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邢本《现代汉语·修辞部分》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王枭[1](2021)在《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怎样形成的?这是现代教学研究首要回答的问题。如果知道了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路径,那么就可以知道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什么。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现代中国教学研究的起点,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近代中国教学观念以中国传统教学观念为起点,中西方文化碰撞为其提供了驱动力、近代中国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教育诉求为提供了发展要求,在驱动力和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具有中国属性的近代教学观念,即教学做合一观念。本论文采用观念史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研究。首先,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源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等内容。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教学思想、观念史研究等相关文献,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从而确定论文的研究问题和论文的写作方向。其次,从观念史的含义、理论要义、理论的产生、理论的发展、方法论的意蕴等方面来探析观念史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明确观念史研究为教学思想史带来多个研究启示,如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等。再次,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是指中国传统教学观念阶段。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的梳理发现,此文化场域具有稳定和秩序性、直觉和顿悟性、关系性等特征。在此文化场域下,中国形成两种类型的教学观念,一是混沌一体教学观念,二是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目的上具有关系性、教学内容上具有稳定性、教学方式上具有体悟性等特征。另外,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改变的动力来源于文化场域、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等。随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横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经历了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近代中国教学观念重塑等四个阶段形成的。纵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是从文化改造、到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再到教育改革的路径中形成的。之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内涵的梳理,可知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三种含义,第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第二做是教、学的基础,第三教学做合一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关系论、主体性等特征。从学理的角度看,近代中国教学做合一观念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最后,中国近代教学观念的形成历程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提供了三点启示,一是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二是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三是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姜海艳[2](2020)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汉语形式动词》文中研究表明“形式动词”在语言中的存在具有跨越古今、横亘中西的共性。然而对形式动词研究,从国外的“从属动词”“空泛动词”“轻动词”等,到国内的“傀儡动词”“虚化动词”“形式动词”等,其语言学身份定位和功能定位却至今仍不明确。本文从事件语义范畴的视角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相关观点,建立汉语“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并对该范畴从客观世界到认知世界,再到语言世界的层层实现的过程和机制做出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形式动词在语言里的本质地位,是作为高度抽象的动作义动词,完成对“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与形式动词研究有关很多悬而未解的问题,都可以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框架内得到系统性的解答。全文共有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确定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等,为后续研究做基础性准备。本文以阐释“人如何用语言表达抽象动作事件——以‘事件实体’为虚拟支配对象的事件”为目标,尝试采用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路线,由人类普遍具有的、有关动作事件的认知基础和语义构成出发,建构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明确其语言表征形式,并概括出抽象动作事件话语形式的生成机制。第二章是形式动词的研究综述。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形式动词的相关研究成果中。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以往学界对形式动词的研究,由于多从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韵律语法、语体语法等偏形式化的理论视角切入,因此在形式动词的意义、词类归属、形式动词的功能及双事件的句法整合等方面都遗留了很多问题,悬而未解。因此,对形式动词的研究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以语义为根,从事件语义范畴的建构出发,穷尽式地搜索其可能的表达形式,讨论它们的认知机制、符号化机制、线性序列机制,进而探索抽象动作事件义的表达路径,从而为形式动词的意义、句法、语用相关现象和问题,找到一种合理性的解释。第三章,从事件语义视角出发,构建起汉语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包括范畴意义、构成要素、语义特征、分类及其形成的认知机制。我们将抽象动作范畴语义内涵表述为“主体对某事物施加或施行了某种行为”,对其事件要素进行了分类提取;概括了抽象动作事件的三个语义特征“及动性”“虚拟支配性”“双事件表达性”,这三个语义特征从内涵意义上决定了抽象动作事件动作义的高度“抽象性”;根据“对象”要素的有无,将抽象动作事件分为“抽象施加动作事件”和“抽象施行动作事件”;最后,区分了抽象动作事件和具体动作事件在对事件的表达上的三点的不同:“整事凸显性”“规划程序性”“对象的衔接性”,并进一步明确了二者形成的认知机制的差别。第四章,本章我们结合抽象动作范畴的语义特点及相关词典释义,确定了抽象动作事件的符号表征形式,其中抽象施加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有:加以、给以、予以、给予、进行、做/作(出)、给出、提出、发出,抽象施行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有:进行、做/作、搞、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抽象动作事件表征形式符号化的机制,包括公共语义因子提取、公共语义因子符号化可能的方式、公共语义因子符号化可能的原形式(具体的“做”义类和具体的“给”义类),而符号化的方式是形式扩展和语义增值。从而为下一步,语言表征形式的深入研究及汉语形式动词的性质、功能定位,类义与个性义,形式义与非形式义的深入探讨奠定理论基础。第五章,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相关理论,对汉语形式动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系统的解释。首先,在上一章表征形式符号化机制基础之上,建立了汉语抽象动词类,探讨了抽象动作词类建立的理据、方法、标准及结果,明确了形式动词在汉语动词系统里的地位:作为动作动词的下位类别“抽象动作词”,与“次抽象动作词”和“具体动作词”相对,其本质功能就是表征“抽象动作事件”;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相关理论对以往形式动词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解释,包括形式动词的系统价值,抽象义与具体意义,类义与个性意义的分合;用语素的区别性特征、语法化的保持原则、语义蕴含及潜在语义在组合中的激活等理论,对形式动词成员的抽象度、语体色彩、宾语的选择性等问题进行了力所能及的解释。第六章,本章我们在事件核心要素数理排列的基础上,确定了抽象动作事件范畴可能的话语形式序列,以此为参照,结合语言经验,依托北大CCL语料库,对汉语中可能存在的抽象动作事件的语义配列及典型话语形式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分类,概括出包括主体先行序列、对象先行序列、动作先行序列和行为先行序列,4个大类的19种语义配列及29种典型的话语形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抽象动作事件话语形式的倾向性规律,即:跟事件语义铺陈顺序一致的话语形式,一般可以无标记序列化;跟事件语义铺陈顺序相反的话语形式,一般倾向于有标记表达。第七章,讨论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向话语层面映射的过程及机制。话语形式的形成包括要素的提取、要素的指称、要素的排列三部分,分别找出对应于三个过程的制约因素及相关规则。具体可表示如下:要素提取环节,制约因素主要有事件的概括层级、言前语境的给定;要素指称形式选择环节,制约因素主要有抽象动作事件语义内涵和语义可及性差异的影响;话语形式生成环节,影响因素主要有原型及物事件的规则主导、图形与背景交互的凸显和语篇衔接、连贯与对照;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正是在以上三次选择过程中相关制约因素和规则的限定下,经过言者的比较、筛选和统筹,最终实现为话语层面的线性表达。最后,是结语部分,我们梳理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反思了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构想。
