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ymphocyte reduction induced by hindlimb unloading: distinct mechanisms in the spleen and thymus(论文文献综述)
曹诗祺[1](2021)在《治疗骨关节炎和银屑病活性化合物的发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进行性关节退化疾病,也称作退化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和增生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包括慢性关节疼痛,僵硬,肿胀以及关节畸形。根据疾病的进展程度不同,目前主要采用阶梯式治疗,包括以物理治疗和行动支持治疗为主导的基础治疗方式,以镇痛药物和缓解症状的慢作用药物为主导的药物治疗方式,以关节镜手术和软骨修复术为主导的修复性治疗方式,以及在疾病终末期以关节置换术为主导的重建治疗方式。其中药物治疗是骨关节炎的一线疗法。目前尚没有能够治愈骨关节炎的药物,治疗策略以缓解关节炎性疼痛和改善软骨/软骨下骨进行性病变为主。具备抗炎作用、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作用和保护软骨细胞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将有望成为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药物。目前发现最重要的与破骨细胞分化相关的信号通路由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和骨保护素3种因子组成。RANKL在与破骨前体细胞表面的RANK受体结合后,启动破骨细胞的分化、形成,并同时抑制破骨细胞的凋亡。通过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联合诱导RAW 264.7细胞的破骨细胞分化体系,筛选获得具有显着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活性和低细胞毒性的白桦脂酸衍生物。随后,运用经典的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巨噬细胞体系,发现具有破骨细胞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对巨噬细胞产生的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具有显着抑制作用。IL-1β在破骨细胞分化后的成熟和功能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多轮筛选结果提示,结构修饰优化后的白桦脂酸衍生物具有潜在的破骨细胞分化抑制活性以及抗炎活性。本课题进一步开展了具有高破骨细胞分化抑制活性的化合物YCH-1919在碘乙酸钠(sodium iodoacetate,MIA)诱导的大鼠OA模型中治疗作用的评价。于MIA诱导后的第0,3,7,10,14天检测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及双足负重差异值。在MIA注射后第3天(此时OA指征确立,疼痛敏感度显着升高),模型动物平均分成4组:YCH-1919高剂量组、YCH-1919中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和模型组。分别于第4天、第11天关节腔内注射化合物YCH-1919(100μg,50μg),阳性药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125μg,或等体积溶剂。结果显示YCH-1919高剂量组大鼠的疼痛症状得到显着改善,YCH-1919高剂量注射后大鼠的疼痛缓解程度与Dex作用相当,且未出现Dex组大鼠体重降低的现象。关节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可见,YCH-1919局部注射能够显着改善关节软骨细胞及软骨蛋白聚糖丢失。同时,减少软骨下骨区域内破骨细胞形成,抑制软骨下骨侵蚀的发生。最后,通过RANKL和M-CSF联合刺激RAW 264.7细胞建立体外破骨细胞分化模型,发现化合物YCH-1919能显着降低与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m RNA转录水平。除此之外,还参加了可逆型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抑制剂DZ2002治疗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部分药效学评价工作。发现DZ2002不仅可以显着缓解典型的银屑病样症状,还能逆转银屑病中异常的固有免疫应答。综上所述,白桦脂酸衍生物对RANKL/M-CSF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以及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IL-1β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YCH-1919具有更为理想的治疗窗口,在MIA诱导的大鼠OA模型中,低频率关节腔注射YCH-1919能够显着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软骨破坏和软骨下骨的骨重构。YCH-1919对OA模型的治疗作用与激素药物Dex相当,且不产生激素应用所致的体重降低,有望通过进一步的结构优化获得具有开发前景的新型OA治疗药物。
刘雨婷[2](2021)在《青蒿素衍生物和BTK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银屑病,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等。其中,SLE由于多器官受累,临床表现复杂,免疫异常的表型多样,几乎覆盖整个免疫系统,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B细胞功能及表型异常是SLE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记忆性B细胞在自身免疫反应中快速应答,并维持自身反应性抗体分泌细胞的分化。近年发现的一群具有记忆性表型的年龄相关的B细胞(age-associated B cells,ABCs)亚群随SLE疾病进展快速扩增,其变化趋势与SLE应答指数高度相关。因此,探究调控ABCs分化及功能的通路,明确候选药物对ABCs形成及病理效应的影响,将有助于发现指示疾病预后和预测药物疗效的特征性细胞亚群,据此提高SLE治疗手段的有效性。RA与SLE同为典型的自身免疫介导的风湿性疾病,以滑膜炎症、破骨细胞过度分化所致骨破坏为主要病理特征,患者可出现关节变形及进行性关节功能丧失。自身反应性B细胞分泌大量RA相关的自身抗体,通过Fcγ受体交联信号促进破骨前体细胞分化;同时,浸润在RA患者关节滑膜中的B细胞还可通过产生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增强关节部位破骨形成作用。因此寻找具有理想活性窗口的B细胞胞内信号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可望通过多环节干预,阻断RA的病理过程。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马来酸蒿乙醚胺(SM934)是治疗SLE的候选新药,正在开展Ⅱ期临床研究。本课题研究发现,SM934对狼疮模型小鼠MRL/lpr的治疗作用,与其控制淋巴器官和肾脏中ABCs的扩增、改变异常的细胞能量代谢密切相关。ABCs细胞是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和治疗应答指数高度相关的记忆性B细胞亚群。通过在疾病各进展阶段采用SM934干预,检测狼疮相关自身抗体指标及肾炎相关血生化、尿液指标,综合考察免疫细胞表型和能量代谢模式,结果发现:1)MRL/lpr小鼠脾脏和肾脏中ABCs细胞数量快速增加,与疾病活动指征呈正相关性;2)脾脏中B细胞的糖酵解和线粒体呼吸随疾病进展显着增强,而肾脏中浸润的B细胞的代谢水平低于正常小鼠,两者呈现出相反的能量代谢变化趋势;3)SM934在疾病确立阶段干预治疗,显着减少MRL/lpr小鼠免疫器官和肾脏中的ABCs细胞,该抑制作用与治疗作用呈正相关;4)SM934治疗,逆转了疾病进展期MRL/lpr小鼠免疫器官和肾脏中B细胞的异常能量代谢模式。临床近95%的SLE患者并发关节炎和关节痛,狼疮性关节炎的疾病表征与早期RA类似。姥鲛烷(pristane)诱导的狼疮模型是典型的SLE伴随RA的实验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研究自身免疫反应和炎症的病理机制。本研究运用pristane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pristane-induced arthritis,PIA)模型开展SM934对狼疮伴发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M934口服给药1)显着降低PIA模型小鼠的关节临床评分和关节炎症;2)降低血清中自身抗体和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机制研究发现,SM934通过干预巨噬细胞极化,改变关节腔炎症微环境,改善关节损伤。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是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和Fcγ受体(Fc gamma receptor,FcγR)信号的关键调节分子,参与包括RA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靶向BTK能够调节多种RA相关的免疫细胞(B细胞和髓系细胞)功能,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SOMCL-17-016是高度激酶选择性的新结构三环类BTK抑制剂,本课题研究发现其具有优异的体内外免疫抑制活性。运用胶原诱导的小鼠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证实SOMCL-17-016口服治疗显着改善CIA模型小鼠的关节损伤和炎症,且效价高于第一代BTK抑制剂Ibrutinib及第二代BTK抑制剂Acalabrutinib。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SOMCL-17-016通过抑制BTK,1)降低B细胞产生RA相关自身抗体水平;2)减少滑膜炎症部位浸润的RANKL分泌型B细胞数量,改变关节局部破骨细胞的分化环境;3)通过抑制RANK-BTK-PLCγ2信号通路抑制破骨前体细胞分化。SOMCL-17-016靶向BTK,干预激酶调控的多个信号通路及免疫学事件,快速起效缓解CIA症状,有望成为治疗RA的候选药物。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关键细胞亚群和胞内信号分子在SLE和RA疾病进展和组织损伤中的病理作用及调控机制,确证BTK抑制剂SOMCL-17-016的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疗效作用,进一步探究了青蒿素衍生物SM934治疗SLE的作用机制,初步建立其疗效作用与对敏感细胞亚群调控作用的内在关联,将有助于发现和确立新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候选药物和治疗靶点。
黄涛[3](2021)在《细胞周期蛋白DCAF2在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RL4作为E3泛素连接酶,可以结合不同的接头蛋白(称为DCAFs),这些接头蛋白通过招募各自特定的底物到CRL4 E3泛素连接酶上发挥多种生理学功能。DCAF2(又称为CDT2或DTL)是CRL4的底物接头蛋白之一。CRL4DCAF2泛素连接酶是公认的细胞周期关键调节蛋白,对于促进细胞周期顺利通过S期和有丝分裂具有重要调控作用。CRL4DCAF2可以引发染色质复制起始蛋白(CDT1,SETD8)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发生泛素化修饰并降解,从而促进细胞从S期顺利进入G2期。但由于缺乏可行的动物模型,CRL4DCAF2在体内尤其是免疫系统中的功能仍然未知。固有淋巴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在受到外来刺激后,会对细胞周期的进程产生不同的影响。T细胞接受到TCR和共刺激分子信号后,需要经历多个细胞周期进行快速增殖,而树突状细胞在经历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活化后,会退出细胞周期,并启动凋亡程序,这也体现在DCAF2的表达在树突状细胞激活地过程中迅速降低。NEDD靶向药物MLN4929,可以使CRL失活,其已经进行过多种类型的淋巴瘤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性临床试验。用MLN4924处理小鼠,会增加小鼠银屑病模型的严重程度,这与树突状细胞中缺失DCAF2造成的表型一致,说明DCAF2在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的负调控功能。通过转录组比对,我们发现DCAF2的缺失在树突状细胞中导致促炎细胞因子IL-23的表达特异性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中的CRL4DCAF可以调节非经典NF-κB通路关键因子NIK的蛋白稳定性,进而负调节IL-23的产生。CRL4DCAF2会促进NIK的多聚泛素化修饰和随后的降解,我们发现这个过程不依赖于经典的TRAF2或TRAF3介导的NIK降解途径。