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为女性就业带来了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陈秀红[1](2021)在《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文中认为中国人口生育率已走向低迷,“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期望人口生育率提高的政策目标也并未达到预期。为此,国家已开始出现调整生育支持的政策导向,学界也在探讨生育支持的对策建议,但学界并未从主体行动的角度探讨生育支持的实现机制。鉴于此,本文从福利社会学视角出发,提出了“生育福利”概念,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城市女性的生育福利需求进行了探索性描述,运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构建起问题分析的主要框架,即分析国家、市场与社会在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同时,对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从中获得完善我国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有益启示。最后,提出了完善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实现机制,并借此实现了对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补充。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城市女性生育福利需求进行了探索性描述。根据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关于需要问题的理论探讨,从中获得对生育福利需求界定的理论启示。第一,生育福利需求来自城市女性对真实生育困境的个体感受和表达。第二,生育福利需求是历史形成的,需要是嵌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之中形成的。第三,生育福利需求不是漫无边际的各种“想要”和“偏好”。结合理论层面对生育福利需求的讨论和界定,运用质性访谈的方法来发现城市女性在生育过程中的现实困境,通过现实困境来反映福利需求。研究发现,城市女性主要面临三种生育福利需求:一是“生不起、养不起”的经济支持需求,二是“孩子谁来看”的儿童照顾服务支持需求,三是“要孩子还是要工作”的生育权益保护与就业权益保护的双重福利需求。其次,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国家、市场和社会在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生育福利表现出了一种明显的家庭主义供给策略,家庭是福利供给的主体而非客体,国家、市场与社会在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不足。从国家供给视角来看,生育福利制度设计的“去商品化”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一是生育保险制度的设计不能有效缓解生育导致的经济压力;二是儿童医疗保障不足以缓解医疗服务市场化带来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增加了育儿成本。从市场供给视角来看,来自劳动力市场主体的生育保护职业福利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用人单位对国家强制性就业保护和生育保护制度的执行发生偏离,二是用人单位自主性生育保护职业福利存在失衡现象。从社会供给视角来看,社会化托育服务供给极为匮乏。主要表现为:一是供给总量缺口巨大,难以满足服务需求;二是供给主体结构严重失衡,“公”退“民”进,民办营利性市场机构成为主要力量;三是供给内容重“教”轻“保”,难以满足日常照护需求;四是机构资质缺乏,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历史传统、国家建构、福利价值以及治理结构等四个维度,对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剖析。从历史传统的角度看,生育福利供给存在家庭主义历史基因的路径依赖,借此分析生育福利供给中家庭的无限责任。从国家建构的角度来看,生育福利供给体系的建构具有服务于国家建构的工具性意义,借此分析生育福利供给中公私边界的“流动性”。从价值基础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国暂不具备福利发展的独立价值,借此分析在一定时期内为什么难以实现生育福利政策以及政府责任的大幅扩张。从政府治理来看,当前生育福利供给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受制于政府内部责任协同以及政府社会性规制不足等问题,借此分析社会主体在生育福利供给中表现匮乏以及市场主体对女性就业权益的侵害等问题。研究发现,在推动社会化儿童照顾服务的进程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过度强调地方政府责任,二是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难以实现有效协同,导致难以实现儿童照顾的社会化。另外,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就业权益保护的社会性规制严重不足,使得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因生育行为而导致就业权益遭到损害。再次,对不同福利体制类型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从中获得构建和完善我国生育福利供给体系的启示价值。分别选取了美国、德国、瑞典和日本四个国家。美国,在现金或实物福利供给方面,以选择性的政府干预为主;服务支持方面,在政府选择性干预基础上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对劳动力市场主体规制难以解决女性就业与生育的冲突,难以有效保护女性生育权益和就业权益。在德国,生育福利的现金福利供给主要来源于基于多方合作的社会保险以及政府直接或间接的给付;托育服务供给走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多元合作;对劳动力市场主体严格的生育保护规制较好实现了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兼容;在瑞典,生育福利的现金福利给付方面,政府给予高水平、普惠性的福利津贴;托育服务供给方面,以政府公立为主,非营利组织介入为辅;劳动力市场的生育保护规制极大促进了性别平等以及女性工作和家庭的兼容,最大限度实现了女性生育保护和就业保护的双重需求;日本,在生育福利的现金福利给付方面,以选择性的政府干预和社会合作的保险给付为主;托育服务方面,以政府供给为主、社会参与为辅;劳动力市场的生育保护规制使得女性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且难以实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基于对四个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的经验总结,从中获得有益启示:一是生育福利的制度设计需要找准价值定位,二是对女性及儿童的福利保护需要立法先行,三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合作是生育福利供给的必然选择,四是生育福利供给的扩张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后,对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完善生育福利多元供给机制进行了总体框架的设计。首先,突出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主导性责任,国家的主导性责任应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重塑生育福利供给的价值理念,提出了以人为本、社会权利、社会投资和性别平等四大基本理念;第二,明确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制度建设与财政责任。其次,建立政府内部的责任分工与合作机制,从纵向上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从横向上明确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机制。最后,提出建立国家与家庭、市场及社会的互动合作机制。第一,建立国家对家庭的直接干预支持机制。第二,健全国家对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规制与引导机制。第三,建立健全国家对托育服务机构的支持与规范机制。在分析福利多元主义范式实践困境的基础上提出:要使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变得更具指导价值,不应仅仅关注多元主体之间静态的、应然的规范性责任划分,更应该从动态视角关注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于是,进一步提出了在福利供给中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合作机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克服了福利多元主义的实践困境,实现了对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补充。
