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创新是企业与时俱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推动力(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认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张霜[2](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申晓蓉[3](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文中提出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历程。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书写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新篇章,以自身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与世界。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本视域,深入系统地总结和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采取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分析方法,力求能够对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进行创新性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与被指导的互动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域研究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符合三个理论原则,即贴合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现代化规律,并以此为前提区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与“一般经验”,为全文的整体性研究奠定了学理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成功的基本经验在于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推进经济现代化,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度以及工业化的可持续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来看,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得以完善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内涵式发展、稳定趋势以及国际化水平。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来看,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目标与发展的平衡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区域的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持续推进的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以加强自身建设来提高党领导经济现代化的水平。同时,在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国有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也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作用。
韩建旭[4](2019)在《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是当今时代最为引人瞩目、最为影响广泛的领域。中国共产党人尤为重视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互联网发展与治理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思想。自河北正定任职之后,习近平就非常关注信息、信息科技和网络信息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网络强国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而形成了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基于此,论文以“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题,通过运用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跨学科等方法对这一思想的形成条件、发展过程、基本内容、鲜明特征、时代价值、实现路径等作了深入研究,初步建构起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逻辑体系。第一,从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主体因素四个方面,探究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习近平提出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这一思想是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旨在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应对国际网络空间的战略角逐以及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存在的问题作出回应;这一思想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指导,源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科技、信息、网络思考的启迪,既植根于中国互联网建设的伟大实践,又离不开习近平个人学习工作经历的积累。第二,结合习近平从政生涯中的信息网络实践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论述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伴随着职务的变迁,习近平对信息、信息科技和互联网的思考与实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使得网络强国重要思想有一个逐步走向深入的演变过程。据此,可以将这一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在1982-1994年的开始萌芽阶段,习近平的信息理念萌生,信息化建设实践初步展开;在1994-2007年的初具轮廓阶段,习近平提出和实践了“数字福建”“数字浙江”“智慧上海”,成为“网络强国”的先声和预演;在2007-2017年的基本形成阶段,习近平对互联网的关注和思考由地方一隅转至国家总体,基本勾勒了网络强国战略的宏伟蓝图;在2017年至今的深化发展阶段,习近平提出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并概括了它的丰富内涵。第三,依据习近平对网络强国的相关阐释,概括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实现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转变是习近平基于中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所处的历史方位而提出来的时代课题。通过梳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可以得出,是不是网络强国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是不是强、网络经济是不是强、网络安全是不是强、网络文化是不是强、网络国际合作是不是强。也就是说,建设网络强国就要有创新发展的网络技术、实力雄厚的网络经济、坚强有力的网络安全、健康繁荣的网络文化、良好的网络国际合作,从而既明确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又明确了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总布局和总路径。第四,从整体上审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归纳了其政治特质、价值取向、理论品格、实践需求、世界视野。作为政治家的习近平不仅对网络强国进行了思考,而且将其上升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层面,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政治性。习近平要求网信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人民共享、人民民主、人民评判,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人民性。习近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系统阐释互联网的发展与治理,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理论性。习近平正视国内外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努力满足现实需要,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实践性。习近平不仅高度关注国内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而且致力于推进全球互联网的和谐共生、公平正义和共建共享,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国际性。第五,从理论和现实的维度,分析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时代价值。习近平在互联网时代提出网络强国重要思想,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互联网思想,使这一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领导干部识网、管网、用网,为凝聚社会共识建设网络强国、携手各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当然,这就需要通过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教育和宣传、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理念转变为法律和制度、全面系统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实践等路径,完成这一思想的目标和任务,推动中国早日建成网络强国。