王晔怡[3](2020)在《《光明日报》“光明时评”专栏(2009-2018)高频词和流行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明日报》是由中共中央主办,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重要性党报。《光明日报》“光明时评”专栏正式创办于2009年,是评论时事热点的栏目,重在输出国家意识形态和正向价值观念,提供理性观点,挖掘社会价值。本文基于词频统计,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光明日报》“光明时评”专栏(2009-2018)的语词进行研究。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评述《光明日报》的研究成果,发现多为传播学研究,鲜有语言学研究,对《光明日报》语词做定量研究和修辞阐释的成果更少。由此,确定了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正文,共计三章。第一章、第二章的统计及分析为研究基础,第三章的修辞阐释为研究重点。第一章对“光明时评”高频词进行词频、热度统计及分析。通过统计高频词意义类别的分布,发现“光明时评”关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信息、医疗、法治和环境等多个社会领域,其中以政治、教育领域为重点关注对象。通过统计高频词在10年间的持续时间,分析得出持续的高频词热度高、稳定性强,主要涉及国家政治、学校教育的动态;变化的高频词热度变化大,稳定性较弱,与国家发布的政策规定联系紧密;闪现的高频词热度骤增骤减、稳定性极弱,与社会突发事件联系紧密。第二章对“光明时评”流行语进行词频、语言统计及分析。通过比较高频词与流行语的词频,发现流行语在权威性党报中能够获得官方身份认证,但很难取得与一般语词同样的频次。通过统计流行语出现时间、生命力及稳定度,分析得出“光明时评”对国家政治规划、社会新兴事物以及正向价值观念关注度高、长期认可度高。通过统计流行语的音节数量、造词方法等,发现“光明时评”语词既符合汉语词汇的基本发展规律,呈双音化、多音化趋势,也遵循语言经济性原则,以旧词新义/新用的造词方法为主。第三章结合广义修辞学的修辞表达、修辞接受和修辞互动理论,从“光明时评”高频词与流行语两个层面进入文本研究。高频词是官方话语体系中稳固的语词,是表达者从自身意图出发选择输出的文本信息。通过高频词进入具体文本,发现“光明时评”大量输出政治、教育领域的实时信息,且不回避负性话题,反映了国家意志主导话语权、解释权。流行语是官方话语体系对民间话语体系中高频语词的自主筛选,是表达者从接受者的角度出发选择更佳的话语通道。通过流行语进入具体文本,发现“光明时评”基于角色预设、经验预设和价值预设与知识分子读者实现双向互动,反映了国家意志输出信息时选择亲民化的表达方式。第三部分为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及不足之处。
宋艳丽[4](2019)在《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语言表达形式,因结构独特、语义丰富、诙谐幽默而备受青睐。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是歇后语中较为特殊的一类,目前相关研究还比较少见。除了绪论和结语,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第二章至第五章)对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进行考察。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选题缘起、歇后语的研究概况、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意义、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及语料的来源说明。第二章:对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及来源进行考察。首先梳理歇后语的由来、厘清与成语的渊源关系、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有效语料进行定量考察,认为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来源主要有宗教、典籍、谜语和日常生活。第三章:对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类型进行考察。以往研究侧重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关系,分类有交叉的地方。本文以歇底成语的意义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言谈举止类、学识修养类、为人处世类和社会风貌类等四类。第四章:对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语用价值进行考察。主要表现在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表达特色三个方面。语体色彩综合了通俗易懂和端庄典雅的双重特点,产生了珠联璧合的语体效果;感情色彩有褒扬功能、贬义功能和中性陈说,因这种表达方式多用于日常生活交际中,借贬低打趣对方凸显说话者的情感态度,所以其中贬义功能色彩不容忽视;表达特色突出体现在生动形象、精简含蓄和幽默风趣等特点上。第五章:对成语用作歇底的原因进行考察。主要有三点:一是成语自身的特点,歇底原本的形式因语音和语义与四字成语相近而借用成语语音和语义;二是成语所蕴涵价值观符合歇后语的意义引申;三是雅俗共赏的表达需求。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并指出文章不足之处。
戚立[5](2018)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巨型结构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建筑学领域先锋理论的一个分支。同时,它也是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晚期前卫运动的一个分支——巨型结构运动的产物。巨型结构理论能够被概述为:建筑呈现出尺度可延伸、巨型化、结构框架分级化等特征,并且不同层级的结构,其使用寿命各不相同。首先,笔者试图在现阶段国内外既已成型的研究基础上,以建筑史的视角入手,追溯巨型结构的源起。随后,笔者将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通过考察巨型结构理论在不同阶段所应对的主要议题,以此来审视巨型结构理论的发生、发展和湮没。同时,在巨型结构并不算长的历史传统中,如果以既有的巨型结构概念和标准去审视运动开始之前的一些现代建筑案例,则可以建立起这些案例与巨型结构之间的发展关系。但是,与其说这种努力能为巨型结构锁定其萌生的根源,不如更确切地说是发现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成熟、以及巨型结构运动启动的历史信号。相对于现代主义早期的那些案例而言,自19世纪以来的那些由钢铁和玻璃构筑的博览建筑,以及距今更为久远的中世纪的桥梁、乃至北美原住民的居住文明遗址,它们更适合被视作为巨型结构的起源。通过扩大历史考察的视野范围,笔者尝试为巨型结构寻找出一条可能的萌发和逐渐成型的线索,并以此来论证巨型结构之于现代建筑的意义与内在关联。此外,笔者在英国留学期间,选取了当地的三个在巨型结构运动中为数不多得以建成、并且被保存至今的建筑实例,以案例分析作为具体的方法对其进行考察。此外,笔者力图摆脱在一个相对狭义的语境中对具体案例是不是巨型结构进行对号入座式的身份判断行为的限制,转而将注意力聚焦于历史沿革及与设计相关的议题。通过梳理巨型结构运动及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三座建筑在当下所处的截然不同的状况,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在当代建筑学和城市化进程语境中去审视其意义,在当代的社会文本背景下完成对巨型结构认知的更新。作为处在现代主义晚期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个引人瞩目的过渡性插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巨型结构理论在建筑史学和理论的研究中则被牢牢地贴上了“激进”、“荒谬”的标签,但其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下城市化进程的启发,在后来的时间里逐渐得到人们的认知。本文总结了巨型结构理论的概念、归纳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类型、考察了巨型结构理论的先例和源起、还原了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另外,本文通过剖析三个典型的巨型结构建成案例的成败,挖掘其具有借鉴价值的品质,试图在现代主义历史语境中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初衷,呈现巨型结构在当代城市语境下对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意义。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笔者提出了―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作为对现有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类型体系的修正,并基于当代视角对巨型结构的概念进行了更新;2,笔者归纳出了一条关于自古代至现代主义时期以来巨型结构的先例和形成的脉络,为现阶段国内在―起源‖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空白提供了一份研究样本;3,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扩大考察范围,笔者首次较完整地完成了中文语境中关于整个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的梳理。4,笔者通过考察和解析巨型结构的三个现存案例,完成了当代语境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更新。
