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型和投资型行业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迪[1](2020)在《中国区域发展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测度及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上海市开办一家企业的时间是35天,而她附近的合肥市则需42天才能创办一家企业,她们两地如此相近,两个地区的营商环境却如此不同。有的地区市场化进程较快,而有的地区市场化进程缓慢。在回答地区营商环境和市场化程度差异这一永恒主题过程中,有别于已有文献从资本投入等分析视角。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出发,有理由认为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形成地区营商环境和市场化程度差距的主要动因。由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差异,地区间有着不同的市场化程度与营商环境,最终形成中国区域和企业不同的经济绩效。制度性交易成本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社会秩序,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地区实行的是开放权利社会秩序,中等地区实行的是相对次弱的权利半开放型社会秩序,高制度性交易成本地区形成的是权利有限准入社会秩序。基于上述客观现实,本文将试图回答以下四个主要层面问题:(1)什么是制度性交易成本?(2)中国区域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到底有多高?与已有的两部测算制度性交易成本着作—《2008中国营商环境》、《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研究结果是否竞相一致?(3)制度性交易成本与营商环境、市场化程度之间的异同,成本上升对营商环境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4)中国政府当下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政策,如“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是否帮助企业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不同区域中的行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多高?它们之间存在的差距有多大?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认为我国制度性交成本较高,但具体有多高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说清楚。作为一项分析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解经济绩效差异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行综合测算和系统性分析。测算的前提是明确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内涵和外延,本文分析框架首先是对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行界定(界定);其次在制度性交易成本界定的基础上进行测算,鉴于目前关于制度性交易成本测算已有两部着作,一部是《营商环境报告》,另一部是《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本文把制度性交易成本与这两部着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异性和共性,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构建指标进行测算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低程度(区域间成本测度及差异比较);再其次对不同行业和股权性质下的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区域中不同行业和不同股权性质的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低程度,运用DID模型识别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实施对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区域中的行业制度成本估算与差异比较);最后并运用扎根理论得出相应的降低对策(降低对策)。具体而言,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文明确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业因制度性因素而产生的不合理成本,制度工具包括冗长的法律法规和政府管制措施,涉企收费、企业进入管制成本、政企关联支出、政府管制成本等都属于制度性交易成本范畴。从宏观层面来看,制度性交易成本具体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未能理顺,各环节体制引发障碍带来的成本,例如行业垄断成本、不合理的税费负担等均属于这类成本。从微观层面来看,理性经济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管制企业市场经济行为,在法制不完全健全条件下,经济人有可能增加行政审批事项,当存在行政审批事项与管制行为过多时,就会产生制度性交易成本。这类成本突出表现为行政审批过程中项目偏多、程序数目复杂等,例如政商关联支出、企业进入规制成本均属于这类范畴。第二,在接受“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业因制度性因素而产生的不合理成本”这一概念基础上,从宏微观经济事后表现层面构建指标体系,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综合测算出中国31个省份制度性交易成本指数。测算后发现指数呈现降低趋势,制度性交易成本指数整体降低幅度从1997年8.41%降低到2014年的7.9%。从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发达省份制度性交易成本最低,综合指数是7.55,相对次弱的是中部地区(8.41),再次是东北地区(8.45),制度性交易成本指数最高的是经济欠发达西部地区(8.63)。这与《2008中国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这两部研究成果相吻合,即市场化程度高、营商环境好的地区就是制度性成本指数低的地区。并运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发现制度性交易成本与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制度性交易成本每下降1%,我国市场化总体程度提高1.307%。只有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才会明显改善地区间的营商环境和市场化程度。第三,本文供给侧改革中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出台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区域中不同行业和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低程度。将2015年作为一个时间临界点,运用“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识别敏感型行业和非敏感型行业成本差异。研究发现敏感类行业成本高于非敏感型行业成本,民营企业承担的制度成本高于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出台之前,处理组承担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均值比对照组均值高出0.163,政策出台之后成本均值高出0.022。说明供给侧改革明显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尤其是降低了竞争性行业类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幅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递减趋势。其中各行业在不同的区域间,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低程度存在差异,在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地区,垄断性行业类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更低,高制度性交易成本地区各行业承担的成本普遍高于低等类地区。说明无论竞争性还是垄断性行业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制度成本更低。第四,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之所以存在较大差距,深层次原因在于制度性交易成本较高的地区大多推行的是“坏”制度,实行的是一种有限准入秩序,所以这类地区大多经济相对落后。处于中等类制度性交易成本地区实行的是一种相对次弱半开放准入秩序,所以属于折中状态。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类地区使用的是一种“强”制度,这类地区实行的是一种权利更加开放准入社会秩序。总之,实行开放准入社会秩序大多数是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地区,这类地区经济较发达,政府与市场关系较为完善,含有较少的行政干预和垄断,企业更能自由进入和退出。
