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叶多糖及其生物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郑春磊,吕杨俊,朱建红,蒋玉兰,潘俊娴,施昌衍,王孔锡,朱跃进[1](2021)在《青钱柳多糖提取分离技术研究现状》文中指出青钱柳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活性,是青钱柳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大健康食品及医药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文章对现阶段青钱柳多糖提取、脱色、脱蛋白、纯化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其提取分离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刘仲华,黄建安,龚雨顺,张盛,李勤,熊立瑰,蔡淑娴,林勇,朱洺志,刘长伟[2](2021)在《茶叶功能成分的健康作用研究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叶有效成分的健康功能一直是国际茶叶科学研究的热点。文章系统综述了国际上近年来(尤其是近5年来)关于茶叶主要功能成分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茶多糖、咖啡碱及儿茶素衍生物的健康功能研究成果,旨在为以茶的健康属性驱动市场消费及茶叶功能成分利用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赵寒青[3](2021)在《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研制及其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玉米须为玉米的副产品,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目前,玉米在收割后,仍有大量的玉米须被丢弃,对玉米须的综合利用及精细加工亟待进一步研究。大量研究表明玉米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但其食品开发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实验针对玉米须综合利用水平低、深加工产品开发少的问题,以玉米须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玉米须复合袋泡茶产品,并对其理化指标及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进行研究。(1)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配方,得到最佳配方为:玉米须1.5 g、薏苡仁0.5 g、红枣1.0 g、龙眼1.0 g、甘草0.5 g、黑枸杞0.4g和山药0.4 g,6×8 cm的玉米纤维袋为最佳包装材料。茶汤感官品质较佳,有玉米须的清香,口感协调、圆润。(2)参照国标对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袋泡茶的水分含量、干物质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和灰分分别为(7.42±0.34)g/100 g、(91.43±0.04)%、(40.74±1.25)%和(6.13±0.44)g/100 g;在冲泡温度为100℃,时间为5 min,加水量为120 m L时,茶汤中的多糖含量的为(0.6436±0.0050)mg/m L,黄酮含量为(0.0485±0.0003)mg/m L。(3)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研究指标,综合评价了玉米须复合袋泡茶茶汤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通过体外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实验,对玉米须复合袋泡茶茶汤的降糖活性进行评价。当冲泡温度为100℃,时间为5 min,加水量为120 m L时,茶汤可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与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2.98±1.04)%和(99.93±1.72)%。同时,表现出良好的Fe3+还原能力和较强的Fe2+螯合能力,Fe2+螯合率为(40.35±1.71)%。此外,茶汤还具有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12.99±1.59)%和(39.01±4.64)%。
张晓丽[4](2021)在《刺玫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认为刺玫果富含多种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广泛,在新药开发和新型功能性食品领域中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由于现代分离技术的局限性,刺玫果单体成分与药理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尚无重大突破,本论文针对刺玫果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为今后刺玫果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刺玫果总黄酮-Ca2+络合物的制备为其进一步综合利用开阔了思路本文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吸附-解吸的纯化法得到总黄酮含量高达60%以上的刺玫果总黄酮提取物,以此为原料,通过优化得到刺玫果总黄酮-Ca2+络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以无水甲醇为溶剂,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72 mg/m L,络合时间为4 h,恒温振荡器的水浴温度为30℃,Ca Cl2的质量浓度为6 mg/m L,体系p H值为10.5,最终络合转化率可高达98.43%,得率可达65.48%。目前未见相关报道,该研究为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黄酮金属络合药物提供了研究基础。2.从定性和定量角度研究了刺玫果中不同类别化学成分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刺玫果总黄酮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萃取相,采用UV-vis法和HPLC法对不同极性萃取相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及生物活性分析。以刺玫果粗提物作为参比组,通过清除·OH、DPPH·、亚硝酸盐和抗脂质体过氧化及FRAP法评价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刺玫果中含有较多的极性物质,大部分富集于乙酸乙酯萃取相和正丁醇相。