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工新型材料发展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张胜男[1](2021)在《含双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的合成与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发展水平逐渐提高,我们对于高分子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开发耐热等级更高的新型高性能树脂己成为科学界和工程界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聚合物树脂主要分为热固性树脂及热塑性树脂两大类,目前已有的耐温等级较高的树脂,皆为热固性树脂,但其抗冲击性能较差,加工条件苛刻且不可反复加工使用,而现有的加工性良好的热塑性树脂的耐温等级又达不到要求,所以亟需制造耐温等级更高的热塑性树脂基体。本文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设计合成含醚键的双二氮杂萘酮单体4,4’-双(2’’,3’’-二氮杂萘-1’’-酮)-二苯醚(OBDHPZ),作为类双酚单体与4,4’-二氟二苯砜(DFS)和4,4’-二氟二苯酮(DFK)在高温下进行共聚,合成一系列数均分子量在3.2x104-5.6x104之间、分子量分布在1.8-2.6之间的含双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醚砜酮(PBPESKs)热塑性树脂。通过红外、核磁手段分别表征了单体与聚合物的结构,证明所合成单体、聚合物的结构与所设计的一致。在上述基础上着重探究了PBPESKs系列共聚物的性能。PBPESK树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于室温下溶解于NMP、氯仿等多种极性、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中;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A)手段研究了共聚物的热性能,PBPESKs系列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298-324℃之间。对PBPESKs聚合物薄膜进行拉伸测试,结果表明其拉伸强在74-87MPa之间,杨氏模量在1.85-1.92GPa之间,断裂伸长率在12.6-13.9%之间,表明该类树脂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含联苯基双二氮杂萘酮结构类双酚(BDHPZ)作为共聚单体,采用高温溶液缩聚法与OBDHPZ、DFK与DFS进行四元共聚,合成两个系列共聚物PBPESK-O8、PBPESK-O6(OBDHPZ/BDHPZ=8/2、6/4),PBPESK-O8s系列聚合物数均分子量在1.98x104-3.93x104之间,分子量分布在2.1-2.9之间,PBPESK-O6s系列共聚物数均分子量在1.26x104-3.42x104之间,分子量分布在2.1-2.3之间。通过核磁、红外以及元素分析的手段对两个系列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证明其与所设计的结构一致。DSC与TGA测试结果表明,两个系列聚合物的Tg在310-342℃之间,可通过类双酚单体比例或砜酮比进行调控。溶解性测试表明,两个系列聚合物于室温下在氯仿、NMP等溶剂中都展示出了良好的溶解性。对聚合物薄膜进行拉伸测试,PBPESK-O8s系列聚合物膜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断裂伸长率分别为79-89MPa、1.91-2.28GPa、11.71-12.83%,PBPESK-O6s系列聚合物膜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断裂伸长率分别为81-92MPa、2.07-2.42GPa、10.12-12.54%,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综上所述,将双二氮杂萘酮结构引入到聚合物主链中,可以保证共聚物具有良好溶解性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聚合物的耐热性与热稳定性,同时赋予聚合物优异的力学性能。
王鹏飞[2](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方源[3](2020)在《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能力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型领军企业应运而生。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组成部分,创新型领军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分析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适当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对创新型领军企业进行评价,对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区域、行业分布及成长情况两个角度对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企业发展的特点。针对这一现状,要想提升河北省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提升的就是企业的创新能力,而要想使企业得到长远发展,还需要全面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基于此,文章从创新能力以及企业绩效两个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匹配比较分析,最后有针对性的为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在企业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经济效益三个角度,选取了6个二级指标,建立了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绩效评价过程中,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这三个角度,选取了11个二级指标,建立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系统的评价,发现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能力整体偏低,绩效水平差距明显,企业盈利能力较弱。为了能够实现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更好的发展,实现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目标,本文针对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为企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黄玲燕[4](2020)在《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正处在空间重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双重转型过程中。工业用地布局是否合理、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利用程度是否高效集约,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对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水平进行综合研究,为工业用地管理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依据。针对发展转型时期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快,传统调查评价时效性不高、客观性可靠性难保障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杭绍甬经济带为研究区,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图兴趣点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并探索2005-2018年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然后从宏观尺度上分析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并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综合绩效水平,同时进一步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绩效水平的差异性。通过建立全面客观调查评价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方法,在研究区加以应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遥感监测建设用地时空变化与POI动态反映利用类型信息的优势,以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POI为主要数据源,提取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与退出的变化信息。