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思考和基本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贺[1](2021)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所衍生的环境问题逐渐显露,城市水文环境遭到破坏、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备受关注,导致的城市居住区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无法满足居民对生活环境的多元化需求。21世纪我国已经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指明了生态化、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引导居民更好地跻身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感受自然环境魅力。海绵城市理念提出是基于低影响开发理论,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雨洪管理系统,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居住区作为人与城市环境紧密联系最直接的纽带,探索居住区的雨水利用和雨水景观化的方法是实现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有效策略,是顺应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促进执行海绵城市理念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课题紧密围绕海绵城市理念和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这两方面的脉络和发展方向,提出并论证了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融入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以北方城市的地质、地域特征为研究前提,通过实地调研细致地分析了北方城市居住区景观环境现存的诸多问题,通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论,总结居民对城市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各类需求等问题。再次,结合城市城区雨水的径流过程,提出雨水景观化从理念到具体、从局部到整体、从功能到生态的现代北方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应用原则与方法。最后,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北方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实践探索,利用现代生态语言和现代设计语言进一步阐述海绵城市理念的本质与目的,从而设计出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现代居住环境的有机性、生态性、自然性、和谐性的空间环境。总之,海绵城市理念是以“雨水”为专题的现代化、生态化的现代发展理念,同时,通过系统的研究,为北方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如何更好地合理利用及节约城市水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支持,通过以景观设计要素与城市景观节点中的海绵城市微观尺度设计,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环境。课题希望着眼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促进以现代城市生态化为发展方向的北方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更好地推动现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杨润芝[2](2021)在《生态水文视角下海北州西海镇海绵化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新时代的城镇建设运营要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道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突出强调推进实施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在生态敏感的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推行海绵化建设是缓解城镇发展对生态水文系统干扰、保护流域水生态环境、推动城镇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西海镇作为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内首批省部共建的高原美丽城镇示范镇,承担着构建城镇绿色发展新格局,打造生态宜居的高原美丽城镇新样板的重要责任,然其当前薄弱的建设基础和滞后的规划设计严重制约了城镇发展目标的实现。面对脆弱的区域生态水文环境和滞后的城镇发展现状,现有海绵城市经验无法有效指导西海镇进行海绵建设。因此,本文从生态水文视角出发,展开适宜于西海镇生态水文环境与城镇建设现状的海绵化规划设计研究,为城镇绿色生态建设提供思路与途径。首先,分析总结西海镇空间建设特征和生态水文特质,研究城镇空间建设中影响生态水文过程的主要因素,提出适宜性海绵城镇建设目标。其次,探寻适应于西海镇自然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水平的海绵化技术,为适宜性的海绵化规划设计提供选择。再次,提出水文过程优化的方向与内容,通过海绵化设计对干扰地块水文过程优化的下垫面要素及空间构成进行调整,在技术集成中进行选择与组合以落实海绵化内容,实现生态水文学理论到海绵化技术的转译。最后,以适宜性海绵化路径为基础对西海镇展开适宜性海绵化规划,利用SWMM模型对海绵化建设效果进行验证,确保城镇海绵化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研究结果显示,西海镇建筑密度的高低以及不透水下垫面的多少是影响生态水文过程蒸发和径流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西海镇适宜性海绵城镇建设目标要以恢复水文过程自然循环为目标,以下垫面改造为规划设计要点。其次,在既有应用成熟的海绵化设施中展开遴选,筛选出适应于西海镇气候特质、生态系统特征、人力资源特征以及运营维护特征的海绵设施,并形成适应性技术集成。然后,根据下垫面径流情况,将西海镇划分成甲、乙、丙、丁四个地块类型并提取典型,分别提出“蓄”、“渗”、“存”、“流”四个优化方向,以此为目标进行典型地块海绵化设计,根据设计内容分别在适应性技术集成中选择相应的设施进行组合完成各典型地块的海绵化布局,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管控要求,通过SWMM模型验证海绵化后的各典型地块实现了海绵化效益的最大化。最后,在典型地块的海绵化路径构建的基础上,对西海镇进行雨水单元划分,从城镇用地、地块下垫面和技术设施三个方面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利用SWMM雨洪模型对海绵化前后的径流总量控制情况、雨水储存回用情况以及径流污染削减情况进行模拟,验证本次海绵化规划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并提出规划管理与实践保障措施以保证海绵化的最终实现。
