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与《高玉宝》的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黄文兴[1](2021)在《高玉宝,我的忘年交朋友》文中认为一与高玉宝老首长成为忘年交应该说是一种幸运和偏得。那时我在辽宁省军区政治部老干部处工作,因工作关系结识了高玉宝。记得那天是2008年1月30日,我把自己的一部作品《剑琴诗稿》呈送高玉宝,他兴致勃勃地与我合影,并鼓励我好好创作,要多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之后,沈阳军区政治部在金星宾馆组织文化活动,
牛菡[2](2020)在《十七年创作谈的生成逻辑》文中研究说明《我是怎样写×××的》,代表了一种描述作家本人创作经过的文章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依具体内容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类:一类如周文《我怎样写<山坡上>的》,回应争议问题,扞卫作者主权;一类如茅盾《我怎样写<春蚕>》,应编辑之邀所写,随创作过程阐发写作经验;一类如谢冰莹《我是怎样写女兵自传的》,多情绪铺陈,关注创作者的内心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我是怎样写×××的》为名的创作谈数量激增,写作情境、写作主体和写作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牛菡[3](2020)在《十七年创作谈的生成逻辑》文中研究表明《我是怎样写×××的》,代表了一种描述作家本人创作经过的文章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依具体内容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类:一类如周文《我怎样写<山坡上>的》,回应争议问题,扞卫作者主权;一类如茅盾《我怎样写<春蚕>》,应编辑之邀所写,随创作过程阐发写作经验;一类如谢冰莹《我是怎样写女兵自传的》,多情绪铺陈,关注创作者的内心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我是怎样写×××的》为名的创作谈数量激增,写作情境、写作主体和写作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老作家被纳入体制成为单位人,创作谈由一种私人表达变为公共言说。创作谈的潜在受众"你"不仅接受经验,
王选庆[4](2020)在《我的书房里有颗闪亮的星》文中认为我今年86岁,从小就爱书,爱了一辈子。我家的书堆积如山。30多年前,我便花了3000多元钱订做了一个大书柜,占据了一面墙,顶天立地。我将所有的书分门别类装进去,近万册,书脊五颜六色,像一面彩色的帆,引领我的人生远航。我的书房里,有颗特别闪亮的星,那就是一位着名人物赠给我的4本书,摆放在显要位置。很多亲友参观我的书房时,都要把这几本书拿出来看一看、翻一翻,爱不释手。
张树铭[5](2020)在《影响了青少年 教育了几代人——回忆我和高玉宝的交往经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近,一个沉痛的消息震惊了全国人民: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着名战士作家,原旅大警备区军人俱乐部主任,全国、省、市关工委优秀报告员高玉宝同志,于2019年12月5日在辽宁大连逝世,享年92岁。"党是妈妈我是娃,叫我干啥我干啥"1927年4月6日高玉宝出生于辽宁省瓦房店阎店乡和平村孙家屯。1947年11月参加革命,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离职休养。他先后30多
雷钰[6](2019)在《文学视野中的识字运动与新人想象 ——论解放区(1937-1949)的启蒙》文中提出发生于1937至1949年的解放区识字运动,或是以直接的书写对象、或是以宏观的历史背景出现在彼时的文学作品当中。本文将依托以“识字运动”为讲述对象的文学文本,结合相关社会史、教育史材料,试图在文学视阈中去考察解放区的识字运动和新人想象。晚清以降,从知识分子到庙堂朝野,都在为开启民智、教化民众而作出努力。识字作为最基础的教育普及工作,成为启蒙下层民众的首要任务。而启蒙的目的,在于通过识字运动,将群众组织起来,使他们表达自我、书写自我成为可能,进而参与到一套新的文书行政系统之中,主动的进行自我改造,最终以国家主人的形象面世。因而,笔者在论述中,将解放区识字运动置于清末以来的文字改革和推广、下层启蒙运动与文书行政变革的脉络中去考察。具体分析如下:萧也牧曾在短篇小说《识字的故事》中,对识字必要性提出的质疑。这一质疑背后,潜藏的是解放区群众识字意识的淡薄。因此在第一章,笔者主要围绕“解放区群众为何不愿识字”、“解放区识字运动缘何展开”、“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又书写了哪些举措来激发群众产生识字的动力”等三个问题展开论述。当识字成为群众由衷的需求时,解放区识字运动的开展便得到了保障。在第二章中,笔者将结合文学文本和相关史料,对识字运动具体的历史面貌进行呈现。与晚清至民国时期的识字运动相比,解放区识字运动是一个自上而下、有领导、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从开展的方式到教授者的身份,从所识之“字”到识字课本的具体内容,政治意识形态贯穿始末。识字的目的在于讲述、在于书写。当解放区群众用识字运动所赋予他们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时候,他们已然参与到了新的文书行政体系之中,并成为国家的主人。而这一塑造新人的过程,是在文学作品模式化的叙述中完成的。“出身贫困”这一情节通过追溯“落后”的根源,将批判的矛头从人转移到社会,从而刻画出底色干净、本性纯良的“新人”雏形。解放区群众识字之后书写姓名这一行为,意味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自主学习政策文件则表现了群众对于解放区政权的认同,此后的自发宣传党的思想彰显了解放区群众以新社会的主人自居。至此,叙述对象成为学习的模范与英雄。然而,解放区识字运动所塑造的新人尚处于未完成状态。新中国成立后,识字运动的开展力度逐渐加大,识字真正意义上被嵌入生产劳动之中,群众识字动力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随之而来的,便是识字之后言说方式的变化:从讲述到书写,共产党通过文字赋予群众的意义结构被稳定了下来,此一时期的新人形象更加接近于文学作品所想像的国家主人的完成形态。