其次,各相均表现出较强的生物活性,其中黄酮类、皂苷类、多酚类以及鞣质类的含量与DPPH·、·OH、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抗脂质过氧化活性以及FRAP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目前未见关于刺玫果这方面的相关报道,该研究为刺玫果生物活性深入研究提供了物质信息。3.采用多种分离方法对刺玫果正丁醇萃取相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利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反向C18柱色谱、半制备HPLC、重结晶等分离技术,从天然刺玫果正丁醇萃取相中分离和分析得到20个单体化合物,经结构鉴定确定了12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采用核磁共振法(1HNMR,13CNMR)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是5-乙氧基-2-甲氧基甲基-6-(1-甲基-丁氧基)-四氢吡喃-3,4-二醇(C1)、6-((庚-5-烯-3-基)氧基)-2-(甲氧基甲基)四氢吡喃-3,4,5-三醇(C2)、3-甲基-己烷(C3)、乙酸(C4)、乙二醇单乙酸酯(C5)、鼠李糖(C6),其中C1、C2为新化合物;采用HPLC法定性定量地确证了6个已知的化合物,分别是芦丁(C7)、槲皮素(C8)、齐墩果酸(C9)、熊果酸(C10)、原花青素B2(C11)、没食子酸(C12)。4.研究了模拟胃肠道消化液对刺玫果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化学成分研究基础上,从动力学角度研究刺玫果粗提物摄入人体后,机体对活性成分的吸收情况,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法对刺玫果粗提物的8种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玫果提取物消化前后活性成分的含量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消化后的产物清除·OH、ABTS+·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变化趋势相似,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在口腔和胃消化液中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性最强,肠透析液抗氧化性最弱,为研究刺玫果活性成分代谢动力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巩晓佩[5](2021)在《硫酸化修饰红枣多糖的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指出为进一步研究纯化红枣多糖及硫酸化修饰产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红枣粗多糖(ZJP)为实验原料,DEAE-52离子交换色谱及Sephadex-20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纯化红枣多糖(ZJP-1-1)。经浓硫酸法制备硫酸化红枣多糖(S-ZJP-1-1),探究ZJP-1-1和S-ZJP-1-1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结果如下:1、红枣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表征以购买的红枣粗多糖(ZJP)为主要原料,筛选出活性炭吸附脱色法、H2O2脱色法和两种大孔树脂(AB-8和D101)脱色法对ZJP脱色的最佳方法,以及用Svage试剂脱蛋白最佳脱蛋白的次数。实验结果表明:使用Sevag法脱蛋白6次对ZJP脱蛋白效果最好,且多糖保留率相对较高,脱蛋白率为74.53%,保留率为70.87%。脱色方法中大孔树脂AB-8的脱色效果最好,且多糖保留率较高,其脱色率为83.1%,多糖保留率为72.81%。初步处理的红枣多糖经过DEAE-52柱层析,得到四种主要组分ZJP-1、ZJP-2、ZJP-3和ZJP-4,通过对4种组分多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选用4种组分中抗氧化活性最高的ZJP-1进行Sephadex G-200柱层析,得到纯化红枣多糖ZJP-1-1。经过理化指标的测定:纯化红枣多糖ZJP-1-1是淡黄色固体粉末,不含有淀粉、蛋白、核酸和多酚类等物质。经结构表征的测定:纯化红枣多糖ZJP-1-1是分子量(Mw)为4.937×104 Da的杂多糖,由葡萄糖(Glc)、阿拉伯糖(Ara)、半乳糖组成(Gla),其摩尔比是99.328:0.449:0.411,ZJP-1-1是以α-吡喃糖为主构成的不具有三股螺旋结构的多糖,具有很多分支,主链存在1→6、少量1→3、1→2和1→4连接的糖苷键,在扫描电镜下为不规则片状形态,并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2、红枣多糖的硫酸化修饰及其结构表征采用浓硫酸法对红枣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的最佳条件为:酯化试剂(浓硫酸:正丁醇)的比例为3:1,反应时间为0.5 h,反应温度为0℃时,硫酸化红枣多糖的取代度最高。根据最佳反应条件得到红枣多糖硫酸化衍生物S-ZJP-1-1。S-ZJP-1-1是Mw为2.482×105Da的杂多糖,由葡萄糖(Glc)、阿拉伯糖(Ara)、半乳糖(Gla)组成,摩尔比为74.046:0.232:0.288,其中FT-IR分析S-ZJP-1-1除了具多糖吸收峰,还具硫酸基团的特征吸收峰,说明红枣多糖的硫酸化修饰成功进行。核磁共振光谱、高碘酸氧化、刚果红试验等表明S-ZJP-1-1具有与ZJP-1-1相同的主链结构,不具有三螺旋结构,表面为相对光滑的不规则片状形态,热稳定性相对提高。3、红枣多糖的生物活性分析经过对ZJP-1-1和S-ZJP-1-1的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当样品浓度是0.5mg/m L时,ZJP-1-1和S-ZJP-1-1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分别为40.4%和47.6%,ATBS自由基清除活性分别为42.02%和43.53%,·OH的清除率达到43.02%和46.53%,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为39.55%和42.77%,还原力为0.419和0.531,Fe2+螯合活性为39.55%和44.77%。对ZJP-1-1和S-ZJP-1-1进行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均具有较好的糖苷酶抑制能力。当多糖浓度在0.5mg/m L时,ZJP-1-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71.34%,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81.47%,S-ZJP-1-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78.12%,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84.34%。综上,硫酸化红枣多糖S-ZJP-1-1较纯化多糖ZJP-1-1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更强,且糖苷酶抑制能力也更高。