另外,树突状细胞中条件性敲除DCAF2的年老小鼠表现出自身免疫性疾病倾向,在Aldara诱导的银屑病样皮肤炎症模型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中,该小鼠相较于野生型小鼠也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我们的研究表明,细胞周期分子CRL4DCAF2除了作为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外,在先天免疫细胞中对于非经典NF-κB通路关键蛋白NIK的稳定性也有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我们的研究揭示了CRL4DCAF2在树突状细胞中特异性调控促炎细胞因子IL-23的表达,并进一步引发相关自身免疫疾病的分子机制,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李晓霞[4](2021)在《艾灸“足三里”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Wnt5a、β-catenin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在艾灸临床治疗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疗效确切的基础上,以骨髓抑制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从与肿瘤发病紧密相关的Wnt信号通路入手,研究艾灸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Wn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Wnt5a、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究艾灸对荷瘤小鼠化疗后血细胞的变化,为艾灸干预骨髓抑制提供相关生物学机制依据,为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转换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KM小鼠,50只,SPF级,雄性,体重15-20g。设10只为空白组,其余小鼠全部接种瘤株,荷瘤造模成功后分为荷瘤模型组、环磷酰胺(CTX)组、鲨肝醇组、艾灸治疗组。除荷瘤模型组外,各组全部以CTX(100mg/kg/d)用药量进行腹腔注射,建立荷瘤鼠骨髓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鲨肝醇组给予腹腔注射鲨肝醇治疗,艾灸组给予艾灸足三里治疗,每次每穴3min,一日一次,共治疗10天。治疗结束2h后小鼠眼球取血,血标本用自动血检测仪检测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剥取肿瘤组织,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剥取胸腺、脾脏,计算小鼠脏器指数;取小鼠一侧股骨,运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观察艾灸对荷瘤鼠化疗后骨髓组织的影响,以Wnt5a、β-catenin蛋白为检测指标,探究艾灸对Wnt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1各组小鼠一般情况观察空白组小鼠在整个实验中没有进行造模干预,所有情况,包括进食、饮水等都呈现健康状态,行动灵活,反应迅速,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体形较其他组稍大。荷瘤模型组小鼠进行了荷瘤造模,在实验中除了因腋下肿瘤增长造成了一定的行动不便之外,未出现掉毛现象,精神状态尚可,饮水进食正常,在干预治疗第8天有1只鼠死亡。CTX组小鼠进食饮水减少,体重减轻,精神不振,喜倦卧成堆,皮毛无光泽,造模结束3天后开始出现毛发脱落现象,活动迟缓,拱背,眼睑苍白,偶见便血,治疗第6天、第9天分别有1只鼠死亡。鲨肝醇组:相较于CTX组,鲨肝醇组小鼠精神有所好转,进食及饮水情况好转,个别小鼠眼睑发炎症状,略有烦躁,治疗7天、第9天分别有1只鼠死亡。艾灸组:相较于CTX组,艾灸组小鼠上述情况有一定程度恢复,精神好转,少数仍有烦躁、倦卧成堆、拱背情况,进食及饮水逐渐正常,行动灵活。2小鼠外周血细胞数目变化荷瘤模型组小鼠与空白组相比,外周血白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显着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较空白组显着增加(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X组小鼠与空白组相比,白细胞、淋巴细胞显着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鲨肝醇组小鼠与空白组相比,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小鼠与空白组相比,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小鼠与CTX组相比,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小鼠与CTX组相比,血小板、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小鼠脏器指数比较(1)瘤重:CTX组、鲨肝醇组瘤重比荷瘤模型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瘤重与CTX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瘤重比荷瘤模型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抑瘤率明显优于鲨肝醇组。(2)脏器指数:荷瘤模型组小鼠脾脏重量、脾脏指数、胸腺重量与空白组相比均增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荷瘤模型组小鼠胸腺指数与空白组相比显着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X组小鼠脾脏重量、脾脏指数、胸腺重量与空白组相比显着增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小鼠脾脏重量、脾脏指数、胸腺重量与空白组相比显着增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小鼠脾脏重量、脾脏指数与空白组相比显着增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小鼠脏器指数与CTX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小鼠脾脏重量、脾脏指数与CTX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鼠骨髓形态学改变(1)空白组小鼠骨髓造血组织粒系细胞大量存在,结构完整,巨核细胞清晰,排列均匀紧密;(2)与空白组相比,荷瘤模型组小鼠骨髓造血组织中存在大量炎性细胞,造血面积缩小;(3)与荷瘤模型组相比,CTX组小鼠骨髓细胞炎性细胞有所减少,但与空白组相比,CTX组小鼠骨髓造血面积明显缩小,小鼠骨髓组织骨髓细胞形态异常,血窦出现破损现象;(4)与CTX组相比,鲨肝醇组小鼠和艾灸组小鼠骨髓细胞形态大致正常,造血面积明显增加,炎性细胞明显减少。5小鼠骨髓细胞Wnt5a、β-catenin表达(1)Wnt5a:荷瘤模型组小鼠骨髓细胞Wnt5a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X组小鼠骨髓细胞Wnt5a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小鼠骨髓细胞Wnt5a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小鼠骨髓细胞Wnt5a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小鼠骨髓细胞Wnt5a蛋白表达比CTX组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小鼠骨髓细胞Wnt5a蛋白表达与CTX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β-catenin:模型组小鼠骨髓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X组小鼠骨髓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小鼠骨髓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小鼠骨髓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小鼠骨髓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与CTX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小鼠骨髓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与CTX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艾灸足三里能显着提高CTX化疗后小鼠白细胞水平,改善骨髓抑制小鼠精神、饮食状态,提高小鼠的生存生活质量;艾灸足三里对恢复小鼠脾脏指数、抑瘤效果优于鲨肝醇。2艾灸足三里能显着改善CTX化疗后骨髓受损状态,能使骨髓造血面积明显增加,炎性细胞明显减少。3 CTX化疗损伤了小鼠的骨髓造血微环境,促使骨髓细胞Wnt5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骨髓抑制的机理之一;艾灸足三里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造血微环境和骨髓损伤的修复机制可能与调节Wnt信号通路关键细胞因子Wnt5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有关。
张爱君[5](2021)在《IgD-Fc-Ig融合蛋白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动物模型的作用及其对mTORC2/Akt信号的调控》文中指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是前体T淋巴细胞克隆性增生,引起正常造血受抑制的一组异质性恶性疾病。临床上的表现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造血功能衰竭、淋巴结或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纵膈肿块。T-ALL占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10%-15%,约占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25%,并且男性中的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临床对T-ALL的诊断主要依靠免疫学检测,欧洲白血病免疫分类小组根据胸腺内分化的相应阶段提出将T-ALL分为:pro-T、pre-T、cortical-T和mature-T几个阶段,pro-T(c CD3+,s CD3-,CD1a-,CD2+,CD5-,CD7+,CD34-),pre-T(c CD3+,s CD3-,CD1a-,CD2+,CD5+,CD7+,CD34-),cortical-T(c CD3+,s CD3+/-,CD1a+,CD2+,CD5+,CD7+,CD34-)和mature-T(c CD3+,s CD3+,CD1a-,CD2+,CD5+,CD7+,CD34-)。近几十年来为改善T-ALL的治疗人们做出了巨大努力,多药联合和大剂量化疗等治疗手段不断改进及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和推广,使得T-ALL的无事件生存率得以提高,但对耐药或复发T-ALL患者治疗效果仍然较差,该病的总体疗效和预后远不如常见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因此,发掘特异性更高的T-ALL治疗靶点,探究T-ALL发病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965年首次发现免疫球蛋白D(Immunoglobulin D,IgD),包括分泌型IgD(secreted IgD,s IgD)和膜结合型IgD(membrane IgD,m IgD)。IgD本身可以作为B细胞表面受体,另外还可以与膜受体即免疫球蛋白D受体(Immunoglobulin D receptor,IgDR)结合发挥功能,人类外周血T细胞和小鼠T细胞上都发现有IgDR的存在。T细胞上IgDR与IgD相互作用可导致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增加,而T细胞上IgDR与B细胞上m IgD交联可抑制T细胞凋亡。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s IgD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血清中表达较健康志愿者明显升高;IgD可以上调Burkitt淋巴瘤细胞Daudi表面IgDR的表达,可以显着地促进Daudi细胞的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加速细胞周期从G1期到S期的转化进程。前期体外实验发现人外周血CD4+T细胞和人T-ALL细胞株(Jurkat、MOLT-4细胞)均存在IgDR,IgD及IgD-Fc-Ig可以与CD4+T、Jurkat和MOLT-4细胞上IgDR结合,IgD-Fc-Ig可以抑制IgD诱导的Jurkat和MOLT-4细胞的增殖,并促进IgD抑制的Jurkat和MOLT-4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结果观察到IgD-Fc-Ig抑制了IgD上调的mTOR、Rictor和p-Akt(Ser473)水平。