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疗法治带状疱疹28例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梅[1](2019)在《自拟消疹止痛汤联合红光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自拟消疹止痛汤联合红光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名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加红光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自拟消疹止痛汤,对照组口服龙胆泻肝软胶囊,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VAS评分和综合症状评分,并于治疗后统计患者症状控制时间、有效率以及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率。成果:在治疗后VAS评分、综合症状评分、症状控制时间、有效率上P值均≤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HN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消疹止痛汤联合红光照射可有效缩短带状疱疹病程,减轻患者疼痛,减少PHN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李秀娟,李婕,韩海涛,黄瑾明,文彬,李美康[2](2017)在《民族特色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带状疱疹由潜伏于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病,呈带状分布的成簇水疱和神经痛为其重要特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顽固性慢性疼痛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带状疱疹方法甚多,西医以抗病毒、营养神经、镇痛为主,中医有针刺拔罐等疗法。虽然疗效显着,但在缓解疼痛及减少后遗神经痛复发等方面仍是有待解决的难题。民族特色疗法是各地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其治法与当地习俗、气候、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各民族医药对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都有自己的理论及治疗特色,治疗方法有内服、外治和内服外治相结合,但主要以外治为主,兼以配合内服,且在临床中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段卫华,董皎,刘四海,杨春梅[3](2009)在《单味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查阅近期国内有关文献,综述了各种单味中药临床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和效果。提示单味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方法简便、疗程短、疗效显着、副作用小、经济易行等优点。
张正森[4](2008)在《自拟行气活血方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自拟行气活血方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包括症状尤其神经痛的治疗和缓解,有无发生后遗神经痛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以阿昔洛韦口服加二味拔毒散外用为基础治疗;试验组以自拟行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以龙胆泻肝汤治疗。基础治疗用药一周,中药方剂口服两周,用药两周后判定疗效。结果:66例合格病例最后统计分析,其中试验组35例,对照组31例。治疗第12、14天,VRS积分显示:试验组缓解疼痛较对照组明显,两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缓解症状疗效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缓解疼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一月后,试验组有1例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照组则有4例出现后遗神经痛。结论:自拟行气活血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缓解疼痛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06%,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后遗神经痛少,值得进一步研究。
杨瑾[5](2007)在《蛇串疮中西医治疗现状》文中指出蛇串疮,西医又名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西医治疗常用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神经营养剂,糖皮质激素和镇静止痛药等;激光,窄谱紫外线局部照射,神经阻滞,微波,脉冲短波加脉冲电磁场与高电位疗法联合等物理治疗对后遗神经痛有一定疗效。但价格相对昂贵,而且糖皮质激素有较严重的副作用,对于一些合并有其他病症的特殊患者(如合并糖尿病)不宜使用。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尤其在缩短病程、缓解疼痛及减少后遗神经痛等方面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且费用较为便宜,易于被患者接受。对头面部重症带状疱疹和坏疽性带状疱疹的治疗具有显着优势。中医治疗本病有很大优势,疗法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突出了祖国医学的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蛇串疮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但蛇串疮中医内治法的规范化及标准化,中药高效复方的筛选以及益气法和补气药在该病治疗中的运用均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近10年相关治疗文献的回顾和复习,以及对中医基础理论和本病临床治疗的学习,作者对于中医内治法治疗本病提出以下两点设想:一是在辨证治疗中引入三焦辨证的方法;二是有明显归经走向的古方如川芎茶调散,瓜蒌散,柴胡疏肝散和二妙散等用于不同神经节段的蛇串疮,这些思路均有待进一步探讨及完善。
高聚伟[6](2007)在《银虎喷雾剂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银虎喷雾剂治疗带状疱疹(肝经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带状疱疹肝经湿热证患者随机分配至治疗组(银虎喷雾剂组)、对照Ⅰ组(青黛散组)和对照Ⅱ组(复方片仔癀软膏组),每组30例,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三组间总疗效无显着差异(P>0.05)。2、病证主症积分改变比较:用药3天时,治疗组积分低于两对照组,但无显着差异(p>0.05);用药7天时,治疗组与对照Ⅰ组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与对照Ⅱ组有显着差异(p<O.05);用药14天时,三组积分基本相同,无显着差异(p>0.05)。3、结痂、止痛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所需时间均少于两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4、后遗神经痛: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虽低于两对照组,但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银虎喷雾剂显着缩短带状疱疹的发病过程,减轻带状疱疹的症状和体征,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尹瑜,杜锡贤[7](2001)在《针灸为主治疗带状疱疹近况》文中指出