齐佳楠[5](2018)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的到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到了新阶段。在工业化发展上走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这些思想与马克思经典经济理论共同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工业化思想的继承和超越,是中国在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上的顶层设计,其内涵丰富、体系完备、特色鲜明、逻辑清晰。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具备战略性、创新性、科学性、前瞻性以及全球引领性等特色,以2025中国制造为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目标,将实体经济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新型工业化的主要途径,使创新驱动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协调供需平衡,科学的处理生态环境、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全球化之间的各种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论述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功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体系,解决了中国工业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引领了中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王婧[6](2015)在《十六大以来党的工业化理论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工业化是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工业化建设是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不断探索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实践,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工业化理论。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后,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的工业生产方式全面发展,党的工业化理论也不断创新,指导工业化建设实践的发展。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十六大以来党的工业化理论创新依据和背景进行分析,按照工业化理论发展的脉络,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业化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业化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对十六大以来党的工业化理论创新的背景进行分析,为党的工业化理论创新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分析了十六大以来党的工业化理论创新的内容,根据党在十六大以来提出的关于工业化的理论及政策进行梳理,研究并分析了党的工业化理论发展创新之处。第三部分,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并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党的工业化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要正确处理理论创新与实践的关系,理论创新要遵循规律,要有科学的方法,工业化要符合国情。研究党的十六大以来工业化理论创新有助于找到科学正确的工业化发展方向,不断完善工业化道路的发展,也能够为今后工业化的科学发展方式奠定基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繁荣。
张鸳鸯[7](2015)在《论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生态转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梦想,而国际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我国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走的是仅仅追求GDP增长的单向度的工业化之路,从投资驱动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难以为继到中共十六大以技术创新驱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确立,这个转变对我国工业化的实现来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技术创新生态转向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走出工业化生态困境的出路就是走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技术创新的生态转向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突出的农业以及农村的环境污染、以河流以及地下水为主的水污染、以PM2.5为主的空气污染、垃圾围城的不断涌现等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工业化的向前推进。因此,技术创新实现生态转向已经迫在眉睫。要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转向,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联动。首先,政府必须完善促进技术创新生态转向的体制,提供促进技术创新生态转向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全面推进绿色科技研发扶持政策;其次,企业要树立生态价值观,自觉承担生态责任,建设企业的生态文化,加大对绿色生态技术的研发力度;最后,社会公众要树立绿色消费观,民众生态意识是推动技术创新生态转向的力量源泉。此外,公众的监督作用对技术创新实现生态转向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联动,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技术创新生态转向,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工业化乃至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杨近[8](2015)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与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是一种社会需求推动型的教育。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而工业化自西欧发端以来一直是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主题。本论文将职业教育体系置于社会系统中,从工业化进程推进带来的社会系统运行变化的角度考察职业教育体系的变迁。力求回答的核心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是什么?对我国工业化后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什么启示?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和假设,并明确了研究方案。第二章,概念界定、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工业化、工业化进程以及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确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并以此作为本论文中职业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分期标准。其次,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同时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最后,确定了工业化与职业教育体系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第三章,早期工业化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先从早期工业化发轫带来的社会经济变化对人才需求变化切入,分别对近代实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进而对其内部形态特征进行描述,最后通过分析早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外部环境变化对职业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指出:早期工业化进程是近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近代教育思潮是体系演变的主要推动力;并且指出近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超前于当时社会发展现实的。第四章,社会主义工业化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以社会主义工业化推进带来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为主线,分别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前工业化阶段以及工业化初、中期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这两个阶段体系的内部形态特征;最后总结了这一时期职业教育体系具有政府主导,在适应工业化发展中不断演变,与社会需求有一定滞差的发展特点。第五章,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历史逻辑。分析总结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演变的历史逻辑:一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影响职业教育体系的演变;二是政治、经2济、文化多重因素决定职业教育体系演变;三是政府是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力量。第六章,工业化后期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在分析了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对职业教育体系的影响以及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共同特征及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要顺应我国工业化发展趋势;在社会系统中整合创新;并基于体系自我建构上进行制度设计。
