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麻黄茎、叶显微结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杨广兴[1](2008)在《麻黄细胞麻黄碱合成的代谢调控及植株解剖生理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以麻黄为材料,在细胞水平研究了不同材料愈伤诱导的情况、最佳产碱条件以及在生长周期内细胞形态变化和麻黄碱含量的变化;在植株水平研究了5个麻黄种在形态、生理和麻黄碱含量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用不同材料诱导愈伤组织时,草麻黄种子的幼嫩茎段诱导效果最好,其次为草麻黄当年新发枝条的茎段;2.在低浓度的酪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亚硝酸钠、氯化钠和蔗糖等外源添加物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生长不受影响,低浓度的亚硝酸钠反而还能促进愈伤组织的增殖,在红光条件下愈伤组织增长状况最佳,绿光和黄光最差;添加20mg/L酪氨酸、60mg/L蛋氨酸和50mg/L苯丙氨酸下麻黄碱含量明显提高,培养基中添加亚硝酸钠和氯化钠使麻黄碱含量下降,红光能有效促进麻黄碱含量提高;综合评定麻黄碱产量,在20mg/L酪氨酸、60mg/L蛋氨酸和50mg/L苯丙氨酸和红光条件下培养,能得到较高产量的麻黄碱。3. 20mg/L酪氨酸、50 mg/L苯丙氨酸、60 mg/L蛋氨酸、20 mg/L亚硝酸钠和光质进行叠加时,红光下愈伤组织的生长和麻黄碱含量与其它光质下相比有所提高,但并不显着,并未达到叠加效果。4.愈伤组织在培养周期内0~24d之间,愈伤组织增长较缓慢,在24~48d生长显着加快;0~24d愈伤组织的生长基本以自养为主,生长后期24~48d生长以异养为主;红光下麻黄碱的合成高峰期在20~28d,蓝光在20~36d,其余3种光质28~44d。5.生长周期内,每种光质下的愈伤组织均随着时间的增长,颜色由绿转黄最终褐化,由湿变干,紧密变疏松;细胞逐渐由长条形转为椭圆、卵圆形、圆球形、卵圆形、椭圆、不规则长条形。6.4个麻黄种光合能力比较为:木贼麻黄>草麻黄>中麻黄>膜果麻黄。7.麻黄为了适应特殊的环境,其演化出了茎表面突起棱脊,气孔内陷,皮层中出现类维管束组织,薄壁细胞中出现晶体的特殊结构,这种结构使麻黄具有很强的抗干旱,抗盐碱、抗风沙等的能力;膜果麻黄的棱脊数和纤维数明显增多,而气孔频度和开度明显降低,髓部面积减小,使其抗性显着地强于其它4个种,同时也验证了与其它4个种存在较远的亲缘关系。8. 5个麻黄种麻黄碱含量由大到小为:木贼麻黄>草麻黄>中麻黄>斑子麻黄>膜果麻黄。
姜寒玉,李唯,李胜,石丽娜,高玉红,武季玲[2](2006)在《五种麻黄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RAPD技术对5种麻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8条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随机引物.18条引物共扩增出103条带,其中多态性带为89条,占总扩增带的87.5%,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4.9条多态性带.对这103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麻黄种间遗传差异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膜果麻黄与其他4种药用麻黄的差异较大;木贼麻黄和斑子麻黄相对独立;草麻黄与中麻黄遗传距离较近,具有较为相似的遗传关系,这与传统的植物分类学结果一致,说明RAPD标记适用于麻黄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姜寒玉[3](2006)在《麻黄亲缘关系分析及主要药用成分测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麻黄(Ephedra)是裸子植物门麻藤纲(Gnetopsida)麻黄科(Ephedraceae)麻黄属草本状小灌木,是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发汗、平喘和利水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寒、咳喘水肿,同时麻黄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它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是优良的固沙植物,它也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是改良沙漠的珍贵植物。近年来由于滥采乱挖,资源日渐枯竭,麻黄素加工厂原料紧张,麻黄植被覆盖减少,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人们从各个方面对麻黄展开了研究。