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法,通过中文分词、词向量化和TF-IDF特征提取,充分挖掘公司名称信息,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文本分类模型,筛选出表现最优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分类模型用于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产业结构的预测与分类,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2.8%,实现了不同类型工业用地的有效识别。同时,借助住宅小区、宾馆酒店、行政机构和公园广场等多种类型的POI,对工业用地退出后的更新类型进行追踪。研究初步建立了适合城市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体系,能够满足快速高效的工业用地调查与评价研究。(2)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扩张和产业结构分类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的格局:(1)工业用地由快速扩张阶段进入控制扩张阶段,2005-2009、2009-2014年分别新增工业用地16051.1公顷、26770.1公顷,2014-2018年下降至仅7040.4公顷。(2)2005-2018年,工业用地呈现显着的集聚发展,78.2%的新增工业用地落实在各类工业集聚区内。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2162.7公顷,居所有工业集聚区的首位。各省级工业集聚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差异较大,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和浙江余姚经济开发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位居前列。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的数量多、规模小,扩张规模较大的主要分布在萧山区、北仑区、镇海区和慈溪市等。(3)工业用地出让的产业结构方向在逐步改变,食品轻纺业和原材料加工业的比例下降,现代制造业的比例上升。高新技术工业的年均增长率普遍较高,是各城市的重点发展领域。(3)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类型识别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的格局:(1)工业用地退出持续推进,退出面积由2005-2009年的685.6公顷增加至2014-2018年的2851.9公顷。早期工业用地退出主要分布在各个城市的主城区,如杭州的江干区、下城区、拱墅区和上城区,宁波的三江口沿岸,以及绍兴的越城区和柯桥区,随着“腾龙换鸟”措施和“三改一拆”行动在浙江省的推进,工业用地退出逐渐蔓延至下辖县(市)区的老城区。(2)2005-2018年,住宅用地凭借其短期收益高、资金回笼快等优势,成为工业用地退出后最主要的更新路径,比例达36.4%;其次转换为交通运输用地和商服用地,比例分别为12.8%和12.1%。公园与绿地及林地、河流等生态用地的比例较小,分别仅为3.6%和6.3%。(4)结合2005-2018年工业用地信息提取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宏观尺度探究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建设用地“节流减量”供应计划的实施和存量建设用地挖潜行动的开展,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得到了有力控制,杭州、宁波的工业用地比例在2014-2018年呈下降态势。(2)经济绩效分析结果表明,杭绍甬经济带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在2005-2014年显着增加,但在2014-2018年有所下降,其中绍兴在这一时期的下降幅度达32%,这是由于绍兴大力推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削减污染物、淘汰落后产能、搬迁集聚等整治提升措施,降低了产能、减少了产出。2005-2018年,杭州滨江区、上城区和江干区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增加较为明显,这是由于近年来杭州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视频安防等电子信息产业,这些行业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污染少、土地利用强度低,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3)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地区万元工业总产值用电量呈下降趋势,节能降耗成效良好。(5)构建工业用地“经济-社会-生态-用地结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水平,并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的绩效水平差异,全面客观地反映当前工业用地利用状况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2018年,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参差不齐,一级综合绩效的工业用地比例较小,仅为13.3%,二级综合绩效水平的工业用地占28.5%,工业用地的绩效水平有待提高。(2)典型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发现,在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而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最低。在省级工业集聚区中,浙江嵊州经济开发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前进工业园、浙江余姚工业园区、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和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宁波望春工业园区最低。(3)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发现,电子信息业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表明这些行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和用地结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而造纸印刷业的绩效水平最低。(6)对比国际大都市,杭绍甬经济带的工业用地总量大、占比偏高,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多、小、散,工业用地绩效偏低、差异大,分行业绩效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实施工业用地减量化、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三个方面的提升对策与建议。
王迪[5](2020)在《可膨胀聚苯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中国各行各业的木塑复合材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可膨胀型聚苯乙烯和刨花为基体,脲醛树脂或纯丙乳液为包覆乳液,将三聚氰胺磷酸盐(MPP)、次磷酸铝(AHP)、可膨胀石墨(EG)作为阻燃剂引入该体系中,制备了新型木塑复合材料。本文主要进行了四部分工作,详细工作情况如下:(1)本部分工作首先制备了脲醛胶粘剂,并对合成的脲醛胶粘剂进行了 FTIR、固化时间、粘度、DSC表征,证明了该脲醛树脂合成成功及适合应用于本体系中。其次开创了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模具发泡新工艺,制备了不同原料配比的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经过隔声性能、导热性能、力学性能测试评估,优选出综合性能最优的原料配比,该配比为100EPS-UF/50WP。通过表征了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等级、热失重分析,研究及分析了刨花对木塑复合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100EPS-UF/50WP样品极限氧指数达26.3%,垂直燃烧等级通过V-1,热失重中残炭剩余提高到了 8.8%。(2)在优选的配方的基础上,对木塑复合材料进行了单组分阻燃剂(MPP)和双组份(MPP/AHP)阻燃处理。通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锥形量热、热失重测试手段表征了复合材料。单组分阻燃样品WPC/15MPP氧指数为29.7%(±0.3),垂直燃烧通过V-0评级,热总释放量和烟总释放量的有一定幅度的降低。双组份阻燃剂MPP/AHP配比最优为12/3,氧指数为33.5%(±0.2),其热释放比单组分阻燃进一步降低,残炭剩余提高。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了残炭表面并详细地分析了阻燃机理,MPP和AHP在气相阻燃和固相阻燃中共同作用,提高阻燃效率。(3)纯丙乳液作为包覆液制备了无甲醛释放木塑复合材料,采用单组分阻燃剂(MPP)和双组份阻燃剂(MPP/EG)对木塑复合材料进行处理,并对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等级、锥形量热等阻燃性能表征,优选出MPP/EG的最佳比例为1:1,当复合材料到达V-0等级时,最少阻燃剂添加量为10份,极限氧指数为26.9%(±0.2)。其热释放总量、热释放速率、烟释放总量都大幅度的降低。同时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隔声性能、力学性能被测试,最后进行了阻燃机理的探究及分析。阻燃剂使得复合材料的保温性能、冲击性能小幅度的降低,对于静曲强度以及弹性模量有一定的增强作用。(4)对比甲醛树脂和纯丙乳液分别作为包覆乳液的样品的阻燃性能、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分析乳液不同对其性能影响的原因。