强昊[2](2020)在《基于风险网络的我国股市行业板块传染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网络在壮大的同时也使得金融危机发生的更加迅速。在金融危机期间大量的基金产品会发生巨大的回撤,部分产品更面临着被清算的风险。考虑到高水位合约下的基金经理的动态最优换手率可以降低基金被过早地清算的风险的特征。本文从行业的角度出发,在极端风险的背景下,构建行业板块的极端风险网络,分析行业板块之间的轮动规律,为基金经理提供决策建议。本文选取2005年1月至2019年9月中国股票市场的29个中信一级行业指数收益率序列作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使用Barra风格因子、国家因子的因子收益序列作为解释变量,基于MIDAS-Quantile回归模型估计行业指数收益率的月度VaR序列。在不同行业之间进行基于分位数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并构建行业极端风险网络。研究了 2008年和2015年两次股灾时期各个行业在极端风险网络中的角色,以及动态地分析股灾前后时期板块之间的风险特征。研究表明,不同时期行业间的风险网络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行业的风险输出输入特征也随时间发生改变。周期类的行业例如煤炭、钢铁等均在初期呈现风险净接受的角色,而医药、国防军工等行业则在风险网络的边缘位置。对于成长类的行业例如计算机、通信、电子和传媒则在两次股灾时期表现出不一样的风险特征。在2015年表现出明显的风险净输出特征,而2008年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净输出效应。对于金融板块而言均在股灾初期表现出较强的风险净输出特征。
张韵[3](2020)在《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演进,创新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大势所趋。各国竞相出台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完善创新政策制定,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整体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区域创新政策的有效性需要特别关注。对于区域的创新发展来说,高质量、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有利于规避创新政策失败风险,加快区域创新创业发展,形成区域创新优势,是中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以公共政策分析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创新政策研究文献的梳理、概括和抽象,同时结合区域创新实践,构建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理论;围绕区域创新政策制定中的关键环节,形成以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构建、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区域创新政策内容定制、区域创新政策供给推动,以及区域创新政策执行保障5项内容为重点的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基本分析框架。构建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有利于提升创新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对于形成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十分关键。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选择包括创新政策网络行动者选择、引入与激发,创新政策网络共同价值观的凝炼和培育,创新政策网络组织规则的明确与调适,以及创新政策网络利益冲突的妥善处理。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覆盖,包括创新政策社群覆盖,创新政策专业网络覆盖,创新政策府际网络覆盖,创新政策生产者网络覆盖和创新政策议题网络覆盖。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结构优化,强调创新政策网络的高密度,创新政策网络中心的均衡,创新政策网络中凝聚子群力量约束和创新政策网络的高协同性。高水平的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是制定有效区域创新政策的逻辑前提。区域创新政策情势感知与分析,包括对创新政策情势的准确感知,创新政策问题搜寻的高效率和对创新政策情势的科学分析。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认知与界定,应树立创新政策问题系统思维,对创新政策问题假设进行创造性综合,以及对创新政策问题本质的合理界定。区域创新政策问题阐述与精炼,强调创新政策利益诉求详述和对创新政策目标的权衡与取舍。区域创新政策问题分类与结构,包括区域创新政策重要问题,区域创新政策次要问题和区域创新政策低级问题。精心定制的区域创新政策,应聚焦区域创新优势,适应区域创新能力,化解区域创新问题,并兼顾边界条件约束,以进一步释放区域创新潜力,提升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聚焦区域创新优势,要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创新资源,促进区域优势领域创新,强化区域创新集聚优势。应基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全面评估,调整区域创新政策内容重点;应着力解决组织薄弱、创新锁定、网络分割等特定的区域创新问题,兼顾边界条件约束,适应动态变化的区域技术和产业结构环境。高质量区域创新资源的持续投入,是改善区域创新政策预期效果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资金投入与配置,强调区域创新资金的精准配给,创新金融资本结构合理化和区域创新资金的稳定投入。区域创新人力资本培育与投入,包括高质量区域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以及创新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区域创新基础设施规划与升级,要求建立区域创新技术支持体系和强化创新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良好的创新制度与机制设计,是区域创新政策执行的有力保障。区域创新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与权益维护,要求制定环境与健康标准,规制垄断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推进创新信用制度建设。创新共同体内部融合与互动学习机制构建,强调创建良性合作机制和完善互动学习机制。金融市场完善与创新产出激励,包括创新成果产权激励,知识溢出补偿,创新金融激励,科技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和股权、期权激励。此外,还应根据技术发展保持创新制度的超前性与灵敏性。
梅渟[4](2019)在《管理型和投资型证券行业分类比较分析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当前市场中存在的行业分类标准划分为投资型和管理型两大类,在对其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投资型行业分类标准更适合我国证券市场。一、行业分类标准问题的产生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分工逐渐增多,使得行业这一概念成型。针对行业进行认知和管理,是提升经济活动效率的重要手段。针对行业进行认知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初衷的区分,可以将其划分为管理型和投资型,并且广泛活跃于
朱明磊[5](2019)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筑业经济支柱性地位获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五千余万建筑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大、个人资本少、就业质量差、市民化难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产业工人化手段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学术界针对“建筑业农民工问题”做了诸多探讨,普遍指出从事“苦、累、险、脏、乱、差”工作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承受着权益保障严重不足、职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等诸多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典型代表,但是鲜有系统研究“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机理与对策”的学术成果,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影响机理和路径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全国性调研数据,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问题和现实障碍。(1)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探究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演变历程和现状问题;(2)从建筑农民工自身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障碍和外部条件(社会、政府、行业、企业)障碍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3)从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两个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次,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7个影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因素;(2)借助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辨析和层阶分析,得到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图;(3)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是“在社会、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共同提升的过程,最终享有现代产业工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城市社会福利待遇”。