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文商信函中表示收到对方信函的表达法(论文文献综述)
罗带[1](2019)在《晚清外交官之西方法律观 ——关于郭嵩焘与曾纪泽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在被迫地“开眼看世界”后,便经历着近代西方文明所带来的震慑。“坚船利炮”固然是直接而首当其冲的,但更深远的影响则来自于西方的政制与法律所引发的观念革新。本文第一章主要讨论在近代中国,伴随着中外交流和冲突的频繁,“夷夏”文明观被打破,在国际法知识输入中国后,面对陌生的国际秩序,郭嵩焘及其使团行三十余人在上海启程前往英国伦敦的重要事件,这一事件即为中国近代官方语境下的代表国家第一次“走向世界”的标志。郭嵩焘去职后曾纪泽接任之,因此,外交家是郭、曾二公最重要的身份,而他们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对于国际法的认识与应用之最早代表。他们积极地学习国际法知识,参与国际法学会的活动,并在具体的外交事件中应用着国际法,为国家在不流血的战争中争取了权益。本文第二章则讨论郭嵩焘和曾纪泽对于西方法政的见解。而随着二人之文集与日记的整理和出版,他们的思想,尤其是对于中西法律文化的远见卓识,愈加为学界所重视。如果说,对于国际法知识的理解与援用,其来源于他们作为外交官的职务,那么对于西方的宪政和司法制度的认识,其动力来源,则是他们作为受过儒家传统教育的中国士大夫的身份,并藉由这重身份和知识背景所带来的“有色眼镜”,对于西方的法律文明进行观察。本文第三章则侧重于比较郭嵩焘和曾纪泽对于西方法律思想的差异,如果说郭嵩焘属于呼吁中国厉行西法,进入国际大家庭的一个理想主义者,则曾纪泽无疑是一位试图运用西方法律规则,为国家争取权益的实用主义者。尽管他们都是在中国最早讲西学之代表,但他们的差异,亦能展现出洋务运动时代的两种不同思想脉络。而考察其差异的原因,除了知识背景和个人履历之外,和使团内部的矛盾也不无关系。在结语部分,本文试图在理论上有所阐发,故而引入了“他者”之概念,阐述近代中西法律交流史上中西法律传统互为他者的现象,并着重分析郭嵩焘等人所建立的,对于西方法律传统“他者”印象在法律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阮兰英(NGUYEN LAN ANH)[2](2017)在《汉越商务信函中拒绝言语行为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无限商机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也日益频繁。商务信函成为人们在经济领域内的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通过商务信函,人们可以交流信息,联系业务,商谈贸易,磋商,处理相关问题,传递友谊等。现在商品流通领域已向前延伸到了生产领域和产前的各种活动,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原料供应等,又向后扩展到了流通过程结束后的消费过程,包括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因此,无论是哪一个经济主体,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都会因经济交往和商业活动而不间断地加强联系。商务信函就是进行这种联系的有效形式。所以,研究贸易书信里面的拒绝言语行为有助于掌握贸易书信的书写规格和语言表达,加强书写书信的计较,同时充分了解中国和越南的交际文化因素是很重要的。在前人所研究的基础上以及上诉的几条理由,本人拟定论文的题目为《汉越商务信函中拒绝言语行为对比研究》。希望所有越南汉语学习者都能够正确地使用适当的语言和合理的策略来表达拒绝的意图,以便得到最好的交际结果。论文分为4章:第一章介绍相关的理论基础,写明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同时对于商务信函的拒绝语言行为进行一个初步的论述。第二章论述汉语商务信函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本章将较为细致的剖析汉语言商务信函中拒绝语言的表达方式特征以及各特征所分布的比例。第三章论述越南语商务信函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本章将较为细致的剖析越南语言商务信函中拒绝语言的表达方式特征以及各特征所分布的比例。第四章将对比分析汉语商务信函与越南语商务信函拒绝语言特征,指出两种语言拒绝语言的相似点和不同店,并分析其后的文化内涵。文章从对汉语与越南语商务信函拒绝言语行为对比研究发现商务信函里中国人与越南人使用拒绝言语策略有相同性和差异性。汉语和越南语的商务信函中的拒绝策略和语气运用大同小异。言语是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对对方提出命令、要求、建议、邀请,但对方却不一定每次都对其作出肯定、同意的回应,导致此时使用拒绝言语行为来表达的需要。拒绝言语行为作为经济交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而且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并不简单,使用词语必要特别谨慎,需要委婉友好语气以及懂得礼貌才能达到拒绝的效果。当贸易交往发展到冲突阶段时,信函是公司代言人更应该有策略地运用语言,恰当使用礼貌准则及合作准则,以体现发信者对收信者的友好、尊重、体谅,同时降低强烈程度、减弱对对方面子的威胁程度,给自己留有余地,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写信人和收信人运用合作原则的规则以在一封贸易书信里提供足够的信息。然而,仅仅只跟着合作原则是远远不够以达到在商务信函的交际目标。之所以有两者之间共同点很多的这个情况是因为两国长久以来文化和地域上的联系是分不开的。中国和越南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来就重视使用礼貌语言,商务信函的礼貌语言使用就有很多同样的规则。另外,因为深受家庭观念和佛教的影响,越南人的拒绝行为和中国人存在着不同之处。
