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地区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平顶山地区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平顶山地区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戚晓思[1](2021)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技能上不断提升,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创新突破。本研究通过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讨论并试图揭示促进其体系保障和建设的提升策略。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视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管理系统,将其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系统设计缺陷、全程性困境、优质性欠佳等问题,结合所需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者发现高校音乐专业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有效实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此实现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的认知与提升。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但是这些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都尚未清晰。这既局限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理论的发展,又影响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进程。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选取H省不同类型的三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进行详细的个案实施研究;再通过对H省17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的实地调研,访谈45名音乐专业领导和教师,运用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提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最后找出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及作用,并回收2112份学生调查问卷进行样本描述与实证检验。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涉及H省公立本科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主要问题及成因与影响因素作用。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深入探寻H省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音乐学院在其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具体差异,再从H省17所高校音乐学院的广泛调研中归纳出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发现其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师资结构不合理、培养质量差异大、研究创作成果少和社会服务较单一。针对其主要问题的内部归因包括: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外部归因包括: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2)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研究分析得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专业教学标准、评估专业教学质量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主要由变革人才培养理念、设置专业特色课程、丰富专业教学模式构成;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构成。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在提升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且积极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为原则,从确立平等地位、优化教学条件、给予相应自主权、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五个方面提出保障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建议,探寻高校音乐专业特色化、多样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张云波[2](2020)在《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的研究 ——基于825份民事判决书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深入了解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特征,达到降低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率、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缓解体育教师担忧的目的,本研究根据中国法律文书网2015年12月3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873份判决书中有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特征的825份民事判决书,通过文献综述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学段、还是总数都存在男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概率远大于女生的现象;小学学段至高中学段存在女生发生伤害事故比例逐渐降低的规律;随着学段上升学生发生体育伤害事故的人数呈下降趋势;小学和初中阶段其他类受伤人数最多,高中和大学学段学生容易在足球和篮球项目上受伤;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受伤多发生在体育课,大学阶段伤害事故主要是学校组织的比赛;小学和中学阶段,多发生在自由活动时,高中和大学比赛的练习方式受伤案例较多;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原因多是由意外造成;小学学段多集中在上肢和牙齿受伤,中学阶段学生上肢受伤概率高,高中和大学阶段发生死亡的案例较多。对此,一是加强对全学段男生和低年级女生的管理和安全教育,同时关注小学和初中学段学生的安全情况;二是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三是体育活动做到组织有序,严格要求,建议多采用集体练习和分组练习的方式,将学生放到教师监控范围内,防止打闹、追逐的情况,减少自由活动时间,预防学生跌倒;四是准备活动充分,确保场地器械安全、服装鞋帽符合规范,尽可能降低师生比;五是减少学生在校自由活动的时间,对于大强度的训练要循序渐进,防止局部过度疲劳;六是规范学生技术动作,进行规则教学,练习常规的自我保护方法,学生比赛时教师尽可能充当裁判;七是每学年定期检查学生身体、对存在心脏病、关节问题的学生要特别关注甚至是暂停体育课,引导学生一旦发现身体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八是进行同质分组,足篮球运动中尽可能保证水平相当的学生同组,每个项目可以选择一个责任心较强的学生作为安全员;九是建议对于学生发生的体育伤害事故采用学校买单或者通过保险制度转移风险,规定只要体育教师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就不承担责任。

刘跃[3](2020)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办法的实施给高校开展专业认证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盐城师范学院作为全国首家通过中学第二级全科认证的试点高校,此背景下对其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以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以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为研究个案,从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实施效果这几个维度,呈现并分析认证背景下当前高校体育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与认证理念存在的偏差,探析认证理念下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是如何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融入术科教学改革之中。通过研究得出:(1)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与专业认证指导理念仍有偏差,体现在:课程教学理念层面“重教轻学”仍存在;教学目标重技能传授、职业情感培养欠缺;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需求贴合性不强;教学方法保守,学生主体能力不能有效发展;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且评价主体单一。(2)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以认证理念为核心,其术科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特色,体现在:课程理念以师德教育为先,由“教会”学生向学生“会教”转变;教学目标凸显师德培养,关注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内容科学性、基础性并重,综合性、实践性兼顾;教学方法上积极尝试多样化教学,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效果;教学评价向过程性评价方式转变,多元评价主体参与,有效关注学生动态发展,以评促进。

