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金梨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孙正[1](2018)在《果园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果品生产大国,我国的果树品种丰富且种植面积广阔,其果品总产量长期稳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进行,越来越多的果园征地补偿行为和果园投资行为都需要依赖于果园价值评估作为核心决策依据。然而,近年来我国由于征地补偿引发的经济纠纷以及各果品生产基地引资不畅等诸多问题的背后,折射出当前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理论与方法相对滞后的深层次问题。为此,本文对果园价值评估这一跨学科命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果园投资建设、征地补偿、资产核算等目的下的果园价值评估行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实践工具。本文以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和均衡价值为基础,采用深入访谈法对当前我国果园价值评估实践环节存在的诸多难点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对河北省核心梨果产区中各类果园的实地调查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包括成本法模型、收益法模型和市场法模型在内的一整套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并通过案例实证对各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后续研究改进的空间与发展方向。通过大量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大多将果树作为生物资产或经济林资产进行评估研究,而很少将果园作为独立且具有综合性生产功能的农业资产组合进行价值评估研究。且国内各类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多以各国的会计准则和资产评估准则为依据。其中,我国会计准则倾向于从成本角度对农业生物资产进行价值核算,而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则倾向于从收益的角度来对经济林资产价值进行评估。2、通过对我国当前具有果园价值评估经验的资产评估师访谈调查发现,突破传统的生物资产评估和经济林资产评估,将果园作为一项整体资产进行评估是我国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所在。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在我国果园价值评估实践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专业资产评估师对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理论、方法和工具理解缺乏一致性,以及对现代化果园资产价值形成与发展规律认识不全面,是导致果园价值评估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因此,对当前我国现代化果园这一独特资产的价值规律和价值特征进行深入探究,构建出一套适用于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是解决果园价值评估实践环节诸多问题的唯一路径。3、通过对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中各类果园的实地调查发现,各个产区的果园种植规模、经营方式和现代化程度差异明显。各产区的果园在组织形式、经营方式、栽培技术、管理方法和市场对接形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与进步。现代化程度越高的果园,除果树之外的各类资产构成比例、价值贡献和重要性越高;果园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和市场对接方式越多样化;果品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产业链整合程度越紧密。调查结果充分显示,若将果树价值等同于果园这一综合性整体资产的价值已经明显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构建出能够体现出现代化果园资产价值全面性、收益价值多样性和市场价值公允性的评估方法,已经成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果树种植业发展的迫切要求。4、在果园资产价值的视角下,本文将传统资产评估成本法与现代化果园构建方式相结合,本着通过系统性与层序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一套能够体现出果园整体资产价值且反映实际生产能力的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一方面,该模型的核心参数涵盖了现代化果园的全部资产内容,能够通过成本加和的方式表述出符合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的果园整体资产价值。另一方面,本文结合各类果园资产的价值规律,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果园资产价值评估的思路与方法,保证了其评估结果能够对果园资产有效性和各类资产匹配程度做出合理反映。5、在果园收益价值的视角下,本文将传统资产评估收益法与现代化果园收益方式相结合,在充分考虑到果树生命周期与果园经济价值实现规律关联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该模型中的各核心参数逐一进行了分析,灵活运用各种预测方法作为工具,提出了针对各个核心参数的预测思路与取值方法。在果品产量预测方面,本文从果树生命周期过程中苗木、幼树、初果期到盛果期的生产能力变化规律出发,提出了以果树周干指标为预测依据的果品产量预测方法,进而提高了果品产量预测的便利性和科学性。在折现率取值方面,本文以被评估果园的生产经营风险和实际抗风险能力为依据,构建了全面的果园经营风险报酬率的指标体系,从而提高了折现率取值的科学性和客观性。6、在果园市场价值的视角下,本文将传统资产评估市场法与现代化果园市场交易类型相结合,在充分考虑到当前我国果园交易特殊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一方面,对如何筛选具有可比性的参照果园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与方法;另一方面,从供给因素、需求因素、果园自身因素和果园交易特殊性四个方面,为被评估果园和参照果园之间的对比与量化调整提供可靠的标准、尺度和取值方法。7、通过实际应用,本文对三种果园价值评估模型各自的适用性与局限性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市场法模型由于受到应用前提条件的限制,未能进行实践检验。成本法模型体现了被评估果园资产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在初建不久且实物资产占比较高的果园价值评估中体现了较好的适用性。收益法模型因为能够反映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收益预期心理,其评估思路和评估结果都获得较高的认可度。总的来说,三种评估模型的应用不仅取决于被评估果园所处的经营方式、自然环境、组织形式、生产技术和资料信息充分度等外部因素,而且还取决于评估机构和评估自身的相关经验与能力水平。最终,本文构建的成本法模型、收益法模型和市场法模型构成了一套具有相互验证关系的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在搭配应用过程中可以形成更加全面、客观和更具公允性的评估结果。