唐文思[7](2019)在《《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甸华文文学(1950-1964)》文中研究说明《新仰光报》(1950-1964)是由缅甸爱国华侨自主创办、经营的一份华文报刊,是20世纪中期缅华文坛作家发表作品的重要园地。本论文将对《新仰光报》副刊群相关的社会背景、期刊面貌、思想内容等方面,做基于史料、文本的梳理和分析,并结合广阔的文学时代背景,探讨缅华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以及中外文学与缅甸华文文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等,从而拓展这一时期的缅华文学研究。全文分为以下五部分:首先是绪论。本部分旨在梳理学术界关于缅甸华文文学现有的研究成果,理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论述范围、研究意义,并指明本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是《新仰光报》及其副刊群简介。本章将结合史料介绍《新仰光报》的诞生背景、创刊始末及其编者的情况,并通过列表统计的方法,梳理《新仰光报》从1950年到1964年间存在的重要文艺性副刊和综合性副刊,继而分析该报副刊群的创作概况。第二章研究中外文学/文化的引介和传播对《新仰光报》副刊群的影响。首先从国族认同和文化传统两方面入手,探讨缅华报刊编辑、缅华作者孜孜不倦地引介、传播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原因,同时考察《新仰光报》副刊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学/文化与缅甸华文文学的互动和交流;其次结合20世纪中期的冷战背景及其影响下的缅华文坛意识形态,尝试探讨本时期中外文学得以在缅华文坛进行传播的内在和外在原因,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苏联等外国文学被引介及传播的情形。第三章研究缅华文学的创造发展在《新仰光报》副刊群上的体现。首先着眼于受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学影响的缅华本土创作,探讨20世纪50—60年代缅华文学在中国文学影响下的某些演变;其次侧重论述本时期缅华作家国家认同的转向,以时间线索为主,辅之以具体作品内容,探讨本时期缅华文学的独特性。最后是结语。本部分主要是对上述研究内容的概括总结,并进一步阐明本论文研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黄发有[8](2014)在《中国青年出版社与“红色经典”》文中认为在"十七年"时期,中国青年出版社(简称"中青社")编辑出版了《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即"三红一创"),《草原烽火》、《烈火金钢》(即"二火")和《李自成》第一卷等文学图书,这些图书都有巨大的发行量,被称为"红色经典",而且至今还在不断加印,并被反复改编成影视剧,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和出版史上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独特现象。在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下,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文学图书的生产流程既受大
韩彬[9](2013)在《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研究》文中认为自传是一个兼及文史的文类,中国虽然历来史传文学都很发达,但是自传文学则一直处于贬抑之境。直到进入20世纪以后,伴随着人的发现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西方自传的传入,具有现代意识的自传才发展起来。在20世纪3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传写作出现了两次高潮。但是由于自传本身的难以界定、自传理论的匮乏,自传研究则一直处于边缘状态。自传研究的专着和硕博士论文比较匮乏,尤其是从整体上论述20世纪中国作家自传的硕博士论文尚属空白,因此本文试图对20世纪以来的作家自传进行整体研究,并将其纳入“现代中国”的学术视野。“现代中国”与“古代中国”相对照,涵盖了我们通常文学史界定的“现代”和“当代”两个阶段。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论题“自传”和“现代中国”做出了界定。本文以勒热讷对自传的定义作为自传讨论的范围,并将侧重于个人书写的回忆录纳入研究视野,同时本文的论述还涉及了日记、交代材料等少量准自传文本,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可被作为自传文本的参照。尤其是20世纪50到70年代,作家自传整体缺失的年代,对这些准自传的研究,有利于现代中国作家自传发展历程的整体建构。