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读者服务的哲学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韩文静[1](2020)在《《读书》杂志办刊特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读书》杂志创刊于1979年4月,是一本“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它以“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为己任,不断探讨书内书外的人、事、物,展现不同时期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为读者带来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它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创刊,到2019年4月共走过40年的历程,共出版481期杂志,可谓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思想文化的见证者。《读书》杂志办刊情况概述。《读书》杂志的创刊环境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为《读书》杂志的创刊提供了良好的时代背景;在经历了十年“文革”、长期“书荒”后,满怀壮志的老一代出版家、编辑家和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鼎力支持,为《读书》的创办提供人力条件;直接由出版局研究室领导、人民出版社出版、三联书店挂名的特殊出版环境,为《读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出版条件。《读书》杂志虽然先后经历了多任主编,但每一任主编都兢兢业业,在自己在任时期,为《读书》杂志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读书》还十分重视自身品格的形成和打造,分别在内容品格、精神品格和服务品格等方面做出诸多努力,也正因为如此,《读书》的品牌形象才更加深入人心。《读书》杂志的编辑特色。《读书》创刊40年来,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编辑特色:与时俱进的内容特色,即《读书》内容随着不同的时代特点进行着相应的变化,符合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既稳定又灵活的栏目特色,即不仅拥有稳定的重点栏,还拥有灵活的一般栏和随机栏,在给读者稳定性的同时又有期待感。别具一格的装帧特色,即40年不变的32开小开本设计、从简朴到开放的封面设计、独具匠心的封里设计和追求紧凑的版面设计。高度体现《读书》杂志宗旨的广告特色,即《读书》的广告都是与书籍相关的及时的、有价值的信息,符合《读书》的刊物定位。《读书》杂志编者和作者团队。一本精品杂志的出版,离不开与它相关的作者、编者和读者团队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作者和编者作为编辑出版环节的前两环,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读书》杂志十分重视编者和作者团队的建设,其不仅拥有一直精干专业的编者团队,团队人数虽少,但分工明确、配合完美;还拥有一只数量庞大、专业性极强的作者团队,为《读书》杂志提供不同专业领域的优质稿源,共同打造精品杂志。《读书》杂志作者、编者与读者关系维护。作者、编者与读者作为编辑活动的主体元素,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护至关重要。《读书》编辑部通过开设编读往来栏目、举办“读书服务日”活动、举办夏季读书活动等方式,促进作者、编者和读者三者关系有序、健康、良好地发展,形成互动、友好、稳固的编辑三元素关系,进而不断促进《读书》杂志的发展。《读书》杂志办刊启示。《读书》杂志能够在同种类期刊中较为稳定地发展,离不开其40年来摸索出来的经验,一些优秀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它杂志的发展提供经验、启示,即立足刊物自身特色,敢于与时俱进;保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听取各方声音,在不断反思中前进;重视培养作者团队,保证刊物拥有更加优质的稿源;更要培养编辑部竭诚为读者服务的服务意识,不断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读书》杂志40年的经验总结,希望可以给其它杂志一些经验借鉴,以期促进我国期刊业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发展。
杨誉芳[2](2020)在《邹韬奋读者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出版家。他一生从事报刊工作,着述繁复,既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十分系统的思想理论。邹韬奋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是进步知识分子的代表,在他众多的思想中,读者观思想可谓独树一帜。他十分关心和爱护读者,这成为他坚持办报办刊的不懈动力,而他与读者之间的友谊,也使得他在读者中有极大的影响力。邹韬奋的读者观,是在他的办报办刊、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的,而这样的读者观也反过来指导着他的实践活动。学习韬奋的读者观是今天新闻工作理论学习的重要方面,对当今新闻工作的改进和进步大有裨益。邹韬奋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系统的读者观。本研究以邹韬奋的读者观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且广泛收集和整理与本研究相关的论着、学术期刊等,对邹韬奋读者观的研究现状、研究空间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了解,在明确界定读者与读者观概念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从邹韬奋读者观的背景环境入手,包括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进而从时间上对邹韬奋的实践活动进行梳理,从整体上形成对研究问题的宏观认识。本研究重点梳理了邹韬奋个人对于读者的论述内容,这些内容相对分散却又前后照应,构成了邹韬奋完整的读者观,其中包含了邹韬奋对读者特点、功能、作用等方面的认识。本研究认为,邹韬奋的读者观可以总结为四点:读者是不可欺骗的、读者应是报刊的通讯员、读者的意见是报刊革新的方针、读者是生活书店的好朋友。接下来,在明确邹韬奋的读者观“是什么”后,本研究以韬奋的报刊实践为参照,探析读者观在实践活动中的呈现,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选择、栏目设置、文章风格、报刊任务。结合报刊实践,从微观上探寻邹韬奋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处理与读者的关系、如何把读者吸引到报刊活动中来,并在报刊活动中服务读者。最后,本研究对邹韬奋读者观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做分别的探索,总结其在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反思当今的新闻工作,以期从邹韬奋的读者观中寻找启示。
