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广复混肥料 促进农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付瑞洲[1](2021)在《福建省肥料生产现状调查及问题剖析》文中提出通过系统分析福建省肥料生产发展现状,为肥料产业政策制定、基础研究及产业转型等提供参考依据。以福建省获证329家肥料生产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问卷、访谈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分别对肥料产能、产量及产能利用率;肥料生产厂家、产品及配方数;肥料供保能力及肥料企业地域分布进行分析,探讨福建省肥料生产现状与问题。结果表明:2016-2020年,福建省肥料产能、产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5年肥料产能利用率平均仅为39.7%;不同肥料品种产量以有机肥料最高,其次为复混肥料和土壤调理剂,占肥料总产量比例分别为66.0%、22.2%和5.2%;肥料企业以有机肥料厂家和产品数为最多,分别达到270、792个,但每个有机肥料厂平均年产量为0.51万t;省内化肥自给率仅为47.1%,此外52.9%化肥需要省外调拨或进口;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年产量仅占市场理论需求量14.0%;全省9个地级市,72个县(市、区)内分布有肥料厂,其中漳州市肥料企业数量占全省总数量33.4%。福建省肥料生产网络已基本形成,但是不同区域、不同肥料产业仍然发展不均衡,依然存在突出问题。今后应重点解决产能利用率不高问题,强化复混肥料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加强有机肥料产品质量管理和示范推广,充分发挥福建区域资源优势,加快新型肥料产品开发,尤其是利用沿海牡蛎壳资源化开发土壤调理剂。
安之冬[2](2021)在《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机插秧苗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营养土及有机物料复混的育秧基质尚存在人工成本高、肥效差别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选用粮食产区易得的秸秆、稻壳等农业废弃物复混制得育秧基质,对育秧基质进行有机无机肥的合理配施,能够有效改善这些缺点,保障基质中有效养分的持续稳定供给。本研究水稻育秧基质以腐熟秸秆、腐熟稻壳、蛭石和干细土按体积3:2:2:3配成。通过田间秧盘育秧试验,以徽两优882为供试材料,研究育秧基质配施化肥和生长调节剂对机插秧苗素质、养分吸收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育秧基质配施不同量的氮肥(纯N 0 g/盘、0.5 g/盘、1.0 g/盘、2.0 g/盘、3.0 g/盘)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影响,结果显示:秧苗地上部植株及根系各参数指标在0~2.0 g/盘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提高不断增加,在2.0 g/盘达到最大值。育秧基质配施2 g/盘氮肥时,所育秧苗株高、茎粗和生物量等均显着高于不施肥对照,总根长和根系活力也表现出显着优势,壮苗指数达到12.94。配施3.0 g/盘时秧苗根系干物质量低、根系活力差,根冠比显着降低,壮苗指数显着低于其他施肥处理,育秧成苗数低(P<0.05)。从养分吸收角度看,百株植株氮素、磷素、钾素累积量和净累积量随着基质氮肥配施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2.0 g/盘处理达到最高值。高氮(3.0 g/盘)配施水平下,抑制了秧苗根系生长及其对氮磷钾素的吸收累积。2.基质复混0.05~0.1 mg/L浓度萘乙酸,所育秧苗株高、茎基宽及干物质量等地上部植株生长显着高于不施调节剂对照(P<0.05),特别是根系形态表现出良好长势。但施用萘乙酸达到1 mg/L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壮苗指数显着低于对照,这表明高浓度萘乙酸处理对水稻秧苗产生了毒害作用。基质配施100 mg/L~300 mg/L浓度的腐植酸,秧苗各指标随腐植酸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300 mg/L时达到最大值,秧苗素质显着提高,但与200 mg/L浓度所育秧苗差异不显着。腐植酸添加浓度超过300 mg/L时,秧苗素质呈下降趋势,但植株生长正常。这说明,腐植酸添加浓度在200~300 mg/L范围较为适宜。3.以试验所制基质配方育秧并进行田间移栽试验,施肥基质(SF)和腐植酸优化配方基质(HSF)所育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根系形态指标和植株养分吸收量在育秧10 d后显着优于无施肥(F)处理(P<0.05)。相同施肥量下,HSF所育水稻秧苗在秧龄20 d时秧苗壮苗指数相比SF提高8.54%;氮磷钾养分净吸收量在各采样点增幅分别为氮素3.65%~8.09%、磷素5.35%~9.75%、钾素6.32%~9.55%,在秧龄15 d达到5%的显着性差异水平(P<0.05)。HSF的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分别比SF高2.63%和1.19%,水稻产量增加4.30%,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与商品基质(M)相比,HSF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分别高1.65%和0.62%,水稻产量增加2.17%,但差异不显着(P>0.05)。综上所述,腐熟秸秆、腐熟稻壳、蛭石和干细土比例为3:2:2:3复混育秧基质,基质培肥量为每盘2 g N、1 g P2O5、1 g K2O,同时添加200 mg/L~300 mg/L的腐植酸,此基质配方能为秧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累积量,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
刘长涛[3](2021)在《生物炭基复合肥特性及增效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化肥做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作物增产起着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被大量使用。由于人类追求作物生产,盲目过量的使用化肥,带来一系列农业污染问题,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敲响警钟。生物炭是将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废料经过高温无氧炭化制成的一种养分丰富、疏松多孔的物质,对土壤结构具有改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吸附养分。将生物炭与化肥颗粒有效结合制备成为生物炭基肥料,既可以利用生物炭特性改良土壤质量,也可以弥补化肥养分利用率低这一缺陷。本研究以生物炭和化肥为原材料制备生物炭基肥料,探明生物炭基肥料基本特性,评价生物炭基肥料养分释放效果,以牧草紫花苜蓿为供试作物,研究生物炭基肥的土壤—作物的效应,为生物炭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可以作为生物炭基肥料的载体。化肥颗粒与生物炭的结合使得生物炭基肥料的结构出现无序性,但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生物炭基肥料的无序性结构有所改善,而且孔容孔径有所增加。生物炭基肥料含有的官能团与生物炭表面官能团相似,且受化肥添加量影响较小。生物炭基肥中,随着生物炭添加量增加,H/C、O/C和(N+O)/C增大,削弱了生物炭基肥料的芳香性,而增强了生物炭基肥料的亲水性和极性。(2)生物炭基肥料当中的生物炭对养分离子具有吸附作用,与化肥相比,生物炭基肥料养分释放持续时间更长,缓释效果较为明显;生物炭基肥料处理中NH4+、P和K的释放速率与释放量均低于化肥处理。(3)模拟不同土壤环境生物炭基肥料养分释放结果表明,土壤田间持水量较高时生物炭基肥料缓释效果显着下降,各处理间未见明显差异;随着土壤温度升高会显着破坏生物炭基肥的缓释效果,当温度达到30℃时,缓释效果最差;在中性和酸性土壤中,生物炭基肥料养分释放效果理想,释放速率和释放量较为稳定且好于化肥。在碱性土壤中,生物炭基肥释放效果不如化肥。(4)生物炭基肥可以有效补充土壤当中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的含量,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生物炭基肥料对提高土壤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与化肥相比,生物炭基肥料对土壤脲酶活性可以提高5.56%~33.33%;对土壤中磷酸酶活性提高6.38%;对过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显着;对蔗糖酶的活性提高9.09%~26.08%。(5)施入生物炭基肥对作物综合生长性状促进效果优于化肥处理,而且生物生物炭基肥料可以改善根际周围的土壤状况,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促进作物养分吸收。(6)在相同化学等养分投入量下,生物炭基复混肥与化肥相比,能够改善作物品质。综合考虑对品质的作用效果,生物炭比例为40%的炭基复混肥是比较适宜的比例。(7)土壤中施加生物炭可以改善生物多样性,在同时添加化肥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根据不同的生物炭的添加量,30%含炭量的生物炭基肥拥有理想的平衡状态和50%纯生物炭添加有相似的生物多样性效果。