叶文珍[8](2020)在《萧贤忠皮肤科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介绍萧贤忠辨治皮肤疾病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一、萧贤忠学术观点渊源。主要从中医世家,代代传承;厚德精医,仁心仁术;勤求博采,传承传新三个方面阐述了萧贤忠从医的经历、精湛的医术、晨兢夕厉、心怀患者的高尚医德对萧贤忠学术观点形成的影响。二、萧贤忠学术观点述要。主要阐述萧贤忠在皮肤疾病方面的病机观、辨治观、预防观。萧贤忠认为,皮肤病病因病机应以“整体观”为指导。其发病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虫毒、蛇毒、药毒、食物毒、疫疠之毒、外来伤害等,内因包括情志、饮食、劳逸、先天等。各个脏腑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瘀滞或虚损,经络失和失养,肌肤不固,失于濡润,反映于外则表现为各种皮肤病变。萧贤忠辨证治疗皮肤疾病亦重视“整体观”,强调“外科实从内出”的观点。其根据辨证结果和皮肤病特点将内治法大致归纳为:疏风解表止痒、清热燥湿收敛、和解疏肝理气、清热凉血消斑、健脾除湿利水、解毒杀虫止痒、活血破瘀软坚、温经散寒通络、养血润肤止痒、补益肝肾扶正等。萧贤忠认为这些治法并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密切联系的、相互作用的。治疗时应该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采用一个或两个及两个以上治法,依法立方,证法方相应,疗效可奏。在临床处方上,萧贤忠善于应用古方辨治皮肤病,常用方剂有:双解汤、五神汤、香薷散、除湿胃苓汤、五根汤、防风通圣散、逍遥散、化斑汤、疏风清肝汤、银翘散、消风导赤散、泻白散、甘露饮等。并根据经验自拟经验方治疗,如止痒汤、消疣汤等。萧贤忠临床用药强调,在疾病治疗的始末一定要顾护脾胃,扶正祛邪。萧贤忠临床常配合特色外治疗法,常用萧氏自制大成散、三黄洗液等治疗。另指出,皮肤病的预防也需遵循“整体观”,防治结合,效果更佳。三、萧贤忠论治常见皮肤病经验。主要从概述、病因病机、内治法、外治法、防护措施五个方面论述了萧贤忠诊治粉刺、乳痈、湿疮、丹毒、白疙、蛇串疮、奶癣、疔疮、瘾疹、风瘙痒十种疾病的临床经验。萧贤忠立志于中医外科事业,将萧氏—族治疗皮肤疾病的中医经验薪火相传,并逐渐发扬光大,为我国中医事业贡献出—份力量。
羊措吉[9](2020)在《常见疾病的藏医治疗进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属藏医临床医技医法理论基础研究。首先通过藏区十个县地级藏医院的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出院病人诊断病例为主,通过对疾病类别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筛选出四十余种藏区多发病。并以《秘诀补遗》和《工竹元旦加措藏医笔记》、《新编藏医学》三大藏医着作为主要指导依据,通过拜读名着、收集经验治疗药方、专家采访、临床实地考察以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藏区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把具有藏医特色的内服藏药及老药新用和新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整理,特别对已失传多年但近年来已恢复的藏医脉泻发等。重点研究对藏区常见病及多发病中极富成效,又顺应时代要求且经济实用的藏医药临床治疗方法中濒临失传的部分外治疗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简便化的总结。最终对这些藏区常见病的内服藏药,外治疗法的具体用药、用法、用量及疗程进行了系统且相对完整的整理和研究,以期为藏医药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临床理论支撑,使其临床使用更为方便。
陈铭慧,李万瑶[10](2019)在《蜂针优势病种治疗》文中研究表明蜂针疗法(又称蜂蜇疗法或蜂刺疗法)是属于蜂疗一种,早在中国民间和医疗机构作为治疗疾病之用。1.古代对蜂针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对被蜂蜇的反应作出记载"蜂蜇有毒可疗痉"。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第二十五-蛇虫等毒第二》中,其中复方"猪脂、蜜(各半升),蜡(二两)上三味,和煎如膏,
二、综合疗法治带状疱疹28例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疗法治带状疱疹28例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自拟消疹止痛汤联合红光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资料和方法 |
一、研究资料 |
(一) 资料来源 |
(二) 西医诊断标准 |
(三) 中医诊断标准 |
(四) 纳入标准 |
(五) 排除标准 |
(六) 病例剔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分组 |
(二) 疗程 |
(三) 注意事项 |
(四) 收集时间 |
三、观察指标 |
(一) 症状控制时间 |
(二) VAS评分 |
(三) 综合症状评分 |
(四) PHN发生率 |
四、疗效标准 |
五、统计方法 |
治疗结果 |
一、一般资料比较 |
二、疼痛比较 |
三、综合症状评分比较 |
四、症状控制时间比较 |
五、综合疗效比较 |
六、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
七、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一、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二、西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三、自拟消疹止痛汤组方分析及药理研究 |
四、红光照射的应用及作用 |
五、基础用药 |
六、本试验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带状疱疹临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2)民族特色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蒙医 |
1.1 内服疗法 |
1.2 外治 |
2 维医 |
3 瑶医与苗医 |
4 壮医 |
4.1 内服外治 |
4.2外治 |
5 民间疗法 |
5.1 外涂外敷法 |
5.2 放血及灸法 |
6 结语 |
(4)自拟行气活血方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目的 |
2.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病例选择 |
2.2.1 诊断标准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出标准 |
2.3 方法 |
2.3.1 分组方法 |
2.3.2 治疗方法 |
2.3.3 观察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4.1 症状、体征指标 |
2.4.2 疼痛指标 |
2.4.3 不良反应 |
2.4.4 后遗神经痛 |
2.5 疗效判断标准 |
2.5.1 综合疗效判断标准 |