绪论部分还对自传理论和创作的研究现状做出了分析,自传创作的繁荣和研究成果的匮乏,为自传研究既带来了难度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第一章现代中国作家自传流变研究从整体上论述了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发展历程,并将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从1927年到1937年,标志着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勃兴,在这一节中主要论述了30年代自传热潮出现的原因及呈现的特点,1937年到1949年,现代中国作家自传从兴盛走向了沉寂,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自传走向沉寂的时代原因,但同时也指出了这一时期的自传并非毫无发展,虽然自传创作锐减,但是30年代出版的作家自传在这一时期仍在大量再版,这说明自传仍存在着稳定的阅读群体。另外这一时期男性和女性自传的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一时期男性作家自传较为鲜明地表现了由“小我”走向“大我”的时代主题,但是女性作家自传则主要延续了30年代自传中的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个人化言说。1949年到1978年,这是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缺失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几乎难以看到作家正式自传的出版,因此本文在这段时期的论述中加入了少量日记和交代材料的准自传文本进行探讨。将这一时期的自传分成了以《高玉宝》为例的历史正面认同的书写,以《牛棚日记》、《郭小川1957年日记》为例的历史背面的另类书写和罪感意识中的自虐表演——交代材料的书写。以此保证了自传历史建构的完整性。从1978年至今是自传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一节中论述了自传重新崛起的原因、特点及不足。第二章现代中国作家传主身份研究,这一章主要从传主身份预设的角度探讨了传主自我形象的建构和认同以及传主身份预设与自传真实性的关系,传主身份预设与读者阅读期待的关系。身份指的是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所有自传都包含了一个自我阐释、探寻自我在他者和社会中价值的过程。因此自传不是一面平面镜,它不可能成为传主生命的自在再现,任何传主形象经过自传的折射都会出现形象的变形。而传者塑形的依据则是传主的身份预设。在这一章首先探讨了传主身份预设与寻求认同的关系。所谓的传主身份预设就是传主对自我独特性以及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的预想。一部自传可以说就是传主自我身份预设的具象化。作者通过传主身份的塑造以求得传主对个体、社会群体以及民族身份的认同,从而获得情感的依附和归属。当传主的自我预设与社会他人发生分歧之时,传主的自传文本就会表现出一定的认同危机和身份焦虑,而这种身份焦虑既可能是一种自我身份焦虑也可能是一种民族身份焦虑。第二节现代中国作家传主身份预设与自传真实性则从传主身份预设的角度探讨了自传中的隐讳、夸饰和辩解。自传真实性是自传研究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但是传统的真实性研究往往停留在对史料的考辨之上,本文则引入了身份的新视角,分析了传主的避讳、夸饰和辩解与传主自我身份建构的关系。当事实不利于传主身份建构时,传主自然会对之避而不谈,而当事实有利于传主身份建构时,传主则会对此大加夸饰,当然还有一种关涉他人或社会的历史事实,作者难以采取完全避讳的态度,此时作者为维护自我身份的建构则要对其加以辩解。因此作者在自传中讲什么,如何讲都与其对传主的身份预设密不可分。第三节现代中国作家传主身份预设与读者阅读期待,则主要从身份的角度探讨了读者对自传的满意度。通常自传的阅读者不可能对传主一无所知,他的认知情感的“前见”构成了他的阅读期待视野,当自传的作者基于传主身份预设和维护所讲的事实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时,读者就会对传主提出质询,而当作者的讲述与读者阅读视野发生遇合甚至超出了读者的阅读视野,此时读者就会因震撼和折服与传主形成亲密的信任关系。因此自传的好坏并不以现实的善恶为其判断的标准,而是与作者的坦率程度密切相关。第三章现代中国作家自传叙事研究主要探讨了自传叙事的独特性。从自传叙事的不可靠性,自传叙事的对话性和自传叙事的故事性三个方面论述了自传的叙事特征。第一节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不可靠叙述借鉴了布斯《小说修辞学》和许德金《自传叙事学》的理论成果,主要探讨了自传叙述的三种不可靠性:一是文本内的叙述间隙,二是文本间的叙述歧义,三是自传文类的叙述间隙。在自传文类的叙述间隙一部分中探讨了自传和小说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某些文本介于自传和小说,纪实和纪虚之间的两栖性特征。第二节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对话性探讨了对话性对于自传的重要意义。并将自传中的对话进行了分类:一是自传中人物间的显在对话,它增强了自传叙述的场景性,增加了自传的真实感,而且自我和他者的对话还可以分别表达传主的不同意识。二是叙事主体与经验主体的对话,自传中的回顾性叙事决定了叙事主体和经验主体虽为同一自然人,然而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叙事主体往往在更加清明的状态下对经验主体展开质询,评价和反思。两者的认知差异使彼此产生一种张力,构成两者的对话。三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四是在口述自传中,采访者与受访者的对话。口述自传作为自传的特殊类型,其采访者和受访者构成双主体性,两者在口述文本中会因认知的差异产生对话性和叙述张力。故事性并非虚构文本所独有,自传叙事也需要故事性,不过自传中的故事是指实有其事,将偶然无序的事件加以铺排点染使其连贯有序,自传中的故事既包括自我的故事也包括他者的故事。