陈红兵[4](2020)在《钙多肽对水稻(Oryza sativa L.)吸收Cd2+的阻控效应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镉大米”的连续出现标志水稻土性质的特殊性和污染的严重性,同时也表明镉污染水稻土治理技术的复杂性和难度性,目前的相关治理技术均取得一定成效,如化学原位钝化、有机肥氧化还原、钙离子竞争性抑制等技术,但均存在一个技术缺陷---重金属隔离子仍然存在土壤中,随时将再产生“镉大米”,因此,上述技术只能算是一种应急技术;针对此情况,相关专家提出秸秆修复技术,但如何实施尚未定论,基于此现状,本研究将含蛋白高、可作优质有机肥的植物饼粕与具有钙离子的生石灰组合,在高温下强制解析为全水溶性的、具有高活性钙离子的蛋白多肽--钙多肽,结合前期研究,以期钙多肽具有有机肥特性(蛋白氮)、化学钝化剂的特性(游离巯基、羧基基团)、竞争性抑制特性(有效态钙离子),并通过水培阻控、种植肥效、土壤钝化、吸收阻控等内容的研究及其细胞学、转录组学、土壤化学机理分析,探索钝化与竞争性抑制联合阻控→高密度水稻种植→安全种子→含镉秸秆去除修复模式,达到安全种植与去除修复同步化,为镉污染水稻土治理形成新的技术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水培阻控研究,分析了不同浓度镉处理及钙多肽调控镉处理下水稻幼苗生长的生理变化和根系对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镉胁迫抑制了水稻幼苗的株高和根生长,不同浓度镉胁迫下施加一定量的钙多肽,可以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隔胁迫的浓度大于2 mg/L时,水稻幼苗中叶绿素总含量显着降低,而施加钙多肽可以提高叶片中叶绿素总含量,对于不同浓度镉胁迫之间,施加钙多肽对提高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差异不明显。根系对镉的累积量随镉胁迫浓度变化而变化。同时也随着培养的时间延长而增加。钙多肽可以减少根系对镉的累积量,低浓度镉胁迫(0.5 mg/L)下,钙多肽显着抑制根系对镉的吸收,镉胁迫浓度高于5 mg/L,钙多肽抑制根系对镉吸收的效果不明显。进一步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FTIR技术分析了镉胁迫及钙多肽调控镉处理水稻幼苗生长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FTIR分析表明水稻幼苗根细胞壁组分如纤维素、果胶以及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受到镉胁迫的显着影响,钙多肽能调控镉胁迫下根细胞壁组分的特征吸收峰变化。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一步分析,JIM5识别的去酯化果胶受镉胁迫和钙多肽调控的影响较小,而JIM7识别的酯化果胶参与镉胁迫以及钙多肽对镉胁迫的调控。2、通过高通量的转录组数据分析分析表明,镉胁迫对细胞组分和细胞代谢中酶的催化活性影响较大,且对植物代谢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跟镉抑制水稻幼苗细胞的信号转导有关。不同浓度的镉胁迫对水稻幼苗根系中转录差异基因影响较大,随着镉胁迫的浓度增高,影响水稻根细胞转录差异的强度增加。钙多肽能缓解水稻根细胞中镉胁迫带来的代谢抑制作用,有助于恢复镉胁迫下水稻根细胞能量代谢和生物合成过程。通过对差异基因组的GO富集和KEGG分析,证实了钙多肽通过影响细胞壁合成相关的基因,通过调控细胞壁蛋白糖基化对镉胁迫的调节。此外,还发现了与过氧化物酶相关基因,揭示了钙多肽对镉胁迫的调控与水稻根细胞吸收锰离子的关联。3、种植肥效研究,从氮肥角度上讲,钙多肽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所含蛋白氮,因此,以尿素酰胺氮为对照,研究钙多肽对水稻的生长效应,以及水稻吸收钙离子、氮磷钾成分变化,探索钙多肽作为肥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常规大田施氮量(180 kg/hm2)为标准施肥时,钙多肽组与尿素组的水稻植株高度几乎相似,40天内分别是30.65 cm、30.73 cm,80天的株高分别是39.87 cm、40.67 cm,但两组合的水稻植株含氮量却不同,钙多肽组与尿素组植株40天的含氮量分别是3.75 mg/g、5.66 mg/g,80天的含氮量分别是10.16 mg/g、12.54 mg/g,表明钙多肽所种植水稻植株的含氮量明显低于尿素组,可能是尿素分解转化为铵离子的速度较快所导致;通过测定磷、钾含量表明,钙多肽组与尿素组40天的磷含量分别是0.71 mg/g、0.64 mg/g,80天的磷含量分别是1.24 mg/g、0.86mg/g;40天的钾含量分别是9.24 mg/g、8.58 mg/g,而80天的钾分别是28.96 mg/g、21.33 mg/g,此结果与植株氮含量趋势相反,也表明蛋白氮与尿素酰胺氮具有不同功能与特性;通过测定钙离子吸收结果表明,钙多肽与尿素40天内的钙离子吸收量较为相似,分别为2.48 mg/g、2.26 mg/g,表明植株苗期生长无需吸收大量无机离子;但80天后的钙离子含量就明显不同,分别为8.26 mg/g、7.07 mg/g,表明钙多肽由于具有有效态钙离子促进了水稻植株对钙离子的吸收,同时以水溶性氯化钙作为对照以比较离子状态钙离子对水稻吸收效果,(仅仅为对照,氯离子抑制水稻生长);综合评价,钙多肽具有与尿素相似肥效,整体生长外观正常,但钙多肽组水稻植株无黄叶、且钙含量明显高于尿素,这为钙多肽竞争性抑制重金属隔离子建立了功能基础。4、土壤重金属钝化研究,基于钙多肽的相关特性,具有对水稻土重金属镉离子的钝化潜力,设计了以标准施肥氮量为基准的用量,测定对水稻土镉离子的钝化效应,结果表明,钙多肽对土壤中有效态镉离子具有较明显的钝化作用,30~90天内均可将Cd为2.0 mg/kg污染水稻土中的有效态降至0.824 mg/kg,降低比例达到58%,而对于镉含量为5.0 mg/kg的镉污染水稻土可达到降低56%,这作为具有肥效的多肽已是比较理想结果,同时与之对应的还原态镉、可氧化态镉均提高到45%~80%,进一步表明钙多肽具有作为钝化剂的基本特性。5、吸收阻控研究与秸秆去除修复探索试验,以常规种植复混肥为对照,以及用无重金属的动物蹄角水解为多肽为有机肥对照(市售养殖废弃物有机肥大多铜、锌超标,影响研究结果),利用盆栽试验研究钙多肽对水稻吸收镉的系列阻控效应,结果表明,水稻根部对隔离子具有较强富集效应,可将水稻土中的2.0 mg/kg Cd富集达到11.25 mg/kg(苗期)、13.94 mg/kg(分蘖期)、14.90 mg/kg(抽穗期)、11.63mg/kg(成熟期),富集程度达到5-7倍,这也表明水稻对隔离子的亲和性,与相关报道结果吻合,而对照复混肥水稻的富集镉含量为14.77 mg/kg(苗期)、16.50 mg/kg(分蘖期)、20.47 mg/kg(抽穗期)、16.80 mg/kg(成熟期),两者比较表明,钙多肽对水稻根部吸收镉仍然具有一定阻控作用,而对于含镉为5.0 mg/kg的污染水稻土则根部镉含量将更高,水解蹄角多肽介于钙多肽与复混肥之间;基于无机离子由根部向上运输的基本原理,测定水稻不同时期茎、叶、种子的镉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钙多肽组水稻茎的镉含量分别为:1.25mg/kg(苗期)、3.94 mg/kg(分蘖期)、4.90 mg/kg(抽穗期)、1.59 mg/kg(成熟期),而对照复混肥组水稻茎的镉含量分别为:4.77 mg/kg(苗期)、6.56 mg/kg(分蘖期)、10.47 mg/kg(抽穗期)、6.62 mg/kg(成熟期),两者比较表明,钙多肽仍具有一定的阻控作用,但总体的镉含量均不低,这也是镉大米重复出现的生理富集原理,对于含镉为5.0 mg/kg的污染水稻土则整体进一步提高;对于含2.0 mg/kg Cd的水稻土组叶片镉含量测定表明,钙多肽组水稻成熟期的叶片镉含量为0.52 mg/kg,而复混肥对照组成熟期叶片镉含量为1.22 mg/kg;水稻种子的含镉量是研究的关键,钙多肽组的所制备糙米镉为0.081 mg/kg,复混肥组为0.238 mg/kg,钙多肽组的谷壳镉含量为0.0066 mg/kg,对照复混肥组为0.107 mg/kg;所有参数表明,水稻由根、茎、叶、糙米、谷壳的镉离子逐渐降低,而钙离子谷壳含量最高,结果符合植物生理学理论,也表明钙多肽的钝化效应和竞争性抑制作用。基于上述所有研究结论和秸秆修复理念,设计以0.28 m2的塑料盆为种植容器,实施高密度种植试验,所种植水稻每平方米达到1200株以上(常规为140株),研究镉吸收状况、水稻生长状况、秸秆总干重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水稻生长良好,对照复混肥组水稻中部略有发黄现象,类似烧苗,结实较少,但钙多肽组的水稻生长完全正常,无发黄现象(与前期其它研究一致),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是复合肥组(0.138 mg/kg)与钙多肽组(0.012 mg/kg)糙米含镉量均合格达标,分析其机理是植株太多、根系稠密、局部有效态隔离子被大量根系围绕而吸收,单株吸收量相对减少近5~8倍,这也是多肽的特殊功能所致,并且每平方所有秸秆可吸收8.238 mg Cd,可实现安全种植与秸秆修复同步化,并且20年内可实现秸秆去除修复(国家标0.3 mg/kg为污染土,只需5年左右可达到去除修复-估计值),这也许是未来可供参考的重要研究方向。
白宏伟[5](2020)在《煤基复混肥养分释放特性及土壤和作物效应》文中提出我国煤矿废弃物存量巨大且连年增长,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煤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探究煤矿废弃物在农业方向的资源利用途径。试验以煤矿废弃物风化煤、煤泥、煤矸石和普通化肥为原料制备煤基复混肥,通过浸水试验和土柱淋溶试验的养分释放效果对不同配比的煤基复混肥进行筛选,并以饲草燕麦为研究对象,研究施用不同养分添加的煤基复混肥对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土壤酶活性、燕麦生长发育、产量以及肥料养分利用率的影响,探索利用煤基废弃物质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有:(1)煤矿废弃物风化煤、煤泥、煤矸石对养分释放的延缓效果表现为风化煤>煤泥>煤矸石。(2)同一施肥水平条件下,与普通化肥(HF)处理比较,20%养分添加的煤基复混肥(MJF1)、25%养分添加的煤基复混肥(MJF2)、30%养分添加的煤基复混肥(MJF3)的养分累积淋出率均有显着降低(p<0.05),其中铵态氮分别降低了 19.13%、22.91%、17.45%,硝态氮分别降低了 10.73%、13.84%、17.12%,水溶性磷分别降低了 27.53%、22.86%、25.06%,水溶性钾分别降低了 34.81%、27.99%、21.84%;改变加入煤基物质的比例不会对煤基复混肥中铵态氮、水溶性磷和水溶性钾的养分累积淋出率动态变化规律有明显影响,但对硝态氮的养分累积淋出率动态变化规律有明显影响。(3)施用添加一定比例煤基物质的煤基复混肥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在收获期与HF处理相比,MJF3处理效果最显着,土壤碱解氮含量提高了 48.57%;MJF2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了28.06%,效果最显着;MJF3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了 70.98%,效果最显着;MJF1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 25.16%,效果最显着;施用煤基复混肥会显着降低土壤pH值,较HF降低了 0.60~0.64个单位值。(4)施用添加一定比例煤基物质的煤基复混肥可以显着提高土壤酶活性。在收获期较HF处理,MJF2处理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 13.64%,效果最显着;MJF3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 10.28%,效果最显着;MJF1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提高了 6.52%,效果最显着;改变煤基复混肥中煤基物质的添加比例并不会显着影响其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5)在收获期较HF处理,MJF2处理可以有效促进燕麦植株的生长发育,株高增高了 2.12%,MJF1抑制了化肥养分对植株株高的促进作用,降低了 5.35%;整个生育期较HF处理,各煤基肥处理对植株茎粗无显着促进作用;在收获期较HF处理,MJF2、MJF3处理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 3.88%、2.52%,MJF1处理降低了 6.85%;MJF2、MJF3处理燕麦干草产量分别为11731.22kg/hm2、11688.29 kg/hm2,较HF处理增产了 4.23%和3.85%,MJF1处理干草产量为10535.20 kg/hm2,减产了 6.39%;MJF2和MJF3处理有效提高了化肥养分的利用率,对氮磷钾养分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7.97%、6.94%、12.3%和7.06%、6.70%、11.86%,MJF1处理氮磷钾养分利用率则分别降低了 3.8%、3.94%、6.35%。综上所述,煤基复混肥对肥料养分具备一定的缓释效果;施用煤基复混肥有效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延长了肥效,降低了土壤pH值;施用添加适量煤基物质的煤基复混肥(MJF2和MJF3)可以有效促进燕麦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养分利用率,但是过量添加的煤基复混肥(MJF1)反而会抑制化肥肥效。因此,利用适量的煤基废弃物制备煤基复混肥是可行的。