吴海燕[3](2017)在《过程体裁法在高职商务英语写作中应用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对高职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的能力越来越重视,高职商务英语写作也成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然而在高职学生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所呈现出的对商务英语体裁的模糊认识、认为写作属于一次性任务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预设过程体裁法可以显着的改善这一现状,主要有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相比于传统的结果法教学,过程体裁法是否能在教学中更有效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写作成绩?2.过程体裁法的运用在哪些方面对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3.过程体裁法在高职商务英语写作课中的具体实施流程。本研究尝试通过实验法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中引入过程体裁法。本研究于2015-2016学年的第一学期(10个教学周,每周2课时)进行对比性教学实验。鉴于对商务信函写作的兴趣性与相关度,选取的实验对象为安徽科技贸易学校大专二年级的70名电商专业学生,其中35人来自实验班,35人来自控制班。在实验班运用过程体裁法开展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而在控制班使用结果法教学。采用过程体裁法的具体教学步骤为:范文分析、集体仿写、独立写作、编辑修订。每种商务信函体裁展示3篇范文,对其语旨、语域、语式、语步进行分析,学生在掌握某种特定体裁特定的篇章结构的同时,对商务信函的语言和形式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通过语步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的理清范文具体的社交目的并将其步骤化,这种分析为集体仿写和独立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的初稿在经过同伴互评后上交给教师,教师对学生习作和同伴评价给予及时回馈评价,学生在收到回馈后接着进行修改并最终定稿。实验时间为10个写作教学周,最终以一篇命题作文检测两个班级的写作水平的变化,发现实验班的写作水平明显优于控制班,具体表现在对商务信函写作的格式正确、语言规范、要素的完整性等方面。实验还进行了前测后测、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法来记录观察学生写作心理态度的变化,同时适时调整实验进程和操作,实验的整体情况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失控状况。最终我们得出实验结论:1.相较于结果法,过程体裁法对于学习者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水平有着更显着的成效;2.同时过程体裁法教学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学习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信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积极的影响。3.采用过程体裁法的实施流程为:范文分析、集体仿写、独立写作、编辑修订。本研究对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接下来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过程体裁法来有效提升学生商务信函写作的能力,使得他们轻松应对今后商务活动中的各种写作任务,也使得高职商务英语写作的课堂更高效实用。
王帅[4](2017)在《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文中研究指明“德国问题”可谓东西方欧洲冷战场上最重大、最核心的议题。二战之后它基本上经历了 1941—1949年两个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1949—1963年围绕德国问题展开的斗争、以及1963—1985年德国问题的“缓和”及其困境几个大的历史阶段。从这段历史中德国人清楚地认识到,解决德国问题的所谓的自主权仅仅存在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影子之下。不过,“缓和”时期种下的合作、协商等解决问题的方式给以后处理德国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示范路径。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为了继承和发扬安德罗波夫的改革思想并进一步根除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沉疴旧病、调整苏联因过度扩张而导致的国民经济结构的畸形、避免核战争带来的全盘皆输的风险,提出了对苏联从内政到外交实施全面改革的“改革与新思维”。“改革与新思维”在外交上的表现便是鼓励东欧等社会主义卫星国效仿苏联推进自由化改革并默认其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波兰与匈牙利的民主化改革加上联邦德国对“东方政策”的背离诱使了民主德国危机的全面爆发。德国问题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再次回归国际政治舞台。以“克服欧洲分裂”为目标的美国谨慎支持德国的重新统一;惧怕“德意志民族侵略性性格”的英国首相撒切尔不顾英国外交部的反对坚持公开反对统一;法国的立场则是矛盾的,私下里反统一因担心统一破坏既有的欧洲一体化建设,公开对统一的友好因担心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可能破坏法德互信。苏联仍然抱守传统的两德分裂政策,但戈尔巴乔夫无差别地鼓励东欧改革连同苏联自身无力帮助东德走出危机,使得苏联难再胜任“保持两德统一大门关闭”的守门人的角色。联邦总理科尔在极度微妙的国际与国内环境下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旨在实现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他凭借该计划树立了国内权威、进一步稀释了民主德国的主动权与稳定性、有力抵制了欧洲邻国的迟疑和反对、为联邦德国的进一步行动塑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十点计划”遭到了欧洲的联合抵制,美国坚定地站在联邦德国一边一面安抚苏联,一面对英法施压。德美协作构建了德国统一之路坚实的外部基础。科尔通过对波德边界的公开承诺以及对欧洲建设法国式路径的允诺最终得到了密特朗在统一问题上的中立。撒切尔拉拢密特朗组建英法反统一协约因此失败。与此同时,苏联面对科尔一步步将东德推向深渊的“大步子政策”,不论是在内政上还是在外交上都显得无能为力。1990年1月底四大国相继承认统一不可避免后,各方启动了对协商框架的研判。美国国务院主张的“2+4”框架无意中贴合了法、苏私下里的想法。与英国方面的接触使国务院坚定推行“2+4”框架路线而非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张的“1+1”事实统一路线。