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菌能存活200万年(论文文献综述)
谷新晰[1](2021)在《嗜热烟曲霉HBHF5魔芋葡甘聚糖降解酶系解析及协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魔芋低聚糖(konjac oligosaccharides,KOS)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在食品、饲料和医药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近几年倍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在寡糖的制备方法中,绿色、高效的生物酶解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是最具前景的生产方式。而作为底物的魔芋葡甘聚糖在水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粘度,以至无法靠增大底物浓度的方式提高产量。β-甘露聚糖酶和β-甘露糖苷酶等几个常用的甘露聚糖降解酶可以发挥一定的水解作用,但依然存在水解效率低,产物具有聚合度偏好性等问题,极大限制了魔芋低聚糖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本研究针对魔芋葡甘聚糖复杂结构,挖掘并优化有工业应用价值的高效降解魔芋葡甘聚糖酶系,以期探究生物降解魔芋葡甘聚糖全貌,促进魔芋低聚糖高质高效制备。为此,本研究拟从我国酿酒大曲中筛选高效降解魔芋葡甘聚糖的嗜热真菌;进而利用转录组和蛋白组学技术,分析嗜热真菌菌株在魔芋葡甘聚糖降解过程中降解酶系组成,并确定魔芋葡甘聚糖降解关键基因;最终对关键基因进行异源表达及酶学特性的表征,探究关键降解酶协同降解魔芋葡甘聚糖的作用,以期为魔芋葡甘聚糖大分子酶降解提供理论支持,为魔芋低聚糖制备工业提供优良的酶系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酿酒大曲中高效降解魔芋葡甘聚糖嗜热真菌的筛选、鉴定及评估本研究以中、高温大曲为试验对象,从中筛选嗜热真菌,并依据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对菌株进分类鉴定。通过对粗酶液反应温度,甘露聚糖酶酶活力,及降解魔芋葡甘聚糖产物的粘度、聚合度等变化评估各菌株在魔芋葡甘聚糖降解中的能力,最后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对性状优良的菌株进行产酶谱测定分析,全面评价嗜热真菌的产酶潜力。从中、高温大曲样品中共分离出20株产甘露聚糖酶的嗜热真菌,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同源性分析后对其鉴定,发现这些菌株分别属于Lichtheimia ramosa,Rhizomucor pusillus,Rhizomucor tauricus,Rasamsonia composticola,Thermoascus crustaceus,Aspergillus fumigatus和Rhizopus microsporus。进一步研究发现Aspergillus fumigatus HBHF5的胞外发酵液水解魔芋胶可以使其黏度下降35.8%,水解产物的总还原糖(TRS)、直接还原糖(DRS)分别为1.88mg/m L、0.96mg/m L,水解产物的平均聚合度(DP)为1.97。在麸皮诱导条件下,共有239个CAZymes类基因表达,主要为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相关酶类。综上可知,A.fumigatus HBHF5可降解魔芋葡甘聚糖且糖苷水解酶系丰富,是一株有巨大应用潜力的产酶菌株。2.烟曲霉HBHF5魔芋葡甘聚糖降解酶系的研究以葡萄糖或魔芋葡甘聚糖为唯一碳源培养的嗜热真菌A.fumigatus HBHF5为样品,利用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技术进行A.fumigatus HBHF5的组学研究,解析该菌在魔芋粉诱导下差异表达基因相关信息,并参考A.fumigatus AF293基因组注释信息,探究该真菌在魔芋葡甘露聚糖降解需所酶的种类,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经分析,该菌在转录组水平共鉴定9449个基因,其中显着上调644个基因,下调588个基因。在蛋白质组水平共鉴定到629个蛋白,其中156个蛋白上调表达,348个蛋白下调表达。两个组学差异表达的基因数为106个,其中56个基因上调表达,50个基因下调表达。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上调差异表达基因多为碳水化合物酶(CAZymes),如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糖苷酶及辅助酶等,这一发现扩展了对甘露聚糖降解酶系的认知。3.降解魔芋葡甘聚糖关键酶的酶学特性表征及协同作用研究依据组学分析结果,将甘露聚糖降解酶基因进行真核异源表达、纯化及酶学性质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试验材料。利用获得的酶蛋白分子进行魔芋低聚糖的制备研究,分析其降解活力和魔芋低聚糖成份的组成,筛选出制备魔芋低聚糖的相关酶。对获得的酶进行协同作用分析,筛选出具有协同制备魔芋低聚糖的酶类。从烟曲霉HBHF5降解魔芋葡甘聚糖上调差异表达基因谱中,成功对13个基因进行了异源表达,包括2个甘露聚糖酶(AfMan5A、AfMan5B),3个果胶酶(AfPly C、AfPly A、AfPGL),5个纤维素酶(AfCel5A、AfCel5B、AfEn,Afhp、AfPGL),1个几丁质酶(AfChi),1个单宁酶(AfTan)和1个膨胀素(AfSwol),并对其进行了酶学特性表征及协同作用的分析研究。经测定,其中甘露聚糖酶AfMan5A、AfMan5B,果胶酶AfPGL,纤维素酶AfCel5A、AfCel5B、AfEn、Afhp以及膨胀素AfSwol,8个酶为典型嗜热酶,最适温度在60℃及以上,特别是纤维素酶AfCel5B,最适温度达到80℃。重组嗜热酶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如AfMan5A在60℃条件下,保温处理60min,能保留95%酶活力;AfCel5B在70℃条件下,保温处理60min,能保留95%酶活力。重组酶同时具有宽阔的p H稳定范围,如嗜热酶AfEn,Afhp,AfCel5B,AfPGL在p H3-10能够保持80%以上的酶活力,特别是嗜热纤维素酶AfCel5B,在p H3-11范围内活性始终保持100%,基本不发生变化。唯一嗜碱酶为果胶裂解酶AfPly A,最适p H为8.0,在p H8-10能维持80%酶活力。重组酶与AfMan5B协同作用研究的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和β-甘露聚糖酶在共同降解魔芋葡甘聚糖时表现出良好协同作用,协同效率在1.30-3.96,特别是当AfCel5B先作用于魔芋葡甘聚糖底物后,甘露聚糖酶AfMan5B水解产物中总还原糖释放量提高了约300%。单宁酶也具有明显的促降解效果,最高可使水解效率提升70%。本研究首次发现,膨胀素也在魔芋葡甘聚糖降解中发挥积极作用(之前未见报道),可以提升10~30%的水解效率;三个重组果胶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水解效果,协同效率在1.19-1.25,多聚半乳糖醛酸酶AfPGL最高可提升25%还原糖释放量。因此可以推断,若实现魔芋葡甘聚糖大分子高效降解,除需要β-甘露聚糖外,还应有纤维素酶、单宁酶、膨胀素、果胶酶等多酶系的共同作用。以上发现为魔芋葡甘聚糖的酶解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了现有的甘露聚糖降解理论。本研究从酿酒大曲中成功获得了一株产魔芋葡甘聚糖降解酶系的嗜热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HBHF5,掌握了Aspergillus fumigatus HBHF5在魔芋葡甘聚糖降解过程中的双组学上调蛋白表达谱,并成功表达了13个重组魔芋甘露聚糖降解关键酶,明确了甘露聚糖酶AfMan5B与其他重组蛋白在魔芋葡甘聚糖降解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关系,从理论上拓展了对甘露聚糖降解中协同作用酶系的认知,也为魔芋葡甘聚糖的酶解提供了新的思路。
程玲[2](2021)在《《谁真正养活了世界》(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
卢国柱[3](2021)在《蜡样芽孢杆菌中有效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文中研究说明自抗生素药物被第一次用于防治细菌引起的疾病起,细菌与抗生素药物之间的对抗就从未停止过。如今我们正面临着无药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因此,发掘新的抗生素类药物成为相关科研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几年,选用自然界中特定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来拮抗致病菌已成为众多科研学者的关注点。本文针对食源性致病菌的防治,筛选到两株可以产生有效抗菌物质的蜡样芽孢杆菌,优化了两株菌在抗菌物质的产生及提取两方面的部分相关条件,并对其所产的抗菌物质做了进一步的纯化、稳定性探究和初步鉴定。同时,用数据分析软件MZmine对蜡样芽孢杆菌、致病菌以及两者共同培养菌组三组数据进行了代谢产物的组间差异分析,以期能够通过组间差异寻找到蜡样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抗菌物质。本文首次尝试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分析组间的代谢差异来寻找蜡样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抗菌物质,并与实际提取的小分子抗菌物质与之对比,得到蜡样芽孢杆菌所产抗菌物质的准确结果。本文主要分为三个模块,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以烟台域内的土壤、海沙、海水及海洋生物作为菌种来源,土壤和海沙采用“五点取样法”取样,海水和海洋生物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分离到的细菌多次纯化直至纯种为止,记录菌种来源并为其编号,保存在-80℃低温冰箱内。最终建立了一个包含355株细菌样本的细菌样本库。并以双层琼脂平板法为实验方法,从355株细菌样本中筛选对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细菌,过程中进行两次筛选,初次筛选以两种典型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作为指示菌,二次筛选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型菌株为指示菌,分别是E.coli B2(bla NDM-5+mcr-1)和MRSA T144,以抑菌圈的有无筛选活性菌株。筛菌结果如下:所有细菌样本中共筛选到31株对ATCC25922和ATCC29213标准菌株都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同时从31株活性菌株中也筛选到5株对E.coli B2(bla NDM-5+mcr-1)和MRSA T144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选取了两株抑菌活性较强且较稳定的菌株进行抗菌物质的提取和鉴定,经16S r DNA测定两株活性菌与蜡样芽孢杆菌的亲缘关系最近,两株活性菌均属于蜡样芽孢杆菌,分别命名为Bacillus cereus C2-4和Bacillus cereus 21-1-1-2。(2)对两株活性菌中的抗菌物质进行了提取、纯化和初步鉴定。首先以菌液的OD600值为依据,测定了活性菌C2-4和活性菌21-1-1-2的生长曲线。然后分别对活性菌的发酵液和菌体进行抗菌物质提取和抑菌实验,确定了抗菌物质的提取来源是发酵液中;同时为了获取更多有效的物质,分别对活性菌的培养时间、培养方式(是否加入诱导因子)、提取方法等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如下:为保证抗菌物质得到有效提取,活性菌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0 h,且其抗菌物质的产生与是否加入诱导因子无关。提取方法上,对抗菌物质最有效的提取方法是氯仿萃取法。试验证明采用凝胶过滤层析和制备液相色谱提纯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抗菌物质的纯度大大提升。最后经质谱分析后初步鉴定,活性菌C2-4和活性菌21-1-1-2的抗菌物质推测是同一种,都是Lajollamide A。该种物质是一种含有三个Leu的环状五肽化合物。(3)基于高分辨质谱数据,建立了一种快速确定活性菌特异性代谢产物信息的方法,以本实验的活性菌进行方法验证,借助MZmine分析软件对活性菌的代谢产物差异进行分析,得到了活性菌的特异性代谢产物的信息。结果为:寻找到活性菌C2-4的特异性代谢产物9种,但是只有质荷比为566.42621的代谢产物在数据库中检索到了结果,为Lajollamide A;寻找到活性菌21-1-1-2的特异性代谢产物14种,同样只有质荷比为566.42621的代谢产物在数据库中检索到了结果,为Lajollamide A。此结果与第3章从活性菌中提取到的抗菌物质一致,证明了通过数据处理、差异分析确定活性菌抗菌物质的可行性。
