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股减持谨防认识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彭巨水[1](201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所有制问题是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所有制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切社会形态演进、更替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来看,所有制的演化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随着现实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所有制改革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方位,所有制改革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所有制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新时代的战略方位和时代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我国所有制改革提出新部署、做出新动员,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时代命题,从“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强调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从现实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采取了较为有力的举措,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还存在“混合就是私有化”“混合就是新的公私合营”等理论争议、“混合是否要国有股‘一股独大’”“混合到底是‘谁混谁’”等实际操作难题,影响了这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因此,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深入辨析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有制变革的历史脉络,从中找出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逻辑主线,进而通过回溯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以此为基础,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下,从宏观、微观层面探讨如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提出总体性思考和针对性举措,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理论、实践、对策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问题。首先,从一般理论层面入手,对建国以来混合所有制方面的研究文献作了综述,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要探讨混合所有制理论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入手。基于这一思路,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并将其与西方产权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异同,希望能够对混合所有制理论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接着,从实践层面出发,讨论了建国以来所有制理论发展和实践情况,总结了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规律和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就是混合所有制,这是一种经济发展规律,也是一种生产力发展趋势。由此,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混合所有制理论及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实践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再次,从对策层面入手,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和探讨了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坚持原则、构造环境、改革重点,然后从宏观层面转入微观层面,具体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采取的对策和选择的路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讨论的逻辑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从整体上阐释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轨迹、演化趋势和内在规律,对从建国初期开始,一直到党的十九大,把“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在所有制变革方面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全面总结;二是研究分析的结构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在阐释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具体领域中,构建了一个涵盖“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分析视阈,在差异化问题导向下分析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在混合所有制发展中所需的条件保障和应坚持的科学路径;三是研究结论的实践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全盘私有化”和“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新的公私合营”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了混合所有制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的结论,以此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讨论了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对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所有制的混合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大课题。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的有益观点,结合我国国情和特殊发展阶段,牢牢把握“两个毫不动摇”,探索一种新的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才能积极拓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理论自信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要深刻认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性,既要发挥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动性、引领性,也要发挥民营经济倒逼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参与性;既要注重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预期,也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共识。
蔡新亚[2](2011)在《湖南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能动态反应上市公司市场价格的上市公司市值成为衡量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重要参考指标。上市公司市值的高低不仅体现上市公司经营能力的好坏、市场对上市公司信心的高低,还关系到公司的股东价值、股权激励效能以及融资效率最大化等目标能否实现。文章首先对国内外市值管理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从国外的价值管理研究到国内的市值管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南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理论分析中,阐述市值管理的含义与目标,进而分析影响市值管理的宏观与微观因素,理论上研究了由主业溢价、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管理和价值经营构成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内容。其次,对影响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模式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股权激励、国有股(增)减持、股权整合和定向增发构成的湖南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模式体系,并对不同的管理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再次,在对湖南省上市公司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基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湖南省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确定了由价值评估与环境调查、确定市值管理模式、确定战略规划与实施、绩效评估组成的湖南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基本流程,并说明了湖南省市值管理的操作方式。最后,以举例的方式,对涉及市值管理操作中的操作主体、操作方案、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说明,论述湖南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操作实践问题,以通过市值管理使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金刚[3](2007)在《国有资产提高中国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由企业保障至社会管理、由现收现付至个人账户建立的管理层次与制度模式的两个重大转变,统账结合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但是,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过程中,转轨成本尚未完全弥补,同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将出现较大规模的资金缺口,养老金实际可支出水平将低于达到一定合意替代率所要求的养老金实际需求水平。如何开辟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渠道,保障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充足,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顺利运行的关键问题。提高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的方式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节流”,即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养老金支付水平,第二类是“开源”,即开辟新的养老金来源渠道,本文主要研究第二类方式,即在保证一定养老金替代率情况下如何在养老保险制度筹资体系之外提高养老金收入,以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支付能力充足。税收、国债以及提高现收现付制缴费率是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传统手段,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条件下,无论是从社会整体福利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现实可操作性的角度考虑,中国不适合采用这三种方式保障养老保险支付能力。在计划经济时期,特殊的发展战略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企业保障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造成中国的国有资产中凝结了一定规模的老职工收入,随着养老保障由企业层次向社会保险模式转轨,国有企业不再承担社会保障责任,国有资产同企业职工之间通过社会保障功能而建立的联系也不再存在,在企业保障阶段老职工为了获得老年期养老保障而以低工资为代价积累的国有资产不再是这部分职工养老保障的来源。同时,由于转轨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了统账结合制的模式,并且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并没有对制度转轨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建立新制度下所必需的个人账户,即制度转轨成本没有一次性解决,老职工在养老保险制度转轨之前以低工资为代价而积累的国有资产成为对这部分职工的养老保障的负债并且负债显性化。理论上,应该将这部分国有资产转化为老职工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个人账户资金,以解决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成本。