黄震鳞[2](2021)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自中国在201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随着各类产品进口关税的明显下降,进口贸易自由化进程明显加快,进出口贸易获得了快速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中间品进口贸易发展尤为迅猛。根据从UNCOMTRADE得到的数据来看,自我国加入WTO到2019年,中间品进口占同期我国货物进口总额的比重均值为74.33%。这个数据意味着,中间品进口是“入世”以来我国最大的进口产品种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实施主动扩大进口战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可以预期在未来一段较长时间内,中间品进口规模与种类必然会持续加大。基于此,对中间品进口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效应相关研究也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约束、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企业正处在发展模式转型的“阵痛期”,这势必会对我国的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产生影响:传统意义上依靠大量低技能的廉价劳动力维系的产品价格优势已经基本消失殆尽,高附加值、高质量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是众多企业今后努力的方向。而高附加值、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自然会对中高技能劳动力产生大量的需求。在这种情形下,如何进一步优化就业技能结构就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基本国情,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结合起来,考察进口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本文提出的问题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我国的就业技能结构?其作用渠道和影响机制是怎样的?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是否会存在行业、地区、企业所有制等方面的异质性?应该采取何种措施积极应对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冲击等。本文认为,对上述问题的探讨与回答不仅会在理论层面丰富已有关于就业技能结构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研究;在实践层面,本文研究对我国行业(企业)就业技能结构的优化及中间品进口相关政策的调整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以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为主题,尝试分别从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两个层面阐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在理论层面侧重探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机制,在经验层面侧重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作用方向和影响效果及其异质性。本文的研究一共分为7章。第1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的内容包括写作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结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等几个方面。第2章为文献综述,分2节系统梳理与本文密切相关的两大类文献,一类是关于中间品贸易的相关研究,另一类是关于就业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提炼出已有文献的贡献和不足,从而找到本文的研究出发点和创新点。第3章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部分,在这部分本文侧重从要素替代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两个层面深入探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作用机制。第4章侧重介绍我国中间品进口发展历程及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发展状况,通过对中间品进口与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相关数据的搜集、处理与统计分析,描述中间品进口与就业技能结构的现状及特征性事实,从而为后文的实证分析提供资料和数据基础。第5、6两章都是本文的实证部分,其中第5章侧重的是基准回归、异质性分析和内生性的处理,而第6章侧重的是对作用机制的考察,在这两章本文将运用最新的微观层面数据对第3章的理论分析基本假设进行检验,从而得到与理论分析相一致的实证结果,这为政策建议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本文最后一章为研究结论与政策涵义,首先对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主要结论做出系统性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中间品进口与当前劳动力就业的现实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在理论层面,本文系统探讨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一国就业技能结构的作用机制,侧重从要素替代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竞争强化效应和质量升级效应四个角度论证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一国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机制。在实证层面,基于1998-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考察了中间品进口关税下降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样本来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着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的优化;从分样本来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存在显着的行业、所有制、中间品来源地及人力资本差异,换言之,在我国制造业不同分行业、不同企业所有制、中间品不同来源地及不同的人力资本水平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上述研究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成立。此外,本文还对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验证了中间品关税下降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存在要素替代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竞争强化效应及质量升级效应等四大中介效应。进一步地,本文还运用倍差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看作一个准自然实验并进行系统考察。研究表明,自入世以来,中间品进口关税的大幅下降显着提升了我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水平。从创新角度看,本文存在以下三个层面的创新点:第一,本文基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国际大背景及近年来我国中间品大量进口的基本特征事实,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这一较新的视角考察了我国行业层面及企业层面的就业技能结构优化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关于我国就业技能结构优化的研究维度,丰富了关于就业技能结构决定因素的相关理论研究。第二,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作用机制层面,本文尝试从要素替代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中间品质量升级效应及竞争强化效应四个主要渠道进行了理论探讨和细致的实证考察,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假设,从而明确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渠道和作用机制,从而为中间品进口相关决策制定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第三,本文基于Chen等(2017)关于就业技能结构的基本测算思路并进行了合理改进,提出了测度企业内部就业技能结构的新方法,从而进一步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内部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
宋子昕[3](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庞钰静[4](2019)在《外资自由化对职业女性经济独立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入世承诺的履行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和范围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FDI)不仅带来了中国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而且对当地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外资开放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FDI与女性经济地位之间有着重要联系。尽管FDI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已经有大量的文献研究,但鲜有文献考察外资开放和职业女性经济独立性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运用1997-2008年的中国城市住户调查数据(UHS),并借助2002年中国大幅放宽外资准入所形成的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从家庭层面考察了外资自由化对职业女性工资收入和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以助改善我国的就业和引资政策、加强女性经济独立性。