曹必玉[3](2020)在《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子野是我国当代享誉海内外的的编辑出版家,长期在人民出版社任职。作为一位“学者型”领导,他集编辑家、出版家、翻译家、评论家于一身。在多重身份的交织中,他坚守编辑出版岗位六十余年,用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启示后人。王子野关心社会主义出版学的建设,成为现代呼吁“出版学”诞生第一人;他坚信编辑大有作为,积极鼓励编辑学理论研究,不断推动我国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发展壮大,对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出版活动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王子野为我国出版事业的拨乱反正和出版体制改革做出了杰出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以其丰富而成就显着的实践展示了其独特的编辑特色与出版风格。王子野认为优秀的编辑应该是编着合一的,提倡编辑在杂家的知识体系下,逐步向编辑学者化升级,并且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这种编辑学家的风范。他在哲学、美学、史学、文学、戏剧等领域均有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杂文作品和读书笔记,亦出版了多种着译单行本。在翻译方面也成绩斐然,早年在延安时期就译过哲学、社会科学着作以及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如《西洋哲学史简编》《历史唯物论》和拉法格的《思想起源论》《邓肯自传——补篇》等。在出版事业管理中,王子野见证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出版业的重大变化,并成为编辑学和出版学诞生、发展与壮大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在出版工作中高瞻远瞩,对内参与制定各项出版规章制度,对外他积极走访列国,促进我国出版事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在培养与管理出版人才时,他重学识、重实践,不唯权、不唯上,积极营造良好的出版氛围,注重培养出版人才的实干与创新精神,尤其是关心年轻编辑的培养。王子野在出版战线中形成了求实、求美和求精的出版风格。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王子野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并指导自己的编辑出版实践,成为“党内的哲学家”。紧贴时代的图书出版任务,将宣传党的思想与革命实践高度融合;在坚守出版方向的同时,他强调出版质量第一,对古籍、善本书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在审美艺术方面,王子野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注重书籍的装帧设计,力求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精品呈现。在出版产业化环境下,王子野给予现代出版领导者在编辑人才的培养、作者资源的积累、读者意识的树立等方面诸多启示,对当下编辑出版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李昕[4](2019)在《论本雅明早期的语言与翻译哲学——基于对《论原初语言和人的语言》与《译者的任务》的对读》文中认为对于所谓的"理论时代"(杰姆逊语),本雅明可谓开山鼻祖,他的语言与翻译之思均上升到哲学的层面,成为一种对存在和对语言本体的认识。《论原初的语言和人的语言》与《译者的任务》分别是其早期语言哲学和翻译思想的代表作。本文通过二者对读,揭示本雅明早期语言观与翻译思想的不同层面,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形而上的哲学之维,有助于提高对其思想的整体认识。
韩潇[5](2019)在《2014年以来我国文学期刊的变革、影响与局限 ——以京津冀地区六家杂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我国的文学创作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文艺精品成为当前文艺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文学创作的内容与形式也开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导致了文学期刊的用稿取向与编辑方针的再次转型。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正是这一时期内的文学期刊发生的变革,选取了北京的《北京文学》《十月》、天津的《天津文学》《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原创版》、河北的《长城》六种文学期刊作为样本,希望能够从省级文学机关主办的机关刊物和出版社主办的社办刊物、原创类文学期刊和文学选刊等不同的视角,全面地观察京津冀地区的文学生产状况。本文从近几年文学创作内容的变化入手,梳理文学期刊作为文学创作载体发生的变化,深入探讨这些变化给作家创作带来的影响,在对六种文学期刊进行宏观和微观考察的基础上,总结当前文学期刊运营建设存在的问题,对文学期刊的管理方式、运营机制提出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高晶[6](2019)在《图书馆文献传播的法律与道德规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图书馆文献传播的基本理念—知识自由为基础,分析其合理性及限度,在知识自由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图书馆文献传播的法律和道德规制合理性及限度。法律和道德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法律的制定以道德为前提,法律是道德诉求的规范性律则,并能对法律进行必要的补充。通过对图书馆文献传播合理性及限度的分析可以发现,图书馆文献传播尚有不足之处,对权利定义得不清楚,界限划分不明确,造成权利不能合理利用及滥用现象严重。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和道德措施加强管理,以使权利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刘琼[7](2018)在《从自由主义看萧乾的心路历程与文学创作》文中指出自由主义作为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流派之一,是以个人所有权和精神独立为核心,追求人的身心自由与平等价值,强调个人道德至上和自由选择,赋予人以平等的道德地位。它认为所有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都可以通过改造实现向善的理想,追求人的平等和自由民主的社会理想,以人道主义作为其内在的价值尺度。萧乾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自由主义是贯穿萧乾文学创作和心路历程的主要精神脉络。既是他文学创作的灵魂,也是他精神世界的主体,充分体现在他对平等、自由、民主、向善的追求和人道主义关怀。自由主义在萧乾的身上,显现出一种自我存在的精神气度和审视世界的思想深度,最鲜明地体现在他自由独立的精神追求、民主平等的理想和善与美的价值追求。萧乾作为一个有着清醒的自我认识和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其心路历程也是其自由主义思想的表现。萧乾对自由主义思想的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追寻与沉淀的过程。童年时悲惨的人生遭遇激起他对不公平命运的反抗,进入青年后他树立起“不带地图旅行”的人生自由理想。三十年代在京派与《大公报》两大自由主义阵营中的耳濡目染让他逐渐走向成熟。七年的海外漂泊生涯是他与自由主义思想的近距离接触,也奠定了他坚守自由信仰的思想基础。解放后萧乾以自我的消解与身份的认同来再造“新我”,以艺术的自由与自我的坚守体现其对生命本真的追求。虽有几次精神历程的急转,自由主义思想的被遮蔽,但他仍坚持以独立的灵魂和对平等生命尊严的追求来完成自我的道德完善,从而在人与世界的复杂关系中把握自我的存在,实现了萧乾对生命本真意义的拷问。这也是知识分子自由主义精神的漂游与浪漫主义精神的消逝过程,体现了他们的自由主义思想与现实的悲剧抗争历程。萧乾的小说创作观念中有着鲜明的自由主义思想。萧乾对底层民众不公平命运的反抗,对自由民主的渴求,对文学创作个性的自觉选择,实现其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浪漫的信仰,体现了萧乾作为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复杂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悲凉和忧郁是萧乾小说创作的情感基调,这是现代知识分子面对时代民族苦难时的真实心境和无根漂浮命运的表现,以此表达他对底层民众悲剧命运的悲悯情怀和对自由生命与性灵的追求,抒写独立清醒的灵魂。