靳彤[6](2018)在《“语文方法性知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论题是《“语文方法性知识”研究》,试图在总结多年来关于语文知识的论争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际,提出“语文方法性知识”的概念,从学理上阐述这一概念的可行性,并以“阅读方法”为例进行方法性知识的炼制,希望能为推进语文课程知识建设和语文学科的建设尽一份力。白话文进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是中国现代语文诞生的重要标志。国语统一运动的推进,新文化运用的发展,新文学的诞生,促使了中国语文课程内容的彻底更新。白话文出现之初,绝大部分选文来自新文化、新文学的重要期刊,从这个角度看,是新文化、新文学孕育了中国现代语文。但后期新文学得以长足发展,成为独立学科,而中国语文始终未能独立。原因是多方面的,未能建构具有语文学科独特性的知识体系,应当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语文课程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1904年独立设科之初,国文国语课程中的语文知识即“文法知识”,主要来源于《马氏文通》。但由于《马氏文通》自身的问题和语言学发育的不成熟,筛选进入国文国语课程的“文法知识”也一直备受争议,甚至清末民初国文国语课程中的文法知识建设成为当时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是先入为主的原因,从清末民初的国文国语到今天的语文新课程,语文知识的核心都是语言学知识。在一线教学中,这样的知识体系,逐渐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知识教学成为目的,忘却了“文法知识”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会通”、“析文”、“作文”。百年来争议不断,语文知识渐成“鸡肋”。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新世纪初启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志着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开始。该份文件中有多条表述,直指备受诟病的语文知识,其中“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①等几条要求,是直接针对知识传授式的语文教学做出的力图纠偏的规定。但规定一出,引起了学界及教学一线更大的质疑。学界的讨论,从语文知识“怎么教”转向“教什么”语文知识。究竟什么样的语文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才是真正有效的?本文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寻找并炼制能直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知识——“语文方法性知识”,期望为突破语文课程知识建设的瓶颈做一点贡献。第一章探讨“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存在。“方法性知识”在语文研究领域曾有研究者参照其他研究提及过,但“语文方法性知识”作为语文课程知识的一种类型尚未有人正式提出,它是否实际存在于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中,这是本章要论证的主要问题。本章首先从“知识”概念入手,探讨“知识”的教育学界定,将话阈限定在语文学科中,探讨形而下的具体的知识问题。然后对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知识的分类研究进行了梳理,特别分析了与本研究关系较为密切的周敏的语文“知识元”研究,进而提出本文的分类方法:语文内容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本章还对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教育界提出的“八字宪法”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八字宪法”在百年语文课程知识建设史上有承先启后的意义,“八字宪法”自提出以后,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纲领,但新课程改革以来受到质疑。本章指出学界指责“八字宪法”是静态的知识转授,是一种误读。“八字宪法”的提出,本身是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完成培养与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在本质上是力图进行方法性知识的开发。本文以此为证,阐述方法性知识的需求其实始终贯穿在语文课程知识开发的历程中,也实际的存在于语文教学中。但随着误读的加深,就像遗忘“文法知识”“会通”“析文”的功效一样,我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建设离方法性功能的追求越来越远。本章最后分析了语文课程标准在知识供给上的不足,指出“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开发是当下语文课程建设亟待展开的重要任务。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清理自清末语文独立设科至新中国成立,国文国语课程中语文知识从“文法知识”逐渐分化为文法、修辞、文体、论辩术等多个知识板块的情况,发现其中的文体知识、论辩知识已经有了“方法性知识”开发的意味。清末至民国末年,国文国语课程处于发生期和发展期,国文国语教科书的建设空前繁荣,本章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国文国语教科书,以及主要的国文国语课程标准,进行知识建设状况的清理。经过清理,发现清末至民国末年,国文国语课程中的语文知识大致走过了从单一的“文法知识”逐渐分化的过程,至民国末年已建构起包括文法、修辞、文体、辩论术等知识在内的现代语文课程知识的基本体系;这一时期语文知识的来源主要是语言学、修辞学,以及教科书书编写者的自主开发;知识短文也在民国后期开始出现在国文国语教科书中;这一时期的语文知识开发开始出现写作取向。值得注意的是,独立设科之初将《马氏文通》的文法知识纳入国文国语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会通”“析文”“作文”,这是一种方法性的追求。第三章仍然从历史的的角度梳理新中国成立至新课程改革前,我国语文课程知识的增长与淘汰的情况。新中国成立后,国文国语更名为语文,这段时期我国的语文课程知识建设有收获也有遗憾。本章以“文革”十年为界(不包括文革十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清理了这两个阶段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科书的语文知识建设情况。前一个阶段最为突出的是1956~1958年的汉语、文学的分科实验,将语法、修辞及文学常识等语文知识体系化;分科实验后的语文知识建设虽是“写作知识”一枝独秀,站在“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的角度看看,这已是很大的进步;这一时期语文知识有了新的增长——逻辑知识,这是语文课程知识建设的积极成果;教科书编写中语文知识的呈现方式也彰显出方法性知识的价值。后一个阶段则明确提出了“精要,好懂,有用”的语文知识选择标准,定格了以汉语言文学主要学科为基础的语文知识分类框架。很遗憾的是,逻辑知识在这个时期被淘汰。经过两个阶段的建设,至新课程改革前,语文课程知识基本形成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写作知识、文学常识等四大板块,各板块也都有了较丰富的内容开发,但与自觉的“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还有很大的距离。第四章立足当下分析新课程改革初期语文知识的尴尬境遇。本章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课改初期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分析,该份课程标准虽然针对语文知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语文知识框架的建设没有超越前一个时期。本章详细分析了课程标准有关语文知识的表述引发的争议,提出学界关于语文知识的思考重点,从是否需要系统的语文知识转向了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即语文知识的重构。本章还专节研究了新课改以来目前尚在部分使用的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三个有代表性的语文教科书版本,发现这些教科书在知识建设上也没有超越课改前的知识建构。这一时期有不少学者将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引入语文知识研究,这体现了学界的一种共识:语文课程亟需开发能真正有效帮助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知识,即“怎么做”的知识,但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很难解决复杂的语文知识问题。“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开发,可能才是语文课程知识建设的最佳出路。第五章从学理上分析语文课程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提出语文课程知识建设应具有学科“特殊独立性”的意识,不能将语文知识放入一致性的知识或母体学科知识的框架中。“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知识的基本价值,也是进行语文课程知识建构的基本标准。语文学科要成立,要建立独立的学科体系,必须跳下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立足语文本身,建设具有语文学科“独立性”的知识体系,不能将语文知识化约为普遍性知识或母体学科知识。最为重要的,就是围绕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学理上建设语文课程的方法性知识,即“语文方法性知识”体系。本章还从“语文方法性知识”的视角,对新修订颁布的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本”语文教科书进行了分析,总体来看目前语文课程建设中“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开发还十分薄弱,与“语文方法性知识”还相距甚远。但“统编本”中已看不到把语文知识化约为一般知识的痕迹,也逐渐走出化约为母体学科知识的窠臼,向具有语文学科独特性的“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迈出了积极的一步。第六章从内在结构和五个维度两方面进一步阐释“语文方法性知识”,为开发方法性知识奠定学理基础。历史的梳理,当下的分析,目的只有一个即科学地开发“语文方法性知识”,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支持,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提供帮助。本章首先以阅读方法为例,阐释“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内在结构。语文独立设科至今,从国文国语到语文,我们编辑、使用的一直都是文选型教科书,但在百年语文课程知识建设史上,得到充分开发的除了语法修辞知识外,就是写作知识;尽管教科书是一篇一篇文章,阅读教学也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阅读知识”却从未在百年语文的课程标准或教科书中出现过,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关于阅读的方法性知识从未得到过系统开发。本章首先分析了国家阅读推广背景下,近年大量译介至我国的有关阅读方法的着作和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认为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所需的“阅读方法”,不能仅仅以阅读心理学的“眼动”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经验为基础进行开发,而应当有符合学生及课程与教学需求的开发思路,以确保语文知识的有效性、科学性以及教学的可操作性。本章准确界定了“阅读方法”的概念,厘清了阅读方法与阅读能力、阅读实践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课文《伟大的悲剧》预习题中的“浏览”为例,剖析“阅读方法”的内部结构,为开发阅读方法搭建框架,也以此帮助理解“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内部结构。最后,从人文性、公共性、个体性、过程性、时代性五个维度进一步阐释如何理解“语文方法性知识”。第七章探讨如何炼制“语文方法性知识”,并以“阅读方法”为例尝试进行炼制。启动“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炼制,首先要解决的是知识的来源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的距离,强调方法性知识的开发,就是将学科母体知识转化为学生语言运用所需的知识。课程知识的“开发”,有诸多相近的词汇,如“建构”、“提炼”、“选择”、“炼制”等等,本文采用“炼制”一词,因为它能较准确地传达本研究开发“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程序和方法的意蕴。