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残角子宫中期妊娠破裂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殷姣,马晓欣[1](2021)在《残角子宫诊治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子宫畸形为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其中残角子宫是先天性子宫发育畸形的一种少见类型,患病率为1/100 000,常合并单角子宫畸形。残角子宫常无明显症状,但可导致不孕、子宫积血、子宫破裂等不良事件,临床上漏诊、误诊率较高。残角子宫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不同分型不仅临床症状有差异,而且对女性生育能力、妊娠结局的影响有所不同。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残角子宫诊治方面的进展,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疗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江梅[2](2019)在《残角子宫妊娠1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残角子宫妊娠临床特点,提升对其诊断及处理的意识。方法对该院于2016年6月12日收治的1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入院后行常规超声检查,提示双子宫,行人流术失败后再次进行超声检查,提示残角子宫妊娠及左肾缺如,遂行残角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单角子宫合并左侧残角子宫妊娠。术后给予抗炎对症治疗,术后第4天,伤口愈合好,痊愈出院。结论残角子宫误诊率高,常合并泌尿系统畸形,临床医生需重视B超检查结果,对于人流失败患者首先应排除宫外孕,而后做好相关辅助检查诊断是否为残角子宫。
卢洁,王小敏[3](2019)在《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特点,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501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23年间残角子宫妊娠10例,占同期异位妊娠患者的0.20%,残角子宫宫腔与正常宫腔相通3例,非交通性残角子宫7例(70%)。4例外院B超提示宫内妊娠,其中2例行人工流产未见绒毛,1例孕3个月诊所保胎治疗后B超发现死胎,1例因腹痛诊所B超提示中孕,宫内活胎。另6例未行检查,首诊我院,其中1例为残角子宫妊娠破裂,1例未破裂前经超声确诊为残角子宫妊娠,占10%,3例以异位妊娠收入院,1例孕5月患者贫血、休克、腹胀明显,疑肠梗阻转上级医院。10例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术,2例未破裂者择期手术,余8例行急诊手术,3例胎儿及胎盘排入腹腔或堵塞破口。残角子宫位于右侧6例,左侧4例,3例妊娠黄体在对侧,3例患侧输卵管伞端积水。手术方式为残角子宫加患侧输卵管切除术5例,单纯行残角子宫切除5例,同时圆韧带缝合固定3例。患者死亡1例(10%)。结论残角子宫妊娠非常罕见,常于孕中期发生残角子宫破裂,因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误诊。重视孕早期检查,慎密、准确地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超声检查有助于降低误诊率;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提倡最小侵入治疗。
武瑞花,邓燕杰[4](2018)在《35例单角子宫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单角子宫的临床特征、诊断、处理、病理及其预后等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7年4月大连市妇产医院收治的35例单角子宫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1. 35例患者中,Ⅱa型1例(2. 9%),Ⅱb型16例(45. 7%),Ⅱc型18例(51. 4%)。Ⅱa型患者,伴痛经,并进行性加重。Ⅱb型患者中,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痛经,Ⅱc型患者大部分无症状。单角子宫合并的残角子宫妊娠者7例(19. 4%),均为Ⅱb型。2.患者术前二维超声、三维超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与术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23. 3%、100%和100%;超声联合子宫输卵管造影或宫腔镜检查,与术后诊断符合率达100%。3.非妊娠时确诊的14例患者中,其中9例行残角子宫和/或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同时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样囊肿切除者3例。妊娠时诊断的21例患者,行残角子宫和/或患侧输卵管切除术者9例。结论其诊断首选超声检查,尤其是三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与宫腔镜检查对于单角子宫的诊断及分型有一定价值,宫腔镜凭借其对于观察宫腔形态及两侧宫腔是否相通的直观性,更加具有优势;不同分型的单角子宫,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亦不同。
邹晓萍,张岩,史海霞,刘洪青[5](2018)在《孕晚期残角子宫妊娠破裂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残角子宫妊娠是异位妊娠的一种形式,非常罕见,估计发病率在1/7.6万~1/14万[1]。因残角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破裂是其并发症之一,常常导致母亲和胎儿的严重并发症。子宫破裂多在孕中期发生,能妊娠至孕晚期的病例更是少见,多数病例在出现子宫破裂时才被确诊。现报告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例孕晚期残角子宫妊娠破裂成功抢救的病例,并对既往文献进行复习。1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孕2产1,2013年孕足月于外院