但是,如果降低国有资产会影响社会整体福利水平,那么为了弥补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而降低国有资产水平就不是最优的选择。运用国有资产补充养老基金可以不采用单纯降低国有资产水平的方式,如果以国有资产为基础建立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利用国有股分红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在不降低社会福利水平的同时有效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沿着上述思路,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中国经济动态效率的判定利用资本边际收益率与经济增长率比较法和AMSZ准则判断法,并经过直接计算法的验证,本文得出以下结论:①2000年以来,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本利润率一直大于经济增长率,各年之比分别为9:8.4、8.91:8.3、9.99:9.1、11.54:10、12.58:10.1、13.47:10.2、15:11.1,利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本利润率代表中国资本边际收益率,按照资本边际收益率与经济增长率比较法,中国经济动态有效;②1999年以来,资本总收益大于总投资,资本净收益一直为正值,按照AMSZ准则判断法,中国经济动态有效;③分行业和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行业间、地区间经济运行状态差异较大,有相当比例的行业和地区资本收益率水平低于本行业增加值增长率和地区经济增长率,因此资本在行业和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可以进一步改善中国经济运行效率。2、税收、国债和提高现收现付缴费率在中国现实条件下的适用性分析在代际交叠经济中,资本黄金律水平是私人消费最大化的稳态资本存量,也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稳态资本存量。如果经济自发的资本存量偏离资本黄金律,那么采取措施使资本存量向资本黄金律水平趋近可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因此,在经济动态无效率时,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增税、发行国债可以通过降低资本存量进而增进社会福利水平。然而,由于中国经济整体动态有效,因此税收、国债和提高现收现付缴费率将使稳态资本存量进一步偏离资本黄金律水平,从而降低社会整体福利;同时,提高现收现付制缴费率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负面影响,税收和国债方式会提高财政压力并加剧财政风险。因此,在现实条件下,中国不适合采取利用税收、国债和提高现收现付制缴费率方式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3、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的福利效应文本尝试将国有资产水平作为外生变量引入代际交叠模型,并得出以下分析结论:①c / g=(k* /g1)(f’(k*)n)gf’’(k*)k*/g,在动态效率经济中,f ’ ( k*)>n, c / g>0,因此单纯降低国有资产水平会降低社会福利;②如果降低国有资产水平同时利用国有资产收益一定比例用于私人消费,私人消费水平将由c1 = f(k1*)gf’(k1*)n(k1*g)变为c2 = f(k*2)-b(1-μ) f’(k*2)n(k*2b),其中g为政府提供国有资产水平降低之前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国有资产水平,b为政府提供国有资产水平降低之后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国有资产水平( b < g),μ为每期国有资产收益中用于私人消费的比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c 2 > c1,即利用国有资产部分收入用于私人消费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此结论通过数值模拟验证。本文将利用国有资产收益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方式定义为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并建议将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作为中国经济动态效率条件下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有效方式。4、国有资产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负债规模测算中国社会养老保险转轨成本由于个人账户的建立而显性化。在企业养老保障阶段,职工接受低工资并由国有企业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后,应该保证个人只要按照新制度规定在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后按期进行社会保险缴费就可以获得足额的养老保障。在统账结合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个人账户要为参保者提供一定替代率的养老金,而在新制度确立前参加工作的的老职工,其个人账户资金在企业保障阶段没有积累,因此在退休时个人账户资金规模不足。如果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能够将这部分人的个人账户充实一定规模的资金,使其在新制度确立后,按照新制度规定和新参加工作的一样缴费至退休,就可以获得足额保障,那么就完全解决了制度的转轨成本。本文将个人账户建立时需要充实老职工的个人账户规模定义为国有资产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的负债,经过测算,在个人账户40%替代率要求下,国有资产对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负债为23809亿元,在个人账户22%替代率要求下,国有资产对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负债为6191亿元。5、养老保险未来资金缺口测算本文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支付能力定义为养老保险制度筹资以满足养老金支付的能力,即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筹集到并用于支付的资金规模与实现合意替代率参保者应该领取到的养老金规模之间的比较。如果支付能力不足,养老保险实际可支出规模与实现合意替代率所必需的支出规模之间会出现资金缺口。本文设定社会平均替代率60%为养老保险的合意替代率,并在一定参数假定之下测算2050年之前中国养老保险实际可支付规模与实现合意替代率之间的差距规模,测算结果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保障负担系数相应提高,在2035年左右达到老龄化高峰期;人口老龄化提高了养老金需求,养老保险实际支付水平可实现的社会平均替代率随之下降,从2007年开始实际可实现替代率低于60%合意替代率水平,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实际可实现替代率只有33%左右,远远低于60%的合意替代率,养老金支付压力较大;在覆盖率、遵缴率均为100%的条件下,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支付能力与60%的合意替代率所要求的支付能力之间的资金缺口为15.59万亿元,养老保险制度需要制度外资金补充以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运行。6、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的实际效应本文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国有企业利润增长率、分红率以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股比例等指标不同假设基础之上,测算利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现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在2050年之前提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的效应。测算结果显示,在企业分红率确定的前提下,国有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是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际效应的正向拉动因素,国有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和基金投资收益率的提高可以提高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的收入水平,增强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作用。在企业分红率50%、国有企业利润年均增长率15%、基金投资收益率7%的假设条件下,随着国有企业利润的不断增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有10%的国有股权就可以充分保障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充足,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的分红收入甚至可以超过当年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养老金的可支出规模,这相当于利用国有股权建立了一个支付能力超过社会养老保险的全新的养老保障制度。7、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的实施方式本文提出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为工具,建立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运行框架和实施流程,以利用国有资产实现“养老基金—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资本市场—经济增长—福利提高”的一条适合中国现实条件的独特发展路径,并在不同参数假设下设计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有国有股方案。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施可能面临的困难与障碍,并提出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联动、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合理确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层次等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施的政策建议。
曹治华[4](2006)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股权分置是指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存在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流动性差别,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最大难题和矛盾根源,也是当前资本市场的热点。由于存在着股权分置制度安排,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一股独大”现象,造成大股东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的全面控制,甚至形成了“一股独霸”的决策格局。非流通股的普遍存在,违背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严重扭曲了股权“同股同价”、“同股同权”的内在属性。现实越来越证明,不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中国股市就不可能健康的发展,就不能有效的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据2004年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2005年4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通知》,正式开启股权分置改革进程。经过两批46家公司试点,股权分置改革进入了全面稳妥推进阶段。尽管人们对于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已经达成共识,但无论在理论或是实践上,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基础、支付对价、类别表决、流通股股东权益保障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全文共分5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在我国股市建立伊始,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在没置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时,人为区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形成了我国股市特有的股权分置现象。这种制度安排造成了股市功能的错位,阻碍了证券市场制度建设,与国家宏观经济环境背离,股民损失惨重。在法律上,股权分置违背了证券市场三公原则,与同股同权相矛盾,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存在着巨大的法律权利差异,随着加入WTO后履行证券业开放承诺,彻底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既有必要性又有紧迫性。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基础。针对部分学者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仅是一个经济政策问题,本文提出股权分置及其改革也是一个法律问题。从合同法上分析,股权分置的法律关系实质上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订立的合同关系。基于情事变更和公平原则,非流通股股东应和流通股股东协商一致,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合理对价,方能变更合同。在现行法律框架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是有法律依据的。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原则。本文认为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合同法原则、流通股股东利益保障原则、程序正