再次,借助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工地调研访谈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设计调研问卷,并选取重庆市2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研访谈;(2)根据第二次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完成了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3)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利用SD工具构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借助中国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设定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等不同政策情景运行该动态仿真模型,情景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敏感程度,动态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影响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数量变化和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速率变化的政策敏感因素。最后,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以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为最终目标,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建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积累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并明确了对策措施的阶段性和时序性。本文遵循“现状问题-障碍分析-机理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形成了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丰富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相关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应用范畴,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参考和智力支持。
李联,朱怡安,任佩琪[6](2018)在《工业和信息化行业门类分类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对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渐深入,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招投标已很难满足需求,基于大数据的招投标平台开始逐渐成为各地发展趋势。当前平台所能使用的分类为2011年颁发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但该分类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兴行业发展的需要,文章结合各自特点和发展趋势,构建了一套工业和信息化行业门类分类标准。
麦敏[7](2018)在《行业对股票市场规模效应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股票市场中普遍存在规模效应现象和行业效应现象。规模效应是指在股票市场,按公司市值大小分组,市值小的公司股票回报率高,市值大的公司股票回报率低。现有文献主要从风险的角度、流动性的角度、投资者非理性的角度等对规模效应进行解释。有关行业效应,现有文献主要是研究行业对股票回报率的影响和从行业效应与其他效应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研究。虽然现有文献很少从行业这一角度来解释规模效应,但是我们知道行业影响股票的收益率,不同的行业生命周期其股票回报率可能不一样,而公司规模大小可能反映了不同行业生命周期,也就是说规模效应可能是行业引起的。本文首先基于排序分组法——十组分类法对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规模效应进行检验,以每年6月末个股市值从小到大排序,平均分成10组,测算1998-2016年各分组的平均回报率。实证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着的规模效应现象,第1组与第10组的回报率差异达30.12%,小公司比大公司获得更高的股票回报率。接下来通过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行业回报率的特征,可以得出我国股票市场不同行业的回报率存在显着的差异。然后采用多因素模型来研究行业对股票回报率的影响,将股票回报率对市场指数回报率和行业指数回报率进行回归,可以算出行业对股票回报的影响部分,为进一步检验行业对规模效应是否有影响打下基础。最后,将每个股票的回报率剔除其行业影响部分,再按十组分类法进行排序,测算1998-2016年各分组剔除行业影响的平均剩余回报率。结果显示行业对规模效应存在影响,无论采用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还是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标准进行研究,都使得第1组合第10组的回报率差变小了,两者的差值为22.57%(证监会),24.35%(申银万国),都小于30.12%。综上,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着的规模效应,而行业通过影响股票回报率进而影响规模效应,使得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效应程度减弱。
李旻[8](2017)在《投资集中度与基金业绩表现的关系 ——基于中国主动管理型开放式股票基金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基金的投资集中度是否会对基金的超额收益产生影响。旨在为基金投资者在基金选择上提供一定的建议,同时也为基金管理人在投资组合的配置方面提供参考。本文选取了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150支符合研究条件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作为数据样本,以行业集中度和持股集中度这两个描述投资集中度的重要指标作为主要研究的变量,同时添加了其他的相关控制变量后,采用与基金的超额收益指标之间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的方式来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对数据样本进行了整体回归分析后发现,从长期来看,基金投资经理的行业选择能力与基金的超额收益之间并无显着的关联,但投资经理的个股选择能力可以为基金带来超额的业绩收益,同时,如果一支基金的股票换手率过高会对基金的业绩带来负面的影响。其次,本文将整体数据样本根据市场情况划分为了牛市、熊市及震荡市三个子样本区间。在分别进行了回归分析后,发现持股集中度指标在不同的时期都能够为基金带来超额收益。而基金换手率,基金规模和基金持股个数的表现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并不稳健。本文最终得出的研究结论是,持股集中度高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可以为投资者创造相对更高的额外收益。但不同操作风格和属性的基金,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下,所具有的优势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的市场趋势下,基金投资者在基金的选择上也应该有所变化。
孔翠英[9](2017)在《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税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结构性矛盾日渐凸显,尤其是进入“十二五”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产能过剩、收入差距拉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制约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问题更为突出,由于地区经济长期依赖资源优势,形成了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一、三产业发展缓慢;煤炭、石油、化工、冶炼等资源型产业发展迅速,而现代制造业发展缓慢的畸形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源型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桎梏,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以及行业结构的协调成为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政府干预可以推动和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尤其对于后起国家或地区而言,政府的宏观政策可以帮助其实现产业发展阶段的赶超。