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10矿区Ⅰ矿段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床成因(1968)(论文文献综述)
薛玉山,刘新伟,胡西顺,寸小妮,杨海涛[1](2021)在《南秦岭香沟金钨矿白钨矿原位微区分析及方解石Sm-Nd同位素定年:对钨成矿过程的限定》文中提出陕西省山阳县香沟钨矿是近年来南秦岭地质勘查新发现的钨矿化地段之一。本文开展了白钨矿电子探针、LA-ICP-Ms和共生方解石的Sm-Nd同位素测年,研究结果显示:香沟白钨矿成矿过程至少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由早阶段韵律环带白钨矿至晚阶段集合体状白钨矿,白钨矿经历了多次迁移;白钨矿具有高F、含微量Au元素的特征,稀土总量较高(ΣREE+Y含量介于5.44×10-6~382.67×10-6,平均为95.48×10-6),其稀土配分型式为无MREE富集的平坦型,与Ghaderi等人划分的白钨矿Ⅱ型稀土配分型式总体类似,负铕异常,利用白钨矿La-Ce-Y三角图解,结合地质事实,判断香沟钨矿属于石英脉型钨矿;结合共生方解石Sm-Nd同位素年龄195 Ma,认为南秦岭香沟钨矿是印支末期深部隐伏岩浆-热液活动的结果。
代吉祥,陈松,刘兴平,杨年浩,杨振,刘锐,胡凯[2](2021)在《鄂东北地区锰(磷)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文中提出鄂东北地区红安岩群地层里广泛发育锰(磷)矿床(如鹰咀山、四方山-团山沟和孙冲等),矿体主要受NW向断裂控制,具成群成带密集分布特征,它们是同一时期不同位置成矿所致。本文系统阐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该区锰(磷)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并提出找矿标志,为扬子板块周缘此类矿床的勘查找矿提供理论参考;认为四方山矿段北侧何家湾一带及孙冲三房湾矿段西南侧是锰(磷)矿找矿有利地区。
陈田华,张新民,孙祥,董之凯,马冰,李宝新[3](2021)在《四川若尔盖铀矿田510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文中提出510矿床为四川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田具典型代表的矿床之一,该矿床地质特征代表了若尔盖铀矿田的总体特征。本文在区内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近年来的最新勘查进展和成果认识,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铀矿化特征的进一步总结与研究,初步认为地层、岩性、构造及岩浆热液活动与区内铀成矿关系密切,总结出了"灰岩与硅质岩组合建造-断裂构造-岩性界面-热液活动"多要素组合控矿的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区内的找矿潜力进行了评价与预测,利用区内成矿要素与已知矿体的分布特征,构建了区内深部矿体的三维数字可视模型,结合区内铀矿化空间分布特征及成矿规律,预测了深部找矿空间7处,提出了深部及外围资源扩大的方向,为区内下一步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
马收先,李厚民,孙燕,陈雷,庞绪勇,张英利,张朋[4](2021)在《湘南地区锡石结晶控制因素——来自阴极发光图像、微量元素和年龄的证据》文中指出湘南是南岭有色、稀有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育多种类型锡多金属矿床,目前对于不同类型锡石的流体来源、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差异,尚不清楚。选择湘南地区香花岭、芙蓉和红旗岭锡多金属矿床,采集接触矽卡岩型、远端矽卡岩型、云英岩型、绿泥石脉型和石英脉型5种不同类型锡石,开展阴极发光(CL)显微结构、年龄、原位微量元素等研究,探讨不同类型锡石结晶过程控制因素。红旗岭钨锡矿床锡石LA-ICP-MS U-Pb年龄为153.7±2.4 Ma。湘南不同类型锡石CL图像颜色变化主要与Ti和Nb、Ta相对含量有关,含CL激发剂Ti含量高则CL图像颜色浅,含CL抑制剂Nb、Ta高则CL图像颜色较深。不同类型锡石的Zr/Hf值反映了围岩地层的同化混染和流体演化程度。其中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锡石Zr/Hf值高于成矿岩体,受地层的影响较大,云英岩型和绿泥石脉型锡石Zr/Hf值则低于成矿岩体,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流体演化程度;绿泥石脉型和石英脉型锡石原生与次生结构发育完全相反的Fe、W、U含量及Zr/Hf值变化趋势,可能分别代表了大气水加入和脉冲式岩浆流体。