杨康妮[4](2021)在《脱氢乙酸钠诱导抗生素耐受性形成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石,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同时也保障了畜禽养殖的健康发展。然而,大量研究发现细菌可以进化出一系列策略去抵抗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如基因介导的抗生素耐药性。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种新的策略——抗生素耐受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抗生素耐受性指细菌基因型为敏感却表现出耐药表型。抗生素耐受性产生大大降低了抗生素的临床疗效,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大危机。然而,目前对于诱导抗生素耐受性形成的潜在因素还不清楚。脱氢乙酸钠作为已批准使用的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然而脱氢乙酸钠(DHA-S)的广泛使用与抗生素耐受性形成之间的联系还未见过相关报道。因此,本文探究了 DHA-S对抗生素耐受性形成的潜在作用及内在的机制。首先,为了探究DHA-S与细菌的抗生素耐受性之间的联系,我们以不同种类抗生素与革兰氏阴性、阳性病原菌为研究对象,进行体外杀菌试验,比较了DHA-S对不同抗生素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与DHA-S共培养后的细菌对杀菌抗生素的敏感性显着降低,且呈现剂量依赖性。通过比较细菌在DHA-S诱导前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差异,我们发现DHA-S诱导后的细菌与未诱导的细菌具有相同的MIC值,由此我们猜测DHA-S可能诱导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受性,而非耐药性。随后,我们以E.coli B2与环丙沙星为研究对象,通过转录组学,细菌代谢分析,基因敲除等技术和方法进一步解析了 DHA-S诱导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受性的潜在机制。结果发现,DHA-S主要通过三条通路诱导细菌产生抗生素耐受性:(1)抑制细菌呼吸。通过抑制三羧酸循环并激活乙醛酸支路进而影响了细菌的呼吸速率。(2)细菌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通过抑制活性氧的产生,提高细菌抗氧化能力进而削弱了抗生素诱导的氧化损伤。(3)激活细菌多药外排泵,降低胞内抗生素的累积量。最后,基于对耐受性产生机制的研究,我们还发现5种外源氨基酸的添加能够有效逆转DHA-S介导的耐受性。同时,在小鼠腹膜炎败血症模型与大蜡螟模型中证实了DHA-S可诱导抗生素耐受性的产生,显着降低了药物临床疗效,而半胱氨酸和脯氨酸的添加能够有效逆转DHA-S诱导的抗生素耐受性。综上,本研究发现食品添加剂DHA-S可以通过改变细菌的代谢状态进而诱导了抗生素耐受性的形成,为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及解决策略提供了新的观点。
范祥[5](2021)在《富营养化水体的贝-藻生态修复与增汇实验生态研究》文中指出针对海湾富营养化问题,采用现场水质调查—生理特性实验—室内小体积定量实验—室内大体积生态模拟实验的技术路线,研究牡蛎、贻贝、龙须菜和菊花心江蓠的生理特性,不同的贝-藻配比下的营养盐吸收和碳汇变化,为富营养化海水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和成果:(1)海湾水质调查结果:据监测,福建省东山县西埔湾的DIN浓度范围在0.648~2.396 mg/L,DIP浓度范围在0.31~0.496 mg/L,Chl-a浓度范围在2.86~29.30μg/L。厦门市马銮湾2020年7月DIN浓度范围在1.231~5.146 mg/L,DIP浓度范围在0.136~0.151 mg/L,Chl-a浓度范围在4.23~27.83μg/L;12月DIN浓度范围在0.137~4.252 mg/L,DIP浓度范围在0.001~0.381 mg/L,Chl-a浓度范围在0.884~79.15μg/L,监测结果表明,这两个封闭性海湾均呈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2)大型海藻的生理特性:龙须菜和菊花心江蓠对营养盐的吸收速率与营养盐浓度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营养盐浓度越高,吸收速率越快;龙须菜的最适合生长温度是20~25℃,特定生长率(SGR)为4.464%~4.592%,5~15℃之间与30℃条件下的龙须菜SGR都较低。盐度变化对大型海藻的生长影响较大,但对营养盐的吸收影响较小,龙须菜和菊花心江蓠能在盐度10~30之间生长,但在低盐度下SGR较小,但在低盐度如10、15的海水环境下龙须菜和菊花心江蓠依然能快速地吸收营养盐。(3)贝类的生理特性:牡蛎和贻贝在NH4+-N浓度9~12 mg/L,DO低至1~1.5mg/L均能存活,具有很强的高NH4+-N和低DO耐受能力,且贻贝的耐受能力比牡蛎更强。牡蛎的平均耗氧率为0.023±0.0034 mg/(g·h)(带壳湿重,下同),排氨率为0.0337±0.0003 mg/(g·h);贻贝的平均耗氧率为0.0627±0.0049 mg/(g·h),排氨率为0.0913±0.0007 mg/(g·h),说明牡蛎和贻贝的排泄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4)室内小体积定量实验:单养龙须菜和菊花心江蓠能快速降低水体的营养盐,且表现为CO2的强汇;单养牡蛎实验组的水体DIN、DIP浓度和水中的p CO2均上升,DO浓度和p H下降,表现为营养盐的排放源和碳源;大型海藻与牡蛎的配比不同对营养盐和CO2的吸收效果不同,配比高于3:25能降低海水中的营养盐,且具有碳汇效应。(5)大体积生态模拟实验:单养龙须菜和海带的模拟实验组DIN、DIP浓度快速下降,水体的p CO2也快速下降,为碳的强汇;单养牡蛎的实验组水体DIN、DIP浓度和p CO2总体呈上升趋势,表现为N、P营养盐的排放源和碳源。牡蛎和龙须菜的混养配比在5:1和2.5:1混养体系的DIN、DIP浓度和p CO2呈下降趋势,p H和DO浓度呈上升趋势,表明该贝藻配比体系能有效降低营养盐浓度,且表现为碳汇。(6)研究表明,在贝藻混养体系中大型海藻比重越高,营养盐和DIC的消耗速率越快,水体的DO和p H也上升的越快,但过高比重的大型海藻会迅速消耗水体的营养盐和DIC,对大型海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贝-藻混养应根据实际海区的富营养化情况确定合适的修复生物及其配比。在重度或有持续营养盐输入的自然海区,可适当提高大型海藻的比例,可达到快速改善富营养化环境和扩增碳汇的目的;若在轻度或中度富营养化的海区混养牡蛎和大型海藻,应适当降低大型海藻的比例。综上,本研究通过海区现场调查—室内实验,提供了可以降低水体营养盐和DIC浓度的贝藻适宜配比,可为富营养化海水的生态修复以及碳汇扩增提供方案参考。
孜拉吉古丽·西克然木[6](2021)在《荒漠甲虫小胸鳖甲两种SOD基因增强细菌及果蝇耐寒性的研究》文中提出低温是影响昆虫地理分布和季节性活动方式的主要环境约束因子。荒漠昆虫小胸鳖甲(Micordera punctipennis)属于避冻型昆虫,可将机体的过冷却点降到过冬所处微环境的温度以下,从而防止体内结冰,允许昆虫在冬季持续进行低速有氧代谢。然而,这种低速有氧代谢可能在昆虫体内诱发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并由此引起ROS对生物大分子的持续损害。因此,昆虫的耐寒抗冻机制中可能包含抗氧化防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主要的抗氧化酶家族之一,可清除机体内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这是生物体内最初产生的ROS分子,可引发更多ROS的形成。因此,SOD被认为是抵抗氧化胁迫的第一道防线。在植物中,关于低温胁迫与SOD基因的表达调控方面已开展了很多研究。但是在昆虫,尤其是耐寒性昆虫中相关研究很少见。本文首次从荒漠耐寒性昆虫小胸鳖甲中克隆获得了胞外和胞质2个Cu/Zn-SOD基因,并对昆虫在低温下Cu/Zn-SOD基因的表达模式、体内总SOD酶活性与超氧阴离子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胞外Cu/Zn-SOD基因的表达可迅速响应4℃低温胁迫,低温下总SOD酶活性与O2·-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SOD在避冻昆虫耐寒响应的生理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和转基因果蝇品系研究了小胸鳖甲Cu/Zn-SOD基因在增强细胞和昆虫耐寒性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测定脂质、蛋白质和DNA的氧化损伤指标,明确了SOD基因在耐寒性昆虫中通过清除冷胁迫下其体内形成的ROS,可有效抵御ROS对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荒漠昆虫SOD基因增强细胞耐寒性的功能,为耐寒性昆虫抗寒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角度,可丰富昆虫低温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小胸鳖甲两种Cu/Zn-SOD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对低温的响应克隆获得了荒漠昆虫小胸鳖甲两种Cu/Zn-SOD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其中,MpecCu/Zn-SOD全长800 bp,开放读码框为669 bp,编码222个氨基酸,其N端包含一个17-氨基酸的信号肽;Mpic Cu/Zn-SOD全长769 bp,包含462 bp的开放读码框,其ORF编码153个氨基酸,但N端没有信号肽。