结果发现所有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说明山桃仁样品的整体化学成分类似,各批样品间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山桃仁药材中苦杏仁苷、野黑樱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所有样品中苦杏仁苷含量均高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限量规定的2.0%。分析不同产地山桃仁药材含量的差异,发现野黑樱苷含量普遍较低,山西基地山桃仁样品苦杏仁苷含量最高,野黑樱苷含量最低。三、基于体内过程的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桃仁质量标志物的研究(一)大鼠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与验证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缩宫素的方法建立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为验证造模是否成功,通过观察扭体反应、检测血浆和组织的生化分析以及子宫病理学,结果表明原发性痛经大鼠造模成功,可用于进行后续的体内过程实验。(二)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的方法探究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桃仁中质量标志物的大鼠肠吸收特点。考察不同浓度对肠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苦杏仁苷、肉桂酸、邻甲氧基肉桂醛的小肠吸收表现为被动扩散吸收机制;桂皮醛、香豆素的吸收具有饱和现象,其吸收机制可能不完全为被动转运。对不同肠段进行考察,结果显示苦杏仁苷在大鼠全肠段均有吸收,没有特异的吸收部位;桂皮醛、香豆素、邻甲氧基肉桂醛、肉桂酸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与空肠。考察P-gp抑制剂对各成分吸收的影响,发现肉桂酸、香豆素可能为P-gp的底物,加入P-gp抑制剂可以促进其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比较正常大鼠与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吸收的差异,发现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可显着增加桂皮醛在空肠及回肠的吸收;可显着增加肉桂酸在原发性痛经大鼠四个肠段的吸收;可显着增加邻甲氧基肉桂醛在原发性痛经大鼠结肠的吸收;其余均无显着性差异。(三)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研究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轨道阱串联质谱联用方法(UHPLC-LTQ-Orbitrap-MS)对大鼠灌胃桂枝茯苓胶囊后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中桂皮醛、肉桂酸、香豆素和苦杏仁苷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并对正常大鼠与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进行了比较。最终鉴定了 25个代谢产物,其中血浆、胆汁、尿液、粪便分别鉴定出25个、18个、16个、8个代谢产物,且正常大鼠与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在代谢产物的种类上并无明显差异。(四)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基于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苦杏仁苷、肉桂酸和香豆素三种原型成分在正常大鼠和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结果发现在原发性痛经模型病理状态下,苦杏仁苷的T1/2、肉桂酸的CL显着高于正常大鼠,肉桂酸的AUC0-t、Cmax显着低于正常大鼠,结果表明模型大鼠可以降低肉桂酸的生物利用度并可加快它的消除。同时分析代谢产物的变化趋势,各代谢产物在正常大鼠与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体内表现出趋势一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大部分苦杏仁苷在体内被代谢为野黑樱苷,大部分肉桂酸在体内被转化为马尿酸。同时发现,各代谢物的达峰时间,较原型化合物均存在滞后现象。(五)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研究原型成分在正常大鼠和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差异,发现在各组织中仅检测到原型成分苦杏仁苷和香豆素。其中苦杏仁苷以肺分布为主,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中苦杏仁苷在肺和子宫中的分布量增加。香豆素在各组织中的分布无明显组织靶向性。同时分析各代谢产物的组织分布情况,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中马尿酸在子宫中8h的分布量显着升高,所以痛经状态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交换程度。野黑樱苷在各组织中以肾、肝、肺分布为主,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中野黑樱苷在子宫中的分布量增加。(六)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在大鼠体内排泄的研究研究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桃仁的原型成分在正常大鼠和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体内的排泄差异,发现在胆汁、尿液和粪便中只检测出原型苦杏仁苷,其他原型成分均低于检测限。苦杏仁苷原型成分主要经尿液排出体外。与正常大鼠相比,在原发性痛经模型病理状态下,苦杏仁苷在尿液中的累积排泄量与排泄率显着升高,在胆汁与粪便中无显着性差异。同时分析代谢产物排泄规律,马尿酸、野黑樱苷主要从尿液中排出,在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中的排泄量比正常大鼠高。其他代谢产物在正常大鼠与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也显示出一定的差异。
高立超[10](2019)在《高尿酸状态下NK细胞、iNKT细胞亚群及功能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高尿酸血症(HUA)及痛风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免疫学因素在HUA及痛风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溶性尿酸及尿酸盐晶体均可作为内源性危险信号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免疫反应。NK细胞及iNKT细胞均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的作用,并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但尿酸水平是否会影响它们的变化以及它们是否与HUA及痛风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有关目前并不明确。