课程研制领域有诸多的课程编制的模式,泰勒模式对“学生”、“社会”、“学科”的强调,给我们炼制“语文方法性知识”以启发:以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需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目标,以众多母体学科及相关学科为知识的数据库,寻找,提炼,制作“语文方法性知识”。具体炼制程序为:寻找操作方法(包括方式和规则)、匹配基本知识、提炼操作策略、制作并呈现结果。为炼制关于阅读的方法性知识,本章还依据阅读目的、学生的需求、阅读教学的需要,搭建了阅读方法炼制的“松塔”模型,将阅读方法分为基础性阅读、检视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研究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在该框架下,尝试进行具体的阅读方法的炼制,炼制出19种具体的阅读方法,并以《紫藤萝瀑布》进行“比较式阅读”的知识匹配示例,以帮助教师备课时有效进行知识匹配,以真正实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的“随文学习”。“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炼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涉及多个学科,真正要炼制出一套科学的“语文方法性知识”体系,需要多学科专业人员合作,才有可能完成,本文仅仅是从学理上做了探讨,提出了基本思路。后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语文方法性知识”在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中的表述和呈现方式,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学生如何通过方法性知识有效提高能力等等问题,都是本文后续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邓霞[7](2019)在《现代汉语预期范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理论以及心理空间理论,讨论了现代汉语预期语义系统,考察了预期范畴与非现实、示证、情态以及反事实范畴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现代汉语预期范畴的表达形式,并对四个典型的预期表达形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现代汉语预期语义系统,深化了对预期以及现代汉语预期范畴的认识。本文共分8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意义、研究的范围、研究的理论背景以及研究方法,并对语料的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回顾了心理学和语言学对预期的研究,分析了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并认为语言学中预期的研究是借鉴心理学关于预期的相关研究来展开的。本章介绍了现代汉语预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对现代汉语预期研究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已有的现代汉语预期研究及其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文章进一步分析了预期的几种定义及其类型,指出了这些定义共同包含的基本要素,并把预期定义为“说话人或者主语对句子表达的命题或者事件所表现的’意料之中’或者’意料之外’的主观态度。”在对预期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本文把预期分为顺预期和反预期两个下位范畴,并讨论了预期与非现实中认识论模式的对应关系以及预期与示证、情态和反事实这三个与非现实密切相关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希望由此深化对预期范畴本质的认识。第三章分析了现代汉语预期的表达形式,并借鉴认知语言学的典型范畴理论,确定了现代汉语典型的预期表达形式,主要包括果然、果真、竟然(竟)、居然、偏偏(偏)、反而、却、不料、不想、没想到。文章还进一步对预期表达形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概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考察了“果然”、“竟然”、“不想”和贵阳方言“把1”这四个预期表达形式的句法及其顺预期或者反预期的语义特征。在对每一个形式进行研究时,角度有所不同。因为预期和情态与非现实的三种模式呈现出互补对应的关系,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考察了典型的多义情态动词与顺预期表达形式“果然”和反预期表达形式“竟然”连用时情态语义解读的不均衡现象,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情态动词和预期表达形式连用时情态语义表达的不均衡现象进行了统一的解释。此外,第六章侧重考察了反预期表达形式“不想”的词汇化过程,第七章讨论了贵阳方言特有的反预期表达形式“把1”的主观性的表达功能,并从心理空间建构的角度对“把1”反预期语义的产生和识解过程进行了解释。第八章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论点进行了归纳,并指出了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陈守湖[8](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提出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TRAN TRUONG HUYNH LE(陈张黄黎)[9](2017)在《汉语和越南语拟声词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拟声词是摹拟各种事物所发出的声音,它是一种构词方式也是一种修辞手法。汉语称之为拟声词或象声词,越南语称之为(?)或(?)。汉语和越南语两种语言都具有丰富多彩的拟声词,并且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身的特色和独有的特征。近年来,汉语拟声词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拟声词的语音、语义、语法、语用个个都是重要的方向。语言研究学界对越南语拟声词的关注度历来相当少,最缺乏的是双语、多语拟声词对比研究。本文基于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进行汉语、越南语拟声词研究。由于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语、越南语两种语言在制造、使用拟声词时会存在一些差异;但同样是反映客观声音的载体,汉语拟声词和越南语拟声词理应会有一些相同之处。通过搜集、统计、对比、归纳的研究过程,笔者从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四个层次总结出汉语、越南语拟声词的异同。全文共有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交代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并且详细地介绍汉语、越南语拟声词研究的概况。第二章是研究现状综述,主要综述了汉语拟声词研究成果、越南语拟声词研究成果和拟声词对比研究成果。第三章是语音层面的对比,主要陈述拟声词语音结构、语音内部音节的对比数据,从而得出两种语言在语音方面的异同。第四章是语义层面对比,主要陈述两种语言在语义方面的异同,主要体现于语义类型对比和语义转移对比。第五章是语法层面对比,主要陈述汉语、越南语拟声词句法功能的相差和相同之处。第六章是语用层面对比,主要陈述两种语言中运用拟声词制造修辞效果和体现的语体色彩。第七章是全文总结,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做了简洁而充分的综述。
朱一帆[10](2017)在《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文中研究表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因此,为呈现出百年来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流变,本文特选取现代女性意识作为核心进行观照与统摄。通过揭示现代女性意识流变下,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在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彰显百年来女性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在本文的第一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期(1912-1936),由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历史语境的转型,造就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她们一面向外观照,或书写着女性视域下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或以审美无功利视角审视大自然;一面向内审视自身,抒发现代女性友谊。现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拥抱,也促使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突破了传统诗词题材的局限,拓展了现代女性旧体诗词题材在公共空间方面的表现。至于诗艺变革方面,她们或大胆用现代语言入旧体诗词、或“用旧瓶装新酒”激活古典意象,从容表达女性现代感受。在本文的第二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进一步深化。她们向外进一步拓展叙事视域,着重表达了女性视域下的抗日救亡理念;她们也向内进一步审视自身,或书写女性流亡体验、或书写现代爱情体验、或书写现代母女关系。在题材方面,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促使她们不再满足于将视线放置在对旧体诗词空间的拓展上,她们开始将视线转向时间领域,通过以线性时间观念观照现代战争,她们书写了女性自身的成长历程、书写了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抒发了对故乡“往事不可追”、现如今乡村生活“今日难停留”的苦涩。在诗艺取向方面,深化的现代女性意识,明晰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促使她们在旧体诗词中以高频的疑问句式,醒目表达自身观点,或者直接以女性身体意象表现自身独立看法。在本文的第三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具体就中国大陆而言,“延安经验”在建国后的延续,促使大陆中国女性的现代女性意识异化。她们或书写“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政治豪情、或书写花木兰式女英雄、或书写被压抑的生命体验,这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便是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特征与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特征。具体就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而言,相对宽松的历史语境,使得她们多彰显出明晰的现代女性意识认同感。