贝克对联邦德国推广这一框架时德国外交部仅仅表现出了兴趣但并未给出承诺。英、法迫于两德内部事实统一进程的推进迅速接受了六方框架并加入到了美国劝说德国接受六方框架的努力中,这又迫使德国总理府表示并不反对“2+4”框架。贝克的莫斯科之行顺利取得了戈尔巴乔夫对框架的支持。美国国务院及贝克在框架的形成中扮演了倡导者与推动者的角色。四大国随后一方面对“2+4”框架进行筹备,另一方面谋划统一后德国的安全身份、地理版图、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地区机制约束潜在的地区霸权。“2+4”框架的议程之争中,在德美协作以及两德事实统一的压力下,英法逐步倒向德美。联邦德国对苏联经济与政治要求的迎合促使莫斯科做出了谨小慎微的妥协,“2+4”谈判的四大议程(边界、政治军事、柏林、终结四大国权利与责任)问题得以确立。安全议题上,虽然美国内部的不同立场给了联邦德国、英国以及法国政策空间,但德美戴维营再协调推翻了德国外交部的“图青构想”(北约不能东扩)。东德大选的结果挤压了莫斯科的政治空间、华沙条约凝聚力的式微、国内的分离主义运动分散了精力、国内各派在安全议题上的分歧巨大使得苏联难以再出台统筹性立场等。联邦德国与美国分别从经济、政治、北约改制等方面促动苏联接受德美路线并最终在苏德高加索峰会取得了成功。边界议题上,出于国内选举政治考量的科尔不愿公开惹恼国内的保守派,并且确认波兰德国间的奥德-尼斯边界与德国统一是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波兰总理马佐维耶茨在国际舞台上发起的外交战得到了英法的支持,国内执政联盟的持续压力最终迫使科尔答应邀请波兰进入“2+4”谈判。边界问题上的争执实际上是波德两个民族实现历史和解的重要内涵。在以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约束德国问题上,苏联的泛欧主义构想遭到了西方盟国的一致孤立。法美欧洲主义与大西洋主义的激烈竞争以法国的不彻底让步告终。这种不彻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答应美国召开北约峰会以共同就大西洋联盟的未来进行磋商;另一方面与德国一道加速欧共体进程建设并凸显欧共体的主要地位。这又为1991年底《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以及欧共体转型成为欧洲联盟奠定了坚实基础。欧洲主义与大西洋主义的争论也促使美国急切地推动北约转型,并冠之以说服苏联接受德国北约身份这一理由。受制于国内保守派的苏联在“2+4”层面虽然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不妥协,但盟国先后展开的多轮游说充分显现出盟国对苏的极大诚意以及盟国之间的牢不可破。德国主导的对苏经济援助以及美国主导的北约改制这双轨策略帮助戈尔巴乔夫与谢瓦尔德纳泽在苏共二十八大上战胜莫斯科的保守派并巩固了最高权威,科尔的访苏之行为两德的最终统一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四大国与两个德国在莫斯科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总的来说,“2+4”谈判的成功离不开柏林四国协调一致的立场,也离不开盟国对苏联利益的关切。
程欣[5](2016)在《商务语境下的国际经贸英语翻译应注意的问题》文中指出国际经贸英语属于"特种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的范畴,是普通英语(General English)用于商务环境、英语和经贸知识的一种有机结合。它具有许多普通英语的特点,同时在英语语体学、语义学、语篇、语境、写作风格等许多方面又有其自身鲜明的经贸专业特点。国际经贸从业人员在商务洽谈、签订合同和执行定单的过程中都应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才能
孔令会[6](2013)在《国际工程管理英文信函写作语言特点及技巧》文中研究指明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英文信函写作是合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工程管理英文信函写作在用词上具有多用专业和正式词汇、缩略词、here-,there-等前缀构成的复合词、情态动词shall、同义词连用等特点;在行文上追求简洁明了,多用名词化结构、被动语态、现在时态以及长难句等。除语言特点外,写作还应采用"四部式"正文结构,善用习惯用法以及礼貌和体谅原则等。
余承法[7](2013)在《全译求化机制论》文中研究指明全译求化机制论,以考察全译及其属性为起点,以解读钱钟书的“化(境)”为切入点,以小句中枢说和小句中枢全译说为理论基点,以汉英对比为参照点,以几个大型语料库和自建的全译语料库中为支撑点,尝试建立完整、客观、可操作、能验证的全译求化机制体系。全文遵循“三个充分”(观察充分、描述充分、解释充分)的研究要求,按照两个三角(“表—里—值”小三角和“语—思—文”大三角)的研究思路,通过论证全译的本质——化,揭示全译的核心——求化,探究全译求化的关键——求化机制,着重阐述7种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类型及其组合能力和概率,挖掘57种组合机制在实际运用中的倾向性规律。全译求化机制体系的建立,将丰富钱钟书的“化境”翻译思想,推动全译理论的深入研究,深化翻译共性问题的探讨,指导译学方法论建设,为全译实践、全译教学(包括外语专业的汉外互译教学和对外汉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译文评估、机器翻译提供理论帮助和语料支撑。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四章为正文,第二章为第三、四章作铺垫,第三章为全文的核心,第四章为次重点,第五章为结论。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对国内“化(境)”研究、国内外全译转换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意义,并对整个研究框架作出说明。第二章阐述全译的本质及核心。先从全译的定义入手,在阐明全译活动的主体、客体、工具、目的和属性之后,指出全译求似律决定全译行为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即:语用价值第一、语里意义第二、语表形式第三。然后考察全译微观活动的三个阶段,即:原语理解、语际转化、译语表达,提出全译活动操作于以小句为中轴,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和语篇为脉络的全译单位体系。通过“化”的文字学原解、哲学通解、美学专解和钱钟书自解,赋予译学新解,详论“化”体现为全译本质的五大特征,进而指出全译的核心是求化,求化的关键是建立求化机制体系。第三章考察全译求化7种单一机制。