袁嘉玮,田时敏,张鹏飞,张健,王璐,张战备,梁哲军[2](2021)在《钙对果树生理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钙在促进果树正常生长发育以及抗逆生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钙参与果树体内组织结构的形成、营养与生殖器官的发育、光合作用等植物生理过程以及保护酶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控等植物生理生化发育进程。本文对钙在果树生长发育中的生理功能、钙对果树叶片及果实生理的影响、钙对调控果树免疫及抑制果树病害的作用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性阐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钙在果树上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李文慧[3](2020)在《基于转录组和甲基化测序的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库尔勒香梨果皮粗糙,果肉石细胞含量高影响了库尔勒香梨产业的发展。利用细胞学、转录组学、DNA甲基化和生物信息学技术,解析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和正常果果肉细胞发育的动态显微结构差异、分析果实转录组和DNA甲基化程度差异,探索粗皮果形成的机制,为人工调控果实发育提高果实品质做好分子基础。方法:以开花后30 d、60 d、90 d、120 d、150 d库尔勒香梨果肉为材料制作石蜡和电镜切片,观察果肉细胞发育的的动态显微及亚显微结构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开花后150 d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和正常果果肉进行转录组和甲基化测序,利用GO、KEGG等数据库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木质素代谢相关的差异基因,分析DNA甲基化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利用q RT-PCR技术构建候选差异基因时空表达图谱,对候选差异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1、通过对梨果实木质素和石细胞含量的测定,库尔勒香梨粗皮果的木质素和石细胞含量都极显着高于正常果。分析库尔勒香梨5个果实发育期果肉细胞动态显微结构可知,粗皮果在开花后30 d果心石细胞团大量形成,主要由石细胞组成;60 d时果心形成直径大的石细胞团,石细胞团出现裂缝,到90 d果心石细胞直径达到最大,此时果肉内石细胞团大量裂解;120 d时果心石细胞团直径变少,果皮石细胞团直径持续增大,150 d时果肉内石细胞团整体变小,分布于整个果肉;细胞壁在开花后120 d-150 d期间逐渐变厚。正常果石细胞团由厚壁细胞组成,石细胞团裂解早且程度高,直径比粗皮果小,成熟期主要分布于果心,果肉细胞壁逐渐变薄。2、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进行RNA-seq测序,获得87.32 G Clean Bases,组装成101157条Unigene。与砀山梨基因组的Mapping rate为57%。本论文采用无参考基因组分析转录组数据,正常果和粗皮果有5962条差异的Unigene,其中上调2858条Unigene,下调3124条Unigene。通过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与木质素代谢相关的Unigene 30条,其中上调16条,下调14条。选取10条基因构建果实发育期表达谱,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果实石细胞和木质素含量共同显着相关的结构基因5条,分别是c38163g1和c45761g2(4CL)、c47829g2(HCT)、c40485g1(COMT)、C45001g1(CCOMT),其中c47829g2(HCT)基因在砀山梨上有报道。转录因子2条,c39399g1(MYB)和c28793g1(b HLH)。3、通过对4CL、CCR、POD、MYB、b HLH家族部分候选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4个4CL家族成员中c38163g1和c45761g2参与木质素代谢,属于Class I,c45761g1参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属于Class II。转录组中2个注释为CCR家族的Unigene,只有c49561g2有CCR基因家族的保守域,参与细胞壁木质素代谢。8条候选基因属于POD ClassⅢ,其中c35983g1与At POD 25、At POD 71聚为一簇,c38565g1与At POD 52聚为一簇,都参与细胞壁木质素代谢。对结构基因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进行,10条结构基因都有与光、激素、转录因子相关的顺势作用元件。c45761g2启动子区有MYB和b HLH可以识别的AC和CACGTG顺式作用元件。转录因子c39399g1与正常果结构基因呈极显着正相关,c28793g1与粗皮果结构基因呈极显着正相关。4、通过DNA甲基化测序构建库尔勒香梨基因文库,获得164102909条reads,与砀山梨参考基因组Mapping获得64509127条reads,Mapping rate不到40%。粗皮果和正常果有4487条显着的DMR,有3046条获得注释,1640条Hyper DMR,1406条Hypo DMR。GO富集有3266条term,KEGG富集有110条term,最显着的是激素信号传导途径。有23条DMR富集到木质素代谢,有13条Hypo DMR,10条Hyper DMR。在整条基因组中DNA甲基化中C位点主要分布在基因的启动子区(promoter)、外显子和内含子区(exon,intron)、内含子区(intron)。DNA甲基化的DMR区和转录组差异基因进行木质素代谢的联合分析,共获得3条基因c38995g1、c49204g2和c45761g2,c38995g1和c49204g2甲基化C位点在启动子区,c45761g2的甲基化C位点在外显子和内含子区,这3条基因在粗皮果中的甲基化程度都比正常果的低。在成熟的库尔勒香梨中正常果甲基化程度高于粗皮果。结论:库尔勒香梨粗皮果的木质素和石细胞含量比正常果高,成熟期库尔勒香梨粗皮果与正常果有显着差异基因5962条,与木质素代谢相关的差异基因30条,与木质素和石细胞含量都显着相关的基因5条,库尔勒香梨成熟期正常果的甲基化水平比粗皮果高。粗皮果石细胞含量高可能与石细胞团裂解程度低有关,果皮厚可能与果皮石细胞形成晚裂解晚有关,果肉粗糙可能与成熟期果肉细胞壁持续增厚有关。
本刊编辑部[4](2018)在《《果农之友》2018年1~12期总目次》文中研究指明
吕亭辉[5](2017)在《人工营养基质缓解连作黄瓜根结线虫及枯萎病的作用》文中指出设施蔬菜生产以黄瓜栽培为主,随着设施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需求间的矛盾逐渐突出,黄瓜连作现象逐步加重,已成为设施黄瓜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病原物积累是连作障碍最主要原因之一,枯萎病和线虫病是两种极为重要的连作病害,其发病率高危害程度大,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大量研究表明营养基质栽培可以有效解决蔬菜连作障碍问题。本文以1-19茬连作黄瓜为试验对象,分别设土壤栽培和营养基质栽培两种不同处理方式,通过对黄瓜病害发病程度的影响,对病原物质积累的影响以及对致病因子和抗病因子的影响四个方面探究,探明人工营养基质在解决连作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解决设施黄瓜栽培连作障碍问题提供技术支持。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两种栽培方式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发病率随栽培年限的延长而不断加重,1-5茬发病率相对较低发,7-17茬呈逐渐上升趋势,发病最高的土壤栽培17茬病情指数达到60,17茬后开始缓慢下降。相对于土壤栽培,基质栽培发病率低,发病缓慢,证明营养基质相对于土壤栽培能明显延缓根结线虫病与枯萎病的发病率。2.通过测算不同茬次土壤尖孢镰刀菌(Fusarium Wilt)数以及根结线虫虫口密度发现,发病率高的茬次土壤与基质中尖孢镰刀菌及线虫含量多,发病率较低者含量较少,其中最高一茬土壤栽培第13茬中镰刀菌菌数是第1茬的5倍达到50× 103cfu g-1干土,营养基质栽培两种病害病原物质低于土壤栽培。3.