MpecCu/Zn-SOD的编码蛋白与其他已知昆虫的同源蛋白的相似性为60%80%;Mpic Cu/Zn-SOD编码蛋白的相似性为79%9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两种基因的编码蛋白都包含酶活性所需的保守结构域和金属离子结合位点。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4℃低温0.5 h就能够显着诱导MpecCu/Zn-SOD基因的表达,而Mpic Cu/Zn-SOD基因mRNA水平在研究的11 h内不受4℃低温诱导。小胸鳖甲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在4℃胁迫0.5 h,其体内O2·-含量就急剧增加,并在随后的胁迫期间出现波动,与MpecCu/Zn-SOD mRNA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小胸鳖甲体内的O2·-含量与总SOD活性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37。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表明MpecCu/Zn-SOD可能在寒冷条件下发挥清除ROS的作用。2.小胸鳖甲两个Cu/Zn-SOD基因增强E.coli细胞耐寒性的功能鉴定为了研究每个MpCu/Zn-SOD的功能,分别将两种MpCu/Zn-SOD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获得重组质粒p ET32a-MpecCu/Zn-SOD和p ET32a-Mpic Cu/Zn-SOD。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过表达小胸鳖甲胞外、胞内Cu/Zn-SOD的融合蛋白Trx-His-MpecCu/Zn-SOD和Trx-His-Mpic Cu/Zn-SOD,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本研究中将转入p ET32a-MpecCu/Zn-SOD和p ET32a-Mpic Cu/Zn-SOD重组质粒的转化菌BL21分别简称为胞外转化菌和胞内转化菌,转入p ET32a空载质粒的转化菌BL21简称为对照菌。融合蛋白的可溶性分析结果显示,Trx-His-MpecCu/Zn-SOD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在25~45℃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酶活性,并且在35℃时活性最高,表现出广泛的酸碱耐受性(p H 3~12),最适p H为9.0。融合蛋白Trx-His-Mpic Cu/Zn-SOD在上清和沉淀中均有表达,在上清中所占比例高于沉淀。其酶活性在p H 3~11范围内比较稳定,酶活性在p H为8.0时最高,同时也表现出广泛的温度耐受性(25~55℃),最适温度为35℃。上述结果表明纯化的两种MpCu/Zn-SOD的酶活性相对比较稳定。抗氧化活性检测表明,两种转化菌BL21在H2O2培养板上的抑菌圈直径均小于对照菌的直径,表明两种转化菌都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在-4℃冷处理下的存活曲线和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菌相比,两种转化菌表现出更高的耐寒性和SOD活性。相应地,在-4℃冷处理下,胞内转化菌和胞外转化菌的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对照菌。综上所述,过表达两个MpCu/Zn-SOD的大肠杆菌细胞通过清除ROS增强了其对冷胁迫的抵抗力,并减轻了在寒冷条件下由ROS引起的潜在细胞膜脂质损伤。3.两个MpCu/Zn-SOD基因转化果蝇的耐寒性分析基于P因子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将小胸鳖甲MpecCu/Zn-SOD和Mpic Cu/Zn-SOD基因分别转入果蝇基因组中。通过平衡杂交、筛选和染色体定位,成功获得了5个能稳定遗传的转MpCu/Zn-SOD果蝇品系。将Actin-Gal 4品系与构建好的转基因果蝇品系杂交,启动了两个靶基因在果蝇后代中的高表达。在低温和氧化胁迫下,两种转基因果蝇的存活率均显着于对照品系。与对照组果蝇品系相比,冷胁迫提高了转基因品系的SOD酶活性并显着降低了两种转基因果蝇体内O2·-的积累。此外,在低温条件下,两种转基因果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比对照果蝇更少的氧化损伤。研究表明,果蝇中MpecCu/Zn-SOD和Mpic Cu/Zn-SOD基因的过表达,通过消除冷胁迫下其体内形成的O2·-,从而抵御ROS对脂质、蛋白质和DNA的氧化损伤,由此增强其抗寒性。
王絮[7](2021)在《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基因饮食-肥胖科学与节食真相》(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基因饮食——肥胖的科学和节食的真相》一书,从中选取了两万字作为翻译实践材料。报告的目的在于分析翻译过程中笔者所运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及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源文本属于科普文,用词准确、科学,文体正式,目的是将健康减肥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目标读者是对基因饮食和肥胖症感兴趣的各界人士。英国翻译家卡特福德提出了翻译转换理论,他认为翻译中的转换是将源语翻译成目标语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形式的转换。卡特福德将翻译转换分为两大类: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最显着的特点就是语义对等,这对重在传播信息的科普类文本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再现源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的语义对等,在翻译过程中,笔者以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展开此次翻译实践。本报告在翻译源文本、分析翻译转换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科普文本的特点,从层次角度的词汇转换、语法转换和范畴角度的结构转换、词性转换和单位转换对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报告指出翻译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应该放在具体的语境下进行讨论。报告进一步指出运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可以指导科技文本的翻译,具有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的可行性,在形式不对等的情况下,应采用各种转换方法,争取达到形式的最大对等。
王培莉[8](2021)在《colibactin毒性相关基因在E.coli致脑膜炎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ai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的重要成员,APEC 能引起家禽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危害养禽业的发展。基因毒素colibactin是一种杂合非核糖体肽/聚酮化合物次级代谢产物。携带pks毒力岛的细菌能够合成colibactin,colibactin相关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遗传毒性,能使细菌感染的真核细胞发生DNA双链损伤、细胞形态异常增大和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禽致脑膜炎大肠杆菌菌株APECXM(O2:K1)为APEC强毒株,2007年自山东新民患败血症/脑膜炎雏鸭脑组织中分离,携带pks毒力岛及多个ExPEC特征性毒力基因,能感染新生大鼠、新生小鼠和雏鸡并引起脑膜炎,对养禽业有较大危害性。目前,与colibactin毒性相关的基因对APEC XM致脑膜炎的能力和涉及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双转录组测序法检测APEC XM感染bEnd.3细胞3 h后双方的转录谱变化,发现pks毒力岛上19个基因均发生显着变化;通过λ-Red同源重组技术和无缝克隆技术构建clbH、clbK、clbF、clbI或clbG的缺失株与相应回补株;通过美兰染色、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比较不同菌株对bEnd.3细胞的遗传毒性作用;采用荧光定量、Western blot、临床观察、血常规、MRI、病理组织切片及免疫组化等观测方法,以bEnd.3细胞为体外研究模型并结合小鼠体内试验,检测脑膜炎相关指标的变化,探索与colibactin毒性相关的基因(clbG和clbH)对APEC XM致脑膜炎能力的影响及涉及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APEC XM感染bEnd.3细胞3 h后双方的转录谱变化。以bEnd.3细胞构建血脑屏障体外模型,通过双转录组测序法检测APEC XM感染细胞3 h后双方的转录谱变化,荧光定量验证转录谱结果的准确性。测序结果显示,bEnd.3细胞转录谱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连接复合体的破坏、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排、细胞外基质降解和免疫反应激活;APECXM转录谱的变化则主要为毒力因子的上调以及蛋白质输出系统和氨基酸代谢的增强。首次发现APEC XM携带的pks毒力岛上19个基因在感染细胞后均发生极显着变化(p<0.01),提示与colibactin毒性相关的基因可能是APEC XM重要的毒力因子。2.clbH、clbK、clbF、clbI或clbG缺失对colibactin基因毒性的影响。ClbH是colibactin装配线上的一个非核糖体肽合成酶,ClbI是装配线上的一个聚酮类合成酶,他们共同参与环丙烷(C3H3)的合成。ClbG是酰基转移酶,ClbF是酰基辅酶A的脱氢酶,他们共同参与氨基丙二酰(Aminomalonyl-acyl carrier protein,AM)的合成与修饰。ClbK是合成噻唑环上的含硫和氮杂环结构的关键酶。C3H3、AM和噻唑环是colibactin发挥遗传毒性的关键组分。本文通过λ-Red同源重组技术和无缝克隆技术分别构建clbH、clbK、clbF、clbI或clbG的缺失株与相应的回补株。细菌生长曲线试验和黏附侵袭bEnd.3细胞试验的结果显示,clbH、clbK、clbF、clbI或clbG缺失不影响细菌的正常生长和粘附侵袭bEnd.3细胞的能力。通过美兰染色、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lbH、clbK、clbF、clbI或clbG缺失对细菌产生colibactin相关遗传毒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APEC XM感染的细胞相比,clbH、clbK、clbF、clbI或clbG缺失株组bEnd.3细胞感染后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正常(p<0.01),细胞γH2AX蛋白表达极显着低于APEC XM组(p<0.01)。