张涵[3](2021)在《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文中认为为解决城市雨水控制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及其建设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其相应的绿色海绵设施也在公园绿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具有独特地形条件的山体公园而言,如何有效提升海绵化改造后的综合效益,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能否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如何在已建和未建的城市山体公园中开展海绵化改造设计是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建设中的关键内容。本文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综合评价识别现状建设问题,将海绵城市与山体修复结合探讨有效提升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效益的改造设计策略。本文以“背景研究——理论研究——评价研究——策略研究——实践研究”的总体思路,从综合评价角度出发,探究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方法及策略。首先,通过梳理研究背景明确了公园绿地向海绵型绿地转变的必然性,明确了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以提升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建设成效及市民满意度的必要性,梳理海绵城市、城市山体公园、综合评价的概念及国内外进展,并通过典型案例总结设计要点,为后文设计策略提供经验与借鉴。其次,对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通过对综合评价方法可行性分析及比较,确定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出包含生态环境效益、社会功能效益及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指标模型,确定了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的重点因子。再次,文章重点对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的建设措施及设计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城市山体公园地质条件独特、径流冲刷严重、生态恢复性差的特点,以问题及指标权重为导向,综合海绵城市理念与山体修复策略,得出规划层面中分类指导海绵区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的指导,实践技术层面整合海绵技术、选择适宜的海绵设施,构建公园水文管理系统,耦合地形、水体、道路及广场、植物要素的海绵化改造设计方法。最后,在对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实地调研及市民满意度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策略应用到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中解决当前问题,满足使用者需求,发挥公园复合功能,将其打造成雨水处理网络完善、具备综合效益的城市山地立体海绵体。进一步论证了在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中结合综合评价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付靖雯[4](2021)在《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城市下垫面构成中,硬质下垫面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导致城市原水文循环体系发生大规模的改变,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水生态、水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当前城市建设从增量发展转为存量发展,传统手法处理雨水无法配适城市发展现状,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城市广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作为城镇化深度发展的产物,广场是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强化城市广场的雨水管理,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以海绵化为切入点,对泰安泰山广场进行海绵化改造的耦合设计研究,从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和海绵设施景观化等角度探究海绵城市理念对广场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论文首先对国内外雨洪管理理论与实践进展进行了梳理,分析归纳各国雨洪管理理论的共同点,从海绵城市视角对国内城市广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总结和预测,同时分析了泰安城市广场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将相关理论与城市广场改造相结合,探讨其适用性,同时横向比较并总结各理论之间的差异并提炼出可借鉴的要点,总结出与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相契合的理论。选取国内外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案例各三个进行详细分析并从中总结可借鉴的经验和改造手法。再次,提出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有机融合的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并从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海绵设施景观化以及二者的耦合与一体化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改造策略上,则从区域、城市、广场三个宏观层面与绿化、水景观、铺装、微地形、设施小品以及使用人群等微观层面展开研究。从海绵化角度提出广场改造程序并筛选适用于广场的技术设施。结合海绵设施的景观化表达,总结提炼出海绵设施在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中“主人工,辅生态”和“主生态,辅人工”的两种组合模式。最后,通过对泰安泰山广场的改造设计,进一步论证了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耦合的可行性。通过广场海绵体系的构建、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专项设计以及海绵设施景观化详细设计,打造能消纳和利用雨水的海绵型广场。
岳红岩[5](2021)在《基于AHP的西咸新区半干旱地区雨水利用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文中认为雨水利用是半干旱地区提高生产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雨水利用效益对于指导雨水利用模式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为例,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雨水利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雨水利用效益权重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协调发展是雨水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与保障。基于此,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个方面提出半干旱地区雨水高效利用策略,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
路琪儿,罗平平,虞望琦,张世鹏,汪弋乂,朱熙,高飞[6](2021)在《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在列举分析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不同场景和阶段研究进展基础上,从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两个方面分析了各种利用方法的优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对国内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雨水管理体系的比较分析,对我国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和总结,分析了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挑战与前景,针对我国现阶段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提出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开发高效的雨水资源化利用材料和设施、加强宣传以及引入社会资本等建议。