萧乾的散文创作展现了其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思想世界。他对自我的审视和对世界的观照,对人类自由精神的终极追寻,以一种独立的人格重塑姿态写作,体现了他的自由主义文艺观。他对底层民众的人道主义关怀和独立自主的审美意识,以独立的人格和清醒的精神所展现的人的本质力量,对不公平命运的抗争,建构起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理想世界。萧乾的新闻特写以“探寻”和“跋涉”为创作心理实现其探寻人生自由的梦想,将创作看作是一场深入探索生命自由和性灵自由的文字探险,以此实现他对文学的自由和“在鼓面上跳舞”的理想,以其自由主义的创作理念进行新闻文体的创作实践,以“对现实发言”的创作姿态表达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深刻的见解。萧乾的书评理论与实践中也体现了自由主义思想中人的平等和精神独立的主张。萧乾认为书评家拥有平等的话语权,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实现思想和精神的独立和自由的评论空间,实践他“善”和“美”的文艺创作观念。独立宽容的态度,自由发表的言论空间,主张道德自主道德自律,这是书评创作艺术的标准也是客观公正、宽容平等的自由主义精神的体现。萧乾以文字记录下他心灵的成长和精神的嬗变,展现了一颗多情而敏感的灵魂漂游在这世界的独特生命体验和感悟。自由是从心底的自我解放,也是萧乾精神世界里的自我释放与不断向外拓展,形成了他的思想边界,呈现他生命的完满和精神世界的丰盈,袒露出他深沉而轻盈的灵魂。在中国当代的知识分子思想空间里,知识分子们的精神世界的相互交织,形成了现当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瑰丽多奇的精神场域。作为中国现代自由知识分子的典型,萧乾的自由主义心路历程与文学创作又很有代表性,从他的身上可看出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对人类精神家园追寻的精神脉络和思想轨迹,清晰地看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上个世纪近百年所走过的心路历程和精神流变史。
吴稌年,顾烨青[8](2018)在《新中国“17年”的图书馆学术思想发展》文中指出新中国初期"17年"的图书馆学术思想发展最早是从对新型的分类法学术思想体系的研究开始的。文中论述了图书馆任务、定义的初步确定,学术期刊的出版,开架服务的否定之否定,图书馆界"为科学研究服务",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进展,图书馆学研究规划的出台,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的召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社会主义图书馆学概论》和《略谈"人民公社图书馆"》的发表,"矛盾说"的产生等问题。
宋泉[9](2017)在《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文中认为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历史上影响全局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作为大后方的出版重镇,云集了众多的出版文化人、产生了大量的出版机构、出版了洋洋大观的战时读物,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现象”。“文化城”中的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供应社”或“文供社”),诞生于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39年,在短短的两年间,它逆势而生,迅速成长为桂林“文化城”最大的出版企业,与国际新闻社和救亡日报社并称为“三大进步团体”,对国统区抗战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传播媒介组织的文化供应社,在抗战出版史上有着独特的“地方性”、“政治性”和“进步性”的特征,对抗战时期出版传播活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由于出版史学界尚没有关于地方出版机构文化供应社的专门研究,传播学界对于非常态环境下的媒介组织也鲜有论述,本文探索性地以抗战时期的文化供应社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为什么文化供应社能够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逆势发展”和“文化供应社是如何开展抗战文化传播活动的”问题,并通过对史料的爬梳、整理和数理分析解决这一疑问,为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基于出版活动的文化传播特性,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出版史的个案,借助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理论,构建文化供应社的分析框架,并从文化供应社诞生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对其组织管理模式、出版同人群体、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及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深入剖析,洞察文供社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的媒介生存和传播活动。一定媒介组织的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系统的变化紧密相连的。本文首先从抗战的社会背景及桂林“文化城”的特殊环境入手,考察了文化供应社诞生的社会生态系统。在战争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政治局势动荡、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出版机构大规模西迁,相对稳定的传播生态系统被打破。而这一时期的桂林,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新桂系开明的政治姿态,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实施,成为出版事业的再生之地。文化供应社便是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由新桂系民主人士与进步文化人共同建立的具有广西地方“官办”性质的特殊出版机构。在企业组织制度和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做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桂系与中共之间的策略性平衡。以“股份制”为企业组织制度的文化供应社,在股东构成上体现了新桂系力量与进步文化人之间的融合,以新桂系官方的资本支持和进步文化人的智力支持,共同支撑了文化供应社在地方文化事业上的迅速发展。股份公司的管理制度甚至成为了文供社拒绝中央恶意“收编”的重要托辞。在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的管理层李任仁、陈劭先、万仲文等是国民党民主人士,编辑出版部门的核心成员胡愈之、邵荃麟、宋云彬等是中共领导下的进步文化人。他们联合了广大知名的作家,求同存异、互相合作,体现了文供社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的包容性与进步性。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物体现了抗战时期文化传播“大众化”的特点。“大众化”不仅是战争年代社会大众对抗战文化普及的迫切需求,也是媒介组织在面临巨大民族矛盾之时的自觉意识。文化供应社的编辑出版活动在胡愈之的主持之下,大规模地开展了通俗读物的生产与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室图书”,该丛书不仅通过建立村街文化室实现了大众文化在空间上的布局,还通过连续出版物《新道理》实现了战时信息时间上的延展与更新。