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H工艺数值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杨建[1](2021)在《基于冶炼成分调控和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的U75V重轨钢强化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我国铁路运输的主型重轨钢,高速、重载运输方式的不断发展对U75V重轨钢的组织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标准规定的U75V重轨钢的成分范围相对较宽,而缩小该成分范围可进一步降低其临界冷却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和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同时,轧后风冷是U75V重轨钢广泛采用的热处理方式,但其冷却速度偏低(仅为2~3℃/s),对风冷过程进行强化换热可进一步实现珠光体片层间距的细化。因此,本文以U75V重轨钢强化的实际需求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初步探索基于冶炼成分调控和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的U75V重轨钢强化方案,旨在实现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通过研究U75V重轨钢中典型夹杂物的形成与演变规律以及RH真空脱[H]和[N]的工艺条件,建立了Mn S和Al2O3两种典型夹杂物变性处理的精确控制模型以及脱气速率和吹氩量的预测公式。通过研究钢中各平衡析出相的热力学规律,得出了C、Si、Mn和V冶炼成分含量的变化会对U75V重轨钢强化产生重要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各冶炼成分含量的变化对U75V重轨钢临界冷却速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以获得最小临界冷却速度为目标,初步确定了U75V重轨钢最佳的窄成分调控范围为C0.77~0.79wt%、Si0.50~0.53wt%、Mn1.00~1.05wt%、V0.04~0.06wt%。同时,建立了基于冶炼成分含量的U75V重轨钢临界冷却速度动态预报模型,以实现U75V重轨钢超音速风冷强化效果的最大化。为对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问题进行有效求解,推导了一般曲线坐标系下二维轴对称流体流动与换热控制方程,并基于稳态不可压缩压力基SIMPLEM算法,将密度基求解算法中的AUSM+通量插值格式引入到传统的Rhie-Chow动量插值格式中,通过构造一种光滑的马赫数加权函数来实现两类插值格式的有机结合,进而建立了马赫数加权SIMPLEM算法,该算法可有效求解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这类亚音速占优的复杂全速流动问题。为解决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中的流体域和固体域的整体求解问题,将湍流效应对近壁面流动和换热的影响引入到近壁面点的等效广义扩散系数中,进而将近壁面湍流流动等效为层流化处理,同时根据热流密度连续原则提出了流固共轭换热的整体求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数值分析模型。系统研究了流场分布特性、温度场和对流换热系数的瞬时分布特性,以及喷风压力、喷风温度和湍流强度对强化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为分析高温氧化行为对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的影响,基于Wagner金属高温氧化理论,在考虑界面温度和氧分压非均布性的情况下,推导了多层高温氧化的离子扩散和膜生长公式,并结合等温区间分割法建立了多层非等温高温氧化动力学模型。同时,为有效解决引入氧化和辐射所导致的整场求解困难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包含高温氧化、表面辐射和湍流流动的复杂瞬态共轭换热的界面统一处理方法,并建立了考虑非等温高温氧化和表面辐射的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分析模型,分析了超音速风冷过程中的非等温高温氧化行为及其对强化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二元高阶多项式构建了引入高温氧化修正系数的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特征数关联式,并基于该关联式详细阐述了不同普朗特数下的换热特征。同时,通过热模拟试验和理论计算,分析了冷却速度对U75V重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不同冷却速度下U75V重轨钢珠光体显微组织及片层间距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U75V重轨钢珠光体片层间距与过冷度之间的数学模型。与传统风冷工艺相比,采用超音速风冷对U75V重轨钢进行热处理可将相变过冷度增加约1.25倍,可将珠光体片层间距细化约1.71倍,进而有效实现U75V重轨钢的强化,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相关研究成果可为U75V重轨钢的进一步强化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王延浩[2](2021)在《温湿度环境下功率器件耐压可靠性研究》文中提出功率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海上风力发电等户外工况中,其长期运行可靠性受温湿度、电场等应力影响。高温高湿反偏测试(High Humidity High Temperature Reverse Bias Test,H3TRB)通过高温高湿环境加速器件老化,进而考核器件可靠性;高温高湿高压反偏测试(High-Voltage High Humidity High Temperature Reverse Bias Test,HV-H3TRB)于近年来提出,在H3TRB测试的基础上,施加较高的阻断电压,对器件进行更严苛的考核。湿度可靠性相关研究近年来逐渐得到关注,然而其失效机理、失效点、宏观表现形式等仍不明确,需对相关测试进展进行梳理。首先总结了相关测试标准条件及失效判据等,在此基础上,按照湿度对器件影响的物理过程,对水汽扩散、水汽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论述。进一步地,结合现有测试研究现状,对测试对象、测试方法、失效形式、电气量变化等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器件抗湿优化设计方向。进一步地,进行了 HV-H3TRB老化试验,结合动静态参数测试设备,对老化引起的阻断漏电流、阈值电压、栅极漏电流、结电容变化现象等结合基本半导体原理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封装、不同芯片材料的器件受HV-H3TRB老化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然后,根据基本的湿度仿真原理,建立了有限元仿真,对比了分压法与湿度百分比法的原理差异及两者等效的方法,并通过仿真进行了等效性验证。此外,对不同封装材料的器件进行了对比,发现硅胶封装的器件更易受湿度影响,解释了 HV-H3TRB老化试验结果。最后,考虑了热湿多物理场耦合,仿真了环境温度波动对器件内相对湿度产生的影响,验证了芯片工作可有效抑制这种波动。
苏金虎[3](2020)在《高聚物基复合材料输送带的非线性黏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前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带式输送机也朝着大运量、高带速、长距离方向发展,在输送机各项成本中,输送带的成本约占40%,托辊的成本约占25%,二者共占输送机总成本的65%左右;在产生功耗的阻力因素里,输送带压陷阻力占总阻力的63%,托辊滚动阻力约占总阻力的9%;输送机的各种计算,如带速、张力、带宽、托辊间距、启制动控制、驱动点布置等,也均依赖于假设输送带为弹性材料或线黏弹性材料的基础上;托辊的转速、半径、滚动阻力直接影响到输送带压陷阻力、应力分布等,因此,对于输送带及托辊的研究有迫切的经济需求和理论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输送带本构模型、输送带越过托辊时的压陷阻力、满载时输送带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输送带为高聚物黏弹性复合材料的特点,以当前输送带中比重较大的钢绳芯输送带和芳纶输送带为研究对象,将输送带分为覆盖胶层和芯层分别进行分析。对覆盖胶层、芯层分别进行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热拉伸、迟滞、振动、粘合等试验;通过SEM、TEM对各层进行微观组织观察,从唯象论对其进行解读。如此,阐述了其变形断裂机制,也为本构模型的推导提供了试验数据。2)针对输送带结构层,结合前期试验数据,假设其体积不变,经泛函及张量变换,构建了基于不可压缩材料、有限变形理论的非线性黏弹性积分型松弛本构模型。结合层合板理论,推导出整体输送带的非线性黏弹性积分型松弛本构模型。3)针对钢绳芯输送带,建立了钢丝绳的空间数学模型,将上述模型定义的材料导入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合实验结果,共同验证了钢绳芯输送带松弛本构模型的正确性;同理,对芳纶输送带进行有限元仿真,结合实验结果,共同验证了芳纶输送带松弛本构模型的正确性。4)通过对输送带与托辊接触区域的力学分析,一方面阐述了其变化机制,另一方面推导出了基于新型本构方程下的压陷阻力模型。对其进行MATLAB仿真和试验测试,共同验证了新型压陷阻力模型的正确性。5)对满载下的输送带载荷应力分布规律,采用EDEM+ANSYS耦合仿真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联立现有的试验结果,共同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验证了输送带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及压陷阻力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支承托辊进行了必要的优化及可靠性分析。