秦萍[5](2005)在《在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以股抵债相关问题及趋势研究》文中指出以股抵债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出现的新事物,是在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大量资金,但又无其他实际清偿措施时所采取的债务重组手段。以股抵债产生在我国证券市场这个新兴却又不发达的市场大环境中,证券市场本身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那么,这必定决定了:以股抵债的概念、所针对的对象、具有的特点及缺陷是什么,其中所包括的核心问题及其它相关问题的处理,它对各方利益者的影响和本身的经济效果如何,最后其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等等,这些以股抵债的问题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富有中国特色。以股抵债这样一个课题,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于以股抵债,实务界、学术界的有识之士已经进行了不少的探讨研究,并已经开始试点。2004年初,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及时纠正发起人虚假出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产行为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解决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2004年7月27日,中国证监会和国资委称认真研究了有关方面提出的方案,原则同意进行“以股抵债”试点,并提出了四项制度安排。以股抵债的试点工作是由国务院牵头,组织国资委、证监会两部门合作进行的。由此可见,以股抵债作为解决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手段是当前证券市场的热点,也需要理论界的指导。本篇文章就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选择了以股抵债这一问题进行研
林毓铭[6](2004)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产生于马尔萨斯1789年出版的《人口学原理》,至今可持续发展理论已广泛运用于资源、人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平衡系统,以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形成了国民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的指导核心。我国政府在部署2004年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新时期重要的是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运用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是由于社会保障已成为调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一目的,本文的写作是探索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是理论界应该重点讨论的问题。出于篇幅与水平所限,本文难于立意高远,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与系统的研究,而着重于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评估方法。一些问题牵涉面过于复杂,其分析也只能浅尝辄止。本文较多地注意了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价值观与人文本质的研究,试图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框架。本文共分九章,各章概述如下:第一章理性抉择: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基本论纲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紧密地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社会保障制度是融人口、经济与社会为一体的综合制度,本章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认为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社会保障资源可长期有效供给、社会公正与人民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可持续的政策保障、制度设计、政府支持与经济发展是关键因素,制度创新是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应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的制订与动机的选择是理性的,要注重过程、成果与绩效的研究,建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才能构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第二章正视现实:现阶段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与体制障碍社会保障可发持续发展需要外部环境的优化与内部机制的梳理。本章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尚存在失业扩张、经济二元化、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扩大等因素制约,社会保障实施过程也存在宏微观目标的偏离、多重选择、利益驱动、制度磨擦、结构失衡等问题,政府主导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而养老、医疗、失业等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问题却困扰着政府及社会各个侧面,隐含着社会保障的财政危机。关键在于实施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的优化与结构调整,改善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机制,建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平台。第三章励精图治: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和人的现代化,从古至今,社会保障思想与小康社会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提到了新一届领导层的议事日程,从这一角度出发,两者均离不开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指导。本章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是社会保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本章对社会保障可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联作了深刻的分析,在满足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层次上对社会保障的概念作了新的注解,并就两者的关键要素—-消除与扩大中间阶层的重要意义与措施进行了探究。第四章正本清源:社会保障可发展的政策保障系统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建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矩阵,是要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劳动政策、企业分配政策、福利政策、农村政策、就业政策、人口政策等多个角度探析这些政策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与影响。从政策学的角度看,本章的政策矩阵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这些政策要求综合配套的组织体系,多管齐下、多元推进,才能使社会保障向着资金有保障、组织有落实、管理有措施、人民有实惠的科学有序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第五章模拟推断: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估如何评价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什么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十分困惑的问题。本章首先从统计理论的视角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类,描述了社会保障过程中种种社会复杂现象,对于从理性上认识社会保障内涵有重要的作用。本章社会保障指标体系是建立在描述性、实效性基础之上的,侧重于过程、成果与绩效三因素,以西方国家制度设计评分系统为参考,本章沿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与民意测验法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模拟评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评估方法受制于不同的评价思想、不同的专家权重、不同的价值标准、不同的个性化需求的影响,所得到的评估结果可能不尽一致,但这都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理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六章多支柱架构: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制度涉及到资源的代际分配问题,是一个最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其核心目标是消除老年贫困。本章试就通过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确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框架。就基本养老保险而言,选择合适的养老基金筹集模式是该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章论述了部分积累式养老金制度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提出了加速个人账户“实账化”的措施。企业年金制度也是近年来养老保险改革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与基本养老保险的互补性越来越明显,本章从多个视角比较与阐述了企业年金制度的定位问题。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也是提高养老生活质量必要手段,发展个人储蓄寿险品种,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融合发展,应该成为养老保险改革重要的一环。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财政的可持续,一方面要提供即时的财政基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有强大的基金积累与基金增值机制。第七章多方位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险制度伴随着经济社会体制的变迁,单纯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可能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建立多支柱的医疗保险体系。医疗保险制度作为最难操作的社会保险制度,围绕医疗保险的综合改革,本章强调了三项制度改革与药品集中采购的重要意义。本章同时提出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这是确保医疗保险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医疗费用非正常增长是世界各国最难以调控的核心问题,通过比较分析,本章提出了调控医疗费用非正常增长的办法。从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保持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防止政策漏洞、主动措施与被动措施需要交替使用。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与养老保险类似,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模式也需要认真加以考虑与积极应对。公共医疗保险应急机制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话题,影响到医疗保险的资源配置与调整,同样也要列入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范畴。第八章转轨并制:可持续发展的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机制分析实现最大程度的就业是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节约社会保障资源、促进经济增长与消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分析“三条保障线”向“两条保障线”转轨的改革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与影响,改革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环境、就业心态与就业机制进行分析,强调政府在增加就业中的主体作用,提出促进就业增长多项政策措施均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失业与就业历来就是政府十分关心的重要命题,失业保险制度设计合理、就业战略选择主体到位,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第九章多管齐下:降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成本与管理成本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繁多且错综复杂,从经济目标考虑,充分就业理所当然地可以减轻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负荷,通过财税体制改革、生产要素分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分配体制改革、转移支付政策降低贫富差距均是重要的措施。从参保者内部机能看,观念变革、价值取向、人生理念也会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章主张建立以公平为基础、效率为主导的社会保障导向机制,是基于发挥有限的社会保障资源的最大效能这一角度出发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合理也可以创造出一定的制度效益,而效益本身便是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资源支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