青少年文艺、社科类图书的出版也是文供社出版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年文库”、“青年文库”、“文学创作丛刊”等丛书,以及《新水浒》、《鲁迅语录》等书籍的畅销与普及,促进了进步文学作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同时,文化供应社创办了《文化杂志》,倡导自由、批判的学术思想,树立严谨、理性的文化品格,引导了桂林“文化城”的文化建设;此外,还与广西地方文教组织进行合作,出版了《干部政策》、“国民教育丛书”等图书,服务于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成为桂林“文化城”出版业的生力军。在书籍传播的工作上,文化供应社不仅积极拓展和建立渠道,还通过门市、批发、邮购和流动发行等发行方式将图书输送到读者手中。即使是物资匮乏、经济萧条的抗战年代,文供社也没有忽视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对出版物的营销,从《大公报》(桂林版)的“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中就可窥视桂林“文化城”活跃的出版生态和文供社强大的营销能力。为了将进步的抗战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受众之中,文供社开展了多种宣传方式,还加入“新出版业联合总处”为进步出版业争夺“话语权”。在文供社出版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其出版活动取得了显着的传播效果。不断再版的出版物体现了文供社在出版传播上“量”的积累,受众信件的反馈也体现了文供社出版物“质”的保证。此外,文化供应社对进步文化人的保护与转移,在抗战文化低潮时期的坚守与创造,都对桂林“文化城”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文化供应社发展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为改革路上的出版机构提供历史的镜鉴。抗战文化的构成不是单一性的,抗战文化的传播也非简单通达的,只有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下洞察个案,才能找出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和历史逻辑。文化供应社作为抗战时期地方性的出版机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抗战出版文化的一个横切面,为我们展示了非常态社会环境下一种成功的出版模式。尽管文供社在战争的硝烟中仅走过了 15年的艰难历程,但其轰轰烈烈的文化传播活动在历史的天空中也留下了光照的痕迹。
宋旅黄[10](2017)在《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研究》文中认为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基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最重要的一项业务活动。而专门为图书馆配送图书文献的图书发行商——馆配商,则是图书馆采集各类图书文献的主要渠道,是图书馆与出版社的中介。在各类型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急剧增长,社会的文献信息需求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图书馆要从海量的文献信息资源中选择和采集符合用户需要、有价值、高质量,并且成本/效益合理的图书,迫切需要与馆配商的合作。而馆配商面临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也只有与图书馆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图书馆与馆配商密切合作,互利共赢,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各自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以提升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为目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及其效益追求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动因,以若干实例,分析了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面临的新形势,借鉴了国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经验,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提升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二种新的合作模式,并对读者决策采购进行了创新性拓展。运用数学模拟方法,分别构建了这三种模式的合作效益模型,提出了采用该模型提升合作效益的策略。最后,本研究分别以三家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为例,对这些合作效益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些模型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优化合作效益模型的思考和建议。论文的核心观点如下:(1)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及其效益的提升应该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依据合作竞争理论,图书馆与馆配商之间不应是对抗性的竞争,而应是在市场竞争中加强合作。供应链管理理论指导馆配商全局性地把握自身在供应链中所处的地位,根据自身优势同供应链上下游进行沟通协作,实现合作共赢。客户关系理论要求图书馆和馆配商都要以客户为中心,所有产品、服务、业务流程都要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营销管理理论要求馆配商与图书馆合作,确保供应环节中的有效沟通,形成有效的数据交换及信息互通,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及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成本效益理论使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具化为可实施的成本效益控制,是提升合作效益的理论推动力。(2)对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实例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这些矛盾影响了两者的深化合作及效益提升。这些矛盾主要有:①图书馆的所需图书品质、品种与馆配商实际供应能力的矛盾;②图书馆对服务质量要求提高与馆配商的运营成本的;③信息传递效率与链式信息传递模式的矛盾;④图书馆的差异化需求与馆配商标准化服务的矛盾;⑤市场环境激变与馆配商应对能力的矛盾;⑥短期利润与长期效益的矛盾。而在新形势下,解决上述矛盾,提升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需要有新的合作模式。这些模式主要包括: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读者决策采购、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纸电同步合作、服务一流学科建设的精准采购合作。(3)读者决策采购效益模型分析表明,图书馆与馆配商在读者决策采购系统上的合作可以给两者都带来效益的提升。其中,图书馆所获得的效益明显,在一定的采购经费投入及人工的配合下,图书馆可以收获超过原本投入的价值。在馆配商方面,考虑到图书采购数量或采购金额作为系数远大于馆配商工作人员平均日薪的系数,实际上图书销售的利润空间成为决定馆配商在读者决策采购合作中的效益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升读者决策采购合作效益的策略是加强对读者决策采购的推广和培训、严格预设文档、推动书商转变营销方式、推动图书馆员角色转变、对参与读者决策采购的读者进行反向筛选。