在连作基质与土壤中,均检测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和香草醛,其中阿魏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种,香草醛含量最低且与连作年限相关性不大。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阿魏酸与连作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随着连作茬次不断增加酚酸类物质积累逐渐增多,且在连作9-17茬间大幅上升。相比于土壤栽培,基质栽培中酚酸物质含量较少。4.连作黄瓜土壤与基质pH值随连作茬次增加逐渐偏向酸性,有机质、碱解氮、速效氮、全氮、速效磷、全磷均随连作茬次增加而减少,基质栽培均高于土壤栽培,容重与EC值随连作茬次增加而增加,基质低于土壤,速效钾无明显变化。5.随着连作茬次的增加,土壤与基质中的脲酶、多酚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明显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基质栽培高于土壤栽培,蔗糖酶呈缓慢下降趋势,中性磷酸酶略有上升但两种栽培差异不显着。6.土壤灭菌能够有效杀死土壤病原菌,60度高温处理下土壤线虫死亡率达到98%,尖孢镰刀菌死亡率达到86%,发病率为0,植株各生长指标均明显高于未加温处理土壤。营养基质在黄瓜连作栽培过程中,相对于土壤明显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病率并表现出延缓连作障碍发生的作用,能够有效延缓由于根结线虫及枯萎病导致的连作障碍2-3茬。此试验结果能够为田间生产提供一定技术指导。
石亚莉[6](2017)在《SA对苹果采后灰霉病抗性诱导及保鲜效果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红富士、嘎啦’为材料,研究水杨酸(SA)对苹果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通过分析果实抗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探索SA对苹果灰霉病的抗性诱导机制;同时通过浸泡处理方法,研究SA对苹果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离体条件下,质量浓度为0250 mg/L的SA可有效抑制灰霉菌丝生长速率,且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在苹果上,50、100和150 mg/L的SA处理可有效抑制嘎啦苹果采后灰霉病的发生与发展,能够不同程度降低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其中150 mg/L SA浸泡处理效果最好。2.不同浓度SA处理明显抑制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PX),促进前期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的合成,诱导POD、SOD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升高,增加抗性物质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减少MDA的产生和积累。SA通过诱导抗病防御反应、调控活性氧代谢以增强苹果采后灰霉病的抗性。3.150 mg/L SA能够诱导果实抗病相关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的增加,促进总酚和类黄酮的合成,减少丙二醛(MDA)的产生,显着降低红富士果实灰霉病的发病率,抑制其病斑直径的扩展。4.低温冷藏条件下,SA能降低红富士苹果果实的呼吸作用和乙烯释放量,促进POD、PPO和SOD活性变化,抑制丙二醛的合成和积累,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延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有效减少果实失重率,较好保持冷藏期果实品质。
杨琪[7](2017)在《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生理变化研究》文中提出库尔勒香梨作为新疆的特色农产品之一,早就已经成为新疆面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因为库尔勒香梨品质比较优良并且味美甘甜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梨中圣品”。香梨在采后贮藏中品质会产生下降,且易发多种病害。黑头病就是近年果农在香梨中发现的一种病症,这种病症与香梨其他病害有着明显的不同,极大损害了香梨的商品性。目前国内研究多集中于黑头病香梨的病原菌提取及鉴定方向,对于香梨在采后黑头病发作时果实的生理生化的变化研究不够全面,不能确定香梨采后的发病规律。本课题以黑头病发病后的库尔勒香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将从黑头病香梨中分离鉴定而得到的主要致病菌接种到完好香梨中,在气调贮藏和冷库贮藏的条件下定期测定香梨理化指标的变化,为库尔勒香梨黑头病的控制研究以及贮藏条件的优化提供基础。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香梨黑头病发病后其果实的硬度、SS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还有VC含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呼吸强度出现上升,并且普通冷库贮藏的香梨变化的趋势要更加明显。说明库尔勒香梨在感染黑头病后果实的生理品质表现为下降状态,且果肉组织受到破坏较为严重。2、对比贮藏前的香梨矿物质元素含量和发病末期的香梨矿物质元素,可以发现香梨的N、P、K、Ca的含量均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其中N的含量略微升高,P和K的含量略微下降,而Ca含量变化较大下降较多。说明由于黑头病病菌的侵染使库尔勒香梨的抗病性出现了下降,由于Ca含量的缺失可能导致了黑色汁液的流出。3、发病后的库尔勒香梨其粗纤维含量、原果胶含量、木质素含量相比完整果实含量较低,可溶性果胶含量、纤维素酶、PG、PME活性要高于完整的香梨。说明黑头病使得香梨的细胞壁代谢加剧,细胞壁的结构被破坏严重,结构的破坏又进一步导致了香梨病菌的侵染程度加剧。4、发病后的库尔勒香梨和同样贮藏条件下的库尔勒香梨的活性氧代谢研究表明,病果的丙二醛、超氧阴离子产生率、总酚含量都要高于好果,SOD、POD、CAT、PPO几种酶的活性在前期要高于完整果实,后期和完整果实活性接近。说明在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过程中果实的活性氧代谢产生了失调,丙二醛等有害物质不能得到及时的清除使得果实脂膜过氧化严重,细胞膜破坏严重,产生酶促褐变。5、普通冷库中贮藏的库尔勒香梨黑头病的发病情况比气调贮藏下的香梨更加严重,且发病率随着时间的延长增长速率不断加快。已经发病的香梨的病斑面积普通冷库的香梨扩大的速度大于气调贮藏。并且发病后的果实细胞壁代谢以及活性氧代谢的速度冷库贮藏都要大于气调贮藏。结果表明气调贮藏对于控制香梨黑头病的发作有更好的作用。