李佳星[6](2020)在《Cu2+/ZnO/TiO2复合光催化剂处理油田废水中有机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田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有毒有害,难以降解,传统水处理工艺对油田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效率低、成本高。光催化氧化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好,且经济、绿色、环保。对光催化剂进行改性研究,可以大幅度提高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提升光催化降解效果,最终用于处理实际油田废水。二氧化钛因为光催化活性高和稳定性好成为改性研究的重点材料之一。以往对二氧化钛进行改性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物质掺杂改性、贵金属掺杂或半导体复合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效果有限且成本高。本研究用溶胶-凝胶法对二氧化钛进行掺杂改性,利用过渡金属铜和氧族化合物氧化锌合成了Cu2+/Zn O/Ti O2,经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掺杂量为Cu2+:0.4%,Zn O:0.1%。利用该比例下的新型Cu2+/Zn O/Ti O2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新型Cu2+/Zn O/Ti O2在8w紫外灯光源照射下,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2 h后,降解率达到了99.92%,同等条件下催化效果优于未掺杂改性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和单一掺杂光催化剂。对新型Cu2+/Zn O/Ti O2进行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BET)、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vis)和热重分析(TGA)表征。表征结果表明:掺杂后的新型Cu2+/Zn O/Ti O2的XRD衍射峰值在四种复合光催化剂中最高,为锐钛矿型结构,掺杂效果好,无杂峰出现,纯度较高,平均粒径为16.6 nm;经BET分析可知新型Cu2+/Zn O/Ti O2的比表面积为108.6 m2/g,平均孔径为2.57 nm,一定质量分数的Cu2+和Zn O的掺杂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隙数量,使催化剂在光催化反应时吸附能力增强,增大反应接触面,从而提高了新型Cu2+/Zn O/Ti O2的光催化活性;SEM图分析催化剂形貌可知,新型Cu2+/Zn O/Ti O2具有大量孔隙结构及絮状海绵结构;红外光谱显示新型Cu2+/Zn O/Ti O2在3500 cm-1处出现明显的羟基伸缩振动峰,较其他复合光催化剂活性更高;UV-vis光谱表明,新型Cu2+/Zn O/Ti O2对紫外光的吸收能力更强、吸收范围更宽,对光敏感程度高,光催化活性好;TGA分析表明,新型Cu2+/Zn O/Ti O2的最佳煅烧温度约为500℃。经过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以及重复性实验证明,新型Cu2+/Zn O/Ti O2的光催化速率常数是纯Ti O2的约2.3倍,在重复使用5次后,反应速率常数基本保持不变,具有稳定性。建立了小型光催化装置,并对其进行改良,使其光催化降解效率相比原装置提升了7%。探究新型Cu2+/Zn O/Ti O2的最佳光催化实验条件,结果证明:在p H=7,反应温度25℃,反应前物质浓度为100~200 mg/L且催化剂的用量为2.0 g/L情况下,光催化效率最高。在最佳光催化实验条件下对油田废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苯胺和乙醇进行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新型Cu2+/Zn O/Ti O2对苯胺和乙醇的去除率达到了78.5%和68.3%。利用新型Cu2+/Zn O/Ti O2光催化降解实际油田废水中的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和COD,结果表明:光催化降解7h后,新型Cu2+/Zn O/Ti O2对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的去除率分别为93.7%、89.9%、94.3%、93.6%和95.5%;对COD的去除率为80.9%。经光催化处理后油田废水水样中残余COD值为88.8 mg/L,结果证明新型Cu2+/Zn O/Ti O2能有效去除实际油田废水中的有机物成分,经光催化处理后废水中苯系物和COD含量均符合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
刘帅珍[7](2020)在《新型抗菌剂QTA的合成及其医用抗菌TPU材料制备》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1,6-二溴己烷分别与N,N-二甲基正辛胺、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反应,制备两种种不同链长的季铵盐抗菌剂(C8,C12);将C8,C12两种季铵盐分别与单宁酸接枝,得到两种季铵化单宁酸抗菌剂(QTA8,QTA12);选用有机抗菌剂醋酸洗必泰、三氯生,抗生素利福平、盐酸米诺环素,将上述抗菌剂通过挤出机与TPU共混,对TPU进行抗菌改性。对改性后的TPU材料进行抗菌性能、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等研究。结果如下:醋酸洗必泰添加量为0.4%时,TPU对S.aureus具有明显的抗菌性;三氯生添加量为0.2%时,对S.aureus具有抗菌性;利福平、盐酸米诺环素添加量为0.3%时,对S.aureusd额抗菌性达到了 100%。添加醋酸洗必泰的TPU,无抑菌圈产生,说明醋酸洗必泰无溶出;三氯生、盐酸米诺环素、利福平改性的TPU,产生抑菌圈,表明有溶出。添加醋酸洗必泰、三氯生、利福平、盐酸米诺环素的TPU,拉升强度略有下降,断裂伸长率基本不变。C8的浓度在0.0635mg/cm2时,对S.aureus的抑菌率下降到80%,浓度为0.5 mg/cm2时,对E.coli的抑菌率下降到80%左右;QTA8在0.0635mg/cm2时,对S.aureus的抑菌率下降到60%左右,在浓度为2 mg/cm2时,对E.coli的抑菌率下降到70%;C12的浓度在0.05mg/cm2时,对S.aureus和E.coli的抑菌率仍保持在90%左右;QTA12在0.05mg/cm2时,对S.aureus的抑菌率下降到60%,在浓度为0.15 mg/cm2时,对E.coli的抑菌率下降到60%。C12的抗菌性优于C8,QTA12的抗菌性优于QTA8。C8,C12的添加量分别为1%时,TPU对S.aureus和E.coli均具有明显的抗菌性;QTA8添加量为3%时,对S.aureus和E.coli有明显的抗菌性;QTA12添加量为1%时,对S.aureus有明显的抗菌性,添加量为2%时,对E.coli有明显的抗菌性。浸泡15天后的TPU材料与未浸泡前的抗菌性保持一致,表明材料中抗菌剂几乎没有溶出,可以达到长效抗菌目的。添加添加剂的TPU材料表面电位随着四种新型抗菌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C8、C12抗菌剂的TPU,随着C8,C12添加量的增加,具有细胞毒性与溶血性;添加QTA8、QTA12抗菌剂的TPU,无细胞毒性,无溶血性。采用添加量为4%的QTA12-TPU,进行体内模拟抗菌循环与动物实验,结果发现在流动状态下材料能够达到48小时长效抗菌;在动物体内也同样具有明显的抗菌性,可以有效避免引发炎症。