全译求化单一机制的建立和运用必须遵循全译的三大原则,以完整再现原文的语用价值和准确传达其语里意义为目的,力图改变或保留原文的语表形式。全章七节在逐一考察7种求化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之后,以语料库中的全译事实为依据,着重阐述每种机制及其次类的操作过程和方式。等化机制的运用理据主要是:原语和译语具有极强的文化互文性和兼容性,原语和译语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思维方式,原语和译语的表达顺序与思维顺序同构,符合语言表达中的像似性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对形等义同值,多操作于小句及以下语言单位,主要包括五种类型:词等化、短语等化、小句等化、复句等化和句群等化。繁化机制的理据在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英语言文字系统的差异,后者又体现在:运用语言形式的差异,传达语里意义的差异,反映语用价值的差异。等化机制的操作原则是繁形不添义不增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增添,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繁化、词繁化、短语繁化和小句繁化。简化机制的理据跟繁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方式相反,其操作原则是简形不损义不贬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删减,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简化、词简化、短语简化和小句简化。移化机制是因译语结构和表达规范之需而对原语单位进行位置移动,其操作原则是移形不易意不变值,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原形移化即零翻译,主要是指原语中词和缩略语的移化;有形移化即移位,其理据是中西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导致两种语言在语序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包括语素移位、词移位、成分移位、复句的分句移位四个次类;无形移化即引中,运用理据在于:人类思维的相通,人类语言的共性,原语和译语的词语处于相同或近似的语言环境,译语的表达习惯和规范,包括四个次类:专业化引申、普通化引申、具体化引申和抽象化引中。换化机制是应语值再现和语里传达之需而进行的双语语表形式的互相交换,操作原则是换形不改意不动值,按照双语单位互换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可分为六种类型:词类换化、成分换化、句类换化、动静换化、正反换化和主被换化。每种换化类型的内涵、外延和理据不同,在次级类型上有所不同,有时存在交叉或重叠,如词类换化和成分换化、动静换化和主被换化。分化机制的理据在于:汉英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及其体现在句法结构上的区别、汉民族与英美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转换的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分形不断义不损值,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和拆分的策略,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词分化、短语分化、小句分化和复句分化。合化机制的理据与分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手段相反,原则是合形不漏义不变值,采取化零为整的手段和融合的策略,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短语合化、小句合化、复句合化和句群合化。第四章考察全译求化组合机制。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通过对四篇公共演讲稿口译实例的调查和统计,逐一阐述57种组合机制的具体操作。通过统计与分析发现:1)五类组合机制按照类型数量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20种)>二合机制=四合机制(15种)>五合机制(6种)>六合机制(1种),按照运用频率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148例)>四合机制(122例)>二合机制(73例)>五合机制(53例)>六合机制(18例)。可见,机制组合的数量越多,要求越高,难度越大,频率就低;2)由于每种单一机制的运用频率和组合能力不同,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有别,各种组合机制在相应类别中的运用频率呈现不平衡性。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全文的五个基本观点,指出现存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吴金凤[8](2012)在《英文商务信函句法特点及翻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商贸翻译在国际商务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英文商务信函的语言及句法特点,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着重探索适合英文商务信函的几种汉译方法。
陈海燕[9](2012)在《从翻译目的论看金融英语术语和文本的翻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英语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属于商务英语的分支,有其自身专业性和复杂性。本篇论文主要探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金融英语术语和文本的翻译,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帮助金融从业人员和相关工作者在阅读、查看国际金融方面的书籍和资讯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金融英语的段落和篇章,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新闻,从而制定准确的金融决策、开展金融业务,也有助于个人进行投资理财。论文首先介绍金融的定义和重要性和翻译的定义,金融英语的定义、来源及其特点,金融英语文本的范围和特点;其次说明翻译目的理论含义,翻译目的理论翻译原则,翻译目的理论在应用翻译中的运用;再次结合理论和实例论证用翻译目的论指导金融英语术语翻译和文本翻译,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如直译、直译加解释性说明文字、转换词语顺序或词性以及拆分句子和段落、按照金融文本的规范性行文、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等。论文最后分析用翻译目的论指导金融英语翻译的一些注意事项。