冉丽梅[6](2021)在《沙棘叶活性成分及其产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棘(Hippophae rhamnosides L.)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药用植物,功效与作用众多,对生态建设和人类健康方面有很大作用。但对沙棘叶研究的相对较少,为了更好的利用沙棘资源,本文针对其主要成分黄酮和多糖及其产品开展了研究,采用吸附树脂对沙棘叶黄酮进行纯化,筛选出最佳纯化工艺,并对其纯化前后生物活性进行了比较;同时研究了沙棘叶多糖的结构表征和生物活性;最后探究沙棘叶茶的冲泡工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沙棘叶黄酮采用醇提法,在70%乙醇、70℃条件下、料液比1:10,提取2 h,再以料液比1:8回流1.5 h,得到黄酮提取率为6.47±0.18%,测得黄酮纯度为12.90±0.1%。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沙棘叶黄酮,紫外法测含量,通过对吸附率、解吸附率和回收率的考察;基于单因素实验和层次分析法,采用Box-Bohnken Design实验设计原理研究了乙醇浓度、上样浓度、洗脱流速三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对黄酮类化合物纯化的影响。得到最佳纯化工艺:乙醇浓度82.93%、上样浓度0.09 mg/m L、洗脱流速1.71 m L/min,所得黄酮纯度为75.17±1.6%。2、沙棘叶多糖采用水提法,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1:60 g/m L、提取时间为4 h,多糖的提取率8.06±0.16%,粗多糖的纯度约为16.85±0.22%,经棉状DEAE脱色后,多糖的纯度为42.06±0.55%。用DEAE-52进行分离,使用蒸馏水、0.1、0.2、0.3、0.4和0.5mg/m L的Na Cl溶液以1 m L/min的流速洗脱,得HRLLP-1、HRLLP-2、HRLLP-3、HRLLP-4、HRLLP-5、HRLLP-6六个多糖组分。利用红外、高效液相对单糖的结构进行分析,红外光谱得出各组分都含有-OH、-CH2基团,6个单体多糖都含有糖醛酸结构,但含量有差别。单糖组成有岩藻糖、氨基葡萄糖、核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糖糖醛酸、鼠李糖、阿拉伯糖、葡糖糖和半乳糖,其中葡萄糖所占比例最大,所测单糖组成种类较丰富。其分子量范围为1.77×105Da-6.0×105Da。刚果红实验得出HRLLP-2、HRLLP-4、HRLLP-5、HRLLP-6具有三螺旋构象,而HRLLP-1和HRLLP-3没有三螺旋结构。3、纯化前后沙棘叶黄酮抗氧化性能的研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纯化前IC50=0.016±0.0003 mg/m L,纯化后的IC50=0.002±0.0001 mg/m L;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纯化前的IC50=1.501±0.0089 mg/m L,纯化后的IC50=1.131±0.0077 mg/m L,还原力测定中随着样品浓度增加吸光度也逐渐增加。结果得出,纯化后样品抗氧化活性均高于纯化前抗氧化活性。4、沙棘叶粗多糖抗氧化性能和免疫活性的研究,得出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对DPPH的IC50为0.0034±0.0002 mg/m L,对ABTS的IC50为0.0032±0.0001 mg/m L,对羟基自由基的IC50为5.3007±0.012 mg/m L;分别通过多糖对RAW 264.7细胞增值能力、吞噬能力以及NO分泌量来检测分离后的6个组分的免疫活性,其中HRLLP-1、HRLLP-2、HRLLP-3、HRLLP-4和HRLLP-5在低浓度(25μg/m L)下对巨噬细胞的增值达到最大分别是130.86%、127.08%、123.69%、135.08%和131.72%;在浓度为50μg/m L时,HRLLP-2对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促进作用最强,其吞噬指数为3.50;在浓度为800μg/m L时,HRLLP-6对NO分泌量最高为5.34±0.68μmol/L,结果表明6个HRLLPs组分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免疫调节活性。5、研究产品为沙棘茶,对其冲泡工艺和活性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其活性成分含量分别是多糖15.56±0.012%、黄酮2.51±0.25%、咖啡碱3.06±0.31%,茶多酚18.45±0.72%。HRLL茶的最佳冲泡工艺为:冲泡时间6 min,冲泡温度80℃,料液比1:49 g/m L。此时,HRLL茶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3.25±1.75%。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沙棘叶作为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和免疫调节剂,其相关产品沙棘茶同样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可进一步应用至食品和制药行业,为沙棘的高效利用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生吉萍,宿文凡[7](2021)在《茶树花多糖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茶树花与茶叶同根共生,但往往被视为茶树的废弃物,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损失。茶树花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其中茶树花中的多糖成分与茶叶中含有的多糖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明显高于茶鲜叶。茶树花多糖具有降血糖、抗氧化、免疫调节作用及抗肿瘤、肝保护、抗凝血等多种生物活性,是非常宝贵的新资源食品。茶树花多糖主要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酶法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和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出的茶树花粗多糖,一般需要经过脱蛋白、脱色、色谱柱分离等纯化工艺,得到纯净的茶树花多糖。