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状带电导体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产生的电场(论文文献综述)
吴昊伟[1](2021)在《多物理场作用下超导体的力学响应及交流损耗》文中研究表明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高的临界转变温度、临界电流密度和上临界磁场,其在电力、能源、医疗、国防和重大科学工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超导材料通常工作在极低温、强磁场、高电流和复杂力学载荷的极端环境下,复杂工况条件下服役的超导材料一方面容易因过大的电磁力和热应力发生结构变形、性能退化甚至破坏,另一方面因交流损耗导致的温升变化易发生磁通跳跃甚至失超。因此,研究极端环境下高温超导材料及结构的力学响应和交流损耗是保障多物理场环境下超导磁体和设备安全和稳定运行的基础。本论文针对在工程应用中广泛使用的超导块体以及电缆结构,建立了二维和三维的数值计算模型,在考虑电-磁-热相互耦合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验结果定量研究了高温超导结构的电磁场和温度分布、交流损耗及其力学行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如下:首先,基于H方法和热传导方程,研究了在脉冲磁场下非均匀高温超导块材的磁化行为。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所使用的计算模型能够再现非均匀块体内部俘获磁通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在给定非均匀系数下发生和不发生磁通跳跃情形下的电磁场和温度分布并给出了相应的径向和环向应力,获得了两种情形下块材最有可能发生破坏的位置,分析了不锈钢环加固对块材的保护情况,最后给出了在不同的非均匀系数下发生磁通跳跃的最小脉冲场幅值。其次,研究了有限长尺寸的超导块材在脉冲场磁化过程中的俘获场、温度分布和力学响应,详细讨论了脉冲场磁化过程中电磁力、热应力对总的应力的贡献,分析了不同高度上径向应力与环向应力的区别,给出了不同金属环加固、脉冲场幅值、超导块体直径、厚度以及多连续脉冲对块体磁化的影响。针对堆叠块材在脉冲场磁化情形下的励磁行为,计算了不同堆叠间距、外磁场幅值和临界电流密度情形下的俘获场和应力。采用均匀化的T-A方法,得到了堆叠结构在场冷和脉冲场磁化情形下的磁化规律。最后,基于真实的几何结构对方形堆叠带材、TSTC电缆和CORC电缆进行了三维建模,讨论了它们的俘获场特性、力学行为以及应变对交流损耗的影响。基于T-A方法分析了场冷磁化过程中堆叠带材的电磁场分布,结合电磁力给出了堆叠结构中的力学响应;考虑不同电缆结构在绕制过程中带材超导层的应变分布情况,采用应变相关的临界电流密度,分析了不同扭转节距和不同缠绕节距情形下超导带材在传输交变电流和交变外磁场下的交流损耗特性。
史坤明[2](2020)在《聚合物/钛酸钡复合材料基柔性压电、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研究》文中指出柔性压电和摩擦电纳米发电机(PENGs、TENGs)能自发将环境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可实现微电子及系统的微型化、集成化及自供能需要,成为当前可再生能源领域研究热点。目前,柔性PENGs和TENGs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现有材料及器件仍面临聚合物压电材料介电常数和压电系数低,压电填料在聚合物中担载量低、分散不均及表面应力较弱,压电-摩擦电复合器件结构复杂,聚合物正极摩擦材料表面电荷密度低等问题。以上各问题会限制相应器件性能的提升,导致器件输出低、应用受限。为此,本论文采用高压电系数、高介电常数钛酸钡(BaTiO3)陶瓷为填料,构筑了多种不同组装结构的新型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柔性器件。针对不同复合材料体系,设计了不同性能优化路径。研究了材料结构对材料力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机械条件对纳米发电机输出性能的关系,并探索了其在可穿戴、生物机械能转化及自供能传感领域中的不同应用。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针对聚合物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系数、介电常数低,输出性能差以及单一填料对复合材料压电性能提升有限的问题,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取向排列的石墨烯纳米片、BaTiO3纳米颗粒(NPs)和PVDF三元复合纤维。石墨烯与PVDF界面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以及BaTiO3与PVDF界面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协同提高了PVDF压电β相比例,其比例最高可达91.1%。石墨烯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有效提升了PVDF局部应力及复合材料介电常数,而高压电系数BaTiO3提供额外压电输出。三元复合纤维基压电器件开路电压和最大功率可分别达到11 V和4.1μW(2 Hz,4 mm),与纯PVDF基器件输出电压比可达4.3:1,石墨烯和BaTiO3协同提高了PVDF复合纤维压电输出。压电纤维的高度取向结构,使得器件各向异性输出比可达1:4.1。在手指弯曲下,器件可产生112 V峰值电压,可点亮15盏LED及驱动电子表。基于复合纤维的PENGs制备简便,有望成为便携式电子的有效电源。其次,PVDF纤维β相含量较低,在加入成核剂下才能得到一定提高。此外,BaTiO3NPs在复合体系中易发生团聚,且受限于其零维结构,BaTiO3 NPs在复合材料侧向弯曲形变下表面应力较低。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使用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 FE)作为基体,并水热合成了高长径比BaTiO3纳米线(NWs)。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BaTiO3表面原位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备了核壳结构PMMA@BaTiO3NWs。PMMA不仅促进了BaTiO3在PVDF-Tr FE基体中均匀分散,而且增强了BaTiO3表面应力及压电输出。研究表明,PVDF-Tr FE纤维中β相比例高达94.2%,填料加入下β相比例变化不大。在10 wt%填料下,PMMA@BaTiO3/PVDF-Tr FE复合纤维基PENG输出电压和电流达12.6 V、1.30μA,分别是纯PVDF纤维基PENG输出的2.6倍和2.8倍。复合器件最大功率为4.25μW,在6000次耐久性测试后输出无明显变化。可成功应用于可穿戴及人体运动机械能转化,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然后,复合材料中BaTiO3含量对压电输出至关重要,低含量BaTiO3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复合材料压电性能的提升。此外,器件依赖单一的压电转化机制输出较低。因此,本文通过溶胶凝胶及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纤维素支撑BaTiO3NPs的多孔复合气凝胶。纤维素的高比表面积及与BaTiO3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有效促进了BaTiO3NPs在复合气凝胶中的均匀分散,且BaTiO3含量可高达80.5 wt%(32.5 vol%)。在80 k Pa应力下,PENG最大输出电压和功率可分别达到15.5 V和11.8μW。通过与压电器件共享电极,以PDMS及人体皮肤作为摩擦材料引入单电极摩擦电结构。