本文通过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的方法,对输送机用输送带本构模型、压陷阻力、满载时输送带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针对当前主流高强度输送带提出了一种输送带非线性黏弹性松弛本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基于此构建了新的压陷阻力模型,分析了满载时应力不连续分布规律,对支承托辊进行了必要的优化及可靠性分析。本研究成果可对我国输送机发展方向-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提出的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及基于此构建的压陷阻力模型、应力不连续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高国涵[4](2020)在《聚酰亚胺薄膜透镜制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空间光学成像技术在宇宙探索、对地观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各应用场景对光学系统的性能指标提出新的要求,其中分辨率作为核心的技术指标受光学系统口径限制。传统反射式和折射式系统由于固有的技术瓶颈,很难继续增大口径,限制了其在空间光学领域的新应用。下一代超大口径空间光学系统需要新原理、新技术,突破传统技术的局限,微结构成像技术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利用微纳结构对光波的振幅和相位进行调制,将微纳结构制备在大口径光学薄膜基底材料上,即可大大降低主镜重量,再将多个主镜采用拼接组合而成,便可实现更大的口径和可折叠展开功能,这一技术将成为未来空间成像光学系统的发展趋势。然而,制备满足要求的大口径光学薄膜基底材料以及在其表面制备满足要求的微纳结构并非易事,面临诸多的关键技术难题,本文将瞄准这些难题,开展聚酰亚胺薄膜透镜制备关键技术研究。本文针对大口径衍射透镜的应用需求和聚酰亚胺薄膜透镜制备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展开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聚酰亚胺薄膜透镜制备工艺技术路线。基于聚酰亚胺薄膜透镜光学设计及公差分配,研究了光学级聚酰亚胺材料合成与薄膜成型工艺,突破了大口径聚酰亚胺薄膜透镜微结构加工与检测工艺,研究了聚酰亚胺薄膜透镜波相差工艺影响因素,实现了聚酰亚胺薄膜透镜成像能力的改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介绍了聚酰亚胺薄膜衍射透镜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聚酰亚胺薄膜透镜的加工技术难点和现有的主要加工工艺方法,分析指出现有主流工艺路线的优点与技术瓶颈。(2)介绍了衍射光学系统的基本理论,在波动光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Schupmann消色差模型,利用衍射次镜组消除衍射主镜的色差,利用Zemax光学仿真软件设计了系统口径为1.5m,光谱范围为0.55μm0.65μm,视场大于0.12°,调制传递函数(MTF)在62.5lp/mm下大于0.5,系统波前RMS优于λ/5(λ=0.6μm)衍射光学系统设计与公差分配,研究了离轴边缘子镜的设计与公差分配,衍射图案的口径达352mm,透镜材料为聚酰亚胺,台阶数为4,微结构最小线宽2.1μm,线宽误差、深度误差均小于10%,套刻误差小于0.5μm,位置误差小于1.0μm,平均衍射效率大于65%,波前误差RMS小于20nm。(3)研究了光学级聚酰亚胺薄膜材料的合成与成型,采用MTOL为二胺,PMDA和BPDA为二酐,NMP为溶剂进行缩聚反应,合成聚酰胺酸,再通过涂布方法形成胶膜,60℃低温固化,380℃高温亚胺化,制成聚酰亚胺薄膜。通过调控PMDA和BPDA的比例,控制聚酰亚胺的性能。通过对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膨胀系数(CTE)、力学性能、紫外光谱等性能表征进行结构优化,获得了性能基本能够达到技术指标的聚酰亚胺薄膜。采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薄膜成型工艺中的转速、胶液浓度等工艺参数是如何影响膜厚及膜厚均匀性的。经过工艺参数优化在大口径聚酰亚胺薄膜上实现了很好的光学均匀性。(4)研究了基于聚酰亚胺薄膜基底的衍射透镜加工方法,分析了薄膜透镜加工难点,提出了新的工艺技术路线,将薄膜成膜与衍射图案制备分离,克服透射波前耦合的问题,将薄膜支撑置于衍射图案加工前端,解决应力突变造成的图案扭曲问题。经过实验验证,由该方法制备的衍射透镜的微结构形貌误差小于10%,衍射效率大于60%,波前误差RMS小于30nm。测试结果接近理论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工艺技术路线具备一定可行性。(5)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聚酰亚胺薄膜透镜波相差的工艺影响因素。首先薄膜基底光学均匀性出发,提出了基于反应离子刻蚀方法的薄膜光学均匀性修正技术,实现了薄膜基底透射波前RMS优于20nm。其次研究了聚酰亚胺材料的吸湿溶胀特性对薄膜透镜波相差的影响,以及改善材料尺寸稳定性的方法。最后研究了薄膜材料的光弹特性,测得了薄膜光弹系数约400nm/MPa.cm,分析总结了光延迟角与主应力比值的数学关系,建立了应力分布与光延迟量、延迟角之间的物理联系,有助于提高薄膜支撑与固定的应力均匀性。
赵越[5](2020)在《基于闭锁式育秧平台寒地玉米育秧环境参数优化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玉米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但因北方寒地春季存在多风少雨、低温冻害等现象,易导致玉米秧苗遭受损伤,影响秧苗成活率及后续产量。北方寒地由于积温不足,种植时只能选用生育期短、积温低的玉米品种,很难保证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育秧移栽技术是北方寒地玉米播种时,能够避免种子受到低温、冻害等造成损害,实现玉米生育期缩短、促进增产增收、提高品质等的一项有效解决措施。育秧技术是移栽前期基础,合理的育秧温度与湿度环境是玉米秧苗高质量生产的基本保障。本文基于玉米育秧农艺要求,分析温湿度对秧苗表型性状的影响作用,通过借鉴闭锁式育秧系统并根据CFD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旨在重点分析温度、湿度与气流在环境内的分布情况,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闭锁式育秧系统下的玉米育秧试验研究,分析温湿度对其生长的具体影响作用,并建立温湿度与玉米秧苗表型性状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而对其参数进行优化,为北方寒地玉米育秧高质量、高品质生产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具体体现如下:(1)环境参数对玉米秧苗表型性状影响性能研究根据玉米育秧农艺要求,分别从生物学与农学角度分析温度与湿度单一作用及因素间耦合作用对玉米秧苗表型性状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温度与湿度的试验范围,为育秧参数优化试验奠定理论基础。(2)闭锁式育秧系统环境仿真数值模拟研究建立关于黑龙江省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物理模型,基于CFD方法对温室内温度场与湿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观察温度场、湿度场、气流场的分布情况与趋势变化,探究其分布规律。并通过实际检测方式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温室模拟值与实际测量值间虽存在误差,即温度间误差均小于1.0℃,湿度误差均小于7%RH,但整体变化趋势相同,拟合度高于90%,且最终温湿度在环境内呈现稳态分布情况,证明了所建立的CFD模拟模型准确有效,为试验能够在该环境下进行提供科学性与有效性的理论依据。(3)寒地玉米育秧温湿度参数试验研究根据仿真分析结果与单因素试验结果,在闭锁式育秧系统内进行玉米育秧温湿度参数优化试验研究,确定温湿度影响玉米秧苗成苗期时表型性状的具体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试验和逐步回归方法进行试验设计,建立温湿度与玉米秧苗表型性状间的数学模型,确定因素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V8.0.6软件与响应面法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多目标组合优化方法确定最佳温湿度参数组合,即温度25℃26℃,湿度48%RH52%RH,相应玉米秧苗生长表型性状为:株高为149.42mm202.75 mm、茎基部宽为4.08mm4.31mm、叶绿素含量(SPAD)为52.7754.88、叶面积系数为5.165.62。并将优化后的结果在育秧温室大棚中进行玉米育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将优化后的温湿度参数值应用于温室大棚中,其培养的玉米秧苗表型性状优于常规大棚培育的玉米秧苗,且育秧时间缩短3d5d,提高了育秧效率,节约育秧时间;当育秧时间相同时(以13d为例),试验组培育的玉米秧苗基本达到三叶一心,可满足移栽作业效果,而对照组中的玉米秧苗只达到二叶一心左右,无法进行移栽。使试验优化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了验证,所培育的秧苗能够满足机械化移栽技术要求,降低了环境对秧苗影响,保证成活率,缩短了育秧时间,提高育秧效率,能够保证农时与产量。