本文的研究发现,经历了较高外资自由化程度的行业,女性工资收入和家庭经济地位显着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以上效应在受到更大外资开放冲击的工业行业、外资密集度较低的内陆省份、内资企业的职业女性以及女性就业比例相对较低的行业中更加显着。此外,经历外资自由化有助于女性的职业晋升,并且显着提高了女性的技能溢价,这是外资开放带来女性工资收入和家庭经济地位提升的两个重要渠道。以上结果表明,外资开放程度的提高会对女性就业和其工资收入产生重要影响,女性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增强女性的经济独立性,而且有利于推动女性家庭经济地位的提升。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中大国,考察FDI自由化对职业女性工资收入和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对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明[5](2019)在《阿卜杜·拉赫曼·卡瓦基比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附录组成。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问题和观点、创新点和研究方法。正文由八章组成,各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为“近代阿拉伯伊斯兰地区的社会状况”,这也是对阿卜杜·拉赫曼·卡瓦基比(1854-1902)所处时代背景的介绍。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地区的统治、西方对伊斯兰世界的全面冲击、阿拉伯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卡瓦基比所处社会最主要的时代特征,在前两大方面,笔者重点以卡瓦基比主要生活的大叙利亚地区为例予以说明。第二章为“卡瓦基比思想之形成”,包括卡瓦基比生平、作品简述和其思想形成之渊源。卡瓦基比丰富的人生阅历促进了他思想的形成,他的两本着作——《诸镇之母》(?)、《专制的本质与奴役的根源》(?)是其思想结晶在今天的主要体现,其思想形成之渊源与西方文化中优秀成分的吸纳、理性思维的运用和传统文化中的赛莱菲耶思想亦密不可分。第三章分析卡瓦基比的政治思想。首先,在反对专制上,阐述卡瓦基比对专制及专制政府的界定,总结他反对专制的原因,分析他反对专制的解决之道,除卡瓦基比所确立的三大原则外,笔者将归纳其反对专制的具体方式。再者,论述卡瓦基比政教分离思想倾向的表现及有关原因。最后,论述卡瓦基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从反对土耳其统治者的专制压迫、谋求阿拉伯人的自治乃至完全独立,倡导阿拉伯人在伊斯兰复兴中的领导权,反对西化和西方殖民主义的角度予以分析,并阐述其民族主义观的特性。第四章分析卡瓦基比的宗教思想,包括赛莱菲耶思想和重视伊斯兰集会的思想。第一,阐述他的赛莱菲耶思想的主要表现——正本清源,倡导积极入世,反对“塔格利德”(?)、提倡创制,在此基础上,从“中道发展之路”、“与时俱进精神”、“强调自由意志与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他这一思想的理性色彩。第二,阐述卡瓦基比重视伊斯兰集会的思想,这突出体现在他的思想中出现了召开伊斯兰会议乃至建立伊斯兰组织的构想,他意在通过集会促进伊斯兰世界的团结与复兴。第五章分析卡瓦基比的社会思想。首先,在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想上,主要论述他这一思想形成之源泉——西方社会主义思想和伊斯兰教义,以及它的具体体现——提倡物质文明建设,关注社会、经济不公问题,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措施和原则。其次,阐述卡瓦基比以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最后,主要简述卡瓦基比以倡导女性教育和工作为基本内容的女性解放思想。第六章阐释卡瓦基比思想的特点,其特点体现为反对专制和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上的温和渐进性,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女性解放思想和世俗化倾向思想上的不彻底性,在阿拉伯民族主义和伊斯兰关系、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伊斯兰教内部既有元素方面的调和性。除阐释特点的表现外,本文还将就其中的一些原因进行分析。鉴于卡瓦基比作为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先驱的最突出的身份,第七章将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对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第八章将分析卡瓦基比思想对当今阿拉伯社会的启示,这些启示主要体现在民族团结、宗教宽容、女性解放、发展道路和民主建设方面。结语中,在论文结构的总体脉络下,主要简要概括了卡瓦基比政治思想、宗教思想和社会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所处的地位,通过对卡瓦基比思想与阿富汗尼、阿卜杜胡思想进行对比,可发现卡瓦基比思想的领先、独到之处,这也就不难理解他在阿拉伯伊斯兰思想界中的地位。附录为卡瓦基比在《诸镇之母》中对阿拉伯伊斯兰社会落后原因的概括。
刘铠豪[6](2018)在《出口扩张是否影响了健康? ——来自中国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逆全球化”浪潮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席卷全球,比如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战等。“逆全球化”浪潮也顺势引导着我们重新审视“全球化”的益处及其隐形成本。而健康,作为人类的永恒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否会成为隐形成本的一部分呢?本文第一次探究了贸易自由化,尤其是出口扩张,对健康的影响。中国是研究出口扩张对健康影响这一重要话题的绝佳样本。一方面,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改革开放拨正航向,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势腾飞,中国的出口年均增长率举世瞩目。另一方面,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中国各地区的居民发病率开始呈现持续走高态势。鉴于此,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库、WITS数据库和1990年人口普查1%抽样调查数据库等十多个数据库的相关数据,采用能够较好地避免内生性问题的Bartik方法构建了地区出口冲击和出口引致的污染冲击,实证检验了出口扩张对健康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可能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该部分先是汇总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交叉文献,主要包括: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市场条件(包括就业、工作强度、工资和工资差距)的影响,劳动力市场条件对健康的影响;出口贸易对政府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健康的影响;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然后,直接聚焦目前仅有的几篇直接考察贸易对健康影响的文献,对其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最后,对既有的文献研究进行相应的评述。第三章为理论模型。该模型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出口扩张模型,该部分详细地分析了外生性原因引致的出口扩张对工人工作强度、工资收入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对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影响,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第二部分为扩展的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该部分将工作强度、工资收入和收入不平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环境污染这些因素融入到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进而推导出这些渠道对健康的影响,从而最终推导并论证出口扩张通过这些渠道分别如何影响了健康。第四章是出口扩张对成年人发病率的影响。本章首先梳理了出口扩张影响成年人健康的潜在机制;其次,阐述数据来源和指标构造,并构建出探究出口扩张对成年人发病率的影响的回归模型;然后基于基准回归的估计结果进行相应的量化分析并进行了大量的稳健性检验,之后系统地检验了出口扩张影响成年人发病率的渠道和机制,然后全面分析了出口扩张与成年人发病率之间的异质性关系;最后,在考虑成年人健康成本的情况下,重新测算了其贸易福利。第五章是出口扩张对儿童发病率的影响。首先,本章梳理了出口扩张影响儿童发病率的潜在机制;其次,阐述数据来源和指标构造,并构建出探讨出口扩张对儿童发病率的影响的回归模型;然后依据基准回归的估计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并进行了大量的稳健性检验,之后系统地检验了出口扩张影响儿童发病率的渠道和机制,然后全面分析了出口扩张与儿童发病率之间的异质性关系;最后,在考虑儿童健康成本的情况下,重新测算了家庭贸易福利。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政策启示和对将来研究的展望。本部分首先对全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然后围绕结论提出了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政策建议,最后提出了该领域将来的研究方向。