PENG的极化方向可调控压电在电极上诱导电荷的极性,引发不同压电-摩擦电耦合效应,其正耦合效应可有效将复合器件输出电压和功率分别提高至48 V和85μW。该研究为结构简单、柔性高、操作简便的高输出复合纳米发电机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新方法,为压电-摩擦电耦合机理提供了新见解。最后,针对摩擦电结构,聚合物正极摩擦材料介电常数低、表面电荷密度低,是限制稳定、高性能摩擦器件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多孔纤维素纸和PDMS硅橡胶分别作为正、负极摩擦材料,通过高介电常数BaTiO3纳米颗粒和导电Ag纳米颗粒分别对两摩擦材料进行介电调控,进而提高摩擦材料表面电荷密度及摩擦电输出。研究表明,摩擦层经介电调控后,在103Hz频率下正极材料相对介电常数从2.04提升至6.25,负极材料相对介电常数从2.45提升至2.95。TENG在单个机械周期内转移电荷量为35 n C,输出电压可达88 V,电流可达8.3μA,瞬时功率可达141μW。器件经5000次耐久性测试后性能无明显衰减。此外,TENG作为传感器成功在无线传输系统中用于远程监视机器运行和传递指令信息。并且,TENG作为微纳电源成功在碳纳米管(CNT)上电聚合合成聚苯胺(PANI),有效提高CNT电极的比电容。该研究为构建高性能TENGs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促进了TENGs器件在无线传输和电聚合系统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范婷[3](2020)在《强电磁脉冲环境中电力传输线缆的耦合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电力系统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线缆作为系统中传输信息及能量的媒质,大部分暴露在外界自然环境中,极易受到强电磁脉冲干扰产生强大的瞬态感应电流,并通过耦合进入电子电力系统内部造成设备损害。因此,研究强电磁脉冲环境与各类传输线缆的耦合效应对当前电子电力系统的电磁防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强电磁脉冲环境下有耗半空间中的线缆,提出了一种将反射系数法与时域积分方程(TDIE)方法结合求解强电磁脉冲与各类传输线缆耦合效应的时域方法。首先采用反射系数法,获取有耗地面反射波到达线缆的时域响应,然后把这部分的反射波作为入射波激励源的一部分,加入到TDIE方法的求解中,建立单根架空线缆的时域电场积分方程;进而扩展得到不同媒质情况下多线缆、分层地面上方线缆以及埋地线缆的积分方程,通过时域矩量法(TD-MOM)快速求解;最后利用混合算法为架空线天线精确建模,计算了线天线受时变电压源激励后的瞬态响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线缆长度、架设高度及入射波极化状态条件下架空线缆的感应电流变化规律,讨论了影响细线天线中点瞬态电流的因素。考虑实际的电力传输线长度很长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周期结构,采用基于无限-周期结构理论的TDIE方法,建立强电磁脉冲对实际超长细线导体耦合模型,解决了在利用TDIE方法或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模拟地面上方线缆结构时,由于计算资源有限能够仿真的线缆长度常常受到限制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将反射系数法与TDIE方法结合求解强电磁脉冲环境下各类传输线缆耦合响应,相比传统时域反射系数法或全波方法,本文混合时域算法计算结果精确合理。针对超长线缆瞬态电流的计算,通过与TDIE方法对比,基于无限-周期结构理论的TDIE数值方法更高效,复杂度降低一半,并计算内存消耗较低。研究成果对提高电子电力系统的抗干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李敏[4](2020)在《采空区顶板力—电特征及其点火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采空区内条件的复杂性,防治采空区及工作面瓦斯爆炸一直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遏制采空区瓦斯爆炸事故对保障我国煤炭能源安全和进一步实现煤矿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由于采空区的隐蔽性,人们至今对引发采空区瓦斯燃烧爆炸的点火源类型及特性认识不足,在防治工作中缺少针对性,导致采空区成为近年来国内外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地点。许多火灾和爆炸案例都归因于难以识别的火源,隐蔽性和原因不明的点火源成为研究的难点。本文提出顶板在地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破裂造成的电效应是采空区瓦斯爆炸新的产灾机制,从电效应的角度揭示点火特性。基于此,本文构建不同岩石力-电特性测试系统,开展物理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与结合实际案例,研究不同岩性岩石受载变形破裂过程中的产电、放电、引燃瓦斯致灾的特性及机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首先,通过构建力电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岩样在不同加载速率和加载方式作用下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顶板砂岩的产电特性。结果表明加载速率越大,岩样的平均电荷释放速率就越大,加载速率是岩样自由电荷释放速率的决定性因素;而在岩样破坏瞬间形成的峰值电流和电压,与加载速率的大小并不成比例关系,这与岩样的抗压强度有关;岩样的压电效应增强了含石英岩石的力电敏感性,表现出更强的电特征。其次,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不同岩样的矿物成分及晶粒大小,利用扫描电镜和核磁共振分析了岩样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顶板砂岩和花岗岩均含有大量石英,而大理岩不含石英;岩石受载的平均产电速率随着岩石中石英晶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花岗岩的石英含量虽然较砂岩低,但其平均产电速率均较高;不同种类岩石的孔径分布不同,小孔径的产生能决定岩样的电荷产生速率;岩石在整个受载过程中形成的电流、电压变化,可以将其归纳为压电-破裂产电的协同作用的结果,也可将其认为是化学物理产电协同作用,是两种作用的宏观表现。再次,通过构建实验系统,采集岩样破裂过程中电荷的释放,研究了不同岩样的放电特性。结果表明,不管是低速加载还是高速加载,岩样在主破裂之前,放电电压值均较小,在岩石破裂失效时,会产生一个瞬态的,非连续的,激增的放电电压;提出了基于裂纹扩展的顶板砂岩尖端放电机制,此时由于尖端放电形成的场强,再加上石英晶体的破裂使得压电效应的突然消失,产生极高的场强,经过计算,其场强远远超过空气的击穿强度。然后,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不同岩样受载变形破裂过程的形态特征及电火花产生规律,研究了采空区顶板破裂点燃瓦斯的机制。结果表明,岩样破坏过程中均有尘云产生,岩样的破裂过程具有爆炸性。火花的产生除了与岩样的石英含量有关外,还与岩样的抗压强度有关。实验过程中岩石压裂产生的闪光不是由于摩擦热产生的光,而是一种电火花,而岩石的压电效应成为电火花强度或者能否产生电火花的关键性因素;提出了电火花的产生是由于电子碰撞将空气电离,并足以将可燃瓦斯气体电离引发瓦斯爆炸,水分的加入则增加了瓦斯爆炸的可能性。提出了采煤过程中煤层顶板的放电致灾特性。最后,探讨了顶板电效应引燃瓦斯致灾规律。通过事故案例,结合事故现场发生发展特征,分析煤自燃标志性气体的产生情况以及对比煤自燃发生环境、历史数据,排除煤自燃作为的点火源的可能性;利用FLAC3D软件模拟案例矿井采动过程中的应力场时空演化规律,结合顶板岩石力电特性,提出了事故矿井采空区顶板破裂产生电火花的情景,并将聚集于此的预混瓦斯空气击穿并电离,从而引燃瓦斯,形成瓦斯爆炸,最终引燃采空区的遗煤,遗煤成为持续性的火源,使得采空区持续发生多次爆炸。本文研究成果为正确认识采空区瓦斯爆炸的点火源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证实了其科学性,对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水平,遏制煤矿瓦斯爆炸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论文有图96幅,表15个,参考文献223篇。