陈美华[9](2015)在《陈征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征是当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潜心研究《资本论》和中国经济问题,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陈征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运用史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通过对陈征在学习、研究、传播、运用和发展《资本论》过程中形成的理论观点、思想内容及思想特点进行概括和分析,再现陈征经济思想的全貌与当代价值。陈征经济思想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对陈征学术生涯与取得的学术成果的概括与总结,展示了陈征丰硕的学术成果以及为《资本论》的广泛传播作出的突出贡献;通过对陈征的现代科学劳动、社会主义城市地租这两大理论的研究,以及对陈征有关《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等领域的理论观点的探索,充分展现了陈征经济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尤其是陈征在深入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的基础上,创建了现代科学劳动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理论体系,这是《资本论》在当代的重大发展和重新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于当前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此证明了《资本论》在当代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巩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研究陈征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发意义:第一,陈征是当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研究陈征经济思想,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第二,陈征经济思想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客观实际,所提出的观点和见解具有一定的学术前瞻性和实践意义,对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方针决策和指导当前经济建设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第三,陈征高度的责任感、严谨切实的治学精神和高洁的人格是广大经济学工作者学习的典范。
赵玲[10](2015)在《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形成有着多重因素,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加剧是其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起点研究工业化问题,特别关注东方社会发展,特别是对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进行了思考。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具有丰富的内容。文章从生产力、社会制度、技术创新、城市化的角度分析了工业化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分析了工业化世界性和普遍意义,阐明了工业化不仅造成了人的异化、人与自然矛盾加剧,而且最终推动社会制度的更替。在关注东方社会转型的同时,论述了民族的独立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以及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特殊方式。通过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论述了传统工业化道路存在的问题以及推进新型工业道路的必要性、内涵和优势。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对新时期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提出要继续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鼓励自主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城市化推动工业化,两者协调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路径。
二、技术创新是企业与时俱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推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术创新是企业与时俱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推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系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思想指引 |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理论基础 |
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理论原则 |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研究对象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根本主题:工业化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着中国工业化的探索 |
二、新型工业化体现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现实条件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要实现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 |
一、加强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
二、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 |
三、推动工业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 |
一、改革开放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 |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
三、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对外开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推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指向:以人民为中心 |
一、阶段性目标: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 |
二、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应处理好目标与发展的关系 |
一、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三、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
一、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支柱力量 |
二、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加强自身建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以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为支撑 |
一、发挥国有经济在经济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 |
二、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保驾护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思路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人类正处于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 |
一、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
二、国际社会网络空间战略角逐日趋激烈 |
三、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存在诸多困境 |
第二节 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信息和网络的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思想 |
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科技、信息和网络的思考 |
第三节 实践基础:中国网络建设的伟大实践 |
一、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 |
二、中国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积极铺设 |
三、中国互联网建设、应用与管理的全面推进 |
四、中国新一代互联网建设实践 |
第四节 主体因素:习近平个人成长经历的积累 |
一、深厚的文化浸润 |
二、完善的知识结构 |
三、丰富的网络实践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 |
第一节 1982-1994 年:开始萌芽阶段 |
一、信息理念的萌发 |
二、信息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
第二节 1994-2007 年:初具轮廓阶段 |
一、“数字福建”:网络信息化的思考与实践 |
二、“数字浙江”:“数字福建”的延伸和拓展 |
三、“智慧上海”:智慧城市的前瞻思考 |
第三节 2007-2017 年:基本形成阶段 |
一、对互联网的关注从地方一隅转至国家总体 |
二、网络强国战略蓝图的勾勒 |
第四节 2017 年至今:深化发展阶段 |
一、全面建设新时代网络强国号角的吹响 |
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命名和概括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习近平对网络强国的定位和认识 |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处于新的历史方位 |
二、我国亟待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 |
第二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创新发展的网络技术 |
一、互联网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先导力量 |
二、互联网技术创新的重点是突破互联网核心技术 |
三、走中国特色互联网技术创新强国道路 |
第三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实力雄厚的网络经济 |
一、新常态下数字经济大有可为 |
二、发展数字经济关键在于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
三、下大气力培育和壮大数字经济 |
第四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坚强有力的网络安全 |
一、网络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