刘鸣[6](2020)在《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设计与试验》文中指出生物炭基缓释肥是一种利用生物炭吸附作用,使养分元素缓慢释放的新型物理阻碍型长效缓释肥料,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针对炭基缓释肥颗粒成型与筛分工艺要求,提出了成型造粒与筛分组合作业技术方案,设计了1台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对样机进行了性能试验,开展了炭基缓释肥理化特性和缓释特性试验研究,为生物炭基缓释肥成型及其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开展了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机装置的总体结构与关键部件设计。自行研制的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机装置主要由定量螺旋喂料器、平模造粒成型装置和平面回转筛分装置3大部分组成,分别对螺旋喂料、平模造粒成型和平面回转筛分进行了动力学与运动过程分析,确定了其主要结构与运行参数,制作了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机装置试验样机。(2)开展了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单因素试验研究与分析。以生产率和尿素炭基缓释肥产品密度为评价指标,开展以模板孔径、模辊间隙、膨润土粘结剂质量分数为试验因素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模辊间隙越小、粘结剂质量分数越高,产品颗粒密度越大;模辊间隙几乎为0 mm、粘结剂质量分数为20%、模板孔径为3 mm时产品颗粒密度最大;模辊间隙为0.5 mm、粘结剂质量分数为15%、模板孔径5 mm时生产率最高。模板孔径对生产率和产品密度的影响极显着(P<0.01),模辊间隙和粘结剂质量分数均对一体机生产率影响极显着(P<0.01),对产品密度影响显着(P<0.05)。(3)开展了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拟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与分析。选择模辊间隙、粘结剂质量分数和模板孔径为试验因素,开展三因素拟水平正交试验。直观分析法结果表明,影响生产率和产品密度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模板孔径、模辊间隙和粘结剂质量分数;显着性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模板孔径对生产率和产品密度均有显着影响(P<0.05),模辊间隙对产品密度有显着影响(P<0.05)。根据综合平衡法得出,当模板孔径为5 mm、模辊间隙为0.5 mm和粘结剂质量分数为15%时生产率最大;当模板孔径为3 mm、模辊间隙为0.5 mm和粘结剂质量分数为20%时颗粒产品密度最高。(4)开展了炭基缓释肥颗粒理化及缓释特性试验研究。以生物炭为基底,制备了不同粘结剂含量和炭肥比的柱状氯化钾和尿素炭基缓释肥颗粒,分析了炭基缓释肥颗粒的理化及缓释特性。结果表明,粘结剂含量和炭肥比对炭基缓释肥颗粒抗压强度均有显着性影响(P<0.05),在炭肥比1:4条件下,随着粘结剂质量分数的增加,氯化钾和尿素炭基缓释肥颗粒的微观表面孔隙减少,力学和缓释性能提高,当粘结剂质量分数为20%时,2种炭基缓释肥力学和缓释性能最好,平均抗压强度分别为286.78 N和281.27 N,其前3天营养元素淋出率分别为45.53%和36.87%;在粘结剂质量分数为10%条件下,随着炭肥比增加炭基缓释肥颗粒的缓释性能提高,当炭肥比1:3时,2种炭基缓释肥缓释性能最好,前3天营养元素淋出率分别为42.06%和40.32%,同时,氯化钾炭基缓释肥表面孔隙量先增后减,平均抗压强度在炭肥比为1:6和1:3时分别为271.25、282.42 N,力学特性较好,尿素炭基缓释肥表面孔隙量逐渐变多,在炭肥比为1:6时平均抗压强度为最大值267.84 N。综合炭基缓释肥颗粒理化特性及缓释特性,选择粘结剂质量分数为20%和炭肥比为1:4,以及粘结剂质量分数为10%和炭肥比1:3的成型配方,缓释肥颗粒产品力学特性较优,缓释特性最好,能达到GB/T 23348-2009缓释肥料规定的中浓度标准,基本满足市场要求。
李金鑫,李絮花,刘敏,刘文博,杨柳,张静,王子凤[7](2020)在《海藻酸增效复混肥料在冬小麦上的施用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综合评价海藻酸增效复混肥料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设置田间试验,共8个处理:CK0(不施肥);CK1(施用磷钾肥不施用氮肥);CK2(施用氮钾肥不施用磷肥);CK3(施用氮磷肥不施用钾肥);CF(常规复混肥料);AF(海藻酸增效复混肥料);CF减量20%(常规复混肥料减施20%);AF减量20%(海藻酸增效复混肥减施20%)。结果表明:与常规复混肥相比,施海藻酸增效复混肥提高小麦粒重和穗数,显着增产15.33%,而且肥料减施20%较全量施肥处理产量差异不显着;促进小麦对养分的吸收,使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了15.63%、12.54%和8.13%;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提高了12.96%,4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降低了13.80%;土壤表层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1.90%、11.54%和14.29%;海藻酸增效复混肥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4.85、9.54和13.50个百分点,氮、磷、钾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3.72、4.65和11.63 kg·kg-1。综合考虑产量、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和环境压力,海藻酸增效复混肥可对常规复混的增效改性。
周志波[8](2019)在《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全球农业资源环境呈现总体持续恶化趋势,农业生产基础环境不断遭到侵蚀和破坏,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威胁到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形势也不容乐观,同时面临内源性面源污染和外源性面源污染的双重压力,这将严重制约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时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因此,研究农业面源污染规制问题,具有宏大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理论研究表明,环境税在点源污染规制方面比较有效,发达国家的政策实践也证实,环境税规制点源污染具有有效性。但是,环境税制度能否向农业面源污染延伸呢?如果可行,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是否有效呢?由此,提出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是否具有有效性?本文将在既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建立基准分析框架,利用实验经济学、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等方法,分析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问题,随后放松相关经济假设,寻求最优的环境税政策工具组合,并就具体的制度设计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趋势、经济规制理论基础及规制工具选择。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全球和国内农业面源污染发展态势,阐述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和规制的相关理论,分析各种规制政策工具的比较优势。(2)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在外部性内生化和有条件的完全信息情境下,构建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基准分析框架,主要运用博弈论、实验经济学等方法,从效率性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环境税机制和集体罚款机制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进一步放松基准模型假设,引入减排成本信息不对称和污染者异质性,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集体罚款和污染总量型环境税机制下污染者的合作共谋行为,对两种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再检验。(3)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工具组合。进一步细化农业生产过程,在一个局部均衡分析框架下,研究基于环境税和环保补贴的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政策效应,并据此得出最优的政策工具组合。(4)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设计。根据理论研究结果,就中国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模式选择、制度要素设计和配套制度建设等提出具体建议。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可行性。从技术层面讲,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技术可行性,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作用的比较优势。从政治层面讲,只要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政治可行性。(2)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有效性。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发现,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两种机制在效率性和稳定性方面都令人满意。