王伟[5](2019)在《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确定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中物理作为高中理学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并培养理科思维。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教育对核心概念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提出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注重过程评价,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核心概念的深入学习,明确高中物理的核心概念并围绕它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学科素养最基本的要求、最核心的方法及最有效的途径。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意在通过文本梳理和调查问卷的方式确定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及其简略描述;通过文献分析、教学实例分析等方式简述一些围绕核心概念开展对应教学的有效策略。本研究的结论有:(1)通过对高中物理教材进行的长篇梳理和对一线教师发放的调查问卷和汇总结果,笔者总结并概括出“力与运动”、“功与能”、“静电场和磁场”、“变化的电磁场”、“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定律”、“波动及其性质”、“动量守恒”、“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波粒二象性和相对论”这10个高中物理的核心概念。(2)针对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基于已有文献和一线教学实践提出围绕核心概念开展对应教学的有效策略:第一,重视核心概念的教学,增强核心概念教学的意识;第二,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环节,加强核心概念教学的力度;第三,以核心概念为中心开展有效教学,实现核心概念教学的日常化。
尚楷[6](2019)在《SiC/竹炭(BC)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吸波材料作为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备受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在改善电磁污染、电磁防护、提高飞行器和武器装备的隐身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自然界中,天然多孔材料在经高温炭化后仍保留其独特的生物形貌和孔道结构特征,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通过结合它们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能,可为设计新型吸波材料提出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案。本文以天然竹材经高温裂解炭化得到具有生物多孔结构的竹炭(BC)为模板,金属间化合物二硅化钼(MoSi2)为吸收剂,在催化剂羰基铁粉(Fe(CO)5)的作用下,为BC基体表面制备出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材料吸波性能的碳化硅晶须(SiCW),并以此技术路线展开深入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采用真空抽渗复合吸收剂MoSi2和包埋硅粉法,在氩气保护气氛中经高温1450℃下烧结得到MoSi2/SiC/BC多孔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及其吸波机制。结果表明:MoSi2/SiC/BC多孔复合材料基体孔隙内布满大量的网状结构SiCW。当介电试样MoSi2/SiC/BC复合材料与环氧树脂混合质量比为1:1时,反射率最低,最大反射损耗为-13.48dB,有效吸收频带宽度约1.0GHz,具有一定的吸波效果。(2)将竹炭片磨碎成200目的粉末颗粒,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工艺:水浴加热与球磨混合对原料BC粉(碳源)、Si粉(硅源)进行预处理,使其充分混合,将得到的混合原料真空抽渗、抽滤、真空干燥后,高温1450℃下氩气保护气氛中进行烧结,并保温1h,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Si/SiC/BC多孔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及其吸波机制。结果表明:当采用水浴加热工艺对混合原料进行预处理高温烧结后,介电试样在2.2-2.5mm厚度下,整个X波段反射损耗均在-10dB以下,对电磁波的吸收和损耗达90%以上,吸波性能优异。(3)采用水浴加热工艺对BC粉与Si粉混合原料进行预处理后,添加一定量催化剂Fe(CO)5,有利于碳热还原反应促进SiC的生成,并在高温1450℃氩气气氛保护下进行烧结,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SiC/BC多孔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官能团种类、碳材料石墨化程度及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在SiC/BC多孔复合材料中,BC颗粒孔结构内布满SiCW,其发育尺寸较长,并且互相交织缠绕。在对催化剂添加量为2.0%制备的SiC/BC多孔复合材料进行1-5mm厚度模拟反射率三维图中发现,当介电试样厚度约为2.5-2.8mm时,整个X波段反射损耗均在-10dB以下,最低反射率为-32.15dB,有效吸收频带宽达4.2GHz。最后,对后续多孔BC基吸波材料在SiC纳米线的制备、竹炭纤维和BC基体上增加界面层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张琬[7](2019)在《极区场向电流统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场向电流作(field-aligned current,FAC)为电离层与磁层能量与动量传递的重要途径,在两者的耦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区的活动与场向电流联系密切,通过场向电流的变化和其对其他影响因素的响应,更能探明不同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了解地球空间环境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CHAMP和Swarm卫星观测并计算得到的场向电流数据对FAC在不同行星际磁场(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IMF)分量和季节的影响下的时空分布进行统计分析,针对不同FAC区域电流可能产生的源区和对不同物理过程的响应来探究分布变化的原因,并首次将南北半球的FAC的时空分布图进行直观地对比,探究了南北半球分布差异可能的原因;同时,在统计方法和算法上等方面比较了CHAMP和Swarm卫星两者的统计结果,并针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原因探究;最后通过OVATION模型给出的极光电子能量通量数据,探究了FAC和极光沉降电子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FAC的时空分布在IMF Bz的影响下主要改变其赤道侧和极侧拓展边界和FAC的均值大小,当Bz为负(指向南)时,边界向两侧拓展,且均值增大;而IMF By主要影响0区FAC在向阳侧的分布,By为正(指向昏侧)时,上行电流为主,By为负(指向晨侧)时,下行电流为主;2.