二、树立正确的互联网安全观 |
三、构建多主体参与、多手段并举的网络安全治理格局 |
第五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健康繁荣的网络文化 |
一、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
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
三、努力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
第六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良好的网络国际合作 |
一、坚持和尊重网络主权 |
二、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
三、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鲜明特征 |
第一节 政治性 |
一、区别于学术观点的政治理念 |
二、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意志 |
三、具有国家战略高度 |
第二节 人民性 |
一、依靠人民推进网信事业的发展 |
二、让网信成果惠及广大中国人民 |
三、发扬互联网民主和监督的精神 |
四、由人民来评判网信事业的成效 |
第三节 科学性 |
一、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网信事业中的复杂关系 |
二、以历史唯物主义把握互联网时代 |
三、形成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
第四节 实践性 |
一、一切从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实际出发 |
二、正视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中的问题挑战 |
三、着眼于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实践需要 |
第五节 国际性 |
一、和谐共生的全球网络发展与治理理念 |
二、公平正义的全球网络发展与治理导向 |
三、共建共享的全球网络发展与治理愿景 |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价值及其实现 |
第一节 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思想内容 |
二、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道 |
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现实价值 |
一、为领导干部懂网、治网、用网提供重要指引 |
二、为凝聚共识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基本遵循 |
三、为携手各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 |
第三节 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实现路径 |
一、进行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教育和宣传 |
二、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理念转变为法律和制度 |
三、全面系统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实践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跋 |
(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重难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相关概念概述 |
1.6.1 传统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 |
1.6.2 新时期新型工业化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 |
1.6.3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认识 |
第二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主义的工业化思想 |
2.2 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 |
2.3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思想 |
2.4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思想 |
第三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的概述 |
3.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的演进轨迹 |
3.1.1 由传统工业化思想到新型工业化阐释 |
3.1.2 由新型工业化阐释到新时代工业化重要论述 |
3.1.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的产生 |
3.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的内涵 |
3.2.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
3.2.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
3.2.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
3.2.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
3.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的特征 |
3.3.1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战略性 |
3.3.2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动力的创新性 |
3.3.3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途径的科学性 |
3.3.4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前瞻性 |
3.3.5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型工业化与世界经济交往的引领性 |
第四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相关关系分析 |
4.1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型工业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2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
4.3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
4.4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型工业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
第五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的价值 |
5.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 |
5.2 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体系 |
5.3 有助于解决中国工业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
5.4 引领了中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 |
5.5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十六大以来党的工业化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的目的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 关于新型工业化的研究 |
(二) 关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研究 |
(三) 关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与工业化的研究 |
(四) 关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研究 |
(五) 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 |
(六) 学术界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主要内容与构架 |
(一) 主要内容 |
(二) 基本构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第一部分 十六大以来党的工业化理论创新依据和背景 |
一、党的工业化理论创新的依据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业化理论 |
(二) 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业化理论 |
二、十六大以来党的工业化理论创新的背景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第二部分 十六大以来党的工业化理论创新的内容 |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一)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
(二)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
(三)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途径 |
二、工业化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 在工业化建设中发展循环经济 |
(二) 在工业化建设中促进清洁生产 |
三、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 |
(一) 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 |
(二)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
四、把生态文明融入工业化建设当中 |
(一) 生态文明的涵义及措施 |
(二) 低碳经济的涵义及措施 |
第三部分 十六大以来党的工业化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 |
一、正确处理理论创新与实践的关系 |
(一) 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的发展 |
(二) 理论创新要为群众所掌握 |
二、理论创新要遵循规律 |
(一) 理论创新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二) 理论创新是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
三、理论创新要有科学的方法 |
(一) 理论创新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
(二) 唯物史观指导工业化理论创新 |