王邓峰[8](2020)在《中空萝藦绒及其活性炭纤维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萝藦绒(Mj-fibers)系我国特色中草药萝藦植物的种子绒毛纤维,具有高中空异形结构特征,资源丰富;但其不含药用活性成分,被视为低值伴生物,尚未加以利用。本论文首次系统制备了萝藦绒纤维及其活性炭纤维,并对各自结构与吸附性能做了基础性研究。本课题的实施可为生物质原生纤维的深加工和高值化再利用提供有效借鉴,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价值。1、萝藦绒纤维的系统表征:系统测定该纤维化学组成分及含量,对其微观结构、表面化学结构、聚集态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全面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萝藦绒是一种以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为主的天然纤维,具有高度中空(>90%)和截面异形(“十字花”型)结构特征,其力学性能较差,但具有超轻蓬松特性,密度可达0.33 g/cm3;此外,纤维表面富含蜡质,使其具有优异的亲油疏水性,与纯水静态接触角为105.4°。2、萝蘼绒的吸油及油水分离性能:基于萝藦绒中空疏水特性,将其应用于吸油和油水分离,系统分析纤维对不同油剂的静态吸油性能、保油性能及重复使用性,同时构建纤维过滤体系探究其油水分离能力。结果表明:萝藦绒与不同油剂静态接触角均为0°,纤维间隙及其中空结构特性使其对于植物油、机油和柴油油剂饱和吸附倍率高达81.52、77.62和57.22 g/g,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12 h重力沥干后保油率仍达79.1%、75.4%和72.0%,经8次循环使用吸油倍率分别下降23.4%、22.2%和20.7%;此外,纤维具有较高的油水分离性能,4次过滤后分离效率可达98%。3、萝藦绒活性炭纤维的制备与表征:以萝藦绒为原料,采用NaOH去除纤维表面蜡质,而后采用高渗性复配磷酸活化液处理萝藦绒,最终经过预氧化、炭化等工序制备出萝藦绒活性炭纤维。采用SEM及EDS观察发现,制备的MACFs呈中空管状,内外表面明显刻蚀,研磨后呈“积炭状”,表面存在N、P和O元素分布;光谱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MACFs表面富含酸性官能团,亲水性好,并具有无序的类石墨微晶化结构。此外,采用BET-BJH方法对炭纤维分析,发现MACF-600性能最优,其孔径和孔容分别达1799.582 m2/g和1.613 cm3/g,并具有发达的介孔结构。4、萝蘼绒活性炭纤维的亚甲基蓝吸附性能:以MB溶液为模拟染料废液,考察不同MACFs吸附性能,并分析其对于MB的吸附性能及机制。结果表明:MACF-600具有最佳吸附性能,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以物理吸附为主,理论最大吸附量达947.37 mg/g;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吉布斯自由能△G0<0,吸附焓变△H0>0,表明吸附系自发过程,与温度直接相关;同时,染液pH的降低及电解质浓度升高均会降低炭纤维为表面负电势从而抑制MACFs对MB吸附性能;此外,MACFs对于高浓度MB废液具有优异动态过滤性能。综上,萝藦绒纤维自身具有的高中空、纵向异形、端部开口、表面疏水等特征,赋予其高效的吸油和油水分离性能;基于磷酸活化热处理制备的活性炭纤维具有高中空、双表面结构特征,形成了发达孔隙结构,用于亚甲基蓝的吸附表现出优异性能。本论文的研究将为油污及染料废水的治理提供了新方案,同时还拓宽了高性能生物质活性炭纤维的前驱体来源,亦对萝藦绒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震一[10](2020)在《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化工新材料产业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重点,化工新材料日益成为地区抢夺发展高地的关键领域,正在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其细分领域的氯化高分子材料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较早进入氯化高分子材料行业的企业,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已占得先机,现已成为一家集生产、经营、研发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氯碱中下游产品生产商。其自主研发并生产的氯化聚氯乙烯(CPVC)树脂、高氯化聚乙烯(HCPE)树脂等主营产品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和耐酸碱性,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建材、管材、管件、板材、电线电缆、防水卷材、粘合剂、涂料等二十多个领域,畅销美洲、东南亚、中东、印度、韩国等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但也应看到,受国际形势复杂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以及国内环保政策和现有技术水平的限制,氯化高分子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供给波动较大,要想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长远发展目标,亟需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指导企业实践。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采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的PEST四因素模型、波特“五力”模型、EFE(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和IFE(内部因素评价)矩阵、价值链等工具,充分考虑企业所在氯化高分子行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拥有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得出企业既面临着市场潜力巨大、行业补助利好等机遇,又面临着环保政策趋严、产品替代需求较低等威胁;既具备研发能力强、生产工艺先进成熟、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等优势,又受到人才结构性短缺、资本运营效率较低、融资渠道较窄等劣势的制约。本文结合SWOT分析和企业使命、愿景和目标,从企业战略态势的角度得出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应采取增长型(扩张型)战略的结论,然后结合增长型战略和企业实际,制定了市场渗透战略和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最后,本文结合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价值链的重点环节,提出了以产研联盟拓宽原材料供给渠道、依托产品创新持续扩大生产规模、完善营销网络构建加快国内市场拓展的战略实施举措,以及加强资本运作效率、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高效运转的组织架构三项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贴近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实际,对企业有针对性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案例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创新性,拓展了化工领域关于发展战略的研究,能够为同行业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化工新型材料发展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工新型材料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含双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的合成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耐高温聚芳醚(砜)酮树脂研究现状 |
1.2.1 聚芳醚酮类聚合物的发展状况 |
1.2.2 聚芳醚砜类聚合物的发展状况 |
1.2.3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研究现状 |
1.2.4 含双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研究现状 |
1.3 提升聚芳醚(砜)酮树脂耐热性的方法 |
1.3.1 结晶与交联 |
1.3.2 引入取代基与侧基 |
1.3.3 减少柔性基团含量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
2 主链中含醚氧键双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醚砜酮的合成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测试方法 |
2.2.1 实验原料 |
2.2.2 测试方法及测试仪器 |
2.2.3 实验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含醚键双二氮杂萘酮结构单体结构表征 |
2.3.2 PBPESKs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3.3 PBPESKs的热性能 |
2.3.4 PBPESKs的溶解性 |
2.3.5 PBPESKs聚合物膜的力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含联苯基和醚键的聚芳醚砜酮的合成及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测试及合成方法 |
3.2.1 实验原料 |
3.2.2 测试方法及测试仪器 |
3.2.3 实验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含联苯基双二氮杂萘酮单体结构验证 |
3.3.2 PBPESK-O8s、PBPESK-O6s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3.3.3 PBPESK-O8s、PBPESK-O6s的的热性能 |