她们或书写漂泊困境与女性生命焦虑、或书写离散体验与中华文化认同、或书写异域风情与西方文化认同。在本文的第四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期(1977年以来),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而言,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过程,伴随着女性诗词创作主体重新探索由“人”向“女人”再向“个人”的女性意识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她们或书写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或书写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或书写对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感悟。这在题材方面的表现,便是突破了“毛泽东时代”单一化的旧体诗词题材局限,逐渐走向多样化。至于艺术特征方面,也呈现出诗歌语言的日常化以及古典意象重塑的特点。在本文的余论部分,着重以“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视角观照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创作,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创化”方面的成果,并以“天人合一”传统创化为代表集中进行阐释。最终指出,现代女性旧体诗词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中国小说、散文、诗歌一道,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而这一研究路径,同时也是重现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的必由之路。
二、邢本《现代汉语·修辞部分》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邢本《现代汉语·修辞部分》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研究涉及的内容 |
(二)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研究视角 |
(三)观念史研究现状 |
(四)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观念史研究及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
一、观念史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
(一)观念史研究的背景 |
(二)观念史研究的流派 |
二、观念史的含义及理论要点 |
(一)观念史的含义 |
(二)观念史的理论要点 |
(三)观念史研究特征 |
三、观念史研究的方法论意蕴 |
(一)建构性研究范式 |
(二)历史语境的研究方法 |
(三)大众话语为研究对象 |
四、观念史研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
(一)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 |
(二)注重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而非普世研究 |
(三)注重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 |
(一)稳定和秩序性特征 |
(二)直觉和顿悟性特征 |
(三)关系性特征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类型 |
(一)混沌一体的教学观念 |
(二)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 |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特征 |
(一)教学目的具有关系性特征 |
(二)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特征 |
(三)教学方式具有体悟性特征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动力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文化场域 |
(一)转型中的社会文化冲突 |
(二)碰撞中的中西文明 |
(三)冲突中的人才选拔标准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 |
(一)人才价值取向的矛盾 |
(二)教学观念发展方向的矛盾 |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 |
(一)传统教学观念与欧洲大陆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
(二)传统教学观念与英美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
第五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 |
(一)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 |
(二)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 |
(三)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 |
(四)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重塑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路径 |
(一)文化改造的路径 |
(二)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的路径 |
(三)教育改革的路径 |
第六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 |
(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 |
(二)做是教、学的基础 |
(三)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特征 |
(一)关系论特征 |
(二)主体性特征 |
第七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的启示 |
一、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 |
(一)坚持直觉、顿悟文化自信,传承体悟教学方式 |
(二)坚持关系论文化思想自信,注重教学理论中个体间的关系 |
二、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 |
(一)全面深入研究异域文化,避免文化嫁接 |
(二)有选择地消化吸收异域文化,避免全盘西化 |
三、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
(一)基于时代发展,建构本土教学理念 |
(二)基于时代需求,建构本土教学活动 |
结论 |
参考?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汉语形式动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对象 |
1.2 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1.3 语料来源 |
第2章 形式动词研究综述 |
2.1 形式动词的描写 |
2.1.1 关于形式动词的意义 |
2.1.2 关于形式动词的宾语 |
2.1.3 关于形式动词的功能 |
2.2 形式动词的解释 |
2.3 已有研究尚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汉语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建立 |
3.1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动态建构 |
3.1.1 概念范畴与事件范畴的分与合 |
3.1.2 抽象动作事件的产生 |
3.1.3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形成 |
3.2 抽象动作事件的构成要素 |
3.3 抽象动作事件的类型 |
3.3.1 施加类抽象动作事件 |
3.3.2 施行类抽象动作事件 |
3.4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语义特征 |
3.4.1 及动性 |
3.4.2 双事件表达性 |
3.4.3 虚拟支配性 |
3.5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具体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区别 |
3.5.1 整事凸显性 |
3.5.2 规划程序性 |
3.5.3 对象衔接性 |
3.6 抽象动作事件与具体动作事件的分化 |
3.6.1 范畴化机制的不同 |
3.6.2 分化的层面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形式 |
4.1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表征形式 |
4.1.1 施加类抽象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 |
4.1.2 施行类抽象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 |
4.2 抽象动作范畴表征形式的符号化机制 |
4.2.1 符号化理据性的研究设想 |
4.2.2 符号化理据性的研究过程及结果 |
4.2.3 抽象动作事件表征形式的符号化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汉语抽象动作词类的建立 |
5.1 抽象动词类建立的必要性 |
5.1.1 动词内部分类意义标准的同一性 |
5.1.2 来自词汇语义系统性的缺口 |
5.1.3 以往学者研究的支持 |
5.2 抽象动作词类建立的原则及结果 |
5.2.1 建立的原则 |
5.2.2 建立的结果 |
5.3 抽象动作词类的解释力 |
5.3.1 关于形式动词的词汇意义及其系统价值 |
5.3.2 关于形式动词的类义与个性意义分与合 |
5.3.3 关于形式动词的形式义与非形式意义分与合 |
5.4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加以给以予以给予 |
5.4.1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的共同类义 |
5.4.2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的个性意义 |
5.4.3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的逐例说明 |
5.5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进行作做搞打 |
5.5.1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的共同类义 |
5.5.2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的个性义 |
5.5.3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的逐例说明 |
5.6 形式动词、泛义动词和代动词之辩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序列 |
6.1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类别 |