(4)图书馆与馆配商在纸电同步领域的合作可以给双方带来了相应的效益。图书馆所获得的效益主要表现在纸电同步中可购置到的最新出版的电子书所能提供的外借能力的提升,以及改善采购流程后所能提升的工作效率。而在馆配商方面,为冲抵平台研发及运作所产生的成本,达到盈利,除了提升自身的运作效率外,以及用户数量外,也依赖于图书销售的利润空间。提升纸电同步合作效益的策略是建立全品种可供书目平台、完善电子书的招投标制度、保证电子书的品质及提高纸电同步率。(5)精准采购合作项目带来的效益体现为提升了图书馆采购图书的效率,扩大了学科文献采集面,减少了学科文献漏购率,节省文献订购成本和人力成本。对馆配商来说,当同图书馆达成精准采购合作协议,图书馆采购数量持续增加时,则会为馆配商带来一定的规模效益。提升精准采购合作效益的策略是建立馆藏文献资源测评体系、规范图书选题策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分类购书表、馆配商建立发展数据库,并实现与图书馆数据双向互通。论文的研究方法有案例分析法、数学模拟法、实证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
二、为读者服务的哲学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读者服务的哲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读书》杂志办刊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读书》办刊情况概述 |
(一)《读书》的创刊背景 |
1.社会环境的孕育 |
2.出版机构的支持 |
3.老一代出版家的胆识 |
(二)《读书》杂志的历任主编 |
1.陈原、范用主编(1979-1986年) |
2.沈昌文主编(1986-1996年) |
3.汪晖、黄平主编(1996-2007年) |
4.主编更迭频繁期(2007-至今) |
(三)《读书》的品格塑造 |
1.“读书无禁区”的口号奠定《读书》精神品格 |
2.刊物定位与文稿选择夯实《读书》内容品格 |
3.延伸文化链条体现《读书》服务品格 |
二、《读书》的编辑特色 |
(一)与时俱进的内容特色 |
1.深入浅出的启蒙文章 |
2.学术性增强的贴近现实性文章 |
3.文章可读性兼思想性的不断探索 |
(二)既稳定又灵活的栏目特色 |
1.固定栏目不固定 |
2.为特约作者开辟专栏 |
3.开办主题专题栏目 |
4.创立自评栏目及编读往来栏目 |
5.辛辣幽默的漫画栏目 |
(三)别具一格的装帧设计特色 |
1.便于携带的小开本设计 |
2.从简朴到开放的封面设计 |
3.独具匠心的封里设计 |
4.追求紧凑的版面设计 |
(四)体现《读书》宗旨的广告特色 |
1.高度契合的广告种类 |
2.较为固定的封面广告 |
3.根据版面留白精心设计广告内容 |
三、《读书》的编者、作者团队 |
(一)精干专业的编者团队 |
(二)优秀且庞大的作者群体 |
四、《读书》作者、编者与读者关系维护 |
(一)互相信赖的作者与编者关系 |
1.真心诚意尊重作者 |
2.积极组织作者活动 |
(二)平等友好的读者与编者关系 |
1.重视“编读往来” |
2.积极开展读者活动 |
(三)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作者与读者关系 |
1.读者与作者角色的相互转换 |
2.对刊物文章不断“求疵” |
五、《读书》杂志办刊启示 |
(一)立足刊物特色,敢于与时俱进 |
(二)保持谦虚态度,听取各方声音 |
(三)培养作者团队,保证内容质量 |
(四)竭诚服务读者,打造品牌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邹韬奋读者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个案研究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读者 |
1.4.2 读者观 |
第二章 邹韬奋读者观的形成背景 |
2.1 政治环境 |
2.2 文化氛围 |
第三章 邹韬奋读者观的实践基础 |
3.1 初出茅庐,大胆尝试 |
3.2 深受迫害,辗转办刊 |
3.3 抗战救国,以笔为锋 |
第四章 邹韬奋的读者观 |
4.1 读者是不可欺骗的 |
4.2 读者应是报刊的通讯员 |
4.3 读者的意见是报刊革新的方针 |
4.4 读者是生活书店的好朋友 |
第五章 邹韬奋读者观在报刊中的体现 |
5.1 内容选择:兼具趣味性与价值性 |
5.1.1 编读往来,收集读者信息 |
5.1.2 紧跟时代,丰富读者视野 |
5.2 栏目设置:丰富多彩 |
5.3 文章风格:明显畅快 |
5.4 报刊任务:为读者服务 |
5.4.1 组织团结读者 |
5.4.2 反映读者公意 |
5.4.3 引导教育读者 |
第六章 邹韬奋读者观的历史意义 |
6.1 促进个人的解放与进步 |
6.2 推动大众文化的发展 |
6.3 为近代中国新闻出版事业树立典范 |
第七章 邹韬奋读者观对新闻工作的启示 |
7.1 新闻报道大众化 |
7.2 发挥新闻媒介的指导作用 |
7.3 与时俱进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品格 |
7.4 新闻工作要有社会责任感 |
7.5 新闻工作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子野的编辑出版生涯 |
第一节 一介学徒登泰斗:王子野的多重身份 |
一、博览群书,功底深厚的学者 |
二、孜孜不倦,着作等身的译者 |
三、视野阔大,心系作者的编者 |
四、鉴赏独到,尊重文本的评者 |
第二节 六十余载勤编辑:王子野的活动历程 |
一、自学成家,开启编辑出版生涯(1930年-1936年) |
二、精深钻研,投身编辑出版革命(1937年-1949年) |
三、精益求精,指导编辑出版工作(1950年-1966年) |
四、宁折不屈,尽显出版责任担当(1967年-1977年) |
五、老而弥坚,心系国家出版事业(1978年-1994年) |
第三节 功垂竹帛系出版:王子野的主要成就 |
一、奠定《新华月报》编辑宗旨与风格 |
二、树立人民出版社的优良社风 |
三、参与大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
四、编纂《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丛书 |
第二章 王子野的编辑思想 |
第一节 编辑视野观 |
一、高举“编辑大有作为”旗帜 |
二、坚持“一分为二”的编辑求真观 |
三、力倡编辑读书风气 |
第二节 编辑选题观 |
一、推陈出新,促进书刊共荣 |
二、计划为先,优化图书选题 |
三、克服“书荒”,提升再版价值 |
第三节 编辑素养论 |
一、立场坚定的政治素养 |
二、编才三长的知识结构 |
三、终身学习的业务能力 |
四、朴实无华的工作作风 |
第三章 王子野的出版管理 |
第一节 “一切为了好书”的规划管理 |
一、坚守出版的导向性 |
二、注重出书的优质性 |
三、强调规划的实用性 |
第二节 “从我做起从严抓起”的组织管理 |
一、严谨垂范的工作分享 |
二、科学严密的出版制度 |
第三节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管理 |
一、既“红”又“专”的人才培养 |
二、赋能与激励兼并的管理模式 |
第四章 王子野的出版风格 |
第一节 求实:出版宣传与革命实践高度融合 |
一、提倡“出版学”研究 |
二、坚守“双效”出版价值 |
三、肩负政治书籍出版使命 |
第二节 求美:注重书籍装帧与艺术审美功能 |
一、书评题字彰显审美特质 |
二、装帧设计点化整体构思 |
三、个性特色彰显艺术风格 |
第三节 求精:坚守出版法度与自主灵动相协调 |
一、固学之本,图文之新 |
二、皓首穷经,寻求善本 |
三、立足本土,放眼国际 |
第五章 王子野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坚持走“学者化”编辑之路 |
一、构建博中求专的知识结构 |
二、炼就慧眼识金的感知能力 |
三、持有虚怀若谷的编辑修养 |
第二节 为作者群注入人文情怀 |
一、爱才惜才,重视青年作家的培养 |
二、伯乐相马,提倡兼容并包的作者观 |
三、以书会友,增进编作的互动交往 |
第三节 提升内容服务的读者意识 |
一、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
二、心怀读者,服务至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5)2014年以来我国文学期刊的变革、影响与局限 ——以京津冀地区六家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选题由来、文献综述与方法选择 |