3.3.4 PBPESK-O8s、PBPESK-O6s的溶解性 |
3.3.5 PBPESK-O8s、PBPESK-O6s膜的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能力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相关研究 |
1.2.2 企业绩效评价相关研究 |
1.3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分析法 |
1.5.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1.5.4 因子分析法 |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6.1 研究视角创新 |
1.6.2 研究方法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创新型企业的概念 |
2.1.1 基于组织和市场角度 |
2.1.2 基于成本和识别角度 |
2.1.3 基于发展和对象角度 |
2.2 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概念 |
2.2.1 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内涵 |
2.2.2 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战略特点 |
2.2.3 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成长 |
2.2.4 创新型领军企业与其它企业的区别 |
2.3 创新型领军企业识别标准 |
2.3.1 部分省份创新型领军企业识别标准 |
2.3.2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识别标准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4.2 技术创新理论 |
2.4.3 投入产出理论 |
2.4.4 信号传递理论 |
2.4.5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2.5 章末小结 |
第3章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区域和行业分布情况 |
3.1.1 区域分布情况 |
3.1.2 行业分布情况 |
3.2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成长情况 |
3.2.1 总体成长情况 |
3.2.2 分区域成长情况 |
3.2.3 分行业成长情况 |
3.3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发展特点 |
3.3.1 区域分布不均衡,各地市发展差异较大 |
3.3.2 行业规模差异大,表现出重工业化特征 |
3.3.3 增长放缓,核心竞争有待进一步提升 |
3.4 章末小结 |
第4章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能力评价 |
4.1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选取的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
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说明 |
4.2.2 评价步骤 |
4.3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得分及排名情况 |
4.3.1 企业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及排名情况 |
4.3.2 行业得分及排名情况 |
4.4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4.4.1 创新投入指标 |
4.4.2 创新产出指标 |
4.4.3 经济效益指标 |
4.4.4 结果分析 |
4.5 章末小结 |
第5章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绩效评价 |
5.1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指标体系的设计及指标选取原则 |
5.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解释 |
5.2.1 盈利能力指标 |
5.2.2 营运能力指标 |
5.2.3 偿债能力指标 |
5.3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
5.3.1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说明 |
5.3.2 评价步骤 |
5.4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4.1 企业绩效综合得分及排名情况 |
5.4.2 行业得分及排名情况 |
5.4.3 结果分析 |
5.5 章末小结 |
第6章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能力与绩效匹配比较分析 |
6.1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能力与绩效得分及排名情况 |
6.2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能力与绩效比较分析 |
6.2.1 企业分类情况 |
6.2.2 创新能力与绩效双高的企业分析 |
6.2.3 创新能力强、绩效低的企业分析 |
6.2.4 创新能力弱、绩效高的企业分析 |
6.2.5 创新能力与绩效双低的企业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7.1 加强企业创新型人才投入 |
7.1.1 加强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
7.1.2 完善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 |
7.2 加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 |
7.3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7.4 制定创新管理体系,提高管理创新水平 |
7.5 制定长期战略规划,巩固企业发展优势 |
7.6 培养开放性思维,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
7.7 加对强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分类指导 |
7.8 完善产业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7.9 章末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研究 |
1.3.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
1.3.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工业集聚区概况 |
2.2 基础数据介绍 |
2.2.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 |
2.2.2 地图兴趣点数据 |
2.2.3 工业普查数据 |
2.2.4 其他数据 |
3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研究 |
3.1 工业用地扩张及其产业结构识别 |
3.1.1 工业用地扩张监测 |
3.1.2 工业用地产业结构识别 |
3.2 工业用地退出及其更新类型识别 |
3.2.1 工业用地退出监测 |
3.2.2 工业用地更新类型识别 |
3.3 讨论与小结 |
4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
4.1 工业用地扩张格局 |
4.1.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
4.1.2 扩张规模特征 |
4.1.3 工业集聚区视角下的空间分布特征 |
4.1.4 产业结构特征 |
4.2 工业用地退出及更新格局 |
4.2.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
4.2.2 退出规模特征 |
4.2.3 空间分布特征 |
4.2.4 更新路径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工业用地扩张时空特征 |
4.3.2 工业用地扩张结构特征 |
4.3.3 工业用地退出时空特征 |
4.3.4 工业用地退出后更新路径 |
5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
5.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概述 |
5.2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 |
5.2.1 评价思路与数据介绍 |
5.2.2 四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3 指标现状值测算与理想值确定 |
5.2.4 数据标准化 |
5.2.5 指标权重确定 |
5.2.6 绩效评价模型确定 |
5.2.7 工业集聚区的绩效比较 |
5.2.8 分行业的绩效比较 |
5.3 四维指标测算结果分析 |
5.3.1 经济指标测算结果 |
5.3.2 用地结构指标测算结果 |
5.3.3 社会指标测算结果 |
5.3.4 生态指标测算结果 |