目前,围绕茶树花多糖的研究报道较少,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聚焦茶树花这一新资源食品,围绕茶树花多糖的生物活性、提取方法、分离纯化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研究茶树花及其多糖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李宇航[8](2021)在《老鹰黑茶发酵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老鹰茶,又称老荫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四川老鹰茶为原料,分离不同地区茶类的生物活性物质,分析了其抑菌性和抗氧化性。研发了以石棉老鹰茶为原料发酵的黑茶产品并优化了生产工艺,并研究产品的降血糖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老鹰茶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测量。选用四川3个不同产地老鹰茶、老鹰茶新鲜植物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分离提取了富含多酚、黄酮的粗提物,测定了其含量。实验结果表明6个样品总多酚的含量在16.24%~22.1%之间,总黄酮含量在13.84%~16.77%之间。6个样品中石棉老鹰茶新鲜植物叶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最高。2.老鹰茶主要活性物质抑菌性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3个不同产地老鹰茶、老鹰茶新鲜植物叶的粗提物,测量了对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DPP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的强弱。实验结果表明6种样品的抑菌圈直径为0.85-2.56cm之间,对4种细菌的生长均显示出抑制作用,且提取物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强。、6种样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均高于对照品BHT(2,6-二叔丁基对甲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石棉老鹰茶鲜叶>叙州老鹰茶鲜叶>青川老鹰茶鲜叶>石棉老鹰茶>叙州老鹰茶>青川老鹰茶。3.发酵黑茶工艺优化。选取石棉老鹰茶新鲜植物叶为原料,采用黑茶工艺方式加工,通过研究黑茶在发酵过程中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和香气成分的差异,分析黑茶工艺对老鹰茶品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黑曲霉菌悬液接种量为1.5 m L(1×107个/m L),含水量为40%,发酵温度选取30℃,发酵天数为18 d时,老鹰黑茶的品质风味最佳,水浸出物的含量降低了7.64%,总多酚的含量降低了9.25%,总黄酮的含量增加了3.6%,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了1.47%,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分别下降了0.85%和1.85%,茶褐素的含量增加了6.32%。根据香气分析实验结果,老鹰茶香气方面表现出樟科植物特有的香气,刺激性较强,风味欠佳,老鹰黑茶风味品质良好,特征刺激性气味减弱,新鲜花香、果香、松脂香等增加,整体香气有所改善。4.发酵黑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通过STZ(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观察了老鹰茶和黑茶提取物对大鼠体重、血糖、糖耐量和胰腺组织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鹰茶和黑茶对于由糖尿病引起的体重下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老鹰茶组、黑茶组的血糖值分别降低了8.46%和10.54%,说明对大鼠的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糖尿病大鼠的耐糖量水平提高,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提高。黑茶的降血糖作用相对老鹰茶较好。
向丽[9](2021)在《复合酶提取桔梗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进行了桔梗多糖的两种提取工艺研究,对提取得到的桔梗多糖进行了脱色、去蛋白、柱层析等纯化,并对纯化后的桔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热水法提取桔梗多糖的过程中,粒径、水料比、温度、时间都会对桔梗多糖的浸出效果产生影响。温度是影响热水浸出的主要因素,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桔梗多糖的分解加速以及生物活性丧失。为保证桔梗多糖的浸出速度和收率,必须合理选择提取温度。(2)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的复配比例。复合酶的最佳配比为:纤维素酶2.0%、半纤维素酶2.5%、木瓜蛋白酶2.0%。该条件下桔梗多糖的提取率为5.23%。(3)采用响应面实验分别对复合酶辅助提取以及热水浸提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热水法和复合酶法的浸出提取多项回归模型。复合酶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酶解时间为90min、温度为50℃、p H值为5.30)和提取率(5.64%)在一定程度上是要优于热水法的最佳提取条件(温度为91℃、时间为1.8h、水料比为35 m L/g)和提取率(5.09%)的。(4)采用Sevag法去除多糖粗提物中的蛋白质。用H2O2对去蛋白后的提取物进行脱色处理,并对脱色条件进行了正交优化。采用DEAE-52离子交换层析柱层析,Sephadex G-7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透析对脱色产物进行进一步纯化。结果表明:Sevag法可去除粗提物中80%的蛋白质,在最佳的H2O2脱色条件(温度为50℃、时间为120min、p H为8.0、H2O2用量为10%)下脱色效果为63.22%,多糖保留效果为82.16%。纯化产物后在490nm下检测得单一峰;经红外光谱扫描,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吸收峰。(5)对热水浸提和复合酶辅助提取两种提取方法制得的桔梗多糖进行总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OH、O22-·的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桔梗多糖的总还原力和对DPPH自由基、·OH、O22-·的清除效果都能明显的被检测出,但低于同水平下抗坏血酸的抗氧化能力,复合酶法提取的桔梗多糖抗氧化能力优于热水法提取的桔梗多糖。