结果表明clbH、clbK、clbF、clbI或clbG是与colibactin毒性相关的重要基因,缺失后会导致菌株colibactin的毒性作用丧失。3.与colibactin毒性相关的基因(clbG和clbH)对APEC XM致脑膜炎能力的影响及涉及的分子机制。以bEnd.3细胞构建体外模型,并结合小鼠体内模型,通过荧光定量、Western blot、临床观察、血常规、MRI、病理组织切片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脑膜炎相关指标的变化。在bEnd.3细胞体外模型中,荧光定量结果显示,与APEC XM组相比,APEC XM ΔclbG组与APEC XM ΔclbH组中bEnd.3细胞相关炎性因子(IL-6、IL-1β和TNF-α)相对表达量极显着下降(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PEC XM 组相比,APEC XM ΔclbG 组与 APEC XM ΔclbH组中 bEnd.3 细胞 Occludin、Claudin-5和ZO-1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p<0.01;p<0.05)。在4周龄ICR小鼠脑膜炎模型中,与APEC XM感染组相比,APEC XM ΔclbG组与APEC XM ΔclbH组小鼠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脑部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异常明显减弱或消失,血脑屏障通透性极显着下降(p<0.01;p<0.05),脑等组织脏器载菌量极显着下降(p<0.01),脑组织中相关炎性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相对表达量极显着下降(p<0.01),脑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也得到极显着缓解(p<0.01;p<0.05)。以上结果表明,与colibactin毒性相关的基因(clbG和clbH)影响APEC XM致脑膜炎能力,clbG和clbH是APEC XM重要的毒力因子。综上所述,clbH、clbK、clbF、clbI或clbG的缺失会导致菌株与colibactin相关的毒性作用丧失,与colibactin毒性相关的基因(clbG和clbH)影响APEC XM致脑膜炎过程中宿主先天免疫系统的激活(启动炎性反应)与血脑屏障的破坏,进而加剧宿主脑部的病理性损伤,它们是APEC XM重要的毒力因子。
王睿君[9](2021)在《乙肝疫苗免疫对隐匿性HBV感染持久保护性的人群分析及HBV早期暴露影响乙肝疫苗抗原特异性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产生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群中的研究已证明:在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流行率已显着下降,HBV感染所导致的青少年人群的肝细胞癌发病及死亡风险也明显降低。但疫苗免疫后10-15年,由乙肝疫苗免疫所诱导产生的抗乙肝表面抗原的保护性抗体(Antibodies against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anti-HBs)消失。尽管国内外学者在人群中已开展了多项乙肝疫苗的试验性加强免疫测试,结果发现在anti-HBs阴性的乙肝疫苗接种者中,加强免疫能促进anti-HBs产生,但这仅表示机体存在针对HBsAg的回忆性抗体应答,而非抗病毒免疫力存在的直接证据。与很多肿瘤一样,肝细胞癌通常高发于成人,多种因素可促进HBV感染者的肝癌发生,已有分析发现,肝细胞癌的发病风险在隐匿性HBV感染(occult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者中也显着增加。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发现:疫苗接种人群中存在OBI状态。部分出生于HBsAg(+)母亲的儿童,在新生儿期已接种乙肝疫苗且在儿童期获得完全保护后,在成年后出现HBV感染状态,包括OBI状态。因此,有必要分析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所诱导的保护作用的持久性,及影响保护性抗体生成的可能原因。本研究工作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后对隐匿性HBV感染保护作用持久性的人群分析(论着已发表)背景与目的:乙肝病毒核心抗体(Antibodies against hepatitis B core antigen,anti-HBc)阳性状态提示既往可能接触过HBV,但在anti-HBc(+)者的外周血中可检测到HBV DNA片段,提示存在可能的OBI状态。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发现,在乙肝疫苗免疫者HBsAg(-)/anti-HBc(+)体内能检测到HBVDNA,表明部分疫苗免疫者可能有OBI的发生。由于OBI与多种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肝细胞肝癌相关,因此,确定新生儿乙肝疫苗对成年人群的OBI预防效果至关重要。江苏启东县曾是我国HBV高流行地区,为研究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对HBV相关的肝脏疾病及肝癌的保护作用,本团队于1983-1990年在启东县开展了启东乙肝干预研究,当时我国农村地区尚无乙肝疫苗的供应。该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农村公社为基础单位,用单纯随机法将入组人群分为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组(简称疫苗组)和新生儿未免疫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其中疫苗组共纳入41 182名儿童,有40 211(97.64%)在出生后24h内、1月龄、6月龄注射了 3剂血源性乙肝疫苗(5μg/剂)。对照组共纳入41 730名儿童,在10岁前未接种乙肝疫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0年对该地区1986年后出生者进行了乙肝疫苗补种,已确认其中的23 368名对照组参与者按0-1-6程序补种了 3针10μg的重组乙肝疫苗。本团队于2008-2012年(研究对象到达19-28岁时)对启东乙肝干预研究的参加者进行了血清学和疾病发生结局随访。本次分析于2018年(研究对象到达28-35岁)开展,是在2008-2012年血清学随访基础上进行,以确定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对隐匿性HBV感染保护作用的持久性。方法与结果:1.研究对象。从2008-2012年随访队列中抽取约10%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及感染性HBV的基因组,即不完全双链松弛环状DNA(relaxedcircular DNA,rcDNA),分析该人群的OBI状态。本研究共收集到6 715例血样,其中疫苗组3 615例,对照组3 100例。2.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能诱导有效的抵抗HBV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在成年期(28-35 岁),疫苗组的 HBsAg 阳性率为 1.58%(57/3 615),HBsAg(-)/anti-HBc(+)阳性率为 4.70%(170/3 615),均低于对照组的 7.45%(231/3 100)和 19.48%,(604/3100)(p 均<0.001)。3.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者的HBsAg(-)/anti-HBc(+)阳性率,未呈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趋势。疫苗组HBsAg(-)/anti-HBc(+)阳性率在28-29岁时为 4.31%(55/1 276),30-31 岁时为 4.66%(59/1 266),32-33 岁时为 5.74%(49/853),但在34-35岁为4.29%(7/163),未呈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高趋势(P for trend=0.261)。但在对照组,该阳性率由28-29时的17.16%稳定升高到34-35岁的25.67%,具有统计学意义(P for trend<0.001)。4.出生于母亲HBsAg(+)的疫苗接种者HBV感染风险增加。在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组中,出生于HBsAg(+)母亲的成年人HBsAg阳性率为8.5%(32/378),HBsAg(-)/anti-HBc(+)阳性率为10%(38/378);而出生于HBsAg(-)母亲的成年人HBsAg 阳性率仅为 0.8%(25/3 237),HBsAg(-)/anti-HBc(+)的阳性率为 4.1%(132/3237)。5.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的成年人群中存在OBI状态。在HBsAg(-)/anti-HBc(+)者中,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组的HBV DNA阳性率13.08%(17/130),对照组阳性率4.18%(12/287)。通过检测感染性HBV的基因组(HBV rcDNA)存在状态,在29例HBsAg(-)/anti-HBc(+)/HBVDNA(+)者中检测到 26 例(90%)血浆中存在 HBV rcDNA,由此确认了 HBV的隐匿性感染状态。6.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未增加疫苗中和抗体作用位点的HBV S区突变频率。对HBV PreS-S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并分析该区的突变情况,发现在疫苗组所分离到的HBV中,中和抗体作用位点的S区基因“a”决定簇的氨基酸突变频率的并未增加,但Pre S2区R48K存在高频突变,与该地区的OBI感染者的突变情况一致。小结: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所诱导的保护作用可持续到至少三十年;但部分疫苗接种的成年人中存在隐匿性HBV感染状态;出生于母亲HBsAg(+)携带者成年后HBV感染风险增加。第二部分:胚胎期HBV暴露对乙肝疫苗抗原滤泡辅助性T细胞产生及抗体应答的影响背景与目的:乙肝疫苗的抗原成分是HBV的包膜蛋白HBsAg,其诱导产生保护性抗体anti-HBs依赖于CD4+T淋巴细胞的辅助。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 cells)是一类持续表达CXCR5的CD4+T淋巴细胞,其自分泌的白介素21(Interleukin,IL21)能促进自身发育分化。除Tfh细胞外,NKT也是IL-21的重要来源。而发育成熟的Tfh细胞可通过IL21-IL21R,ICOS-ICOSL,CD40L-CD40等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及浆细胞和记忆性B淋巴细胞形成。过去已有的研究已证实,母体内的HBsAg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到胎儿羊水和脐带血中,出生于HBV(+)母亲者对多种微生物产物的免疫应答不同于出生于HBV(-)母亲者。因此,我们推测胚胎期暴露于母亲HBsAg,有可能通过影响子代体内针对HBsAg的Tfh细胞的分化产生,进而影响其辅助抗HBs的抗体应答,影响乙肝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与结果:1.