5.4 地块尺度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4.1 单一绩效结果分析 |
5.4.2 综合绩效结果分析 |
5.5 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 |
5.5.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
5.5.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
5.6 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 |
5.6.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
5.6.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
5.7 讨论与小结 |
5.7.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 |
5.7.2 地块尺度工业用地绩效现状 |
5.7.3 研究进展与不足 |
6 提升对策与建议 |
6.1 工业用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6.1.1 工业用地总量大 |
6.1.2 工业集聚区多、散、小 |
6.1.3 工业用地亩均产出绩效偏低 |
6.1.4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差异大 |
6.1.5 分行业绩效不平衡 |
6.2 提升对策与建议 |
6.2.1 推进工业用地减量化 |
6.2.2 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 |
6.2.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
6.3 讨论与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 |
7.1.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 |
7.1.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 |
7.1.4 提升对策与建议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5)可膨胀聚苯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塑复合材料简介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1 简介 |
1.2.2 木塑复合材料国内发展状况 |
1.2.3 木塑复合材料国外发展状况 |
1.3 木塑复合材料常用阻燃剂及阻燃机理 |
1.3.1 含卤阻燃剂 |
1.3.2 磷系阻燃剂 |
1.3.3 硼系阻燃剂 |
1.3.4 膨胀型阻燃剂 |
1.3.5 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 |
1.4 木塑复合材料阻燃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简介 |
1.5.1 可膨胀聚苯乙烯(EPS) |
1.5.2 刨花(WP) |
1.5.3 WPC制备方式 |
1.5.4 阻燃处理方法及阻燃途径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本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实验制备 |
2.3.1 脲醛树脂(UF)的制备 |
2.3.2 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样品性能测试及表征 |
2.4.1 极限氧指数测试(LOI) |
2.4.2 垂直燃烧等级测试(UL-94) |
2.4.3 热失重分析(DTG) |
2.4.4 锥形量热测试(CONE) |
2.4.5 电子扫描显微镜测试(SEM) |
2.4.6 力学性能测试 |
2.4.7 隔热保温性能测试 |
2.4.8 隔声性能测试分析 |
2.4.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10 脲醛树脂的粘度测试 |
2.4.11 脲醛树脂的固化时间测试 |
2.4.12 脲醛树脂的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三章 新型木塑复合材料制备、配方优选及阻燃研究 |
3.1 引言 |
3.2 脲醛树脂性能表征 |
3.2.1 脲醛树脂合成表征(FTIR) |
3.2.2 脲醛树脂固化时间表征 |
3.2.3 脲醛树脂粘度表征 |
3.2.4 脲醛树脂固化晗变表征 |
3.3 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 |
3.4 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的多功能性研究 |
3.4.1 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表征 |
3.4.2 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表征 |
3.4.3 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表征 |
3.5 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表征 |
3.5.1 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 |
3.5.2 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分析 |
3.5.3 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的燃烧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PP/AHP阻燃EPS基木塑复合材料 |
4.1 引言 |
4.2 阻燃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4.2.1 样品的制备 |
4.2.2 WPC的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 |
4.2.3 WPC的锥形量热表征及分析 |
4.2.4 WPC的残炭SEM表征及分析 |
4.2.5 WPC的热稳定性表征及分析 |
4.2.6 WPC的力学性能表征及分析 |
4.3 WPC/MPP/AHP的燃烧过程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保型WPC阻燃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环保型阻燃WPC制备及配方优选 |
5.2.1 环保型阻燃WPC样品的制备 |
5.2.2 环保型阻燃WPC/MPP/EG样品配方优选(LOI,UL-94) |
5.3 环保型阻燃WPC/MPP/EG配方精简及性能表征 |
5.3.1 WPC/MPP/EG样品的制备 |
5.3.2 WPC/MPP/EG样品的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 |
5.3.3 WPC/MPP/EG样品的锥形量热表征 |
5.3.4 WPC/MPP/EG样品的热稳定分析 |
5.4 WPC/MPP/EG样品的阻燃机理分析 |
5.5 WPC/MPP/EG样品的力学性能表征 |
5.6 WPC/MPP/EG样品的隔热保温性能表征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醛/无醛WPC板材的各性能对比 |
6.1 引言 |
6.2 阻燃性能对比 |
6.3 力学性能对比 |
6.4 隔热性能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本课题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过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介绍 |
附件 |
(6)Cu2+/ZnO/TiO2复合光催化剂处理油田废水中有机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油田废水的形成和水质特点 |
1.1.2 油田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
1.1.3 油田废水的处理现状 |
1.2 光催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
1.2.1 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2.2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3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
1.2.4 新型复合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研究 |
1.3 研究的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实验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复合光催化剂制备 |
2.2.1制备纯TiO_2 |
2.2.2 制备Cu~(2+)/TiO_2复合光催化剂 |
2.2.3 制备ZnO/TiO_2复合光催化剂 |
2.2.4 制备Cu~(2+)/ZnO/TiO_2 复合光催化剂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2.4 光催化实验装置改良 |
2.4.1 1号小型光催化装置 |