结果提示IgD/IgDR有可能成为T-ALL的治疗新靶点,特异性阻断IgD/IgDR信号转导可能通过影响mTORC2/Akt信号通路成为T-ALL的免疫新疗法。课题组前期体外实验发现IgD-Fc-Ig能够抑制IgD诱导的T-ALL细胞株增殖,下调mTOR、Rictor和p-Akt(Ser473)蛋白表达。因此,本课题将结合临床T-ALL样本和T-ALL动物模型,进一步研究IgDR在T-ALL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表达差异,IgD-Fc-Ig体外对T-ALL患者T细胞以及体内给药对T-ALL动物模型的影响。本课题以IgD/IgDR为靶点,成功将人IgD-Fc段与人Ig G1-Fc段连接并合成了融合蛋白IgD-Fc-Ig(Idfigine,艾迪非吉),旨在特异性阻断IgD-IgDR通路,高选择性抑制T细胞的异常增殖,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本课题以T-ALL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C57BL/6小鼠胸腺T细胞、鼠T-ALL细胞株EL-4细胞和T-ALL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T-ALL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上IgDR的差异,检测IgD对T-ALL患者T细胞功能的作用及IgD-Fc-Ig的作用,观察IgD和IgD-Fc-Ig对C57BL/6小鼠胸腺T细胞和EL-4细胞株增殖、凋亡和相关蛋白的影响,并通过T-ALL小鼠模型的建立,在整体水平观察IgD-Fc-Ig对T-ALL小鼠治疗作用,为将IgD-Fc-Ig开发为高选择性治疗T-ALL创新药物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明确T-ALL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特征性标记物T细胞亚群上IgDR表达的差异,明确IgD对T-ALL患者特征性标记物T细胞亚群增殖的影响及IgD-Fc-Ig的作用,明确IgD对C57BL/6小鼠胸腺T细胞和EL-4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IgD-Fc-Ig作用,并研究相关机制。揭示IgD-Fc-Ig对T-ALL小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为阐明IgD/IgDR信号转导通过调控mTORC2/Akt信号通路在T-ALL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并将IgD-Fc-Ig作为治疗T-ALL的创新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T-ALL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离心收集血浆,通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PBMCs用于培养检测相关指标,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检测外周血中特征性标记物T细胞亚群上IgDR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IgD-Fc-Ig对IgD诱导T-ALL患者外周血中特征性标记物T细胞增殖的影响;CCK-8法检测IgD对C57BL/6小鼠胸腺T细胞活力的影响,CCK-8法检测IgD-Fc-Ig对IgD诱导的EL-4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IgD-Fc-Ig对IgD抑制的EL-4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IgD-Fc-Ig对IgD诱导的EL-4细胞mTOR、Rictor、Akt、p-Akt(Ser47)蛋白的表达情况;选用BALB/c裸鼠建立Jurkat异种移植T-ALL小鼠模型,将裸鼠随机分出一组为正常组,其余裸鼠尾静脉移植细胞,选取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IgD-Fc-Ig三个剂量组(1.625、3.25、6.5mg/kg)、阴性对照组Ig G-Fc(6.5mg/kg)、阳性对照组阿霉素(Adriamycin,3mg/kg),正常组8只,其余各组9只。ELISA检测T-ALL小鼠血清IgD的水平;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测IgD-Fc-Ig对各组小鼠外周血和骨髓中Jurkat细胞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IgD-Fc-Ig对T-ALL小鼠骨髓和脾脏中Jurkat细胞的影响以及对IgDR、IgD型浆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IgD-Fc-Ig对T-ALL小鼠整体指标和肝脾病理学改变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T-ALL小鼠脾脏中mTOR、Rictor、Akt、p-Akt(Ser4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T-ALL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特征性标记物T细胞亚群的IgDR表达差异收集T-ALL和健康对照者各8名,患者年龄范围为15~69岁,男女比例为1: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T-ALL患者外周血中特征性标记物T细胞亚群上IgDR显着高于健康对照者,T-ALL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在pro-T阶段(CD7+CD5-CD3-CD4-)细胞表面就已经存在IgDR,T-ALL患者各个阶段的T细胞上IgDR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T-ALL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7+T细胞和IgDR表达的差异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再次验证CD7+T细胞上表达IgDR,部分T-ALL患者的CD7+T细胞上的IgDR比健康对照者表达高,与流式细胞术结果保持一致。3.IgD对T-ALL患者外周血中特征性标记物T细胞亚群的影响IgD(1、3和10μg/ml)体外刺激T-ALL患者PBMCs,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IgD(3、10μg/ml)浓度组体外刺激24h,可明显促进T-ALL患者pro-T(CD7+CD5-CD3-CD4-T)和mature-T(CD7+CD5+CD3+CD4-T、CD7+CD5+CD3+CD4+T)细胞表达。4.IgD-Fc-Ig对IgD诱导的T-ALL患者外周血中特征性标记物T细胞亚群的影响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IgD(3、10μg/ml)浓度组可明显促进T-ALL患者外周血中CD7+CD5-CD3-CD4-T、CD7+CD5+CD3+CD4-T和CD7+CD5+CD3+CD4+T表达,IgD-Fc-Ig(3、10μg/ml)浓度组能下调IgD诱导的CD7+CD5-CD3-CD4-T、CD7+CD5+CD3+CD4-T和CD7+CD5+CD3+CD4+T的表达。5.IgD对C57BL/6小鼠胸腺T细胞活力的影响CCK8结果发现,人源的IgD可以刺激鼠源的T细胞,并且IgD(3、10μg/ml)浓度组能上调小鼠T细胞活力。6.IgD对T-ALL鼠源EL-4细胞株活力的影响CCK8结果显示IgD(3、10μg/ml)浓度组可以促进鼠源T-ALL细胞株EL-4细胞的活力。7.IgD-Fc-Ig对IgD诱导的T-ALL鼠源EL-4细胞株活力的影响CCK8结果显示:IgD-Fc-Ig(3、10μg/ml)可显着抑制IgD诱导的EL-4细胞增殖,Ig G-Fc蛋白(10μg/ml)对IgD的作用无显着影响。8.IgD-Fc-Ig对IgD诱导的EL-4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结果发现,IgD-Fc-Ig(3、10μg/ml)可显着上调IgD抑制的EL-4细胞凋亡,Ig G-Fc(10μg/ml)对IgD的作用无显着影响。9.IgD对EL-4细胞mTOR、Rictor、Akt和p-Akt(Ser47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IgD-Fc-Ig的作用Western blot法的结果显示,IgD(3μg/ml)显着上调EL-4细胞中mTOR、Rictor、和p-Akt(Ser473)蛋白的表达,IgD-Fc-Ig(3、10μg/ml)下调IgD诱导的mTOR、Rictor、和p-Akt(Ser473)蛋白表达。10.T-ALL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本课题通过尾静脉移植方式进行T-ALL模型的建立,结果显示:T-ALL小鼠第7天未出现明显变化,第14天开始表现出嗜睡、饮食欠佳等状态,第21天尾静脉移植组出现弓背、消瘦、活力减低和明显萎靡不振等现象,第28天则有部分裸鼠出现濒死状态,伴有脊柱弯曲。正常对照组裸鼠正常生长,活泼好动,食欲精神良好,未出现病态体征。11.模型小鼠Jurkat细胞在外周血中浸润变化瑞氏-吉姆萨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未见Jurkat细胞,以红细胞为主,有核细胞少见。尾静脉移植组在第7天时,外周血中存在少量的Jurkat细胞,到第10天时,有核细胞明显增多,Jurkat细胞数量也高于第7天。流式细胞术结果则显示:在第14天时外周血中Jurkat细胞与第7天时结果差异有显着性,综合以上结果,提示我们第10天开始给药。12.T-ALL小鼠血清中IgD水平的变化与正常组小鼠相比,T-ALL小鼠血清IgD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13.IgD-Fc-Ig对T-ALL小鼠外周血和骨髓中Jurkat细胞的影响取外周血和骨髓细胞进行涂片,通过随机选取3个视野记录有核细胞数和Jurkat细胞数,瑞氏-吉姆萨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外周血中Jurkat细胞百分比最高,可以高达11.21%,IgD-Fc-Ig(3.25、6.5 mg/kg)和阿霉素(3 mg/kg)组显着降低外周血中Jurkat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中的流式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骨髓中Jurkat细胞百分比最高,IgD-Fc-Ig(3.25、6.5 mg/kg)和阿霉素(3mg/kg)组显着降低骨髓中Jurkat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IgD-Fc-Ig对T-ALL小鼠脾脏和骨髓中Jurkat细胞的影响Jurkat细胞表面标志物为CD3,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组小鼠脾脏和骨髓中CD3的表达,结果显示,T-ALL小鼠脾脏和骨髓中Jurkat细胞百分比最高,而给药组中IgD-Fc-Ig(3.25、6.5 mg/kg)和阿霉素(3 mg/kg)能明显降低T-ALL小鼠脾脏和骨髓中Jurkat细胞的浸润率。15.IgD-Fc-Ig对T-ALL小鼠脾脏中Jurkat细胞IgDR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ALL小鼠脾脏中Jurkat细胞IgDR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模型组裸鼠脾脏中Jurkat细胞IgDR表达高于正常组,给药组中IgD-Fc-Ig(3.25、6.5 mg/kg)和阳性药阿霉素能降低脾脏细胞IgDR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IgD-Fc-Ig对T-ALL小鼠脾脏中IgD型浆细胞的影响用取得的T-ALL小鼠脾脏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CD138+IgD+细胞,结果发现模型组小鼠中表达CD19-CD138+IgD+细胞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药组中IgD-Fc-Ig(6.5 mg/kg)和阳性药阿霉素能显着降低CD19-CD138+IgD+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IgD-Fc-Ig对T-ALL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ALL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显示,IgD-Fc-Ig(3.25、6.5 mg/kg)和阳性药阿霉素可以增加T-ALL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18.IgD-Fc-Ig对T-ALL小鼠脾脏病理和肝脏病理的影响处死小鼠,取脾脏和肝脏,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发现,正常组小鼠脾脏可见红髓和白髓整齐分布,白髓是由中央动脉和动脉周围的淋巴鞘组成,红髓由脾窦和脾索组成。模型组小鼠切片可见红髓与白髓的界限消失,白髓严重萎缩,Jurkat肿瘤淋巴细胞聚集成团或分散,给药组中IgD-Fc-Ig(3.25、6.5 mg/kg)和阳性药阿霉素可改善病理改变。肝脏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裸鼠肝组织结构完整,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排列,无组织病理学变化。