席蕊[4](2020)在《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制订并印发的《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关系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表示体育人才资源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首要驱动力,要积极推进人才强体的战略实施。《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提出调动各方力量构建多元化后备人才发展格局,不断壮大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提高体育后备的综合素质。竞技体操是我国在国际体育舞台的夺金优势项目,但体操项目的发展却受到参与人口不足、后备力量薄弱等因素影响。河南省作为传统的人口大省,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便获得了世界体操冠军的荣誉战绩,在此批队员退役后河南体操便陷入了后备人才数量不足的困境。即便2010年河南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成立,做出了多项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截止目前河南体操在训人口仍仅有百余人。运动员梯级队伍结构不合理、教练员队伍的执教活力难以激发、学训矛盾突出、科学化训练水平不足等问题都影响着体操后备培养工作的进展。因此应根据河南省社会发展情况和实际需求,探索适合本省的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方法,提升体操人才储备数量及培养质量,推动河南省体操项目进一步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南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河南省体操训练基地、郑州市体操中心和平顶山市中心体校的竞技体操运动员、教练员及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针对运动员不同年龄阶段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采用了合理的调查方法,从后备运动员、教练员队伍、培养过程、培养效果、培养保障等方面对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培养环节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由运动员方面来看:当前河南省竞技体操运动员的整体数量较少,各梯级队伍后备人才储备不足,输送路径缺乏内部竞争压力,且出现全省男女体操运动员人数比例失衡状况;二、三线训练队伍的运动员流动性较大;进行走训的队员学习效果良好,但以三集中形式管理的借读队员的成绩普遍难以达到学校要求。2.由教练员方面来看:河南省竞技体操教练员的总数偏少,且由外省引进人才数目较少;全省体操执教队伍以老带新情况较好,但各级训练单位存在教练资源分配不合理现象;学历结构基本合理并具有良性发展趋势;教练员以初、中级职称为主,高级职称晋升被编制数量所限制;培训次数较少,组织形式单一,普遍存在多方面知识及实践方法需求。3.由训练方面来看:地市级三线队伍的训练时长不足,队员的参训时间难以固定;各训练单位的训练计划制定结合大纲情况不理想,且地市级训练点的训练计划完成度不足;与往年相比家长送来参训的队员人数增多,体操的社会群众基础差但被城市家庭接受的程度出现一定的提升。4.由赛事和成绩方面来看:幼儿体操比赛发展情况较好,逐渐发展为河南省体操项目选材的主要来源渠道,但赛事建设仍存在“断档”情况;近十年来,成年组女子获奖人次较男子更稳定,青年组女子获奖人次起伏较大,女子团体成绩自2016年至今发展较好,成年组男子团体未获取过名次;河南省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跳马和吊环两项成绩较为稳定,但男子成年组在单杠、自由体操和双杠出现了明显弱势,女子运动员的跳马和自由体操两项成绩较突出,且其他各项目的发展都较为均衡。5.由发展保障方面来看:河南省竞技体操各训练单位的条件及设施基本可满足运动员训练需求,但三线队伍的训练场地设施和后备保障不够完善;选材渠道较少,选材的质量和准确性缺乏相关设备及条件的保障;针对教练员的奖惩规定不明确;体操相关发展政策的制定、传达及落实缺乏联贯性。结合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河南省相关政府部门下达文件政策保障体操进校园,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培训及赛事的承办;(2)河南省应加强引进外省优秀教练员工作,并制定教练员奖惩等可行性政策,合理分配资源,科学协调运动员的学、训和生活;(3)教练员树立正确执教观念和训练目标并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加强优质运动员的引进工作;(4)鼓励相关社会机构承担体操宣传推广工作,以开展体操运动俱乐部的方式扩充参与人口基数。

陈永青[5](2019)在《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我国少儿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肥胖和超重检测率持续上升的现状,探求更安全、更有趣、更有效的少儿身体锻炼新内容和新方式,引导少儿从小养成注重身体锻炼的运动家精神,帮助他们获得能够产生长期健康效益的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不仅是预防肥胖,促进健康,强健体魄最积极、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当前体育科学与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课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和统计法,对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的构建展开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一、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五个子体系构成,五个部分即自成体系,又相互作用和影响,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二、幼儿快乐体操以培养幼儿的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为总体目标,体系构建以幼儿为本,坚持时限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可行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整个目标体系由精神运动、运动认知、运动社会3大领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身体认知、空间认知、运动知识、规则意识、社交技能、情绪管理和意志品质等9种关键能力,22项核心经验以及157个阶段性操作目标构成。三、教学内容子体系的构建要坚持把对应目标与兴趣满足相结合、近期效应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着眼整体与关注个体相结合、愉悦身心与技能提升相结合、健康素质与竞技素质协同发展等要求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内容体系之中。整个内容体系包括138个运动技能练习,54种身体素质练习,38个运动认知主题内容和12个运动社会主题内容。四、教学方法子体系构建要将教法与学法协同、综合优化、时效性和艺术性等方面的要求完整的统一起来,指导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整个方法体系由语言主导、知觉主导、现场实训等3类教法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2类学法构成,共包含了18种操作性教学方法。五、教学环境子体系构建要体现出安全舒适、教育性、动态发展和幼儿参与的原则。整个环境体系由场所环境、器材设备2种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课堂氛围、教学规模、分班方式等4种社会情感环境构成,共包含了32项环境创建的操作性要求。六、教学评价子体系构建要坚持目的性、过程性、真实性、发展性、艺术性和尊重幼儿的原则。教学评价体系由评价理念、评价方式和评价方法三部分构成。评价理念是,以幼儿的努力和进步程度为依据,以促进幼儿自身发展进步为目的;评价方式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评价方法由观察、调查、测量等3种评价信息收集方法和课堂反馈、课后反馈2种评价信息反馈方法构成,共包含13个操作性评价方法。七、本研究所构建的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特征,够能满足培养幼儿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提升幼儿体质健康水平的需求。通过实验得出,幼儿快体操教学对5-6岁儿童的下肢爆发力、腰腹肌肉力量、下肢肌肉力量、躯干和下肢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平衡能力等多项身体素质,以及跑步、跳跃、滑步等多项基本运动技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快乐体操的实践发展和学术研究都还刚刚起步,实践和理论成果资源有限,并受时间和条件限制,本研究仅从五个要素入手构建了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实证研究也有所不足,建议立足于校园,开展覆盖更多教学要素、覆盖更多年龄阶段的教学实证研究,构建更加完善、科学和有效的快乐体操教学体系。