雷菁清,肖明,孙小凤,崔明明[10](2021)在《野生植物资源罗布麻研究现状》文中认为罗布麻是我国一种宝贵的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医药功能及纺织特性。介绍罗布麻的药理作用、生物化学成分、生理活性作用及影响罗布麻品质的因素等现状,并对罗布麻的生态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情况作出具体展望,为我国罗布麻的研究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
二、茶叶多糖及其生物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叶多糖及其生物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青钱柳多糖提取分离技术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青钱柳多糖提取技术 |
1.1 热水直接浸提 |
1.2 辅助提取 |
1.2.1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 |
1.2.2 酶解辅助提取 |
1.2.3 其他方法 |
2 青钱柳多糖分离纯化技术 |
2.1 脱色 |
2.2 脱蛋白 |
2.3 纯化 |
3 展望 |
(2)茶叶功能成分的健康作用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儿茶素类的健康功能研究进展 |
1. 儿茶素的延缓衰老作用 |
2. 儿茶素的抗肿瘤作用 |
3. 儿茶素的抗病毒作用 |
二、茶黄素的健康功能研究新进展 |
1. 茶黄素的抗炎症作用 |
2. 茶黄素的延缓衰老作用 |
3. 茶黄素的调节糖脂代谢作用 |
4. 茶黄素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
5. 茶黄素的抗病毒作用 |
三、茶氨酸的健康功能研究进展 |
1. 茶氨酸的神经保护作用 |
2. 茶氨酸的延缓衰老作用 |
3. 茶氨酸的免疫调节作用 |
4. 茶氨酸的代谢调节作用 |
四、儿茶素衍生物的健康功能研究进展 |
1. 聚酯型儿茶素类 |
2. 儿茶素氧化多聚体(线粒体激活因子) |
3. 甲基化儿茶素类 |
4. 儿茶素与茶氨酸的缩合产物 |
五、咖啡碱和苦茶碱的健康功能研究进展 |
六、茶多糖的健康功能研究进展 |
1. 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 |
2. 茶多糖的减肥作用 |
3. 茶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
4. 茶多糖的调节肠道菌群作用 |
(3)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研制及其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玉米须概述 |
1.2 玉米须的主要活性成分 |
1.2.1 玉米须多糖 |
1.2.2 玉米须黄酮 |
1.3 以玉米须为原料的食品开发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研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原料 |
2.2.2 主要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原料预处理 |
2.3.2 袋泡茶加工工艺流程 |
2.3.3 袋泡茶配方的确定 |
2.3.4 袋泡茶包装袋的选择 |
2.3.5 袋泡茶感官评定 |
2.3.6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袋泡茶中玉米须含量的确定 |
2.4.2 袋泡茶配方 |
2.4.3 袋泡茶包装袋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品质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原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原料预处理 |
3.3.2 袋泡茶制备 |
3.3.3 袋泡茶水分含量测定 |
3.3.4 袋泡茶干物质含量测定 |
3.3.5 袋泡茶水浸出物含量测定 |
3.3.6 袋泡茶总灰分含量测定 |
3.3.7 茶汤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
3.3.8 茶汤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
3.3.9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袋泡茶的基本理化指标结果分析 |
3.4.2 茶汤中多糖含量 |
3.4.3 茶汤中总黄酮含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体外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原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原料预处理 |
4.3.2 袋泡茶制备 |
4.3.3 抗氧化活性 |
4.3.4 降糖活性 |
4.3.5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抗氧化活性 |
4.4.2 降糖活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刺玫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学特征 |
1.2 化学成分 |
1.2.1 主要化学成分 |
1.2.2 含量测定 |
1.2.3 提取及纯化工艺 |
1.3 药理活性 |
1.4 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章 刺玫果总黄酮钙离子络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
2.1 仪器与试药 |
2.1.1 仪器 |
2.1.2 实验药品 |
2.2 方法 |
2.2.1 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2.2.2 刺玫果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 |
2.2.3 络合物的制备工艺 |
2.2.4 单因素实验 |
2.2.5 正交实验 |
2.2.6 工艺稳定性验证实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刺玫果醇提物不同极性萃取相活性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3.1 仪器与试药 |
3.1.1 仪器 |
3.1.2 试药 |
3.2 方法与结果分析 |
3.2.1 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制备 |
3.2.2 UV-vis法定量分析 |
3.2.3 HPLC法定量分析 |
3.2.4 生物活性测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刺玫果化学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 |
4.1.2 实验材料 |
4.1.3 药品 |
4.1.4 薄层色谱显色剂 |
4.1.5 柱层析及制备液相条件 |