模型组裸鼠肝组织切片可见Jurkat细胞浸润,出现部分肝组织坏死,肝脏正常组织结构被破坏,给药组中IgD-Fc-Ig(3.25、6.5 mg/kg)可改善病理改变。19.IgD-Fc-Ig对T-ALL小鼠脾脏p-Akt(Ser473)、Akt、mTOR、Rictor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组别小鼠脾脏p-Akt(Ser473)、Akt、mTOR和Rictor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Akt总蛋白表达在正常组、模型组以及给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模型组小鼠p-Akt(Ser473)、mTOR和Ricto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IgD-Fc-Ig(3.25、6.5、13 mg/kg)能下调T-ALL小鼠中升高的p-Akt(Ser473)、mTOR和Rictor蛋白表达。结论:1.部分T-ALL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上IgDR表达高于健康对照者,IgD可以升高T-ALL患者中pro-T(CD7+CD5-CD3-CD4-T)和mature-T(CD7+CD5+CD3+CD4-T、CD7+CD5+CD3+CD4+T)细胞的百分比,IgD-Fc-Ig可以降低IgD诱导的T-ALL患者pro-T和mature-T细胞的百分比。2.IgD可以刺激C57BL/6小鼠胸腺T细胞和EL-4细胞的增殖,抑制EL-4细胞的凋亡,IgD-Fc-Ig抑制IgD引起的EL-4细胞增殖,促进IgD抑制的EL-4细胞凋亡,下调IgD诱导的EL-4细胞mTOR、Rictor和p Akt(Ser473)蛋白表达。3.T-ALL模型小鼠血清IgD水平高于正常小鼠,IgD-Fc-Ig改善T-ALL小鼠的整体指标,降低Jurkat细胞在外周血、脾脏和骨髓中的浸润率,减轻肝脾组织病理程度。4.IgD-IgDR可能通过调控mTORC2/Akt信号通路成为T-ALL治疗的一个新靶点,IgD-Fc-Ig对伴有高IgD水平或高IgDR活性的T-ALL治疗可能具有重要前景。
黄煌[6](2020)在《肝X受体β在单阳性胸腺细胞存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T淋巴细胞,主要包括CD8+与CD4+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完成的,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中发挥关键功能的细胞。T前体细胞从骨髓迁移到胸腺并在那里首先分化成CD4–CD8–双阴性(DN,double-negative)胸腺细胞。DN胸腺细胞进一步发育为CD4+CD8+双阳性(DP,double-positive)胸腺细胞,DP胸腺细胞经历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后,分化为CD4+或CD8+单阳性(SP,single-positive)胸腺细胞。SP胸腺细胞迁移到外周淋巴器官并在那里进一步成熟为幼稚CD4+或CD8+T细胞。白介素7(Interleukin-7,IL-7)信号对于胸腺细胞的发育和存活至关重要,IL-7受体α链(Interleukin-7 receptorα,IL-7Rα,由Il7r基因编码)与共同的γ链(commonγchain)组成IL-7的受体(Interleukin-7receptor,IL-7R)。IL-7R在细胞膜上分布,负责接收并转导IL-7信号。SP胸腺细胞高表达IL-7Rα并依赖IL-7信号存活,然而在SP胸腺细胞中调控IL-7Rα表达的转录因子却并不清楚。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s)是核受体(NRs,nuclear receptors)家族成员,这一类受体与配体结合后才能发挥其基因转录功能。LXRs包括2个亚型,LXRα(由Nr1h3基因编码)与LXRβ(由Nr1h2基因编码)。LXRα主要在代谢活跃的组织表达,如肝脏、肠道、肾脏、脾脏和脂肪组织;而LXRβ是广泛性的表达。LXRs的内源性激活配体包括氧化甾醇(oxysterols)、胆固醇生物合成的中间前体如链甾醇(desmosterol)以及合成的激动剂如GW3965和T0901317等。LXRs是调节胆固醇和脂质代谢的关键转录因子,也在调节免疫反应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例如,LXR活化后通过反式抑制炎症基因的表达在多种炎症性疾病小鼠模型中发挥抗炎作用;在细菌感染时,LXRα通过上调抗凋亡因子SPα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存活;LXR活化后诱导的Mer表达是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关键因子;LXR激动剂通过诱导T淋巴细胞中ABCG1的表达促进胆固醇外流,从而表现出抗增殖作用;LXR的活化抑制了TH17的分化,其机制为LXR下游分子SREBP1c与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Ahr控制的Il17基因的转录。尽管有这些进展,但关于LXRs在T细胞发育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本课题围绕着LXRs在T细胞发育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1.LXRβ在单阳性胸腺细胞的维持过程中是必需的。与野生型(WT,wild-type)小鼠相比,LXRβ敲除(βKO,LXRβknock-out)小鼠胸腺细胞中CD4单阳性(CD4SP)与CD8单阳性(CD8SP)胸腺细胞的频率和数量明显减少,而DP及DN细胞的频率和数量无明显改变。同时,βKO小鼠外周血、脾脏及淋巴结中的幼稚CD4+及CD8+T细胞的频率和数量明显低于WT小鼠,βKO小鼠脾脏中最新胸腺迁出细胞(RTE,recent thymic emigrant)的频率与数量也明显低于WT小鼠。另一方面,在βKO与WT小鼠的骨髓(bone marrow,BM)细胞等比例混合回输的BM重建小鼠模型中,βKO来源的CD4SP与CD8SP细胞及脾脏中CD4+及CD8+T细胞明显少于WT来源的,虽然它们的脾脏T细胞的存活与稳态增殖能力没有明显差别。此外,LXR激动剂T0901317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WT SP胸腺细胞频率,而βKO SP胸腺细胞没有明显的变化。2.LXRβ在单阳性胸腺细胞的存活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探究LXRβ缺失后SP胸腺细胞减少的原因,我们首先检测了DP胸腺细胞表达CD69、TCRβ、CD24、CD5等标志分子的水平及由不同强度或无TCR信号刺激导致的DP胸腺细胞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βKO与WT DP胸腺细胞中的标志分子表达水平以及DP胸腺细胞的死亡程度均无明显差别,说明了LXRβ的缺失对于DP胸腺细胞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没有明显影响,表明了SP胸腺细胞的减少不是由DP向SP胸腺细胞发育障碍导致的。接下来我们检测了SP胸腺细胞的存活和增殖能力。结果表明,βKO小鼠的SP胸腺细胞的存活能力明显低于WT小鼠,而增殖能力却无明显差异。由于IL-7信号对于SP胸腺细胞的存活至关重要,我们进一步检测了SP胸腺细胞中的IL-7信号通路,发现βKO SP胸腺细胞的IL-7Rα表达水平、Stat5的磷酸化水平和Bcl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WT SP胸腺细胞,表明了βKO SP胸腺细胞存活缺陷是由于IL-7Rα-Bcl2轴的表达减少所致。3.LXRβ直接调控IL-7Rα的转录。βKO小鼠SP胸腺细胞中Il7r转录本的水平低于WT小鼠,LXR激动剂处理后Il7r转录本的水平升高,暗示了LXRβ可能在转录水平调控IL-7Rα的表达。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在SP胸腺细胞中,已知的调控Il7r转录的转录因子Foxo1、Foxp1和TCF-1(由Tcf7基因编码)的转录本水平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暗示了βKO SP胸腺细胞中Il7r转录本的减少与这些转录因子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在一个已发表的在小鼠巨噬细胞中的Ch IP-seq数据中,LXRβ能结合到Il7r的5’调控区,因此,我们在CD4SP胸腺细胞中做了Ch IP-q PCR实验,发现LXRβ一样能结合到Il7r基因的5’调控区。并且,体内报告基因实验证实LXRβ激活后促进了Il7r的转录。这些结果表明LXRβ直接促进了Il7r的转录。此外,过表达LXRβ或者IL-7Rα-Bcl2轴都能回复LXRβ缺失导致的SP胸腺细胞存活的缺陷,进一步说明了LXRβ通过调控IL-7信号通路维持SP胸腺细胞的存活。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了LXRs在T细胞发育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发现了LXRβ在T细胞发育过程中发挥了促进SP胸腺细胞存活的功能,阐述了LXRβ直接调控IL-7Rα的表达从而促进SP胸腺细胞存活的分子机制。本课题找到了LXRβ的一个新的靶分子IL-7Rα,拓展了LXRs在T细胞发育方面的功能,阐述了LXRβ在IL-7Rα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是细胞类别依赖和代谢非依赖的一种新观点。
李美蓉[7](2020)在《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白血病发病迅猛、耐药、易复发、复发后更难治、死亡率高,是白血病死亡最常见的疾病类型。随着近几十年药物研发和风险分类管理的不断改善,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得到了巨大进步,然而成年尤其是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许多患者复发后治疗失败,最终死亡。目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化疗失败或疾病复发时,才考虑进行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然而,化疗副作用强,耐药易复发,经常导致治疗失败和死亡。骨髓或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存在供体难寻、手术费用高昂及手术过程痛苦难耐等问题,且仍存在一定复发风险。因此寻找副作用小、疗效可靠且经济的治疗新药具有重大意义。多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后获得自发缓解的临床报道,结合目前关注度非常高的肿瘤细菌疗法,提示细菌疗法可能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个新方向。在多种用于肿瘤治疗研究的细菌中,沙门氏菌因其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和抗肿瘤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治疗。但是沙门氏菌对血液肿瘤的治疗未见报道。经基因工程改造的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产生的内毒素毒力减少了5万倍,且其耐受性和安全性已在一期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是研究细菌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理想菌株。本课题首次分别以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L1210、人源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HL-60皮下移植瘤模型,和人源AML融合蛋白MLL-AF9驱动的系统性AML小鼠模型,评估了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并探究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体外细菌-细胞共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抑制多种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治疗实验结果表明,VNP20009能抑制急性白血病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肿瘤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 T)d 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免疫荧光结果表明VNP20009能显着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导致肿瘤中心区域细胞核破碎、DNA降解、胞膜解体,肿瘤组织大面积坏死。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蛋白表明,VNP20009能显着上调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及Cleaved-PARP的表达,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3.MLL-AF9驱动的AML模型小鼠治疗实验结果表明,VNP20009显着抑制小鼠体内AML细胞的增殖;降低AML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其五分类数值,使其恢复至近正常生理水平;延长了AML小鼠的生存期。