本研究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电镜扫描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麻黄从分子水平、细胞学、形态学以及其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逐一探讨,旨在为麻黄的种质鉴定、真伪鉴别以及开发利用等提供试验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RAPD技术对草麻黄(E. sinisa Stapf)、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et C.A.Mey)、膜果麻黄(E.przewalskii Stapf)、木贼麻黄(E.equieitina Bunge)、斑子麻黄(E.lepidosperma C.Y.Cheng)5种麻黄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膜果麻黄为一组,木贼麻黄为一组,斑子麻黄为一组,草麻黄和中麻黄为一组,且麻黄不同种的指纹图谱也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无药用价值的膜果麻黄于有药用价值的其他4种麻黄差异显着,而中麻黄与草麻黄差异较小;从植物分类学上看,木贼麻黄为单子麻黄亚派,草麻黄和中麻黄为欧亚麻黄亚派,和斑子麻黄同为麻黄组,膜果麻黄为翅麻黄亚派,为膜果麻黄组。RAPD聚类结果与植物分类学结果一致。2、对草麻黄、中麻黄、膜果麻黄3种麻黄进行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研究的3种麻黄染色体数目中,草麻黄和中麻黄都为2n=28,基数x=7,为四倍体;膜果麻黄为2n=14,为二倍体。这一结果提示,草麻黄和中麻黄可能是膜果麻黄的进化种。3、对草麻黄、中麻黄、膜果麻黄3种麻黄的茎表皮及截面进行电镜(SEM)观察表明,3种麻黄茎表面均覆盖有厚的角质膜,气孔下陷表现出典型的旱生植物的特征。但角质膜纹饰的走向和厚度、附着物的形态在3种麻黄种间有显着差异,其中膜果麻黄的角质膜最厚,这些可作为鉴别麻黄属不同种的重要依据。4、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斑子麻黄、蓝麻黄5个种的四个不同采收时期的干燥草质茎进行了麻黄碱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间的麻黄碱及伪麻黄碱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草麻黄的麻黄总碱含量
牛春林[4](2005)在《如何教好天然药物学基础课》文中指出中专药剂专业《天然药物学基础》教材的编写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把原来《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2本教材合二为一,体现了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留有很大的空间供授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去发挥。就如何上好和备好课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刘宗华[5](2005)在《生药学教学改革的尝试》文中研究指明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内容易学难记,应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根据地域情况和专业层次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重视实验教学,突出生药学的四大鉴别特征。
张恩厚,侯占华,王建光,高卫华,李红,宁宝军[6](2001)在《草麻黄茎、叶显微结构观察》文中研究指明(1 )麻黄茎的初生结构与被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相似 ,但在靠近表皮的薄壁组织中有许多束状厚角组织排列成一环。(2 )草麻黄的纱叶结构简单 ,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在叶片叶肉组织中仅有两束维管束(3)草麻黄茎节部有许多维管束斜向伸入叶内 ,分为两束。这种维管束斜生于茎内的部分 ,称为叶迹。在茎的维管系统内 ,位于叶迹的近轴处 ,由薄壁组织所充满。
二、草麻黄茎、叶显微结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麻黄茎、叶显微结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麻黄细胞麻黄碱合成的代谢调控及植株解剖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引言 |
1 麻黄种质资源的概况 |
2 麻黄的价值 |
2.1 药用价值 |
2.2 饲用价值 |
2.3 生态价值 |
3 麻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3.1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 |
3.2 离体培养和器官再生 |
3.3 麻黄雌配子体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的建立 |
3.4 麻黄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发育解剖学 |
3.5 细胞悬浮培养 |
4 细胞培养生产麻黄碱 |
4.1 激素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 |
4.2 添加物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 |