4.1.6 分离纯化 |
4.2 分离化合物结构鉴定 |
4.2.1 高效液相色谱初步鉴定 |
4.2.2 核磁共振色谱解析 |
4.3 HPLC法定性与定量鉴别化合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对刺玫果提取物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5.1 仪器与试药 |
5.2 方法 |
5.2.1 待测液的制备 |
5.2.2 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
5.2.3 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
5.2.4 生物活性测定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硫酸化修饰红枣多糖的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红枣概述 |
1.1.1 红枣简介 |
1.1.2 红枣的药食两用价值 |
1.1.3 红枣多糖研究现状 |
1.2 多糖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
1.2.1 多糖生物活性 |
1.2.2 多糖的应用前景 |
1.3 多糖的研究方法概括 |
1.3.1 多糖的提取 |
1.3.2 多糖的分离纯化 |
1.4 多糖的修饰方法概括 |
1.4.1 多糖的物理学修饰 |
1.4.2 多糖的化学修饰 |
1.5 多糖的结构分析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红枣多糖的分离纯化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总糖含量的测定 |
2.2.2 蛋白含量的测定 |
2.2.3 脱蛋白 |
2.2.4 脱色方法比较 |
2.2.5 红枣多糖的分离纯化 |
2.2.6 纯化组分多糖的抗氧化性测定 |
2.2.7 ZJP-1-1 的理化性质分析 |
2.2.8 ZJP-1-1 的分子量测定 |
2.2.9 ZJP-1-1 的单糖组成 |
2.2.10 ZJP-1-1 的红外光谱分析 |
2.2.11 ZJP-1-1 的高碘酸氧化分析 |
2.2.12 ZJP-1-1 的核磁共振分析 |
2.2.13 ZJP-1-1 的三螺旋结构分析 |
2.2.14 ZJP-1-1 的碘-碘化钾反应 |
2.2.15 ZJP-1-1 的扫描电镜分析 |
2.2.16 ZJP-1-1 的热重-差热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总糖含量测定 |
2.3.2 蛋白含量测定 |
2.3.3 脱蛋白结果 |
2.3.4 脱色结果 |
2.3.5 DEAE-52 纤维素纯化红枣多糖 |
2.3.6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3.7 Sephadex G-200 纯化红枣多糖 |
2.3.8 纯化红枣多糖的理化性质分析 |
2.3.9 ZJP-1-1 的分子量测定 |
2.3.10 ZJP-1-1 的单糖组成 |
2.3.11 ZJP-1-1的FT-IR分析 |
2.3.12 ZJP-1-1 的高碘酸氧化分析 |
2.3.13 ZJP-1-1的NMR分析 |
2.3.14 ZJP-1-1 的三螺旋结构分析 |
2.3.15 ZJP-1-1 的碘-碘化钾反应 |
2.3.16 ZJP-1-1 的扫描电镜分析 |
2.3.17 ZJP-1-1 的热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枣多糖硫酸化改性及其结构表征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0 硫酸化红枣多糖的制备 |
3.2.1 硫酸化红枣多糖单因素试验 |
3.2.2 S-ZJP-1-1 的分子量测定 |
3.2.3 S-ZJP-1-1 的单糖组成 |
3.2.4 S-ZJP-1-1 得红外光谱分析 |
3.2.5 S-ZJP-1-1 的高碘酸氧化分析 |
3.2.6 S-ZJP-1-1 的核磁共振分析 |
3.2.7 S-ZJP-1-1 的三螺旋结构分析 |
3.2.8 S-ZJP-1-1 的碘-碘化钾反应 |
3.2.9 S-ZJP-1-1 的扫描电镜分析 |
3.2.10 S-ZJP-1-1 的热重-差热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硫酸化多糖单因素分析 |
3.3.2 S-ZJP-1-1 的分子量的测定 |
3.3.3 S-ZJP-1-1 的单糖组成分析 |
3.3.4 S-ZJP-1-1 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5 S-ZJP-1-1 的高碘酸氧化分析 |
3.3.6 S-ZJP-1-1 的核磁共振分析 |
3.3.7 S-ZJP-1-1 的三螺旋结构分析 |
3.3.8 S-ZJP-1-1 的碘-碘化钾反应 |
3.3.9 S-ZJP-1-1 的扫描电镜分析 |
3.3.10 S-ZJP-1-1 的热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枣多糖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2.2 羟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
4.2.3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2.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测定 |
4.2.5 还原力的测定 |
4.2.6 亚铁离子螯和能力的测定 |
4.2.7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 |
4.2.8 α-淀粉酶抑制能力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
4.3.2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
4.3.3 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
4.3.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
4.3.5 还原力的测定 |
4.3.6 亚铁螯合能力测定 |
4.3.7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
4.3.8 α-淀粉酶抑制活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红枣粗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
5.1.2 硫酸化红枣多糖制备及结构表征 |
5.1.3 ZJP-1-1和S-ZJP-1-1 的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沙棘叶活性成分及其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沙棘叶简介 |
1.2 沙棘叶黄酮简介 |
1.2.1 黄酮的提取及纯化 |
1.2.2 黄酮的生物活性研究 |
1.3 沙棘叶多糖简介 |
1.3.1 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