目的:通过建立HUA及痛风的动物模型探讨HUA及痛风的发生是否会影响机体NK细胞及机体炎症因子的水平,并在HUA及痛风患者中动态观察NK细胞及iNKT细胞的变化,以全面了解高尿酸状态对这两种细胞亚群及功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HUA及痛风患者尿酸等代谢指标与NK细胞、iNKT细胞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HUA及痛风与NK细胞、iNKT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1.动物模型研究(1)实验分组:6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CS)、高尿酸血症组(HUA)、12小时痛风组(12H)、24小时痛风组(24H)、48小时痛风组(48H)、72小时痛风组(72H),共6组,每组各10只。(2)模型建立:每日腹腔注射氧嗪酸钾300mg/kg·bw,连续7日,建立HUA小鼠模型;在HUA模型的基础上,背部皮下注射空气建立气袋囊泡,并于第7天向气囊内注射尿酸盐晶体3mg建立痛风模型。(3)分离血清,测小鼠血尿酸水平。(4)气囊膜HE染色观察炎细胞浸润情况。(5)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NK细胞比例、亚群及受体的变化。(6)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气囊内NK细胞比例、亚群及受体的变化。(7)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中NK细胞比例、亚群及受体的变化。(8)CBA技术检测血清及气囊灌洗液中IFN-γ、IL-6、IL-10、TNF-α的水平。2.临床病例研究(1)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及诊断标准收集男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A)、急性期痛风(AG)、间歇期痛风(IG)患者各20例,同时收集20例男性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CS)。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病历资料。于入组后4周及24周时对患者组进行随访。(2)检测随访前后血尿酸水平的变化。(3)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随访前后外周血中NK细胞、iNKT细胞、NKT细胞、T细胞、B细胞的改变。(4)CBA技术检测随访前后血清中IFN-γ、IL-6、IL-10、IL-2、IL-4、TNF-α的水平。(5)分析NK细胞、iNKT细胞及细胞因子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1.动物模型研究(1)HUA组及各痛风组小鼠的尿酸水平均高于CS组,痛风组小鼠气囊膜上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2)NK细胞比例的变化:HUA小鼠NK细胞比例在外周血中下降;痛风小鼠脾及灌洗液中NK细胞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外周血NK细胞比例在72小时后下降。(3)NK细胞受体的变化:HUA小鼠外周血及气囊灌洗液中NKG2D表达水平下降,痛风鼠气囊灌洗液中NKG2D表达水平下降。(4)NK细胞亚群的变化:HUA小鼠外周血及气囊灌洗液中CD11b+CD27+NK细胞亚群比例下降;痛风小鼠灌洗液中CD11b+CD27+NK细胞先下降后升高,CD11b+CD27-NK细胞先升高后下降,外周血中CD11b-CD27+NK细胞比例升高,CD11b+CD27+NK细胞比例下降,脾NK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5)活化性NK细胞的变化:HUA及痛风小鼠气囊灌洗液中CD69+NK细胞比例升高。(6)细胞因子的变化:HUA及痛风组外周血中IL-6、TNF-α、IL-10浓度升高;灌洗液中HUA组细胞因子无变化,痛风组IL-6、IFN-γ、TNF-α水平升高。2.临床病例研究(1)三组患者的尿酸水平无显着差异。随访后各组尿酸水平达标率低下。(2)HUA患者外周血NK细胞及NKG2D+NK细胞数量低于CS组,随访后无变化,但随访前后均与BMI呈负相关。HUA患者CD4+iNKT细胞数量高于CS组,24周时进一步升高,且随访前后均与IL-10呈正相关;CD8+iNKT细胞、CD4-CD8-iNKT细胞数量下降,随访后无变化。(3)AG患者在急性痛风发作时外周血NK细胞、NKG2D+NK细胞数量下降,与IL-6及24小时尿尿酸呈负相关;关节症状缓解后NK细胞数量、NKG2D的表达恢复正常。AG患者CD4+iNKT细胞数量升高,与SUA水平呈正相关;CD8+iNKT细胞、CD4-CD8-iNKT细胞数量低于CS组,随访过程中无变化。(4)IG患者外周血NKG2A+NK细胞数量升高,与24小时尿尿酸呈正相关,随访时下降。IG患者CD8+iNKT细胞、CD4-CD8-iNKT细胞数量低于CS组,24周随访时进一步下降。(5)患者组CD107a+NK细胞数量升高,无组间差异,随访时下降。三组患者IFN-γ+NK细胞、IFN-γ+iNKT细胞数量与CS组无差异。(6)患者组外周血中IL-10的浓度随访前后均升高,AG患者在入组时IL-6浓度升高,急性期过后IL-6浓度下降。结论:1.HUA、痛风模型小鼠及患者体内IL-10水平升高,痛风患者及小鼠体内IL-6水平升高,证实高尿酸状态可促使抗炎性及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2.HUA及痛风小鼠外周血、脾及气囊灌洗液中NK细胞亚群、受体的比例存在动态变化,说明循环中尿酸水平的升高及MSU晶体的刺激均可以引起循环、组织及器官内NK细胞亚群比例和受体表达的变化。3.HUA及AG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NKG2D+NK细胞数量下降,IG患者NKG2A+NK细胞数量升高,进一步说明NK细胞在HUA及痛风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变化。4.HUA患者外周血中CD4+iNKT细胞亚群数量升高,HUA及痛风患者CD8+iNKT细胞、CD4-CD8-iNKT细胞亚群数量下降,说明HUA及痛风患者体内存在iNKT细胞亚群的失衡。5.HUA及痛风患者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增强,但随病程延长而降至正常;HUA及痛风患者NK细胞及iNKT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未受尿酸水平的影响。
二、尿酸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酸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非布司他原料及其制剂的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痛风的简介及其特点 |
1.1.1 痛风产生的诱因 |
1.1.2 痛风药的作用机制及其分类 |
1.2 非布司他的研究背景 |
1.2.1 非布司他简介及理化性质 |
1.2.2 非布司他的作用机制 |
1.2.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意义及创新性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创新性 |
第二章 非布司他原料的质量研究 |
2.1 仪器与试药 |
2.1.1 仪器与设备 |
2.1.2 试药与试剂 |
2.2 性状 |
2.2.1 外观性状及引湿性 |
2.2.2 熔点 |
2.3 鉴别 |
2.4 检查 |
2.4.1 干燥失重 |
2.4.2 炽灼残渣 |
2.4.3 重金属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布司他制剂的性状和鉴别 |
3.1 性状 |
3.2 鉴别 |
3.3 重量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布司他制剂溶出方法建立及溶出曲线对比 |
4.1 仪器及试药 |
4.1.1 仪器与设备 |
4.1.2 试药与试剂 |
4.2 色谱条件 |
4.3 溶液制备 |
