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理程序在进修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罗月[1](2021)在《ICU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舒适管理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本研究基于舒适理论,在护理程序框架的指导下,通过文献回顾及专家咨询构建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舒适度管理方案。本方案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舒适护理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为临床舒适护理应用实践提供指导,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2.本研究将构建好的方案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拔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进一步探讨本方案在提升患者舒适度、降低并发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减少再插管率及死亡率,提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检验其有效性。方法1.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舒适管理方案的构建: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回顾证据进行梳理总结,根据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相关舒适护理经验,初步构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舒适管理方案。通过专家咨询,结合预试验,对干预方案内容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一套简单易行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舒适护理方案。2.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舒适管理方案的应用:选取浙江省某三甲医院2020年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拔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患者。2020年1月1日至5月31日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患者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本管理方案,对照组围绕上机、气道和下机管理三个操作步骤行常规护理。干预时间为开始使用呼吸机至气管插管拔管,干预后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对主要结局指标整体舒适度(VAS)与次要结局指标各维度舒适度(GCQ)、并发症发生率、再插管率、病死率和患者满意度等进行效果评价。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文献回顾共纳入14篇文献,19名专家参与咨询,最终构建了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舒适管理方案,包括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32项三级指标。两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15,0.931。各级指标的肯德尔系数分别为 0.221、0.130、0.278(x2值为 8.000、27.140、163.2824,P均<0.05)。2.试验组与对照组纳入研究对象各51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BMI、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基础疾病和合并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干预24和48h后,试验组患者整体舒适度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进展,试验组可较好的维持其舒适度。本研究发现,干预48h后,患者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文化舒适和环境舒适均得到明显提升(P<0.05)。此外,ICU住院期间,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再插管率和病死率上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ICU住院时间无显着缩短(P>0.05)。结论1.前期文献检索发现,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舒适管理方案相关研究证据较少,国内外尚没有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舒适管理方案。本研究方法以舒适理论和护理程序理论为基础,结合文献回顾,建立了全面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舒适管理方案,具有严谨性。2轮专家咨询的结果可靠可信,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较高,条目重要性和可操作程度协调系数良好,为后期应用提供了理论来源和实践依据。2.临床实践发现,运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管理方案可有助于提升患者整体舒适感,缓解患者治疗不适,提升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四个维度是舒适度。本方案还可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在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应用效果不明显,但仍存在一定积极意义。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舒适管理方案具有实用性,适合进—步推广和使用。
白舸[2](2019)在《基于GROW教练模型构建内蒙古某三甲医院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Goal-运用GROW教练模型设计护士分层培训的研究路线;了解三甲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的分层培训需求;制定三甲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的内容;为规范护士分层培训体系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1)Reality-采用《护士培训现状和培训内容需求调查问卷》对研究医院各层级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士目前的培训现状和对培训内容的需求;(2)Option-充分查阅现有的文献,并结合现状和需求的调查结果,拟定《护士分层培训体系》初稿。并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根据条目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定量评分。结合筛选指标和专家意见,对各级内容进行梳理,初步形成《护士分层培训体系》;(3)Way forward-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从而进行层次单排序、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确定分层体系是否有逻辑混乱,最终形成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结果(1)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N0、N1层级的护士,最高培训需求为专业知识;N2、N3层级的护士,最高培训需求为专业技术;N4层级的护士,最高培训需求为教学科研和自我发展;护士长最高培训需求为行政管理能力。护士分层等级、胜任工作情况、是否希望接受更多的培训和接受培训时间对护士的培训需求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护士对培训内容的总体为4.09±0.55。培训内容需求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专业技术、人文素质和专业知识;(2)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专家函询:两轮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0%和100%。