一、选题由来 |
二、文献综述 |
三、方法选择 |
第一章 文学期刊刊载内容与形式的变化 |
第一节 文学创作题材的变化:底层题材有新品种 |
一、新工人题材 |
二、小镇青年题材 |
三、城市边缘人群题材 |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主题的变化:揭示新时代中的新问题 |
一、反思现代性增强 |
二、回归传统价值观 |
三、矛盾揭示更加广泛深刻 |
四、都市青年的追求与梦想 |
第三节 文类的变化: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
一、非虚构作品增多 |
二、散文随笔呈现井喷趋势 |
三、小说创作出现新的类型 |
四、文学评论作为文类 |
第二章 文学期刊用稿取向和编辑方针的变化 |
第一节 宏观变化:来自文学体制改革的动力 |
一、公益性导向明显增强 |
二、既要为读者服务,也要为作家服务 |
三、作品容量、文学含量和办刊质量的提升 |
四、稿酬大幅提升 |
第二节 微观变化: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大众化需求 |
一、编辑角色新转变——从“把关者”到“引路人” |
二、从封闭走向开放——“好稿主义”面向全国 |
三、探索新形式——“文体开放”趣味升级 |
四、拥抱新媒体——“两微一端”普遍开设 |
五、变身全媒体——媒体互动形式更加丰富 |
第三章 文学期刊变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迎合市场的焦虑被释放 |
一、稿酬上涨一定程度打消作家的经济焦虑 |
二、政府补贴解决作家创作的实际问题 |
三、签约制度支持作家创作文学精品 |
第二节 尝试反映新的社会内容 |
一、迎合市场的问题得到改善 |
二、社会现实的揭示层层深入 |
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
第三节 作家社会形象和地位的提升 |
一、社会形象的扭转 |
二、国际地位的提升 |
三、网络作家进入主流视野 |
第四章 当前文学期刊运营建设的局限及改进建议 |
第一节 当前文学期刊运营建设方面的局限 |
一、千刊一面——办刊特色与用稿质量有待提升 |
二、活力欠缺——打造高端文学社区的意识不够 |
三、媒介局限——期刊全媒体运营水平与读者新期待的差距 |
第二节 当前文学期刊运营建设的改进建议 |
一加强专业指导和顶层设计 |
二、建立良性编辑晋升机制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 |
三、提高文学期刊全媒体运营水平 |
四、国家投入要用好、用活、用准 |
五、充分启动公益性导向与市场化运作“双引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6)图书馆文献传播的法律与道德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图书馆文献传播的基本理念:知识自由 |
第一节 图书馆知识自由的概念 |
第二节 图书馆知识自由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
第三章 图书馆文献传播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图书馆文献传播的法律规制的内容范围 |
第二节 图书馆文献传播的法律规制的合理性 |
一、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需要 |
二、维护社会公共道德的需要 |
第三节 图书馆文献传播的法律规制的限度 |
一、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度 |
二、保障图书馆基本职能的限度 |
第四章 图书馆文献传播的道德规制 |
第一节 图书馆文献传播的道德规制内容 |
第二节 图书馆文献传播的道德规制的合理性 |
一、图书馆维护读者权利的需要 |
二、图书馆履行社会教育职责的需要 |
第三节 图书馆文献传播的道德规制的限度 |
一、读者“知情同意”的限度 |
二、失德行为处罚的合法合情限度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从自由主义看萧乾的心路历程与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一、自由主义 |
二、自由主义文学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自由主义与萧乾的心路历程 |
第一节 最初的自由旅程 |
一、清醒的反抗 |
二、地图与理论之争 |
三、文学自由的理想 |
四、跋涉山水之外 |
第二节 撕裂的自我与权威的阴影 |
一、阴影下的隐忧 |
二、质疑与被质疑 |
第三节 “把一切推倒”与自我重构 |
一、虔诚的思想之改造 |
二、再造“新我” |
三、自我的消解与身份的认同 |
四、自由的遮蔽 |
五、诗意的回归与自我理想之重建 |
第四节 从萧乾看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精神追求 |
一、艺术的自由与自我的坚守 |
二、对生命本真的追求 |
第二章 自由主义与萧乾小说创作 |
第一节 自由主义思想与心理创伤体验 |
一、悲凉的人生与不平等的抗争 |
二、苦难的隐喻与无根漂浮的命运 |
三、人生的自由旅程与情感的“自由” |
第二节 性灵自由的创作心理 |
一、生命的萌动与性灵的创作 |
二、想象与情感的诗性与诗意 |
三、个性的自我与流派的精神遇合 |
第三节 乡土批判与自我审视 |
一、自由的失落与乡土的沉痼 |
二、仪式与自我审视 |
第四节 情感的自由表达 |
一、艺术的自由 |
二、忧郁的力量 |
三、梦的原乡与悲悯情怀 |
第三章 自由主义与萧乾散文创作 |
第一节 身份困惑与精神突围 |
一、身份困惑与突围的艰难 |
二、丰富与生动 |
第二节 民族理想与人生体验 |
一、无形的地图与家园意识 |
二、瑰丽的山水,晦暗的人间 |
第三节 乐观的理想主义与自我描摹 |
一、“一个乐观主义者的独白” |
二、性灵的自由 |
三、理想世界的建构 |
四、灵魂的解剖 |
第四章 自由主义与萧乾报告文学创作 |
第一节 “对现实发言”的创作姿态 |
一、向实际人生中寻题材 |
二、“对现实发言”的创作姿态 |
三、真实与真诚 |
第二节 “探寻”与“跋涉”的创作心理 |
一、冒险的“越轨” |
二、“生命跋涉”的深度 |
第三节 “人生采访”与“文化对话”的价值追求 |
一、“人生采访” |
二、文化对话 |
三、“审视”与“被审视”的观照视角 |
第五章 自由主义与萧乾书评 |
第一节 净化与推动 |
一、“文化保镖”与“裁判” |
二、“筛子”的作用 |
三、传播和交流 |
第二节 潜思的镜子和自由的空间 |
一、持论客观与浇花守圃 |
二、多维度的表达空间 |
三、灵魂的自我净化 |
第三节 独立宽容的原则 |
一、无偏见的冷静 |
二、批评的宽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新中国“17年”的图书馆学术思想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的分类法学术思想体系的形成 |
2 新时期图书馆任务、定义的初步确定 |
3 开架服务的否定之否定 |
4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较为广泛地开展 |
5 图书馆学研究规划的出台 |
6 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的召开 |
7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
8“一书一文”的产生 |
9“矛盾说”的产生 |
1 0 结语 |
(9)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抗战文化”研究热与非常态社会环境下媒介研究的冷思考 |
一、“抗战文化”与“非常时期”的出版业研究 |
二、桂林“文化城”独特历史现象中的文化供应社 |
三、基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下的抗战出版史个案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综述:有关“抗战文化”、“桂林'文化城'”和“出版史个案”的研究概况 |
一、关于“抗战文化”与“抗战出版史”的研究情况 |
二、关于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研究情况 |