6.1.1 主体先行序列 |
6.1.2 对象先行序列 |
6.1.3 动作先行序列 |
6.1.4 行为先行序列 |
6.2 抽象动作范畴形式序列的特点 |
6.2.1 顺序排列与无标记形式 |
6.2.2 逆序排列与有标记形式 |
6.2.3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总结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抽象动作范畴的话语生成机制 |
7.1 抽象动作语义范畴的话语生成过程 |
7.2 事件要素提取的制约因素及相关规则 |
7.2.1 事件概括的层级 |
7.2.2 言前语境的给定 |
7.3 要素指称形式的选择规则 |
7.3.1 事件语义内涵的制约 |
7.3.2 语义可及性差异的影响 |
7.3.3 事件概括等级的影响 |
7.4 话语形式生成的制约因素及生成规则 |
7.4.1 原型及物事件规则主导 |
7.4.2 图形与背景的交互凸显 |
7.4.3 语篇的衔接、连贯与照应 |
7.5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话语生成机制及一般工作程序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3)《光明日报》“光明时评”专栏(2009-2018)高频词和流行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一、《光明日报》研究综述 |
二、高频词及流行语的界定标准 |
三、本文的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
一、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语料来源 |
第三节 本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光明时评”专栏(2009-2018)高频词统计及其分析 |
第一节 “光明时评”专栏(2009-2018)高频词的筛选及词表 |
一、“光明时评”专栏(2009-2018)高频词的筛选过程及原则 |
二、“光明时评”专栏(2009-2018)高频词词表 |
第二节 “光明时评”专栏(2009-2018)高频词的热度统计及成因初探 |
一、持续的高频词(持续10 年)及成因初探 |
二、变化的高频词(持续3-9 年)及成因初探 |
三、闪现的高频词(持续1-2 年)及成因初探 |
第三节 “光明时评”专栏(2009-2018)高频词的意义类别 |
一、政治生活类 |
二、教育学术类 |
三、经济建设类 |
四、医疗健康类 |
五、其他意义类别 |
第二章 “光明时评”专栏(2009-2018)流行语统计及其分析 |
第一节 流行语(2009-2018)的筛选及词表 |
一、流行语的筛选原则——以《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为参照对象 |
二、流行语(2009-2018)词表 |
第二节 “光明时评”专栏(2009-2018)流行语的词频统计及分析 |
一、“光明时评”流行语各频段的比重及分布 |
二、“光明时评”流行语出现的时间及分布 |
三、“光明时评”流行语的生命力及稳定度 |
第三节 “光明时评”专栏(2009-2018)流行语的语言统计及分析 |
一、“光明时评”流行语的音节数量 |
二、“光明时评”流行语的意义类别 |
三、“光明时评”流行语的造词方法 |
第三章 “光明时评”专栏(2009-2018)高频词和流行语的广义修辞学考察 |
第一节 广义修辞学的相关理论 |
一、修辞表达 |
二、修辞接受 |
三、修辞互动 |
第二节 官方话语权及表达策略 |
一、谁在言说:官方话语权的确立 |
二、向谁言说:知识分子读者的定位 |
三、如何言说:国家意志与亲民表达 |
第三节 民间解释权及接受策略 |
一、解释的隐形权威:负性话题的高频呈现与理性接受 |
二、解释的自由:民间解释权的趋同性与差异性 |
第四节 官方与民间的双向交流 |
一、角色预设:吐槽/给力 |
二、经验预设:裸/被就业 |
三、价值预设:最美/正能量 |
第四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二节 本文存在的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题缘起 |
1.2 研究概况 |
1.2.1 歇后语共时研究概况 |
1.2.2 歇后语历时研究概况 |
1.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及来源 |
2.1 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 |
2.1.1 歇后语的由来 |
2.1.2 成语与歇后语的关系 |
2.1.3 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界定 |
2.2 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来源 |
2.2.1 来源于宗教 |
2.2.2 来源于典籍 |
2.2.3 来源于谜语 |
2.2.4 来源于日常生活 |
第三章 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类型 |
3.1 歇后语的已有分类模式 |
3.1.1 两分法 |
3.1.2 五分法 |
3.1.3 其他分类 |
3.2 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分类 |
3.2.1 言谈举止类 |
3.2.2 学识修养类 |
3.2.3 为人处世类 |
3.2.4 社会风貌类 |
第四章 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语用价值 |
4.1 语体色彩 |
4.2 感情色彩 |
4.2.1 褒扬功能 |
4.2.2 贬义功能 |
4.2.3 中性陈说 |
4.3 表达特色 |
4.3.1 生动形象 |
4.3.2 精简含蓄 |
4.3.3 幽默风趣 |
第五章 成语用作歇底的原因探析 |
5.1 成语自身的特点 |
5.1.1 成语的语音 |
5.1.2 成语的语义 |
5.2 成语蕴涵的价值观 |
5.3 雅俗共赏的表达需求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源起 |
0.1.1 历史语境 |
0.1.2 "巨大性"与"巨型形式" |
0.1.3 当代城市的建筑集群现象 |
0.1.4 当代学术研究焦点 |
0.2 研究定位 |
0.2.1 研究内容 |
0.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3 研究方法和工具 |
0.2.4 研究面临的难点 |
0.3 研究现状综述 |
0.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不只是大:巨型结构的认知 |
1.1 巨型结构的概念 |
1.1.1 什么不是巨型结构 |
1.1.2 什么是巨型结构 |
1.1.3 有关巨型结构字面意义及其中文翻译的刍议 |
1.2 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四个类型 |
1.2.1 基础设施的巨型结构 |
1.2.2 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 |
1.2.3 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 |
1.2.4 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 |
1.3 小结 |
第二章 历史的递进:巨型结构的源起 |
2.1 古代聚落与设施 |
2.1.1 古代聚落及其延伸性 |
2.1.2 古代案例的基础设施特征 |
2.2 自启蒙运动以来城市与建筑的变化 |
2.2.1 城市建筑的创新与被赋予的社会使命 |
2.2.2 城市改造的精密性与整体基础设施化的构想 |
2.3 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
2.3.1 铁和预应力技术的介入 |
2.3.2 尺度的进一步解放:模数化的钢铁建造技术 |
2.4 新的建筑类型与现代意义的城市改造 |
2.4.1 巴黎的拱廊街、百货商场与现代性 |
2.4.2 城市的新秩序:基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公共交通网络 |
2.4.3 城市设施终端的聚合 |
2.4.4 交通运输需求造成的城市压力 |
2.5 大都市的新精神之声与乡愁的背离 |
2.5.1 乌托邦的憧憬和质疑 |
2.5.2 未来主义的呐喊 |
2.5.3 现代主义的突围 |
2.6 小结 |
第三章 从困境中的爆发到轰鸣中的戛然而止:巨型结构运动的进程 |
3.1 现代建筑的活跃:巨型结构运动的序曲 |
3.1.1 从勒-迪克的穹顶到多米诺体系:支撑与填充 |
3.1.2 现代城市实验性方案的启发 |
3.1.3 现代意义的巨型结构雏形 |
3.1.4 基于人际关联的建筑和城市空间组织方式 |
3.2 基于传承的反叛:巨型结构运动的启动 |
3.2.1 个体、群体和整体:一种建筑观念的演变 |
3.2.2 功能集合与机动性议题的探索 |
3.2.3 巨型结构理论实践的里程碑 |
3.2.4 新粗野主义的修正 |
3.2.5 巨型结构运动初期对交通议题的思考 |
3.3 动态视角下的现代主义传承:十次小组及其理论 |
3.3.1 十次小组的成立与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解散 |
3.3.2 十次小组对巨型结构运动的意义 |
3.4 批判性的拯救:从建筑电讯派的成立看巨型结构运动的推进 |
3.4.1 建筑电讯派团体概况与时代背景 |
3.4.2 建筑电讯派在巨型结构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
3.4.3 运动初期立场表达与交流平台的搭建 |
3.5 民族内核与外来观念的融合:新陈代谢派的成立及其初期活动 |
3.5.1 巨型结构运动在日本发生的历史背景 |
3.5.2 新陈代谢派及新陈代谢小组的成立 |
3.5.3 战后日本进步建筑师对日本传统的寻觅和思考 |
3.5.4 新陈代谢派在巨型结构运动初期的活动 |
3.6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的活动与议题 |
3.6.1 基于消耗和消费的建筑观 |
3.6.2 基于灵活性与机动性议题的研究 |
3.6.3 城市及建筑的结构层级与生命周期理论的受阻 |
3.6.4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对游戏性和日常性的关注 |
3.6.5 概念与技术层面并进的巨型结构理论发展 |
3.6.6 "城市-领域"视角下的巨型结构运动 |
3.6.7 作为通用术语的"Megastructure"的诞生 |
3.7 昙花一现:巨型结构运动短暂的高潮与落幕 |
3.7.1 插件城市演进小史 |
3.7.2 乌托邦的赋能与退场:巨型结构运动的衰落 |
3.7.3 巨型结构运动晚期的激进学术活动 |
3.7.4 巨型结构基础设施化议题下的城市与建筑 |
3.7.5 巨型结构运动最后的机遇与妥协 |
3.7.6 一种文明及其承受的不满: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落幕 |
3.8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建筑的失物招领:巨型结构现存个案解析 |
4.1 坎伯诺尔德新城规划及城镇中心 |
4.1.1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的规划背景 |
4.1.2 两极化的社会评价 |
4.1.3 解决问题或成为问题:交通的悖论 |
4.1.4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带来的经验与意义 |
4.2 公园山社区 |
4.2.1 公园山社区及其建设背景的概述 |
4.2.2 社会住房设计、法规及政府行为等历史条件 |
4.2.3 公园山社区的建设历程 |
4.2.4 街道生活的立体再现:"空中街巷"的实践 |
4.2.5 公园山的衰落与对它的反思 |
4.3 巴比肯社区 |
4.3.1 巴比肯社区的社会背景和热身运动:金巷社区与政策法规的调整 |
4.3.2 伦敦郡议会与伦敦市法团博弈下的"整体性"思考 |
4.3.3 密度、文脉和品质:重新定位的巴比肯重建 |
4.3.4 多元化的职能整合:巴比肯社区方案的更迭 |