南北半球FAC时空分布的不同主要体现在0区和1区FAC的流向上,并且受IMF分量和季节的影响,南北半球在FAC均值和空间分布上都产生不同的响应,可能主要受南北半0区FAC产生源区差异以及地球偶极子倾角的影响;3.Swarm与CHAMP卫星之间统计结果的差异是FAC计算方法和统计方法共同作用导致的,Swarm卫星观测的FAC数据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时空分辨率,且能更准确的计算FAC数值,同时发现FAC对IMF的响应时间可在一小时之内;4.单色沉降电子能量通量的主要区域与1区昏侧上行FAC的范围吻合度较高,通过地方时15-22时内两者数据的拟合发现,在此区域内单色极光电子与FAC有较高的相关性。
惠帅[8](2016)在《银纳米线—氧化铝复合薄膜制备与光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源于金属表面自由电子的集体振荡,它是入射光子激发金属介面自由电子的产物。金属纳米线阵列与电介质复合的结构,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特征(各向异性、周期性),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行为独特,在光、电、磁等物理性质方面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广泛应用于负折射、亚波长成像、超快光开关等领域。目前,制备金属纳米线阵列复合薄膜最常用的是模板法,然而该方法却存有许多局限性,例如:制备工艺复杂,不适合大面积制备,不易与其他功能器件集成,电沉积要求衬底导电等,制约了对金属纳米线阵列复合薄膜的应用。本论文中,我们提出并开发了一种非模板的方法,制备银纳米线阵列-氧化铝复合薄膜。该方法基于磁控共溅射技术,并辅助衬底偏压蚀刻,一步制备银纳米线阵列复合薄膜,制备过程不需要任何诱导剂,也不产生废弃物,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制备纳米线阵列的原理是通过施加衬底偏压,使得氩离子轰击共溅射沉积的薄膜,氩离子的轰击对银的结晶和生长方向具有选择性,银的(111)晶面优先生长。该工艺对衬底材料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可以低成本、大面积制备。传统模板法制备的金属纳米线,直径通常在几十个纳米的尺度,而利用我们设计的制备工艺,银纳米线的直径和间距能够达到10nm以下,直径最小可达2nm。通过磁控溅射技术,我们可以在粗糙衬底、柔性衬底等复杂环境下制备银纳米线阵列,可以将氧化铝介质替换成氧化硅等其他陶瓷介质,甚至可以堆叠构筑双层或三层的银纳米线阵列薄膜。本论文通过实验与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这种超细、密排的银纳米线阵列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利用DDSCAT计算软件模拟了球体、圆球二聚体、圆柱体甚至到纳米线阵列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规律,掌握纳米结构的尺寸、形状、环境介质、耦合等因素对共振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制备沉积参数改变对银纳米线阵列薄膜的影响,如银靶沉积功率、沉积时间、偏压刻蚀功率等参数,解释了银纳米线阵列SPR行为对直径、间距等结构因素的超敏感性,并通过制备参数的综合,实现从可见光到近红外范围调节纳米线轴向共振峰的峰位。另外,利用飞秒泵浦-探测系统,研究了银纳米线-氧化铝薄膜的瞬态非线性光学性能,这种复合薄膜能够实现2ps以下的超快光信号调制。在此基础上改变了探测光的入射角度和泵浦激光的激发功率,研究对银纳米线-氧化铝薄膜弛豫过程的影响。通过构筑双层和三层阵列薄膜堆叠的结构,在可见光范围的宽谱(480nm-780nm)超快光响应。这种具备超快光调制特性的银纳米线阵列超材料在光通信、光计算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李文略[9](2015)在《用介电常数张量表示的电势和场强公式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以电各向异性介质中连续带电体在笛卡尔坐标系下的电势和场强公式为基础,写出用介电常数张量表示的电势和场强的公式,进而应用张量分析的矩阵方法研究连续带电体在电各向异性介质中于常用的曲线坐标系下激发的电势和场强.给出算例,计算点电荷在球坐标系下激发的电势和场强,以及计算无限长带电直导线在柱面坐标系下激发的电势和场强.
张毅[10](2014)在《新型软磁复合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汽车电子、机器人技术、生物医药、自动化控制、矿物探测、现代军事等领域,需要一些新型的、小型化的、高性能的、高灵敏度的和响应速度快的磁敏传感器来检测环境周围的参数如:磁场、速度、转速、位移、角度、扭矩等。巨磁阻抗效应(GMI)作为一种新兴的磁传感技术,相比于传统的霍尔传感器、巨磁电阻传感器,具有更高的信号输出强度和更高的弱磁场灵敏度;相比于超导量子干涉仪、磁通门传感器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更小的尺寸;相对于质子磁力仪、光泵磁力仪等大型磁场探测系统,具有更好的便携性。从材料体系上分析,传统的GMI材料主要是软磁非晶丝,非晶带,复合结构丝和软磁多层膜。其中,通过极冷快淬工艺制备的非晶丝、非晶带的GMI效应最佳,但是其直径或者厚度都在几十微米左右,并且韧性差、脆性强,难以进行集成和加工;采用电镀方法制备的磁性同轴复合结构丝虽然生产成本有所降低,但是难以采用半导体工艺进行大规模集成。薄膜材料可以采用半导体工艺实现加工集成,但是单层薄膜的GMI效应在低频(几兆赫兹)下很弱,通常只有百分之几;多层薄膜的厚度一般在1~2微米,其GMI效应在高频(百兆赫兹)下较强,在低频下仍然较弱,难以体现GMI效应的优势。从物理起源上分析,GMI效应主要归因于高频下材料的趋肤深度对阻抗的影响。在磁性材料中,趋肤深度和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有很强的依赖关系。通常,人们通过各种退火方式(加场退火、电流退火等)来增强材料的横向磁导率,以提高其GMI特性。但在薄膜材料体系中,由于其厚度远小于高频下的趋肤深度,通过趋肤深度理论并不能解释其中所有实验现象,所以薄膜中GMI效应往往通过在导体层和磁性层中加入绝缘层隔离或者调控电导率、磁导率等方法来实现增强。如何在经典材料体系中寻找增强GMI效应的方法,并在更小的尺寸下设计、制备出具有更高GMI效应及高磁场灵敏度的材料,成为本论文的出发点。本论文中,一方面针对传统典型GMI非晶带材料做改性处理,通过诱导各向异性、改善软磁特性等方法优化材料的GMI效应;另一方面,我们尝试通过增强材料的“横向磁导率”出发,探寻新型复合材料的GMI性能。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制备态的Fe75.5Si13.5B9Nb3Cu1非晶带样品,采用真空磁场快速热处理、激光烧蚀、应力弯曲等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希望分别通过改善材料的软磁特性、诱导各向异性等方式来改善材料的GMI效应。首先,研究热处理过程中的退火温度、升温速率对其结晶性、软磁特性、GMI特性的影响;第二,研究了激光烧蚀条带的宽度、方向对其GMI曲线的幅值、峰位的影响;第三,研究不同弯曲曲率对非晶带GMI效应的影响;最后,通过测试过程中施加偏置电流,研究偏置电流的大小、方向对其GMI特性的影响。2.基于GMI效应起源于材料的“横向磁导率”这一基本观点,引入薄膜和纳米线之间的交换耦合作用,以增强薄膜中的“横向磁导率”。