4.4 溶解度试验 |
4.4.1 标准溶液配置方法 |
4.4.2 溶解度试验 |
4.5 溶出介质的确定 |
4.5.1 pH6.0溶出介质浆法转速考察 |
4.5.2 水溶出介质 |
4.5.3 pH4.5醋酸盐缓冲液溶出介质 |
4.5.4 pH1.2盐酸盐溶液溶出介质 |
4.5.5 小结 |
4.6 滤膜吸附试验 |
4.7 溶出度方法学验证及溶出度测定 |
4.7.1 pH6.0磷酸盐缓冲液作溶出介质方法学验证及溶出度测定 |
4.7.2 水-0.3%SDS作溶出介质方法学验证及溶出度测定 |
4.7.3 pH4.5醋酸盐缓冲液-0.5%SDS作溶出介质方法学验证及溶出度测定 |
4.7.4 pH1.2盐酸盐溶液-0.7%SDS作溶出介质方法学验证及溶出度测定 |
4.8 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在四种溶出介质中溶出行为比较 |
4.8.1 pH6.0磷酸盐缓冲液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 |
4.8.2 水-0.3%SDS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 |
4.8.3 pH4.5醋酸盐缓冲液-0.5%SDS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 |
4.8.4 pH1.2盐酸盐溶液-0.7%SDS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 |
4.8.5 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布司他制剂有关物质研究 |
5.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5.2 制剂中杂质的系统研究 |
5.3 降解杂质测定的方法研究 |
5.3.1 仪器及试药 |
5.3.2 色谱条件及测定方法 |
5.3.3 方法学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非布司他制剂的含量均匀度及含量 |
6.1 仪器及试药 |
6.1.1 仪器与设备 |
6.1.2 试剂与试药 |
6.2 含量均匀度及含量测定 |
6.2.1 含量均匀度 |
6.2.2 色谱条件 |
6.2.3 样品制备 |
6.2.4 空白辅料干扰试验 |
6.2.5 溶液稳定性试验 |
6.2.6 线性试验 |
6.2.7 定量限与检测限 |
6.2.8 准确度试验 |
6.2.9 精密度试验 |
6.2.10 耐用性试验 |
6.2.11 含量均匀度测定 |
6.2.12 含量测定 |
6.2.1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尿酸血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Uox-/-大鼠组织器官尿酸分布及生物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Uox~(-/-)大鼠组织器官中的尿酸分布研究 |
第一节 Uox~(-/-)大鼠的饲养 |
第二节 Uox~(-/-)大鼠血清及各组织器官中的尿酸酶活性测定 |
第三节 Uox~(-/-)大鼠血清及各组织器官尿酸分布研究 |
第四节 Uox~(-/-)大鼠肠道组织尿酸及肠液pH检测 |
第五节 Uox~(-/-)大鼠体内尿酸相关酶及转运体基因表达谱测序 |
第二部分 Uox~(-/-)大鼠生物学性状及血生化指标评价 |
第一节 Uox~(-/-)大鼠生物学性状评价 |
第二节 Uox~(-/-)大鼠肝肾功能评价 |
第三节 Uox~(-/-)大鼠各组织脏器系数及病理切片检查 |
第四节 Uox~(-/-)大鼠体内糖代谢、脂代谢功能评价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总附录 |
综述 肠道途径降低血尿酸的可行性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高尿酸诱导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干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 |
主要试剂及来源 |
主要仪器设备 |
论文正文中文版 |
第一部分 原发性痛风患者血清尿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甘油三酯水平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1 原发性痛风的现状概述 |
2 高尿酸血症在痛风发病中的地位 |
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痛风的关系 |
4 甘油三酯与痛风的关系 |
5 本课题的研究策略及意义 |
资料和方法 |
1 病例资料来源 |
2 本研究采用的原发性痛风诊断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病例材料及检测指标的变化特征 |
2 血清尿酸水平与其它指标之间的关系 |
3 血清IGF-1水平与其它指标之间的关系 |
讨论 |
1 探讨各项指标之间相关关系的意义 |
2 血清尿酸水平与其它各项指标之间关系的意义 |
3 血清IGF-1水平与其它指标之间关系的意义 |
4 认识到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意义的重要性 |
5 本研究的缺陷或不足之处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高尿酸诱导甘油三酯代谢紊乱的作用和机制 |
前言 |
1 高尿酸与甘油三酯之间的联系 |
2 高尿酸与甘油三酯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现状 |
3 影响脂质代谢的相关信号通路 |
4 本研究的策略、目的及意义 |
材料和方法 |
1 尿酸刺激LO2细胞诱发脂质代谢紊乱细胞模型建立 |
2 高尿酸血症伴脂质代谢紊乱动物模型建立 |
3 油红O染色 |
4 尿酸测定 |
5 甘油三酯测定 |
6 酮体测定 |
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8 Real-time RT-PCR检测分析 |
8.1 总RNA提取 |
8.2 测定总RNA浓度和纯度 |
8.3 RNA逆转录为cDNA |
8.4 Real-time RT-PCR |
9 Westen blot检测分析 |
9.1 总蛋白提取 |
9.2 BCA法检测蛋白含量 |
9.3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10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尿酸诱导脂肪代谢紊乱细胞模型和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
2 尿酸刺激对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 |
3 尿酸刺激对酮体水平的影响 |
4 尿酸刺激对脂肪代谢酶的影响 |
5 尿酸刺激对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影响 |
讨论 |
1 探讨高尿酸与甘油三酯之间的关系的意义 |
2 高尿酸对甘油三酯变化的影响程度 |
3 高尿酸对甘油三酯变化影响的途径 |
4 高尿酸对甘油三酯变化影响的细胞信号通路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IGF-1通过IRS1/PI3K信号通路改善高尿酸诱导的脂质代谢紊乱 |
前言 |
1 研究IGF-1通过IRS1/PI3K通路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
2 血清尿酸与痛风发作的关系及相关的信号通路 |
3 IGF-1通过IRS1/PI3K信号通路的生物学作用 |
4 本研究的策略、目的及意义 |
材料和方法 |
1 不同浓度IGF-1对LO2细胞脂肪代谢的作用效应检测分析 |
2 IGF-1对高尿酸诱导甘油三酯水平异常的干预效应检测分析 |
2.1 LO2细胞和KM小鼠分组及干预策略 |
2.2 甘油三酯水平检测 |
