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学生对自身品德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孔冲[1](2021)在《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内生动力已经上升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使命而纳入国家战略性框架之内,加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已成为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实践中,由于缺乏对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系统把握,不清楚影响因素对各阶段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影响方式,严重制约着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借助于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带来的可靠研究机遇,以上海市小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聚焦“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借助于兴趣发展理论等理论依据和兴趣与体育兴趣的相关文献支撑,拓展了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出比较系统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其次,以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和构建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为理论依据,研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影响因素量表。最后,运用研发量表进行相关数据调查,在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揭示出影响因素对小学生各阶段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新颖性、挑战性、注意力需求、暂时参与意愿、即时刺激的乐趣5个维度。情境兴趣保持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实用性、挑战性、注意力需求、课内重复参与意愿、成长的乐趣5个维度。个体兴趣萌芽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持续成长的乐趣、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重要性3个维度。个体兴趣稳定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自我实现的乐趣、覆盖课内外的自主参与意愿、自主性3个维度。(2)构建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环境和个体因素2个一级指标;体育心理、制度和物质环境因素,期望价值、成就目标和体育知识技能6个二级指标;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参与、家庭体育参与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体育时间保障和政策执行情况,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教师课程能力、体育课程资源建设和体育参与服务供给,期望信念和任务价值,掌握趋向、掌握回避、成绩趋向和成绩回避,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18个三级指标;以及42个观测点指标。(3)经过严格的信效度检验,研发了4个体育学习兴趣量表和2个影响因素量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量表》(5维度20题)、《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量表》(5维度20题)、《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量表》(3维度8题)、《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量表》(3维度8题)、《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指标问卷》(3维度29题)和《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指标问卷》(3维度24题)。(4)在试点校变量上,试点校学生表现出比非试点校学生更高的注意需求水平(P=0.011)、暂时参与意愿(P=0.003)和即时刺激乐趣(P=0.003);更高的实用性感知水平(P=0.011)、课内重复参与意愿(P=0.007)和成长的乐趣(P=0.013);更高的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整体发展水平(P=0.003)、持续成长的乐趣(P=0.000)、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P=0.018)和重要性感知水平(P=0.008);以及更高的自我实现乐趣(P=0.003),更低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01)。(5)在生源地变量上,城区学生仅比郊区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持续成长乐趣(P=0.037<0.05)。在年级变量上,高低年级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所有阶段(P﹥0.05)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性别变量上,女生表现出比男生更高的注意需求水平(P=0.026),而男生表现出比女生更高的从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P=0.03)和自主性(P=0.034)。在独生子女变量上,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比独生子女更高的暂时参与意愿(P=0.04),更高的实用性感知水平(P=0.043)、注意需求水平(P=0.026)和课内重复参与意愿(P=0.05)。在BMI变量上,肥胖学生表现出比正常学生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43)。在SES变量上,高SES学生表现出比低SES学生更高的体育个体兴趣萌芽整体发展水平(P=0.035)、重要性感知水平(P=0.015)、持续成长乐趣(P=0.026),以及更高的自我实现乐趣(P=0.008);而低、中SES学生则表现出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00/P=0.022)。(6)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路径系数为0.61,其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8.514)、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3.398)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t=7.125)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体育物质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路径系数为0.22,其细分维度体育场地设施(t=2.570)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t=8.094)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7)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路径系数为0.14,其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10.040)、学校体育参与氛围(t=5.452)、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4.004)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维度(t=11.383)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439,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完全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206;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645,远远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14。(8)在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阶段,两个结构方程模型中的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69和0.54,且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8.609)、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15.892)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t=1.996)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期望价值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为0.28,且细分维度期望信念(t=7.454)、成就价值(t=8.380)和内在价值(t=11.572)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掌握趋向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为0.08。在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37,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044;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181,远远低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69。在个体因素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期望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272,体育物质环境通过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075;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347,也低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54。(9)在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19,且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7.839)、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8.348)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维度(t=16.096)可以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学校体育参与氛围(t=-3.624)可以负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制度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40。体育知识技能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21,掌握趋向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36。在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的间接效应量为0.555;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69;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724,远远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19。在个体因素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76,通过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32;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496,略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40。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本研究研发的体育学习兴趣四阶段量表、环境影响因素量表和个体影响因素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研究的测量工具。(2)试点校较好的体育心理环境、制度环境和物质环境支持程度,造就了试点校学生既能够对体育学习内容保持着高度的注意需求水平、强烈的参与意愿、以及较低的挑战性威胁和良好的互动体验;又可以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的重要价值、表现出强烈的课外参与意愿和更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3)非独生子女对他人关注渴求导致其能够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的实用价值,对体育学习内容保持着高度的注意需求水平和强烈的课内参与意愿。