张万成[7](2004)在《我国转轨时期企业资本结构选择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自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的MM理论诞生以来,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资本结构的研究一直是热点话题之一,形成了比较清晰的理论演进路径,出现了多个理论假说:如信号传递、融资优序等等。这一理论的前提是:成熟的资本市场使得企业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融资方式;有效的市场监督与治理机制又使得企业必须谨慎地选择融资方式。但是我国企业融资方式与这一定理,尤其是融资顺序偏好理论存在很大的差别甚至相左,融资制度的成本与不确定性都很高。国有企业在“拨改贷”之后,资本金来源由财政直接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形成了国有企业对国有银行的高负债。这种高负债的实质在于软预算约束和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由于预算软约束,经营状况不佳的国有企业不是在竞争中被淘汰,而是继续获得来自银行的支持,因此,从表面上看,国有企业的经营困难是由于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过重,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盈利能力下降导致还贷能力下降以及软预算约束造成的“投资饥渴症”。高额负债累积的本息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固定成本,削弱了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上市公司的情况却正好相反,负债率要低于非上市的国有企业,其偏好于股权融资、增发配股等方式。以非国有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受到很多限制:一方面由于所有制不同,客观存在所有制上的歧视、加上信息的不对称,使其难以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所需要的贷款,而适合中小企业贷款的中小银行等民间金融机构还不发达和完善,难以进行债权融资;另一方面,上市的资格和条件的门槛比较高,使得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也很困难,少数能够海外上市的也需要花费较多的成本,所以中小企业的资本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等形式。由于上述原因,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在本文中笔者从一个新的视角进行研究: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把资<WP=199>本结构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与中国企业改革实践相结合,把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以及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等宏观问题与资本结构的选择相联系。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资本结构选择的历史变迁和制度创新。全文的写作思路是首先综述了西方国家资本结构的理论演进,然后对我国转轨时期的资本结构选择的制度变迁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本结构优化调整的思路。总体来说,是沿着理论综述——制度变迁——现状分析——优化调整的思路展开论述的。第一部分是理论准备部分,主要是第一章。这是研究资本结构的理论综述部分。对资本结构理论在西方国家演进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其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即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研究出现了和产业组织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相互交叉融合的特征,衍生出战略公司财务、行为公司财务和财务治理结构理论,呈现了新的繁荣局面。第二部分是资本结构的比较部分,主要是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是国际比较部分,分别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结构进行了国际的横向比较,认为不同的国家出现资本结构差异的根源在于宏观制度背景的差异。第三章是我国资本结构选择制度变迁的纵向比较。通过国际和国内比较,笔者认为: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宏观制度环境比较确定,资本结构主要由微观的因素来决定;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资本结构的选择受外部宏观因素的影响巨大,是我国资本结构的现实与发达国家资本结构理论出现差异甚至相左的根本原因。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制度变迁,从根本上来说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内生交易费用逐渐缩小,市场经济条件下外生交易费用逐渐增加,总的交易费用在收益一定的前提下逐渐下降的过程。第三部分探讨企业资本结构多元化的现状与公司治理,主要是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对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国有企业、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第五章则主要针对国有企业中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对股权结构、债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四部分对策分析部分,主要是第六章。把资本结构优化与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相联系,把资本结构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与我国企业改革实践<WP=200>相结合,从“目标——行为——绩效”的角度对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也可以看作是资本结构的调整过程,在这一转轨过程中,债转股问题、国有股减持等问题都应该纳入到资本结构的研究范围,特别是要把人力资本纳入到资本结构当中,承认人力资本产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邱东宁[8](2004)在《新体制下外贸行业国有资本退出研究》文中认为国有外贸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变其经营逐渐陷入困境,失去了我国外贸事业的主力军之位。随着“内外统一”的外贸管理新体制的确立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外贸行业开放,外贸专营权不再是特权,国家对国有外贸企业的优惠政策也在淡出,新形势下国有外贸企业深层次矛盾更加的突现出来,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根本原因在于国有资本的布局不合理,即国有资本违反了其自身的本质与职能,过多的参与到外贸行业这样的竞争领域中,承载了过多的本不应承载的功能。因此,国有外贸企业的困境本质上是体制的问题,这就需要国有资本调整战略布局,及时地从外贸行业中退出来,进一步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和建立外贸企业国有资本退出机制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根据中央“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抓大放小”的指导方针,我国国有企业调整和改制的步伐明显加快,并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但是,有关国有外贸企业调整和改革等领域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国有资本从外贸行业中退出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相应的退出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退出进行共性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外贸企业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做出了对外贸行业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的合理选择。同时还提出了在退出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诸多障碍以及需要采取的配套措施和善后援助,如:加强法制建设、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设、完善资本市场与职业经理人市场等。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国有资本退出在应对措施上能有所借鉴。
邹银煌,叶世绮[9](2003)在《以珠海香州区为例论国有企业改革的再探索》文中研究表明
陈善昂[10](2003)在《股份信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股份信用问题。内容主要包括股份为何为信用、股份信用因何及如何演进、股份信用缺失状况及其原因等方面。 传统理论强调信用即借贷,否定股份的信用特征。这种传统观点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迫切需要理论创新。虽然国内学者曾有过股份信用的表述,但从未见到系统的研究。虽然股票市场在世界各国都获得了迅速发展,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出现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股票市场失信甚至是欺诈事件,美国的安然、中国的银广夏等就是典型,严重侵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主题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重要的实践价值。 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提出股份信用并进行系统论证。(2)提出“股权悖论”,并运用现代企业理论分析了“股权空心化”趋势与股份信用特征的显化。(3)首次对股份信用进行了界定,并把它区分为基本的和派生的股份信用关系这两类。(4)首次对股份的偿还性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解释。(5)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圈钱”游戏模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等等。 论文的主要观点有:(1)信用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以契约为保障且有一定时间间隔的产权交易行为,其基本特征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2)股份信用是投资者基于对公司管理层(包括董事和经理)和控股股东的信任,与股份公司进行的以契约为保障且有一定时间间隔的产权交易行为。股东与股份公司之间的关系就是股份信用关系,投资者是授信人,股份公司是受信人。(3)股份具有偿还性,必须摒弃“股份是不需要偿还的,因而是可以不讲信用的”的错误认识。(4)在股份信用维护即投资者保护方面,法律是重要的,而且,法律的执行更为重要。等等。
二、国有股减持谨防认识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股减持谨防认识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评述 |
一、改革开放前所有制研究评述 |
二、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研究评述 |
三、当前所有制改革研究评述 |
四、存在问题及深化方向 |
第三节 论文研究内容 |
一、论文内容 |
二、结构安排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混合所有制思想综述 |
一、建国初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
一、混合所有制理论探索阶段的研究综述 |
二、混合所有制理论成长阶段的研究综述 |
三、混合所有制理论完善阶段的研究综述 |
四、混合所有制理论突破阶段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简要评述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有关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列宁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三、斯大林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二节 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