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最终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为:(1)出口冲击降低了成年人发病率,而出口引致的空气污染冲击增加了成年人发病率,对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作用求和之后发现,出口扩张总体而言增加成年人生病的可能性为1.24%。具体而言: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冲击降低成年人生病的可能性为1.24%;在出口引致的空气污染冲击方面,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引致的二氧化硫污染冲击增加成年人生病的可能性为1.07%,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引致的氮氧化物污染冲击增加成年人生病的可能性为1.15%,而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引致的粉尘污染冲击增加成年人生病的可能性为1.08%。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出口扩张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条件、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环境质量三个路径影响成年人发病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出口冲击及其引致的空气污染冲击对成年人发病率的影响作用在疾病种类、城乡、不同类型技能的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性别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考虑到出口扩张对成年人健康所产生的负效应,对贸易福利重新估算后发现,该负效应相应的医疗成本腐蚀了其贸易福利的13.72%。(2)出口冲击降低了儿童发病率,而出口引致的空气污染冲击增加了儿童发病率,对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作用求和之后发现,出口扩张总体而言增加儿童生病的可能性为2.82%。具体而言: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冲击降低儿童生病的可能性为1.05%;在出口引致的空气污染冲击方面,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引致的二氧化硫污染冲击增加儿童生病的可能性为2.07%,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引致的氮氧化物污染冲击增加儿童生病的可能性为2.40%,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引致的粉尘污染冲击增加儿童生病的可能性为2.29%。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出口扩张主要通过父母工资收入、营养摄入、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留守儿童和环境质量五个路径影响儿童健康。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出口冲击及其引致的空气污染冲击对儿童发病率的影响作用在疾病种类、不同年龄阶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性别、城乡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考虑到出口扩张对儿童健康所产生的负效应,对家庭工资福利进行重新估算之后发现,该负效应相应的医疗成本腐蚀了家庭工资福利的6.53%。
赵晓峰[7](2018)在《产业升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依托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稳步提高。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工业品短缺的时代已结束,制造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时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产业升级是我国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产业升级分为产业间升级和产业内升级。制造业产业间升级主要指的是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内升级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难以用单一指标来衡量,产业内升级集中体现为产业整体素质的提升。通过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方向、路径、机理和绩效的分析,本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产业间升级方向多年来基本不变,即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二是产业内升级确实存在,但是升级缓慢。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这两个特征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都不会改变。这使得基于过去经验的研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有指导意义。随着中国制造业产业不断升级,中国制造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也带来一些问题,其中一个便是制造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下降了。中国制造业是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部门。长期以来,为了使制造业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就会,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地促进制造业出口。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确实促进了就业。但是经过多年的产业升级,中国制造业同时具备了发达国家制造业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特征。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对外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就业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在产业升级背景下研究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很有意义。关于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影响,迄今国内外已有了不少研究。本文针对已有研究的薄弱之处,在保证研究内容与结构完整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本文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研究了地区制造业贸易开放度和地区制造业就业率之间以及地区高技术产业贸易开放度和地区高技术产业就业率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制造业贸易开放会显着的提升制造业就业率,高技术产业贸易开放的影响不显着。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不利于贸易开放的就业促进作用的发挥。第二,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产业层面的数据,研究了中国国有企业进出口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与影响机制。研究显示,出口的产出效应会促进制造业就业;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净效应为正但不显着;进口的产出效应为负但不显着;进口的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的净效应显着为负。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产业升级对出口产出效应的影响不显着。第三,本文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显示,从中国整个制造业来看,行业出口强度越大,行业的女性劳动力需求越大。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强度与女性就业正相关;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强度对女性就业的影响不显着。由此,本文认为产业升级不利于女性就业。第四,本文研究了制造业贸易开放对劳动需求的技能结构的影响。研究显示,制造业行业出口强度的提高会导致劳动需求的技能结构下降,行业进口渗透率的提升会导致劳动需求的技能结构上升,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影响比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大。中国制造业行业的技术特征会影响出口对技能结构的影响。对于中低技术制造业,出口强度增加会降低行业技能结构,但是对于高技术产业这种负影响要小很多,甚至出口强度的增加还可能会提升行业劳动需求的技能结构。