3 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检测 |
4 IGF-1对高尿酸诱导酮体水平异常的效应检测分析 |
5 IGF-1对高尿酸所致脂肪代谢酶水平变化的干预效应检测分析 |
6 IGF-1对高尿酸诱导脂肪代谢调控和转录因子表达水平异常的干预效应检测分析 |
7 IGF-1在高尿酸致IRS1/PI3K/Akt信号通路异常中作用检测分析 |
8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IGF-1抑制高尿酸诱发的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
2 IGF-1改善高尿酸诱发的酮体水平降低 |
3 IGF-1改善高尿酸对脂肪代谢酶表达的影响 |
4 IGF-1改善高尿酸对对脂质代谢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
5 IGF-1减轻高尿酸对IRS1/PI3K/Akt信号通路的干扰作用 |
讨论 |
1 本研究的发现及其意义 |
2 IGF-1通过IRS1/PI3K/Akt信号通路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地位 |
3 氧化应激机制与甘油三酯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 |
4 高尿酸对脂肪酸氧化代谢过程的抑制作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通路与痛风关系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PI3K/Akt信号通路 |
2.1 PI3K/Akt信号通路组成与活化 |
2.1.1 PI3K |
2.1.2 Akt |
2.2 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 |
2.3 PI3K/Akt信号通路的功能 |
2.3.1 调节蛋白质代谢 |
2.3.2 调节糖代谢 |
2.3.3 调节脂类代谢 |
2.3.4 活化的mTORC1抑制自噬 |
3 PI3K/Akt信号通路与痛风的关系 |
3.1 PI3K/Akt信号通路与尿酸代谢的关系 |
3.1.1 PTEN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导致肾小管减少尿酸重吸收 |
3.1.2 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导致肾小管尿酸分泌增加 |
3.1.3 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促进肠道尿酸排泄 |
3.2 PI3K/Akt信号通路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作用 |
3.2.1 PI3K诱导痛风急性炎症,抑制PI3K可以促进痛风炎症缓解 |
3.2.2 PI3K/Akt信号通路与氧化应激相互作用、活化炎症小体,促进炎症反应 |
3.2.3 MSU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因子产生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影响炎症状态 |
3.2.4 PI3K/Akt信号通路以不依赖于ROS的方式抑制自噬,促进高尿酸所诱导的炎症反应 |
3.2.5 激活PI3K/Akt/mTORC2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促进炎症缓解 |
3.3 PI3K/Akt信号通路与痛风合并症之间的关系 |
3.3.1 高尿酸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肾间质纤维化发生 |
3.3.2 高尿酸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诱发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 |
3.3.3 高尿酸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损害心肌 |
3.3.4 尿酸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引起血管功能紊乱,增加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风险 |
3.3.5 尿酸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引起胰岛素抵抗,干扰糖代谢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论文正文英文版 |
Part Ⅰ Correlation of serum uric acid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with triglyceride levels in gout patients |
Introduction |
1 Current situation of gout |
2 The contribution of hyperuricemia for gout |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and gout |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iglyceride and gout |
5 The research strategy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
Materials and methods |
1 Source of patients data |
2 Diagnostic criteria of primary gout |
3 Exclusion criteria |
4 Research method |
5 Statistical analysis |
Results |
1 Characteristics of gout patients and alterations of the indicators |
2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level and other indicators |
3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IGF-1 level and other indicators |
Discussion |
1 The significance explor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dicatorsin gout patients |
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level andother indicators |
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IGF-1 level andother indicators |
4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about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yper-uricemia |
5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
6 Conclusions |
References |
Part Ⅱ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triglyceride metabolism disorderinduced by high uric acid |
Introduction |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uric acid and triglyceride |
2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uric acidand triglyceride |