4.血清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检测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VNP20009一方面能上调抗肿瘤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的产生,并降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水平来抑制、杀伤肿瘤细胞;另一方面,显着上调分泌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0(C-X-C motif ligand-10,CXCL-10)和CC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ligand-2,CCL-2),招募并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和以CD4+为主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杀伤、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VNP20009还能进一步刺激T淋巴细胞向CD4+IFN-γ+和CD8+IFN-γ+效应T淋巴细胞极化,释放IFN-γ,进一步维持、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结论: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能显着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起到治疗和延缓白血病的作用。一方面VNP20009进入机体后,能够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和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抑制和杀伤白血病细胞,延长AML小鼠生存期。另一方面移植瘤组织中线粒体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的表达增加,提示VNP20009感染后可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该研究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和理论基础。
许冰馨[8](2020)在《地塞米松及其温敏凝胶制剂对CIA大鼠的治疗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研究并探讨地塞米松(DEX)及其温敏凝胶制剂(DLTH)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具体的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内容:通过在Wistar大鼠上建立CIA模型,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频率与剂型:(1)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溶液、(2)膝关节腔注射地塞米松温敏凝胶缓释制剂,观察DEX对CIA大鼠炎症消除、疼痛缓解以及整体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1)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DEX组。建立CIA模型。于造模完成隔日,给药组开始给予DEX(1mg/kg)腹腔注射,一周注射3次,连续4周。(2)雄性Wistar大鼠经过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DLTH组),建立CIA模型。待大鼠足趾肿胀后,给药组开始给予DLTH(1mg/kg)双侧膝关节腔注射,每个关节注射40μl,一周注射2次,连续3周。实验期间,记录大鼠体重、足爪容积、关节评分,测量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压力痛阈值(PPT)。最后获取血清、脾脏、滑膜、软骨、L4-L6双侧背根神经节(DRG)、膝关节。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滑膜中炎症因子和NF-κB通路关键蛋白水平变化,软骨中金属蛋白酶水平以及软骨免疫组化,结合膝关节病理和足爪红肿治疗情况来研究药物对炎症的影响。对比模型组和给药组DRG中炎症因子、神经因子、离子通道和血清中前列腺素水平改变,结合机械痛阈变化趋势,来探讨药物对缓解疼痛的机制。比较模型组和给药组免疫器官指数,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炎症因子、转录因子水平、Th1/Th2,Th17/Treg比值,验证药物对CIA模型的免疫调节的作用。HPLC法检测血药浓度,并比较血药浓度和脏器系数、T细胞亚群特异性转录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地塞米松溶液(DEX)腹腔注射,通过降低大鼠滑膜组织中的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L-17,调节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软骨中MMP-9、MMP-13、ADAMTS-4、ADAMTS-5来抑制滑膜炎症、软骨降解、改善机体抗炎状态。其次通过抑制DRG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7),疼痛相关离子通道受体TRPV1和神经生长相关因子NGF、NPY、BDNF的水平,来提高CIA大鼠的疼痛阈值、减少机械痛敏、减轻疼痛。免疫方面,通过降低脾脏淋巴细胞中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17)、改善Th1,Th2,Th17和Treg的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Foxp3水平、调节机体中Th1/Th2、Th17/Treg的比例,来改善脾脏免疫应答。2 DLTH膝关节腔注射可以降低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抑制滑膜组织中NF-κB通路活化、改善膝关节滑膜、血管、软骨的炎性病理状态、降低CIA大鼠足爪容积和关节评分、消除足爪红肿变形,缓解关节局部炎症。疼痛方面:通过抑制背根神经节中IL-6、TNF-α、神经生长因子NPY,NGF,BDNF,改善离子通道TRPV1,Nav1.3,Nav1.7水平,降低血清中前列腺素PGE2、PGI2,提升抑炎的PGD2含量,减少滑膜中炎症因子和NGF表达,降低大鼠MWT和PPT痛阈值、抑制疼痛。DLTH还可以降低脾脏、胸腺肿大,改善整体免疫机能。研究结论:1 DEX腹腔注射可以改善CIA大鼠整体炎症状态、减少滑膜炎性浸润和软骨破坏,抑制疼痛,改善整体免疫失衡状态。2 DLTH膝关节注射可以改善CIA滑膜增生、减少血清、DRG和滑膜中疼痛相关因子从而缓解疼痛,并降低了免疫器官的脏器指数。DLTH较DEX可以降低给药频次。
彭卓隽[9](2020)在《艾灸干预胃荷瘤大鼠提取HSP70-PCs并回输大鼠体内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艾灸的抗肿瘤效应与诱导胃癌组织HSP70-PCs的相关性;观察将艾灸干预后胃癌组织HSP70-PCs提取物回输至荷瘤大鼠体内对肿瘤增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艾灸后胃癌组织HSP70-PCs提取物对树突状细胞、T细胞、Walker-256肿瘤细胞的影响。探讨艾灸抗癌作用及可能机制,对艾灸-HSP70疫苗的研发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1)16只SD大鼠以Walker-256细胞来源的腹水造皮下瘤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艾灸组,艾灸组干预14天后,无菌环境下剖开荷瘤部位将各组大鼠剥取肿瘤,称重,用抗体柱亲和纯化方法从艾灸组、模型组来源的胃肿瘤大鼠肿瘤中提取HSP70-PCs。(2)从成年大鼠骨髓及脾脏获取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各分组为盐水组、模型组与艾灸组,每组6孔加入培养板,相应干预72h后测量OD值;孔板加入Walker-256细胞,按照效靶比1:20,1:40接种T细胞,并加入不同组别提取的HSP70-PCs,2.5 ug/ml,每组6孔,72h后测OD值;孔板加入Walker-256细胞,按效靶比1:20接种T细胞和DC,并加入不同组提取的HSP70-PCs,每组6孔,72h后测OD值。(3)将体重160~180g大鼠18只,分别于右后肢腹股沟处注射Walker256细胞5×106个/ml,0.2ml/部位。7日后,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艾灸组,模型组和艾灸组分别于两侧后肢腹股沟皮下注射模型和艾灸来源的HSP70-PCs蛋白溶液共10ug(20ug/ml,0.5ml/只),盐水组每周注射一次等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每7日注射1次,共注射3次。于第28日禁食不禁水12小时后眶内采血,采血后处死动物,无菌条件下切开荷瘤部位皮肤,称取瘤体重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CD8+、CD4+/CD8+T细胞比例,HE法观察walker-256细胞瘤组织形态,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模型组HSP70-PCs含量为14.2ug/克组织,总量102.24ug;艾灸组为72ug/克组织,总量972ug。0.01),艾灸组细胞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培养2日后两组细胞数仍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但艾灸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培养3日后,各组细胞数无差异(P>0.05)。T细胞培养3日后,与对照组比较,艾灸组T细胞光密度稍增加(P<0.05),但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T细胞与Walker-256癌细胞混养效靶比1:20时,模型组、艾灸组光密度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效靶比1:40时,艾灸组光密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仍有差异(P<0.05),但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T细胞、DC与Walker-256癌细胞混养时,与对照组比较,艾灸组样本的光密度下降,差异显着(P<0.01),但与模型组无差异(P>0.01)。组大鼠去脏器体质量相比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胸腺质量与脾脏指数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中CD4+T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上升(P<0.01),艾灸组CD8+T细胞数显着上升(P<0.01),CD4+/CD8+比值稍下降(P<0.05);艾灸组CD4+T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CD8+T细胞数增加,CD4+/CD8+比值下降(均P<0.01);结论:1.HSP70-PCs提取物回输对荷瘤大鼠肿瘤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艾灸组提取物干预后抑制作用更明显。2.艾灸干预后肿瘤组织的HSP70-PCs提取物能加速免疫细胞的增殖,并促进淋巴细胞反应对Walker-256癌细胞的杀伤作用。3.艾灸干预后肿瘤组织的HSP70-PCs提取物回输后,能调节荷瘤大鼠的免疫功能。
吉忠忠[10](2020)在《Setd2在造血干细胞干性维持和淋巴谱系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适应性免疫系统是人类识别并抵抗外界多种抗原并得以长寿的主要保障,其主要由T、B淋巴细胞组成。T、B淋巴细胞发育早期,通过抗原受体基因中V、D、J重排产生多样化的抗原受体是免疫系统得以识别多种抗原的根本原因。V(D)J重排是由RAG1/2蛋白复合物起始的抗原受体基因的DNA重排,而在细胞中DNA缠绕由组蛋白形成核小体上进而组成染色体,因此,组蛋白特定位点氨基酸上的蛋白修饰可能会参与到V(D)J重排过程进而参与调控淋巴细胞的发育。H3K36me3是由SETD2催化产生并且在物种间高度保守的组蛋白修饰。在本论文中,我们系统的探索了小鼠Setd2以及其催化产物H3K36me3在造血系统尤其是在淋巴细胞发育中的作用。利用转基因小鼠模型我们发现在造血系统中敲除Setd2之后导致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地减少,并且使得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祖细胞的发育异常。进一步我们发现T、B细胞在DN3和pro-B时期发生发育受阻。为了排除造血系统中其他细胞的影响我们分别在T、B细胞谱系中特异性敲除Setd2之后也发现了一致的表型。我们通过V(D)J重排分析发现Setd2缺失后导致的淋巴细胞发育异常是由于异常的V(D)J重排所导致。进一步我们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RNA-seq、免疫印迹等实验技术探索了可能的分子机制。我们发现在Setd2缺失后导致了重组蛋白RAG1对TCRβ和Igh位点RSS的识别效率降低,并且导致了DNA损伤响应蛋白ATM的激活异常,使得重排位点DNA的双链断裂后不能被高效的修复。另外,我们分析了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人全外显子测序信息后发现了SETD2的突变,在体外模拟了这一类突变之后,我们发现包含病人来源突变的SETD2不能有效的催化形成H3K36me3。综上,本论文系统的阐述了Setd2在淋巴细胞V(D)J重排中的作用机制,并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提供了新的靶点。