金一锋[8](2013)在《外源性水杨酸诱导月季对黑斑病抗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月季(Rosa hybrida L.)为四大切花之首,是蔷薇科(Rosaceae)蔷薇属(Rosa L.)多年生木本花卉,具有花期长、花色丰富、株型各异等优点,可应用于切花生产、美化庭园、装饰家居等众多领域,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虽然经历长期反复杂交过程,在月季花型、花色,气味各方面已取得较多突破,但一些月季品种仍极易感病,发生病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其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月季黑斑病(Diplo-carpon rosae Wolf)。大部分的月季生产产区都有黑斑病的发生,且危害极大,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和产量。利用品种的抗病性控制月季的黑斑病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外源水杨酸诱导的植物抗病性具有广谱性、稳定性、持续性、可控性、系统性、以及生物源激发子与环境的可融性等众多特点,这也就决定了植物的诱导抗病性必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的诱导植物抗病性来控制月季黑斑病,本研究试图通过不同浓度水杨酸来诱导常见月季品种,在不同环境的条件下检测各品种真实的抗病性,获得观察月季品种最真实的抗黑斑病的最适宜条件。研究水杨酸诱导后月季对黑斑病的抗性并分析其遗传变异规律,并分析月季品种生理指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细胞壁中羟脯氨酸(Hpy)等等与抗黑斑病性的关系,揭示SA诱导月季产生抗病性反应的可能机制,并筛选出诱导月季抗病性的最佳施用浓度,为病害的防治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同时也为其他园林植物的诱导抗病性提供理论依据。也对未来对月季抗黑斑病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供试月季的月季黑斑病病原菌分生孢子大小经统计后得到:小孢子平均宽度为4.89±0.52μm,大孢子平均宽度为5.67±0.46μm,小孢子平均长度为8.55±0.52μm,大孢子平均长度为9.62±0.39μm,孢子平均总长度为17.42±0.48μm,分生孢子的平均分隔位置为0.53±0.02μm,平均弯曲度148.3±9.36°。分子鉴定得到:其产物与NCBI已经公布的Marssonina属的菌株经行BLAST分析相似性达到了99%,可确定其菌株为蔷薇盘二孢菌株。(2)对供试植株进行病原菌致病性检测后,供试月季植株的抗黑斑病的情况(抗性差异的9个月季品种):柔情似水、YJ“2004-4”、YJ“2004-5”(感病强);皇家巴西诺、金玛莉、YJ“2004-6”(抗性中等);红帽、冰山、白玫瑰(抗性强)。(3)适用于准确判定月季黑斑病抗性鉴定的基本条件:接种蔷薇盘二孢的浓度为2×105个/mL,所处温度为25℃,接种于二叶期的月季植株,能最真实的反映出各月季品种对月季黑斑病最真实,准确的评价。(4)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所处环境预防月季黑斑病的产生。如月季植株处于30℃时,月季植株抗黑斑病的能力较强,感病品种也不易感病;当月季植株处于四叶期后,植株病害的情况会减弱,所以在四叶期之前,加强田间管理,预防及有效的控制黑斑病的发生。田间管理时,通过一些人工手段(冲刷病叶、通风)降低黑斑病病原菌的浓度来减少植株的发病率。(5)水杨酸浓度为2-5mmol/L较适合于月季黑斑病病原菌对蔷薇盘二孢的活性鉴定,起到诱导抗性,若浓度大于5mmol/L的水杨酸,对蔷薇盘二孢产生极强的抑制作用,起到的是杀菌作用,不是真实诱导状态。(6)经水杨酸诱导后,感病品种病原菌潜伏期比诱导前平均增加1d,感病品种的平均病斑直径有减少趋势,抗性品种的发病率呈减少的趋势,平均病情指数呈降低趋势;感病品种的气孔密度呈现降低的趋势,SA浓度为2、5mmol/L时对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5mmol/L时最为明显;外源SA提高了月季幼苗中的防御酶体系中PAL、POD、SOD、PPO活力,说明外源SA作为信号分子,可调控月季细胞壁中的防御系统,提高抗病性;外源5mmol/L SA处理月季品种,可以提高细胞壁中Hyp含量,从而提高细胞壁的强度和刚性,提高月季对黑斑病的抗性。
刘淑香,杨军玉,曹克强[9](2010)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需求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问卷调查、技术咨询或问询的方式,收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归类。结果发现:作物种类中果树问题最多,学科种类中植物病理学问题最多。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平衡施肥和多种技术配套推广等方面。
田改妮[10](2009)在《1-MCP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贮藏生理和黑皮病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以砀山酥梨为试材,对成熟初期(采收Ⅰ)和采收适期(采收Ⅱ)的砀山酥梨果实进行1-MCP处理后的冷藏及常温贮藏实验。在贮藏期间,测定分析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硬度、TSS、TA、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含量等理化指标,观察统计果实的黑皮发生率,研究了1-MCP处理对不同成熟期砀山酥梨贮藏生理和黑皮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 1-MCP处理能显着降低果实冷藏期间的呼吸速率,抑制乙烯释放速率,推迟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出现的时间。采收Ⅰ与采收Ⅱ相比,无论对照还是1-MCP处理,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出现的时间均较晚,且高峰值较大。2.两个采收期的果实,1-MCP处理均可以明显延缓其硬度下降、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损失。3.对照果实在整个冷藏期间硬度下降快,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明显低于1-MCP处理的果实。在保持果肉硬度方面采收Ⅰ1-MCP处理较采收Ⅱ效果好。4.两个采收期比较,无论对照还是处理,均是采收Ⅰ果实黑皮病发病时间较早,黑皮发生率和黑皮指数较高;1-MCP处理有降低黑皮发生率和黑皮指数的上的作用,且两个时期的处理果比较,采收Ⅱ的该作用明显于采收Ⅰ。同一采收期,1-MCP处理能推迟果实黑皮病发生的时间,降低黑皮指数,显着抑制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含量的增加。5. 0.3μg·L-1、0.5μg·L-1、1.0μg·L-1的1-MCP对果实的成熟衰老均有抑制作用,但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在本试验设计的浓度范围内,砀山酥梨冷藏保鲜作用最好的1-MCP处理浓度是1.0μg·L-1。
二、黄金梨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金梨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果园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内外相关准则依据 |
1.2.2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理论研究 |
1.2.3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实践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概念 |
2.1.1 果园 |
2.1.2 果园价值 |
2.1.3 果园价值评估 |
2.2 果园经济价值评估相关理论 |
2.2.1 劳动价值理论 |
2.2.2 效用价值理论 |
2.2.3 均衡价值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果园价值评估现状调查 |
3.1 基于成本法的果园价值评估现状 |
3.1.1 成本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
3.1.2 成本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难点及主要问题 |
3.2 基于收益法的果园价值评估现状 |
3.2.1 收益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
3.2.2 收益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难点及主要问题 |
3.3 基于市场法的果园价值评估现状 |
3.3.1 市场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