(三) 工业化理论创新要与工业化实践发展相结合 |
四、工业化要符合国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论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生态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路线图 |
1.4.3 文章基本结构 |
第2章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及本质特征 |
2.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2.1.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2.1.2 新型工业化“新”的内涵 |
2.2 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特征 |
2.2.1 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
2.2.2 新型工业化是技术创新驱动的工业化 |
2.2.3 新型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
2.2.4 新型工业化是有生态文明要求的工业化 |
第3章 技术创新生态转向的内在要求 |
3.1 新型工业化对技术创新提出新要求 |
3.1.1 单向度技术创新的批判 |
3.1.2 新型工业化对技术创新提出“生态”要求 |
3.2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技术创新生态转向的必然 |
3.2.1 传统工业化造成持续不断的环境恶化 |
3.2.2 科学发展观诉诸技术创新生态转向 |
3.2.3 价值观的不断发展要求技术创新实现生态转向 |
3.2.4 技术创新生态转向是单向度技术创新的扬弃 |
3.3 技术创新生态转向的内涵及实质 |
3.3.1 技术创新生态转向的内涵 |
3.3.2 技术创新生态转向的实质 |
第4章 技术创新生态转向何以可能 |
4.1 生态文明的兴起为技术创新生态转向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
4.2 人类生产生活实践为技术创新生态转向提供了现实可能 |
4.2.1“行动者网络”构筑绿色经济 |
4.2.2“乐活”的全球兴起 |
4.3 技术创新生态转向的社会建构 |
4.3.1 政府在技术创新生态转向中的责任构建 |
4.3.2 企业在技术创新生态转向中的责任构建 |
4.3.3 公众在技术创新生态转向中的责任构建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5.1.1 本文研究成果 |
5.1.2 本文创新点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我国工业化进程与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案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工业化与我国工业化进程 |
一、工业化的内涵 |
二、工业化进程理论 |
三、我国工业化进程 |
第二节 职业教育体系内涵 |
一、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 |
二、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 |
三、职业教育体系的功能 |
四、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的要素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与职业教育体系 |
一、工业化与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综述 |
二、工业化进程与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三、工业化进程与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关系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早期工业化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
第一节 近代工业的发轫与实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
一、我国近代工业的发轫 |
二、实业救国思潮与实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
三、实业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与近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
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快速发展 |
二、从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型 |
三、中华职教社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
第三节 近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
一、早期工业化进程是职业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
二、近代教育思潮是职业教育体系演变的主要推动力 |
三、近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超前于当时的社会发展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前工业化阶段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改造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
第二节 现代工业化初、中期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
一、全面市场化转型与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 |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 |
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
第三节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
一、职业教育体系在不断适应工业化发展需求中演变 |
二、职业教育体系在政府主导和政策推进下演变 |
三、设计与内生模式的失衡使体系发展与社会需求存在滞差 |
第五章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演变的历史逻辑 |
第一节 我国工业化进程影响职业教育体系的演变 |
一、工业化进程的人才需求变化是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基本推动力 |
二、我国工业化进程特征直接影响职业教育体系的演变特点 |
第二节 政治、经济、文化多重因素决定职业教育体系演变 |
一、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受社会背景制约 |
二、各历史阶段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不同 |
第三节 政府是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力量 |
一、政府主导促进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
二、政府的过度干预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内生发展 |
第六章 工业化后期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 |
第一节 工业化后期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诉求 |
一、适应与促进 |
二、就业与发展 |
三、民生与公平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职业教育体系共同特征及趋势 |
一、职业教育体系的本土适应性 |
二、职业教育体系的多元全纳性 |
三、职业教育体系的灵活开放性 |
四、职业教育体系的法制化建设 |
第三节 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内在转型,不是重构 |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要顺应我国工业化发展趋势 |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要在社会系统中整合创新 |
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基于体系自我建构基础上的制度设计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着作 |
二、学术期刊 |
三、其他类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9)陈征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及尚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一章 陈征的学术生涯与学术贡献 |
第一节 陈征的学术生涯简介 |
第二节 陈征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是学习和研究《资本论》的迫切需要 |
二、在多种经济思想争论中产生 |
三、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发展 |
第三节 陈征经济思想发展阶段及突出贡献 |
二、第二阶段(1978-1988年):编选出版了系列“《资本论》研究丛书”,推动了对《资本论》的研究与运用 |
三、第三阶段(1988年.至今):结合中国经济问题,对《资本论》进行发展和创新 |
四、创建发展了福建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 |
五、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
第二章 陈征的现代科学劳动思想 |
第一节 现代科学劳动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现代科学劳动理论体系的创立 |
一、从一般科学劳动发展为现代科学劳动 |
二、现代科学劳动的价值创造 |
三、现代科学劳动的使用价值 |
四、现代科学劳动的具体形式 |
五、现代科学劳动的引领作用 |
第三节 对劳动价值论相关问题的探析 |
一、劳动价值论有关问题的辨析 |
二、对生产要素价值的解析 |
第四节 本章简评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
二、为党和国家提出“四个尊重”重大方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三、充分肯定各种社会劳动的积极作用,促进生产力发展 |
四、重视知识和创造,有利于推动创业创新 |
五、强调现代科技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
第三章 陈征对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理论的创新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理论产生的原因 |
一、有关社会主义地租的争论为城市地租的研究提供了契机 |
二、城市地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产物 |