杜海龙[7](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赵迪先[8](2020)在《韧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研究 ——以镇江为例》文中提出海绵城市是在借鉴国际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针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水系统问题提出的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模式。目前我国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研究在构建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大多侧重于选取生态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并参考国家或地方标准以及专家意见进行评分,评价维度不够全面,评价方式受主观判断影响较大,尤其是缺少海绵城市建设社会效益的定量评价方法以及适用于检验海绵城市阶段性建设成果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基于以上现实背景和需求,为了更好地体现海绵城市规划及其实施建设对于城市整体发展的推动作用,本文引入韧性城市理论,以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江苏省镇江市为实证对象,以海绵城市实施建设对城市经济、工程、环境和社会四个层面的韧性提升为出发点,构建韧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体系。首先,本文在梳理国内韧性视角下城市雨洪灾害治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以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为目标的特点,采用系统科学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建立包含经济效益、工程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四个准则层共十八项指标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为了对比规划实施的实际效果与建设目标之间的偏差,基于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法,利用对数型功效系数法对各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转换评分,构建模糊判断一致性矩阵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选取几何平均合成法作为合成模型,建立可以反映整体建设目标实现程度的海绵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再次,在分析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社会韧性的提升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城市海绵体社会效益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腾讯宜出行热力数据和核密度分析建立人口估算模型,结合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可达性分析模型,从而对比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后各居民地的绿地可达性提升程度,结果表明:城市海绵体建设后,试点区内所有居民地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公园绿地可达性为“差”的居民地比例明显减少,可达性为“较好”和“好”的居民地比例明显增多,即城市海绵体的建设改善了原有公园绿地配置不合理的状况,带来了显着的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镇江市经过三年试点建设,极大程度地完成了海绵城市规划在节约利用雨水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设定的近期建设目标,提高了城市经济、工程、环境、社会各方面适应和应对雨洪灾害的能力,代入模型计算得到试点区海绵城市规划实施效果综合评价值F=95.000,各准则层评价值由高至低依次为环境效益97.186、经济效益93.618、社会效益93.614以及工程效益91.843,评级均为规划实施效果“好”,总体建设水平较高,实现了对城市韧性的整体提升。本文综合应用当代互联网络位置地图系统的社会大数据和卫星遥感大数据,运用定量化、系统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构建了韧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体系,且较为创新地提出了基于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城市海绵体社会效益评价方法,所建立的模型经验证均具有一定普适性,可以为其他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正文共约45000字,图表28幅。
施金凤[9](2020)在《基于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雨水广场设计》文中提出雨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净化城市环境、调节城市气候、补充城市地下水、滋养城市生态的重要作用。在过度发展的城市环境和人工控制的雨水管网影响下,雨水自然循环过程发生改变,下渗环节削弱,产流速度加快规模增强,导致城市内涝、径流污染等问题,对社会运行、城市生态造成负面影响。在全球性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持续发展的“加持”下,这种影响的强度和规模将会持续增长。在现代城市发展理念中,景观基础设施是组织城市空间形态和承载城市复合功能的基本框架,能够协调自然和城市之间、生态系统和人工系统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基于生态设计思想的景观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系统介入人工和自然之间,以和谐高效可持续的生态方法化解城市雨水问题,实现雨水资源化。本文第一章阐述了生态思想在城市和基础设施的重要表现及作用,第二章阐述了城市广场作为研究主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是城市肌理组织的重要节点,是承载复合功能的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良好的雨水利用潜力和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发展潜力。近年来国内外就城市雨水管理提出不同策略和方法,荷兰等国家亦开展雨水广场实践项目,为我国城市雨水利用实践和雨水广场设计提供具体方法。第三章对生态性雨水广场设计展开具体探究,从城市广场的雨水生态系统构建、复合生态功能的空间组织、生态理念的公众传达等方面进行研究。
陈麟[10](2020)在《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对雨水的资源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的大力发展,水资源匮乏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雨水作为非常规水,是城市生活中的最强补给。超滤工艺常应用于饮用水、污水的处理,但采用超滤工艺处理雨水没有过多的研究。合理而有效的对雨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雨水回用标准,充分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实验证明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对初期雨水、后期雨水具有一定的污染物去除能力,能够满足城市杂用水标准;通过计算证明絮凝—超滤组合工艺能够提高雨水资源潜力,更大程度地对雨水进行开发利用。并且组合工艺的直接运行成本低,便于推广运行。故本课题的研究对水资源的节约、对雨水资源化利用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本论文以重庆市渝北区实测降雨数据为基础,采用常规絮凝、直接超滤、絮凝—超滤组合工艺,通过配水模拟初期雨水及后期雨水,对雨水进行处理研究。