三、关于抗战时期出版个案的研究情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体内容与创新点:基于传播学理论构架的出版史个案研究 |
一、基于历史学研究的史料爬梳 |
二、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内容构架 |
三、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文化供应社:非常态社会环境下诞生的媒介组织 |
第一节 冲突与流徙:抗战时期的文化传播生态 |
一、战时文化变迁:出版业的西迁与空间格局的转变 |
二、意识形态博弈:日伪、中央、中共战时文化政策之比较 |
三、聚合与多元:战时出版业的文化传播特征 |
小结 |
第二节 求同存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
一、新桂系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开放的政治姿态 |
二、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统一战线策略在广西的实践 |
三、地利与人和:桂林“文化城”形成的硬、软条件 |
四、桂林“文化城”独特的文化传播现象分析 |
小结 |
第三节 新军突起:文化供应社的诞生与发展 |
一、序曲:广西建设研究会对进步文化传播的铺垫 |
二、筹备与成立(1939年) |
三、发展期(1939年—1942年) |
四、转型期(1942年—1944年) |
五、重建期(1945年—1948年) |
六、转移期(1949年—1953年)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股份制”的出版企业与“进步性”的出版同人 |
第一节 “二元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模式与组织架构 |
一、文供社的董事会、监事会构成及股东会议制度 |
二、文供社的企业融资及增股状况 |
三、文供社的企业构架与运行 |
小结 |
第二节 进步性的人事组织策略与危机应变 |
一、建社初期的人事结构及学习型组织建设 |
二、皖南事变后的人事调整与出版人的坚守 |
小结 |
第三节 “监护人”:文供社的管理层 |
一、李任仁:“数茎红花带雨横” |
二、陈劭先:“海内几人同” |
三、陈此生:抗战文化合作的“桥梁” |
四、万民一、万仲文、赵晓恩:临危受命的“掌门人” |
小结 |
第四节 “把关人”及“舆论领袖”:文供社的编辑群与作者群 |
一、胡愈之:大众文化出版的操盘手 |
二、邵荃麟:进步文化建设的思想者 |
三、傅彬然、宋云彬、杨承芳等:学养深厚的出版专家 |
四、文供社的作者群:进步文化传播的“舆论领袖”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众化”语境下文供社的出版生产 |
第一节 抗战语境下的传播受众与文化出版 |
一、抗战时期的传播受众的特征 |
二、抗战时期“大众化”的出版特征 |
三、桂林“文化城”的出版物概况 |
小结 |
第二节 文化供应社的编辑方针及出版概况 |
一、制定与完善(1939年—1942年):以通俗读物为核心的编辑方针及书刊生产 |
二、发展与转型(1942年—1944年):以文艺类书籍为主的书刊生产 |
三、收缩与转移(1944年—1953年):以重版为主的维持性生产 |
小结 |
第三节 “文化室图书”与《新道理》:“大众化”传播语境下的通俗读物 |
一、大众文化传播的空间布局:“文化室图书” |
二、大众文化传播的时间延展:《新道理》杂志 |
小结 |
第四节 从“大众文艺读物”到“文学创作丛刊”:抗战文艺向深处挖掘之路 |
一、“大众文艺读物”的生产 |
二、通俗文学单行本的流行 |
三、青少年文艺类丛书的普及 |
四、“文学创作丛刊”的问世 |
小结 |
第五节 《文化杂志》月刊:学术理论的阐扬与抗战文艺的传播 |
一、《文化杂志》的创刊与编辑内容分析 |
二、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学术理性的阐扬 |
三、“文艺”栏目的设置与抗战文学的传播 |
小结 |
第六节 地方性出版物:权力场的借势与平衡 |
一、《干部政策》:广西地方干部建设学校的教材出版 |
二、“国民教育丛书”:广西“新县制”下的国民基础教育指导书 |
三、其他广西地方性书籍及学术书籍的出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供社战时的发行策略与话语权的斗争 |
第一节 文供社发行渠道的建设与拓展 |
一、1939年—1941年:发行部门的草创与发展 |
二、1941年—1943年:发行业务的壮大与延伸 |
三、1944年—1953年:抗战末期发行工作的转移与战后的重建 |
小结 |
第二节 文供社的发行方式 |
一、门市与批发 |
二、邮购业务 |
三、流动发行 |
小结 |
第三节 文供社的营销策略 |
一、品牌形象的建立 |
二、行政力量推广 |
三、自办期刊推广 |
四、广告宣传推广 |
五、书刊促销策略 |
第四节 “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与战时桂林出版生态 |
一、广告主体分析 |
二、广告内容分析 |
三、广告书价分析 |
小结 |
第五节 抗战文化的多形式传播与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
一、形式多样的抗战文化传播形式 |
二、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供社的出版传播效果、历史贡献及思考 |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活动的传播效果 |
一、出版物的传播覆盖面与数量 |
二、传播受众的反馈与影响 |
小结 |
第二节 文供社抗战文化传播的历史贡献 |
一、团结和保护了大量进步文化人维系了进步文化事业的开展 |
二、在文化运动低潮时期繁荣了抗战文化与地方文化 |
三、对抗战文化研究特别是抗战文学研究保存了大量的史料 |
四、为中国现代出版精神的建设提供历史参考 |
第三节 文供社出版活动的历史局限 |
一、通俗读物的过剩与经典作品的缺乏 |
二、权力场的博弈影响了出版生产的不稳定 |
三、战后未能延续文化生命服务地方出版事业的遗憾 |
第四节 对文化供应社出版传播活动历史的思考 |
一、“压制还是包容”:文化体制的策略选择 |
二、“顺为还是变革”:媒介组织的战时选择 |
三、“迎合还是引导”:传播主体的文化选择 |
本文结论 |
附录一: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大事记 |
附录二: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编印书籍目录 |
附录三: 《文化杂志》分类目录索引 |
附录四: 相关图片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 |
0.4 研究方法 |
0.4.1 案例分析法 |
0.4.2 数学模拟法 |
0.4.3 实证分析法 |
0.4.4 跨学科研究法 |
1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及其效益的相关理论分析 |
1.1 图书馆与馆配商及其合作概述 |
1.1.1 我国图书发行体制的变革与民营书业的兴起 |
1.1.2 馆配商的业务版块变化 |
1.1.3 图书馆、馆配商合作关系 |
1.1.4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的意义 |
1.2 合作的理论依据 |
1.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1.2.2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1.2.3 合作竞争理论 |
1.2.4 营销管理理论 |
1.2.5 成本效益理论 |
1.3 合作的实践动因 |
1.3.1 内在联系 |
1.3.2 环境驱动 |
1.4 合作效益的内涵 |
1.4.1 经济效益 |
1.4.2 社会效益 |
2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的实践及其效益 |
2.1 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领域 |
2.1.1 文献采访领域 |
2.1.2 阅读推广领域 |
2.1.3 业务外包领域 |
2.2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 |
2.2.1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的实例分析 |