4.3.5 1959年版巴比肯社区方案及项目的落成 |
4.3.6 文化的渗透:巴比肯艺术中心 |
4.3.7 基于实用主义的技术表现力 |
4.4 基于案例分析的巨型结构理论认知更新 |
4.4.1 工艺方法与差异性关联的建立 |
4.4.2 审慎的职业克制与自我批判 |
4.4.3 基于复杂性的神秘和趣味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结论 |
5.1.1 巨型结构的总体定位 |
5.1.2 还原历史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批判性评价 |
5.1.3 巨型结构的祛魅与去污名化 |
5.2 当代城市语境下巨型结构理论的启示 |
5.2.1 精确系统与适应性 |
5.2.2 多元价值与技术的整合 |
5.2.3 对外部介入因素的利用与警惕 |
5.3 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总结、学术增长点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
5.3.1 对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的总结 |
5.3.2 对本文学术增长点的预期 |
5.3.3 对本文后续研究的展望 |
附录A:参考文献 |
附录B:图片来源 |
附录C:笔者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后记 |
(6)“语文方法性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价值 |
四、核心概念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存在 |
第一节 语文课程知识的类型分析 |
一、教育理论对知识的理解 |
二、语文课程知识的类型分析 |
三、本研究的语文课程知识分类 |
第二节 “八字宪法”的探索及后来对它的误读 |
一、“八字宪法”的诞生 |
二、对“八字宪法”的误读 |
第三节 语文教学呼唤方法性知识 |
一、课程标准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
二、知识供给不足: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
三、亟需开发“语文方法性知识” |
第二章 语文课程知识由初建到分化 |
第一节 清末民初:”涣然冰释”的文法知识 |
一、清末民初国文国语教科书出版概况 |
二、几套主要的教科书的语文课程知识的清理 |
三、文法知识:“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初建 |
第二节 民国中后期:文法知识的分化 |
一、民国中后期国文国语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
二、1930~1949几套重要版本教科书的知识清理 |
三、文法与文章作法:语文课程知识的分化 |
第三章 语文课程知识的增长与淘汰 |
第一节 汉语、文学分科实验的知识建构 |
一、弱化“语文知识”的过渡性教材 |
二、汉语、文学分科实践中的语文知识建设 |
第二节 语文课程知识的增长 |
一、实为“写作知识”的“读写知识” |
二、教科书中“写作知识”一枝独秀 |
三、语文知识的增长:逻辑知识 |
四、关于听、说、读的方法性知识缺失 |
五、语文知识的呈现方式彰显方法性价值 |
第三节 语文课程知识选择的“六字”标准 |
一、确立“精要、好懂、有用”的知识选择标准 |
二、定格以汉语言文学主要学科为基础的语文知识分类框架 |
三、夯实四大知识板块 |
四、“逻辑知识”被淘汰 |
第四节 语文课程知识的科学化追求 |
一、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化 |
二、学科知识向语文知识转化的意识 |
三、语文知识的“科学化”的追求 |
第四章 语文新课程呼唤方法性知识 |
第一节 淡化与重构:课程改革中的知识尴尬 |
一、缺乏具体内容建构的语文课程知识 |
二、课程标准引发的争议 |
三、语文知识:“淡化”还是“重构”? |
第二节 新课标语文教科书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 |
一、人教版:从“文体写作”转向“文体阅读” |
二、苏教版:“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
第三节 淡化与重构:语文课程知识的新认识 |
一、语法修辞知识的淡化 |
二、认知心理学能彻底解决语文课程的知识问题吗? |
三、呼之欲出的“语文方法性知识” |
第五章 不可化约的“语文方法性知识” |
第一节 语文课程知识建设的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 |
一、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决定什么样的语文课程知识 |
二、语文课程知识的独特的价值判断“应该”是什么呢 |
第二节 不可化约的“语文方法性知识” |
一、课程标准中“方法”的类别 |
二、课程标准对方法性知识的建设 |
第三节 迈向方法:“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努力 |
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方法性知识清理 |
二、“统编本”在“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上的努力 |
第六章 理解“语文方法性知识”——以阅读方法为例 |
第一节 阅读方法是“眼动”“经验”还是“技能” |
一、近年我国对西方国家的“阅读方法”的引进 |
二、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 |
三、阅读方法:“阅读方式”和“阅读规则”之和 |
第二节 “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内在结构--以阅读方法为例 |
一、从《伟大的悲剧》看“阅读方法”的内在结构 |
二、从“阅读方法”看“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结构 |
第三节 从五个维度理解“语文方法性知识” |
一、维度1:“语文方法性知识”具有人文性 |
二、维度2-3:“语文方法性知识”具有公共性和个体性 |
三、维度4:“语文方法性知识”具有过程性 |
四、维度5:“语文方法性知识”具有时代性 |
第七章 “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炼制-以阅读方法为例 |
第一节 汉语言文学学科与语文的距离 |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缺失 |
二、建设“语文学”的呼声 |
第二节 炼制“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学科基础 |
一、语文能力:炼制“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唯一标准 |
二、警惕“语用学”的简单植入 |
第三节 “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炼制——以阅读方法为例 |
一、“炼制”:提炼与制作 |
二、“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炼制程序 |
三、阅读方法的炼制 |
结语 |
图表清单 |
参考文献 |
论文类 |
着作类 |
中小学语文教材类 |
工具书类 |
标准、文件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现代汉语预期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2 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范围 |
1.4 语料来源 |
2 预期语义系统 |
2.1 预期研究回顾 |
2.1.1 国外预期研究回顾 |
2.1.2 国内预期研究回顾 |
2.1.3 小结 |
2.2 预期及其类型 |
2.2.1 预期的定义 |
2.2.2 对预期定义的分析 |
2.2.3 预期的类型 |
2.3 与预期有关的几组概念 |
2.3.1 现实与非现实 |
2.3.2 预期与示证 |
2.3.3 预期与情态 |
2.3.4 反预期与反事实 |
2.3.5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3 现代汉语预期范畴的表达形式 |
3.1 预期的表达形式及其分类 |
3.1.1 预期表达形式 |
3.1.2 预期表达形式的分类 |
3.2 预期表达形式的句法特征 |
3.2.1 在句类中的分布特征 |
3.2.2 句法位置特征 |
3.3 预期表达形式的语义特征 |
3.4 预期表达手段的语用功能 |
3.5 本章小结 |
4 副词性顺预期表达形式“果然” |
4.1 “果然”的词性及其句法特征 |
4.1.1 “果然”副词词性的判定 |
4.1.2 “果然”的句法特征分析 |
4.1.3 小结 |
4.2 “果然”的顺预期语义分析 |
4.2.1 主语指向的顺预期 |
4.2.2 说话人指向的顺预期 |
4.2.3 小结 |
4.3 “果然”与多义情态动词的同现限制 |
4.3.1 典型多义情态动词与“果然”同现的不均衡分布 |
4.3.2 典型多义情态动词在“果然”句中的情态语义类型 |
4.3.3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副词性反预期表迗形式“竟然” |
5.1 “竟然”的研究回顾 |
5.1.1 语义层面的研究 |
5.1.2 语用层面的研究 |
5.1.3“竟然”的历时研究 |
5.1.4 小结 |
5.2 “竟然”的反预期语义分析 |
5.2.1 预期的来源 |
5.2.2 反预期语义类型 |
5.2.3 小结 |
5.3 “竟然”与典型多义情态动词的同现限制 |
5.3.1 “竟然”与典型多义情态动词同现的句法分布 |
5.3.2 “竟然”句中典型多义情态动词的情态语义类型 |
5.3.3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6 连词性反预期表达形式“不想” |
6.1 连词的界定以及“不想”的连词身份 |
6.1.1 连词的界定 |
6.1.2 连词的范围以及“不想”连词身份的认定 |
6.2 连词“不想”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 |
6.2.1 “不想”的句法分析 |
6.2.2 “不想”的极性反预期语义分析 |
6.2.3 “不想”的认知语用功能分析 |
6.2.4 小结 |
6.3 “不想”的历时考察及其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 |
6.3.1 “不想”的历时分析 |
6.3.2 “不想”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 |
6.3.3 小结 |
6.4 本章小结 |
7 方言中的预期表达形式及其贵阳方言“把_1” |
7.1 “把_1”的本字考察及其句法特征 |
7.1.1 “把_1”的本字考察及其词性 |
7.1.2 “把_1”的句法特征分析 |
7.1.3 小结 |
7.2 “把_1”的反预期语义分析 |
7.2.1 说话人指向的预期 |
7.2.2 “把_1”的极性反预期语义分析 |
7.3 “把_1”的主观性及其心理空间建构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筒历 |
(8)“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汉语和越南语拟声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理论及实际意义 |
1.1.1 本研究课题缘起 |
1.1.2 本研究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3 语料来源 |
1.2 汉语、越南语拟声词研究概况 |
1.2.1 汉语拟声词研究现状综述 |
1.2.2 越南语拟声词研究现状综述 |
1.2.3 汉语和越南语拟声词对比研究现状综述 |
1.2.4 拟声词对比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研究范围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2.拟声词研究现状概述 |