母亲HBsAg(+)携带状态阻碍新生儿针对HBsAg应答的特异性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y),IL4和IL21产生型T淋巴细胞的形成。共收集到11例出生于HBV不同状态母亲的新生儿脐带血,根据分娩前2周孕妇外周血的HBV DNA和HBV血清学标志物,将其分为HBsAg(+)/HBV DNA>105 IU/mL组(n=2),HBsAg(+)/HBV DNA≤105 IU/mL 组(n=5),和 HBsAg(-)/HBV DNA(-)组(n=4)。分别分离3组脐带血淋巴细胞后,采用5μg/mL的HBsAg刺激培养5天,利用ELISPOT检测HBsAg特性的细胞因子产生型细胞数量。发现出生于HBsAg(+)母亲的新生儿脐带血中HBsAg特异性IFNγ、IL4和IL21产生型T淋巴细胞数目均低于出生于HBsAg(-)母亲者。在母亲HBV DNA>105 IU/mL时,新生儿脐带血中难以检测到IL21产生型T淋巴细胞。2.建立胚胎期暴露于HBsAg的小鼠模型。我们选择与C57BL/6J遗传背景相同,并能持续表达并分泌HBsAg的HBV转基因雌鼠(HBV-mother,HBV-M),与C57BL/6J野生雄鼠交配。待孕期19-20天时,分离胎肝,收集胎血及羊水并检测HBsAg含量。来自HBV-M的所有F1代(HBV-M/F1)胎鼠的羊水中均可检测到HBsAg,提示该模型在某种程度上可模拟人的胚胎期暴露于HBsAg状态。将从胎肝、胎血及羊水中均检测到HBsAg的F1代小鼠命名为HBV-M/F1+,其HBsAg编码基因片段整合在肝细胞内;将仅在羊水中检测到HBsAg的F1代小鼠命名为HBV-M/F1-,其肝细胞不存在HBV片段,仅在胚胎期的羊水中暴露于HBsAg。3.胚胎期暴露于HBsAg阻碍F1代小鼠Tfh细胞的形成。在HBV-M/F1+和HBV-M/F1-及C57BL/6J野生小鼠4周龄时,每只注射5μg重组乙肝疫苗,通过流式细胞染色分析发现,所有HBV-M/F1代小鼠,特别是HBV-M/F1+的HBsAg特异性CD4+CXCR5+PD-1+Tfh细胞数目以及HBsAg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分泌的IL21均低于C57BL/6J野生小鼠(p<0.05)。分离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过程中,在加入IL21后,HBV-M F1-小鼠的HBsAg特异性CD4+CXCR5+PD-1+Tfh细胞比例升高,但HBV-M/F1+小鼠的Tfh细胞无明显改变。4.胚胎期暴露于HBsAg能降低F1代小鼠分泌anti-HBs的浆细胞数目。注射一剂5μg乙肝疫苗后,HBV-M/F1组小鼠体内CD4+T淋巴细胞辅助的anti-HBs分泌细胞数目明显低于C57BL/6J组(p<0.01)。然而,分离HBV-M F1-小鼠和HBV-M/F1+小鼠的T细胞和B淋巴细胞与C57BL/6J野生的小鼠的B细胞和T淋巴细胞分别进行共培养,在加入IL21后,来自HBV-M/F1-小鼠的CD4+CXCR5+Tfh细胞可促进野生小鼠的B细胞形成CD138+IgD-浆细胞,而来自HBV-M/F1+小鼠的Tfh细胞对野生小鼠CD138+IgD-形成无明显改变。5.乙肝疫苗的加强免疫增强了 HBV-M/F1-小鼠的anti-HBs应答。每间隔2周对HBV-M/F1小鼠进行乙肝疫苗免疫,以观察加强免疫对小鼠抗体应答影响,尽管在HBV-M/F1+小鼠中检测不到anti-HBs的产生,但HBV-M/F1-小鼠体内anti-HBs 阳性率从第二次免疫后58%(7/12)增加到第三次免疫后92%(11/12),与C57BL/6J组小鼠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58%和100%,但是,HBV-M/F1-小鼠的IgG2a/IgG1比值明显低于C57BL/6J野生小鼠(p<0.01)。小结:胚胎期暴露于HBsAg可阻碍HBsAg特异性的Tfh产生,降低Tfh细胞分泌的IL21而影响浆细胞产生anti-HBs的能力。然而,加强免疫通过一定方式增加IL-21产生,从而改善B细胞针对HBsAg的抗体产生能力,由此增强胚胎期暴露于母亲HBsAg但未感染HBV者的anti-HBs应答。
李梦晗[10](2021)在《普通术语学理论指导下的《语言的进化》(节选)中的术语翻译》文中研究指明术语翻译与跨学科研究密切相关,已经成为跨学科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术语与学科相关,具有学科专业性和跨学科的特点。因此,术语翻译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术文本翻译的一个主要问题。故译者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研究了源文本中涉及语言学、生物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术语翻译。本报告节选了信息型文本《语言的进化》的第五、六、七章作为翻译素材。该文本囊括了大量晦涩难懂的学科术语,涉及语言学、生物学、生物技术学等多学科领域,其语言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极强。鉴于这一现象,译者以普通术语学理论为术语翻译的指导理论,还兼顾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基于普通术语学理论中以实践为导向的术语标准化原则,译者介绍了准确性、透明性、单义性、系统性、简洁性、科学性和一致性原则,同时还探究了这些原则在术语翻译中的应用。故在普通术语学理论指导下,译者将七种术语标准化原则应用到术语翻译中,提出了直译仿造、释义法、概念转化、增补法、省略法、注释法和既成事实法七种翻译技巧,并对相关实例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上述原则和翻译技巧在翻译实践中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从而期望能给读者提供术语翻译的参考。
二、细菌能存活200万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菌能存活200万年(论文提纲范文)
(1)嗜热烟曲霉HBHF5魔芋葡甘聚糖降解酶系解析及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甘露聚糖种类与结构 |
1.1.1 线性甘露聚糖 |
1.1.2 半乳甘露聚糖 |
1.1.3 葡甘露聚糖 |
1.1.4 半乳葡甘露聚糖 |
1.2 魔芋葡甘聚糖的应用 |
1.2.1 乳制品 |
1.2.2 面制食品 |
1.2.3 低脂肉制品 |
1.2.4 低热量食品 |
1.2.5 寡糖产品 |
1.2.6 食品保鲜 |
1.3 甘露聚糖降解酶 |
1.3.1 甘露聚糖酶 |
1.3.2 β-甘露糖苷酶 |
1.3.3 β-葡萄糖苷酶 |
1.3.4 α-半乳糖苷酶 |
1.3.5 乙酰甘露聚糖脂酶 |
1.4 甘露聚糖的协同降解进展 |
1.4.1 甘露聚糖酶之间的同质协同作用 |
1.4.2 甘露聚糖酶与甘露糖苷酶之间的同质协同作用 |
1.4.3 甘露聚糖酶与半乳糖苷酶之间的协同 |
1.4.4 甘露聚糖酶与半乳糖苷酶和甘露糖苷酶的协同 |
1.5 嗜热真菌与嗜热酶研究进展 |
1.5.1 嗜热真菌 |
1.5.2 嗜热酶 |
1.6 烟曲霉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要研究内容 |
1.8.1 酿酒大曲中嗜热真菌的筛选及降解魔芋葡甘聚糖能力评估 |
1.8.2 嗜热真菌魔芋葡甘露聚糖降解酶系组份研究 |
1.8.3 嗜热真菌魔芋葡甘露聚糖降解酶性质分析和协同研究 |
2 大曲中产嗜热甘露聚糖酶真菌的筛选及评估 |
2.1 材料 |
2.1.1 大曲 |
2.1.2 培养基 |
2.1.3 引物、菌株与质粒 |
2.1.4 试剂与仪器 |
2.1.5 溶液 |
2.2 方法 |
2.2.1 样品采集和处理 |
2.2.2 嗜热真菌的分离 |
2.2.3 菌株的保存 |
2.2.4 菌株的鉴定 |
2.2.5 菌株所产甘露聚糖酶的酶学特性评估 |
2.2.6 菌株酶解魔芋产物的分析 |
2.2.7 菌株HBHF5的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8 菌株HBHF5的糖苷水解酶表达谱分析 |
2.2.9 数据分析及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嗜热真菌的筛选 |
2.3.2 菌株的鉴定 |
2.3.3 甘露聚糖酶性能的评估 |
2.3.4 菌株HBHF5糖苷水解酶的性能评估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烟曲霉HBHF5在魔芋诱导下的组学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株与培养基 |
3.1.2 主要试剂与设备 |
3.1.3 样品收集 |
3.1.4 转录组测序分析 |
3.1.5 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Label-free)分析 |
3.1.6 蛋白质组与转录组数据的联合分析 |
3.2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
3.2.1 转录组数据质量评价及比对分析 |
3.2.2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3.2.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
3.2.4 差异表达的基因的CAZy分析 |
3.3 蛋白质组数据分析 |
3.3.1 样品蛋白浓度的测定 |
3.3.2 肽段特征与蛋白鉴定结果 |
3.3.3 分泌蛋白差异表达结果 |
3.3.4 差异蛋白的表达分析 |
3.4 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的关联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差异基因的克隆表达和酶学性质表征及协同作用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菌株、质粒和基因 |
4.1.2 引物合成和核酸序列分析 |
4.1.3 试剂和培养基 |
4.1.4 常用溶液 |
4.1.5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菌株总RNA的提取 |
4.2.2 c DNA基因的克隆 |
4.2.3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4.2.4 目的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4.2.5 酶蛋白分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6 重组酶的酶学性质分析 |
4.2.7 关键酶协同降解魔芋葡甘聚糖的测定 |
4.2.8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重组酶AfMan5A的性质分析 |
4.3.2 重组酶AfMan5B的表达及性质分析 |
4.3.3 果胶裂解酶AfPly C的性质分析 |
4.3.4 重组酶AfPly A的表达及性质分析 |
4.3.5 重组酶AfChi的表达及性质分析 |
4.3.6 重组酶AfEn的表达及性质分析 |
4.3.7 重组酶Afhp的表达及性质分析 |
4.3.8 重组酶AfCDH的表达及性质分析 |
4.3.9 重组酶AfCel5A的表达及性质分析 |
4.3.10 重组酶AfCel5B的表达及性质分析 |
4.3.11 重组酶AfPGL的表达及性质分析 |
4.3.12 重组酶AfTan的表达及性质分析 |
4.3.13 重组酶AfSwol的表达及性质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蜡样芽孢杆菌中有效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源性致病菌简介 |