王丽耘[10](2012)在《中英文学交流语境中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思研究》文中提出一部英国汉学史同时也是一部中英交流史。汉学家在其间承担的是中英文学、文化交流的媒介角色,是比较文学与汉学领域研究者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尤其,二战后英国专业汉学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批专业汉学家,是个极具研究价值的群体。从译介为主到译研并重,是20世纪汉学研究的基本走向,而专业汉学家的出现使得译研工作走上更加专业化与学术化的道路。他们阐释中国文学文化比前辈学者更为理性与精准,他们传播中国文学文化也比前辈学人更为全面与接近源文化的真实状态。汉学家大卫·霍克思(David Hawkes,1923-2009)接受了专业的汉学训练,整个汉学生涯正好活跃在英国的专业汉学时代,是英国第一批专业汉学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从交流的角度综合梳理与评述其一生主要的三大汉学活动——汉学教学、汉学研究与汉学翻译,不仅有利于霍克思汉学面貌的清晰呈现,也裨益于中国文学、文化的域外传播以及透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文化。这一交流语境中的霍克思个案研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暂付阙如。论文借鉴历史分析、“推源溯流”及整合描述等传统中西学术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西方新史学理论、接受传播学理论、文本发生学理论、文本细读理论、跨文化研究理论、文化诗学及文化传递中的误读、误释理论等汉学领域、翻译领域、社会历史领域和比较文学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语料库分析,从中英文学交流的角度契入对霍克思一生三大主要汉学活动进行全景扫描,准确定位其在英国汉学史上的地位,清晰勾勒其汉学活动促进中英文学、文化交流发展的脉络。论文在汉学史大背景下,首先梳理霍克思六十余年的汉学生涯并界定其在英国汉学史中的地位:英国专业汉学的奠基人与中坚力量。其次通过阅读与分析霍克思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书评、译着及其为友人所作序文或前言等一手文献,笔者整理出指导霍克思一生汉学活动的主要汉学观点。霍克思摆脱了英国传统汉学与宗教、政治、经济的密切关系,提倡汉学以文学为内容,主张学习汉学旨在体验人类世界遗产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了望“亚洲尽头的另一个欧洲”。霍克思就任牛津汉学讲座教授及汉学科主任后对牛津汉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立了牛津的专业汉学时代,培养与储备了一批后继的专业汉学人才,他们是英国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传播中国文学文化的生力军。霍克思的汉学研究坚持人文主义原则,广涉《楚辞》、汉赋、杜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现代文学等领域;研究路径上与前辈学者相比也有较大转向,由传统的史迹考察走向比较思想视野下阐释学术文献的意义。在深厚的汉学修养之上,他对中国文学作品所作的意义解读与文化阐释趋于理性与精准,这有助于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而霍克思的汉学翻译更是其汉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他的译文精准、译笔流畅,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楚辞》、杜诗、《红楼梦》、《蟠桃会》和《洞庭湖柳毅传书》等相继远游西方,真正实现了中国文学、文化的域外传播。论文逐一解读霍克思中国文学作品的几大代表性译本,通过细读透视译者传播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拳拳之枕;并借助译本海外接受情况的一手文献探究译本的西方地位,以明确其在中英文学交流中的作用并总结其中的翻译启示;同时对于译本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翻译进行归类分析。霍克思的专业汉学家身份,虽然使其译文免于政治、宗教或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干扰,但仍无法保证他能够完全准确无误地解读中国文学文化。这些语言、文化或美学意味上的误读、误释及误译是中西文学文化互识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同时也是可以不断完善之处,翻译批评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有关霍译文问题翻译的讨论既裨益于后人的翻译实践,也为霍克思汉学译本的再版修缮提供了警戒与参考。
二、英文商信函中表示收到对方信函的表达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文商信函中表示收到对方信函的表达法(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外交官之西方法律观 ——关于郭嵩焘与曾纪泽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由来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郭、曾二公使之国际法观念的建立 |
第一节 “夷夏”到“世界”的文明观过渡 |
一、“夷夏”之流变 |
二、晚清外交活动中关于“夷”的概念冲突 |
三、郭嵩焘对于“世界”的概念认知 |
四、曾纪泽对于“世界”的概念认知 |
第二节 国书公函中的话语政治冲突 |
一、马戛尔尼使团所遭遇的国书翻译困境 |
二、十九世纪前半叶,条约里的话语政治诉求 |
三、郭嵩焘使团的信函表达 |
第三节 国际法知识的输入及对于郭、曾之影响 |
一、国际法知识在晚清的输入 |
二、郭嵩焘与曾纪泽对于国际法知识的学习与认识 |
第四节 郭、曾二公使对于国际法的应用 |
一、烟台条约案 |