尤红[8](2015)在《女记者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性别建构 ——以南京电视记者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对女性而言,职业是女性社会性别中十分重要的社会内涵,这是由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众多女子职业中,媒体业的特殊性是极其明显的。一方面,媒体为受过一定教育的知识女性实现经济自主和人格独立提供了实践机会;一方面,媒体在鼓动新思潮方面有着巨大影响;还有一方面就是媒体业中的新闻业在传统上仍然是一个男性化的领域。在这种职业的生涯发展中,女性的社会性别是如何被建构的,是媒体女性乃至处于男性话语为主导的社会中的职业女性都十分关注的话题。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作为分析视角,使用琼·斯科特(Joan Scott)的“社会性别”这一分析框架——即将社会性别视为关于两性差异的社会文化建构,可以通过文化象征、规范性概念、社会组织和机构和主体认同四个层次加以分析——考察在新闻业的职业生涯中,女记者的社会性别是如何被建构的以及女记者反过来对职业性别生态的改变。本文的研究对象“女记者”选取的是媒体中担任新闻采访工作的女性从业者,也包括之前从事一线采访工作,之后进入管理岗位的制片人、部门负责人以及频道负责人。作为江苏电视代表的江苏广电和南京广电在全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本研究聚焦于这样两个电视平台上的女记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本文由导论、理论与文献,研究设计、正文、分析与讨论五个部分组成。正文的核心部分围绕女记者的性别建构与反制展开。主要从职业进入的角色期望、职业征途中的性别气质建构、职业发展中的性别角色建构去分析职业生涯中女记者的性别建构,同时讨论女记者对职业性别生态的性别反制以及自我性别身份认同,这里的性别反制主要是相对于性别建构而言,指女记者通过自己的职业表现和性别特质反过来对职业性别生态产生影响和改变。首先讨论不同的职业进入的背景所对应的角色期望。接着分析职业征途中的性别气质建构。分析记者职业征途中的职业行为——电视采访和出镜对女记者性别气质的塑造,以及在采访“前台”和“后台”的不同性别地位对女记者性别气质的规训。电视采访和出镜中的女性气质与传统性别规范高度契合时,女记者的性别角色和职业角色获得了双重认可和确认;而当电视采访和出镜中的男性气质与女记者的性别身份出现冲突时,在性别建构上之所以会出现所谓“专业人士”和“主流文化所能定义的妇女”之间的紧张关系,女记者会选择顺应或挑战这种紧张,从而带来女性气质模糊或突出女性气质两个结果。同时电视采访和出镜塑造了女记者的现代女性气质。女记者的采访工作可以被视为职场的“前台”,职场交际就属于职场的“后台”。综合女记者在采访前台和后台的地位和表现,即便其因为女性性别身份在男性那里取得性别优势,可以是一离开采访前台,进入社交后台,又变成被男性关照甚至消费的对象。职业发展中的性别角色建构,是从职业发展中的职业规划和个人升迁来看女记者的性别角色建构。因为婚育给女记者带来的职业生涯的不连续,“工作母亲”这样的角色对女记者起到训诫作用。个人升迁中多年的副职岗位,使得她们处于“渴望成功”与“避免成功”的两难境地,职业发展中的性别角色在职业生涯中规训着女记者。同时,女记者在被建构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进行性别反制。她们通过在电视采访和团队管理中的的职业表现以及性别特质改变着关于女性的性别刻板印象,同时也给职业性别生态带来变化。在分析与讨论部分,阐释女记者的性别观念认知和性别身份认同状况,来分析女记者的社会性别特征,通过揭示新闻领域女性社会性别对于中国社会中女性的职业发展具有的启示意义,延展到建设对女性友好的职业文化的展望和分析。
关景媛[9](2014)在《以“淑”为表征的传统女性教育合理性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以“淑”为表征的传统女性教育植根于中华文化儒道共生的土壤之中,尊崇阴阳和合的传世价值,隐行于我国两千年父权体制之下,成为一个匿名却顽强的亚文化影响着一代代中国女性的命运。本论文以后女性主义为视角,以“性别—社会性别体系”学说为根本立场,借鉴“历史本体论”、“和合论”、“和谐合理性”等理论资源,辩证地看待古往今来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推崇和批判,分拣“淑女教育”的精华与糟粕。结合当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现状,提出重构“淑女教育”在应对当代女性境遇危机和女性教育观现代性焦虑问题上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的主要论题和逻辑起点是以“淑”为表征的“淑女教育”的合理性问题,对应由此拆分的四个分问题,分四章进行分析、论证。导论部分集中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主题,阐释了核心概念,综述了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确定了研究的视角、立场、思路与方法,概述了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第一章,表征了现代女性在婚恋、职场、家庭教育、文化场域中多重角色之间的困顿失衡以及自我认同的障碍与不安,剖析了当代女性境遇出现总体危机的根本原因。回应“淑女教育”必要性问题。第二章,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以“淑”为核心价值取向的“淑女教育”的内容与标准。回应“淑女教育”重要价值问题。第三章,基于民国初年“妇女问题讨论”的核心议题,探析了传统“淑女教育”与西方女性观念冲突融合的过程,回答“淑女教育”传承的障碍和可能,为论证“淑女教育”合理性提供了历史镜鉴。第四章,从“和谐合理性”出发阐明了“淑女教育”在当代社会政治文化制度中的合宜性问题,强调重构“淑女教育”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主题创新。以“淑女教育”作为中国传统女性教育中一个名匿实存的、有鲜明价值取向的教育类型的指称,对其概念、内容、标准、价值进行归纳和梳理,并提出将其作为当下女性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合理取径进行重构。二是研究视角创新。坚持以“后女性主义”为视角,反思现代女性教育观,审视传统女性教育观,站在了女性主义理论的前沿,同时观照西方与东方文化,以更开阔的视野为“淑女教育”的价值定位。
严静[10](2014)在《就业流动中的生存图景和影响模型 ——南日女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女性就业流动是和谐社会性别关系和“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问题的妥善解决可以使农村女性获得经济独立,提高社会地位并争取男女平等。本研究以空间迁移和身份变迁为切入点探讨女性就业流动,建构女性就业流动的理论解释框架和运作逻辑,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对女性就业流动进行多层次与多指标的统计描述和生存状况的全景呈现;多元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和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结果都表明,个体变量、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变量、社会性别系统变量对女性就业流动意愿、就业流动满意度有综合影响,多重形塑女性的思想逻辑和行为范式;最后从个体、家庭、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优化女性就业流动的本土化路径和政策体系。本研究有如下的一些发现:1、探讨女性就业流动满意度对深化女性就业和社会分层研究具有指标意义,不同的选择逻辑会带来职业层级、家庭地位、社会地位变化而衍生的身份变迁,对于女性就业、社会地位提升、和谐两性关系的构建具有长远影响。2、女性就业流动的意愿和满意度受到个体、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社会性别系统的综合影响。女性的人力资本变量会影响女性的就业流动,表现出差异化的流动意愿和满意度,从而带来女性身份的变迁;家庭经济发展能力是影响女性就业流动的家庭禀赋;社会性别系统业已形成的现实语境多重形塑女性的思想逻辑和行为范式。3、由女性就业流动而产生的变迁结果,会唤醒女性的阶级意识,使抗争表达成为弱者的社会行动隐喻,有利于女性家庭、社会地位的提升,但身份地位的提升又会异化为女性权力的过度膨胀和家庭责任感的缺失,对传统性别分工、夫妻权力地位、家庭功能带来挑战。4、合理引导女性就业流动的重点在于对女性的职业保护和女性人力资本的积累。
二、入世,为女性就业带来了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为女性就业带来了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法 |
1.2.2 质性研究法 |
1.3 重要概念界定 |
1.3.1 福利、国家福利与社会福利 |
1.3.2 生育与生育福利 |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
1.4.1 理论视角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 |
2.1.1 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概念及关系的讨论 |
2.1.2 二孩政策下的人口生育率预测 |
2.1.3 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影响研究 |
2.1.4 “全面二孩”背景下生育支持的对策讨论 |
2.1.5 福利多元主义在中国社会福利议题研究中的应用 |
2.2 文献述评 |
第3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需求分析 |
3.1 关于“需求”的理论探讨和启示 |
3.1.1 “需求”的理论探讨 |
3.1.2 需求理论对城市女性生育福利需求界定的启示 |
3.2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的现实需求 |
3.2.1 儿童养育的经济支持需求 |
3.2.2 儿童照顾的社会服务支持需求 |
3.2.3 生育权益与就业权益保护的双重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多元主体供给的主要问题 |
4.1 国家——生育福利制度设计的“去商品化”能力较弱 |
4.1.1 关于“去商品化”的理论渊源与现实测度 |
4.1.2 生育福利制度“去商品化”能力弱的主要表现 |
4.2 市场——用人单位对城市女性就业保护与生育保护的职业福利供给不足 |
4.2.1 关于就业保护与生育保护的职业福利涵义解析 |
4.2.2 用人单位对就业保护与生育保护的职业福利供给不足的主要表现 |
4.3 社会——社会化托育服务供给极为匮乏 |
4.3.1 社会化托育服务概念界定 |
4.3.2 社会化托育服务供给极为匮乏的主要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多元供给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历史传统:家庭主义历史基因的路径依赖 |
5.1.1 对“生生不息”血缘延续的极度重视决定了家庭对孩子抚育的高度责任感 |
5.1.2 “父慈子孝”的亲子双向义务结构对家庭养育孩子形成了规范性效用 |
5.1.3 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强化了女性对孩子的抚育责任 |
5.2 国家建构:具有服务于国家建构的工具性意义 |