3.3.2 市场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难点及主要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果园价值现状调查 |
4.1 果园资产价值现状 |
4.1.1 果园资产分类 |
4.1.2 果园资产价值特征 |
4.1.3 果园资产价值影响因素 |
4.2 果园收益价值现状 |
4.2.1 果园收益价值分类 |
4.2.2 果园收益价值特征 |
4.2.3 果园收益价值影响因素 |
4.3 果园市场价值现状 |
4.3.1 果园市场价值分类 |
4.3.2 果园市场价值特征 |
4.3.3 果园市场价值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 |
5.1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的构建 |
5.1.1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的构建思路 |
5.1.2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的构建路径 |
5.2 核心参数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1 果树资产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2 园地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3 果园设施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4 果园机械设备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5 果园无形资产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 |
6.1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的构建 |
6.1.1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的构建思路 |
6.1.2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的构建路径 |
6.2 核心参数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1 果园收益期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2 果品产量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3 果品价格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4 副产品收益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5 果园观光收益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6 果园生产经营成本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7 果品收益折现率的取值思路与方法 |
6.3 本章小结 |
7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 |
7.1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的构建 |
7.1.1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的构建思路 |
7.1.2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的构建路径 |
7.2 核心参数的取值思路与方法 |
7.2.1 可比案例果园的筛选思路与方法 |
7.2.2 各调整系数的取值思路与方法 |
7.3 本章小结 |
8 果园价值评估模型应用与分析 |
8.1 评估背景与案例果园介绍 |
8.1.1 评估案例背景介绍 |
8.1.2 案例果园基本情况介绍 |
8.2 果园价值评估模型在案例中的应用 |
8.2.1 成本法模型在案例中的应用 |
8.2.2 收益法模型在案例中的应用 |
8.3 果园价值评估模型的应用案例分析 |
8.3.1 基于成本法模型的果园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
8.3.2 基于收益法模型的果园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
8.4 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的综合评价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钙对果树生理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钙在果树中的吸收、转运和分配 |
2 钙在果树生长发育中的生理功能 |
3 钙对果树叶片光合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3.1 钙与叶片光合生理 |
3.2 钙与果实鲜食品质 |
3.3 钙与果实贮藏品质 |
4 钙对调控果树免疫及抑制果树病害的作用 |
4.1 基于钙的植物免疫 |
4.2 钙参与的非生物胁迫响应 |
4.3 钙对抑制果树病害的作用 |
5 展望 |
(3)基于转录组和甲基化测序的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综述 |
1.1 库尔勒香梨粗皮果研究现状 |
1.2 梨果肉石细胞研究现状 |
1.3 木质素代谢研究进展 |
1.3.1 木质素的含量和种类 |
1.3.2 木质素代谢相关的结构基因 |
1.3.3 转录因子对木质素代谢的影响 |
1.4 转录组在果树上的应用 |
1.5 DNA甲基化对植物发育的影响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7.1 库尔勒香梨果肉细胞显微结构分析 |
1.7.2 库尔勒香梨木质素合成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和分析 |
1.7.3 库尔勒香梨木质素合成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7.4 库尔勒香梨果实甲基化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二章 库尔勒香梨果肉细胞显微结构解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库尔勒香梨果实木质素含量差异分析 |
2.1.3 库尔勒香梨果实石细胞含量差异分析 |
2.1.4 库尔勒香梨果实细胞显微结构差异分析 |
2.1.5 库尔勒香梨果实细胞亚显微结构分析 |
2.2 结果和分析 |
2.2.1 粗皮果和正常果木质素和石细胞含量的差异分析 |
2.2.2 库尔勒香梨果实石细胞显微结构差异 |
2.2.3 库尔勒香梨果实果肉细胞壁亚显微结构分析 |
2.2.4 成熟库尔勒香梨果实分级及果肉显微结构 |
2.3 讨论 |
2.3.1 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与石细胞团发育的关系 |
2.3.2 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与薄壁细胞壁显微结构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库尔勒香梨木质素合成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和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库尔勒香梨果实文库构建 |
3.2.2 CP和NP显着差异表达分析 |
3.2.3 利用q RT-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 |
3.2.4 筛选与木质素合成相关的差异基因进行热图聚类分析 |
3.2.5 筛选与合成激素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热图聚类分析 |
3.2.6 筛选差异转录因子进行热图聚类分析 |
3.2.7 差异Unigene与石细胞和木质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变化趋势分析 |
3.3 讨论 |