3 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s affecting lipid metabolism |
4 The strategy,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
Materials and methods |
1 Establishment of cell model of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 induced byuric acid stimulated LO2 cells |
2 Establishment of animal model of hyperuricemia with lipidmetabolism disorder |
3 Oil red O staining |
4 Determination of uric acid concentration |
5 Determination of triglyceride concentration |
6 Determination of Ketone body concentration |
7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
8 Real-time RT-PCR analysis |
8.1 Total RNA extraction |
8.2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and purity of total RNA |
8.3 Reverse transcription of RNA into cDNA |
8.4 Real-time RT PCR |
9 Western blot assay |
9.1 Total protein extraction |
9.2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tein content with BCA method |
9.3 Sodium dodecyl sulph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trophoresis (SDS-PAGE) |
10 Statistical analysis |
Results |
1 Establishment of cell model and mouse animal model of uric acid-induced dyslipidemia |
2 Effect of uric acid stimulation on triglyceride level alterations |
3 Effect of uric acid stimulation on ketone body level alterations |
4 Effects of uric acid stimulation on the alterations of lipid metabolismenzymes |
5 Effect of uric acid stimulation on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 |
Discussion |
1 The significance of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uric acidand triglyceride |
2 The effect of high uric acid on triglyceride |
3 The way of high uric acid affects triglyceride |
4 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 of high uric acid affects triglyceride 1705 Conclusions |
5 Conclusions |
References |
Part Ⅲ IGF-1 improves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 induced by high uricacid through IRS1/PI3K signaling pathway |
Introduction |
1 Theoretical basis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IGF-1 improving lipidmetabolism disorder through IRS1/PI3K pathway |
2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and gout attack and relatedsignaling pathways |
3 Biological actions of IGF-1 through IRS1/PI3K signaling pathway |
4 The strategy,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
Materials and methods |
1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IGF-1 on lipid metabolism of LO2cells |
2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intervention effect of IGF-1 on abnormaltriglyceride level induced by high uric acid |
2.1 Grouping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y of LO2 cells and KM mice |
2.2 Triglyceride level detection |
3 Detection of serum uric acid level in mice |
4 Effect of IGF-1 on high uric acid induced abnormal ketone bodylevel |
5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effect of IGF-1 on changes of lipidmetabolism enzymes caused by high uric acid |
6 Effect of IGF-1 on lipid metabolism regulation and abnormalexpress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duced by high uric acid |
7 Effect of IGF-1 on IRS1/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lterationsinduced by high uric acid |
8 Statistical analysis |
Results |
1 IGF-1 ameliorates high uric acid induced triglyceride elevation |
2 IGF-1 improves high uric acid induced ketone body decrease |
3 IGF-1 improves the expression of lipid metabolism enzymes withhigh uric acid simulation |
4 IGF-1 improves the expression of lipid metabolism transcriptionfactors with high uric acid challenge |
5 IGF-1 attenuates the interference of hyperuricemia on IRS1/PI3K/Aktsignaling pathway |
Discussion |
1 The discovery of the present study and its significance |