5.2.1 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工业化建设需要 |
5.2.2 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需要 |
5.2.3 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5.3 理念基础:暂不具备福利扩张的独立价值 |
5.3.1 福利国家具备福利形成和扩张的独立价值 |
5.3.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遵循的是一种福利从属于生产的“生产主义”的发展理念 |
5.4 政府治理:受制于政府内部责任分工合作与社会性规制不足的问题9 |
5.4.1 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过度强调地方政府责任 |
5.4.2 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难以实现有效协同 |
5.4.3 对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权益保护的社会性规制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6.1 生育福利供给的国际经验 |
6.1.1 自由主义福利体制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美国为例 |
6.1.2 保守主义福利体制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德国为例 |
6.1.3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瑞典为例 |
6.1.4 东亚地区发达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日本为例 |
6.2 生育福利供给国际经验的启示 |
6.2.1 生育福利的制度设计需要找准价值定位 |
6.2.2 对女性及儿童的福利保护需要立法先行 |
6.2.3 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合作是生育福利供给的必然选择 |
6.2.4 生育福利供给的扩张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实现机制 |
7.1 突出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主导性责任 |
7.1.1 塑造生育福利供给的价值理念 |
7.1.2 突出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制度建设与财政供给责任 |
7.2 健全政府内部的责任分工及协同机制 |
7.2.1 纵向上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 |
7.2.2 横向上明确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机制 |
7.3 建立国家与家庭、市场及社会的合作机制 |
7.3.1 建立国家对家庭的直接干预支持机制 |
7.3.2 健全国家对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规制与引导机制 |
7.3.3 健全国家对社会化托育服务机构的支持与规范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写作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写作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1.5 主要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进口中间品经济效应文献综述 |
2.1.1 进口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文献述评 |
2.1.2 进口中间品质量相关文献述评 |
2.1.3 进口中间品的生产率效应相关文献述评 |
2.2 就业技能结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2.2.1 中间品进口与就业技能结构文献综述 |
2.2.2 贸易自由化与就业技能结构文献综述 |
2.2.3 汇率变动与就业技能结构文献综述 |
2.2.4 就业创造(破坏)与就业技能结构文献综述 |
2.2.5 其他因素对就业技能结构影响文献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进口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就业技能结构:理论分析 |
3.1 理论模型 |
3.2 进口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效应 |
3.2.1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要素替代效应” |
3.2.2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技术溢出效应” |
3.2.3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竞争强化效应” |
3.2.4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质量升级效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间品进口与我国就业技能结构发展历程与特征事实 |
4.1 我国中间品进口发展进程与现状 |
4.1.1 我国中间品进口发展历程 |
4.1.2 我国中间品进口发展现状 |
4.2 我国就业技能结构发展现状 |
4.2.1 我国就业技能结构发展概况 |
4.2.2 我国企业层面就业技能结构概况 |
4.3 中间品进口自由化与我国就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
4.3.1 使用行业层面进口关税衡量贸易自由化 |
4.3.2 使用企业层面进口关税衡量贸易自由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设计、变量构造与数据来源 |
5.1.1 计量模型设计 |
5.1.2 变量构造方法 |
5.1.3 数据来源说明 |
5.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5.2.1 基准回归结果与分析 |
5.2.2 异质性检验 |
5.2.3 稳健性分析 |
5.2.4 内生性分析 |
5.3 拓展性分析: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 |
5.3.1 企业就业技能结构指标的构造 |
5.3.2 异质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影响机制考察 |
6.1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中介效应” |
6.1.1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要素替代效应”检验 |
6.1.2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技术溢出效应”检验 |
6.1.3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竞争强化效应”检验 |
6.1.4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质量升级效应”检验 |
6.2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就业技能结构效应”: 一个准自然实验 |
6.2.1 倍差法基准回归结果 |
6.2.2 平行趋势检验 |
6.2.3 安慰剂检验 |
6.2.4 动态效应考察 |
6.3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就业技能结构:地区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 |
6.3.1 地区制度环境的调节机制 |
6.3.2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就业技能结构调节效应的考察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涵义 |
7.1 研究结论 |
7.1.1 理论分析结论 |
7.1.2 实证检验结论 |
7.2 政策涵义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
一、沐浴的文明化 |
二、沐浴的知识化 |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
小结 |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
一、电力与通讯 |
二、毛巾与肥皂 |
三、燃料 |
四、自来水 |
五、铺底与房租 |
六、纳税与认捐 |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
小结 |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
小结 |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
一、晕堂 |
二、火灾与触电 |
三、建筑安全 |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外资自由化对职业女性经济独立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2 外商直接投资与劳动力市场的研究综述 |
2.1 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 |
2.2 外商直接投资与工资 |
2.3 外商直接投资与性别不平等 |
2.3.1 FDI影响性别就业的经验研究 |
2.3.2 FDI影响性别工资差距的经验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外资自由化与女性工资收入的研究假设 |
3.1 外资自由化改革的制度背景 |
3.2 FDI影响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的机理分析 |
3.3 外资开放影响女性工资收入的研究假设 |
4 外资自由化与女性工资收入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变量定义和数据来源 |
4.1.2 样本选取 |
4.1.3 图示分析 |
4.2 模型构建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基本估计 |