一、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理解 |
二、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 |
三、如何认识重建个人所有制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演进规律 |
一、所有制演进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规律 |
二、所有制演进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统一规律 |
三、所有制演进的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统一规律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对比研究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产权解析 |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中的所有权概念 |
二、马克思注意区分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 |
三、产权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应有之义 |
四、简要评述 |
第二节 西方产权理论的综述 |
一、西方产权理论的概念 |
二、西方产权的属性和功能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辨析 |
一、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联系 |
二、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区别 |
三、两种产权理论对比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突破 |
第一节 我国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
一、建国初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
三、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僵化固化阶段 |
第二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三次突破 |
一、“单一到补充”: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一次突破 |
二、“补充到共同”: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二次突破 |
三、“共同到混合”: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三次突破 |
第三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
一、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 |
二、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教训 |
第五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发展实践、基本经验及现实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的提出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产生的必然 |
三、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实践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回顾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逻辑 |
第三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 |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 |
四、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第四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的现实问题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形式主义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意识形态争论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混合所有制失灵”现象 |
第六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完善的环境和把握的重点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
一、坚持“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形态 |
二、坚持发展生产力的混合所有制判断标准 |
三、坚持共同富裕的混合所有制价值取向 |
四、坚持互利共赢的混合所有制发展理念 |
五、坚持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发展方向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完善的环境 |
一、宏观制度层面 |
二、中观体制层面 |
三、微观机制层面 |
第三节 当前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把握的重点 |
一、宏观层面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二、微观层面国有企业异质股权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三、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七章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一节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意义重大 |
一、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
二、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
三、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
四、有利于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理论困境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现实难题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途径 |
一、深化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
二、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
三、因企施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四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环境构造 |
一、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
二、平等保护各类产权 |
三、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
第八章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所有制改革的简要回顾 |
一、改革开放前农村所有制变革 |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所有制改革历程 |
三、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目前现状 |
二、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实现方式 |
一、创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方式 |
二、把股份合作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方式 |
三、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与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保障 |
一、加快理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关系 |
二、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
第九章 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的基本内涵 |
一、民营经济的基本概念 |
二、从所有制角度看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存在发展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民营经济是混合所有制内在要素的逻辑分析 |
一、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 |
二、民营经济是提升国有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 |
三、民营经济融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分析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 |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 |
二、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 |
第四节 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
一、自上而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
二、自下而上激发民营经济发展 |
三、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 |
结语与展望 |
一、研究预期达到目的 |
二、本文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文图表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2)湖南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现有文献的简单评析 |
1.3 研究对象、目标及基本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市值管理的基本理论及要素 |
2.1 市值管理的含义及目标 |
2.1.1 市值管理的含义 |
2.1.2 市值管理的目标 |
2.2 市值管理的影响因素 |
2.2.1 宏观因素 |
2.2.2 微观因素 |
2.3 市值管理的主要内容 |
2.3.1 主业溢价 |
2.3.2 投资者关系管理 |
2.3.3 公司管理 |
2.3.4 价值经营 |
第3章 湖南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模式 |
3.1 构建市值管理模式考虑的因素 |
3.2 湖南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模式构建 |
3.2.1 股权激励 |
3.2.2 国有股(增)减持 |
3.2.3 股权整合 |
3.2.4 定向增发 |
3.3 湖南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模式比较 |
3.3.1 湖南省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模式优劣势的比较 |
3.3.2 湖南省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模式适应情况的比较 |
第4章 湖南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思路 |
4.1 湖南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基本概述 |
4.1.1 湖南省国有控股企业概况 |
4.1.2 湖南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
4.2 湖南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基本流程 |
4.2.1 价值评估与环境调查 |
4.2.2 确定市值管理模式 |
4.2.3 确定战略规划与实施 |
4.2.4 绩效评估 |
4.3 湖南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操作方式 |
4.3.1 湖南省国有上市公司已有的市值管理模式现状 |
4.3.2 湖南省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模式选择 |
4.3.3 湖南省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要不足 |
第5章 湖南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操作实践 |
5.1 基本情况 |
5.1.1 目标 |
5.1.2 市值管理的额度和业务期限 |
5.1.3 涉及的操作主体 |
5.2 操作方案 |
5.3 各方案的优缺点 |
5.4 方案的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3)国有资产提高中国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未来资金缺口的测算 |
1.2.2 关于经济动态效率判定标准的研究 |
1.2.3 关于政府公共资本福利效应的研究 |
1.2.4 关于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2 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理论基础 |