1.3.2 多糖的结构表征 |
1.3.3 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沙棘叶黄酮的提取纯化 |
2.1 材料与器材 |
2.1.1 原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沙棘叶总黄酮的提取 |
2.2.2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2.3 沙棘叶总黄酮的纯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沙棘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3.2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2.3.3 层次分析对单因素数据分析 |
2.3.4 响应面优化实验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沙棘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
3.1 材料与器材 |
3.1.1 原料 |
3.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沙棘叶多糖的提取 |
3.2.2 多糖含量的测定 |
3.2.3 粗多糖的纯化及分离 |
3.2.4 紫外光谱扫描 |
3.2.5 红外光谱扫描 |
3.2.6 分子量测定 |
3.2.7 单糖组成 |
3.2.8 三螺旋结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多糖的标准曲线 |
3.3.2 多糖的提取及纯化 |
3.3.3 DEAE-52 纤维素分离纯化多糖 |
3.3.4 紫外光谱分析 |
3.3.5 红外光谱分析 |
3.3.6 多糖相对分子量测定 |
3.3.7 单糖组成 |
3.3.8 三螺旋结构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沙棘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器材 |
4.1.1 原料 |
4.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清除羟基自由基测定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
4.2.2 清除DPPH自由基测定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
4.2.3 还原力的测定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测定 |
4.3.2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测定 |
4.3.3 还原力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沙棘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 |
5.1 材料与器材 |
5.1.1 原料 |
5.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5.2.2 免疫活性的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抗氧化活性分析 |
5.3.2 免疫活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沙棘叶的产品研究 |
6.1 材料与器材 |
6.1.1 原料 |
6.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2 实验方法 |
6.2.1 不同冲泡条件对沙棘叶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6.2.2 沙棘茶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
6.2.3 沙棘茶中黄酮的含量测定 |
6.2.4 沙棘茶中咖啡碱的含量测定 |
6.2.5 沙棘茶中茶多酚的含量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沙棘叶茶抗氧化活性因素实验 |
6.3.2 响应面分析及验证 |
6.3.3 沙棘叶茶多糖、黄酮、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科研成果 |
致谢 |
(8)老鹰黑茶发酵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老鹰茶概述 |
1.1.1 历史渊源 |
1.1.2 植物学特征 |
1.2 老鹰茶的活性成分概述 |
1.2.1 多酚类化合物 |
1.2.2 黄酮类化合物 |
1.2.3 蛋白质和氨基酸 |
1.2.4 挥发油 |
1.2.5 其它有效成分 |
1.3 加工工艺研究现状 |
1.4 降血糖研究现状 |
1.4.1 糖尿病概述 |
1.4.2 茶叶降血糖研究进展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老鹰茶生物活性物质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总多酚含量测定 |
2.2.2 总黄酮含量测定 |
2.2.3 抑菌活性研究 |
2.2.4 抗氧化活性研究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总多酚含量比较 |
2.3.2 总黄酮含量比较 |
2.3.3 抑菌活性比较 |
2.3.4 抗氧化活性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3 老鹰茶发酵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黑曲霉的分离活化及悬浮液的制备 |
3.2.2 黑茶工艺流程 |
3.2.3 黑茶单因素实验 |
3.2.4 生化成分测定 |
3.2.5 香气成分检测分析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不同因素对黑茶品质的影响 |
3.3.2 香气成分分析 |
3.3.3 部分样品展示 |
3.4 本章小结 |
4 老鹰茶降血糖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1.4 实验动物 |
4.2 实验方法 |
4.2.1 药物配制 |
4.2.2 动物造模 |
4.2.3 动物分组及给药 |
4.2.4 大鼠体重的测定 |
4.2.5 大鼠血糖的测定 |
4.2.6 大鼠糖耐量的测定 |
4.2.7 胰岛细胞形态学观察 |
4.2.8 统计学方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提取物对高血糖大鼠生长的影响 |
4.3.2 提取物对高血糖大鼠血糖的影响 |
4.3.3 提取物对高血糖大鼠糖耐量的影响 |
4.3.4 胰岛细胞形态学观察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复合酶提取桔梗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桔梗的生物学特征 |
1.2 桔梗的药用化学成分 |
1.2.1 三萜皂苷类 |