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税种设置、征税对象选择、税率高低设计、税收优惠政策运用等,从供给角度影响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配置,从需求角度影响产品价格、企业利润、个人收入等,进而影响消费、投资等需求结构,并最终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在结构性矛盾已经影响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已作出相应调整?当前的税收制度对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是否起到促进作用?如何能够提高税收对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效果?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廓清这些问题的理论脉络,并结合现实给予解决的思路。在回顾前人研究成果、对大量相关文献研读和评述的基础上,本文从界定产业结构调整等核心概念入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作为铺垫,从经济学视角构建了论文研究的理论框架。内生增长理论为税收影响产业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税收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则主要通过供给和需求两个渠道,针对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可运用税种、税收要素和税收优惠等发挥税收的影响作用。在构建理论框架基础上,本文对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税收构成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现状考察。从现状考察结果出发,重点对税收对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税收对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二是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税收对资源型地区二、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税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颇为复杂,宏观税负、税收体系、主体税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方向和力度不一而同,但总体上税收对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贡献力度较小,没有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以实证研究结论为依据,本文从税制优化总体思路、税收体系布局、侧重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税种优化、侧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税制优化等多角度提出了促进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税制优化建议。本文的主要工作、观点如下:(1)税收通过影响供给和需求因素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分析得出影响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等供给因素和消费、投资、中间投入等需求因素;而税收通过影响资源价格、资本价格、劳动力价格等会影响行业供给和需求,进一步影响产业的规模和速度。(2)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问题突出,但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佳,地区税收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也不甚协调。本文在确定资源型地区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源型地区面临的经济增长落后、产业结构失衡等突出问题。问题的解决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但问题的存在又加大了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1994年至今,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虽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总体失衡状态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地区税收构成状况同样体现出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态势,税收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较差。(3)税收对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复杂,资源型地区应更侧重于运用税收手段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对税收影响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宏观税负、税收体系、税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不一而同。主要结论包括:宏观税负水平的上升不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却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从主体税系角度看,流转税对产业结构调整没有显着影响,所得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为正,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则为负;从主体税种角度看,增值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呈显着负影响,其余税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均不显着;消费税和资源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呈显着正影响,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呈负影响。(4)所得税和流转税总体上不利于产业内部行业结构调整。本文以资源型地区山西为例,采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了所得税和流转税对产业内部行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只有所得税在短期内能够对第二产业内部行业结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但所得税和流转税对行业结构的不利影响在长期内趋于消失。实证研究结果还表明现行税制对行业结构调整的贡献度较小,没有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通过优化税收体系完善其功能。(5)为发挥税收对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结合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侧重方向,应适当确定宏观税负、对税收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可将资源税等税种的立法权下放给地方。主体税种的优化可按侧重促进合理化和侧重高级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本文的创新和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选择具有共同产业结构特征的资源型地区作为研究范围,使对产业结构的研究既有针对性又避免以偏概全;从宏观税负、主体税系、主要税种三个层次全方位研究税收对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方面的影响,使得研究更加深入和更具层次性;将面板数据模型应用于税收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拓展了此领域研究方法的运用。
张朋松[10](2016)在《企业培训交易费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培训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分为一般性在职培训和特殊性在职培训。目前学者对企业培训的研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方面的研究,投资与收益方面的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培训收益与员工工资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或者是运用比较制度理论对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力资本投资进行比较研究。但运用交易费用理论针对企业培训行业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交易费用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宏观层面的问题,针对一个行业进行有针对性研究的学者还不多。