三、城市地租是由城市土地的特殊性所决定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城市绝对地租 |
一、城市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
二、城市绝对地租的来源 |
三、城市绝对地租量的确定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城市级差地租 |
一、城市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
二、探索城市级差地租的两种形式 |
三、城市级差地租量的确定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城市垄断地租 |
一、有关城市垄断地租的争论 |
二、城市垄断地租的特点 |
三、城市垄断地租量的确定 |
第五节 对城市土地价格和城市地产市场的研究 |
一、界定了地产与地产市场的概念 |
二、厘清了地租、地价和地产市场的关系 |
三、总结了城市地产市场的特点 |
第六节 本章简评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地租理论 |
二、为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完善城市土地市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三、城市地租理论的实践与运用 |
第四章 陈征运用《资本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一节 开创性提出《资本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指导意义 |
第二节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一、总结了《资本论》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
二、主张《资本论》为市场体系提供了理论根据 |
三、坚持运用《资本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四、有关《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研究中的几个争论问题 |
第三节 《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一、结合《资本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二、运用《资本论》探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道路 |
第四节 《资本论》与技术革命 |
一、提出“马克思的科学技术基本原理是创作《资本论》的基础”的重要观点 |
二、新技术革命形势下,对《资本论》相关原理的运用和发展 |
三、新技术革命形势下,对形形色色“新理论”的剖析 |
第五节 本章简评 |
一、扞卫了《资本论》的科学性和指导地位 |
二、提出一系列创新性观点,推动了对《资本论》的研究 |
三、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 |
第五章 陈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的探索 |
第一节 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论述 |
一、对确立基本经济制度根据的深刻认识 |
二、对确立基本经济制度意义的全面阐发 |
三、对基本经济制度几个争论问题的看法 |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探索 |
一、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二、尊重客观实际,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
三、对几种观点的商榷 |
第三节 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
一、总结了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 |
二、诠释了新型工业化思想 |
三、探寻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 |
四、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
第四节 本章简评 |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政策性和学术性 |
二、提出一系列的创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理论 |
三、实事求是地对有关争论问题进行磋商和批判 |
四、运用现代科学劳动理论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 |
第六章 陈征经济思想的特点 |
一、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 |
二、坚持对《资本论》的系统研究与发展创新 |
三、揭示了《资本论》的强大生命力 |
四、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下的首创性 |
五、以诗词抒发经世济民的博大胸怀 |
第七章 陈征经济思想的启示与传承 |
第一节 对巩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的意义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面临严峻的挑战 |
二、陈征经济思想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的意义 |
第二节 对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启示 |
一、现代科学劳动思想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启示 |
二、城市地租理论对于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
三、新型工业化论述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启示 |
第三节 对陈征治学精神和高洁人格的传承 |
一、在做学问上,要弘扬陈征严谨切实的治学精神 |
二、在学科建设上,要传承陈征高度的责任感和建设理念 |
三、在教书育人和为人处事上,要发扬陈征超凡的人格魅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形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1、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飞跃 |
2、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与扩大 |
3、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
(二)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 |
1、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研究起点 |
2、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丰富发展 |
二、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工业化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
1、生产力的发展是工业化产生的根源 |
2、社会制度是工业化稳定发展的保障 |
3、科学技术是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 |
4、城市化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
(二)工业化的作用与危机 |
1、工业化的世界性及其普遍意义 |
2、工业化造成了人的异化 |
3、工业化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
4、工业化最终带来资本主义制度的更替 |
(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特殊方式 |
1、民族独立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前提 |
2、关于落后国家生产力跨越方式的选择 |
三、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对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启示 |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超越 |
1、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2、传统工业化道路存在的问题 |
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优势 |
(二)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对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意义 |
1、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2、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3、有利于增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优势 |
(三)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路径 |
1、继续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2、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
3、鼓励自主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
4、以城市化推动工业化,两者协调发展 |
5、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技术创新是企业与时俱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推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D]. 申晓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研究[D]. 韩建旭.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研究[D]. 齐佳楠.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6]十六大以来党的工业化理论创新研究[D]. 王婧. 齐鲁工业大学, 2015(03)
- [7]论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生态转向[D]. 张鸳鸯. 云南师范大学, 2015(01)
- [8]我国工业化进程与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研究[D]. 杨近.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2)
- [9]陈征经济思想研究[D]. 陈美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8)
- [10]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研究[D]. 赵玲. 苏州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