3.3.1 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和正常果转录组分析 |
3.3.2 其他因素对木质素和石细胞合成的影响 |
3.3.3 成熟期库尔勒香梨候选基因与石细胞发育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库尔勒香梨木质素合成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 方法和材料 |
4.1.1 材料 |
4.1.2 候选基因家族的鉴定 |
4.1.3 库尔勒香梨候选基因家族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和进化分析 |
4.1.4 基因家族亚细胞定位预测和跨膜结构预测 |
4.1.5 库尔勒香梨候选基因家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 |
4.2 结果 |
4.2.1 4CL基因家族生信分析 |
4.2.2 CCR生信分析 |
4.2.3 POD基因家族生信分析 |
4.2.4 候选结构基因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的预测 |
4.2.5 库尔勒香梨果实候选MYB和 b HLH家族生信分析 |
4.2.6 转录因子与结构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7 转录因子与木质素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和石细胞木质素含量趋势热图 |
4.2.8 候选基因在果实发育后期变化趋势分析 |
4.2.9 筛选与库尔勒香梨石细胞发育延迟相关的基因 |
4.3 讨论 |
4.3.1 库尔勒香梨果实候选基因与石细胞裂解的相关性 |
4.3.2 库尔勒香梨果实转录因子对与木质素和石细胞的调控关系 |
4.3.3 激素对与库尔勒香梨木质素和石细胞的调控 |
4.3.4 光对与库尔勒香梨木质素和石细胞的调控 |
4.4 小结 |
第五章 库尔勒香梨果实甲基化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构建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和正常果甲基化文库 |
5.1.3 甲基化文库质控和生物信息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和正常果文库质量分析 |
5.2.2 库尔勒香梨CP和NP甲基化位点检测 |
5.2.3 CP和 NP的 DMR分析 |
5.2.5 库尔勒香梨DNA甲基化与转录组联合分析 |
5.3 讨论 |
5.3.1 不同品质库尔勒香梨果实DNA甲基化的差异分析 |
5.3.2 甲基化对候选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候选差异基因注释 |
附表2 q RT-PCR的引物序列表 |
附表3 转录组候选差异基因注释 |
附图1 基因标准曲线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人工营养基质缓解连作黄瓜根结线虫及枯萎病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连作障碍的危害现状 |
2 连作障碍的原因 |
3 主要防治方法 |
4 人工营养基质 |
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思路、意义 |
1 连作对黄瓜根结线虫和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对根结线虫病发生的影响 |
1.2.2 对枯萎病(导管型枯萎)发病率的影响 |
1.3 小结 |
2 黄瓜连作对病原物质积累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对土壤中根结线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
2.2.2 对土壤中镰刀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
2.3 小结 |
3 黄瓜连作对致病因子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连作土壤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2 连作土壤浸提液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3.2.3 黄瓜连作对土壤中几种重要酚酸类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 小结 |
4 黄瓜连作对土壤抗病相关因子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连作对营养特性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2 连作对土壤主要酶活性的影响 |
4.2.3 连作对土壤主要抗氧化类酶活性的影响 |
4.3 小结 |
5 土壤高温处理连作障碍的修复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对幼苗生长及发病率的影响 |
5.2.2 高温处理对土壤中根结线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
5.2.3 高温处理对尖孢镰刀菌菌数的影响 |
5.3 小结 |
总结全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SA对苹果采后灰霉病抗性诱导及保鲜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灰霉病研究概况 |
1.1.1 灰霉病的发病条件及危害 |
1.1.2 苹果灰霉病 |
1.1.3 灰霉病的防治 |
1.2 SA在果蔬采后中的研究和应用 |
1.2.1 SA对果蔬采后贮藏保鲜的影响 |
1.2.2 SA对果蔬采后病害的影响 |
1.2.3 SA对果蔬采后抗病性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SA对苹果灰霉病抗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2.1 试验处理 |
2.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离体条件下SA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 |
2.4.2 SA对苹果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 |
2.4.3 SA对苹果果实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的影响 |
2.4.4 SA对苹果果实POD、SOD和CAT活性的影响 |
2.4.5 SA处理对苹果果实APX和GR活性的影响 |
2.4.6 SA处理对苹果果实AsA和GSH含量的影响 |
2.4.7 SA处理对苹果果实MDA含量的影响 |
2.5 讨论 |
2.5.1 SA对苹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
2.5.2 SA诱导苹果灰霉病抗性 |
第三章 SA对苹果采后灰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SA浸泡处理 |
3.2.2 接种试验 |
3.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SA处理对苹果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 |
3.4.2 SA对苹果果实PPO、POD和PAL活性的影响 |
3.4.3 SA对苹果果实CHI、GLU活性的影响 |
3.4.4 SA对苹果果实总酚、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4.5 SA对苹果MDA含量的影响 |
3.5 讨论 |
第四章 SA对苹果低温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设备与仪器 |
4.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4.2.1 试验处理 |
4.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SA对苹果果实失重率和硬度的影响 |