尽管当代西方自传的创作取向是反故事,反意义化的,但是记忆一旦形诸于文字就已失去了本来之貌,因此试图完全还原记忆只能是一种徒劳,根据人生意义和身份建构的需要,来选择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是将过去形诸文字的必然,因此从实践的层面来说摒弃自传的故事性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的。第四章现代中国作家自传主题研究,主要探讨了自传书写中的三个基本主题。一是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婚恋主题,在这一节中主要以自传文本为依托论述了现代中国男性作家和女性作家在爱情婚姻选择上的差异。与男性作家受母亲影响及自我历史中间物意识影响下对旧式婚姻的屈从相比,女性作家在婚姻问题上表现出了反抗的决绝性,当然在成功组建的自由婚姻中女性作家又面临了从父权到夫权的新的困惑。第二节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反思主题主要探讨了现代中国作家自传中几种不同的反思,一是指向个体的反思,这其中既包含了纠缠于具体人事的对他者的反思,也包含了指向忏悔的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最接近于西方忏悔精神的。二是指向群体的反思,在这一部分中重点探讨了“五七反右—文革受难者”的群体反思和“红卫兵—知青”群体的反思,由此透视了知识分子对体制和权势的依附,自我独立性的丧失,以及混迹于群氓中的暴力和残忍。第三节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励志主题这一节主要探讨自传作为一种催人向上,导向乐观的文类,传主的励志奋斗历程及其作为人生表率的重要意义。结语部分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一是现代中国作家的自传观,这一部分主要是从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探讨了三种不同的自传观,包括和盘托出,无条件坦露事实;虽然尊重事实,但是更加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认为真实抵不过隐私;三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有选择说与不说的权利。二是论述了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文史价值,首先探讨了自传的史料价值:为作家生平研究提供背景资料,与作家作品构成互文性,为现代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佐证,为评价他人提供旁证。其次探讨了自传的文学价值,包括自传所塑造的颇具个性的人物形象,风景情致的书写和对文学想象的加入,小说笔法的运用。三是探讨了现代中国作家自传创作的缺失,包括现代中国作家自传中性爱书写的缺失、反思中主体力度的孱弱和反思主体情感的缺失。尽管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创作和研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但是自传无疑是一个具有生存和发展潜力的现代性文体,随着中国自传理论的建构和发展,自传研究必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丁金栋,左金标[10](2012)在《高玉宝:青春作证,再写人生传奇》文中提出《半夜鸡叫》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创作这一经典的是一位有着和书中穷苦孩子一样经历的人,他叫高玉宝。春节后的一天,本刊记者在大连马栏干休所叩开了"战士作家"的家门。坐在记者对面的高玉宝年届86岁,满头白发的他热情洋
二、我与《高玉宝》的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与《高玉宝》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高玉宝,我的忘年交朋友(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5)影响了青少年 教育了几代人——回忆我和高玉宝的交往经历(论文提纲范文)
“党是妈妈我是娃,叫我干啥我干啥” |
“雷锋和我同命人,我做你的接班人” |
高玉宝背笔者上楼 |
“你的书教育了几代人,《半夜鸡叫》家喻户晓” |
(6)文学视野中的识字运动与新人想象 ——论解放区(1937-1949)的启蒙(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从“为甚识字”到“必须识字”——解放区群众识字意识的觉醒 |
第一节 “为甚识字?”:群众识字意识淡薄的原因 |
第二节 “文字下乡”:识字运动缘何开展 |
第三节 “组织引导”:解放区群众识字需求的产生 |
第二章 从组织方式到教学实践——解放区识字运动的开展 |
第一节 自上而下的组织方式 |
第二节 识字活动的多样色彩 |
第三节 所识之“字”与识字课本 |
第三章 从“贫苦落后”到“先进自觉”——解放区识字运动中的新人想象 |
第一节 “贫困溯源”:“旧人”翻心成为可能 |
第二节 “三自行动”:国家主人意识的产生与强化 |
第三节 “确立模范”:新主体的诞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甸华文文学(1950-196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局限 |
第一章 《新仰光报》及其副刊群简介 |
第一节 《新仰光报》简介 |
一、创办背景 |
二、创刊始末 |
三、编者情况 |
第二节 《新仰光报》副刊群的创作概况 |
一、《语林》、《文化宫》副刊 |
二、《缅华学生》副刊 |
三、《下午茶座》副刊 |
四、《湖畔公园》副刊 |