王浩然[6](2019)在《我国快乐体操推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快乐体操”作为一种全新的运动理念,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将体操基础动作、音乐、游戏三者有机融合,提倡一种积极向上、愉快的、健康的锻炼方式。因此,对“快乐体操”的推广,既是对现有体操运动发展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我国大众健身、竞技体操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以快乐体操的推广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多种方法,对我国快乐体操的推广现状及现有代表性的推广模式进行分析,探索有益于我国快乐体操推广的成功经验。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我国快乐体操推广具有很好的政策及环境,在赛事举办、俱乐部进校园、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影响快乐体操推广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四个方面大小排序为制度方面>人力方面>社会方面>经济方面,并包含20个具体影响因素,其中快乐体操教师对少儿身心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大众对快乐体操的认知程度、快乐体操进校园的相关政策文件、体育教育部门师资培训相关政策文件、青少年儿童对快乐体操的需求、政府发展快乐体操专项资金投入制度、快乐体操教师对快乐体操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等是较为重要的7个因素。(3)我国快乐体操推广中存在中诸多困难:国民认为体操训练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易受伤等认识误区;快乐体操师资力量薄弱,普及力度不足;大众理解和学习快乐体操的途径单一,网络上也很少有更新的内容,宣传渠道较少。(4)美国的体操俱乐部蓬勃发展,他们具有雄厚的民间资金和较高的体操认识程度,并为美国输送了大量优秀体操运动员,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5)体教结合(快乐体操进校园)、俱乐部及企业推广是目前我国快乐体操推广的三种模式,其中俱乐部推广模式又是当前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导的快乐体操推广模式下的主要模式。(6)实例分析发现,英士博俱乐部和广州市花都区分别在俱乐部推广和体教结合推广方面具有成功经验,通过对它们推广模式现状的分析,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快乐体操推广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袁豪东[7](2018)在《快乐体操在河南省幼儿园阶段推广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幼儿园阶段是学生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体育行为、习惯、认识等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在众多学校体育项目中,体操运动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危险、难度大、枯燥等均是体操的代名词,大部分学校为了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学校领导甚至是体育教师都严令禁止学生从事体操活动,要求学生远离体操器械。目前,体操课很少开设,课余体操类活动更少,学校体操的发展令人堪忧,这与学生在幼儿园阶段体操学习密切相关,迫切需要新的体操发展模式在幼儿园开展。快乐体操是借鉴和吸取体操技术动作特点、体操元素和练习理念演化而来的新型体操发展模式,同时蕴含丰富的音乐、舞蹈、形体等元素,快乐体操器材进行专门设计且色彩搭配鲜明,注重锻炼的安全性、娱乐性及多样性。快乐体操进校园不仅可以丰富体操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活跃课堂气氛和改进体操学习方式,提高练习的安全性和积极性,而且可以改善人们对体操运动的误解现象,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的发展,从而为学校体操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本研究以快乐体操在河南省幼儿园阶段推广策略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对体操、幼儿基本体操和快乐体操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运用调查法中的访谈法了解专家对快乐体操开展的看法和见解、实地调查法获得快乐体操推广和教学开展的第一手资料、对河南省快乐体操试点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获得快乐体操在推广和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逻辑法进行论文撰写和语言组织。研究结果:(1)幼儿园师资方面,河南省快乐体操试点幼儿园教师以女教师为主;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但缺少高学历专业教师,教师学历结构有待改善。(2)试点幼儿园教师对快乐体操了解程度参差不齐,认知水平有待提高;试点幼儿园教师对快乐体操了解度与对幼儿园开展快乐体操的支持度具有正相关关系,两者与学历高低无关。(3)部分试点幼儿园教师认为自身教学能力不足;大部分试点幼儿园教师对进行快乐体操培训持积极态度,同时也积极的参加培训。(4)体操教学方法选择较多;以学校实际情况再结合快乐体操教材的自编教材为主,权威部门尚需对快乐体操教材进行统编;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学校教学目标和幼儿兴趣为依据;快乐体操内容开展全面,比例不均衡,基本练习、平衡木和柔韧练习是主要练习内容。(5)硬件设施配备方面,体操器材种类不齐全、数量紧缺,超过一半的试点幼儿园教师认为当前器材无法满足教学要求。(6)比赛交流方面,试点幼儿园参加一次比赛的最多,缺少幼儿园之间的展示与交流。试点幼儿园要积极参加各级快乐体操比赛,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地域的快乐体操教学交流。(7)快乐体操推广效果方面,幼儿园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与体质达标率均有所提高,上课积极性与体质达标率具有正相关关系。推广对策:(1)通过快乐体操讲座、表演展示、举办多样快乐体操活动等使人们全面深入了解快乐体操,推进新体操模式的发展。(2)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进行快乐体操项目的推广宣传,努力营造体操锻炼氛围。再次,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相应的政策帮扶,制定快乐体操试点幼儿园优先发展政策。(3)试点学校资金面临困难时,可通过政府拨款、幼儿园自筹、企业赞助等形式进行资金开源,通过优化资金使用、合理调配资源等方式进行资金节流。(4)对于师资问题,一方面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另一方面寻求与俱乐部合作,聘请教练来校教学,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交流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5)幼儿园应多和家长沟通交流,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结合。(6)在推广快乐体操的过程中,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体操课程,同时依靠大胆创新,不断丰富快乐体操内容。(7)举办多种快乐体操比赛,提升快乐体操锻炼魅力,吸引更多锻炼人群,提高快乐体操知名度,加快推进快乐体操的推广。

吴亮[8](2018)在《黄山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文中指出体操教学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操类课程一直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体操类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走访调查发现,《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对体操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数、评价等都没有明确规定,体操类内容包括基本体操、器械体操、轻器械体操、支撑跳跃、垫上技巧、队列队形、韵律与舞蹈、实用类体操,各级各类学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操类教学内容的选择情况、教学课时数安排情况、师资的配备情况等不尽相同。鉴于此,本文以黄山市小学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选取12所学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黄山市小学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黄山市小学体育教师性别以男教师居多,年龄普遍分布在31-50岁之间,年轻教师较少,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工作前的运动专项82.92%为田径和球类,体操专项的体育教师只占2.44%。另外专职体育教师非常缺乏,体育与健康课程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校长兼任体育教师。