杨治争[6](2020)在《基于BOF-RH-CC流程的中合金钢洁净度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BOF-RH-CC冶金流程生产10CrNi3MoV中合金钢,面临转炉冶炼效果、全程洁净度控制及质量和性能稳定性等系列技术、控制方面的难点,本论文以现有80t转炉为核心的工艺设备条件为基础,综合应用理论分析、物理模拟、工业化试验及全面的检测检验手段,研究了氧枪结构及复吹工艺、双渣法深脱磷、RH处理过程同时脱硫、脱气以及不同包芯线处理对夹杂物变性等方面的内容,基于中间包自动开浇等自动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高质量连铸和轧制热处理,并探讨了夹杂物与成品钢板韧性之间的关系,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为强化转炉冶炼过程,通过水模型研究实现了转炉氧枪喷头结构优化,将4孔氧枪的喷孔倾角从12°扩大至13°并相应调整了底吹透气砖的布置方式,有效提升了转炉冶炼总体效率和脱磷效果。在此基础上,采用双渣法深脱磷工艺,回归得到冶炼第一渣终点钢液中[C]和[P]的关系式:[P]=0.00267×[C]2.0172,脱磷率达到70%以上,在出钢温度1650℃~1680℃的条件下,结合合理的后搅拌操作,10Cr Ni3Mo V中合金钢冶炼终点磷、硫含量分别可控制在0.0072%、0.0050%以下。(2)在RH精炼环节,一方面通过提高处理开始温度减少KTB供氧量,另一方面提高KTB供氧强度、提高升温效率,为脱硫、脱气处理提供更好基础,同时通过扩大浸渍管内径、增加提升气体流量并向CaO+CaF2脱硫剂中加入10%MgO的,使RH脱氢容量系数从0.0048s-1提高至0.0056s-1,脱氮率达到15%以上,处理终点钢液中氮含量≤35ppm,脱硫率达到29~43%,单位料流密度的表观脱硫速率常数Ks≥0.0872kg·t-1,真空浸渍管寿命保持稳定。(3)RH精炼结束后,向钢液中喂入足量硅钙包芯线对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Al2O3可演变为12CaO·7Al2O3的低熔点夹杂物,但此类夹杂物仍是造成成品钢板探伤不合的直接原因,喂入量达2kg/t时,10μm以上夹杂物平均达到37.4个/mm2。喂入钙镁复合包芯线,可形成CaO-Al2O3-MgO复合夹杂物,喂入适量时,夹杂物总量减少,尺寸更小,过量时,易出现尺寸大于8μm的夹杂物,但总体上,探伤合格率明显高于喂入硅钙包芯线的情况。喂入包芯线的量不同,夹杂物中Ca S含量有明显差异。(4)夹杂物的数量、类型和尺寸等对10CrNi3MoV的冲击韧性和延性有重要影响,随着温度降低,夹杂物对冲击功的影响减小,在常温和-40℃的条件下,喂入1kg/t钙镁复合包芯线的成品钢试样,冲击吸收能量KV2数值平均达到309.2J和295.2J,断后伸长率均在18%以上,均为最高值,这与钢板中夹杂物总量少、8μm以上大尺寸夹杂物含量较少等有关。通过对BOF-RH-CC生产中合金钢冶金流程的系统研究,形成了转炉高效复合超低磷、低硫冶炼,RH高效脱气、脱硫以及夹杂物合理变性处理等全流程洁净度控制的技术集成,实现了10Cr Ni3Mo V中合金钢高洁净度冶炼与精炼、持续性工业化生产、批量高性能供应,也为类似钢种的冶金过程洁净度及成品合格率控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范例。
袁震[7](2020)在《微结构气湿敏薄膜与集成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发展和自动化趋势,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系统的前端核心器件与基石,其研发也越来越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众多传感器中,以检测对象为环境中特定气相分子的气湿敏传感器在环境质量监测、智能家居、无人仓储等应用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了满足应用需求,气湿敏传感器也朝着高性能、低功耗、小尺寸、多功能、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气湿敏传感器存在检测精度有限、功耗较高、设备仪器庞大、功能单一、集成化程度低等问题,无法充分满足应用需求。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以微结构气湿敏薄膜与集成传感器的制备与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从微结构气湿敏敏感薄膜制备方法、薄膜结构对敏感特性影响、微传感器结构设计与制备、传感器阵列与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等方面展开,同步开展敏感机理分析研究,建立相关模型。主要内容分为五部分。1.采用质子化工艺处理聚乙烯亚胺(PEI)材料,克服了其与氧化石墨烯(GO)水分散液共混絮凝的问题,实现了质子化PEI(P-PEI)与GO复合湿敏材料的制备,并通过浸涂工艺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器件表面沉积敏感薄膜,制备湿度传感器。表征结果表明:PEI被成功质子化;表面形貌及谐振频移表明所制备复合薄膜的波纹状结构较单一材料薄膜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大的成膜质量,可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有利于薄膜吸附。湿敏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解决了单一材料灵敏度不足,高湿不起振等问题,灵敏度达到19.1 Hz/%RH,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选择性与稳定性,湿滞较单一材料明显减小。2.采用不同工艺方法分别在QCM器件表面制备GO/PEI分层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其湿敏特性。通过气喷工艺在QCM器件表面依次沉积PEI和GO材料。光谱分析证明PEI与GO间存在酰胺反应及离子作用,可形成稳定键合作用。表面形貌分析可观察到复合薄膜表面皱褶丰富,GO片层通过微区再溶解作用插入PEI层中,构成三维微结构,增加薄膜吸附面积。湿敏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GO/PEI气喷分层传感器灵敏度为27.3 Hz/%RH,重复性、选择性、稳定性良好,湿滞小。为了研究分层薄膜结构对敏感薄膜湿敏特性的影响,基于GO与PEI之间的键合作用及PEI固有的粘附力作用,通过层层自组装工艺在QCM器件表面逐层交替沉积GO和PEI薄膜。结果表明,自组装GO/PEI薄膜QCM传感器的响应恢复时间较长且湿滞较大。比较气喷分层薄膜与自组装薄膜结构,可得出GO的嵌入结构有利于水分子的吸附与传导,表明薄膜微结构对QCM湿度传感器的湿敏响应有显着影响。综合分层复合薄膜较单一PEI、单一GO材料的湿敏测试与表征结果,建立了湿敏及湿滞机理模型。3.采用半导体工艺技术设计并制备不同结构的气湿敏场效应管,并验证了其气敏性能。首先,基于绝缘层上硅(SOI)晶片制备超薄体(UTB)型场效应管,通过在沟道顶部通过旋涂工艺修饰湿敏材料,成功制备了湿度传感器,湿敏响应为8.6%/%RH,通过底栅作用研究了其敏感机理。同时,为了提高工艺可操作性,降低器件成本,采用体硅结构制备无栅场效应管并通过蒸镀工艺在沟道表面沉积酞菁铜(CuPc)材料制备气体传感器,传感器显示出对二氧化氮的良好气敏响应,最低可检测50 ppb的二氧化氮气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通过实验实践证明了场效应管结构可应用于微结构气湿敏传感器的制备中。4.采用离子注入工艺对气湿敏场效应管进行沟道掺杂,调节阈值电压,并通过光刻工艺与真空蒸镀工艺对沟道进行修饰,制备了基于无栅场效应管结构的氨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制备的氨气、硫化氢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气敏特性,可实现10 ppb至5 ppm的目标气体检测,对1 ppm的目标气体响应分别达到13.3和724.5;制备的湿度传感器灵敏度为33.9%/%RH。三种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选择性,气敏交叉串扰、检测滞回较小。基于测试结果,通过吸附理论与半导体能带理论建立了场效应管型气湿敏传感器敏感机理。5.通过电路设计与检测腔体设计,结合多场效应管型气湿敏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阵列构建气湿敏检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对氨气、硫化氢、湿度的监测来实现对鸡蛋和肉类的质量监测,并检测了两种食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变质时间。实现了微结构集成传感器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示范。
周钧[8](2020)在《铁钢包定位跟踪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冶金行业中,铁钢包是炼铁炼钢的重要载体,提高铁钢包物流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对于减轻员工工作强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冶金生产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以东北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为背景,着力解决铁钢包跟踪管理上两个突出问题——铁钢包数量的优化和铁钢包的定位跟踪。其一,目前铁钢包在流转过程中存在排队等待、空包烘烤、重包积压等情况。论文分析了铁钢包的流转过程,然后基于有限容量的排队论,构建了铁钢包物流的排队模型。基于实际情况结合仿真运算,分析系统容量对排队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具体取值。随后,计算求解铁钢包排队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在线铁钢包数目的理论最优值,企业根据最优值确定实际在线铁钢包数目,从而为企业方面物流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学参考。其二,针对钢铁生产环境的复杂性,对比选定RFID定位技术实现铁钢包的全流程跟踪。随后,论文分析RFID定位系统硬件设计的具体细节和注意事项。最后针对数据传输问题,设计数据传输网络和通讯报文,并利用心跳检测等机制保证数据通信的可靠准确。其三,设计并实现铁钢包定位跟踪系统软件,主要包含主控系统软件、行车终端系统软件和可视化显示平台,功能覆盖调度指令下发、执行结果反馈、与MES交互、库区可视化展示、无纸化报表等方方面面。软件具备界面简洁、功能完善、使用友好等特点。本论文有效解决钢铁企业铁钢包定位跟踪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理论研究被东北特钢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定位跟踪系统也已在东北特钢成功上线运行,运行效果优良,获得一致好评。