专家权威程度为0.91±0.04,两轮函询的总体协调系数分别为0.566和0.607,经过卡方检验,P值均小于0.001;(3)护士培训体系的指标权重设置:一级指标的权重分配比例为专业知识(0.3488)、专业技术(0.3488)、人文素质与自我发展(0.1163)、教学科研(0.1163)、护理管理能力(0.0698)。对培训体系进行一致性检验,各级指标的一致性比例均等于0。结论(1)通过护士培训现状和培训内容需求的调查,护理人员普遍具有较高的培训需求,护士的培训需求受护士分层等级、胜任工作情况、接受培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从这些影响因素中可以看出护理人员越来越注重对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护士对于培训内容的需求更倾向于专业技能、人文素质等方面。不同层级护士的最高培训需求符合各层级护士的能力要求;(2)通过Delphi法和AHP法结合,建立的护士分层培训体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人文素质与自我发展、教学科研、护理管理5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149个三级指标。培训体系的设置符合逻辑,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3)本研究建立的护士分层培训体系具有层次鲜明的结构特点,各层级护士的分层培训重点与护士的分层培训需求一致,并符合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能力要求体现了护士成长与发展的需求。
董菡珺[3](2018)在《战略人力资源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国际化人才实践效果研究 ——以上海R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国际化人才是城市战略目标实现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西医学进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公立医院非常重视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然而对于应采取哪些管理方式,又产生了何种效果并无清晰的了解。本研究以重点推动国际化人才项目的上海R医院为例,描述总结国际化人才的各项实践,并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基于问卷评价和档案数据两方面探讨国际化人才实践效果。借鉴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科学、系统、战略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实践优化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建议,支持保障本土人才国际化素质提升效果,提升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综合竞争力。方法:选取R医院国际化人才相关管理者及医务人员,采用访谈法了解国际化人才实践内容、效果及存在问题。借鉴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测量量表及访谈结果,以普查形式对R医院参与国际化人才项目的所有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于国际化人才实践的调查、认同感调查以及国际化素质和工作绩效提升的自我评价。采用05分的likert六点量表法进行评分。通过R医院人力资源、医疗、科研等信息系统档案库,对参与国际化人才项目的人员基本情况、海外访学情况、工作绩效等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运用Excel2007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19.0软件,以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国际化人才实践进行内容分析,以相关性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探讨实践和认同感、自我评价、工作绩效等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上海R医院国际化人才各项实践稳步推进,对医院组织和医务人员个人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和效果,例如开阔全球视野等。R医院开展了以国际化素质提升为导向的能力强化类实践、激励类实践、机会投入类实践。调查对象对于三类实践的感知平均得分较高,分别为4.07分、4.40分和3.61分。国际化人才项目的不同期限和出访目的地不同,对于激励实践的感知不同(P<0.05)。不同科室和岗位者对于机会投入实践的感知不同(P<0.05)。R医院组织、管理者和个人对于国际化人才实践认同感高,平均得分为4.39分。能力强化、激励和机会投入的国际化人才实践与认同感在0.01的置信水平上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国际化素质和工作绩效提升的自我评价好,平均分达4.33分。三类国际化人才实践与自我评价在0.01的置信水平上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在参与国际化人才项目后的三年内,46.67%的调查对象在重点病种或三四级手术诊治等医疗工作中年平均诊治数量高于同科室医师的平均水平;年平均发表SCI论文0.90篇;年平均国际出访次数为0.48次。医疗、科研、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效果,工作绩效良好。三类国际化人才实践与工作绩效在0.05的置信水平上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结论:“战略人力资源”式国际化人才实践对认同感、国际化素质与工作绩效的自我评价、医疗工作绩效、科研工作绩效、国际交流工作绩效等效果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公立医院以提升国际化素质为导向,积极开展遴选、绩效考核等能力强化类的人力资源实践;积极开展薪酬资助、晋升发展、项目规划、员工参与等各类物质、非物质激励类的人力资源实践;积极开展岗位轮转、培训交流等机会投入类的人力资源实践,将可能实现国际化人才实践的良好效果。建议加强与战略目标契合的国际化人才实践;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形成国际化素质提升导向的人力资源捆绑实践。
沈曲[4](2018)在《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当下,高素质大学护理教师严重不足,整体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师培养缺少整体系统规划等等问题,教师的水平严重影响高等护理教育质量。这些问题的产生并不仅仅由某项护理教师培训制度不当所致,而是由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缺乏整体性、系统化设置所引发。因此,要较好地解决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激发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热情,有必要从大学护理教师工作满意度、教师发展入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此,本研究以大学护理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教师发展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运用问卷调查法对238名大学护理教师进行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教师发展的测评;其次,构建并验证了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关系的作用机制理论逻辑模型;再次,通过对大学护理教师进行访谈来进一步探究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又次,采用文献研究和对美国大学护理教师进行访谈来描绘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的实践,为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具体做法与经验;最后,综合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院校层面和教师自身四个层面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和对策。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护理教师工作满意度属于中等水平,管理政策、发展机会和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护理教师工作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二是大学护理教师的离职倾向处于较低水平,相对较为稳定。