以规制效率性、实验组间稳定性和博弈轮次间稳定性三个指标为依据,对几种机制的优先级按由高到低排序为: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与要素投入型环境税基本相当)→污染总量型环境税→集体罚款→污染总量型环境税—补贴。(3)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实现社会最优的方法很多,但最优的环境税规制政策组合包含三大工具,即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绿色农业发展补贴。(4)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以确保合意性。在制度模式选择层面,要坚持财政中性改革原则,实行政策预告、试运行、专款专用等制度,并防止出现“框架效应”。在税制要素设计层面,需要重点关注规制对象、规制标准和规制手段,可以通过间接规制达到政策目标。在配套制度建设层面,需要从法律法规、财政预算、农业技术推广认证、工程技术和强制管制等方面加强保障。本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结果,对农业面源污染规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1)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分类施策。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制应当根据面源污染的不同特征和各种规制政策的适用范围,进行分类规制、综合施策。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性比较优势,在污染排放弹性大、污染损害小且环境破坏可逆的情境下才能得到有效发挥。(2)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制,需要从正向和反向两个方面同时给予面源污染者激励,建立一种双向激励机制,以更好地实现环境政策目标。(3)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纠正政策偏差。本文的研究表明,要素投入型环境税和产出水平型环境税,在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具有效率性和稳定性,并且相对其他机制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建议调整当前关于污染性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品和农业产出品的增值税政策,实行统一的增值税税率。一方面,理论上的增值税制度要求实行单一的税率,并尽量减少免税和不征税的环节,以保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另一方面,对污染性要素投入品和产生污染较多的农产品征收统一的增值税,有利于纠正免税或实行低税率政策可能诱导面源污染过度排放的政策偏差。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四个方面的创新:(1)信息约束下的间接规制。鉴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不易观测性,在信息不对称的约束条件下,突破传统庇古税(Pigouvian tax)理论的直接规制框架,按照间接规制思路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规制,规避了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相关信息需求。(2)面源污染外部性的内生化。在有条件的信息不对称情境下,考虑污染者与环境之间的反馈效应,假设农业面源污染者本身受到污染的影响,将面源污染的环境负外部性内生化,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环境税机制及集体罚款机制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3)实验经济学方法的适切应用。在环境税并未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实际单独征收的背景下,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对政策情境进行模拟,使得研究结论更具可信性、政策建议更具可行性。(4)统一框架下的政策模拟。构建一个基准框架,将四种环境税机制和集体罚款机制放在同一框架内进行比较分析,以无规制的情境为基准,模拟了各种规制机制的政策效应,并根据效率性和稳定性两个层面的三个指标,对各种规制机制进行排序。
沈增晖[9](2019)在《辽宁省主要商品有机肥料质量安全分析与评价》文中指出为了分析辽宁省商品有机肥等新型肥料产品质量状况,为有机肥料的高效施用和肥料质量安全风险的把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针对辽宁省主要农产品种植区所施用的商品有机肥展开调查,对辽宁省内商品有机肥进行了采样及检测。本试验肥料样品采集的时间为2018年3月~10月,共收集有机肥料样品38个,均为市场在售的商品有机肥料,样品主要原材料为鸡粪、牛粪、猪粪、混合禽畜粪便、蚯蚓粪、海带渣等,对其技术指标(总养分、有机质、蛔虫卵死亡率、含水率、p H、粪大肠菌群数等)、安全限量指标(As、Cd、Cr、Hg、Pb的含量)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辽宁省商品有机肥合格率偏低仅为55.68%,按肥料原材料种类划分不合格肥料的重灾区是使用多种粪便为原料的混合粪便有机肥和未标明具体生产原料的其他有机肥料。产品合格率按有机肥料原材料划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猪粪有机肥料为合格率69.23%、鸡粪有机肥料合格率66.67%、牛粪有机肥料合格率50.00%、其他有机肥料合格率40.00%、混合粪有机肥料合格率37.50%。(2)影响有机肥合格率的因素多样:其中总养分、有机质、p H、水分、重金属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5.59%、89.46%、93.33%、77.09%、64.05%。各检测项目均有不合格产品,但主要集中在含水率和重金属含量。(3)供试样品中13.16%的产品主要养分(总N+P2O5+K2O)含量低于5.0%的标准值,从总体来看有机肥料总养分含量基本符合要求。总养分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混合粪便有机肥料100.00%、牛粪有机肥料100.00%、猪粪有机肥料84.62%、鸡粪有机肥料83.33%、其他有机肥料60.00%。总养分含量均值分别为:猪粪有机肥料8.17%、鸡粪有机肥料6.45%、牛粪有机肥料6.13%、混合粪便有机肥料5.90%、其他有机肥料4.92%。(4)有机质含量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牛粪有机肥=鸡粪有机肥>猪粪有机肥>其他有机肥>混合粪便有机肥,分别为100.00%=100.00%>92.31%>80.00%>75.00%。有机肥料中有机质含量总体保持在高于行业标准的水平,平均值达到50%以上。(5)有机肥酸碱度合格率最高,达到93.33%,绝大多数产品均在标准要求的p H5.5~8.5的范围内,酸碱度平均值为7.4。有机肥酸碱度平均值依次是鸡粪有机肥>牛粪有机肥>猪粪有机肥>混合粪便有机肥=其他材料有机肥,p H分别是8.1、8.0、7.6、6.6、6.6。(6)各个样品间水分含量差异较大,同种原材料的有机肥产品间水分含量也有明显区别,有机肥料平均含水量为25.19%。有机肥水分含量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混合粪便有机肥>猪粪有机肥>其他有机肥>鸡粪有机肥=牛粪有机肥,分别为87.50%>84.62%>80.00%>66.67%=66.67%。(7)有机肥料的卫生指标主要是蛔虫卵死亡率和粪大肠菌群数,此次调查检测结果中尚未发现超标现象,有机肥卫生状况良好,可以放心、安全地施用。(8)有机肥重金属合格率较其他指标明显偏低平均合格率仅为64.05%,按原材料种类划分依次是:猪粪有机肥>鸡粪有机肥=牛粪有机肥>其他有机肥>混合粪便有机肥,影响有机肥质量安全的主要元素是As、Cr和Hg,超标率分别为13.16%、10.5%、15.8%,超标率较低的是Cd和Pb,均为2.6%。(9)本试验有机肥料重金属含量平均为,砷8.131 mg/kg、镉0.962 mg/kg、铬49.76mg/kg、汞1.137 mg/kg、铅15.55 mg/kg,铜231.591mg/kg、锌559.305 mg/kg,与刘荣乐对我国北方6省和南方8省共14个省市的商品有机肥料重金属状况做对比,辽宁省商品有机肥料As、Hg、Pb含量较其调查结果上涨6 mg/kg、0.6 mg/kg、10 mg/kg;辽宁省有机肥料Cd含量明显低于其调查结果,仅为0.962 mg/kg。(10)不同种类有机肥中砷、镉、铬、汞、砷的污染指数数值都相对较小,低于单因子污染分级标准Pi≤1的Ⅰ级要求,其中牛粪有机肥的Cd以及混合粪便有机肥中的As污染指数接近轻度污染值。(11)有机肥料整体综合污染指数数值较低,属于污染等级Ⅰ的范围,污染水平处于安全水平;猪粪、鸡粪及其他材料有机肥也处于可以安全施用的污染等级Ⅰ,混合粪便有机肥综合污染指数位于污染等级Ⅱ的范围,处于污染警戒线水平,需要谨慎使用。(12)辽宁省商品有机肥四环素类抗生素检出率较低,仅为16.00%,最大含量为金霉素2.106 mg/kg,试验中大部分有机肥四环素类抗生素低于0.75 mg/kg的检测限。
唐乐丹[10](2019)在《新型专用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肥料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其施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与品质。长期以来,大部分种植区域重视氮磷钾肥的施用,而对水稻生长所需的其他微量元素及有机肥的施用有所忽视。加之市场上肥料种类繁多,农民选择肥料时容易盲目跟风,缺乏针对性,这对粮食产量潜力的发挥极为不利。通过对传统肥料进行再加工,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将作物所需的各种成分有机结合,研制出新型专用肥料产品成为肥料产业发展的一大方向。为此,本试验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以水稻品种“两优8206”、“两优3308”和“隆两优1988”、“黄华占”为试验材料,以普通复合肥为对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两种新型水稻专用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影响,旨在阐明新型专用肥料对水稻性状改良、增产增效的机理,从而为两种新型肥料的区域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稼好”常微量元素专用肥对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抗倒伏特性均有显着影响。(1)专用肥处理使水稻的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平均提高13.09%和2.42%,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7.78%。对于分蘖能力较强的大穗型品种两优8206,在直播种植条件下专用肥增产效果更加显着,与对照相比增产率达14.21%;而分蘖能力较弱的品种两优3308,在移栽条件下施用专用肥增产效果更为明显,较对照提高9.45%。(2)阶段干物质积累上,专用肥表现出前期缓慢、中期稳定、后期加快的特点。