4.3 光质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 |
4.4 碳源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 |
5 麻黄的形态特征 |
5.1 根 |
5.2 茎 |
5.3 叶 |
5.4 花和种子 |
6 麻黄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
6.1 光合特性的研究 |
6.2 解剖学研究 |
6.3 栽培因子 |
7 麻黄资源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实验内容、思路及方法 |
1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2.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2.2 高麻黄碱产量培养条件的筛选 |
2.3 麻黄愈伤组织生长状态的变化及相应麻黄碱含量变化的研究 |
2.4 大田苗形态学特性的比较 |
2.5 大田苗光合特性的比较 |
2.6 大田苗电镜解剖比较 |
2.7 大田苗麻黄碱含量的比较 |
第三章 愈伤组织的诱导 |
1 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情况 |
2 不同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四章 高麻黄碱产量培养条件的筛选 |
1 不同添加物质和光质对麻黄愈伤组织增殖及麻黄碱含量的影响 |
1.1 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及光质条件对麻黄愈伤组织细胞形态与增殖状态的影响 |
1.2 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及光质条件对麻黄愈伤组织麻黄碱含量的影响 |
2 外源添加物和光质双因子叠加对麻黄愈伤组织增殖及麻黄碱含量的影响 |
2.1 双因子叠加对麻黄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
2.2 双因子叠加对麻黄愈伤组织中碱含量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继代周期内麻黄愈伤组织生长动态研究 |
1 不同光质下草麻黄愈伤组织增殖变化 |
1.1 草麻黄愈伤组织总生物量增殖的变化 |
1.2 不同光质处理对草麻黄愈伤组织自养的影响 |
1.3 不同光质处理对草麻黄愈伤组织异养的影响 |
2 生长周期内麻黄碱合成量的变化 |
2.1 不同光质对麻黄愈伤组织麻黄碱含量的影响 |
2.2 草麻黄愈伤组织中麻黄碱生产量的变化 |
2.3 不同光质条件下麻黄碱最佳收获期的确定 |
3 生长周期内愈伤组织细胞形态动态变化 |
3.1 麻黄愈伤组织生长形态的变化 |
3.2 麻黄愈伤组织细胞显微结构的变化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5 个大田苗的形态、生理及麻黄碱含量上的差异性比较 |
1 大田苗形态学特性的比较 |
2 不同麻黄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
2.1 不同麻黄种的光合特性比较 |
2.2 环境因子对麻黄光合速率的影响 |
2.3 引起“午休”的原因 |
2.4 讨论 |
3 大田苗解剖结构的比较 |
3.1 观察结果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4 大田苗麻黄碱含量的比较 |
5 小结与讨论 |
图版 |
图版说明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2)五种麻黄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1.2.2 引物选择 |
1.2.3 PCR基本反应程序 |
1.2.4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多态性引物扩增结果 |
2.2 种间遗传关系的数据分析 |
3 讨论 |
(3)麻黄亲缘关系分析及主要药用成分测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麻黄名称及医药学研究历史考证 |
1.3 麻黄种质资源概况 |
1.4 麻黄种质资源鉴定技术 |
1.4.1 形态学方法 |
1.4.2 染色体分析技术 |
1.4.3 分子标记技术概况 |
1.5 麻黄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1.5.1 麻黄植物的化学成分 |
1.5.2 麻黄植物的药理作用 |
1.6 HPLC 法测定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 |
1.6.1 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 |
1.6.1.1 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 |
1.6.1.2 生物碱HPLC 分析模式及机制 |
1.6.2 HPLC 法在测定麻黄中麻黄碱含量中的应用 |
1.6.2.1 麻黄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 |
1.6.2.2 HPLC 法测定麻黄碱含量的研究概况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五种麻黄亲缘关系的RAPD 分析 |