2.1 养老保险经济效应的相关理论 |
2.1.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与经济动态效率 |
2.1.2 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影响 |
2.1.3 养老保险对福利的影响 |
2.2 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相关理论 |
2.2.1 养老保险制度类型划分 |
2.2.2 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轨的理论 |
2.2.3 转轨方式与成本偿付时间 |
2.2.4 转轨成本的资金筹集方式 |
2.3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相关理论 |
2.3.1 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 |
2.3.2 养老保险对资本市场的促进作用 |
2.3.3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政府管制 |
2.4 公司治理与股利政策的相关理论 |
2.4.1 公司治理理论 |
2.4.2 养老金与公司治理 |
2.4.3 股利政策 |
3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 |
3.1 中国渐进式经济转轨 |
3.1.1 中国经济转轨模式 |
3.1.2 经济转轨中的国有企业改革 |
3.2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 |
3.2.1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 |
3.2.2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动因分析 |
3.2.3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分析 |
3.3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以及国有资产对转轨成本负债规模测算 |
3.3.1 测算模型 |
3.3.2 测算结果 |
本章小结 |
4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 |
4.1 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分析 |
4.1.1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的支付能力 |
4.1.2 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的支付能力 |
4.1.3 统账结合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分析 |
4.2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测算 |
4.2.1 政府社会养老保险契约履行压力 |
4.2.2 测算模型 |
4.2.3 测算结果 |
本章小结 |
5 传统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方式的困境 |
5.1 经济动态无效率与福利改进 |
5.1.1 黄金律资本存量水平的界定 |
5.1.2 戴蒙德代际交叠模型与经济动态无效率 |
5.2 中国经济动态效率判定 |
5.2.1 经济动态效率的判断方法 |
5.2.2 中国经济动态效率的实证分析 |
5.2.3 经济动态效率的行业和地区差异分析 |
5.3 动态效率经济中传统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方式的福利效应困境 |
5.3.1 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养老保险对稳态资本存量的影响 |
5.3.2 财政资金与发行国债方式长期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对资本存量的影响 |
5.3.3 动态效率经济中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福利效应困境 |
5.4 提高缴费率及税收、国债方式长期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的现实操作困境 |
5.4.1 提高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缴费率的负面影响 |
5.4.2 税收和国债方式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与财政风险 |
本章小结 |
6 国有资产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基本模型 |
6.1 加入国有资产的代际交叠模型 |
6.1.1 加入国有资产的代际交叠模型的均衡 |
6.1.2 加入国有资产后的消费水平 |
6.2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 |
6.2.1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的定义 |
6.2.2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对资本积累的影响 |
6.2.3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对私人消费水平的影响 |
6.2.4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与传统养老保险筹资方式的福利效应比较 |
6.3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福利增进效应的数值模拟验证 |
6.3.1 减持国有资产支付养老金的福利效应 |
6.3.2 国有资产收益用于支付养老金的福利效应 |
6.3.3 数值模拟分析结论 |
本章小结 |
7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现方式与效应 |
7.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发展 |
7.1.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概述 |
7.1.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 |
7.1.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绩效与规模增长 |
7.1.4 养老储备基金国际比较 |
7.2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现方式选择 |
7.2.1 减持变现国有股方式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
7.2.2 划转国有股方式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
7.2.3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国际经验 |
7.3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效应测算 |
7.3.1 假设条件 |
7.3.2 测算结果 |
本章小结 |
8 国有资产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方案设计和政策建议 |
8.1 国有资产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现实基础条件 |
8.1.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8.1.2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
8.1.3 股权分置改革 |
8.1.4 国有资产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能力 |
8.2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施方案设计 |
8.2.1 国有企业利润高速度增长条件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股方案 |
8.2.2 国有企业利润中高速度增长条件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股方案 |
8.2.3 国有企业利润中低速度增长条件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股方案 |
8.2.4 国有企业利润低速度增长条件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股方案 |
8.2.5 小结 |
8.3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施的政策建议 |
8.3.1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
8.3.2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施的主要障碍及相关政策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一、发表论文、出版专着 |
二、科研项目 |
(4)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
一、股权分置的历史由来 |
二、股权分置在现实中的困境 |
三、股权分置在法律上的矛盾 |
四、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法律权利差异 |
第二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基础 |
一、股权分置改革是一个法律问题 |
二、股权分置改革的合同法解释 |
三、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的法律解释 |
四、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依据 |
第三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原则 |
一、市场化原则 |
二、合同自由原则 |
三、流通股股东利益保障原则 |
四、讲求效率、兼顾公平原则 |
第四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实践 |
一、我国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探索与变迁 |
二、股权分置改革与国有股减持的比较分析 |
三、上市公司股改方案的法律分析 |
四、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若干具体法律问题 |
第五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立法建议 |
一、克服泛规章化弊端,提高股改立法层次 |
二、完善股改投票表决法律制度 |
三、完善异议股东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
四、通过股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五、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在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以股抵债相关问题及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论题的提出 |
1.1.1 研究动机与问题界定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文献评论 |
1.3 研究途径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途径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结构 |
2 以股抵债的概况 |
2.1 以股抵债的产生及背景 |
2.1.1 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问题 |
2.1.2 以股抵债产生的直接原因分析 |
3 以股抵债的理论依据 |
3.1 以股抵债的概念界定 |
3.1.1 以股抵债中的“股” |
3.1.2 以股抵债中的“债” |
3.1.3 抵债股的注销 |
3.1.4 以股抵债的概念 |
3.1.5 以股抵债与股票回购的区别与联系 |
3.2 以股抵债的对象以及特点分析 |
3.2.1 以股抵债的对象 |
3.2.2 以股抵债的特点 |
4 以股抵债中的股价确定 |
4.1 定价基准点 |
4.1.1 考虑定价基准点大大高于每股净资产值 |
4.1.2 考虑定价基准点大大低于每股净资产值 |
4.1.3 考虑定价基准点以每股净资产值为轴心,再设定一个区间 |
4.2 定价程序 |
5 以股抵债的影响 |
5.1 以股抵债对上市公司各方经济利益的影响 |
5.1.1 以股抵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及中小股东的影响 |
5.1.2 以股抵债对上市公司债权人的影响 |
5.1.3 以股抵债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影响 |
5.1.4 以股抵债对当地政府的影响 |
5.2 上市公司以股抵债的实际案例财务分析 |
6 以股抵债其它若干具体问题处理的探讨 |
6.1 表决机制的问题 |
6.2 中介机构的问题 |
6.3 以股抵债的法律、政策依据问题 |
6.4 信息披露问题 |
6.5 以股抵债与国有股转让、国有股减持及股权分置的关系问题 |
6.6 净资产值为负数的上市公司以股抵债问题 |
7 实施以股抵债的效果及趋势分析 |
8 谨慎推行以股抵债的对策思考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6)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
三、本文力图做出的贡献 |
第一章 理性抉择: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思想基本论纲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政策保障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诠释与宽泛化 |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思想观 |
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一、动态发展上的可持续性原则 |
二、效率基础上的公平性原则 |
三、“三低”原则与刚性原则 |
四、宏观调控基础上的目标性原则 |
第五节 制度创新是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