2.1 拟声词的定义 |
2.2 现代汉语关于拟声词的研究 |
2.2.1 汉语拟声词的界定 |
2.2.2 汉语拟声词归属虚词与实词问题 |
2.2.3 汉语拟声词、副词、形容词的关系 |
2.2.4 汉语拟声词与叹词的关系 |
2.3 现代越南语关于拟声词的研究 |
2.3.1 越南语拟声词的界定 |
2.3.2 越南语拟声词兼类问题 |
2.3.3 越南语拟声词与叹词的关系 |
3.汉、越拟声词语音结构及特征对比 |
3.1 汉语拟声词的语音结构形式 |
3.1.1 单音节拟声词(A型结构) |
3.1.2 双音节拟声词(AA式、AB式) |
3.1.3 三音节拟声词(AAB式、ABB式、ABC式) |
3.1.4 四音节拟声词(AABB式、ABAB式、ABBB式、ABBC式、ABCB式、ABCD式、AXAB式、AXBC式) |
3.2 越南语拟声词的语音结构形式 |
3.2.1 单音节拟声词(A式结构) |
3.2.2 双音节拟声词(AA式、AB式) |
3.2.3 三音节拟声词(AAA式、AAB式、ABA式、ABB式ABC式) |
3.2.4 四音节拟声词(AABB式、AABC式、ABAB式、ABCB式、ABAC式、ABCD式、AXAB式) |
3.3 汉、越拟声词的语音结构对比 |
3.3.1 单音节拟声词(A式结构) |
3.3.2 双音节拟声词(AA、AB式结构) |
3.3.3 三音节拟声词 |
3.3.4 四音节拟声词 |
3.4 汉语拟声词的语音特点 |
3.4.1 声母 |
3.4.2 韵母 |
3.4.3 声调 |
3.5 越南语拟声词的语音特点 |
3.5.1 声母 |
3.5.2 韵母 |
3.5.3 声调 |
3.6 汉语、越南语拟声词的语音特点对比 |
3.6.1 声母方面的异同 |
3.6.2 韵母方面的异同 |
3.6.3 声调方面的异同 |
3.7 小结 |
4.汉、越拟声词的语义特征对比 |
4.1 拟声词意义类型对比 |
4.1.1 摹拟人的动作行为的拟声词 |
4.1.2 摹拟动物声音的拟声词 |
4.1.3 摹拟自然现象声响的拟声词 |
4.1.4 摹拟事物的声响的拟声词 |
4.1.5 摹拟其他种类的声音 |
4.1.6 汉、越拟声词的语义特点 |
4.2 拟声词的语义转移 |
4.2.1 汉语拟声词语义转移现象 |
4.2.2 越南语拟声词语义转移现象 |
4.2.3 汉、越拟声词语义转移现象的异同 |
4.2.4 小结 |
4.3 拟声词的音义关系 |
4.3.1 汉语拟声词的音义关系 |
4.3.2 越南语拟声词的音义关系 |
4.3.3 汉、越拟声词音义关系的共性 |
4.3.4 汉、越拟声词音义关系的差异 |
4.3.5 小结 |
5.汉、越拟声词的语法特征对比 |
5.1 汉语、越南语句子成分对比 |
5.1.1 主语 |
5.1.2 谓语 |
5.1.3 宾语 |
5.1.4 定语 |
5.1.5 补语 |
5.1.6 状语 |
5.2 汉语、越南语拟声词的句法特征相似之处 |
5.2.1 独立成句 |
5.2.2 作独立成分 |
5.2.3 作主语 |
5.2.4 作谓语 |
5.2.5 作宾语 |
5.2.6 作定语 |
5.2.7 作状语 |
5.2.8 作补语 |
5.2.9 回答问题 |
5.3 汉语、越南语拟声词的句法特征相异之处 |
5.3.1 作定语 |
5.3.2 作状语 |
5.3.3 作补语 |
5.4 小结 |
6.汉、越拟声词的语用特征对比 |
6.1 汉语拟声词的修辞功能 |
6.1.1 摹声 |
6.1.2 比喻 |
6.1.3 借代 |
6.1.4 双关 |
6.1.5 移就 |
6.1.6 夸张 |
6.1.7 反复 |
6.2 越南拟声词的修辞功能 |
6.2.1 Tuong thanh (摹声) |
6.2.2 Choi chu(相似于汉语的“双关”) |
6.2.3 Diep ngu(反复) |
6.2.4 Phong dai(夸张) |
6.2.5 An du(比喻) |
6.2.6 Hoan du(相似于汉语“借代”) |
6.2.7 Dao ngu(倒装) |
6.3 汉、越拟声词修辞功能的差异 |
6.3.1 摹声与tuong thanh |
6.3.2 双关与choi chu |
6.3.3 反复与diep ngu |
6.3.4 夸张与phong dai |
6.3.5 比喻与an du |
6.3.6 借代与hoan du |
6.3.7 汉语拟声词独有的修辞手段 |
6.3.8 越南语拟声词独有的修辞手段 |
6.4 汉、越拟声词与语体 |
6.4.1 广告语里的拟声词运用 |
6.4.2 新闻报道的拟声词运用 |
6.4.3 儿童语里的拟声词运用 |
6.4.4 文学作品中的拟声词运用 |
6.5 小结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10)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分期 |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界定 |
2、“现代女性意识”的界定 |
3、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期 |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
1、研究现状 |
2、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1912-1936)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从晚清到民国的建立 |
二、文化语境: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性的生成 |
三、文学语境:文学革命·新诗·旧诗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
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女性表达 |
二、现代女性友谊的自由抒发 |
三、现代自然意识的审美观照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拓展 |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题材的局限性 |
二、现代社会政治空间的介入 |
三、现代城市生活空间的开拓 |
第四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诗艺变革 |
一、现代语言的引入与古典节奏的坚守 |
二、古典意象的激活与现代意境的生成 |
第二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1936-1949)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兴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
二、文化语境:民族主义文化的复归与高涨 |
三、文学语境:“民族形式”讨论与旧体诗词的再兴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 |
一、抗日救亡的女性表达 |
二、战乱中女性流亡体验的诗词书写 |
三、战乱中现代爱情体验的诗词书写 |
四、战乱中现代母女关系的自我审视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聚焦 |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与战争 |
二、战争与女性成长题材的开掘 |
三、战争与社会政治题材的女性诗词 |
四、战争与现代乡土题材的女性诗词 |
第四节 战争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诗艺取向 |
一、高频的疑问句类修辞 |
二、繁多的女性身体书写 |
第三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化(1949-1976)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分化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统一·批判·分离 |
二、文化语境:本土·现代·西方 |
三、文学语境:合法性·认同感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 |
一、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 |
二、现代女性意识的认同 |
第三节 分化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风格类型 |
一、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 |
二、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 |
三、港澳台及海外女性诗词的离散写作 |
第四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1977年以来)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复兴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 |
二、文化语境: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与民族主义文化思潮 |
三、文学语境:新旧之争与诗词媒介的繁荣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复苏 |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 |
二、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 |
三、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书写 |
四、海内外交流中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证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题材的多样化 |
一、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
二、当代社会时政题材的广泛开启 |
三、当代城市生活题材的深入观照 |
四、当代乡土生活题材的别样审视 |
五、当代域外生活题材的崭新书写 |
第四节 复兴时期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艺术特征 |
一、日常化的诗歌语言 |
二、古典意象的解构与重塑 |
余论: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人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邢本《现代汉语·修辞部分》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D]. 王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汉语形式动词[D]. 姜海艳. 吉林大学, 2020(08)
- [3]《光明日报》“光明时评”专栏(2009-2018)高频词和流行语研究[D]. 王晔怡.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考察[D]. 宋艳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D]. 戚立. 东南大学, 2018(03)
- [6]“语文方法性知识”研究[D]. 靳彤. 山东大学, 2018(01)
- [7]现代汉语预期范畴研究[D]. 邓霞. 浙江大学, 2019(07)
- [8]“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9]汉语和越南语拟声词对比研究[D]. TRAN TRUONG HUYNH LE(陈张黄黎).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10]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D]. 朱一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