2.5.2 疼痛疗效判断标准 |
2.6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 |
3.2 基线比较 |
3.3 症状、体征指标比较 |
3.3.1 症状体征综合评分比较 |
3.3.2 综合疗效比较 |
3.3.3 脱落病例分析 |
3.4 疼痛指标比较 |
3.4.1 两组疼痛积分(VRS)比较 |
3.4.2 疼痛疗效比较 |
3.4.3 脱落病例分析 |
3.5 后遗神经痛比较 |
3.6 不良反应比较 |
4.讨论 |
4.1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4.1.1 流行病学 |
4.1.2 促发因素 |
4.1.3 病因及形成机理 |
4.1.4 实验室检查 |
4.2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4.2.1 古代医家的认识 |
4.2.2 现代中医的认识 |
4.2.3 行气活血治则的提出 |
4.2.4 处方分析 |
5.结论 |
6.问题与展望 |
6.1 问题 |
6.2.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综述一篇 |
附录一: |
附录二: |
(5)蛇串疮中西医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综述一 蛇串疮中医治疗现状 |
1、中医文献论述 |
2、病因病机 |
3、中医诊断依据 |
4、中医内治法 |
5、中医外治法 |
6、针灸治疗 |
7、穴位注射 |
8、综合治疗 |
综述二 蛇串疮西医治疗现状 |
1化学药物治疗 |
2物理治疗 |
3局部治疗 |
4心理治疗 |
综述三 蛇串疮中西医结合治疗 |
1中药口服联合西药治疗 |
2中药口服联合物理治疗 |
3中西药联合物理治疗 |
病案举例 |
病例一 |
病例二 |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银虎喷雾剂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病例排除标准 |
5 病例别除及脱落标准 |
6 治疗方法 |
7 观察指标与方法 |
8 疗效评定标准 |
9 安全性评价标准 |
10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总疗效 |
2 病证主症积分改变情况 |
3 结痂、止痛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
4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
5 用药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论述 |
2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3 带状疱疹的治疗概况 |
4 银虎喷雾剂治疗带状疱疹的机理探讨 |
5 结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银虎喷雾剂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表 |
综述 |
(7)针灸为主治疗带状疱疹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 |
2 灸法治疗带状疱疹 |
3 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 |
4 针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
5 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 |
6 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 |
7 结语 |
(8)萧贤忠皮肤科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萧贤忠学术观点渊源 |
1 萧贤忠生平简介 |
2 萧贤忠学术观点渊源 |
2.1 中医世家 代代相承 |
2.2 厚德精医 仁心仁术 |
2.3 勤求博采 传承创新 |
第二章 萧贤忠学术观点述要 |
1 病机观 |
2 辨治观 |
2.1 辨证原则 |
2.2 治则治法 |
2.3 遣方用药 |
3 预防观 |
第三章 萧贤忠辨治常见皮肤病经验举隅 |
1 粉刺 |
1.1 概述 |
1.2 病因病机 |
1.3 临证经验 |
2 乳痈 |
2.1 概述 |
2.2 病因病机 |
2.3 临证经验 |
3 湿疮 |
3.1 概述 |
3.2 病因病机 |
3.3 临证经验 |
4 丹毒 |
4.1 概述 |
4.2 病因病机 |
4.3 临证经验 |
5 白疕 |
5.1 概述 |
5.2 病因病机 |
5.3 临证经验 |
6 蛇串疮 |
6.1 概述 |
6.2 病因病机 |
6.3 临证经验 |
7 奶癣 |
7.1 概述 |
7.2 病因病机 |
7.3 临证经验 |
8 疗疮 |
8.1 概述 |
8.2 病因病机 |
8.3 临证经验 |
9 瘾疹 |
9.1 概述 |
9.2 病因病机 |
9.3 临证经验 |
10 风瘙痒 |
10.1 概述 |
10.2 病因病机 |
10.3 临证经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常见疾病的藏医治疗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正文 |
参考文献 |
四、综合疗法治带状疱疹28例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自拟消疹止痛汤联合红光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D]. 李艳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2]民族特色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研究述评[J]. 李秀娟,李婕,韩海涛,黄瑾明,文彬,李美康. 中医学报, 2017(12)
- [3]单味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J]. 段卫华,董皎,刘四海,杨春梅.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9(04)
- [4]自拟行气活血方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疗效观察[D]. 张正森.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07)
- [5]蛇串疮中西医治疗现状[D]. 杨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6]银虎喷雾剂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D]. 高聚伟.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7(05)
- [7]针灸为主治疗带状疱疹近况[J]. 尹瑜,杜锡贤. 山东中医杂志, 2001(05)
- [8]萧贤忠皮肤科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研究[D]. 叶文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常见疾病的藏医治疗进展研究[D]. 羊措吉.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10]蜂针优势病种治疗[A]. 陈铭慧,李万瑶. 第二届世界蜂疗大会、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9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神经痛论文;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论文; 带状疱疹的饮食论文; 中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