一方面,实验中改变纳米线的相关参数: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的制备过程中,调控模板的孔洞直径,研究纳米线部分的直径对其纳米刷子复合结构GMI效应的影响,实验发现50nm直径的纳米线组成的纳米刷子GMI性能最优;在电沉积纳米线的过程中,控制沉积液的成分比例,研究纳米线成分对其GMI效应的影响,实验证明具有较大交换积分常数的Co纳米线组成的纳米刷子GMI性能最好;调节温度和pH值实现对Co纳米线织构的调控,研究纳米线织构对其GMI特性的影响,发现具有(100)织构的Co纳米线对纳米刷子GMI效应的增强最明显。另一方面,实验中改变薄膜的相关参数:改变溅射时间,研究不同厚度的薄膜对其纳米刷子GMI特性的影响;设计多层结构(FeNi/Cu/Fe Nanowires),研究中间Cu层厚度对其GMI效应的影响,实验发现当中问层厚度小于5nm时GMI增强作用明显。这说明是由于磁性薄膜和纳米线之间的交换作用使得纳米刷子GMI效应增强的。最后,为了能够对纳米刷子结构的设计增加更大的自由度,我们采用微纳加工的方法,设计FeNiFeCo复合纳米结构并研究了其GMI特性。结果发现,我们设计的纳米刷子结构在低频下具有较高的GMI效应(优于300%)和优秀的磁场灵敏度(优于45%/Oe),能够满足GMI效应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并且性能高于很多传统材料。3.研究新型碳基软磁材料的GMI效应。一方面,对商业化的碳纤维进行预处理,并电镀磁性层。研究不同成分的磁性镀层对其复合结构的GMI效应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不同方法制备了石墨烯,并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软磁复合结构的GMI特性。除此之外,我们积极探索GMI效应的应用前景。使用我们的样品对人民币上的磁性部分进行探测;探索X-Y-Z三个方向非晶带对磁场的响应,发现采用非晶带材的GMI效应可以实现对三维磁场的探测。另外,我们希望能够直观的测量出交流情况下材料的横向磁导率。通过磁光克尔效应,我们发现材料的横向磁导率在不同的时刻可以通过该时刻的克尔电压信号进行反映,因此我们尝试测量了较低频率下非晶带的横向磁导率。
二、线状带电导体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产生的电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线状带电导体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产生的电场(论文提纲范文)
(1)多物理场作用下超导体的力学响应及交流损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超导的发展、分类及其应用 |
1.1.2 高温超导体应用中的力学问题与挑战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温超导块材的磁化及力学行为研究 |
1.2.2 超导材料的磁通跳跃行为研究 |
1.2.3 高温超导带材的应变及交流损耗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超导电磁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数值方法 |
2.1 超导的基本理论 |
2.1.1 电磁场控制方程 |
2.1.2 电磁本构关系 |
2.1.3 临界电流密度 |
2.1.4 磁化方法 |
2.2 超导计算的数值方法 |
2.2.1 A-φ方法 |
2.2.2 T-ψ方法 |
2.2.3 H方法 |
2.2.4 T-A方法 |
2.2.5 H-φ方法 |
2.3 H方法及数值计算 |
2.3.1 有限差分方法和有限元方法 |
2.3.2 H方法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均匀超导块体的电磁及力学行为分析 |
3.1 数值模型 |
3.1.1 二维的电-磁-热耦合模型 |
3.1.2 力学方程 |
3.2 模型验证 |
3.3 数值结果和讨论 |
3.3.1 无磁通跳跃情形 |
3.3.2 发生磁通跳跃的情形 |
3.3.3 非均匀系数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限长均匀超导块体的电磁及力学行为分析 |
4.1 数值模型 |
4.2 数值结果和讨论 |
4.2.1 模型验证 |
4.2.2 脉冲场磁化过程中的俘获场和温度分布 |
4.2.3 脉冲场磁化过程中的应力分布 |
4.2.4 金属环加固的影响 |
4.2.5 外磁场峰值和块体尺寸的影响 |
4.2.6 多连续脉冲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堆叠结构的电磁及力学行为分析 |
5.1 堆叠结构1——堆叠块材 |
5.1.1 模型描述 |
5.1.2 脉冲场磁化过程中的磁化行为 |
5.1.3 堆叠间距和脉冲场幅值的影响 |
5.1.4 复合堆叠块材 |
5.2 堆堆叠结构 2——堆叠带材 |
5.2.1 带材的均匀化及建模 |
5.2.2 计算结果和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维带材的电磁及力学行为分析 |
6.1 三维堆叠带材 |
6.1.1 基本模型 |
6.1.2 计算结果与讨论 |
6.2 TSTC电缆 |
6.2.1 基本模型和应变计算 |
6.2.2 传输电流下的交流损耗 |
6.2.3 交变磁场下的交流损耗 |
6.3 CORC电缆 |
6.3.1 基本模型和应变计算 |
6.3.2 传输电流下的交流损耗 |
6.3.3 交变磁场下的交流损耗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聚合物/钛酸钡复合材料基柔性压电、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纳米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
1.2.1 压电纳米发电机概述 |
1.2.2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概述 |
1.2.3 压电-摩擦电复合纳米发电机概述 |
1.3 柔性钛酸钡/聚合物复合材料基纳米发电机研究进展 |
1.3.1 钛酸钡的物理特性及制备方法 |
1.3.2 柔性钛酸钡/聚合物复合材料基压电纳米发电机 |
1.3.3 柔性钛酸钡/聚合物复合材料基摩擦电纳米发电机 |
1.3.4 柔性钛酸钡/聚合物复合材料基压电-摩擦电复合纳米发电机 |
1.4 纳米发电机多功能化应用 |
1.4.1 机械能转化 |
1.4.2 自供能传感 |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石墨烯和BaTiO_3协同增强PVDF纺丝纤维压电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制备 |
2.2.3 压电纳米发电机器件制备 |
2.2.4 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r纳米片和BaTiO_3纳米颗粒表征 |
2.3.2 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制备与表征 |
2.3.3 压电纳米发电机性能表征 |
2.3.4 压电纳米发电机应用展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壳结构PMMA@BaTiO_3纳米线增强PVDF-TrFE纺丝纤维压电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2 BaTiO_3纳米线(NWs)的制备 |
3.2.3 PMMA@BaTiO_3核壳纳米线的合成 |
3.2.4 静电纺丝制备PMMA@BaTiO_3/PVDF-TrFE纳米纤维 |
3.2.5 纳米发电机的制备 |
3.2.6 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aTiO_3 NWs与 PMMA@BaTiO_3 NWs的合成与表征 |
3.3.2 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制备与表征 |
3.3.3 压电纳米发电机性能表征 |