1 实验材料 |
1.1 五种麻黄的形态学特征 |
1.2 材料来源 |
1.3 样品采集 |
2 实验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药品试剂及实验设备 |
2.2.1 药品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2.3.1 苯酚法 |
2.3.2 高盐低PH 值法 |
2.3.3 CTAB 法 |
2.3.4 本实验提取DNA 所用方法 |
2.4 随即引物筛选 |
2.5 RAPD 反应体系的优化 |
2.5.1 DNTP |
2.5.2 TAQ 酶 |
2.5.3 BSA |
2.5.4 DNA 模板浓度 |
2.5.5 引物用量 |
2.5.6 MGCL2 用量 |
2.6 RAPD 扩增程序的筛选 |
2.7 扩增产物检测 |
2.7.1 胶的制备 |
2.7.2 加样 |
2.7.3 电泳 |
2.7.4 照相 |
3 数据分析 |
4 结果分析 |
4.1 RAPD 实验体系的建立 |
4.1.1 麻黄基因组DNA 提取 |
4.1.2 影响RAPD 稳定性的重要因子 |
4.1.2.1 DNTP 对稳定性的影响 |
4.1.2.2 TAQ 酶对稳定性的影响 |
4.1.2.3 BSA 对稳定性的影响 |
4.1.2.4 DNA 模板浓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4.1.2.5 引物浓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4.1.2.6 MG2+浓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4.2 PCR 反应体系 |
4.3 PCR 扩增条件 |
4.4 不同麻黄DNA 多态性分析 |
4.4.1 引物筛选 |
4.4.2 不同麻黄种的RAPD 分析 |
4.5 种间遗传关系的数据分析 |
5 讨论 |
5.1 高盐低PH 值法提取麻黄基因组DNA |
5.2 引物的筛选 |
5.3 RAPD 结果的稳定性 |
5.4 五个麻黄种的聚类分析 |
第三章 麻黄染色体数目及电镜观察 |
1 三个麻黄种的染色体数目观察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方法 |
1.1.2.1 制片 |
1.1.2.2 压片 |
1.1.2.3 卡宝品红的配制 |
1.1.2.4 染色体数目统计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取材 |
1.2.2 预处理 |
1.2.3 染色体形态与倍性分析 |
1.3 讨论 |
2 三个麻黄种的电镜扫描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2.1 茎表皮表面的观察 |
2.1.2.2 茎横截面的观察 |
2.2 结果分析 |
2.3 讨论 |
第四章 HPLC 测定不同麻黄种的麻黄碱及伪麻黄碱含量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仪器和试剂 |
2.2 色谱条件 |
2.3 样品及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2.3.1 样品的制备 |
2.3.2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2.4 线性关系的考察 |
2.5 精密度试验 |
2.6 重复性试验 |
2.7 样品测定 |
3 试验结果 |
3.1 线性关系考察结果 |
3.2 精密度试验结果 |
3.3 重复性试验结果 |
3.4 样品测定结果 |
4 试验结果分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6)草麻黄茎、叶显微结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观察结果 |
3.1 草麻黄茎绿色、草质、节和节间明显, 节间有细纵槽。 |
3.2 草麻黄茎尖伸长区横切面结构 |
3.3 初生结构 |
3.4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活动和次生结构形成 |
3.5 草麻黄茎节部结构 |
3.6 草麻黄幼叶小型、鳞片状、基部合生 |
4 讨论与结束语 |
四、草麻黄茎、叶显微结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麻黄细胞麻黄碱合成的代谢调控及植株解剖生理特性研究[D]. 杨广兴.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2]五种麻黄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J]. 姜寒玉,李唯,李胜,石丽娜,高玉红,武季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6(06)
- [3]麻黄亲缘关系分析及主要药用成分测定研究[D]. 姜寒玉. 甘肃农业大学, 2006(04)
- [4]如何教好天然药物学基础课[J]. 牛春林. 卫生职业教育, 2005(19)
- [5]生药学教学改革的尝试[J]. 刘宗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05(15)
- [6]草麻黄茎、叶显微结构观察[J]. 张恩厚,侯占华,王建光,高卫华,李红,宁宝军. 内蒙古草业,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