二、从喀什噶尔遣使案到《伊犁条约》的签订 |
第二章 郭嵩焘、曾纪泽对西方宪政与司法制度的认识 |
第一节 认识西法的思想背景 |
一、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 |
二、“中体西用”的辩证逻辑 |
(一)“体”与“用”的关系 |
(二)“体用”逻辑的谬误与瓦解 |
第二节 郭、曾两名臣对于宪政的体察 |
一、对君主立宪与民主的意见 |
二、对英法议会的观察 |
第三节 郭、曾对于西方司法制度的观察 |
一、对于狱政之观察 |
二、对于律师及审判制度的观察 |
第四节 呼吁与冷遇 |
第三章 郭、曾二人之西法观差异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郭、曾之观点差异 |
一、两任公使国际法观之差异 |
第二节 郭、曾之西法观差异之原因 |
一、语言与知识背景的差异 |
二、个人履历的差异 |
三、使团内部派系对其造成的影响 |
代结语:晚清外交官对于西方法律传统的“他者”印象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汉越商务信函中拒绝言语行为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理论综述 |
1.1.1 有关言语行为的论述 |
1.1.2 有关拒绝言语行为的论述 |
1.1.3 中越有关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综述 |
1.2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 |
1.4.1 研究范围 |
1.4.2 语料来源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结构框架 |
2 汉语商务信函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 |
2.1 拒绝中心行为 |
2.1.1 直接拒绝中心行为 |
2.1.2 间接拒绝中心行为 |
2.2 拒绝的辅助行为 |
2.2.1 致歉 |
2.2.2 致谢 |
2.2.3 赞美 |
2.2.4 展现人情味 |
2.3 汉语商务信函中拒绝言语行为各种表达方式的分布情况与分析 |
2.3.1 拒绝言语行为分布状况 |
2.3.2 原因分析 |
2.4 小结 |
3 越南语商务信函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 |
3.1 拒绝中心行为 |
3.1.1 直接拒绝中心行为 |
3.1.2 间接拒绝中心行为 |
3.2 拒绝的辅助行为 |
3.2.1 致歉 |
3.2.2 致谢 |
3.2.3 赞美 |
3.2.4 展现人情味 |
3.3 越南语商务信函中拒绝言语行为各种表达方式的分布情况与分析 |
3.3.1 拒绝言语行为分布状况 |
3.3.2 原因分析 |
3.4 小结 |
4 汉越商务信函中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方式的对比 |
4.1 汉越商务信函中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方式的异同 |
4.1.1 相同点 |
4.1.2 不同点 |
4.2 原因分析 |
4.2.1 相同点的原因 |
4.2.2 不同点的原因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过程体裁法在高职商务英语写作中应用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商务英语写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商务英语写作的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商务英语写作的国内研究现状 |
2.1.3 过程体裁法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研究 |
2.2 过程体裁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研究理论基础 |
2.3.1 写作认知过程理论 |
2.3.2 体裁分析理论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问题 |
3.2 实验对象 |
3.3 研究手段 |
3.4 研究过程 |
3.4.1 过程体裁法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
3.4.2 实验开展 |
3.4.3 具体操作 |
3.4.4 实验开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第4章 结果和分析 |
4.1 前后测数据分析 |
4.2 问卷分析 |
4.3 访谈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性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德国问题历程回溯 |
第一节 德国问题的产生(1941-1949) |
第二节 东西方围绕德国问题的斗争(1949-1963) |
第三节 德国问题的“缓和”及其困境(1963-1985)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回归国际政治议程 |
第一节 “改革与新思维”下苏联外交政策的转变 |
第二节 东欧剧变与民主德国危机 |
第三节 四大国的初步反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走向公认的“不可避免” |
第一节 “十点计划”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二节 德、美协作的开启与推进 |
第三节 欧洲阻止统一的努力 |
第四节 作为突破口的法国: 对欧洲一体化及边界问题的承诺 |
第五节 争取苏联: 加速民德衰亡与统一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统一框架 |
第一节 谈判框架的多边孕育 |
第二节 从贝克访苏到开放天空会议: “2+4”框架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谋划德国未来的大国博弈 |
第一节 “2+4”议程之争 |
第二节 安全议题: 华盛顿-波恩-莫斯科的三角互动 |
第三节 确立版图: 设定奥德-尼斯边界问题的解决路径 |
第四节 约束潜在的地区霸权: 新欧洲秩序的设想与竞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商务语境下的国际经贸英语翻译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 商务语言语境下应注意的问题 |
( 一) 商务语言语境有助于对经贸英语词汇和短语的正确理解 |
( 二) 商务语言语境有利于掌握主题思想 |