4.4.2 SA对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4.4.3 SA对苹果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
4.4.4 SA对苹果POD、PPO、SOD活性影响 |
4.4.5 SA对低温贮藏苹果MDA的影响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生理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现状 |
1.2 库尔勒香梨采后主要病害 |
1.2.1 炭疽病 |
1.2.2 轮纹病 |
1.2.3 黑心病 |
1.2.4 黑斑病 |
1.2.5 锈斑病 |
1.2.6 黑头病 |
1.3 库尔勒香梨保鲜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期间生理品质变化 |
2.1 材料及仪器 |
2.1.1 试验果实 |
2.1.2 试验病菌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香梨果实致病菌接种方法 |
2.2.2 果实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 |
2.2.3 香梨果实硬度的测定 |
2.2.4 香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测定 |
2.2.5 香梨果实可滴定酸(TA)测定 |
2.2.6 香梨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2.2.7 香梨果实呼吸强度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梨接种病菌后发病率及病斑面积变化 |
2.3.2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果实硬度的变化 |
2.3.3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的变化 |
2.3.4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呼吸强度的变化 |
2.3.5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
2.3.6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果实可滴定酸(TA)含量的变化 |
2.3.7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果实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期间细胞壁代谢变化 |
3.1 材料及仪器 |
3.1.1 试验果实 |
3.1.2 试验病菌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主要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香梨果实致病菌接种方法 |
3.2.2 库尔勒香梨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 |
3.2.3 库尔勒香梨果胶含量的测定 |
3.2.4 库尔勒香梨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的测定 |
3.2.5 库尔勒香梨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
3.2.6 库尔勒香梨果实果胶甲酯酶(PME)活性的测定 |
3.2.7 库尔勒香梨中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果实果胶含量的变化 |
3.3.2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的变化 |
3.3.3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 |
3.3.4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粗纤维含量的变化 |
3.3.5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果胶甲酯酶(PME)活性的变化 |
3.3.6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木质素含量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期间活性氧代谢变化 |
4.1 材料及仪器 |
4.1.1 试验果实 |
4.1.2 试验病菌 |
4.1.3 实验仪器 |
4.1.4 实验主要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香梨果实致病菌接种方法 |
4.2.2 库尔勒香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4.2.3 库尔勒香梨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4.2.4 库尔勒香梨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4.2.5 库尔勒香梨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4.2.6 库尔勒香梨超氧阴离子产生率测定 |
4.2.7 库尔勒香梨中酚类物质含量测定 |
4.2.8 库尔勒香梨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SOD活性变化 |
4.3.2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POD活性的变化 |
4.3.3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CAT活性的变化 |
4.3.4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MDA含量的变化 |
4.3.5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超氧阴离子产生率的变化 |
4.3.6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
4.3.7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第六章 创新点与展望 |
6.1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8)外源性水杨酸诱导月季对黑斑病抗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月季黑斑病的研究进展 |
1.2.1 月季黑斑病病原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月季黑斑病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1.3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
1.3.1 植物抗病性反应 |
1.3.2 细胞壁与植物抗病性反应 |
1.3.3 植物抗病性与病程相关蛋白 |
1.3.4 植物诱导抗病性机制 |
1.4 外源水杨酸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
1.4.1 水杨酸 |
1.4.2 外源水杨酸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
1.4.3 水杨酸在抗病反应中的作用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月季品种 |
2.1.3 水杨酸的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月季黑斑病病原鉴定 |
2.2.2 适用于准确判定月季黑斑病抗性鉴定的基本条件 |
2.2.3 不同浓度水杨酸对病原菌活性的影响 |
2.2.4 水杨酸诱导对月季黑斑斑病诱抗效果的影响 |
2.2.5 外源水杨酸诱导月季黑斑病后月季生理指标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月季黑斑病病原鉴定 |
3.1.1 黑斑病病原菌形态鉴定 |
3.1.2 月季黑斑病病原菌分子鉴定 |