李彬[9](2020)在《基于氢气直接还原铁冶炼高纯铁和高纯轴承钢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高炉炼铁工艺日益成熟,但其进一步发展受制于铁矿资源、焦炭资源与环境保护压力。与高炉炼铁流程相比,直接还原炼铁工艺可摆脱对焦煤资源的依赖,并大量减少CO2排放,因此,直接还原炼铁技术是近年来钢铁工业发展的方向之一。直接还原铁在元素纯净性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是生产高品质钢铁产品的优质原料。随着世界上直接还原铁的产量迅速增长,这些直接还原铁几乎全部作为废钢的替代品参与到钢铁产品的生产中,这是对直接还原铁纯净度的一种浪费。随着钢铁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钢铁产品质量、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发展低碳排放、低能耗、环境友好的短流程钢铁材料冶炼工艺将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方向。铁矿石直接还原—熔分—精炼流程,可为高品质钢铁材料的生产开辟新的途径。铁矿石经氢气直接还原所获得的纯净化的直接还原铁,化学成分稳定、有害杂质含量少,将其作为主要原料,经过熔分和精炼后可以得到高纯净化的钢铁材料。该工艺流程短、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可以冶炼各种钢和含铁合金,只需要添加相应的合金化元素,即可满足产品的要求。这实现了直接还原铁纯净度的最大化利用,增加了直接还原铁的利润空间,同时也拓展了非高炉炼铁工艺的发展空间。本课题以氢气直接还原铁冶炼高纯铁和高纯轴承钢为例,探索性地研究了氢气直接还原—熔分—精炼流程冶炼高纯净钢铁材料的新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用氢气还原焙烧后的铁矿石氧化球团,得到纯净化的直接还原铁。铁矿中的脉石成分,如硫、硅、锰、钛、铝,在这一步不能被还原进入铁中。第二步,直接还原铁通过熔融分离为脉石(渣)和金属。在这一步中,利用直接还原铁中的氧化亚铁,调整渣的成分以实现脱磷。第三步,对高纯铁液实施二次精炼及合金化,通过合适的渣系实现精炼脱氧,最终得到高纯铁和高纯轴承钢。本论文从冶金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出发,针对整个流程中涉及到的环节开展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为后续科研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并为工业化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铁氧化物气基直接还原的热力学研究。基于最小自由能原理建立了铁氧化物气固还原反应的热力学模型。从热力学平衡计算的角度,验证了铁氧化物的逐级还原过程。根据最小自由能原理,对氢气还原铁氧化物的热力学平衡进行了计算。研究了 CO和H2混合气体还原铁氧化物的热力学平衡,作出了 CO和H2混合气体还原铁氧化物的三维平衡图,为探究气基直接还原过程不同还原气氛时的热力学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氢气直接还原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氢气还原氧化球团的过程存在明显的阶段性,随着反应条件的不同,还原阶段性的特征也不相同。使用双界面未反应核模型有效地分析了反应过程中速率控制步骤的变化。在还原过程的不同阶段,速率控制步骤逐渐演化和发展。随着还原过程进行,控速环节由双界面化学反应控速转变为内扩散控速。在最小自由能热力学原理的基础上,计算了还原一定数量的氧化铁球团所需要的气体量,给出了球团还原时间的理论预测,与实际还原完成时间存在良好的吻合关系。研究了直接还原铁熔分过程中脱磷的热力学,通过模型计算与实验,确定了合适的脱磷渣系,在直接还原铁熔分过程中实现了同时脱磷,简化了使用直接还原铁冶炼高纯净钢铁材料的步骤,使纯铁中的P含量降至18 ppm。通过使用高碱度炉渣精炼,使高纯铁中全氧含量降至10 ppm。采用直接还原—熔分—渣精炼流程,在实验室规模上制得了纯度为99.9868%的高纯铁。依据炉渣分子离子共存理论建立了钢渣体系耦合的热力学平衡模型。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探究了不同渣系对轴承钢精炼过程的脱氧效果,确定使用直接还原铁冶炼轴承钢精炼过程最适合的渣系组成。通过直接还原—熔分—精炼流程,在实验室条件下冶炼得到了全氧含量为4.8 ppm及Ti含量为6 ppm的高纯净轴承钢。基于传质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化学平衡方程建立了熔渣精炼脱氧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使用高碱度渣系进行轴承钢精炼硅脱氧时,脱氧速率的限制环节为钢液中[O]的传质,钢液中[O]的传质系数为kO=7×10-5 m/s。为了进一步明确轴承钢中Ti含量和N含量对TiN夹杂物析出的影响,对GCr15轴承钢凝固过程中TiN夹杂物的析出热力学和长大动力学进行了详细的计算。采用了一个更合理的溶质元素偏析计算公式,给出了考虑凝固偏析的TiN析出稳定性图。结果表明,使用氢气直接还原铁冶炼的高纯净轴承钢凝固过程中不会有TiN夹杂物析出。此外,计算了采用常规流程生产的轴承钢中TiN析出过程溶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并依此优化了夹杂物长大动力学方程。讨论了钢中Ti、N含量和冷却速度对TiN尺寸的影响,为降低轴承钢中TiN夹杂物尺寸、减少其对疲劳寿命的危害提供了理论支持。
陈顺满[10](2020)在《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响应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膏体充填体强度设计中,材料配合比确定均是在室内标准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这与膏体充填体的原位养护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现场取样得到的充填体强度明显高于室内试样的强度(即设计强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4012),研发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以不同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为研究对象,以设计更加安全和经济的膏体充填体为目的,主要开展以下研究:(1)明确了深井开采中充填体的压力与温度来源,确定了与充填采场环境相近的养护压力与养护温度范围,分析了传统的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装置特点,研发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2)开展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的力学性能测试实验,探明了压力、温度和时间对膏体充填体强度、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基于室内实验数据,对强度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3)分析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变形特征,构建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两段式损伤本构模型;通过建立膏体充填体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颗粒接触特征、力链分布和裂纹分布特征演化规律。(4)完成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的多场性能监测实验,获取并系统分析了膏体充填体内部温度、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和电导率随养护时间变化的数据,探明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内部温度、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和电导率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膏体充填体的热-水-力-化多场性能关联机制。(5)通过研究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的物相组成、水化产物、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演化规律,建立了膏体充填体宏观力学特性与微观性能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灰色关联理论,研究了养护压力、养护温度与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性,揭示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响应机制。(6)发展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新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某铜矿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中,提出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工程建议。
二、RH工艺数值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H工艺数值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冶炼成分调控和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的U75V重轨钢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U75V重轨钢的冶炼成分调控研究现状 |
1.1.1 冶炼工艺及技术的发展现状 |
1.1.2 U75V重轨钢的成分调控研究现状 |
1.2 重轨钢风冷强化的研究现状 |
1.2.1 重轨风冷工艺的发展及应用 |
1.2.2 重轨风冷强化性能的研究现状 |
1.2.3 U75V重轨钢性能的协同强化方案 |