肥胖学生限于自身的身体条件,会对体育动作的完成自信心不足,因此表现出比正常学生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由于家庭可以提供更好的体育参与支持,使其不仅较少感受到体育学习内容的挑战性威胁,而且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对自身的重要价值、获得更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更容易形成稳定的体育学习个体兴趣。(4)体育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均可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且体育心理环境作用效果好于体育物质环境。其中,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最重要的环境影响指标。(5)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补充。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社会体育参与氛围和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6)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以及期望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以及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补充。家庭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期望价值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个体指标。(7)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掌握趋向及体育知识技能的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制度环境可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的间接影响和体育制度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补充。家庭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掌握趋向和体育知识技能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间接影响最重要的个体指标;社会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
吕春宇[2](2021)在《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党和国家先后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等系列重要会议,并出台了系列重要文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推进,特别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在这个背景下,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既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方针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然选择,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具有非常突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分五章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一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等,分别对新时代的理论蕴含及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及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所指等进行深入探讨。只有明确了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才能使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找到科学的遵循,也才能使该研究有所明确指向。第二章是对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进行分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要回到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中,以整体建构视野来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主要是以普通国民教育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参照,以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领域来分别梳理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通过这些梳理分析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同时把握了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这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第三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进行梳理。主要选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和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集中体现为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选取的道德发展认知方法、社会学习方法、隐性教育方法、价值澄清方法、政治社会化方法、潜能激发方法、心理治疗方法等都是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代表性方法。这些经验的梳理并没有局限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而是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的,这样能够更全面把握有益的经验。通过这种梳理,启发我们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体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要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第四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进行架构。本文从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来架构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理论依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吸收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要求。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科学化与人文化相结合原则、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原则、生活化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是整体建构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是以基于新时代为整体建构的基本点,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整体建构的着眼点,以做好学段层次衔接为整体建构的根本点,以坚持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为整体建构的关键点。第五章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呈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应呈现出具体的、实操性较强的每个学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以普通国民教育的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基本划分依据,谈及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安排,并按照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领域划分标准,完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建构。同时,从理念保障、队伍保障、承载保障和学术保障等角度探索推进整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保障策略的支持下,最终将方法建构落实到位。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难度很大的工程,本文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本文的研究期待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实施。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投入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中。
董瑞[3](2021)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是对中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和在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所应具备的素养的探讨。本论文所探讨的劳动教育,一类是在学科当中的渗透,一类是特别的活动,教师劳动教育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展开,通过相关理论参考和劳动教育政策中提取的教师劳动教育素养指标以及对中小学教师现实需求的关注,研制了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分析框架,认为劳动教育要求中小学教师具备劳动教育信念、劳动教育知识与技能以及劳动教育管理能力,教师具备劳动教育素养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劳动教育对教师素养的需求。随后进入中小学校选取教育管理者、一线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现状。研究发现,教师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学段上存在差异;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会影响教师关注劳动教育的程度;很多教师把劳动教育视为体力劳动和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训;教师的劳动素养不高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示范;每位教师都应自觉实施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校并未落实。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水平不高的原因受多方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当前教育评价制度难以改变教师的关注重点;缺乏培育和激励教师发展劳动教育素养的措施;缺乏融入劳动教育相关内容的师资培训。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笔者尝试从政府、学校及教师自身三个角度探讨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素养的对策及建议,政府层面可以建立中小学劳动教育执行的评价和监测劳动体系、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要求、规划与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的劳动教育培训;学校层面可以营造劳动教育的硬环境与软环境、进行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开展教师实施劳动教育的校本培训;教师层面可以加强专业学习、改善劳动教育实践、加强行动反思。