陈原林,李欢,郑朝阳,冯波,段留安,李大兜[5](2021)在《胶莱盆地龙口-土堆金矿床成因:微量元素特征与C-H-O-S同位素约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龙口-土堆金矿大地构造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胶-辽-吉构造带南段,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研究区虽经多年的勘探开采,但其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薄弱且存在较大争议,严重制约了成矿机理研究和进一步勘探工作。文章从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方解石脉和其他矿物的微量元素与C-H-O-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入手,探讨了龙口-土堆金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微量元素分析表明,不同类型方解石具有明显不同的Fe、Mn含量,其中主成矿期含矿方解石具有最高的w(Fe+Mn)(114 070×10-6),荆山群大理岩w(Fe+Mn)最低(3971×10-6),而不含矿的方解石的w(Fe+Mn)(5410×10-6)介于前两者之间。不含矿方解石样品δ13CPDB值在-6.90‰~-0.19‰之间,δ18OSMOW值在5.38‰~12.15‰之间;含矿方解石样品δ13CPDB值在-8.56‰~-6.41‰之间,δ18OSMOW值在8.66‰~10.61‰之间;荆山群大理岩样品δ13CPDB值在-3.83‰~-6.73‰之间,δ18OSMOW值在14.39‰~16.28‰之间。研究表明: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指示含矿碳酸盐脉形成于花岗岩和地幔多相体系;不含矿碳酸盐形成于火成碳酸岩和地幔多相体系;含矿方解石形成于地幔多相体系。石英和方解石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分别为δDwater=-51.5‰~-119.9‰和δ18Owater=0.6‰~7.81‰,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同时可能存在大气降水和地层建造水的参与。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8.5‰~12.7‰之间,硫同位素组成呈明显的正态分布,以富集34S为特征,显示了岩浆硫和壳源硫混合的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区域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文章认为龙口-土堆金矿床为岩浆热液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其流体来源于壳幔混源的多相体系。综合成矿条件分析,文章完善了胶东金矿成矿模式,指出矿区中碳酸盐脉富Fe+Mn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指示围岩含矿或近矿。该研究成果可为胶东金矿床的深部及外围找矿勘查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刘建平,郑旭,陈卫康,张洪培,丁涛,郑国龙,刀俊山[6](2021)在《滇东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铟分布规律及富集机制》文中提出为揭示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的铟分布规律及富集机制,在矿床勘探工程观测及样品采集基础上,采用光学显微镜、等离子体光谱仪、电子探针等技术手段,开展矿体组合化学样、矿石捡块样的化学成分分析、矿物组成及组合显微鉴定、矿物化学电子探针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白牛厂矿床F3断层中的V1矿体中近岩体端和V27及V28矿体具有明显铟富集特征,组合样铟质量分数最高达152μg/g,捡块样最高含铟790μg/g,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闪锌矿、黝锡矿及黄铜矿是主要的富铟矿物,尤以闪锌矿最重要;闪锌矿Ⅰa和Ⅰb的铟质量分数分别为0.08%~0.44%和0.02%~0.14%,闪锌矿Ⅰc和闪锌矿Ⅱ中铟质量分数低于电子探针检测限,与闪锌矿Ⅰa共生的黄铜矿中铟质量分数较高,最高达0.11%;与闪锌矿Ⅰa共生的黝锡矿铟质量分数为0.03%~0.23%。综合矿体构造、矿石组构及矿物组成特征,认为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经历了2个成矿期包含6个成矿阶段的成矿过程,其中铟主要富集于热液成矿期的铜锡锌硫化物阶段。结合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作用过程,北西向平行的缓倾断层带是富铟矿体的容矿断裂,可能与该区挤压走滑活动有关,铟富集定位受控于此背景下的岩浆热液系统与断裂的耦合作用。