1.3 超音速风冷流体流动求解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1 压力基求解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2 密度基求解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3 现有求解算法的局限性 |
1.4 强化换热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1 脉动冲击射流强化换热的研究现状 |
1.4.2 旋转冲击射流强化换热的研究现状 |
1.4.3 超音速冲击射流强化换热的研究现状 |
1.4.4 强化换热界面问题的研究现状 |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背景 |
1.5.2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2.U75V重轨钢的成分调控及其对珠光体相变的影响研究 |
2.1 U75V重轨钢的冶炼工艺过程及成分要求 |
2.1.1 U75V重轨钢的冶炼工艺过程 |
2.1.2 U75V重轨钢的冶炼成分含量要求 |
2.2 U75V重轨钢中典型夹杂物的形成与调控 |
2.2.1 典型夹杂物的形成与演变分析 |
2.2.2 典型夹杂物的变性处理控制模型 |
2.3 U75V重轨钢中RH真空脱[H]和[N]的工艺条件 |
2.3.1 RH真空处理的脱[H]和[N]速率计算 |
2.3.2 RH真空脱气的吹氩量计算 |
2.4 U75V重轨钢平衡相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
2.4.1 U75V重轨钢平衡析出相的热力学规律 |
2.4.2 冶炼成分含量对U75V重轨钢平衡相析出行为的影响 |
2.5 冶炼成分调控对U75V重轨钢珠光体相变的影响分析 |
2.5.1 冶炼成分含量对U75V重轨钢珠光体相变临界冷却速度的影响分析 |
2.5.2 基于冶炼成分含量的U75V重轨钢临界冷却速度动态预报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的数值方法及换热特性研究 |
3.1 流体流动与共轭换热的控制方程组 |
3.1.1 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 |
3.1.2 湍流控制方程及壁面函数 |
3.1.3 近壁面湍流的等效层流化处理 |
3.2 边界条件的数值处理 |
3.2.1 入口边界条件 |
3.2.2 出口及轴对称边界条件 |
3.2.3 壁面边界条件 |
3.3 控制方程的坐标变换 |
3.3.1 物理平面与计算平面的微分关系 |
3.3.2 基本控制方程的坐标变换 |
3.3.3 湍流方程的坐标变换 |
3.4 控制方程的离散及马赫数加权SIMPLEM算法 |
3.4.1 控制方程的数值离散 |
3.4.2 马赫数加权SIMPLEM算法 |
3.4.3 马赫数加权SIMPLEM算法的验证 |
3.5 超音速风冷实验测试 |
3.6 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数值模型 |
3.6.1 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的模型参数 |
3.6.2 流固共轭换热的统一处理 |
3.6.3 数值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3.7 超音速风冷流动与换热特性分析 |
3.7.1 超音速风冷流场分布特性 |
3.7.2 超音速风冷瞬时温度场分布特性 |
3.7.3 共轭界面对流换热系数分布及瞬时特性 |
3.8 喷风参数对强化换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
3.8.1 喷风压力对强化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 |
3.8.2 喷风温度对强化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 |
3.8.3 湍流强度对强化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 |
3.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考虑高温氧化等因素的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研究 |
4.1 非等温高温氧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1.1 超音速风冷过程的高温氧化动力学 |
4.1.2 非等温高温氧化动力学模型 |
4.2 考虑氧化和辐射的瞬态共轭换热统一处理方法 |
4.3 超音速风冷过程高温氧化的实验测试 |
4.4 超音速风冷过程的高温氧化特性分析 |
4.4.1 氧化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4.4.2 非等温高温氧化特性分析 |
4.5 高温氧化对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的影响分析 |
4.5.1 考虑高温氧化的强化换热模型验证 |
4.5.2 高温氧化对强化换热的影响规律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特征及U75V重轨钢强化研究 |
5.1 基于特征数关联式的换热特征分析 |
5.1.1 特征数的瞬时分布特性 |
5.1.2 换热特征数关联式的建立 |
5.1.3 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的特征分析 |
5.2 冷却速度对U75V重轨钢珠光体组织的影响分析 |
5.2.1 不同冷却速度下U75V重轨钢的显微组织分析 |
5.2.2 不同冷却速度下U75V重轨钢珠光体片层间距分析 |
5.2.3 U75V重轨钢珠光体片层间距与过冷度之间的关系 |
5.3 U75V重轨钢超音速风冷与传统风冷工艺的强化效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温湿度环境下功率器件耐压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度、电压综合应力测试研究现状 |
1.2.2 温度、湿度、电压综合应力测试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整体结构 |
第2章 湿度可靠性测试研究进展 |
2.1 引言 |
2.2 器件湿度老化机理研究 |
2.2.1 水汽扩散机理 |
2.2.2 水汽作用机理 |
2.3 HV-H~3TRB测试研究现状 |
2.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3.2 失效分析 |
2.3.3 电气量变化 |
2.4 抗湿优化设计及展望 |
2.4.1 终端优化设计 |
2.4.2 钝化层优化设计 |
2.4.3 封装抗湿优化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HV-H~3TRB老化试验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计 |
3.2.1 试验待测器件 |
3.2.2 器件动静态参数特性 |
3.2.3 HV-H~3TRB老化试验流程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阻断漏电流变化情况 |
3.3.2 阈值电压变化情况 |
3.3.3 栅极漏电流变化情况 |
3.3.4 结电容变化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温湿度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湿度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1 两种仿真理论模型 |
4.2.2 器件仿真模型 |
4.2.3 仿真参数及边界条件设置方法 |
4.2.4 温湿度耦合模型 |
4.3 仿真结果讨论 |
4.3.1 两种理论模型的仿真验证 |
4.3.2 两种器件封装的差异性 |
4.3.3 温湿度耦合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高聚物基复合材料输送带的非线性黏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输送带性能测试与微观组织分析 |
2.1 实验设备及样品的制备 |
2.2 输送带性能测试 |
2.2.1 覆盖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测定及分析 |
2.2.2 覆盖胶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 |
2.2.3 单根钢绳芯拉伸实验 |
2.2.4 整体钢绳芯输送带拉伸实验 |
2.2.5 整体芳纶输送带拉伸实验 |
2.2.6 芳纶芯层拉伸实验 |
2.2.7 其他试验 |
2.3 微观组织演变分析 |
2.3.1 实验方案与设备 |
2.3.2 微观组织演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输送带本构模型的构建 |
3.1 线黏弹性力学行为的研究 |
3.1.1 各本构模型准静态力学行为 |
3.1.2 各本构模型动态力学行为及局限性 |
3.2 输送带层合板理论分析 |
3.3 输送带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的推导 |
3.3.1 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方程的推导 |
3.3.2 钢绳芯层及芳纶芯层本构模型的构建 |
3.3.3 覆盖胶层本构模型构建 |
3.4 整体输送带本构模型的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输送带有限元仿真及试验验证 |
4.1 钢绳芯输送带模型的构建 |
4.1.1 单根钢绳芯数学模型 |
4.1.2 钢绳芯输送带实体模型的构建 |
4.2 钢绳芯输送带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
4.2.1 模型的简化及材料属性定义 |
4.2.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4.2.3 仿真结果分析及优化 |
4.3 芳纶输送带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
4.3.1 模型的简化及材料属性定义 |
4.3.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4.3.3 仿真结果分析及优化 |
4.4 输送带松弛试验及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输送带压陷阻力分析 |
5.1 新型本构关系下压陷阻力公式的推导与分析 |
5.1.1 覆盖胶动静态软化机制 |