管理政策和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护理教师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三是总体上大学护理教师们的参与教师发展项目还远远不够,且效果不太理想。培训是大学护理教师主要参与的教师发展模式,大部分大学护理教师发展还是自学为主。四是通过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验证该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作用机制模型的有效性。五是我国大学护理教师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大学护理教师对“教师发展”没有清晰认识,主动发展能力不强。教学和科研发展方面,缺少护理实践取向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整体系统规划。组织发展方面缺乏护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平台和组织环境支持。六是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主要包括准教师发展、新入职教师发展和职业中后期教师发展三部分。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主要依托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卓越护理教育教学中心和专业护理教育学会等机构来实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具体项目主要包括激励项目、能力提升项目、支持项目。主要维度为教学和科研发展,在教学发展方面合作教学、同伴支持和教学指导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发展方式;学术发展方面强调通过组建研究团队,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最后以案例研究的形式系统介绍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教师导师制和美国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护士教育学者资助项目。七是从多个理论的视角进行反思,为大学护理教师发展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在综合已有调研发现和理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本研究的概念框架,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和对策:一是在国家层面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新体系和新机制;二是在社会层面建立院校(师范院校或教育学院/医疗机构/护理学院/系)合作、工学结合的大学教师发展新模式;三是在院校层面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构建全程化的大学护理教师在职培训体系和发展内容,实现个人发展(态度)、教学发展(过程)、专业发展(过程)和组织发展(结构)四个维度的动态循环;四是教师层面要充分调动大学护理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国家支持、社会参与,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全程、全面开展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活动,高质量的教师发展项目势必会增加大学护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幸福感,减少离职率。本研究所具有的可能创新之处包括: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对大学护理教师发展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从而弥补了相关研究视角相对单一之不足。其次,尝试性地对大学护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和教师发展的运行机制构建理论逻辑模型,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验证了该理论逻辑模型的有效性。再次,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结果、借鉴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经验,构建了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院校层面和教师自身层面适合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的逻辑体系。本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方面的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贾婷[5](2016)在《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基础,通过运用质性研究、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构建出基于军队医院平战时任务特点,包含野战医疗队及维和二级医院卫勤保障任务的军队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研究方法第一步,采用目的性抽样法,对19名临床护士和12名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提取研究结果中与临床护理质量评价相关的内容,为建立规范、高效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提供参考。第二步,通过现象学分析法,便利抽取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中参加国际维和卫勤保障任务的护理人员,针对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现状进行深入访谈,选取结果中与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指标相关的内容,构建出军队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草案。第三步,运用德尔菲法,选取山东及河南省19所三级综合性军队医院中30名护理管理专家进行咨询,对初步形成的指标进行两轮专家咨询。采用Excel2007和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专家咨询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协调程度等,对其权威性及代表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1)军队医院护患双方对护理质量评价认识的质性研究:提炼出2个与指标体系相关的主题。(1)质量评价利弊:大部分临床护士与患者认为质量考评有助于患者获益,且能提升护士自身水平,使护士受益,但质量考评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导致临床护士与患者出现负性情绪。(2)护理质量内涵:护理质量评价应关注患者的健康结局与感受,护理管理者在强化专业技术检查的同时,还应注重体现人文管理。此研究关注护理质量标准的执行者和受益者对护理质量考评的认识和感受,突出质量控制过程的人文属性,为建立规范、高效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人文导向。(2)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现状的质性研究:概括出与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相关的主题3个:组织管理、病区管理、技术管理;亚主题9个:组织结构、制度规范、教育演练、环境安全、物资管控、文化交流与沟通、护理安全、消毒隔离、职业防护。本研究为构建规范化的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提供科学依据,且为军队医院建立不同展开模式下(野战医疗队/所、野战方舱医院、医院船等)的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提供参考和借鉴。(3)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临床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81个三级指标;第二部分是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其中野战医疗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2)第一轮专家积极系数为96.67%,权威系数0.875,第二轮专家积极系数96.55%,两轮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经过卡方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要求。专家选择合理,结果可信度较高。研究结论本研究经质性研究和专家咨询构建出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集中意见,研究结果可为军队医院提升护理质量管理和评价效能提供可靠依据,为军队医院规范多样化军事行动遂行卫勤保障任务中护理管理、增强伴随保障能力提供有益借鉴,为制定军队护理工作发展规划、完善军队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可用信息。