3.3.4 压电纳米发电机在生物机械运动领域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BaTiO_3/纤维素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压电与摩擦电耦合作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纤维素溶液的制备 |
4.2.3 BaTiO_3/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 |
4.2.4 BaTiO_3/纤维素/PDMS复合薄膜制备 |
4.2.5 纳米发电机器件制备 |
4.2.6 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BaTiO_3/纤维素/PDMS复合材料制备与表征 |
4.3.2 纳米发电机压电输出性能表征 |
4.3.3 纳米发电机摩擦电输出性能表征 |
4.3.4 纳米发电机压电-摩擦电耦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介电调控BaTiO_3/纤维素复合纸基摩擦电纳米发电机性能及其多功能化应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5.2.2 BaTiO_3/纤维素气凝胶纸的制备 |
5.2.3 Ag/PDMS薄膜的制备 |
5.2.4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制备 |
5.2.5 CNTs电极的制备 |
5.2.6 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BaTiO_3/纤维素复合气凝胶纸的制备与表征 |
5.3.2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5.3.3 摩擦材料层的介电表征 |
5.3.4 摩擦纳米发电机电输出性能测试 |
5.3.5 摩擦纳米发电机在无线传输中的应用 |
5.3.6 摩擦纳米发电机在电化学聚合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3)强电磁脉冲环境中电力传输线缆的耦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2 强电磁脉冲的特性分析 |
2.1 地面附近强电磁脉冲环境 |
2.2 强电磁脉冲的耦合路径分析 |
2.3 强电磁脉冲对设备的损伤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3 自由空间中超长线缆的瞬态响应 |
3.1 时域积分方程方法 |
3.2 自由空间中单根水平放置的细导线分析 |
3.2.1 时域积分方程的建立 |
3.2.2 时域积分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 |
3.2.3 细直导线感应电流频谱特性 |
3.3 基于无限-周期结构理论的超长线缆瞬态响应 |
3.3.1 无限-周期结构理论 |
3.3.2 超长线缆感应电流的计算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强电磁脉冲与线缆的耦合特性研究 |
4.1 强电磁环境下架空线缆耦合分析 |
4.1.1 架空线缆电磁耦合模型 |
4.1.2 强电磁脉冲环境下架空线缆感应电流计算 |
4.1.3 算例分析 |
4.2 强电磁环境下埋地线缆耦合分析 |
4.2.1 埋地线缆电磁耦合模型及计算 |
4.2.2 算例分析 |
4.3 分层地面上方线缆耦合分析 |
4.3.1 分层地面上方线缆电磁耦合模型 |
4.3.2 分层地面上方线缆瞬态响应计算 |
4.3.3 算例分析 |
4.4 多线缆耦合时域分析 |
4.4.1 多耦合架空线缆的时域模型及计算 |
4.4.2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强电磁脉冲与线天线的耦合特性研究 |
5.1 有耗地面上方线天线瞬态响应分析 |
5.1.1 有耗地面上方线天线物理模型 |
5.1.2 有耗地面上方线天线瞬态电流计算 |
5.1.3 算例分析 |
5.2 强电磁脉冲环境下线天线耦合分析 |
5.2.1 强电磁脉冲照射下线天线感应电流计算 |
5.2.2 算例分析 |
5.3 强电磁脉冲加固方法 |
5.3.1 影响架空线缆感应电流的因素 |
5.3.2 影响细线天线瞬态电流的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奖项 |
(4)采空区顶板力—电特征及其点火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 煤矿顶板砂岩应力作用下的产电特性 |
2.1 力电特性实验系统 |
2.2 不同加载速度的力电特性 |
2.3 不同加载方式的力电特性 |
2.4 不同岩石的力电耦合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矿顶板砂岩力电特性的微观影响机制 |
3.1 矿物成分对力电特性的影响 |
3.2 细观结构对力电特性的影响 |
3.3 岩石力电效应的微观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顶板砂岩的放电特征及点火特性 |
4.1 岩样受载过程中的电荷释放规律 |
4.2 岩样破碎过程的火花特征 |
4.3 煤矿顶板砂岩电效应引燃瓦斯致灾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5 采空区顶板电效应引燃瓦斯致灾特征 |
5.1 皖北任楼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概况 |
5.2 任楼矿瓦斯爆炸事故点火源分析 |
5.3 吉林八宝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确定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 |
1.2 研究课题的背景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4.1 研究设计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研究综述 |
2.1.1 相关概念的辨析 |
2.1.2 “核心概念”的概念界定 |
2.1.3 “核心概念”的研究现状 |
2.2 “教学策略”的研究综述 |
2.2.1 “教学策略”的概念界定 |
2.2.2 “教学策略”的特点 |
2.2.3 “教学策略”的分类 |
2.2.4 “教学策略”的构成 |
第3章 我国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调查与确定 |
3.1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文本分析 |
3.1.1 高中物理力学范围核心概念的文本分析 |
3.1.2 高中物理电磁学范围核心概念的文本分析 |
3.1.3 高中物理热学范围核心概念的文本分析 |
3.1.4 高中物理光学范围核心概念的文本分析 |
3.1.5 高中物理现代物理导论学范围核心概念的文本分析 |
3.1.6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文本分析汇总 |
3.2 一线教师对核心概念的建议 |
3.2.1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
3.2.2 调查数据汇总和结果分析 |
3.3 研究结论 |
第4章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 |
4.1 重视核心概念的教学,增强核心概念教学的意识 |
4.1.1 教师能力的不断提升是加强核心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 |
4.1.2 提高学生学习核心概念的参与度 |
4.2 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环节,加强核心概念教学的力度 |
4.2.1 围绕核心概念制定教学目标 |
4.2.2 围绕核心概念安排具体教学内容 |
4.3 以核心概念为中心开展有效教学,实现核心概念教学的日常化 |
4.3.1 围绕核心概念编制概念图 |