毛昊文[4](2021)在《小学品德评价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C市X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小学品德评价是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学生道德发展道路上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对品德评价的理论问题做了相关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从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五个维度出发,对X小学做了实证调查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该小学的品德评价实践现状进行调查,为总结和论述小学品德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由于品德内涵及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及学校管理者不合理的评价观致使教育者误将德育视为管理手段,并且,社会道德环境的复杂化也给学校品德评价带来一定挑战,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僵化和缺乏生气也使得学生参与品德评价的动力不足,导致小学品德评价评价标准个性化不足,评价主体呈现出单一的倾向,评价内容过于注重行为,评价方法缺少创新力,不能与时俱进,评价结果反馈迟滞,教师疏于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监测。为更好地解决小学品德评价体系中日渐暴露出的弊端,本文立足多元智能理论和第四代评价理论提出可供参考的改进建议,首先关于评价标准,要特别注重保持绝对性,同时也要注意与相对性相协调,其次,评价主体从单一走向多样化,提高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积极性,不断丰富评价内容,从片面走向全面整合,最后,评价方法要灵活有效地综合运用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并提高品德评价结果反馈的时效性。
闫佳伟[5](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教育部办公厅[6](2020)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等3个文件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厅[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规范和指导五年一周期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分层、分类、分科组织实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部组织研制了《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班级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专业发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郭宇[7](2020)在《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其自身专业身份的认同是提高教师工作动机、责任感的关键。教师专业身份认同也影响着教师对教育改革的感知、适应与实践方式,教师唯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身份,提高自己的身份认同程度,才不会对新颁布的改革方案无所适从,不会在教育改革与自我角色转变过程中迷失自我。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近年来,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强力推动促使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多数学校已经意识到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意义,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活动开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主体,对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具有关键作用。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专业身份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活动中的态度和具体行为。然而,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整理,发现很多教师在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惑:综合素质评价究竟能否促进学生发展?如何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角色应做怎样的转变?如何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基于此,本研究将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小学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的专业身份认同问题。研究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以全国范围内部分地区的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搜集数据、分析问卷数据探讨小学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的专业身份认同程度。首先,依据小学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态度、对问卷各维度的总体认同情况分析总体认同水平。其次,对小学教师在综合素质评价价值、综合素质评价认识与理解、自我角色定位、综合素质评价能力、环境支持五个维度上的认同程度分析小学教师具体的认同现状。最后,对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下的小学教师进行相关的差异性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推行的必要性为高度认同;小学教师在综合素质评价价值认同维度上为高度认同、在综合素质评价认识与理解、自我角色定位、综合素质评价能力的认同和环境支持的认同维度上均为中度认同。根据问卷数据及访谈结果发现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者身份认同存在以下问题:部分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认知不够全面;非班主任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意识与能力欠缺;部分教师的自我角色定位存在一定偏差;高年级家长对综合素质评价信任度不高;综合素质评价培训活动不足;学校开展的综合素质评价活动类型不够丰富。通过数据与文献分析发现,影响小学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身份认同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教育评价观的影响,使得部分家长与教师陷入分数和等级中无法自拔;小学教师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升学中不做参考,这种尴尬地位使综合素质评价遭遇轻视;教师误解综合素质评价会增加工作负担,导致教师的参与热情降低;学校和家长对教师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教师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得不到有力支持;综合素质评价理论研究薄弱,导致小学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还有待深入了解和学习。研究者通过对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并结合问卷数据与访谈资料,从政府、学校、教师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小学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专业身份认同的策略建议:政府层面要加强政策完善与政策宣传。通过政策宣传弱化传统教育价值观,唤起相关主体的综合素质评价意识、对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文件进行进准解读、鼓励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等措施,促进相关主体尤其是小学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解与认可,进而促进小学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的专业身份认同;学校层面要注重正向引导与教师分工。学校通过确立育人的综合素质评价价值取向、开展相关主体的培训与教育对小学教师的评价者身份给予正向引导,同时出台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方案并对小学教师相应的责任进行细致的划分;教师层面要积极提高评价素养与评价能力。教师要坚持科学的学生发展观,形成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理念,努力提升自己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应在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主动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中强化自身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的身份认同。社会、学校、教师三方面的合力能够有效促进小学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的专业身份认同。
李雁勇[8](2020)在《中小学生外显与内隐教师权威认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教师权威指教师依据社会组织与制度法律赋予的职业权力以及自身在专业和品德等方面的个人素养而获得的学生自觉自愿的信服,良好的教师权威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师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目前从教育学层面、从教师角度对教师权威意义的理论论述非常多,而从心理学层面、从学生角度进行的实证研究较少。为了通过实证的方法考查教师权威对学生的意义,首先以946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中小学生教师权威认知量表》,并用该量表考查807名学生的外显教师权威认知;然后,以78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类内隐联想测验考查这些学生的内隐教师权威认知,并分析外显与内隐教师权威认知的关系;最后,仍以这78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外显和内隐教师权威认知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学业成绩为指标考查教师权威对学生的意义。结果表明:(1)中小学生教师权威认知由权力认知和威信认知构成,这一结构得到实证结果的支持。《中小学生教师权威认知量表》包括权力认知和威信认知两个分量表,这两个分量表的信度分别为0.842和0.841,权力认知包括奖励权、惩罚权和教学权,这三个维度的信度分别为0.784、0.841和0.803,威信认知包括情感威信、品格威信和职业威信,这三个维度的信度分别为0.817、0.816和0.796。(2)中小学生外显教师权威认知水平较高,且在性别、年级、成绩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3)存在内隐教师权威认知现象,学生倾向于把教师词与权力大、威信高的词联系在一起。(4)外显与内隐教师权威认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认知结构。(5)学生的内隐教师威信认知、外显和内隐教师权力认知均对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内隐教师威信认知的预测作用最强。总之,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生教师权威认知由权力认知和威信认知构成,且外显与内隐教师权威认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认知结构,其中内隐教师威信认知对学生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最强。