播种至分蘖盛期,专用肥处理下水稻干物质重极显着低于对照;分蘖盛期至抽穗期,两种肥料之间差异不明显;抽穗至成熟期,专用肥处理的干物质重高出对照32.08%。(3)光合物质生产上,分蘖盛期以前专用肥处理的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均显着或极显着低于对照,分蘖盛期至抽穗期,两种肥料处理间差异不显着;抽穗期以后,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均表现为专用肥处理显着高于对照处理。(4)专用肥处理使水稻成熟期株高和重心高度分别降低4.88%和9.64%,使茎秆基部倒伏敏感节位茎粗增加3.91%-7.83%,茎壁厚增加6.25%-17.05%,显着提高水稻抗折断能力,使倒伏指数下降了19.0%-37.89%,减小倒伏的风险。2.“黑劲道”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在促进水稻增产、提高抗倒伏能力及养分积累方面效果显着。(1)与对照相比,专用肥处理使杂交稻和常规稻分别增产22.70%和9.50%。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显着提高,其中有效穗数分别增加13.07%和25.23%,千粒重增幅分别为2.46%和2.84%。(2)专用肥能够加快水稻苗期叶龄进程和分蘖速率,降低苗高,从而提高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重以及单位苗高干重,有利于培育壮苗。(3)专用肥处理使水稻最高茎蘖数和有效茎蘖数均有明显增加,而最终成穗率与普通复合肥相差不大。表明该专用肥能在增大群体数量的同时保证群体质量不下降。茎蘖数的增加使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明显高于对照,干物质积累和作物生长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保证光合产物形成。(4)能显着改善水稻抗倒伏相关性状,使各生育时期植株高度均有极显着降低。成熟期优化各节间配比,使隆两优1988和黄华占株高分别降低6.24%和10.35%,重心高度分别下降12.59%和9.10%,基部倒伏敏感节间粗度增加了3.65%-7.76%,茎壁厚增加3.41%-27.06%,进而使基部抗折力分别增加26.10%和32.09%,倒伏指数分别降低30.59%和29.30%,减小倒伏的风险。(5)抽穗期以前叶片中积累了51.92%-72.06%的氮素,为氮素分配中心;幼穗抽出后氮素开始向穗部转运,至成熟期氮含量和分配比例均表现为穗部最高,叶片次之,茎鞘中最少。此时穗部集中了氮素总量的42.92%-54.51%。营养生长阶段磷素主要积累在茎鞘中(分配率为50.53%-58.94%),进入生殖生长期后大量转移至穗部,至成熟期,穗中磷素占据总含量的61.45%以上,成为磷素分配中心。钾在全生育期内均以茎鞘作为分配中心,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茎鞘和穗部钾分配率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此外,与对照相比,成熟期专用肥处理下黄华占体内氮积累量增加14.86%;两品种磷积累量分别增加26.28%和20.20%;钾积累量分别提高12.06%和27.08%。分析养分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可知,专用肥处理下,隆两优1988成熟期穗部氮分配率高于对照4.49%,黄华占则低于对照16.72%;两品种的磷分配率分别高出对照5.23%和7.22%;钾分配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0.21%和27.18%。
二、推广复混肥料 促进农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广复混肥料 促进农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肥料生产现状调查及问题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调查内容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肥料产能、产量 |
2.2 肥料产能利用率 |
2.3 肥料生产厂家、产品及配方数 |
2.4 肥料供保能力 |
2.5 肥料企业地域分布 |
3 讨论 |
4 结论 |
(2)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机插秧研究进展 |
1.1.1 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
1.1.2 机插秧秧苗特点 |
1.1.3 机插秧秧苗素质 |
1.2 水稻育秧基质 |
1.2.1 育秧基质发展现状 |
1.2.2 育秧基质的物料配比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3 育秧基质的养分调控及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1.3 植物生长物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4 腐植酸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5 水稻秧苗素质对水稻大田生育期产量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图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点 |
3.2 试验材料概况 |
3.3 试验设计与管理 |
3.3.1 基质配施不同浓度化肥育秧试验 |
3.3.2 基质配施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育秧试验 |
3.3.3 基质优化配方田间验证试验 |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4.1 基质养分含量测定 |
3.4.2 秧苗植株生长指标 |
3.4.3 秧苗根系指标 |
3.4.4 苗期植株养分吸收累积量 |
3.4.5 水稻生育期产量及构成要素 |
3.4.6 经济效益分析 |
3.5 数据处理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基质配施化肥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4.1.1 配施不同浓度氮肥育秧基质养分含量分析 |
4.1.2 水稻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 |
4.1.3 水稻秧苗地下部生长特征 |
4.1.4 育秧基质配施氮肥对秧苗素质的综合影响 |
4.1.5 育秧基质配施氮肥对秧苗地上部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
4.2 育秧基质配施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4.2.1 水稻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 |
4.2.2 水稻秧苗地下部生长特征 |
4.2.3 育秧基质配施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的综合评价 |
4.3 腐植酸优化基质配方田间验证试验 |
4.3.1 不同育秧基质养分含量比较 |
4.3.2 不同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评价 |
4.3.3 不同育秧基质处理对秧苗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4.3.4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4.3.5 基质成本核算及综合效益评价 |
5 讨论 |
5.1 平衡施肥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5.2 配施不同浓度萘乙酸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5.3 配施不同浓度腐植酸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5.4 水稻秧苗素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生物炭基复合肥特性及增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炭的相关研究 |
1.2.1 生物炭的基本性质 |
1.2.2 生物炭在农业上的应用 |
1.3 生物炭基肥料的研究与发展 |
1.3.1 生物炭基肥料土壤环境效应 |
1.3.2 生物炭基肥料作物效应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生物炭基肥料制备 |
2.2.2 浸水试验 |
2.2.3 土壤环境对生物炭基肥料养分释放的影响 |
2.2.4 盆栽试验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生物炭基肥料基本特性测定 |
2.3.2 肥料养分释放量测定 |
2.3.3 土壤指标测定 |
2.3.4 作物指标测定 |
2.3.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2.4.1 灰色关联度分析 |
2.4.2 土壤微生物信息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物炭基肥料基本特性 |
3.1.1 生物炭基肥的形貌特征与p H |
3.1.2 生物炭基肥的表面官能团 |
3.1.3 生物炭基肥的元素组分 |
3.1.4 小结 |
3.2 生物炭基肥料养分释放特性 |
3.2.1 养分浸水溶出率 |
3.2.2 不同土壤环境对生物炭基肥料养分释放特性的影响 |
3.2.3 小结 |
3.3 生物炭基肥料土壤效应评价 |
3.3.1 生物炭基肥对土壤p H的影响 |
3.3.2 生物炭基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3.3 生物炭基肥对土壤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
3.3.4 小结 |
3.4 生物炭基肥料作物效应评价 |
3.4.1 生物炭基肥料对作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3.4.2 生物炭基肥料对作物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3.4.3 生物炭基肥料对作物根系形态的影响 |
3.4.4 生物炭基肥料对作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
3.4.5 生物炭基肥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3.4.6 小结 |
3.5 生物炭基肥料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5.1 样本多样性分析(Alpha-diversity) |
3.5.2 群落结构组分图 |
3.5.3 PCA分析 |
3.5.4 小结 |
4 讨论 |
4.1 生物炭基肥料基本特征 |
4.2 生物炭基肥料养分释放特性 |
4.3 生物炭基肥料对土壤养分的增效研究 |
4.4 生物炭基肥料对作物生物性状的影响 |
4.5 生物炭基肥料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
4.6 生物炭基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5 结论 |