4.3.2 围绕核心概念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 |
4.3.3 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有效的提问与评价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SiC/竹炭(BC)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吸波材料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吸波材料的概述 |
1.2.2 吸波材料的分类 |
1.2.3 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 |
1.3 碳系多孔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 纤维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1 传统纤维吸波材料 |
1.4.2 新型纤维吸波材料 |
1.5 课题创新性及研究内容 |
1.5.1 创新性 |
1.5.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工艺流程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工艺流程 |
2.2.1 BC多孔模板的制备 |
2.2.2 B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 材料性能测试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3 拉曼光谱分析 |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3.5 电磁参量测试 |
3 MoSi_2/SiC/BC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
3.1 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 物相组成分析 |
3.3 微观形貌分析 |
3.4 电磁参数分析 |
3.4.1 介电性能分析 |
3.4.2 Cole-Cole图分析 |
3.4.3 吸波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Si/SiC/BC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
4.1 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 物相组成分析 |
4.3 微观形貌分析 |
4.4 电磁参数分析 |
4.4.1 介电性能研究 |
4.4.2 Cole-Cole图分析 |
4.4.3 吸波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SiC/BC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
5.1 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 物相组成分析 |
5.3 微观形貌分析 |
5.4 红外分析 |
5.5 拉曼光谱分析 |
5.6 电磁参数分析 |
5.6.1 介电性能分析 |
5.6.2 Cole-Cole分析 |
5.6.3 吸波性能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极区场向电流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场向电流理论及研究进展 |
1.1 行星际磁场与磁层 |
1.1.1 太阳风与行星际磁场 |
1.1.2 行星际磁场与地磁场相互作用 |
1.1.3 磁层电流系 |
1.2 场向电流物理机制 |
1.2.1 电离层结构与空间电场 |
1.2.2 带电粒子在地磁场中的运动 |
1.2.3 磁层与电离层耦合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场向电流影响因素 |
1.3.2 场向电流载体与成因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HAMP卫星观测到的场向电流 |
2.1 CHAMP卫星简介 |
2.2 CHAMP卫星场向电流数据算法 |
2.3 CHAMP场向电流统计结果分析 |
2.3.1 数据处理 |
2.3.2 平均场向电流 |
2.3.3 场向电流对IMF的响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warm卫星观测到的场向电流 |
3.1 Swarm卫星简介 |
3.2 Swarm卫星场向电流数据处理 |
3.2.1 Swarm卫星FAC数据算法 |
3.2.2 Swarm卫星FAC数据处理 |
3.3 场向电流统计结果分析 |
3.3.1 平均场向电流 |
3.3.2 场向电流对IMF的响应 |
3.3.3 场向电流随季节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warm与CHAMP卫星FAC时空分布差异分析 |
4.1 算法差异 |
4.1.1 单颗卫星反演FAC的理论偏差 |
4.1.2 伴飞卫星反演FAC的模型优势 |
4.2 统计差异 |
4.2.1 统计方法差异 |
4.2.2 数据稳定性差异 |
4.2.3 时间变化统计差异 |
4.3 FAC随IMF的短时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粒子沉降与FAC的关系 |
5.1 OVATION模型介绍 |
5.2 极光椭圆带与FAC的位置关系 |
5.3 单色沉降电子与FAC的数量关系 |
5.3.1 Bz分量下晨昏侧FAC与极光椭圆带电子沉降关系 |
5.3.2 By分量下晨昏侧FAC与极光椭圆带单色电子沉降关系 |
5.3.3 单色沉降电子能量通量与FAC大小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8)银纳米线—氧化铝复合薄膜制备与光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1.2.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基本概念 |
1.2.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物理机制 |
1.2.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影响因素 |
1.2.4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模拟计算 |
1.2.5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应用领域 |
1.3 纳米材料 |
1.3.1 纳米材料的简介 |
1.3.2 银纳米材料 |
1.3.3 金属纳米线阵列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目的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与模拟计算 |
2.1 实验装置 |
2.1.1 磁控溅射装置 |
2.1.2 光学检测装置 |
2.1.3 薄膜分析测试方法 |
2.2 模拟计算 |
2.2.1 球体的模拟计算 |
2.2.2 圆球二聚体的模拟计算 |
2.2.3 圆柱体的模拟计算 |
3 银纳米线阵列薄膜稳态光学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阵列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学性能 |
3.2.1 制备工艺流程及薄膜结构表征 |
3.2.2 阵列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检测 |
3.3 银靶沉积功率对阵列薄膜的影响 |
3.4 沉积时间对阵列薄膜的影响 |
3.5 衬底偏压刻蚀功率对阵列薄膜的影响 |
3.6 替换阵列薄膜的衬底材料 |
3.6.1 粗糙衬底 |
3.6.2 柔性衬底 |