高冬冬[9](2020)在《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之根基,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与生命线,义务教育质量则是国家教育之根本。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视作本国教育发展的主旨,积极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提高和保障义务教育质量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政策要求与现实诉求,推行素质教育也急切需要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以对本国义务教育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把握,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参考。目前,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教育质量测评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借鉴国际及各发达国家先进的测评理念和测评方法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为保障和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论文尝试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做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对我国现阶段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的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理念、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对构想的体系框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对义务教育质量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以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以及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为本研究测评框架及内容的构建、测评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全国首个“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试点单位”的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武汉市武昌区、江岸区以及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等现状来对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内容主要为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在内的德、智、体、美及影响因素的测评,测评工具一般由学科能力测评试卷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两部分构成,通过学科测试卷了解学生达到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的程度,通过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测查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向教育相关部门、学校反馈测评结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通过分析与整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发现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仍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导致测评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就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覆盖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学生测评项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发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发起的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及由IEA主持的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进行分析。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主要从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对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测评,关注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分析、推理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解释和解决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境中的问题,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它将学生的素养作为测评的核心。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和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将课程作为测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数学、科学、阅读方面的相关能力进行测评。分析并探寻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对构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启示。基于以上对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的整理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由专业教育测评机构负责实施,教育相关职能部门、大学及科研机构、区县中小学协同并监督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辖的3个街道、9个镇、1个乡88所小学(包括农村完小和初小)的四年级学生和20所的八年级学生展开语文阅读、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学科测评,并测查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以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加以实际的考证。
秦晶晶[10](2020)在《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将来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少年儿童的价值观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存在深远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的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探索研究有了现实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价值观教育的培育工作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在继2018年12月8日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又于2019年3月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讲话并提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的理念和主张。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习总书记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的重要政治判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的重要指示精神,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显示了新时代的一个迫切需求—新时代需要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华少年!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变革给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带来巨大的影响,少年儿童是将来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后备力量,目前我国少年儿童价值观整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呈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多元文化的进入,少年儿童受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的影响,其价值观的多元性倾向也比较明显,价值行为中仍存在一些偏差的行为表现,价值观培育工作还有一定程度的不足,有可改良和优化的空间。本研究以新时代少年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中的问卷调查法对新时代少年儿童的价值观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分析,从实证角度揭示了新时代背景下少年儿童价值观的整体特征,并结合理论研究分析了影响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的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完善和探索。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展开:论文的导论部分阐明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实践意义,系统梳理了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相关的学术研究,对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归纳总结了本次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论文的第一章节分析了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的基本理论:价值、价值观和价值观念。还对少年儿童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划定了论文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为六至十八周岁。论文的第二章节是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及思想资源。阐释了相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主客体关系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本质与需要理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来源,加强对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甄别和借鉴,为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完善和探索提供理论支撑。论文的第三章节是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现状调研分析。首先介绍了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现状的调研程序:问卷设计原则、问卷内容设计和问卷调研的实施和开展。其中问卷内容设计是实证问卷调查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环节,本次问卷内容的设计根据少年儿童的需要以及问卷调查内容的逻辑性,从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人际价值观和生命价值观这七个维度进行规划;然后根据这七个维度再细化为17个层次设计题目,每个层次有若干题目相对应设计保证了问卷调研的全面性和针对性。章节的第二部分展示了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现状的调研结果:从调研数据来看,新时代少年儿童经济价值观趋向理性;政治价值观主流且积极肯定;道德价值观认知积极准确但实践存在偏差;人生价值观积极健康注重实现自我价值;文化价值观多元且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人际价值观中同伴之间价值观相对融洽,代际之间价值观仍有隔阂;生命价值观中整体态势良好但存在漠视生命的行为。在对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进行了横向调研后,章节的第三部分对少年儿童价值观的发展进行了时代的纵向比较,通过对比发现新时代少年儿童道德品质更为积极向上;学习动机整体务实明确,学习态度端正,社会责任感降低;幸福观存在向个人偏移倾向;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并重;环保优先意识逐渐增强,经济优先意识明显减退。通过对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的横向研究和纵向对比,章节第四部分对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进行了整体性分析,当下少年儿童价值观整体主流且积极向上;个体主体自我意识强烈,社会责任意识有待加强;价值观具有比较冲突性和持续发展性,但仍要看到少年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依然存在价值困惑和行为的偏差。论文的第四章节是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影响因素分析。这一章节从微观层面的个体因素、中观层面的家庭和学校因素、宏观层面的社会因素这三个层面四个因素分析了对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的影响。在个体影响因素方面,少年儿童由于生理与心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二者之间呈现出矛盾性的特点,家庭因素方面,家庭结构、家庭教育职能、家庭情感需求、家庭教育方式、家长行为的榜样示范都对少年儿童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学校因素方面,影响因素主要有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教育比重失衡,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可待优化、教育模式的单一被动。