2.4.2 2号小型光催化装置 |
2.4.3 3号小型光催化装置 |
2.5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实验 |
2.5.1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实验步骤 |
2.5.2 不添加催化剂的空白对照实验: |
2.5.3 Cu~(2+)/TiO_2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实验 |
2.5.4 ZnO/TiO_2 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实验 |
2.5.5 Cu~(2+)/ZnO/TiO_2 复合光催化剂的正交实验 |
2.5.6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实验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光催化剂表征 |
3.1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XRD) |
3.2 比表面积分析测试(BET) |
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3.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5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 |
3.6 热重-差热分析(TGA)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Cu~(2+)/ZnO/TiO_2 光催化性能评价及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
4.1 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评价 |
4.1.1 紫外漫反射分析 |
4.1.2 光催化动力学研究 |
4.1.3 重复使用活性探究 |
4.2 最佳光催化反应条件探究 |
4.2.1 不同反应pH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
4.2.2 不同反应温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
4.2.3 不同初始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
4.2.4 不同催化剂用量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Cu~(2+)/ZnO/TiO_2 处理典型有机物及实际油田废水 |
5.1 新型Cu~(2+)/ZnO/TiO_2 降解苯胺 |
5.2 新型Cu~(2+)/ZnO/TiO_2 降解乙醇 |
5.3 新型Cu~(2+)/ZnO/TiO_2 光催化降解实际油田废水中的苯系物 |
5.3.1 新型Cu~(2+)/ZnO/TiO_2 降解实际油田废水中的苯 |
5.3.2 新型Cu~(2+)/ZnO/TiO_2 降解实际油田废水中的甲苯 |
5.3.3 新型Cu~(2+)/ZnO/TiO_2 降解实际油田废水中的二甲苯 |
5.4 新型Cu~(2+)/ZnO/TiO_2 降解实际油田废水中COD |
5.5 光催化机理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7)新型抗菌剂QTA的合成及其医用抗菌TPU材料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菌物质的概况 |
1.1.1 抗菌剂分类及抗菌机理 |
1.1.1.1 无机抗菌剂及抗菌机理 |
1.1.1.2 有机抗菌剂及抗菌机理 |
1.1.1.3 天然抗菌剂及抗菌机理 |
1.1.2 常见抗生素及抗菌机理 |
1.2 聚氨酯概述 |
1.2.1 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 |
1.2.2 聚氨酯的应用 |
1.2.3 聚氨酯的抗菌改性 |
1.3 医用导管概述 |
1.3.1 医用导管现状 |
1.3.2 医用导管发生感染机制 |
1.3.3 抗菌医用导管制备方法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常用抗菌剂对TPU改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2 抗菌TPU材料的制备 |
2.2.3 抗菌TPU材料的表征 |
2.2.3.1 四种常用抗菌剂热失重(TG)测试 |
2.2.3.2 改性TPU材料的抗菌测试 |
2.2.3.3 改性TPU材料的扫描电镜测试 |
2.2.3.4 改性TPU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抗菌剂的热失重分析 |
2.3.2 改性TPU材料的抗菌测试 |
2.3.2.1 贴膜法抗菌测试 |
2.3.2.2 抑菌圈抗菌测试 |
2.3.3 改性TPU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
2.3.4 改性TPU材料的力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抗菌剂对TPU改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2 材料的制备 |
3.2.2.1 C_8,C_(12)抗菌剂的合成 |
3.2.2.2 QTA_8,QTA_(12)抗菌剂的合成 |
3.2.2.3 改性TPU抗菌材料的合成 |
3.2.2.4 改性QTA_(12)-TPU抗菌导管的合成 |
3.2.3 抗菌剂及抗菌TPU材料的表征 |
3.2.3.1 核磁共振(NMR)对抗菌剂的结构表征 |
3.2.3.2 红外光谱对抗菌剂的结构表征 |
3.2.3.3 抗菌剂的热失重表征 |
3.2.3.4 抗菌剂本身的抗菌性测试 |
3.2.3.5 C_(12)-TPU,QTA_(12)-TPU的XPS测试 |
3.2.3.6 改性TPU材料的抗菌测试 |
3.2.3.7 改性TPU材料的溶出测试 |
3.2.3.8 改性TPU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
3.2.3.9 改性TPU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能测试 |
3.2.3.10 QTA_(12)-TPU导管的体内模拟抗菌循环测试 |
3.2.3.11 QTA_(12)-TPU导管的动物体内抗菌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_8,QTA_8抗菌剂~1H NMR测试 |
3.3.2 C_8,QTA_8抗菌剂热失重测试 |
3.3.3 C_8,QTA_8抗菌剂本身抗菌测试 |
3.3.4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的抗菌测试 |
3.3.5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溶出后的抗菌测试 |
3.3.6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
3.3.6.1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表面电位测试 |
3.3.6.2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3.3.7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
3.3.7.1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溶血性测试 |
3.3.7.2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细胞毒测试 |
3.3.8 C_(12), QTA_(12)抗菌剂化学表征测试 |
3.3.8.1 C_(12),QTA_(12)抗菌剂NMR测试结果分析 |
3.3.8.2 红外测试结果分析 |
3.3.8.3 C_(12),QTA_(12)抗菌剂TG测试分析 |
3.3.9 C_(12),QTA_(12)抗菌剂的抗菌测试 |
3.3.10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的XPS测试 |
3.3.11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抗菌测试 |
3.3.11.1 贴膜法抗菌测试 |
3.3.11.2 材料与细菌共培养激光共聚焦抗菌测试 |
3.3.11.3 抑菌圈抗菌测试 |
3.3.12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溶出测试 |
3.3.12.1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溶出率测试 |
3.3.12.2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溶出贴膜法抗菌测试 |
3.3.12.3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溶出抑菌圈抗菌测试 |
3.3.13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物理性能测试 |
3.3.13.1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表面电位测试 |
3.3.13.2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3.3.14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生物相容性测试 |
3.3.14.1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血液相容性测试 |