(2)黄山市小学开展较好的体操类内容是队列队形、基本体操、韵律与舞蹈、轻器械体操、垫上技巧。器械体操、支撑跳跃、实用类体操开展情况不容乐观。(3)黄山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一周课时为4课时,水平二和水平三周课时为3课时。黄山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类课程一学期课时以6-8课时为主,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参考用书里的建议课时相比,体操类课程的课时数明显不足。(4)黄山市小学体育教师在体操类课程教学中采用较多的教学方法是讲解法、示范法、纠正错误法、游戏和比赛法、分解法和完整法,探究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使用较少。使用最多的教学手段为传统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较少。(5)体操类课程评价中采用的评价内容,排第一的是态度与参与,排第二的是体能,排第三的是知识与技能,排第四的是情意合作。评价的主体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6)黄山市83.33%的小学没有正规的体育场馆,100%的小学没有配备平梯、爬绳、爬杆,大部分学校缺少山羊、跳箱、肋木、体操棒,而且器材比较陈旧,使用较少。大部分学校都有配备体操垫、单杠、双杠,但体操垫数量不足,部分乡镇学校没有配备单杠、双杠。总体反映出黄山市小学体操器材和体育场馆非常缺乏。(7)黄山市小学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学生安全问题都非常重视,体育教师的责任心较强,学生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校方责任险非常完善,覆盖率为100%。针对影响黄山市小学体操类课程教学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体为:(1)加强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配齐体育师资。鼓励体育专职教师以“走教”的方式到师资紧缺的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向社会招聘、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充实体育教师队伍。通过培训、进修,加强体育教师体操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2)合理选择体操教学内容,不能忽视器械体操和支撑跳跃的教学,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以适当降低器械体操、支撑跳跃、垫上技巧练习的难度,与游戏结合,增加体操学习的趣味性。(3)适当增加体操类课程的课时数,水平一和水平二体操类课程包括5项体操类内容,水平三体操类课程包括7项体操类内容,每学期体操类课程课时数要达到10课时以上,才能满足体操类课程的开展。(4)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在体操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及合作的能力。多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体操学习兴趣,提高体操教学效果。(5)逐步完善体操教学评价体系,使评价更加规范。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评价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6)领导需要重视体操类课程教学,增加学校体育经费在体操场地和器材上的投入,逐步改善体操场地和器材设施。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利用现有的场地和资源,开发出各种适合体操教学的场地和器材。

杨雪[9](2016)在《河南省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班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幼儿阶段是身体素质发展的基础阶段,这一时期幼儿塑造出的良好身体素质,将影响到幼儿未来青春期发育及其一生的体质。体操对于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包含走、跑、跳跃,还有多种基本形式的攀爬、旋转、支撑等活动,这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其各器官的协调发展,增强幼儿在各种环境下的自我适应与自我保护能力,还能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为了加强幼儿体操锻炼,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一方面应积极发挥幼儿园体操在幼儿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重视幼儿校外体操的学习与锻炼。近些年来,随着体育社会化进程的推进,以传授技能为主的体育培训行业开始在全国兴起,各种形式的体育培训机构相继出现。当前的体操培训远远不如篮球、足球、轮滑等项目受学生欢迎,喜欢练体操的学生也越来越少。在以往幼儿体操相关的调查中也发现许多问题,幼儿体操培训模式若过于成人化、竞技化,则不适合幼儿身心的特点,这样一来,幼儿体操就难以快速发展。目前河南省幼儿体操业余培训教学已由单一的体校模式向多种教学模式转变发展,选择不同教学模式,有其合理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法,对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班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效果评价等模式中的诸要素进行调查研究,积极探讨幼儿业余体操教学模式,深入了解幼儿体操培训班教学的基本现状,找出幼儿体操培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幼儿业余体操培训在新形势下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从而满足幼儿体操学练的需要。研究结论如下:1.河南省幼儿体操业余培训教学模式主要有技能掌握式、快乐体操和技能掌握与快乐体操相结合的三种教学模式。2.体校性质的业余体操培训班教学多采用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以“参与比赛、输送体操苗子”为主要指导思想,注重培养运动技能。教练员体操技能水平较高,教学过程以师傅带徒弟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内容是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体操训练大纲,进行系统的技能传授,技巧性强,节奏紧凑。教授方法以示范、讲解为主,依据“教师自评”和“比赛成绩”进行评价。主要问题在于体校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班教学目标指向单一,内容难度大,技能要求高,对幼儿体操兴趣培养重视不足;幼儿和小学生没有分组教学;教学评价形式过于单一。建议设置多层次教学目标体系,坚持幼儿的体育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幼儿全面发展为中心,构建科学合理的幼儿体操教学内容体系;遵循幼儿个体差异,重视幼儿学习过程;注重多元评价,建立与完善幼儿体操教学评价体系。3.市场运营型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班教学多采用快乐体操教学模式,以身体素质全面提升,激发运动兴趣,培养意志品质,享受运动乐趣等为首要教学指导思想,在目标设定上以重视幼儿身心发展,依据幼儿兴趣,自主研发课程内容。市场运营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小班授课为主,注重多种评价方式并存的形式,获得家长与幼儿的一致认可。4.幼儿园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班教学多采用技能掌握与快乐体操相结合教学模式,以幼儿健康成长为核心指导思想,以参加比赛,为园争光为目标。内容源于河南省体操管理中心教师培训班所授内容,同时参考幼儿体操比赛中规定的体操动作进行教学。根据幼儿的运动水平分级别教学。通过“教学监督组织、学生课堂反馈、表演比赛”形式进行评价。存在不足,专业体操教练员短缺、技能教学环节薄弱、对快乐体操存在一定认识误区、学法指导不足的问题。优化教练员结构,加强教练员体操专业素养;遵循幼儿个体差异,重视幼儿学习过程。

魏晓晓[10](2015)在《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在充分认识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构建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现实可操作性体操教学内容体系,以期为进一步深化体操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一些理论基础。研究结论如下:(1)目前,河南省高校体育院校实施的体操教学内容主要以基础类和技术类体操教学内容为主,实施的轻器械体操和实用类体操教学内容较少。(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内容的依据主要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大纲、体操教学师资、体操教学场地设施情况,以及中小学体操教学的需求,而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考虑不多或不够。(3)高校实施的体操教学内容基本能够满足学生自身锻炼能力的需求、学生体育能力的需求和学生体操教学实践的需求。(4)目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内容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脱离社会需求、以竞技性教学内容为主,动作难度偏大、教学内容枯燥,缺乏趣味性、教学内容评价标准与学生实际能力不相符等问题,造成问题的归因主要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场地器材的限制、教学时数少,而技术类教学内容多、受教学大纲的影响、学校体育对体操的认识不够、受教学目标的影响等等。(5)在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以中小学体育的需要、学生的需要、体操学科自身的发展需要、与终身体育衔接的需要、高校培养目标的需要为依据;以教育性原则、健康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与兴趣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终身体育原则作为内容选择的原则。(6)在体操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中,由基础类体操教学内容、技术类体操教学内容和实用类体操教学内容组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依据专家对体操教学内容选择的频率与权重值大小选择、确定体操教学内容,尝试构建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体操教学内容体系。