二、 商务情景语境下应注意的问题 |
三、 商务文化语境下应注意的问题 |
( 一) 商标和广告等商务语言的翻译应注意商务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同思维方式 |
( 二) 对外经贸交往中应注意中西方不同的商务习俗文化和价值观 |
( 三) 在翻译外销产品时应注意对方的商务文化准则和民族背景 |
( 四) 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应注意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不同的商务礼仪文化 |
(6)国际工程管理英文信函写作语言特点及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特点 |
1. 用词特点 |
2. 行文特点 |
二、写作技巧 |
1. 掌握“四部式”正文结构 |
2. 把握语言特点, 善用习惯用法 |
3. 善用礼貌和体谅原则 |
三、结论 |
(7)全译求化机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主要内容 |
二、重点难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全译本质“化”论 |
第一节 全译的概述 |
一、全译定义 |
二、全译原则 |
三、全译过程 |
四、全译单位 |
第二节 全译的本质 |
一、“化”之文字学原解 |
二、“化”之哲学通解 |
三、“化”之美学专解 |
四、“化”之钱钟书自解 |
五、“化”之译学新解 |
第三节 全译的核心 |
一、全译核心之“化” |
二、求化关键之机制体系 |
第三章 全译求化单一机制论 |
第一节 等化机制 |
一、等化机制的界定 |
二、等化机制的理据 |
三、等化机制的限制 |
四、等化机制的类型 |
五、等化机制的价值 |
第二节 繁化机制 |
一、繁化机制的界定 |
二、繁化机制的理据 |
三、繁化机制的类型 |
第三节 简化机制 |
一、简化机制的界定 |
二、简化机制的理据 |
三、简化机制的类型 |
第四节 移化机制 |
一、移化机制的界定 |
二、移化机制的理据 |
三、移化机制的类型 |
第五节 换化机制 |
一、换化机制的界定 |
二、换化机制的理据 |
三、换化机制的类型 |
第六节 分化机制 |
一、分化机制的界定 |
二、分化机制的理据 |
三、分化机制的类型 |
第七节 合化机制 |
一、合化机制的界定 |
二、合化机制的理据 |
三、合化机制的类型 |
第四章 全译求化组合机制论 |
第一节 机制的间性关系 |
一、两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
二、多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二合机制 |
一、繁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二、简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三、移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四、换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五、分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第三节 多合机制 |
一、三合机制 |
二、四合机制 |
三、五合机制 |
四、六合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前瞻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全译的本质是化 |
二、全译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求化机制 |
三、单一机制的运用具有倾向性 |
四、组合机制的运用存在失衡性 |
五、全译求化机制是一个完整体系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领域有待开拓 |
二、研究方法仍需创新 |
三、研究对象还可细化 |
四、研究语料仍可扩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英文商务信函句法特点及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句法特点分析 |
(一) 复杂的长句 |
(二) 被动句 |
(三) 固定的习语 |
(四) 委婉的表达 |
二、商务信函的翻译标准 |
三、商务信函句法翻译 |
(一) 习语的翻译 |
(二) 委婉句的翻译 |
(三) 长句的翻译 |
1.分句法 |
2.顺序法 |
3.倒叙法 |
4.综合法 |
(四) 被动句式的翻译 |
(9)从翻译目的论看金融英语术语和文本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金融定义和重要性和翻译的定义 |
第一节 金融定义和重要性 |
第二节 翻译的定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金融英语的定义、来源及其特点 |
第一节 金融英语的定义 |
第二节 金融英语术语的来源和特点 |
第三节 金融英语文本的范围和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翻译目的理论简介 |
第一节 翻译目的理论含义 |
第二节 翻译目的理论翻译原则 |
第三节 翻译目的理论在应用翻译中的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翻译目的论在金融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
第一节 当前金融英语翻译存在的不足 |
第二节 翻译目的论指导金融英语术语翻译 |
第三节 翻译目的论指导金融英语文本翻译 |
第四节 翻译目的论指导金融英语翻译的注意事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英文学交流语境中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国内霍克思研究现状 |
二、国外霍克思研究现状 |
三、其他重要资料与信息 |
第三节 可拓展的空间 |
第一章 霍克思——英国专业汉学奠基人与中坚力量 |
第一节 英国汉学史分期 |
一、“汉学”相关概念厘定 |
二、英国汉学史的四个时代 |
三、专业汉学时代的四个阶段 |
第二节 霍克思在英国汉学史上的地位 |
一、六十余年的汉学生涯 |
二、英国专业汉学奠基人与中坚力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霍克思的汉学观——以学术为本位 |
第一节 霍克思的汉学研究观 |
一、汉学研究价值的认知 |
二、汉学研究内容的明确 |
三、汉学论着读者的判定 |
四、汉学研究方法的主张 |
五、汉学文献阐释的视域 |
第二节 霍克思的中国文学文化观 |