二、Lymphocyte reduction induced by hindlimb unloading: distinct mechanisms in the spleen and thymu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ymphocyte reduction induced by hindlimb unloading: distinct mechanisms in the spleen and thymus(论文提纲范文)
(1)治疗骨关节炎和银屑病活性化合物的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引言 |
1.1 骨关节炎研究背景 |
1.1.1 骨关节炎简介 |
1.1.2 流行病学 |
1.1.3 骨关节炎治疗方式 |
1.2 具有破骨细胞分化抑制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发现 |
1.2.1 小分子抑制剂 |
1.2.2 抗体类药物 |
1.2.3 天然产物衍生物 |
第2 章 具有治疗骨关节炎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体外筛选 |
2.1 前言 |
2.1.1 化合物的来源 |
2.1.2 白桦脂酸生物活性 |
2.1.3 白桦脂酸衍生物在研药物 |
2.2 实验材料 |
2.2.1 细胞和化合物来源 |
2.2.2 实验试剂和试剂盒 |
2.2.3 实验仪器与耗材 |
2.2.4 实验常规试剂的配制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2.3.1 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化合物筛选体系 |
2.3.2 MTT实验检测化合物的细胞毒性 |
2.3.3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化合物对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 |
2.3.4 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
2.3.5 统计学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破骨细胞分化抑制活性评价 |
2.4.2 炎症因子抑制活性评价 |
2.4.3 免疫抑制活性评价 |
2.5 总结和讨论 |
第3 章 化合物YCH-1919 治疗大鼠骨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动物和化合物来源 |
3.2.2 实验试剂及试剂盒 |
3.2.3 实验仪器与耗材 |
3.2.4 动物实验试剂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MIA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疾病动物模型 |
3.3.2 实验模型动物的管理和分组 |
3.3.3 行为学测试——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测试 |
3.3.4 行为学测试——双足负重差异测试 |
3.3.5 大鼠膝关节组织切片的制备 |
3.3.6 番红O-固绿染色 |
3.3.7 苏木精-伊红染色 |
3.3.8 TRAP染色 |
3.3.9 OARSI的评分标准 |
3.3.10 RNA收集、提取以及纯化 |
3.3.11 cDNA逆转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3.3.12 统计学分析 |
3.3.13 实验方案路线图 |
3.4 实验结果 |
3.4.1 候选化合物YCH-1919 能显着降低骨关节炎大鼠双足负重差异 |
3.4.2 候选化合物YCH-1919 能显着提高骨关节炎大鼠疼痛缩足阈值 |
3.4.3 候选化合物YCH-1919 对骨关节炎大鼠体重未产生影响 |
3.4.4 候选化合物YCH-1919 对骨关节炎大鼠滑膜重量未产生影响 |
3.4.5 候选化合物YCH-1919 能阻止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被进一步破坏 |
3.4.6 候选化合物YCH-1919 能促进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的组织修复 |
3.4.7 候选化合物YCH-1919 能抑制骨关节炎大鼠软骨下骨中破骨细胞的生成 |
3.4.8 候选化合物YCH-1919 对于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影响 |
3.5 总结和讨论 |
第4章 可逆型SAHH抑制剂DZ2002 缓解银屑病样皮肤炎症 |
4.1 前言 |
4.1.1 银屑病简介 |
4.1.2 流行病学 |
4.1.3 SAHH抑制剂和DZ2002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动物和化合物来源 |
4.2.2 实验试剂和试剂盒 |
4.2.3 实验仪器与耗材 |
4.2.4 实验常规试剂配制方法 |
4.3 实验方法 |
4.3.1 IMQ诱导的银屑病样皮肤损伤模型的建立 |
4.3.2 皮肤炎症程度的评分标准 |
4.3.3 流式细胞术 |
4.3.4 统计学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DZ2002 显着缓解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 |
4.4.2 DZ2002 对小鼠外周血和脾脏中固有免疫细胞的影响 |
4.5 总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青蒿素衍生物和BTK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 |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 |
1.2.1 系统性红斑狼疮概述 |
1.2.2 B细胞异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致病机制 |
1.2.3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策略 |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 |
1.3.1 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 |
1.3.2 类风湿性关节炎致病机理 |
1.3.3 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动物模型 |
1.3.4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策略 |
1.4 科学问题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青蒿素衍生物SM934 调控ABCs细胞分化及代谢状态治疗SLE的作用机制探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药物及试剂 |
2.2.2 仪器及耗材 |
2.2.3 试剂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动物 |
2.3.2 小鼠分组及给药 |
2.3.3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制备 |
2.3.4 血生化指标检测 |
2.3.5 肾脏浸润单核细胞(kidney mononuclear cells,KMNCs)制备 |
2.3.6 细胞分选 |
2.3.7 Seahorse XF96 线粒体压力细胞代谢测试实验 |
2.3.8 流式细胞术 |
2.3.9 血清抗自身抗体测定 |
2.3.10 蛋白尿检测 |
2.3.11 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 |
2.3.12 组织免疫荧光 |
2.3.13 TLR激动剂诱导B细胞反应 |
2.3.14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MRL/lpr小鼠脾脏中ABCs增加并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
2.4.2 SM934 治疗抑制脾脏中ABCs的同时改善MRL/lpr小鼠疾病指征 |
2.4.3 SM934 治疗改善MRL/lpr小鼠脾脏中B细胞分化异常 |
2.4.4 SM934 治疗改善MRL/lpr小鼠脾脏B细胞代谢异常 |
2.4.5 MRL/lpr小鼠肾脏中ABCs浸润随周龄增大而增多 |
2.4.6 SM934 治疗抑制MRL/lpr小鼠肾脏中ABCs细胞浸润 |
2.4.7 SM934 抑制TLR受体激活影响的B细胞代谢 |
2.5 总结与讨论 |
第三章 青蒿素衍生物SM934对Pristane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药物及试剂 |
3.2.2 仪器及耗材 |
3.2.3 试剂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动物 |
3.3.2 PIA模型建立及小鼠分组给药 |
3.3.3 小鼠关节临床评分 |
3.3.4 血清抗体检测 |
3.3.5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 |
3.3.6 组织病理学分析 |
3.3.7 甲苯胺蓝染色 |
3.3.8 液相悬浮系统检测血清及结关节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 |
3.3.9 细胞培养 |
3.3.10 BMDM提取及分化 |
3.3.11 SM934 对巨噬细胞向M1 型极化的影响 |
3.3.12 SM934 对巨噬细胞向M2 型极化的影响 |
3.3.13 细胞免疫荧光 |
3.3.14 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 |
3.3.15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3.3.16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SM934 治疗改善PIA发病严重程度及关节病变 |
3.4.2 SM934 治疗降低PIA小鼠血清自身抗体水平 |
3.4.3 SM934 治疗降低PIA小鼠脾脏炎性细胞浸润 |
3.4.4 SM934 治疗体内调控巨噬细胞极化 |
3.4.5 SM934 治疗体外调控巨噬细胞极化 |
3.4.6 SM934 影响Stat1和Stat6 的磷酸化调节巨噬细胞极化 |
3.5 总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新型三环类BTK抑制剂SOMCL-17-016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效学及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药物及试剂 |
4.2.2 仪器及耗材 |
4.2.3 试剂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动物 |
4.3.2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制备 |
4.3.3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和RAW264.7 细胞毒性实验 |
4.3.4 丝裂原(Con A和 LPS)诱导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
4.3.5 OVA诱导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 |
4.3.6 小鼠CIA模型建立 |
4.3.7 CIA小鼠分组及给药 |
4.3.8 OVA小鼠血清抗OVA特异性抗体检测 |
4.3.9 CIA小鼠临床评分标准 |
4.3.10 组织病理学分析 |
4.3.11 Micro-CT |
4.3.1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4.3.13 CIA小鼠血清抗CⅡ特异性抗体检测 |
4.3.14 液相悬浮系统检测血清及结关节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 |
4.3.15 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 |
4.3.16 细胞培养 |
4.3.17 组织免疫荧光 |
4.3.18 人血细胞沉渣PBMC分离 |
4.3.19 PBMC体外刺激体系 |
4.3.20 破骨细胞分化 |
4.3.21 TRAP染色 |
4.3.22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4.3.23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SOMCL-17-016 体外免疫抑制活性 |
4.4.2 SOMCL-17-016 抑制卵清蛋白(OVA)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反应 |