1.2 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 |
1.3 蜡样芽孢杆菌简介 |
1.4 蜡样芽孢杆菌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蜡样芽孢杆菌类抗菌物质 |
1.5.1 细菌素 |
1.5.2 脂肽类抗菌物质 |
1.6 活性物质的抗菌机制研究 |
1.6.1 膜靶向机制 |
1.6.2 非膜靶向机制 |
1.7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活性菌的筛选及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供试菌株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2.4 试剂配制 |
2.2.5 PCR引物 |
2.3 方法 |
2.3.1 细菌样本库的建立 |
2.3.2 拮抗菌株的筛选 |
2.3.3 活性菌的16S rDNA测序 |
2.4 结果分析 |
2.4.1 活性菌的筛选 |
2.4.2 16S rDNA鉴定结果 |
2.4.3 活性菌的16S rDNA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活性菌中抗菌物质的提纯与质谱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供试菌株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2.4 培养基配制 |
3.3 方法 |
3.3.1 菌株复苏 |
3.3.2 种子液的制备 |
3.3.3 生长曲线的测定 |
3.3.4 抗菌物质产生来源 |
3.3.5 活性菌产抗菌物质的部分条件优化 |
3.3.6 抗菌物质提取方法的优化 |
3.3.7 抑菌活性的检测 |
3.3.8 抗菌物质的纯化 |
3.3.9 抗菌物质的质谱分析鉴定 |
3.4 结果分析 |
3.4.1 生长曲线 |
3.4.2 抗菌物质来源的确定 |
3.4.3 抗菌物质产生的条件优化 |
3.4.4 抗菌物质提取方法的优化 |
3.4.5 抗菌物质的纯化 |
3.4.6 抗菌物质的质谱分析鉴定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高分辨质谱数据的活性菌代谢产物差异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 |
4.2.1 供试菌株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2.4 培养基配制 |
4.3 方法 |
4.3.1 菌株复苏 |
4.3.2 种子液的制备 |
4.3.3 固体培养基下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 |
4.3.4 液体培养基下次级代谢产物提取 |
4.3.5 代谢产物的质谱数据采集 |
4.4 结果分析 |
4.4.1 特异性代谢物结果输出 |
4.4.2 特异性代谢物分析 |
4.4.3 特异性代谢物检索 |
4.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附录 细菌详细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脱氢乙酸钠诱导抗生素耐受性形成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脱氢乙酸钠的研究进展 |
1.1 脱氢乙酸钠的主要应用 |
1.2 脱氢乙酸钠的危害 |
2. 抗生素耐药性与耐受性的研究进展 |
2.1 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 |
2.2 抗生素耐药性与耐受性的关系 |
3. 抗生素耐受性与细菌代谢的关系 |
3.1 细菌代谢状态与抗生素耐受性 |
3.2 基于细菌代谢的抗感染策略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脱氢乙酸钠诱导抗生素耐受性形成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菌株 |
2.2 细菌培养基及配置 |
2.3 缓冲液及试剂配置 |
2.4 抗菌药物标准品及其储备液配制 |
2.5 仪器与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菌液的启用 |
3.2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 |
3.3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
3.4 时间杀菌曲线测定 |
4. 结果 |
4.1 抗生素及DHA-S抗菌谱分析 |
4.2 E.coli B2生长曲线 |
4.3 体外杀菌活性分析 |
4.4 DHA-S诱导前后抗生素抗菌谱比较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三章 脱氢乙酸钠诱导抗生素耐受性形成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菌株 |
2.2 试剂及耗材 |
2.3 仪器与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转录组学研究 |
3.2 RT-PCR |
3.3 扫描电镜 |
3.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TCA循环中间代谢物 |
3.5 代谢通路相关指标测定 |
3.6 抗生素胞内累积量分析 |
3.7 耐受性形成机制反向验证 |
4. 结果 |
4.1 E.coli B2敏感型与E.coli B2耐受型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2 细菌形态学变化 |
4.3 代谢通路相关指标分析 |
4.4 DHA-S诱导耐受性形成机制反向验证 |
5. 讨论 |
5.1 抗生素疗效与细菌呼吸 |
5.2 抗生素疗效与氧化-抗氧化系统 |
5.3 抗生素疗效与药物外排泵 |
6. 小结 |
第四章 外源氨基酸逆转脱氢乙酸钠诱导形成的抗生素耐受性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菌株 |
2.2 实验动物 |
2.3 试剂及耗材 |
2.4 试剂配置 |
2.5 仪器与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时间杀菌曲线测定 |
3.2 呼吸水平检测 |
3.3 小鼠腹膜炎败血症模型 |
3.4 大蜡螟感染模型 |
4. 结果 |
4.1 五种氨基酸能够逆转DHA-S诱导产生的抗生素耐受性 |
4.2 氨基酸通过增强细菌呼吸水平逆转抗生素耐受性 |
4.3 DHA-S在小鼠体内能够诱导耐受性产生 |
4.4 氨基酸在大蜡螟体内能够有效逆转抗生素耐受性 |
5. 讨论 |
6.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富营养化水体的贝-藻生态修复与增汇实验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近海富营养化及其影响 |
1.1.1 近海富营养化的原因 |
1.1.2 我国近海富营养化现状 |
1.1.3 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 海水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
1.2.1 大型海藻对海水富营养化的修复 |
1.2.2 贝类对水体的净化作用 |
1.2.3 贝-藻混养对海水富营养化的修复 |
1.3 贝、藻的碳汇效应 |
1.3.1 扩增碳汇的必要性 |
1.3.2 大型海藻的碳汇效应 |
1.3.3 贝类的碳汇效应 |
1.3.4 贝-藻混养的碳汇效应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典型海湾的水质调查 |
2.1 引言 |
2.2 调查方案 |
2.2.1 西埔湾调查方案 |
2.2.2 马銮湾调查方案 |
2.3 分析方法与仪器 |
2.3.1 分析方法 |
2.3.2 分析仪器 |
2.4 调查结果 |
2.4.1 西埔湾水质调查结果 |
2.4.2 马銮湾水质调查结果 |
2.5 小结 |
第三章 修复生物的生理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修复生物的采集与准备 |
3.2.3 龙须菜和菊花心江蓠对DIN和 DIP的吸收实验 |
3.2.4 温度对龙须菜生长的影响 |
3.2.5 牡蛎和贻贝的生理特性实验 |
3.2.6 分析方法与仪器 |
3.2.7 计算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龙须菜和菊花心江蓠的SGR |
3.3.2 龙须菜和菊花心江蓠的营养盐吸收速率 |
3.3.3 牡蛎和贻贝的污染耐受能力 |
3.3.4 牡蛎和贻贝的耗氧率 |
3.3.5 牡蛎和贻贝的排氨率 |
3.4 讨论 |
3.4.1 温度对龙须菜SGR的影响 |
3.4.2 盐度对龙须菜和菊花心江蓠生长及吸收NH_4~+-N的影响 |
3.4.3 营养盐浓度对大型海藻吸收速率的影响 |
3.4.4 牡蛎和贻贝的耐受性 |
3.4.5 牡蛎和贻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 |
3.4.6 修复生物在海湾生物修复应用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小体积定量实验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和分析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牡蛎和菊花心江蓠混养实验结果 |
4.3.2 牡蛎和龙须菜混养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4.1 贝-藻混养比例对营养盐变化的影响 |
4.4.2 DO与pH的影响 |
4.4.3 CO_2 源与汇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大体积室内生态模拟实验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和分析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N、P营养盐变化 |
5.3.2 DO与pH的变化 |
5.3.3 海水中pCO_2的变化 |
5.4 讨论 |
5.4.1 贝-藻比例对营养盐变化的影响 |
5.4.2 DO和p H的变化 |
5.4.3 碳汇效应 |
5.4.4 光照强度对修复效果的影响 |
5.4.5 不同修复模式的效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与特色 |
6.3 研究展望 |
第七章 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7.1 发表论文及专利 |
7.2 参与项目 |
附件 实验照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荒漠甲虫小胸鳖甲两种SOD基因增强细菌及果蝇耐寒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活性氧,氧化胁迫和抗氧化系统 |
1.1 活性氧 |
1.1.1 活性氧的来源和产生 |
1.1.2 活性氧(ROS)的分类 |
1.2 ROS的生物学效应和危害 |
1.2.1 ROS对脂质的作用 |
1.2.2 ROS对蛋白质的作用 |
1.2.3 ROS对 DNA的影响 |
1.3 抗氧化防御系统 |
1.3.1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
1.3.2 过氧化物酶(Catalase,CAT) |
1.3.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 |