柯昌辉,李以科,李立兴,赵永岗,董晓杰,郝美珍,李厚民,李瑞萍[7](2021)在《白云鄂博矿区赋矿“白云岩”地质特征与成因再认识》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白云鄂博矿区精细的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发现:1)矿区的蚀变矿化均围绕赋矿"白云岩"形成,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具有明显的蚀变强弱变化特征,从赋矿"白云岩"到顶底板板岩,蚀变和矿化强度逐渐减弱;2)赋矿"白云岩"呈岩枝状穿切围岩,接触带内带发育萤石化、霓石化、霓辉石化、钠闪石化和磷灰石化等蚀变,外带发育黑云母化、钾化(微斜长石化)、钠闪石化、弱萤石化、弱黄铁矿化和弱磁铁矿化蚀变;3)在白云鄂博矿区的西矿、东介勒格勒和菠萝头矿段的"白云岩"与围岩的内接触带,均发现有碳质板岩、硅质板岩、石英砂岩、闪长(玢)岩和辉长岩捕虏体;4)在赋矿"白云岩"的外部接触带发育与"白云岩"同期侵入的碱性岩,与白云鄂博碳酸岩体共同构成了一个碱性岩套组合;5)在白云鄂博矿区内识别出一条韧性剪切带,矿区内的赋矿"白云岩"均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变形和动态重结晶作用,各类矿石中的条带状构造既不是沉积层理,也不是岩浆流动的流线(面),而是与韧性剪切带密切相关的构造线(面)理。以上证据表明,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为岩浆成因的白云石碳酸岩,但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和动态重结晶作用。
张文林,席孝义,余旭辉,游水生,冯邦国,李振江,范晓,曹华文[8](2021)在《四川木里梭罗沟金矿床成因讨论:来自年代学和硫、铅同位素的约束》文中认为四川木里县梭罗沟金矿床是甘孜-理塘金矿带上目前已查明资源储量最大的金矿床,但是其矿床成因研究薄弱,制约了深部找矿勘探工作。本次研究对其赋矿岩石和含金矿脉的锆石U-Pb年代学、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的硫、铅同位素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梭罗沟金矿床赋矿岩石的锆石U-Pb年龄为(252.8±2.3)Ma(MSWD=0.4, n=18),指示赋矿岩石为晚三叠世曲嘎寺组碎屑岩基质中的晚二叠世玄武岩岩块。含金矿脉碎屑锆石U-Pb年龄具有4个较明显的峰值,分别为119 Ma、255 Ma、526 Ma和962 Ma。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119±1.7) Ma (MSWD=0.2, n=13),指示梭罗沟矿床深部可能有隐伏的早白垩世花岗岩,并且金成矿时代晚于119Ma。金成矿热液期的黄铁矿和毒砂的δ34S值范围为4.8‰~7.79‰(平均值为6.2‰),与造山型金矿床的硫同位素相似。黄铁矿的206Pb/204Pb平均值为18.47、207Pb/204Pb平均值为15.63和208Pb/204Pb平均值为37.74,与造山带铅同位素演化一致。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梭罗沟金矿床受晚白垩世-古近纪的韧性剪切带和走滑断裂控制,其成矿时代为119~27 Ma之间,其矿床类型为造山型金矿床。
李志丹,谢瑜,李俊建,李效广,曾威,李山坡,彭翼,刘波[9](2021)在《华北地区锂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文中研究表明锂因具有"储能"、"生能"、"节能"的属性而被称作是"21世纪的能源金属"。华北地区具有相对良好的成锂条件,近些年锂矿找矿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豫西地区发育有伟晶岩型锂矿床,在内蒙古维拉斯托外围发现了花岗岩型锂锡矿体。另外铝土矿中、煤田中也赋存有一定的锂资源,阿拉善地区盐湖卤水中也发现有锂资源的局部富集。本文概要介绍了华北地区典型锂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成矿时代、成矿分布规律和矿床成因进行了总结。总体上,河南省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的成矿时代为晚志留纪-早泥盆世,伟晶岩和成矿元素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为过铝质LCT型伟晶岩,属于稀有金属(REL)类REL-Li亚类;内蒙古地区锂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垂向分带明显,属于与钠质碱性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
薛仲凯,李朋伟,常铭,黄豪擎[10](2021)在《西秦岭寨上卡林型金矿南矿段综合找矿模型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寨上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地区,是中国卡林-类卡林金矿床的最重要的富集地之一。寨上金矿矿体赋存于板岩与灰岩接触界面及板岩一侧破碎带内,围岩蚀变主要发育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和褐铁矿化等,可作为直接的找矿标志;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显示H1高阻异常和L2低阻异常间的电性梯度带对应32号脉,表明在电性梯度带内含矿的可能性很大;剖面原生晕分带序列为As-Mo-Sb-Ag-Cu-Bi-Au-Zn-W-Pb;前缘晕元素为Pb、Sb,近矿晕元素为Au、Ag、As、W,尾晕元素为Mo、Cu、Bi、Zn,尾晕元素Mo、Bi分别位于序列的前缘晕和近矿晕元素位置,近矿晕元素Pb位于序列的尾晕元素位置,表明浅部矿体有可能被风化剥蚀,深部有可能存在盲矿体;根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信息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建立了综合找矿模型。并在南矿段进行钻孔验证,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