对比原水与出水的常规水质,判断工艺对雨水的处理结果是否符合城市雨水回用标准。同时,根据该区的降雨情况与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等相关资料,对其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的雨水资源潜力分别进行估算,并结合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对雨水的处理结果,计算工艺处理后的雨水满足雨水回用标准的概率,以此重新估算该区的现实潜力,基于相关试验和计算结果,对雨水的资源化利用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了以下结论:常规絮凝工艺处理初期雨水的最优参数为快速搅拌1min,慢速搅拌6min,絮凝剂投加量为6mg/L,沉淀时间10min~20min;处理后期雨水的最优参数为快速搅拌1min,慢速搅拌3min,絮凝剂投加量为9mg/L,沉淀时间20min。水质指标去除最好的是浊度、总磷,其去除率分别在86%以上与72%以上;直接超滤工艺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极好,基本稳定在99%以上,且去浊能力与原水的自身浓度无太大关系。对COD、UV254、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均在20%左右。絮凝—超滤工艺对总氮的去除效果与直接超滤的去除效果相当,去除率在23%左右,对总磷、UV254的去除效果较直接超滤明显更高,分别在75%、65%左右。相比直接超滤,絮凝—超滤工艺明显改善了膜污染情况;重庆市渝北区的雨水资源现实潜力(PI=4mm)在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的时候,分别为2272.04×105m3、2042.75×105m3、1835.01×105m3;采用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处理过初期雨水后,该区典型年的雨水资源现实潜力总体得到提高55.5%。
二、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思考和基本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思考和基本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对象相关理论研究 |
2.1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 |
2.1.1 低影响开发(LID) |
2.1.2 海绵城市理念 |
2.1.3 绿色基础设施 |
2.2 北方居住区景观相关研究 |
2.2.1 北方居住区景观 |
2.2.2 居住区环境的生态化发展 |
2.3 海绵城市理念与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综合性研究 |
2.3.1 海绵城市建设途径 |
2.3.2 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必要性 |
2.3.3 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可行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方居住区景观调研分析 |
3.1 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 |
3.1.1 既有居住区景观分析 |
3.1.2 海绵城市居住区景观改造分析 |
3.1.3 新建居住区景观分析 |
3.2 北方居住区景观问题分析 |
3.2.1 城市化进程所衍生的环境问题 |
3.2.2 地域性特色缺失 |
3.2.3 长期水体景观效果运行难 |
3.3 居民对居住区景观的需求分析 |
3.3.1 景观功能的实用性 |
3.3.2 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
3.3.3 景观环境的生态性 |
3.3.4 居住空间的意境营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应用方法 |
4.1 居住区雨水景观化的应用策略 |
4.1.1 雨水的径流行径 |
4.1.2 居住区中的雨水径流分类 |
4.1.3 雨水景观化的应用方法 |
4.2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的雨洪管理与设计 |
4.2.1 地形的雨水景观化设计 |
4.2.2 植物的雨水景观化设计 |
4.2.3 水体的雨水景观化设计 |
4.2.4 道路的雨水景观化设计 |
4.2.5 铺装的雨水景观化设计 |
4.2.6 建筑的雨水景观化设计 |
4.3 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
4.3.1 功能多样 |
4.3.2 生态优先 |
4.3.3 过程可视 |
4.3.4 地域突出 |
4.4 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 |
4.4.1 注重场地设计的整体性 |
4.4.2 考虑长期景观效果 |
4.4.3 海绵城市理念与景观设计途径相结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实践 |
5.1 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5.1.1 美国太平洋坎纳公寓 |
5.1.2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理工学院庭院 |
5.1.3 泰国Blocs77 分契式公寓 |
5.1.4 雄安雨水街坊 |
5.1.5 青铁华润城一期大区 |
5.2 设计实践——融享居住区景观设计概况 |
5.2.1 地理位置及环境分析 |
5.2.2 设计定位 |
5.2.3 总平面图规划设计 |
5.2.4 交通动线设计 |
5.2.5 分区规划设计 |
5.3 设计实践——融享居住区景观节点设计 |
5.3.1 入口景观设计 |
5.3.2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
5.3.3 旱喷广场设计 |
5.3.4 儿童空间设计 |
5.3.5 其它景观节点设计 |
5.3.6 照明设计 |
5.4 北方居住区景观统筹设计 |
5.4.1 季相景观策略 |
5.4.2 植物配置要点 |
5.4.3 文化意境营造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前景与展望 |
6.1 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前景 |
6.1.1 居住区景观的多元化协调发展 |
6.1.2 由小及大的完整性景观设计思路 |
6.2 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展望 |
6.2.1 多元化发展的整合设计 |
6.2.2 生态发展理念的重塑 |
6.2.3 “以人为本”的居民参与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生态水文视角下海北州西海镇海绵化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相关概念释义与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释义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城市生态水文学的研究 |
1.3.2 关于海绵化规划设计的研究 |
1.3.3 研究综述小结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西海镇生态水文特质与空间建设特征研究 |
2.1 西海镇总体概况 |
2.1.1 发展历程及使命 |
2.1.2 规划解读 |
2.1.3 地理区位 |
2.1.4 自然环境 |
2.1.5 社会经济 |
2.2 西海镇生态水文特质研究 |
2.2.1 水文过程特质 |
2.2.2 城市化水文效应特质 |
2.2.3 城市化伴生水环境及水生态效应特质 |
2.3 西海镇空间建设特征研究 |
2.3.1 用地功能属性 |
2.3.2 建设开发强度 |
2.3.3 下垫面类型 |
2.4 西海镇生态水文特质与空间建设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2.4.1 分析方法 |
2.4.2 因子选择及数据获取 |
2.4.3 蒸发与空间建设的相关性 |
2.4.4 径流与空间建设的相关性 |
2.5 本章小结 |
3 西海镇适应性海绵化设施与技术选择 |
3.1 适应性海绵化设施选择原则 |
3.2 既有海绵化设施汇总 |
3.3 适应性海绵化设施选择 |
3.3.1 基于气候环境特征的建造材料选择 |
3.3.2 基于生态系统特征的本土植物应用 |
3.3.3 基于人力资源特征的建造工艺选择 |
3.3.4 基于运营维护特征的海绵设施选择 |