覃丽锦[6](2014)在《FOCUS-PDCA程序化管理在护理人员专科培训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施"专科护理人才培养工程",发展专科护理是《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重点工作之一[1]。目前,护士专科培训在不同级别医院、不同部门的培训力度、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参差不齐,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应用有效的管理手段、管理工具提高护士专科培训质量,是护理管理者需要思考的迫切问题。FOCUS-PDCA程序是美国医院组织(HCA)于90年代创造的一项持续质量改进的模式[2],此程序为PDCA循环的进一步延伸,主要在于更仔细地了解
刘佳[7](2009)在《戴明环在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在护理单元质量管理的四个方面应用戴明环(即PDCA循环,由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步骤组成。),通过对戴明环实施前后数据的全面分析与比较,科学地说明戴明环应用于护理单元质量管理的效果,为戴明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全面推广奠定基础;同时,系统分析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为改进护理单元质量管理提供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首先收集某三级甲等综合教学医院2006年各护理单元的临床护理、护士的培训与教育、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四方面的数据资料,与《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中的相应标准进行比较;对不达质量标准的内容系统全面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用戴明环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在此基础上,收集2007、2008年各护理单元四方面的数据与2006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用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并使用X2检验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考察戴明环实施后各方面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①临床护理方面第一、基础护理方面实施戴明环后基础护理质量较06年有了很大的提高。妇科、心外等五个护理单元基础护理质量达标准要求;在基础护理质量检查中,“四及时,三保持”方面发现问题较多。主要原因为基础护理意识淡薄、护理人力配置不足、基础护理质量监控力度不足。第二、护理记录方面实施戴明环后护理记录质量较06年有了很大的提高。特需5、风湿、消化三个护理单元的护理记录质量达标准要求。在护理记录质量检查中,发现护理记录单的问题最多,合格率仅为69.67%。其中未体现专科特点、涂改、错别字、缺乏准确性、及时性、客观性等是主要的问题。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够,缺乏对护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临床护士对基础理论及专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缺乏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等。②护士的培训与教育方面实施戴明环后新护士的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较06年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6.26%、91.59%。在护士的培训与教育中,发现新护士对医院的文化、护理安全防范、院感知识等不了解,且她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是主要的问题。分析原因:护理专业所需的态度、价值、信念还未完全形成;沟通交流技巧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团队协作精神、慎独精神和工作的自律性还需要在临床环境中不断培养;临床思维还未形成。③护理教学方面护生对教学及教师的满意度达到了84.00%,护生的理论、操作考试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4.86%、94.00%。在护理教学中,临床带教老师方面的问题是教学理念缺乏,教学方法单一,不能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实习学生方面的问题是心理应对能力缺乏、理论与实践转化缓慢。分析原因:带教老师的选拔与考核不严格、培训不系统、实习学生对医院环境的陌生。④护理科研方面2007年论文发表量突破了72篇。其中,初级职称护理人员的论文发表量达到了26篇;临床护理研究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比例已达到22.22%。在护理科研中,发现初级职称护士的护理论文发表量最低;护理科研还局限在简单的经验总结阶段;各大专科的护理论文发表情况很不均衡。原因分析:护士科研知识缺乏、时间缺乏、资金缺乏等。研究结论①戴明环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单元中临床护理、护士的培训与教育、护理教学、护理科研的质量水平。戴明环是提高护理单元各方面质量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②戴明环的实施能有效能有效发现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促进护理单元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朱儒红[8](2006)在《护理程序在胸心外科进修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进修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4位进修护士通过评估、计划,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实施一对一的专人带教,采用讲解、示范和指导相结合等方法,并于进修结束前进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所有进修护士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均有所提高。结论通过应用护理程序对进修护士的教学管理,可以调动进修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做到因人施教,使进修护士的学习更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
王玉琼,张仕娴,赵秀芳[9](2000)在《护理程序在进修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
唐婉,郭莉,袁川育,郭宪民[10](2022)在《标准作业程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误区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介绍标准作业程序的概念、基本书写格式与实施步骤,并分析标准作业程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使用时的常见误区,旨在为今后深入探索研究与临床实践标准作业程序提供借鉴。
二、护理程序在进修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理程序在进修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ICU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舒适管理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略缩词表 |