4.3.2 稳健性检验 |
4.3.3 异质性分析 |
4.3.4 作用机制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5)阿卜杜·拉赫曼·卡瓦基比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要问题和观点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阿拉伯伊斯兰地区的社会状况 |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阿拉伯地区 |
第二节 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 |
第三节 阿拉伯民族意识的觉醒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卡瓦基比思想之形成 |
第一节 卡瓦基比生平简述 |
第二节 卡瓦基比作品简述 |
第三节 卡瓦基比思想形成之渊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卡瓦基比的政治思想 |
第一节 反对专制 |
第二节 政教分离的思想倾向 |
第三节 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卡瓦基比的宗教思想 |
第一节 赛莱菲耶思想 |
第二节 重视伊斯兰集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卡瓦基比的社会思想 |
第一节 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想 |
第二节 教育思想 |
第三节 女性解放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卡瓦基比思想之特点 |
第一节 温和渐进性 |
第二节 不彻底性 |
第三节 调和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卡瓦基比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启迪民智促进觉醒 |
第二节 保留火种推动演变 |
第三节 路线贯彻不失前瞻 |
第四节 遗产阿盟领袖之师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卡瓦基比思想对当今阿拉伯社会的启示 |
第一节 民族团结 |
第二节 宗教宽容 |
第三节 发展道路 |
第四节 女性解放 |
第五节 民主建设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出口扩张是否影响了健康? ——来自中国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出口贸易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
2.1.1 基于研究结论视角的综述 |
2.1.2 基于研究方法视角的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就业对健康的影响 |
2.2.1 就业对健康的影响 |
2.2.2 失业对健康的影响 |
第三节 出口贸易对工作强度的影响 |
第四节 工作强度对健康的影响 |
第五节 出口对工资、工资差距的影响 |
2.5.1 出口对工资的影响 |
2.5.2 出口对工资差距的影响 |
第六节 收入、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 |
2.6.1 绝对收入假说(收入对健康的影响) |
2.6.2 收入差距假说(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 |
2.6.3 绝对收入假说和收入差距假说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七节 出口贸易对政府税收、财政收入、公共服务的影响 |
第八节 公共服务对健康的影响 |
2.8.1 医疗卫生服务对健康的影响 |
2.8.2 教育服务对健康的影响 |
第九节 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
2.9.1 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理论研究 |
2.9.2 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十节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
2.10.1 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国外研究 |
2.10.2 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国内研究 |
第十一节 直接聚焦贸易对健康的影响的相关文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模型 |
第一节 外生性原因引致的出口扩张对劳动力市场条件、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
第二节 健康需求模型:基于Grossman模型的拓展 |
第三节 外生性原因引致的出口扩张如何影响了健康? |
3.3.1 工作强度 |
3.3.2 工资率 |
3.3.3 收入差距 |
3.3.4 公共服务 |
3.3.5 环境污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出口扩张对成年人发病率的影响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数据介绍、指标构建和模型设定 |
4.2.1 数据介绍 |
4.2.2 指标构建 |
4.2.3 模型设定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4.3.1 基准回归 |
4.3.2 稳健性检验 |
4.3.3 影响机制 |
4.3.4 异质性检验 |
第四节 福利效应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出口扩张对儿童发病率的影响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数据介绍、指标构建和模型设定 |
5.2.1 数据介绍 |
5.2.2 指标构建 |
5.2.3 模型设定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5.3.1 基准回归 |
5.3.2 稳健性检验 |
5.3.3 影响机制 |
5.3.4 异质性检验 |
第四节 家庭福利效应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政策启示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产业升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色、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特色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梳理 |
2.1.1 不考虑劳动异质性时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影响 |
2.1.2 考虑劳动异型性时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影响 |
2.1.3 其他相关研究 |
2.2 文献评述 |
2.2.1 现有研究的特点 |
2.2.2 现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章 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机理和绩效 |
3.1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方向 |
3.2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路径、机制和绩效 |
3.2.1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产业升级 |
3.2.2 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产业升级 |
3.2.3 利用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升级 |
3.2.4 通过制造业服务化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产业升级 |
3.2.5 实施“机器换人”促进制造业升级 |
3.3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整体效果及原因 |
3.4 小结 |
第4章 中国制造业的对外贸易 |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值及贸易差额 |
4.2 基于产品用途划分的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 |
4.3 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 |
第5章 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基于要素同质视角的分析 |
5.1 基于增长核算法的简单分析 |
5.2 地区制造业贸易开放与制造业就业率 |
5.2.1 引言 |
5.2.2 理论分析 |
5.2.3 达特模型 |
5.2.4 实证研究 |
5.2.5 结论 |
5.3 制造业进出口与制造业就业—基于产业层面数据的分析 |
5.3.1 引言 |
5.3.2 进出口影响就业的理论分析 |
5.3.3 实证分析 |
5.4 本章结论 |
第6章 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基于要素异质视角的分析 |
6.1 出口对中国制造业女性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6.1.1 绪论 |
6.1.2 模型与数据 |
6.1.3 实证结果 |
6.1.4 出口影响女性就业的机制 |
6.1.5 结论 |
6.2 制造业贸易开放与制造业劳动需求的技能结构 |
6.2.1 引言 |
6.2.2 理论分析 |
6.2.3 实证分析 |
6.2.4 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在生产和贸易方面 |
7.2.2 在劳动力市场方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女记者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性别建构 ——以南京电视记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女记者群体规模的增长 |