3.4 适应性技术集成 |
3.4.1 设施分级 |
3.4.2 适应性技术集成 |
3.5 本章小结 |
4 西海镇适宜性海绵化路径构建 |
4.1 地块类型划分及典型地块提取 |
4.1.1 划分原则 |
4.1.2 地块类型划分 |
4.1.3 典型地块提取 |
4.2 地块水文过程优化 |
4.2.1 生态水文优化理念 |
4.2.2 甲型地块水文过程优化 |
4.2.3 乙型地块水文过程优化 |
4.2.4 丙型地块水文过程优化 |
4.2.5 丁型地块水文过程优化 |
4.3 典型地块适宜性海绵化设计 |
4.3.1 适宜性海绵化设计的目标 |
4.3.2 甲型典型地块适宜性海绵化设计 |
4.3.3 乙型典型地块适宜性海绵化设计 |
4.3.4 丙型典型地块适宜性海绵化设计 |
4.3.5 丁型典型地块适宜性海绵化设计 |
4.4 典型地块生态水文潜力分析 |
4.4.1 SWMM模型构建 |
4.4.2 甲型典型地块生态水文潜力分析 |
4.4.3 乙型典型地块生态水文潜力分析 |
4.4.4 丙型典型地块生态水文潜力分析 |
4.4.5 丁型典型地块生态水文潜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西海镇适宜性海绵化规划实践 |
5.1 城镇用地控制 |
5.1.1 汇水分区划定 |
5.1.2 用地管控 |
5.2 地块下垫面控制 |
5.3 地块海绵设施控制 |
5.4 海绵化建设效果验证 |
5.4.1 径流控制分析 |
5.4.2 污染削减分析 |
5.4.3 雨水资源化利用分析 |
5.5 规划管理与实践保障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创新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图表目类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1:西海镇下垫面类型及面积汇总表 |
附录2:西海镇2012、2016、2019 三年城乡用地汇总表 |
附录3:西海镇2012、2016、2019 三年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
附录4:西海镇2012、2016、2019 三年城镇下垫面类型及面积汇总表 |
附录5:既有海绵化技术设施汇总表 |
附录6:《西海镇适应性海绵化技术设施选择中人力资源和运营维护特征的适应性评价》专家打分表 |
附录7:海绵化技术设施人力资源适应性评价因子权重判断矩阵 |
附录8:海绵化技术设施人力资源适应性评分标准参照表 |
附录9:海绵化技术设施运营维护适应性评价因子权重判断矩阵 |
附录10:海绵化技术设施运营维护适应性评分标准参照表 |
附录11:海绵化适应性技术设施综合评价因子权重判断矩阵 |
附录12:地块地表构成及综合径流系数 |
附录13:西海镇不同重现期2 小时降雨强度过程数据 |
致谢 |
(3)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解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概念解析 |
2.1.1 海绵城市 |
2.1.2 城市山体公园 |
2.1.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 |
2.1.4 综合评价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海绵城市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2 海绵城市效益评价国内外研究近况 |
2.2.3 综合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4 综合评价在海绵城市效益中的应用 |
2.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典型案例研究 |
2.3.1 重庆悦来新城会展公园 |
2.3.2 青岛市崂山区浮山生态公园 |
2.3.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2.3.4 典型案例要点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研究 |
3.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
3.1.1 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
3.1.2 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
3.1.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
3.2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3.2.3 指标释义 |
3.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3.3.1 计算指标权重 |
3.3.2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3.4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效益评价标准 |
3.4.1 确定评价等级 |
3.4.2 建立评价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4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策略研究 |
4.1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1.1 必要性 |
4.1.2 可行性 |
4.2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目标 |
4.2.1 立体海绵体目标 |
4.2.2 雨水管理目标 |
4.2.3 生态改善目标 |
4.2.4 突出城市山体公园的海绵多功能目标 |
4.3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思路 |
4.4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原则 |
4.4.1 海绵化改造与山体保护并重原则 |
4.4.2 生态、生活、美观、功能统筹兼顾原则 |
4.4.3 场地适宜性与安全性原则 |
4.4.4 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原则 |
4.4.5 海绵措施与山体文脉相结合原则 |
4.5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策略 |
4.5.1 规划层面:建设与管理双向指导 |
4.5.2 技术层面:海绵设施与景观设计要素耦合 |
4.6 公园尺度的建设与管理 |
4.6.1 明确适宜建设区域 |
4.6.2 加强社会管理 |
4.7 单元尺度的关键技术措施应用 |
4.7.1 整合技术系统 |
4.7.2 细化公园水文管理 |
4.7.3 强化景观设计要素耦合 |
4.8 本章小结 |
5 综合评价视角下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海绵化改造设计实践研究 |
5.1 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
5.1.1 基础概况 |
5.1.2 现状海绵化改造概况 |
5.2 现状海绵化改造综合评价 |
5.2.1 实地调研评价 |
5.2.2 市民满意度综合评价 |
5.2.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3 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 |
5.3.1 改造设计目标 |
5.3.2 改造设计策略 |
5.3.3 改造设计依据 |
5.4 总体改造设计 |
5.4.1 海绵设施总体布局 |
5.4.2 改造分区 |
5.5 分区改造设计 |
5.5.1 继续保持区 |
5.5.2 改善提升区 |
5.5.3 重点加强改造区 |
5.6 海绵技术设施布局与节点设计 |
5.6.1 渗透技术设施 |
5.6.2 调蓄转输技术设施 |
5.6.3 截污净化技术设施 |
5.6.4 储存技术设施 |
5.6.5 雨水资源化利用 |
5.7 专项改造设计 |
5.7.1 竖向设计与径流组织 |
5.7.2 植物种植设计 |
5.7.3 科普系统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经历 |
攻读学位期间设计获奖情况 |
(4)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
1.1.2 海绵城市建设发展 |
1.1.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
1.3.1 国外雨洪管理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泰安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1 泰安城市广场现状 |