本文采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工具,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论中的回归分析和层次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菲法,针对企业培训交易费用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同时针对影响企业培训交易费用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减少交易费用的一些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首次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与模型对企业培训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企业培训交易费用进行定义,然后运用弗鲁博顿和芮切特的交易费用分类方法对企业培训交易费用进行分类。首先把整个培训交易费用分为政治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和市场型交易费用,然后把市场型交易费用分为培训前交易费用、培训中交易费用和培训后交易费用,并对如何减少交易费用提出建议思路。2.首次运用预测模型对影响讲师课酬交易费用的因素进行分析与预测本文在研究讲师课酬预测模型之前,首先采用德尔菲法对课程体系进行定性研究,得到了相对规范、完整、符合行业特点的课程体系。然后运用预测模型对影响企业培训交易费用-讲师课酬的因素进行分类,找到真正影响讲师课酬的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以便于培训管理者在培训前进行预算管理,并为与讲师或助理进行谈判提供依据。3.首次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培训评估效果进行预测企业培训评估主要采用柯氏四级评估模型,由于柯氏评估属于事后评估,而且三、四级评估费用较高,如果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出现教学事故已经无法避免,所以事后评估有其弊端。本文将建立培训前交易评估预测模型,方便培训管理者在培训前对培训效果进行预测,以最大限度减少培训事故。4.首次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和比较制度方法对企业培训演进路径进行研究传统的企业培训阶段划分是按照时间发展或培训模式的变更为划分依据的,本文的研究角度不同以往,主要是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培训的演进路径进行研究,运用比较制度对市场型交易费用和管理型交易费用进行比较,并将演进路径分为三个阶段。
二、管理型和投资型行业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管理型和投资型行业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区域发展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测度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制度性交易成本内涵相关文献 |
二、制度性交易成本测度文献综述 |
三、制度性交易成本对经济绩效影响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基本思路及结构安排 |
一、本文基本思路 |
二、结构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说明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制度性交易成本:渊源、内涵及分析范式 |
第一节 制度性交易成本概念的渊源 |
一、交易成本与制度性交易成本隶属关系分析 |
二、制度性交易成本概念的演进 |
第二节 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内涵 |
一、制度性交易成本概念解释存在分歧 |
二、制度性交易成本性质—不合理成本的重新解释 |
三、制度性交易成本分类 |
四、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存因 |
第三节 制度性交易成本分析范式的逻辑框架 |
一、制度性交易成本基本定律 |
二、制度性交易成本形成、过程和假设 |
三、制度性交易成本:理解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分析范式 |
四、制度性交易成本差序的制度来源 |
第四节 制度性交易成本对经济制度效率的影响:两个维度 |
一、制度性因素引起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升 |
二、成本上升影响经济制度运行效率:基于两个维度分析 |
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三章 制度性交易成本与营商环境分析 |
第一节 营商环境指数作为衡量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原因解释 |
一、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紧密相关 |
二、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比原因解释 |
第二节 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多维度比较 |
一、营商环境报告简况 |
二、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多维度比较 |
第三节 营商环境成本测算及结果对比 |
一、营商环境便利指数评分方法 |
二、全球营商环境测算结果比较 |
三、中国营商环境现状及分省排序 |
四、营商环境高、中、低指数差异的制度解释 |
第四节 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关系:假设与验证 |
一、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相互关系假设 |
二、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相互关系验证 |
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四章 制度性交易成本与市场化程度分析 |
第一节 市场化指数作为衡量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原因解释 |
第二节 市场化指数的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方法 |
一、市场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二、市场化程度指标测算方法 |
第三节 中国各省市场化程度进展和总体排序 |
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总体进展情况:1997-2014 |
二、中国各省份市场化变动及总体排序 |
三、区域间市场化程度差异制度之解释 |
第四节 市场化程度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相互关系:假设与验证 |
一、市场化程度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维度比较 |
二、市场化程度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相互关系假设 |
三、市场化程度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相互关系验证 |
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五章 中国区域制度性交易成本测算及差异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制度性交易成本测度方法回顾 |
一、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直接测算方法回顾 |
二、间接角度进行测算的方法回顾 |
第三节 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基本指标体系构建及结果对比 |
一、制度性交易成本指标构建及比较 |
二、区域间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指数测算方法及结果分析 |
三、制度性交易成本与营商环境和市场化指数比较分析 |
第四节 区域间制度性交易成本差异的门限效应检验 |
一、模型构建 |
二、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三、面板平稳性检验 |
四、门限检验及结果区制划分 |
五、内生性检验及门限回归分析结果 |
六、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六章 区域中的行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估算及降低成效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计量模型设定 |
二、变量定义 |
三、数据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平行趋势检验 |
二、行业类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低程度比较:单变量估计结果 |
三、政策实施对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的影响:双重差分回归结果 |
四、中国区域中的行业制度交易成本差异比较分析 |
五、内生性检验:工具变量法 |
六、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基于企业所有制视角异质性检验 |
第六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启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降低对策及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降低对策及建议 |
一、基于扎根理论分析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障碍 |
二、扎根理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探索性分析 |
三、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对策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附表 |