2 The role of IGF-1 in lipid metabolism through IRS1/PI3K/Aktsignaling pathway |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xidative stress and triglyceride metabolismdisorder |
4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high uric acid on oxidative metabolism offatty acids |
5 Conclusions |
References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外周血尿酸、尿酸/肌酐比值对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6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3.2 6组患者的尿酸及尿酸肌酐比值比较 |
3.3 6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比较 |
3.4 6组患者FEV1/FVC和FEV1% pred水平的比较 |
3.5 尿酸及尿酸肌酐比值与疾病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6 6组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 |
3.7 6组患者6MWT及SGRQ评分的比较 |
3.8 尿酸、尿酸肌酐比值对AECOPD患者的临床预测价值.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5)基于《黄帝内经》痹病理论源流探究苓泽合剂防治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痹病理论及其与痛风关系的研究 |
1 《内经》痹病的含义与因机证治概要 |
1.1 痹的含义 |
1.1.1 指症状 |
1.1.2 指病因 |
1.1.3 指病机 |
1.1.4 指病位 |
1.1.5 指病名 |
1.2 痹病的病因病机要点 |
1.2.1 痹病的病因 |
1.2.2 痹病病机 |
1.3 痹病的分类 |
1.4 痹病治疗 |
2.《内经》五体痹(肢体痹)辨析 |
2.1 《内经》五体痹因机证治分析 |
2.1.1 五体痹病因病机特点 |
2.2 五体痹的主要症候表现特点 |
2.2.1 皮痹 |
2.2.2 肌痹 |
2.2.3 脉痹 |
2.2.4 筋痹 |
2.2.5 骨痹 |
2.3 五体痹的防治要点 |
2.3.1 五体痹的预防要点 |
2.3.2 五体痹的治疗要点 |
2.4 痛风相关足痹与肘痹分析 |
2.4.1 足痹 |
2.4.2 肘痹 |
3.《内经》五脏痹因机证治 |
3.1 五脏痹的形成因素 |
3.1.1 外感风寒湿邪 |
3.1.2 地理气候异常 |
3.1.3 饮食起居失节 |
3.1.4 精神情志失调 |
3.1.5 阴阳体质差异 |
3.1.6 营卫状态异常 |
3.1.7 其他病因 |
3.2 五脏病的传变与预后特点 |
3.2.1 五脏痹的传变 |
3.2.2 五脏痹的预后判断 |
3.3 《内经》五脏痹的防治 |
3.3.1 .治五脏痹之未生 |
3.3.2 治五脏痹之未盛 |
3.3.3 治疗五脏痹之未传 |
4 痛风及其与脏腑筋骨痹病的关系 |
4.1 痛风病名的源流演变 |
4.1.1 痛风 |
4.1.2 历节、白虎、白虎历节 |
4.1.3 贼风、箭风、旋风 |
4.1.4 痹、痛痹、行痹、风痹 |
4.2 痛风的病因病机特征 |
4.2.1 外感六淫,壅塞经络 |
4.2.2 饮食不节,湿热内生 |
4.2.3 劳伤太过,正气亏虚 |
4.2.4 气化障碍,痰淤阻滞 |
4.3 痛风的病位与临床表现 |
4.4 痛风的防治原理 |
第二部分 苓泽合剂防治痛风性肾病的实验研究 |
1.材料 |
1.1 动物 |
1.2 药物 |
1.3 试剂 |
1.4 仪器 |
2 方法 |
2.1 复制模型、分组与给药 |
2.2 样本留取和指标观察 |
2.2.1 尿液 |
2.2.2 血液 |
2.3 肾组织形态学观察 |
2.3.1 HE染色: |
2.3.2 免疫组化染色 |
2.3.3 Western blot检测 |
3 结果 |
3.1 一般观察 |
3.2 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大鼠模型肾系数的影响 |
3.3 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大鼠模型尿酸、肌酐及尿素氮的影响 |
3.4 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大鼠模型尿激酶、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ys C)C、尿 N-乙酰-β-D 葡萄糖苷酶(NAG)的影响 |
3.5 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形态学结果观察 |
3.5.1 肉眼观察 |
3.5.2 HE染色 |
3.6 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ABCG1及Glu T9 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 |
3.7 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ABCG1、Glu T9及URAT1 表达的影响(WB) |
4 讨论 |
4.1 痛风性肾病的中医认识 |
4.2 苓泽合剂的理论依据 |
4.2.1 苓泽合剂的立意及组方原则 |
4.2.2 苓泽合剂的方药功效 |
4.2.3 苓泽合剂物药组成的现代药理研究 |
4.3 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的实验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附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中医五体痹研究述要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痹病条文 |
(6)帕金森病患者黑质异常铁沉积与临床分期及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资料收集方法及内容 |
三、MR数据采集及QSM成像处理 |
四、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一、PD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二、PD组与对照组尿酸及磁化率值的比较 |
三、PD早晚期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四、PD早晚期和对照组磁化率值的比较 |
五、PD组SN平均磁化率值与UPDRS-Ⅲ评分、血尿酸水平的关系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定量磁敏感图在帕金森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对照词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高尿酸血症患者精浆中有机酸和生物硫醇含量测定及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部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精浆六种有机酸的含量及临床意义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 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1.2 研究方法 |
2.2 溶液的配制 |
2.2.1 流动相的配制 |
2.2.2 标准品的配制 |
2.2.3 样品的配制 |
2.3 色谱条件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3.2 色谱条件优化 |