一、社会保障基金供求均衡化动机 |
二、社会保障运行效益最大化动机 |
三、社会保障实施过程中的公平化动机 |
四、社会保障运行的安全化动机 |
五、社会保障制度技术化动机 |
第六节 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评估 |
一、动态的社会保障水平评估 |
二、社会保障禀赋资源评估 |
三、数学模型方法评估 |
四、指标体系法评估 |
第七节 建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体系及其科学方法 |
第二章 正视现实:现阶段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与体制障碍 |
第一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 |
一、失业阵痛短期内难以缓解 |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二元经济结构并存 |
三、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
四、贫富阶层分化与部分社会群体边缘化 |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存在偏差 |
一、微观操作与政府目标难以啮合 |
二、社会保险缴费率过高和资源短缺并存 |
三、提前退休、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矛盾 |
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与逆向选择不协调 |
五、社会保障预期偏低不利于宏观经济目标的实施 |
六、企业改制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中存在磨擦 |
七、最低工资标准线制度功能弱化 |
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严重滞后不利于工业化与城市化 |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财政危机浮出水面 |
一、养老保险制度依赖财政输血步履维艰 |
二、对老年人的医疗救助难以维系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
三、失业、扩大就业与通货紧缩对财政的压力不断攀升 |
第三章 励精图治: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第一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小康社会的人文精神 |
一、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人文观及其演进 |
二、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人文本质 |
三、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关联与分析 |
第二节 消除贫困和大力扩大中产阶层 |
一、消除贫困:追求平等的可持续发展 |
二、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均要努力扩大中产阶层 |
第四章 正本清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系统 |
第一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条件与体制保障 |
第二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 |
一、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矩阵 |
二、经济发展政策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
三、人口政策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
四、财政政策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
五、税收政策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
六、投资金融政策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
七、劳动政策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
第五章 定量模拟: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估 |
第一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设计原则与分类 |
一、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二、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聚类 |
第二节 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几种现象的描述 |
一、社会保障随机型现象 |
二、社会保障模糊型现象 |
三、社会保障灰色型现象 |
第三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第四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 |
一、西方国家的评估目标 |
二、社会保障层次分析法评估 |
三、社会保障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估 |
四、社会保障民意测验与问卷评估 |
第六章 多支柱架构: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 |
第一节 养老金再分配理论与多支柱理论 |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
二、代内与代际再分配及多支柱方案 |
三、与养老保险相关的消费与储蓄理论 |
第二节 1995年我国混杂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可持续的“蝴蝶效应” |
第三节 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筹集模式 |
一、代际间帕累托最优的理论歧义与养老保险财务制度的定位 |
二、我国养老保险宜于采取部分基金式财务制度 |
三、部分积累筹资模式是我国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
四、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制的投资收益 |
第四节 可持续的关键要素:个人账户从“空账”向“实账”转化 |
一、“空账”的产生与隐患 |
二、对消化隐性债务措施的评判与反思 |
三、个人账户基金与社会统筹基金分开管理难以一蹴而就 |
第五节 美日企业年金制与我国企业年金制的可持续 |
一、美日企业年金制的发展及其解读 |
二、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与性质定位 |
三、企业年金待遇确定与管理模式 |
四、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走向 |
第六节 个人长期储蓄寿险制度与政府养老制度的结合 |
一、商业保险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二、吸引更多的基本养老保险投保人同时投保个人储蓄寿险新品种 |
三、优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证券市场的组织模式 |
四、寿险新品种与开放式基金接轨 |
第七节 政府养老保险基金与人寿保险市场的战略组合 |
一、个人账户制基础上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人寿保险的融合发展 |
二、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人寿保险共筑社会保障大堤 |
三、管理体制与金融化触媒养老基金入市机制创新 |
四、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委托代理 |
第八节 培植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基金增值机制 |
一、养老保险基金入市规模颇具庞大的增长空间 |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模式与运营管理 |
三、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关键在于品种选择与结构治理 |
四、加强社保基金的管理与监督保证基金规范化运作 |
第七章 多方位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险制度 |
第一节 构建多支柱的医保体系 |
第二节 三项制度改革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
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
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
三、药品生产与流通体制改革 |
四、实行药品采购公开招标制度 |
第三节 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控制医疗费用非正常增长 |
一、利用财政手段控制医疗费的供给量 |
二、利用需求政策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
三、通过总额预算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
四、实行药品产、供、销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
五、实行多元化监管 |
六、建立成本效果评价办法 |
七、选择按病种付费的结算办法 |
八、分割部分统筹账户基金用于疾病预防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现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 |
一、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分开核算及支出分析 |
二、界定基本医疗支出范围 |
三、实施定点医院仲裁制 |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结算办法 |
五、运用IT 减少医疗成本 |
六、实现医疗保险制度基金的收支平衡的措施 |
第六节 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模式 |
第七节 建立城乡公共医疗应急机制 |
第八节 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估 |
第八章 转轨并制:可持续发展的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机制分析 |
第一节 降低制度成本:三条保障线向两条保障线并轨 |
一、财政主导型的角色在并轨中占据重要地位 |
二、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失业保险制度有待改革 |
三、失业者摆脱窘境的关键在于重塑自我 |
第二节 中国就业机制的分析与评价 |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及其影响 |
二、中国的就业环境分析与就业心态分析 |
三、就业结构的矛盾加剧要求加快就业结构调整 |
第三节 就业最大化:责任政府的第一要务 |
第四节 实施就业战略的机理选择与政策调整 |
一、以经济发展促进劳动需求的扩张 |
二、产业结构调整联动就业增长 |
三、利用科技进步拓宽就业空间 |
四、中介服务、关系网辅助再就业与促进非正规就业 |
五、就业培训预期规避再就业风险 |
六、女性再就业与弹性就业应有为而治 |
第九章 多管齐下:降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与管理成本 |
第一节 GDP、社会成本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优化分配体制降低贫富差距 |
一、财税体制改革 |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改革 |
三、社会保障分配体制改革 |
四、积极利用转移支付政策降低贫富差距 |
第三节 观念变革与强化自我保障理念 |
一、突破年龄婚配观有利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
二、就业观念、自愿失业与积极就业 |
三、注意生育文化、储蓄倾向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建立公平为基础、效率为主导的社会保障政策导向机制 |
第五节 从制度设计上降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运行成本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转轨时期企业资本结构选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
第1章 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和发展趋势 |
1.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
1.1.1 净利理论 |
1.1.2 净营业收益理论 |
1.1.3 传统理论 |
1.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1.2.1 MM定理 |
1.2.2 MM定理的修正 |
1.2.3 平衡理论 |
1.2.4 不对称信息与资本结构 |
1.3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
1.3.1 产业组织与资本结构决策 |
1.3.2 非理性行为与资本结构决策 |
1.3.3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决策 |
第2章 企业资本结构的国际比较 |
2.1 发达国家企业资本结构的比较 |
2.1.1 发达国家企业资本结构的比较 |
2.1.2 美、日两种典型企业资本结构模式的比较 |
2.2 发展中国家企业资本结构的比较 |
2.2.1 发展中国家杠杆率的比较 |
2.2.2 发展中国家宏观环境的比较 |
第3章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在转轨时期的变迁 |
3.1 财政供给型单一资本结构的形成 |
3.1.1 我国国有经济的产生和财政供给型资本结构的形成 |
3.1.2 财政供给型资本结构的“非市场化”特征 |
3.1.3 财政供给型资本结构的评价 |
3.2 我国银行主导型资本结构的形成 |
3.2.1 银行主导型资本结构产生的背景 |
3.2.2 银行主导型资本结构的特征 |
3.2.3 银行主导型资本结构的评价 |