二、平顶山地区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顶山地区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专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教学保障的政策要求
        三、质量管理的理论诉求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全面质量管理
        二、高校音乐专业
        三、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述评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内涵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演进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启示
    第二节 研究文献回顾
        一、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概况的研究
        二、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三、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
        四、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五、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述评
        一、已有研究启示
        二、已有研究局限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问题
        二、分析框架
    第二节 数据搜集
        一、访谈法
        二、个案研究法
        三、问卷调查法
    第三节 分析方法
        一、访谈资料的整理
        二、个案资料的分析
        三、问卷数据的分析
第四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
    第一节 综合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一、个案简介
        二、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
        三、需求导向的专业内涵建构
        四、扎根本土的教学实践研究
        五、案例小结
    第二节 师范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一、个案简介
        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变革
        三、专业特色的教学范式改革
        四、师生互动的专业教学新态
        五、案例小结
    第三节 理工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一、个案简介
        二、边缘专业的学科发展定位
        三、培养单一的专业方向设置
        四、发挥主动的培养质量保障
        五、案例小结
第五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及成因
    第一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二、培养质量差异大
        三、研究创作成果少
        四、社会服务较单一
    第二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归因
        一、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
        二、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
        三、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
    第三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归因
        一、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
        二、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
        三、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
第六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二、提供专业教学标准
        三、评估专业教学质量
    第二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
        一、变革人才培养理念
        二、设置专业特色课程
        三、丰富专业教学模式
    第三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
        一、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
        二、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
        三、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
    第四节 影响因素作用的实证考察
        一、项目分析
        二、因子分析
        三、相关性分析
        四、差异性比较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及成因的归纳
        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
        三、研究的总体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与建议
        一、确立高校教育中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平等地位
        二、优化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条件
        三、给予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相应的自主权
        四、健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五、促进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的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的研究 ——基于825份民事判决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3.1 数据收集
        1.3.2 数据筛选
        1.3.3 数据分析
        1.3.4 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1.4 文献综述
        1.4.1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特征与预防措施方面的研究
        1.4.2 使用民事判决书研究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优势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数理统计法
        2.2.3 案例分析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性别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3.1.1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性别特征分析
        3.1.2 针对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性别特征的防范措施
    3.2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学段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3.2.1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学段特征分析
        3.2.2 针对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学段特征的防范措施