马晓彤[6](2018)在《残角子宫妊娠临床特点与诊治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残角子宫妊娠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诊疗方案,提出对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与处理方案。方法:收集2008.12017.12期间就诊于我院并获得病理确诊的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病例,并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2008.12017.12期间报道的所有病理明确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本研究纳入病例156例,平均年龄25.90岁(1842岁);明确分型的患者145例,其中15例属于ⅡA-1a型(10.34%),130例残角子宫妊娠属于ⅡA-1b型(89.66%);不同类型的残角子宫妊娠发病年龄无显着性差异(χ2=1.184,P=0.277)。残角子宫位于单角子宫左侧55例(35.26%),残角子宫位于单角子宫右侧101例(64.74%)。(2)根据残角子宫妊娠停经月份分析,早期妊娠的残角子宫妊娠病例61例(39.11%),中期妊娠的69例(44.23%),晚期妊娠尚不足月的13例(8.33%),足月妊娠的11例(7.05%),过期妊娠的2例(1.28%)。从就诊原因这个角度分析,以下腹痛就诊者69例(44.23%),流产、引产失败就诊患者38例(24.36%),产检发现腹部包块者10例(6.41%),产检时发现残角子宫妊娠者11例(7.05%),因胎位异常等原因剖宫产发现者9例(5.77%),因胎动减少或消失就诊12例(7.69%),仅表现阴道流血症状的患者6例(3.85%),1例(0.64%)患者仅表现头晕、乏力。对各停经月份主要就诊原因分析,早期妊娠的残角子宫妊娠病例下腹痛者14例(22.95%),流产失败就诊者25例(40.98%);中期妊娠的下腹痛者47例(68.12%),引产失败就诊者14例(20.28%);晚期妊娠尚不足月的胎儿胎动减少或消失者8例(61.53%);过期妊娠的2例(1.28%),因胎位异常等产科原因剖宫产1例(50%)。残角子宫破裂77例(49.36%),残角子宫妊娠患者发生残角子宫破裂与停经月份有关联,中期妊娠患者更易发生子宫破裂(χ2=31.913,P=0.000)。从既往孕产史角度分析,既往有过孕产史52例(33.33%),42例已有至少1个子女(26.92%)。(3)对术前诊断结果分析,术前确诊病例仅50例(32.05%),术前误诊为输卵管妊娠42例(26.93%),双角子宫妊娠23例(14.74%)。145例(92.95%)患者仅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其中39例(26.90%)妇科超声确诊。妇科超声联合子宫输卵管造影和/或盆腔核磁检查11例,均术前确诊为残角子宫妊娠(100%)。妇科超声联合子宫输卵管造影和/或盆腔核磁检查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妇科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45,P=0.000)。(4)就诊后采用手术治疗的156例(100%),其中1例患者因失血过多术中死亡。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类,因残角子宫妊娠死胎未处理、盆腹腔严重感染,破坏单角子宫行次全子宫切除者1例(0.64%);足月剖宫产同时切除妊娠的残角子宫及13例(8.39%);切除妊娠的残角子宫者141例(90.97%),其中115例(81.56%)患者行开腹探查,22例(15.60%)腹腔镜切除,4例(2.8%)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5)155例及时就诊,处理得当,术后恢复良好,仅1例患者死亡。结论:1、残角子宫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多在生育年龄被发现,绝大部分残角子宫妊娠患者为ⅡA-1b型,不同类型的残角子宫妊娠发病年龄无显着性差异。多数残角子宫位于正常子宫右侧。2、残角子宫妊娠早期常没有典型症状,多以下腹痛或流产、引产失败就诊。残角子宫妊娠患者发生残角子宫破裂与停经月份有关联,中期妊娠患者发生子宫破裂比例更高。仅有少数患者能妊娠足月。妊娠晚期多由于产科并发症行剖宫产时发现。残角子宫妊娠多有不良孕产史,只有少数患者分娩过胎儿。3、现阶段接诊医者对于残角子宫妊娠误诊率极高。单一应用妇科超声检查诊断残角子宫妊娠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辅助检查手段,但仅有少数患者由超声明确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妇科超声联合盆腔核磁检查术明显提高残角子宫妊娠的确诊率。4、残角子宫妊娠目前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切除妊娠的残角子宫是目前最主要的手术方式。5、经过及时处理,大部分残角子宫妊娠的病人,治疗后预后良好。残角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可以再次妊娠。
武瑞花[7](2018)在《35例残角子宫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探讨残角子宫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处理,病理及其预后等特点,给予临床诊治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减少误诊与误治。方法:通过对2003年1月至2017年4月14年间大连市妇产医院收治的残角子宫患者35例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患者的年龄、术前临床表现、生育史、辅助检查及其与手术诊断的吻合度,病理特点及手术方式等资料,并采用电话、家访等随访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生育情况等资料。结果:1、分型及临床症状特点:35例残角子宫患者中,IIa型1例(2.9%),IIb型16例(45.7%),IIc型18例(51.4%)。IIa型患者,其剖宫产术后伴痛经症状,并进行性加重。IIb型患者中,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痛经,其中合并痛经者12例,占所有IIb型患者75%(12/16),合并EMS者5例(31.3%),残角子宫妊娠者7例(43.8%)。