前言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是重症监护室有效的呼吸支持方式 |
2.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舒适度效果成为护理研究的重点 |
3.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舒适管理方案亟待构建完善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ICU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的舒适度现状 |
2. ICU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舒适度护理评估现状 |
3. ICU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舒适护理管理现状 |
4.小结 |
(三) 概念界定 |
1.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
2. 舒适护理 |
3. 护理程序 |
(四) 理论基础 |
1. 舒适理论 |
2. 护理程序 |
(五)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六) 技术路线图 |
二、ICU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舒适管理方案构建 |
(一) HFNC患者舒适管理方案初步构建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二) HFNC患者舒适管理方案正式确立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三) 讨论 |
1. HFNC舒适管理方案的科学性 |
2. 专家咨询及方案构建的可靠性 |
3. HFNC舒适度管理方案构建的重要性 |
(四) 小结 |
三、ICU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舒适管理方案应用及效果评价 |
(一) 研究对象 |
1. 纳入标准 |
2. 排除标准 |
3. 剔除标准 |
4. 样本量计算 |
5. 研究分组 |
(二) 研究方法 |
1. 成立研究小组 |
2. 护理干预 |
3. 研究工具 |
4. 资料收集 |
5. 统计学方法 |
6. 伦理审查与知情同意 |
7. 质量控制 |
(三)研究结果 |
1. 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
2. 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情况 |
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
4. 两组患者其他结局指标情况 |
(四) 讨论 |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与临床特征 |
2. HFNC舒适护理方案可以提升气管插管拔管患者舒适度 |
3. HFNC舒适护理方案对患者临床指标具有实用效果 |
4. 舒适理论及护理程序理论在本方案研究中的指导意义 |
(五) 小结 |
四、结论 |
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文献综述 ICU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舒适度评估及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基于GROW教练模型构建内蒙古某三甲医院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Goal-文献回顾及研究设想 |
1.1 护士分层培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GROW教练模型 |
1.3 研究相关概念 |
1.4 研究设想 |
第二部分 Reality-护士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的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部分 Option-护士分层培训内容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中国注册护士能力架构对培训内容设置的启示 |
3.2 对象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部分 Way forward-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权重设置和体系建立 |
4.1 对象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部分 全文总结 |
5.1 本研究总结 |
5.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4 下一步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战略人力资源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国际化人才实践效果研究 ——以上海R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第二节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 |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研究 |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研究 |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 |
第三节 国际化人才管理的研究 |
一、国际化人才的内涵研究 |
二、国际化人才管理的现状研究 |
三、国际化人才管理的效果研究 |
第四节 现有研究评述和研究思路 |
第三章 公立医院国际化人才实践现状:以R医院为例 |
第一节 调研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第三节 国际化人才实践现状 |
一、国际化人才实践开展情况 |
二、国际化人才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三、国际化人才实践效果 |
第四章 公立医院国际化人才实践的内容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一、访谈法 |
二、问卷调查 |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二节 调研工具设计 |
一、访谈提纲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三节 国际化人才实践的内容研究 |
一、描述性分析——访谈结果 |
二、描述性分析——问卷结果 |
三、国际化人才实践的内容及结构分析 |
四、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实践差异 |
第五章 公立医院国际化人才实践的效果研究:基于问卷调查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调研工具设计 |
一、认同感调查 |
二、自我评价调查 |
第三节 国际化人才实践的认同感分析 |
一、认同感描述性分析 |
二、不同人口学变量的认同感差异 |
三、国际化人才实践与认同感的关系 |
第四节 国际化素质与工作绩效的自我评价分析 |
一、自我评价描述性分析 |
二、不同人口学变量的自我评价差异 |
三、国际化人才实践与自我评价的关系 |
第六章 公立医院国际化人才实践的效果研究:基于档案数据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调研工具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内容 |
第三节 医疗工作绩效分析 |
一、医疗工作绩效描述性分析 |
二、国际化人才实践与医疗工作绩效的关系 |
第四节 科研工作绩效分析 |
一、科研工作绩效描述性分析 |
二、国际化人才实践与科研工作绩效的关系 |
第五节 国际交流工作绩效分析 |
一、国际交流工作绩效描述性分析 |
二、国际化人才实践与国际交流工作绩效的关系 |
第七章 总结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实践优化建议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问题 |
一、相关概念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文献述评与概念框架 |
一、大学教师发展相关研究 |
二、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相关研究 |
三、大学护理教师工作满意度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设计 |
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之维: 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大学教师发展相关理论 |
一、大学教师发展概念 |
二、大学教师发展理论模型 |
第二节 多维学术观 |