一、霍克思谈儒教 |
二、霍克思论新中国的文化发展 |
三、霍克思看新文化运动 |
第三节 霍克思的汉学翻译观 |
一、追求忠实传译与接受效果 |
二、明确目的与读者群 |
三、注重文本的学术研究 |
四、再现意象与典故 |
五、兼顾作者、读者与文本 |
六、主张翻译无定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霍克思的汉学教学——专业汉学人才的培养 |
第一节 牛津汉学教学的滥觞与发展 |
一、牛津学院式汉学的建立 |
二、牛津汉学科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牛津专业汉学的正式确立 |
一、霍克思汉学讲座教授就职演说 |
二、霍克思牛津汉学教学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霍克思的汉学研究——汉学文献的意义阐释 |
第一节 霍克思《楚辞》研究 |
一、《楚辞》研究概述 |
二、《楚辞》研究成果 |
第二节 霍克思中国诗歌研究 |
一、霍克思对汉诗欣赏的见解 |
二、霍克思对超自然现象的继续关注 |
第三节 霍克思《红楼梦》研究 |
一、《红楼梦》中的超自然力 |
二、《红楼梦》中的象征主义与幻灭主题 |
三、《红楼梦》的前身与开篇 |
第四节 霍克思的中国戏曲研究 |
一、霍克思中国杂剧研究 |
二、霍克思《桃花扇》研究 |
第五节 霍克思的中国文学专题研究 |
一、对中国文学“情”的关注 |
二、关于钱钟书的个案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楚辞》全译本——南楚文化的西方展示 |
第一节 霍克思《楚辞》翻译渊源 |
第二节 《楚辞》英译的预设目标 |
第三节 《楚辞,南方之歌》的准确性诉求 |
一、选择可信的翻译底本 |
二、倚重中外学者的前沿成果 |
三、全译展现原貌 |
四、做足辅助工作 |
五、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
第四节 《楚辞,南方之歌》的可读性追求 |
一、注释和导论简单明了 |
二、花草译名趋于通俗易懂 |
三、度量衡西化及独特排版 |
四、尽力保留原作的意象与典故 |
五、利用节奏与谐音稍现原作音韵 |
第五节 霍克思《楚辞》译本修订与标准 |
一、修订版的改动 |
二、修订标准 |
第六节 霍克思《楚辞》译本的影响 |
一、西方评价 |
二、被征引情况 |
三、翻译启示 |
第七节 霍克思《楚辞》译本的误译问题 |
一、初版正确修订时改错 |
二、两版译文均存在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杜诗入阶》——中国文化的入门教材 |
第一节 《杜诗入阶》的翻译渊源 |
一、早期对杜诗的关注 |
二、译介对象的选定 |
第二节 《杜诗入阶》的特色编排体例 |
一、注本体例 |
二、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
第三节 《杜诗入阶》的中国文化传播 |
一、《杜诗入阶》中国文化传播全举 |
二、《杜诗入阶》的交流价值界定 |
第四节 《杜诗入阶》的西方接受 |
一、《杜诗入阶》在西方的接受情况 |
二、《杜诗入阶》西方接受之思考 |
第五节 《杜诗入阶》译文问题 |
一、专有名词把握不准 |
二、一词多义选择不当 |
三、字词句义不解 |
四、诗句停顿或结构混乱 |
五、典故与成语的误读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石头记》——说英语的“石头” |
第一节 娱乐读者的文学翻译 |
一、《石头记》的翻译渊源 |
二、《石头记》的翻译初衷 |
三、签约翻译《红楼梦》 |
第二节 《石头记》的翻译底本 |
一、以程高本为主 |
二、综合脂本文字 |
第三节 《石头记》的翻译策略 |
一、地道英语生动再现异域文化 |
二、文内添译减轻通信负荷 |
三、以不同语种分类翻译原作人名 |
四、调和中英文化差异的必要改译 |
五、“译出一切”再现译本原貌 |
第四节 《石头记》的接受效果 |
一、华人世界的普遍赞同 |
二、西方世界的广泛关注 |
第五节 关于《石头记》的更多思考 |
一、《石头记》成功的译外因素 |
二、《石头记》存在的问题 |
三、关于《石头记》的归化问题 |
四、《石头记》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霍克思中国戏曲翻译——未竟的理想 |
第一节 戏曲片段翻译 |
第二节 《蟠桃会》翻译 |
第三节 《洞庭湖柳毅传书》翻译 |
一、力求译出一个演出剧本 |
二、长篇导论与附录的助阵 |
第四节 霍克思戏曲英译之反思 |
一、主观上的西方立场 |
二、客观上的重重困难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1 霍克思亲笔赋次韵汉诗 |
附录2 大卫·霍克思汉学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英文商信函中表示收到对方信函的表达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外交官之西方法律观 ——关于郭嵩焘与曾纪泽的比较研究[D]. 罗带.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2]汉越商务信函中拒绝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 阮兰英(NGUYEN LAN ANH). 贵州大学, 2017(03)
- [3]过程体裁法在高职商务英语写作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 吴海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4]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D]. 王帅. 南京大学, 2017(04)
- [5]商务语境下的国际经贸英语翻译应注意的问题[J]. 程欣. 对外经贸实务, 2016(01)
- [6]国际工程管理英文信函写作语言特点及技巧[J]. 孔令会.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3(05)
- [7]全译求化机制论[D]. 余承法.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8]英文商务信函句法特点及翻译策略研究[J]. 吴金凤.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5)
- [9]从翻译目的论看金融英语术语和文本的翻译[D]. 陈海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8)
- [10]中英文学交流语境中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思研究[D]. 王丽耘.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