附录Ⅱ: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风险网络的我国股市行业板块传染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3.1 论文的创新点 |
1.3.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风险传染 |
2.2 计量方法 |
2.3 MIDAS方法 |
2.4 极端风险网络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Barra因子暴露以及因子收益 |
3.1 因子暴露 |
3.2 因子收益 |
第4章 模型原理 |
4.1 Quantile回归模型与VaR |
4.2 MIDAS-Quantile回归模型 |
4.3 coverage检验与信息准则 |
4.4 基于分位数的因果检验 |
4.5 极端风险网络图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数据描述 |
5.1.1 行业日度收益率序列 |
5.1.2 行业月度VaR序列 |
5.2 行业极端风险网络图 |
5.3 板块时变极端风险网络 |
第6章 总结 |
6.1 总结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的基础理论与逻辑分析框架 |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 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 |
3 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构建环节的有效性 |
3.1 创新政策网络的选择 |
3.2 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覆盖 |
3.3 创新政策网络的结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环节的有效性 |
4.1 创新政策情势的感知与分析 |
4.2 创新政策问题的认知与界定 |
4.3 创新政策问题的阐述与精炼 |
4.4 创新政策问题的分类与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创新政策内容定制环节的有效性 |
5.1 内容定制关键之一,聚焦区域创新优势 |
5.2 内容定制关键之二,适应区域创新能力 |
5.3 内容定制关键之三,化解区域创新问题 |
5.4 内容定制关键之四,兼顾边界条件约束 |
5.5 本章小结 |
6 区域创新政策供给推动环节的有效性 |
6.1 区域创新资金投入与配置的政策供给推动 |
6.2 创新人力资本培育与投入的政策供给推动 |
6.3 创新基础设施规划与升级的政策供给推动 |
6.4 本章小结 |
7 区域创新政策执行保障环节的有效性 |
7.1 创新政策执行的制度保障: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与权益维护 |
7.2 创新政策执行的机制保障:创新共同体内部融合与互动学习 |
7.3 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保障:金融市场完善与创新产出激励 |
7.4 创新政策执行的弹性保障:创新制度的超前性与灵敏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管理型和投资型证券行业分类比较分析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行业分类标准问题的产生 |
二、不同类型行业分类标准介绍 |
三、不同类型行业分类标准对比分析 |
四、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启示 |
(5)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建筑业农民工 |
2.1.3 建筑业产业工人 |
2.1.4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
2.1.5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 |
2.1.6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
2.3.2 社会权利贫困理论 |
2.3.3 需求层次理论 |
2.3.4 系统相关理论 |
2.3.5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3.6 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
3.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历史追溯 |
3.1.1 历史起源 |
3.1.2 演进历程 |
3.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考察 |
3.2.1 职业化现状 |
3.2.2 市民化现状 |
3.2.3 产业工人化现状 |
3.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自身资本积累障碍 |
3.3.1 人力资本积累障碍 |
3.3.2 经济资本积累障碍 |
3.3.3 社会资本积累障碍 |
3.4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外部条件限制障碍 |
3.4.1 社会方面障碍 |
3.4.2 政府方面障碍 |
3.4.3 行业方面障碍 |
3.4.4 企业方面障碍 |
3.5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趋势预判 |
3.5.1 维持现状 |
3.5.2 改变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解析 |
4.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1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2 基于调研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3 基于访谈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4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
4.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研究 |
4.2.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
4.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
4.2.3 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结果 |
4.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解析 |
4.3.1 直观分析 |
4.3.2 深层次分析 |
4.3.3 系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 |
5.1 样本来源与数据统计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描述性统计 |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评价 |
5.2.1 人力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2 经济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3 社会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4 “三资”总存量现状描述 |
5.3 静态实证分析 |
5.3.1 Logit模型简介 |
5.3.2 Logit模型构建 |
5.3.3 Logit模型结果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 |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 |
6.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6.1.2 系统动力学特征 |
6.1.3 系统动力学对本文的适用性 |
6.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 |
6.2.1 仿真模型构建步骤 |
6.2.2 人力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3 经济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4 社会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5 系统因果关系总图构建 |
6.2.6 系统存量流量图绘制 |
6.2.7 函数关系说明 |
6.2.8 系统模型检验 |
6.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情景分析 |
6.3.1 情景分析思路 |
6.3.2 情景分析方法及主要流程 |
6.3.3 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价 |
6.3.4 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 |
6.3.5 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 |
6.3.6 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 |
6.4 本章小结 |
7 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对策建议 |
7.1 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1.1 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
7.1.2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 |
7.1.3 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 |
7.1.4 加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7.1.5 加强建筑工人劳动权益保护 |