从社会因素来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都会制约或影响少年儿童价值观及价值行为。论文的第五章节是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完善与探索。本章节第一部分先关注了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中的有机结合点,第二部分着重于提升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的理论魅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教育、人格与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融入其中并兼具时代性和实践性特点,同时加强生命价值认知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第三部分是营造良好的家庭价值观教育环境,主要从提升家长素养,树立正确成才观和增强了解,促进亲子情感交流这两方面进行。第四部分为增强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教化力:具体举措为学校价值观教育应落实“全程育人、全科育人”;教师应真“情”关爱,增强少年儿童对价值理念的情感认同;健全学校价值观教育评价;基于建构主义的价值观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多管齐下”与载体优化。第五部分是宏观层面社会价值观教育环境的优化,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环境;提升大众传媒信息的公信力和增强网络价值观教育的整合和监管。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根据少年儿童价值观的现状对其影响因素展开科学系统地分析,并针对少年儿童价值观现存的问题探索完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新时代应加强对少年儿童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将其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中小学生对自身品德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学生对自身品德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困境:体育学习兴趣的缺乏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
1.1.2 健康战略:加强体育学习兴趣培养是突破青少年健康困境的重要抓手 |
1.1.3 实践困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实践缺乏有效的指导理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内涵 |
2.1.1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概念 |
2.1.2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分类 |
2.2 兴趣和体育学习兴趣测量的相关研究 |
2.2.1 测量结构的研究 |
2.2.2 测量工具的研究 |
2.3 兴趣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3.1 情境兴趣的影响因素 |
2.3.2 个体兴趣的影响因素 |
2.4 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1 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2 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2.6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研究假设 |
2.6.1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总体理论假设模型 |
2.6.2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阶段理论假设模型 |
2.6.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3.1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分析 |
3.1.1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 |
3.1.2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 |
3.2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初选指标体系 |
3.2.2 确定咨询专家 |
3.2.3 编制与发放专家问卷 |
3.2.4 专家咨询结果与修订 |
3.2.5 确定指标体系 |
3.3 小结 |
4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影响因素量表的研发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被试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资料法 |
4.3.2 问卷调查法 |
4.3.3 数理统计法 |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4.2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4.3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4.4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5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6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7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5 小结 |
5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被试 |
5.3 研究方法 |
5.3.1 问卷调查法 |
5.3.2 数理统计法 |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4.1 上海市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现状 |
5.4.2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影响 |
5.4.3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影响 |
5.4.4 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影响 |
5.4.5 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 |
附件2: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 |
附件3:人口学变量信息 |
附件4: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初始量表 |
附件5: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初始量表 |
附件6: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初始量表 |
附件7: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初始量表 |
附件8: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初始量表 |
附件9: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初始量表 |
附件10: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量表 |
附件11: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量表 |
附件12: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量表 |
附件13: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量表 |
附件14: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量表 |
附件15: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量表 |
学习工作经历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界定 |
一、新时代的理论阐释 |
(一) 新时代的科学界定 |
(二) 新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界定 |
(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
(三)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质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指向 |
(一)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科学含义 |
(二)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指向 |
第二章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 |
一、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考察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把握 |
(三) 整体建构视野中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解读 |
(四) 整体建构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二、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总体问题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学段问题 |
三、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总体归因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学段归因 |
第三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 |
一、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 |
(二) 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 |
(三) 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 |
二、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道德认知发展方法 |
(二) 社会学习方法 |
(三) 隐性教育方法 |
(四) 价值澄清方法 |
(五) 政治社会化方法 |
(六) 潜能激发方法 |
(七) 心理治疗方法 |
三、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借鉴 |
(一)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
(二)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 |
(三) 方法的建构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有机结合 |
(四) 方法的建构要特别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
第四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 |
一、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理论依据 |
(一)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 |
(二) 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
(三) 运用系统科学的有关成果 |
(四)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 |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原则 |
(一)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
(二)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原则 |
(三)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 |
(四) 生活化与规范化相结合原则 |
(五) 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 |
(一) 基于新时代的基础:整体建构的基本点 |
(二)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整体建构的着眼点 |
(三) 做好学段层次衔接:整体建构的根本点 |
(四)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整体建构的关键点 |
第五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构建的具体呈现 |