1.4.2 海绵化改造视角下泰安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相关概念、理论及案例研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海绵城市 |
2.1.2 城市广场 |
2.1.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 |
2.1.4 耦合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海绵城市理论 |
2.2.2 低影响开发理论 |
2.2.3 弹性城市理论 |
2.2.4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
2.2.5 相关理论的比较与借鉴 |
2.2.6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的理论依据 |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
2.3.1 国外案例研究 |
2.3.2 国内案例研究 |
2.3.3 国内外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经验借鉴 |
2.4 本章小结 |
3.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与策略研究 |
3.1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特殊性 |
3.1.1 必要性 |
3.1.2 可行性 |
3.1.3 特殊性 |
3.2 城市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有机融合 |
3.2.1 广场景观要素 |
3.2.2 海绵设施分类 |
3.2.3 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的耦合研究 |
3.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宏观策略 |
3.3.1 区域协调 |
3.3.2 城市统筹 |
3.3.3 广场及周边环境整合 |
3.4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微观策略 |
3.4.1 绿地优化提升 |
3.4.2 微地形改造 |
3.4.3 铺装调整 |
3.4.4 水景观系统化 |
3.4.5 设施小品生态化 |
3.4.6 使用人群主体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程序与技术措施 |
4.1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程序 |
4.1.1 城市广场现状调研和指标评估 |
4.1.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目标与指标的确定 |
4.1.3 海绵设施的选择与应用 |
4.1.4 城市广场改造设计布局方案优化 |
4.1.5 广场景观元素与设施的耦合设计 |
4.1.6 改造设计成效核定 |
4.1.7 成本核算与后期维护 |
4.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主要技术措施 |
4.2.1 渗透技术 |
4.2.2 转输技术 |
4.2.3 调节技术 |
4.2.4 截污净化技术 |
4.2.5 储存设施 |
4.2.6 水体利用 |
4.2.7 城市广场适用海绵技术设施比较 |
4.2.8 技术措施体系构建 |
4.3 海绵设施的景观化表达 |
4.3.1 透水铺装景观化表达 |
4.3.2 绿色屋顶景观化表达 |
4.3.3 生态树池景观化表达 |
4.3.4 海绵设施在广场中的组合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实践研究 |
5.1 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背景 |
5.1.1 场地背景研究 |
5.1.2 场地指标分析 |
5.2 泰山广场现状分析 |
5.2.1 广场区位分析 |
5.2.2 地形地貌分析 |
5.2.3 气候水文条件分析 |
5.2.4 周边用地分析 |
5.2.5 现状布局分析 |
5.2.6 场地竖向分析 |
5.2.7 现状水体及汇水条件分析 |
5.2.8 场地调研与现状分析 |
5.3 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 |
5.3.1 改造设计目标 |
5.3.2 改造设计依据 |
5.3.3 改造设计策略 |
5.4 平面布局海绵化改造设计 |
5.5 海绵体系构建 |
5.5.1 雨水径流控制目标 |
5.5.2 竖向设计 |
5.5.3 径流排水分析 |
5.5.4 广场汇水分区划分 |
5.5.5 海绵设施布局 |
5.6 分区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
5.6.1 集会活动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2 中轴水景观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3 文化展示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4 儿童活动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5 休闲健身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6 休憩交流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7 科普康健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7 泰山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耦合设计 |
5.7.1 泰山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专项研究 |
5.7.2 海绵设施在广场中的景观化表达 |
5.8 改造成效核定 |
5.8.1 改造后径流系数 |
5.8.2 透水铺装率 |
5.8.3 下沉式绿地率 |
5.8.4 雨水花园 |
5.8.5 综合计算 |
5.9 成本核算与后期维护管理 |
5.10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图表目录 |
附录二: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经历 |
(5)基于AHP的西咸新区半干旱地区雨水利用效益模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评价方法 |
1.2.1 层次分析法概念诠释 |
1.2.2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念诠释 |
1.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2.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2.5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1.2.5. 1 指标集构建 |
1.2.5. 2 评价集构建 |
1.2.5. 3 评价指标单因素评价确定 |
1.2.5. 4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1.2.5. 5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1.2.5. 6 三级模糊综合评价 |
2 结果分析 |
2.1 雨水利用综合效益分析 |
2.2 雨水利用生态效益分析 |
2.3 雨水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
2.4 雨水利用社会效益分析 |
3 建议 |
3.1 雨水利用生态策略 |
3.1.1 增加自然途径 |
3.1.2 加强人工管理 |
3.2 雨水利用经济策略 |
3.2.1 创新多用途用水 |
3.2.2 构建怡人水环境 |
3.2.3 发展高效农业 |
3.3 雨水利用社会策略 |
3.3.1 改善下垫面 |
3.3.2 完善政策法规 |
3.3.3 鼓励公众参与 |
4 结语 |
(6)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雨水利用的不同场景 |
1.1 屋面雨水 |
1.1.1 屋面雨水回补地下水 |
1.1.2 屋顶花园 |
1.2 道路雨水 |
1.3 雨水景观 |
1.3.1 下凹式绿地 |
1.3.2 雨水花园 |
2 城市雨水径流和集流 |
2.1 雨水径流 |
2.2 雨水集流 |
3 城市雨水利用管理系统及收费制度 |