7.1.6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
7.1.7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发展体系 |
7.1.8 改善建筑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 |
7.2 经济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2.1 完善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制度 |
7.2.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7.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
7.2.4 建立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
7.2.5 加速推行“房地产税” |
7.3 社会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3.1 提高组织化程度 |
7.3.2 改善建筑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
7.3.3 促进城市社会融入 |
7.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
7.4 实现对策建议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
C 调查问卷Ⅰ |
D 调查问卷Ⅰ统计结果 |
E 各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工作总结(部分) |
F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G 调查问卷Ⅱ |
H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行业对股票市场规模效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逻辑框架 |
1.5 本文的创新与贡献 |
2 文献综述 |
2.1 股票回报的规模效应 |
2.1.1 规模效应的存在 |
2.1.2 规模效应与其他异象的关系 |
2.1.3 规模效应产生的原因 |
2.2 股票回报的行业效应 |
2.2.1 行业效应的存在 |
2.2.2 行业集中度对股票回报率的影响 |
2.2.3 行业周期性对股票回报率的影响 |
2.2.4 行业所处生命周期对股票回报率的影响 |
2.2.5 行业效应与其他效应的关系 |
2.3 文献小结 |
3 行业影响规模效应的实证设计 |
3.1 行业及其划分方法 |
3.1.1 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 |
3.1.2 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标准 |
3.2 股票市场规模效应的实证设计 |
3.2.1 数据选取 |
3.2.2 排序分组法——十组分类法 |
3.2.3 变量定义 |
3.3 多因素模型与行业影响规模效应的实证设计 |
3.3.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3.3.2 多因素模型 |
3.3.3 行业影响规模效应的实证设计 |
4 行业对规模效应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股票市场规模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 我国股票市场行业回报率的特征分析 |
4.2.1 按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的行业回报率特征分析 |
4.2.2 按申银万国行业分类的行业回报率特征分析 |
4.3 行业对股票回报率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描述 |
4.3.2 股票回报率的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
4.4 行业对规模效应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投资集中度与基金业绩表现的关系 ——基于中国主动管理型开放式股票基金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文章结构与框架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文献综述 |
1.5.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我国公募基金的市场概况 |
2.1 公募基金的含义及分类 |
2.2 我国公募基金市场的发展回顾 |
2.3 我国公募基金市场的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证分析 |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说明 |
3.1.1 数据来源说明 |
3.1.2 样本选择及首次筛选说明 |
3.2 变量选取及样本二次筛选说明 |
3.2.1 行业持仓集中度指标(Industry Concentration Index) |
3.2.2 行业内持股集中度指标(Within-Sector Concentration Index) |
3.2.3 基金业绩评估指标(Jensen Alpha) |
3.2.4 在变量计算过程中的样本二次筛选说明 |
3.3 实证研究模型说明 |
3.4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3.5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3.5.1 全样本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3.5.2 分周期样本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3.5.3 回归分析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关于集中投资与分散投资的一些建议 |
4.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税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
1.2.2 关于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
1.2.3 关于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研究 |
1.2.4 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税制优化研究 |
1.2.5 文献研究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资源型地区的内涵 |
1.3.2 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
1.3.3 税收相关概念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创新与不足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主要创新 |
1.5.3 可能的不足 |
第2章 税收影响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机制 |
2.1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产业结构理论 |
2.1.3 影响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
2.2 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
2.2.1 税收介入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市场失灵理论 |
2.2.2 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3 税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 |
2.3.1 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机制 |
2.3.2 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中观机制 |
2.3.3 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机制 |
2.4 税收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
2.4.1 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供给视角 |
2.4.2 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需求视角 |
2.5 税收影响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工具 |
2.5.1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 |
2.5.2 税收作用于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工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构成现状考察 |
3.1 资源型地区范围确定及问题分析 |
3.1.1 资源型地区范围的确定 |
3.1.2 资源型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 |
3.2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状况考察 |
3.2.1 地区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
3.2.2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状况 |
3.3 资源型地区税收收入构成状况考察 |
3.3.1 资源型地区税收收入总体状况 |
3.3.2 资源型地区税收收入的税种分布状况 |
3.4 资源型地区税收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
