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激光核聚变的介绍
- 答:激光核聚变(laser nuclear fusion)是以高功率激光作为驱动器的惯性约束核聚变。在探索实现受控热核聚变反应过程中,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1963年苏联科学家N.巴索夫和1964年中国科学家王淦昌分别独立提出了用激光照射在聚变燃料靶上实现受控热核聚变反应的构想,开辟了实现受控热核聚变反应的新途径激光核聚变。激光核聚变要把直径为1毫米的聚变燃料小球均匀加热到1亿度,激光器的能量就必须大于1亿焦,这在 技术上是很难做到的。直到1972年美国科学家J.纳科尔斯等人提出了向心 爆聚原理以后,激光核聚变才成为受控热核聚变研究中与磁约束聚变平行发展的研究途径。
问:激光核聚变的技术的发展
- 答:对于模拟核试验技术,美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诺瓦”激光器、世界上功率最大的X射线模拟器。1998年,美国能源部就开始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启动“国家点火装置工程”。这项军民两用的高能激光核聚变研究工程计划于2003年投入运行。其中的20台激光发生器是研究工作的大型关键设备。法国激光核聚变研究以军事化为主要目标。为确保法国TN-75和TN-81核弹头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1996年,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就与美国合作实施一项庞大的模拟计划—— “兆焦激光计划”,即高能激光计划。其主要设施是240台激光发生器,可在20纳秒内产生1.8兆焦能量以及240束激光,集中射向一个含有少量氘、氚的直径为毫米级的目标,从而实现激光核聚变。
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进行激光核聚变研究。1998年,日本研制成功了核聚变反应堆上部螺旋线圈装置(LHD)和高15米的复杂真空头,已突破建造大型核聚变反应堆的技术难点。
中国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于1964年提出激光核聚变的设想,处于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1974年,中国采用一路激光驱动聚氘乙烯靶发生核反应,观察到氘氘反应产生的中子。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于敏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了激光通过入射口、打进重金属外壳包围的空腔、以X光辐射驱动方式实现激光核聚变的设想。1986年,中国激光核聚变实验装置“神光”研制成功。
问:激光核聚变的方法
- 答:实现激光核聚变有直接驱动法和间接驱动法两种:①直接驱动法是将激光束直接照射在靶丸表面上,驱动器大多是钕玻璃激光器。优点是激光束的能量利用效率高,运行可靠,且可进行时空控制。缺点是必须要求激光束均匀照射在靶丸表面上,否则会造成向心爆聚的不对称,还可能在烧蚀层等离子体中产生不稳定性,使靶壳破坏 ,造成靶壳和核聚变燃料相互混合而降低压缩(爆聚)效果。此外激光功率的耦合效率(5%—10%)和重复发射脉冲的频率(每秒输出1—10个激光脉冲)都不够高。研究中的新型激光驱动器有KrF准分子激光器及用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器等。KrF准分子激光器的优点是:波长较短,激光吸收效率高,波形整形能力强,输出脉冲幅度可变动范围大等。但还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如激光器的效率、脉冲的重复频率、光学传输的复杂性、激光器的可靠性与耐用性及高成本等。激光泵浦的固体激光器的优点是重复频率高、效率高,通过变频可使波长变短,获得高功率输出,运行可靠等。存在的问题是激光二极管造价高,并需要找到长寿命荧光的激光材料。②间接驱动法是将含有聚变燃料的靶丸悬在一个用高Z材料(如金)做成的小腔内,激光束通过腔壁上的小孔照射在腔的内壁上(不是直接照射在靶丸上)。腔壁表面物质吸收激光束的能量温度升高,产生软X射线。在薄壁层热材料内,辐射和材料之间几乎是热平衡的,因而形成软X射线的辐射场。辐射热波向冷壁传输,高Z冷壁被加热并发射软X射线,成为软X射线的再发射区。软X射线均匀地照射在腔内靶丸上将其烧蚀,经过向心爆聚等过程产生热核聚变反应。间接法的优点是对激光束光斑的均匀性要求不高,且软X射线能均匀辐照在靶丸表面上,实现对称爆聚。缺点是激光通过时等离子体会驱动参量不稳定性,而且激光束能量的利用效率不及直接驱动法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