4.4.3 SOMCL-17-016 改善CIA小鼠临床评分及骨侵蚀程度 |
4.4.4 SOMCL-17-016 抑制自身反应性B细胞效应及病理因子产生 |
4.4.5 SOMCL-17-016 抑制滑膜B细胞产生RANKL及破骨前体细胞分化 |
4.5 总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细胞周期蛋白DCAF2在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非经典NF-κB信号通路的组成与调控 |
1.2 非经典NF-κB信号在树突状细胞中的功能 |
1.3 树突状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 |
1.4 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DCAF2的表达在树突状细胞激活后下调 |
3.2 树突状细胞中DCAF2 的缺失破坏免疫稳态并导致自身免疫反应 |
3.3 树突状细胞中DCAF2 的缺失促进实验性自身免疫病的发展 |
3.4 DCAF2在DC中特异性抑制IL-23 表达 |
3.5 DCAF2 负调控非经典NF-κB信号的活化 |
3.6 DCAF2 的缺失通过非经典NF-κB信号引发过度的炎症反应 |
3.7 DCAF2 负调控NIK的蛋白质稳定及下游信号通路 |
3.8 DCAF2 诱导NIK的泛素化修饰和降解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综述 细胞周期蛋白参与调控免疫反应的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答辩决议 |
(4)艾灸“足三里”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Wnt5a、β-catenin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立题依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器械 |
1.3 药品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模型复制 |
2.3 治疗干预 |
2.4 数据采集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情况观察 |
3.2 脏器指数结果 |
3.3 各组小鼠外周血细胞数目变化 |
3.4 各组小鼠骨髓组织病理变化 |
3.5 各组小鼠骨髓细胞Wnt5a,β‐catenin蛋白表达 |
4 讨论 |
4.1 中医对骨髓抑制的认识 |
4.2 西医对骨髓抑制的认识 |
4.3 西医对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 |
4.4 中医药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 |
4.5 艾灸对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相关研究 |
4.6 Wnt信号通路 |
4.7 模型选择依据 |
4.8 选穴依据 |
4.9 实验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IgD-Fc-Ig融合蛋白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动物模型的作用及其对mTORC2/Akt信号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人外周血标本 |
2.2 BALB/c-nu雌性小鼠和C57BL/6小鼠 |
2.3 药物与试剂 |
2.4 主要溶液配制 |
2.5 仪器与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T-ALL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PBMCs分离 |
3.2 流式细胞术检测T-ALL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特征性标记物T细胞亚群IgDR表达情况 |
3.3 激光共聚焦检测T-ALL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7+T和IgDR表达 |
3.4 流式细胞术检测IgD诱导的T-ALL患者外周血中特征性标记物T细胞亚群的影响 |
3.5 流式细胞术检测IgD-Fc-Ig对 IgD诱导的T-ALL患者外周血中特征性标记物T细胞亚群的影响 |
3.6 CCK-8 法检测IgD对 C57BL/6 小鼠胸腺T细胞活力的影响 |
3.7 CCK-8法检测IgD对EL-4细胞株活力的影响 |
3.8 流式细胞术检测IgD-Fc-Ig对 IgD诱导的EL-4 凋亡的影响 |
3.9 Westernblot检测IgD-Fc-Ig对 IgD诱导的EL-4 细胞株中p-Akt(Ser473)、Akt、mTOR、Rictor蛋白的表达 |
3.10 异种移植T-ALL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分组 |
3.10.1 细胞培养 |
3.10.2 细胞移植 |
3.10.3 观察记录 |
3.10.4 成模后分组给药 |
3.10.5 ELISA技术检测T-ALL小鼠血浆IgD的水平 |
3.10.6 外周血和骨髓瑞氏-吉姆萨染色 |
3.10.7 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和骨髓中 Jurkat 细胞 |
3.10.8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 |
3.10.9 肝脾组织病理学检查 |
3.10.10 Western blot 法检测 IgD-Fc-Ig 对 T-ALL 小鼠脾脏细胞 mTOR、Rictor、Akt 和p-Akt(Ser473)蛋白表达的影响 |
3.10.11.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T-ALL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特征性标记物T细胞亚群的IgDR表达 |
4.2 T-ALL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7~+T细胞和IgDR表达情况 |
4.3 IgD对 T-ALL患者外周血中特征性标记物T细胞亚群的影响 |
4.4 IgD-Fc-Ig对 IgD诱导T-ALL患者外周血中特征性标记物T细胞亚群的影响 |
4.5 IgD对 CD57BL/6 小鼠胸腺T细胞活力的影响 |
4.6 IgD对 T-ALL鼠源EL-4 细胞株活力的影响 |
4.7 IgD-Fc-Ig对 IgD诱导的T-ALL鼠源EL-4 细胞株活力的影响 |
4.8 IgD-Fc-Ig对 IgD诱导的EL-4 细胞株凋亡的影响 |
4.9 IgD对 EL-4 细胞mTOR、Rictor、Akt、p-Akt(Ser47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IgD-Fc-Ig的作用 |
4.10 T-ALL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4.10.1 整体观察结果 |
4.10.2 外周血、骨髓和脾脏检测结果 |
4.10.3 体质量检测结果 |
4.10.4 病理组织学检查情况 |
4.10.5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 的表达 |
4.11 T-ALL小鼠血清中IgD水平的变化 |
4.12 IgD-Fc-Ig对T-ALL小鼠体态和体重的影响 |
4.13 IgD-Fc-Ig对T-ALL小鼠外周血和骨髓中Jurkat细胞的影响 |
4.14 IgD-Fc-Ig对T-ALL小鼠脾脏和骨髓中Jurkat细胞的影响 |
4.15 IgD-Fc-Ig对T-ALL小鼠脾脏中Jurkat细胞IgDR的影响 |
4.16 IgD-Fc-Ig对T-ALL小鼠脾脏和骨髓中IgD型浆细胞的影响 |
4.17 IgD-Fc-Ig对T-ALL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
4.18 IgD-Fc-Ig对T-ALL小鼠脾脏、肝脏的影响 |
4.19 IgD-Fc-Ig对T-ALL小鼠脾脏mTOR、Rictor、Akt、p-Akt(Ser473)蛋白表达的影响 |
5 讨论 |
6 结论 |
7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急性 T 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肝X受体β在单阳性胸腺细胞存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肝X受体β在T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肝X受体β调节IL-7信号促进单阳性胸腺细胞的存活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肝X受体β直接调控Il7r基因的转录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肝X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血病概述 |
1.1.1 白血病的定义及常见症状 |
1.1.2 白血病的发现及分类 |
1.1.3 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1.4 白血病流行病学 |
1.1.5 白血病的治疗 |
1.2 白血病自发性缓解与细菌感染 |
1.3 细菌抗肿瘤研究 |
1.3.1 细菌抗肿瘤研究历程 |
1.3.2 细菌抗肿瘤的优势 |
1.3.3 细菌抗肿瘤的应用前景 |
1.4 沙门氏菌抗肿瘤研究 |
1.4.1 沙门氏菌有效靶向肿瘤 |
1.4.2 沙门氏菌介导肿瘤细胞自我死亡 |
1.4.3 沙门氏菌减少肿瘤转移 |
1.4.4 沙门氏菌诱发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 |
1.4.5 沙门氏菌增强肿瘤化疗敏感性 |
1.4.6 沙门氏菌联合治疗进一步促进了肿瘤的消退 |
1.4.7 沙门氏菌的遗传学改造 |
1.4.8 沙门氏菌可作为递呈肿瘤治疗分子载体 |
1.5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研究 |
1.5.1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构建及遗传特点 |
1.5.2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生物分布特性 |
1.5.3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毒理学评价 |
1.5.4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抗肿瘤研究 |
1.6 课题研究思路、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VNP20009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外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及细胞株 |
2.2.2 实验动物及饲养 |
2.2.3 试剂与耗材 |
2.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5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沙门氏菌VNP20009的制备 |
2.3.2 细胞培养 |
2.3.3 细菌-细胞体外共培养实验 |
2.3.4 Annexin V-PE/7-AD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3.5 L1210皮下瘤模型建立 |
2.3.6 动物分组与给药治疗 |
2.3.7 石蜡切片的制备 |
2.3.8 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 |
2.3.9 石蜡切片缺口末端标记(TUNEL)免疫荧光分析 |
2.3.10 总蛋白的提取 |
2.3.11 蛋白浓度测定 |
2.3.12 Western Blot检测目标蛋白 |
2.3.13 统计学分析 |
2.4 研究结果 |
2.4.1 VNP20009 体外抑制L1210/Jurkat细胞增殖 |
2.4.2 VNP20009 体外诱导L1210/Jurkat细胞凋亡 |
2.4.3 VNP20009治疗L1210细胞荷瘤小鼠体重和活动未见异常 |
2.4.4 VNP20009抑制L1210皮下移植瘤生长 |
2.4.5 VNP20009引起L1210皮下移植瘤组织坏死 |
2.4.6 VNP20009诱导L1210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 |
2.4.7 VNP20009治疗L1210皮下移植瘤凋亡蛋白表达量升高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VNP20009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外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及细胞株 |
3.2.2 实验动物 |
3.2.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5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沙门氏菌VNP20009的制备 |
3.3.2 细胞培养 |
3.3.3 细菌-细胞体外共培养实验 |
3.3.4 Annexin V-PE/7-AD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3.3.5 HL-60皮下瘤模型建立 |