3.7 替换阵列薄膜的陶瓷介质 |
3.8 本章小结 |
4 银纳米线阵列薄膜瞬态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阵列薄膜超快光响应的研究 |
4.2.1 飞秒泵浦探测瞬态光学性能 |
4.2.2 不同探测光入射角度 |
4.2.3 不同泵浦激光激发功率 |
4.3 多层银纳米线-氧化铝复合薄膜的宽谱超快光响应 |
4.3.1 双层银纳米线阵列复合薄膜 |
4.3.2 三层银纳米线阵列复合薄膜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新型软磁复合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GMI效应的概念 |
1.2.1 什么是“巨磁阻抗效应——GMI” |
1.2.2 磁性导体的阻抗 |
1.3 GMI效应的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 |
1.3.1 GMI效应的影响因素 |
1.3.2 GMI效应的理论模型 |
1.3.3 薄膜与薄带材料的GMI理论研究 |
1.4 GMI效应的研究现状 |
1.5 GMI效应的应用及前景 |
1.5.1 GMI传感器的类型 |
1.5.2 GMI传感器的应用举例 |
1.6 本论文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铁磁材料磁化和磁导率 |
2.2 GMI效应中的“横向磁导率” |
2.3 各向异性理论 |
2.4 微磁学模拟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实验仪器及材料性能表征 |
3.1 实验制备仪器 |
3.1.1 快速磁场热处理炉 |
3.1.2 激光打标机 |
3.1.3 电化学工作站 |
3.1.4 磁控溅射台 |
3.1.5 激光直写仪 |
3.2 材料性能表征设备 |
3.2.1 X射线衍射仪(XRD) |
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2.3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3.2.4 磁光克尔仪(MOKE) |
3.2.5 电子自旋共振仪(ESR) |
3.2.6 精密阻抗分析仪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Fe_(75.5)Si_(13.5)B_7Nb_3Cu_1非晶带的巨磁阻抗效应研究 |
4.1 快速磁场热处理对Fe_(75.5)Si_(13.5)B_7Nb_3Cu_1非晶带GMI效应的影响 |
4.1.1 Fe_(75.5)Si_(13.5)B_7Nb_3Cu_1非晶带的基本结构和磁性 |
4.1.2 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对非晶带GMI效应的影响 |
4.1.3 不同的升温速率对非晶带GMI效应的影响 |
4.2 激光划线处理对Fe_(75.5)Si_(13.5)B_7Nb_3Cu_1非晶带GMI效应的影响 |
4.2.1 激光划线设备及设计思路 |
4.2.2 不同间距激光划线对非晶带的GMI效应的影响 |
4.2.3 不同方向激光划线对非晶带GMI效应的影响 |
4.3 直流偏置磁场对非晶带GMI效应的影响 |
4.4 弯曲曲率对非晶带GMI效应的影响 |
4.5 非晶带GMI效应应用的探索实验 |
4.5.1 利用非晶带对人民币磁性位置进行探测 |
4.5.2 研究非晶带的三维磁场探测 |
4.6 采用磁光克尔效应测量非晶带横向磁导率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磁性异质纳米刷子的巨磁阻抗效应研究 |
5.1 采用AAO模板法,电化学沉积和磁控溅射制备磁性异质纳米刷子 |
5.1.1 阳极氧化铝(AAO)模板的制备 |
5.1.2 电化学沉积纳米线 |
5.1.3 磁控溅射法制备软磁薄膜 |
5.2 不同直径纳米线对纳米刷子GMI效应的影响 |
5.2.1 不同直径纳米刷子的结构和磁性 |
5.2.2 不同直径纳米刷子的GMI特性 |
5.2.3 纳米刷子的微磁学模拟 |
5.3 不同成分纳米线对纳米刷子GMI效应的影响 |
5.3.1 不同成分纳米刷子的结构和磁性 |
5.3.2 不同成分纳米刷子的GMI特性 |
5.4 不同织构纳米线对纳米刷子GMI效应的影响 |
5.4.1 Co纳米线织构的调控 |
5.4.2 不同织构纳米刷子的结构和磁性 |
5.4.3 不同Co织构纳米刷子的GMI特性 |
5.5 不同薄膜厚度对纳米刷子GMI效应的影响 |
5.5.1 不同薄膜厚度的纳米线刷子的结构和磁性 |
5.5.2 不同FeNi层厚度纳米刷子的GMI特性 |
5.6 三明治薄膜结构对纳米刷子GMI效应的影响 |
5.6.1 三明治薄膜结构纳米刷子的形貌和磁性 |
5.6.2 三明治结构纳米刷子的GMI特性 |
5.7 采用微纳米加工技术制备的FeNi/FeCo纳米结构的GMI特性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碳基/软磁合金复合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研究 |
6.1 碳纤维/软磁合金材料的GMI效应 |
6.1.1 碳纤维/软磁合金材料的制备 |
6.1.2 碳纤维/FeNi合金的结构及形貌 |
6.1.3 碳纤维/FeNi合金的磁性和GMI特性 |
6.2 石墨烯纸/软磁合金材料的GMI效应 |
6.2.1 石墨烯的结构和基本特性 |
6.2.2 石墨烯纸的制备 |
6.2.3 FeNi合金层的沉积 |
6.2.4 石墨烯纸/软磁合金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
6.2.5 石墨烯纸/软磁合金材料的磁性和GMI特性 |
6.3 石墨烯/非晶带复合材料的GMI特性 |
6.3.1 石墨烯/非晶带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磁性 |
6.3.2 石墨烯/非晶带复合材料的GMI特性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1:中空La_(0.7)Sr_(0.3)MnO_3纳米纤维的制备、铁磁共振及磁电阻效应研究 |
附录2:研究生期间完成的相关工作 |
致谢 |
四、线状带电导体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产生的电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物理场作用下超导体的力学响应及交流损耗[D]. 吴昊伟. 兰州大学, 2021
- [2]聚合物/钛酸钡复合材料基柔性压电、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研究[D]. 史坤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强电磁脉冲环境中电力传输线缆的耦合效应研究[D]. 范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采空区顶板力—电特征及其点火特性研究[D]. 李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确定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SiC/竹炭(BC)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D]. 尚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极区场向电流统计分析[D]. 张琬. 武汉大学, 2019(06)
- [8]银纳米线—氧化铝复合薄膜制备与光学性能研究[D]. 惠帅.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2)
- [9]用介电常数张量表示的电势和场强公式及其应用[J]. 李文略.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10]新型软磁复合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研究[D]. 张毅. 兰州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