IIc型患者大部分无临床症状,于剖宫产术中偶然发现者11例(61.1%),不孕或自然流产史者5例(27.8%),伴痛经者4例(22.2%)。残角子宫妊娠者7例(19.4%),均为IIb型,临床特点表现为:不同程度腹痛2例,外院行人工流产术失败1例,4例于妊娠早期行超声检查提示残角子宫妊娠。妊娠合并残角子宫者14例,其中出现胎位不正者10例(71.4%),早产者5例(35.7%),胎膜早破者6例(42.9%)。2、辅助检查的诊断价值:术前对35例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超声诊断为残角子宫者12例,与术后诊断符合率为34.3%(12/35)。患者术前二维超声、三维超声、核磁共振诊断与术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23.3%、100%和100%。妊娠期二维超声诊断为残角子宫者4例,与术后诊断符合率为19.0%(4/21),且均处于妊娠早期。子宫输卵管造影(HSG)与宫腔镜检查对于残角子宫的诊断及分型有一定价值,但与宫腔镜相比,子宫输卵管造影并不能提高对残角子宫的诊断率,宫腔镜凭借其对于观察宫腔形态及两侧宫腔是否相通的直观性,更加具有优势。3、处理及结局:非妊娠时确诊的14例患者中,其中9例行残角子宫切除术,其中开腹2例,腹腔镜7例,未切除者5例。同时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样囊肿核除者3例,同时行患侧输卵管切除者5例。妊娠时诊断的21例患者,行残角子宫切除术者9例,未切除者12例,其中1例(IIc型)术中同时行患侧输卵管结扎术,其中残角子宫妊娠者有7例(均为IIb型),均行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前伴痛经者17例者,10例行残角子宫切除,术后痛经均消失,其中3例失访,无变化者4例(均为未处置者),且所有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截止2017年5月,切除残角子宫的18例患者中有生育要求者中,术后妊娠者5例,均自然受孕,其中1例于妊娠39周时发生子宫破裂,2例待妊娠足月后经阴道分娩,2例于妊娠足月因胎方位异常行剖宫产术。结论:1、残角子宫的就诊年龄多见于青春期及育龄期,IIb型与IIc型其就诊年龄无差异。2、IIa型可导致痛经。IIb型患者中,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痛经,也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亦可发生残角子宫妊娠。IIc型大部分无症状,其单角子宫侧妊娠易发生早产、胎位不正及胎膜早破等并发症。3、残角子宫的诊断首选超声检查,尤其是三维超声。核磁共振(MRI)在子宫畸形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宫腔镜对于残角子宫的诊断及分型比子宫输卵管造影更有优势。4、IIa型、IIb型残角子宫一但确诊,则应行残角子宫及患侧输卵管切除术。IIc型残角子宫,一般无临床症状,可不作任何处理,若术中偶然发现,是否行患侧输卵管结扎术及切除术,仍值得商榷。残角子宫妊娠者,应立即行残角子宫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
王翠秀,郭宗梁,宋静慧,易媛媛[8](2017)在《残角子宫妊娠破裂术后再孕并发子痫前期诊治体会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本文通过报道一例26岁妊娠中期残角子宫妊娠破裂患者成功救治、术后再孕并发子痫前期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复习残角子宫妊娠早期诊治,以及再次妊娠产前保健,避免严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该类疾病孕早期常无典型临床表现,经阴道三维彩超检查,必要时辅以MRI检查可以早期确诊,早期治疗可以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再次妊娠产前保健注意加强围产保健、警惕子痫前期的发生。加强肾功的监护以及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
蔡远珺,刘兆董,郭桑,陈丽,陈丹,李华,姜隽楹[9](2017)在《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现状,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0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残角子宫妊娠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停经后阴道出血和下腹痛,根据患者病史及妇科彩超检查等可协助诊断。10例患者均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术8例,开腹术1例,宫腔镜检查+开腹术1例。有8例患者术后顺利怀孕,其中7例足月妊娠并产下活婴,1例目前怀孕5+月。结论残角子宫妊娠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对患者危害极大。诊断一旦成立,应尽早手术切除残角子宫及同侧输卵管,优选腹腔镜手术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不仅可避免不良妊娠结局,还可明显改善患者下一次的生殖结局。
周桂云[10](2017)在《残角子宫妊娠不完全破裂1例》文中研究表明残角子宫为患者子宫先天发育畸形的一种,其发病概率较低,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多见[1]。通常情况下,畸形的残角子宫与另外一侧发育完好的子宫腔并不会相通,与正常的子宫腔也是仅仅有纤维束相互连接。如果受精卵经过残角子宫一侧的输卵管并进入到子宫残角内而后生长发育,将其称之为残角子宫妊娠。随着孕妇妊娠月份的逐渐增加,由于残角子宫的肌壁本身是不良发育的状态,不能供养胎儿的正常生长发
二、残角子宫中期妊娠破裂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残角子宫中期妊娠破裂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残角子宫诊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残角子宫的发生机制及分型 |
2 各型残角子宫的特点与诊治进展 |
2.1 有功能型 |
2.1.1非交通型 |
2.1.2交通型 |
2.2 无功能型 |
3 小结 |
(2)残角子宫妊娠1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