二、510矿区Ⅰ矿段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床成因(1968)(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10矿区Ⅰ矿段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床成因(1968)(论文提纲范文)
(1)南秦岭香沟金钨矿白钨矿原位微区分析及方解石Sm-Nd同位素定年:对钨成矿过程的限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背景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2 矿体和矿石特征 |
3.3 围岩蚀变与矿化特征 |
4 样品与实验方法 |
5 测试结果 |
5.1 电子探针分析 |
5.2 原位微区分析 |
5.3 Sm-Nd同位素定年 |
6 讨论 |
6.1 成矿物质来源 |
6.2 成矿时代 |
6.3 深部岩浆活动 |
7 结论 |
(2)鄂东北地区锰(磷)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鄂东北地区黄麦岭岩组含锰岩系特征 |
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鹰咀山锰矿 |
3.2 四方山-团山沟锰矿 |
3.3 孙冲锰矿 |
4 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
4.1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4.2 成矿时代特征 |
4.3 主要控矿因素分析 |
4.3.1 地层 |
4.3.2 构造 |
4.3.3 成矿后区域变质改造 |
4.3.4 成矿后构造-岩浆改造及保存 |
4.4 找矿标志 |
5 找矿潜力分析 |
5.1 四方山-团山沟锰矿找矿潜力区 |
5.2 孙冲锰矿找矿潜力区 |
6 结论 |
(3)四川若尔盖铀矿田510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2.1 赋矿地层与岩性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岩浆岩特征 |
3 铀矿化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3.3 围岩蚀变 |
4 成矿规律及找矿潜力分析 |
4.1 成矿规律 |
4.1.1 成矿地质体与成矿结构面 |
4.1.2 成矿构造 |
4.1.3 岩浆活动及热液蚀变 |
4.2 找矿潜力分析 |
4.2.1 远景分析 |
4.2.2 铀资源扩大方向 |
5 结论 |
(4)湘南地区锡石结晶控制因素——来自阴极发光图像、微量元素和年龄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采样与测试方法 |
3 测试结果 |
3.1 锡石显微结构 |
3.2 锡石U-Pb年龄 |
3.3 锡石微量元素特征 |
4 讨论 |
4.1 湘南地区锡成矿时代 |
4.2 不同类型锡石阴极发光特征 |
4.3 挥发分和围岩对成矿流体的影响 |
4.4 锡石溶解-再结晶与流体演化 |
5 结论 |
(5)胶莱盆地龙口-土堆金矿床成因:微量元素特征与C-H-O-S同位素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4 测试分析结果 |
4.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1.1 稀土元素 |
4.1.2 微量元素 |
4.2 C-H-O-S同位素 |
4.2.1 C、O同位素 |
4.2.2 H-O同位素 |
4.2.3 硫同位素 |
5 讨论 |
5.1 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
5.2 成矿物质来源 |
5.3 矿床成因机制 |
6 结论 |
(6)滇东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铟分布规律及富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2 矿床地质 |
2 采样及分析方法 |
2.1 采样位置 |
2.2 矿石化学分析 |
2.3 显微镜观察 |
2.4 电子探针分析 |
3 结果 |
3.1 矿物组成及成矿期次划分 |
3.1.1 矿石矿物组成 |
3.1.2 成矿期次 |
3.2 矿石化学组分特征 |
3.3 富铟矿物的矿物化学 |
3.3.1 闪锌矿 |
3.3.2 黄铜矿 |
3.3.3 黝锡矿 |