5.1.2 输送带与托辊接触区域力学分析 |
5.2 输送带压陷阻力的迭代分析及有限元仿真 |
5.2.1 工况因素对压陷阻力的影响分析 |
5.2.2 Ansys有限元分析 |
5.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输送带压陷阻力试验研究 |
5.3.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槽型输送带应力不连续分布研究 |
6.1 输送带应力分布耦合分析 |
6.1.1 EDEM负载分析 |
6.1.2 Ansys有限元分析 |
6.2 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 托辊的优化及可靠性分析 |
6.3.1 托辊受力分析 |
6.3.2 托辊可靠性分析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4)聚酰亚胺薄膜透镜制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大口径衍射透镜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聚酰亚胺薄膜透镜光学设计及公差分配 |
2.1 衍射光学系统基本理论 |
2.2 系统光学设计及公差分配 |
2.3 离轴边缘子镜设计及公差分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学级聚酰亚胺材料合成与薄膜成型 |
3.1 光学级聚酰亚胺材料合成 |
3.1.1 引言 |
3.1.2 传统聚酰亚胺的合成及主要性能 |
3.1.3 光学级聚酰亚胺合成及主要性能 |
3.2 光学级聚酰亚胺薄膜成型工艺 |
3.2.1 引言 |
3.2.2 实验参数 |
3.2.3 薄膜厚度的影响因素 |
3.2.4 薄膜厚度均匀性的影响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酰亚胺薄膜透镜微结构加工与检测 |
4.1 引言 |
4.2 微结构加工技术路线设计 |
4.3 微结构加工关键工艺过程 |
4.4 聚酰亚胺薄膜透镜的测试与分析 |
4.4.1 微结构指标测试与分析 |
4.4.2 衍射效率测试与分析 |
4.4.3 波相差测试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酰亚胺薄膜透镜波相差工艺影响研究 |
5.1 基于反应离子刻蚀的聚酰亚胺薄膜光学均匀性修正技术 |
5.1.1 引言 |
5.1.2 工艺流程 |
5.1.3 实验参数 |
5.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 聚酰亚胺薄膜吸湿溶胀特性对衍射透镜波相差的影响研究 |
5.2.1 引言 |
5.2.2 实验参数 |
5.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聚酰亚胺薄膜的光弹特性及应力均匀性测量研究 |
5.3.1 引言 |
5.3.2 实验参数 |
5.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闭锁式育秧平台寒地玉米育秧环境参数优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玉米育秧发展现状分析 |
1.2.2 闭锁式育秧技术的研究分析 |
1.2.3 玉米育秧温湿度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温湿度对玉米育秧生长影响分析 |
2.1 温度对玉米育秧生长影响分析 |
2.2 湿度对玉米育秧生长影响分析 |
2.3 温湿度耦合作用对玉米育秧生长影响分析 |
2.4 单因素试验研究 |
2.4.1 试验设计 |
2.4.2 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闭锁式育秧系统温湿度场建立 |
3.1 闭锁式育秧温室概述 |
3.1.1 物理模型概述 |
3.1.2 温室控制系统概述 |
3.2 基于闭锁式育秧平台环境温湿度场模型的建立 |
3.2.1 玉米育秧闭锁式系统物理模型建立 |
3.2.2 控制方程建立 |
3.2.3 湍流模型选择 |
3.2.4 确定Boussinesq的假设条件 |
3.2.5 组分模型建立 |
3.2.6 微分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3.3 基于CFD方法的环境温湿度场模型的构建 |
3.3.1 闭锁式玉米育秧温室建模与计算域确定 |
3.3.2 边界条件设定 |
3.3.3 求解运算 |
3.4 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
3.4.1 仿真收敛性结果分析 |
3.4.2 气流场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
3.4.3 温度场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
3.4.4 湿度场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
3.5 试验验证 |
3.5.1 稳态前温湿度模拟验证 |
3.5.2 稳态后温湿度模拟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闭锁式育秧平台寒地玉米育秧生长温湿度优化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 试样的采集与检测方法 |
4.2.1 玉米秧苗评价指标确定 |
4.2.2 玉米秧苗检测方法 |
4.3 试验设计 |
4.3.1 试验目的 |
4.3.2 试验设计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试验数据与结果 |
4.4.2 基于LemnaGrid方法的秧苗图像分析 |
4.4.3 温湿度对玉米秧苗株高影响 |
4.4.4 温湿度对玉米秧苗茎基部宽影响 |
4.4.5 温湿度对玉米秧苗叶绿素含量(SPAD值)影响 |
4.4.6 温湿度对玉米秧苗叶面积系数影响 |
4.4.7 参数优化 |
4.5 验证试验 |
4.5.1 试验设计 |
4.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BOF-RH-CC流程的中合金钢洁净度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复吹转炉冶炼技术的发展 |
1.2.1 转炉复吹工艺的现状及发展 |
1.2.2 转炉冶炼脱磷工艺技术 |
1.2.3 转炉复吹工艺研究与优化 |
1.3 RH真空处理的研究 |
1.3.1 RH处理技术的发展 |
1.3.2 RH处理过程的特征参数 |
1.3.3 RH处理过程钢液的脱硫 |
1.3.4 RH处理过程钢液气体和夹杂物的控制 |
1.4 钢液中夹杂物的变性处理与控制 |
1.4.1 钢液的钙处理 |
1.4.2 钢液的钙镁复合处理 |
1.5 钢中夹杂物与成品韧性之间的关系 |
1.6 文献评述 |
1.7 本工作的总体研究思路及方案 |
1.7.1 项目来源 |
1.7.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转炉工艺优化与强化脱磷研究 |
2.1 引言 |
2.2 工艺装备条件 |
2.3 研究方法及方案 |
2.3.1 复吹工艺特征的理论分析 |
2.3.2 物理模拟研究 |
2.3.3 双渣法深脱磷工艺研究 |
2.4 试验结果及讨论 |
2.4.1 顶底复吹工艺的描述及优化 |
2.4.2 双渣法深脱磷工艺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RH-KTB真空处理过程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工业化生产的试验研究 |
3.2.1 基本条件 |
3.2.2 试验方案 |
3.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3.3.1 KTB供氧铝热升温效率与影响 |
3.3.2 RH过程深脱硫研究 |
3.3.3 脱气过程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夹杂物的去除与变性处理研究 |
4.1 夹杂物的表征方法 |
4.1.1 二维表征法 |
4.1.2 水溶液电解法 |
4.1.3 恒电位选择性腐蚀溶解法 |
4.1.4 冲击断口分析法 |
4.2 RH处理过程钢液中夹杂物的长大与去除 |
4.2.1 RH过程夹杂物的形核与长大 |
4.2.2 夹杂物的上浮去除 |
4.3 复合钙镁处理对夹杂物变性的影响 |
4.3.1 复合钙镁处理的理论基础 |
4.3.2 复合钙镁处理的工业化试验 |
4.3.3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连铸过程洁净度的控制 |
5.1 非稳态条件下的浇注控制 |
5.2 碱性中包覆盖剂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夹杂物对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夹杂物的定量 |
6.3 性能测试 |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微结构气湿敏薄膜与集成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
1.2 气湿敏检测需求与意义 |
1.2.1 湿度检测的需求与意义 |
1.2.2 气体检测的需求与意义 |
1.2.3 微传感器集成的需求与意义 |
1.3 气湿敏传感器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
1.3.1 气湿量度的定义与产生方法 |
1.3.2 气湿敏传感器性能参数定义与计算 |
1.3.3 敏感材料主要分析方法 |
1.4 气湿敏传感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1 QCM湿度传感器研究进展 |
1.4.2 晶体管型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 |
1.4.3 微结构集成传感器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质子化PEI-GO复合薄膜QCM湿度传感器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与理论基础 |
2.2.1 石英晶体微天平 |
2.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3 P-PEI-GO复合薄膜湿度传感器制备 |
2.3.1 PEI-GO质子化处理 |
2.3.2 P-PEI-GO复合膜QCM湿度传感器制备流程 |
2.4 P-PEI-GO复合薄膜特性表征 |
2.4.1 薄膜形貌分析 |
2.4.2 材料光谱学分析 |