3.4.1 税收的产业构成 |
3.4.2 产业税收负担 |
3.4.3 产业税收贡献 |
3.4.4 税收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税收对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效果考察 |
4.1.1 产业结构调整程度的度量指标 |
4.1.2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测度 |
4.1.3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测度 |
4.2 税收影响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模型设计 |
4.2.1 实证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2.3 实证模型构建 |
4.3 税收影响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实证分析 |
4.3.1 实证分析过程 |
4.3.2 实证分析结论 |
4.4 税收影响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实证分析 |
4.4.1 实证分析过程 |
4.4.2 实证分析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税收对资源型地区行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资源型地区行业结构调整状况 |
5.1.1 第二产业内部行业结构调整状况 |
5.1.2 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调整状况 |
5.2 山西行业结构调整中的税收构成 |
5.2.1 第二产业内部行业税收构成 |
5.2.2 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税收构成 |
5.3 税收对资源型地区第二产业内部行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样本数据选取与实证模型选择 |
5.3.2 实证分析过程与结果 |
5.3.3 实证分析结论 |
5.4 税收对资源型地区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样本数据选取与模型选择 |
5.4.2 实证分析过程与结果 |
5.4.3 实证分析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税制优化建议 |
6.1 促进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税制优化总体思路 |
6.1.1 总量优化——确定资源型地区适当的宏观税负水平 |
6.1.2 功能优化——突出税收对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控功能 |
6.1.3 税权优化——将部分税种的立法权下放给地方 |
6.2 促进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税系结构优化 |
6.2.1 主体税系结构的调整 |
6.2.2 流转税内部结构的优化 |
6.2.3 所得税内部结构的优化 |
6.3 侧重促进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税种优化 |
6.3.1 突出消费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功能 |
6.3.2 充分发挥资源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引导作用 |
6.3.3 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促进资本要素的合理配置 |
6.3.4 完善个人所得税,促进人力资本在产业间的合理流动 |
6.4 侧重促进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税制优化 |
6.4.1 秉持税收中性原则对增值税进行深化改革 |
6.4.2 突出税收优惠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导向功能 |
6.5 配套措施 |
6.5.1 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
6.5.2 合理的政府宏观产业政策布局 |
6.5.3 改变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
6.5.4 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致谢 |
(10)企业培训交易费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1 培训管理方面 |
1.3.2 培训讲师方面 |
1.3.3 参训学员方面 |
1.3.4 培训机构方面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对象概念的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综述 |
2.2 交易费用理论综述 |
2.3 企业培训文献综述 |
3 企业培训行业交易费用分析 |
3.1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培训模型 |
3.2 企业培训交易费用实证研究 |
3.2.1 培训前市场型交易费用 |
3.2.2 培训中市场型交易费用 |
3.2.3 培训后市场型交易费用 |
3.3 小结 |
4 市场型交易费用研究 |
4.1 明确问题 |
4.2 建立多级递阶层次结构 |
4.3 建立判断矩阵 |
4.4 相对重要性计算 |
4.5 一致性检验 |
4.6 第三层次AHP分析 |
4.7 计算综合重要度 |
5 市场型交易费用之讲师课酬费用研究 |
5.1 课程体系研究 |
5.1.1 现有课程体系 |
5.1.2 调查结果 |
5.2 基于因子分析的讲师课酬交易费用研究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择 |
5.2.3 相关分析 |
5.2.4 回归分析 |
5.3 小结 |
6 市场型交易费用之评估交易费用研究 |
6.1 建立指标体系 |
6.2 一级评估数据收集 |
6.3 讲师数据 |
6.4 相关分析 |
6.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6.6 小结 |
7 政治型交易费用研究 |
7.1 国家层面交易费用研究 |
7.1.1 国家管理机构设置 |
7.1.2 企业培训相关法律 |
7.1.3 有效减少政治型交易费用的方法 |
7.1.4 国外成功经验借鉴 |
7.2 行业层面交易费用研究 |
7.2.1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 |
7.2.2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 |
7.2.3 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 |
7.2.4 美国培训认证协会 |
7.3 小结 |
8 管理型交易费用研究 |
8.1 管理型交易费用分类 |
8.2 管理型交易费用之工资 |
8.3 管理型交易费用之房租 |
8.4 管理型交易费用之税金 |
8.4.1 营业税 |
8.4.2 增值税 |
8.4.3 企业所得税 |
8.4.4 个人所得税 |
8.4.5 其它费用 |
8.4.6 营业税改增值税 |
8.5 小结 |
9 企业培训发展路径研究 |
9.1 按照时间阶段划分的演进路径 |
9.2 按照交易费用划分的演进路径 |
管理型交易费用(X>Y)'>9.2.1 第一阶段: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X>Y) |
市场型交易费用(Y>X)'>9.2.2 第二阶段:管理型交易费用>市场型交易费用(Y>X) |
9.2.3 第三阶段:管理型交易费用≈市场型交易费用(Y≈X) |
10 结论与创新 |
10.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10.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0.3 本文的主要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索引 |
作者简历 |
主要学术活动与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管理型和投资型行业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区域发展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测度及比较研究[D]. 朱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
- [2]基于风险网络的我国股市行业板块传染效应的研究[D]. 强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D]. 张韵.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管理型和投资型证券行业分类比较分析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启示[J]. 梅渟. 财会学习, 2019(34)
- [5]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 朱明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6]工业和信息化行业门类分类方法研究[J]. 李联,朱怡安,任佩琪. 统计与决策, 2018(14)
- [7]行业对股票市场规模效应的影响研究[D]. 麦敏.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投资集中度与基金业绩表现的关系 ——基于中国主动管理型开放式股票基金的实证研究[D]. 李旻.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9]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税制优化研究[D]. 孔翠英. 山西财经大学, 2017(09)
- [10]企业培训交易费用研究[D]. 张朋松. 北京交通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