2 讨论 |
2.1 残角子宫发病机制 |
2.2 残角子宫妊娠的发生机制 |
2.3 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表现 |
2.4 残角子宫妊娠的结局和并发症 |
2.5 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 |
2.6 残角子宫妊娠的处理 |
2.7 经验教训 |
(3)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辅助检查 |
2 结果 |
2.1 术前诊治情况 |
2.2 术中情况 |
2.3 术后情况及病理检查结果 |
3 讨论 |
3.1 发生机制 |
3.2 临床特征 |
3.3 诊断 |
3.4 治疗 |
(4)35例单角子宫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二、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辅助检查结果与术后诊断的符合率 |
三、手术处理情况 |
四、术后病理 |
五、术后随访 |
讨论 |
一、就诊年龄 |
二、痛经及残角子宫妊娠 |
1.痛经 |
2.残角子宫妊娠 |
三、辅助检查对单角子宫的诊断价值 |
1.超声的诊断价值 |
2.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 |
3.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宫腔镜的诊断价值 |
四、单角子宫的处理及结局 |
五、单角子宫的病理特点 |
(5)孕晚期残角子宫妊娠破裂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2.1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点 |
2.2残角子宫妊娠的辅助诊断 |
2.3残角子宫妊娠的处理 |
(6)残角子宫妊娠临床特点与诊治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诊断标准与系统分类 |
1.4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临床特点 |
2.3 诊断方法 |
2.4 治疗方法 |
2.5 术后恢复情况 |
3.讨论 |
3.1 流行病学与分型 |
3.2 临床特点 |
3.3 诊断方法 |
3.4 治疗方法 |
3.5 预后及预防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35例残角子宫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三)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辅助检查结果与术后诊断的符合率 |
3. 手术处理情况 |
4. 术后病理 |
5. 术后随访 |
(四)讨论 |
1. 残角子宫的就诊年龄 |
2. 痛经及残角子宫妊娠 |
3. 辅助检查对残角子宫的诊断价值 |
4. 残角子宫的处理及结局 |
5. 残角子宫的病理特点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残角子宫妊娠破裂术后再孕并发子痫前期诊治体会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讨论 |
1.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 |
2.残角子宫妊娠结局 |
3.残角子宫妊娠的治疗、再次妊娠的产前保健 |
(9)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 |
2 结果 |
2.1 临床基本情况 |
2.2 辅助检查 |
2.3 临床处理 |
2.4 随访情况 |
3 讨论 |
3.1 残角子宫妊娠的发生及危害 |
3.2 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
3.3 残角子宫妊娠的辅助检查 |
3.4 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处理及预后 |
(10)残角子宫妊娠不完全破裂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病例资料 |
2讨论 |
四、残角子宫中期妊娠破裂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残角子宫诊治进展[J]. 殷姣,马晓欣.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1(03)
- [2]残角子宫妊娠1例分析[J]. 江梅. 中外医疗, 2019(04)
- [3]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J]. 卢洁,王小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9(02)
- [4]35例单角子宫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J]. 武瑞花,邓燕杰.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8(04)
- [5]孕晚期残角子宫妊娠破裂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邹晓萍,张岩,史海霞,刘洪青.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09)
- [6]残角子宫妊娠临床特点与诊治的回顾性分析[D]. 马晓彤.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2)
- [7]35例残角子宫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D]. 武瑞花. 大连医科大学, 2018(01)
- [8]残角子宫妊娠破裂术后再孕并发子痫前期诊治体会并文献复习[J]. 王翠秀,郭宗梁,宋静慧,易媛媛.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7(05)
- [9]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J]. 蔡远珺,刘兆董,郭桑,陈丽,陈丹,李华,姜隽楹.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7(03)
- [10]残角子宫妊娠不完全破裂1例[J]. 周桂云. 河北医药,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