二、女记者带来的新闻业变化 |
三、江苏电视的行业崛起 |
四、女记者对江苏电视的贡献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记者 |
二、职业 |
三、职业生涯 |
四、性别期望 |
五、性别角色 |
六、性别认同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回顾 |
一、社会性别理论的渊源 |
二、社会性别理论的概念分析 |
三、社会性别视角的特征 |
第三节 经验研究回顾 |
一、职业与社会性别研究 |
二、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 |
三、对新闻从业者的研究 |
四、对女记者的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研究对象选取 |
二、研究对象情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质性研究法 |
二、研究资料来源 |
第四章 职业进入的角色期望 |
第一节 院校派的进入:在职业与性别角色间寻找平衡 |
第二节 非院校派的进入:在职业与性别角色间关注一方 |
第五章 职业征途中的性别气质建构 |
第一节 “采访”与“出镜”:性别气质建构一 |
一、性别化的电视采访 |
二、电视出镜的争取 |
三、“采访”和“出镜”中的性别气质建构 |
第二节 “前台”与“后台”:性别气质建构二 |
一、女性性别身份在“前台”的优势 |
二、“后台”:被消费对象 |
第六章 职业发展中的性别角色建构 |
第一节 “男外女内”:工作母亲 |
第二节 “男主女从”:当好副手 |
第七章 职业生涯中的性别反制 |
第一节 “母亲”与“性对象”:女记者角色的隐形文本 |
第二节 女性优势:善用或拒绝 |
一、善用女性优势 |
二、拒绝女性优势 |
第三节 闯入“男性新闻”禁区的“女汉子” |
一、走出传统性别角色 |
二、远离传统性别话语内容 |
第四节 女性的管理:改变性别刻板印象 |
一、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抵制 |
二、渐成中的女性管理风格 |
三、女性化方式的管理 |
第八章 讨论与分析 |
第一节 女记者的社会性别特征 |
一、女记者性别观念认知 |
二、女记者性别身份认同 |
第二节 新闻领域女性社会性别的启示 |
一、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与迷失 |
二、现代职业女性:被建构与反制 |
三、重新界定角色:平衡工作与家庭 |
四、中国社会性别:复苏与渗透 |
第三节 建设对女性友好的职业文化 |
一、职业如何对待女性:由排斥转向接纳 |
二、职业如何接纳女性:接纳性别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提纲 |
致谢 |
(9)以“淑”为表征的传统女性教育合理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问题与核心概念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视角与立场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 研究内容与观点 |
第一章 “淑”的传统式微:当代女性精神境遇危机 |
一、 错位的取向——婚恋问题中的女性角色定位 |
二、 失衡的定见——职业问题中的女性角色定位 |
三、 艰巨的母职——家庭教育问题中的女性角色定位 |
四、 性别的消解——社会性别问题中的女性角色定位 |
五、 女性观念现代化的后果及反省 |
第二章 “淑女教育”:以“淑”为表征的传统女性教育 |
一、 中国传统淑女文化意象 |
二、 传统“淑女教育”的训育——基于对“女四书”的探究 |
三、 对“淑女教育”几种主张的扬弃 |
四、 “淑女教育”的本质意涵 |
第三章 传承与嬗变:近代思想启蒙视域下的“淑女教育” |
一、 生活局域:服务与牺牲的角色定位 |
二、 政治场域:于秩序裂缝中显露主体 |
三、 经济领域:关键问题是“性别主义” |
四、 文化视域:冲破传统性别秩序体认 |
五、 清末民初“淑女教育”评析 |
第四章 和谐合理性:现代“淑女教育”的突围 |
一、 “淑女教育”的价值诉求 |
二、 “淑女教育”的文化根基 |
三、 “淑女教育”的审美取向 |
四、 “淑女教育”的时代主题 |
五、 现代“淑女教育”的可能出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关于传统礼教的支持和反对 |
附录二:女性主义浪潮、流派、思想概览 |
附录三:民国初年(1912-1921)文化、教育大事记 |
附录四:访谈对象说明、访谈提纲、访谈节录 |
附录五:女代表答“社会文明进程中女性发展权益保护”采访实况节录 |
后记 |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10)就业流动中的生存图景和影响模型 ——南日女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标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范式的选择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三、研究的主要视角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价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就业流动研究的历史谱系与述评 |
一、国内外关于就业流动研究的历史谱系 |
二、文献述评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女性就业流动的文献回顾与述评 |
一、女性就业流动的理论基础 |
二、女性就业流动的特征及规律 |
三、女性就业流动的多维影响因素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及其操作化 |
第一节 理论建构与研究设计 |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
二、理论解释框架 |
三、变量的拟定和测量指标体系 |
四、研究模型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假设 |
第二节 资料来源与方法选用 |
一、南日岛基本情况简介 |
二、田野调查的实施 |
三、样本的基本情况及其评估 |
第四章 女性就业流动的日常呈现 |
第一节 女性的空间迁移与类聚本能 |
第二节 女性的空间迁移与家庭决策 |
一、家庭决策的起因——女性的主体意愿 |
二、家庭决策的方式——协商的民主 |
三、家庭决策的过程——多方权力的博弈 |
四、家庭决策的结果——家庭利益的共赢 |
第三节 性别分工与夫妻关系变化 |
一、生存理性与劳动异化 |
二、就业入世与父权制的博弈 |
三、性别化的自我认同与再生产 |
四、职业重构与夫妻权力的换位 |
第四节 性别身份的认同与分化 |
一、身份认同与自我规训 |
二、语言成为群体分野和身份差异的工具媒介 |
第五节 女性群体阶级意识的觉醒和抗争 |
一、生活世界殖民化与女性抗争的日常表达 |
二、异化劳动下的极限体验及其抗争表达 |
三、“用脚投票”——弱者的武器 |
第五章 就业流动的群体差异及比较 |
第一节 不同生命周期女性的就业流动比较 |
一、不同生命周期的女性就业流动状况 |
二、性别化年龄引致的姐妹分化 |
三、普通话衍生的年龄层级分化 |
第二节 上楼女性与居村女性的比较 |
一、经济资本的比较差异 |
二、社会资本积累的行动自觉 |
三、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 |
四、文化资本生成的市民化差异 |
第三节 就业流动的性别比较 |
一、就业流动基本状况的性别差异 |
二、迁移决策的性别差异 |
三、就业流动行为的性别差异 |
四、就业流动后果的性别差异 |
第六章 女性就业流动的影响模型与解释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解释模型与实证结果分析 |
一、南日女就业流动的解释模型与因子分析 |
二、南日女就业流动的多元回归模型 |
第二节 基于结构方程的模型验证与实证结果分析 |
一、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变量的模型拟合结果与实证分析 |
二、社会性别系统变量的模型拟合结果与实证分析 |
第三节 实证结果的理论解释与个案分析 |
一、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女性原生素质和就业流动过程的塑造 |
二、社会性别系统——弥散的制度幽灵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 |
第二节 对于女性就业流动的反思与政策体系 |
一、对于女性就业流动的反思 |
二、引导女性合理化就业流动的政策体系 |
第三节 沉默的未央语: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四节 女性就业流动研究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录: 问卷调查表 |
四、入世,为女性就业带来了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D]. 陈秀红. 山东大学, 2021(10)
- [2]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研究[D]. 黄震鳞. 山东大学, 2021(11)
- [3]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外资自由化对职业女性经济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 庞钰静. 浙江大学, 2019(01)
- [5]阿卜杜·拉赫曼·卡瓦基比思想研究[D]. 周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出口扩张是否影响了健康? ——来自中国的证据[D]. 刘铠豪. 南开大学, 2018(03)
- [7]产业升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D]. 赵晓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8]女记者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性别建构 ——以南京电视记者为例[D]. 尤红. 南京大学, 2015(01)
- [9]以“淑”为表征的传统女性教育合理性问题研究[D]. 关景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10]就业流动中的生存图景和影响模型 ——南日女的个案研究[D]. 严静. 厦门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