3.3.14.2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细胞毒性测试 |
3.3.15 QTA_(12)-TPU导管体内循环模拟抗菌测试 |
3.3.16 QTA_(12)-TPU动物体内抗菌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菌TPU导管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3 抗菌TPU共混粒料的制备工艺 |
4.4 抗菌TPU导管的制备工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8)中空萝藦绒及其活性炭纤维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质资源研究现状 |
1.2.1 生物质纤维研究现状 |
1.2.2 生物基气凝胶研究现状 |
1.2.3 生物质水凝胶研究现状 |
1.2.4 生物碳材料研究现状 |
1.3 萝藦绒及其高值化利用概述 |
1.3.1 萝藦绒简介 |
1.3.2 萝藦绒高值化利用现状 |
1.3.3 萝藦绒高值化利用方向分析 |
1.4 吸附材料在油水污染领域研究现状 |
1.4.1 油污染现状 |
1.4.2 吸油材料的分类 |
1.4.3 天然纤维在吸油领域研究现状 |
1.4.4 天然纤维吸附机理 |
1.5 活性炭纤维研究现状 |
1.5.1 活性炭纤维简介及发展 |
1.5.2 活性炭纤维形成机制 |
1.5.3 活性炭纤维吸附机制 |
1.5.4 活性炭纤维在水体净化中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天然萝藦绒分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2 实验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萝藦绒形貌分析及基础性能分析 |
2.3.2 萝藦绒化学成分组成及红外光谱 |
2.3.3 萝藦绒聚集态结构及结晶度分析 |
2.3.4 萝藦绒热稳定性 |
2.3.5 萝藦绒基础物理性能分析 |
2.3.6 萝藦绒表面润湿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萝藦绒吸油及油水分离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药品与仪器 |
3.2.2 实验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亲油性能分析 |
3.3.2 吸油倍率与吸油速率曲线分析 |
3.3.3 保油性能分析 |
3.3.4 重复吸油性能分析 |
3.3.5 油水分离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萝蘼绒活性炭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2 实验制备方法 |
4.2.3 实验测试与表征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制备工艺流程 |
4.3.2 红外光谱性能及表面润湿性分析 |
4.3.3 聚集态结构分析 |
4.3.4 形貌及表面元素分布分析 |
4.3.5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萝藦绒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3 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炭化温度对饱和吸附性能影响 |
5.3.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5.3.3 吸附模型分析 |
5.3.4 吸附热力学分析 |
5.3.5 溶液pH、电解质浓度对吸附饱和值的影响 |
5.3.6 动态过滤性能分析 |
5.3.7 活性炭纤维高效吸附性能机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其它成果 |
致谢 |
(10)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企业战略理论概述 |
2.1.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2.1.2 国外企业战略理论相关文献述评 |
2.1.3 国内企业战略理论相关文献述评 |
2.2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及相关文献述评 |
2.2.1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概述 |
2.2.2 企业发展战略相关文献述评 |
2.2.3 化工企业发展战略相关文献述评 |
第3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高分子行业现状 |
3.2.2 氯化高分子行业市场现状 |
3.3 行业竞争分析 |
3.3.1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
3.3.2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3.3 替代品的威胁 |
3.3.4 供应商的谈判能力 |
3.3.5 购买者的谈判能力 |
3.4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4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4.1.1 发展历程 |
4.1.2 组织架构 |
4.1.3 经营现状 |
4.2 企业资源分析 |
4.2.1 有形资源 |
4.2.2 无形资源 |
4.2.3 人力资源 |
4.3 企业能力分析 |
4.3.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价值链描述 |
4.3.2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能力分析 |
4.4 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
4.4.1 技术层面:生产制造能力 |
4.4.2 创新层面:产品创新能力 |
4.5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5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选择和制定 |
5.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1.3 机会分析 |
5.1.4 威胁分析 |
5.2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愿景和使命 |
5.3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定位 |
5.3.1 战略目标 |
5.3.2 战略定位 |
5.4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第6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实施与保障 |
6.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
6.1.1 以产研联盟拓宽原材料供给渠道 |
6.1.2 依托产品创新持续扩大生产规模 |
6.1.3 完善营销网络构建加快国内市场拓展 |
6.2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保障 |
6.2.1 加强资本运作效率 |
6.2.2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
6.2.3 建立高效运转的组织架构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化工新型材料发展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含双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的合成与性能[D]. 张胜男.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3]河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能力与绩效评价研究[D]. 方源.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4]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D]. 黄玲燕. 浙江大学, 2020(01)
- [5]可膨胀聚苯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D]. 王迪.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Cu2+/ZnO/TiO2复合光催化剂处理油田废水中有机物研究[D]. 李佳星. 西北大学, 2020(02)
- [7]新型抗菌剂QTA的合成及其医用抗菌TPU材料制备[D]. 刘帅珍.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中空萝藦绒及其活性炭纤维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D]. 王邓峰.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4)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震一. 山东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