3.3 我国市场型多元化资本结构选择的形成 |
3.3.1 证券市场融资方式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3.3.2 证券市场融资方式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 |
3.3.3 证券市场的发展使资本结构选择呈现多元化特征 |
3.3.4 市场型多元化资本结构选择制度的评价 |
第4章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多元化分析 |
4.1 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 |
4.1.1 我国不同类型的企业资本结构分析 |
4.1.2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分析 |
4.1.3 国有企业高负债率的形成机制分析 |
4.1.4 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与破产障碍 |
4.2 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 |
4.2.1 中小企业资本结构选择上的融资困境 |
4.2.2 从分工演化角度理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 |
4.2.3 转轨时期中小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制度的创新 |
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 |
5.1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
5.1.1 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水平偏低 |
5.1.2 上市公司负债结构不合理 |
5.1.3 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
5.2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
5.2.1 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 |
5.2.2 股权结构与激励机制的实证研究 |
5.2.3 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
5.3 负债结构与治理结构和企业绩效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
5.3.1 负债结构与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 |
5.3.2 负债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
5.3.3 负债的特征和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第6章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优化 |
6.1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优化 |
6.1.1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目标优化 |
6.1.2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行为优化 |
6.1.3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绩效优化 |
6.2 “债转股”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
6.2.1 我国实行债转股措施的具体分析 |
6.2.2 债转股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
6.3 国有股减持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
6.3.1 国有股减持问题的由来和范畴的界定 |
6.3.2 国有股减持的意义和作用 |
6.3.3 国有股减持面临的难题和思考 |
6.4 人力资本与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
6.4.1 人力资本应该纳入资本结构范畴之内 |
6.4.2 人力资本不同于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 |
6.4.3 人力资本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致谢 |
(8)新体制下外贸行业国有资本退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当前我国外贸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体制 |
第一节 国有外贸企业现状评估 |
第二节 我国国有外贸企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
第二章 我国国有资本的本质与现状 |
第一节 国有资本的本质与职能 |
第二节 我国国有资本现状与退出领域 |
第三节 国有资本战略布局调整与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三章 外贸行业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国有资本退出方式 |
第二节 国有资本退出操作手段 |
第四章 外贸行业国有资本退出机制评价与选择 |
第一节 外贸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与国有资本退出 |
第二节 外贸行业国有资本退出机制 |
第五章 外贸行业国有资本退出障碍与善后援助 |
第一节 外贸行业国有资本退出的障碍分析 |
第二节 外贸行业国有资本退出成本 |
第三节 外贸行业国有资本退出援助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10)股份信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三、 文章的结构安排 |
四、 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信用本质与信用形式的演进 |
第一节 多维视角里的信用 |
一、 信用(Credit)释义 |
二、 早期的信用思想与传统 |
三、 社会学等对信任的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经济学对“信用”的解释 |
一、 西方主流经济学对信用的关注与解释 |
二、 马克思经典着作中对“信用”内涵和外延的论述 |
三、 国内经济学家对“信用”的关注与认识深化 |
第三节 信用的本质及其演进 |
一、 信用的本质与内涵 |
二、 信用形式的演进规律 |
第四节 股份信用--关于股份为何为信用的简要说明 |
第二章 股份信用关系的构成与形成机理 |
第一节 股份与股份信用关系 |
一、 股份、股票与股权 |
二、 股份信用关系的构成与核心内容 |
第二节 公司制度的演进与股份信用的形成机理 |
一、 公司制度的演进轨迹 |
二、 股份的分散化与股份信用特征的显化 |
第三节 股份的偿还性 |
一、 股份真的不用偿还? |
二、 股利是股票的基本特性 |
三、 国外有关股利政策的理论解释 |
四、 “在手之鸟”理论与股利贴现模型 |
五、 股票偿还与(公司)债券偿还的异同 |
第三章 股份信用的经济决定及其地位 |
第一节 金融发展理论:回顾与综述 |
一、 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 |
二、 金融发展理论的早期思想 |
三、 第一代金融发展理论--“金融深化论” |
四、 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 |
第二节 金融发展规律与金融体系的内生形成 |
一、 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规律 |
二、 金融市场的内生形成 |
三、 工业化初始条件与股票市场发展及其路径依赖 |
第三节 人均收入水平与股份信用的发展 |
一、 理论分析 |
二、 德米尔居斯-肯特和莱文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投资者与融资者选择与股份信用的发展 |
一、 投资者的选择与股份信用 |
二、 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的选择与股份信用 |
三、 公司治理、融资安排与股份信用 |
第五节 银行信用对股份信用的影响 |
一、 马克思的观点 |
二、 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的观点 |
第四章 股份信用的维护机制 |
第一节 契约与契约的履行 |
一、 交易与契约 |
二、 不完全契约与契约的履行 |
第二节 股份信用形成和维护的法律制度 |
一、 法律是重要的 |
二、 法律制度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
三、 法律作用的有限性及其与信誉机制的关系 |
第三节 信誉机制与股份信用关系的维护 |
一、 信誉与信誉机制 |
二、 股份信用关系中的信誉机制:博弈与理论模型 |
第五章 股份信用在中国发展的路径及其特点考察 |
第一节 我国传统体制下的信用形式 |
一、 传统体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
二、 传统体制下的产权制度特征与信用 |
三、 传统体制下的“大财政、小银行”格局 |
四、 传统体制下对金融机构和信用形式的整合 |
第二节 改革后的信用形式与银行主体地位的形成 |
一、 渐进式改革与经济运行的新变化 |
二、 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银行主体地位的形成 |
第三节 股份信用在中国的发展 |
一、 我国股份信用发展“两阶段”论 |
二、 政府推动股市发展的深刻背景与逻辑原因 |
三、 我国股市的公有制偏好 |
第六章 中国股份信用缺失的状况及其原因考察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缺失 |
一、 虚假信息披露 |
二、 随意变更募集资金用途 |
三、 虚假的资产重组 |
第二节 控股股东的信用缺失 |
一、 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度的总体考察 |
二、 在股票发行中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 |
三、 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
第三节 证券经营机构与中介机构的信用缺失 |
一、 证券经营机构的信用缺失 |
二、 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信用缺失 |
第四节 对我国股份信用缺失原因的一般性分析 |
一、 股份信用缺失的历史文化原因 |
二、 传统经济体制下排斥信用活动的路径依赖 |
三、 转轨时期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 |
四、 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的缺乏 |
五、 证券市场中介机构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信用缺失的原因考察 |
一、 公司法人制度隐含着股份信用缺失的可能 |
二、 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单次博弈与信用缺失 |
三、 市场流动性、投资者行为与博弈均衡 |
四、 核准制下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均衡 |
五、 信息不对称与股份信用缺失 |
六、 证券监管乏力与股份信用缺失 |
第七章 以保护投资者为核心完善我国股份信用 |
第一节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一、 信息披露制度与股份信用 |
二、 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原则与绩效 |
三、 加大对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的监管 |
第二节 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一、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 |
二、 揭开公司面纱 |
三、 股权适当集中,实现股权制衡 |
四、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
第三节 完善以投资者保护为目的的证券监管制度 |
一、 证券监管的必要性及其性质 |
二、 证券监管体制及法治改革 |
三、 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改革 |
第四节 完善维护股份信用、保护投资者的外部环境 |
一、 应当从社会信用体系的角度关注股份信用问题 |
二、 建立切实尊重并有效保护产权的机制 |
三、 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四、 政府角色的正确定位 |
后记 |
四、国有股减持谨防认识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D]. 彭巨水.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湖南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D]. 蔡新亚. 湖南大学, 2011(05)
- [3]国有资产提高中国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研究[D]. 金刚. 辽宁大学, 2007(05)
- [4]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 曹治华. 西南政法大学, 2006(12)
- [5]在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以股抵债相关问题及趋势研究[D]. 秦萍. 四川大学, 2005(02)
- [6]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评估[D]. 林毓铭. 武汉大学, 2004(06)
- [7]我国转轨时期企业资本结构选择问题研究[D]. 张万成. 吉林大学, 2004(04)
- [8]新体制下外贸行业国有资本退出研究[D]. 邱东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03)
- [9]以珠海香州区为例论国有企业改革的再探索[J]. 邹银煌,叶世绮. 改革与战略, 2003(S1)
- [10]股份信用研究[D]. 陈善昂. 厦门大学, 2003(03)
标签:养老保险论文; 混合所有制经济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