4 研究展望 |
4.1 合理规划布局 |
4.2 设施和材料开发 |
4.3 立体绿化应用 |
4.4 认识提升和科研布局 |
4.5 社会资本引入 |
5 结 语 |
(7)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8)韧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研究 ——以镇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思路与意义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 低影响开发与海绵城市相关概念 |
2.1.1 低影响开发 |
2.1.2 海绵城市 |
2.2 国际雨洪管理绩效评价相关研究进展 |
2.3 国内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研究进展 |
2.3.1 国内研究现状与不足 |
2.3.2 国际研究进展与借鉴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三章 韧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构建 |
3.1 韧性城市理论 |
3.1.1 韧性城市相关概念 |
3.1.2 韧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相关研究 |
3.2 海绵城市建设的韧性提升意义 |
3.2.1 经济韧性 |
3.2.2 工程韧性 |
3.2.3 环境韧性 |
3.2.4 社会韧性 |
3.3 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构建 |
3.3.1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2 海绵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评价方法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绿地可达性的海绵体社会效益评价方法 |
4.1 评价思路 |
4.2 评价方法与原理 |
4.2.1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计算方法 |
4.2.2 基于腾讯宜出行热力数据与核密度分析的人口估算方法 |
4.3 镇江实证研究 |
4.3.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3.2 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 |
4.3.3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镇江市海绵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1 指标上、下限值的确定 |
5.1.2 单项评价指标分值的计算 |
5.2 指标权重确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基于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雨水广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一、城市雨水问题 |
(一)内涝灾害多发影响社会秩序 |
(二)径流污染影响城市水环境 |
二、城市水资源短缺 |
三、雨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多重效益 |
(一)雨水资源化现状 |
(二)雨水利用多重效益 |
(三)我国展开雨水资源化优势和必要性 |
四、城市生态失衡 |
五、景观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实践领域拓展 |
(一)景观功能重新定位 |
(二)景观实践领域拓展 |
六、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 |
(一)概念辨析 |
(二)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基本概念 |
二、雨水广场 |
(一)雨水广场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二)要点总结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五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六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案例分析 |
(三)类比分析 |
(四)现场调研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城市发展对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需求 |
第一节 生态思想融入城市及基础设施的理论表现及影响 |
一、生态学视野下的城市——城市生态学 |
(一)生态学发展背景 |
(二)城市生态学发展概况及具体内涵 |
(三)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
(四)城市生态学对城市发展影响 |
二、生态设计思想的表达——生态城市 |
(一)生态城市概念内涵及基本特点 |
(二)生态城市设计原则 |
三、景观和城市关系的重新界定——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
(一)景观都市主义发展历程 |
(二)景观都市主义具体内涵 |
(三)景观都市主义理念特点 |
四、基于生态主义思想的设计理论及实践初探 |
(一)生态设计理论发源 |
(二)生态规划理论诞生 |
(三)生态设计思想实践 |
五、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连接理论 |
(一)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内涵 |
(二)生态连接理论 |
(三)生态连接理论启示 |
六、景观基础设施理论研究 |
(一)景观基础设施设计理念 |
(二)景观基础设施理论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重要特性 |
一、自然主导做功 |
二、生态功能、服务功能结合 |
三、空间、功能形成连续 |
四、设施效率综合提升 |
五、城市生态质量改善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广场结合雨水管理利用潜力探究 |
第一节 传统城市广场对雨水的管理和影响 |
一、传统城市广场对雨水自然循环的影响 |
(一)不透水地面 |
(二)“装饰性”绿化 |
二、传统城市广场的雨水管理方式 |
(一)单一的排放目标 |
(二)单一工程化形式 |
三、新的挑战和要求 |
(一)气候变化挑战传统雨水管理方式 |
(二)公共对于城市环境要求日益提高 |
四、雨水资源利用的多学科探究趋势 |
第二节 国内外雨水利用体系技术理念探究 |
一、国外现代城市雨水利用体系探究 |
(一)美国“低影响开发”(LID) |
(二)英国“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 |
(三)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WSUD) |
(四)小结 |
二、我国古代雨水利用对现代城市雨水管理的启示 |
(一)遵从自然,化害为利的雨洪管理理念 |
(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地蓄留的雨洪管理策略 |
(三)“引—蓄—留—排”的雨水利用技术 |
(四)借雨造景,以声化境的雨水利用手法 |
(五)小结 |
第三节 城市广场管理利用雨水潜力探究 |
一、分布格局具有网络节点特征——城市网络节点 |
(一)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 |
(二)与街道的协调 |
(三)与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协调 |
(四)考虑广场交通组织 |
二、场所平面尺度较大,竖向空间变化简单——空间形态单调 |
(一)下沉广场 |
(二)洼地和缓冲带 |
(三)生物滞留盆地 |
三、景观构成要素丰富——铺装、水体、植被、景观标识等等 |
(一)水体设计 |
(二)植物设计 |
(三)透水铺装 |
第四节 雨水广场案例研究 |
一、基于活力提升的荷兰蒂尔雨水广场(Water Square Tiel,Netherlands) |
(一)复合功能辐射周边社区 |
(二)变化空间赋予多重功能 |
(三)景观节点提升广场活力 |
二、基于周边高密度空间的荷兰鹿特丹 Benthemplein 雨水广场 |
(一)对应周边环境设置广场体量 |
(二)不同空间体量设置不同活动 |
(三)装置、节点展示雨水活动 |