一、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小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小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小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二、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初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初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三、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高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高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四、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大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大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五、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 |
(一) 理念保障:树立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化的理念 |
(二) 承载保障:统筹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 |
(三) 队伍保障: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沟通交流 |
(四) 学术保障:深化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劳动教育的相关研究 |
二、教师素养的相关研究 |
三、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教师素养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政策背景 |
一、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 |
二、与学科教学及教育活动相融合 |
三、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 |
四、注意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性与时代性 |
五、提高每位教师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 |
第二节 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一、大多数学校开展过一定形式的劳动教育 |
二、系统开设专门劳动教育课程的学校较少 |
三、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学校较少 |
四、关注学科融合的学校较少 |
第三节 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问题成因 |
一、教育体制层面 |
二、家-校-社层面 |
三、教师层面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内涵 |
一、劳动教育 |
二、教师素养 |
三、教师劳动教育素养 |
四、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特点 |
一、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
二、为己性与为他性的统一 |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价值 |
一、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
二、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框架研制 |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分析框架的形成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政策依据 |
三、选择依据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 |
一、劳动教育信念 |
二、劳动教育知识与技能 |
三、劳动教育管理能力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现状考察 |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总体情况 |
一、劳动教育信念现状 |
二、劳动教育知识与技能现状 |
三、劳动教育管理能力现状 |
四、研究发现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影响因素 |
一、当前教育评价制度难以改变教师的关注重点 |
二、缺乏培育和激励教师发展劳动教育素养的措施 |
三、缺乏劳动教育相关内容的师资培训 |
第六章 提升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对策 |
第一节 政府的引领 |
一、建立中小学劳动教育执行的评价和监测体系 |
二、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要求 |
三、规划与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的劳动教育培训 |
第二节 学校的使命 |
一、创设劳动教育的硬环境与软环境,营造劳动教育氛围 |
二、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
三、开展教师实施劳动教育的校本培训 |
第三节 教师的行动 |
一、立足自身发展,加强专业学习 |
二、立足学生发展,改善劳动教育实践 |
三、立足终身学习,加强行动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小学品德评价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C市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小学品德评价的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品德 |
(二) 品德评价 |
二、品德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 多元智能理论 |
(二) 第四代评价理论 |
三、小学品德评价的意义 |
(一) 品德评价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二) 品德评价利于培养个体自我反思和教育的能力 |
(三) 品德评价利于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
第二章 小学品德评价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道德动机是品德评价的必要依据 |
(一) 品德评价是对行为者的意愿而非结果的考量 |
(二) 道德自主性是品德评价的重要参考 |
(三)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品德内在动机 |
二、道德情境是品德评价的重要基础 |
(一) 道德情境影响个体的道德选择 |
(二) 道德情境的复杂性要求建立多元化的品德评价标准 |
三、品德评价的目标在于改善和养成 |
(一) 品德评价贯穿人的发展全过程 |
(二) 重视环境对品德评价客观性的影响 |
第三章 小学品德评价的现状调查——以安徽省C市X小学为例 |
一、调查设计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内容 |
(三) 调查方法 |
二、X小学品德评价实施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各维度总体情况 |
(二) 评价标准的制定 |
(三) 评价主体的选择 |
(四) 评价内容的安排 |
(五) 评价方法的选择 |
(六) 评价结果的反馈 |
第四章 小学品德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小学品德评价的问题 |
(一) 评价标准多元化不足 |
(二) 评价主体单一化 |
(三) 评价内容重行为轻动机 |
(四) 评价方法陈旧单一,创新性不足 |
(五) 评价结果的育人性不足 |
二、小学品德评价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品德自身形成过程复杂 |
(二) 学校误将德育视为管理手段 |
(三) 社会道德环境的复杂化 |
(四) 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 |
第五章 小学品德评价的改进策略 |
一、评价标准: 坚持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
(一) 建立多元化的品德评价标准 |
(二) 保障品德评价标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
二、评价主体: 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 |
(一) 提高学科教师和家长参与品德评价的积极性 |
(二) 充分发挥学生群体自我评价和教育的力量 |
三、评价内容: 从片面走向全面整合 |
(一) 扭转唯智主义的错误倾向 |
(二) 评价内容应做到知情意行全面整合 |
四、评价方法: 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
(一) 实现品德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优势互补 |
(二) 依托先进科技手段创新评价方法 |
五、提高品德评价结果反馈的时效性 |
(一) 加强品德评价结果的反馈、激励和导向作用 |
(二)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品德评价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二: 小学品德评价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三: 访谈提纲(学生) |
附录四: 访谈提纲(教师)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等3个文件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 |
第一部分前言 |
一、基本理念 |
(一)价值引领,确保方向 |
(二)遵循规律,知行合一 |
(三)学生为本,立德树人 |
(四)系统设计,分类实施 |
二、设计思路 |
(一)立足时代,政策引领 |
(二)传承文化,内外兼修 |
(三)教师为本,分类实施 |
三、框架内容 |
第二部分培训目标与课程 |
一、理想信念 |
(一)爱国爱党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二)爱岗敬业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三)乐于奉献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二、道德情操 |
(一)为人师表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二)团结协作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三)廉洁自律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三、扎实学识 |
(一)严谨治学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二)科学施教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三)与时俱进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四、仁爱之心 |
(一)以人为本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二)关爱学生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三)公平公正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
一、统筹规划师德培训 |
(一)顶层设计师德培训 |
(二)自主开发课程计划 |
二、加强培训师资建设 |
(一)组建师德培训团队 |
(二)师德培训者的素质要求 |
(三)师德培训者的专业培训 |
三、优化培训实施方法 |
(一)提供多样化培训实施方案 |
(二)创新教学设计与学习方式 |
(三)引导教师自主选择课程 |
四、系统建设培训资源 |
(一)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 |
(二)充分挖掘各类典型案例 |
(三)充分挖掘信息资源 |
五、创新完善评价机制 |
(一)评价理念的先进性 |
(二)评价方式的科学性 |
(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六、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
(一)明确职责分工 |
(二)形成研修制度 |
(三)强化保障措施 |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班级管理) |
第一部分前言 |
一、基本理念 |
(一)师德为先 |
(二)能力为重 |
(三)学生为本 |
(四)实践导向 |
(五)分层培训 |
二、设计思路 |
(一)确定班级管理能力指标和培训目标 |
(二)研发便于班主任自我诊断的“能力诊断级差表” |
1.按“核心能力项”认定并划分班级管理能力水平 |
2.确定二级核心能力项的各自“级差点” |
3.围绕“级差点”描述典型行为表现 |
(三)设置“按需施训”的培训课程 |
三、框架内容 |
第二部分培训目标与内容 |
一、班集体建设 |
(一)思想教育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日常管理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环境建设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四)班风建设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班级活动组织 |