3.2.1 色谱柱柱温的选择 |
3.2.2 流动相缓冲盐浓度的选择 |
3.2.3 流动相pH的选择 |
3.2.4 流动相中乙腈比例的选择 |
3.2.5 流速的选择 |
3.2.6 进样量体积的选择 |
3.2.7 波长的选择 |
3.3 方法学考察 |
3.3.1 分离度考察 |
3.3.2 线性关系考察 |
3.3.3 精密度考察 |
3.3.4 稳定性考察 |
3.3.5 重复性考察 |
3.3.6 加标回收率考察 |
3.4 样品测定 |
3.5 不同温度下六种有机酸的降解速率 |
3.6 正常人群精浆中六种有机酸与精液参数的关系 |
3.7 高尿酸血症患者精浆尿酸与血尿酸的相关性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精浆四种生物硫醇的含量及临床意义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 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1.2 研究方法 |
2.2 溶液的制备 |
2.2.1 流动相的制备 |
2.2.2 标准品储备液的制备 |
2.2.3 还原剂的制备 |
2.2.4 沉淀剂的制备 |
2.2.5 衍生剂的制备 |
2.2.6 样品的制备 |
2.3 色谱条件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色谱条件优化 |
3.1.1 柱温的选择 |
3.1.2 流动相pH的选择 |
3.1.3 流动相梯度的选择 |
3.1.4 流速的选择 |
3.1.5 波长的选择 |
3.2 方法学考察 |
3.2.1 分离度考察 |
3.2.2 线性关系考察 |
3.2.3 精密度考察 |
3.2.4 重复性考察 |
3.2.5 加标回收率考察 |
3.3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缩略词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黄芩苷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高尿酸血症肾病概述 |
1.1.1 高尿酸血症概述 |
1.1.2 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 |
1.1.3 高尿酸血症肾病及其分子机制 |
1.2 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药物 |
1.2.1 抑制尿酸生成 |
1.2.2 促进尿酸排泄 |
1.2.3 促进尿酸分解 |
1.2.4 抗炎药物 |
1.3 黄芩苷抗氧化、抗炎活性的研究 |
1.3.1 黄芩苷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 |
1.3.2 黄芩苷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黄芩苷体外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分子对接研究 |
2.1 材料 |
2.1.1 药品与试剂 |
2.1.2 仪器 |
2.2 方法 |
2.2.1 试剂的配置 |
2.2.2 黄芩苷对XOD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
2.2.3 黄芩苷对XOD的抑制类型的研究 |
2.2.4 黄芩苷与XOD的分子对接研究 |
2.2.5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 |
2.3.1 黄芩苷对XOD的抑制作用 |
2.3.2 黄芩苷对XOD的抑制类型的研究 |
2.3.3 黄芩苷与XOD分子对接研究 |
2.4 讨论 |
3 黄芩苷对小鼠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作用研究 |
3.1 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药品与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方法 |
3.2.1 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
3.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3.2.3 观测指标 |
3.2.4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 |
3.3.1 小鼠体重的变化 |
3.3.2 黄芩苷对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血清尿酸的影响 |
3.3.3 黄芩苷对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肾功能的影响 |
3.3.4 黄芩苷对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XOD的影响 |
3.3.5 黄芩苷对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的脏器系数的影响 |
3.4 讨论 |
4 黄芩苷对尿酸钠晶体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
4.1 材料 |
4.1.1 药品与试剂 |
4.1.2 仪器 |
4.1.3 细胞株 |
4.1.4 试剂的配置 |
4.2 方法 |
4.2.1 细胞培养 |
4.2.2 尿酸钠晶体的制备 |
4.2.3 尿酸钠晶体诱导NRK-52e细胞炎症损伤模型的建立 |
4.2.4 黄芩苷对NRK-52e细胞增殖的影响 |
4.2.5 黄芩苷对尿酸钠晶体诱导NRK-52e细胞损伤的影响 |
4.2.6 统计学方法 |
4.3 结果 |
4.3.1 不同浓度尿酸钠晶体对NRK-52e细胞的影响 |
4.3.2 黄芩苷对NRK-52e细胞增殖的影响 |
4.3.3 黄芩苷对尿酸钠晶体诱导NRK-52e细胞损伤的影响 |
4.4 讨论 |
5 全文总结 |
5.1 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性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质量标志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二节 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桂枝和桃仁药材生产过程中质量标志物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桂枝药材生产过程中质量标志物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采收期对桂枝药材质量标志物的影响及评价 |
二、干燥对桂枝药材质量标志物的影响及评价 |
三、不同产地对桂枝药材质量标志物的影响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桃仁药材生产过程中质量标志物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不同基原桃仁药材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
二、采收期对山桃仁药材质量标志物的影响及评价 |
三、不同产地对山桃仁药材质量标志物的影响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体内过程的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质量标志物的研究 |
第一节 大鼠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二节 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
第三节 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研究 |
第四节 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
第五节 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 |