2.2.2 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图书馆的合作 |
2.2.3 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有限公司与图书馆的合作 |
2.3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所面临的问题 |
2.3.1 图书馆的所需图书品质、品种VS馆配商实际供应能力 |
2.3.2 图书馆对服务质量要求提高VS馆配商的运营成本 |
2.3.3 信息传递效率VS链式信息传递模式 |
2.3.4 图书馆的差异化需求VS馆配商标准化服务 |
2.3.5 市场环境激变VS馆配商应对能力 |
2.3.6 短期利润VS长期效益 |
3 新形势下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提升 |
3.1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面临的新形势 |
3.1.1 互联网的发展提升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
3.1.2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需求增加,电子出版物发展潜力尚待释放 |
3.1.3 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催生新的需求 |
3.2 新形势下境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借鉴 |
3.2.1 新形势下境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举措 |
3.2.2 新形势下国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思考 |
3.3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探索 |
3.3.1 用户导向的合作:读者决策采购 |
3.3.2 基于技术的合作:纸电同步 |
3.3.3 服务一流学科建设的合作:精准采购 |
4 读者决策采购的效益分析 |
4.1 读者决策采购中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方式 |
4.1.1 选择合作书商 |
4.1.2 预设文档、资源查重 |
4.1.3 设定图书购买的触发机制,形成订单 |
4.2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效益模型的构建 |
4.2.1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的成本、收益界定 |
4.2.2 读者决策采购效益的评估模型 |
4.2.3 读者决策采购效益模型分析 |
4.3 读者决策采购效益提高的改进策略 |
4.3.1 加强对读者决策采购的推广和培训 |
4.3.2 设定严格预设文档,降低馆藏文献重复率 |
4.3.3 推动书商转变营销方式 |
4.3.4 先试读再购买,实行读者决策采购的“贷款”模式 |
4.3.5 推动图书馆员角色转变 |
4.3.6 对参与读者决策采购的读者进行反向筛选 |
5 纸电同步的效益分析 |
5.1 纸电同步的技术背景 |
5.1.1 EDI对接技术 |
5.1.2 云平台技术 |
5.1.3 APP开发技术 |
5.2 纸电同步中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方式 |
5.2.1 买纸赠电 |
5.2.2 纸电捆绑 |
5.2.3 纸电融合 |
5.3 纸电同步合作效益模型的构建 |
5.3.1 纸电同步合作的成本、收益界定 |
5.3.2 纸电同步效益的评估模型 |
5.3.3 纸电同步效益模型分析 |
5.3.4 纸电同步效益的其他体现 |
5.4 纸电同步效益提高的改进策略 |
5.4.1 全品种可供书目平台的建立 |
5.4.2 电子书的招投标制度的完善 |
5.4.3 保证电子书的品质及提高纸电同步率 |
6 精准采购的效益分析 |
6.1 精准采购的背景:学科建设新形势对图书采购的影响 |
6.1.1 学科建设新变化 |
6.1.2 学科建设对图书馆采购图书影响 |
6.2 精准采购合作效益模型的构建 |
6.2.1 精准采购合作的成本、收益界定 |
6.2.2 精准采购效益的评估指标 |
6.2.3 精准采购效益的评估模型 |
6.2.4 精准采购效益模型分析 |
6.3 精准采购效益的主要体现 |
6.3.1 扩大学科文献采集面 |
6.3.2 减少学科文献漏购率 |
6.3.3 节省文献订购成本 |
6.3.4 节省人力成本 |
6.4 精准采购效益提高的改进策略 |
6.4.1 建立馆藏文献资源测评体系 |
6.4.2 规范图书选题策划 |
6.4.3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分类购书表 |
6.4.4 馆配商建立发展数据库,实现与图书馆数据双向互通 |
7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实证分析 |
7.1 读者决策采购的实证分析 |
7.2.1 合作中成本、收益数值的确定 |
7.2.2 江门市五邑图书馆与湖北三新的合作效益分析 |
7.2.3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实践效果 |
7.2.4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改进策略 |
7.2 纸电同步的实证分析 |
7.2.1 合作中成本、收益数值的确定 |
7.2.2 南艺图书馆与湖北三新的合作效益分析 |
7.2.3 纸电同步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实践效果 |
7.2.4 纸电同步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改进策略 |
7.3 精准采购的实证分析 |
7.3.1 合作中成本、收益数值的确定 |
7.3.2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与湖北三新的合作效益分析 |
7.3.3 精准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实践效果 |
7.3.4 精准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改进策略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8.2.1 研究的创新 |
8.2.2 研究的局限 |
8.3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为读者服务的哲学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读书》杂志办刊特色研究[D]. 韩文静. 河南大学, 2020(02)
- [2]邹韬奋读者观研究[D]. 杨誉芳. 河北大学, 2020(08)
- [3]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D]. 曹必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论本雅明早期的语言与翻译哲学——基于对《论原初语言和人的语言》与《译者的任务》的对读[J]. 李昕. 名作欣赏, 2019(30)
- [5]2014年以来我国文学期刊的变革、影响与局限 ——以京津冀地区六家杂志为例[D]. 韩潇.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6]图书馆文献传播的法律与道德规制研究[D]. 高晶.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7]从自由主义看萧乾的心路历程与文学创作[D]. 刘琼. 云南大学, 2018(01)
- [8]新中国“17年”的图书馆学术思想发展[J]. 吴稌年,顾烨青. 图书馆, 2018(01)
- [9]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D]. 宋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10]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研究[D]. 宋旅黄.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