    3.3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运动项目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3.3.1 小学学段学生体育伤害事故运动项目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3.3.2 初中学段学生体育伤害事故运动项目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3.3.3 高中学段学生体育伤害事故运动项目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3.3.4 大学学段学生体育伤害事故运动项目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3.4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组织形式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3.4.1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组织形式特征的总体分析
        3.4.2 小学学段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组织形式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3.4.3 初中学段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组织形式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3.4.4 高中学段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组织形式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3.4.5 大学学段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组织形式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3.5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练习方式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3.5.1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练习方式特征分析
        3.5.2 针对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练习方式特征的预防措施
    3.6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3.6.1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特征分析
        3.6.2 针对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特征的防范措施
    3.7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受伤部位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3.7.1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受伤部位特征分析
        3.7.2 针对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受伤部位特征的预防措施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对教师教育日趋重视
        1.1.2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1.1.3 专业认证制度的重要性凸显
        1.1.4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2 文献综述
        1.2.1 师范类专业认证国内外相关研究
        1.2.2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国内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1.2 后现代课程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师范类专业认证
        2.2.2 术科
        2.2.3 教学改革
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对比分析法
    3.3 研究思路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专业认证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分析
        4.1.1 术科课程教学理念分析
        4.1.2 术科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4.1.3 术科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4.1.4 术科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4.1.5 术科课程教学评价分析
    4.2 专业认证背景下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分析
        4.2.1 教学理念变化分析
        4.2.2 教学目标改革分析
        4.2.3 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4.2.4 教学方法改革分析
        4.2.5 教学评价改革分析
        4.2.6 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4.3 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经验
        4.3.1 以学生为本,革新课程理念
        4.3.2 以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为准绳,调整课程教学目标
        4.3.3 以产出为导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4.3.4 以学生为中心,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4.3.5 以持续改进为原则,完善教学评价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四 相关政策文件及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4)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要求
        1.1.2 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状况
        1.1.3 河南省竞技体操发展状况及困境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
        2.1.2 后备人才培养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2.1 关于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2.2.2 关于竞技体操教练员的相关研究
        2.2.3 关于竞技体操运动员选材的相关研究
        2.2.4 关于竞技体操训练的相关研究
        2.2.5 关于竞技体操竞赛体系的相关研究
        2.2.6 关于体操后备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相关研究
        2.2.7 关于河南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2.2.8 关于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历程
        4.1.1 蓬勃发展时期(1978-1997年)
        4.1.2 艰难低谷时期(1997-2010年)
        4.1.3 复苏发展时期(2010年至今)
    4.2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4.2.1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基本情况
        4.2.2 河南省竞技体操教练员队伍现状
        4.2.3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过程
        4.2.4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效果
        4.2.5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保障
    4.3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
        4.3.1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4.3.2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对策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B 运动员调查问卷
    附录C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D 教练员访谈提纲
    附录E 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F 运动员(12岁以下)访谈提纲
    附录G 运动员(12岁以下)家长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幼儿身体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
        1.1.2 快乐体操是幼儿体育锻炼理想的选择
        1.1.3 整个体操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技术路线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技术路线