三、基于生态系统净化过滤的德国弗莱堡市扎哈伦广场(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
(一)利用回收材料实现资源循环,表现场地独特氛围 |
(二)独立的生态雨水管理系统 |
四、基于雨水收集利用的德国波茨坦广场(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研究 |
第一节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原则 |
一、边界的融合 |
(一)雨水生态系统生长 |
二、对立的消解——自然人工共存共建 |
(一)生态活动和社会活动共存 |
(二)生态手法和人工设施共建 |
三、生态的表达——艺术和思想结合 |
第二节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目标 |
一、生成雨水生态系统影响城市公共空间 |
二、有效管理雨水径流减轻内涝风险 |
三、展示雨水管理过程实现公共教育 |
四、提升广场活力平衡城市生态 |
第三节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 |
一、利用雨水特性连接内外场地 |
(一)平面连接——外部道路到广场 |
(二)竖向连接——建筑到广场 |
二、组织活动空间交织人与自然 |
(一)自然主导的雨水活动空间形态组织 |
(二)人工主导的公共活动空间形态组织 |
(三)人与自然交织的空间节点设计 |
三、因地制宜分布雨水管理功能 |
(一)公共活动空间的雨水功能分布 |
(二)自然空间 |
(三)内部景观节点的雨水功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实践——南京“八里河”雨水广场设计研究 |
第一节 区位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交通流线及出行方式 |
三、用地情况 |
四、绿地水系 |
五、降水情况 |
六、动植物资源 |
第二节 场地现状问题分析 |
一、雨水管理模式落后亟需更新 |
二、河道水体混浊、水质污染严重 |
三、景观严重匮乏,环境舒适度较低 |
第三节 设计理念 |
一、完善新区生态廊道,构建水绿穿城景观格局 |
二、以八里河流域为基础,实现多元定位 |
(一)生态雨水系统 |
(二)公共服务枢纽 |
(三)公共活动中心 |
(四)生态多样集结 |
(五)自然舒适体验 |
三、合理组织空间,安排多样功能 |
(一)滨河地带布置广场“斑块” |
(二)因地制宜组织空间类型 |
第四节 设计生成及方案展示 |
一、总体平面与鸟瞰 |
二、根据场地特征确定功能布局 |
(一)雨水管理功能布局 |
(二)活动空间布局 |
三、场地内部节点设计 |
(一)湿地教育花园 |
(二)漫步流线 |
(三)集散广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对雨水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现状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2 重庆市水资源现状 |
1.1.3 雨水利用必要性 |
1.2 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现状 |
1.2.1 国外雨水资源利用现状 |
1.2.2 国内雨水资源利用现状 |
1.3 雨水处理工艺特点 |
1.4 超滤技术及应用现状 |
1.4.1 膜分离技术分类及特点 |
1.4.2 超滤技术简介 |
1.4.3 超滤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4 超滤技术的前处理工艺 |
1.5 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区域简介 |
2.2 实验区域雨水分析 |
2.3 实验配水水质 |
2.4 实验流程 |
2.4.1 絮凝实验 |
2.4.2 直接超滤实验 |
2.4.3 絮凝—超滤组合实验 |
2.5 水质检测项目及方法 |
2.5.1 水质测定项目 |
2.5.2 水质测定方法及测定目的 |
2.5.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絮凝对雨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
3.1 引言 |
3.2 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
3.2.1 种类 |
3.2.2 絮凝剂投加量 |
3.2.3 搅拌时间 |
3.2.4 其他 |
3.3 实验设计 |
3.3.1 实验药品及器材 |
3.3.2 实验方案设计 |
3.3.3 指标检测步骤 |
3.4 结果讨论 |
3.4.1 快速搅拌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2 慢速搅拌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3 絮凝剂投加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4 沉淀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滤对雨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
4.1 引言 |
4.2 影响超滤效果的因素 |
4.2.1 过膜溶液的性质 |
4.2.2 膜系统的操作方式 |
4.2.3 膜的性质 |
4.3 实验设计 |
4.3.1 实验药品及器材 |
4.3.2 实验方案设计 |
4.3.3 指标检测步骤 |
4.4 结果讨论 |
4.4.1 浊度的去除效果 |
4.4.2 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4.4.3 其他水质的去除效果 |
4.4.4 膜污染及跨膜压差的变化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雨水资源化利用潜力估算 |
5.1 引言 |
5.2 雨水资源化潜力概念与计算方法 |
5.2.1 雨水资源利用的评价方法 |
5.2.2 理论潜力 |
5.2.3 可实现潜力 |
5.2.4 现实潜力 |
5.2.5 工艺处理对现实潜力计算的影响 |
5.3 雨水资源利用潜力计算——以渝北区为例 |
5.3.1 区域基本情况 |
5.3.2 区域降雨情况分析 |
5.3.3 区域汇水面情况分析 |
5.3.4 雨水资源化潜力估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雨水资源化利用分析与评价 |
6.1 引言 |
6.2 雨水资源化技术 |
6.2.1 雨水收集技术 |
6.2.2 雨水处理技术 |
6.2.3 雨水利用技术 |
6.2.4 适用于重庆市的雨水资源化技术 |
6.3 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综合效益讨论 |
6.3.1 经济效益 |
6.3.2 社会效益 |
6.3.3 生态效益 |
6.4 雨水利用建议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思考和基本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应用研究[D]. 王丽贺. 东北电力大学, 2021(10)
- [2]生态水文视角下海北州西海镇海绵化规划设计研究[D]. 杨润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D]. 张涵. 山东农业大学, 2021(12)
- [4]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D]. 付靖雯.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基于AHP的西咸新区半干旱地区雨水利用效益模糊综合评价[J]. 岳红岩.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1(02)
- [6]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 路琪儿,罗平平,虞望琦,张世鹏,汪弋乂,朱熙,高飞. 水资源保护, 2021(06)
- [7]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8]韧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研究 ——以镇江为例[D]. 赵迪先. 南京大学, 2020(09)
- [9]基于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雨水广场设计[D]. 施金凤.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10]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对雨水的资源化利用研究[D]. 陈麟.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