(一)班会活动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团、队活动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文体活动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四)社会实践活动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学生发展指导 |
(一)理想指导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学习指导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生活指导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四)生涯指导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五)心理指导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四、综合素质评价 |
(一)品德发展评价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学业发展评价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社会实践评价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四)艺术素养评价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五)身心健康评价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六)劳动素养评价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五、沟通与合作 |
(一)师生沟通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教师间沟通与合作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家校沟通与合作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四)社区沟通与合作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
一、明确各方职责分工 |
二、科学制订培训方案 |
三、组建培训师资团队 |
四、开发能力诊断工具 |
五、建设优质课程资源 |
六、强化培训效果评价 |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专业发展) |
第一部分前言 |
一、基本理念 |
(一)师德为先 |
(二)能力为重 |
(三)学生为本 |
(四)实践导向 |
(五)分层培训 |
二、设计思路 |
(一)确定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指标和培训目标 |
(二)开发用于教师自我诊断的“发展水平级差表” |
1.按发展阶段的特征确定各核心能力项不同水平的“级差点” |
2.围绕“级差点”描述处于不同发展水平教师的典型行为表现 |
(三)设计与教师“核心能力项”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培训课程 |
三、框架内容 |
第二部分培训目标与内容 |
一、专业发展规划 |
(一)专业发展理解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专业发展实施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专业发展评价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专业知识学习 |
(一)教育知识运用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文化知识学习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信息素养提升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专业实践研修 |
(一)自主专业反思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同伴合作发展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集中专题研习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
一、明确各方职责分工 |
二、科学制订培训方案 |
三、组建培训师资团队 |
四、开发能力诊断工具 |
五、建设优质课程资源 |
六、强化培训效果评价 |
(7)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举措 |
2.身份认同是教师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前提 |
3.综合素质评价中教师面临身份认同的困境 |
(二)已有研究现状 |
1.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相关研究 |
2.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研究 |
3.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综合素质评价 |
2.专业身份认同 |
3.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一、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理论探讨 |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探讨 |
1.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意义 |
2.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 |
3.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程序 |
(二)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理论探讨 |
1.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重要意义 |
2.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结构层次 |
3.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特点分析 |
(三)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理论阐释 |
1.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内涵解读 |
2.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维度结构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对象 |
2.研究问题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问卷设计 |
6.数据处理 |
(二)试测分析 |
1.项目分析 |
2.信度检验 |
3.效度检验 |
(三)正式实施 |
1.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
2.调查样本基本信息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现状 |
1.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的总体认同水平 |
2.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各维度认同情况 |
3.不同背景变量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差异分析 |
(二)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存在的问题 |
1.部分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认知不够全面 |
2.非班主任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意识与能力欠缺 |
3.部分教师的自我角色定位存在一定偏差 |
4.高年级家长对综合素质评价信任度不高 |
5.综合素质评价培训活动不足 |
6.学校开展的综合素质评价活动类型不够丰富 |
(三)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影响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 |
1.传统教育评价观的影响 |
2.小学教师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动力不足 |
3.教师误解综合素质评价会增加工作负担 |
4.学校和家长对教师支持力度不够 |
5.综合素质评价理论研究薄弱 |
四、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提升建议 |
(一)政府层面:加强政策完善与政策宣传 |
1.弱化传统教育评价观,唤起综合素质评价意识 |
2.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文件的解读 |
3.鼓励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 |
(二)学校层面:注重正向引导与教师分工 |
1.确立育人的综合素质评价价值取向 |
2.开展相关主体的培训与教育 |
3.出台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方案 |
(三)教师层面:提高评价素养与评价能力 |
1.坚持科学的学生发展观 |
2.形成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理念 |
3.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的能力 |
4.在积极参与中主动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B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8)中小学生外显与内隐教师权威认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权威 |
1.1.1 概念界定 |
1.1.2 分类 |
1.1.3 影响因素 |
1.1.4 研究现状 |
1.2 教师权威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分类 |
1.2.3 影响因素 |
1.2.4 研究现状 |
1.3 学生的教师权威认知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分类 |
1.3.3 影响因素 |
1.3.4 研究现状 |
1.3.5 教师权威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
1.4 总述 |
2 问题提出 |
2.1 选题依据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创新 |
3 研究一《中小学生教师权威认知量表》的编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程序及结果 |
3.3.1 研究对象 |
3.3.2 量表编制步骤及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4.1 量表结构 |
3.4.2 量表的适用性 |
3.5 小结 |
4 研究二学生外显与内隐教师权威认知水平及关系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工具 |
4.3.3 研究程序 |
4.4 结果 |
4.4.1 中小学生外显教师权威认知现状及群体差异 |
4.4.2 内隐教师权威认知效应 |
4.4.3 外显与内隐教师权威认知的关系 |
4.5 讨论 |
4.5.1 中小学生外显教师权威认知现状及群体差异 |
4.5.2 教师权威认知内隐效应 |
4.5.3 外显与内隐教师权威认知的关系 |
4.6 小结 |
5 研究三教师权威认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工具 |
5.3.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 |
5.5 讨论 |
5.6 小结 |
6 总讨论 |
6.1 对三项研究的总结 |
6.2 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
6.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权威认知问卷》张日昇版 |
附录2 开放式调查问卷 |
附录3 开放式调查问卷结果整理 |
附录4 《专业标准》整理 |
附录5 初测量表 |
附录6 正式量表 |
附录7 学生词语评定表 |
附录8 内隐教师权威认知SC-IAT程序各阶段指导语 |
后记 |
(9)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旨 |
1.1.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是全面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政策要求 |
1.1.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义务教育质量 |
1.4.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 |
1.4.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的思路 |
1.5.2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的重点 |
1.6.2 研究的难点 |
1.6.3 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经典测量理论 |
2.2 项目反应理论(IRT) |