    1.3 文献综述
        1.3.1 幼儿体育的相关研究
        1.3.2 我国体操发展的相关研究
        1.3.3 体操运动的意义与价值的相关研究
        1.3.4 快乐体操的相关研究
        1.3.5 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的创新
        1.4.2 研究思路的创新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验法
        2.2.5 统计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教育学基础
        3.1.2 心理学基础
        3.1.3 生理学基础
        3.1.4 人类动作发展理论
        3.1.5 理论启示
    3.2 快乐体操的提出与发展
        3.2.1 早期快乐体操理念提出与实践发展
        3.2.2 快乐体操的正式提出及其发展进程
    3.3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的构建
        3.3.1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
        3.3.2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目标子体系的构建
        3.3.3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内容子体系的构建
        3.3.4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方法子体系的构建
        3.3.5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环境子体系的构建
        3.3.6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评价子体系的构建
        3.3.7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各子体系构成及关系
    3.4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的评价
        3.4.1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评价方案
        3.4.2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评价结果与分析
4.主要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2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的专家问卷
    附录3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实践的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4 大肌肉群发展(TGMD-2)—位移分测试指南
    附录5 幼儿体质测试指南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我国快乐体操推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快乐体操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发展
        1.1.2 快乐体操的发展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
        1.1.3 快乐体操的发展将进一步助推体操运动的发展普及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快乐体操的定义
    2.2 快乐体操的特点及重要性研究
        2.2.1 快乐体操与体操的区别
        2.2.2 快乐体操的特点
        2.2.3 推广快乐体操的必要性
    2.3 有关模式的研究
        2.3.1 有关推广模式的相关研究
        2.3.2 对快乐体操推广方式的探索
    2.4 有关快乐体操国内外发展现状的研究
        2.4.1 国内快乐体操发展现状的研究
        2.4.2 国外体操发展现状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地考察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快乐体操推广模式的界定与分类
        4.1.1 快乐体操推广模式的界定
        4.1.2 我国快乐体操推广模式的分类
    4.2 我国快乐体操推广模式的分析
        4.2.1 快乐体操推广模式的结构
        4.2.2 快乐体操推广模式的解读
    4.3 我国快乐体操推广模式的调查因素分析
        4.3.1 快乐体操推广影响因素的筛选确定
        4.3.2 快乐体操推广影响因素的分析
    4.4 我国快乐体操推广模式的特点分析
        4.4.1 体教结合模式的特点及案例分析——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4.4.2 俱乐部推广模式的特点及案例分析——以英士博俱乐部为例
    4.5 美国体操推广模式特点及分析
        4.5.1 美国体操推广模式特点
        4.5.2 美国体操推广模式的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致谢

(7)快乐体操在河南省幼儿园阶段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一校一品
        1.2.2 体操
        1.2.3 幼儿基本体操
        1.2.4 快乐体操
    1.3 相关文献分析
        1.3.1 学校体操相关文献分析
        1.3.2 幼儿基本体操相关文献分析
        1.3.3 快乐体操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快乐体操在河南省幼儿园阶段推广分析
        3.1.1 快乐体操进校园的必要性
        3.1.2 快乐体操在河南省幼儿园阶段推广举措
    3.2 快乐体操在河南省幼儿园阶段开展现状及分析
        3.2.1 试点幼儿园教师基本情况
        3.2.2 教师对快乐体操认识情况概述
        3.2.3 教师教学胜任情况分析
        3.2.4 教师培训状况
        3.2.5 快乐体操教学情况分析
        3.2.6 试点幼儿园场地器材配备分析
        3.2.7 快乐体操比赛参加频次
        3.2.8 影响快乐体操开展因素和需要解决因素分析
    3.3 问卷变量间相关关系分析
        3.3.1 试点幼儿园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3.3.2 试点幼儿园教师对快乐体操态度分析
        3.3.3 教师学历与对快乐体操了解度和支持度分析
    3.4 访谈与实地调查结果分析
        3.4.1 教练员谈体操
        3.4.2 领导说推广
        3.4.3 教师论开展
4 河南省快乐体操推广的对策
    4.1 幼儿园阶段推广价值分析
        4.1.1 符合幼儿园教育目标
        4.1.2 符合幼儿园教育原则和要求
        4.1.3 符合幼儿园阶段教育特征
    4.2 快乐体操在幼小衔接中推广分析
        4.2.1 优势
        4.2.2 劣势
        4.2.3 推广展望
    4.3 推广的对策
        4.3.1 全面认知
        4.3.2 项目宣传
        4.3.3 行政关注
        4.3.4 资金帮扶
        4.3.5 师资培养
        4.3.6 加强沟通
        4.3.7 优化教学
        4.3.8 比赛助推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所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8)黄山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儿童青少年体质问题
        1.1.2 体育成绩在中考成绩中的权重逐年增加
        1.1.3 小学体育的重要性
        1.1.4 体操类课程的价值
    1.2 研究目的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2 关于小学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影响体操类课程教学的因素及对策的研究
    2.4 国外研究现状
    2.5 总结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黄山市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4.1.1 黄山市小学体育教师性别年龄学历调查分析
        4.1.2 黄山市小学体育教师原始运动专项调查分析
    4.2 黄山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类课程内容选择及开展现状
        4.2.1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体操类课程内容安排情况
        4.2.2 黄山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类课程内容选择及开展情况
    4.3 黄山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周课时调查
    4.4 黄山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类课程课时调查
    4.5 黄山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类课程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