五、《伊江潮》副刊 |
六、《雅杯》、《小说》副刊 |
七、《麦草》副刊 |
第二章 《新仰光报》副刊群与中外文学/文化的引介和传播 |
第一节 国族认同、文化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引介和传播 |
一、一脉相承:20世纪50年代缅华作者的国族认同与文化传统 |
二、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引介与解读 |
三、香港新武侠小说的传播与引介 |
第二节 冷战背景、意识形态与中外文学/文化的引介与传播 |
一、冷战中的“中国立场”:缅华左翼文坛的意识形态化 |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引介与传播 |
三、苏联等外国文学的引介与传播 |
第三章 《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华文学的创作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影响和吸纳:缅华文学中的“同根同源” |
一、时代的烙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
二、精神内核:中国传统文学的投射 |
第二节 国家认同的转向与缅华文学创作的本土化 |
一、对缅甸语言及文艺作品的介绍 |
二、对本土风物的描绘 |
三、本土视维:“我”看缅甸 |
结语 |
附录 |
表1: 《下午茶座》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
表2: 《伊江潮》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
表3: 《雅杯》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
表4: 《小说》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青年出版社与“红色经典”(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雄生产线 |
二、青年生力军 |
三、幕后的辛酸 |
四、文学与宣传 |
(9)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流变研究 |
第一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勃兴(1927 年—1937 年) |
第二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沉寂(1937 年—1949 年) |
第三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缺失(1949 年—1978 年) |
第四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又一个黄金时代(1978 年—) |
第二章 现代中国作家传主身份研究 |
第一节 现代中国作家传主身份预设与寻求认同 |
第二节 现代中国作家传主身份预设与自传真实性 |
第三节 现代中国作家传主身份预设与读者阅读期待 |
第三章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叙事研究 |
第一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不可靠叙述 |
第二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对话性 |
第三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故事性 |
第四章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主题研究 |
第一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婚恋主题 |
第二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反思主题 |
第三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励志主题 |
结语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我与《高玉宝》的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玉宝,我的忘年交朋友[J]. 黄文兴. 中华魂, 2021(03)
- [2]十七年创作谈的生成逻辑[J]. 牛菡.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0(03)
- [3]十七年创作谈的生成逻辑[J]. 牛菡.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0(04)
- [4]我的书房里有颗闪亮的星[J]. 王选庆. 中国老年, 2020(19)
- [5]影响了青少年 教育了几代人——回忆我和高玉宝的交往经历[J]. 张树铭. 侨园, 2020(01)
- [6]文学视野中的识字运动与新人想象 ——论解放区(1937-1949)的启蒙[D]. 雷钰.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甸华文文学(1950-1964)[D]. 唐文思. 厦门大学, 2019(08)
- [8]中国青年出版社与“红色经典”[J]. 黄发有. 当代作家评论, 2014(04)
- [9]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研究[D]. 韩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10]高玉宝:青春作证,再写人生传奇[J]. 丁金栋,左金标. 开心老年,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