2.3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 |
2.4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3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分析 |
3.1 北京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1.1 东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1.2 海淀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1.3 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2 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2.1 组织模式 |
3.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3.2.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
3.3 武汉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3.1 武昌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3.2 江岸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3.3 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4 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4.1 组织模式 |
3.4.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3.4.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
3.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分析 |
3.5.1 组织模式单一,缺乏社会参与 |
3.5.2 测评内容不全,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
3.5.3 数据分析缺乏科学性,结果应用存在局限性 |
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
4.1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评现状 |
4.1.1 组织模式 |
4.1.2 阅读素养 |
4.1.3 数学素养 |
4.1.4 科学素养 |
4.2 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测评现状 |
4.2.1 组织模式 |
4.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4.2.3 测评结果描述 |
4.3 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测评现状 |
4.3.1 组织模式 |
4.3.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4.3.3 测评结果描述 |
4.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项目对我国的启示 |
4.4.1 测评内容重情境与应用 |
4.4.2 测评工具多样化 |
4.4.3 测评结果重能力描述 |
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构想 |
5.1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
5.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内容及指标 |
5.2.1 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测评 |
5.2.2 学业成就水平测评 |
5.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
5.4 测评的元评价 |
6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实施 |
6.1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
6.2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中小学生学业性非智力因素状况及影响因素测评及分析 |
6.2.1 测评对象 |
6.2.2 测评内容 |
6.2.3 测评工具 |
6.2.4 测评结果分析 |
6.3 语文阅读测评 |
6.3.1 测评基本情况 |
6.3.2 测评结果分析 |
6.3.3 建议 |
6.4 数学学科测评 |
6.4.1 测评基本情况 |
6.4.2 测评结果分析 |
6.4.3 建议 |
6.5 英语学科测评 |
6.5.1 测评基本情况 |
6.5.2 测评结果分析 |
6.5.3 建议 |
6.6 科学学科测评 |
6.6.1 测评基本情况 |
6.6.2 测评结果分析 |
6.6.3 建议 |
6.7 品德与社会学科测评 |
6.7.1 测评基本情况 |
6.7.2 测评结果分析 |
6.7.3 建议 |
6.8 体育学科测评 |
6.8.1 测评结果分析 |
6.8.2 建议 |
6.9 测评体系修正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10)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少年儿童价值观概述 |
一、价值与价值观 |
(一)价值的内涵及特征 |
(二)价值观与价值观念 |
二、少年儿童概念的界定 |
(一)自然意义上的少年儿童概念 |
(二)学理意义上的少年儿童概念 |
(三)法律意义上的少年儿童概念 |
(四)本文研究意义上少年儿童概念的确定 |
三、少年儿童的价值观 |
(一)少年儿童价值观的历史时代性 |
(二)少年儿童的价值目标与价值评价 |
第二章 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及思想资源 |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为基础 |
(一)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理论 |
(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三)人的本质与需要理论 |
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三、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来源 |
四、对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甄别和借鉴 |
第三章 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现状调研分析 |
一、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现状调研程序 |
(一)问卷设计的原则 |
(二)问卷内容的设计 |
(三)问卷调研的实施和开展 |
二、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现状调研结果 |
(一)经济价值观趋向理性独立 |
(二)政治价值观主流端正,政治参与意识积极主动 |
(三)道德价值观认知积极准确但实践存在偏差 |
(四)人生价值观积极健康注重实现自我价值 |
(五)文化价值观多元且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
(六)人际价值观中同伴关系相对融洽,代际关系仍有隔阂 |
(七)生命价值观中整体态势良好,但存在漠视生命的行为 |
三、少年儿童价值观的纵向变迁 |
(一)道德品质更为积极向上 |
(二)学习动机整体务实明确,社会责任感降低 |
(三)幸福观存在向个人偏移倾向 |
(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双赢并重 |
(五)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价值判断更为明晰 |
四、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现状的总体分析 |
(一)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的特点 |
(二)成长中的价值困惑和行为偏差 |
第四章 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影响因素分析 |
一、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个体因素分析 |
(一)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 |
(二)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 |
(三)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
二、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家庭因素分析 |
(一)家庭结构和职能的转变 |
(二)家庭情感关怀需求的增强 |
(三)家庭教育方式改善的需要 |
(四)家长行为的榜样示范 |
三、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学校因素分析 |
(一)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应协同开展 |
(二)价值观教育内容有待完善和优化 |
(三)教育方式单一且缺乏主动性 |
四、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社会因素分析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影响少年儿童价值观发展 |
(二)现代化建设成就激励少年儿童价值观提高 |
(三)经济全球化引起少年儿童价值观的碰撞 |
(四)“互联网+”时代加速少年儿童价值观的更新 |
第五章 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完善与探索 |
一、关注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结合点 |
(一)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
(二)内在的本质性与外在的愉悦性结合 |
(三)价值理想的进步性与现实进程的曲折性结合 |
二、增强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的理论魅力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贯穿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全过程 |
(二)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内容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三)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内容应兼具时代性和实践性特点 |
(四)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应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内容 |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价值观教育环境 |
(一)提升家长素养,树立正确成才观 |
(二)增强了解,促进亲子情感交流 |
四、增强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教化力 |
(一)价值观教育应落实“全程育人、全科育人” |
(二)真“情”关爱,增强少年儿童对价值理念的情感认同 |
(三)健全学校价值观教育评价 |
(四)基于建构主义的价值观教育教学方式创新 |
(五)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多管齐下”与载体优化 |
五、优化社会价值观教育环境 |
(一)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
(二)提升大众传媒信息的公信力 |
(三)增强网络价值观教育的整合和监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现状调查问卷 |
四、中小学生对自身品德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D]. 孔冲.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D]. 吕春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研究[D]. 董瑞.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小学品德评价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C市X小学为例[D]. 毛昊文. 扬州大学, 2021(09)
- [5]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等3个文件的通知[J]. 教育部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9)
- [7]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调查研究[D]. 郭宇. 河南大学, 2020(02)
- [8]中小学生外显与内隐教师权威认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 李雁勇.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D]. 高冬冬. 武汉大学, 2020(03)
- [10]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研究[D]. 秦晶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