5.1 生物炭基肥料基本特征 |
5.2 生物炭基肥料分释放特性 |
5.3 生物炭基肥料对土壤养分的增效研究 |
5.4 生物炭基肥料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
5.5 生物炭基肥料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
5.6 生物炭基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6 创新点和不足 |
6.1 创新点 |
6.2 论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钙多肽对水稻(Oryza sativa L.)吸收Cd2+的阻控效应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农田镉污染现状及危害 |
1.2.1 我国农田镉污染现状 |
1.2.2 农田镉污染的主要来源 |
1.2.3 农田镉污染的危害 |
1.3 水稻吸收积累镉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
1.3.1 土壤中镉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 |
1.3.2 水稻吸收积累镉的机理 |
1.4 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进展 |
1.4.1 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概述 |
1.4.2 植物吸收镉阻控技术 |
1.4.3 钙对植物的生理功能 |
1.4.4 钙多肽对重金属镉污染的调控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第2章 钙多肽对调控镉胁迫水稻幼苗生长及对镉吸收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营养液配制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培养条件 |
2.2.5 测量方法 |
2.2.6 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钙多肽对不同浓度镉处理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2 钙多肽对不同浓度镉处理下水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3 钙多肽对不同浓度镉处理下水稻根中Cd含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钙多肽可减少水稻幼苗根系对镉的吸收 |
2.4.2 钙多肽可提高镉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中叶绿素总含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钙多肽调控水稻幼苗根系细胞壁成分变化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水稻的培养与处理 |
3.2.3 水稻根系细胞壁的提取及FTIR表征分析 |
3.2.4 水稻幼苗根的石蜡切片 |
3.2.5 抗体免疫标记 |
3.2.6 显微镜观察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镉胁迫下水稻幼苗根中细胞壁FTIR谱图分析 |
3.3.2 钙多肽调控水稻幼苗镉胁迫下根中细胞壁FTIR谱图分析 |
3.3.3 钙多肽调控水稻幼苗镉胁迫下根中细胞壁FTIR谱图的半定量分析 |
3.3.4 镉胁迫及钙多肽调控对水稻根细胞中果胶变化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镉胁迫及钙多肽调控镉胁迫水稻幼苗根系的转录组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水稻的培养与处理 |
4.2.3 RNA提取及RNA测序文库的建立 |
4.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5 转录组测序原始数据和质控数据统计 |
4.2.6 测序序列质量评估 |
4.2.7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4.2.8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4.2.9 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测序原始数据和质控统计 |
4.3.2 测序序列质量评估 |
4.3.3 基因表达分析 |
4.3.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
4.3.5 差异基因的GO注释分析 |
4.3.6 差异基因的KEGG注释分析 |
4.3.7 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钙多肽对水稻生长及Ca~(2+)、Mg~(2+)的吸收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量项目与方法 |
5.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5.3.2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植株N、P、K含量的影响 |
5.3.3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植株Ca、Mg含量的影响 |
5.3.4 相同施氮量、不同施钙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5.3.5 相同施氮量、不同施钙量对水稻吸收Ca~(2+)、Mg~(2+)的影响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施氮量与水稻对营养物质吸收与积累 |
5.4.2 钙多肽组合施肥对水稻的生长促进作用 |
5.4.3 施钙肥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对Ca的吸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钙多肽对Cd~(2+)污染土壤的钝化效应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2.3 测量项目与方法 |
6.2.4 实验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钙多肽对镉污染土壤中p H的影响 |
6.3.2 钙多肽对土壤中有效镉的影响 |
6.3.3 钙多肽对土壤中弱酸(可提取)态镉的影响 |
6.3.4 钙多肽对土壤中可还原态镉的影响 |
6.3.5 钙多肽对土壤中可氧化态镉的影响 |
6.3.6 钙多肽对土壤中残渣态镉的影响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土壤p H对镉形态的影响 |
6.4.2 有效态镉与其它形态镉之间的转换关系 |
6.4.3 钙多肽对Cd~(2+)污染土壤的钝化效应及潜力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钙多肽对水稻吸收Cd~(2+)的阻控效应及其秸秆去除修复探索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试验方法 |
7.2.3 测量项目与方法 |
7.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7.3.2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7.3.3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植株Cd含量的动态变化 |
7.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糙米和稻壳中Cd、Ca含量的影响 |
7.3.5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酶活的影响 |
7.3.6 超密度种植与秸秆去除修复探索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钙多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7.4.2 钙多肽对水稻镉毒害的调节机制 |
7.4.3 钙多肽对水稻吸收Cd~(2+)的阻控效应 |
7.4.4 钙多肽对水稻吸收和转运Cd~(2+)的阻控机理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博士就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煤基复混肥养分释放特性及土壤和作物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基废弃物基本性质及利用特点 |
1.2.1 煤矸石基本性质及利用特点 |
1.2.2 煤泥基本性质及利用特点 |
1.2.3 风化煤基本性质及利用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煤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煤基复混肥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肥料的配比设计及制备 |
2.3 肥料养分缓释性能试验 |
2.3.1 浸水试验 |
2.3.2 土柱淋溶试验 |
2.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4 数据计算 |
2.4 肥料土壤和作物效应试验 |
2.4.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4.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煤基复混肥钾素浸水释放性能 |
3.1.1 20%养分添加各煤基复混肥钾素累积释放率动态差异 |
3.1.2 25%养分添加各煤基复混肥钾素累积释放率动态差异 |
3.1.3 30%养分添加各煤基复混肥钾素累积释放率动态差异 |
3.2 煤基复混肥土柱淋溶养分释放性能 |
3.2.1 不同添加比例的煤基复混肥氮素的释放性能 |
3.2.2 不同添加比例的煤基复混肥磷的释放性能 |
3.2.3 不同添加比例的煤基复混肥钾的释放性能 |
3.3 煤基复混肥施用的土壤效应 |
3.3.1 不同添加比例的煤基复混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2 不同添加比例的煤基复混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 煤基复混肥施用的作物效应 |
3.4.1 不同添加比例的煤基复混肥对植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2 不同添加比例的煤基复混肥对植株生长指标的影响 |
3.4.3 不同添加比例的煤基复混肥对饲草燕麦产量的影响 |
3.4.4 不同添加比例的煤基复混肥对化肥中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添加比例的煤基复混肥对肥料养分释放性能的影响 |
4.1.2 不同添加比例的煤基复混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3 不同添加比例的煤基复混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1.4 不同添加比例的煤基复混肥对作物产量和化肥中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4.2 结论 |