2.低温胁迫与昆虫抗氧化防御的关系 |
2.1 昆虫在低温胁迫下活性氧的产生 |
2.2 抗氧化酶在昆虫耐寒性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3.低温胁迫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进展 |
3.1 低温胁迫与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调控 |
3.2 低温胁迫与昆虫SOD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
3.3 低温胁迫与昆虫SOD酶活性研究进展 |
4.转基因果蝇及其在昆虫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4.1 转基因果蝇技术 |
4.2 UAS-GAL4二元表达系统 |
4.3 在昆虫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5.小胸鳖甲研究进展 |
5.1 小胸鳖甲生物学特性研究 |
5.2 小胸鳖甲应对低温胁迫相关基因及功能研究进展 |
5.3 小胸鳖甲低温转录组的研究进展 |
6.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
第2章 小胸鳖甲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icCuZn-SOD和 ecCuZn-SOD)的克隆及对低温的响应 |
1.材料与方法 |
1.1 昆虫处理以及总RNA提取和cDNA合成 |
1.2 小胸鳖甲两个Cu/Zn-SOD基因ORF的扩增 |
1.2.1 两种Cu/Zn-SOD基因ORF的 PCR扩增 |
1.2.2 PCR产物与pMD18-T载体的连接 |
1.2.3 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细胞(DH5α) |
1.3 RACE技术扩增cDNA末端 |
1.3.1 RACE引物的合成 |
1.3.2 5' RACE和3' RACE cDNA的合成 |
1.4 小胸鳖甲两种Cu/Zn-SOD基因的序列分析 |
1.5 qRT-PCR检测小胸鳖甲两种Cu/Zn-SOD基因在4℃低温下表达规律 |
1.6 小胸鳖甲在4℃不同时间的总SOD活性和O_2·~-含量 |
1.7 数据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两种MpCu/Zn-SOD基因核苷酸序列鉴定和预测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2.2 两个MpCu/Zn-SOD的预测三维结构 |
2.3 两个MpCu/Zn-SOD的系统发育树分析 |
2.4 两种MpCu/Zn-SOD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
2.5 4 ℃低温胁迫下,小胸鳖甲体内总SOD活性和O_2·~-含量的变化 |
3.讨论 |
4.小结 |
第3章 小胸鳖甲两个铜锌SOD基因增强E.coli细胞耐寒性的功能鉴定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1.2 pET32α-MpecCu/Zn-SOD和 pET32α-MpicCu/Zn-SOD表达载体构建 |
1.2.1 引物设计 |
1.2.2 全长扩增 |
1.2.3 双酶切 |
1.2.4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和转化 |
1.3 两种MpCu/Zn-SOD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1.4 两种融合蛋白Trx-His-MpCu/Zn-SOD的 Western Blot检测 |
1.5 两种融合蛋白Trx-His-MpCu/Zn-SOD的纯化及Western Blot检测 |
1.6 两种重组Trx-His-MpCu/Zn-SOD酶的部分酶学性质分析 |
1.7 牛津杯法测定转化菌的抗氧化活性 |
1.8 两种MpCu/Zn-SOD转化菌的耐寒性测定 |
1.9 -4℃冷胁迫下两种MpCu/Zn-SOD转化菌中的酶活性测定 |
1.10 -4℃冷胁迫下两种MpCu/Zn-SOD转化菌中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1.11 数据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两种pET32α-MpCu/Zn-SOD表达载体 |
2.2 两种融合蛋白Trx-His-MpCu/Zn-SOD的诱导表达与Western Blot检测 |
2.3 两种融合蛋白Trx-His-MpCu/Zn-SOD的纯化 |
2.4 两种纯化Trx-His-MpCu/Zn-SOD的部分酶学性质 |
2.5 两种MpCu/ZnSOD转化菌的氧化胁迫抗性分析 |
2.6 过表达两种MpCu/Zn-SOD细菌在-4℃冷胁迫下的生长曲线 |
2.7 两种MpCu/Zn-SOD转化菌在-4℃的SOD酶活性 |
2.8 两种MpCu/Zn-SOD转化菌在-4℃的相对电导率 |
2.9 两种MpCu/Zn-SOD转化菌在-4℃的丙二醛(MDA)含量 |
3.讨论 |
4.小结 |
第4章 两种MpCu/Zn-SOD基因对转基因果蝇抗寒性的增强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果蝇品系及其饲养条件 |
1.1.1 本实验所用果蝇品系 |
1.1.2 果蝇玉米基础培养基 |
1.1.3 饲养条件 |
1.2 转基因果蝇品系的构建 |
1.2.1 引物设计 |
1.2.2 MpecCu/Zn-SOD和 MpicCu/Zn-SODORF序列的扩增 |
1.2.3 pUAST质粒与目的片段的双酶切 |
1.2.4 目的基因与pUAST载体的连接和转化 |
1.2.5 目的基因的显微注射,转基因果蝇的筛选、平衡及定位 |
1.3 转基因果蝇品系的分子鉴定 |
1.3.0 果蝇品系的扩繁及保种 |
1.3.1 果蝇基因组DNA的提取 |
1.3.2 转基因果蝇的PCR验证 |
1.4 UAS-MpCu/Zn-SOD转基因果蝇体内目的基因的激活 |
1.4.1 处女蝇的收集 |
1.4.2 果蝇品系的杂交 |
1.4.3 两种MpCu/Zn-SOD基因在转基因果蝇体内的表达量分析 |
1.4.4 两个UAS-MpCu/Zn-SOD/Gal4转基因果蝇的生长周期的观察 |
1.5 转基因果蝇的氧化胁迫抗性分析 |
1.5.1 果蝇对不同浓度H_2O_2的耐受性测定 |
1.5.2 转基因果蝇在H_2O_2胁迫下的死亡率测定 |
1.6 转基因果蝇的耐寒性分析 |
1.6.1 转基因果蝇在低温胁迫下的死亡率测定 |
1.6.2 转基因果蝇在低温胁迫下的O_2·~-含量和总SOD酶活性的测定 |
1.6.3 低温胁迫下氧化损伤指标的测定 |
1.6.4 转基因果蝇在低温胁迫下的细胞凋亡率测定 |
1.7 数据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两种pUAST-MpCu/Zn-SOD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 两个重组质粒pUAST-MpCu/Zn-SOD的显微注射和转基因果蝇品系的平衡、筛选以及定位 |
2.3 UAS-MpCu/Zn-SOD转基因品系的表型和目的基因的分子鉴定 |
2.4 qRT-PCR分析转基因果蝇品系中两个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 |
2.5 转基因果蝇的发育周期分析 |
2.6 转基因果蝇的氧化胁迫结果 |
2.6.1 转基因果蝇对H_2O_2半致死浓度的确定 |
2.6.2 转基因果蝇在H_2O_2胁迫下的存活率分析 |
2.7 在低温胁迫下,MpecCu/Zn-SOD和MpicCu/Zn-SOD过表达对果蝇耐寒性的影响 |
2.7.1 转基因果蝇品系在低温胁迫下的存活率分析 |
2.7.2 转基因果蝇在0℃下总SOD活性和O_2·-含量的变化 |
2.7.3 在0℃下,MpCu/Zn-SOD过量表达可在细胞水平上抵抗氧化应激 |
2.7.4 在0℃下,MpCu/Zn-SOD过量表达可保护果蝇细胞免受冷应激和凋亡性细胞死亡 |
3.讨论 |
4.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基因饮食-肥胖科学与节食真相》(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Project Description |
Reasons for Selecting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One Process Description |
1.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1.1.1 Source Text Analysis |
1.1.2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
1.1.3 Glossary Building |
1.2 While-translation Work |
1.2.1 Time Arrangement |
1.2.2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1.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
1.3.1 Self-proofreading |
1.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2.1 Literature Review |
2.1.1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Shifts Abroad |
2.1.2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Shifts at Home |
2.2 Introduction to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
2.3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into the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ies |
3.1 Level Shifts |
3.1.1 Lexis Shifts |
3.1.2 Grammar Shifts |
3.2 Category Shifts |
3.2.1 Structure Shifts |
3.2.2 Class Shifts |
3.2.3 Unit Shifts |
Conclusion |
Findings |
Limitations |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8)colibactin毒性相关基因在E.coli致脑膜炎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肠杆菌性脑膜炎研究进展 |
1.1 致病性大肠杆菌概况 |
1.2 大肠杆菌性脑膜炎流行情况 |
1.3 致脑膜炎大肠杆菌毒力因子 |
1.4 脑膜炎的发生机制 |
2 基因毒素colibactin研究进展 |
2.1 colibactin的发现与生物合成 |
2.2 colibactin的毒性与检测方法 |
2.3 pks毒力岛的分布与高毒力性 |
3 双转录组测序(dual RNA-seq)技术研究进展 |
3.1 原理与发展 |
3.2 应用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双转录组检测筛选APEC致脑膜炎相关毒力基因的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细胞及菌株 |
1.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1.3 培养液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