    4.6 黄山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类课程教学手段的使用情况
    4.7 黄山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类课程教学评价情况
    4.8 黄山市小学体操器材、场地配备情况
    4.9 黄山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安全教育情况
    4.10 黄山市小学体育教师与学生对体操类课程的认知情况
        4.10.1 黄山市小学体育教师对是否有必要开展体操类课程的态度
        4.10.2 黄山市小学体育教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中体操类课程学习目标的态度
        4.10.3 黄山市小学体育教师对体操类课程价值与作用的认知情况
        4.10.4 黄山市小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调查
        4.10.5 黄山市小学生对体操类课程的认知情况
5 黄山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类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5.1 黄山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类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5.2 对策研究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河南省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成果数量的变化情况
        1.2.2 相关概念研究
        1.2.3 幼儿体操的研究
        1.2.4 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1.2.5 体育培训研究
        1.2.6 幼儿体育开展途径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幼儿体操业余培训教学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
        3.1.1 河南省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的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3.1.2 河南省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班教学模式中的诸要素的调查与分析
        3.1.3 河南省不同类型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班教学模式调查与分析
    3.2 河南省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班教学模式中的问题与分析
        3.2.1 体校性质的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班教学目标指向单一
        3.2.2 体校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班教学内容难度大,对幼儿体操兴趣培养重视不足
        3.2.3 幼儿园业余体操培训班,教学技能环节薄弱
        3.2.4 幼儿园和市场运营型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班对快乐体操教学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
        3.2.5 幼儿园和体校教练员对幼儿体操学法指导重视不足
        3.2.6 体校性质的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班幼儿和小学生组没有分组教学,对幼儿体操学练的关注不够
        3.2.7 体校性质的幼儿体操教学评价形式过于单一
    3.3 河南省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班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
        3.3.1 设置多层次教学目标体系,坚持幼儿的体育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3.3.2 以幼儿全面发展为中心,构建科学合理的幼儿体操教学内容体系
        3.3.3 优化教练员结构,加强教练员体操专业素养
        3.3.4 遵循幼儿个体差异,重视幼儿学习过程
        3.3.5 优化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分层教学
        3.3.6 注重多元评价,建立与完善幼儿体操教学评价体系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的研究
        1.4.2 高校体育院系体操教学内容的研究
        1.4.3 高校体育院系体操教学内容优化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概念的界定
        3.1.1 体操教学概念
        3.1.2 体操教学内容概念的界定
    3.2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3.2.1 体操普修课实施教学内容的调查分析
        3.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制定体操内容的依据分析
        3.2.3 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生自身锻炼能力的需求分析
        3.2.4 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生体育能力的需求分析
        3.2.5 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生体操教学实践的需求分析
        3.2.6 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程度情况调查与分析
    3.3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3.3.2 脱离社会实际需求
        3.3.3 以竞技性教学内容为主,动作难度偏大
        3.3.4 教学内容枯燥,缺乏趣味性
        3.3.5 教学内容评价标准与学生实际能力不相符
    3.4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3.4.1 教学时数少而技术类教学内容多
        3.4.2 场地器材的限制
        3.4.3 学校体育对体操的认识不够
        3.4.4 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3.4.5 受教学大纲的影响
        3.4.6 受教学目标的影响
    3.5 体操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3.5.1 体操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3.5.2 体操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3.6 体操教学内容各指标权重以及分析
        3.6.1 基础类体操教学内容的权重分析
        3.6.2 实用类体操教学内容的权重分析
        3.6.3 技术类体操教学内容的权重分析
    3.7 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体系
        3.7.1 基础类体操教学内容优化体系
        3.7.2 实用类体操教学内容优化体系
        3.7.3 技术类体操教学内容优化体系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平顶山地区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D]. 戚晓思.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2]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的研究 ——基于825份民事判决书的分析[D]. 张云波.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个案[D]. 刘跃.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
  • [4]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 席蕊. 河南大学, 2020(02)
  • [5]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 陈永青.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9)
  • [6]我国快乐体操推广模式研究[D]. 王浩然.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7]快乐体操在河南省幼儿园阶段推广策略研究[D]. 袁豪东. 河南大学, 2018(01)
  • [8]黄山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类课程教学现状调查[D]. 吴亮. 扬州大学, 2018(01)
  • [9]河南省幼儿体操业余培训班教学模式研究[D]. 杨雪. 河南大学, 2016(03)
  • [10]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研究[D]. 魏晓晓. 河南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平顶山地区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