4 讨论 |
4.1 不同类型矿体铟富集程度及其空间分带规律 |
4.2 铟富集机制 |
4.2.1 铟在成矿过程中的富集及其替代机制 |
4.2.2 铟富集的成矿地质条件 |
5 结论 |
(7)白云鄂博矿区赋矿“白云岩”地质特征与成因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赋矿“白云岩”典型地质特征 |
2.1 赋矿“白云岩”与围岩接触带蚀变分带 |
2.1.1 主矿东壁H8“白云岩”与矿体顶板围岩接触带实测剖面 |
2.1.2 菠萝头H8“白云岩”与矿体底板围岩接触带剖面 |
2.1.3 东介勒格勒H8“白云岩”与矿体底板围岩接触带剖面 |
2.2 H8“白云岩”边部围岩捕掳体地质特征 |
2.3 与碳酸岩配套的碱性杂岩 |
2.4 深部钻孔揭示的矿化蚀变特征 |
3“白云岩”构造变形与重结晶作用 |
3.1 近东西向韧性剪切构造带地质特征 |
3.2“白云岩”动态重结晶显微岩相学特征 |
4 讨论 |
4.1 赋矿“白云岩”原岩为岩浆成因的白云石碳酸岩 |
4.2 韧性剪切作用与矿石中的条带状构造 |
5 结论 |
(8)四川木里梭罗沟金矿床成因讨论:来自年代学和硫、铅同位素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3.1 锆石U-Pb测定 |
3.2 硫化物S、Pb同位素测定 |
4 测定结果 |
4.1 锆石U-Pb年龄 |
4.2 硫化物S、Pb同位素 |
5 讨论 |
5.1 成岩-成矿年龄 |
5.2 成矿物质来源 |
5.3 金矿床成因 |
6 结论 |
(9)华北地区锂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北锂资源基本特征 |
2 典型锂矿床地质特征 |
2.1 南阳山伟晶岩型铌钽锂矿床 |
2.2 蔡家锂矿床 |
2.3 内蒙古维拉斯托锂锡矿床 |
3 华北锂矿成矿规律 |
3.1 成矿时代特征 |
3.2 成矿分布规律 |
3.3 主控因素 |
3.4 矿床成因 |
4 结论 |
(10)西秦岭寨上卡林型金矿南矿段综合找矿模型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 |
2 矿床地质 |
3 成矿区物探找矿标志 |
3.1 矿区主要岩矿石电阻率信息 |
3.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的条件及方法 |
3.3 南矿段43线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反演和解释 |
3.4 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译 |
4 成矿区原生晕化探找矿标志 |
4.1 样品采集和分析 |
4.2 因子分析 |
4.3 原生晕轴向分带 |
4.3.1 异常特征 |
4.3.2 轴向分带序列 |
4.3.3 深部成矿预测 |
5 综合找矿模型和找矿突破 |
6 结论 |
四、510矿区Ⅰ矿段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床成因(1968)(论文参考文献)
- [1]南秦岭香沟金钨矿白钨矿原位微区分析及方解石Sm-Nd同位素定年:对钨成矿过程的限定[J]. 薛玉山,刘新伟,胡西顺,寸小妮,杨海涛. 中国地质, 2021(06)
- [2]鄂东北地区锰(磷)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 代吉祥,陈松,刘兴平,杨年浩,杨振,刘锐,胡凯. 矿产勘查, 2021(11)
- [3]四川若尔盖铀矿田510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 陈田华,张新民,孙祥,董之凯,马冰,李宝新. 地质与勘探, 2021
- [4]湘南地区锡石结晶控制因素——来自阴极发光图像、微量元素和年龄的证据[J]. 马收先,李厚民,孙燕,陈雷,庞绪勇,张英利,张朋. 地质通报, 2021(10)
- [5]胶莱盆地龙口-土堆金矿床成因:微量元素特征与C-H-O-S同位素约束[J]. 陈原林,李欢,郑朝阳,冯波,段留安,李大兜. 矿床地质, 2021(05)
- [6]滇东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铟分布规律及富集机制[J]. 刘建平,郑旭,陈卫康,张洪培,丁涛,郑国龙,刀俊山.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9)
- [7]白云鄂博矿区赋矿“白云岩”地质特征与成因再认识[J]. 柯昌辉,李以科,李立兴,赵永岗,董晓杰,郝美珍,李厚民,李瑞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9)
- [8]四川木里梭罗沟金矿床成因讨论:来自年代学和硫、铅同位素的约束[J]. 张文林,席孝义,余旭辉,游水生,冯邦国,李振江,范晓,曹华文. 地球化学, 2021(05)
- [9]华北地区锂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J]. 李志丹,谢瑜,李俊建,李效广,曾威,李山坡,彭翼,刘波. 华北地质, 2021(03)
- [10]西秦岭寨上卡林型金矿南矿段综合找矿模型及地质意义[J]. 薛仲凯,李朋伟,常铭,黄豪擎. 西北地质,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