第六节 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在大鼠体内排泄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高尿酸状态下NK细胞、iNKT细胞亚群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概念 |
1.2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流行病学 |
1.3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1.4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机制 |
1.4.1 相关环境因素 |
1.4.2 尿酸代谢过程异常 |
1.5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
1.5.1 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 |
1.5.2 痛风自发缓解的免疫机制 |
1.5.3 基于免疫基础的治疗 |
1.6 NK细胞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
1.7 iNKT细胞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
1.8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1.8.1 研究目标 |
1.8.2 创新点 |
第2章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动物模型体内NK细胞的变化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 |
2.1.2 实验药品、试剂及药物制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2.2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小鼠模型的建立 |
2.2.3 血尿酸水平的测定 |
2.2.4 气袋囊泡膜的HE染色 |
2.2.5 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及亚群的测定 |
2.2.6 气袋囊泡灌洗液中NK细胞数量及亚群的测定 |
2.2.7 脾中NK细胞数量及亚群的测定 |
2.2.8 外周血及气囊灌洗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 |
2.2.9 统计学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实验小鼠的基本情况 |
2.3.2 尿酸检测结果 |
2.3.3 小鼠气袋囊泡膜的病理学改变 |
2.3.4 NK细胞比例的变化 |
2.3.5 NK细胞亚群的变化 |
2.3.6 NK细胞表面受体的变化 |
2.3.7 NK细胞各亚群表面受体的变化 |
2.3.8 活化性NK细胞的变化 |
2.3.9 细胞因子的变化 |
第3章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变化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仪器 |
3.1.2 主要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一般资料调查 |
3.2.3 生化指标检验 |
3.2.4 治疗方案及随访 |
3.2.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和细胞计数 |
3.2.6 NK细胞及iNKT细胞亚群测定 |
3.2.7 NK细胞及iNKT细胞功能测定 |
3.2.8 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 |
3.2.9 统计学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化检查结果 |
3.3.2 外周血中NK细胞的变化 |
3.3.3 随访时外周血NK细胞的变化 |
3.3.4 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
3.3.5 NK细胞及细胞因子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3.3.6 外周血中i NKT细胞的变化 |
3.3.7 随访后外周血中i NKT细胞变化 |
3.3.8 iNKT细胞与细胞因子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3.3.9 外周血中NKT细胞的变化 |
3.3.10 外周血中T细胞的变化 |
3.3.11 外周血中B细胞的变化 |
第4章 讨论 |
4.1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模型小鼠的成功制备 |
4.2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影响因素 |
4.3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与细胞因子水平 |
4.4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与NK细胞 |
4.5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与iNKT细胞 |
4.6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与T细胞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尿酸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布司他原料及其制剂的质量研究[D]. 刘鑫洋.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2]Uox-/-大鼠组织器官尿酸分布及生物学评价[D]. 董鲜祥.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高尿酸诱导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干预效应[D]. 刘春红. 山东大学, 2021(10)
- [4]外周血尿酸、尿酸/肌酐比值对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D]. 章邱东.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5)
- [5]基于《黄帝内经》痹病理论源流探究苓泽合剂防治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制[D]. 赵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帕金森病患者黑质异常铁沉积与临床分期及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 陈仪婷. 苏州大学, 2020(02)
- [7]高尿酸血症患者精浆中有机酸和生物硫醇含量测定及临床价值[D]. 崔彤.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黄芩苷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永杰.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9]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和桃仁质量标志物的研究[D]. 卞晓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高尿酸状态下NK细胞、iNKT细胞亚群及功能变化的研究[D]. 高立超.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