2.4.3 薄膜表面态分析 |
2.5 P-PEI-GO复合薄膜QCM湿度传感器湿敏特性研究 |
2.5.1 灵敏度与测量范围 |
2.5.2 重复性与稳定性 |
2.5.3 选择性 |
2.5.4 湿滞特性 |
2.6 P-PEI-GO复合薄膜湿敏机理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O/PEI分层薄膜QCM湿度传感器 |
3.1 引言 |
3.2 GO/PEI气喷分层薄膜QCM湿度传感器制备 |
3.2.1 气喷工艺 |
3.2.2 GO/PEI气喷分层薄膜QCM湿度传感器制备流程 |
3.3 GO/PEI气喷分层薄膜特性表征 |
3.3.1 薄膜形貌分析 |
3.3.2 材料光谱学分析 |
3.3.3 薄膜表面态分析 |
3.4 GO/PEI气喷分层薄膜QCM湿度传感器湿敏特性研究 |
3.4.1 响应与灵敏度 |
3.4.2 重复性与稳定性 |
3.4.3 选择性与湿滞特性 |
3.4.5 QCM阻抗分析 |
3.5 GO/PEI自组装薄膜QCM湿度传感器制备 |
3.6 GO/PEI自组装薄膜QCM湿度传感器湿敏特性研究 |
3.6.1 响应与灵敏度 |
3.6.2 湿滞特性 |
3.7 GO/PEI分层薄膜湿敏机理模型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湿敏场效应管微结构传感器设计与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装置与理论基础 |
4.2.1 气敏场效应管设计原理 |
4.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4.3 超薄体湿敏场效应管设计与制备 |
4.3.1 超薄体场效应管制备与电学特性 |
4.3.2 沟道修饰敏感薄膜制备 |
4.4 PEI修饰UTB湿敏场效应管湿敏特性研究 |
4.4.1 响应与稳定性 |
4.4.2 灵敏度与响应恢复时间 |
4.4.3 湿滞特性与重复性 |
4.5 体型气敏场效应管设计与制备 |
4.5.1 体型无栅场效应管制备与电学特性 |
4.5.2 沟道修饰敏感薄膜制备 |
4.6 CuPc修饰体型气敏场效应管气敏特性研究 |
4.6.1 响应与灵敏度 |
4.6.2 重复性及选择性 |
4.6.3 测试环境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湿敏微结构传感器阵列制备及敏感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气湿敏场效应管传感器阵列制备 |
5.3 氨敏场效应管传感器气敏特性研究 |
5.3.1 响应与灵敏度 |
5.3.2 重复性与稳定性 |
5.3.3 气敏滞回特性 |
5.3.4 交叉串扰与选择性 |
5.4 硫化氢敏场效应管传感器气敏特性研究 |
5.4.1 响应与灵敏度 |
5.4.2 重复性与稳定性 |
5.4.3 气敏滞回特性 |
5.4.4 交叉串扰与选择性 |
5.5 湿敏场效应管传感器敏感特性研究 |
5.5.1 响应与灵敏度 |
5.5.2 重复性与稳定性 |
5.5.3 湿敏滞回特性 |
5.5.4 交叉串扰与选择性 |
5.6 气敏场效应管敏感机理模型 |
5.6.1 气敏吸附模型 |
5.6.2 吸附状态下的半导体特性曲线与能带模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气湿敏微结构集成传感器系统搭建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气湿敏微结构集成传感器系统搭建 |
6.2.1 电流读取放大电路 |
6.2.2 检测腔体及整体构建 |
6.3 微结构集成传感器在食物变质检测中的应用 |
6.3.1 不同温度下鸡蛋质量检测 |
6.3.2 不同温度下肉类质量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铁钢包定位跟踪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钢包数量优化的研究现状 |
1.2.2 物料定位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可视化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定位跟踪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方案 |
2.1 工艺流程和现场情况介绍 |
2.1.1 钢铁生产工艺简介 |
2.1.2 钢厂现场环境概况 |
2.1.3 铁钢包流转过程分析 |
2.2 钢铁企业的信息化改造 |
2.3 铁钢包定位跟踪系统的需求与目标 |
2.3.1 需求分析 |
2.3.2 设计目标 |
2.4 铁钢包定位跟踪系统总体架构和系统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钢包数量优化设计 |
3.1 排队论概述 |
3.1.1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 |
3.1.2 排队论中的符号规定和参数指标 |
3.1.3 有限容量的排队模型(M/M/c/N模型)介绍 |
3.2 铁钢包的排队模型 |
3.2.1 铁包周转过程排队模型 |
3.2.2 钢包周转过程排队模型 |
3.3 基于有限容量排队论的在线铁钢包最优解计算模型 |
3.4 铁包排队系统实际案例求解分析 |
3.4.1 铁包排队系统计算参数 |
3.4.2 系统容量N对铁包排队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3 铁包理想在线个数计算 |
3.5 钢包排队系统案例计算分析 |
3.5.1 钢包排队系统计算参数 |
3.5.2 系统容量N对钢包排队系统性能的影响 |
3.5.3 钢包理想在线个数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定位跟踪系统硬件设计及性能研究 |
4.1 铁钢包定位系统设计 |
4.1.1 定位跟踪技术研究 |
4.1.2 基于RFID的铁钢包定位系统设计 |
4.2 RFID定位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
4.2.1 金属环境下的标签安装 |
4.2.2 根据RSSI值提高定位精确度 |
4.2.3 RFID的数据清洗 |
4.3 定位系统无线传输方案设计 |
4.3.1 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
4.3.2 无线传输系统抗干扰分析 |
4.3.3 无线局域网规划 |
4.4 无线通信可靠性保证 |
4.4.1 通信数据报文设计 |
4.4.2 通信连接检测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定位跟踪系统软件设计及优化 |
5.1 定位跟踪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
5.1.1 行车终端软件需求分析 |
5.1.2 主控系统需求分析 |
5.1.3 可视化显示平台需求分析 |
5.2 数据库设计 |
5.3 行车终端软件设计 |
5.3.1 行车终端软件整体架构 |
5.3.2 行车终端软件界面 |
5.4 主控软件系统设计 |
5.4.1 主控软件整体架构 |
5.4.2 主控软件界面 |
5.5 可视化显示平台设计 |
5.5.1 库区可视化界面设计 |
5.5.2 报表的无纸化改造 |
5.5.3 可视化显示平台效果展示 |
5.6 软件测试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课题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基于氢气直接还原铁冶炼高纯铁和高纯轴承钢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直接还原炼铁 |
2.1.1 直接还原炼铁的发展现状 |
2.1.2 直接还原炼铁的生产工艺 |
2.2 气基竖炉还原的工艺流程 |
2.2.1 Midrex工艺 |
2.2.2 HYL-Ⅲ工艺 |
2.2.3 煤制气竖炉还原工艺 |
2.2.4 低碳排放直接还原工艺 |
2.3 气基直接还原反应动力学 |
2.3.1 气基直接还原反应动力学的一般规律 |
2.3.2 气基直接还原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2.4 直接还原铁在电炉中的应用 |
2.4.1 直接还原铁的特性 |
2.4.2 直接还原铁对电炉炼钢的影响 |
2.4.3 电炉使用直接还原铁的生产实践 |
2.5 国内外轴承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2.5.1 国外轴承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2.5.2 国内轴承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2.6 轴承钢的生产流程 |
2.6.1 国外轴承钢生产工艺流程 |
2.6.2 国内轴承钢生产工艺流程 |
2.7 轴承钢生产过程中氧含量及夹杂物的控制 |
2.7.1 轴承钢氧含量与疲劳寿命的关系 |
2.7.2 轴承钢生产过程中对氧和夹杂物的控制 |
2.8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
2.8.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8.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 气基直接还原热力学研究 |
3.1 铁氧化物气基还原热力学体系及平衡描述 |
3.2 铁氧化物气基还原热力学平衡 |
3.2.1 铁氧化物气基还原热力学平衡图 |
3.2.2 铁氧化物逐级还原的热力学平衡分析 |
3.3 氢气还原铁氧化物的热力学平衡 |
3.4 H_2和CO混合气体还原铁氧化物的热力学平衡 |
3.4.1 还原气体总量及比例对平衡的影响 |
3.4.2 CO和H_2混合气体还原铁氧化物的三维平衡图 |
3.5 本章小结 |
4 气基直接还原实验研究 |
4.1 实验原料及实验过程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设备及流程 |
4.2 实验条件对球团还原过程的影响 |
4.2.1 温度对还原的影响 |
4.2.2 H_2流量对还原的影响 |
4.2.3 不同球团粒度对还原的影响 |
4.2.4 不同球团质量对还原的影响 |
4.3 不同位置的球团在还原过程中的行为 |
4.4 球团还原后的微观形貌分析 |
4.4.1 不同位置球团的微观形貌 |
4.4.2 球团的未反应核特征 |
4.5 还原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4.5.1 动力学公式推导 |
4.5.2 不同还原条件时的动力学控速环节 |
4.6 氢气还原氧化球团所需还原时间的理论预测 |
4.7 本章小结 |
5 采用直接还原-熔分-渣精炼工艺制备高纯铁 |