一、多维学术观的内涵 |
二、多维学术大学教师发展框架 |
第三节 教师工作满意度相关理论 |
一、双因素理论 |
二、期望理论 |
第四节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一、国外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二、国内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第五节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理论 |
一、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理论 |
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
第六节 大学护理教师多维发展概念框架 |
一、大学护理教师多维发展概念框架要素 |
二、大学护理教师多维发展概念框架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问卷调查: 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和教师发展现况及其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大学护理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大学护理教师离职倾向调查研究 |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模式及效果研究 |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作用机制 |
一、调查研究目的 |
二、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质性访谈: 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现况 |
第一节 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对概念的理解 |
一、对“教师发展”的理解 |
二、选择大学护理教师原因 |
第二节 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状况 |
一、大学护理教师教学科研成果状况 |
二、大学护理教师个人发展状况 |
三、大学护理教师教学发展状况 |
三、大学护理教师专业发展状况 |
四、大学护理教师组织发展状况 |
第三节 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大学护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
二、个人发展: 教师发展意识淡薄,主动发展能力不强 |
三、教学和专业发展: 缺少护理实践取向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整体系统规划 |
四、组织发展:教师发展缺乏有利的组织环境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参照: 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现况 |
第一节 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发展类型 |
一、美国准护理教师发展 |
二、美国新入职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
三、美国职业中后期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
第二节 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组织机构 |
一、护理教师发展的校内组织 |
二、护理专业发展协会 |
第三节 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具体项目 |
一、护理教育研究院院士项目 |
二、护理教师资格认证项目 |
三、护士教师贷款计划 |
四、护理教育研究生证书 |
五、新入职教师发展项目 |
六、教学奖学金项目 |
七、护理教师资助项目 |
第四节 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维度和方法 |
一、教学发展 |
二、学术发展 |
三、个人发展 |
四、社会服务 |
第五节 案例研究: 教师导师制和资助项目 |
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教师导师制 |
二、美国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护士教育学者计划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论反思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理论反思 |
一、基于多维学术观视角反思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的特殊性 |
二、基于大学教师发展相关理论视角的内容设计 |
三、基于工作满意度理论视角的激励机制设置 |
四、基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视角的体系完善 |
五、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理论视角的项目设计 |
第三节 对策建议 |
一、国家层面: 构建大学护理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新体系和新机制 |
二、社会层面: 建立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新模式 |
三、院校层面: 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全程、全面开展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
四、教师层面: 充分发挥大学护理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所存在的不足 |
三、后续相关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附录Ⅳ |
附录Ⅴ |
附录Ⅵ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5)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军队医院护患双方对护理质量评价认识的质性研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现状的质性研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研究设计 |
研究结果 |
讨论 |
总结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FOCUS-PDCA程序化管理在护理人员专科培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提出使用FOCUS-PDCA程序化改进专科培训效果的意义 |
1.1 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1.2 提出使用FOCUS-PDCA程序化改进专科培训效果的依据: |
2 FOCUS-PDCA程序在护理管理领域中的应用效果 |
2.1 临床护理: |
2.2 护士培训: |
2.3 护理教学: |
2.4 护理管理: |
3 应用FOCUS-PDCA程序化专科培训, 提高护士专科培训质量 |
4 小结 |
(7)戴明环在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戴明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
2.2 戴明环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研究 |
3.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护理单元质量管理及戴明环 |
1.1 护理单元的概念 |
1.2 护理单元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
1.3 戴明环的内涵 |
1.3.1 戴明环的概念 |
1.3.2 戴明环的主要步骤 |
1.3.3 戴明环的特点 |
1.3.4 戴明环与全面质量管理、人本管理的关系 |
第二章 戴明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 |
2.1 基础护理质量现状分析 |
2.2 戴明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 |
2.2.1 戴明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计划阶段 |
2.2.2 戴明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执行阶段 |
2.2.3 戴明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检查阶段 |