4.2.1 煤基复混肥延缓了肥料中养分的释放过程 |
4.2.2 煤基复混肥施用对土壤各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和pH的影响 |
4.2.3 煤基复混肥施用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缓释肥类型及缓释机理 |
1.2.2 缓/控释肥理化特性和缓释特性检测技术 |
1.2.3 炭基缓释肥成型技术 |
1.2.4 筛分技术 |
1.2.5 炭基缓释肥应用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与关键部件设计 |
2.1 造粒筛分一体装置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1 造粒筛分一体装置总体结构 |
2.1.2 造粒筛分一体装置工作原理 |
2.2 关键部件设计与分析 |
2.2.1 定量螺旋喂料器设计与分析 |
2.2.2 造粒成型装置设计与分析 |
2.2.3 平面回转筛分装置设计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性能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试验步骤与过程 |
3.1.5 性能评价指标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2.2 拟水平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炭基缓释肥颗粒理化及缓释特性试验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缓释肥制备 |
4.1.2 试验仪器 |
4.1.3 理化特性与缓释特性测定 |
4.1.4 评价指标 |
4.1.5 数据处理 |
4.2 炭基缓释肥颗粒理化特性结果与分析 |
4.2.1 炭基缓释肥颗粒抗压强度 |
4.2.2 炭基缓释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4.2.3 炭基缓释肥颗粒电子显微镜扫描 |
4.3 炭基缓释肥颗粒缓释特性结果与分析 |
4.3.1 炭基缓释肥养分淋出率 |
4.3.2 炭基缓释肥淋出液电导率及pH值 |
4.4 炭基缓释肥生产经济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海藻酸增效复混肥料在冬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
1.4 相关计算公式[16]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肥料利用率及农学效率的影响 |
2.4 不同处理对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2.5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8)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标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理论框架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1.4.1 信息约束下的间接规制 |
1.4.2 面源污染外部性的内生化 |
1.4.3 实验经济学方法的适切应用 |
1.4.4 统一框架下的政策模拟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借鉴与术语界定 |
2.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主流研究 |
2.1.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发轫 |
2.1.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效应机制 |
2.1.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效率问题的质疑 |
2.1.4 农业面源污染者的合作共谋问题 |
2.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理论前沿 |
2.2.1 合作共谋因素和团队绩效机制的引入回应质疑 |
2.2.2 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引领理论前沿 |
2.2.3 政治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得到更多关注 |
2.3 相关研究评述 |
2.3.1 国内外研究对比 |
2.3.2 相关研究的贡献 |
2.3.3 相关研究的不足 |
2.3.4 今后研究的方向 |
2.3.5 本文研究的理论贡献 |
2.4 理论借鉴 |
2.4.1 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相关理论 |
2.4.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的相关理论 |
2.5 基本概念界定 |
2.5.1 污染 |
2.5.2 环境税 |
2.5.3 规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规制政策工具比较 |
3.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
3.1.1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 |
3.1.2 全球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
3.1.3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
3.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类型 |
3.2.1 基于命令控制的规制政策 |
3.2.2 基于市场机制的规制政策 |
3.2.3 基于工程技术的规制政策 |
3.2.4 基于公众参与的规制政策 |
3.3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的关键问题及政策工具选择 |
3.3.1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三大关键问题 |
3.3.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的适用范围和比较优势 |
3.3.3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的选择 |
3.4 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规制的常规政策工具 |
3.4.1 农业面源污染常规经济规制机制的基本类型 |
3.4.2 农业面源污染常规经济规制机制的比较优势 |
3.4.3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经济规制工具 |
3.5 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规制政策需要突破的难题 |
3.5.1 信息不对称 |
3.5.2 污染排放与污染结果间的随机性 |
3.5.3 面源污染对污染者的负外部性 |
3.5.4 面源损害对污染者的反馈效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基准框架 |
4.1 基准框架 |
4.1.1 研究基础 |
4.1.2 研究方法 |
4.1.3 研究框架 |
4.2 理论模型 |
4.2.1 基本假设 |
4.2.2 理论预测 |
4.2.3 合作共谋行为 |
4.3 实验设计 |
4.3.1 实验描述 |
4.3.2 实验参数设定 |
4.3.3 评估标准:效率性和稳定性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农业面源污染者的要素投入决策 |
4.4.2 各种规制机制的效率性和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污染总量型环境税和集体罚款机制有效性再检验 |
5.1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与农业面源污染者合作共谋 |
5.1.1 公共物品供给与面源污染减排 |
5.1.2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 |
5.1.3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 |
5.1.4 面源污染减排“志愿者困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设计 |
5.2 博弈模型和实验设计 |
5.2.1 理论模型 |
5.2.2 实验设计 |
5.3 理论预测 |
5.3.1 完全信息情境 |
5.3.2 不完全信息情境 |
5.4 实验结果分析解释 |
5.4.1 实验结果 |
5.4.2 完全信息情境的分析 |
5.4.3 不完全信息情境的分析 |
5.4.4 路径依赖效应 |
5.4.5 偏好类型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工具组合 |
6.1 研究基础 |
6.1.1 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发端 |
6.1.2 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设计 |
6.2 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基本模型 |
6.2.1 模型假设 |
6.2.2 模型设定 |
6.2.3 社会最优问题 |
6.2.4 私人利润最大化问题 |
6.3 最优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 |
6.3.1 情境1:最优庇古税情境 |
6.3.2 情境2:完全信息情境 |
6.3.3 情境3:可以观测投入数量的有限信息情境 |
6.3.4 情境4:可以观测部分产出和投入的有限信息情境 |
6.3.5 情境5:可以观测产出数量的有限信息情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设计 |
7.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模式选择 |
7.1.1 坚持财政中性改革原则 |
7.1.2 实行政策预告和试运行 |
7.1.3 选择合意的环境税政策工具组合 |
7.1.4 对环境税收入实行专款专用 |
7.1.5 减少环境税改革政策描述的“框架效应” |
7.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要素设计 |
7.2.1 规制谁(规制对象)——差异化规制 |
7.2.2 规制什么(规制标准)——间接规制 |
7.2.3 如何规制(规制方法)——双向激励 |
7.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配套制度建设 |
7.3.1 法律法规制度配套建设 |
7.3.2 财政预算制度配套建设 |
7.3.3 农业技术推广认证配套制度建设 |
7.3.4 工程技术和强制管制制度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可行性 |