1.4 试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bEnd.3细胞培养与传代 |
2.2 细胞与细菌感染互作 |
2.3 dual RNA-seq样品的制备 |
2.4 cDNA文库的构建 |
2.5 测序 |
2.6 原始数据过滤及质量评估 |
2.7 序列比对到参考基因组 |
2.8 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富集分析 |
2.9 dual RNA-seq结果验证 |
3 结果 |
3.1 dual RNA-seq数据的总体概况 |
3.2 dual RNA-seq数据准确性的验证结果 |
3.3 bEnd.3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 |
3.4 APEC XM转录组数据分析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APEC XM clbH、 clbK、 clbF、 clbI或clbG基因缺失株及其回补株的构建 |
1 材料 |
1.1 菌株和质粒 |
1.2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
1.3 试验仪器 |
2 方法 |
2.1 PCR引物设计 |
2.2 融合PCR产物的扩增与纯化 |
2.3 APEC XM-pKD46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4 融合PCR产物的电转化 |
2.5 一次重组菌的鉴定 |
2.6 温度敏感型质粒pKD46的消除 |
2.7 FLP重组酶介导的二次重组 |
2.8 二次重组菌的鉴定 |
2.9 回补菌株的构建 |
3 结果 |
3.1 融合cat基因的PCR产物鉴定 |
3.2 一次重组菌鉴定 |
3.3 二次重组菌鉴定 |
3.4 回补株的鉴定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APEC XM中clbH、clbK、 clbF、clbI或clbG缺失对colibactin相关毒性的影响 |
1 材料 |
1.1 菌株与细胞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 细菌粘附与侵袭力的检测 |
2.3 细菌对bEnd.3细胞毒性的测定 |
3 结果 |
3.1 clbH、 clbK、clbF、clbI或clbG基因缺失对APEC XM生长的影响 |
3.2 clbH、 clbK、clbF、clbI或clbG基因缺失对细菌粘附与侵袭细胞的能力影响 |
3.3 clbH、clbK、clbF、clbI或clbG缺失株感染对bEnd.3细胞形态的影响 |
3.4 clbH、 clbK、clbF、clbI或clbG缺失株感染对bEnd.3细胞γH2AX表达的影响 |
3.5 clbH、 clbK、 clbF、clbI或clbG基因缺失株感染对bEnd.3细胞周期的影响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clbG或clbH缺失株感染对bEnd.3细胞相关炎性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 |
1.1 菌株和细胞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感染模型 |
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 |
2.3 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 |
3 结果 |
3.1 clbG和clbH缺失株对感染细胞相关炎性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 clbG和clbH缺失株对感染细胞相关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clbG和clbH在APEC致小鼠脑膜炎中的作用研究 |
1 材料 |
1.1 菌株和小鼠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实验动物饲养 |
2.2 小鼠脑膜炎模型的建立 |
2.3 临床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和血脑屏障通透性观测 |
2.4 脑脊液的涂片镜检 |
2.5 血液、肺组织和脑组织细菌载量的测定 |
2.6 核磁共振检查 |
2.7 脑部病理组织学观察与紧密连接蛋白免疫组化检测 |
2.8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脑组织炎性因子的基因表达 |
2.9 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 |
3 结果 |
3.1 clbG或clbH缺失株感染小鼠的脑膜炎临床相关指标变化 |
3.2 clbG或clbH缺失株感染小鼠的器官细菌载量变化 |
3.3 clbG或clbH缺失株感染小鼠的脑部病变 |
3.4 clbG或clbH缺失株感染小鼠的脑部相关炎性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 |
3.5 clbG或clbH缺失株感染小鼠的血脑屏障变化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
(9)乙肝疫苗免疫对隐匿性HBV感染持久保护性的人群分析及HBV早期暴露影响乙肝疫苗抗原特异性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产生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与注解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后对隐匿性HBV感染保护作用持久性的人群分析 |
(一) 前言 |
(二) 材料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四) 讨论 |
(五) 小结 |
第二部分: 胚胎期HBV暴露对乙肝疫苗抗原滤泡辅助性T细胞产生及抗体应答的影响 |
(一) 前言 |
(二) 材料与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四) 讨论 |
(五) 小结 |
综述 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及其与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情况 |
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普通术语学理论指导下的《语言的进化》(节选)中的术语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Research Background |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
Layout of the Report |
Chapter One Project Description |
1.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1.2 In-translation Process |
1.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
Chapter Two Framework of General Theory of Terminology |
2.1 Development of General Theory of Terminology |
2.2 The Cognition of Terms |
2.3 Seven Principles of Term Standardization |
2.4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s in Term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Techniques Guided by the Principles |
3.1 Literal Imitation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Accuracy |
3.2 Paraphrase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Transparency |
3.3 Conception Transformation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Monosemy |
3.4 Addition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Systematization |
3.5 Omission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Conciseness |
3.6 Annotation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Scientificity |
3.7 Fait Accompli Translation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Consistency |
Conclusion |
Major Findings |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I SOURCE TEXT |
APPENDIX II TARGET TEXT |
四、细菌能存活200万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嗜热烟曲霉HBHF5魔芋葡甘聚糖降解酶系解析及协同机制研究[D]. 谷新晰.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谁真正养活了世界》(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程玲.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3]蜡样芽孢杆菌中有效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D]. 卢国柱. 烟台大学, 2021(12)
- [4]脱氢乙酸钠诱导抗生素耐受性形成及其机制研究[D]. 杨康妮. 扬州大学, 2021
- [5]富营养化水体的贝-藻生态修复与增汇实验生态研究[D]. 范祥.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2021
- [6]荒漠甲虫小胸鳖甲两种SOD基因增强细菌及果蝇耐寒性的研究[D]. 孜拉吉古丽·西克然木. 新疆大学, 2021
- [7]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基因饮食-肥胖科学与节食真相》(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王絮. 兰州大学, 2021
- [8]colibactin毒性相关基因在E.coli致脑膜炎中的作用[D]. 王培莉. 扬州大学, 2021
- [9]乙肝疫苗免疫对隐匿性HBV感染持久保护性的人群分析及HBV早期暴露影响乙肝疫苗抗原特异性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产生的作用研究[D]. 王睿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10]普通术语学理论指导下的《语言的进化》(节选)中的术语翻译[D]. 李梦晗. 兰州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