2.2.4 戴明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处理阶段 |
2.3 戴明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结果 |
2.4 讨论 |
2.4.1 戴明环切实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密切了护患关系 |
2.4.2 戴明环使基础护理管理有的放矢、有始有终 |
第三章 戴明环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 |
3.1 护理记录的内涵 |
3.2 护理记录质量现状分析 |
3.3 戴明环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实施 |
3.3.1 戴明环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计划阶段 |
3.3.2 戴明环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执行阶段 |
3.3.3 戴明环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检查阶段 |
3.3.4 戴明环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处理阶段 |
3.4 戴明环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实施结果 |
3.5 讨论 |
3.5.1 戴明环能持续不断的提高护理记录质量 |
3.5.2 戴明环是强化护理记录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
3.5.3 戴明环有效提高了护士进行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
3.5.4 防止护理记录缺陷任重而道远 |
第四章 戴明环在护士培训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 |
4.1 新护士岗前培训前的评估与考核 |
4.2 戴明环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实施 |
4.2.1 戴明环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计划阶段 |
4.2.2 戴明环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执行阶段 |
4.2.3 戴明环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检查阶段 |
4.2.4 戴明环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处理阶段 |
4.3 戴明环在护士培训管理中的实施结果 |
4.4 讨论 |
4.4.1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是新护士培训的重点 |
4.4.2 良好的沟通是培训成功的关键 |
4.4.3 专业态度、信念和道德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过程 |
4.4.4 对不同学历层次的新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五章 戴明环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 |
5.1 戴明环在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实施 |
5.1.1 戴明环在护理教学管理中的计划阶段 |
5.1.2 戴明环在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实施阶段 |
5.1.3 戴明环在护理教学管理中的检查阶段 |
5.2 戴明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施结果 |
5.3 讨论 |
5.3.1 戴明环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 |
5.3.2 戴明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
5.3.3 戴明环法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
第六章 戴明环在临床护理科研中的应用与分析 |
6.1 护理科研现状分析 |
6.1.1 护理论文发表的基本情况 |
6.1.2 护士对护理科研的认识现状 |
6.2 戴明环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实施 |
6.2.1 戴明环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计划阶段 |
6.2.2 戴明环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实施阶段 |
6.2.3 戴明环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检查阶段 |
6.2.4 戴明环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处理阶段 |
6.3 戴明环在临床护理科研中的实施结果 |
6.3.1 护理论文发表情况 |
6.3.2 护士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情况 |
6.4 讨论 |
6.4.1 戴明环的实施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的科研积极性 |
6.4.2 戴明环的实施规范了护理科研管理,提高了科研水平和质量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护理程序在胸心外科进修护士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一、对象 |
二、 方法1.评估。 |
结 果 |
讨 论 |
(10)标准作业程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误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SOP概述 |
1.1 SOP的基本格式内容 |
1.2 SOP的实施步骤 |
2 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SOP的现状 |
3 手术室SOP编制与实践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分析 |
3.1 误区一:概念混淆,将SOP等同于流程 |
3.2 误区二:偏离主题,SOP的制定方法不清 |
3.3 误区三:选择的SOP控制点过大 |
3.4 误区四:操作步骤的描述不能使实际操作达到标准化 |
3.5 误区五:手段单一,忽略多样性监管考核的重要作用 |
4 小结 |
四、护理程序在进修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ICU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舒适管理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D]. 罗月.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GROW教练模型构建内蒙古某三甲医院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研究[D]. 白舸.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3]战略人力资源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国际化人才实践效果研究 ——以上海R医院为例[D]. 董菡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4]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研究[D]. 沈曲. 厦门大学, 2018(06)
- [5]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贾婷. 泰山医学院, 2016(06)
- [6]FOCUS-PDCA程序化管理在护理人员专科培训中的应用[J]. 覃丽锦. 吉林医学, 2014(01)
- [7]戴明环在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刘佳. 山西医科大学, 2009(03)
- [8]护理程序在胸心外科进修护士教学中的应用[J]. 朱儒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17)
- [9]护理程序在进修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 王玉琼,张仕娴,赵秀芳.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S1)
- [10]标准作业程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误区分析[J]. 唐婉,郭莉,袁川育,郭宪民. 中国护理管理, 2022(01)