5.1 实验原料和过程 |
5.2 一般杂质元素的去除 |
5.2.1 碳和硫的去除 |
5.2.2 直接还原过程的选择性还原 |
5.3 熔分过程和脱磷 |
5.3.1 基于炉渣共存理论的脱磷热力学模型 |
5.3.2 适于熔分脱磷渣系的确定 |
5.4 熔渣精炼脱氧 |
5.5 工业化的可行性 |
5.6 本章小结 |
6 直接还原铁冶炼轴承钢精炼过程的渣钢反应 |
6.1 精炼过程的渣钢平衡热力学计算 |
6.1.1 基于炉渣共存理论的渣钢耦合热力学平衡模型 |
6.1.2 模型的验证 |
6.2 使用直接还原铁冶炼轴承钢精炼过程最佳渣系探究 |
6.2.1 实验过程与渣系设计 |
6.2.2 渣系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
6.2.3 脱氧渣系热力学性质分析 |
6.2.4 脱氧渣系实验结果分析 |
6.3 轴承钢精炼过程脱氧的动力学研究 |
6.3.1 精炼过程渣钢反应动力学模型 |
6.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轴承钢凝固过程中TiN的析出和长大研究 |
7.1 凝固过程中TiN夹杂物析出的热力学 |
7.1.1 TiN析出的平衡溶度积 |
7.1.2 凝固过程中溶质元素的偏析 |
7.1.3 考虑凝固偏析的TiN夹杂物析出稳定性图 |
7.1.4 凝固过程中TiN的析出 |
7.2 凝固过程中TiN夹杂物的长大 |
7.2.1 TiN夹杂物长大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
7.2.2 TiN夹杂物的最大尺寸 |
7.2.3 冷却速率对TiN夹杂物最大尺寸的影响 |
7.2.4 钢液中Ti和N含量对TiN夹杂物最大尺寸的影响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最小自由能热力学模型求解程序 |
附录B 渣钢平衡热力学计算模型求解程序 |
附录C 精炼过程脱氧的动力学计算程序 |
附录D 凝固过程中固液前沿温度与固相率的关系式推导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膏体充填采矿技术应用现状 |
1.3.2 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研究现状 |
1.3.3 膏体充填体性能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4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3.5 膏体充填多场性能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研发 |
2.1 引言 |
2.2 压力-温度效应的来源及范围确定 |
2.2.1 压力效应的来源及范围确定 |
2.2.2 温度效应的来源及范围确定 |
2.3 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的技术要求及指标分析 |
2.4 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的构成 |
2.4.1 充填料浆放置系统 |
2.4.2 养护压力控制系统 |
2.4.3 养护温度控制系统 |
2.4.4 养护湿度控制系统 |
2.4.5 固结排水系统 |
2.4.6 数据采集系统 |
2.5 装置成型及特点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尾砂 |
3.2.2 拌合水 |
3.2.3 水泥 |
3.3 实验仪器及方法 |
3.3.1 实验仪器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方案设计 |
3.4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物理性能影响 |
3.5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强度演化规律 |
3.5.1 压力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3.5.2 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3.5.3 养护时间对膏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3.5.4 膏体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验证 |
3.5.5 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 |
3.6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细观损伤特性 |
4.1 引言 |
4.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变形特征 |
4.2.1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应力-应变曲线 |
4.2.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损伤过程分析 |
4.3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 |
4.3.1 损伤力学基本理论 |
4.3.2 损伤模型建立及参数 |
4.3.3 膏体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验证 |
4.4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细观力学性能研究 |
4.4.1 膏体充填体细观力学模型的确定 |
4.4.2 膏体充填体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4.4.3 膏体充填体细观力学参数的确定 |
4.4.4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多场性能监测及其关联机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仪器及方法 |
5.3.1 实验仪器 |
5.3.2 实验方法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内部温度演化规律 |
5.4.2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体积含水率与基质吸力发展 |
5.4.3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内部电导率演化规律 |
5.5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多场性能关联机制 |
5.5.1 膏体充填体的水-力性能关联 |
5.5.2 膏体充填体的化-力性能关联 |
5.5.3 膏体充填体的热-水-化-力多场性能关联性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微观特征及力学性能响应机制 |
6.1 引言 |
6.2 膏体充填体微观结构研究方法 |
6.3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6.3.1 膏体充填体矿物成分分析 |
6.3.2 膏体充填体微观形貌及其定量表征 |
6.3.3 膏体充填体物理化学反应 |
6.3.4 膏体充填体孔隙分布特征 |
6.4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响应机制 |
6.4.1 压力-温度效应与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关联性 |
6.4.2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7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与工程建议 |
7.1 引言 |
7.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 |
7.3 某铜矿工程概况 |
7.3.1 工程背景 |
7.3.2 开采工艺 |
7.3.3 膏体充填工艺流程及强度要求 |
7.4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 |
7.4.1 膏体充填体实际压力-温度效应调查 |
7.4.2 标准室内养护条件下膏体充填体配合比设计 |
7.4.3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方案确定 |
7.5 工程措施及建议 |
7.6 现场应用效益前景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RH工艺数值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冶炼成分调控和超音速风冷强化换热的U75V重轨钢强化研究[D]. 杨建.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2]温湿度环境下功率器件耐压可靠性研究[D]. 王延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高聚物基复合材料输送带的非线性黏弹性研究[D]. 苏金虎.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2)
- [4]聚酰亚胺薄膜透镜制备关键技术研究[D]. 高国涵.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20(08)
- [5]基于闭锁式育秧平台寒地玉米育秧环境参数优化试验研究[D]. 赵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1)
- [6]基于BOF-RH-CC流程的中合金钢洁净度控制技术研究[D]. 杨治争.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7]微结构气湿敏薄膜与集成传感器研究[D]. 袁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铁钢包定位跟踪及优化设计研究[D]. 周钧. 东南大学, 2020(01)
- [9]基于氢气直接还原铁冶炼高纯铁和高纯轴承钢的基础研究[D]. 李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10]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响应机制研究[D]. 陈顺满.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