3.3.6 动物分组与给药治疗 |
3.3.7 石蜡切片的制备 |
3.3.8 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 |
3.3.9 石蜡切片缺口末端标记(TUNEL)免疫荧光分析 |
3.3.10 总蛋白的提取 |
3.3.11 蛋白浓度测定 |
3.3.12 Western Blot检测目标蛋白 |
3.3.13 统计学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VNP20009体外抑制HL-60细胞增殖 |
3.4.2 VNP20009体外诱导HL-60细胞凋亡 |
3.4.3 VNP20009治疗HL-60细胞荷瘤小鼠体重和活动情况无异常 |
3.4.4 VNP20009抑制HL-60皮下移植瘤生长 |
3.4.5 VNP20009引起HL-60皮下移植瘤组织坏死 |
3.4.6 VNP20009诱导HL-60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 |
3.4.7 VNP20009治疗HL-60皮下移植瘤组织凋亡蛋白表达量增加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NP20009 对系统性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免疫激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及细胞 |
4.2.2 实验动物 |
4.2.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4.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5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沙门氏菌VNP20009的制备 |
4.3.2 沙门氏菌VNP20009的组织分布 |
4.3.3 MLL-AF9 驱动型AML白血病细胞的复苏 |
4.3.4 MLL-AF9 驱动型AML白血病细胞小鼠尾静脉注射造模 |
4.3.5 抗凝全血样本的采集 |
4.3.6 血清样本的采集 |
4.3.7 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GFP+)检测 |
4.3.8 血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 |
4.3.9 小鼠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 |
4.3.10 原代脾脏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4.3.11 原代骨髓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4.3.12 原代白血病细胞红细胞裂解处理 |
4.3.13 原代白血病细胞的冻存 |
4.3.14 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分组与给药治疗 |
4.3.15 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的测定 |
4.3.1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 |
4.3.17 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 |
4.3.18 统计学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4.4.1 VNP20009小鼠组织分布情况 |
4.4.2 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模型的构建 |
4.4.3 VNP20009 治疗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体重未见明显异常 |
4.4.4 VNP20009 抑制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
4.4.5 VNP20009 抑制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脾脏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
4.4.6 VNP20009 影响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分布 |
4.4.7 NP20009对MLL-AF9驱动型AML主要器官重量的影响 |
4.4.8 VNVNP20009 延长MLL-AF9驱动型 AML小鼠生存期 |
4.4.9 VNP20009调节MLL-AF9驱动型 AML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 |
4.4.10 VNP20009调节MLL-AF9驱动型 AML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 |
4.4.11 VNP20009 激活 MLL-AF9驱动型 AML 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 |
4.4.12 VNP20009 促进 MLL-AF9 驱动型 AML 小鼠脾脏中 IFN-γ+效应T淋巴细胞的极化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之处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地塞米松及其温敏凝胶制剂对CIA大鼠的治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对照表 |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DEX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DEX对CIA大鼠疼痛的抑制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DEX对CIA大鼠脾脏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DLTH对CIA大鼠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艾灸干预胃荷瘤大鼠提取HSP70-PCs并回输大鼠体内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HSP70的提纯 |
1 实验材料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艾灸后胃癌组织HSP70-PCs提取物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及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T细胞与肿瘤免疫 |
4.2 DC与肿瘤免疫 |
4.3 HSP70 体外对DC、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 |
5 研究小结 |
第三部分 :艾灸后的胃癌组织HSP70-PCs提取物回输后对荷瘤大鼠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热休克蛋白70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
4.2 HSP70对胸腺、脾腺的影响 |
4.3 HSP70 对外周血中CD4+、CD8+T 细胞的影响 |
4.4 艾灸的热刺激效应能诱导HSP70高表达 |
5 小结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中西医对于胃癌的认知 |
2 艾灸治疗癌症的依据和思路 |
3 从艾灸诱导HSP70产生思考艾灸抗肿瘤的机制 |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艾灸对患癌机体免疫细胞调节作用探讨 |
参考文献 |
(10)Setd2在造血干细胞干性维持和淋巴谱系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造血干细胞 |
1.2 免疫系统 |
1.3 淋巴细胞发育 |
1.4 RAG蛋白与V(D)J重排 |
1.5 DSB非同源末端修复 |
1.6 组蛋白的种类以及修饰 |
1.7 组蛋白的甲基化及相关的酶 |
1.8 先天性免疫缺陷 |
第二章 本论文主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及意义 |
第三章 设备耗材与实验材料 |
3.1 实验耗材、仪器以及试剂 |
3.2 实验方法与流程 |
3.2.1 转基因小鼠基因型鉴定 |
3.2.2 小鼠骨髓单细胞悬液制备 |
3.2.3 小鼠胸腺单细胞悬液制备 |
3.2.4 小鼠脾脏单细胞悬液制备 |
3.2.5 经眼眶下静脉丛采集小鼠外周血 |
3.2.6 流式细胞术及流式染色、检测和分析 |
3.2.7 总 RNA分离、总 RNA反转录、Real-time PCR及数据分析 |
3.2.8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Western Blotting) |
3.2.9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3.2.10 小鼠竞争性骨髓移植实验 |
3.2.11 V(D)J重排分析 |
3.2.12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 IP) |
3.2.13 细胞复苏、培养、传代及冻存(以HEK293T细胞为例) |
3.2.14 病毒包装与细胞感染 |
3.2.15 SETD2 编码区定点突变分析 |
3.2.16 质粒抽提 |
3.2.17 通过逆转录病毒感染的方法制作TCR过表达的小鼠模型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一节 Setd2在造血系统的表达模式以及 Setd2 转基因小鼠构建策略 |
第二节 Setd2 缺失后导致外周淋巴细胞减少 |
第三节 敲除Setd2 导致造血干细胞功能受损 |
第四节 Setd2 缺失后造成共同淋巴祖细胞的数量积累 |
第五节 敲除Setd2 后导致T淋巴细胞发育阻滞在DN3期 |
第六节 敲除Setd2 后导致B淋巴细胞发育阻滞在pro-B期 |
第七节 Setd2 缺失后导致T淋巴细胞V(D)J重排异常 |
第八节 Setd2 缺失后导致B淋巴细胞V(D)J重排异常 |
第九节 过表达TCR可以恢复Setd2 缺失导致的T细胞发育阻滞 |
第十节 Setd2 缺失后使得Rag1对RSSs位点的识别能力减弱 |
第十一节 Setd2 缺失导致V(D)J重排过程中DSB修复异常 |
第十二节 Setd2 缺失后没有改变H3K4me3 在淋巴细胞的分布 |
第十二节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人中有SETD2 突变 |
第五章 本论文的总结与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附件 |
四、Lymphocyte reduction induced by hindlimb unloading: distinct mechanisms in the spleen and thymus(论文参考文献)
- [1]治疗骨关节炎和银屑病活性化合物的发现研究[D]. 曹诗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1(08)
- [2]青蒿素衍生物和BTK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D]. 刘雨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1(08)
- [3]细胞周期蛋白DCAF2在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D]. 黄涛. 浙江大学, 2021(01)
- [4]艾灸“足三里”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Wnt5a、β-catenin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晓霞.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IgD-Fc-Ig融合蛋白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动物模型的作用及其对mTORC2/Akt信号的调控[D]. 张爱君. 安徽医科大学, 2021
- [6]肝X受体β在单阳性胸腺细胞存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黄煌.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 [7]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美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8]地塞米松及其温敏凝胶制剂对CIA大鼠的治疗机制研究[D]. 许冰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艾灸干预胃荷瘤大鼠提取HSP70-PCs并回输大鼠体内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D]. 彭卓隽.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
- [10]Setd2在造血干细胞干性维持和淋巴谱系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吉忠忠.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