3.1.3 病原菌致病性检测 |
3.2 适用于准确判定月季黑斑病抗性鉴定的基本条件 |
3.2.1 不同接种浓度对寄主感病的影响 |
3.2.2 不同温度对寄主感病发病的影响 |
3.2.3 不同苗龄接种对寄主感病的影响 |
3.3 不同浓度水杨酸对病原菌活性的影响 |
3.3.1 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病原菌袍子萌发的影响 |
3.3.3 水杨酸对月季黑斑病菌抑菌活性测定 |
3.4 水杨酸诱导对月季黑斑斑病诱抗效果的影响 |
3.4.1 不同浓度水杨酸诱导后的潜伏期与病斑直径 |
3.4.2 不同浓度水杨酸诱导后的平均发病率与平均病情指数 |
3.5 水杨酸诱导后月季品种生理指标与抗黑斑病关系的研究 |
3.5.1 气孔密度(水杨酸诱导后的气孔密度) |
3.5.2 叶绿素含量 |
3.5.3 游离脯氨酸含量 |
3.5.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
3.5.5 过氧化物酶(POD)活力 |
3.5.6 多酚氧化酶(PPO)活力 |
3.5.7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力 |
3.5.8 细胞壁中羟脯氨酸(Hyp)活力 |
4 讨论 |
4.1 诱导因子的浓度对诱导抗性的影响 |
4.2 外源水杨酸诱导对月季防御体系的影响 |
4.3 月季抗、感病性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
4.4 植物诱导抗性目前的优势和存在的限制 |
4.5 植物诱导抗性在园林植物中的应用前景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需求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作物问题数量及比例 |
2.1.1 果树中不同树种问题数量及比例 |
2.1.2 粮食作物中不同作物问题数量及比例 |
2.1.3 蔬菜中不同作物问题数量及比例 |
2.2 不同专业方向问题数量及比例 |
2.2.1 植物病理学中不同作物问题数量及比例 |
2.2.2 昆虫学中不同作物问题的数量及比例 |
2.2.3 栽培管理学中不同作物问题的数量及比例 |
3 结论与讨论 |
(10)1-MCP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贮藏生理和黑皮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梨采后生理及其研究进展 |
1.1.1 梨果实软化机理的研究 |
1.1.2 梨果实褐变机理的研究 |
1.1.3 呼吸、乙烯代谢的研究 |
1.1.4 梨果实贮运病害的研究 |
1.2 国内外黑皮病研究 |
1.2.1 黑皮病发生规律、影响因素 |
1.2.2 黑皮病内部机制 |
1.2.3 黑皮病研究进展与防治措施 |
1.2.4 1-MCP 与黑皮病 |
1.3 1-MCP 在园艺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
1.3.1 1-MCP 的作用机理 |
1.3.2 1-MCP 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冷藏条件下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保鲜效果的影响 |
3.1.1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果实呼吸速率的影响 |
3.1.2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果实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 |
3.1.3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果实硬度的影响 |
3.1.4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果实可滴定酸的影响 |
3.1.5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3.1.6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果实膜透性和MDA 含量的影响 |
3.1.7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
3.1.8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果实SOD 活性的影响 |
3.1.9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果实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2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黑皮病的影响 |
3.2.1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果实黑皮发生率和黑皮指数的影响 |
3.2.2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果皮α-法尼烯含量的影响 |
3.2.3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果皮共轭三烯含量的影响 |
3.2.4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 |
4.2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
4.3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果实酶活性的影响 |
4.4 1-MCP 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果实黑皮病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中缩写字符含义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黄金梨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果园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的调查[D]. 孙正.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2]钙对果树生理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J]. 袁嘉玮,田时敏,张鹏飞,张健,王璐,张战备,梁哲军. 烟台果树, 2021(04)
- [3]基于转录组和甲基化测序的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形成机制研究[D]. 李文慧.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4]《果农之友》2018年1~12期总目次[J]. 本刊编辑部. 果农之友, 2018(12)
- [5]人工营养基质缓解连作黄瓜根结线虫及枯萎病的作用[D]. 吕亭辉.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1)
- [6]SA对苹果采后灰霉病抗性诱导及保鲜效果研究[D]. 石亚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7]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发病后生理变化研究[D]. 杨琪.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8]外源性水杨酸诱导月季对黑斑病抗性的研究[D]. 金一锋.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9]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需求调查与分析[J]. 刘淑香,杨军玉,曹克强. 广东农业科学, 2010(10)
- [10]1-MCP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贮藏生理和黑皮病的影响[D]. 田改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