1.2.2 黄酮类 |
1.2.3 酚类化合物 |
1.2.4 甾醇类化合物 |
1.2.5 多糖类化合物 |
1.2.6 其他 |
1.3 桔梗的药用价值 |
1.3.1 抗炎止咳平喘作用 |
1.3.2 降血糖血脂作用 |
1.3.3 治疗肿瘤的作用 |
1.3.4 对肝、肺的保护作用 |
1.3.5 抗肥胖作用 |
1.3.6 抗疲劳作用 |
1.3.7 抗氧化作用 |
1.3.8 其他药理学作用 |
1.4 桔梗多糖的的药用价值 |
1.4.1 桔梗多糖的降血糖作用 |
1.4.2 桔梗多糖的降血脂作用 |
1.4.3 桔梗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
1.4.4 桔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1.4.5 桔梗多糖的抗肿瘤活性 |
1.4.6 桔梗多糖的抗病毒活性 |
1.4.7 桔梗多糖的抗辐射活性 |
1.4.8 桔梗多糖的其他生物活性 |
1.5 桔梗多糖的提取方法 |
1.5.1 溶剂提取法 |
1.5.2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5.3 超滤法 |
1.5.4 超声波强化法 |
1.5.5 酶解法 |
1.5.6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6 桔梗多糖提取物中蛋白质的去除方法 |
1.7 桔梗多糖提取物的脱色方法 |
1.8 桔梗多糖的纯化方法 |
1.8.1 沉淀法 |
1.8.2 季铵盐络合法 |
1.8.3 制备性区域电泳法 |
1.8.4 离子交换柱层析法 |
1.8.5 凝胶柱层析法 |
1.9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1.9.1 选题意义 |
1.9.2 研究内容 |
1.9.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桔梗多糖的提取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石油醚脱脂 |
2.2.2 热水浸出法 |
2.2.3 复合酶提取法 |
2.2.4 桔梗多糖各组分含量测定 |
2.3 热水法提取结果与分析 |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2 热水法提取工艺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
2.4 复合酶法提取结果与分析 |
2.4.1 复合酶配比实验结果 |
2.4.2 复合酶辅助提取单因素实验结果 |
2.4.3 复合酶法多糖提取工艺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桔梗多糖的纯化 |
3.1 实验材料 |
3.1.1 仪器设备 |
3.1.2 化学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桔梗多糖醇沉 |
3.2.2 蛋白质去除 |
3.2.3 去除色素 |
3.2.4 桔梗多糖的纯化 |
3.2.5 透析 |
3.2.6 多糖的红外光谱扫描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去除蛋白质结果 |
3.3.2 H_2O_2去色素结果 |
3.3.3 DEAE-52 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结果 |
3.3.4 Sephadex G-75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结果 |
3.3.5 多糖的红外光谱扫描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桔梗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原料 |
4.1.2 仪器设备 |
4.1.3 化学试剂 |
4.2 抗氧化实验方法 |
4.2.1 总还原力测定 |
4.2.2 ·OH清除效果测定 |
4.2.3 O_2~(2-)·清除效果测定 |
4.2.4 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测定 |
4.3 桔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分析 |
4.3.1 总还原力 |
4.3.2 ·OH清除能力 |
4.3.3 O_2~(2-)·清除能力 |
4.3.4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野生植物资源罗布麻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引文格式: |
1 罗布麻药理作用 |
2 罗布麻的形态学特征 |
3 罗布麻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生理活性研究现状 |
3.1 黄酮类及其生理活性 |
3.2 多糖类及其生物活性 |
3.3 茶多酚类及其生物活性 |
3.4 芦丁和绿原酸及其生物活性 |
3.5 其它 |
4 影响罗布麻品质的因素 |
4.1 不同产地及采摘期导致罗布麻品质具有差异 |
4.2 不同部位对罗布麻品质的影响 |
4.3 粉碎后的粒径及茶叶杀青处理工艺对罗布麻茶叶品质的影响 |
5 罗布麻的应用现状 |
6 展望 |
四、茶叶多糖及其生物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青钱柳多糖提取分离技术研究现状[J]. 郑春磊,吕杨俊,朱建红,蒋玉兰,潘俊娴,施昌衍,王孔锡,朱跃进. 中国茶叶加工, 2021(03)
- [2]茶叶功能成分的健康作用研究新进展[J]. 刘仲华,黄建安,龚雨顺,张盛,李勤,熊立瑰,蔡淑娴,林勇,朱洺志,刘长伟. 中国茶叶, 2021(09)
- [3]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研制及其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研究[D]. 赵寒青. 吉林大学, 2021(01)
- [4]刺玫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张晓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5]硫酸化修饰红枣多糖的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 巩晓佩. 石河子大学, 2021
- [6]沙棘叶活性成分及其产品研究[D]. 冉丽梅. 吉林化工学院, 2021(01)
- [7]茶树花多糖研究进展[J]. 生吉萍,宿文凡.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21(03)
- [8]老鹰黑茶发酵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李宇航. 西华大学, 2021
- [9]复合酶提取桔梗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 向丽.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10]野生植物资源罗布麻研究现状[J]. 雷菁清,肖明,孙小凤,崔明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