8.1.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有效性 |
8.1.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组合包含三种工具 |
8.1.4 科学的制度设计让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合意性 |
8.2 政策启示 |
8.2.1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分类施策 |
8.2.2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 |
8.2.3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纠正政策偏差 |
8.2.4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关注现实困难 |
8.3 研究的贡献、不足和未来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第4章实验统计数据 |
附录2 第4章渐进值估计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辽宁省主要商品有机肥料质量安全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肥的分类与作用 |
1.1.1 商品有机肥的分类 |
1.1.2 有机肥料的作用 |
1.2 国内商品有机肥料的质量安全现状 |
1.2.1 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状况 |
1.2.2 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的来源 |
1.2.3 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
1.2.4 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超标的危害 |
1.3 有机肥行业标准及其发展 |
1.3.1 有机肥行业标准 |
1.3.2 有机肥重金属限量标准及其发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辽宁省主要商品有机肥料质量安全分析与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样品的预处理 |
2.1.3 有机肥质量指标与安全限量指标的检测方法 |
2.1.4 有机肥料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
2.1.5 数据处理方法 |
2.2 评价标准 |
2.2.1 有机肥质量评价标准 |
2.2.2 有机肥重金属安全限量与污染风险评价标准 |
2.3 有机肥料技术指标检测结果 |
2.3.1 有机肥料样品合格率 |
2.3.2 有机肥料的主要养分含量 |
2.3.3 有机肥有机质含量 |
2.3.4 有机肥料酸碱度和含水量 |
2.3.5 有机肥料卫生指标检测结果 |
2.4 有机肥料重金属安全限量指标检测结果 |
2.4.1 有机肥料砷含量检测结果 |
2.4.2 有机肥料镉含量检测结果 |
2.4.3 有机肥料铬含量检测结果 |
2.4.4 有机肥料汞含量检测结果 |
2.4.5 有机肥料铅含量检测结果 |
2.4.6 有机肥料铜、锌含量检测结果 |
2.5 有机肥料重金属污染风险分析 |
2.5.1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
2.5.2 综合污染指数法 |
2.6 有机肥料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的含量 |
2.6.1 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的标准曲线 |
2.6.2 有机肥料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的初步检测结果 |
第三章 总结与讨论 |
3.1 总结 |
3.2 讨论 |
3.2.1 商品有机肥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
3.2.2 有机肥料重金属、抗生素污染风险存在的原因 |
3.2.3 有机肥料行业标准中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3 建议 |
3.3.1 改良生产工艺,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
3.3.2 完善相关法规与健全市场监管体系 |
第四章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型专用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2.1 中国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
2.2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 |
2.2.1 肥料使用现状 |
2.2.2 肥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
2.2.3 肥料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
2.3 专用肥国内外研究进展 |
2.4 专用肥在水稻上应用现状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稼好”新型常微量元素专用肥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土壤基础理化性质 |
1.3.2 分蘖动态及成穗率 |
1.3.3 植株高度 |
1.3.4 叶片SPAD值 |
1.3.5 叶面积指数 |
1.3.6 干物质重 |
1.3.7 抗倒伏相关指标 |
1.3.8 考种与测产 |
2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产量及构成因子 |
3.2 生长发育特性 |
3.2.1 茎蘖成穗率 |
3.2.2 植株高度 |
3.2.3 叶片SPAD值 |
3.2.4 干物质积累 |
3.2.5 叶面积指数 |
3.2.6 群体生长率 |
3.2.7 净同化率 |
3.3 抗倒伏相关指标 |
3.3.1 成熟期株高及各节间长度 |
3.3.2 重心高度 |
3.3.3 茎秆粗度 |
3.3.4 茎壁厚 |
3.3.5 水稻茎秆力学特性 |
3.3.6 茎秆性状与倒伏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专用肥对水稻产量及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 |
4.2 专用肥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第三章 新型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黑劲道”对直播稻产量、抗倒性及养分吸收动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土壤基础理化性质 |
1.3.2 分蘖动态及成穗率 |
1.3.3 秧苗素质考察 |
1.3.4 植株高度 |
1.3.5 叶面积和干物质测定 |
1.3.6 抗倒伏相关指标的测定 |
1.3.7 考种与测产 |
1.3.8 养分吸收动态 |
2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产量及构成因子 |
3.2 生长发育特性 |
3.2.1 茎蘖成穗率 |
3.2.2 秧苗素质考察 |
3.2.3 植株高度 |
3.2.4 干物质积累 |
3.2.5 叶面积指数 |
3.2.6 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 |
3.3 抗倒伏相关指标 |
3.3.1 成熟期株高及节间配置 |
3.3.2 重心高度 |
3.3.3 茎秆粗度 |
3.3.4 茎壁厚 |
3.3.5 水稻茎秆力学特性 |
3.4 养分吸收动态 |
3.4.1 氮素吸收及分配比例 |
3.4.1.1 专用肥对水稻氮素含量的影响 |
3.4.1.2 专用肥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氮素分配比例的影响 |
3.4.2 磷素吸收及分配比例 |
3.4.2.1 专用肥对水稻磷含量的影响 |
3.4.2.2 专用肥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磷素分配比例的影响 |
3.4.3 钾素吸收及分配比例 |
3.4.3.1 专用肥对水稻钾素含量的影响 |
3.4.3.2 专用肥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钾素分配比例的影响 |
3.5 养分积累量 |
3.5.1 专用肥对水稻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3.5.2 专用肥对水稻磷积累量的影响 |
3.5.3 专用肥对水稻钾积累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专用肥对水稻产量及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 |
4.2 专用肥对水稻苗期秧苗素质的影响 |
4.3 专用肥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4.4 专用肥对水稻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推广复混肥料 促进农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肥料生产现状调查及问题剖析[J]. 付瑞洲. 福建农业科技, 2021(10)
- [2]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D]. 安之冬.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3]生物炭基复合肥特性及增效机理研究[D]. 刘长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钙多肽对水稻(Oryza sativa L.)吸收Cd2+的阻控效应及机理研究[D]. 陈红兵. 湖北大学, 2020(01)
- [5]煤基复混肥养分释放特性及土壤和作物效应[D]. 白宏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设计与试验[D]. 刘鸣.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海藻酸增效复混肥料在冬小麦上的施用效果[J]. 李金鑫,李絮花,刘敏,刘文博,杨柳,张静,王子凤.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01)
- [8]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D]. 周志波. 西南大学, 2019(05)
- [9]辽宁省主要商品有机肥料质量安全分析与评价[D]. 沈增晖.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4)
- [10]新型专用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D]. 唐乐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